安全性与疗效

2024-07-26

安全性与疗效(精选十篇)

安全性与疗效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临床确诊, 非重度高血压, 未合并其他高致死性疾病、严重合并症, 如冠心病、脑卒中; (2) 服用单一药物, 传统或现代复方制剂, 并持续用药时间≥3个月; (3) 初次确诊; (4) 临床资料完整, 均按要求在用药后3~6个月回院评估临床疗效; (5) 年龄18~75岁; (6) 无明确药物禁忌者; (7) 依从性良好。本院传统降压药仍在大规模应用, 共纳入患者82例作为北京降压0号组, 其中男48例, 女34例, 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 (58.8±8.1) 岁, 轻度59例, 中度23例。现代复方制剂大规模应用且符合筛选条件者为海捷亚 (氯沙坦:氢氯噻嗪=4:1) 53例作为海捷亚组, 复方卡托普利片 (卡托普利片:氢氯噻嗪=5:3) 42例作为卡托普利组,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等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北京降压0号组:北京双鹤药业, 10片/盒, 国药准字H11022335, 常用量1片/次, 1片/d, 维持量1次/片, 每2~3天1次, 口服, 遵医用药, 10元/盒。

海捷亚组: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9631, 1次/d, 1片/次, 调整应用, 口服, 46元/盒。

卡托普利组: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2986, 口服12.5 mg/次, 2~3次/d, 酌情增减, 22元/盒。

1.3判定标准[2]

(1) 血压控制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120/8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理想;高压120~139 mm Hg或低压80~89 mm Hg, 一般;≥140/90mm Hg, 差, 若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 ≥139/80 mm Hg。总有效率= (理想+一般) /总例数×100%。

(2) 不良反应分级评分标准:轻度:轻微药品不良反应症状或疾病, 停药后好转;中度:短暂损害, 但无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需要治疗或干预, 易恢复;重度:短暂损害、永久性损害、威胁生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北京降压0号组, 获得有效共花费56元, 海捷亚组获得有效共花费225元, 卡托普利组获得有效共花费110元, 以北京降压0号组为参照, 海捷亚组、卡托普利组效价比分别为46.17、14.75。北京降压0号组血压控制理想率低于卡托普利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北京降压0号组不良反应发生11例, 以恶心、乏力为主, 海捷亚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 以头晕、头痛、厌食为主, 卡托普利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恶心为主要,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见表1。

注:与北京降压0号组相比, aP<0.05

3 小结

传统复方降压药仍为医院抗高血压常用处方药,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 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血压控制达到一般水平时, 花费远低于海捷亚、卡托普利片, 且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3]。当然这也与纳入标准有关, 此次研究纳入患者均为持续用药者, 即已排除因各种原因停药、换药者。此次研究证实, 在可耐受基础上服用北京降压0号效果较理想, 效价比较高, 适合长期服用作为抗高血压维持用药, 对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提高用药依从, 进而增强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与现代复方降压药疗效与安全性, 为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使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北京降压0号) 的8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北京降压0号组, 53例使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海捷亚) 患者作为海捷亚组, 42例使用复方卡托普利片患者作为卡托普利组, 对比临床疗效、效价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北京降压0号组为参照, 海捷亚组、卡托普利组效价比分别为46.17、14.75;北京降压0号组血压控制理想率低于卡托普利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未见中度、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传统复方降压药具有较明显价格优势, 多数患者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少, 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复方,降压药,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 (1) :3-21.

安全性与疗效 篇2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胃肿瘤 化学治疗

资料与方法

60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0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1~75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取材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2例,未分化癌3例。

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无化疗禁忌症,既往未用过其他化疗药物。

所有病例在化疗前均已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国产L-OHP,130mg/m2,d1;CF 200mg/m2,d1~5;5-FU 500mg/m2,d1~5。②对照组:DDP 30mg/m2,d1~3;CF 200mg/m2,d1~5;5-FU 500mg/m2,d1~5。两组均每21天重复1疗程,共化疗4~6个疗程。化疗期间常规使用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行止吐及补液支持,对照组常规充分水化。完成2个以上疗程者给予复查胸部、腹盆腔CT等影像学检查,并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及进展(PD)。

