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语境

2024-08-16

言语语境(精选九篇)

言语语境 篇1

一言语行为与语言交往

言语行为理论的两大代表人物是奥斯汀和塞尔。作为奥斯汀的学生,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对奥斯汀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言语行为二元论向一元论的转化上。

同奥斯汀一样,塞尔也将言语行为作为语言的意义单位,也就是最小的交流单位。在以往的学者那里,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是语词、语句等言语符号,而奥斯汀更加重视语言的实际使用,在他看来,语言哲学不再是逻辑实证主义那里的词语和句子本身,而是如何使用这些词语和句子的人们行为,这就是著名的“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理论阐释了句子通常可以完成的三种言语行为:a.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即用句子表达某种思想,比如“休谟是位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并非每一句话都可以完成以言表意行为,比如梦话;b.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即表示句子在被说出时带有某种力量、实施某种行为,比如“休谟不允许他那样做”;c.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利用说出句子来产生某种效果,例如“休谟阻止了那种观点的蔓延”。塞尔赞同奥斯汀将言语行为进行分类的做法,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区分言语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他反对奥斯汀将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对立起来的二元论思路,认为二者本就是一体的,或者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因为,一个句子在成功地表达出某种意义的同时,它就带有了某种力量,以言表意行为不可能完全中立于以言行事力量[1]。或者更确切地说,“以言行事行为才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2]。塞尔同意将以言行事行为同以言取效行为区分开来的做法[3]136,比如“通过与你争论,我可以说服你”;“通过讲述一个笑话,我可以使你开心”等,这里的第一动词“争论”、“讲笑话”是以言行事行为,第二个动词“说服你”、“使你开心”是以言取效行为。在“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两个概念中,前者是有意向性的,后者则不一定有意向性。通常,以言行事行为必须通过意向性来执行,因为以言行事行为是以言表意行为的延伸,而以言表意本身就带有某种意向;以言取效行为则不然,它不一定要通过意向性来执行,比如我做了一件事后取得了一个效果,但这个效果可能并不是我预先想要达到的意向。

言语行为理论向来被作为哈贝马斯语言哲学的谱系来看待,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和交往理论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对它的承袭并创新。首先,哈贝马斯赞同塞尔将以言行事行为视作言语行为最小单位的观点;其次,哈贝马斯也赞同语言应当分类,但他不认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二元论,认为“这种二元论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4]104,他接受塞尔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同为言语行为不同侧面的一元论思路。

哈贝马斯虽然充分肯定了塞尔对言语行为所做的贡献,但对其仍持批判态度,“塞尔努力解决却未能成功的问题在于对基本模式本身的划分”,这是因为,塞尔没有弄清楚语言交往的最根本目的其实是对话双方的相互理解[4]106。塞尔以言行事行为划分的依据是话语交流本身过程中说者的语气:断定式(assertive)、指令式(directive)、承诺式(commissive)、表情式(expressive)、宣告式(declarative)[3]150;而哈贝马斯言语行为划分的依据则是语言为达成双方理解所可能经历的方式[5]321-322:命令式言语行为、记述式言语行为、调节式言语行为、表现式言语行为、操作式言语行为,相比而言,哈贝马斯的划分方式更加注重话语交流的有效性。这就引出了哈贝马斯语言交往最重要的一个观点———“语言有效性要求”,即话语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5]307-308话语的真实性指的是说话者在语言交往过程中要尽量客观描述,以便使听者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储备;正确性指的是说话者要以正确的语法来进行表述,以便使不易理解变为容易理解;真诚性指的是说话者在语言交往中要尽量真诚,更要使对方觉得自己真诚,以便使双方更好地理解、达成共识。正因为哈贝马斯更加重视语言的有效性、重视交往、重视理解,因此,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相比,他的语言交往理论更具社会化倾向,这就是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他为语言交往提供了一个“普遍化原则”,即语言交往中被承认和尊重的规范标准应是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能被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的规范[6],这一理论为人们相互理解提供了一套理想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语言交往的大语境、大平台。

二作为基底的语境

通过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和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理论的基本了解,可以发现,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他们同样认可言语行为的基础性作用,同样赞同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的统一性;其次,他们同样重视语言的使用更胜于语言的逻辑分析。而在这些相关点中,对语境的看重是他们更加重要、更加潜在的一个相通之处,这种看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境是承载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的一个可行性基底。语境的基底性作用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7],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交往理论中也不例外。

首先,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也就是使用语言本身的这一过程中,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分而论之。塞尔的言语行为包括“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这两种行为必定是在语境中进行的,“通过与你争论,我可以说服你”,“通过讲述一个笑话,我可以使你开心”,如果将这些例子当作真正的行为时我们就会发现,“争论”、“讲笑话”都是需要语境的。比如,说者在进行言语交流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争论的是什么”,“通过何种方式说服对方”等,而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要依赖于说者的自身素质、听者的文化水平、当时当景的情形等等,这些都是语境。哈贝马斯的“语言有效性要求”也是在一定语境下的产物,语言有效性要求是为了促成交往双方的理解,没有语境,这种有效性无法发挥,双方也无法理解,语言交往就失败了。比如说,语言交往要求真实性,当我们无法判定“我说的是真话”这句话是否真实时,我们就不会和对方真诚地交往,而没有语境我们又无法判定这句话是否真实。故此,话语交流需要语境。

其次,在整个语言交流之中,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一定也是在语境中展开的,因为语境具有一种本体论的实在性,是一个不可还原的保障[8]。通常而言,一套完整的话语交流过程不仅仅指“话语中的言语使用”,还包括支撑这些语言使用的背景知识和规范体系[9]。话语交流过程多指“话语中的语言使用阶段”,如上所证,此阶段需要语境,而保障这一阶段得以完成的背景知识和规范体系也需要语境,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语境。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建构性规则”,这一规则指的就是话语交流双方所依仗的制度性原则,比如“地位功能”。地位功能只有通过集体对于某种东西具有那种功能的接受或承认才能够被完成[3]155,比如,一张纸不可能仅仅由于纸的物理学特性而执行货币的功能。在语言交流中同样如此,说者说出的话语一定是有背景支撑的,比如“这张钱不会是假的吧?”这句话在平时听者听到会不高兴,但如果最近假币猖獗,那么听者就只会当它是个普通的问句。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同样也包括除“话语交流过程”外的其他内容,他提出的“普遍化”原则就是如此,在我们日常交往中,大都会遵循一些共同的道德因素,这就是话语交往的其他背景。比如,在我们说话时不要带有一些侮辱性的词汇,如果违反了这个道德,那么交往就不会顺利进行下去。所以说,整个语言交流过程都离不开语境。

第二,语境是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得以被判定真伪的一个依据、准绳。也就是说,无论是塞尔的“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还是哈贝马斯的“语言有效性要求”,都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能被判定真伪。

