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资源化

2024-07-08

废物资源化(精选十篇)

废物资源化 篇1

关键词:钢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

经过多年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实践证明,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可实现减量化、资源比和高价值综合利用。目前, 钢铁渣主要利用途径在建筑材料上, 特别是水泥行业, 钢铁渣粉需求员前景非常广泛。

1 高炉渣的处理工艺

高炉渣是高炉冶炼过程中, 由矿石中的脉石、燃料中小的灰分和溶剂 (一般是石灰石) 中的非挥发组分形成的固体废弃物。按冶炼生铁种类的不同, 可分为锻造生铁渣、炼钢生铁渣、特种生铁治和炼合全钢生铁渣4种。

高炉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 O、Si O2, AL2O3和Mg O, 其总量一般占90%以上;次要成分是少量的Mn O、Ti O2、S、Na2O和K2O。高炉渣警官缓慢冷却后可生成钙黄长石 (2Ca O.Si O2.Al2O3) 、硅酸二钙 (2Ca OSi O2) 、镁方柱石 (2Ca O.Mg O.2Si O2) 、钙镁橄榄石 (CaO Mg O.Si O2) 等的固熔体和玻璃体的矿物。

高炉渣的产生数量与矿石品位有关。目前我国冶炼1吨生铁约排出高炉渣0.6~0.8t。日、美等国约0.27~0.3t。我国目前一年大约排2100万t高炉渣, 美、日各排2700万t。最初各国的高炉渣都是花费巨额资金设置堆渣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已有各种加工处理方法, 将高炉渣加工成可资利用的材料。

我国通常是把高炉渣加工成水淬渣、矿渣碎石、膨胀矿渣和膨胀矿渣珠等形式加以利用。

1.1 水淬工艺

水淬工艺是我国高炉渣在利用之前加工处理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有90%的高炉渣采用水淬工艺处理成粒状水渣, 主要用于水泥等建材行业。

水淬工艺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池式水淬法和炉前水淬法。池式水淬法是利用渣罐将接取的熔融渣送至水淬池进行急剧冷却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有渣罐、渣车和铁路运输线等设施, 投资多, 而且熔渣遇水急冷时, 随同蒸汽产生大量硫化氢和渣棉散入环境, 污染大气。

炉前水淬法是在炉台前设置4%坡度的冲渣沟, 以10倍的水在炉渣出炉后址行冲淬, 然后积入沉渣池。这种工艺简单, 节省设备, 我国目前钢铁企业都采用此法, 其缺点是在高炉前产生大量蒸汽污染环境, 冲渣沟占地面积较大, 冲渣水末实行闭路循环。造成水耗和电耗高。

近年来, 日本与英国研究采用了脱水塔水淬法。此法是在炉钱设置冲渣罐, 用砂泵将渣水混合物打入脱水塔, 脱水后的水渣立即装车外运, 脱出的水可回收再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 水渣含水率低, 但是砂浆易磨损。德国等国采用滴滤池法, 将渣冲入底部带有筛孔的沉渣池, 立即脱水。这种方法较脱水塔构造稍简单, 但池底需经常反冲维护, 投入的建筑材料多。

1.2 矿渣碎石工艺

矿渣碎石是高炉熔渣在指定的渣坑或渣场自然冷却或淋水冷却形成较为致密的矿渣后, 再经过挖掘、破碎、磁选和筛分所得到的一种碎石材料。此法工艺简单, 生产方便。可以采用炉前热泼, 节省了抛渣费用。也可把炉渣装渣运到渣场热泼。

1.3 膨胀矿渣和膨胀矿渣珠生产工艺

膨胀矿渣是适量冷却水急冷高炉熔渣而形成的一种多孔轻质矿渣。

膨胀渣珠的形成过程是热熔矿渣进入流槽后经喷水急冷, 又经告诉旋转的滚筒击碎、抛甩继续冷却, 在这一过程中熔渣进行膨胀, 并冷却成珠。

高炉熔融渣制成膨胀矿渣的方法, 有坑式法、池式法、流槽法、堑坑法、滚炉法、翻转盘法和离心机法等多种生产方法。生产过程是利用直径为1m, 长3m左右的叶片滚筒, 将熔融的矿渣打散抛向空中, 在适量水和渣本身的气体和表面张力作用下, 凝固成内含微孔、表阳光滑、人小不等的膨珠。自然形成级配的膨珠是良好的轻混凝土骨科, 也可替代水渣作水泥混合构料。该种方法较生产热泼矿渣周转快, 也无需进行破碎, 工艺简单;较生产水渣节省水、投资省、排出的硫化氢和废水极少、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较多。膨珠还是空心砌块的优质原材料、也是良好的筑路材料。

2 炼钢渣的处理工艺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副产物。钢渣按冶炼方法可以分为平炉钢渣 (初期渣、出钢渣, 精炼渣, 浇钢余渣) 、转炉钢渣和电炉钢渣 (氧化渣、还原渣) 。

钢冶炼过程中, 每生产1t钢, 要排出0.15~0.25t钢渣, 钢渣的产生量约为钢量的20%左右。我国目前每年排钢渣约900万t, 美国1700万t以上, 全世界约1~1.5亿t。

钢渣的构成中转炉渣所占比例较大, 占87.5%, 电炉渣仅占12.5%。转炉钢渣的预处理主要有水淬法、热闷法、热泼法及自然风化法等, 经以上方法预处理后, 再经过磁选回收废钢后, 可用生产建材制品、钢铁冶炼的溶剂或原料等, 广泛地应用在各相关领域。

由于炼钢设备、工艺布置、造渣方式、钢渣物化性能的多样性及其多种利用途径, 决定了钢渣处理工艺上的多样化。

2.1 热泼碎石工艺

热泼碎石是将熔融钢渣用渣罐送到泼渣场, 按每层厚度为大约30cm的厚度倾倒。为了不让渣结成大块, 当倒完一层钢渣后, 喷以适量水, 待其冷凝后再倒第二层。为了控制钢渣的强度和结晶情况, 每层泼倒的时间间隔约7h。这样, 下面的冷渣受成15cm粒径的碎块, 易于进一步破碎加工。另外, 底层冷渣受上层热渣影响, 发生“退火”作用, 性质变脆, 所以易于破碎加工。之后, 经过破碎、筛分、磁选等工序, 选出废钢后, 不同成分和规格的钢渣, 可供各种用途利用。

2.2 转炉钢渣盘式水淬法

转炉钢渣由于碱度低、黏度大和夹钢多等原因, 在水淬过程中, 如果渣与水的比例不当, 有可能发生爆炸, 威胁生产安全。所以, 一般处理高炉、电炉渣的水淬方法, 往往不能适应转炉渣。

