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EACH法规

2024-07-07

欧盟REACH法规(精选十篇)

欧盟REACH法规 篇1

为统一协调欧盟对化学品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及措施, 维持欧盟化学品工业, 经欧盟理事会和议会批准, 欧盟REACH法规 (英文R E G U L A T I O N O N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 CHEMICALS) 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该法规是欧盟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 它将取代欧盟现有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 涉及面相当广。

欧盟的REACH法规将对中国的化工产业及相关下游产业产生极大冲击。据专家预测, 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将使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上升5%, 从欧盟进口的成本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1:3总额将下降10%, 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 4%, 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这是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江西省化工产业发展与出口概况

(1) 江西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 江西省化工产业积极推行大开放的主战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融入全球化。2006年, 江西省化工产业出口交货值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位, 行业外向型经济日趋成熟。

2006年化学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完成72.53亿元, 占全行业的93.21%, 其中以涂料、油墨、颜料制造业、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业增长较快, 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从经济类型看, 增长主要在私营企业, 完成35.2亿元, 占全行业的45.23%, 同比增长50.1%。从重点产品看, 大部分产品产量大幅增加。19种主要产品中, 产量较2005年同期增长的有17种, 占89.47%, 其中增幅在25%以上的达7种, 占36.84%。原油加工量突破400万吨, 达到415万吨;有机硅单体7.82万吨, 赤霉素99.69吨, 化肥 (折纯) 55.8万吨, 化学农药原药1.72万吨。

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 2006年江西化工产业 (除原油加工业) 三大指标增速名列中部地区前列, 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速均超过30%, 工业增加值增速也远高于其他五省水平, 是中部六省中三大指标增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的省。 (见表一)

(2) 江西出口欧盟的商品现状

近几年, 江西与欧盟的贸易不断增加, 2006年欧盟成为江西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地 (如图一) 。

根据南昌海关提供的数据, 近几年来欧盟一直保持着我省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江西省2005年外贸出口突破24亿美元, 比2004年全年增长20.5%, 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 江西省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 其中欧盟9.15亿美元, 增长43.9%, 已成为江西省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 我省与欧盟的贸易额达到10.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0.2%。

三、江西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江西省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 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 但其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了解, 目前江西省对欧盟进出口的总体情况是:出口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品, 附加值较低;且出口的产品中具有风险性的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进口则以高档为主;出口企业对国内外标准、法规等规则重视不够、研究不足, 应对技术性措施的手段落后, 将导致这些企业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削弱。另外, 目前欧盟对中国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不予认可, 出口企业的所有注册所需数据, 无法在国内进行检测, 而国外的检测成本非常高。

四、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对策建议

首先, 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大宣传REACH法令的力度, 指导国内企业应对江西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宣传REACH法令, 加强国内市场监测分析和信息披露,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组织专家研究REACH法令关于化学品注册程序、资料数据要求、化学品安全评价及安全报告编写等规定的细节, 分析其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指导相关企业的应对工作并针对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 考虑制订援助措施, 帮助中小出口企业减轻负担, 促进对欧盟的出口业务。行业协会应当组成服务联盟, 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行业动态, 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第二, 开展GLP实验室认证。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国家对实验室实施GLP认证, 非GLP认证实验室所出具的数据或资料不能作为登记的依据。我国应当尽快组建符合GLP标准的实验室, 并做好与其他国家的试验数据互认工作。由于GLP组织内部成员间是相互承认的, 建议我国政府尽快加入该组织。

第三, 企业应主动应对。企业是应对的主体, 因为REACH法规要求每个单个企业都要注册, 都要了解自己生产的化学品的安全特性。另外, 欧盟新化学品法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更多的控制化学品风险的责任从管理部门转到了企业。如前所述, 生产、经营、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需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 了解是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而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说, 要进入欧盟市场, 没有数据就没有市场准入。数据的获得、按REACH法规相应地完成注册、评估和授权程序意味着生产和出口成本提高, 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相应的挑战。

第四, 从根本上看, 江西企业应当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 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 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途径。企业应当积极了解REACH注册制度, 结合自身产品特点抓紧搜集、准备相关技术数据;积极进行REACH注册, 充分利用该制度的优惠规定, 争取成为第一家注册企业, 或者进行联合注册, 达到降低注册成本的目标;积极采用经过注册的产品作为原材料, 以降低出口成本, 规避出口风险;为了平安度过REACH带来的阵痛期, 企业可以努力开拓新市场, 建立新的贸易渠道, 以规避风险。

摘要:传统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减少, 而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涌现。欧盟的REACH法规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将对江西省的化工产业及相关下游产业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基于江西省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欧盟对江西出口重要的战略地位及江西化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REACH法规,江西,化工产业,对策

参考文献

[1]、朱荣启.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3, (9)

[2]、巫强、刘志彪.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J], 管理世界.2007, (2)

[3]、刘敬东.2006年江西省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与发展报告[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 (5)

[4]、周静.欧盟《REACH》法规对上海化学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上海标准化.2004, (4)

[5]、朱鸿、姜艺影.欧盟REACH法令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4)

欧盟REACH法规 篇2

欧盟最新REACH标准相关注册检测测试-什么是REACH法规?欧盟REACH法规是什么意思?

REACH&SVHC测试 -08-18 11:59 阅读275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5月,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的化学品新政策的法规草案(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 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

ion of Chemicals),简称REACH制度[1907/(EC)]。

REACH实施时间表:

年6月 REACH生效

6月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正式运行,承担REACH在欧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206月到年11月 分阶段物质的预注册

11月 1000吨及上产量的物质(CMR 1、2 类)注册截止期

6月 100吨及上产量的物质(CMR 1、2 类)注册截止期

6月 1 吨及上产量的物质(CMR 1 、2 类)注册截止期

截止期前可以自愿注册,自2008年6月起就可以提交注册文档。新物质上市流通前必须注册,

其注册日期自2008年6月1日开始。

如你对以上资料有任何疑问和检测方面的问题请来电13450637163联系单工,协助企业通关

欧盟!

REACH法规相关名词:

◆化学物质(Substance):为自然存在的或人工制造的化学元素和它的化合物。包括加工过程中为保持其稳定性而使用的添加剂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但不包括任何一种在不影响其稳

定性或改变其成分的情况下就可被分离的溶剂。

◆配制品(Preparation):是指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的溶液或混合物。

◆物品(Article):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和(或)配制品组成的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形状、外观或设计,比它的化学成分有更多的最终功能。例如纺织品、汽车、电子芯片

等。

◆下游用户:在工业或专业活动中使用一个物质或配制品的任何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制造商或进口商除外)。该物质或配制品的分销商或消费者不属于下游用户。而法规所指的再进口商被认为

是下游用户。

◆ REACH法规规定可以提交注册申请的自然人或法人:

⑴制造商:在欧盟国家内定居并制造物质的自然人或法人。

⑵进口商:在欧盟国家内定居并对进口负有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⑶非欧盟的制造商指定的在欧盟境内定居的“唯一代表人”。

REACH法规要求:

1、注册

这是REACH法规的核心内容,预计所有物质的80%只需要注册。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制造商或进口商)对其产品安全承担责任,收集关于化学品危害性的充分信息,并用于决定适当的供

制造商和进口商执行的风险管理措施及向下游用户推荐这些措施。

1.1 注册免除范围

⑴不在REACH注册范围内的物质

①放射性物质

②受海关监管的物质

③不可分离中间体

④处于运输过程的危险物质

⑤废物

⑵其他法规已覆盖的另有规范的化学品

例如:化妆品,食品或饲料使用的添加剂等

⑶聚合物在尚未建立起实用、省钱的鉴别聚合物危害性的科学技术基准之前,可全部豁免。

但在聚合物中尚未注册的单体和其他物质,含量超过2%并且每年总量超过1t/a的则要求注册。

⑷仅用于产品或过程科研开发的.化学物质,可申请豁免注册,豁免期限最长5年。申请豁免时要向管理局通报规定的信息。对专门用于开发医药产品的物质可申请再延期最长5年,或

在一定条件下,如果该物质没被投入市场,可申请再延期最长。

⑸由其他行为者再进口与自欧盟出口的已注册的同一物质,可不再注册。再进口者被视为下游用

户。

1.2 物质注册范围和需要信息

注册人必须是欧盟范围内的企业法人。注册可分为:可分离中间体和其他化学物质。

⑴可分离中间体的注册

可分离中间体又包括直接使用于厂内可分离中间体和外运的可分离中间体两类。

① 直接用于厂内的可分离中间体

a)有关普通注册这信息:注册者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b)物质的确定,包括物质所有的基本信息:物质名称、标识符、分子式结构式相关信息、物质

