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2024-08-07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1

国内方面,政府和学术界都对生态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到2020 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例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八大上,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者既有知名学者,也有众多青年学子,研究的视域和角度各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工业转型,其中又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 1) 发展生态工业是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工业体系演变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产业生态转型[1]; 2) 结合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进行了研究[2]。实证分析: 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个别省的现况,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3]; 2) 对比了产业生态化路径,结合某一省在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以产业生态园和循环产业集群为基础的路径,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以保证跨越式绿色发展[4]。

由此可知,国外的视角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提出的产业生态转型,而国内对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并且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互动提及较少,研究视野主要是工业方面,对农业生态转型的研究很少。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这一结合生态与经济的二维测度,国内研究缺少对其和产业生态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笔者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体系,探索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关系,分析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提出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1 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

1. 1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都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产物。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出与农业生态转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时间也很吻合,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中的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在最优的经济目标和最优的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农业生态转型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农业生态转型,即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这一经济、环境二维定位一致。另外,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区域和国家层面,这与农业生态转型针对产业和国家也是大致相同的。

1.2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具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都是要求发展经济,都要求在提高人们福利或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体来说,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一是降低资源消耗,即使能源、原料、水和土地利用最小化,增强可循环性和耐用性,使物质闭路循环; 二是减少对自然界的影响,即使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最小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即重在通过产品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额外的服务和关注,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需要,从而尽可能降低物质和资源使用量。生态经济效率的目标与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 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和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 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按照3R( Reduce、Reuse、Recycle) 操作原则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多层次、多途径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1. 3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不仅有兼顾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两方面之意,而且含有企业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之意。它以“以少生多”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理念为基础,鼓励企业创新,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所谓“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生态转型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所以要生态转型,主要是顺应人类经济发展的潮流,即从人造资本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进入到剩余自然资本是限制因素的时代。显然,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核心内涵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高资源生产率。

2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

农业生态转型不仅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整个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各种过渡形态或者模式。为了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的关系,笔者将生态经济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二维平面 “经济效率( e) —生态效率( p) ”图像,利用公式表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度量。曲线E表示生态效率的走势,曲线离原点越远,生态效率值E就越高。见图1。

由图1 可见: 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值的直线将区域分成A、B、C、D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农业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A区域代表农业传统发展模式,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低,生态效率较低,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放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突出。处于这个区域的阶段,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也属于低水平。这种模式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主要对象。首先,这些地区和企业没有意识到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还是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再者,由于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初级,这些地区和企业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是有限的,没有条件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一点,又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生产的原始化。

B区域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无害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率高,但经济效率低。这种发展阶段或者生态转型模式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经济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重点,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而生态效率水平高是指污染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很高,对于企业而言,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改善污染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再者,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资源利用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率也高,这种生态效率即资源效率高而经济效率低下的模式显然与常理相悖。

C区域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有所忽略,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也做得不够。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没有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过于强调经济效率,忽视了生态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生态效率,需要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生态效率。

D区域代表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不错,对于各项污染的控制也比较得力。这是由于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既着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综合利用; 又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农业生态转型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模式一般是从宏观上意识到了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这是产业生态转型的高端模式。在这种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都高的基础上,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需要科学创新,研发新技术和方法。

A→C →D是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当环境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源排污的控制,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环境无害化发展,即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是先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废物再生资源化水平。A→C→D发展模式的变换也反映了我国众多企业生态效率的发展轨迹。

A→B→D是罕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般农业企业或农户不会把生态效率的提高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专注于经济效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不会出现。

A→D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轨迹,是穿越高山的曲线,该轨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负荷的排放,促使企业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直接跨越了生态与经济的瓶颈,达到双赢,是当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捷径。

3 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可以看出,由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高低不同,呈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参考以往学者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维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产业生态转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 1 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主要建设方向是生态设计,即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装备制造和企业环境管理。其中,绿色产品设计使农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和增强循环的目的; 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着眼于产业共生体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知识培训,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所进行的管理。

另外,要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必须涉及到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或产业内的多种关联衔接,取得农业生态转型的效益。为此,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生态转型相关的治污技术、末端产生物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使得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环保高地。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提供原创技术支撑。农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节约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联合机制攻关项目,特别是加快推广节约技术。

3. 2 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必须依赖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是指把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水、副产品的交换以及土地、物流、知识信息等的共享来提高各企业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企业整体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最大化。从产业共生的概念来看,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而且包括产品等其他实物资源和服务的供需合作,甚至包括信息等非实物资源的共享。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的统一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的生态转型。

根据当下开发区域和产业集中地区的特征,农业生态转型应作好全面部署规划,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造,应发挥市场的作用,依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依附,引进与之配套的原料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末端产物承接消化企业等,完善整个园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园区的环境,从而建立园区内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 3 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是按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观念、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大力推进,从传统产业模式、污染控制模式向生态产业模式转型。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整体谋划,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应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的职责,落实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应建立健全决策的相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咨询制度,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使行政行为公开透明,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等的权力。

参考文献

[1]谭雪兰,李诚固,刘西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377-380.

[2]鞠松涛,叶永恒,王宏伟,等.资源型矿业城市的生态化转型研究[J].资源·产业,2005,7(1):14-18.

[3]谢忠秋,陈晓雪,黄瑞玲,等.江苏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3(6):244-251.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江南模式‛。但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市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手抓经济优化转型,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的转型发展还仅仅是开端和初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正处在历史的节点。如何更好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协调和处理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转型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无力得到有效治理,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旺盛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 工业化道路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离开了工业化的强有力的支撑,生态文明也就城了‚空中楼阁‛。而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也将会使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且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07年我市发生的供水危机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选择发展工业结构和形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既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又是检验无锡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发展路径的桎梏,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共存。

(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的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境界快步迈进的必要手段。转型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该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理念,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落实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坚持铁腕治污,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优化发展,谋求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努力实现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转变,使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等方便做了有益的实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经济腾出空间。

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调整,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07年以来,实施从严控制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已有8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腾出主城区空间面积达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不再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企业项目,全市否决或劝退总投资近50亿元的9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全市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城市总体规划圈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企业排污费中提取10%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7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0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607家,整改达标企业567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

(二)抓创新产业的发展,抢占新型经济制高点。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市以尊重科技,尊重人才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大力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泛530‛计划。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注册落户‚530‛计划项目876个,注册资金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6000多人。全市建成‚三创‛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50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全市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江阴市率先建设首个千亿元低碳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3.5%,居全省首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已有11家落户无锡,国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也有11家落户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在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5.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6%;建成规模现代农业园区118个,总面积36.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个,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6个,有机食品108个。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71个。

