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调控

2024-07-11

社会政策调控(精选十篇)

社会政策调控 篇1

2007年,为解决亚洲国家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逐渐消除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现象,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理念,将其定义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指出弱势群体应当享有更多和更平等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权利,强调包容性增长是有益于穷人的增长,体现在穷人能够参与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公平的共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的 《世界发展报告2006: 公平与发展》中提出机会不平等是对人类天赋的浪费,它会加剧经济效益低下、政治冲突以及制度的脆弱性,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包容性增长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包容性发展来源于包容性增长,相较于 “增长”,“发展”更强调在社会、 政治、经济、生态多维度的进步和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内容是丰富的,概括地说,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包容性发展是机会平等的发展; 二是包容性发展是共享式的发展; 三是包容式发展是益贫式的发展; 四是包容性发展是人口、 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进程中包容性增长的背景

过去30年间,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部人口迁移,对于这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和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了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这股从乡村到城市移民潮的推动下,中国的城镇人口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0亿人。这些城市移民抓住了城镇化的机会,不再务农种田, 而是在城市从事更具生产性、薪酬更高的工作。通过城市化进程,中国得以保持工资高水平增长,实现生产力的跃升,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贫困 ( World Bank and DRC, 2013) 。但是,两种密切相关的不平等现象对包容性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挑战: 一是城镇人口中的 “新二元化”和城乡分化产生的 “旧二元化”。首先,进城务工人员常常因为户籍而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或是比当地居民交费更高,困难更大; 第二,区域间以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里存在两种假设,一是人们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进城,而不是为了做更有生产性的工作,其结果则是城市的拥堵和失业。 二是即使城市有更好的工作,由于城市的服务太过昂贵, 其结果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要克服这种劳动力市场融合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方面的挑战,只有具有包容性且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才能让流动人口找到最适合自身才能的工作,并提供支持性的培训和学习,从而帮助城市移民不断保有与经济发展高效匹配的能力。

在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其城市化虚高泡沫不断增加,农民工群体规模日益扩张,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能够有效规避和剔除城市化的虚高泡沫,稳定城市化的内在机制,重要的是可以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贫困阶层享有平等的权利,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2包容性城镇化导向下的社会政策调控

中国包容性城镇化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寻求经济机会的最大化。允许人员和社会通过发掘中国人口潜能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是跨地区均等享受基本社会服务和保障,允许所有公民完全融入城市生活。

中国要实现包容性城镇目标,社会政策的调控,主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对市民和服务提供者提供适当的激励。 居住政策不应鼓励不能提高家庭成员工作生产效率的流动。 政策需要保持一贯性,一方面要鼓励个人工作和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同时减少对福利的依赖。社会服务提供者应当有内在的制衡机制,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医疗体制及部分教育体制的激励结构,使公共部门的作风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民营部门的作风,例如,中国1 /3的住院是没有必要的,而择校费进一步拉开了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并且把许多学生拒之门外。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二是重新定义国家、民营部门、社区和家庭的角色,促进转型。在人口集中和财富增长推动下的城镇化进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机会, 通过收取费用提供高端服务,并借此分担地方政府面对的财政压力。私人和公私合营的机构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重新调整政府的角色,在某些领域内的干预方式需要从行政手段转变为市场手段,而另一些领域内需要政府发挥更直接的作用。国家在制定政策、许可和监管方面的能力是很必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筹资和服务提供方面的联系并使筹资者和服务提供者分离。三是提高服务的经济可承受性和效率。改革应当与财政预算保持一致,推动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人口逐步老龄化,保障人口增加、社会部门预算的压力会持续增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着重强调服务效率和公共开支的价值。这个会随之需要新的信息和测评效率的工具,并通过预算和其他渠道加以推动。高效的政策更需要支持社会服务供需双方的手段。改革还需要管理系统、服务提供部门改进问责制度,公民需要帮助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综合推进社会政策深化改革。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社会服务体系,但在地区及城乡之间呈碎片化状态,部分是由于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这种碎片化不仅给获取城市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的流动造成障碍,还导致了资金统筹层次低以及财政资源管理的低效,这影响了社会服务的可持续性。由于中国会继续高速进行城镇化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进一步的改革要将重点放在社会政策和项目的整合及和谐发展上。

社会政策的调控和实施必须关注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高层政策要推动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户籍人员的平等待遇。第二,特定的改革有助于实现高层政策,例如政府内部的财政改革。第三,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的具体改革可以有效促进政策改革。

3城镇化进程中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3.1实现利益共享、创造机会均等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发展目标就是使全体国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指数。以基于出生地的户籍制度转变为以现代的居住证制度来界定基本服务的享受资格,这是促进包容性城镇化的关键,为了与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真正保持一致,不仅应该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服务,还应该以在各省市、城乡间提供均等服务为目标。各省市、城乡间均等社会服务是建立在中央政府保障的最低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的,也是地方政府为所有居民继续提供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公共生活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养老保险领域、社会救助领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保证公共服务的可得性,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确保享有公平的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促进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发展

所谓区域统筹,就是要突破区域分割式的城镇化规模, 打破一切阻碍要素特别是阻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壁垒,促使经济活动迎合人口向更适于的城乡化地区集中,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包容性发展应是全面的积极参与,但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城镇化是 “伪城镇化”,在 “伪城镇化”下, 外来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平等分享城市各类公共服务,不符合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因此,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使劳动力要素充分流动、有条件的拆除户籍藩篱, 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扩大内需是推进区域统筹、实现包容性发展良好路径,所谓城乡统筹,就是要突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规划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3.3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完善的公共政策以及规范的公共管理必将成为发展成效共同分享的有力支撑。 它们不仅与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密切相关,对于转变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生产力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首先,应着力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政策。其前提是要解决大规模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的来源和配置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动城市化包容性发展,需要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考量和选择,因为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直接关系到发展成效的利益分配的共享,在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完善各种公共资源和公共政策等服务体系,使各类公共服务及时传递给各类社会人群,保证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可得性,有助于调节社会差距,促进机会均等、利益共享,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

其次,规范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水平和力度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综合反映,在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城市公共管理需要不断的规范和创新内容,如宏观政策调控中的执行不力的问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的虚假成分问题、医疗保障不能落地的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成为规范公共管理的倒逼机制。因此,建立高效、规范的公共管理制度成为包容性发展成效共享的指向。

4结论

社会政策调控 篇2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刘圆圆2011年01月02日08:33

2010年的楼市注定是不平静的楼市,宏观调控一轮接着一轮。在此,本刊特别对2010年出台的房地产政策进行了梳理。

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40%

出台时间:1月10日

政策: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通知》明确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40%;同时在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等方面落实了实施细则。

点评:将申请购买第二套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40%,表明国家要抑制投资性购房,加大房地产贷款监管的力度。这与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政策思路是一致的。该会议曾提出,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住宅用地必须符合“70%标准”

出台时间:1月21日

政策: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点评:此次国土部发布的通知对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增加了硬性规定,以确保保障性住房、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换言之就是要严格控制大套型住房建设用地。

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一个月内付清地价50%

出台时间:3月8日

政策: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再次出台了19条土地调控新政,即《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1月内付清地价50%、囤地开发商将被“冻结”等19条内容。

点评:该《通知》的出台主要是落实“国11条”精神,增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保障性为重点的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收紧首次购房契税优惠范围

出台时间:3月9日

政策:3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点评:从该通知的规定看,两人或多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这套房子,对其中任何一位购房者来说,都必须是唯一一套住房,否则就不能享受1%契税税率优惠。

取得预售许可后10日内需公开房源及售价

出台时间:4月13日

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4月13日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今后,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订金、预订款等性质的费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预售方案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点评:房地产市场监管是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维护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此,《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查处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

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50%

出台时间:4月14日

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出了四项措施,被称之为“新国四条”。其中最严厉的要属: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点评:距离1月份出台的“国十一条”仅3个月时间,中央再次开启新一轮调控,针对楼市存在的问题,祭出重剑,显示出政府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

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

出台时间:4月17日

政策: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明确,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点评:仅过三天,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了新“国十条”。国务院下发此通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暂停第三套房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大对炒房的打击力度。号称十年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向市场。

经适房只能自住违规5年内不得再次申购

出台时间:4月27日

政策:4月27日消息,住建部公布了《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在取得完全产权以前,只能用于自住,不得出售、出租、闲置、出借,也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用途。对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买或租赁各类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点评:住建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骗购经适房和其他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减少经适房上市的获利空间,强化使用过程的监督。

