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实践课程

2024-08-10

英语实践课程(精选十篇)

英语实践课程 篇1

一、现状分析

目前, 在我国有关酒店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教学计划尚处于不断探索与研究阶段。而且大部分任课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充实, 但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对于酒店的管理情况没有深入的了解, 对于酒店的服务标准没有实践体会。在课堂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认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把理论付诸于实践, 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完全忽视了, 进而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缺少语言实践活动和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不高。因此, 我们需要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要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英语专业酒店英语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一) 建立实训课程

在酒店英语的课堂上, 授课教师应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单一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 只能传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 但是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培训学生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培养自身的酒店英语服务职业技能, 所以教师应在理论课堂上开设酒店英语技能实训课程, 将英语语言知识和酒店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此外, 教师尽量用英语授课, 同时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实训材料的选择应是与理论教学中讲授的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的知识与技巧相匹配的, 二者相辅相成。实训教材以岗位服务为模块, 以具体服务为技能, 提高学生酒店岗位英语实用服务技能。如餐饮岗位模块分为:用餐预订服务和餐厅用餐服务。客房岗位模块分为:客房送餐服务, 维修服务和客房其他服务。同时把酒店服务案例编排在技能实训中, 在酒店英语实训课上完成这些实训任务, 提高学生酒店英语服务的综合技能。将英语语言习得与岗位服务功能相结合, 将相同岗位不同的英语服务技能构成若干实训项目, 以不同的岗位服务功能构成若干酒店英语服务实训模块, 通过这些模块的综合实践, 提高酒店人的酒店英语实用职业技能, 包括:用英语与客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酒店英语礼仪服务得体应用的能力, 酒店英语服务实际操作的能力, 用英语销售酒店产品的能力, 用英语处理投诉的能力, 用英语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以及用英语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创新服务的能力。

(二) 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

在校内利用现有资源, 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 建立前台服务, 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等实训室, 学生可以把酒店英语服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情景中,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情景和仿真情景进行实际训练, 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情景, 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实战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 巩固知识, 加深印象, 进而提高学生酒店英语职业技能的综合水平。同时, 在模拟实训的时候, 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实训成绩, 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同时, 对于学生的表现, 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点评, 及时纠正学生在模拟实训的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 为学生在日后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失误。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酒店英语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教师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却是非常的丰富和广泛的, 这就要求学生课下要加以练习。把学生们按照英语语言知识基础程度不同分为若干小组, 推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 这名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要相对较高的, 在他的带领下小组成员要共同参与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布置的作业。教师可以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出明确要求, 比如模仿对话, 角色扮演, 布置网络作业, 把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进而加大学生的实践练习。

(四) 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职业教育的目标, 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考取中级前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 中级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和中国餐饮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证等。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针对相应的工作情景加大加强练习,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 为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英语专业课程实践心得 篇2

本学期,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而词汇教学则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完单词之后,能做到单词音、形、义的结合呢? 这也是我一直苦苦需求答案的问题之一。那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单词的音、形、义是固有生成的,是不可分拆的。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知道了词义而读不出、写不对的情形往往比读得出、写得对而不知道词义的情形多得多。

另外,由于对“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片面理解,各种试题中需要读出、拼写出的部分相对太少,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轻视读和拼写基本技能的现象,或者存在着对解决读出和拼写出技能低下感到无能为力的心态。这种轻视与心态已经严重影响了词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给学生读出和拼写出的规则以及构词规则,是属于教给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策略范畴内的问题。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要解决单词读出和拼写出的问题和扩大词汇量,却不把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教给他们,不严格地要求他们掌握这一工具,当严者不严,欲善其事却不先利其器,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必然在所难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拼读规则、构词规则的工具性,不要把什么都做成“学问”。可以通过适当提前集中、随机集中、重点突破、循环巩固等具体方法把这些规则尽早尽快地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这些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从中我也不断反思在我的英语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初学英语时学生兴趣盎然,学了几年之后却兴趣全无呢?就词汇教学来说。我在学生词汇记忆、拼读上的引导还不够,检查反馈的方法也不够多样化。再反思我的检查方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主要是的做法是在班级里挑选组长进行监督,同时让组长对同学们的朗读情况进行登记,但监督反馈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反馈,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所以在下一个学期里,应该将评价方案也进行合理地调整。

应该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适应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心理上的转变,如何摆正自己在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位置,一直是我这一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33-02

一、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会计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逻辑性强、系统性强和连贯性强的课程。传统的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科学改革,科学设计会计英语实训流程,加大会计英语实践教学的力度,在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将国际通用会计知识整合到会计英语实际业务操作中去,加大语言应用实践教学的力度,探索加强学生会计英语专业化表达的途径,为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以英语为主要交流媒介的会计人才服务。