(三)抓环境法治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依法治理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执行体制中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限于行政管理,更在于建立健全地方性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政府行政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关于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决定》等25个治理太湖的决定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度、考核体系。同时,实行‚大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太湖治理、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和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至2009年底,我市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0%,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今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削减32%的目标任务,我市共下达减排项目159个,其中COD项目131个、SO2项目28个。截止目前,全市131个COD减排项目已完成114个,在建17个,工程完成率87%;28个SO2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率100%。

三、大力实施太湖治理。狠抓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源保护、沿湖排污口封堵、水质断面考核、重点单位执法监管等工作。使太湖水质总体上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太湖藻类情况较为稳定,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今年1-6月份,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密度平均为234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35%;密度最大为700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最高下降了64%。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去年,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同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4月,无锡创建国家生态市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顺利通过环保部于近期对我市的技术评估和将于年底前的考核验收。

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成立全省首个环保法庭,升格了市环境监察局,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分局,在乡村设立环保办公室,形成‚市、县、片、镇、村‛五级环境执法网络。在全市33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360台(套),全部与环保部门联网,全市COD和SO2排放总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应急监测车,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建立了‚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

六是加强现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飞行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制度,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2007年以来,共出动现场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近18万厂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00多件,处罚到帐1.7亿多元,收缴排污费8.4亿多元,封堵沿湖地区排污口376个,停产整顿近1000家,责成90多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对2310家企业实行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级。在铁腕治污同时,实行执法服务。集中开展以‚服务企业助推经济转型,提升能力保障环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推出了上门宣传、开展巡诊、风险排查等一系列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系统性的城乡建设和综合整治,我市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在发展需求和外界倒逼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能力。

(一)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集体觉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市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届政府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要把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提到应有高度。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5.29‛饮用水安全日和6月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更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尤其要对青少年从小就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养。二是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要结合生态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三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通过规划的导向、典型的宣传、严格的执法、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推广,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四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五是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保志愿者、监督员制度,推行环保有奖举报,鼓励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要以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调整,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一是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无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规模改造提升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建设成果是人们群众最期盼的发展成果。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太湖治理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一是要狠抓太湖治理。虽然近年来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圆满完成了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目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氮磷污染负荷仍偏高,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大规模发生蓝藻集聚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常存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太湖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环保优先的有效载体,做到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二是要防控新型污染。近几年,我们集中精力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以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为主的大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在推进以治太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编制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管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改善声环境质量。三是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一是要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管理模式;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区域限批、企业限排、关停搬迁等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二是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绿色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信贷、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确保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特许代表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三是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后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加快 ‚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形成遍布‚水、陆、空‛、覆盖‚水、气、声、渣‛的监测监控网络。全面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不断增强执法效能,提升执法水平。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3

本论坛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为主题,总结十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经验和问题,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如何将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本次论坛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立后主办的首次综合型论坛,分为主论坛和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投融资6个分论坛。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员单位,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城市、园区、相关企事业单位、投融资机构,有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及新闻单位代表约1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即将到来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关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梳理了十年以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认真审视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有关专家就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等发表真知灼见,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嘉宾观点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主席团名誉主席、院士徐匡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刻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重点领域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架构。他指出,消费领域、文化教育领域、生产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领域。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简化包装,进行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再生利用,鼓励消费、反对浪费;加强学校生态知识的教育,形成爱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反对铺张浪费,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在生产领域发展近零排放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建设循环经济型的社会。

(二)循环经济与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现实的选择;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和五个方面的经验,提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加快构建循环发展制度、政策和技术体系三个方面的任务。

(三)循环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以甘肃省金昌市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为案例,阐明了金昌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生动地论证了循环经济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指出了如何发挥各方作用,协调推进。石军强调政府部门要着重强化三项工作:一是结合“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修订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强化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大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技术研究和推广上,需要优先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在金融机构贷款上,需要优先解决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在财政资金安排上,需要优先倾斜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协调机制。

(四)循环经济与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循环经济是污染预防的有效途径,推动污染防治战略转型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他指出,循环经济是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预防”途径,过去污染防治单纯依靠末端治理,重“治理”轻“预防”,难以形成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机制。循环经济强调资源节约利用、资源重复利用和资源再生,以及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理念,为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对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实现了污染防治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战略转变。

(五)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在四大转变;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效果、机遇、潜力说明循环经济是新城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并提出新型城镇化与循环经济是一种价值理念、追求目标、追求过程、发展模式,二者融合发展是新要求。

李迅认为,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格局、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对世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数据显示,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城市用水17亿立方米;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土地: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建设用地1004平方公里;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达6亿吨。中国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基本设计为,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75%,全国经济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中国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的“零增长”,循环经济将在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4

1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学者詹姆士·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詹姆士·穆尔认为, “商业生态系统”是商业世界的有机体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的经济联合体, 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而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 不同链之间的相互交织形成了价值网, 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1]。在1996年, 穆尔又系统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 (如图1) , 并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发展战略参考;其后, 穆尔 (1998) 又进一步强调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共生性。

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发展可知, 商业生态系统是建立在网络经济而不是传统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基础上, 系统成员需要多样性和生态分离:核心企业起着关键种的作用, 是进化中的演化物种;缝隙型企业则是商业生态系统的益生菌;政府、顾客、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等“物种”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因此, 与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相比,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些理念在研究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1) 强调共同进化与整体竞争。

按照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的观点, 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1]。一种产品的设计、生产或分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参与者, 形成了共同命运的格局。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根据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多物种在系统中的分工的不同, 将诸物种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系统中的生产者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成企业的利润, 消费者在对产品和服务的“消化”中培育了为生产者提供后续的生产要素的能力。分解者扮演着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废品物资的角色, 维护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2]。商业生态系统中领导企业和其他合作者一起集成以产、供、销价值链为核心的系统价值网, 网络成员结成“合作竞争”下的跨行业动态战略联盟[3]。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 更多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合作、竞争以及“共同进化”, 并通过开放的环境吸引成员, 以扩大系统的共同“做大饼”的方式来避免共同“分小饼”式竞争[4]。当今的企业领导者, 包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领导者, 都不再把自己的企业视为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 而是在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 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 还是要开发新的市场, 都必须与其他公司携手, 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经济群体, 其共同目标就是集中有效资源, 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5]。