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疗效观察:全组60例病人均可评价。治疗组CR 2例,PR 10例,NC 16例, PD 4例,总有效率(CR+PR)为37.5%;对照组CR 1例,PR 7例,NC 14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为28.6%。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0.0%;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43.8%,表现为恶心呕吐,经适当对症处理, 均能继续坚持化疗至疗程结束;再次为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3%,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后可恢复。以上均为Ⅰ/Ⅱ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蚁走感等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唇周麻痹感,大剂量维生素B6、化疗前注意手足保暖等可减轻症状。

讨论

目前对晚期和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化学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对晚期或术后转移性胃癌,化疗能够控制原发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显示出与顺铂不同的抗癌活性,疗效优于顺铂,并且与5-氟脲嘧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另外,L-OHP与DDP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有明显差别,因而两者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一般不引起贫血,对肾脏的毒性很少[2]。应用L-OH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其疗效较DDP联合化疗方案好,胃肠道反应较轻,病人易于接受,肾毒性小,常规剂量不需水化,这是L-OHP联合方案的优越之处。L-OHP突出的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蚁走感等感觉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较快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相比,国产L-OHP联合CF及5-Fu的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尤其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明显降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際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9-600.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3],且房颤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全身器官无活动性出血,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血压高于150/90mmHg、有出血倾向、近期有颅内出血以及合并血液病患者。所有患者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8~70(59.3±11.0)岁;心功能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12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5~72(57.4±12.5)岁;心功能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27例,Ⅲ级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的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控制患者心室率等,试验开始前2w周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山西敬德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4023241)治疗,每次给药剂量100mg,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华法林(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1020993)治疗,首次治疗前先行相关测试以排除药物禁忌症,首次给药剂量3.0mg/d,连续服用3d后,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每3d测量一次并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2w后计算INR平均值值,如果INR值稳定在2.0~3.0,则此后每周检测一次INR,一个月后再计算INR平均值值,如果INR值仍然稳定在2.0~3.0,则此后每月检测一次INR。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自接受治疗起随访12个月,以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终点事件主要包括死亡、外周动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和暂时性脑缺血等。

1.3.2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心房异位节律点发出超过心房扑动的冲动频率时就会出现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即房颤,也称心房纤颤,患者常存在节律不规整,正常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也可能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4]。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心脏疾病,甲亢以及有胆囊疾病患者也易并发房颤。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力下降明显,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血栓、脑栓塞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治疗房颤除了要控制心室律和复律并维持窦律外,预防血栓的形成也至关重要,因此抗凝治疗在房颤治疗中尤为关键。华法林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是预防血栓、栓塞常用药。本研究将华法林应用于房颤的治疗中,结果发现,采用华法林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治疗后终点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凝药物,其能通过竞争性抑制肝脏合成抗凝蛋白C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且能诱导肝脏合成无凝血活性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物质,从而充分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作用[3,4,5,6]。另外,治疗期间严密监视INR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入选120例心房颤动患者,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试验开始前2w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华法林治疗,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用量,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以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后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治疗后终点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华法林,心房颤动,疗效,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黎,李建华.华法林在80岁以上伴有血栓形成史房颤患者长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620-4621.

[2]高怀强.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151,154.

[3]黄艳青.华法林治疗房颤78例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8):3883-3884.

[4]王进卿.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7):2224-2225.

[5]梁敬敏.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71-172.

安全性与疗效 篇4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ICU;伏立康唑;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2-0159-02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voriconazol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JIANG Songhua

ICU,the Second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Changchun 13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voriconazol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Methods Chosed 40 ICU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October 2011. All cases received the voriconazole injection. Observed the symptoms,signs,laboratorial indices and bacteriological indices,and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Results 6 of 40 cases in this study recovered,27 had the significant effect,4 had the progress and 3 had no effect,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2.5%;9 of 40 cases had the voriconazol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with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22.5%,who all became better after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voriconazole has the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CU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while it causes little and acceptable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CU;Voriconazole;Efficacy;Security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等高危因素,感染的问题日益突出,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手段匮乏,及时有效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减少白血病化疗后的死亡率。我科应用伏立康唑治疗4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中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79岁,平均(60.2±8.9)岁;多数患者在ICU住院时间为1~4周,个别患者病程长达半年以上。其中,严重多发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1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3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3例,重症哮喘1例,慢性肾衰竭1例,肺癌1例,白血病1例。