的成分;

c)中间体的分类

d)现存可获得的中间体物理化学性质

e)常规用途摘要

f)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的详细资料

②外运的可分离中间体,提交的信息与厂内可分离中间体基本相同。

a)对于生产量超过1000吨/年的外运的可分离中间体的登记,除上述信息外,还要提交物质

固有性质信息的常规要求。

b)还应遵守一系列控制条件。

⑵其他化学物质的注册

①独立存在的或配制品中的化学物质

a)制造量或进口量1吨/年以上的物质。

b)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聚合物应提交注册:聚合物中该单体物质或其他物质的质量含量大于或

等于2%;该单体物质或其他物质总量大于或等于1吨/年。

②下游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a)符合以下条件应提出注册申请:物质在下游产品中的总含量大于或等于1吨/年,并且,物

质在正常使用和可合理预见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从物品中释放。

b)所含化学物质是需取得授权的物质,制造商或进口商均应向化学品局通报:物质在下游产品

中的总含量超过1吨/年,并且,在这些下游产品中的物质的重量比大于0.1%。

a、b条款不适用于生产商和进口商在正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使用情况下能排除对人或环境的暴

露,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下游产品的包装上印制适当安全使用说明。

c)如果物质在下游产品中的总含量大于或等于1吨/年,同时管理局有理由怀疑化学物质从物品中释放出来,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危害,管理局可以决定要求制造商或进口商申请注册。

③植物保护和生物农药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⑶其他化学物质注册

技术档案所需文件

REACH法规要求制造或进口化学物质1吨/年以上的注册人提交一份技术档案,在此基础上制造或进口量超过10吨/年的注册人应另准备一份化学品安全报告,按照最低吨位标准的要求,

每达到一个新的吨位标准时,就继续增加注册所需数据的要求。

① 技术档案

a)有关普通注册这信息:注册者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b)物质的确定,包括物质所有的基本信息:物质名称、标识符、分子式结构式相关信息、物质

的成分;

c)有关制造和物质使用信息

d)物质的分类和标签

e)有关物质安全使用指南

f)按照产量吨位提供的毒理和环境毒理实验研究摘要

g)递交的信息应经过有资格的人审核

h)生产量在100吨和1000吨以上的物质注册所要求的试验的提案

i)数量在1-10吨范围内的物质暴露信息

②化学品安全报告

1.3 注册时间限制

需要注册的物质分为分阶段物质和非分阶段物质。分阶段物质是指列入欧盟现有商业化学物质目

录中的化学物质;不在上述目录中的物质属于非分阶段物质。

⑴非分阶段物质:自法规生效后的60日内,提交注册档案。提交档案后,若3周内化学品局无

任何指示说明资料不全,则制造商或进口商3周后即可进行制造与进口。

⑵分阶段物质:

① 法规正式实施3年内须进行注册:

a)根据指令67/548/EEC中划分为1、2种类的致癌、基因突变、生殖毒性(CMR)的物质,

数量在1吨/年或以上的物质须进行注册;

b)根据指令67/548/EEC中N:R50-53划分为导致水生环境长期反应的高水生物毒性的物

质,数量在100吨/年或以上的物质须进行注册;

c)数量在1000吨/年或以上的物质。

②法规正式实施6年内,数量在100吨/年或以上的物质须进行注册。

③法规正式实施内,数量在1吨/年或以上的物质须进行注册。

1.4 数据共享和避免不必要测试

资料分享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工作,特别是脊椎动物试验,不得重复进行;同时降低测试费用,减轻企业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ACH法规进行了分阶段物质预注册的规定。数据的所有

者在10年内向收益于这些数据的注册者收取费用。

预注册时间期限:

⑴在法规生效12-18个月内:注册人须对生产或进口量大于等于1吨/年的分阶段物质进行

预注册,除非有特殊的注册要求。

⑵潜在注册者在法规生效18个月后第一次生产或进口1吨以上的物质,需要在生产前6个月

并在注册截止时间前12个月提出预注册。

预注册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好处的,可以有一个过渡期;如果没有进行预注册,则享受不到过渡期的好处。由于时间较为紧迫,我国出口企业应尽快准备。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在法规生效后的第

19个月,公布预注册物质的名录。

2、评估

评估分为两种类型:

(1) 文档评估(Dossier uation):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检视登记的技术文档是否齐全符合法规

的规定,并检视动物试验计划,以避免不必要的动物试验。

(2) 化学物质评估(Substance uation):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与成员国主管机关协调确认化学

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的风险性。

3、许可

许可分两个步骤进行:

(1) 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公布符合许可条件的候选物质的名单和这些物质可豁免许可的使用范

围(例如因为已有其他法规对其使用有了足够的控制),以及申请截止日期。

(2) 对候选物质的每一种使用和上市,必须要在截止日期前申请许可。在申请某物质被许可前,申请者必须对其替代可能作分析,如确定有合适的替代者,则必须提交替代计划;如没有确定的替代者,则必须通告相关的研究开发情况。所有属PBTs和vPvBs的物质,只有在申请者能表明使用此物质的风险可得到恰当的控制时,才可被授予许可。如不能被恰当控制,只有当没有合适替代可提供,并且其用途的社会经济利益要超过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时,才可被许

可。

4、限制

限制的主要步骤为:化学物质于评估阶段,经成员国或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判定此化学物质有不可接受的风险存在,并需要对降低风险的各种措施进行鉴别,作更进一步评估时,可提出对该物质限制的提案,利益相关方可对此提案进行评议。由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对此化学物质:

(1)风险可管理,故不限制;

(2)禁止部份使用;或

(3)完全禁止使用的决定。

现有根据Directive 76/769/EEC所作出的限制决定,例如对石棉的禁令、某些偶氮染料的限

日本步欧盟REACH法规的后尘 篇3

战后初期的日本,始终通过对剧毒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或对排放气体和排放污水等的控制,防止因直接接触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这一管理理念在日本发生化学品中毒事件后崩溃了。1968年,日本福冈发生“邮症事件”,即食用油中混入化学物质多氯联苯(PCB)而致人中毒,原因是那些非传统限制对象、具有稳定且难分解的化学物质长期滞留人体中会逐渐损害人体健康。因此,这一事件不但引发了日本国民对政府管理化学品的信任危机,而且以往的化学物质管理理念也遭到了强烈质疑。

日本化学物质管理法规的不断强化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多氯联苯(PCB)等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出现,日本感到以往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1973年,原日本厚生省和通产省(现为厚生劳动省和经济产业省)联合制定了管理化学物质审查和制造的法律《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简称《化审法》)以及二恶英类对策特别措施法、毒物以及剧物取缔法等相关法律。该法是世界上首部对新的化学物质制定事前审查制度的法律。在提交审查的新的化学物质中,该法将那些难以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高浓缩型、长期毒性的化学物质制定为特定化学物质。(现为“第一种特定化学物质”),并限制其生产与进口(事实上禁止生产和进口)。

1986年,为了适应不断出现的新的化学物质,日本有关部门将该法律中的传统“特定化学物质”、修订为“第一种特定化学物质。以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会导致地下水污染为契机,又将那些不具有高浓缩型,但具有难分解性和长期毒性的化学物质制定为”第二种特定化学物质。并对其采取了限制管理措施。除此以外,还将那些不具有高浓缩性,但担心可能具有难分解性和长期毒性的化学物质定为指定化学物质(现为“第二种监视化学物质”),规定必须对其采取措施加以管理。

此前日本实施《化审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防止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疏于化学物质对自然环境中的普通动植物的影响,这是该部法律在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鉴于此,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针对日本的化学物质管理政策献言献策,建议日本引进“保护生态”的化学品管理理念。

据日本有关方面介绍,(2008年3月1日)指定的第一种监视化学物质具有难分解性、高浓缩性,共35种。第二种监视化学物质不具有难分解性和高浓缩性,但可能会对人体形成长期毒性的化学物质。譬如三氯甲烷、二氧化碳等,共计909种。第三种监视化学物质具有难分解性、对普通动植物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该类化学物质从2006年7月14日之后开始进行公告,共计115种。

关于上述限制对象化学物质,根据需要对其有害性进行调查,如果明确其具有有害性,那么即指定其为下述情况。

第一种特定化学物质:具有难分解性、高浓缩性、可能对人具有长期毒性或者对食物链上方捕食动物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譬如多氯连笨(PCB)、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等,共计16种。禁止生产、进口、使用(部分用途除外)。

第二种特定化学物质:不具有难分解性和高浓缩性、但是可能对人具有长期毒性,或者其环境残留对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具有毒性以及可能造成损害的化学物质。譬如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共计23种。对于该类化学物质,相关企业有义务报告计划生产或进口数量,以及实际数量等情况,对其总量进行限制。