(2) 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于保持系统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作为关键种的核心企业对于系统抵抗外界的干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所支持的多样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时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 从而保护了系统的结构、生产力和多样性。以核心企业为演化物种, 不断增加龙头产品价值, 创造一个属于本系统的商业模式, 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利益集团, 逐步形成商业共同体。例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块状经济群落, 以正泰与德力西集团为核心, 整合骨干企业、缝隙企业、生产资料市场、零配件加工市场、专业研究机构、销售机构、信息机构以及展览机构、专业劳动力市场等, 逐步形成了商业共同体。

(3) 强调系统成员的多样性。

多样性概念来源于生态学, 自然界的物种之间形成了多条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着生态圈内物质流动与能量传输的良性循环。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 多样性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多样性对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扮演着缓冲的作用;其次, 多样性有利于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的创造;再次, 多样性是商业生态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先决条件[6];最后, 多样性将催生更多的缝隙型企业, 并提升了生态系统的商业机会。

(4) 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

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单位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 两个生物不能占领相同的生态位, 即生态位分离。商业世界也一样, 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 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 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 竞争就越激烈, 因此, 企业必须发展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生存能力和技巧, 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位置, 实现企业生态位的分离。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相对大市场的一个小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这一新思维已广泛被运用到企业和产品创新的市场定位之中。进入90年代初, 美国一些企业家们面对经营亏损、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 纷纷重新反思市场定位, 从传统的寻找用户转向寻找免于竞争的高新科技产品及创新市场领域, 如:微软公司将企业市场定位在高科技、小型化的电脑软件桌面系统创新上, 英特尔公司则着力创新个人掌上电脑, 使之小型化、方便化的市场定位战略。这些企业都充分发挥特长, 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生态空间”, 跃居世界领先地位[5]。

2 浙江块状经济商业生态现状

(1) 生态机能残缺。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通过物质能量的梯级传递与循环利用, 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与动态平衡。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中也不可缺少, 有了分解者, 各类生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和发展。浙江现有块状经济工业系统为追逐资本的不断循环增殖, 通过粗放扩张型的生产方式, 实施着“资源-生产-消费-废物”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 严重制约着类似生态系统那种以“废物”为营养、广泛多样的“分解者”的生存发展。在浙江, 由于缺乏分解者的产业及其相关企业和健全的运行机制, 废物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仍然较为滞后。

(2) 没有形成共同进化与整体竞争的协作机制, 集聚效益尚未发挥。

主要表现在:块状经济中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间竞争关系而非协作关系, 而对企业增多后的基础设施规模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等协作效益认识不够;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 企业发展成本明显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土地紧缺、新劳动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 广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业的缝隙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 企业整体外迁、资本输出趋势明显[7]。

(3) 中间产业不发达,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

浙江块状经济大多地处乡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社会化网络组织不发达, 研发、培训、检验检测、金融担保体系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的政府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及其配套服务不够。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投入有限、技术水平不高, 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一些位于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低端的产品和服务。以浙江研发 (R&D) 产业投入为例,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 2007年只有0.87%, 在国内的位次排在第10位, 与国际OECD标准规定的5%的基本要求相比, 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1.52%, 在长三角地区排在末位, 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力资源指数排在全国的第11位 (《关于印发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的通知》, http://www.zj.gov.cn ,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2008-10-31) 。

(4) 关键种或核心企业盲目扩张。

很多企业将沃尔玛的大规模连锁经营模式视为典范, 片面追求规模化而整合成大集团公司。这种大集团的思维和战略与沃尔玛差距较大, 如治理结构不完善、共同进化的平台功能缺失, 结果陷入了“规模化”陷阱。2008年, 浙江绍兴的华鑫公司、江龙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就是盲目的规模扩张导致了失败。

3 浙江块状经济生态转型升级策略与措施

3.1 产业生态转型与升级

(1) 产业的生态转型与生态产业建设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 “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因此, 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 以环境载荷和社会经济功能作为目标, 以物质和能量平衡、生产能力和其他要求为限制条件, 进行多目标优化。大力培养发展“分解者”进行废物资源化, 彻底转变原有的线性生产消费代谢模式, 通过废物的增殖, 促进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的同步增长与积累, 保障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此外, 起着分解者作用的再制造业与清洁生产将成为我国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积极参与这种新兴生态产业的建设, 将为浙江块状经济群落提供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此外, 企业在生产、使用和处理产品过程中追求“生态价值”, 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就具有更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5]。在企业生态建设中, 可用ISO14000等环境规制驱使企业生态创新, 促使企业脱胎换骨。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的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 该系列标准不仅对产品、企业进行评价, 旨在指导、促进各类企业自觉地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管理, 推进技术进步, 逐步改造传统产业。当然, 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生态产业的建设不能脱离整体的发展, 不能只顾局部利益, 顾此失彼, 兴一利而增多害[8]。

(2) 转移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 培育高端的生产性服务环节

浙江块状经济群落可依托国内大市场实施产业转移, 延长产业链。将部分劳动特别密集的生产工序和中间环节向中西部尤其是临近省份转移, 培育一批与浙江母产业集群对接, 形成具有垂直分工和配套生产协作体系的生产和加工基地, 逐步形成研发制造与加工配套之间的跨省区的分工协作体系[9], 使产业吸附更多技术、文化、理念, 使产业链上每个吸附点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新的经济机会, 也即新的经济生态位。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和资源环境约束, 块状经济的工业转型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及服务外包步伐逐步加快, 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越来越大的需求空间。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 延伸产业链的服务环节;对于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条件尚不具备的企业, 要积极推进服务环节业务外包。政府在块状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中, 应做好体制保障、科技教育扶持和公共平台建设。

3.2 培育关键种, 建立基于核心企业的资源共享平台

(1)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 浙江块状经济生态平衡被快速打破了, 实现产业块状经济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根本途径是提供一个可供其他机构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的资源平台, 这个资源平台应由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创建和维护。例如, IBM为了营造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 不惜投入大量技术资源帮助合作伙伴开发出标准化产品, 从而带动IBM标准化中间产品的销售。在2005年, IBM向合作伙伴免费开放500项软件专利, 同时免费开放技术、营销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内部信息资源, 投入巨资实施“碧海计划”、“蓝天计划”培训, 提高合作伙伴技术开发配套水平[8]。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中, 龙头企业惯常提供的平台很可能是一种低性能平台, 如资金资源、基于行政关系的市场资源等[10]。相反, 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地位主要来自于其所提供的系统创新平台, 如共享技术、知识资源和品牌资源等。商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与大型集团龙头企业的根本差异在于平台进化功能的差异, 因此, 政府应从政策、法律等层面推动培育可提供优质平台的核心型企业, 而非传统意义上龙头型企业的培育。政府可以下从三个途径去管理:一是对海量市场的保护与管理;二是对企业的平台类措施加以鼓励;三是对平台搭接过程进行规范与调控 (交易成本最小化) [10]。

