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T梁

2024-06-13

后张法预应力T梁(精选十篇)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1

1. 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工艺特点。

(1) 该工艺以混凝土台座表层贴薄钢板为底模, 既保证了预制T梁底板底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又增加了预制台座的可重复使用次数。

(2) 采用大块钢模拼装后吊装, 不仅保证了预制T梁的几何尺寸和外部美观, 而且缩短了单片预制梁的作业时间。

(3) 施工主要采用侧振工艺, 解决了T梁混凝土施工时漏振现象, 避免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4) T梁预制、存放、架设等工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工厂化生产, 减少了临时用地, 缩短了施工周期, 提高了机具设备使用效率。

2. 适用范围。该工艺适用于30~50 m跨径的T梁预制。

二、关键技术措施

1. 预制台座处置。

预制台座由枕梁、台座基础和台座3部分组成。考虑到项目所在位置为湿陷性黄土地基, 并且T梁张拉时两端地基受力较大,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 施工中特别设置了枕梁。枕梁设置在台座基础两端, 枕梁长12 m、宽2.5 m、深0.8 m (3个台座共用1个枕梁) 。台座基础混凝土设计为C25, 基宽1.0 m, 高0.3 m, 在基底设间距为1.0 m的φ25预埋筋, 以便与台座更好地连接。台座设计为C30混凝土, 顶面用角铁顶面焊接钢板, 宽度0.645 m, 高度0.3 m, 并按模板拉筋孔位置预设拉筋孔道, 即预埋φ50 mm PVC塑料管。台座两端设吊装孔, 预制梁时用钢板覆盖。台座之间设预埋钢筋环, 以便于调整模板, 钢板厚度8 m。此外,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预拱度。根据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预制梁纵向预拱度可采用抛物线形。

2. 组合钢板设计及使用。

设计时,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板的最不利荷载的组合, 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025) 的有关技术要求。

模板制作时, 在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选用合格的钢材。组合钢模的制作以及各种杆件、配件的加工, 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 (GB214) 的规定, 以确保模板成型后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模板及其配件按批准的加工图加工, 成品按国家有关现行标准检验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 且模板厚度≥6 mm。

模板设计时, 应保证不发生超过允许的变形, 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不发生锈蚀, 不受油脂及其他外界杂物污染, 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变色, 影响梁体的外观质量。

侧模底边加工成与底模一致的反拱, 安装前必须检查模板面是否平整光滑, 有无凸凹变形或残存灰渣, 特别是接口处及端模凹穴内应清除干净;检查模板连接端面、底部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变形, 振动器支架及其模板焊缝是否有开裂破损等, 均应及时整修合格;在模板面仔细均匀地刷脱模剂或脱模漆, 不得漏刷。

在侧模安装前, 还要检查底模是否有下沉, 以及反拱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应特别注意的是, 梁体的4个支座板安放处的相对高差不得大于2 mm。

3. 预应力数据处理。预应力部分的数据处理包括钢束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和确立千斤顶张拉力与张拉机油表读数的对应关系。

(1) 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ΔL的计算公式为

式 (1) 中, PP为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控制力。

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公式为

式 (2) 中, L为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长度 (mm) ;AP为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 (mm2) , 一束中有多根钢绞线时, AP为面积之和;EP为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N/mm2) ;X为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m) ;K为孔道每m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θ为张拉端到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和;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 (N) 。则

式 (3) 中, ΔK为预应力筋张拉K控制应力 (MPa) 。

利用式 (3) 计算钢束理论伸长量各参数取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L为钢束的有效长度及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的钢绞线工作段长度之和;二是AP, EP的取值必须是进场钢绞线随机抽样的实测值;三是对于两端张拉钢束, 计算截面取跨径中心;四是根据规范规定K取值0.001 5;五是根据施工图纸设计μ取0.25;六是带入公式时, θ值换算成弧度制。