加强对廉租住房管理强化租赁管理和服务

出台时间:5月5日

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针对部分地方廉租住房管理中出现的房源闲置、出借,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不落实,准入退出管理机制不完善、日常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做出了有关规定。

点评:《通知》出台加强廉租房租户的动态监测,严查骗取廉租房保障等行为。

土地增值税清算措施出台

出台时间:5月26日

政策:5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若干计税问题。如房企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在土地增值税中扣除、土地增值税清算时收入确认的问题等。

点评: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属于一项长期政策,若能从严征收,将督促房企合理把控拿地、开发、销售的节奏,捂盘或者囤地所能获得的利润也会大大削弱。

地增值税预征从严楼市调控加码

出台时间:6月3日

政策: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抬高了土地增值税预征率的下限。国税总局规定,除保障性住房外,东部地区省市预征率不得低于2%,中部和东北地区省市不得低于1.5%,西部地区省市不得低于1%。

点评:这是国税总局一周以来第二次出台有关土地增值税的政策措施。在此《通知》中,国税总局不仅从清算,还从预征、核定征收等方面对土地增值税政策进行明确。其中,划定土地增值税预征最低限,要求地方政府6月底前上报清算工作计划,以及明确核定征收率原则上不得低于5%等内容最受市场关注。国家在短时间内再念紧箍咒无非是希望能进一步达到合理调节房地产开发收益,充分发挥土地增值税调控作用。

二套房认定标准出台认房又认贷

出台时间:6月4日

政策:6月4日,住建部、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出通知,就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范。通知规定,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如在拟购房所在地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含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系统,下同)中其家庭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或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或贷款人通过查询征信记录、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人都应对借款人执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即首付5成,利率1.1倍。

点评:与房贷政策密切相关的第二套房认定标准终于有了统一的说法,相较之前,新的“二套房”认定的范围和情况都将发生变化。与国十条“认房不认贷”相比,新二套房政策更加严厉和精准。

“夹心层”住房之困有望破冰

出台时间:6月12日

政策:6月12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意见》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提出了保障土地供应等相关政策支持。

点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份指导意见弥补了长期以来“夹心层”住房政策缺位,是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的有力举措。

土地闲置一年的将禁止竞买资格

出台时间:9月27日

政策:9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通知》明确,企业违约开发土地、因自身原因土地闲置一年的,都将禁止竞买资格。

点评:从此通知不难看出,在未来土地竞买过程中,国土部门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土地竞买资格审查。首套住房契税下调普通住宅减半征收契税

出台时间:9月29日

政策:9月29日,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

点评:显然,新的契税规定已与相关部门的“二套房”认定标准趋于一致,即以家庭为单位核定是否是“二套房”。

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

出台时间:9月29日

政策:9月29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点评:新规对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政策的最新表述是“暂停发放”,相比“国十条”更加强硬,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将被“一刀切”叫停。

银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时间:10月19日

政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点评:利率的上升尤其是贷款利率的上调肯定会增加已贷款市民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对即将准备购房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增加变数。不断走高的通胀压力和通胀水平对于央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此时出台加息政策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管理通胀预期。

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

出台时间:10月20日

政策:住建部称,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71%调整为1.91%。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与此同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时上调。其中,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33%调整为3.50%,五年期以上从3.87%调整为4.05%。

点评:本次公积金利率上调应属央行存贷款利率上调的配套政策,目的是为了使公积金贷款利率与商贷保持同向调整,对购房者实际影响不大。

房贷七折优惠利率取消

出台时间:11月1日

政策:10月底,多家银行总行已向分支行下发通知,从11月1日起,全面取消房贷七折利率,首套房首付最低30%,利率优惠下限调整为同档期基准利率的85%;二套住房最低首付50%,利率执行同档期基准利率的1.1倍。

点评:此次优惠利率调整对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购房者影响较大。未来买房,他们将承受来自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上浮双重压力。

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

出台时间:11月3日

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11月3日发布《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同时,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缴存职工家庭,且贷款用途仅限于购买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点评:随着四部委发出通知,推出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措施,房地产调控正持续加码。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上浮公积金贷款购二套房利率及设置门槛,有助于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的公积金购房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二度加息

出台时间:12月25日

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中,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由现行的6.14%上调至6.40%。

点评:随着“通胀”预期的日益增加,央行在年内二次加息,业内人士预测,此轮加息预示着加息通道已开启。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再次上调

出台时间:12月26日

政策:在央行宣布加息的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上调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从2010年12月26日起,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上调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50%调整为3.75%,五年期以上从4.05%调整为4.30%。同时,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试点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并随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变动做相应调整。

政策调控角力经济周期 篇3

贸易逆差,种种迹象引发了大行对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周期拐点上的最后疯狂,还是政策调控下的短暂冲击,中外大行以各自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安信证券高善文

首席经济学家

尽管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较高,但经济过热的迹象并不明显。较高的经济增速可能主要来自存货调整、地方政府投资增长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因素。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其中,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甚至会回落至9%附近的水平。低端劳动力的紧张和大宗商品供应能力的限制等长周期问题已经出现,解决之道可能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来完成。

中信证券诸建芳

首席经济学家

目前,中国就业状况完全恢复至危机前水平。环渤海—长三角—闽东南—珠三角一线自北向南,劳动力紧缺状况正逐步加剧。与此同时,中西部重点城市劳动力需求创历史新高。随着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工紧张程度明显升级。供求格局使低端劳动力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长期内,低端制造业的用工成本上升将推动全社会产业升级。

申银万国 袁宜

首席策略分析师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在中国经济显露过热迹象的背景下,政策紧缩最密集的阶段还在继续。我们预计到2010年二季度后期,随着经济同比和环比增速的下降,市场将开始预期紧缩力度的适度减轻。随着紧缩最密集期的度过,投资者将不再担忧政策,然而对业绩增速和经济增速的担忧会升温,市场将经受经济数据下行、业绩预测下调的冲击。

瑞银证券汪涛

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2007年时,政府担心宏观经济整体过热,因此从整体上限制贷款,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新增贷款停止了近一年。本次中央更加强调增加住房供给,因而针对银行向开发商放贷的限制相对较少。此外,对各地方官员采取稳定房价问责制,将有助于调控措施得到切实执行。我们仍预计2010年全年房地产建设活动将增长10-15%,

维持2010年中国GDP增长10%的预测。

中信建投证券周金涛

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

2010年二季度是周期大拐点,之后会是一个冲高回落的温和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将持续两年以上。在未来的过渡期,传统的周期性行业缺乏估值提升空间,而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获得溢价,这是必然的趋势。在经济增速回落到8%之后,中國新的经济增长点存在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多样化。在库存周期复苏出现拐点的背景下,要时刻警惕资产泡沫和技术泡沫。

高盛乔虹

中国经济学家

虽然2010年3月的

社会政策调控 篇4

近两年,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火热,“互联网+”的应用提得很响亮,那么,如何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笔者提出如下探讨意见:

1 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城市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该平台为基础,运用软件,将城市管理、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对其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管控、信息资源共享,以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保障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实现现代城市的功能。简单地说,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信息化和各个城市功能执行系统的集合,不单指城市信息化。对于我们来说,城市管理信息化是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1.1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如图1所示,城市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包括以下系统:

(1)市政管理,包括城市战略与治理、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城市应急保障等;

(2)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建设管理、交通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城市供电/气/水管理等;

(3)经济发展管理,包括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政策调控等;

(4)能源管理,包括电、水、天然气、煤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社会民生,包括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

(6)电子政务,包括政务服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门户网站等。

1.2 智慧城市信息化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的信息系统关联城市管理中各行业行使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管控,实现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管理效率和质量,增强城市治理效果,是智慧城市的初步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智慧城市信息化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信息化架构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体系,其包括以下系统:

一是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层、数据交换层、数据共享层、应用数据支持层、用户认证层。每层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二是应用服务层,包括业务处理层(涵盖市政府的规划、国土、建设、市政、园林、环保、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公安、教育、公交、企业、社区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应用层(涵盖城市应急指挥、行政审批、经济信息、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城市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等);职能部门互联网门户网站等。

三是数据中心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与恢复、安全管理等。

四是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措施等。

2 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句话高度概括和揭示了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我们应当积极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或称之为信息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政权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涉及到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产生活、社会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有信息化应用就存在网络安全的威胁,信息化应用越深入,安全风险越大。

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是保障智慧城市可靠运行的关键,没有信息安全保证,再智慧的信息系统,也不能保证一个城市庞大的管理系统群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更不能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严重时会使局部区域社会不稳定、局部的人群不稳定,某个城市功能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1 典型信息安全事件

