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2024-07-02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精选五篇)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1

这些血染的惨痛教训, 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反思:这些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接班人为何会如此漠视生命?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教育来弥补这些损失?郑晓江教授主编的《生命忧思录: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于教育中我们忽视了对生命的关怀, 缺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层面, 他们中一部分人的伦理观念渐趋模糊, 价值观混淆, 既漠视自身生命也漠视他人生命。该书的作者是数位身负教育使命的教师, 他们关注、研究并推进生命教育, 就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漠视生命的典型案例, 从生命的毁灭、生命的沉沦、生命的透支、生命的呵护、生命的善待5个方面来审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从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 深入剖析了当代青少年面临的生命困惑与困境, 呼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高度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 通过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引导他们成就幸福的人生。

生命教育旨在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首位, 以“生命”为主线, 以“人”为核心, 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 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对待生命,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该书始终将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作为贯穿全书的线索, 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提出将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他人的生命, 关注青少年情感、生命的成长, 教育青少年既珍爱生理性生命又珍爱人文性生命, 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性道德观等观点。这些正是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中所缺失的, 应该成为我们当今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此外, 生命教育倡导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包括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而且进一步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从生命的视角来认识和尊重动物的生命, 这是对生命“爱”的升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友善地对待动物群体的生命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该书的每一部分都遵循着这样的结构模式:由痛心的生命案例切入, 进而探讨导致这些现象的深层根源, 并将其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些血的教训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者没有停留在事件本身对其进行指责, 而是从这些事件的根源上探寻解决的办法,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 从政府、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为解决这些事件提出对策, 避免并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注生命教育, 提升生命价值已成为当代社会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郑晓江主编呼吁: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应在教学中引入生命教育的课程, 全体教师也都应该具备生命教育的素质, 掌握生命教育的方法;不仅应在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中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也应在各学科教学中或显或隐地推进生命教育, 以使青少年学生融进中国优秀的生命文化;在师生的知识传授之间、人格感化的过程中让青年学子感受生命的活力、生活的美好, 摆脱生命的困顿。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义不容辞的观后感 篇2

一是需要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到位,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提升安全风险识别、消除事故隐患的能力,也要有对安全生产管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毅力,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管理上,N+1会大于1,但N+0会等于0,任何一次的安全管理疏漏都将会使之前的努力归零。

二是需要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落实到位,每个项目的安全管理侧重点都没有可复制性,需结合自身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把自己经历过的教训作为自我提高的真经和动力,把身边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宝贵财富,举一反三防范化解同类风险。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3

中小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特殊保护。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在偶然中带有必然的因素。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保护措施滞后。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是相当重视的:从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1年,国家发行了电视教育片《与安全同行》;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单位联合摄制了我国第一部青少年安全教育片《关爱明天》;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保护学生生命的内容;国家还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很多社区还以宣传窗、广播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电视上的公益广告也出现了诸多有关保护生命内容的宣传……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珍爱,对中小学生避免意外伤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又要看到这些做法和措施大多是属于“亡羊补牢”性质的,大多是“事后处理”,事后处理得再好,对已经凋谢的花朵来讲其实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可见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就要重视对学生的保护。

第二,学校“轻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是以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人的个性的弘扬和发展,提倡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把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的目标,可我们在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时候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教育——生命教育。没有生命,哪来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事实表明:校园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内。学校不仅有教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责任,还担负着学生生命安全保障的职责。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工作,不能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或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而要融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要从各方面着手加强学校的设施安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减少学生的“语言伤害、运动伤害、同伴暴力”等可能危害学生生命的不良因素。

第三,家庭“忽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应筑起学生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孩子的安全不仅来自于社会的关爱、学校的关心,还来自于父母的呵护。许多家长总对孩子说:努力,努力,再努力;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导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从而忽视了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卢梭在《爱弥尔》中写道:“人们只想到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教会他成人后如何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不同的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将财富与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也可以生存。”

