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2024-08-24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精选八篇)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临床拟诊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患者, 抽取其中的98例 (112个膝关节) 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男73例, 女25例, 年龄18~85岁, 平均 (43.1±11.6) 岁;存在明确外伤者56例, 可疑外伤史者23例, 无外伤史者19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拟诊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 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98例患者112个膝关节进行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 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对MRI诊断结果符合率进行评价。

1.2.2 检查方法

MRI检查:所需仪器为笔者所在医院现有MRI扫描仪, 采取GPLEX线圈, 常规失状位、冠状位扫描。扫描相关参数包括:FSE T1WI TR 450 ms, 层厚4 mm, 间距0.5 mm, FRFSE T2WI TR3000 ms, 层厚为4 mm, 间距为0.5 mm。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 膝关节屈曲15°, 并且向外旋20°放置在线圈中心, 展开全方位扫查;关节镜检查:所需仪器为笔者所在医院现有Stryker型关节镜系统, 依据具体情况对膝关节前外、前内等入口进行选择, 按照内外侧、前后角、体部的顺序展开一系列的检查, 并对半月板股骨面、胫骨面、内外侧缘进行认真的观察。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本组98例拟诊患者112个膝关节经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半月板Ⅰ级损伤34个, Ⅱ级损伤50个, Ⅲ级损伤28个。关节镜检查证实, 膝关节半月板Ⅰ级损伤34个, Ⅱ级损伤50个, Ⅲ级损伤28个。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

2.2 盘状半月板分型与撕裂类型

本组112个膝关节盘状半月板中, MRI分型为板型者56个 (50.00%) , 楔型者30个 (26.79%) , 肥角型者26个 (23.21%) ;撕裂类型属于复合裂者51个 (45.54%) , 属于水平裂者40个 (35.71%) , 属于放射裂者16个 (14.29%) , 属于纵裂者5个 (4.46%) 。盘状半月板分型与撕裂类型关系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 对盘状半月板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国内的研究中存在两个主要理论, 一个是先天性, 另一个是后天性。先天性理论认为,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因一些原因的影响, 使得半月板出现不同程度的盘状。后天性理论则指出,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半月板由于受到异常运动或者是碾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增生肥厚的发生[2]。但是, 不管是哪一种理论学说, 盘状半月板属于一种发育异常, 相对于正常半月板更加容易发生撕裂损伤, 存在潜在的风险,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及早对盘状半月板进行确诊, 积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治疗的临床意义重大。

目前在临床上, MRI技术以其无创性、准确性在膝关节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MRI检查能够任意断面成像, 从而使典型盘状半月板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现阶段临床早期诊断盘状半月板的首选手段[3,4]。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拟诊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患者展开了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 经对比发现, MRI检查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分级中与关节镜的符合率达100%。经MRI分型发现, 本组112个膝关节中MRI分型为板型者56个, 楔型者30个, 肥角型者26个, 撕裂类型属于复合裂者51个, 属于水平裂者40个, 属于放射裂者16个, 属于纵裂者5个。并且, 盘状半月板分型与撕裂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是并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样本容量相对较小有关, 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属于一种发育异常, 容易造成组织损伤, 临床采取MRI技术对其展开早期诊断、分型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且MRI检查属于无创检查, 患者更容易接受, 其分辨率更高, 能够准确判断盘状半月板分型和撕裂类型, 这对于临床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重视。

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进行评价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临床拟诊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患者98例, 对其采取MRI技术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评价MRI检查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98例患者112个膝关节经MRI检查证实膝关节半月板Ⅰ级损伤34个, Ⅱ级损伤50个, Ⅲ级损伤28个。本组患者经关节镜检查后发现, MRI检查符合率高达100%。结论:经MRI检查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 准确性高, 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损伤,MRI,诊断,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惠苑, 李刚, 王新波, 等.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 :199-200.

[2]徐春黎.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2) :200-201.

[3]牛冬菊.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 :72, 82.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2

[关键词] 关节镜;盘状半月板损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 R68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231-02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是一类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多见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故有学者将其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病变。由于盘状半月板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以及机能的改变[1]。随着关节镜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破裂的诊断以及治疗中的运用,其具有不损伤滑膜、术后滑膜炎的反应较轻而且手术时间短等特点,从而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60例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7~54岁,平均(17.2±8.2)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病程2 d~11年,中位时间为31 d。患者临床表现:弹响47例,关节疼痛56例,关节交锁18例,股四头肌萎缩21例,麦氏征阳性57例,浮髌试验阳性48例以及研磨试验阳性37例。术前对患者采用膝关节影像学检查显示外侧间隙增宽42例,MRI提示盘状半月板损伤52例。术前采用Lysholm评分[2]为(60.2±4.3)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异常、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对患肢采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常规在外侧切口置入30°关节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按照髌上囊、髌股关节、内侧间隙、髁间窝、外侧间隙的顺序进行探查,对盘状半月板破裂部位以及类型进行明确,而后确定手术方法。在本临床研究中,笔者对53例患者采用部分切除成形术进行治疗,7例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后在尽可能的对正常半月板组织保留的情况下对半月板进行修正达到具有后角、体部以及前角。同时保持其外形以及厚度接近正常组织,使其边缘较为稳定。待修整后运用探针对其进行探查,确保其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对麦氏征进行判断为阴性后,充分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并对半月板碎片进行清除。