工业信息化系统安全事件:

(1) 2010年,Stuxnet病毒通过针对性的入侵工控系统,严重威胁到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营。

(2) 2008年,攻击者入侵波兰某城市的地铁系统,通过电视遥控器改变轨道扳道器,导致4节车厢脱轨。

(3) 2011年,黑客通过入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使得美国伊利诺伊州城市供水系统的供水泵遭到破坏。

(4) 2011年,我国高铁温州撞出事故,由于信号引导系统设计存在安全缺陷,导致雷击故障后发生错误指示,是造成两车撞车大祸的重要原因。

2.2 当前网络安全呈现的新特征

一是经济信息安全威胁渐多,呈现出攻击者明显的逐利性。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公布,2014年网页仿冒等经济信息安全的威胁数量继续呈大幅增长趋势,全年接收到网页仿冒类举报事件1.78万起。被仿冒对象中最多的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仿冒应用内嵌钓鱼网站,欺骗用户提交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同时还可拦截用户短信,窃取网银交易或支付验证码信息,导致用户资金损失。

二是大量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钓鱼站点位于境外。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钓鱼站点(IP地址)有89.4%位于境外,共有61 16个境外IP地址承载了93136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美国承载了10790个。

三是政府网站依然是黑客组织攻击的重点目标,网站被篡改和植入后门的数量继续上升。2014年,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的数量达3.7万个,较上年增长53.8%,其中政府网站1763个;对政府网站实施篡改攻击后,除植入异常页面破坏政府形象或植入暗链进行广告推广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植入钓鱼页面的现象。我国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40186个,其中政府网站为1529个。

我国政府网站频繁遭受黑客组织攻击,攻击方式呈现出组织性和计划性,攻击方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四是漏洞挖掘和利用研究日趋活跃。表现出当前漏洞挖掘和利用研究处于较活跃状态。2014年我国收录整理安全漏洞9163个,平均每月新增漏洞763个,应用程序类漏洞最多,占68.5%。

五是我国的网络建设与管理者对网络安全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安全意识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对潜在的安全威胁重视程度不够,在信息化建设应用中按照国家规范开展等级保护的普及率不高。“重应用、轻安全”的思想比较普遍,表现在本单位、本行业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和应用计划时,没有把非涉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中。在具体的项目建设时仅作一些简单的、非全面的、非系统化的信息安全保护建设,安全保护建设落后于信息化应用发展,抵抗安全风险的能力远远不足。

为了保证信息化在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军事、社会治理等行业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保证城市管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必须保证信息安全,防止安全风险发生。

3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3.1 法律保护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障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法律包括《宪法》、《刑法》、《保密法》,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对信息安全的保护,由行政法规层面逐步上升到法律层面,由法律的部分条款上升到专门法律,大大提高了法律对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信息安全法律层面的保护是实现我国信息安全或称网络安全的根本保障。

刑法规定的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罪名有:第285条第一款,“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二款,“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信息系统罪”;第三款,“提供入侵、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第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国家将计算机信息安全纳入刑法范畴,刑法专门设立五种危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罪名,依据刑法打击犯罪,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是国家实现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保密法》是我国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专门法律和重要法律,是保障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保密和安全的重要法律保障。

《保密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保密工作方针是“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保密法》从保密设备和手段管理入手进行规范,如第22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第23条对涉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24条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1)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2)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3)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4)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5)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保密法》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研发生产、系统建设、监督检查、使用管理等规定得如此具体,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计算机系统保密安全的重视,体现了专门法律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保密法的贯彻落实。

3.2《国家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使保护更加有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以制度建设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掌握网络空间治理和规则制定方面的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国人大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于2015年6月向全国公布征求意见,7月1日全国十二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习主席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保障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对我国网络安全将起到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国家网络安全法》共7章68条,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维护网络主权和战略规划;关于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的规定;关于保障网络运行安全的规定;关于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关于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的规定;关于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规定;关于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和保障体制建设。其涵盖计算机信息系统,从规划建设、网络产品提供与服务、网络运行安全,到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从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到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化、系统化、具体化地明确规定,使法律规定的条款的落实更具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该法明确规定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主体为三大类,一是特定主体:包括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供发送信息的服务者;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电子信息发送者、应用软件提供者;二是不特定主体:包括从事入侵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个人和组织;三是监管主体:负有本法规定的网络安全监管职责的监督主体、管理主体,国家机关政务网络的运营者是本法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主体。

这些法律责任主体既有网络信息运营、服务、产品提供者,又有网络使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当然还有信息安全的破坏者。违反本法规定的禁止性条款和应当履行的义务行为将依照本法追究责任。因此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企业或国家公职人员都应自觉遵守法律,做信息网络安全的保护者。

3.3 积极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法》第1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该法颁布之前先后颁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化国家规范和标准,现在把信息安全上升到了专门法律保护,使信息安全依法保护,保护能力和强度大大提高。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十多个相关规范和标准,是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中进行等级划分、系统建设和安全管理的依据,是开展非涉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包括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由此可知,无论行业的信息化,还是智慧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化,如何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如何开展安全保护建设,都要实现信息安全目标。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按照以下内容开展信息安全保护建设:

(1)确定安全等级的级别

我国最新颁布的《国家网络安全法》第1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25条规定“国家对提供公共通信、广播电视传输等服务的基础信息网络,能源、交通、水利、金融等重要行业和供电、供水、供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军事网络,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机关等政务网络,用户数量众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有或者管理的网络和系统,实行重点保护。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GA/T 709-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模型》、GB/T 22240-2007《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规定,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设为五个等级,第一级为用户自主保护级、第二级为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三级为安全标记保护级、第四级为结构化保护级、第五级为访问验证保护级。第一级最低,第五级最高,依次排列。该准则对保护等级的定义、保护措施的原则要求进行了规范。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规定了各个安全等级的保护能力;GA/T 708-2007《信息安全系统等级保护体系框架》对信息安全的总体需求安全等级提出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各安全等级的适用性。

对建设者和管理者来说,首先应当根据本系统或本行业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本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也就是说,我们在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时,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及各行业信息化系统都应依据国家规范结合本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确定信息安全等级,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建设规划或计划。

(2)开展等级保护建设

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和各系统项目建设时,主要依据GA/T 708-2007《信息安全系统等级保护体系框架》和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规定进行保护体系架构设计、保护系统设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如图3所示。

在图3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包含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运维体系。安全体系整体保障着电子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与能源管理、平安城市(或城市应急响应)、社会保障、食品安全、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信息系统,随着发展还会有更多领域的信息系统内容纳入到智慧城市信息化范围。

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应当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或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与恢复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不同的安全等级都有相同和不同的要求,等级越高,要求的技术保护措施力度越高。

根据规范的要求,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安全等级有普遍要求和更高要求。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由于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涉及到城市建设、管理、运维多个职能部门或系统,各行业或职能部门主管的信息系统,都是自成系统,自我管理、自我应用,独享自己行使职能而产生的信息资源。要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实现现代城市智慧功能,必须将各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全网共享。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应当建立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全网共享的管理机制,形成安全运行的管理体系,实行应用与安全并重,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和数据资源共享。不能保证信息安全,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就不可能持续开展,已经开展的应用也会因为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中断。因此运维体系的建设是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制。

这样看来,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运维体系应当包括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的实施与管理机制;网络互联互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建立统一的访问控制策略、身份鉴别策略、身份认证证书管理和应用系统,保证按需要互联,按权限访问;建立统一的运行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和全网的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3.4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建设的重点

从智慧城市的信息化体系组成来看,其是一个由多行业、多职能部门、跨领域的信息系统互联形成的庞大信息化系统,要保证整体信息系统安全和每个子系统的信息安全,重点应做好至少以下七点:

首先是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信息安全建设应当同步推进。在制定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和建设规划时,应当将信息安全与网络基础平台、应用系统建设同步进行,安全保护措施与应用深度相适应,安全目标与应用目标相融合。

二是整体系统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开展等级保护建设。应当建立全网统一的管理体系,统一的安全保障机制,即信息安全运维管理系统。

三是各自建好自己的“城墙”,控制好自己的“城门”。智慧城市信息化一级中心、各职能或行业信息系统二级中心、三级中心等,每一级数据中心和局域网络都有明确的网络边界,每个行业的信息系统都有明确的网络边界,各系统均应开展等级保护建设,按照确定的等级配置边界控制设备,确保无非法登录、非法接入网络。

四是建立全网信任体系,配置统一的身份认证证书,实行按权限访问应用系统、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按权限共享信息资源就不能实现。