二、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程序

会计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又以统一性、一贯性、准确性为主要特点。在构建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到该课程的特点,并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使其体系既完整又具有可操作性,既有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现状调查。教师亦或使用讲授精读的教学方法,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亦或局限于用英语陈述会计理论知识,将汉语的基础会计知识译成英文的会计知识,没有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有机地贯穿到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没有将国际会计行业的前沿知识融会贯通至教学中来,使得会计英语课变成只是用英语简单地重复基础会计知识的第二课堂。由于部分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差,以及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有限,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会计英语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没有强调会计业务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突出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教学过程中,由于强调特殊案例教学,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或需经企业专门组织培训才能从事具体的工作。

2.确定目标。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高职学院要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外向型应用人才为目的,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一般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社会培养出外向型、应用型高级专业外语人才。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和教学要求,应对会计英语实践教学提出预期的目标。会计英语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应为培养具有交际性、实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能直接上岗的以英语为主要媒介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会计人才。交际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战性是指培养的人才能熟练地进行会计业务的独立操作,能够针对具体业务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和操作;复合性是指一个合格的会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及国内现行会计准则的基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业务中。此外,还应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精神,有后续学习能力。

3.理论设计。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进入理论上的模式设计阶段,这是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进行的具体的操作程序设计,包括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在进行会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研究时,应注意科学的教学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相关性,根据实际会计业务流程,设计会计英语实训教学场景,在教学中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三个环节中,现状调查是前提,确定目标是关键,而理论设计则是重点。教学模式建立后,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检验其操作效果,并能够对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对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正,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会计英语实训教学流程设计研究

实践教学应该贯穿整个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在教育之初就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段,丰富了课堂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会计英语教学离不开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英语实训教学的设计也应以处理会计业务为基础,以专业英语为工具,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为指导,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辅助地进行。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在国外的学习调研,依据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课题组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业务流程图(如图一会计英语业务流程图),在过去多年会计英语实训教学中,课题组成员一直使用该流程并做了适当补充和修改。虽然各国会计准则有所差异,但对于会计业务流程来说,基本道理是一样的,并且具有统一性。因此,该流程图虽不能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它阐述了会计业务流程的基本程序。

图一会计英语业务流程图

参考文献:

[1]程可拉.威莉斯任务型学习模式评价[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1):63-70.

[2]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5-38.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海红.实用会计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李耸,李杨,邱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80-383.

[6]吴春红.Ellis基于任务的测试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2):76-80.

[7]赵继政.注意力研究与任务设计[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2):71-75.

[8]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Harlow,England:Longman,2001.

[9]Ellis,Rod.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0]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1]Skehan,P. 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1999.

[12]Willis,J.A.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Longman,1996.

基金项目:2011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学改革立项

高职护理英语课程教学实践 篇4

1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起点较低, 而且水平参差不齐, 不善于主动学习。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对我院护理学院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英语词汇量偏低, 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 他们常用的仅是机械学习策略, 很少利用语境、语感理解词汇的词义和词汇的搭配。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计划, 没有目标, 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态度积极, 但护理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特色, 基本上是基础英语教学, 缺乏对专业英语的要求, 如:对于“制订词汇学习计划并依据计划学习词汇”, 选“完全不符合”的192人占了22.1%, 选“不太符合”的281人占32.3%, 选“有时符合”的259人占29.7%, 选“通常符合”的97人占11.1%, 选“完全符合”的42人占4.8%。对于“会总结使用词汇的方法和策略”选择“完全不符合”的145人占16.7%, 选择“不太符合”的307人占35.2%, 而选择“有时符合”的265人占30.4%, 只有占4.4%的38人选“完全符合”。

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 占44%的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占1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及格获得学分;认为有利于考研和就业的占40%;2%的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医学英语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时, 有71%的学生选:课内材料, 10%的学生选:去图书馆, 13%的学生选:上网, 6%的学生选:其他, 表明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主要在课堂。这说明必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 同时也验证了我们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找出解决的办法, 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2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2.1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水平和高考成绩, 在自愿的前提下把学生分为A、B、C 3个等级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班级。不同等级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水平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让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基础英语, 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则加开医学英语口语。

2.2 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 而不是学习结果上,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改变英语学习评价体系, 将单一的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学习档案、学习策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并做出适当调整, 促进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水平。

3 实施医护英语技能综合训练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医学英语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医学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在2006年首先为护理专业英语高级班学生开设实用医护英语口语, 2008年起为三年制护理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医用英语课,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真实、地道、自然的医用英语表达形式和常用术语, 而且学习了西方的护理理念, 兼顾了学生相关职业素质的培养。