因此,2003年,日本对有关《化审法》进行了修改,引进了评估化学物质对动植物所造成影响的制度(即第三种监视化学物质的指定和采取的措施)和关注化学物质可能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制度(即中间物质的申请与确认),并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版RCACH法规以保护环境和健康为幌子把风险转移给了企业

除厚生劳动省和经济产业省具有化学品的管理职能外,环境省也可以共同参与对化学品的管理工作。厚生劳动省在其医药食品局审查管理课设有化学物质安全对策室,经济产业省在其制造产业局化学物质管理课设有化学物质安全室,环境省在其综合环境政策局环境保健部企划课设有化学物质审查室。这三个部门的职能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成为日本政府部门管理化学品的三驾马车。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新制度将在对现有的《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修改的基础上引入。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环境省、厚生劳动省已草拟了相关方案,并将在今年提交国会审议。预计日本版REACH将于2010年全面实施。届时,日本政府将以法律形式要求从事化学品业务的相关企业就化学品产量、进口量以及用途等每年向政府报告一次,目的是对可能造成环境和健康危害的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日本版REACH对两万多种化学品规定报告义务。政府通过对企业报告资料的汇总分析来把握化学物质总量,并监督其是否对环境和国民健康造成损害。同时,政府还将公布危险性较高的“优先评价物质”,并把有害化学品由354种增加到462种,对危险化学品将实行从供货商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日本版REACH法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防范化工产品的风险责任转移到企业身上,政府不再是风险防范的主体。因此,生产、经营、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需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了解是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同时还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持。数据的获得按照REACH法规相应地完成注册、评估和授权程序等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的生产和出口成本提高,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这是REACH法规与其他标准性认证的根本不同。

据日本媒体披露,日本版REACH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的主体可能是国家,目前检测费用的分担办法尚不明确。如果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企业承担的成本会减少,对企业来说相对有利。日本的REACH版实施后,不仅对危险化学品将实行从供货商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而且比较侧重于评价化学品对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日本新的REACH版的政策取向与原有的《化审法》重点保护生产的政策取向之主要区别。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日贸易额为2360亿美元,中日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但此次日本版REACH法规的实施,会对我国输日化工产品产生不小影响。估计此法规的实施将涉及日本包括化学品生产、汽车、电器等数千家企业,这些企业在中日贸易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减少该法规对中国企业的杀伤力,政府和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首先,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应对日本版REACH时应起到主导作用。从长远来看,建立危险化学品的注册报告制度是大势所趋,因此,除引导企业警惕各国化学品壁垒升级和警惕REACH法规的辐射效应外,为防止输日化学品出现非理性下降,有关部门更应提醒并引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本版REACH法规。比如: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成立应对小组,跟踪日本版REACH法规的审议、法规的主要内容、安全性评价主体、费用分担、生产以及废弃的全过程的规定等。对日本版REACH可能覆盖的输日化工、汽车、电器、纺织、玩具等产品进行调查,在适当时候组织专家对其法规进行评议,提出反映我国企业利益的评议意见,影响其法律内容。对跟踪和研究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通报。另外,根据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经验,快速建立化学品的信息和评估的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预案,开展技术资料的搜集、建立数据库等相关工作。

其次,就行业和企业来说,应把握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及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改善,在产业链和产业内寻求广泛的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完善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机制,减少该法规可能对出口产品造成的冲击,争取把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欧盟REACH法规 篇4

1 欧盟RAPEX关于REACH通报情况

RAPEX是 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 的简称, 意为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 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针对不安全产品的一种快速信息交换制度。自2004年2月9日开始每周在网上公布一次, 它有利于欧盟与成员国之间采取措施, 阻止或限制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产品进入市场或使用。RAPEX公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产地国、名称、图片及性质描述;欧盟官方对所警告商品所采取的措施, 以及制造者和经销商主动采取的行动。表1是RAPEX系统关于中国2010年上半年不合格产品遭遇通报的统计说明。

注:表1内容来源于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网站

由表1可知, 除了在第13、16、17、20、22周, RAPEX通报内容在中国名下每周都有产品不符合REACH的相关公告。以第3周为例, 这一周共通报不符合产品共30个, 其中不符合REACH的产品就有5个, 比率高达23%。纵观表1所列出的这18周, 通报总数为478, 因不符合REACH法规而遭预警的产品共60个, 比率高达12%以上, 产品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 (括号内为具体的不符合项目) :玩具 (邻苯) , 纺织品 (染料) , 饰品 (重金属) , 儿童看护用品 (邻苯) , 胶水和喷漆 (溶剂) 等, 所以各行业应该高度重视, 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和减少产品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

2 REACH法规简述

2.1 REACH法规的主要管制目标

根据REACH法规的规定, 对化学品的管制主要为了达到以下目标: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和提高欧盟化工业的竞争力;防止欧盟内部市场分裂;增加透明度, 以便消费者获得化学品信息, 企业可以了解化学品管理过程;实现国际一体化;促进非动物实验;与欧盟在WT0的义务相一致, 不对贸易形成不必要的障碍, 不对进口物质和产品形成歧视。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REACH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其制定的目的是符合WTO的宗旨, 但是, 其是否会对化学品贸易及其相关的国际贸易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由于REACH法规实施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 还需要对REACH法规作进一步的分析。

2.2 REACH法规的主要管制制度

欧盟REACH法规是一个涵盖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 是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 其程序繁杂, 涉及面广, 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REACH法规全文由15章共141条和17个附录组成, 主要从物质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第一篇中, 对物质 (substance) 、配制品 (preparation) 和物品 (article) 给予了明确的定义。物质是指天然生成或经制造过程取得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 包括维持其稳定性而添加的物质和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杂质, 但不包括可分离出且不影响物质稳定性或改变其成分的溶剂。配制品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或溶液。物品是指通过制造过程被赋予一定形状或设计的物体, 且该外形和设计比其化学成分能更大程度地决定其功能。以化工产品为例, 汽车修补漆若以液体直接出口时是配制品, 其中所含的稀释单体、助剂和光引发剂等为物质;这些化工产品如果不是直接进入欧盟市场, 而是以具体产品组成部分的形式, 如包装上的涂料, 汽车、家电上的油漆涂层等, 此时的化工产品就属于物品的概念了。因此, 面向欧盟市场的出口企业应谨慎判定其产品究竟是物品还是配制品, 因为不同属性的产品将履行完全不同的义务。

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都是法规里的重要环节。

(1) 注册

REACH法规涉及的不仅是化学品的生产商, 还包括了进口商、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 涉及化工、轻工、机电、纺织等多个行业。法规实施后, 要求年产量超过1 t的所有现有化学品和新化学品及应用于各种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注册其基本信息。欧盟的政府刊物上公开刊登了《欧洲现有商业化学品目录》 (EINECS) , 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网站上也可以找到该目录。产量在1 t以上的化学物质都已列入该日录。未列入该目录的其他化学物质, 只有生产或进口超过1 t的才需要注册。另外, 欧盟化学物质信息系统 (ESIS) 上有高产量化学品——低产量化学品清单, 其中罗列了市场上存在的、年产量≥10 t、需要注册的物质。

注册具有强制性, 只要是年产大于1 t的物质生产商/进口商, 就必须申请该物质的注册。注册的主体是在欧盟内的化学品生产商或进口商, 而管理部门则是新成立的欧洲化学品管理局, 即ECHA。注册需要提供的有关信息主要有[2]:注册卷宗, 物质性质, 生产商/进口商, 物质的生产量/进口量, 物质的分类与标签, 物质用途和物质的安全使用指南等。下游用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主动与供应商保持联系, 以确认其对化学品的使用涵盖在供应方的注册文档中。注册人需要在设定的期限内向化学署提交更新的档案, 要求提交缺少的信息。然后化学署确定这些信息的提交日期, 在3个星期内对更新的档案再进一步检查其完整性。如果注册人没在期限内完成注册, 注册将被化学署拒绝, 制造商或进口商将不能开始或继续物质的制造或进口。

(2) 评估

法规评估的目的是:审核工业界的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检查是否符合注册的要求以及审查该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评估[3]包括两项内容, 即文档评估 (也称卷宗评估) 和物质评估。文档评估主要是由管理局进行, 审核注册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注册要求, 并决定是否要求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对选定的物质, 如怀疑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存在风险时, 则要求进行物质评估, 这项工作由各成员国政府分担。

评估也会为授权或限制程序下需要采取何种行动提出建议。评估可以使注册的物质在欧盟生产、使用或进口到欧盟;要求注册者提供更多的关于物质的信息;要求注册者按照试验提案进行试验, 联合注册团体中的成员分摊试验费用并共享试验数据;被评估的物质进入限制或授权环节等。