五是看好自己家的财产,管好自己的数据资源,防止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在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的基础上,加强资源访问、应用的控制,对重要的信息资源库采取增强边界控制、高强度访问身份鉴别,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审计系统建设和应用,重点加强访问行为、应用行为全面审计,保证为追查安全事件提供足够的证据,同时对违规者起到威慑作用。

六是加强数据交换控制。在平台内向本行业以外的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建设,应建立专门的数据交换区用于数据交换,禁止其他系统直接进入本系统的数据库系统,采取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各自管控好自己的信息资源库,保证自身数据库安全。如社保信息系统,在人社网络系统基础上,覆盖全市、联通城乡的信息网络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专网,实现各经办服务网点对市级数据中心的联网访问。网络在横向上互联,包括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劳动关系协调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调解仲裁机构、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人事考试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军转中心、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等人事人才管理服务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银行等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以及民政、公安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纵向上,网络覆盖从市、区、县级,向下延到街道、社区、乡镇等各类基层服务网点,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的覆盖。网络覆盖物理面积大、行业复杂、层级多、应用种类多,仅是一个城市社保信息系统就这样复杂,安全隐患必然多。因此数据交换的安全是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重点,在安全目标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可不联接,暂缓某项应用。

七是审慎处理公共互联网的接入应用。众所周知,网络安全威胁源绝大多数来自公共互联网,因此,我们在推进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头脑一定要清晰,信息安全的意识应当进一步加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千万不能盲目追求创新,而忽视应用安全,不能听商家的片面性推销宣传。重要的信息系统禁止直接连接互联网,内部信息系统应配置违规外链阻断与报警系统。需要与公共互联网连接的应用业务应当设立专门的互联网接入交换区,将该区与专网实现物理隔离,需要对外交换的数据通过摆渡方式进行交换。

4 结束语

楼市调控政策 篇5

2008.9.15、10月8日和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三次宣布下调金融准利率作相应调整,房地产业终于迎来久违的降息周期。

2011年美债危机前楼市调控政策

2011.01.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

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各档次存贷款基则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

2011.01.2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

2008.10.22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今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央行同时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日 财政部宣布暂免征收购房印花税,并将契税下调至1%。

2008.11.5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条具体措施。其中,两条政策对房地产业形成重要影响,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2008.11.26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27日,A股地产板块集体暴涨。

2008.12.17 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政策规定,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不足2年转让的,由按其转让收入征收营业税,改为按其转让收入减去购买住房原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对业内最关心的二套房贷松绑问题,新政未做松动。

2008.12.22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等政策。

2011.01.2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2011.02.09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11.04.06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1.04 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加强政策调控,稳定物价水平 篇6

“从去年到现在, 感觉什么都在涨。十块钱买不到几样菜, 水果、鸡蛋、大米、油, 没一样不涨。”家住北京市通州的杨大姐说, 她现在热衷于每天晚上8点多去超市“扫货”, 一些当天没卖完的蔬菜会打包降价销售。物价不断高涨, 生活成本不断增加, 这给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带来了不小影响。

从2011年年初开始, CPI便不断走高, 2011年7月份更是达到了6.5%, 创下了近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为了稳定物价总水平, 各地展开了一轮轮的“物价保卫战”。

2012年,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来说, 是稳中求进的一年, 物价总水平将在宏观调控基调总体不变的情况下, 继续保持下行趋势, 但上行压力不容忽视。为防止价格反弹, 财政政策将继续结构性减税,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货币政策将注重微调预调。

物价上涨导致城市生活成本增加

从数据上看, 2012年3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 季调后环比上涨1.9%, 是CPI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从商务部公布的3月食用农产品价格看, 3月前两周食品价格小幅反弹, 而后两周则出现小幅回落。统计局公布的食品价格涨幅高于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 是造成市场预期普遍较低的原因。

对此, 平安证券称, 食品在中国CPI中的权重约为30%, 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CPI高企的重要因素。3月CPI同比上涨3.6%,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 鲜菜价格的涨幅更是达到了20.5%。从食品细项数据看, 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1.3%、20.5%和11.4%, 三者合计对CPI的贡献达到1.3个百分点。此外, 粮食价格上涨4.3%, 对CPI的贡献也达到0.12个百分点。肉类、蔬菜、水产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大幅反弹, 是导致CPI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 除了食品价格上涨, 3月非食品价格也环比上涨0.2%, 同样高于市场预期, 显示本轮通胀周期中非食品价格具有非常强的趋势性。平安证券认为3月CPI的超预期反弹值得警惕。一方面, 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呈现普涨态势, 3月环比均上涨0.2%;另一方面, 从食品细项看, 权重较大的品种也出现了普涨局面, 肉类、蔬菜、水产品和粮食价格涨幅均较大, 特别是鲜菜和水产品3月同比增速分别反弹了14和3.9个百分点。

除了食品价格上涨, 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化用品也再现涨价潮。在一些大型超市, 宝洁旗下海飞丝和沙宣品牌的产品已提价, 平均涨幅超过10%。200毫升的海飞丝洗发水从之前的21.9元涨至25.9元, 涨幅为18%, 是提价幅度最高的单品之一;400毫升的沙宣从之前的47.9元涨到52元, 涨幅为8%。据深圳另一家大型超市岁宝百货称, 今年春节后, 联合利华旗下的多芬沐浴露、强生婴幼儿护肤品已经有过不同程度的涨价, 涨幅从5%到10%不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 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这四大日化巨头去年纷纷要在4月1日提价的消息, 引起国家发改委的注意。发改委随即约谈企业负责人, 相关企业的涨价计划由此搁浅。

除了基本生活保障, 油价及房价的上涨也给人们增加了不少生活压力。3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且上调幅度较大。此次除了农产品上涨幅度较大外, 油价上涨也成为关注焦点。

数据显示, 本月发改委上调了成品油价格6%—7%, 创下2008年6月以来成品油价的最高涨幅。业内人士分析, 油价上涨后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进而带动商品价格上涨。如一吨成品油价格上涨600元, 中国国内的不少蔬菜、肉禽都是通过公路运输, 运输成本上涨, 最后涨价就成为必然, 终端消费者成为最后的买单人。

关于油价对CPI的影响, 有市场人士担心, 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蝴蝶效应”的显现以及酝酿之中的资源类价格改革, 物价上行压力仍然较大。

4月CPI涨幅回落符合市场预期

面对不断上涨的数据, 国家开始实施一些列调控政策。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 4月CPI同比上涨3.4%, 较3月份的同比增幅3.6%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分析认为, 成本推动作用增强, 通胀压力依然长期存在, 预计中央今年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流通环节成本稳定物价, 全年有望完成4%目标。

根据统计局数据, 在4月份3.4%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 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 新涨价因素约为1.6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分别较3月缩小0.1个百分点, 整体拉动4月CPI较3月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和国家统计局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都显示, 4月份以来食品价格总体处于持续回落过程。

4月食品价格同比和环比涨幅出现“双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0%, 涨幅较3月缩小0.5个百分点,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2个百分点。

分细项看, 4降3升, 其中鲜菜价格涨幅较大。4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7.8%,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7个百分点, 涨幅较3月扩大7.3个百分点。蔬菜价格在4月前三周持续回落, 最后一周受前期全国部分地区降雨天气影响, 蔬菜上市量略有减少,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8种蔬菜批发价格出现回升。而油脂价格为上涨, 4月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降幅比较明显的是肉禽价格, 4月肉禽价格同比上涨8.2%, 涨幅较3月缩小3.1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涨幅较3月回落6.1个百分点。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 猪肉价格自春节后持续下跌, 与1月下旬比下降14.1%。

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数据降幅较为明显, 较3月涨幅回落1.1个百分点。分析认为, 环比数据大幅下降显示当前食品价格较为稳定, 5月还将保持下行趋势, 预示着未来CPI上涨压力较去年明显缓解。

非食品价格方面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 幅度为0.1个百分点。分细项看, 只有文化娱乐项同比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其余3项下降, 3项涨幅为0;其中CPI权重中占比较大的居住价格同比上涨1.8%, 涨幅缩小0.2个百分点。

成本推动作用增强, 通胀压力长期存在

4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2年春季报告》指出, 2012年CPI涨幅趋降, 全年有望回落至4%以下, 但通胀压力依然长期存在。

报告指出, 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 农产品价格上涨, 垄断产生的低效率、高价格, 资产价格上涨和泡沫, 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等。