首先,塞尔言语行为的两个概念,“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被判断真假。比如,“休谟不允许他那样做”这个以言行事行为,“休谟阻止了那种观点的蔓延”这个以言取效行为,如果想要被判定为真,那么就需要知道当时的情境究竟为何:“他是谁”、“那样的观点究竟是什么观点”,“休谟究竟如何阻止了它”等。哈贝马斯认为语言交往的目的是相互理解,“语言有效性要求”就是据此而提的,而这一“有效性要求”同样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判断。比如要判断“你真聪明”这句话是否真实,那么就需要回到当时的语境下才能实现;再比如,“你好漂亮”这句话本是赞美人的,但如果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这句话是以一种“反讽”的语气说出的,那么它就不是真诚的,也就无法达到相互沟通的交往目的。从这些论证可以看出,当我们笼统地说一句话时,我们无法判断其真伪,因为它的语境不确定。举例而言,要判断“休谟是位伟大的哲学家”是否为真是困难的,因为这句话在通常语境下都是成立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下却不见得,比方说,当这个“休谟”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伟大的哲学家时,当这句话是在休谟还未出生时就说了时,这句现在看来没有错误的的话就有问题了。这就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可取的原因所在。

其次,塞尔的“建构性原则”和哈贝马斯的“普遍化原则”可以作为话语真伪的判定依据或语境。先以塞尔的“建构性规则”为例,说者说出“你这张钱币是真的”这句话,听者要判定其真伪,那么所遵循的“建构性规则”(语境)就可能包括这些内容:听者自身判定钱币真伪的能力,双方当时的情境中有一台验钞机,或者听者特别信任的一个人告诉了他这张钱币确实是真的,只有在这些情境下,听者才能判定说者的话,也才能决定是否将这个言语行为继续下去。哈贝马斯的“普遍化”原则可以作为语言交往双方判定对方是否符合“语言有效性要求”的语境标准,比如,说者说“请相信我的人格”,但是他做的却是强盗的行为,这种不符合公共道德的行为使得听者无法简单地相信他说的话,这就容易造成双方交往无法正常下去,导致双方无法达成共识。

所以说,语境无论在话语当前的交流过程中还是整个语言交往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无论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还是在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中都可见其身影,这是语境在塞尔和哈贝马斯语言哲学中的共通之处。

三语境观的拓展

语境之于语言哲学的重要性,从上述对于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交往理论的论证中可见一斑。但是,就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交往理论而言,塞尔和哈贝马斯对于语境作用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或者说,这两个理论中蕴含了两种不同的语境观。

第一,语境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交往理论中所代表的含义和范围是不同的,虽然都会包含语言交流所处的背景环境、对话双方身份等内容,但塞尔言语行为的语境所包含内容相较于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的语境范围狭小一些,如果后者是广义语境的话,前者就只能算作是狭义语境。

首先,塞尔的语言哲学大都是围绕着言语行为展开的,尤其是对“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统一性的论证成为其语言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他方面内容涉及较少。而言语行为包括的三个内容“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都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的行为,那么,它们相对应的语境也就是话语交流双方当时、当地、当前所处的环境,最多就是交流双方的一些背景资料,比如,双方的身份、地位、用语规范、文化修养等内容,这些都属于话语交流过程中所能够体现出来的东西。塞尔语言哲学的一块内容是“建构性规则”,这块内容可以属于话语前的背景知识范围,虽然不能完全列在语言语境范畴内,但是正如塞尔自己所言,“这些建构性规则性或事实仅是话语交流的一个预设前提”[3]154,故此也可被包括在语言语境之列。所以说,塞尔言语行为的语境是一种语言语境。

其次,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则不然,他的语言交往所涉及的语境不仅仅指话语当前的小范围情境,还包括交往的整个社会背景。众所周知,交往行为理论可谓是哈贝马斯最有特色的一个理论,它的最根本目的是追求“社会的合理化”,语言只是交往的一个工具而已[10]。在这种情况下,承载语言的语境也就不能作为整个交往、甚至社会合理化的语境,社会合理化的语境范围应该更广。其一,它是对塞尔语言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一定涵盖了语言语境的内容;其二,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社会合理化,为了提供一套可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接受的交往道德规范体系,那么它就一定需要社会语境、实践语境。

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理论的语境包含了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语境,后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

第二,语境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交往理论中的地位不同,相比较而言,在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理论中语境的作用更加显著。

如上所证,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语境大都停留在言语语境阶段,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无论是“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还是“以言取效行为”,都属于“话语中的言语使用”阶段,而“建构性原则”语境也是为了言语交流服务的,故此,语境在其中也就仅担负起支撑话语当前交流这一个作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塞尔的语言研究为什么仅被局限在这一领域,为什么会那么强调言语行为的一元论,这是有其学术和历史渊源的。塞尔不仅是一位语言学家,还是一位认知学者。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对于语言哲学的研究大都是围绕着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开展的,而且他将“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加以统一的思想也是他后期生物自然主义观点的前身。他有关心灵、意向性、计算机思维等方面的成就甚高,且一直坚持“身心”统一观点,这种观点是承接其言语行为一元论而来的,所以塞尔语言哲学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话语当前交流这一部分,语境的作用在这一块体现的也最明显。

依上所证,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理论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实践语境,这些语境在话语交流的整个过程中都有涉及,所起作用也更大。比如,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作为交往背景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并不是交往活动的直接联系体,与交往直接联系的是符号世界,也就是说,交往通过符号与生活世界发生关系[11]。那么,这个生活世界就是语言交往的间接语境了,它决定了语言交往双方的实情、人情、心情,而这三个方面又分别代表了三个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同样地,如果要从根源上分析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理论的语境特点,还是要究其学术根源。哈贝马斯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社会合理化”这个大目的,所以他的研究大都是为了在市场、社会和其他领域建立起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而定的,语言哲学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

综上可知,塞尔言语行为的语境旨在强调话语发生的当前情境;而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的语境则遍布整个语言交往过程,还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合理化和道德规范体系标准的确立,是一种更加广义的语境。前者到后者的拓展蕴含了语境观的变化,即“言语语境”到“语境实在”的转变。交往行为理论中的语境是确定真理与价值的条件。真理作为有效的主张,是在主体普遍同意中实现的;行为规范的形成、反思和批判是在对话交流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言语规范着人的思想与行为。言语主体构造了语境,语境反过来成为主体行为的条件。这种关系在“建构性规则”中以意义的确定方式呈现,而在普遍语用学中则拓展为理性统一的前提。语境不是先验的存在,是具体的历史、文化通过语言传承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知方式或认知结构。因此,语境是不断发展的,在语境中确定的意义也在不断发展中。这些规定性蕴含了与传统认识论、真理观、本体论等哲学方面不同的内容,对建立新的哲学范式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SEARLE J 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18.

[2]DAVIS S.Pragmatics:a reade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254.

[3]SEARLE J R.Mind,language and society[M].New York:Basic Books,1998.

[4]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HABERMAS J.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one: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M].Boston:Beacon Press,1984.

[6]HABERMAS J.The future of human nature[M].Malden:Polity Press,2003:121.

[7]郭贵春.语境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

[8]杨小爱.认知的语境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45.

[9]DUVENAGE P.Communicative reason and religion:the case of Habermas[J].Sophia,2010(10):346.

[10]GAMWELL F I.Jürgen Habermas:between naturalism and relig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2011,70(2):181.

