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中介业务

2024-08-12

资本中介业务(精选八篇)

资本中介业务 篇1

关键词:中信证券,战略管理思想,战略竞标,资本中介业务

何谓战略管理思想?从管理学定义来看, 是指导战略制定实施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灵魂。西方管理学创造过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 但自80年代以来, 一种全新的组织学习技术“战略竞标”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并掀起了巨大波澜, 它与战略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90年代三大战略管理方法。竞标:竞标的英文字母是“标准”、“基准”的意思, 是由比较和衡量企业产品、服务和管理组成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为了学习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行业领头者并最终超过他们。可见, 竞标, 就是“竞争”与“标准”的结合体, 通过“学习”的方式与“标准企业”竞争, 达到竞争优势。

战略竞标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竞争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目标是争做领头羊;过程是针对外部环境持续地进行;方法是比较和衡量。

中信证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实验田, 在30多年的发展中, 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排名继续位居中国证券行业前列。2012年, 经纪业务合并市场份额5.76%, 保持市场第一;投行业务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30单, 主承销金额人民币506亿元, 市场份额10.53%, 排名市场第二;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137单, 主承销金额人民币2, 153.55亿元, 市场份额5.13%, 排名同业第一;完成并购交易项目19单, 其中境内10单, 跨境9单;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2, 508.39亿元, 排名同业第一;固定收益业务债券做市交易量人民币4.2万亿元, 全市场排名第四, 同业排名第一;融资融券合并业务余额人民币88.38亿元, 市场份额9.87%, 排名市场第一;QFII客户增至72家, 客户交易量排名市场第一。 (以上2012年业绩数据引自中信证券官方网站) 从以上一系列的业绩和排名, 可以肯定其已是国内霸主, 但在美国高盛面前, 还是显得稚嫩。尤其近些年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化, 如何追赶国际巨头, 在以后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取市场, 中信证券必须要在战略上做调整。

一、资本替代牌照“粉墨登场”

2013年年初, 中信证券抛出了400亿元的巨量长期债务融资计划。公告称, 中信证券董事会会议已授权中信证券在3年内, 一次或多次或多期发行境内外债务融资工具, 规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对于400亿元的资金用途, 中信证券公告称, 将用于满足公司业务运营需要, 调整公司债务结构, 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对中信证券巨额融资的理解, 认为其资金用途不外乎两个方向, 一是扩大资金规模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二是在合适的机会进行战略并购, 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在2011年率先提出发展资本中介业务, 2012年通过230亿元短期融资券小试牛刀初尝胜果之后, 中信证券在监管放松、鼓励创新的背景下, 借资本之力, 为转型布局的战略目的一目了然。

中信证券战略转型始于2011年H股上市。在中信证券国际化征途正式启程之后, 董事长王东明在2011年底提出将公司战略划分为传统中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和资本业务, 摒弃了以往按照牌照划分的经纪、投行、资管、债券股票承销等划分方式。

这里的资本中介业务, 是指占用资本金、主要以服务客户为目的、风险暴露较低的业务, 包括融资融券、约定购回等资本中介借贷及做市服务制度。而传统的通道业务 (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 和资产管理则隶属于传统中介业务, 是指单纯提供服务、不占用资本金的业务。另外一项资本业务是指占用资本金、主要以投资为目的、风险暴露较高的业务, 包括直接投资和自营等业务。2012年5月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之后, 依赖资本规模的融资融券、约定购回等资本中介业务开始发力, 资产管理从审批改为备案, 允许各类产品发行也让经纪、投行等曾经的明星业务黯然失色。从此, 资本替代牌照, 在证券行业粉墨登场。资金的作用越来越得以彰显, 证券公司同一牌照下的无差异竞争愈加激烈, 成为券商生存的红海。

2007年之后, 券商交易佣金直线下滑, 到2011年时, 券商平均交易佣金只有万分之六, 尽管2012年又小幅回升到万分之七, 但券商靠天吃饭, 经纪业务“现金牛”的地位已经朝不保夕。中信证券亦不能幸免, 2011年,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股票权证基金总成交23808亿元, 2012年总成交下降至20215亿元, 降幅在10%以上。与此同时, 前几年带来绝对收益的投行业务也在2012年遭遇滑铁卢。2012年股票行情低迷、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等意外因素使得券商投行部门裁员降薪事件不断。

于是, 手握巨额资本的中信证券开始学习高盛, 沿着高盛三四十年前走过的路子, 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 并在战略上对业务链条做出划分。

二、资本中介转型

与当前证券业创新大潮形成对照的是, 1975年美国证券行业转型, 使得美国证券业传统通道业务占比从65%下降至30%, 同时美国证券行业的盈利能力提升1-2倍。证券行业的收入结构逐步均衡, 传统通道业务占比不断下降, 资本中介业务不断提升。不难发现, 资本中介业务的大发展将彻底改变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帮助其实现从券商到投资银行的转变。

以高盛为例, 2010年高盛佣金收入占比仅9%, 投行业务收入12%, 做市商和研发销售占比35%, 利息收入14%, 其他收入占比18%。资本中介业务合计占比70%以上。所以, 以中信证券为首的国内券商有理由认为, 沿着高盛的路, 发展资本中介业务, 是中国证券公司发展的方向。而中信证券过去十年积极转型的结果, 也让公司尝到了不少甜头。

中信证券2003年上市募资, 抓住了2003—2005年证券公司整合的机会, 战略性收购了中信金通、中信万通和中信建投证券。之后, 中信证券2007年收购了刚刚起步的基金业龙头华夏基金, 2007年市场高点增发融资250亿元, 2011年发行H股融资116亿元, 并在2012年收购里昂证券走出国际化第一步。

现在, 当国内同行还在执着于增发股份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融资时, 中信证券又一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开始利用长期债务扩充资本规模。这种先发优势, 自中信证券2003年上市, 延续至今。业内人士表示, 中信证券通过外延式扩张既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 又为此次行业转型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三、高额的息差利益

而资金对资本中介业务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融资融券、约定购回等资本中介借贷和做市商业务。

融资融券和约定购回所能产生的利息回报, 已经远远超过证券公司所能获得的资金成本。通过银行间拆借, 发行短期融资券、长期债务, 低成本拿到资金, 然后以高价格贷给客户, 就是资本中介业务的运行模式。中信证券董事会此次授权募集400亿元资金, 意即在此。

中信人报披露, 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余额在2012年底已经突破100亿元大关。比2012年初的26.2亿元增长近3倍, 融资融券巨额的资金需求和加速度的增长, 让原本资金雄厚的中信证券不得不提前准备。如果资本中介业务继续增长, 可以预见到, 中信证券自有资金不足将成为发展的掣肘。而在此之前, 中信证券一直通过短期融资维系资金需求。2012年, 中信证券累计发行6次, 共募资230亿元补充公司资本。

由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最长期限为3个月, 无法满足对长期资金使用的需求, 如果融资渠道仅限于短期融资券, 势必造成投资的期限错配, 或者投资范围受限。中信证券抛出了400亿元的巨量长期债务融资计划, 通过长期债务融资, 最终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 改善公司流动性水平。