各界人士普遍认为, 与此前信贷激增、游资炒作引发的价格上涨不同, 近期涨价压力主要来自成本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作用增强,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行业跟风涨价。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执行报告指出, 当前影响物价上涨因素较多, 特别是全球流动性充裕, 土地、劳动力、环保成本上升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报告也指出, 当前成本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仍在上行通道, 会进一步推高生产、物流成本, 进而增加通胀压力。这与他们此前判断3月成品油提价将会对物价带来“推涨效应”的结论一致。

当前已有部分企业表示在用工、土地等成本都不断攀高的情况下, 只有转嫁成本来保证企业利润。近期部分超市包括食用油、奶粉在内的居民日常消费品涨价, 加剧了市场对于新一轮成本拉动型上涨的担忧。

多措并举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全年物价目标有望实现

专家认为, 当前控制流通环节成本是稳定物价的重点。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 完善流通政策和居民必需品储备制度, 促进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流通环节多和成本高一直是推高终端消费品价格的重要原因, 去年商务部就会同几大部委出台政策降低流通成本。近期成品油提价后, 物流企业压力加大, 流通环节再次面临涨价压力, 商务部再次把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提到了重要位置。据悉, 近期已有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 今年将进一步出台政策打通流通环节, 促进产销对接, 稳定农产品价格。

专家指出, 当前控物价除了保障供需, 减少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等措施外, 财税、金融等领域政策共同发力才能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对此, 国务院日前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 继续贯彻去年以来出台的财税、金融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各项优惠政策。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认为, 重申政策导向, 有利于企业减负, 尤其是“营改增”等政策重点针对流通领域企业减负。“随着今年继续深入实行结构性减税, 将有更多企业受益。”

在一系列控物价措施下, 各界普遍对未来物价形势持乐观态度。4月26日,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 如果国际油价、食品价格两个不确定因素能够得到控制, 今年完成4%的CPI预期调控目标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预计2012年前三季度CPI同比持续下行, 第四季度同比有所回升, 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在2.7%至3.3%之间, 较上年明显回落。

摩根大通报告认为, 即使将输入性通胀、人力成本上升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等影响考虑在内, 中国今年仍有望实现将全年通胀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

物价与经济增长往往是一对矛盾。物价涨幅下来了固然令人欣慰, 但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 值得警惕。

由于月度没有GDP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成为中国经济月度主要代表性指标。4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9.3%, 比上月回落了2.6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在4月份速度继续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前三月的20.9%回落到前四月的2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3月份的15.2%回落到4月份的14.1%, 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8.9%回落到4月份的4.9%。

王军认为, 4月份的工业增速还是处于比较疲弱的状况。出口增速的回落, 有些超出市场预期。应当说, 4月份中国经济还处在寻找底部的过程中, 很难说已经成功探底或企稳反弹。

4月份金融数据也低于市场预期。4月末, 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8%, 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818亿元, 同比少增612亿元。王军认为, 目前流动性偏紧, 形势不容乐观。

“对稳增长, 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张立群强调, 考虑到经济的惯性和政策的滞后性, 应当尽快“筑底”稳住经济增长。目前看来, 出口不确定因素太多很难把握, 扩大消费的政策见效需要长期努力, 稳定投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最新投资数据中, 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在投资整体走低的情况下, 前四月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8.7%, 增幅比前三月提高3.8个百分点;中央项目投资虽然同比下降4.1%, 但降幅比前三月缩小5.6个百分点。

“现在稳住投资, 不是再像一揽子计划那样做, 而是重点保证‘十二五’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的投资。现在正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 保持适度的政府投资规模还是非常必要的。”张立群说。

王军指出, 去年10月底宏观政策开始预调微调, 但出于物价涨幅较高的顾虑, 以及政策的滞后性, 预调微调力度和效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未来应当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在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方面要适当加大力度, 还要通过减税等办法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稳住投资, 中国经济就不至于失速。但中国经济的未来, 在于消费。对于提振居民消费, 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专家们认为, 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 以及经济增速的回落, 居民消费自然会出现放缓。但中国消费的潜力是巨大的, 要从根本上提振消费, 要靠收入分配改革, 以及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希望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方案能够尽快出台, 尽快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降低他们的负担, 这是长久之策。

5月12日, 央行宣布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继2月18日之后的年内第二次下调。观察两次下调存准率,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在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发布后的第二天公布的。这可能说明, 货币政策决策与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关系密切。社会融资规模或信贷增长应该低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和, 而不能超过。未来应着力提高资金的效率, 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开关, 坚持稳健政策不动摇, 货币政策不能放松。

存准下调与社会融资规模关系密切

据2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559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8001亿元。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9596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4077亿元, 因此有必要下调存准率。而2月、3月的融资数据规模比同期分别多3912亿元、355亿元。尤其是3月, 环比多增加了8136亿元, 因此下调存准率显然没有必要。

从结构来看, 1月以来, 我国外汇存款持续增加, 4月余额达到3645亿美元, 比去年12月底的2751亿美元增加894亿美元, 同比增加53.2%。而4月外汇贷款余额比去年底5387亿美元只增加223亿美元。这就是说, 4月份增持了671亿美元外汇, 改变了2011年10月以前外汇存款相对外汇贷款增加较少的状况。市场增持外汇, 投放的人民币流动性相对减少, 因此成为下调存准率的另外一个理由。

应该说, 第一次下调存准率以后, 2月、3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同比增加了4267亿元, 有利于商业银行放贷, 并稳定经济增长。但4月的数据显示, 这个效应很快消失。因此4月份下调存准率, 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再次扩大信贷规模, 可缓解银行放贷的资金缺口压力, 以实现全年的信贷计划。

当然,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的理由并非只是社会融资数据。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还有其他考虑。

从国内看, 出口、财政收入和投资等情况是影响货币政策决策的因素。首先, 4月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8.9%下降到4.9%,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以上。其次, 4月份, 全国财政收入10774亿元, 同比增加692亿元, 增长6.9%, 其中税收收入为9428亿元, 同比增长2.6%, 如此一位数的增长, 在最近两年的税收史上少见, 让市场感到经济速度下降可能成为现实。再次,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1-3月的20.9%继续回落到4月的20.2%, 而前几年都在25%以上。以上几个因素显示经济增速放缓。为保经济增长,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是必然选择。

从国际看, 全球形势并未有实质性好转, 尤其是欧洲形势更加不确定, 也是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美国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2.2%, 而去年第四季度增长3.0%。其中出口增长5.4%, 高于去年四季度的2.7%, 这对我国海外市场竞争产生压力。事实上, 最近两年, 我国出口到美国、欧洲市场的份额在下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汇率升值因素, 我国对欧美出口实际没有增长, 企业对欧美出口的盈利增加不多。此外, 美国存在着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 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一旦出台, 可能更大幅度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对我国稳定物价的目标构成压力。因此,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了下调存准率而不是降息。

此外, 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 提出要修改已达成的紧缩财政开支契约, 这意味着欧洲紧缩开支的政策难以持续。不仅如此, 他还提出要增加富人税收, 甚至赞成适度的通货膨胀, 这对德国和欧元区政策都构成了新的挑战。

奥朗德的上台, 在希腊也产生了影响, 在5月6日的议会选举中, 希腊两大政党的支持率都大幅下降, 希腊民众乃至公务员都反对紧缩。德国总理日前也警告称, 希腊应坚持国际承诺的改革计划和预算目标。欧洲前景的不确定, 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烦躁不安, 欧元持续下跌。市场担心欧洲很难走出债务危机, 甚至会产生新危机。

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 我国货币政策保增长是首要的, 而抑制通货膨胀位居第二位。因此, 首选降低存准率而维持利率不动, 保持贷款的高成本, 有利于抑制企业的贷款冲动。

把握货币政策开关

总体来说, 市场正逐步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 我国出口速度下降, 境外投资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可能相对减少, 因此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增加预期在降低, 未来2-3个月左右存在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的可能。但就我国实际情况和外部因素来看, 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仍保持升值态势, 外汇储备将继续增加, 这将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增加, 只是增加的幅度比去年小些, 这一情况下, 货币政策不会选择继续下调存准率。

今年1—4月, 我国信贷增长为15.1%, 这个速度不算很低, 甚至超过去年的速度, 这不利于控制和消化2009-2010年信贷扩张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按照今年经济增长7.5%和物价上涨4%的计划, 信贷增长保持12%左右就可以了, 过多的超增长将带来后续物价上涨压力。因此, 继续下调存准率, 不利于控制物价, 除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我们已经习惯于经济增速保持在9%以上, 降低到7.5%乃至以下, 不少人不能接受, 这并不正常。高速度成为政绩和习惯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在制定2000年我国经济翻两番目标时, 考虑到基数扩大, 计划前高后低。但实际结果不仅前十年经济增速高, 后十年增速更高, 2000年后我国经济增长加速。这说明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规律认识不足。但是, 如果今天依然按照年均7%—9%的速度规划 (实际执行的) , 来衡量未来十年乃至当下的经济增长, 可能同样不当。