转炉钢渣可采用盘式水淬法 (又称浅盘水淬法) 。其工艺过程是:先用渣罐接取熔融钢渣运到距转炉约200m的水淬间, 水淬间配置有水淬盘;用吊车将渣倒在水淬盘上, 使渣层厚度保持在100mm左右;随即在渣层上淋水, 使钢渣凝固并破碎;待其颜色由红变为灰黑 (温度约为500℃) 时, 再用吊车倾翻渣盘, 将渣倒在运渣车上, 同时淋水使渣继续冷却;待渣温降到200℃后, 运到车间外的水池继续泡渣, 使渣碎化。每炉钢渣的处理周期为40min左右。处理后渣的大部分为30mm以下的碎块和碎粒, 有利于废钢的回收及利用。此法具有设备简单, 周转快, 操作环境好, 节省劳动力等有点。

2.3 转炉钢渣滚筒水淬法

此法是在水池边安装直径为1~1.5m, 转速为200r~300r/min的滚筒。将熔渣以每分钟1~2t的流量倒置滚筒上。在滚筒的离心力和喷淋水的双重作用下, 熔融渣被分散、冷却成细小颗粒, 落入水池。渣粒度在5mm以下, 易回收废钢和加以利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流动性较好的大型转炉的钢渣。

2.4 炼钢渣的综合利用

由于钢渣成分复杂, 且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过去钢渣的利用率一直不高。目前, 我国钢渣利用率约80%。美国的利用率最高, 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排用平衡。

2.4.1钢渣矿渣水泥。主要原料是钢渣、高炉水渣、石膏和水泥熟料。目前生产的矿渣水泥有两种。一种是用石膏作激发剂, 其配比为钢渣40%~50%, 高炉水渣40%~50%, 石膏8%~12%, 生产标号达300~400号的水泥。另一种以熟料和石膏作复合激发剂, 其配比为钢渣35%~40%, 高炉渣35%~45%, 石膏3%~5%, 水泥熟料10%~15%, 生产水泥标号达400号以上。

2.4.2 白钢渣水泥。以电炉还原渣为主要原料, 掺入适量经700~800℃煅烧的石膏, 经混合磨细制成的一种新型胶原材料。

2.4.3 氧化渣由于其稳定性较转炉钢渣好, 现已应用在路基材料中或返回烧结利用。

2.4.4碱性炼铁炉的钢渣经水淬后渣中钢形成小粒, 可经磁选回收。选余渣再制磷肥和水泥。钢渣磷肥含磷及多种微量元素, 适用于酸性土壤, 能改良土壤, 又可作饮料添加剂, 其有效五氧化二磷为14%~18%。

固体废物资源化——秸秆利用 篇2

——秸秆利用

【摘要】:本文对国内秸秆利用技术及发展做了简述,并由现存的发展障碍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关键词】:秸秆利用 障碍 对策

前沿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03年,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7.9亿吨, 约合3.6亿吨标准煤,并每年以0.12亿吨的速度稳步增长。我国农村主要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其中玉米秸秆占36.7%,稻草秸秆占27.5%,小麦秸秆占15.2%。农作物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除了含有大量N、P、K 元素之外, 还含有蛋白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1]。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1t 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t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2]。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中国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以焚烧为主,其次是秸秆还田, 牲口饲料养殖和工业利用。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中,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约占总量的 20 % , 用作肥料直接还田的约占总

量的 15 %, 用作饲料的约占总量的15%,用作工业原料的约占总量的 2 % , 废弃或露天焚烧的约占总量的 33 % [3]。秸秆是目前广大农村利用最为普遍的燃料,具有降低农民生活成本、获得便利等优点,将秸秆作为燃料减少了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但其危害也不可忽视。农户燃烧秸秆量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空气中粉尘量也会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不亚于露天焚烧秸秆[4]。

1.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有:机械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腐熟还田和过腹还田。

1.1.1 机械直接还田 机械直接还田方式, 可分为通过机械一次性粉碎还田和将作物秸秆整秆翻埋或平铺还田两种。研究显示:秸秆机械直接还田与单施肥料处理相比, 其土壤中泥沙量减少了70% ~ 80 %, 地表径流量减少了 26 % ~ 31 % ,渗漏径流量增加了 30 % ~ 52 %;减少了 N、P元素的流失。另外, 还促进作物吸收 K和缓解土壤中 K含量下降。

1.1.2 覆盖还田 秸秆覆盖地表后, 可以阻挡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 保护土壤表层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水分向大气蒸发的速度, 减少蒸腾量,使得土壤有效储水量明显提高, 同时调节土壤温度, 有效缓解气温激变对作物的伤害。

1.1.3 堆沤腐熟还田 堆沤腐熟还田也称高温堆肥,主要是利用快速堆肥剂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在较短时间内将作物秸秆堆制成有机肥。使用腐熟秸秆有机肥,能改善由于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

化对作物生长的抑制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1.1.4 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指秸秆通过牲畜食用过腹排粪还田,这种还田方式对于维持和提高土壤中氮和钾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 连续 5年施用玉米秸秆过腹牛粪,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TP、TN 和 TK 分别提高了 15.2 %、8.9 %、120 %和 5.9 % , 速效 P、N、K和 HA /FA值与转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

1.2 秸秆用于养殖

种植养殖可以形成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 种植业的副产品-作物秸秆, 可以作为食草动物的饲料,动物粪尿积累起来可以肥田,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节本增效。

1.2.1 秸秆作家畜饲料 秸秆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常利用化学、微生物学等原理, 将秸秆转化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目前较为常见的转化技术有秸秆青贮、微贮(无氧发酵)、氨化压块等。青贮指将青玉米秸秆切碎、装窖、压实、封埋,进行自然乳酸发酵。微贮指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制剂, 密封发酵。压块指在秸秆晒干后, 粉碎加入其它添加剂加工成颗粒饲料。氨化指在秸秆中加入氨源物质密封堆制。

1.2.2 秸秆作基料培养食用菌 利用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基质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是当今利用纤维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秸秆为原料代替木材,进行鸡腿菇、香菇等食用菌的生产, 可减少 1 /2的木材使用量,不仅大大节约木材的消耗, 且价格低廉。秸秆生产菌菇后的菌糠, 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试验表明, 每平方米菌菇栽植面积约可消耗麦草 5 kg ,每公斤培养料可采收平菇 0.8~ 1.5 kg。1.2.3 秸秆培养蚯蚓 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可作为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 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饲料的不足, 还可入药。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质、N、P、K、氨基酸等,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1.3 秸秆用作能源