(2) 利用传统制造业的优势, 依托国际市场, 通过品牌购买、股权购买等方式培育和发展若干家品牌企业, 并向生产领域与服务性环节渗透控制[9], 优秀的网络核心企业不但能使庞大且分散的商业网络如何与顾客联结的难题化繁为简, 而且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可资利用的“平台”, 还能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改进生产率、增强稳定性, 并有效地激发创新。

(3) 引入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 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加快进入资本市场, 构筑核心企业的品牌、资本壁垒等。为此, 地方政府应在土地、人才、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给予倾斜, 予以重点保证。据报道, 台州政府近期开列了一份目录, 包括销售额达到5—10亿元甚至以上的100家民营企业, 用三年时间帮助它们完成股权的改制, 计划年内完成24家民营企业的改制, 希望它们能达到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标准[11]。

3.3 增强商业生态系统缝隙企业的繁衍能力

(1) 培育适宜创新的土壤, 吸引更多的缝隙企业加入商业生态系统。

缝隙企业是新产品、新市场等商业创意的重要来源, 它们围绕着核心企业不断地创造市场, 创造新的价值和产业延伸, 提升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抗干扰和抗破环的能力。因此, 政府和核心企业在培育产业时, 还要打造适宜创新的土壤, 不断繁衍缝隙企业, 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提高系统成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能力。

(2) 缝隙企业定位要准确。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企业之间是“寄生”或“共生”关系。由于缝隙企业的规模往往较小, 它是作为其他大公司的职能部分而存在的, 因此, 缝隙企业应采取高度专业化的战略, 专注于狭窄的细分市场, 以差异化求得一席之地[12]。当然, 随着价值链的不断整合, 也出现了很多在价值链中某一领域领先的公司。UP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向世界上170多个国家的无数顾客提供60种不同的供应链产品和服务[13]。

摘要:梳理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主张, 并结合浙江块状经济现状, 提出了浙江块状经济的生态转型与升级策略。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5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

宁海新闻网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宁海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县域来讲,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一、为什么要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共促进、共融合、共转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后,我县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显现,土地资源和节能减排等压力不断增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渗透着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证明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支撑工程、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产业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得到了切实转变、社会发展取得了文明进步,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与发展能够和谐统一而且必须统一的理念,决不能一讲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一讲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就必须放弃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相互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要舍得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舍得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促进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切实增强长远发展后劲。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特色与优势的关系。

宁海的特色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尤其是要着眼我县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发展定位和迎接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的理念,以提高宁海发展的“生态含金量”增强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真正使生态特色成为宁海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核心优势。

二、深化举措、统筹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重点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技术创新型、规模效益型的工业体系。一是要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我县产业集聚度与集中度不高,表现为“多而散、小而弱”的特点,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孵化搭建平台,同时切实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集群集聚发展能力。要加快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完善废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二是要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要求选择大而强、小而精的项目,来谋划我县新兴战略产业和新一轮产业发展布局;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进一步提升和振兴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人才支撑,通过提供住房保障、优化生活环境等有效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要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相关标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企业和项目准入,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存量,着力扩大低碳产业增量,并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要统筹利用好县内、县外资源,深入抓好产业返乡工程,鼓励企业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配置好各种资源。

(二)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的互促共进。城镇化是大趋势、大战略、大平台,它有利于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城镇规模扩张,不重视产业支撑、功能培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凸显生态特色,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深入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理念,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要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西店要抓住卫星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现代化工贸型滨海小城市;其他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要从各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强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

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要做好生态优居文章。在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巩固深化提升“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千里绿色交通走廊、百里绿色清水河道。把农房“两改”作为推进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服务优化、民生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住房美观、设施配套、生态优良的农村新社区,努力完成3年新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和10年节余土地13000亩的目标任务。二是要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三是要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要通过全民保洁等机制的建立,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生态创建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四)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业提升的互促共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十大产业”,积极搭建促进服务业集聚提升发展的“十大平台”。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服务业中充分体现我县的生态特色和优势,提升宁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重点是实现“五个在宁海”:一是休闲在宁海。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突出做旅游大产品的指导思想,以六大基地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心六带四区块”的旅游布局,进一步打响宁海温泉、宁海湾、前童古镇等旅游品牌。二是健身在宁海。以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和国家登山步道、徐霞客古道为依托,通过举办中国体育论坛、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宁海运动健身。三是养生在宁海。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大卖点,重点面向长三角市场,培育发展养生养老产业,近期要抓好强蛟、大佳何等地休闲养生项目的启动,发展旅游地产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项目。四是饮食在宁海。依托宁海丰富的绿色和优质农产品,加强策划包装和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宁海菜”品牌,同时要加快宁海餐饮走出去步伐,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推动产业化发展。五是会议在宁海。借助有利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以海洋为特色的宁海湾会议度假中心、以森林为特色的天河度假中心和以城郊为特色的溪南会议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

(五)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好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一是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我县水资源相对丰富,饮用水质量总体上也是好的,但区域性用水紧张及水污染问题不能忽视。要继续加强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建设,让更多农村群众喝上网供优质水。同时要切实加大对重点流域和造纸、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垃圾处理网络,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二是要让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最关键的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按照抓重点、控总量、强监管的要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加

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三是要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质量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安全的问题之一。要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以土林地银行为平台,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要加强放心市场和放心店建设,从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等多个环节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四是要让群众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结合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绿化、环境、小区等方面的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停车行车难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区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强“六房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小区设施配套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建设,并切实加强保护,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建设和维护好青山绿水、生态永存的良好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一是要社会化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一个生态良好的地区,必然是一个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把生态保护作为自己应尽职责的地区。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主旋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品牌化提升特色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产业化发展县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新兴朝阳产业。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扎实推进“十里红妆”等博物馆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前期工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提升;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前童古镇保护开发等为平台,加快文化与工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化进程,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总之,以上“六个互促共进”是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目的是要把我县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最终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是要启动实施三个“千百十”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千里绿色长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在省道、县道等道路两侧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在全县五大溪流全面实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实施千里休闲步道、百家休闲农居、十大文化品牌及产业工程。以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示范,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并在沿线发展100家左右的休闲农居,把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整合提升沿线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商业文化区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实施千亿投资、百个亿元以上项目、十大发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谋划实施百个亿元以上项目来形成千亿投资,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化平台、开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镇化平台、服务业平台、旅游业平台、农业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平台、西部地区统筹发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