过去的二十年, 经济增速规律不起作用, 未来十年内则一定发挥作用。我国资源、发展方式、技术创新和品牌乃至汇率变化等, 都不会支持未来十年年均增速保持在7%-9%以上。如果我们依然要保持如此高的增速, 代价必然是继续以高信贷、高投资刺激粗放式经济增长, 我国将成为全球物价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此前进行价格改革时, 不少人认为放开价格就可以实现国际接轨, 但最近几年的情况表明, 住房、烟酒、服装乃至耐用消费品等的物价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衡量, 价格倒挂更厉害。如果继续高增长, 产你业创造性和品牌性很难发展, 只配给全球跨国公司打工, 转变发展方式可能成为空话。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篇7

首先谈谈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在新制度学派中, 考虑到经济运行的摩擦性, 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 (企业本质上也是这样, Coase) , 同时市场并不是完美的, 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下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 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低, 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 经济主体必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 (Williamson) 。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和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 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中,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而国家在市场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一些非市场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 (1) 针对市场失灵而由政府进行的微观管制, 如公共品问题; (2) 针对市场经济总量非均衡而由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而在对宏观总量进行调控时我们应认识到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体组成, 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 宏观调控必然要依赖于现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笔者认为, 如果一项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的话, 那它就是一种内生的制度安排, 否则就是外生的制度安排。对于内生的制度安排, 它具有与市场逻辑一致的传导机制, 市场化的主体对之能做出理性的反应。一般而言内生化的制度安排会比外生的效果显著。基于这点, 我下面将展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失灵的分析。

199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不久,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 为了阻止经济增长的持续下降, 政府首先选择了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尽管诸如下调利率、取消货款限额、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恢复央行债券回购业务等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均已使出, 但经济减速和物价下跌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对于制度本身, 理论上是完善的。很多人把货币政策失灵的原因归结为“流动性陷阱”——即微观主体对利率的不敏感, 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 但在笔者看来, 最关键的还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存在着市场化的主体及传导机制的扭曲, 这才是造成制度失效的根本原因。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 体制内的微观主体应该是非国有企业, 体制外的应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在政策作用传导过程中, 首先对于利率这一根本的货币工具, 在中国是非市场化的, 这使得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是外生于市场经济的政府安排, 实体经济难以对其做出灵敏反应。其次, 假定这种利率制度是内生化的, 但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分割与局限 (A、B股市场, 以及只有少量非国有企业上市等) 使得体制内的微观主体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 货币政策对它们是一种外生安排, 效应无从谈起。而对于体制外的国企来说反应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 对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 它们并非惟一地依赖银行借贷渠道融资, 这类主体不受市场制度歧视, 金融机构也愿与它们发生借货行为, 但政策对它们的效力相当微弱;另一方面, 对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 由于它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过大的监督成本, 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 又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 “惜贷”现象自然发生, 货币政策效果对它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只是减轻了其利息负担) 。可见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 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1998年日益严峻的“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使货币政策一筹莫展, 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使出口需求受阻, 这样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经济增长率递减、失业增多等等宏观经济问题同时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确立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稳定人们预期, 尽管扩大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会有直接的经济效应——解决就业等等, 但是如果政府的这种投资不能稳定人们的预期, 不能拉动民间投资, 那么长期下去这种财政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无异, 而且还会引起政府债务危机。

财政政策难以拉动民间投资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 其产业链太短, 整个产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设施的产业关联性差, 当把财政资金集中投向本已存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基础原材料部分, 并且主要以政府大包大揽而不是贴息、参股和项目融资等方式投入的情况下, 民间投资自然不可能参与进来, 结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不大, 经济启而不动。政府财政政策相对市场体制的微观主体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制度安排, 其各种乘数效应受到体制的摩擦, 因而对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不明显, 即IS曲线移而不动。上述给出的解释主要是针对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外生的制度的安排, 缺乏微观主体的响应和支持, 故对经济运行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但事实上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言, 即使作为内生变量, 它们的效应在笔者认为也是短期的, 而非长期的。下图将说明这一点:

在下图的AD—AS模型中, 总需求曲线AD0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的A点表示经济最初处于的充分就业均衡水平Y0。当经济受总需求冲击时, 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向AD1, 由于现实中存在着货币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 必导致厂商削减产量和就业量 (Y0→Y1) , 经济在B点达到均衡 (非充分就业) , 而不能任由价格下降到C达到均衡。这样就造成了AS在A点以下变成了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 靠市场力量很难迅速将Y1恢复到Y0, 这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AD1移到AD0, 在有效需求解决后, AS曲线恢复到古典垂直状态, 市场机制继续发生作用, 此时继续实施积极政策只会加剧价格水平上涨, 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只限于AS具有斜率的一部分, 是一种短期政策。

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上述分析之后, 我们不禁思考在今天,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起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是以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行为和形成理性预期从而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应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如果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那么作为一种外生制度的政策效应必将受限。中国市场结构不完全, 特别是资本市场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属管制市场, 有效市场传导机制的缺乏, 政策的发挥已不再局限于政策本身了。

——政策的目标不应期望于长期经济增长, 而应定位于短期经济的稳定, 进而为市场配置的长期经济增长创造前提条件。宏观政策作用的对象是以总需求为主的总量方面, 它虽然会影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 但却不是针对具体的产业部门和结构。结构增长与总量稳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支持现代经济学演进的两条重大支柱。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成效评价 篇8

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去年以来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 造成近几个月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局面。抓好生猪生产, 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对稳定市场供应, 满足消费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7年中央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至2009年《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 2011年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再到2012年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一直致力于调控生猪价格。补贴政策、疫病防治、储备肉政策、信贷支持都是国家针对价格调控实施的一系列政策。

与2007年之前国家采取的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相比, 现阶段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工具或手段可以说是总量巨大, 手段繁多, 运用复杂,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1.1 生猪补贴政策

生猪补贴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方面, 其相关政策也更为丰富具体。

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提出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 立足国内, 采取综合有效的政策措施, 促进生猪生产尽快恢复, 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建立对生猪调出大县 (农场) 的奖励政策以及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和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2012年为调动地方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 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流通, 引导产销有效衔接, 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安全, 国家继续发文《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强调继续实施各项补贴政策。

1.2 生猪信贷支持政策

要解决生猪周期的难题, 不仅要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 金融机构贷款也是促进生猪规模化发展、调控生猪供应、稳定生猪价格的重要手段。

2007年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鼓励信用担保和保险机构扩大业务范围, 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多种方式, 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保险服务, 解决养猪“贷款难”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地方财政要对担保机构的生猪贷款风险给予必要的补助。同年的《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中指出将按照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和储备肉计划安排储备肉贷款, 对储备肉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

1.3 国家储备肉政策

从短期来看, 与生猪生产补贴政策、疫病防控政策以及生猪信贷支持政策不同, 国家储备肉政策是一种直接的生猪价格调控政策, 政府的买入或卖出行为将直接对生猪的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影响。

2007年《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商务部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对储备肉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财政补贴、信贷等的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储备肉体系, 直接影响生猪的市场供求并调控生猪的价格。2009年《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则明确规定了不同预警区域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响应机制, 主要是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 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增加储备等措施。2011年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对国家储备肉、糖财政补贴收入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提出减轻储备肉企业的成本, 调控市场价格, 进而维护生猪市场的稳定。

2 调控政策成效评价

2.1 生猪补贴政策评价

目前, 生猪补贴政策是我国采取的最主要的调控生猪价格的政策工具。2007年是生猪各项政策的分水岭, 自2007年相关补贴政策实施后, 生猪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8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878万头, 比2007年增长了15.2%。规模养殖的比重也有所提高, 2008年的规模养殖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7.6%, 随后几年的养殖比重一直呈正增长态势。此外, 政策实施后, 生猪养殖风险有效降低, 生猪疫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养殖者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保护, 不仅如此, 这些政策还成功推动了生猪产业的转型。

生猪成本利润率的变动是补贴政策效用的直接反映[1]。下面建立生猪补贴效用模型。模型以1991~2010年这20a的生猪成本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 年份为解释变量。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成本利润率进行拟合, 为获取最优结果, 分别运用2次、3次、S和指数函数进行拟合, 自变量t=年份-1990, y=成本利润率/%。