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论文 篇2

摘要: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言语交际发生的情景中各种因素的总和。交际是一种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必然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语境和交际行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动态语境交际行为文化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近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境的研究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1923年Malinowski就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区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后Firth、Halliday等语言学家都对语境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也有很多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等认为语言研究无法考虑语境的因素,因为语言环境就像百科知识一样,研究范围无限扩大超出了语言学的范围。但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言的使用基于人脑复杂的生物特征、高级的认知能力、不稳定的心理因素之上,并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认知心理现象,语言的研究应该考虑到语境的因素。

一、语境的定义

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是交际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话语的理解。

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朱放成认为,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称为语境。由此看来,语境的概念基本包括主客观因素,即参与者、交际物理世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抛开主观因素的研究是孤立静态片面的,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离不开主观因素。

二、交际的概念

交际是参与者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影响相互认知状态的过程或现象。交际通常指口头上的交流,但交际也可以凭借肢体语言,如警察指挥交通,还可以凭借书面语言,例如当读者读到某段文字并理解或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时,一个交际行为就产生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即“虚拟交际”,比如自言自语或祷告。在这类交际中,言者有意假定或认为存在一个听者,且听者能够理解自己。由于没有实际的对话参与者,虚拟交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交际行为。

三、语境的特征

语境是动态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以时间推进作为背景的。动态语境是相对于口头交际行为而言的,传统的语境概念是相对于书面交际而言的,但篇章语境一样是动态的,也有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只是口头言语的介质(声音)的产生和消失是瞬间的,而篇章的介质(文字)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动态语境中各种因素的动态程度也是不同的,参与者的认知心理变化要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快得多。

许多学者对于语境的特征都有所论述。Firth曾认为语境既成于语言外部,即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S.Isard认为“交际不仅仅依赖语境得到解释,它也改变那个语境”。Sperber和Wilson承认语境是基本给定的,先前话语产生的`语境暗含相对于随后的话语已经成为语境因素。Verschueren认为语境并非是在交际发生之前给定的,而是在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语境到底是否先于交际而存在呢?举例来说明,比如小张打电话约小李下午去打球。电话铃声响起前,小李完全不知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小张虽有明确的意图并对即将发生的交际行为有所假设,但这些意图和假设并没有导致小李认知上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电话铃声一响,情况就不同了。首先,小李会意识到某人打来电话,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在此刻就发生了交际行为。那么,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在小张打电话之前,他的动机、意图和假设就已经影响到了他在随后交际行为中的语言运用。换句话说,在小张打电话之前,语境就已经产生了。这种认知语境是因交际者存在而存在的,是一种持续的认知心理状态。

再来篇章的语境,作者在完成篇章时,与读者的交际并没有发生,只有当读者阅读并因此发生了认知转变,交际才发生。语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影响篇章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是先于写作过程的,包括产生写作意图、构思、收集材料等与写作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基于先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对主题的假设,以及对之前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篇章而言,语境也是先于交际而产生的。

语境的产生先于交际行为并影响随后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制约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并影响交际行为发展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交际者对客观世界的假设。交际者对客观因素进行能动的反映和加工,进而影响到下一刻的交际行为。

语境还原,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 篇3

一、“言语型”教学的概念界定

在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智慧教学”境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言语智能。言语智能即是言语的智慧与能力,而言语智慧就是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这样的智慧教学,既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又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言语型”教学就是以“言语活动”而非“语言活动”为价值取向。所谓“言语型”教学,就是凭借“言语作品”为主体的课本,立足于言语形式,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符合“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转换规律的方法和手段的“言语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构建一定的言语体系,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规范得体的“言语行为”。

二、何为“语境”

所谓“语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它包括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情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场合、职业、思想、教养、心态以及参与者的关系)、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等)等方面。它不是人为“创造”或者“优化”的环境,而是真实的言语环境。

任何言语作品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作家在写作时,总想着用最少的文字、语言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所以,往往会用一种新的表现方式、一个词语或特别的句式。而学生在阅读时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必须还原这些特定语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生成的语境,在对语境还原中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教材中文本言语形式的精妙。

三、实现语境还原的课堂实施方法

1.从“字词的品味”还原人物内涵

没有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人生,没有触摸到文字上的气息和温度,那就没法走进文字体会言语的妙处。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语境,教材文本中的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字词都表达出了作者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体现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示特定的言语味道。字词是言语的单位,是构成言语大厦的基石。分析这些字词对于还原语境有很大的帮助。走进小学课本,茫茫文本中语言各具特色,究竟如何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有钻研的能力和耐心,用敏锐的眼睛区发现文章中的字、词、修辞上独到的地方,寻找有价值的文本言语实践点,带领学生“浸入”文本,感受用词的精妙。

2.由文字还原生活的场景

汉字中的几个词、几句话的排列,就组合成了一幅幅特定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还原词句背后真实的生活场景,以“象”促“意”,丰富语言的意义内涵,展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文字。这样言语和语境就融合在了一起,联系越发紧密,学生可以逐渐拼接文本构建自己的语言,折射言语生命的光彩。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常常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各种手法来表达出来。这里的“越开越密、越开越盛”具有范式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语境还原的过程想象出美好的画面,也就学会了这种短句的使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发现其中的奥妙,从文本中掌握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这样的揣摩、训练可以使学生领悟言语的规律,强化语感。

语境还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一种良好途径。话题语境成功还原,也就是文本语境信息的一种成功破译。师生在有效、合理地语境还原过程中,就是一种成功的“言语型”教学体验,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真正实现和文本对话。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的品读和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准确地把握实踐目标、重点,分清实践层次,选择适当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谈言语对主体语境的体现 篇4

一、言语与主体语境

相由心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这样的类真理被大家广泛接受, 其实言语也可以表现出人的内心。交际经验丰富的人根据交际对象的两三句话就可以推测出交际对象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性格等等, 例1,

A:“您好, 麻烦您, 我想和您咨询一下, 这附近有256公交站点吗?”

B:“啊, 你沿着这条道儿直走, 看到一个洗浴中心, 左拐, 走一会儿就能看到一个KTV, 那KTV对面, 就有个站点, 几路我不太知道。”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A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 但社会地位不高的人, 通常和A打交道的, 应该知识分子较多, 可能是办公室文职;而B受教育程度一般, 热情勇敢, 责任感不强, 喜欢夜生活娱乐。得到这样的结论源自于交际双方的言语, 也就是交际双方的主体语境。

一般而言, 语境就是语言运用的环境, 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和出发点。[1]基于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语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邱安昌教授认为:“静态观察时我们发现语境最简单地可以分成主体语境和客体语境, 主体语境是由发话者主体相关因素所派生的语境, 还可以叫主体语场;主体语境内说是由天资和养成构成, 形诸于外就表现为城府和气场;客体语境是由受话者及受话场共同构成的语境, 也叫客体语场, 它的要素可以无限地切分。客体语境是主体语境置身的客体场, 有显有隐。”

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主体语境, 在主体语境的形成过程中, 主体的民族、性别、年龄、健康、智力、容貌、个性、教育、职业、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因素都对主体语境的形成有所影响, 而一个人的言语正是主体语境诸多构成因素的一种直接外显形式。