综上所述,学校、社会、国家必须加大对学生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深度,而不能像一阵风一样搞一次运动就算,要常抓不懈。除了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到底该怎样加强学生的自保能力呢?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观念决定行动,有所想才能有所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的重中之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灌输,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强烈的自保意识。有调查表明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当家里只有他们一个人时,进行敲门试验,通过多种借口,比如查煤气表、查水表、推销等,结果都敲开了这些孩子的家门。而更让人忧心的是,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卫生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安全教育也相当薄弱。许多伤害事故的发生都与学生之间的打闹玩耍有关,所以家长和教师都有责任教导学生玩耍时要有度,避免那些不该发生的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安全和发展。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

其次,要教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己”。新课程提出要使学生“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上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对社会上的现象、对自己面临的问题往往难以接受和解决。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会把自己珍贵的生命轻易地抛弃。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们意识到“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阳光更加灿烂”,“只要向着刚光,阴影就在你背后”。要教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不轻言放弃,每一个人都应该走好自己生命的每一步。教导学生要敞开自己的胸怀,积极地对待每一天和每一个人。让他们意识到参天大树是不可能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认识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还要教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因为“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人类,而且热爱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和自然界本身”。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大自然,没有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就没有人类生命的延续。所以我们要教导学生善待野生动物,自觉地保护野生动物;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使他们从意识到行动都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最后,我们应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专家指出,80%以上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注重实践性,因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收到实效。各种训练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并采用能收到实效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一定要从内容到形式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请专职或兼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使学生从意识上绷紧“安全带”。如可以聘请交警、消防部门专家到学校上安全课,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教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例如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课间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注意食品安全、注意网络安全等。以前学校教育注重思想上的教育,而疏于实践的开展,以至在上体育课时,发生了意外,连最简单的包扎都不会,从而酿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学校一定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例如运动受伤后的模拟训练、学生打架时的模拟处理、食物中毒后的模拟处理、火灾现场逃生模拟训练等。学校还可以开设各种选修课,如武术课、女生特殊的自我防范课等,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当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除了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外,还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彻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初中《科学》可以教学生在野外碰到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办?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教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和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父母离异后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办?在回家的路上被坏人敲诈怎么办?……可以采用演讲比赛、网上讨论、辩论或者“模拟法庭”的形式切实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团支部、学生会以及少先队的积极配合对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学校的安全教育绝对不能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而搞“游击战”,应该打“持久战”。

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如碰到煤气泄露怎么办?碰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碰到火灾怎么办?手流血了怎么办?父母吵架了怎么办?……家长还应在合适的时候教会学生必要的生存能力,例如游泳、人工呼吸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行动,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以前有专家描述:“5+2=0”,意思是说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负面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就是零,有时甚至是“负数”。所以社区、妇联、派出所、街道等部门都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夏令营、冬令营、讲座等灵活的形式,向学生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也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家长参加各种培训,增强家庭的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真正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花朵们不至于过早凋谢。

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篇4

1.绑架烤羊案。2012年4月, 一个9岁男孩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 把另两个小孩绑在树上, 点燃树下的树叶, 玩起“绑架烤羊”的游戏。结果导致两个孩子被严重烧伤。

2.上吊游戏案。2011年11月, 7岁小海芳模仿《还珠格格》剧情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吊游戏”。玩耍中, 小海芳被绳子绞住脖子不治身亡。

3.跳楼案。2014年10月, 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从30楼坠亡。

4.跳河案。2014浙江温州平阳中学一名高三学生跳河自尽。而就在两个多月前, 该县一名高三男生跳楼身亡。

5.复旦大学投毒事件。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某某用了被寝室室友投毒的水身亡。

6.马加爵事件。2004年,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一起刑事案件。

7.药家鑫案。药家鑫是一名大三学生, 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 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

8.丽江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大学生张超, 伙同男友抢劫并杀人碎尸。

9.异国枪杀案。1991年11月1日, 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 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 在枪杀五人之后, 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令人不寒而栗。生命是何等的可贵, 而他们却轻易地抛弃了, 让这美丽似锦的生命瞬间凋零了, 更何况他们正直青春韶华, 灿烂美丽、青春勃发。而他们却自私地断送了伤心欲绝、眼泪流干的亲人, 还有原本美满幸福而今却支离破碎的家庭。

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胆战心寒、残忍冷酷的人间悲剧, 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原因, 让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冷漠无情, 让灿烂如花的生命随风而逝?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宝贵, 一旦失去将再也不会回来?