三、用好“两只手”,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机制

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转型 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65-01

一、知识经济简析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知识驱动。其概念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首先是马克鲁普提出的“知识产业”,其次是奈比斯特的“信息经济”再到布拉马提出的“知识经济”,最后是1996年国际经济组织正式采用的“知识经济”概念。知识经济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不是对工业与农业经济的否定,相反则是对工业与农业经济的根本性超越。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企业管理的转型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内涵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内涵也会发生新的深刻的改变。首先企业考虑的不仅仅是所要投入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与技术,或者更具体的是知识性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上,企业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资产则是知识资产,这些知识资产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的经营理念,良好的信誉,周到的售后服务,鲜明突出的品牌等。第二,企业所发明的专利,注册的商标,以及出版的版权等智力资产,或者说是知识产权。第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企业运营的文化以及所采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等内在驱动力资产。

2、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在丰富企业内涵时,同时也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传统的管理讲究的是机械的控制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知识经济则是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依靠寻找人们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策略的联系。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所采用的是金字塔管理模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采用网络型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广泛采用,管理的层级减少了,所以加速了企业中信息的传递反馈的速度,而且也减少了一些以前管理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对企业人员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与技术,需要高素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知识型的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大,所的得到的报酬也会越来越多,成为管理企业的主体,成为改变经济产出量的杰出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白领阶层要比蓝领阶层人数要多。

(二)企业管理转型的新特点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初期中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经验管理,随着竞争的压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管理做到现代化,规范化。面对着知识经济的大的形势,企业管理转型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是企业结构的柔性化,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层级将显著减少,结构更扁平化。其次是组织界限比较模糊,像虚拟企业的产生,界限的模糊有利于企业的视野的拓宽,也使得企业之间开展更是为广泛的合作。再次是信息化,现代化的知识型企业,更注重企业信息的传递,加大了信息化设备的突入,有些企业不仅建立自己的内部网,而且与别的企业合作,构建了专门的通信网络。

三、企业知识管理内容及模式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1、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企业知识管理不仅是编码,加工,存储,检索企业工作中的信息流,而且也对员工头脑中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检索。企业有意识地创建一个员工之间的知识相互交流,达到技术与知识创新的目的,最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生命,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2、与传统职能管理的区别

与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相比较而言,企业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将知识与技术渗透在产品中以提升附加值。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相比较而言,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是信息管理的更高阶段。

(二)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方面

首先要培养员工的交流意识与责任共享意识,使员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勇于承担责任。其次建立知识网络平台,以适应交流合作的文化氛围。带领员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与条件,进行技术与知识创新,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要保证企业资源的不断扩大,以及将其融合到生产与服务的管理过程当中。

(三)KERP知识管理模式

KERP知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是以KMS与ERP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为基础。该模式通过ERP系统中的采购,制造模块,分销模块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联系在一起,知识战略管理中心实施综合战略的管理,来自ERP与因特网的信息,通过检索进入知识库达到共享与交流。

作者单位: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鄺劲松.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转型——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2002.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7

一、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模式

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近年来各地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 股份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使进城镇落户的农民和从其他城镇转移而来的人都成为股东, 通过股份制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 并使个人利益与城镇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对小城镇建设共建共管、共存共兴的局面。如广东省深圳市沙市镇。

(二) 工贸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以乡镇工商企业为基础, 通过乡镇工商企业的发展带动水、电、路、通讯、房产、服务业等多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 由小到大, 滚动发展, 最终使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型。如河南省镇平县。

(三) 聚集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本着自发、自觉、自愿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把城镇建设纳入市场经济轨道, 全方位调动城镇建设积极性, 加快资金聚集, 发展小城镇。如浙江龙岗镇。

(四) 工矿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以规模较大的矿工住宅为基础, 通过建设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文教卫生事业设施, 为矿工及家庭服务, 或创办一些集体所有制企业解决职工家属就业, 使矿工住宅得以发展、扩张。如山西省部分小城镇。

(五) 开发型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为通过创办各

种类型的开发区、招商区, 在乡镇工业连片发展的基础上, 加强基础设施和各种服务设施建设, 形成新型城镇。如河北省白沟镇。

(六) 旅游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以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依托, 通过与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开发相结合, 发展小城镇。通过这种模式兴建的小城镇, 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是风景区的依托点。如广东省海陵岛闸坡镇、江苏省吴县的东山、西山等镇。

(七) 基地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以具有丰富资源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或商品禽、畜生产基地为基础发展小城镇。通过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建设有为农业服务的饲料生产、良种繁育、兽医防疫、农牧渔业产品贮藏、加工和运输、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销售、农机修配以及金融信贷、社会保险、科技咨询等多种服务设施, 为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八) 城郊型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以大中城市为靠山, 发挥距市区近便, 与市区经济联系紧密的特点, 建设为城市提供多种服务的小城镇。这种发展模式突出了小城镇的主导产业, 通过主导产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进而形成具有不同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如南京市栖霞区部分小城镇。

二、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特点

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小城镇数量少, 分布不平衡;城镇规模小, 标准低, 达不到规模效应。

——发展水平低, 农业型小城镇居多。

——乡镇企业不发达, 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低。

——小城镇集散功能弱, 市场发育缓慢。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制约明显。

西部地区小城镇自身工业发展水平有限, 很难有能力、有实力通过单方面工业发展来带动城镇的转型发展。在自身工业能力不强的前提下, 如何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是当前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

三、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龙头促进小城镇转型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 建议要从其自身农业发展谈起, 走生态农业建设的道路, 处理好农业与农村、农业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这样发展之路才能走得稳, 走得快一些。不能就城镇论城镇, 就工业论工业。应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龙头, 通过加强生态农业 (第一产业) 与工业 (第二产业) 、生态农业与旅游业 (第三产业) 的联系, 加强农村与城镇的联系, 推动小城镇转型发展。