秸秆能源技术包括秸秆气化制气、秸秆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燃烧发电以及生物沼气等,与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燃料成本低、污染少、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和制气产生的沼渣可以还田作肥料,沼液可喂猪或养鱼。

1.3.1 秸秆热解气化 秸秆热解气化是利用秸秆气化装置, 将干秸秆粉碎后在经过气化设备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再通过输配系统, 用于生产生活。秸秆燃气燃烧后无尘无烟无污染, 减少了 CO2、SO2、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1.3.2 秸秆成型制炭 秸秆成型制炭, 是利用固化成型设备将秸秆压缩为原体积的 1 /8~ 1 /12 ,制成一定形状的块状固体燃料,1.4 t秸秆固化燃料与 1 t煤炭的热值相当, 用秸秆成型燃料替代煤炭,经济、环保、清洁。

1.3.3 锅炉集中燃烧发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率只有 0.38 % ,发电 CO2排放量为 0 , 硫排放量比煤炭至少低 50 %。用秸秆燃烧发电既可缓解农村能源紧张, 又有利于保护生态和资源。

1.3.4 秸秆制沼气 利用秸秆制沼气, 即用秸秆和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制沼气,不仅可解决农村的煮饭和照明问题, 还可与柴油混合使用, 节约柴油70% ~ 80 %。另外,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是很好的速效肥。

1.4 秸秆工艺品 麦秆可加工成工艺画或草编织物, 每公斤0.2元左右的稻草,经简单粗加工制成包片和草苫效益成倍或双倍增加,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

1.5 秸秆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也可用作工业制品原料, 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 可制造纤维板、包装箱、快餐盒、工艺品、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等产品, 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缓解了木材供应的压力。秸秆板材制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不变形、不开裂、强度高、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秸秆餐具保温隔热性好, 强度、挺度佳,制造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 产品附加值高, 使用后可自然降解,或用作饲料和肥料,对环境损害小。秸秆利用存在的障碍

2.1 土地承包形式制约机械化的处理方式

我国农村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小片分散经营的模式给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了问题。由于农户平均农田面积小, 农作物种植分散, 秸秆分散, 很难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近期我国农户的经营模式及大型机械化收集作业还无法普遍实现, 秸秆收集及利用也无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

2.2季节性强时间短产生量大

玉米是我国北方大量耕种的农作物之一。多数地区采用的是玉米小麦间作的种植方式。因此, 在玉米收获季节从收获到种植基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短, 秸秆产生量大。也就是说, 收获时玉米平均亩产秸秆 2 794kg , 其中秸秆的含水量为 2 061kg。如果在收获时处理秸秆的话, 不论将秸秆运往何处, 都要考虑运输这每亩秸秆所产生的 2 t左右水所作的无用功。2.3质地疏松运输储存困难

秸秆收获后都需要将秸秆搬运到工厂。然而, 秸秆质地疏松, 不论何种运输工具都是得不偿失。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 在百分之十几含水量的情况下, 其密度每 m3也只有几十 kg。对于一个 25 MW 的发电厂, 年需要秸秆约20万 t。即使运输半径在 100km以内可以收集到足够的原料, 其运输费用恐怕也在秸秆的本身价值之上。由于秸秆的收获季节性很强, 因此, 就更不用说这些秸秆储藏所需要占用的土地, 以及防火等设施的费用。2.4 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在实践中农民还发现, 秸秆还田后, 由于秸秆腐烂较慢使土壤的通 透性等受到破坏, 反而不利于土壤的改良。虽然当前有一种能使秸秆 快速腐烂的催腐剂, 但农民采纳的不多, 原因是用催腐剂腐化秸秆需先将秸秆从地里搬出来后堆积腐化, 费时费力。将秸秆进行气化虽是利用秸秆的好方式, 但投资太大, 一般村子搞不起来。因此, 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 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

力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3.1 一体化便捷式秸秆加工的工作方式

大量的秸秆在收获后, 有相当一段时间只能是存放在地头、路旁或田间, 而且人们都知道十里不运草, 因此, 加工设备的工作方式应该 是小型便捷, 可以移动, 且配置电力、柴油机等不同的动力输入, 集切碎、调质、固化成型为一体, 方便农民操作, 适合于在地头、路旁实现就地加工[5]。

3.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建立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并围绕秸秆还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技术措施, 对焚烧秸秆、掠夺式经营土地的行为给予法律约束。对增加有机肥投入、进行秸秆还田或有效利用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或奖励。同时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 加大推广投入力度, 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立示范基地, 对推广项目的技术、设备引进给予适度补贴。

3.3重点解决秸秆转化中的技术问题

目前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 有的技术还不成熟、有的还需进 一步研发, 技术上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 气化中的焦油问题, 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 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秸秆的转化利用技术除要求经过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外, 还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改进, 特别是生产性中间试验更为重要。

3.4积极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在总结秸秆青贮、氨化、气化、加工、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等技术应用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选准技术切入点, 推动各项关键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平原地区和大城市郊区, 机械化基础条件好, 要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丘陵区与经济欠发达区, 要着重考虑秸秆堆沤还田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草食动物比较集中地区, 要大力发展秸秆养畜, 推动秸秆经济的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 要推动秸秆气化、沼气和秸秆加工业的发展, 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推进新农村建设。

3.5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 不断向 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要做到三结合: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发展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是农民, 出路在技术, 关键在机械, 重点是增加投入。必须利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 发展秸秆经济, 引导社会资源配置, 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 使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如建立秸秆种菇场、秸秆气化站、秸秆生物制肥厂等, 推行企业化管理[6]。结语

与国外秸秆利用技术相比,我国起步晚,发展滞后,但我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找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发展思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 的外部环境。结合现有资源解决我国以及全球的能源短缺问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只要我们从思想创新、工艺创新、回收复用创新及市场创新几方面下手,一定能够解决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参考文献

[1] 严 妍, 接梅梅,韩姗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浅析[X],2010,04,16

加强废物资源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篇3

据统计,我国社会废旧物资、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与污泥等各类废物以每年10%的速度迅猛增加,年产生量超过40亿吨。大量废物长期堆存和填埋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所含重金属、毒害介质、微细粉尘、有机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是引发社会群体事件的重要根源。

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对排放量大面广、环境污染严重的废物,应该采用的处理处置方式可以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来表述。这“三化”都可收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如2010年我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八类社会消费品废物1.49亿吨,与直接利用原生资源相比,相当于节能1.79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393万吨(占当年全国排放总量的17.9%)、固体废物10亿吨以上,节约土地90万亩。