充分了解评估要求, 有助于国内相关企业向欧盟出口时顺利完成物质的注册。

(3) 授权

授权是针对高关注物质 (SVHC) 而言的, 要充分保证这些物质的风险得到恰当控制, 或这些物质可用适当的供选物质或技术来取代。

授权的过程是:企业申请, ECHA审核评估, 欧盟委员会对物质的特定用途给予授权。

所涉及的高关注物质大约有1500种, 共4类: (1) CMR物质——致癌物、致突变物、对生殖系统有毒的物质; (2) PBTs物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有毒的物质; (3) vPvB物质——高持久性和高生物累积性物质; (4) 等同于前三类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物质, 如某些内分泌干扰物 (如表2) 。

授权的条件是有证据表明使用某种危险物质所产生的风险能够受到充分的控制, 或使用某种危险物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远超过其所带来的风险, 且没有合适的替代物或技术。基于这种风险评估, 欧盟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该物质许可。企业的产品中若含有指定范围内的SVHC, 且没有其他毒性更小的替代物时, 生产商就必须申请授权, 获得许可后才可以使用。

(4) 限制

任何物质, 不管是其本身或是含在配制品、物品中的物质, 只要其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都必须在欧盟范围内进行限制。限制是REACH法规的最后保护屏障, 它通过设定应用条件来规管某些危险物质的使用。

限制的类型主要分为: 限制在某些产品中的使用;限制消费者使用; 限制所有的用途 (即完全禁止) 。法规的附录里列出了限制物质的清单列表, 全称为“某些危险物质、配制物和物品的制造、投放市场和使用的限制”。

如前所提及, 根据REACH法规第57条, 高关注物质是指:符合根据欧盟危险品法令67/548/EEC分类为第1类及第2类致癌物标准、异变物标准、毒性物标准的物质;根据附录十三中所设定标准的 (高) 持久、 (高) 生物累积以及毒性的物质;具有内分泌混乱性质的物质等。

在法规颁布时, 附录里即授权物质清单是空白的。随着评议的进行, 授权物质将被不断地添加进去。国内相关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清单的变化, 以便确认相应的义务与责任。

2008年6月, ECHA公布了第一批l6种SVHC征求意见名单。2008年10月, ECHA成员国委员会通过第一批15个SVHC授权物质候选清单。2009年1月, ECHA 公布第一批候选清单中的7种SVHC作为首批需授权名单征求意见, 并于2009年6月确定为首批需ECHA授权才能使用的名单[4]。2010年1月, ECHA又公布了第二批15种SVHC候选建议物质清单。最近, ECHA将第三批8种 (表2) 潜在物质正式归入SVHC, 至此候选清单中共有38种SVHC。

无论是授权物质还是限制使用物质, 都来自于高关注物质。按照REACH法规, 符合SVHC标准的物质大约有1500多种。由此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被添加到授权列表中去, 从而增加产品成本。国内相关企业应该紧密跟踪此清单, 深入研究, 以便及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管控。

3 我国相关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措施与建议

应对欧盟REACH法规不仅涉及许多复杂的生产技术问题, 而且还要涉及很多行政管理问题。因此, 我国相关企业不应该消极等待或回避, 应充分认识到应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行动起来, 相互沟通协调, 促进企业与行业协会、政府同心合力, 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才能有效地突破新贸易壁垒, 扩大出口贸易。

第一, 要树立规范的生产观念, 建立严格的生产机制。

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同时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 努力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提高危险化学品的替代品研发水平。

第二, 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 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化工企业经营者必须转变观念、更新观念, 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观念。抓紧研究并改进生产, 确保规避风险。不断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不断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 加快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同时也要及时采用先进的国际技术标准。

第三, 发挥化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REACH法规是以企业为监管对象的, 行业协会是非盈利的社会中介组织, 拥有众多的企业会员, 熟悉行业特点, 同时又与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行业协会则是起到协调、组织作用的重要力量, 能在本行业中宣传和组织学习REACH法规, 帮助企业熟悉注册程序及评估项目;建立专门针对REACH的代理机构, 为企业提供化学品注册、评估、咨询等服务, 帮助全行业各成员实现联合注册、测试数据共享, 以降低注册费用;应搭建桥梁, 联合本国企业与欧盟境内的生产商或进口商开展合作, 分摊注册和评估费用。

第四, 要培养专业人才。

要重视培养三类专门人才, 一类是机构中的研究人才, 一类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 一类是争端中的谈判人才。由于法规的复杂性和高度专业性使得许多企业难以理解。很多企业现实中遭遇了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所以要尽快培养能熟悉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尽量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 最大程度的分享贸易自由化和利益。

自欧盟REACH法规监管以来, 我国的产品出口受阻的消息陆续传来, 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或国际买家在采购时将产品符合REACH法规要求视为选择供货商的前提条件。只有积极应对, 加强对法规的深入研究, 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保证对欧贸易的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肖黎, 冯志坚.欧盟REACH法案的实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极其对策[J].企业经济, 2008 (4) .

[2]魏传忠.欧盟REACH法规实施指南丛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3]魏传忠.欧盟REACH法规实施指南丛书第五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欧盟化学品REACH注册的误区 篇5

2007~2008年对中国的化工及相关企业来说可谓是经受考验的时期。2007年出口退税的取消,使得原来就微薄的利润越发稀薄。2008年REACH预注册时间的到来,更是让广大出口企业不得不应付相关的注册与咨询费用,更不用说政府降耗减排带来的影响了。

由于信息的滞后,加上对REACH的理解不充分,许多中国化工企业就算参加了很多次REACH相关会议,还是对REACH摸不着头脑。

误解一:进口商答应帮我注册,我就不用操心REACH的事情了

解答:欧盟进口商是REACH规定下合法的注册个体,交给他们去做注册,中国企业就不需要进行这个流程了,只需要提供给进口商物质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也不需要缴付任何费用。但还必须看到事物的反面,如果通过欧盟的进口商来获得注册的话,生产企业就没有办法拿到注册完毕后欧盟化学管理局颁发的“企业代码”,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对欧盟出口的主动权,进口商也有可能随时更换供应商。

误解二:REACH注册的成本非常高

解答:企业应对REACH注册,需要支付3笔费用。

1.交给欧洲化学管理局的物质注册费

根据一份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公布的物质注册费来看,费用比大家想象得要低: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物质出口吨数来确定物质注册费,例如一家中型的企业,年出口量在100~1000t之间的物质注册费为3010欧元(请注意,这个费用是独立注册的标准,如果通过联合注册,那费用最多可以再减少1/3)。

2.在物质交换论坛协商后的数据分享费

令很多人头疼的物质检测费(实验费用)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企业身上,因为就基本情况来说,只有新物质(非分阶段物质)需要进行实验。

当REACH预注册结束之后,欧洲化学管理局会把申请注册同种物质的企业都联合起来,开展物质交换论坛,并且选出该物质交换论坛的“领头人”(通常是生产、进口量最大的企业),“领头人”负责把注册所需要的技术卷宗和化学安全报告完成,而其他企业只需要向“领头人”交纳合理的数据分享费就可以了。

如果企业明确知道自己不会成为物质交换论坛的“领头人”,只需要通过自己指定的“唯一代表”在参加物质交换论坛后,通过谈判和协商花最少的钱获得注册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对企业来说并不烦琐。

3.第三方服务费

即使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面对REACH还是需要另外聘请专业的化工咨询机构为其进行技术宗卷和化学安全报告的撰写。所以“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协助REACH的注册基本上是所有涉及企业的选择,尤其是非欧盟生产商的选择。专业的咨询机构,要符合以下的几个要求:第一,可以成为企业在欧盟的“唯一代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有能力参加物质交换论坛,并参与数据分享费的谈判;第三,如果有能力撰写需要的技术宗卷和化学安全报告,并且有良好的实验室合作伙伴,那就锦上添花了。

建议:用最少的钱,掌握自己的欧盟出口权

国内应尽早选择一家专业化工咨询机构,完成欧盟“唯一代表”的指定 ,并在预注册截止之前完成预注册,保证能继续向欧盟出口。

2007年11月,德国Dr.Knoell咨询有限公司与思诺博集团下属思诺博欧洲公司签署了合约,指定思诺博为其在中国区(大陆地区)的独家代表机构,专门进行REACH应对咨询服务的全面推广。

欧盟REACH法规 篇6

REACH法规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 提高化学品环境风险的管理水平, 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 并起到防止欧盟内部市场分裂, 增加化学品信息的透明度, 保持与国际接轨, 促进非动物试验和保持与欧盟在WTO项下的国际义务相一致。

虽然这是一部化学品管理的环保法规, 但它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和全球化学工业的竞争格局, 尤其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形成巨大冲击, 同时这部法规对推动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促进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启示。因此, 了解REACH法规的相关内容, 分析研究REACH法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对打破欧盟设置的新型贸易壁垒, 巩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已迫在眉睫。