选择恰当的医护对话, 通过请学生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 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从练中学, 提倡重在参与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询问病史、记录症状、书写交接报告, 突出“说”的能力, 使学生走出“开不了口”的困境。

4 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教会学生学习, 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关键性作用。简单地说, 学习策略就是学生用来促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为了提高高职学生使用英语词汇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 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 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 如在词汇教学中,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学习策略。

4.1 运用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前期策略、中期策略和后期策略[3]。其主要采用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于计划、监督和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

4.2 运用词汇学习的认知策略

词汇学习认知策略主要采用猜测、查字典、重复、练习、联想、阅读、上下文、分类、应用等方法, 如借英语词汇的构词原理, 利用旧单词记住新单词;掌握词根, 运用词缀法也能够有效地帮助记忆。词缀法是指用词根借助于前缀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 掌握词的前缀后缀也是大量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途径。

4.3 运用社会情感策略, 将合作精神融入英语学习之中

坚持把任务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 强化课堂互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努力创造英语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练习和实践, 可以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 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 这样可以培优扶差, 避免两极分化, 对学生进行分工, 每位学生负责一个词汇的讲解, 鼓励大家共同参与, 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肯定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此外,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5 创建教学团队, 强化教学反思

5.1 创建合作教学团队, 实现知识互补

我院公共外语教研室以年轻教师为主, 虽然他们知识丰富, 专业基础扎实, 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我们积极创建合作教学团队, 让有较高学历、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 选择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骨干教师, 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合作教学团队。

5.2 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同步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 以课程建设来提升团队建设内涵, 改革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围绕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建设来创建教学团队。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以合作为核心的团队精神, 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5.3 以科研带动团队发展

教学团队带头人积极带领团队申报教改课题, 构建教学改革团队, 带动教师人人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加快了高职院校的改革进程, 提高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5.4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团队发展

通过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说课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 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 提高其教学水平。团队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去关爱、教育每位学生,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5.5 开展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反思教学的失误之处、反思教学情感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 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改善教学,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适应形势的发展,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 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6 培养学生良好的内驱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 也是情感的传递, 教师对学生表达积极的、殷切的期望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要发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资源,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化英语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期望, 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关心、鼓励, 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心智处于最佳状态时, 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 学习上会积极主动, 并采取和教师合作的态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7 开展英语活动, 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组织多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如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 开展英语经典影视配音大赛、演讲赛等, 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及今后就业前景组织课外活动, 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发挥公共课在丰富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必须激起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关注医学英语的特点, 做好基础英语向医学英语的过渡工作, 使学生学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4]。要继续实施英语分级教学, 开设行业英语, 将学习策略运用于学习过程中, 利用不断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 加强学法指导, 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我院学生的三级通过率由20%提高到了50.21%, 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亚军, 戴立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5:39~43.

[2]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3]章柏成.英语学习策略个案研究[J].中国外语, 2005, 2 (3) :46~49.

《会展英语》课程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篇5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以会展管理及基础英语为基础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在商业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英语与会展更加贴切使用、融合发展,通过基础英语读懂会展英语的内容加深对会展方向英语的深入了解,从而熟练应用。

二、《会展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应用型、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学活动必须是体现这些特点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听说为主要训练方式,在课堂中尽量让学员之间开展互动练习,使学员能熟练的应用会展交际常用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英语会展的词汇和术语,积累英语会展知识。

2、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会展交流。

3、熟悉各类会展信函和文件,能用英语写作简单的会展文件。

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实现以下几条目标

1、掌握英语会展的词汇和术语,逐步积累英语会展知识。熟悉会展英语的管理方式和流程。

2、在进行会议室,用英语进行会议预订、场地考察、会议餐饮安排、会议前期准备、展台布置、参展报名等工作。

3、在会议结束后,学会用英语进行撤展、会后旅游等工作安排。

四、具体实践任务

1、展会咨询

2、专业术语的背诵

3、听力加强训练

4、分组进行会展实训演练

5、学生自我作业讲评

6、实际案例演示

7、给定特定主题,项目演练,即兴发挥,对专业综合能力进行深入提高

五、专业基础知识实训内容 会议预定Booking a meeting 会议场地考察Convention Site Inspection 3 会议餐饮安排Arranging Caterings for the Group 4 会议前期准备Preparing for the Convention 5 会议代表签到Convention Registration 6会后旅游Post-Conference Tour 7展前联络Exhibition Planning 8准备摊位图Press Kit and Information Kit 设计出展旅行线路Planning Itinerary for Exhibit Trip 10参展报名Signing up for a Trade Show 11取消预订展位Cancellation of Participation