1.2 治疗方法

伏立康唑注射液(珠海亿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mg,国药准字H20058964),第1天给予负荷剂量6 mg/kg,1次/12h;第2天起给予维持量4 mg/kg,1次/12h;至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或病灶消失、稳定后2周停药。治疗5d无效者更换药物。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按卫生部2000年颁发的抗菌药物疗效标准评估综合疗效。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全部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h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总有效=痊愈+显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40例患者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17例,占42.5%;白色念珠菌14例,占35.0%;曲霉菌7例,占17.5%;其他2例,占5.0%。40例患者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其中痊愈6例,占15.0%;显效27例,占67.5%;进步4例,占10.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82.5%。

2.2 不良反应

40例患者中9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2.5%,发生低钾6例次,需每日补钾10g以上,可维持在正常底限,停药后好转。肝功能损害4例次(胆红素升高3例次,1例次转氨酶升高),该4例患者应用保肝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后好转或未再加重,未停药。发生视物模糊1例次,为一过性,经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老年人易感,菌种构成较以前有改变[4]。但目前临床上除了少见的皮肤和眼部体征外,侵袭性真菌感染只能依靠实验室诊断确诊,通常情况下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病情晚期甚至已死亡。因此,一旦患者具备高危因素,特别是对于炎性发热患者且抗细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控的抗菌药物早期治疗是提高侵袭性真菌治疗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伏立康唑的出现为ICU患者临床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三唑类药物的分子靶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导致羊毛甾醇降解,使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真菌死亡。伏立康唑在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都有很好的耐受性。国外许多文献报道主要不良反应为可逆的视觉障碍,可高达40%,其次为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头疼和腹部不适等。本研究中9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2.5%,以低钾和肝功能损害为常见,仅有1例发生视觉障碍,与文献报道不符,可能与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本研究结果证实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临床对第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耐药性的增加,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在深部真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高效、安全的特点使其成为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但该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静脉制剂有环糊精成分,加之患者合用两性霉素、环孢菌素或其他细胞毒药物等,对肌酐清除率<50 pmol/L、特别是用药前已经有心功能不全或存在肝、肾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临床应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 Pagano L,Caira M,Candoni A,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the SEIFEM-2004 study[J]. Haematologica,2006,91(8):1068-1075.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7-10-01.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2026-2056.

[4] Bohme A,Ruhnke M,Buchheidt D,et al.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Working Party(AGIHO) 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DGHO)[J]. Ann Hematol,2009,88(2):97-110.

(收稿日期:2011-10-31)

安全性与疗效 篇5

1 材料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9月的门急诊病人2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男性83例,女性32例,年龄35±9岁),对照组115例(男性88例,女性27例,年龄32±8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要求

观察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外感风寒发热型感冒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痛痒咳嗽、口干欲饮、苔薄白、舌暗红、脉浮数等,体温37.5℃以上,年龄在18~70岁之间,病程在3日以内,能协作观察者,并排除了过敏体质、或患有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已使用过其它感冒药者。

1.3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变化,不良反应,每天记录1次,观察时间从用药开始前,至症状消失,最长时间为3天。按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记分为0、1、2、3分。结果见表1。

1.4 给药方法

治疗组用正柴胡饮颗粒(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0003013)规格5g/袋(折合生药15.1g),每次2袋开水冲服,tid;对照组用清热灵颗粒(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0023081),10g/袋(折合生药12克),每次1袋开水冲服,tid;两组疗程均为3 d。

1.5 疗效判断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关于风寒感冒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3天内体温正常,感冒的大部分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天内体温较以前降低,感冒的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感冒的主要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种药物对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和检验,结果提示:治疗组对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的改善在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P<0.01=。对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症状的改善在程度上无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

注:对照但比较,**P<0.01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u=3.24,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9.8322,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0.7421,P<0.01)。