一、REACH法规的主要内容

欧盟委员会以立法的形式构建了专门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 并确立了将所有化学品纳入注册管理的明确的时间表, 明确规定2018年前实现所有相关化学品的统一管理。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等四大程序构成了REACH法规的管控体系, 该体系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及其下游的纺织、机电、轻工、制药等产业的产品全部纳入管理监控。

(一) 关于注册

在REACH法规的管控体系中, 注册程序是最重要的内容, 对企业也是最重要的。通过注册管理, 要求欧盟市场上的制造商或进口商对产品化学安全承担责任并以文件形式体现责任。法规要求制造商或进口商充分收集化学品危害信息, 研究、提出并建立可供自己执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并向其下游用户推荐这些措施。注册代表资格限定为欧盟范围内的企业或自然人, 企业间可联合注册, 注册费用可以分摊。此外, 有关预注册的要求, 对所有出口欧盟的化学物质均应在2008年6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完成预注册工作, 如不进行预注册, 2008年12月1日后将不能继续向欧盟所属国家出口。

(二) 关于评估

评估程序是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承担主要工作, 主要是评估企业 (制造商或进口商) 所提供的测试草案、测试结果和审查注册信息的符合性。评估可分为文件评估与物质评估:文件评估可检查注册申请是否与注册要求相一致;对选定的物质, 如怀疑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存在风险时, 则要求进行物质评估。物质评估由欧盟机构根据其相关标准, 对任何有理由被怀疑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进行测试。申请授权时, 企业必须提交涉及该化学物质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报告, 证明使用该化学物质的效益大于消除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引发的成本。评估过程将允许由主管部门来决定是否要求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 注册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三) 关于许可

许可程序要求受高关注的物质必须经过授权许可后才能使用,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负责发布高关注化学物质清单。高度关注物质指:致癌物、致突变物、对生殖系统有毒的物质、持久性、生物积累的物质和有毒的物质, 永久性和高生物积累物质以及与此相当的物质。企业 (制造商或进口商) 如果要使用列入许可清单上的物质, 必须申请许可。申请者必须论证说明物质使用时其风险会被充分控制, 或应用该物质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使用的风险, 并且目前没有相应的替代物或技术。

(四) 关于限制

限制程序在整个REACH法案系统中, 起着总安全网络的作用。在处理化学品危害的风险问题时, 所有产品都受到欧盟限制性规定的约束, 任何物质都可以被限制, 而不考虑它们是否已经注册。因此, 发挥限制作用的相关现行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法令将成为REACH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并列在规定的附件中, 同时还规定了加入新限制和修改现行限制规定的程序。

对某种物质的限制是以限制提案的形式提交审理的, 所提交的提案要能够证明该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危险, 并提出最适宜的降低危险的措施。

二、REACH法规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 挑战

1.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会提高中国进出口欧盟的产品成本

根据专家统计, 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会使中国与欧盟1400亿欧元的贸易都要受到影响, 在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轻工、电子、汽车、制药等行业加大了出口商品的直接成本, 使得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上升5%, 中国化工生产总值下降0.4%, 在产品巨大的注册、评估、检测等成本费用增加以及欧盟对化学品评估、授权时间长等因素影响下, 我国将有不少出口产品会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根据初步估计该法规实施后, 我国每年至少有10亿美元的出口额将受影响。

与此相对的, 专家预测我国从欧盟进口的化工产品成本会上升6%, 我国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 对欧盟的化工产品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由于欧盟本土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同样需要遵照REACH法规进行注册、评估等, 所以待其实施后, 欧盟的化学品生产商或出口企业成本亦将同步提高, 这将可能引起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价格上涨, 导致生产依赖于欧盟地区中高端原料, 如高档的、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供应的企业成本上升。

2.欧盟REACH法案提高了我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贸易风险

REACH的实施, 以维护欧盟的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其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为由, 采取一系列的登记、评估、核准以及限制性措施, 实行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严格的认证制度、繁琐的检验检疫程序。如欧盟可以产品质量不达标、化学品成份含量不合格为借口, 向出口方提出毁约、退货、降价处理、理赔等要求, 提高了我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贸易风险。欧盟REACH法案中的规定和标准等新贸易壁垒的措施往往是由强者即发达国家来制定的。在制定时, 考虑的是他们自身的需要, 是从他们自身的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出发来设计规定和标准的。因此, 一般来说, 总是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此外, 规定和标准的多变性, 使发展中国家难以及时掌握, 为某些发达国家实施双重标准创造了条件。因此REACH的实施, 使得我国出口贸易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环境。

3.REACH法规的实施, 将打破目前国际化学品贸易平衡的局面

中欧化学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欧盟是我国化学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也是我国化学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从欧盟的化学品贸易结构分析, 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 如染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化学品原材料和中间体。欧盟化学品新法规的实施, 将打破国际间化学品贸易的平衡, 迫使我国企业重新开拓欧盟以外的市场, 建立新的贸易渠道, 而新市场的开拓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入, 市场的转移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同时, 欧盟化工企业也将由此失去许多获得我国廉价化工原料的机会。国际化工贸易市场与利润关系将重新组合与分配。此外, REACH法规的实施还将导致化学品国际贸易市场的大转移, 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利润、影响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的产品有可能转移到我国生产。

(二) 机遇

1.有利于环境和国民健康的保护

从实质意义上讲, REACH法规将促进化学工业的革新, 使其生产更安全的产品, 刺激竞争和增长, 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欧盟委员会评估, 在未来的30年内, 仅健康收益一项, REACH法规所减少的各国健康系统医疗费用值就将达500亿欧元, 其他如地球总体环境的改善、人类免于由化学品引起的疾病痛苦等更是不能够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以预见, 未来化学工业的产品对消费者会更加安全, 人们的整体生活品质也将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当前正在大力践行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提升我国化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借鉴欧盟REACH法规的立法经验, 趁势推动我国化学品管理法规的修订工作, 促进我国实行国际统一行业标准, 推动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2.REACH法规的实施会促使化工行业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

由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是其立法的出发点, 因此REACH法规从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到最后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制定了更高的标准, 这必将迫使世界各国的化工行业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 从而能够吸收REACH法规施行带来的成本的提高, 保持其在国际化学品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增加科学创新的投入、鼓励新物质及替代物质的开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进程等, 我国受其影响的相关行业完全有能力实现综合实力的大跨越, 从而克服REACH法规“技术壁垒”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措施

(一) 企业应要从思想上重视该法规, 根据法规和企业自身的情况积极应对

首先, 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应成立自上而下的相关职能部门及进出口企业专门机构, 根据自己企业情况组织人员去熟悉REACH法规的内容, 分析掌握REACH法规对本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出口企业应尽快在国家或相关行业组织的协调下, 与上下游企业, 尤其是各自企业在欧盟的客户进行沟通, 弄清自己经营的化学产品或下游制成品中的化学品是否需要注册, 何时必须完成注册, 并尽快按法规要求搜集注册所需数据和信息, 建立完善注册档案, 并做好预注册工作, 选择合适的注册方式降低成本。其次, 企业应抓住机遇,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为REACH法规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我国企业要走出去,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最根本的还是要求自己的产品过硬。无论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到何种程度, 企业产品质量永远是市场第一的内在要求。面对欧盟REACH法规, 我国染料、颜料、农药、有机中间体和纺织品等生产企业要努力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成果, 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的力度, 通过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采用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 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 调整我国化工产品的质量指标, 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要。

(二) 政府主管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的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应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 联合相关部门, 加大对欧盟REACH法规的宣传和研究力度, 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REACH法规要求的与国际法规接轨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监管和行业协调机制,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努力把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相关行业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 应采取资金倾斜政策, 各级政府对相关部门适当给予资金上的补贴。各级政府要对一些大型企业突破REACH法规壁垒给予适当的资金上的倾斜,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再次, 应重视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保护环境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应由政府牵头, 积极推进REACH法规, 实现多国互认, 更新检测仪器和设备, 完善检测技术, 做到与国际接轨, 建立欧盟认可的认证与检验机构。最后, 政府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力, 在国际谈判中为我国企业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政府应充分利用WTO成员国的权力, 积极地开展双边与多边磋商谈判, 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可通过适当延长发展中国家执行政策的时间, 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对话交流渠道, 争取WTO框架下的平等权利。

(三) 行业协会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REACH法规不仅涉及化工行业, 还涉及到相关上下游行业, 要实现有效应对, 各个行业协会之间应联合起来, 加强沟通与协作, 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机制, 从多个环节入手, 资源和信息共享, 争取达到合力“破壁”的目标。行业协会要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站在全局的层面上把握行业动态, 建立相关的行业预警机制, 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从产供销全方位给予企业切实可行的指导, 这样才有可能把企业组织起来, 集中力量应对贸易壁垒。此外, 由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欧盟注册要求和程序的人才, 企业靠自身力量准备在欧盟注册的相关资料会有较大的难度, 还应借助行业协会的合力帮助, 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摘要:欧盟化学品监管体系《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 (简称REACH法规) 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 这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产品出口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REACH法规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REACH法规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指出我国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应对措施。

关键词:REACH,可持续发展,挑战,机遇

参考文献

[1]施敏颖.我国对欧盟贸易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 2003 (12) .