证券公司通过银行间拆借、债券回购、转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 都能提高业务的杠杆率。在监管标准放松, 净资本不变的同时, 扩大证券业经营杠杆, 也是中国证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融资融券等带来的高额利差, 更是券商积极发展该业务的主要原因。融资融券和约定购回所产生的9%的利息在填补5%左右的债务利息之外, 可以产生4%左右的高额资本利差, 是资本中介业务的最大看点。若以中信证券此次融资400亿论, 仅用在融资融券一项业务上就能产生约36亿元收入, 约16亿元的利润, 约占中信证券2012年42.55亿元净利润的37%。

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2013年阿里巴巴“余额宝”的推出, 余额宝和天弘合作投资货币基金, 风险低, 亏钱的可能很小;余额宝和平安保险合作发生被盗无理由赔付, 赔付金额无上限;没有资金要求, 资金安全, 随时支取。微信利用春节红包功能, 让用户自己互相花钱, 同时绑定银行卡, 成功实现了商业推广, 并申购了和余额宝同性质的“理财通”。明摆着和银行抢生意, 但同样对证券业也有一定的冲击。货币基金其实在所有证券公司是一个基本业务, 但余额宝和微信利用自己拥有超大客户群体, 实现了平民理财, 懒人理财。券商经纪自2003年放开佣金管制后, 佣金率从千分之三降到现在的万分之七, 经纪业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国金证券和腾讯的合作是一个警钟, 假如有一天, 可以实现免费开户, 零佣金交易, 最多收一个交易所席位费, 券商的经纪业务又该怎么办?原来瞧不起, 看不见, 摸不着, 大家不以为然的互联网正在以突飞猛进的形式取代传统的营销模式。2013年, 中信证券克服IPO暂停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大力推进业务创新与转型, 公司战略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资本中介业务规模与收入占比显著提高, 财务杠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国际化进程得到深入推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 (未经审计, 下同) , 增长37%;净利润52亿元, 增长23%;净资产876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6%, 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居全国证券公司首位。从以上数据来看, 互联网金融对中信证券的冲击还没立即体现威力, 一是互联网金融对中信证券来说冲击力最大的领域是通道业务, 而互联网金融目前推出的产品单一, 主要为货币基金, 服务于大众小客户群, 跟中信证券的客户群目前没太大重合, 二是中信证券的战略转型, 实行两手抓, 注重传统通道业务的同时, 开辟非通道业务。但我们也要居安思危, 因为非通道业务也将是互联网金融争取的“肥肉”。

资本中介业务 篇2

4月25下午,南京市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于《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的政策解读。针对此前已疯传的“限价”消息,《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指导,鼓励企业加快普通商品住宅上市节奏,有效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适度价格水平。

“对主城六区以及江宁、浦口商品住宅项目,按照价格区间分类指导,申报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2%;每平方米2万-3万元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0%;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8%。”

苏州5月连推20宗地块

4月20日,苏州苏地网挂[2016]3号公告一口气挂出20宗地块,总起拍价为182.754亿元,将于5月23日至24日两天进行竞拍。从土地用途来看,13宗为纯住宅用地,3宗为商住商服用地,4宗为商服地块。从区域来看,姑苏区推出4宗地块,相城区为9宗,吴中区为3宗,其余4宗位于高新区。该批次地块中,起拍价最高的地块编号为苏地2016-WG-26号,该地块规划为城镇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分别为地块一85326平方米和地块二30597平方米,土地年限为70年,容积率为大于1小于2.5,建筑密度小于等于25%,绿地率大于37%,起拍总价为255075万元,该宗地块可分割销售。

廊坊市香河县暂停二手房交易业务

4月20日,据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方通知,从2016年4月20日起廊坊市香河暂停二手房交易业务,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暂停办理相关业务是因为正在出台相关限购细则。

在去库存等政策的影响下,3月份以来,廊坊市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尤其是环京县(市)房价涨幅较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4月1日晚,廊坊市出台《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当地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根据该调控政策,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并且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

合肥一日卖地收金百亿

4月28日,合肥土地市场迎来6宗优质宅地入市,在数十家开发商的争夺之下,该场土拍最终揽金113亿元。其中,瑶海地王三度被刷新,肥西两宗地楼面价双双破万,而新站单价地王也由此诞生。过去的3月份,合肥市国土局仅凭借着5宗地的成功出让就已经入账111亿元。因此,在此次土拍进行之前,不少地块已经未拍先火,尤其是新站、瑶海优质地块被视作地王的“继承者”。来自厦门的禹洲地产不但抢下此次出让的半数地块,还接连刷出了三个地王纪录。房企蜂拥而至抢地的原因在于合肥市场大环境很好,房企资金充足,并且部分房企面临无地的尴尬局面。

广州全面停止首付贷、众筹购房等业务

4月20日,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等3家行业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停止开展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会员单位从即日起全面停止开展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并彻底开展自查和业务清理工作。《通知》要求,各房地产中介机构及房地产按揭机构不得超出经营许可范围提供金融服务,违规向买卖双方提供首付贷、众筹、担保等产品和服务。同时,协会将进一步督促相关会员单位,摸查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产品情况。近期以来,包括深圳、广州、北京三大一线城市已陆续明确,全面叫停房地产众筹业务。

杭州5月将推16宗地

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公告显示,5月杭州一共将出让16宗土地,总出让面积为892.6亩,主城区推8宗、余杭区推2宗、萧山区推4宗、富阳区推1宗、大江东推1宗。据公告显示,杭州主城区计划推出的8宗地块中,纯住宅用地占到5宗、商住1宗,其余两宗为纯商业用地。另据统计,4月份杭州土地市场共成交10宗土地,成交总面积28.4公顷(折合425.7亩),总可建面积68.6万平方米,总成交额54.5亿元。其中,主城区4月零挂牌。余杭方面,西房竞得上亿广场西商住地,楼面价4226元/平方米,此价格改写崇贤新城最高纪录。

成都首季商品房销售面积增34%

资本中介业务 篇3

从辩证逻辑上说, 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的转化, 是一个从本质到现象的过程, 本质必然表现为现象, 但现象对本质的反映却不是简单地与直接的, 往往都是间接地与复杂的, 因为本质在向现象演进的过程中, 不得不与现实的各种矛盾发生相互作用, 正是这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使现象对本质的反映变得间接与复杂, 于是,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必然需要一系列的中介才能达成。这种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 必然的需要在本质概念层与具体概念层之间有一个中介概念层。因为资本主义社会, 作为一个无比复杂的矛盾集合体, 在它的从本质到现象的转化过程中, 必然不会是直接的与简单的, 必然也会发生各种矛盾与其本质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形成矛盾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揭示这种矛盾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就成为了《资本论》的第三个层次。同时, 我们必须认识到, 把第三层次叫做中介层, 把它的概念体系叫做中介概念层, 是从《资本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上说的, 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它仅仅是一个中介, 这一层次也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理论概括与说明, 具有无可替代作用, 它同样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一、工资:劳动力的辩证否定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但资本的目的不是一次剩余价值的生产, 而是源源不断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了实现资本的目的, 只有使资本的数量不断扩大, 也就是把剩余价值不断的转化为资本, 而剩余价值的不断资本化, 就是资本积累, 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