二、口头言语与主体语境

言语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2], 言语的构成除了词语, 还有句法结构的选择与语音语调的处理等。

由于口头言语的发生是随机的, 所以的口头言语对主体语境的体现具有灵活性与直接性。

例1中, A、B路上相遇具有随机性, 交际双方的言语选择是主体语境的灵活体现。A言语中的词语偏重书面语, 使用尊称, 注重礼貌用语, 可以推测自身受教育程度较高, 而B回答直接, 在自己也不明确的情况下说出路线, 而选择定位点都是娱乐场所, 可以推断出热情勇敢, 责任感不强, 喜欢夜生活娱乐的结论。

也许生活中的例子不够典型, 那么相信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经典桥段, 更能指出言语对主体语境反映的直接性。例2,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没得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着是谁?这样放诞无礼?”……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凉了一会,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 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 便用帕拭泪。[3]

这段话的整体语境塑造成功自然不必细说, 其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可见凤姐声音之高调, 可以推测出此人是一个外向热情人, “标致”、“通身的气派”、“嫡亲的孙女”、“口头心头”这些词语, 通俗且富有表现力, 可以看出凤姐受教育程度不高, 但心思聪颖, 符合她“凤辣子”的称号。

三、书面言语与主体语境

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 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日常生活中的书面言语并不少见, 上网聊天、邮件收发, 都是常见书面言语。因为书面语不同于口头语, 没有整体语境, 没有声音表情的辅助, 更容易出现歧义, 所以书面言语中的词语、句式选择, 要求更严格, 虽然个人主体语境灵活度降低, 但稳定性上升。例3

A:Hi, 这几天领导安排事情比较多, LOGO的小样14号就出来了, 一直忘记给你发过去了, 非常抱歉!

给你发过去的是小样, 为方便看清效果, 底色小样是白色的, 图章和粒子效果也暂时用红色, 便于观察。实际成品, 会是黑色底, 金色的图章和粒子效果。

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随时联系我。另外, 因为出差, 我这个月的3G流量用完了, 请短信或电话联系, 谢谢。

B:您好, 片头小样短小精悍, 很多设计点非常贴切到位, 我们很喜欢。

其中有点小意见, 已经在附件中说明, 如果哪里标注的不清楚, 还望您不吝指导。附件中的意见是配图解释的, 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出来, 请稍作等待哦。

您和您的团队辛苦啦!

从这两封来往邮件中可以看出, A言语简洁有层次, 词语质朴温和, 整体没有命令感, 更多体现平等沟通的状态, 而发A邮件的人, 正是一个逻辑性强, 专业质素高, 处事稳重且低调的人;B对A用尊称和敬词, “您”、“不吝指导”、“辛苦”等说明B的地位低于A, B选词轻快, 带有语气词“哦”、“啦”可以看出, B是一个活泼的人, B的言语中多考虑对方的情况, 说明B是一个善于换位思考, 擅长交际的人。

在生活中还有一种书面言语近年来备受关注——车尾语,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私家车普及, 大家对车尾语的重视度上升, 形成独特的马路文化。人们没有意识到, 当大家热切地选择花样百出的车尾语时, 已经悄悄展现了自己的主体语境。

同样是安全警示, 有的是“距离产生美”“爱我, 追我, 别吻我”, 凸显车主文艺范儿;有的是“车技差, 脾气大”、“驾校除名, 自学成才”, 、“离我远点”, 直视车主简单粗暴。

同样是对路况的诉求, 有的是“靠, 前面又堵车了”、“别滴滴, 越滴滴越慢”、“有本事飞过去”, 可见车主性格较急躁, 个人素质不高;“请当我是红灯”、“龟速行驶中”, 车主一般幽默较有耐心, 受教育程度高。

结语

言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手段, 也是一个人主体语境的重要展现途径, 人们以锦衣华服包装自己, 以豪车名利粉饰自己, 经常会忽视自身言语的潜在作用, 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 本文以言语为切入点浅谈主体语境, 利于主体语境生活化, 提高主体语境的普及性。同时提醒读者, 注重生活言语, 展现最美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赵毅, 钱为钢.言语交际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言语语境 篇5

关键词:社会伦理;语境;言语交际

引言

语境是影响言语交际的核心因素。从语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言语交谈内容和言谈交际者。从语境的功能上来看,它有着显著的提示功能与制约功能。前者即是指语境作为交际的背景信息对交际中言语的理解的提示作用。后者则是指言谈者由于自身知识、情感、经验、意志的程度对其本身及其他参与言谈交际者的语言选择上产生的影响。

0.语言伦理学的语境制约作用分析

1.1语言理解遵守的原则分析

言境一致是语言理解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与中心原则。任何言语的理解都脱不开特定的,由社会文化背景、交流双方教育背景以及伦理关系等元素塑造的原始语境。该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充分认识共时语境,同时还不能忽略对历时语境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充分理解共時语境外,还需要对于各种文学作品、书籍、报刊杂志同拥有一定的语境知觉,尤其是对话语发生时的原始语境信息的认识。因为在理解话语语境时已经和话语最开始产生的语境有着一定的差异与不同,若是再忽略了文章写作背景及上下文语境,则很难对文章进行正确的理解【1】。

1.2言语语境一致的重要性分析

言语语境的一致性能够帮助我们在理解语句时从实际出发,从事情的原来面貌出发,能够一定程度避免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现象,减少言语交流的失误,促进人们的有效沟通和言语交流,进而提高交际水平。换句话说,如果对言境进行硬性分割,未将语言放在贴切的语境中去分析与判断,则会出现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以及断章取义的现象,进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错位,导致生活上出现许多的闹剧。

1.社会伦理要素对言语交际行为的影响及规范措施

2.1社会伦理要素对言语交际行为的影响分析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流行为不是随心随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它受到当时特定社会角色和社会环境,即当时的社会伦理制度的影响。言语交流只有在符合社会伦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交际的目的,有效完成交际行为【2】。因此,可以说社会伦理道德是言语交流的规范。而这一重要地位的确立是基于社会伦理要素对言语交际行为的重要影响。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道德方面的影响。该类影响又可细化为在公共道德以及职业道德上的影响上。对于公共道德而言,言语交际是体现一个社会风尚好坏的有效方式,积极向上的言语氛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而虚假、不良的语言氛围则会给社会带来动荡与不安。对于职业道德来说,言语体现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要想式树立起自己正面积极的形象,就必须善于利用言语交流这一有效方式去进行传达【3】。其二,性别角度的影响。社会伦理要素对交际行为在性别角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形式及语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即代表男女不同性别的相关词汇会有所差异,且男女在言语用词方面都会有各自的言语模式。例如,男性说话比较简单明了,直接表达情感;而女性则相对婉转,表达情感时较为含蓄,且多喜爱用语气词。其三,审美方面的影响。委婉准则和幽默原则是社会伦理要素对言语交际行为在审美方面产生的两项重要影响。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受传统社会文化的深厚影响,通常显得较为含蓄而谨慎,在言语用词上都较为含蓄文雅,点到则止。另外,幽默作为一种诙谐的元素,是一种生动的语言形式,它不仅能给生活增添情趣,还能有效调节人际关系,因此越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2.2对社会伦理要素影响言语交际的规范措施探究