1.2.2?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并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 d,3 d后对关节积液明显的患者采用关节穿刺进行抽液。术后1 d对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以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术后3 d对患者进行踝泵、屈膝练习,并进行扶拐下地训练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周开始屈膝活动90°的训练,术后2周进行120°的训练,4周进行不负重屈膝训练。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进行评定[2]。优:关节无交锁、弹响和疼痛,患者活动不受限制;良:关节无交锁以及弹响,偶尔出现轻度疼痛,活动不受限制;可:其可有弹响,活动时有轻中度疼痛,活动不受限制;差:关节有交锁或者弹响,运动时有中重度疼痛,活动受限制。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并于某次随访时记录Lysholm 评分[2],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在治疗后3、6、12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6个月与12个月比较,随访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5 7,P=0.464 2),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00 0,P=0.014 3);3个月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1 8,P=0.002 2)。术后末次随访进行Lysholm 评分结果为(93.2±3.8)分,明显高于术前(t=6.534,P<0.05)。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对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研究发现,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但由于多数患者有膝关节外伤史,从而导致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弹响、肿胀、疼痛绞锁等,继而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程度。孙洪波[3]研究发现盘状半月板可导致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当其发生撕裂后不但对软骨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对导致软骨的磨损,继而诱发关节退变加速,故其认为对于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一旦确诊就应当进行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王鹏福[1]指出,对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盘状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其虽然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由于其切除后失去了半月板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关节面接触面积降低,继而诱发关节退变[4]。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并在术后随访中发现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贺侃松等[5-7]的研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其具有对半月板进行修整、成形,从而恢复了半月板的正常形态以及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鹏福,陈海南,董启榕.膝关节镜下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J].河北医药2011,33(15):2266-2267.

[2] 蒋健,郭开今,周冰,等.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3):175-176.

[3] 孙洪波.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48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84,86.

[4] 唐育才,张秀英,汪秀萍.辛维凤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210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32-33.

[5] 贺侃松,邓德礼,肖立军,等.徐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份板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63-164.

[6] 汤顺娟,侯欣,骆华松,等.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96.

[7] 万永民.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9例临床观察[J].中國现代医生,2010,48(18):148-149.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疑诊为膝关节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120例。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弹响、关节肿胀、行走困难、移动障碍等。其中男性82例, 女性38例;年龄19~81岁, 平均年龄42.8岁。其中有明确外伤史71例, 可疑外伤史29例, 无外伤史18例;120例中138个膝关节损伤, 其中双膝关节18例, 左膝关节62例, 右膝关节60例。

1.2 方法

对本组病例进行MRI检查并进行关节镜检查, 了解MRI检查诊断符合率。 (1) MRI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EXCITEⅡ1.5 T超导MR扫描仪, GPLEX线圈, 常规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扫描参数:FSE T1WITR450ms, TE15ms, 4mm层厚, 0.5mm间距;FRFSE T2WI TR3000ms, TE90ms, 4mm层厚, 0.5mm间距;PDWI TR3000ms, TE15ms, 4mm层厚, 0.5 mm间距。病人取仰卧位, 患膝屈曲15°并外旋20°置线圈中心。 (2) 关节镜检查:采用Stryker型关节镜系统, 根据情况选择膝关节前外、前内、髌内上入口, 按内外侧、前后角、体部的顺序检查, 认真观察半月板股骨面、胫骨面、内侧缘、外侧缘。检查由骨外科关节镜医师完成。

2 结果

120例138个膝关节患者经MRI检查:Ⅰ级损伤38个, Ⅱ级损伤54个, Ⅲ级损伤46个。对本组病例同时进行关节镜检查:Ⅲ级损伤46个诊断相同46个, 其中斜行撕裂12个、水平撕裂10个、桶柄样撕裂8个、放射状撕裂9个、纵行撕裂及复合撕裂7个诊断符合率100%。

3 讨论

半月板由纤维软骨组成, 正常情况下氢质子含量极少, 内部大分子滑液相互作用, 使质子的旋转率降低, 在所有脉冲序列的MRI均呈低信号[2]。而当半月板退变或撕裂时, 关节液中的氢质子渗入退变或撕裂处, MRI信号加强。因此, 采用T1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扫描可以提高半月板损伤诊断的正确率。应用MRI自旋回波 (SE) 序列T1WI、T2WI及质子加权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多维成像, 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其T1WI图像清晰, 空间分辨率高, 而且伪影和信号丢失少, 能较好反应半月板的内部情况;T2WI像的半月板和关节液信号对比强烈, 利于观察半月板表面;而质子密度像则对半月板内信号变化十分敏感[3]。