(一) 生态农业网络的建设

1. 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生态农业实践, 生态农业建设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使其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层次性, 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实行以一业为主, 多业结合, 农、林、牧、副、渔全面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 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立足于土地和光、温、水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首先是增加绿色覆盖, 保护森林、草原、湖泊、水库、海洋、农作物等自然资源。其次是控制水土流失, 可采取生物、水利工程或耕作制度变换等措施。第三是保护土地资源,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保护耕地,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 (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 。

(3) 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循环转化率。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利用率, 尤其是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外投入的依赖, 使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使生态农业成为无废料的农业,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4) 防治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从解决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入手, 找到突破口和关键工程项目, 改造不良的生态环境, 建立多功能的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系统, 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2. 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 需要形成特色明显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 用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农业的发展。

(1) 区域化:在具有气候、交通等区域条件优势的地区重点发展其优势产业。

(1) 区域分异原则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在进行农业区划时, 必须考虑各区域自然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同一功能区尽可能一致, 不同功能区尽可能相异。

(2) 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进行农业区域划分, 必须考虑当前各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特征是否具有相似性,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否具有一致性。

(3)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原则

区划应充分考虑各单元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与生态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生态建设等因素。生态环境条件在相关程度上决定着生态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定位以及生态建设的方向。因此农业区划要讲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

(4) 行政界限完整性和区域连通性原则

划分生态农业功能区是为了生态农业建设, 而生态农业建设措施和项目必须落实到乡镇行政单位来执行, 为了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实施中更趋合理, 功能区边界尽可能与乡镇边界一致。为了便于管理实施, 生态经济区最好连通。

(2) 规模化:利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来降低生产成本

(3) 专业化:用一整套完备的专业标准来规范整个生产过程

(二) 农业旅游开发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1. 农业旅游的定义及意义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型产业, 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规划、设计、施工, 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和游客动手实践融为一体, 使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情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技艺。

观光农园开发的重要创新意义在于: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 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实现了产业的交叉和渗透, 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2. 农业旅游的经营方式

第一种经营方式是农民个体经营, 这是最主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一般层次较低, 规模不大。

第二种是股份制经营方式。该种形式一般是大型企业集团多方筹股, 建设大规模、产业化农业园区,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传统农业旅游。这种经营方式一般存在于规模较大、耗资较多的项目开发中, 它是以个体农家乐为代表的初级农业旅游向成熟的农业旅游转型的有效形式。

第三种方式是城乡联办。城乡联办最常见的形式是农民提供场地, 由城镇居民投资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城乡联办的经营方式一般存在于环境质量状况、区位条件较好、客源较充足的地区。

通过生态农业的建设, 将大大提高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及完善公共设施建设, 扩大城镇规模, 从而推进小城镇向小城市的转型。

四、案例研究

安顺市是贵州省中西部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是以旅游、商贸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城市, 地处黔中腹地, 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被称为“黔之腹, 滇之喉, 蜀粤之唇齿”。

但安顺市现状城镇化水平较低,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尚需完善, 职能分工单一, 城镇之间产业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以农业和原材料初级加工及旅游业为主。城镇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 依托交通优势而率先发展的工贸小城镇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城镇规模普遍偏小, 缺少人口规模在10万左右的中等城镇和规模较大的建制镇来辐射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的发展。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 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山区城镇密度差异大。

近年来, 安顺市从“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向“多乡一特”、“多村一品”发展, 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安顺市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提出安顺市要从“多乡一特”、“多村一品”的特色农业转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态农业产业,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以推动所辖小城镇的转型发展。

根据安顺市地形地貌、农业生产特征、经济等因素, 同时结合层次聚类分析, 将安顺市分为“两带, 四区, 四点, 一网络”的生态农业区。

(一) 两带

以安顺市关岭县断桥镇、八德乡、上官镇以及镇宁县打帮、六马、良田、简嘎、沙子等乡所构成的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带和紫云城关镇、火花、水塘、四大寨、猴场、大营所构成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1. 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带

位于安顺市西南部, 体现农业区域特色, 该区域有如下特点:

海拔低 (400—800) , 气温高 (年平均气温18—19.5摄氏度) , 雨热同季, 暖湿共期, 水源好。

有耕地, 区域内河流沿岸田地32700亩, 比较肥沃。

有基础, 当地农民掌握蔬菜、水果种植技术比较熟练。

这些特点决定了该区域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可以发展成为以低热河谷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种植为主的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带。

2.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位于安顺市东南部山区。由于特色农产品有良好的品质和广阔的市场, 是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需要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 使其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 通过构建东南部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并在该产业带上发展各种特色产品的加工基地。

(1) 畜牧业生产基地

2002年, 安顺牛来香公司已建成年产牛肉干和真空包装肉类产品5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可日屠宰活牛300头。但是该公司当年原料严重不足, 实际只购买到6500多头牛, 与年10万头的需求量相距甚远。当年, 和牛来香公司一样, 安顺华泰公司、酱菜厂、鸿祥公司等大批龙头企业严重“吃不饱”。而2003年安顺油菜籽供过于求, 导致次年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减少14.2%。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急需中间调节。

紫云林下养鸡近年有较大发展, 2005年出栏238万只;安顺猪肉、牛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远销珠三角地区, 地方企业也有很大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构建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

(2) 中药生产基地

安顺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 市场前景广阔, 而紫云的药材资源最为丰富, 有着600种以上的名贵中药;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新建若干个有条件的中药生产基地, 在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上构建集中药生产、收购、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2003年, 安顺市省级龙头企业华泰公司与刘官山药协会签订协议, 明确保护价每公斤2.2元收购农户山药。近两年来, 该山药协会已带动3000多山药种植大户, 华泰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300多万公斤, 每个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实现了企业、农户、协会“三赢”。

(3) 地域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安顺市目前已形成了白旗韭黄、旧州辣子鸡、镇宁波波糖、紫云林下鸡、断桥煳辣椒等一批带有地域名称的特色产品。但农户和客商各自为政, 竞相压价现象普遍, 严重削弱了安顺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各地专业协会成立后, 提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管理效能, 在农产品施用农药化肥、修枝、采摘、加工销售等方面也有了统一的标准。将各种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统一起来, 发展地域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将大大降低其有效成本, 扩大其品牌的知名度, 也使得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二) 四区