[2]王超, 徐静珍.我国出口企业应对REACH法规的措施初探[J].中国市场, 2007 (49) .

[3]叶朝付, 任荣明.全面审视“欧盟REACH法案”[J].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 2006 (5) .

[4]王虹.新贸易壁垒——中国对外贸易的绊脚石[J].对外经贸实务, 2006 (2) .

[5]黄艳艳.欧盟新贸易壁垒REACH法规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 (1) .

[6]谢恽.浅析REACH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0) .

[7]罗霞等.REACH法规解读及其影响[J].有机氟工业, 2007 (2) .

[8]孙竹, 王伟光, 白洁.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REACH法规的冲击[J].中国石化, 2007 (4) .

欧盟REACH法规 篇7

欧盟REACH法规已经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开始进行产品的预注册。为了帮助全行业企业顺利应对REACH法规, 保证中欧化学品贸易不受阻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近日专门成立了应对欧盟REACH法规工作小组, 同时经商务部同意成立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技术服务中心, 协会应对REACH法规方面的主要工作也将由以前的了解、研究、分析、沟通、反映和宣传等转变为指导企业去进行注册登记。

1月9日上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召集中石化等五大公司和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等代管行业协会召开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工作会。会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德润通报了协会在应对REACH法规方面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五事。一是对出口到欧盟的石油、石化、化工产品情况和出口企业进行了摸底和分析,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物色化学品注册方面的中外合作伙伴, 建立注册渠道;三是计划在3月份召开一个全行业的化学品预注册工作会议, 邀请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的相关专家介绍预注册的工作流程等情况, 同时从2月下旬起在《中国化工报》等相关媒体广为宣传预注册方面的信息;四是成立应对欧盟REACH法规工作小组和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技术服务中心, 加强这方面的领导和协调;五是做好化学品预注册方面的准备工作, 迎接6月1日开始的预注册。

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报告显示, 2006年中欧化工品贸易总额为225亿美元, 其中进口107亿美元、出口118亿美元;2007年1-11月, 中欧化工品贸易总额为263亿美元, 其中进口121亿美元、出口142亿美元。2007年1-11月, 中国化学品出口到欧盟, 其中出口量在10万吨以上的产品有14个, 包括油品、化学矿、天然硫酸钡和柠檬酸等;出口量在1万吨以上的产品有83个, 大多为金属氧化物、无机产品、聚酯、PVC、冰醋酸、柠檬酸酯等;出口量在1000吨以上的产品有361个。以上产品需要在3年内完成注册。此外, 出口量在100吨至1000吨的产品有282个, 1吨至100吨的产品有218个。1 吨以上的高度关注的物质, 也需要在3年内完成注册。另据协会统计, 2007年1-11月, 化学品出口量在10吨以上的企业达有12436家, 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89家, 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798家。预计全年出口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000家。

欧盟REACH法规 篇8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江苏省苏南地区出口额为308.4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74.9%;苏中地区出口额为76.1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18.5%;苏北地区出口额为27.42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6.7%。课题组对江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相关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开展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68份, 回收率56.67%。

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包括企业类别、性质、规模、主要经营的产品、出口目的地等;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情况”, 包括企业是否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损失形式及损失额等;三是企业对欧盟REACH法规的认识及影响;四是相关建议等。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就企业性质而言, 民营企业占73.53%;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占23.53%;从企业类别分析, 生产加工型企业达35.29%, 而纯粹的流通贸易型企业仅占23.53%, 综合性企业占41.18%。总之, 问卷调查对象和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参考值。

3 问卷分析

3.1 企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REACH法规的理解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35.29%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直接受到过国外TBT的影响。有73.53%的企业对REACH法规不了解或不知道, 仅有26.47%的企业对REACH法规了解或部分了解。

虽然有些企业认为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的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 (法规、指令和市场准入条件) 存在不合理之处, 有歧视现象, 但是绝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我国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和通过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由此可以得知, 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对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REACH法规的了解不足。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REACH法规的影响

企业出口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汇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双反调查。在“企业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选项中, 对企业影响较大的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如人身伤害、化学危害等;其次是包装、标签或标识要求;再次是认证制度。

从“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损失的主要形式”来看, 货物被退回、取消定单、销毁货物是受损的主要形式, 大部分企业认为它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贸易成本, 还损害了企业的商誉。

3.3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REACH法规存在的困难

从调查结果来看, 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REACH法规方面, 企业所提出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3.3.1 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

技术性贸易措施涉及的范围广泛, 信息量大, 时效性强, 仅依靠企业内部的力量很难对其采取有效措施, 作出积极的应对。根据调查情况反映, 80.00%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江苏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认为主要困难是信息不灵, 企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国外经销商。一般企业对于信息的获取存在较大滞后性,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产品进口的市场准入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变化、增多和提高要求;另一方面, 企业缺乏有效的渠道去获取与本身产品有关的市场准入条件 (包括产品生产使用的国外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要求) 信息, 或者不了解如何获取该类信息。76.47%的企业希望以后可以从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获取最新信息;82.35%的企业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信息和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或研讨会。

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名目繁多, 要求的认证体系也越来越多。55.88%的企业希望检验检疫部门能有效获取技术标准信息的传递。

3.3.2 SVHC替代物的研究亟待加强

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对纺织服装/时尚配件通报, 2012年共通报309件, 其中化学危害通报25件, 2013年共通报259件, 其中化学危害通报59件, 主要涉及偶氮染料释放物质、富马酸二甲酯 (DMF) 和六价铬[欧洲委员会已经向世贸组织 (WTO) 通报了其修订REACH法规 (EC) 1907/2006附件17, 关于皮革制品及含有皮革部件的制品中六价铬复合物的委员会法规草案。拟议的生效日期为2015年第一季度。]含量超标。欲将纺织助剂和纺织服装产品打入欧美的企业, 应特别关注SVHC候选清单中的内容, 做好SVHC替代品和替代计划的充分准备。当今纺织染料和助剂领域内的新SVHC替代品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染化料助剂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严重缺乏, 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从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国印染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对中国的印染产品跨越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技术壁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 要加强环保型、无毒、低成本的SVHC替代物的研发力度。

4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REACH法规对策建议

4.1 企业层面

随时掌握重要信息, 及时调整产品导向, 改进生产技术和寻找替代方案, 是企业规避限制措施, 适时应对的重要方向。

对于出口欧盟的企业来说, 它们才是REACH法规监管的主体。化学品及纺织品服装等相关下游产业要充分认识到应对欧盟REACH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行动起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研发替代产品步伐, 改进生产工艺, 更新生产模式, 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自身的环保性能, 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并以此为契机, 加快纺织行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 淘汰那些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出口不规范的生产企业, 实行集成建设、集约发展, 努力提升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竞争水平。

4.2 行业层面

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通过联合注册, 实现数据共享, 成本分摊, 及时提供REACH法规的最新信息, 举办针对性强的培训班、研讨会等。

4.3 政府层面

发挥政府协调和推助作用, 检企携手应对欧盟新法规, 各地检验检疫部门, 积极主动协助企业做好应对工作, 有效地传递技术标准信息, 并定期举办进/出口“通报/预警”说明会。

鼓励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和加大与欧盟国家检测数据互认工作力度。76.47%的受访企业希望检验检疫部门拥有被出口国认可的检测设施和检测数据互认, 因此, 国家在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资质认证方面应加大工作力度, 建立起欧盟检测数据互认的检测实验室, 在本土解决送样检测、登记工作, 以便为企业申请、检测、登记提供方便和节省成本。

政府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投入人力和物力加强替代品的研发工作。科研机构应指导和配合企业积极开发低危险性的替代品, 或者尽可能使用目前可享受免除注册责任的化学品, 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来控制化学品的产量和使用量, 从而减少REACH法规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靳颖等.欧盟REACH法规对中国纺织工业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纺织导报, 2007, (6) :54-59.

[2]纺织导报编辑部.纺织印染助剂:从生态安全性做起[J].纺织导报, 2009, (4) :37-48.

[3]丁钰.国外TBT对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调查[J].经济论坛, 2013, (4) :33-36.

[4]希科检测[EB/OL]http://www.cirs-group.com/test/.