3 讨论

3.1 外感风寒发热多因感受外来寒邪所致,当属于中医学“伤寒”、“感冒”之范畴。

基于祖国医学“毒随邪入,热由毒生”之理论,本文所拟正柴胡饮颗粒集解表散寒、解肌止痛为一体,寒热并用,表里双解,选用由柴胡、陈皮、防风、赤芍、甘草、生姜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正柴胡饮颗粒,其不仅具有外散风寒、内清郁热之功效,且能使郁热之邪速从肌表而解,又不致因发汗而导致清阳元气外脱,由于甘草、柴胡中固有的皂甙元抑制了Na,K-ATP酶的活性,从而直接引起水盐和能量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作为一种轻度刺激促进了ACTH、AID和AVP的分泌,诱生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溃疡等作用,而抑制c AMP磷酸二酯酶等其他酶的活性,则可以使这些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延续。故本制剂治疗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咽痛烦渴为主症的风寒感冒,不仅以发汗解表散寒,而且以清解郁热,并能以解肌止痛,其独到之处为发汗而不伤阳气。

3.2 结果显示:

正柴胡饮颗粒对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症状方面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改善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症状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并且在治愈率、总有效率、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整体观念是中药治疗急性发热的优势所在。

因中药治疗发热并非单纯的消炎退热,而是在于注意整体调节、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治愈病症。本文通过与清热灵颗粒对照观察,更进一步证实正柴胡饮颗粒在治疗风寒感冒、急性发热方面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起效迅速,既能反映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又能保留中医复方理法的特色,是很有前景的中药制剂,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观察正柴胡饮颗粒治疗外感风寒发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外感发热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男性83例,女性32例,年龄35±9岁)给予正柴胡饮颗粒10g,po,tid×3d;对照组115例(男性88例,女性27例,年龄32±8岁)给予清热灵颗粒10g,po,tid×3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对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积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柴胡饮颗粒对风寒外感型发热3日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疗效优于清热灵颗粒,对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积分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感发热,正柴胡饮颗粒

参考文献

[1]左文革,柯海红.柴胡滴丸治疗病毒上呼吸道感染103例.中医杂志,2003.4(4):285.

安全性与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1], 选择诊断符合140mm Hg≤收缩压<180mm Hg或及90mm Hg≤舒张压<110mm 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及糖尿病、肿瘤等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35例, 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59岁;组间年龄性别, 用药前血压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 1次/d;对照组35例, 予卡托普利12.5~25mg, 3次/d治疗。所有患者于安静休息10min后, 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右上肢血压 (座位) 然后测心率, 检查血液生化、血尿常规、心电图, 服药1个月后复查并了解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以收缩压 (SBP) 升高为主的高血压;显效:SDP下降≥20mm Hg;有效:SBP下降10~16mm Hg;无效:SDP下降20≤10mm Hg;以舒张压 (DBP) 升高为主的高血压:显效:DBP下降≥10mm Hg, 有效:DBP下降5~9mm Hg;无效:DBP下降<15mm Hg。以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手稿的高血压;显效: (平均动脉无) MBP下降≥13mm Hg;有效:MBP下降7~12mm Hg;无效:MBP下降<7mm Hg。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 (x-±s) 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 应用t检验, 有效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氯沙坦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表1)

氯沙坦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应用t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2 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表2)

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应用t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3 疗效分析

氯沙坦组显效20例, 显效率62.5%;有效7例, 有效率21.9%;无效5例, 总有效率84.4%。卡托普利组显效22例, 显效率62.9%;有效9例, 有效率25.7%;无效5例, 总有效率85.7%。组间比较, P>0.05, 无显著性差异。

2.4 安全性指标

(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尿常规均无明显改变。 (2) 治疗组未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 对照组比较, 干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激活剂是血管紧张素Ⅱ, 由血管紧张素Ⅰ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转化而成。血管紧张素Ⅱ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直接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围阻力增加, 并使醛固酮分泌, 导致体内水钠藸留交感神经激活, 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氯沙坦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亚型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亚型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所有生理功能) , 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及醛固酮释放等生物活性, 使血压降低。而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从而阻止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 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本组资料显示,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84.4%与另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84.35%一样, 而卡托普利虽然作用部位不同, 但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为85.7%, 与氯沙坦产生近似的降压效果 (P>0.05) , 无显著性差异, 并且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改变,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卡托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至抑制血管紧张转换酶, 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的同时, 并可抑制激肽酶Ⅱ, 使缓激肽降解受阻, 体内缓激肽蓄积, 作用于呼吸道引起咳嗽, 本组资料显示, 卡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咳嗽发生率为17.1, 与文献报道[2~4]17.9%一样, 因为氯沙坦不会引起咳嗽,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为氯沙坦优于卡托普利及其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之处。

