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理解

2024-07-04

信任理解(精选六篇)

信任理解 篇1

课堂提问学生, 本来是很平常的事, 但是, 个别学生不但不回答问题, 而且以无理傲慢的态度来对待老师, 就显得不平常了。

有一次上课, 我提了一个问题, 然后请某位同学回答。他慢吞吞地站起来, 然而却不回答。他虽然平时贪玩些, 但成绩还是不错的, 这个问题并不难, 他完全能答出, 而且可以答得很好。可现在, 他紧闭着嘴, 满脸愠色地站着, 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

我只好让另一位同学回答, 并让他好好地听着。可在另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 他竟傲慢地一屁股坐下了。我被这异乎寻常的举动激怒了, 走到他面前, 用命令的语气嚷道:“你给我站起来!”班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四十几双眼睛一齐注视着我和这个同学。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 这个学生丝毫没有站起来的意思———这是存心和我作对, 我该怎么办?任由他, 说明自己的懦弱和无能, 以后再遇到此类事还有谁听?我陷入了无奈和矛盾之中。

但片刻之后, 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 我想或许来个冷处理, 效果会好一点。我平静地说:“大家都觉得某同学的行为有些反常, 是吗?我想他不会无缘无故和老师闹脾气, 他这样做, 一定有原因, 这个原因我课后一定要问清楚, 现在我们照常上课。”

事后了解, 这个同学确实对我有意见。前不久因为违反课堂纪律被我当众批评。联想起以前的事, 他认为我对他的课堂提问是另有目的, 于是产生了对立情绪。后来, 我与他多次谈心, 终于消除了成见。

实践证明, 学生有时候不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难免产生误解。因此, 在学生的“对抗”面前, 作为教师要切记简单、粗暴、冲动, 而要采取忍让和宽容的“冷处理”, 这不是懦弱和无能, 而是理智的表现, 虽然失去了一时的“面子”, 而得来的却是“热效应”———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教育, 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他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 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酸的挖苦,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之前, 心里即便有再大的火气, 也要压住, 记住一条原则, 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去年我教的那个班上有一个男生, 自由散漫, 上课经常随便说话, 作业不按时完成。我找到他谈话时, 列举了这些错误, 我问他:“你是怎么回事呀?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低下头说:“老师, 是我的品质不好。”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 但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真实, 不遮掩自己的错误。我对他说:“你又错了, 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 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 你的品质没问题, 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 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知道专心听课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敬。”我的话没说完, 他就说:“老师, 我知道了, 我一定会改。”通过此番谈话, 从此以后, 他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每次我在看他时, 也是用鼓励的目光, 或者时常表扬他。听他现在的老师说, 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 成绩也明显进步了。所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真的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对学生来说, 老师越是信任他, 他学习就越勤奋, 自信心就越强, 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给以帮助, 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对差生的教育更应注意。在我们班的差生中, 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 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 一视同仁。而且对于差生, 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 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 就是老师觉得你行, 你还有潜力, 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和老师很容易沟通。

现在所任教的班上有一同学, 成绩很不理想, 但是工作非常热心, 认真负责。而且唱歌方面胜人一筹。我在和她谈心时说:“歌唱得这么好的人, 如果再把精力投到学习中来, 也一定是出色的。”这之后, 我常督促她把精力放到学习中来, 但是由于开学初丢下的东西太多, 一时很难追上来。每当她有畏难情绪想退缩时, 我总是想办法激励她, 并且帮助她把我所教的学科补上来。现在, 她的学习已基本步入正轨, 并且有所进步。

信任理解的作文 篇2

得到别人的理解是一件幸福的快乐的.事,被别人信任就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被理解与信任是人一生中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似水流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无助与彷徨。

我们都会各自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私人的空间,是别人不能逾越,嘲讽与侵犯的。

不管是谁,哪怕是一生中的最爱,虽然亲密但也要理解的给彼此一个信任的自由的私人空间。

我相信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内心都会藏着某些属于自己的小小秘密,既然是秘密,对方不说,你,就得学会怎样去理解,去信任,去包容,而不是试图去逼迫,去挖掘。

常常会听说有些夫妻之间的那个他(她)会试图去翻阅对方的手机或钱包之类的......