废物大量排放、大量堆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废物中也蕴涵丰富的可回收资源,既包括铁、铝、铜、铅、锌、钾、稀土、稀贵等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也包含丰富的碳、硫、氯、氮、磷等非金属资源。废物资源化既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替代原生资源的再生原材料,也可以直接为社会生活提供再生产品。据预测,在未来30年内,世界80%的地下矿产资源将转移到地上,废物资源化利用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原料总量的30% 提高到80%。“开发城市矿山”的响亮口号已经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当前,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近20种主要重要矿产资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铁、铜、钾等战略金属资源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废物排放量巨大,据估测,每提高1%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当于新增资源量8 000万吨以上,可替代原生资源5亿吨。通过废物资源化实现废物再生与循环利用,将成为缓解战略资源短缺瓶颈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清洁、智能、低碳、高效益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绿色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例如,美国废物资源化产业每年产值达到2 400亿美元,每年回收利用社会废物再生资源达到1.25亿吨,规模与我国基本相同,但单位废物资源化产值是我国的4倍。美国还提倡“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利用“再制造”的绿色新技术,将废旧产品中可以再用的零部件用在新产品的制造中,节约了大量资源,减少了大量污染。预计2015年我国废物资源化年产值将达到约2万亿元,回收再生资源量将达到2.2亿吨,但目前我国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仅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在世界经济格局重大调整变革时期,我国所面临的全球资源大循环、全球环境变化、绿色贸易保护等国际挑战日益复杂。基于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我们应在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转化的同时,努力推行废物资源化新观念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浅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进展 篇4

1 固体废物的来源以及定义

人们在资源开发和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废品,任何产品在使用和消费后都将成为没有用处的废物。根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其中,医疗废物、废树脂和一些重金属废物等有毒有害固体废物也被称为危险废物,飞灰和建筑垃圾等则是无毒无害的废物。而城市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废物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会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污染甚至会损害生态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固体废物处理工作。

2 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方法

2.1 填埋技术

在我国,填埋处理法是大部分的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使用的办法,分为传统的垃圾填埋和卫生填埋。传统填埋法已基本不再采用,慢慢被卫生填埋法代替。现代一般大多采用卫生填埋法,但由于其占地面积大,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利用的减少,这种处理方法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受到了限制。垃圾填埋技术被公认为是国际和国内的垃圾处理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用于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固体废物填埋场处置分为填埋场选址、防渗处理和压实,以防止地下水和周围的环境污染的垃圾填埋场的方法。厌氧、半好氧和好氧这三种方式是卫生填埋的重要方法。在固体废物填埋的时候,要保证拥有可靠的、安全的和多功能的填埋处理设备。

2.2 焚烧法

焚烧法是一种化学反应,指固体废物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固体废物焚烧后,将可燃废物转化为残渣过程,释放热能。焚烧技术的特点是数量大、体积缩小、质量好、完全无害,可将热量释放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源并有效利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焚烧是目前较为可靠、可行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然而,由于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混乱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散燃烧加工和集中焚烧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本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染和控制风险的经济负担。

2.3 堆肥技术

堆肥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在有机物的分解反应中形成肥料,可分为厌氧分解和好氧分解。由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量小,需要一段时间的繁殖。各种微生物的分解率是不同的,在这个阶段,利用人工接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能力强,固体废物堆肥机械化水平和堆肥质量明显改善,使堆肥产品和碎玻璃等杂质的重金属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堆肥过程相对简单,适合于高有机物含量的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的组分,并处理相同的固体废物比纯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的投资显著降低。堆肥的投资成本接近垃圾填埋场,具有更高程度的无害化,由于良好的资源利用率,固体废物堆肥的比例将逐渐增加。

3 固体废物资源化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废物处理的最终方式,并作为能源开发利用。废物资源回收,在世界上已成为废物管理系统的基本政策。

3.1 生活垃圾资源化

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严重。事实上,垃圾是一种资源,大部分都可以使用。我们一直重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控制,只要是适当的和必要的政策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垃圾资源利用。近年来,我国对垃圾处理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3.2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铁、钢、化学工业废渣、粉煤灰、废钢筋、高炉矿渣等。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可回收利用,并可用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粉煤灰是一种固体废物产生的过程中,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粉煤灰综合利用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是解决粉煤灰污染的根本途径。冶金行业中数量最多的是高炉矿渣,在中国主要是由水渣作水泥和混凝土生产,其次是旧的矿渣山开采。

3.3 建筑固体废物优化处理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工建筑材料和天然建筑材料都可以产生出很多的固体废物。随着资源的日益短缺,固体废物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发现它还可以化废为宝,因此,人们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废物可以再次利用,这样环境污染问题和目前的建筑资源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固体废物合理分类和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处理不同的固体废物。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固体废物污染作为一个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典型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和资源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控制污染的环境,建立新的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固体废物是一种被人类抛弃的物质,它可能对人类和环境有一个真正的或潜在的危险。当前固体废物处置的发展方向就是使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发展,固体废物的资源回收利用是有用的物质和能量回收利用的同时,最大限度上把无用部分转化为无害化、减量化。固体废物处理中的一些技术正在慢慢完善并推广。这样既能提高社会效益,又能充分利用它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环保。资源开发将为解决我国固体废物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方法,并提出如何使固体废物向着资源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资源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发展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4,12.

[2]覃京.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2:210-214.

废物资源化 篇5

2012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1月批准立项,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集中了环境学院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区域环境评估与规划、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环境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力量,以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4个领域的研究。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实验室拥有国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领域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用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实验室现有中试装置和实验系统近百项,同时拥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以及配套的各种软件系统。为进一步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并提高实验水平,近期还将投入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和添置。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2009年开始对外征集开放基金课题,目前已成功运行了两批开放基金课题,累计资助26个项目,帮助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第三次开放基金课题即将进入评审阶段;第四次开放基金课题也已在筹备过程中。开放基金课题运行以来总计产生论文成果61篇,水平大都在核心期刊以上,其中21篇为SCI、EI收录,推动研究成果向专利转化两项。

另外,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开放基金的建立与运行,促进客座成员和实验室固定成员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平台、固体废物管理与安全评估人才培养中心和固体废物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家环境领域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提供队伍和平台保障,为蓬勃兴起的循环经济建设、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及灾害性污染物环境应急控制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向低污染、循环式、可持续方向转型。

二、基金重点资助研究领域、资助对象和资助强度

(一)基金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

1、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

(1)可持续填埋与最终处置(2)低能耗高效固体废物处理(3)面源固体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4)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2、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1)废弃物最小量化理论及全过程管理(2)有机废物能量资源化(3)无机废物物质资源化(4)产品类废弃物循环利用