12布展、接展、撤展Decorating Move-in and Move-out

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参展报名及预订、展前联络、代表签到联系、设计出展旅行线路、会后旅游 2教学重点:

会议预定(booking meeting)

高中英语写作课程设想与实践 篇6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八级写作目标要求是:学生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够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问题规范、语句通顺。

二、英语写作现状及思考

英语写作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反映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写作教学历来是工作的一个难点,教师觉得没什么好教,学生觉得没什么好写,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在认真钻研英语的学习规律后,我们设计了从词到句到段落直到文章的教学思路,并投入实践,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

三、高中英语写作课程设想与实践

1.课程目标

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指引,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遣词造句为基点,理解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

高一高二基础阶段要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输入。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有了语言的大量积累和输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不会无处下笔,相反,写出来的作文会更加地道,会有更多的亮点和文采。教师可充分利用高一和高二这个打好学生英语写作的基础的时机,从最基本的遣词造句开始,到段落,逐渐过渡到英语的基本写作。

高三作为高中三年最特殊的一年,在英语写作教学上,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主要以高考写作在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来指导学生写作。

3.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教学,老师淹没在作业堆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改关注不足。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问题归类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作业再现在同学们面前,对于规范性的问题基本上能做到“立竿见影”;对于基础方面的问题同学们有了感性认识。这样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们学会了鉴赏,也就规范了写作。利用网络,把课堂教学延伸,为课堂教学开辟了另外一条补充渠道。

此外,还可在阅读和翻译中积累词块和句型,创设“作家公文包”。阅读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及好的素材。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结构,更能帮助他们积累词块,同时语感也会得以提高。我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收集好的语言和写作素材创设“作家公文包”。

4.评价方式

写作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了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在写作后进行自改、学生互改后再自改,修改稿由任课教师评改,教师通过评语或面谈反馈问题,学生再重写。实践证明,经过反复操作,学生真正学会了写作的过程。

5.成果

由于笔者近几年一直任教高三年级,对于高三的写作教学不仅有了探索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经过一年的大胆尝试和实践,在2008年秋季高考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上海市市重点的平均分。此外,在2008学年中,通过一学期的过程教学法的实施运用,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效锻炼,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在内容、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了一定提高,写作上有了可喜的成绩。

四、结束语

培养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枯燥的,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有些同学过于急于求成,往往效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导致部分学生易于放弃。这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争取让学生都有所收获。此外,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再好的写作技巧也是无源之水,因此平时在教学中学生词汇、语法、句型、句法的掌握也是要常抓不懈的。

“博雅”英语课程建模研究与实践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力

围绕英语学科讨论学习力,是“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给的命题作文。这个命题始于几年前,课题组信任岐山一校,信任岐山一校的英语教学,要求我们重点研究英语学科的学习力培养。当然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博雅”英语课程也有自信,因为我们在英语学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当我们着手布局这篇命题作文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难,因为我们发现,自己落入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记得我们当初有两大困惑理不清———

第一,大家都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不难教。无论是从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看,英语学科都不难———尽管是年轻的学科、年轻的老师,但小学英语似乎很容易搞得有声有色,以致很多学校都将英语作为课改的标志之一。然而从基础教育的全程来看,英语又是一个典型的高耗能学科,甚至进入初中以后,英语成为学业分化的重要节点。即便英语学得好的,也大都窄化为有限的书面英语学习。在小学不难搞的英语,为什么变成这样了?我们的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失去了英语学习的高效和高质?

第二,用学习力的概念体系来刻画英语很难。也许是小学英语的课程材料比较单一,英语学习又不像数学等学科那样伴随着引人入胜的思维训练、解决难题等过程。总之,我们发现我们完成这篇作文的语汇很单调,往往只能罗列英语教学、活动的内容,描摹英语教学的精彩和学生的优秀等等。

这两大困惑催生了沉甸甸的问题意识:在这不难与难之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被小学英语教学的繁荣所迷惑,没有真正地考虑具有英语属性的学习力问题,从而使我们没能很好地利用英语学习的关键期,埋下了英语学习高能耗的隐患?以我们的理论功底和视野,我们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问题。但我们觉得我们的思考是有良知、有价值的思考。在重新审视英语课程的时候,我们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一、如何让孩子说英语

不说无以成语。实践证明,制式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会说会背,只是说的第一步,我们坚信,边界清晰的制式教材可以留痕于试卷,但难以开化孩子大脑的语言中枢。真正意义的说英语,必须离开制式教材的限制,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说英语。英语学习能力必须在环境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所以,英语学习力培养的第一条法则是:用语言带动语言。即以英语课堂为原点,穿越时间,跨越空间,采用多样说英语的方式,构建“三读”语境圈。