欧盟REACH法规 篇9

REACH是欧盟实行的一部对进入其市场的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律, 该法规开创了欧盟市场化学品新的监管机制, 体现了关注人类健康和环保的先进理念, 但对我国化工、纺织、机电等相关行业的进出口影响较大。因此, 透过对REACH法规的分析, 认识新贸易壁垒的典型特质, 充分发掘到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式、作用范围和发生机制, 可以为我国企业面对新贸易壁垒提供相应的对策, 进而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应对能力,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1 新贸易壁垒的特质分析:以REACH法规为例

新贸易壁垒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与政治背景, 它与传统贸易壁垒日益受到限制有很大关系。新贸易壁垒赋予了进口国自由裁量权, 可以避免传统贸易壁垒易遭到对等报复的弊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增强, 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的保护作用逐步减弱, 非关税壁垒日益成为各国对实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的手段。

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长期以来, 作为欧盟重要的支柱产业, 化学工业在欧盟的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提升化学工业竞争力, 符合欧盟各国的整体利益。在此背景下, REACH法规的出台, 带有一定的战略性, 而从2007年以来的实践看, 这部法规被认为是我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的最大、影响面最广的贸易壁垒, 也成为整个新贸易壁垒框架下比较典型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综合来看, 以REACH法规为代表的新贸易壁垒的特质如下:

1.1 从“不合法”走向“合法”

新贸易壁垒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 往往披着环保、社会责任的外衣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歧视, 有其不合法的一面。但是, 新贸易壁垒又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保为理由, 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合理的成分, 成为名义上“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 甚至如REACH等法规一样, 走向了实质的立法。

1.2 贸易保护从显性变得隐蔽

传统贸易壁垒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限制, 都较为透明。新贸易壁垒涉及较多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 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保护手段从显性走向隐蔽。以出台REACH法规的欧盟为例, 其内部的化学工业发展不平衡, 为保持欧盟内部市场的领先地位, 需要建立协调一致的化学品管理政策, 实质是为了增强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但同直接的关税和配额限制相比, REACH法规在贸易保护方面的作用更加隐蔽, 因此, 发展中国家如果无法掌握相关层次的技术, 在应对该法规的限制方面是相当被动的。

1.3 贸易保护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以REACH法规为代表性的新贸易壁垒, 其对国内贸易进行保护的手段已经从单一的反倾销发展到环境保护、技术限制等;从涉及的产品的行业看, 新贸易壁垒从单一行业延伸至上下游相关行业, 对整个行业产业链进行了普遍的限制。而涵盖领域也逐渐走向多样化, 从单一的有形商品扩展至服务、环保、技术转移等众多领域。

1.4 具有贸易保护的自由裁量权

与传统的贸易壁垒实施可能会受到报复不同, 新贸易壁垒是单方面的, 进口国有自由裁量权。因此, 在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减弱、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 各国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 以达到既规避贸易报复导致的恶性循环的风险, 又保护其国内产业的目的。而从当前的实践看, 新贸易壁垒由于其自由裁量权, 日益成为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2 REACH法规主要内容

欧盟REACH法规主要内容是, 对化学品采取注册 (R) 、评估 (E) 、许可 (A) 、限制 (R) 四个严格的管理框架。

注册和评估的含义是, 要求年产量或年进口量超过1吨的化学物质企业必须向欧盟化学品署提交注册, 机构将对已注册的化学物质进行评估;许可, 意味着如果某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危险特性, 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它的生产和进口要通过授权许可;限制, 是当某种化学物质的制造、投放或使用被认为造成了不能充分控制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时, 将被限制其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

3 REACH法规影响分析

3.1 负向效应分析

首先, 该法规会直接冲击国内相关产业和市场, 提高我国出口化学品成本, 削弱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由于我国向欧盟出口的化工产品多为大宗、低价值、原材料性的产品, 生产过程污染严重, REACH法规实施后, 这些产品都将面临重新注册、评估、许可等问题, 都须测试后提供必要的数据。这部分费用必然导致中国境内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 使产品在欧盟市场丧失竞争力。同时, 该法规将使我国轻工、纺织、机电等出口行业在面对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时极为被动, 负面效应极大。从进口来看, 由于从欧盟进口产品成本大幅度增加, 国内相关的下游产业发展将蒙上一层阴影。

其次, 可能导致新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在经济、技术发达国家蔓延开来。虽然新贸易壁垒的特质之一是具有自由裁量全权, 但经济、技术发达国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效仿欧盟, 出台各自贸易审查法规, 并有可能比当前的REACH法规更加严格。而从REACH法规实施以来的情况看, 美、日等发达国家积极效法欧盟, 出台了一系列更加苛刻的境外企业产品入境条件, 如美国启动了立法提案、墨西哥通过了贸易注册法案、日本积极筹划商品检验制度等。

3.2 正向效应分析

REACH法规代表了先进的关注健康和环保的理念, 从长远来看, REACH法规还有一定的正向效应。一方面, 它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化学工业等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摩擦监管与预警机制。同时, 对于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立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 它有利于我国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REACH法规建立在先进理念和长期关注人类监看的实践之中, 充分考虑了化学品的特殊性。通过加强从研发到生产销售, 直到废物后期处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可以大大提升安全性。长期以来, 一直受困于高污染、低水平的化工行业, 即使在我国国内也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REACH法规为契机, 可以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 我国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已经明显加快。

第二, 有利于完善贸易救济、摩擦监管与预警机制。加入WTO以来, 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国内企业对贸易救济体系和摩擦监管与预警机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REACH法规为代表性的新贸易壁垒, 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外贸危机主要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加强监控、建立和完善进口产品的监督和预警机制, 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级联动的贸易摩擦监管和预警体系, 有利于增强企业应变能力, 防范贸易摩擦, 减小损失。

第三, 对于我国加强环保立法、完善国内环保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这两年的实践看, 以REACH法规为代表的新贸易壁垒给国内出口企业造成困扰, 主要原因是国内环境标准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由此造成的企业环保意识弱化。新贸易壁垒更多的以环保和健康为依据, 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建立相关的环境标准与法规。另外, 现存的我国环保体系标准往往远低于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 新贸易壁垒的大量出现, 将对我国采用最新的国际标准, 完善监管和注册制度形成一种外部压力。以此为契机, 加快国内环保立法, 也有利于我国以此为手段, 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 从新贸易壁垒的两方面的效应看, 决不能单纯的把对新贸易壁垒的认识停留在传统贸易保护的范畴中, 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分析, 充分利用新贸易壁垒的正面效应, 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从当前新贸易壁垒的实践看, 欧美国家通常将单边贸易壁垒上升到多边范畴, 国内企业既要坚决反对REACH法规等新贸易壁垒中的歧视性做法, 也要承认其进步性与合理性。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对以REACH法规为代表的新贸易壁垒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 新贸易壁垒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与政治背景, 随着实践的发展, 新贸易壁垒的种类逐渐增多、要求越来越高, 并已经取代传统贸易壁垒而日益成为各国对实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的手段。其次, 新贸易壁垒不同于传统贸易壁垒, 其破解的难题在于提升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 关键是提升关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再次, 从长远的看, 新型贸易壁垒的标准将是未来国际贸易领域的通行标准, 我国企业必须顺应这种趋势, 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内在要求, 以长期发展战略替代短期躲避战略。总之, 以REACH法规为代表的新贸易壁垒给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4.2 启示

应对新贸易壁垒, 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 要尽快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构成的战略应对体系。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点思路:

第一, 企业自身要了解新贸易壁垒的性质和影响方式, 加强企业的贸易风险管理, 设立专门的内部机构, 密切关注上游企业应对情况。加强自查, 为迎接REACH等新贸易壁垒制度做准备。同时, 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 有其加强国际认证工作, 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注重标准的建立, 增强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的话语权。

第二, 行业协会作为一个中介组织, 要树立服务出口企业的理念, 协助企业应对新贸易壁垒。加强对国外新贸易政策的收集、跟踪工作, 建立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加强对企业的反馈工作。在贸易摩擦发生时, 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协助企业应对贸易壁垒, 减少企业损失。另外, 要促进行业立规, 整顿和规范出口贸易市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

第三, 从政府的角度看, 要积极健全贸易救济、预警和监督机制, 认真监控国外新贸易壁垒如REACH法规的发展动态, 为企业搭建交流的信息平台。同时, 组织专门部门,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开发操作性强行业指导手册。在立法方面要加快我国化学品管理等相关行业的立法工作, 并尽快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丁行政.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实施4年,REACH法规经验谈 篇10

REACH法规实施4年改变出口商

《进出口经理人》:REACH法规实施已经有了4年的时间,4年中,REACH法规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什么实质性影响?