MRI诊断半月板损伤分级[4]:Ⅰ级:即早期退行性变或变性, 在病理上表现为灶性的或早期的半月板黏液样变性, 这是由于半月板内纤维软骨基质内的黏多糖产物的增加所致。在MRI的T2W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有灶性的点状或小结节状高信号影, 但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Ⅱ级损伤:组织学改变为半月板黏液样或透明性改变加重, 病变范围比Ⅰ级要广, MR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 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 这是Ⅰ级信号的延续, 有时可延伸到半月板的关节囊边缘, 有发展为前后角破裂的倾向。半月板Ⅲ级损伤:组织学改变为半月板已发生纤维软骨板的破裂, 关节滑液渗入撕裂的半月板内导致信号增高, 分为垂直撕裂、水平撕裂、斜行撕裂、纵形撕裂、放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

磁共振成像 (MRI) 设备改进和半月板特殊扫描序列的开发, 可多方位清晰显示半月板内部结构, 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达到了与关节镜金标准相似或更佳的效果[5]。总之, 磁共振成像对半月板损伤诊断是一种先进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可多方位任意角度成像, 能很好地显示半月板的结构和病变, 还可显示周围韧带损伤、肌肉损伤及骨挫伤, 是诊断半月板损伤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疑诊为膝关节半月板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120例, 进行MRI检查并进行关节镜检查, 了解MRI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120例138个膝关节患者经MRI检查:Ⅰ级损伤38个, Ⅱ级损伤54个, Ⅲ级损伤46个。对本组病例同时进行关节镜检查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半月板损伤诊断是一种先进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可多方位任意角度成像, 能很好地显示半月板的结构和病变, 还可显示周围韧带损伤、肌肉损伤及骨挫伤, 是诊断半月板损伤首选方法。

关键词: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MRI,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涂茜, 罗述祥, 刘圆圆, 等.MRI和X线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 3 (1) :54~56.

[2]于红伟, 纪斌平.盘状半月板的病因学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 (3) :222~224.

[3]王淑丽, 王林森, 王植, 等.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类型及损伤的MRI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 (1) :66~69.

[4]丁晓毅, 陆勇, 江浩, 等.盘状半月板MRI分型初探[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0, 11 (1) :46~49.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整群选取2010年6月一2014年6月期间,该院行MRI检查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镜检查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为(33.6±8.9)岁,其中右膝30例,左膝22例。病程为1周~14个月,有明确外伤史患者40例(占76.92%)。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弹响、伸屈活动受限、关节交锁、旋转试验阳性等。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Signa Excite 0.3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位,采用膝关节表面接收线圈并固定,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扫描。序列采取矢状位:TSE PDWI:TR/TE 2000 ms/17ms;T2WI:TR/TE 3890 ms/99 ms;层厚4 mm,层间距0.4 mm,FOV 170 mm×170 mm,矩阵256×256。冠状位:SET1WI:TR/TE562 ms/22 ms;STIR:TR/TE/TI 3600 ms/71 ms/90 ms;层厚4 mm,层间距0.4 mm,FOV 180 mm×220 mm,矩阵256×256。

1.3 诊断标准

MRI资料由两名具有多年MRI诊断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阅片,意见不同时有更高年资医师协商出统一结果,将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分正常(0度)、变性(Ⅰ~Ⅱ度)、撕裂(Ⅲ度)三类[2]。膝关节镜检查由两名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多年膝关节镜检查经验的骨科医师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分为正常、磨损、撕裂三类。

1.4 观察指标

MRI诊断为正常和变性的患者为阴性,诊断为撕裂的患者为阳性;膝关节镜检查诊断为正常和磨损的患者为阴性,诊断为撕裂的患者为阳性。以膝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计算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1.5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结果与膝关节镜诊断结果的对比见表1。由表可知,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为100%,准确率为91.5%。MRI与膝关节镜对半月板撕裂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说明MRI诊断符合关节镜诊断。

注:χ2=1.32,P>0.05。

3 讨论

正常半月板位于胫骨和股骨之间,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半月状纤维软骨盘,分内侧半月板,呈“C”型;和外侧半月板,呈“O”型。盘状半月板,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如盘状,软骨表面不能很好地维系胫骨和股骨的活动,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盘状半月板不能像正常半月板一样协调胫股关节,吸收活动带来的正常震荡,减少关节软骨受到的压力,当受到轻微的外伤时即有可能造成盘状半月板撕裂。有文献报道肥角型盘状半月板形态与股骨髁曲面吻合度最低,因此,在膝关节反复活动中最易损伤,发生撕裂[3]。当半月板发生损伤时,其治疗方式主要依据半月板损伤的程度来决定[4]。所以高效正确地诊断出半月板撕裂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MRI是目前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用的检查手段。MRI不仅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还可以多层次、多方位成像,这极大的方便了临床医师对半月板损伤的观察[5]。因此,MRI在对半月板损伤选择临床术式及术后评估时,MRI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在膝关节部位的限制,在膝关节手术时,手术视野局限,只能暴露目标的一部分,无法观察到病变的全貌,以致手术过程难度较大。MRI其特点就是多方位多层次观察病变,可以为术者提供清晰的视野,帮助临床医师准备定位病变位置,同时对半月板损伤程度也能提供准确的判断。这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也能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痊愈,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恢复有很大好处。同时有研究提到MRI与关节镜两者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是骨科和影像科今后诊断、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发展方向[6]。