首先,我们应当认可、遵循和谐语言的伦理原则,深刻认识到它对于提升语言交际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的言谈交际中,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伦理秩序,选择符合时宜、正确恰当的言语表达方式及词汇进行表达与交流,以确保能让交际双方都能够明确双方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同时,在交际过程中要相互尊重、言行方面要得体,举止方面要文雅,并在交流中坚持平等的原则,以此为双方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促进交流目的的有效达成【4】。

在语言文明的建设的措施上,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其一,加强全民的素质教育。语言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不仅对其他教育科目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还是语言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全民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对遵循社会伦理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语言文明的推广力度。首先,对于部分特殊地区的字体习惯及方言的运用给以充分尊重;其次,对于部分网络、书籍上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严惩;另外,借助多种社会媒介力量来宣传优秀读物,传播优秀文化与思想,以有效维护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

3.结语

总之,提升个人的语言素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与办事能力,同时对维护社会伦理秩序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而站在社会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语境对语言素质的提升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充分遵循社会伦理秩序,并重视语境的作用,才能有效进行言语交际,进而反促进于社会伦理秩序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春燕.构建网络伦理的多维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2]谢舜,赵少钦.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3]张清.关于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01)

[4]赵秀亭.浅谈“虚拟社会”伦理[J].中州大学学报.2013(04)

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 篇6

一、认知语境与言语交际

语境的发展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的演变发展过程,即语言层面语境(语言语境),客观物质世界层面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认知层面语境(认知语境)。一般认为,认知语境概念最早出现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人们说不同的语言,掌握了不同的概念,因此,人们能够建构不同的心理表征并作出不同的推理。”认知语境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之上通过人脑理解对某一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是语言层面语境与客观物质世界层面语境的抽象化形式。言语交际是发生在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而语境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存在于双方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是各自正确理解话语的前提。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前提是不同的,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听者获得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过程即是听者建构每一个话语认知语境的过程。语言、情景和文化语境通过人脑完成认知化模式形成语言认知语境、情景认知语境和文化认知语境,这一认知化过程完成了语境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也提出了一个完全适合口语交际语境选择的认知化语境模式。交际中,语境作为一个变量存在,不同的话语蕴含于不同的语境之中,有时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不同的含义。交际双方能够在最佳关联的状态下进行交流,首要的前提是双方能够享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语境。

二、认知语境功能在言语交际中的建构

认知语境功能是在话语这种即时性的认知活动中对交际双方传递信息,了解话语背景活动所体现出的作用。认知语境在交际口语中的功能体现为对语调应答的调节功能、预设推理功能和互为显映功能。

交际者进行语言交际时,要对信息进行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解码,语调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交际双方用话语情境中的语境预设对传达不同信息模式的语调进行大脑内部的加工处理,从而获取不同的应答方案。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认知下会体现不同的话语意义。如交际双方谈论Jim的比赛状况:

A:Have you heard the athletic meeting is taking in our school?

B:Jim is the discus player.

A:Jim lost the game yesterday.(↘降调,表示Jim已经输了比赛)(↗声调,表示对lost结果的怀疑)

交际者B通过对A语调的理解可能有多种应答选择,如降调可选:I’m sorry to hear that Jim is the best discus player in our school./That’s in my mind!He’s not strong enough./I guess he lost his game,because I saw him so blue yesterday.而升调则可选择No,he won./That is the news in the air./I do think Jim lost it…

语境是语言交际双方共同的前提。动态言语交际时,除了交际双方静态信息的互明外还需要语境预设和推理。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听话人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情景对话中的话语理解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在言语交际训练中,同话题语境脚本的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以Robert Abelson设计的餐馆脚本为例,从大方面看,[RESTAURANT]脚本被分为四个场景,即步入(entering)、点菜(ordering)、用餐(eating)和离开(exiting)。在此,以前两个场景为例,第一个步入场景的发生是以一系列条件为前提的,条件如:Entry conditions:S is hungry/S has money/S has a dating.Roles:customer,waiter,cook,cash ier,owner.Props:tables,menu,food,bill,money.当这些条件满足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场景的内容。第二步点餐有三种可能的状态可以假设,或者桌上放着一本菜单,或者侍者把菜单传过来,或者顾客示意侍者把菜单传过来。这三种不同的状态为事件的发展提供了三条不同的预设脉络,但最终顾客拿到菜单将自己的选择告诉侍者,侍者走进厨房告诉厨师。之后事件的发展又有两个途径的假设,或者厨师开始烹饪,或者厨师告诉侍者顾客点的菜当日没有。交际双方对不同语境的预设和推理建立于交际双方头脑中认知信息的共享之中,交际者头脑中认知信息量越大,交际过程越顺利,推理所得到的信息越准确。

为了能够描述交际时的认知状态,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互为显映”的概念。由于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交际者各自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交际中,言语交流者的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语境是认知环境中互为显映的部分。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相同时,便产生认知环境的重叠,这种交叉或重叠的部分便构成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认知环境中,每一个假设都是互为显映的。因此,同语境中认知信息存储量大的交际者在交际中能够较认知信息量小的交际者更容易进行交流。

三、认知语境在言语交际教学中的内化作用

认知是一种人脑的内化过程,认知语境是人脑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通过情境变化对所用语言的文化及情景进行不断变换选择的过程,当语言交际者具备相同的语境认知时,交际者之间能够达到最佳关联的交际状态,反之便会使交际无法进行或发生歧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对话训练是每个单元的必备训练,然而在检验的过程中学生背对话的情况很多,当选两个没有预先准备对话的学习者进行口语交谈的时候,双方常因没有提前准备而无法进行交流,当一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问时也得不到相应的回答。因此,认知语境模式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作用很重要。正确语音语调的学习能够提高语言使用的效度,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同一脚本不同场景交际内容的预设推理训练拓展了言语使用者的场景认知域,有利于交际者灵活运用语言交流。如上例餐馆场景,可以引导学习者将特定的言语交谈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场景预设出来,以分组讨论或个人观点展示的形式阐释推理出的内容,在推理的过程中查找所要用到的词汇、短语、句子及所用的俚语或文化方面的信息。尽管言语交际者不可能预测出所有的交际场景,但新信息的存储能够拓宽交际者头脑中的认知共享域,使交际双方享有同一个认知语境,推动交际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需摸索出能够引导学生识别对话语境、辨别场景分布、预设对话情境、推理对话内容的教学模式。当一个对话情景出现时,学习者能够通过头脑中的认知语境共享进行口语交际,这种能力应该是语言学习者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不单纯依靠逐字逐句的简单输入进行言语交流。

四、结语

言语交际不是固定不变的语言罗列,它需要认知语境的参与作用。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参与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地调节、应对交际中出现的场景变换,顺利流畅地进行口语交际。