随着对高血压病的深入认识, 对降压药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降压, 更重要的是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及预防作用。目前大量资料表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肌重塑, 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并具有保护肾脏及预防脑卒中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表明有类似的作用。

综上所述,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均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但氯沙坦有较好的耐受性, 为轻, 重度高血压病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摘要:目的 观察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予口服沙坦50~100mg, 1次/d;对照组35例, 予口服卡托普例12.5~25mg, 3次/d, 观察用药后血压及心率、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常规等变化及咳嗽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氯沙坦有效率84.4%, 卡托普利有效率85.7%, 均有显著降压作用,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率、生化、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 治疗组没有干咳发生, 对照组出现干咳发生率为16.9%。结论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 副作用少, 但氯沙坦耐受性较好。

关键词:氯沙坦,卡托普利,厚发性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张延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 (WHO/ISH) 高血压指南[J].心血管病进展, 1999, 20 (3) :177~181.

[2]操斌金, 刘东岳, 王尚中, 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 2003, 19 (6) , 490~491.

[3]JackieB·sch, SalimYusuf, JanicePogue, et al.雷米普利预防脑卒中·随机双盲实验[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2, 5 (4) :183~185.

安全性与疗效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60岁, 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1]评分总分≥60分, 无严重攻击行为和自杀企图;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患者没有使用过喹硫平和 (或) 舒必利治疗;排除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共收集80例, 其中男42例, 女38例;年龄60~82岁, 平均 (69.7±7.3) 岁, 受教育3~15年, 平均 (8.2±4.6 ) 年, 病程3月~17年, 中位数6.5年; 首发29例, 复发51例。依纳入顺序按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研究组男20例, 女20例, 平均 (69.9±7.4) 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 平均 (69.5±7.2) 岁;2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组前已在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逐渐替换或停药1周再入组。入组后, 研究组用喹硫平治疗, 起始剂量25 mg/d, 2周内根据临床反应渐加至200~400 mg/d, 平均剂量 (255.5±85.5) mg/d;对照组用舒必利治疗, 起始剂量100 mg/d, 2周内根据临床反应渐加至600~800 mg/d, 平均剂量 (620.5±100.5) mg/d;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或电休克等治疗, 对不良反应不预防用药, 出现后酌情处理;观察治疗8周。

1.3 评定方法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 分别由2名主治医师 (非经治医师且对分组不知情) 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ide effect scale, TESS) [2]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和体质量监测。临床疗效以PANSS总分减分率进行评定, 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 ≥50%为显著进步, ≥25%为进步, <25%为无效。以临床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和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 研究组临床痊愈11例, 显著进步15例, 进步12例, 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2、13、12和3例;研究组显效率为65%, 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分别为62.5%和92.5%,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2.2 2组PANS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期对照, 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5例、活动减少5例, 头昏头痛4例, 体质量增加2例, EPS 2例;大多反应轻微, 患者可耐受;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EPS 16例, 恶心8例, 口干7例, 兴奋激越7例, 失眠6例, 便秘6例, 窦性心动过速5例, 体质量增加5例。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 (12/40) 低于对照组57.5% (23/40) , 各时段TES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指老年期起病或老年前期起病延续到老年期未愈的精神分裂症。虽然症状表现有其特点, 但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特殊的临床类型, 然而其药物治疗却是个复杂的问题[3]。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非常敏感, 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心血管系统功能低下, 对药物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难以耐受。由于常伴有躯体疾病而服用其他药物,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也应予以重视[4]。在选择抗精神病药治疗时, 既要考虑疗效, 更要考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舒必利是典型抗精神病药中EPS较轻的一种, 疗效确切, 作用温和, 曾广泛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但其受体的选择性差, 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 出现较多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3], 加上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 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耐受性低[5], 易发生中毒, 因此用于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还不是非常理想的药物。喹硫平是一种二苯二氮类衍生物, 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的第4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为脑内多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中枢D2-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起作用, 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安全性高, 几乎无EPS[6]和催乳素升高[7]。因此比较适合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