从区域来看, 生态农业发展的“四区”分布在安顺市中部和北部:一是平坝县城关镇、夏云镇、高锋镇;二是普定县城关镇、白岩镇;三是镇宁县城关镇、大山乡;四是紫云县猫营镇。这些地区形成了较为集中连片的大坝区。其中9万亩农业区2个, 8万亩农业区1个, 2.6万亩农业区3个, 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3544.3平方公里的38.25%, 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4.95%, 2005年该区域粮产量占全市总产的52.42%, 油菜籽占全市总产的66.96%, 肉类产量占全市的70.01%, 茶园面积占全市茶园面积的93.65%, 并且优质茶园均在该区域内, 这四区域是安顺市粮油、肉、烟、茶的主要产地, 构成安顺市四大生态农业产区。

(三) 四点

为加强农业与城镇、农业与工业的联系, 结合现状小城镇分布特点及其辐射范围, 在安顺市四个方向上各安排一个集农副产品加工和物资储运功能的城镇 (区) :东部, 七眼桥将承接大西桥农副产品加工职能, 负责平坝县城关镇、夏云镇、高锋镇所构成的生态农业产区的物资加工和集散功能;南部, 宁谷将负责紫云县猫营镇生态农业产区和南部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物资加工和集散功能, 同时也是牲猪及禽肉、禽蛋基地、鲜果园区、万亩茶园、蔬菜基地;西部, 幺铺将负责镇宁县城关镇、大山乡生态农业产区和西南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带物资加工和集散功能;北部, 白岩将负责普定县城关镇、白岩镇生态农业产区物资加工和集散功能。

(四) 一网络

“一网络”:即各县区都形成了生态农业标准化网络。从示范、推广、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市场形成一整套监控体系。

通过市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网络的建设, 大部分小城镇在整个生态农业体系中都找到了自己位置:以紫云、关岭为中心的小城镇以生态农业基地的形式体现其生产职能;以猫营、镇宁、普定、平坝为中心的小城镇以生态农业产区的形式体现其生产、转运、初加工职能;七眼桥、宁谷、幺铺、白岩以产品加工基地的形式体现其物资加工及储运职能;塔山以中心城区的形式体现销售职能。此外, 龙宫、云山屯、黄果树镇等以旅游目的地的形式体现其生态农业及自然资源旅游职能。这样, 各小城镇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龙头, 以生态农业及自然资源旅游为辅助, 各司其职, 公共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作者:

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管理 篇8

一、扎兰屯市发展现状和所 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扎兰屯市经济社会发展简况

扎兰屯市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行政属呼伦贝尔市。全市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42.88万人,市辖12个乡镇、7个办事处、1个自治区级工业开发区。全市地域东西宽210公里、南北160公里。森林面积118.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04%,天然草场面积506万亩,耕地面积329万亩。主要河流47条,水资源总量约为25亿立方米。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8.6亿元, 占呼伦贝尔市的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993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9:51.8:22.3,地方财政总收入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

(二)扎兰屯市发展所面临的问 题和挑战

1. 林木可采资源趋于枯竭,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该市林区经过60多年的采伐,天然林木开采量已所剩无几,林区天然林木可采资源已基本枯竭,生态系统遭到损坏,林源向内萎缩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森林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2. 林区支柱产业缺失,替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我国许多林业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林业基础之上的,林区产业结构单一,地区经济发展对林业的依赖度极高。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建立在原木采伐和销售基础上的传统林业经济功能逐步丧失,产业链中断,而替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森工企业收入大幅减少,财政收入随之下降,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境。需要政策、资金大力支持。

3. 城市经济总量偏小,财力保障薄弱。扎兰屯市主要经济指标虽在岭东地区具有优势,但与自治区其他旗县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12年,GDP总量在自治区101个旗县中排名第40位,人均GDP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54%;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区101个旗县中排名第65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比呼伦贝尔市、自治区低6个和11.3个百分点,而且财政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收支缺口日益扩大。产业结构不优,农牧业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 工业缺少带动力强的“航母型”企业。因此,扩大经济总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缩小收支差距,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4. 弱势群体不断增加,社会保障压力较大。林区职能转变后,下岗职工增多,职工收入下降,出现大批分流、下岗的林业职工,人员再就业困难,居住条件简陋,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难以落实。

5. 林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经济转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欠账,林木主伐下降后,林区财政更加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少, 林区生态维护设施不足,通信、水暖、电等设施滞后或缺位,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落后,生产生活不便,严重制约着经济转型和发展。

二、扎兰屯市经济转型发展 的机遇和自身优势条件分析

(一)扎兰屯市经济转型的政策和 环境机遇

1. 从国内总体形势看,目前,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城市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大环境。

从区域形势看,《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 开放规划》等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战略、保护生态敏感区、加快自治区东部盟市发展等政策的延续,为扎兰屯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2.“十一五”以来,扎兰屯市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牧业稳步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得到增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升级奠定了基础。2013年3月,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同志提出的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和思路,抓住了内蒙古科学发展的突破口,也为扎兰屯市今后的发展思路、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二)扎兰屯市经济转型的自身优 势条件

1. 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森林和农牧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业基础扎实,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千种,野生兽类、禽类和冷水鱼类200余种,盛产黑木耳、蘑菇蕨菜、榛子以及黄花菜等土特山珍和各种药用植物;而且,各种农林畜产品具有纯天然、无污染、数量多和质量好的特色。

2.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塞外苏杭”之美誉。高山、草原、原始森林、河流、峡谷等自然景观一应俱全, 草原文化底蕴丰厚,拥有柴河、吊桥、秀水、三少民族风情、金界壕、红光等多个景区。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该市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内蒙古唯一同时具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项殊荣的城市。近年来旅游人次和收入逐年升高。

3. 扎兰屯市是处于“哈、大、齐、呼”经济带和黑蒙两省区交汇处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区位优势。该市交通便捷,是国家南北通道的必经之处,欧亚大陆桥滨洲铁路贯穿全境,阿荣旗——广西北海省际大通道和301、111国道在此交汇。

三、扎兰屯市生态保护和经 济转型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 构筑祖国北方生态保护屏障

1.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把林区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放在首位, 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

2. 必须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强度,大幅度调减采伐量,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严格限制林区矿产资源和农牧业开发对森林的侵蚀;加强森林管理保护,提高管护水平;大力培育与恢复森林资源,继续做好禁牧休牧工程、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效益。

3. 坚持保护中促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发展集约化经营商品林地, 结合人工造林、育林,建立优质商品林基地,平衡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林区积极发展替代产业,促 进林区的产业转型