参考文献

[1]许葵花.认知语境语义阐释功能的实证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2]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3]赵一蕊.语境: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维框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英语角“强语境”下的言语交际策略 篇7

一、英语角交际场的“强语境”特征

克拉申 (Krashen) 指出:课堂教学构建的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环境, 对提高口语等语言运用能力作用不大, 而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社区中, 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际或其它形式与语言接触、自然接收, 是一种潜意识、高效率的学习过程 [2]。Cummis也提出:课堂语言教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弱语境”, 不论课堂环境下的弱语境对于语言形式的掌握多么有效, 也难以充分实现语言学习必须达到的交际目的[3]。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则属于“强语境”, 是一种有效促进培养交际能力的环境。观察英语角交际场, 可发现其一系列的“强语境”特征。

1.交际内容随意性大。英语角交流过程中, 会话主题变化的随意性较大, 通常会慢慢过渡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受时间限制, 学生无法充分组织语言, 往往边想边说, 而听者也可能误解其所表达的意思。交际中, 为了信息能够完整正确的传递和理解, 双方会共同努力调控信息, 并利用包括非言语交际手段来消除交际障碍, 达到交流目的。

2.交际主体多样性大。同一课堂环境的学生, 由于受到班级成员人数、年龄、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还受到相同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思维方式、学习行为等既有个体差异又有明显的趋同性。在英语角, 学生因共同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自发参与群体性活动, 成员来源的多样性使得群体成员存在个体差异, 交际双方互动学习便有了可能。

3.交际方式互动性强。霍尔指出在强语境中, 言语交流的数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言语交流种类。具体而言, 强语境的人们会寻求相关的背景信息, 如:兴趣爱好、时尚话题等, 来消减不确定性。此种信息的收集, 使强语境在未来话题上的预测有较大的把握, 从而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强语境”交际场的言语交际策略

在英语角, 双方除关注会话内容外, 还应采取各种交际策略, 以实现言语交际的目标。

1.拖延策略。拖延策略是指在交流中运用套语、填充词、重复等手段来帮助说话者赢得思考时间的一种策略。Dornyei & Thurrell指出, 学生所具有的填充词知识以及自信地使用这些知识是策略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语言学生在会话中遇到困难时, 这些拖延或犹豫措施能帮助他们将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填充词可以是单词 (如well, uh, yeah等) , 也可以是短语 (如as a matter of fact, to behonest等) 。使用拖延策略, 说话人有更多时间来组织自己的思绪, 使话语听起来更加自然、流利, 不至于冷场。但过多使用拖延策略会让人觉得说话人缺乏自信。

2.转述策略。转述策略就是运用近似、迂回等方法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近似, 即使用近义词、反义词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迂回就是说话人直接描述物体成分或行动特征来代替使用适当的目标语或结构, 如用“the thing to boilwater”来表达“kettle"。转述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过它要求表达者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运用尽可能简洁的词句, 通过举例、解释的方法将意思表达出来, 否则会因为语言过于繁琐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

3.回避策略。回避策略就是避免谈论用外语无法表达或不想表达的话题或信息。比如, 表达者用两个简单句代替定语从句, 如“That's my building. I live there”来代替“That'sthe building where I live.”当表达者不想回答某个问题时, 也可以选择自然地偏离话题, 将会话引向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向。比如被问及年龄这一敏感话题时, 可以回答, “Well, 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But I don’t really think that theage is important at all.”这种迂回的方式很自然地回避了这一话题, 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4.求助策略。求助策略就是直接或间接向会话者询问某一正确表达法。当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时, 可以采取直接求助的方式向对方询问, 如, “could you tell me what...means?”“I beg your pardon?”等, 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来请求对话者核实自己理解是否正确, 如“If I've understoodcorrectly…”, “so you are saying that...?”等, 还可以使用面部表情或手势来帮助自己实现交际目的。甚至偶尔还可以直接借助母语来表达, 以实现交际意图。

三、影响英语角交际策略实施的两个因素

1.个人性格特点制约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外向型或内向型的个性特点对外语习得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据观察, 在英语角小组讨论中, 外向型学生比较积极交流, 他们急于表达观点, 不忌讳犯错, 也不怕向他人请教, 因此常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输入和输出的实践。而内向型学生往往比较谨慎, 害怕犯错, 不轻易将没有酝酿好的句子说出, 在小组的讨论中常扮演“倾听者”。外向型学生的语言输出要远远大于内向型者, 语言上出现的错误也要多于后者, 但外向型学生操练语言、提高交际能力的机会也远远多于后者。

2.正确认识中介语石化的现象。1972年, 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 用指第二语言学生独立的语言体系, 既有别于学生的母语体系, 也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目标语体系。中介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石化现象 (fossilization) ——中介语的顽固性。了解了这个特点, 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活跃于英语角多年但英语口语却停滞不前。

在英语角中, 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中国人。母语干扰导致许多人的口语带有大量的中式英语, 交际双方因为能互相理解, 往往忽略这一现象, 不加以纠正,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化。因此, 寄希望于多参加几次英语角就能大幅度提高语言能力是不切实际的。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正常现象, 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不必操之过急、过度纠正, 但也要有所意识, 对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四、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促进学习的基本条件是真实、复杂、丰富的支撑性情境。学生应通过一定的情景, 借助他人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主动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5]。二语习得等理论强调语言自然环境对习得的重要性, 而中国学生一般很难有接触这种环境的机会, 英语角及类似活动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在使用中建构语言的自主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杨鲁新.输出假设理论:历史与未来——Merrill Swain教授专访[J].外研之声, 2008 (3) :26-2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38.

[3]周平, 蒋虹.论课内外教学活动优势互补[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28-29, 56.

[4]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8.

言语语境 篇8

1 认知语境与指令性言语行为

语境的发展历经久远, 自从1923年Malinowski提出这一概念以来, 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及学者对语境进行了研究和学习, 从不同的角度给语境下定义以及进行分类。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一组静止不变的、先于交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的知识结合体, 交际主体被动地根据话语选择语境因素, 从而实现话语理解。[1]传统语境制约了交际和话语理解, 不会随言语交际的发展而变化, 忽视了交际双方的构建作用。直到1986年, Sperber&Wilson在他们的著作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 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语境的认知语境观, 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是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2]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动态的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说者通过评估听者的认知能力, 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将信息传达展示出来;听者则根据说者的明示行为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进而推理话语所传递的交际意图。在整个交际过程中, 认知语境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说话人通过构建认知语境, 总是倾向于生成最关联的话语;听话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也会不断重新构建、选择认知语境, 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去生成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或假设, 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中事先就确定好的。由此可见, 基于交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认知语境是关联理论的核心, 是在交际过程中主体不断选择、重构、顺应、调试的结果。

在Austin提出的语言行为理论基础上, Searl认为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 并将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断言性行为 (assertives) 、指令性行为 (directives) 、承诺类行为 (commissives) 、表情类行为 (expressives) 、宣告性行为 (decalarations) 。[3]其中, 指令性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用特定的语言让听话人去做某事,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尤为常见。如何能正确地理解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是交际成功的关键。语用意义的产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 如果撇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讨论语用意义是不能解释主体如何生成语境或如何借助语境因素推导意义的。此处的语用意义指的就是交际目的, 即言语交际中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 需要借助于认知语境来理解言外之力。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无论是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说话者, 还是判断此话言外之力的听话者, 都离不开语境。交际双方需通过主动构建语境来理解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也就是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解析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