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

(1)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理论和方法(2)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检测技术和监测系统(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估

4、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1)固体废物处理全过程管理的环境安全(2)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价

(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场地的环境安全(4)灾害性污染物环境应急控制及应对策略

(二)基金重点资助对象

本基金80%以上向本实验室以外人员开放,凡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以上规定的范围内提出申请。

也鼓励本单位副教授以下青年学者积极申请,支持刚留校的博士(博士后)保持活跃的学术思维,跟踪国际前沿,积极开拓创新,在本基金资助的研究领域内提出高质量的研究申请报告。

(三)资助强度

资助金额为每项2-3万元,拟资助10-15项课题,总资助金额20-30万元。实验室欢迎和鼓励获得项目资助的申请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实验室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申请者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在原单位进行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

三、基金项目的申请

1.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项目的申请:(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有一定时间到本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4)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2.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2012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2年10月25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申请者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一式三份)寄送到实验室;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环境节能楼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808办公室,邮编:100084

同时寄电子版一份,电子邮箱:swmes@mail.tsinghua.edu.cn

4.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结题报告和主要研究成果(一式一份)。

四、基金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1.实验室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基金项目的初审,然后送外单位同行进行函评,最后由学术委员会进行终评。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建议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2)不符合基金资助范围;

(3)申请者或项目组主要成员的项目数,连同在研资助项目数超过两项;(4)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5)明显缺乏立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明显不清,无法进行评审;

(6)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或申请者不可能到本实验室工作;

(7)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8)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9)申请者对已获资助项目,不执行开放基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且未按要求补正的,或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未发表一篇论文或未取得研究成果的。

2.对通过初审的每项申请,选择至少两名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思想

活跃、熟悉被评项目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情况、学风严谨、办事公正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评审。

3.实验室负责人在初审、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对申请项目进行复审,提出客观的项目评审意见及资助强度,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

4.学术委员会听取初审和复审报告,对所有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实验室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送主管部门备案。

5.实验室主任于2012年11月签发评议结果,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6.课题负责人应于评议结果签发后两周内,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填写《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计划任务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项目,作为自动放弃处理。

五、项目结题和成果标注

1.基金资助项目完成后,请认真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交实验室主任签字通过、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

中文: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并标注获得“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No.SWMES ××××××)”。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2.自带项目和经费在本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果或发表论文需注明“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3.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及本实验室所有。

六、本申请指南由本实验室负责解释。

清华大学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应急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分析 篇6

1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1.1 卫生填埋处理技术

卫生填埋处理技术拥有建设成本不高且处理量比较大, 以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十分成熟的优势, 对于有机固体废物好氧以及厌氧消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能够加快有机物分解的速度, 并且对防渗漏以及沼气能够进行良好的利用。还有填埋操作机械化等技术发展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 卫生填埋处理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很多国家使用的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针对固体废物的卫生填埋处理技术, 还存在着下面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少针对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处理的准则, 部分有毒有害的特别固体废物经常混到其中一同填埋, 进而导致再次污染的情况, 建议我国制定有效的卫生填埋监督机制, 明确填埋的规定, 避免那些有毒害的物质混入其中, 禁止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

1.2 堆肥技术

这里所说的“堆肥技术”指的是通过生物将废物当中存在的有机物发酵和降解, 让废物中的有机物成为稳定的有机质, 并且经过发酵这个过程的时候, 产生的高温将其中有害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从而实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处理技术。堆肥的原料就是城市中的垃圾和造纸厂以及食品厂等废水处置的污泥和下水以及粪尿消化污泥等。而我国的堆肥核心原料就是来自于生活产生的垃圾还有粪便混合而成的。表1是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

注:组百分比 (以质量计)

堆肥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露天堆肥方法, 第二种是快速堆肥方法, 第三种是半快速堆肥方法。第一种使用的最为广泛, 尤其比较适合生产垃圾量比较多的城市。例如, 日本和英国均有快速堆肥方法的具体应用。

最近几年, 我国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垃圾产量直线增多, 以2014年为例, 全国300多个城市, 垃圾产量超过1×107t, 粪便产量超过7×107t, 均必须实施无害化处理。全国很多地区都需要进行堆肥专研和生产。

1.3 焚烧处理技术

由于垃圾产量不断快速增加, 垃圾的成分又在不断发生改变, 仅仅采用堆肥和填埋这两种方式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 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城市垃圾处理的需求。观察发达国家垃圾成分能够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纸、木、塑料和食物, 拥有较高的可燃物含量和热值, 部分垃圾组成以及排放情况如表2所示。因为想要将这些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出现了使用垃圾替代煤的垃圾焚烧技术。焚烧技术是一种能够将固体废物高温溶解以及高度氧化的综合处理流程。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快速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可燃性废物的容纳面积, 将有害的细菌和病毒完全的消灭。将有毒性的有机物损坏, 同时将热能收回来加以利用。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余热使用是资源回收的主要手段。余热能够用到焚烧技术上, 同时余热可以应用到供热以及发电方面。

2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2.1 热裂解技术

固体废物热裂解技术, 就是应用热能将大分子量中的有机物斩断.这里的“有机物”, 指的就是碳氢化合物, 让其改变成含有较少的碳数的低分子量物质。由于焚烧处理技术容易对于环境造成再次污染, 而热裂解处理属于缺氧情况下分解, 所排的气体相对较少, 因此, 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那些含有有害成分的重金属, 还有硫等物质均被固定到炭黑当中, 想要将其去除十分简单。有机物能够转变成燃料气和燃料油以及炭黑这些可以利用的能源。现在, 在推广应用方面主要是受到处理成本方面的限制, 导致技术推广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2.2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采用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有机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绝大多数拥有可生化降解的特点, 含有许多生物质能, 同时也是生物处理的前提条件。生物处理的方法包含好氧堆肥以及厌氧消化法, 在进行堆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具备大量的氧气条件, 这就必须要消耗掉很大一部分能源。而厌氧消化既不用消耗较多的能源, 又能够生产出较多新的能源沼气。大概1 t有机固体废物能够生产出130 m3的沼气。在对沼气进行脱硫和脱臭处理之后, 能够将其当作是一种清洁类型的能源, 并且通过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 能够促进环境、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目前相关研究表明, 固体状态的厌氧消化速度十分耗费时间, 必须要对预处理方式和消化工艺这些方面加以完善, 同时改善厌氧消化处理的技术。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2.3 高温熔融处理技术