该研究中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准确率为91.5%,敏感性为100%,结果与满育平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但在该组病例52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经关节镜确诊未发生盘状半月板撕裂,而MRI检查提示为盘状半月板撕裂,说明MRI在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但是MRI因其无创、简单的检查方式,更易为患者接受。MR关节造影还有助于鉴别修复后半月板和半月板的再次撕裂,当高信号的造影剂进入半月板内时,表明存在新的撕裂[8]。所以,不断严格控制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标准,丰富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的经验,将有助于MRI更好的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MRI在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MRI诊断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52例经关节镜证实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有无撕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MRI表现,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对比,计算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果 以关节镜为金标准,52例中MRI诊断半月板撕裂敏感性为100%,准确率为91.5%。结论 MRI诊断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MRI,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晓新,余家阔,张柳,等.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10(32):857-862.

[2]杨清华,王穗春,刘卫军,等.磁共振T1WI-SPIR与关节镜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3):77-80.

[3]李东明,邓开鸿,张旸,等.双膝关节盘状半月板mri分型及损伤特点[J].华西医学,2013,28(2):1854-1857.

[4]李豪刚,曾军,李兴荣,等.MRI在盘状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4):198-199.

[5]吴杰,朱小云,赖天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9):92-96.

[6]唐犁春,马步超.MRI与关节镜诊断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69-71.

[7]满育平,马隆佰,韦建勋,等.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磁共振成像与关节镜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1):16-19.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 (32膝) , 选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 全部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男13例, 女17例;年龄11~50岁, 平均年龄32.1岁;病程10天~30年;关节镜检查:根据Watanabe盘状半月板分型标准, 完全型12例, 非完全型18例。损伤类型:混合裂10例, 放射状裂9例, 水平状裂7例, 桶柄裂4例, 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其中有明确损伤者16例, 占53.3%, 原因不明者14例, 占46.7%。所有患者均有膝疼痛, 有16例有弹响, 13例膝关节活动受限, 12例出现股四头肌萎缩, 9例有交锁征, 7例打软腿。合并骨性关节炎10例, 4例合并内侧滑膜皱襞。

1.2 手术方法

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直径4.0mm、30°广角Smith&nephew关节镜,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大腿中段以气囊止血带结扎, 采用标准的膝前外侧、前内侧入路, 利用探沟全面检查盘状半月板的形态、损伤类型及范围。盘状半月板成形术首先要切除半月板内侧1/3, 以解决手术空间狭小的问题, 然后再一次探查保留的半月板[3], 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行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次全切术及半月板全切除术。半月板成形术是使用半月板蓝钳咬除盘状半月板中央, 保留其周边部分6~8mm, 并修整为与正常半月板类似的斜坡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适用于广泛复杂损伤及后角纵行撕裂达周缘者;半月板全切除术适用于关节囊缘较广泛撕裂、半月板缘已受累不稳定等情况, 行全切术。

1.3 术后处理

常规抗炎, 预防感染, 置患者屈伸膝位, 抬高患肢, 术后第一天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 100次/天, 加强股四头肌锻炼, 术后3天去除患肢加压包扎, 进行屈膝练习, 并可扶拐下地行走, 术后4~6天可屈膝活动达90°, 2周屈膝活动120°, 2周可下地行走, 12周恢复运动功能。

1.4 疗效判定

临床结果评价按Ikenchi方法:优:活动无受限、无响声及疼痛;良:偶尔轻微疼痛, 活动无受限;可:轻微疼痛、响声, 运动时略受限;差:活动疼痛和运动受限[2]。

2 结果

半月板成形术19例, 半月板次全切术10例, 半月板全切除术1例。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患者的肿痛症状消失或减轻, 8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度。IKenchi评分优17例, 良10例, 可3例, 差0例, 优良率90%。

3 讨论

盘状半月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青少年多见。盘状半月板易破裂, 受到轻微的垂直和扭转应力就有可能破裂。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呈上升趋势。过去采用的半月板全切除术, 虽然能解除盘状半月板的非生理性活动, 症状完全消除, 短期效果满意, 但远期疗效不佳[3], 由于切除后关节间隙较大, 会引起明显关节不稳, 且失去了正常生理载荷传导[4], 导致关节软骨损伤, 继发创伤性关节炎[5]。有学者研究证实, 半月板能传导载荷、吸收震荡、改善膝关节压力分布和滑液分布, 起到加强关节软骨营养、防止退变和稳定膝关节的作用[6]。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主张对半月板尽可能修复, 避免行全部切除,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能保留部分半月板, 可减少或延缓膝关节退行性变化[7], 半月板切开术已逐渐被淘汰。

膝关节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准确率高、感染机会少、并发症少、恢复快, 手术在直视下进行, 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切除的范围, 已成为广大骨科医师和患者所认同的微创手术,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宇, 郑江, 杨镇.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7) :594-595.

[2]肖建军, 唐建坤, 熊向阳.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35例[J].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37 (4) :460-462.