本观察结果显示, 经过8周治疗, 研究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65%和95%, 与对照组 (分别为62.5%和92.5%) 接近, PANS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下降 (P均<0.05) , 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 而且起效较快, 至少可与舒必利媲美。在不良反应方面,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而且轻微, 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比舒必利不良反应少且轻, 安全性好, 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但本研究属于非双盲开放性研究, 难以排除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 同时样本小, 观察时间短, 观察结果还需要更大样本的支持, 其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也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67-27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62-165.

[3]王兵华, 曾德志, 钟跃峰, 等.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 2008, 22 (3) :194-196.

[4]曾德志, 华曙光, 樊学文, 等.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 2007, 21 (3) :194-196.

[5]朱澜, 陶建青.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期抑郁症[J].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 (4) :229-231.

[6]李维亮, 潘德花.奎硫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 12 (4) :232-233.

安全性与疗效 篇8

关键词:LASIK,准分子激光,近视,屈光不正

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复原时间较短, 疗效确切, 但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说, 接受LASIK手术后的疗效、安全性未得到确切答案[1,2]。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回顾性分析在中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中各项关键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分析, 得出高度近视组接受手术后是否安全、有效的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6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LASIK手术患者共145例 (290眼) , 按术前验光度数分组, 中低度近视组 (A组) 共154眼 (-1.00 D至-5.75 D) ;高度近视组 (B组) 共136眼 (-6.0 D至-12.0 D)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LASIK手术, 主刀手术者均为同一人。入选标准为: (1) 年龄18~50岁; (2) 近两年屈光度稳定, 其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 D; (3) 术前眼部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如:圆锥角膜、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炎、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3]; (4) 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胶原性疾病、瘢痕性体质等禁忌证) ; (5) 屈光度在下列范围:近视-1.00 D至-12.0 D, 散光在200度以下[4]; (6) 角膜厚度大于500μm; (7) 戴隐形眼镜者, 应停戴1~2周后手术; (8) 泪液分泌试验大于10 mm。检查记录术前裸眼视力以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1.2 手术方法

法国Moria M2微型板层旋转刀制作角膜瓣 (瓣厚130μm) , 掀起角膜瓣置于上方, 日本尼德克公司EC-5000CXⅢ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层行激光雕琢。雕琢完毕, 用海绵盖上角膜瓣使其尽量平整, 然后用角膜表面放置博士伦绷带角膜接触镜[5]。用同样的步骤做另一只眼睛, 手术完毕后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瓣复位情况。术后1~3 d取出角膜接触镜, 局部点典必殊眼药水、贝复舒凝胶1周, 使用人工泪液2~3个月[6]。

1.3 术后随访时间点急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时间点:术后1周、1年以及5年。观察指标:术后裸眼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安全指数、手术有效指数[7,8]。安全指数是指平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效指数是指平均术后裸眼视力/平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9,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两组术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年, A组的裸眼视力 (UCVA) 为 (0.97±0.15) , B组为 (0.84±0.1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6, P<0.05) ;术后5年, A组的裸眼视力 (UCVA) 为 (0.90±0.13) , B组为 (0.78±0.14)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74, P<0.01) 。

术后5年, A组的最佳矫正视力 (BCVA) 为 (0.99±0.12) , B组为 (0.90±0.1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50, P<0.05) 。

A组和B组在5年时的裸眼视力 (UCVA) 和最佳矫正视力 (BCVA) 均较术后1年的数据下降, 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近视患者5年的术后视力较1年时减退, 但减退的幅度较小。另外, A组和B组术后5年UCVA≥0.6者分别为153眼 (99.35%) 和131眼 (96.32%) ;A组和B组的术后5年UCVA≥0.9者分别为149眼 (96.75%) 和116眼 (85.29%) , 手术总体安全水平较高。

2.2 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

术后5年时, A组和B组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均小于1, 两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高度近视组术后出现并发症 (眩光症状、1级以上Haze、圆锥角膜等) 的比例较中低度数组要高, 详见表2。