采用高温熔融处理技术对于固体废物进行处理。该项技术可以处理重金属和有毒害物质, 同时还拥有潜在的再生资源化功能, 进而使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够得以成为现实, 达到减量化的基本目的。所以, 选择高温熔融技术对于固体废物进行处理能够对有毒害物质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掌控, 实现并且充分发挥资源再次利用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 这项技术在理论方面还有部分地方不是很明确, 并且使用熔融技术对于城市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消耗的能源较大, 同时将会花费较高的成本, 操作系统也比较复杂和烦琐。所以, 高温熔融技术的使用范围还局限在少部分处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固体废物上面。

2.4 非高炉炼铁

使用非高炉炼铁技术对于固体废物进行处理。非高炉炼铁还可以称作是熔融还原炼铁, 拥有流程短、污染较低等优点, 属于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也是促进新战略发展计划的核心工程。在对固体废物实施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的过程中, 还通过熔融还原技术开发出了高温焚烧炉, 使对于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但是, 由于高炉炼铁生产时产生的能耗不高, 并且规模相对较大, 具有极高的效率, 质量也比较好。并且, 非高炉炼铁技术发展较慢, 导致已经成功开发出来的熔融还原技术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固体废物作为我国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对其的处理及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对此方面的研究较晚, 仍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因此, 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先进的资源化及综合利用的技术, 完善现有的处理及利用技术, 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

摘要:主要针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展开了分析, 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 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利珍, 赵恒勤, 马化龙, 等.我国矿山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置[J].现代矿业, 2012 (10) .

废物资源化 篇7

1.1 河源市危险废物污染现状

目前河源市危险废物主要有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危险废物的主要行业有金属制造、电子、五金、塑胶加工行业。危险废物主要种类为废酸、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和涂料废物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是医院临床废物和医药废物。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 河源市全年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0t, 医疗废物产生量为2768t。到2011年, 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已增至3800t, 医疗废物产生量增至3118t。河源市内共有2家危险废物经营持证企业, 1家医疗废物处理企业。

我国危险废物现行企业申报制度, 个别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还有部分企业对危险废物的辨别办法不清楚, 不能准确识别危险废物, 造成危险废物被不规范焚烧或倾入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甚至直接排入环境中,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仅五县一区的大中型医疗机构与河源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签订了委托处理协议, 仍有部分小诊所、偏远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没有得到安全处置, 甚至被一些无良商贩利用, 回流到医疗产品市场, 牟取黑心钱。

1.2 河源市严控废物污染现状

河源市严控废物种类主要有城镇污水处理污泥 (HY06) , 印染废水处理污泥 (HY02) 和餐厨垃圾 (HY05) 。河源市共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 纺织印染厂10余家, 餐饮酒店餐馆数千家, 年产各类严控废物总和约10万吨。河源市共有2家严控废物持证经营单位, 基本满足全市严控废物的安全处置。

严控废物是广东省特别规定划分出的一类废物。这类废物的危险性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大, 比危险废物小。由于严控废物特许持证经营是近几年才开展的, 部分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不能认识到严控废物的危害性, 随便委托无证非法经营企业处理, 甚至直接非法倾倒、填埋, 造成二次污染。

2 河源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2.1 对固体废物污染的认识不足

对固体废物污染的认识不足, 尤其是地方和企业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 有的是不懂法规政策, 有的是不清楚其危害, 有的是不顾群众利益。普通市民对固体废物的危害认识也不够充分。

2.2 政策法规的执行不严格

执行政策法规不严格, 尤其是个别企业未搞环评, 或不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如市区废品收购站全部都没有环保部门审批, 没有建设合格的固体废物堆放场或填埋场, 场地极不规范, 大多固体废物被随意丢弃或堆放。

2.3 处置基础设施不完善

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不完善, 尤其体现在危险废物的处置。缺乏政府资金投入, 队伍建设和管理技术等差距较大。河源市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经营范围单一, 设备陈旧, 规模小。

2.4 资源化利用程度不够高

从2009年的数据看, 河源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近70%,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不够高。尾矿和炉渣的利用途径较为单一, 深度资源化利用少, 经济效益不够高。部分种类的固体废物没有较为成熟的利用技术, 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3 固体废物管理对策

3.1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监督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3.1.1 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进口废物等各类废物和管理制度, 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加工利用、处理处置单位的现场检查, 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的规范管理。

3.1.2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知识, 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观念, 促进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环保法律法规, 提高市民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2]。

3.2 加快应急能力建设, 完善环境安全防范体系

按照预防为主, “防、控、治”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河源市区域性环境安全防范体系。以事故防范为前提, 以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为中心, 以控制危险化学品为重点, 以强化能力建设为基础, 努力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包括 (1) 以防范事故为目标, 构建环境安全预警体系: (2) 以保障安全为中心, 构建饮用水源保障体系: (3) 以消除隐患为重点, 强化危险废物控制体系: (4) 以强化能力建设为基础, 建立高效环境应急体系[1]。

4 结语

废物资源化 篇8

1.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扩大

随着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 工业对环境的破坏逐渐加重, 因此我们开始研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相关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 我国增加了许多可利用的固体废物的种类以及数量, 其中大宗固体物的综合利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比如:尾矿、赤泥、副产石膏等。此外,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的企业数量, 近几年来不断的增加, 为我国创造了高达了3000亿元的经济价值, 帮助了200多万人成功就业。

1.2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近年来, 我国致力于研究开发一套有效的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运行体系以及使用技术, 从而降低研发成本, 提高固体废物利用率。比如说能够将氧化铝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出出来的联产技术等。由于我国开始重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的研究, 从而促进了我国相关方面工作的发展, 目前我国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专项技术高达1000多项, 相关技术研究人员与机构也在不断的增加。

2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我国科技发展速度的提升,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的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2.1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区域发展水平失衡

在经济上,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并不平衡, 西部经济发展慢于东部的经济发展, 而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总量这方面, 恰恰相反, 西部生产总量远远高于东部经济的生产总量, 这是导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失去平衡的主要因素。

2.2 从事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规模过小

当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方面的相关企业其业务规模较小,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相关企业与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上游企业没有培养紧密的联系, 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并没有重视工业废物综合利用, 没有为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的企业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 导致相关企业的发展规模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 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基于此, 我国应当积极培养竞争力较高的大型专业化废物资源利用企业。

2.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能力较低

目前, 我国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傲人的成绩, 但是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技术方面依然存在着技术支撑力不足等问题, 同时相关企业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重视程度不足, 从而无法增加附加值重大的设备以及技术, 导致企业使用的设备落后, 大大降低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效率。