林隆海:2007年欧盟正式通过了REACH法规,而法规真正对中国企业产生实质影响从2008年开始,这是因为2008年6月1日~2008年12月1日,所有出口到欧盟的物质和混合物必须完成预注册才能继续向欧盟出口。在那个阶段,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完成了预注册,继续享受出口欧盟的缓冲期。经历过2010年11月30日第一个REACH注册截止期,预计至2012年底中国完成正式注册的数目约为800份左右,绝大多数都为初级工业制成品以及大宗原材料,涉及的物质主要集中在金属/合金、氧化物、聚合物单体等类别。

为了维持对欧贸易顺利,国内企业不得不花费高额成本进行REACH注册。根据瑞旭技术的估计,完成1个普通物质的REACH注册,平均的注册费用在5万~10万欧元之间。同时,欧洲也有相关机构评估,REACH法规的实施会给企业的相关成本增加约2%~5%左右。如果是中小型企业,这个比例将更高。中国化工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利润较低,REACH法规的施行增加了化工品出口成本,进一步削弱产品竞争力,导致部分企业放弃欧盟市场。

《进出口经理人》:4年来,相关企业对此在态度上或认识上有无改变?

林隆海:4年以来,随着REACH注册的推进,“No data , No market”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国内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对REACH法规从一知半解到主动应对,能够根据产品设计不同时间段的应对方案。并且许多企业在完成注册后,也能够主动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

根据我们了解的信息,有一家生产氯化钡的企业完成了国内唯一的高吨位REACH注册,在注册完成后,当年的订单增加了上千吨,充分利用完成REACH注册这一优势来增加业务量。另外一家生产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的国企在注册完成后,在各种场合包括网站宣传,也有效地增加了外贸订单。这些也是企业被动应对变成主动应对,并且从中得到回报的生动例子。

尽管大部分企业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转变,我们也同样看到一些企业本着能钻空子就钻空子的原则,丝毫不顾及风险,注册截止期限过后不进行注册等违规行为,这些也给企业的贸易带来了风险。

同时,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专门成立法规应对的部门,主要由外贸部人员兼任,对REACH知识了解非常少,无法第一时间对进口商关于法规的问题进行回复,造成贸易损失。

REACH法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REACH法规有何最新进展?这些进展对中国出口企业在哪些方面做了更严格的要求?

林隆海:REACH从无到有,从预注册到注册,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就针对几个重要变化,进行阐述:

注册人身份信息及注册号信息公布?2012年下半年,ECHA(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在网站正式公布注册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注册号信息,意味着进口商可以非常清楚知道谁完成了哪个物质的注册,在这种情况下,谁抢先完成注册,进口商为了贸易的持久性和REACH注册的本意,有可能在这些客户中选择长期贸易伙伴。

中间体形式注册卷宗审核加强?早前有许多物质采用了中间体形式完成注册,根据ECHA的评估,大约75%的中间体卷宗未能通过卷宗评估,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未能提供中间体的严格可控证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欧盟各国的主管机构将要求企业提供更详尽的风险控制措施乃至进行现场核查。使用中间体,确保下游用户符合严格可控条件,否则哪怕完成了注册,企业还必须把中间体卷宗更新为完整卷宗才能符合法规要求,这将极大的增加注册成本。

SME优惠审核加强?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享受注册行政费用减免,有一些企业明知不符合情况,还是申请了相关优惠。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ECHA进行了大规模的审查,聘请了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的各种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要求提供社保局出具的人数证明,工商登记或者公司章程上的企业股权信息,注册前两年的财务审计报告。一旦企业不符合要求,将被处以最高2万欧元的行政处罚。

《进出口经理人》:面对欧盟法规,在化学品生产和出口的整个供应链中,中国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哪里?

林隆海:中国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是缺乏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优良实验室规范)数据。REACH法规要求,毒理和生态毒理学数据必须采用GLP实验室出具的数据,而根据我们对企业的调查,99%以上的企业没有上述的能够直接用于REACH注册的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数据,导致企业注册的成本大幅攀升。同时,一些企业的拳头产品产量虽然占据世界前列,却缺乏主动应对意识,没有采用担当领头注册人的形式完成注册,不得不向领头注册人支付高昂的卷宗制作费用、CSR(化学品安全报告)制作费用以及额外的管理费用,最终导致注册成本大幅度攀升。可喜的是,也有一些企业能够意识到这点,主动考虑以领头注册人的方式完成注册。

目前,瑞旭技术正同时为国内5家企业提供领头注册人服务,涵盖的物质包括分阶段物质和新物质。一般而言,100~1000t/y的分阶段物质注册全部的数据费用约在50~70万欧元左右,并且这部分费用并非必须一次性支付,尤其是如果卷宗中还涉及测试计划,一般仅需在注册完成后1~3年支付全部费用即可,分摊到每年,也仅相当于购买数据授权信的费用。此外,这些费用还可以通过出售数据授权信的方式,回收成本。因此,企业应对自己的拳头产品做一个仔细评估,是否已有领头注册人,是否必须在2013年5月前完成注册,尽快决定是否启动以领头注册人方式进行注册。

企业需慎选相关服务机构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国内REACH法规服务机构鱼龙混杂,瑞旭技术建议企业在选择相关服务机构的时候,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考量?

林隆海:瑞旭技术作为国内REACH法规咨询服务专业机构,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OR(唯一代表)是否长期稳定和专业?企业在选择的时候要全面了解一个OR的发展历程、工作重心、服务领域。如果法规研究不够扎实、合作渠道和支持机构合作不够广泛,则在面对欧盟官方法规满足和后期执法时,难免有力所不逮无能为力的地方,无法为企业长期、更好地提供服务和保障。如果一家机构一切仅以利益为导向,则2013年、2018年注册市场越来越小,自身客户数量又有限的情况下,其是否能够维持现有REACH部门的规模,是否会把精力转移至其他业务部门或者有其他业务开拓想法,是否能够为REACH长期技术和人力的投入,是否能够完成最初的服务承诺,这是一个大问题。REACH服务换个角度说,也是种责任。

OR是否严谨合规?截止2012年,已有多家REACH法规服务机构因缺少客户资源无法维护自身运营,纷纷转行或者倒闭。2011年,荷兰执法当局取消了五六家作为OR的中国企业的邮箱公司。法律有其极强的严肃性,无论是企业还是唯一代表,均不可因短暂的工作开展便利或自身利益而“钻空子”或“打擦边球”。 有意违规操作,一方面在接下来的OR工作审核中必会遭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违规应对法规一旦消息走漏,遭遇竞争对手举报,企业自身风险也极大。

OR是否参与贸易或信息提供?作为企业的唯一代表,OR不仅代理企业参加预注册、注册,还包括供应链上信息传递的责任和义务,在此过程中OR会接触到企业的大量信息,其中包含企业贸易过程中极其宝贵的客户信息。若OR已涉及或有意开展贸易、产品的流通渠道或信息提供服务等,这种OR最好是尽量避免。同时,OR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是否有完善保密内控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此亦非常重要。

OR是否具有CSR开发能力?CSR作为REACH注册卷宗中最重要的内容,是REACH注册中技术要求最高的部分。但是目前情况是很多领头注册人不愿意提供CSR,或者提供的CSR没有包含企业的产品用途,导致企业仅仅购买数据授权信并不能完成注册,还需要自己开发CSR。CSR外包给国外机构价格昂贵,服务机构具备CSR开发能力,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节约成本。

《进出口经理人》:在REACH法规注册服务上,瑞旭技术在哪些方面存在优势?一站式服务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隆海:瑞旭技术优势集中在:OR运作严格合规,能顺利通过监管,长期保障企业利益。

技术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化学品法规政策、化学品毒理学及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业内专家。服务客户多,经验丰富。

企业信息高度保密。完全中立的第三方,不和任何企业发生贸易关系,对所涉及企业的敏感信息严格保密,保护企业利益。

强大的政府支持,合作资源和渠道广泛,能够迅速、一站式为企业解决问题。

完善的后续服务。持续为企业跟踪法规,及时通报最新进展;为企业与进口商及执法机构沟通,确保出口顺利。

在提供一站式服务方面,企业遇到法规问题,瑞旭技术提供从法规解答,到结合企业情况与形势环境制定最佳应对策略,到最佳执行的一站式服务。此外,化学品法规应对往往还要涉及数据节点的检测,对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如制作化学品安全报告CSR,非测试方法替代实验QSAR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欧盟REACH法规】相关文章:

欧盟对华05-26

欧盟经济06-15

欧盟模式07-21

欧盟国家08-07

欧盟经验08-17

欧盟环保政策05-28

欧盟大学排名06-13

欧盟贸易壁垒论文04-15

欧盟能源安全论文04-16

欧盟临床试验论文04-16

上一篇:动画设计市场化策略下一篇:高职学生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