[3]段广斌, 李晓虎, 郭鹏.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J].吉林医学, 2008, 29 (23) .

[4]胡柯嘉, 冯德宏, 王凌.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 26 (12) :1457-1461.

[5]吴海山, 徐青镭.膝半月板外科与组织工程学重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9:94.

[6]莫新发, 刘先银, 曾昕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 男19例, 女6例, 年龄18~42岁, 平均 (26.0±2.8) 岁, 左膝10例, 右膝15例, 均为外侧半月板, 且合并损伤。术前常规行MRI检查[3], 提示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23例, 非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2例。单纯有疼痛症状7例, 单纯有弹响症状5例, 同时有疼痛和弹响症状13例, 有关节绞锁史的18例, 有明显外伤史12例 (急性损伤4例, 慢性损伤8例) , 无明显外伤史13例。查体股四头肌无明显萎缩4例, 轻度萎缩17例, 中度萎缩3例, 重度萎缩1例。所有病例麦氏试验均为阳性。按Watanabe盘状软骨分型[4], 关节镜下诊断:完全型18例, 不完全型7例, Wrisberg韧带型0例。单纯水平裂18例, 水平裂合并纵裂或斜裂等混合裂7例。

1.2 方法

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 采取仰卧位, 腰硬联合麻醉, 大腿根部扎气囊止血带, 取髌下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常规镜检, 用探针对半月板全面的探查, 了解盘状半月板的类型、撕裂的类型及程度, 并确定手术方式。 (1) 对于完全型表面无裂口的, 用钩刀在其中内1/3处人为切一裂口, 用篮钳从此入手逐一咬除; (2) 对于完全型表面有裂口的, 直接从裂口处入手用篮钳将其逐一咬除; (3) 对于不完全型表面有裂口的, 可从裂口处或游离缘处入手, 用篮钳将其逐一咬除; (4) 对于不完全型表面无裂口的, 可直接从游离缘入手, 用篮钳将其逐一咬除[5]。手术方式: (1) 全切除术:用篮钳将半月板近关节囊处全部切除。 (2) 次全切除术:用篮钳将半月板撕裂松弛部分切除, 保留小面积残缘, 刨刀修整。 (3) 部分切除成形术:用篮钳将半月板撕裂松弛部分切除, 保留原面积的30%~40%, 保留边缘的宽度约0.6~0.8 cm。具体情况要盘状半月板类型, 撕裂的类型、部位、范围, 边缘的稳定性等实际情况而定。用刨刀修整残缘。探针探查确定残存半月板稳定, 麦氏试验阴性, 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吸去碎屑。以棉垫加压包扎冰敷, 无需放置引流管[6]。麻醉过后即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练习,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练习, 20~30组/d, 20~30次/组。第2天开始进行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先被动屈膝到135°~150°, 每次维持10 min, 3次/d, 以后主动屈膝练习。住院时间12~14 d。术后按康复计划和康复内容进行康复锻炼约3个月, 关节腔注入透明质酸钠针1支/次, 1次/周, 共5次。术后2周后下地负重, 6周后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3个月后可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定期复查评定膝关节功能。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Ikeuch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优:活动无受限, 无疼痛和弹响;良:偶尔轻微疼痛;可:轻微疼痛、弹响, 运动时略受限;差:活动疼痛和受限。优良率= (优+良) /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25例中, 镜下时间20~45 min, 平均32 min。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19例, 次全切除术4例, 全切除术2例。术后关节腔积液5例, 约20~25 ml, 经穿刺抽吸后逐渐吸收, 无感染等并发症。23例获得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优17例 (73.91%) , 良4例 (17.39%) , 可1例 (4.35%) , 差1例 (4.35%) , 优良率达91.30%。

3 讨论

月板属于膝关节腔内重要结构, 具有保持股骨和胫骨关节面稳定、吸收冲击力、保障膝关节稳定及润滑性的重要作用。盘状半月板指膝关节半月板发育异常, 是一种先天性畸形, 不同种族和区域之间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在东方人种中发病率约15%, 在西方为1.4%~15.5%[7]。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板对胫骨平台关节面覆盖多且肥厚, 导致膝关节结构结构异常, 在膝关节受到冲击力时易形成异常剪切力, 造成盘状半月板损伤破裂。

早期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症状性盘状半月板的最可靠方法, 传统切开手术对患者半月板损伤较大, 同时由于视野受限, 易残留后角形, 给患者带来关节面磨损以及二次损伤, 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膝关节镜属于微创手术, 术中视野清晰, 准确率高, 对患者半月板损伤较小, 术后恢复周期短, 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手术。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手术方式较多, 包括部分切除成形、次全切除以及全切除, 需要根据患者盘状半月板损伤实际情况及手术禁忌证谨慎选择[8]。另外, 术后康复锻炼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关节粘连发生的关键, 需循序渐进。