工资概念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运动中, 表现为货币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和生产资料, 而购买劳动力商品无疑是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 因为与生产资料相比, 它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起着更为重要的关键作用。购买劳动力商品所要支付的价值, 就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也就是工资。可见, 工资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积累过程当中的一个条件, 而且是首要条件, 所以它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它也因此成为了第三层次论述的起点。

二、资本积累:对剩余价值的直接否定

资本积累, 也就是剩余价值当做资本来使用, 或者说是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它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内容的描述, 也是第三层次的核心概念。

(1) 剩余价值到资本积累的概念转化

当剩余价值再作为资本来使用时, 剩余价值就完成了向资本积累的转化, 这种转化看似十分简单, 但却体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同层次矛盾的深入洞察, 正是以这种深入洞察为基础, 马克思才完成了本质概念层到中介概念层的转化, 而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转化也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第二层次所面对的社会矛盾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抽丝剥茧似的抽象, 终于发现:无休止的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 所有的方式不过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就概念的转化来看, 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向剩余价值概念转化的起点, 经由劳动力概念的中介作用而实现了这一转化。可见, 第二层次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剩余价值如何由资本发生。

《资本论》第三层次所面对的社会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它所采取的形式。内容必是本质的表现, 本质也要通过内容来表现, 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 形式也会对内容有反作用。具体到概念转化来看, 马克思经由工资概念, 完成了剩余价值到资本积累的转化, 即本质到内容的转化。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当做资本来用, 目的的达成需要手段, 而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又要求目的本身成为实现自己的手段。可见第三层次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产生。

正是因为资本积累是对第三层次主要矛盾的反映, 它也就成为中介层的核心概念, 而对它在本层次概念转化中的核心作用的分析就是我们接下来论述的重点。

(2) 资本积累的核心作用

《资本论》的第三层次由工资、资本积累、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这五个主体概念构成, 其中工资概念起着联系二、三两个层次的中介作用, 资本积累概念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内容的规定,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这三个概念, 则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形式的规定。内容决定形式, 制约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而形式则是对内容的说明, 也必须适应内容的需要。所以, 资本积累概念在第三层次中起着核心概念的作用。

以上只是从抽象意义上对资本积累概念在第三层次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的说明, 下面我们从资本积累概念的具体展开形式中对它的核心地位做进一步说明。资本积累概念, 如前文所提, 就是剩余价值当做资本来使用, 或者说是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它的具体展开形式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而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则是它在资本有机构成上的表现。二者的结合, 经由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 创造出了新的剩余价值, 并且, 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地进行。无论是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所揭示的个别资本运动, 还是由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所揭示的社会资本运动, 都是对剩余价值转化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一内容的详细运动过程的说明, 也就是对它的运动形式的说明, 即对资本积累如何顺利实现的说明。

我们将在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这三个主体概念的具体阐述中, 进一步深化对资本积累核心地位的理解。

三、资本循环:静态的矛盾分析

从资本循环开始, 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运动的形式的考察, 其中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概念是对个别资本运动的考察, 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则是对社会资本运动的考察。

内容决定形式, 这是我们以资本积累概念为本层次核心概念的原因, 但“事实上, 两者都同等重要, 因为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正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一样, 这两者 (内容与质料或实质) 间的区别, 即在于质料虽说本身并非没有形式, 但它的存在却表明了与形式不相干, 反之, 内容所以成为内容是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1]可见, 成熟的形式是内容表现自己的必然要求, 而且单就成熟的形式而言, 它的那种体现了内容的运动规律的形式, 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容。我们在接下来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形式, 就是这种辩证的形式, 它不仅是对资本积累的反映, 而且自己本身的运动就体现出丰富的内容, 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1) 三种形式的资本循环

从资本积累到资本循环, 马克思开始了对个别资本运动的考察, 但这种个别资本, 不是具体指的“这个”或“那个”个别资本, 而是从所有的个别资本中抽取其“共相”, 也就是抽象的个别资本。

这种抽象的个别资本运动, 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 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用于进行生产的商品;在第二个阶段, 资本家经由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 实现了新旧商品的转化;在第三阶段, 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再次转化为货币。这三个阶段是每一个别资本运动都必须经历的, 对这三个阶段的分析是论述资本循环三种形式的基础。接下来, 马克思就论述了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首先是货币资本循环, 也即货币到增量货币的循环。它直接地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即剩余价值的实现, 也是体现资本积累的最为直观的形式。所以, 它也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第二个是生产资本循环, 体现的是一个循环进行的生产过程, 但这种生产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生产, 而且还是剩余价值的周期再生产, 它也不仅仅是在原有规模上的剩余价值周期再生产, 更多的体现的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剩余价值的周期再生产;第三个是商品资本循环, 体现的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的循环过程, 它要表明的是:剩余价值以商品形式存在, 并且也只能以商品形式存在, 唯有如此, 它才能够实现。

通过对三种循环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货币资本的循环, 直接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即资本积累。生产资本循环与商品资本循环则是以更为具体的形式体现了这一内容。具体来说就是, 资本积累这一内容, 需要两个必要条件才能实现:包含剩余价值生产的生产过程与剩余价值以商品形式存在, 而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展开形式, 就是生产资本循环与商品资本循环。

(2) 对三种循环的综合考察

这三种循环本来就是一个作为整体的循环, 研究的需要使马克思把它们一分为三, 当研究又需要把它们合三为一时, 马克思发现“过程的所有前提都会表现为它的结果, 表现为过程本身所生出的前提。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出发点、经过点和复归点。总过程则表现为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变为流通过程的媒介, 并且反过来。”[2]

从资本循环到把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 再到把资本循环分为三种形式, 最后又对这三种循环作统一的分析, 马克思在逻辑上进行了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但经过这一过程的整体, 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整体, 过程的量变造成了始点与终点之间的质的区别, 终点看似是向起点的回归, 实质上却是螺旋式的上升。作为始点的整体是抽象的与模糊的, 作为终点的整体则是具体的与清晰的, 这是因为经过了对部分的精确分析, 那整体中原来看不清楚的脉络, 现在就好像人体解剖图一样, 就连每一条血管都可以看得清楚明白。以对部分的精确细致的分析为基础, 从而达到对整体的具体的把握, 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概念转化中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也是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

资本循环只是马克思对个别资本运动考察的开始, 它只是对不断进行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所有关节点的考察, 它还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马克思还要让它动起来, 这就是在对关节点考察的基础上加入对运动过程的考察, 这就过渡到了资本周转概念。

四、资本周转:动态的矛盾分析

马克思对资本循环的考察是对个别资本运动动中之静的考察, 个别资本运动不仅自己要求把自己还原为动, 而且,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内容也迫切的要求它不得不动起来, 这就使资本循环转化到资本周转。资本周转就是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