尊重、理解、信任 篇3

一、尊重孩子,搭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1、平等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老师不要总是站着,居高临下的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小,拉大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老师和孩子谈话时,坐下来与孩子平行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如:下班学期的开始几天,我找了几位上半学期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谈话,我搬来一个凳子让孩子和我一样坐着,然后开始和她谈话,又经过了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这几位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

2、换种语气,让孩子受到鼓励。“不要玩了,快去做作业。”“快点扫地,马上要上课了。”“再不排好队,就别去上体育课了。”这样的语气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说话的习惯,但你是否想到这样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我们换种说话语气,“你是怎么安排做作业也与玩游戏的时间的?”“快要上课了,加把劲。”“你看某某同学站的多好,我们能不能向他学习?”我想这样的语气肯定比命令式的语气更加有效果,而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很好的证实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耐心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作为教学者,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因为孩子在小学发展阶段由于表达能力较差,常常会把话说得很没有逻辑,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没听完他们的话就果断的打断,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常常会想到我所犯的错误:办完黑板报,顺手把那一把彩色粉笔放在桌上,仅一节课时间,当我再次看到它们时,一多半已粉身为小粉笔头了,班长说是陈宇辰干的,他看着我:“是班长叫我……”。“又是他!他干这种坏事不是第一次了,今天得好好批评他了。”一番道理过后,他似乎并不服气,眼里含着泪,还想说些什么。我只好按下自己的怒火,俯下身来问她:“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他抬头望着我,反而不说一句话,在我再三逼迫下,他终于小声说:“是班长叫我把这个收拾好的,但是我不小心打翻了,但我不是故意的。”是啊!他只是要帮忙收拾好粉笔,只不过是一个无心之过,我为什么就不能听他把话说完呢?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禁为自己的急燥内疚起来,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也许不是真相,在发现问题后还是该耐下心来多问几个为什么,耐心听听孩子怎么说,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那样老师会发现孩子竟是那样可爱,很多事根本就气不起来。

二、信任孩子,创造展示魅力的舞台

“如果爱孩子就赞赏他,因为孩子心中的迷惘与苦闷,需要您的倾听、安抚与点拨;如果爱孩子,就信任他,因为他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哪怕是跌倒受伤,那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现在“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家长中很是流行,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上各种辅导班,学各种知识,孩子也因此苦不堪言。我认为这种做法也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每个孩子都有他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主要发展的任务。就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喜欢咬手指,许多妈妈怕孩子把手指咬破而给孩子戴上手套,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孩子咬手指是有助于孩子感觉系统的发育,当孩子咬到手指,当感觉到疼之后,他自然会不咬手指了。而孩子在上学前把上一年级的知识都学会了,他就会觉得这很简单,我全都会了,接着他就会出现上课不听、作业不做等现象,或许刚开始他能跟的上其他孩子,但是时间一长,他不听课的习惯也养成了,他就会跟不上其他孩子,那家长这种“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就成了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言之,你就为什么不能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即使没有先学习也不会学的比其他孩子差。所以,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孩子会成长的更快乐、更健康。

三、理解孩子,聆听孩子心里的声音

1、要理解孩子,必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一般来说,孩子会有哪些需求呢?爱的需求、被聆听被了解的需求、独立自主的需求、成就的需求、娱乐的需求。 就拿孩子耍脾气来说,从心理学角度看,它表示孩子需要被倾听,也可能是孩子要把内心压抑不住的情绪宣泄掉。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静静地陪着,让孩子发泄,并用行动告诉孩子,我很爱你。

2、要理解孩子,必须学会换位思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比如,一个孩子写错了“散”字,第一次拿过来,“散错了自己再去改。”第二次拿过来,“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啊?自己去翻书。”第三次拿过来“你怎么那么笨啊,反文旁横撇是两笔,不能连在一起。”第四次终于对了。作为老师你会觉得这门简单的一个字,为什么他会改了几遍才能改正,觉得他很笨,但是要知道他不是老师,他是孩子,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你不站在他的立场上,你怎么会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可能他也一直在想到底哪里错了,孩子的思维有局限性,他就是想不出这个字哪里错了也也很正常,你却不耐心的骂他笨,他的心里会有多难受,你能感受的到吗?反而言之,那你为什么不在第一次交上来的时候就明确的告诉他错在哪里呢?所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替孩子想想,有时候孩子也不愿意这样做的。

3、要理解孩子,必须主动体会孩子的感受。我曾在一本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在一家店里愉快的挑选着衣服,而他的孩子则在一边哭着闹着,妈妈就觉得孩子让他很烦心,感到孩子很不懂事,但是当他弯下身子去抱起孩子的时候,她终于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看到的只有大人的脚。同样,老师总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喜欢趴在地上,地上那么脏有什么好玩的,但是如果你蹲下身子,近距离去看看,说不定你能看到地上有蚂蚁在搬家,有毛毛虫在爬行,而觉得趴在地上看这些很有乐趣,所以主动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你也会觉得孩子的世界很美妙。