“三读”从时间角度解读是晨读、午读、暮读;从空间角度解读是操场、教室、家庭;从形式角度解读是群体群说,自我积淀,个人展示;从策略角度解读即素读、阅读、诵读。以“三读”营造全天语言训练的空间,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大脑细胞,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早晨素读,以敢于张口为主旨,不求解,反复读,熟于心,慢体悟。每天学生在操场上,迎着晨曦,由外教和英语老师领读,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击碎腼腆的桎梏,最大声、最自信、最快速的反复背诵经典文本。背会的文章一多,自然就会融会贯通,悟出高级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将语言训练与记忆训练合二为一,形成语感、语音、语调的同时,激活大脑细胞,从而在无形当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午间阅读,以拓展视野为重心,打破教材的藩篱,按照学校提供的阅读原版绘本、英文报刊、原版电影等主题阅读资源,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自我积淀。持之以恒的每日午读对发展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能力有着显著作用,学生在遇到生词时主动寻找答案、查词典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觉中就会记住同一主题下的词汇、句式、内容;这样足够量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的阅读态度更积极,也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接触真实语言材料的基本能力。

暮省诵读,借助信息化的多种渠道,将学习延展到课后。英语需要重复,需要表达,需要展示。课后的时间如何能够延续口语的练习,进行一天的语言回顾?我们借助网络资源、手机微信等,成立班级的英语课后展示的平台。每天晚上在微信平台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展示一天的英语收获,学会的歌曲、小诗等。英语老师更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搜集的阅读内容,平台上老师矫正读音,学生交流切磋,师生你来我往。热烈的气氛吸引家长也参与其中,有的家长本身就有留学经历或是就在高校教授英语,热心专业家长的参与,让我们的酷酷英语微信群更是如虎添翼,亲子共读英语的家庭氛围也被调动了起来!

“三读”语境圈“用语言带动语言”,将集体展示和个人展示完美链接,将校内激趣和校外延伸统一布局,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和延展阅读的兴趣紧密结合,此升彼涨,和谐共荣!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博雅英语最好的外显气质。

二、如何让孩子爱英语

学习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学习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持续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也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英语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教学法则,但一般意义的情境和兴趣还不足以生成持续的动力。英语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让孩子从小理解英语的文化,才能品出英语的味道,才能让英语成为“博雅”的组成部分。所以,英语学习力培养的第二条法则是:用理解滋养动力。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读一读“床前明月光”,就能品出味道。但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一般的朗读不足以“沁人心脾”,要通过语言材料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来为英语加温。我们以课程的眼光将语言和文化融合,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节日、各类自主文化节日等建构生动活泼的英语课程,了解节日文化及其内涵,让儿童情感上认同,认知上接纳,促进面向核心素养的心智发展。学会了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去认识并接纳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多元世界。

我要说明的是,氛围的营造、热闹的活动、有趣的游戏、愉悦的歌曲是节日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这些只能生发短期的热情,只有在愉悦的体验中生发智慧,才能润泽儿童的心灵,滋养学习英语的持续动力。依托节日课程,讲、练、演、赛等自主命题活动才是我们追求的课程核心。母亲节的动情演讲、感恩节的一封英语信、圣诞节的各种比赛、万圣节的南瓜show、复活节的单词过关赛、读书节的英语剧……在这些命题活动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学生们的会心一笑,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活,获取了成功的体验,这样稳定而良好的英语理解,与智慧相生相长。因此依托节日课程达成情智共生、滋养学习英语的持续动力便是我们心中殷殷的期盼。

三、如何让孩子用英语

英语是什么?英语是学生手中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果英语只是学生借助字典与软件、使用音标与语法而进行操作的对象,那么英语就会流变成越来越难的负担,与学生渐行渐远。让英语从操作的对象转变为操作的工具,是掌握英语学习主动权的关键,是生成英语学习转化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所以,英语学习力培养的第三条法则是:用工具进行创造。

我认为:根据已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想象,进行新的创造,这才是学习力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创设整合式英语高端平台,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外文化交流,拓宽学习领域,让学生感受到广泛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不仅发生在课堂。在文化交流月中,孩子们会阅读、搜集、整理英语系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并通过手工小制作和编撰达人手册等多种形式展现。我们还与国际友好学校搭建学校、教师、学生多主体互动交流平台,开展师生网络交流、互派师生到对方学校学习授课、组织夏令营活动、举办校园中国周及英国周、共享教育资源等多维度、多方位的合作互补。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学习的意义上说,台上的精彩绝伦不是学习,台下的磕磕绊绊才是成长。让学生操着“半吊子”英语去闯世界,进行主题游学,是最好的学习。这种学习超越内容,涉及心理、见识、修为等多方面,是通向博雅境界的必经之路。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历经三年的博雅英语课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常态化的国家课程,拉抻了孩子们英语阅读的延展度,让他们拥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语言技能;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拓宽了孩子们语言素养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从而打开他们的国际视野。