(1)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资本循环到资本周转的概念转化并不是什么难点, 因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十分的自然, 我们所需注意的仍然是概念转化的背后体现出了怎样不同的客观矛盾, 以及不同的客观矛盾所带来的研究问题的方向会有哪些不同。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都是对个别资本运动的考察, 但资本循环是对过程关节点的分析, 而资本周转则是对过程如何顺利进行, 以及进行速度的分析, 可见, 二者是互为条件与前提的, 也只有二者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个别资本运动。

既然资本周转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循环如何顺利进行, 以及资本循环运动的速度, 那么, 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问题, 对于影响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的因素的研究也就成为了重点, 这就使对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研究成为论述资本周转的核心。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由本质概念层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转化而来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因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但在资本运动中, 由于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也就随之转化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分多次逐渐地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而流动资本则是一次性的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因此, 原来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现在就转化为流动资本。正是这种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对资本周转的速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以及流动资本的周转, 从而在总体上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 成为了马克思研究的重点问题, 也正是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基础, 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周转的考察。

(2) 对资本周转概念的辩证考察

从剩余价值到资本积累再到资本循环, 最后到资本周转, 也就是一个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到内容, 再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第一种形式的过程, 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从静到动的过程。我们来具体的论述一下这一过程。

从辩证逻辑上说, 为了达成对客体的认识, 主体不得不采取一个将其视为相对静止的态度, 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 主体才能将处于绝对运动中的客体分为各个部分、环节与过程, 从而实现对客体的抽象与分析。在对复杂客体的本质认识上, 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认识了客体的本质并不代表认识了客体的全部, 因为现在的客体只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 它只有在成为一个具体的整体概念时才能达到主体的认识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原先抽象掉的客体的部分、环节与过程进行还原, 但这种还原不是最先意义上的还原, 而是对部分、环节与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的还原。

就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复杂的客体来说,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概念:剩余价值, 是最高程度的抽象概念, 因此, 与其他概念相比, 它是“绝对静止”的;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到内容, 即从剩余价值转化到资本积累概念, 加入了对抽象过程的考察, 因此, 对于剩余价值来说, 资本积累是动的, 但相对于其他概念来说, 它还是一个抽象程度很高的概念, 我们可以说它是“相对静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包含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这两个主体概念, 资本循环是由资本积累概念转化而来的, 它是在对抽象过程考察的基础上加入了对过程关键点的考察, 对于资本积累概念来说, 它是运动的, 但这种运动只是相对的, 所以它是“相对运动”的;资本周转由资本循环转化而来, 它是在对过程关键点的考察的基础上, 对过程的具体考察, 所以, 它是“绝对运动”的。

资本周转, 不仅在逻辑上体现为“动”,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也体现为动, 但这种“动”, 只是第一种“动”, 马克思还需要对更为复杂的“动”进行考察, 这就是对社会资本运动的考察。马克思通过资本积累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转化, 实现了这一目的。

五、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总体上的动态矛盾分析

个别资本运动, 并不是资本运动形式的全部, 而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因为只要是个别资本运动, 它就必然要和另外的个别资本发生关系, 否则, 它的运动就是不可想象的, 这就需要在个别资本运动研究的基础上, 继续进行研究, 这也就转化到了对社会资本运动的研究。

社会资本运动也是以个别资本为主体, 各个个别资本的运动, 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就组成了社会资本运动。马克思经过对个别资本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 指出参加社会资本运动的个别资本从总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进行生产资料的生产, 另一类进行消费资料的生产, 正是这两类个别资本的互动关系, 形成了社会资本的运动。这两类个别资本的概念化与具体化, 就是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社会的总产品, 从而社会的总生产, 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3]这一概念直接的转化来自抽象个别资本, 它们实际上就是按社会分工不同而区分开的两种抽象个别资本;它们所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 则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抽象个别资本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本质的具体表现;两大部类的相互关系, 即两大部类的内部交换及其互相交换, 以及交换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从而最终使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则是资本积累这一内容所要求的必要形式。

因此,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这一主体概念, 仍旧是来自资本积累概念的转化, 因为形式终归是内容的形式, 无论它的表现有多么的复杂。当然,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转化关系, 而是表现为经过了一系列的概念与过程的中介, 如果没有对社会分工概念的抽象, 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没有对抽象个别资本运动的详细考察, 就不会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科学划分。我们还将会发现, 随着矛盾的继续深入, 随着马克思一步步向资本主义现实迈进, 主体概念的转化也就越来越多的体现着非线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至此,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与形式的考察就已结束, 它使我们认识到:“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的正确的反映;这些反映越来越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 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4]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个的相对真理, 这些相对真理就是在现在也体现着它的科学性, 包含着巨大的绝对真理成分。

参考文献

[1] (德)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第27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第9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第438-439页。

浅谈中介机构新业务拓展 篇4

二是政策性搬迁咨询案例。某国企改制部分资产公开挂牌出售,出售资产评估净值7000多万元,实际成交价4000万元,出售总价与评估净值的比率为52%。外籍客商公开竞标购买地方国企资产,并以购入资产评估作价成立新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几年后A公司涉及政策性搬迁,必须淘汰落后生产线。咨询机构受托出任A公司的顾问,提供专业支持,多次与拆迁实施单位、拆迁估价机构沟通、谈判,最终A公司拆迁补偿收益增值3000多万元。评估中设备重置价值的确定,复原价值不等同更新重置价值。耗能、淘汰设备或使用年代较长的设备,原地续用可以,但搬迁面临资产报废。搬迁异地重建,须购进性能更优、技术更先进的全新设备,资金投入量加大,更增添了企业搬迁异地重建的难度。国家为鼓励政策性搬迁2009年出台国税函118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在A企业搬迁异地重建期间,咨询人员积极向其宣传国税函[2009]118号文精神,引导企业开展各项搬迁重建工作。国税函[2009]118号文件规定,企业的搬迁收入和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规定,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201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40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该公告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公告中对搬迁购入资产的税务处理与国税函[2009]118号文有了显著变化。2012年40号公告规定企业用搬迁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在计算搬迁所得的时候已经税前扣除,投入使用后又通过折旧的方式再次在税前扣除,明显存在重复扣除的问题。新公告明确规定,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各类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或摊销年限,企业发生的购置资产支出,不得从搬迁收入中扣除。国家政策性搬迁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恰逢A公司政策性搬迁工作已近尾声。新公告从发布到实施有个时间差,A公司政策性搬迁咨询服务,和时间赛跑。依据国税函[2009]118号文,A公司6000多万元固定资产购置既能抵搬迁补偿收入,新购置资产折旧又能正常税前扣除。咨询人员耐心指导并积极助推A公司及时、合法、合规开展政策性搬迁清算工作,多方位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A公司依据国税函[2009]118号文在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政策性搬迁清算工作,主动请当地税务师事务所出具政策性搬迁专项鉴证报告,并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备案资料。上述咨询服务行为直接促使A公司实现搬迁购置6000多万元资产的双抵扣,可为企业节税上千万元。咨询的过程就是与客户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的过程。