结果显示2次函数拟合结果最好, 其中, R2=0.49, sig=0.493, F=2.87, 基本通过检验。得到的方程为:y=0.16t2-3.4t+25.33。

由上式对2007~2010年的生猪成本利润率进行预测并与真实值进行对比, 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自2007年国家施行生猪补贴政策后, 成本利润率真实值明显高于未实施政策情况下的预测值, 这说明补贴政策对于提高生猪的成本利润率有一定作用, 生猪补贴政策对促进我国生猪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但是仅通过成本利润率来判断政策执行效果还是不够的, 生猪补贴政策的实施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首先, 政策对生产的刺激逐渐衰退, 2009~2012年生猪养殖规模的增长比重逐年下降, 至2011年下降到了2.1%。由于连续几年政策相对稳定, 生猪养殖户对政策的预期也逐渐稳定, 这使得各地政府和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降低, 限制了生猪市场的发展空间。其次, 生猪补贴政策存在实施对象错位和对散养户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 在对生产者进行补贴时, 只注重对规模养殖户进行补贴[2]。此外, 在进行政策补贴时应考虑到地区差异, 这样才能促进生猪补贴长效机制的建立, 但是我国当前施行的生猪补贴未能完全体现地区差别化, 这使得各地生猪市场价格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拉大, 对于整个国家生猪市场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2.2 生猪信贷支持政策评价

由2007年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到2011年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 这些政策虽然涉及了生猪信贷的有关内容, 但是既不具体, 颁布后也没有得到有效施行。可以说, 目前我国生猪信贷政策仍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绝大部分需要国家金融扶持的小养殖户无法找到贷款途径, 享受不到政策的扶持, 面临了很多现实问题。以北京为例, 有关学者在北京郊区生猪养殖场进行调研时发现, 超过50%的养殖户存在贷款需求, 并且贷款需求与养殖规模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但是有贷款需求的养殖户中, 申请过贷款的比例还不到50%, 即使是成功申请了贷款的养殖户仍表示, 他们依然有贷款需求[3]。可见, 生猪信贷支持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还是不理想的。

2.3 国家储备肉政策评价

国家储备肉政策执行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因为它不仅能满足特殊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还能在短期内降低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但是, 从目前储备肉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 我国储备肉政策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9年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中指出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来发布预警信息, 增加储备等措施。从《预案》颁布后的实施结果来看, 有实质调控效果的措施主要是信息预警和冻肉的收储或投放, 其他措施并无实际意义[4]。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首先, 二级响应和一级响应措施中主要为冻肉收储, 启动一级响应的生产和补贴措施的可能性较小;其次, 生猪活体储备仅起到饲养补贴的作用, 并没有实际地改变生猪养殖量, 无法有效控制市场;此外, 我国的储备肉数量较少, 目前中央冻肉储备仅为20万t左右, 仅占全国猪肉年产量的0.3%, 这使得储备肉政策并不能达到很好的调控效果。

2.4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整体评价

自2007年国家颁布并施行一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政策以来, 生猪价格得到了一定控制。从价格水平调控效果来看, 生猪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缓解, 大部分时间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始终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较政策实施前增加, 生猪价格在2007年3月最低仅为18.66元/kg, 但是到了2011年6月达到35.08元/kg, 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这表明2007年以来的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并未有效遏制国内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局面。

从稳定市场供应的效果来看, 国家的调控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 生猪存栏量超过了《预案》中制定的标准4.1亿头。但是, 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比一直高于理论所要求的10%, 这说明当前的政策对于稳定生猪市场供应的效果并不理想。

政策实施的时机也并不准确。2007年当生猪价格上涨时, 政府采取了刺激生猪生产的激励政策, 以求通过增加生猪市场供应来降低生猪价格。但是由于生猪价格上涨时, 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使生猪存栏量增加, 直接导致下一期的生猪生产过剩, 使得价格下跌。此外, 政府往往在生猪价格暴涨暴跌时对其进行干预, 而对价格稳定时的生猪市场并不关注, 由此造成了政策施行的滞后性。

3 政策建议

3.1 政策调控尺度要合理

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手段对生猪市场进行调控, 过度的行政干预解决不了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 最终还是得依靠市场自身来解决。因此, 政府在进行市场干预时必须把握好调控尺度。政府除了在生猪价格出现下跌或者上涨时对其进行调控, 还要在生猪价格稳定时根据玉米、大豆等饲料价格来监测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 保证生猪市场的正常运行。

3.2 加强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立法工作

目前, 我国基本每年出台一个生猪价格调控政策, 如2007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2009年《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和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等。这种一年一政策的方式直接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长期生产决策, 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生产预期, 对于生猪市场的供求稳定也极为不利。因此, 保证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政策的立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3 完善信息预警系统

准确有效的信息是形成合理预期和正确指导生产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平稳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同时为政府有效地干预生猪市场提供了信息基础。现阶段, 我国关于生猪与猪肉价格的信息渠道很丰富, 相关数据也较易获取, 但是获得生产和消费数据的渠道并不多, 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很难准确判断生猪市场未来的供求形势。因此, 政府应积极建立权威的信息预警系统, 及时发布有关生猪生产、消费和库存等多种信息, 多途径多方式地引导养殖户掌握生猪价格波动规律, 合理对市场进行预测, 从而实现生猪市场的供求平衡。

3.4 推进生猪期货市场的发展

完善我国生猪期货市场的运行, 不仅有利于养殖户及生产加工者在生猪价格大幅波动时提前锁定利润, 也有利于生产经营者通过大豆、玉米等养殖成本投入的期货交易与生猪期货交易实现成本与利润的双向锁定, 从而规避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5]。因此, 应在国内推广生猪期货, 促进我国生猪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作为世界养猪大国, 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 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呈现非正常波动状况, 从1988年后, 我国生猪价格大概每隔3a左右就有一次波动, 并逐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 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市场稳定, 同时也给我国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稳定生猪价格, 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政策, 例如《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等。本文将从政策实施的背景、现行生猪调控政策、对现行政策评估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其展开系统研究, 以期为今后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生猪市场,生猪价格,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方平, 林映丹.我国生猪补贴政策及其效用研究[J].江西科学, 2011 (04) :428-435.

[2]王彦炯.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及政策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3]崔小年, 乔娟, 宁攸凉.北京市生猪信贷支持及用地政策实证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11 (10) :36-38, 40.

[4]张富, 胡铁华.我国生猪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12 (22) :16-19.

沪深等城市调控政策转向 篇9

3月25日,沪、深、汉、宁四城连出楼市调控政策,双双提高购房社保缴费年限和二套房首付比例,象征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正式拉开序幕。新政规定,外地户口缴纳社保年限上海“2改5”、深圳“1改3”;二套房首付比例上海普通/非普通住房50%、70%,深圳是认贷认房(有条件)首套首付比例3成提升至4成。武汉、南京也调整了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点评

由房价调控政策引发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房地,价格,政策,成效,局限性

一、近年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房价变化情况

1998年, 国家拉开了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房地产开始由“计划”走向“市场”。但是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具有自身的不足, 我国房地产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轨道的状况, 部分地区房价涨幅过快, 房价虚高。从图1可以看出, 从2005年初至2010年末, 全国房价指数经历了一个“回落—上涨—回落—上涨—回落”的过程。

(一)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调控政策

1. 第一阶段 (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一季度) :调控政策陆续出台,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针对2003年至2004年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 2005年3月中央出台“国八条”, 将稳定房价作为2005年物价工作的重点。全国房价指数涨幅从2004年第四季度的10.8%回落至2005年第四季度的6.5%, 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暂时被遏制住。

2006年中央进一步出台“国六条”, 拉开了2006年房地产调控序幕, 紧接着“国十五条”出台, 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 提出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要占开发总面积70%以上的标准。2006年6月1日后, 规定对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实行全额征收营业税。从图1可看出, 2006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一季度, 房价涨幅被稳在5%~6%之间。

2. 第二阶段 (2007年第二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 :上涨加速, 调控加码, 多管齐下。

从2005年至2006年, 调控政策虽然起到了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效应逐渐被市场消化, 且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更多的刚性需求, 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逐渐显现, 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 全国房价再次走出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对此, 国家在土地开发、住房消费、市场供应和金融方面都出台了调控政策;2008年上半年依旧是从紧的政策, 对土地和廉租住房都加强了管理, 并且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一时期调控政策明显加码, 抑制了2007年第二季度至2008年第一季度这波强劲的上涨行情 (期间同比涨幅从6.3%快速扩大至11%) , 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 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开始回落。