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展望

3.1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技术发展

我国为了提高固体废物利用率, 保护生态环境, 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的利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大宗固体废物技术的发展, 而我国相关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项技术上: (1) 粉煤灰制造提取活性炭技术; (2) 纯脱硫石膏制造纸面石膏板技术; (3) 泵送煤矸石填充技术; (4) 煤矸石膏体自流填充技术等。

3.2 危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工业废物, 我国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安全填埋、固化法、化学法以及高温焚烧等方法将工业废物进行处理, 其利用率低下。目前我国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比如:传统的焚烧飞灰资源化技术, 其主要功能是对废物高温焚烧后对其中产生的飞灰进行科学的处理。而目前我国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药剂稳定技术以及水泥固化技术。但是由于水泥固化技术无法对飞灰中的氯含量以及二恶英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又推陈出新研究了水泥窑煅烧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固化重金属, 控制二恶英, 有效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

3.3 废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FM X膜过滤法以及分子蒸馏法, 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油。FM X膜过滤法的工作原理是一种利用沉淀、除水以及过滤颗粒等方式将工业废油过滤到FM X膜过滤设备中, 实现废油再生的技术。FM X膜过滤法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实现工业废油循环利用, 对于提高工业废油利用业有着显著的效果。分子蒸馏法, 能够根据分子在加热过程中会溢出, 以及不同种类的液体分子运动自由程度不一致的原理, 成功的将分子从液体中成功分离出来, 实现其他资源的再生以及工业废油的资源化。

4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已经开始先后提出节能减排以及保护生态的要求。我国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应当结合我国发展详细, 积极发展节能减排技术, 减少我国固体废物的排放, 减少环境污染。提出发展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这不仅仅是技术人员个人的责任, 同时也是我国工业领域中每个人应当深刻思考的问题。只有真正的实现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才能从根本上加强环境保护, 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董发勤, 徐龙华, 彭同江, 代群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矿物学[J].地学前缘, 2014, 09:302-312.

废物资源化 篇9

“三废”产生、处置和排放情况、排放达标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 因为燃烧煤、天然气和机械设备的连续运转, 同时各种化学反应参加其中, 产生了各种的污染物。

1.1 废气的产生现状。

化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工艺废气和燃烧废气。电石加料及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后排入大气;氯乙烯尾气经变压吸附后排入大气;PVC尾气经旋风除尘后排入大气;尾氯经过两次碱洗吸收后排入大气;氯化氢尾气经过降膜吸收装置通过工业水和高纯水吸收成盐酸和高纯酸进行销售处理。锅炉烟气采用两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电石渣脱硫后, 经120m的烟囱高空排放。

1.2 废水的产生现状。

废水主要为工业废水和清净废水, 废水污染源主要为化工工艺废水、电石渣综合利用工艺废水、锅炉废水、生活污水、厂区初期雨水等。其中锅炉冲渣废水、各界区的循环水排污、纯水站的排污为清净下水;PVC、氯碱工业排污为工业废水。

1.3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现状。

化工的固体废物包括盐泥、酸碱废液和有机废液、含汞活性炭、吸附器活性炭和转化废催化剂、电石渣、燃煤锅炉灰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等, 排放总量为597970t/a。

2 节能减排措施

坚持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 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力度,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2.1 以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各项工作。

烧碱生产采用已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先进和经济最合理的方法-复极式零极距自然循环高电流密度大型自动化电解槽离子膜工艺, 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产品质量好, 纯度高、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少、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采用由瑞士博特提供的蒸发技术, 此技术将传统的烧碱的预浓缩和终浓缩两道工序整合为一体, 使得各浓缩设备产生的余热相互交叉综合利用, 与传统工艺相比, 天然气消耗有了明显的降低。公司盐水一次精制系统采用新加坡凯发公司的凯膜 (HVM) 过滤技术, 彻底取消了传统的氯化钡脱硝带来的毒性大、储运不方便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 该工艺还能对盐泥中硫酸根等物质进行回收制得硫酸盐, 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种类和数量, 还能带来附加经济效益。氯气输送采用德国PGW-Turbo透平压技术, 具有输送能力大、节能优势明显优势, 使用该透平压缩机比传统纳氏泵每年可节电50%以上。聚氯乙烯生产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聚氯乙烯聚合工艺, 并完成了大型化聚合工艺的开发, 采用108m3聚合釜生产技术、VCM精馏尾气回收利用技术、新型沸腾干燥床技术、PVC离心母液回用技术、盐酸深度脱析等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为聚氯乙烯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2.2 大力开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减排工作成果显著。

在追求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的同时, 注重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 大胆创新, 通过治理污染的同时建立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循环利用网络, 使其充分转化为再生资源并合理利用, 对化工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实现资源循环式利用, 逐步实现减排目标。在废气资源利用方面,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实践, 废气治理和回收方面有新突破, 建立了完善的废气综合利用系统。其中采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变压吸附技术和变压吸附制氢技术对精馏尾气进行回收, 氯乙烯、乙炔的回收率大于99.99%, 节约成本960万元/年;自主创新利用主要成份为Ca (OH) 2的电石渣作为脱硫剂, 同时减少废电石渣、烟气中的SO2及温室气体CO2的排放, 每年可消耗近8万吨电石废渣;公司采用共沸解析技术回收氯乙烯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盐酸中的氯化氢和氯乙烯;对乙炔下储斗、乙炔发生器溢流液的敞口溢流槽、乙炔气清净装置进行技术改造, 年回收乙炔气1304800m3;精馏系统高沸物通过三塔蒸馏精制后, 变废为宝, 回收利用。消除环境隐患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废水资源循环利用:公司废水遵循“综合治理、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原则, 将源头减排和有效回用紧密结合, 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使废水循环利用。PVC离心分离母液膜法处理技术:对于在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离心母液水, 采用新加坡凯发集团研发的膜分离 (预过滤+超滤+反渗透技术) 利用适合处理PVC离心分离母液的最佳膜元件和相关工艺参数, 使处理后水质达到聚合入料水质要求, 效益相当可观。处理后的废水70%回用到聚合釜, 30%浓水进入生化处理装置。PVC离心分离母液生化法处理技术:引进的生化法废水处理装置在传统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膜生物反应器 (MBR) 工艺, 使膜法处理后污水进一步处理达到循环水补水标准。通过凯膜过滤+生化处理双重处理, 最终确保大部分聚合水全部回用不外排。通过以上两项措施年减少废水排放70万方/年, 减少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废水内部循环:烧碱车间二次蒸汽冷凝液回用作为蒸发循环水及烧碱循环水补水;离子膜工序产生的淡盐水采用真空法回收氯气后回用于化盐工序;离子膜螯合树脂再生废水、各工序酸碱废水通过废水预处理装置回用于化盐工序不外排;对于电石渣上清液, 采用闭式循环新工艺回用于乙炔发生装置实现零排放;同时将各车间循环水收集至工业园污水站清净下收集池, 输送至绿宝石山5000 m3绿化水池用作绿化用水, 氯乙烯界区乙炔净化废水经过曝气后的绝大部分水用于重新配置次氯酸钠;聚合界区冲釜废水通过废水汽提脱除其中氯乙烯单体后送至渣浆工序渣浆浓缩池, 做到内部全部循环利用, 此部分每年减少外排废水量约100000 m3左右。通过废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使主要吨产品废水排放量远低于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物化法水处理技术使废水达标排放:厂区内其余废水通过采用中和-氧化沉淀法处理后达到《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2.3 固体废物变废为宝、安全处置。