三是其他新业务拓展成功案例。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人员只有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聪明才智,才能有所作为。中介机构从事咨询工作并不是规避风险,而是更高层次上实现智力劳动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某产学研型事业单位设立验资洽谈,有关部门委托中介机构验资的同时代理研发中心设立事务。业务流程上从搜集单位批文等资料、人事局网站下载表格并请委托方配合填写相关内容、签章,开设验资户、委托方汇入投资款、中介机构验资、提供资料办理事业法人资格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等。事业单位代理设立事务的关键是取得解决事业编制的设立批准文件,相对有限公司的设立,事业单位的设立事务更为简单。作为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笔者曾代编一份项目资金报告,当地有机构以业务项目不在其服务范围婉拒。当客户再三强调项目资金报告以企业名义出具,并不要求中介机构盖章,笔者所在咨询机构接受了此项挑战。委托项目要求咨询人员熟悉财务管理知识,在论证申请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草拟资金申请报告。企业提供项目基础资料,咨询人员测算项目现金净流量、动态的投资回期、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素材加工、整合、综合论证,出具报告初稿并征求意见,对委托方或报告使用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当委托方不清楚报告使用方的具体要求时,建议委托方提供相关项目的样稿或模板,最好是电子档,便于咨询人员在摸索中完成委托服务事项。正式报告提交后半月,委托方告之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传来消息,项目资金报告通过评审,客户不久将获取贷款资金。

四是新业务拓展的注意事项。(1)咨询中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对于难以胜任的项目,必须学会舍弃;如果客户委托事项的出发点是想偷税、财务造假等,咨询机构及工作人员千万不能为其“出谋划策”,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这是咨询机构的底线,是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中介机构要注意品牌文化建设,口碑或信誉对中介行业发展至关重要。(2)新业务拓展要掌握适度,特别是一些新生事物,都有摸索的过程,不可一味畏难。既要防止“误受风险”,也要防止“误拒风险”。事实上,部分专业领域委托事项尽管有难度,但中介机构人员可以完成,要对自身有信心。(3)咨询报告不是“万金油”,不是回避风险的港湾。如果鉴证机构企图回避相关监管,对各类审计报告、评估报告以咨询报告的形式出现,则并不能回避中介机构、鉴证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维护职业形象。保持独立性,中介机构应注意在接受咨询服务的同时,回避出具拆迁评估报告等专业性报告;咨询过程中尽量不以机构名义或个人邮箱给客户发送重要内容的邮件;代表被拆迁单位与评估公司或拆迁实施单位沟通、谈判时,必须明确人员身份是委托方聘用人员,而非中介机构的员工,中介机构与地方政府唱“对台戏”,不利于中介机构今后的业务发展。

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务经验,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创新能力,咨询人员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扎实的财务功底、理解问题的透彻性、出众的运作技能、日渐丰富的专业积累、优于同龄人的业务技能、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会为咨询人员职业规划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咨询人员通过必要的培训,面对复杂事物判断更敏锐,其他诸如沟通技巧、谈判能力等行为艺术、综合素质提高,会迅速成长为复合型业务骨干。咨询人员面对岗位的晋升、薪酬的提升会有更多的机会,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全面提升。客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均能促进咨询人员成长,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客户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咨询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中介机构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善于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点财税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取得专业领域的突破,提升咨询机构品牌价值。咨询人员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懂得沟通艺术。接触人员层次提高,有利于带动咨询人员开拓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客户的认可会促进咨询机构知名度提高。“软实力”的提升不需要广告宣传,业内的各项综合指标会证明中介机构综合实力。

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国际比较 篇5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概况

1. 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定义。

所谓的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也被人们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式”, 它主要是从事商业银行客户办理、收付以及代理等业务事项, 以促进金融服务活动的活跃度。这样不仅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 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不过, 从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起步的比较晚, 而且部分项目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这就导致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品种比较单一。为此我们还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来开拓商业银行中介业务, 使得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种类逐渐的增多。

2. 常见的几种商业银行中介业务。

从目前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发展现状来看, 我们大致可以将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内容划分成以下几种。

第一, 银行结算类。在商业银行经济发展中, 结算业务主要是由银行资产债务所衍生出来的, 人们主要其将其当作在债务结算的工具, 通过客户兑付、委托付款等行为, 来刺激银行的内部的经济效益, 从而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

第二, 委托代理类。所谓的委托代理也就是指, 银行在中介业务活动中, 接受了相关单位、部门或者其他人员的委托, 所从事的相关金融事务。而且银行在委托代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按照委托人真实意思表示, 来执行代理行为。

第三, 担保类。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中担保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经济活动。这主要是在客户得到一定条件以后, 可以通过相应的形式向银行申请相关的担保业务。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中, 常见的担保业务主要有债务类保函、履约类保函以及付款类保函这三种。

第四, 市场服务类。商业银行中介业务时常会涉及到市场交易, 比如房地产交易等, 这时银行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 为提供相应的市场服务, 从而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 为了人们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

二、中外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比较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国外发达国家就已经大量推广商业银行中介业务, 这不仅为了银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还使得银行的经济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 其业务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们发现国外发达国家中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盈利已经达到了商业银行自身总资产的50%以上, 而且每年也以飞快的速度向上提升。

然而, 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发展现状来看,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介业务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虽然在我国现代化银行也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已经将一些新型的金融体制和创新理念应用到了其中, 但是由于运用手段还不够成熟, 因此导致人们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见, 在当前我国要想有效的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要从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这两部分入手, 从而对其进行优化。

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的成因分析

从上述中外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商业银行中介业务方面缺少相关经验, 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质技能水平较低。在开拓中介业务时所投入的力度较小, 中介业务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少, 所适用的范围有限, 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业务需求。另外, 当前我国在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结构设置上还不够完善, 很多业务都处于独立无援的状态, 相互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这不但不利于灵活的服务于顾客, 还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不利于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介业务的对策

1. 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配合。

商业银行效益的提高,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中介业务, 而银行收益格局的改变也将源之于中介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 但资产负债业务与中介业务, 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中介业务创造的收益包括直接与间接收益两个部分。

2. 增加对银行在中介业务方面的投入, 尤其加强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

银行中介业务从业人员必须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资金、信誉、信息为一体, 发挥其高科技产业的优势,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勇于开拓、勇于竞争、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努力提高设备档次和人员素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中介业务还存在着一些的局限性, 这不仅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相应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发展, 我们应该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用相应的对策, 来开拓我国的金融市场, 从而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

摘要:近年来, 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不断增多,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还有效的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从而使其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 再通过中外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比较, 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田玉清, 甄宝顺.商业银行中介业务之我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 (05) .