让我们教师用尊重、信任和理解来浇灌犹如花朵一般的孩子们,相信这些花朵一定会盛开的更加娇美。

信任理解 篇4

一、利用教材的“主题块”和“情境块”, 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和学科魅力在于它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够对生活阅历的反思、生活经验的升华、生活困惑的澄清有所助益。因此, 教材中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情节, 体现教材知识的生动案例、真实感人的事实材料是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产生认知情感引力的。教师必须好好利用这些学习资源,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

我的通常做法是:1、通过阅读“主题探究”唤起学生对自己类似生活遭遇的记忆, 引发他们的内在心理体验, 为他们领悟教材知识奠定心理认同。2、整合体现教材知识的事实材料, 创设特定情境, 为学生领悟教材知识筑情感认同。例如, 在学习教材中“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知识时, 学生认真阅读“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故事后都若有所思, 可以看出故事中两名矿工突遇矿井塌陷, 被困井下的不幸遭遇已轻轻触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然而, 我总觉得该故事的情境在他们心中所引发的认知情感引力还不够强烈。于是我又设法鼓励他们讲述有关各自生命受伤或生命履险的生活遭遇, 让大家分享对生命意识的真切体验。结果, 学生们在彼此真诚的倾诉与倾听中眼神肃穆, 一脸庄严, 很明显, “生命宝贵”这一情感体验已经悄悄地在课堂形成了“心灵共鸣场”。借助这一心理铺垫, 我便顺势导入新课。至此, 学生领悟教材知识的情感认同已经形成。

二、利用教材的“问题块”, 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

1、引导学生以思考问题为开端, 开启学生领悟教材知识的思维之门。

思品课新教材编排体例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每一课教材必定设置“相关链接”诸类问题情境。其目的很明显, 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而驱动其感悟教材知识的思维机器。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每一框教材知识伊始必须抓住教材所穿插的每一个思考题, 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探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探究状态。

2、以突破教学重点为契机, 让学生反复置身于相关问题情境, 触发他们的思维强劲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当学生触及到知识的重难点时, 便是他们的学习活动准备走向高潮同时又是产生思维障碍的时候;而教学的重难点常常是理论性比较强而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这时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分析, “以教代悟”, 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且增加理解难度, 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就尤其需要借助问题情境, 使学生始终处于质疑、析疑、议疑、释疑的思维状态, 进而扫除其思维障碍、触发其思维的强劲点, 而这种思辩性极强的讨论也一下子使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

3、结合教材知识创设“总结性”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 使学生的思维之器实现“软着陆”。

大家应该知道学生通过上述途径感知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 尚需通过某种方式加以整理归纳;并且学生在此求知的过程中其思维是发散的, 而引导学生通过解答“总结性问题”训练他们的聚敛性思维同样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总之, 只要借助问题情境, 就可以为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实现“起飞——张扬——着陆”, 促使学生真正投入教学活动。

三、利用教材的“活动块”, 强化学生的行动意识

1、开展课前3分钟演说。

一人演说限时1分钟;演说内容多取自“走进生活”栏目里的议题或教材中所穿插的思辩性问题;学生讲完再由我抽2分钟时间进行点评, 对讲得好的学生表扬、对演说发挥欠佳的同学进行鼓励, 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情趣, 使此举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良好习惯。

2、利用“活动在线”栏目和“创新实践平台”提供的内容组织学生选择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或课题活动。

例如, 我曾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双重身份, 在学生学完八年级 (人教) 下册“知识助我成长”这一知识时利用周一的班会课组织学生召开了一节名为“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主题班会, 动员学生做好复习准备工作。结果学生反响热烈,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参与热情。

3、利用“我在成长”板块中“你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我还希望”、“倾听他人的声音”栏目每周向学生布置一次特殊作业——撰写一篇“心灵周记”。批改他们的“心灵周记”时我尽量使用善意的、理解的、宽容的并且具有建设性的评语同时向他们保证保守他们的心灵秘密;针对个别“心灵困惑”比较突出的学生, 我专门抽出时间找他谈心, 尽量化解他心中的苦恼。实践证明此举非常有效, 慢慢地我赢得了许多学生的信任, 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笔谈的方式把我当作善良和可信赖的倾听者, 真诚地吐出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心灵距离的拉近, 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实施策略》广州出版社主编:柳宗慧