对于生产排出量较大的电石渣, 与水泥生产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建设了以电石渣为原料的年产60万吨/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可消耗达50多万吨/年, 不仅把现有生产装置产生的电石渣完全彻底地利用, 实现“一次钙资源, 电石、水泥两次利用”, 同时燃煤炉渣、灰渣部分作为水泥生产的掺入料, 部分作为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2.4 在余热余压利用方面, 公司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各种余热技术全方位推进节能技改和资源综合利用。

合理利用动力车间锅炉余热压差进行余热发电提高能源使用率, 减少污染排放;利用氯乙烯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转化热用于溴化锂机组制冷, 每年节约蒸汽3.78万t, 节约电能105.6万kw.h;氯化氢合成炉余热应用于冬季采暖机组或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取7℃冷冻水, 节约蒸汽;氯乙烯转化器采用热水自循环工艺, 避免大量的热水循环, 节约动力消耗;通过技术改造使电石炉气余热用于烧石灰石, 降低石灰生产成本, 年可节约5.3万t标煤, 有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

3 结论

通过工艺的改造、设备的更新、严格过程控制, 加强原料、能源管理, 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等相应的措施可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和杜绝浪费污染的产生, 降低企业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将从“跑、冒、滴、漏”中损失的原料和能源回用, 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率, 从而相应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通过节能、降耗的同时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使企业既有环境效益又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将逐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减少污染排放, 做到资源最大化、废物无害化、最小化, 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不断的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增产扩能, 可促使企业单位产品各种资源消耗不断降低,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污染防止浪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

废物资源化 篇10

1985年, 国家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1996年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十一五”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十多年来, 特别是近几年,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引导下, 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据初步统计, 2008年,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2.3亿吨, 综合利用率达64.3%, 比2000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 其中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67%、55%、85%。目前, 我国大宗固体废物除尾矿、磷石膏、脱硫石膏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利用量较小外, 其它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

(二)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企业和科研单位不断的技术创新, 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突破, 开发了一批大用量、低成本、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如掺量达90%以上的粉煤灰、煤矸石制砖技术, 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 煤矸石、煤泥混烧发电技术等, 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技术、微晶陶瓷技术和热能回收技术等几十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已开发利用脱硫石膏单线年产5 000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 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利废建材设备制造逐步实现国产化。

(三) 利用途径不断拓宽。

过去曾被当作垃圾填埋和堆存的粉煤灰, 不仅成为生产建材产品的主要原料, 而且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设, 如三峡大坝利用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 共浇注2 800万立方米;北京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利用粉煤灰350多万吨。近年来, 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可以生产氧化铝、特种硅铝铁合金、超细高岭土、高强模具石膏等产品, 应用前景和发展势头较好。

(四)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 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更是煤炭等行业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全国已涌现出一大批综合利用产值和利润占企业总产值、利润过半的先进企业,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2008年, 我国水泥原料的25%来自大宗固体废物, 利废新型墙材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0%, 综合利用固体废物2亿多吨, 减少占用土地约30万亩。

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 主要是国家政策扶持和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1996年, 国务院批转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 (国发[1996]36号) , 成为新时期资源综合利用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 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提出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利用、重点突破、全面推广,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企业为实施主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并确定了以排放量大、堆存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固体废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了对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宏观指导。

二是完善法规标准。国家发布实施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关于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同时, 有关部门制定发布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 出台了粉煤灰、矿渣、钢渣等固体废物生产水泥、混凝土、肥料等国家标准, 进一步完善了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国家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和有关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以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的所得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缴纳所得税, 并免征增值税;对以煤矸石等为燃料综合利用发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等政策, 极大调动了企业开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四是制定限制和鼓励性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分三批公布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城市名单 (共577个城市) , 提出限期淘汰实心粘土砖目标要求, 并会同财政部发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大力推广以利废建材为主的新型墙体材料, 节约资源, 保护耕地。

五是加大资金支持。近年来, 国家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 加大了对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并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稀贵尾矿资源整体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冶炼废渣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列为重点鼓励的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加以引导。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综合利用, 大有可为”系列宣传活动, 提高全民资源意识, 突出宣传资源综合利用在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宣传企业开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快。

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测算, 2008年, 我国主要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约20多亿吨, 其中粉煤灰3.9亿吨、煤矸石5.3亿吨、冶炼废渣2.5亿吨、尾矿9.6亿吨、脱硫石膏3 500万吨、磷石膏5 000万吨。“十二五”期间,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对电力、煤炭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宗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将逐年增加。据预测, 到2015年, 仅山西省粉煤灰年排放量就将达5 300万吨, 再加上历史堆存的各种固体废物, 短期内无法全部消纳, 综合利用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综合利用水平高, 如南京、上海等地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 但在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煤炭资源和火电厂较为集中, 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大, 再加上受价格、市场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利用规模较小。

(三) 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水平偏低。

整体看, 我国利用大宗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 但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不高,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储备技术和装备, 由于政府引导资金不足, 对有些先进适用的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产业化应用滞后。

(四) 部分地区优惠政策落实较难。

国家已经出台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在有些地方还不能很好落实,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税源不足, 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兑现率较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应优先上网发电, 但部分地区煤矸石电厂上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些综合利用发电企业发电小时数受到限制, 影响了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涉及煤炭、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多个行业, 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下一步, 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当前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从生产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并延伸和拓宽生产链条, 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 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二) 组织编制规划。

组织编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研究提出“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三) 完善相关法规。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修订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管理。

(四) 支持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继续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在重点地区支持一批大宗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规模。

(五)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政策。

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鼓励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政策, 细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增值税优惠政策以及鼓励煤矸石发电政策等。

上一篇:精神管理下一篇:计算机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