通过对本组25例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有如下心得体会: (1) 术前仔细查体, 常规行膝关节X线和MRI检查。对患者进行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定,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康复内容、康复计划。 (2) 术中关节镜检后, 根据盘状半月板的类型, 撕裂的类型、范围、部位等决定行部分切除成形术或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3) 术后住院期间严格按照术前制定的康复内容和康复计划, 指导和监督患者的康复锻炼。 (4) 患者出院后定期回院复查, 根据情况必要时调整或重新制定康复目标及计划。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本组患者结合合理的个体化康复锻炼, 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体会和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11月-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25例 (均为单侧, 左膝10例, 右膝15例)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其中完全型18例, 不完全型7例。关节镜检确诊为盘状半月板且均合并有损伤, 根据撕裂的类型和程度, 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19例, 次全切除4例, 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加强康复锻炼 (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本组25例均手术顺利, 无常见的手术并发症。23例获得随访, 时间为5~27个月, 平均16个月。按Ikeuchi法评定膝关节, 优17例 (73.91%) , 良4例 (17.39%) , 可1例 (4.35%) , 差1例 (4.35%) , 优良率达91.30%。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创伤小, 恢复快, 近期疗效良好, 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关节镜,半月板切除

参考文献

[1]张振勇.MRI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 2012, 27 (8) :898-901.

[2]朱伟, 朱礼贤, 陈春茂.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10) :945-947.

[3]Bae J Y, Park K S, Seon J K, et al.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medial meniscectomy on 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J].Med Biol Eng Comput, 2012, 50 (1) :53-60.

[4]温志勋, 曾淳, 刘先银, 等.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 10 (3) :197-199.

[5]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1) :1278-1280.

[6]Shiramizu K, Vizesi F, Bruce W, et al.Tibiofemoral contact areas and pressures in six high flexion knees[J].Int Orthop, 2009, 33 (2) :403-406.

[7]Wieser K, Betz M, Farshad M, et al.Experimental loss of menisci,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gradually increases anteroposterior knee laxit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2, 20 (10) :2104-2108.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66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疼痛38 例, 弹响和错动29 例, 绞索20 例;习惯既往外伤史41 例, 主要为摔伤和扭伤。通过查体发现外侧膝关节间隙压痛32 例, Mc Murray阳性29 例, 股四头肌萎缩28 例, 膝关节伸直受限20 例, 屈曲受限11 例。患者年龄最小8 岁, 最大67 岁, 平均 (37.67±0.87) 岁, 左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2 例, 右侧半月板损伤34 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各33 例。研究组中男18 例, 女15 例;年龄9~76 岁, 平均 (36.3±11.4) 岁。对照组中男19 例, 女14 例;年龄9~74 岁, 平均 (35.8±10.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应用Stryker公司生产的10° 与30° 关节镜进行手术, 对患者实施膝前外侧与前内侧入路或髌上内侧入路。首先通过探针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探查, 了解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对于可保留5~8 mm宽度的应用半月板成形术;对于广泛性撕裂或肌裂孔出保留半月板组织在2~3 mm以下的应用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手术。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如饮食、环境和健康教育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 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心理护理临床中收治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大多数为青壮年, 平均年龄较小, 对于半月板损伤是否会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产生非常大的恐惧和疑惑, 担心手术治疗后是否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产生焦虑和不安的心理[3]。因此, 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应当耐心向患者解释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原则、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手术效果等, 打消患者的疑虑。介绍同类型的手术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 提高治疗信心,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4]。

1.2.2.2 体位护理与观察手术后, 将患者的患肢抬高20°~30°, 在患肢下放置气枕以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肿胀。注意观察患者的血运情况, 使用弹力绷带棉垫加压包扎, 以防止关节囊出血积液[5]。注意肢体末端的血运, 定时探查患者足背情况, 如果出现肢体端发麻、颜色发紫或肿胀, 提示可能是包扎过紧导致静脉回流受限, 从而引发血运障碍, 此时要立刻给予松解, 找到合适的包扎力度[6]。

1.2.2.3 股四头肌的锻炼 (1) 应用踝泵运动法锻炼股四头肌, 患者首先背伸踝关节, 将膝关节伸直, 收紧股四头肌, 坚持3~5 s后放松, 4~5 次/d, 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7]。 (2) 直腿抬高, 采取坐位将膝关节伸直, 慢慢向天抬高30°, 在空中坚持3~5 s, 连续做20~30 个, 3 次/d。