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无外乎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不良习气的侵染。学生正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 由于年纪小, 心智还不成熟, 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 社会的思想道德势必会影响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交际面越相对狭窄, 对宽容、互助、怜悯、关爱、自省等越来越漠视。影视、网络等媒体中的不良习气像畸形鸦片、沙尘暴一样, 侵蚀着学生的纯洁心灵, 从而使他们对生命产生了令人费解的行为。

2.教育体制的积弊。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 应试教育依然畅通无阻。学生的生活空间被压挤得越来越小, 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一味追求成绩, 缺乏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爱、生命等的教育, 有些教师以罚代教、侮辱人格、变相体罚等导致学生对生命产生悲观情绪, 有的甚至愤而自杀。就连上幼儿园, 也意味着摁着孩子早点学习数、语、英罢了, 哪管什么兴趣、爱好和天性!

而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呢?素质教育轰轰烈烈提了多少年了?减负口号喊得震天响也多少年了?可回头看看我们可怜的孩子, 书包变成了拉杆箱, 6小时学习变成了全天大满贯, 5-2制学习变成了7天轮番转。

3.家庭教育的缺失。看看我们周围的许多奔波忙碌的父母, 他们要么没日没夜地忙着工作、生意, 极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对孩子随意放养, 疏于情感交流, 以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使孩子的情感世界缺少爱的滋养, 缺乏对生活的热情;要么以自己的价值观去绑架孩子, 警察似的督促孩子天天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培训班, 以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许多家长重智轻德, 不注重孩子的美德培养, 导致孩子以自己为中心, 自私偏执, 只知索取, 吝啬付出。此外, 父母离异、家庭的暴力等, 也是孩子走上生命极端的一个因素。

由此, 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如此多花季少年, 如此作践生命, 视生命如草芥, 弃生命如蔽履的案例了。当然, 社会和家庭固然难辞其咎, 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个学校我们又该肩负起怎样的责任呢?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引导他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观, 并对生命保有一份敬畏。对此, 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而且形势严峻,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如何对青少年实施的生命教育呢?

第一, 营造生命课堂。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 但生命的历程都很短暂。要让学生知道个体生命充满特色, 而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 才造就了世界的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如, 品德与生活教材里的《我和动物交朋友》, 语文教材里的《我和大猩猩握手》等, 都是关于保护动植物的故事, 教师在讲授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 可以趁热打铁地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也是生命个体, 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它们。教师可以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深挖文本内涵, 从认识生命的本质入手, 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 由物及人, 达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孩子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

第二, 加强挫折教育。

喜怒哀乐本为人之常情, 酸甜苦辣原是生命本色。但是, 由于学生年纪小, 情感脆弱, 在遭遇挫折、压力、矛盾时常常不能独立面对, 常常选择逃避, 或寻求不当的手段来解决。因而, 教师应该利用典型范例, 引导学生正视压力, 正视挫折, 知难而进。如讲述霍金21岁患上绝症, 但他百折不挠, 勇敢地与病魔抗争, 最终成为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的故事。同时还向他们讲述张海迪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正确认识生活, 培养笑傲困难、笑傲人生的乐观态度和迎难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第三, 通过多种手段缓解压力。

1.倾听沟通法。即创造条件, 让学生一吐为快。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敏感、情绪化, 遇到问题, 不是试图化解, 而是把不快和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直到不断发酵、涨大直至爆发, 最后自食苦果。因此, 我们要主动和他们沟通、谈心, 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实施过程中, 老师不但要和蔼而且要耐心, 使学生的情感得以肆意放纵, 使他们的情绪得以无拘无束地宣泄出来, 使他们的童心从紧张、困惑、苦恼的氛围中挣脱出来, 以而获得心灵的舒展和自由, 为构筑健康的生命心里腾出空间。