资本中介业务 篇6

一、财产保险公司买卖中介业务的内在动因

1、以保费规模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是造成买卖中介业务的主要动因

法人与授权经营者在价值取向上的重大差异导致经营目标的扭曲。部分财产保险总公司虽然提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公司对分支机构实行的是费用分配机制,分支机构只能通过扩大业务规模才能提取更多费用。物质利益是决定行为准则的原动力,在巨大的费用诱惑力面前,效益考核显得有些软弱。法人与授权经营者在价值取向上的重大差异,导致了法人追求的经营目标被逐级淡化,到基层经营单位甚至扭曲为简单的保费规模目标。

2、财产保险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不够,保险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产品创新不足,各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不仅在费率结构、条款设计、服务方式等方面趋于雷同,营销策略、营销手段、营销渠道也基本类似;已开发的一些新险种推广力度有限,还没能形成新的保险业务增长点。因此,业务增长仍主要依靠车险、企财险、工程险、货运险等传统险种。产品的高度同质性使业务竞争集中表现为价格竞争,各公司普遍采取拼费率、拼返还、拼手续费等低价竞争策略,导致保险资源的极大浪费,业务增长乏力,而基层营业性分支机构的保费考核任务每年均有所增长,造成其完成保费任务存在缺口。

3、营销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直销展业力量薄弱

由于保险公司直销展业力量不足,保险公司在任务考核压力之下,只有通过两种途径弥补直销业务的缺口。一种通过招募人员、培训、激励等措施,建设营销体制来拉动业务增长。这种方式虽然是一种长效机制,但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精力;需要保险公司具有较好的管理水平。并且见效慢、周期长、淘汰率高。第二种途径即“买保费”。在每月、每季考核的关键时刻,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保险公司一般都会采取以高手续费、 高返还换保费这种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

二、财产保险公司买卖中介业务的外部条件

1、大量的保险业务资源掌控在保险中介手中

在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业务来源中,保险中介代理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高达60%左右,其中,个人代理人代理的保费收入占比为58%;直销业务占比为40%左右。保险中介特别是个人代理人的代理业务已成为财产保险业务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了左右保险市场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2、利益刺激机制为“卖单”行为推波助澜

按照各财险公司内部管理规定,保险代理业务的手续费基本上都是8%~15%左右,远远低于市场水平。当某家保险公司提高手续费支付比例时,在利益刺激机制的作用下就出现了保险市场上所谓的“卖单”行为。一是营销人员将其掌握的代理业务高价卖给“出价”最高的保险公司,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诸多营销员通过“资源的整合”累积到相当额度的保费,经过反复多次询价,将其“打包”高价卖给保险公司。三是一些兼业、专业代理机构炒卖业务、哄抬手续费、漫天要价,甚至出现中介公司从保险公司业务员手中低价“收购”直销业务,再高价转卖给保险公司的现象。

3、营销人员用工关系界定模糊,中介业务管理混乱

营销人员用工关系的界定是困扰保险业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营销人员的身份与法律定位不清晰,营销人员没有归属感,导致营销人员缺乏对所属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短期行为严重,对公司没有忠诚度可言,利益便成为营销人员行为的唯一导向,买卖保费无可避免。

三、财产保险公司买卖中介业务的危害

首先,浪费了保险资源,抬高了经营成本,造成发展速度减慢、公司经营效益降低。

其次,滋生了违法违规行为,扰乱了市场。高手续费、 高返还最终必然通过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一是经营造假。通过虚假批单退费、虚挂应收保费、坐扣保费等方式, 支付代理手续费或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保费回扣或其他利益。二是保险中介截留挪用保费收入。三是车险业务不严格执行车险条款费率,违规打折,扰乱市场次序。

然后,影响了队伍和业务的稳定性。由于高额的“价格差”,造成部分直销人员把续保业务高价卖给其他公司,各公司业务续保率都很低,业务发展不稳定;营销人员则没有忠诚度可言,谁给的手续费高,就把业务卖给谁。

最后,形成了保险公司保费任务的恶性循环。保险公司上一年度购买保费完成任务以后,下一年度任务缺口更大,只有再继续以更高的代价买入更多的保费。

四、治理财产保险买卖中介业务的对策

1、完善财产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改进经营考核体制

一是加快保险经营主体的股份制改造进程,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挂钩,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消除激励管理者的利益障碍。二是要转变片面追求保费规模的经营理念,按照“速度、效益、诚信、规范”的方针,走速度、效益、质量相统一的发展道路,并将其真正贯彻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三是要改变对基层公司现行业绩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业绩考核从现在的保费规模型向经营效益型的真正转变;在费用分配上,要根据不同的效益情况采取级差费用政策,加大经营利润、险种结构、经营管理水平、制度执行等在费用分配中的权重,改变单纯根据业务规模分配费用的考核方式。

2、明确保险营销人员的法律定位

为了理顺营销人员与公司的关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明确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定位。规定保险营销员是从事保险产品销售服务的专门人员,他们既可以是保险公司的雇员、保险代理机构的雇员、也可以是依法注册的个人独资保险代理企业的雇主及其雇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自己的营销人员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通过保险代理机构和个人代理人销售保险产品。二是明确要求保险公司通过自己的营销人员销售保险产品的,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营销人员签定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提供各种必要的保障。三是加强对营销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营销员诚信考评体系。

3、调整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与保险公司的代理关系,变多家代理为专属代理

目前,兼业代理机构与保险公司双方的合作缺乏战略性的长远规划,多数只是靠手续费的简单维系,合作层次较浅,基础不够牢固,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保险公司在扩张规模的压力下,不计成本,不管质量,为兼业代理机构炒作保险公司提供了可能。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本有效的途径之一是调整现行的代理关系政策,恢复兼业专属代理业务,让一家兼业代理机构只能为一家产险公司和一家寿险公司代理业务。唯有如此,合作的基础才会牢固,合作双方才可能长远谋划而不急功近利,战略合作而不浅尝辄止。

4、加强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的监管

浅谈中介机构代办银行业务的风险 篇7

1 中介机构常见的银行代办业务

1.1 代开办账户

当前, 一个企业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可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不同种类和不同资金用途性质的账户, 其开户条件和资料都有不同的要求。复杂银行开户手续常常让企业头痛不已, 尤其是首次开户的客户, 常常因为不懂银行的工作流程和开户资料要求,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未能成功开立账户。另外, 有些空壳公司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 其法定代表人和代理人往往不愿亲自到银行办理手续。中介机构因为深谙行业的规则以及银行的开户流程和要求, 办起业务来快捷方便, 甚至因为长期合作, 个别银行机构还会对其代办的业务放松要求。因此, 许多企业会委托中介办理开户手续, 加快账户开立手续。

1.2 代办信用卡业务

目前, 互联网上有许多信用卡代办机构, 不少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也向公众大力推荐“快速办理大额卡”的业务。找中介代办信用卡的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为不谙信用卡的办理流程, 为了图方便, 直接找中介机构给点费用代办;另一种是因为本身条件就不符合银行的申请标准, 故需让中介公司为他们变通办理条件。

为了达到银行标准, 有些中介公司会帮客户伪造资质材料。上海某中介公司员工在QQ上表示, 他们公司会帮客户代做收入证明、工作证明、银行流水账等材料, 这些材料挂靠单位, 使客户的资信大大提高。这些中介公司的人员甚至还表示, 因为与银行内部人员有合作, 银行不会太过追究资料内容和客户真实状况, 就算客户在银行留有逾期记录等不良行为, 公司仍能“想办法”帮其申办到信用卡[1]。

1.3 代办贷款业务

催生贷款中介机构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中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 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企业信息不透明, 银行对于小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 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其次, 由于银行贷款所需的材料繁多、手续复杂, 因此一些帮企业办理小额贷款、帮个人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和经营搭桥贷款的中介也应运而生。