2 认知语境视角下对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解析

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前者与说者有关, 后者与听者有关, 明示和推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 笔者将从说者和听者两个角度来分析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在明示过程中, 说者传达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包含两层意思:字面意思和言外之力, 为此, 说者既要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假设, 又要确保听者领会他的意图;在推理过程中, 听者通过字面意思, 借助于认知语境推导出言外之力获得语用意义。

2.1 在指令性言语行为明示过程中说者的认知语境

首先, 说话人要评估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听者的认知能力指的是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对现实世界构建假设的能力以及对说话人的明示。为了让听者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说者会以寻求最佳关联为目标整合自己的话语。为此, 说者对听者认知能力的评估, 选用什么样的语境要素最有利于听话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实施指令性言语行为时, 说话人借助认知语境在头脑中加工将要传达给听者的话语, 尽最大努力让他的意图在语境假设中会被听者理解及推理。正是说话人的这种有目的的信息传递, 才能确保听者领会语用意义, 交际才能获得成功。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情景:这是Sheldon和Amy第一次约会, Penny为了打破车内尴尬的气氛, 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在这个例子中, 不难看出是由于说话人错误地判断了听话人的认知语境, 导致了听者没能推断出说者的真正意图。Sheldon是一个物理天才, 他的思维模式与常人不同, Penny却忽视了这一点。“Hey, Sheldon, have you told Amy what is was like for you growing up in Texas?”, 这句话看上去是疑问句, 其实Penny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让Sheldon向Ammy谈谈一些有趣的事情, 打破尴尬氛围, 是指令性言语行为。Sheldon用典型的物理学家思维模式很快回答了“No”, 完全没有理解Penny所说话语的言外之力。很显然, “no”不是Penny想要的答案, 所以她继续实施指令“Well, why don’t you tell her?”, 也以失败告终。相反, 如果Penny能够准确评估Sheldon的认知语境和认知能力, 说一些和物理相关的话题, 那么对话会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进行。要想正确理解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 说者首先要正确估量听者的认知语境, 决定哪种关联假设是最容易激活听者的认知。

再者, 说话人选择自己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包罗万象, 它可以包括情景知识、背景知识和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 是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概括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4]交际主体通过对语境因素进行选择、构建、重新构建以创造出最适合的语境来满足指令意图。也就是说, 说者在评估完听者的认知能力后, 在脑中重新构建、选择恰当的语境来形成指令行为, 把对听者能力的评估也看成是说者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因此, 说者依赖于认知语境的选择实施的指令行为会直接影响听者对其言外之力的推断。例如:

情景:Penny第一次参观Sheldon的房子, Sheldon正在为Penny介绍客厅的构造, 当Penny坐在沙发上时, 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Penny:What’s the difference? (《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第一集)

在这个例子中, “that’s where I sit”看上去更像是描述性话语, Penny也确实是这么认为, 所以回答“so, sit next to me”, 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并没有满足Sheldon的意图, 继续强调“no...I sit there”, Penny仍然没有理解它的言外之力, 没有判断出这是指令性话语, 所以对话以“what’s the difference?”失败告终。事实上, Penny所坐的沙发位置是专属Sheldon一个人的, 不允许其他人坐。“that’s where I sit”and“no...I sit there”应是指令性言语行为, 言外之力应是“请不要坐在这儿”。Penny之所以误解这两句话语的语用意义, 原因在于Sheldon实施命令时没有正确地选择语境信息, 即Penny不知道不可以坐在那儿, 致使Penny在推理言外之力是没有寻求到最佳关联, 导致交际失败。如果说者能重新构建选择最佳语境信息, 实施命令时语力就会更加明显, 听者也就更容易明白说者意图。说话人明示的目的就是通过使听话者明确说话者使某些假设显映的意图来改变听话者的认知语境。[5]

2.2 在指令性言语行为推理过程中听者的认知语境

推理过程就是听者从说者提供的新假设与信息和已经处理过的旧假设与信息中推导出说话人意图的过程, 也就是说, 对指令性言语行为语用意义的理解起重要作用的是由听者的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的认知语境, 听话者需要用一系列语境假设来处理由话语实施者建立的新假设, 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相关的假设, 以最小的努力处理信息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从而找出话语的最佳关联解释, 即言外之力。在听者推理的过程中, 认知语境是不断选择的结果, 而不是事先确定好的。尽管在明示过程中, 说者总是尽最大努力表明自己的意图, 但是同样的话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言外之力, 也就有不同的语用意义, 这一切都取决于听者对认知语境的选择和推断。例如:

在这段对话中, “Thank you, Sheldon”字面意思为说者表达对听者的谢意, 但其言外之力也是如此吗?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Sheldon是如何推理这句话的语用意义的。首先, 他认为对方话语是遵守最佳关联原则的, 然后开始选择语境过程:1) 对方一定不是在表达谢意, 因为他没有提供任何帮助;2) 如果对方喜欢Penny, 那么一定会为他刚才说的真相感到尴尬;3) 他刚刚说的真相是不合时宜的。通过上述推断, Sheldon进一步加工对方的话语, 最后得出结论“Thank you, Sheldon”应该是指令性言语行为, 言外之力为“请不要再说了”。整个推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听者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 听者会倾向于注意哪些最关联的现象, 并在产生最佳关联的语境条件下对他们进行处理。[6]认知语境观反映了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状态, 并说明了语用推理的实际过程, 语用意义推理过程是不断选择的结果, 是听者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

3 结束语

认知语境强调了在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理解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语用意义的产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 所以撇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讨论语用意义是不能解释主体如何生成语境或如何借助语境因素推导意义的。认知主体对语用意义的理解本质上也是一种认知行为, 是大脑机制对语言处理的心理过程。[7]所以, 动态的认知语境帮助认知主体不断改变认知假设, 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因此, 从认知语境的视角能更好地解释指令性言语行语的语用意义。

摘要: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构体, 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语用意义的产生是认知主体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建构、推理的过程, 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该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讨其对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解释, 从听者和说者两个角度分析认知语境在解释语用意义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境,指令性言语行为,语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苹果, 肖武云.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J].外语学刊, 2007 (5) :71-73.

[2]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39

[3]Searle J R.The Logical Status of Fictional Discourses[J].New Literary History, 1975 (6) :319-332.

[4]周国辉.论认知语境对汉英语多义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 2005 (3) :34-36.

[5]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7 (4) :7-11.

[6]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8) :28-31.