各位教育同仁们,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拓展。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的过程。

英语实践课程 篇8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教育提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外语教学对语言实践的探索逐步加深, 培养具有高素质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外语语言教学中, 增设外语实践类课程成为了实现注重语言知识灌输的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 由于课程面向全校大面积非英语专业学生, 人数多、操作难, 语言实践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英语学时日益缩减, 尽管英语教师在课堂力求对高校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综合性训练, 但我国学生所处的文化土壤以及语言环境薄弱, 课堂之上的训练时间与训练方式对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来弥补自身在语言实际应用方面不足的需求十分突出。目前, 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类零散外语实践活动辅助开展, 并未真正形成体系。如何保障和解决数千名学生的语言实践, 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考核, 亟待英语教育者大力探索。

二、“英语实践”课程的设计

在广泛调研其他高校相关做法及校内师生有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西南石油大学于2005年就展开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实践方式的实践与探索。学校依托“校园之声”外语调频广播电台为广大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习实践平台。电台不仅利用音频传播的特性为广大师生听众提供了一个英语有声天地, 还利用电台的自制节目, 如《校园新闻》《精彩演讲》《银幕之光》等栏目为全校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2012年, 电台组织的多项竞赛全面升级为西南石油大学外语学科竞赛, 赛事以“实践”为指导思想, 依托外语调频电台组织开展。通过“校园之声英语播音员大赛”“校园之声英语听力大赛”“校园之声新闻写作 (翻译) 大赛”“校园之声英语演讲大赛”“校园之声英语口语大赛”等5大类7分项学科竞赛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实践机会。2014年, “英语实践”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组之一被正式纳入全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课堂外语实践纳入学分, 正式迈入第一课堂。“英语实践”是在“大学英语”课程语言运用实践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该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 旨在通过依托外语调频电台的语言实践平台进行有组织, 有层次的, 涵盖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外语学科竞赛及各类英语实践活动。并积极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种语言学习策略,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外语技能实践环境。

“英语实践”课程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组中的选修课之一, 课程旨在要求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 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学生可以由入学第一学期开始, 通过积极参加经外国语学院认定的各类英语实践活动逐渐积累, 并自主决定在任意学期选修接受评价。

三、“英语实践”课程的评估方法

为实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方向自主选择课程实践项目, 但同时避免实践的单一性, “英语实践”课程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 学生需参与说、读听、写译三大不同类别的至少5项活动, 确保实践的全面性。 (2) 针对不同的实践项目, 考核评价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 学生只要参与实践便可获得基础分, 在此基础上不同得分取决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效果。竞赛类项目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赛果核定分数, 不同级别的获奖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分数段。活动类项目则依据不同活动的参与次数给予认定。例如, 校园新闻撰稿, 稿件被采用1篇获得基础分, 采用次数越多, 得分越高。口语角活动, 也是依据参与实践的数量核分。有效保障了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评分的客观性、公正性。 (3) 该课程以学生语言实践为主 (占总评成绩的90%) , 课程结束时学生仅需提交一篇500词左右的英文实践报告 (占总评成绩的10%) , 很好地实现了以实践为导向。

四、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1. 促进了外语实践课程项目的系统化, 解决了大面积学生参与实践的难题

“英语实践”课程涵盖了二十余项可持续开展, 并具有高度系统性的学科系列竞赛及外语实践活动, 每学期可为全校学生提供超过7000人次的外语实践机会, 解决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面积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实践难题。

2. 课程设计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实践项目

“英语实践”课程实践项目的设计既有适合英语基础水平较高、喜欢挑战自我的外语精英参加的学科竞赛, 亦有适合普通学生参与的简单外语活动, 这不仅使优等生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优势, 让他们有机会脱颖而出, 也调动了一般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参与次数的不断积累, 愉悦的语言实践活动使普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他们在第一课堂的学习中更加勤奋努力。

3. 推动了课程考试时间的全程化, 有效实现了“以赛促学”

由于“英语实践”的活动开展贯穿全学期、全学年、全学业期, 每一项活动均为一次实践项目的考核, 考核时间全程化。学生也可以多次参加, 反复实践, 提高实践成绩。考虑到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课程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参与度做了明确的要求, 这样更好地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达到了“以赛促学”的作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努力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 而且在参赛的过程中得到教师们的相应指导, 不断处于自我追求与突破的状态中。

摘要: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注重培养英语基础能力的同时,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把语言的使用融入学习的各个环节, 成为了外语教育者关注的热点。从课堂内的实践拓展到课堂外的实践, 再让第二课堂实践以纳入学分的形式高姿态进入第一课堂,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实践, 并探索出一条针对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路径, 以及探索行之有效的英语实践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

关键词:外语实践,课程设计,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校研究与评估) , 2010 (07) :23.