这类代办贷款的中介公司多以投资咨询公司的形式出现, 他们通过手机、网络、媒体公开揽客。与传统的房产中介、担保公司不同, 他们主要是在银行和客户之间“穿针引线”, 为客户办理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个人资产抵押贷款、房产解押、转按揭等业务。实际上, 就是依靠公司在银行的人脉关系、合作资源, 全程代办客户的贷款, 然后收取手续费。像在二手房贷款办理过程中, 如果卖家原有的抵押房产存在按揭款未付清, 中介公司也可以垫付解押, 然后再申请抵押贷款, 但需要另外收取一笔抵押费。

2 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部分风险意识淡薄的企业和个人为了方便快捷, 全权委托中介公司代办业务, 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隐藏着极大的资金安全隐患。同样, 一些银行机构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指标, 抢占市场份额, 也对中介机构的代办行为“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放松了对结算制度和纪律的执行, 甚至故意违规, 随意开户和办信用卡等, 产生了极大的风险。

2.1 监管风险

在代办开立账户业务上, 2011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 (银发〔2011〕116 号) , 对代理开户进行一定限制[2]。但在实际操作中, 一方面, 因为银行柜台员工难以判断前来代理开户的人员是否为企业员工;另一方面, 因为银行员工也欢迎中介公司代办开户带来更多的新客户, 因此, 代理开户行为一直未得到彻底规范。而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如果银行在账户开户、开户时验证客户身份环节的违规操作和失职行为, 导致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 从事洗钱活动或贪污受贿、偷逃税款等犯罪行为, 将面临严厉的监管处罚[3]。

在代办信用卡和贷款业务上, 由于贷款人本身条件或贷款用途本来就不符合银行条件, 商业银行接受了中介公司转来的虚假材料, 办理了用途不真实的贷款业务, 如果被检查或审计发现, 根据《商业银行法》以及银监会的监管规定, 将面临监管处罚。

2.2 资金风险

一些中介代理机构在帮助某些条件不符的客户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协助客户弄虚作假欺骗银行;在成功申办信用卡或贷款后, 许多客户无力偿还、故意拖欠贷款或卡款, 造成了信贷资产的流失, 影响了银行的经营利润。另外, 银行人员在办理这些中介机构推荐的开户、贷款业务过程中, 尽责调查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 造成客户资金被骗, 同样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和赔偿, 也将造成银行的财务成本增加。

2.3 案件风险和声誉风险

由于代办业务过程中, 客户需将个人身份证、企业印章、营业执照等大量的重要物品交给中介机构保管, 这给社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如有些中介机构的人员与外部犯罪分子内外勾结, 在代办开立账户过程中调换客户印鉴卡、偷开网上银行业务, 待企业账户正式运作时, 轻松盗划客户资金;又如在代办信用卡时, 个别中介人员有可能瞒着客户同时办理一张附属卡, 母卡寄给申请人, 附属卡自己留存, 当客户信用卡正式启用后, 使用附属卡盗刷客户的资金;有些甚至提供虚假文件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 违规为他人办理贷款、票据贴现或担保等业务。

这些林林总总的诈骗或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 根据银监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定义及案件分类的通知》 (银监发〔2012〕61号) 案件的定义[4], 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中介等的外部人员作案, 银行员工无违规行为的, 对银行来说应归类于外部侵害案件 (第三类案件) ;第二种是银行员工不涉嫌触犯刑法但在经办业务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为第二类案件;第三种是发生银行人员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 涉嫌作案, 触犯刑法的为第一类案件。

对于外部侵害案件, 银行无过错, 因此对自有的资金产生的风险不大, 但因为涉及客户资金被盗或被骗, 会引发客户投诉或法律纠纷, 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而银行机构如果发生第一二类案件, 银监会将按规定采取通报、限制展业、停止准入、罚金等措施加以监管, 同时还将相关责任人、领导人员进行追究问责。

3 防范中介机构代办银行业务风险的对策

为了有效防范中介机构代办银行业务的风险, 保证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防范中介机构代办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3.1 建立中介机构违法行为警示制度

银行机构可建议工商、银监、人行等职能部门要对中介机构设立“准入条件”和淘汰制度, 定期对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淘汰, 中介机构违法行为应列入企业信用信息“黑名单”。对中介机构代理的客户被人民银行发现有虚假验资嫌疑或存在洗钱等其他可疑行为的, 要及时通知金融机构, 对其代理办理的业务停止受理, 并在网络上及新闻媒体上曝光, 净化中介市场。

3.2 做好客户风险提醒与教育

银行要提醒企业和个人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代办开户、申请贷款等业务最好由公司内部人员办理, 不要轻易交给中介公司。如果交给中介公司办理, 发现有可疑行为的, 应立即向银行报告、向公安机关报案, 共同堵截风险。而社会个人想申办信用卡的, 最好自行前往银行办理, 不要为了贪图方便, 把自己送入黑中介的“虎口”。

3.3 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3.3.1 银行要认真审查开办业务材料, 严格客户的身份识别制度

除严格对账户、贷款或信用卡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外, 还应采取回访、实地查访、向公安部门联网核查个人身份、通过行政管理部门上网核查企业注册登记信息等手段, 进一步对客户身份及业务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3.3.2 银行员工要严格执行各项业务操作规程

经办人员严格按照监管机构和上级行相关制度, 执行操作程序, 做到合规合法, 保证中介机构代办提供业务的规范性和真实性。而授权人员应对授权事项履职尽责, 发现违规代办业务的, 坚决禁止。

3.3.3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案件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其他管控手段, 狠抓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的风险控制, 防范员工收受中介机构商业贿赂、非法参与民间融资、违规办理信贷和信用卡业务, 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

3.4 建立公安、银行、工商部门之间打击非法中介的联动联防机制

银行与有关部门建立情报信息交流机制, 发现不法中介机构从事刷卡套现、违规办理信用卡等线索的及时报告工商局和公安局。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从事投资咨询、房屋中介等机构的日常巡查和监管, 对发现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中介机构,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公安机关要重视银行、工商等职能部门移送和举报的线索, 积极开展侦破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和银行经济损失, 坚决打击、整治中介机构从事非法金融业务的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5]。

参考文献

[1]徐翔.中介代办信用卡, 方便背后风险大[J].洛阳晚报, 2012-09-20.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Z].2011-08-25.

[3]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Z].2003-04-10.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定义及案件分类的通知[Z].2012-12-31.