在林区可采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充分挖掘林区的可持续利用资源, 积极发展林区的替代产业,促进林区经济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发展。利用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势,结合解决林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可以发展森林野生采摘、种植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培育野生动物养殖业, 逐步形成产业体系;依托丰富而奇美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民俗等旅游文化资源, 建设原始森林、冰雪运动、漂流探险、“北方三少”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品牌效应,建成祖国北疆生态旅游和体现草原文化的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 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 工输出基地

应该说,农畜林产品是该市最好的、最典型的资源。依托农、牧、林资源比较优势,以城镇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畜林产品精深加工的绿色食品加工业, 延伸绿色产业链,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对林区生态保护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促进林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扎兰屯市和重点城镇绥满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围绕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业,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建成大兴安岭岭东区域商贸和物流中心。

(四)建议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 的支持,支持城市转型

目前,该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培育替代产业,实现产业多样化, 是经济转型和生态保护的根本途径,而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特殊支持。

1. 在政策支持方面,建议安排一些产业关联度大、辐射效应广的重点项目;鼓励外来的大中型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并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和从事个体经济的林业职工提供税收和贷款等方面的扶持。

2. 在资金投入方面,中央财政要增加对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保障林区职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减轻林区群众对森林生态的压力,同时增加对城市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入;加大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国家加大对林区和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生态移民的支持力度,增加城镇道路、供热、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中央预算内投资。

(五)改革创新、以开放促发展

1. 逐步理顺林区行政管理体制、资源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现政、事、企三分开,权责分明,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研究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旗市区以及与东北、京津经济圈的经济对接和产业合作,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生产、金融、贸易等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合作,利用开发开放战略时机和口岸国际通道,推进与俄蒙两国的交流合作。

(六)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和谐 发展

经济转型期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创新 篇9

关键词:经济转型;劳动定额;管理创新

一、前言

电力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发电工作、输电工作以及配电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作为一个调度分明、协调关系相对复杂的企业,如何更好地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在经济转型时期搞好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日常生产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进行劳动定额管理,良好的劳动定额管理能够更好地给企业人员的配置工作以及相关生产计划的组织和安排提供更好地支持。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能够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电力企业作为特殊性的社会行业,企业的定额管理直接的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组织安排、成本核算、收入分配以及企业的相关经济决策。实际上,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定额管理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创新,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经济转型的发展时期,电力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是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经济转型时期电力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中的问题

定额管理指的是企业利用定额的目标来对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方面发展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的管理方法,是企业对这些发展因素所指定的必须遵守的相关标准。定额管理实际上属于企业发展计划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定额管理能够有效地调节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电力企业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国有电力企业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的交集相对较少,所以整体上对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企业的生产计划没能和劳动定额管理相结合。由于电力企业管理层在制定企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相关部门的生产能力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考虑,所以长时间的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出现劳动力不足以及过剩等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都是按照项目竣工时间倒排工期的方式进行,没有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工作水平系统的分析和统计,缺乏整体系统的评估,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没有统筹各种资源的实际情况,没有系统的安排和项目评估,所以整个生产衔接能力很差,经济效益低下,给电力企业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

第二,企业管理层对于定额管理存在偏见,不重视定额管理,对企业定额管理没有过多的重视,没有支持性的措施,电力企业现阶段定额管理没有计划,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电力企业现阶段对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投入力度不足,仅有的涉及普及面也非常窄,参与定额管理的仅仅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定额管理依靠的就是极少数的管理人员,这种做法的缺点比较明显,不能全面的认识到企业的问题,没有认可度。

第四,电力企业目前没有针对劳动定额管理进行标准化的系统建设,定额管理的发展缺乏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没有标准化的制定、执行以及修订的流程,仅仅是评价经验主义。

三、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创新

(一)采用标准化的工时理论

改变现阶段传统的工时定额,逐步的实施劳动效率管理,去除多余的劳动者动作,逐步优化改进不合理的动作。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规定,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普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位以及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规定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研究、分析和改进组织工作方法以及运营的程序,对工作定额以及劳动定额进行分析,这些规定都符合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内容,所以要逐步的建立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相关的岗位,优化劳动组织和工作布局,采用标准化工时理论,实施企业全面的劳动效率管理。

(二)抓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电力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首先一定要有科学性,所以要结合生产的各个环节,管理层要注重生产计划的制定工作。对于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求各个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上报,然后企业计划部门在进行统一的任务下达。生产部门的工作要结合定额制定方法,严格的制定工作量,合理的安排工作进度;合理的安排企业员工的加班频率,坚持适度原则,保证合理的强度;计划部门通过对上报计划进行评估和分析,合理的调整部门之间的工作。

(三)制定劳动定额水平

劳动定额水平的制定要严格的按照企业先行发展状况进行,保证企业的劳动定额水平保持在平均水平上,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和发展,劳动定额管理按照PDCA循环模式实行,通过动态循环提高定额管理的水平。

同时劳动定额管理主要是针对员工进行的,所以电力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必须坚持员工路线,要发动企业上下,上至管理层、下到企业每个部门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逐渐的改进工作的布局,优化生产流程,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步的更新定额管理工作内容,劳动定额管理要逐步的扩散到每一个岗位上,实行全员效率管理。这种管理因为是从基本工作实践中出发找到具体办法,所以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四)创新劳动定额标准化建设新机制

首先行业协会需要在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建设工作上构建全新的运行机制,需要经过科学的测定,在此基础上重新颁布行业工作标准;其次行业协会要强化和相关科研团队的协调合作,适当的参照不同种类产品的技术标准市场化制定机制,行业协会要强化责任意识,逐步的加快行业各级劳动定额标准的构建。目前我国一些沿海发到地区已经逐渐的形成了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工会组织三方协商的运行机制,逐步的确定了以工时工价为主的劳动定额标准,但是从行业前景来看,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必须通过专业型组织,通过规划化的操作来制定。

(五)注重劳动定额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配备专业的劳动定额管理人才,同时还需要逐步的构建专门的劳动定额管理机构,选择生产技术好的企业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严格的培训逐步的参与到企业管理中。针对国有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加强和专业高校的合作,注重定额管理人才的培养,适当的增加定额管理的课程,出版一些实用性的教材,为企业培养更加实用的定额管理人才。

四、结论

劳动定额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特殊行业的电力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你的需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意识到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视劳动定额管理,加快企业定额管理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建勇.当前企业劳动定员定额工作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

[2] 张亚红.关于劳动定额侵权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

[3] 傅永泉.谈定额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中的设置[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 徐建勇.当前企业劳动定员定额工作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

上一篇:人机界面显示屏下一篇:历史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