3 讨论

3.1 LASIK手术的有效性和普及性

我国已有近视眼患者四亿之众, 每年新增近视患者三千万人。目前学生功课多、看电视、玩电脑、玩电子产品比率不断增多, 近视患者有增无减。如何通过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手术能矫正近视, 恢复清晰的裸眼视力成为眼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 通过笔者所在科室标准的LASIK手术及术后护理, 经过长时间的随访, 记录术后数据, 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达到 (0.90±0.13) 和 (0.78±0.14) , 有效指数分别是 (0.9120±0.0700) 和 (0.8273±0.130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不管是中低度近视患者还是高度近视患者, 通过LASIK手术获得的视力能满足日常学习工作需要, 得到切实的效果, 但是高度近视者接受该项手术获得的裸眼视力效果不如中低度近视者。在广大的基层, LASIK手术依然是近视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的, 廉价的, 稳定的手术方式[11,12]。

3.2 高度近视患者接受LASIK手术的安全性

“疗效安全套”真有疗效吗 篇9

这种"疗效安全套"真的如宣传单和说明书上说的那么管用吗?

我们知道,安全套的主要作用是避孕和预防性病。另外,因为它会降低龟头的敏感性,常常用于治疗早泄;对极少数会对精液过敏的女性而言,使用避孕套还可以防止女性的精液过敏症;在特殊的情况下,它还用于治疗少数女性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而导致的不孕。针对"疗效安全套"来说,它可用来避孕,这不必怀疑,但对它的壮阳、延长性生活时间的作用,则要进行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这些"疗效安全套" 非常神秘,从来不标明在安全套上所添加的药物成分。但据调查,添加的其实是一些润滑剂和麻醉剂,少数的还加用一些雄激素。我国从没批准过添加药物的这种 "壮阳""延时"的"疗效安全套"。但因为利润的驱使,不少商家都在销售。

本来,把安全套和一些药物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事实上,针对某些早泄的病人,男科医生有时会开一些麻醉剂,比如丁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等,将药液涂抹在龟头上以降低敏感性,为了避免女方阴道吸收该药物,医生往往让病人在涂好药以后戴 上安全套再同房。还有的干脆把药液倒在安全套的贮精囊里,再小心地把安全套戴上同房。这就是真正有效的"疗效安全套",这个方法对治疗早泄效果倒不错,只不过有些人在减弱敏感程度的同时,会有龟头麻木、性快感降低等不适,因此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然而,在安全套上添加雄激素并希望增强勃起功能和性欲望、性快感,这不过只是一个想当然的美好愿望而已!首先,这些雄激素到底有多少能被吸收?其次,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它能马上发挥作用吗?更何况,一次性地局部应用雄激素,即使全部被吸收,也不会增强性欲望、性快感和阴茎勃起功能。尽管有些人用了这种"疗效安全套"以后的确会有一些效果,但充其量只不过是心理因素作用所致而已。

我对王先生给我看的"疗效安全套"做了仔细检查,结果,找遍整个包装也找不到所谓的"最新科技药物"的成分以及产品的适用人群、使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等内容。按规定药物成分不能保密,但产品上没有标明成分。而且,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法。在那张小小的宣传纸上是有一个香港总代理公司的地址,另外有个手机号码,却是大陆南方某城市的号码。显然,这种"疗效安全套"属于三无产品。

我告诉王先生,这种三无产品千万用不得,否则出了事连投诉找谁都不知道。如安全套的质量合格,而所加药物纯属乌有倒也罢了,如果这种产品中还擅自添加一些不知内容的药物,会给男女双方都带来危害。

安全性与疗效 篇10

关键词:钬激光,等离子,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安全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发病率逐渐增加[1]。保守观察、药物控制、微创及外科手术是治疗BPH常用的四种手段,行手术治疗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中重度BPH患者的首选方案[2]。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prostate,PKRP)是治疗BPH的“金标准”[3]。近年来,以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 LEP)为代表的新型激光腔内技术在BPH的临床治疗中受到关注。本文以15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Ho LEP与PKRP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 一般资料