言语语境 篇9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观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在Firth的语境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语域”理论, 该理论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紧密相关, 其实语域反应的就是语境。根据韩礼德 (1964) 的界定, 语域指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 就是因情景语境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由多种因素构成。韩礼德把情景因素归纳为以下三种: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话语范围指的是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 即个人基调和语言活动的目的即功能基调。话语方式指的是语言活动所采取的媒介或渠道, 它可能是口头的, 可能是书面的, 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 (胡壮麟, 2005:273-274) 。他提出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别影响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三种纯理功能又分别影响讲话人对语言的及物性系统、语气/情态系统和主位信息系统的选择 (朱永生, 2005:11) 。文化语境主要指人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制约语篇的语类结构等带有宏观意义的语义结构。

2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Sperber&Wilson (1986) 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 对语言交际过程作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 指出语言交际的过程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交际双方“互知”的过程, 而是“互明”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 交际者依靠关联这一认知模式相互理解, 从而推动语言交际活动本身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阐释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 把语境看成了心理结构体, 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在言语交际中, 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 构成一个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人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 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 (熊学亮, 2000;王艳, 2007) 。一个人的认知语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语境不同于传统语境, 它是以命题、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的动态语境观。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这些信息构成一个人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各种语境因素, 如交际时的客观情景因素, 交际双方的主观心理因素等综合的影响人们的认知语境假设的形成, 而且该假设会随着交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进而影响交际中选择对象和选择结果。关联理论把关联定义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关联是依赖语境的。但语境不是交际发生之前就给定的, 而是择定的。不是先有语境, 再根据语境去判断一种信息的关联性。相反, 给定的是关联性。人们先假定正在处理的信息是有关联的, 然后设法选择一种能够使其关联最大化的语境 (姜望琪, 2003:123) 。因此关联理论的语境不是静止的参数, 而是处于一系列发展变化的命题。在处理每一个信息时, 语言使用者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设来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 然后选择适当的语境来证实这种假设。认知语境标志着意义研究从静态专向动态,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理据和心理状态, 理解话语是一个“认知—推理”的动态过程。

3 语域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语境互补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与关联理论都很重视语境的研究。前者注重的是广义的文化语境与具体的情景语境, 后者注重的是认知语境;前者是从社会文化角度, 后者是从心理学角度。在王建国看来,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思想不能解释含意, 不能解释翻译中的推理现象。换言之,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或许对更接近关联理论所提到的显义有些解释作用, 而对关联理论中所提到的暗含解释力却很差。关联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心理学有关认知模式和认知规律研究成果的影响。Hal1iday等人的语境理论可对心理认知因素起到补充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思想一方面可以弥补关联理论语境观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关联理论语境观的补充。

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语境,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思想是不能很好地解释话语理解的真正过程, 这是因为包罗万象的语境信息是不可能都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而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则强调语境是选择的, 话语的理解就是从语境中选择最相关的假设, 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从而找到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Halliday指出, 情景语境只指那些与正在发生的话语相关的特征。这种相关度, 王建国也认为可以由关联理论来解释, 也就是说, 为了能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这种关联度必须是最佳的。因此, 在解释话语理解的过程中,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和关联理论语境观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我们在进行语用解释时有必要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和关联理论的语境思想, 做到二者交相呼应, 融会贯通。

4 通过实例分析论述语域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语境互补模式下幽默言语的解读

人们是怎样破译高度浓缩的日常话语, 又是怎样利用社会诸系统来进行破译的?伯特勒认为“要研究破译的方法, 就必须弄清人们是如何把表面上没有紧密联系的话语从内容上联系起来的”。下面将通过几个《老友记》中的实例来分析域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语境互补模式下幽默言语的解读。

例1. (场景:当Ross正在亲吻July时, Chandler突然闯了进来。)

Chandler:Sorry, July, but you have an anthropologist on your face, but it’s gone now, you’re all right.[laugh]

本场景的话语范围是:Chandler在Ross和女友July亲吻的时候不小心闯了进来;话语基调:交际双方是朋友关系;话语方式:日常口语对话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注重广义的文化语境与具体的情景语境, Chandler为力避免尴尬, 很明显是在和July没话找话说, 表示自己进来是出于对July的关心。但是笑点是如何产生的呢,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提供任何答案 (胡壮麟, 2005:414) 。然而关联理论注重具体语境的研究, 阐述、分析由于抽象语境过于概括而不能解释清楚的个别语言现象;通过对语境的假设、推理和分析能够解释语言的隐含意义;用动态的语境观来解释会话含义 (implicature) 。我们作为观众在Chandler这样的话语中获得下面的暗含前提:1) Ross是一个人类学家, 2) Ross在亲吻July。所以Chandler所说的July脸上有一个人类学家是指Ross正在亲吻她, 但是为了避免尴尬他选择这样委婉的方式来陈述。

例2.Gunther:Rachel?

Rachel:Yeah.

Gunther:Do you remember when you first came here, how you spent two weeks getting trained by another waitress?

Rachel:Oh, sure.Do you need me to train somebody new?

Gunther:Good one。

本场景的话语范围是在Rachel工作的咖啡厅, 由于Rachel工作失误很多, Gunther准备找她谈话。话语基调:Rachel和Gunther同在咖啡厅工作。话语方式是交际对话。由功能语言学的情景理论我们得知:要想构建语义连贯的语篇则需要遵循情景语境三个变项的要求。然而当语言产生时如果违背了三个变项的要求就会产生看似不连贯的语篇, 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幽默。幽默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在此场景中, Gunther的本意是觉得Rachel的工作做的不够好, 需要像刚进咖啡馆工作时那样再次接受培训, 但是Rachel的回答却违反了话语基调, 使Gunther的交际意图无法实现, 于是幽默也就产生了。但是观众何以这样理解呢。这还需要借助关联理论对具体语境的研究, 阐述、分析由于抽象语境过于概括而不能解释清楚的个别语言现象才能实现。在理解这个场景的幽默效果时, 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 听者首先用最小的付出对所听到的话语即幽默的前文进行推理假设, 但随着Rachel话语的出现, 听者发现初始推理假设与妙语句之间存在矛盾。为了消除这个矛盾, 听者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找矛盾消解的方法。应该是Rachel的自大和对自己工作质量的不自觉而误会了Gunther的意图。而这些额外付出的努力使听者获得了更多的认知愉悦效果, 即幽默效果。

王勇 (2001) 说过:任何语言本身并不幽默, 只有当语言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 与要表达的思想结合起来, 我们才可以真正理解幽默.。然而对言语幽默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心理, 虽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和关联理论都是非常重视语境研究的理论, 但是两个理论本身还是无法充分解释幽默理解的认知过程。Halliday等人的语境理论可以对心理认知因素起到补充作用, 而具有动态语境观的关联理论则可以补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研究。因此我们尝试把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希望能对言语幽默的理解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诠释。

摘要: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 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该文尝试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的语域理论相结合, 利用二者的互补性, 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全面的解读。并以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 以期在二者互补的视角下, 对言语幽默解读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语域理论,关联理论,语境互补,言语幽默

参考文献

[1]陈渝.从关联理论看语境的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 2004 (12) :99-100.

[2]朱永生.语境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艳.关联理论的语境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127-129.

[5]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王建国.从翻译研究看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J].外国语言文学, 2004 (1) :52-56.

[7]张冬梅.语用效果与英语幽默的理解[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8) .

[8]斯柏波, 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M].蒋严,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2.

上一篇:动态车轮模型下一篇: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