1.2.2.4 膝关节康复锻炼 (1) 未缝合半月板患者的康复锻炼。本组中有11 例患者年龄在14 岁以下, 通过关节镜证实为半月板损伤后手术治疗没有对破裂处进行缝合。手术后患肢屈膝30°, 使用石膏固定, 坚持4 周, 从术后第2 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第5~12 周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第3 个月逐渐开始进行负重训练。 (2) 半月板次切除术患者的康复锻炼。术后第2 天开始股四头肌锻炼, 采取管型石膏固定的患者将石膏拆除后应用下肢功能锻炼器对膝关节进行持续被动屈伸锻炼, 2 次/d, 1 h/ 次。最开始使用时, 控制在30°~40°, 之后以每天10°的频数增加。在适当锻炼后扶拐行走锻炼。可以在患者踝关节位置绑扎沙袋, 实施提升功能锻炼, 坚持2 次/d, 15 min/ 次, 重量从1 kg增加到3 kg, 术后10~12 周逐渐开始下地行走[8]。 (3) 半月板全切除术患者的康复锻炼。手术后常规引流, 对于容量大于50 ml的患者, 需要进行加压包扎, 手术后第1 天采取坐位对股四头肌进行锻炼, 术后1 周负重1.5 kg抬腿运动, 直到股四头肌的功能恢复正常, 不需要增加负重重量, 防止对韧带造成损伤。术后第2 天即可使用下肢功能锻炼器对膝关节功能进行锻炼, 具体方法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相同。 (4) 出院康复锻炼。患者伤口一期愈合后若患肢主动屈膝大于90°, 即可出院, 根据患者的实际功能锻炼情况予以出院指导[9]。早期可以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的方式提高耐力, 增强肌力, 逐渐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术后4 个月开始进行侧蹬及走8 字灵活运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Ikeuchi评分法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 优秀:治疗后膝关节活动无受限, 没有关节响声或疼痛;良好:膝关节疼痛症状较轻, 且出现频率较低;可:疼痛症状轻微、有响声、有运动受限的症状;差:疼痛程度较大且日常活动受限。优良率= ( 优秀例数+ 良好例数) / 总例数 ×100%。护理满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 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同时, 应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评分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1%, 对照组60.7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694,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632, P<0.05) , 详见表2。同时,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 (48.45±6.84) 分, 对照组为 (40.12±5.93)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86, P<0.05) 。

3 讨论

盘状半月板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膝关节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出现异常, 骨性结构也发生改变, 半月板损伤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证实膝关节半月板具有传统载荷、吸收震荡及改善关节滑液与压力分布, 同时起到防止退变、稳定膝关节的作用[10]。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在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股四头肌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股四头肌锻炼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应坚持早期锻炼、主动锻炼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综上所述, 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科学的手术基础上应用有效的康复护理手段, 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及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患者采用术后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科学的手术基础上应用有效的康复护理手段, 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戴璐, 王正梅.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0) :23-24.

[2]谭国昭.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 :21-22.

[3]王楠.42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48-49.

[4]宋艳敬.儿童盘状软骨损伤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C]//2010第三届积水潭骨科论坛 (2010第四届肌骨影像论坛) 论文集, 2010:421-422.

[5]曾广轩, 朱道信, 周建国.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5) :14-16.

[6]林穗红, 陈翠玲, 王莉, 等.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08, 2 (1) :89-91.

[7]赵元杰, 赵永明.关节镜下自体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7) :82-84.

[8]李艳, 张立宏, 武天舒, 等.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术23例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 2008, 29 (6) :452-453.

[9]杨化群, 杨永峰.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0) :40-42.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 例, 男11 例, 女28 例;年龄18~62 岁, 平均34 岁。左膝19 例, 右膝20 例。追问病史, 其中16 例有明确的创伤史。主要症状有膝关节疼痛、肿胀、交锁及活动障碍等现象,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 其中37 例显示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按Watanabe对盘状半月板进行分型, 不全型10 例, 完全型29 例, 无Wrisberg韧带型。

1.2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关节镜系统包括冷光源、摄像成像系统、监视器、以及电动刨削器等关节镜手术专用器械全套设备。

1.3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常规膝关节髌下前内、前外侧入路, 进行关节镜探查, 确定半月板的损伤部位和类型, 确定有无其他合并病变。决定施行成形术、全切术或缝合术。若合并关节内游离体, 一般情况下先取游离体, 在半月板前部将拟保留部分与切除部间剪开。再用蓝钳逐渐咬除扩大成形, 然后用不同类型的半月板咬钳由前向后、由内向外对盘状半月板中央部进行局部切除, 并进行修剪成形, 保留半月板组织约6~8 mm。对于水平层裂者, 半月板咬钳咬除上部或下部组织呈斜坡状;对于放射状撕裂者, 切除损伤部分, 修整内侧缘;对于桶柄状撕裂者, 修整撕裂边缘并成形, 如撕裂缘在半月板滑膜交界处3 mm以内的有血供区, 则将边缘打磨后缝合, 对于半月板的体部后角的损伤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缝合, 而位于体部或前角的损伤使用传统的由外向内法缝合;如广泛撕裂或肌裂孔处保留半月板组织小于2~3 mm时行次全切除或全切。成形后的半月形软骨应为连续、较光滑和稳定结构。对合并症进行相应术式的处理。最后作关节腔彻底灌洗, 以清除所有的残余碎片, 中切除滑膜较多或估计关节面渗血的病例, 术后关节腔放置引流;单纯半月板切除或估计术后不易发生关节腔积血的患者, 可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以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

1.4 术后处理

术后当天用冰袋外敷, 第2天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训练和膝关节伸屈锻炼, 术后3~7 d下地行走, 半月板边缘缝合者7 d后下地行走。2~3周内暂不能负重, 可恢复生活活动和轻工作, 行半月板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行走配戴护膝保护6周。