1.1 选取标准及排除标准

选取标准:1)年龄≥65;2)经术前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编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治疗指南》(2007年版)中相关标准确诊BPH[4];3)中、重度BPH患者,或常规治疗欠佳,患者有手术意愿。排除标准:1)尿动力学检查示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异常;2)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癌;3)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4)既往有前列腺手术史。

1.2 病例资料

选取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及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BPH患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钬激光组及等离子组,各7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术前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手术方法

钬激光组使用Acu-H2H 90W钬激光机(北京爱科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置入直射光纤(直径600μm)。初始激光功率设置为90W,伴膀胱结石者先使用钬激光实施结石粉碎,术中可适当调整功率。若患者前列腺中叶存在明显增生,则首先处理中叶,而后切除两侧叶[5]。彻底止血后,负压吸引粉碎后前列腺组织,留置Foley三腔导尿管,结束手术。

等离子组使用等离子切割系统(英国GYRUS ACMI公司生产),首先行5~7点整体前列腺腺体切割,而后行11~1点前列腺体范围切割,术中注意均匀切割及修整创面。彻底止血后,使用冲洗器将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碎块洗出,留置Foley三腔导尿管,结束手术。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体积、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连续灌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并比较。其中术中出血量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通过对冲洗液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6]: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液血红蛋白浓度/术前冲洗液血红蛋白浓度×冲洗液用量;术前前列腺体积由经腹前列腺B超检查测得,术后前列腺切除体积由量筒排水法计算[7]。

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3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PVR、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Qmax等主客观症状[8]。

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中观察其术后短期内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性功能障碍、术后大出血、附睾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 统计学分析

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钬激光组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体积高于等离子组,其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连续灌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Ho LEP操作更为复杂,但前列腺切除更加完全,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4.2 两组患者主客观症状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主客观症状变化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PVR、QOL、Qmax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客观症状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Ho LEP与PKRP均可有效改善BPH患者主客观症状,且其改善效果相近。

注:与术前比较,*P<0.05

4.3 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

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3所示。钬激光组导尿管拔除后轻度血尿发生率显著低于等离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URS、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Ho LEP较PKRP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导尿管拔除后轻度血尿发生风险,具有更佳的安全性。

5 讨论

60岁以上人群BPH发病率高达50%以上,80岁以上男性群体BPH发病率超过85%[9]。目前,PKRP仍是BPH治疗的金标准,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但其止血效果欠佳、易造成膀胱穿孔的弊端较难避免[10]。

钬激光是一种固体高能脉冲式激光,波长2140nm,脉冲能量为0.2~4.0 J,输出能量可达3~100W,可在局部形成<0.5 mm的微爆破,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具有能量高、成功率高、切割精确、止血效果佳等优势,且钬激光可通过软光纤进行传送,尤其适合泌尿系腔内手术的开展[11]。与开放手术类似,Ho LEP可直接将增生前列腺自包膜中剜除,在有效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的同时,还可一并处理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病变,具有高效、彻底的特点。在本次研究中,钬激光组患者接受Ho LEP术式治疗,较等离子组而言,其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连续灌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表明该术式对患者的早期恢复具有促进作用。理论而言,Ho LEP术中组织汽化深度在0.5 mm以内,凝固范围在1.0 mm以内,有效保证了止血效果,同时,Ho LEP术式不产生电流,对手术时间、前列腺重量及体积均无过多要求[12],且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或贫血患者,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安全性更高。此外,Ho LEP术中前列腺切除腺体体积更为完全,这在提高前列腺偶发癌检出率的同时,亦有助于降低BPH的复发风险。需要注意的是,Ho LEP术式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及标准,学习曲线稍长,这也是造成钬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相信随着该术式的逐步推广应用,其手术时间能够得到进一步缩短。

在手术前后主客观症状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两种术式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相似。但等离子组术后导尿管拔除后轻度血尿发生率较高,考虑与PKRP术中焦痂形成范围稍大,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及焦痂脱落导致的迟发型出血风险较高有关[13,14]。与之相比,Ho LEP术中仅于前列腺外科包膜平面实施汽化切割,出血点较小且精确,同时几乎不损伤阴茎勃起神经、尿道外括约肌[15],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证。

上一篇:语文讨论式课堂教学下一篇:纸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