[2]张勇刚, 李宁, 周广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8) .

[3]张积林, 韩明.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管理观察, 2011 (19) .

[4]谈柄发, 崔世海.普通高校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9) .

高职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篇9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规定: “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一定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当前我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 1) 课程设置模块化问题。我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专业英语教学实行了“模块化”。如社会管理学院上“管理英语”; 社会工作学院上“社 工英语”等。基本上是一个分院上一门专业英语,但实际上每个分院都有若干个专业,如文化传播学院有文秘专业、法律专业、编导专业等。这样一来,法律专业和编导专业学生学的专业英语也是“文秘英语”,所学知识与未来岗位需求不吻合,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 2) 教学方法传统问题。尽管我校已经实施网络空间教学,但专业英语教学还是比较传统,老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互动少。

( 3) 考核评价存在问题。以前平时成绩占50% ,期末笔试50% 。尽管平时老师会及时记录学生的出勤、作业等,但期末只从笔试试题库中抽一套题考试并不科学,忽视了口语实践能力。

鉴于以上三个原因,笔者带头研究学校课题“高职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2. 改革与实践

( 1) 补充课程设置,使模块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任课老师在上模块英语的同时,还补充上专业英语,如笔者教的是文化传播学院法律专业学生,那么除了教授文秘英语以外,还补充教授了一些法律英语。为此,课题组老师创建了法律英语、婚庆英语、殡仪英语等几个专业英语补充资料库。

( 2) 突出实践教学,使“翻转课堂” ( 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 教学法得以运用。为了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先把学习内容与任务分配给组长,组长再安排组员做各种准备,诸如看视频、查资料、阅读、互动交流等。课堂上由学生现场展示或视频展示,教师答疑解惑、归纳点评等。一学期全班学生共拍了50个左右的视频。

( 3) 创新考核评价,使考核多元化得以实现。以前“期评成绩 = 平时50% + 期末50% ”,而现在“期评成绩= 平时70% + 期末30% ”。课题组在保留以前的笔试题库的基础上,建了2个口语试题库 ( 文秘英语和管理英语) 。口语考试时由各学生抽签决定哪套试题,评委由每组中平常展示最优秀的、期末口试免试的那名学生担任。

3. 实践效果

( 1) 模块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使学生所学英语能符合未来岗位的能力需求,并能为其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 2)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运用,使师生角色得以准确定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据原始记录表明,有85% 的学生能服从组长安排,参与各种学习任务与活动。

( 3) 创新考核评价,使学生更重视平常一贯的表现,更重视口语能力的提高。一学期下来,有20% 的学生因为课堂英语展示而加分25次以上,课堂上口语展示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4. 不足之处

( 1) 该课题的服务功能和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该项目的研究是由三名老师在两个英语模块中实施的,只涉及文秘英语和管理英语模块以及相关的专业,诸如法律、婚庆、殡仪、民政管理等。该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能否适合其他众多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2) 英语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因为英语老师基本不懂学生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专业英语问题。

课程实践领域的英语教师反思研究 篇10

1 教师反思的哲学和心理学源头

教师反思理论, 有着丰富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源头。

教师反思的哲学思想源头主要来自舍恩、杜威、胡塞尔等人。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舍恩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思想, 提倡以“反思性实践者”代替“技术熟练者”的教师, 提出教师能够“在行动中反思”这一富有变革性的思想。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早在1933年就对反思做出了界定, 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 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 (杜威, 2005)

教师反思的心理学基础, 主要是构建主义的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注重的是思维及思维影响行为方式, 而不是行为本身。反映在教学上, 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教学, 如何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缺陷及如何改进和优化等等。这就为深入研究和阐述教师的思维和反思的观念提供了充足的心理学依据。此外,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的反思行为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 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胡萨, 2010) 因此研究课程实践领域的英语教师反思, 不光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 更是课程实践的应有之举, 具有丰富的实际意义。

2 国内外教师反思研究总结

国外学者首先出版了一些关于教师反思类型的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是1983年肖恩出版的《反思性实践者》 (The Refl ective Practitioner) , 还有布鲁克菲尔德撰写的《批判反思型教师ABC》。更有许多学者对教师反思的类型做了具体的分类。如Calderhead, Bergtsson, Grinmett分别提出了教师反思的三类型说, Valli提出了教师反思的五类型说。