1.5 疗效评定标准

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1]对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并比较术前、术后评分。采用样本均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39 例盘状半月板经关节镜下手术。其中34 例行部分切除成形术, 这34 例中合并边缘撕裂予以缝合5 例, 5 例行全切术。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12.5个月。本组有1膝术后第2天出现膝关节肿胀, 予以关节穿刺抽除积血后加压包扎, 以后未再出现肿胀, 术后无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做术前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定, 术前功能平均 (62.2±7.8) 分, 术后随访时功能平均 (92.6±4.6) 分, 手术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965, P<0.01) 。

3 讨 论

3.1 病因和损伤机制

半月板是膝关节腔内主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保持股骨和胫骨关节面的稳定性, 吸收缓冲作用力, 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及润滑性。盘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半月板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变异形态, 在我国的发生率为8.2%~12%[2]。盘状软骨以外侧多见, 盘状半月板对胫骨平台关节面的覆盖较多且比正常半月板肥厚, 因解剖结构的异常使膝关节受力分布不均, 易对半月板形成异常剪切力而导致损伤破裂[3], 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和机能改变。在我国吴海山等[2]统计因半月板而手术的病例中, 盘状半月板损伤占27%。

3.2 盘状半月板的诊断

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并结合MRI的影像学表现, 而关节镜手术探查更具有直视下确定诊断同时治疗的优势。盘状半月板的症状与半月板损伤的症状相似, 主要有膝关节疼痛、弹响、伸直受限及股四头肌萎缩。MRI是确诊盘状半月板的重要工具, 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3.3%~100%。一般认为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标准是以5 mm层厚连续扫描的矢状面上见相邻的3个或3个以上层面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冠状面上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宽度大于15 mm, 或者超过胫骨内 (外) 侧平台关节面的一半以上。本组MRI检出率为94.9%。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与受伤机制有关, 同时又和分型有关。完全型盘状半月板易发生水平撕裂, 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可发生放射状、横裂或复合型撕裂。

3.3 盘状半月板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症状性盘状半月板会导致其自身以及关节软骨的破坏, 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4]。以往传统的切开式半月板手术损伤大, 由于受视野限制, 容易残留后角形, 易造成关节面磨损及二次损伤。膝关节镜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准确率高、感染机会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 关节镜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传统的切开手术已逐渐被淘汰。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包括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次全切除及全切除术。具体采取何种方法取决于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形态、类型和程度。生物力学研究已证实半月板能传导负荷, 吸收震荡, 增加关节接触面积及稳定膝关节等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其全部切除, 短期效果满意, 但由于失去半月板正常生理作用, 关节间隙增大, 关节可能失去稳定性, 同时关节面接触面积减少, 压应力峰值成倍增加, 从而使应力集中, 加速膝关节退行性变, 故需行半月板切除的仅切除半月板的损伤部分, 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半月板组织[5], 对于Wrisberg韧带型和后角滑膜缘撕裂的完全及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 因为其极其不稳定, 行全切除术;对于边缘撕裂或广泛的水平撕裂, 其损伤部位多已靠近滑膜缘或肌裂孔, 无法进行常规盘状半月板成形, 则选择次全切除;对于单纯的层裂或范围较小的放射状撕裂一般采取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即保留半月板宽度为6~8 mm, 切除病损的半月板后, 应尽量保留半月板稳定的边缘部分, 将盘状半月板游离缘修复成光滑平整的斜坡状, 以减少对股骨髁的撞击和磨损, 但切忌过度追求边缘的光滑而过度切除半月板组织。即使半月板全切除也不要损伤半月板与关节囊连接部的纤维环, 维持半月板周围关节囊的稳定性。半月板滑膜交界处3 mm以内的有血供区的撕裂, 有修复条件的半月板损伤给予缝合修复以保留半月板的功能, 从而克服了半月板全切、次全切、部分切除的各种弊端。近些年以关节镜操作为基础的半月板修复方法和器械不断出现, 如从内向外缝合技术、由外向内缝合技术、全内部缝合技术、FasT Fix技术、可吸收半月板螺钉技术、可吸收半月板箭技术等。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是一种新型的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技术, 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 主要用于半月板的体部后角的损伤。而位于体部或前角的损伤使用传统的由外向内缝合方法。

3.4 盘状半月板术后康复

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的康复功能锻炼是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水平的关键。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和间断局部冷敷以减轻关节肿胀, 早期直腿抬高和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增强股四头肌肌力, 膝关节屈伸锻炼减轻关节黏连, 促进关节液的循环和关节软骨细胞的营养。本研究应用关节镜技术对39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进行了手术治疗, 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 (62.2±7.8) 分, 手术后平均提高至 (92.6±4.6) 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总之, 膝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已成为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明宇, 郑江.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1.17 (7) :594-595.

[2]吴海山, 僚青镭.膝半月板外科与组织工程学重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9:97-99.

[3]Bin SI, Jeong WY, Kim JM, et al.Arthroscopicpartial meniscectomy for horizontal tear of discoidLateral Meniscus[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Arthrosc, 2002, 10 (1) :20-24.

[4]胥少汀, 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847-1848.

上一篇:中心学科下一篇:商品蛋鸡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