2.心理置换法。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对方, 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 由“隔岸观火”转为“身临其境”, 进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达到思想的沟通、心灵的交融。学生也会真切感受到觅到了知己, 以至倍感温暖体贴。比如我班的一位平时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学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于是情绪低落, 觉得非常丢人。我找她来谈心。我觉得她需要的不仅是情感的抚慰,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分担, 于是我跟她说:“你一向成绩很好, 这是同学们有目共睹的。你这次考成这样连老师也压根没想到, 你感到不好受也是情理之中的。老师也做过学生, 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这样学生便很容易和你敞开心扉, 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这探出了影响学生心理障碍的症结, 为生命健康教育的开展扫除了障碍。

3.情绪宣泄法。即为学生创造一种机会, 提供一个空间, 使学生的情绪有效地发泄出来。这需要教师尽可能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能够随心所欲地抒发他的情绪而不致压抑, 使郁积起来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这样, 才能使学生消除沉重的心理负荷而恢复正常。在国外, 一些学校给学生设置了情绪释放室。把学生感情的匣门打开, 使之能够毫不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快。比如:当发现他们有不良情绪时, 给他们创造机会, 设置平台, 让他们能痛快地、随心所欲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如让他们借助文字宣泄:写信、画画、写日记等, 或借助一些行为, 如:哭诉、爬山、谈心等, 鼓励他们把烦恼、不满、愤闷等消极情绪倾倒出来, 以免滋生出绝望的蛆虫, 穿透、侵蚀掉无辜的生命。

4.心理暗示法。由于大多数同学对是非、善恶、美丑是有一定鉴别力, 如可把学生不良的行为和不愉快的体验结合起来, 强化之后, 主动地有意识地再强加给他, 使之主动地产生害怕、厌恶等情绪, 从而有效地改正或消除不良行为。例如:我班有个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唯有嫉妒心很强, 无论谁比她强, 她都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必须把这种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 我有意地在班会上讲述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而致其残, 而庞涓虽一时得势而最终骂名千载。从而, 使他认识到嫉妒的危害。

另外, 我还列举了很多因嫉妒而引发的悲剧, 并组织同学开展了《怎样超越他》的主题中队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历数嫉妒的危害并提出种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方式。这使得嫉妒心态遭受层层威压而无处藏身, 最终使那位同学摒弃嫉妒, 加入到积极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中。

此外, 实践活动也可为学生探索生命意义、生命价值提供一方沃土。如运动会, 可以激发学生拼搏奋进的精神;文艺汇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才能, 展现生命的活力;春游可以让学生感受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息, 感受生命的朝气和希望……在活动中, 学生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发现了自我、开发了自我, 生命之花才更加绚丽多彩。

是啊, 人生有多少事情要做, 有多少风景要欣赏, 有多少知识要掌握, 有多少美好情感要体验啊。

亲爱的孩子们, 请珍爱生命吧!因为只有珍爱生命, 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只有珍爱生命, 才会拥有绚丽、辉煌的人生。

摘要:本文归结了近年来发生的触目惊心的青少年自杀、青少年暴力案件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引导他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义不容辞的观后感 篇5

4月17日,项目组织集中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惊心动魄的画面,冷酷无情的数字,一次次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我们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生产效益的前提。下面就观看专题片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为公司为数不多的房建项目,同时作为传统的高危行业领域,面对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为保障项目的安全推进,全体参建职工首先应树牢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应充分结合局、公司“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详细分解各岗位任务,强化各岗化安全职责。同时,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学习,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工作行为的准则线,是思想意识的警戒线,是生命安全的保障线,项目全体参建职工应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思想意识是魂,措施行动是形,魂固而形聚,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落实。作为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强化自身责任担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保证项目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体系建立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上一篇:新兴项目下一篇:静脉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