自从教师反思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教育界后,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著名学者熊川武撰写了《反思性教学》。其他学者从各个方面撰写了有关教师反思的论文, 如宋明均、王鉴、赵昌木等学者从教师反思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成长;胡萨、张静等学者从哲学和社会学思想源头分析了教师反思;张立昌、申继亮则从实践的意义上提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加强反思性对话。 (申继亮、张彩云, 2006)

3 英语教师反思之缘由

(1) 英语教学实践的要求

教师反思和课程实践之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螺旋型上升结构, 是课程实践顺利进行的要素;课程实践中出现的挑战、机遇、困境促使了教师反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教师反思能够促进课程创生, 达到高效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反思,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课程的掌控、师生互动等等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反思。英语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反思, 英语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以此促进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提高。

(2) 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教师反思不仅促进了教学实践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探寻教师个体的反思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更具人文色彩与建构意义。 (孟春国, 2011)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知识构成是否合理, 对于知识的运用是否熟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要批判地看问题, 多视角地分析问题。只有通过多方位的教师反思, 才能活化英语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 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促进专业的成长发展。

4 英语教师反思的内容与方式

(1) 英语教师反思的内容

(1) 反思教学理念、课程实施和师生关系

首先, 是教学理念问题。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影响, 学生、家长、社会, 甚至一些英语教师都把英语看作一门工具。真正的英语教学应该秉承这样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语言的教授中, 加强文化教学, 引入国外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 (仪志, 2013) ;通过英语的学习, 锻炼沟通能力。从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思维模式的历练。 (袁欣、沈春蕾, 2013)

其次, 课程的实施方式也是英语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选取何种教学方式, 课堂的环节安排以及知识点如何分布;课堂上师生之间怎样互动;如何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这些都是英语教师需要反思探索的内容。

再次,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属于怎样的一种关系, 是“传道者”和“接受者”, 是“引导者”还是“合作者”。因此良性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 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所在, 也是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

(2) 英语教师反思自我专业发展

首先, 英语教师应当思考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英语知识、相应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丰富的人文知识、英语教学论知识等等。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教材的处理能力、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授课的能力、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地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次, 英语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 是否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仅仅灌输英语知识点;是否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而不是仅仅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成为教师专业胜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龙安邦, 范蔚, 2013)

再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各种先进的技术逐渐步入教育领域。教师要反思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教学素材, 比如可以选取TED演讲视频, MOOC上优秀的国外课程、经济学人报、时代周刊等杂志上的优秀文章。这些英语素材紧跟时代, 具有时效性和趣味性。教师更要利用网络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与学生互动交流。英语教师要反思在互联网时代中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网络一端的主体, 如何发挥这个主体性, 与学生共同学习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2) 英语教师反思的三大方式

(1) 教师自我评价

为了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撰写教学日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教师不光可以撰写传统的纸质日记, 还可以在网上书写博客或者微博, 记录教学体验和心得。对于英语教师而言, 在一堂英语课结束后, 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 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整体水平, 语言点是否难度适中, 有没有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学生对于英语技能的掌握有没有到位。教师可以在教学日记中写下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给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经验。

(2) 同行交流评价

教师反思过程中要注重同行的交流与评价。首先可以多阅读著名学者的教学著作, 吸取他们的经验, 这也是一种同行间的间接交流。英语教师应该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 观摩其他教师的英语课堂, 或者邀请其他教师来观摩自己的英语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 教师之间应该充分地进行对话交流。

(3) 学生反馈评价

学生的反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价, 也是最值得教师反思的地方。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期末打分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判, 也可以通过直接的交流, 让学生书写学习总结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即使是英语课堂上小小的回答问题, 也能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对这个教学环节的反馈。学生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

教师反思和课程实践之间相辅相成。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师反思, 才能联通英语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 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成为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程单、米建荣, 2013) 教师反思将有助于这个重要目标的实现。

摘要: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着丰富的哲学源头和心理学源头。教师思考课程实践领域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思考解决办法, 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 推动课程实践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反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主要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交流和学生反馈三种方式来反思英语课程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反思,英语教师,课堂实践,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单, 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英语教育教学, 2013 (12) .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胡萨.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关于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理解[J].教育研究, 2010 (1) .

[4]龙安邦, 范蔚.课程创生与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16) .

[5]孟春国.高校英语教师反思教学观念与行为研究[J].英语界, 2011 (4) .

[6]申继亮, 张彩云.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7) .

[7]仪志.跨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的听说教改[J].文学教育, 2013 (9) .

上一篇:危重症的临床特点下一篇:软件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