[2]《新课程教学设计》南方出版社主编:任志鸿

信任理解很重要初中作文 篇5

记得有一次,考试没及格,回到家里被大训了一顿,训过后有点委屈,但我也想清楚了,的确实是我考得太差了。于是,我开始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把心爱的手机连续几个星期没有玩了,顿时也觉得学习越来越有有用了,开始慢慢进步。

当试卷又发下来时,75分,两个又大又红的字,我看了无比开心。果然这些努力没白费,当我拿着那张靠自己努力得到的试卷,正准备对妈妈报喜时,“这次考试又没及格吧,这孩子没及格怎么还这么高兴,真是邪门了。”接着又回到正题:“我天天跟你说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碰!”大声的关门声打破了妈妈的说话的气氛。妈妈出来想要了解了解情况时,看到了一张75分的卷子。

“唉,这孩子怎么学坏了,连卷子都会抄了,唉!”听到妈妈的叹气声我原来想要妈妈里表扬我的.心一下子被泼了冷水,眼圈的泪水慢慢打转,为什么不信我呢,为什么不理解我呢?你就这么认为你女儿就这么差吗?你就认为你女儿是抄别人的才能考及格吗?晚饭过后,妈妈亲自打电话给老师,跟老师说她会教导好我的,以后绝对不会再抄袭了。然后老师向妈妈告明真相,妈妈这才了解到了我并没有作蔽,是真真实实地75分。

信任理解 篇6

一、信任学生是管理班级的基础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 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 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表现的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增强了。此时, 学生迫切希望得到班主任的信任。对于青少年来说, 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信任学生,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有情感、有思维、有思想的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不断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自我更新, 受教育的能力也会不断加强。教师对学生尊重和信任是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依据, 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尽力支持他们, 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 更是应该安慰、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班主任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 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 才能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

二、宽容学生是管理班级的前提

宽容学生的缺点与赏识学生的优点是教育过程中两个互为联系的最重要的方面。俗话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正值成长的中学生, 犯错误就更是不可避免的了。面对学生所犯下的种种错误, 教师要做到平静、宽容, 要能原谅学生的错误。宽容对于教师来说, 是一门教育的艺术, 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宽容要求教师要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学生, 它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 同时它也是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我们时常将爱和宽容联系在一起, 爱是教育的别名, 宽容的本质就是爱。可见宽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假设没有宽容的意识, 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关爱学生、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好老师;凡是在学生中威信高、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无不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意识。身为班主任的我们, 在教育管理学生时, 更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宽容和关爱。尊重、宽容和关爱是促使学生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三、理解学生是管理班级的措施

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也是教育活动对教师的理性要求。教师想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就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 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理解学生。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 才能因材施教,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品质、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成长经历以及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多方面的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逆反心理, 理解学生, 要跟学生打成一片, 多跟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方面情况。理解学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和学生交流是管理班级的关键

教师要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育者的身份, 改变原有的批评学生、教育学生的谈话方式。作为教师, 要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好心态, 注意自己的言行, 拉近师生间距离, 和学生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和学生交流包括与学生谈内心、谈人生、谈理想、谈做人、谈班级等等。首先要学会倾听。作为班主任,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就必须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学生的疾苦, 明白他心所想。学会了倾听, 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使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其次要学会欣赏。对优秀学生欣赏, 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 但是对差生的欣赏, 就不见得人人能做到。在学会倾听学生的基础上, 既欣赏学生的优点, 又欣赏学生的缺点。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创设情境,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并合理利用,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多表扬, 少批评, 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五、鼓励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手段

首先, 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学生由于身体、心理都不成熟, 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受挫;在取得成绩时, 往往骄傲自满。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 抓住开展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勇于攀登困难的高峰。其次, 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青少年时期学生需要用知识充实自己, 需要用理想和信念来引导自己, 因此, 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班主任要因人而异,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 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建设祖国, 报效祖国。再次, 鼓励学生也是挽救后进生的良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尤其是要有耐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亮点, 积极引导, 给予肯定, 正面表扬, 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

总之, 我认为信任、宽容、理解、交流和鼓励是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方针。作为教育者和引路人的我们, 只要心中有爱, 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坚持不懈, 细雨和风, 定能润物无声。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越来越严峻, 教师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越来越重大。作为一名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更新教育观念, 不断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的管理模式。想要把一个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就需要班主任发挥聪明才智, 树立威信, 采用合理的方法。我认为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做到信任、宽容、理解、交流、鼓励。

上一篇: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下一篇:后处理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