3. 第三阶段 (2008年第三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 :政策转向, 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由于2007年出台了多方位的调控政策, 抑制了房价快速上涨的行情, 且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一样, 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全国房价指数开始松动下行且快速下滑, 至2009年第一季度跌至历史最低点。为发挥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扩大内需保增长, 2008年下半年中央将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央行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住房消费方面也有所放宽, 对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2009年基本实行积极宽松的财政金融政策, 13年来首次下调商品房项目资本金比例, 从35%调低至20%。

面对多项宽松政策, 全国房价指数在2009年第三季度止跌回升。

4. 第四阶段 (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 :调控力度再升级。

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宽松的政策, 楼市由“低迷”转为“亢奋”, 2009年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景象, 引起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恐慌和不满, 从图1可以看出, 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房价指数开始上涨, 之后涨幅迅速扩大。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 政策开始收紧, 调控力度加大。2010年初, “国十一条”和“新国十条”出台, 紧接着各部委陆续出台了补充文件;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 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将限定家庭购房套数;11月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 并将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5成。在调控政策的作用下, 房价指数在2010年第二季度爬上历史高点上涨12.2%后迅速回落, 快速上涨的势头再次被遏制。

2011年1月, 继续出台“新国八条”;7月, “新国五条”出台, 进一步坚定调控决心。同时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继续上调。

(二) 2005年至2011年福州房价走势分析

福州房价快速上涨的时间比全国相对滞后, 从2006年才出现快速增长, 但其后到2008年整整两年间都在高位运行, 房价涨幅均在全国前列。究其原因, 一是福州是二线城市, 相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对政策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滞后。二是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 2006年福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 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看好, 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逐渐转变为现实, 造成居民大量购房, 量增价涨。三是福州城市建设力度加大, 城市扩容升级, 因而较集中地增加了住房需求, 带动房价不断上涨。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 从2008年开始, 福州的房价走势基本与全国的走势吻合, 同比涨幅开始缩小, 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房价同比由涨转跌, 2009年第一季度跌至历史最低点, 整个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据统计, 2008年福州市商品房销售比2007年减少46.7%, 其中住宅销售比2007年减少45.9%;商品房销售额比2007年减少41.7%, 其中住宅销售额比2007年减少40.4%。之后由于政策由紧转松, 在此利好消息的带动下, 房市由萧条转为繁荣。福州市区各大板块在售项目均价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 形成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

纵观近几年福州的房价走势, 虽然刚开始对政策的反应较为滞后, 但是经过2年的调整后逐渐与全国接轨, 2007年下半年至2011年, 福州房价走势与全国步调一致, 均经历了“上涨—回落—上涨—回落”的过程。

二、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国家出台的众多政策, 或紧或松, 都对福州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影响,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政策调控了房价的走势, 牵住了房价的“牛鼻子”

国家调控政策是依据前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房价走势而出台的, 政策出台实施后, 对房地产投资、市场的销售和消费情况都会产生影响, 也会改变人们对后市的心理预期, 进而影响后续的房价走势。从图2可以看出, 国家调控政策的出台实施带动了福州房价走势的变化, 政策严厉的时候房价呈震荡下行趋势, 政策放宽房价则有所回升。可以说, 国家调控政策牵住了房价的“牛鼻子”, 控制了房价走势。

(二) 开发商趋于理性, 拿地更为谨慎

面对2010年“两限”政策的出台, 2011年调控力度的升级, “地王频出”、土地市场一片繁荣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开发商在资金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对市场前景也不再盲目乐观, 竞拍土地更加谨慎。2011年福州市经营性用地招拍挂成交总价款比2010年下降29.53%;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比2010年下降43.75%。尤其是2011年第四季度, 出现了罕见的土地招拍挂零成交的情况, 更加反映了开发商对市场前景信心不足, 不敢贸然出手拿地。

(三) 调控分解了金融危机的压力, 减少了房地产泡沫

众所周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 而次贷危机是由房地产泡沫促成的,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 我国房价迅速下降, 投机者资金缩水, 偿债能力下降, 银行坏账累积, 进而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值得庆幸的是, 从2005年开始我国就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对市场上的投机投资需求有所抑制, 转移了一部分风险, 避免了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的现象出现, 所以当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的时候, 房价虽然出现下降, 但是没有引发严重后果, 未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现象。

(四) 加速房企的优胜劣汰, 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优化整合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调控政策, 在金融和消费方面都做了限制, 尤其是限购政策出台后, 部分购房需求被抑制, 开发商资金回笼速度减缓, 不仅影响其他项目的开发, 而且运作的成本也在增加。很多开发商资金周转压力变大, 尤其是资金实力较弱的房企, 由于资金周转不畅陷入困境, 最后不得不退出房地产市场。据统计, 2011年福州房地产企业个数为657个, 比2010年减少23个;而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开发商, 通过不断转变发展模式, 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的优胜劣汰和优化整合, 整个房地产市场才会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政策的局限性

(一) 政策调控一刀切, 压制了部分刚性需求

虽然政策对抑制投机、投资需求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同时也抑制了部分刚性需求。从目前福州各大银行来看, 首套房贷款由首付3成代替原先的首付2成, 从首套房利率上看, 也从原来基准利率的7折变成如今的基准利率, 另外央行的屡次加息, 进一步增加了购房成本, 加重了自住购房者的负担, 部分刚性需求因此被抑制。

(二) 房价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亟待调整

从表1可以看出, 购买一套90平方米普通住宅所需总价逐年递增, 房价收入比居高不下, 与2006年相比, 2011年福州的房价收入比翻了将近一番, 按照国际惯例, 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福州的房价收入比已远超这一标准, 购房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仍是一大难题。

(三) 调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造成一定压力

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不景气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压力, 直接导致土地市场遇冷, 土地出让金大幅减少。土地出让收益减少, 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量也会下降, 对保障房资金筹措造成一定压力。保障房的资金缺口变大,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就越大。

(四) 部分政策条款概念模糊, 政策执行难到位

以2011年出台的政策为例, “新国八条”第三条指出, 要“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但是并未对“明显超过”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第六条指出,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 在一定时期内, 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其中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也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新国五条”中第五条提出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 抑制租金过快上涨”, 但是“租金过快上涨”具体是到什么限度也未明确。部分政策概念的模糊, 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政策执行者钻政策的空子, 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就大打折扣。

四、几点思考

(一) 坚持行政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缺一不可

市场调节是由供求变化引起价格涨落, 从而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分配, 调节生产和流通。但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20世纪90年代“房改”之后, 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化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市场调节的不足逐渐显现, 因此在房地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中, 离不开行政调控的介入。另一方面, 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虽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也会有不足, 尤其是“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后, 市场在供需方面可能会出现失衡。市场调节虽不是万能的, 但能灵活反映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使资源达到最优组合。因此只有坚持行政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二) 重视房屋的特殊性, 引导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主要功能是居住, 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房屋逐渐演化成房地产商获取暴利的工具, 房屋的商品功能被无限放大, 居住功能完全被异化和扭曲, 不仅扰乱了房地产的正常秩序, 还可能进一步扰乱金融秩序。因此, 不仅应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 而且要引导房地产商转变发展思路, 在追求商业利润时要自律, 摒除“非暴利不合作”的心理, 特别是在政策调控的大环境下, 更应在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房地产商还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参与保障房的建设,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 中等及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置身于市场和政府保障之间的空白地带, 其住房难题已日益显现。福州作为省会城市, 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和新进城的务工人员在此定居, “夹心层”的数量与日俱增, 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安居问题, 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虽然近年来福州市大力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但是目前福州限价房均是对接拆迁安置房, 公共租赁房也基本都在偏远郊区, 交通和生活极为不便, 因此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单靠保障性住房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从政策方面予以调整。对于普通工薪阶层, 可以考虑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住房补贴标准, 政府在财政上多予支持。另外建议在较繁华的地段多建设公共租赁房, 才能增加其吸引力, 解决更多人的住房问题。

(四) 调整经济结构, 尽快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式

由于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使得其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但是过度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多弊端, 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福州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都市, 地理位置优越, 依山傍海,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一是发展“绿色经济”, 二是发展“蓝色经济”,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福州统计月报, 2006年第12期、2007年第12期、2008年第12期、2009年第12期、2010年第12期、2011年第12期.

[2]福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2011年房地产市场简报.

[3]福州市土地矿产交易中心2010年、2011年福州市土地交易数据.

上一篇:改进工作方法下一篇: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