资本中介业务 篇8

1概念界定

1.1真实型领导的定义

Walumbwa和Avolio (2008) 界定真实型领导是利用和促进积极心理能力与积极道德氛围的一种领导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能够培育领导者更高的自我意识、内化道德观、信息平衡处理能力和关系的透明性, 从而促进下属的积极自我发展。同时他还开发了真实型领导量表 (ALQ) , 包含四个维度: (1) 自我意识, 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体追溯世界的起源及其意义, 及其意义的产生过程是如何影响个体对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指洞察自我优势和弱点和了解自我多层面的本质, 还包括通过展示自我并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2) 关系透明, 指的是对他人展示真实的自我, 公开分享信息和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觉, 以此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尽量减少彼此间不合适的情绪。 (3) 信息平衡处理, 指领导者们在决策前会客观分析所有相关数据, 同时即使在挑战其地位时也会征求各种信息。 (4) 内化道德观, 指自律的内在化及其整合形式, 这种自律是靠内在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引导的。

真实型领导重注领导者的积极心理能力 (如积极情绪、信任等) 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利用领导者本身的积极榜样作用感染和激发下属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开发行为, 培养其的积极心理能力并促进其成长, 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行为和态度, 最终提高组织整体效率。谢衡晓 (2007) 在中国情境下开发了真实型领导者的量表, 包含下属导向、循规蹈矩、领导特质、诚实不欺和正直无私五个维度。本文采用的真实型领导维度是将两者的维度涵义进行组合, 包含内化道德观、下属导向、领导特质、诚实不欺、正直无私五个维度。

1.2心理资本的定义

心理资本起源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运动, 首次界定心理资本概念的学者是Luthans (2004) , 认为心理资本是一般积极性的类状态的核心心理因素, 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 并通过投资和开发“你是谁”来获得竞争优势, 超越了人力资本 (你知道什么) 和社会资本 (你知道谁) 。后来Luthans (2007) 又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完善, 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具体特征有: (1) 有信心 (自信) 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付出必要的努力获得成功; (2) 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做积极的归因 (乐观) ; (3) 坚持不懈地完成目标, 必要时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希望) ; (4) 当被难题和逆境困扰时, 能坚持和迅速恢复甚至超越 (韧性) , 以取得成功。本文将基于Luthans的定义, 认为心理资本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类状态的积极心理状态, 通过投资和开发可以提升绩效和获得竞争优势, 并采用他开发的心理资本维度, 即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

1.3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

组织公民行为的涵义是由Katz&Kahn (1966) 提出的“组织公民”概念而发展来的。Katz &Kahn认为组织还需要组织员工有创造性或自发性的第三种行为, 而此种行为是超出组织角色规范的。于是Bateman &Organ) (1983) 将第三种行为称为“组织公民行为”, 由此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后来Organ (1988) 提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系列有利于组织的非正式合作行为的总和, 这些行为既非组织角色强调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要求的, 而是员工自发的与工作相关的、能提高组织整体效能的自主行为。同时他还提出组织公民行为包含利他主义、运动员精神、责任意识、礼节和公民美德五个维度。本文将以此定义为基础, 认为组织公民行是员工自发职责外的能间接提高组织整体效能的行为。将采用Farh和Earley (1997) 开发的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涵义。

2研究命题

2.1真实型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

Organ (2006) 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 发现领导行为是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整体效能的自发性个人行为。组织员工们会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前提是他们有很强的组织认同感、信任感和忠诚感。员工在领导对其更诚实和信任的关系中能展示更多组织公民行为。而真实型领导者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和开放的工作环境, 并通过帮助员工意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开放式沟通的价值来促进员工的利同事行为。同时真实型领导的积极榜样作用也是利同事行为的一部分。相关实证研究显示真实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Walumbwa和Avolio (2008)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 在分别控制道德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两个变量之后, 真实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和领导对下属满意度均有积极正向影响。随后在2010年的实证研究中用阶层线性模型也发现真实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评定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参与度有积极的影响, 而且下属对领导的认同和下属感知的授权中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 提出研究命题:

P1:真实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

2.2真实型领导与心理资本

真实型领导通过榜样行为向下属传递积极价值观、动机、目标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下属进行自我开发, 培养他们的优势并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真实型领导者通过典范行为和自身的积极心理力量的模仿榜样作用, 在为下属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氛围 (如提供平等沟通的机会、自我决策权、信任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等) 中, 激发和培养员工的伴随着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积极心理状态, 增强其实现目标的信心, 进而通过判断实现目标的可行性途径来增强员工的希望水平, 可以通过增强下属认同和鼓励员工的积极情绪来影响员工的乐观水平, 通过促进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增加员工的自信和心理安全感, 激发员工的积极情绪, 使员工更有韧性面对问题和困境。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Woolley和Caza (2010) 的最新研究表明, 真实型领导水平与下属的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 积极的工作环境部分中介其中的关系。Rego和Sousa (2011) 通过实证研究, 发现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因此提出命题:

P2: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

2.3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

心理资本强调个体发挥其心理力量和积极优势, 高心理资本水平可以促使员工主动努力完成角色内行为, 并表现出较多地帮助同事和超出组织要求的行为, 即组织公民行为。心理资本高的员工, 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中, 积极面对各种问题, 更愿意维护组织的利益、协调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矛盾, 表现出更多的利同事行为或利组织行为等, 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Avey和Luthans (2010)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心理资本对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 对愤世嫉俗、离职倾向和反生产行为有消极负面影响。仲理峰 (2007) 实证研究发现希望、乐观和韧性及三者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人员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综上所述, 提出命题:

P3: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

2.4心理资本在真实型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虽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真实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 但是对其具体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还是较少, 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明晰其中间机制。Avolio和Gardner (2004) 提出了真实型领导影响下属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理论模型。他认为真实型领导通过认同 (个人对领导的认同和个人对群体的社会认同) 、希望、积极情绪、乐观和信任等关键心理过程来影响员工的态度 (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的意义和工作参与度) 和行为 (工作绩效、额外努力和撤退行为) 。该模型揭示了追随者的希望、乐观和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变量以及追随者对领导者的信任在追随者认同与追随者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Peterson和Walumbwa (2012) 对240名美国士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在控制积极组织氛围的条件下, 真实型领导对心理资本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心理资本对绩效有积极正向影响。同时下属的心理资本完全中介了真实型领导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心理资本可能会中介真实型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 提出研究命题:

P4:员工心理资本中介了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理论回顾与逻辑推理, 本文提出的关于真实型领导对工作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概念模型如下图1所示:

3结语及研究展望

近年来真实型领导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但是对如何发现、开发和培养真实型领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在个体层次上探讨真实型领导与下属工作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互动机制, 提出了员工心理资本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真实型领导理论, 同时还能为实践者提供一些启示。首先本研究可以帮助管理者深入理解真实型领导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心理资本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比较关注的焦点。企业的人才管理理念也正将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整合起来, 或是启用员工帮助计划和心理资本增值项目。但最直接影响员工的幸福感其实是领导行为。因此真实型领导也是开发员工的积极心理力量的途径之一。其次本研究可以让管理者明确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路径。组织公民行为虽是职责外行为, 但对于现阶段整个经济环境下企业面对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 需要员工实施一定的职责外行为。只有提升员工的积极心理力量和心理幸福感, 员工才乐意为企业付出额外的职责外行为。

当然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 本文仅仅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框架, 未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基于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实证检验。 (2) 本文只是选取了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 至于真实型领导和工作行为之间是否有其他的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的影响, 还有待于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真实型领导和心理资本均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对于真实型领导是如何进一步影响下属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机制仍不明确, 因此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 并以员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 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命题, 为相关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上一篇:焊接夹具下一篇:教育呼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