(2) 确立千斤顶张拉力与张拉机油表读数对应关系。首先应由国家认可的有相应资质的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所用千斤顶及油表, 确立千斤顶压力与油表读数之间的匹配关系并给出线性方程;然后根据图纸设计控制应力推算出张拉各阶段 (初张拉、控制张拉、超张拉) 张拉力P值;最后将P值带入检测单位给定的线性方程计算出各阶段油表读数, 以便实现张拉过程双控的目的。

三、施工过程

1. 预制场地布置。

预制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避免低洼或积水。必要时, 可将场地整平硬化且设置横坡及排水沟。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 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排除雨期积水及养生积水, 防止场地松软沉降。同时, 考虑构件场内、外运输装卸、混凝土运输等因素, 沿预制场、存梁区设置便道, 以满足施工方便。整个场地应安排合理, 避免过分拥挤和占用不必要的土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台座间距的确定以T梁面板宽度加2~3 m为适宜。

(2) 台座纵向间距不小于8 m。

(3) 注意台座和轨道之间的距离, 并充分考虑龙门吊是否影响提梁。

(4) 布置养生用水管道应考虑布置在轨道外侧, 并在每排制梁区设置水龙头, 以方便养生使用。

2. 门吊安装。

龙门吊是预制场内必不可少的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用作场内移梁、模板拆装、倒运、混凝土入模等。龙门吊机的承载结构由万能杆件组拼, 下部支撑于型钢底座平车上, 每台底座平车设4轴共8个钢轮 (直径80 cm) 。龙门吊机走行由轨道两头2台电动卷扬机牵引底座平车实现。龙门吊安装顺序:首先进行地基处理, 铺设轨道;然后组拼塔柱和天梁;最后吊装底座平车、塔柱和天梁。在设计区域内处理地基直到满足承载力要求, 先铺设碎石或低标号混凝土垫层, 再铺设枕木和钢轨。天梁及塔柱组拼完成后, 吊装底座平车、塔柱和天梁。最后用高强G型螺栓将天梁固定在塔柱上。需要强调的是, 龙门吊拼装完成后、正式启用之前, 必须对各部件进行检查并进行走行及吊重试运行, 经过安全检查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 龙门吊设计时还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预制场宽度要求设置龙门跨径, 二是根据每片T梁自重设计龙门吊起重重量。

3. 模板安装。

采用厂制特大型组合钢模板, 模板加固使用拉筋, 模板顶口设置口撑, 侧模底侧采用可调支座调整模板水平高度, 以保证梁体尺寸准确性, 必要时外加斜拉和支撑, 保证模板不松动、不脱模、不下沉。各块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板缝中均嵌入固定式弹性嵌缝条, 防止漏浆影响梁体美观。立模时用龙门吊逐块吊到待用处, 再用32 t螺旋千斤顶将模板逐块顶升就位, 最后上紧可调丝杆竖向支撑。

4. 骨架制作。

该工艺钢筋骨架分两阶段成型, 一是初始阶段, 在该阶段, 将底模钢板打磨干净, 均匀涂刷脱模剂, 按设计图纸绑扎底板、腹板钢筋, 焊接预应力管道定位筋, 安装正弯矩预应力管道穿预应力筋, 安装外模。在第二阶段, 绑扎顶板钢筋, 安装负弯矩预应力锚具、预应力管道并穿预应力筋, 此时要记预留防撞护栏、伸缩缝预埋钢筋。对于泄水孔、支座钢板, 预埋时必须保证其位置正确。

5. 混凝土工程。

(1) 材料及配合比的选定。预应力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均要经过试验, 碎石粒径控制在4.75~19 mm。石料压碎值≤12%。砂采用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中粗砂。本工程中须采用经检验合格的饮用水。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为52.5级的硅酸盐水泥。

选定配合比时, 根据不同的含砂率、水灰比、外加剂等因素进行多组设计比较。除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要求外, 还要确保混凝土浇筑顺利和外表质量, 尽量减少表面气泡。配合比须经监理同意批准后, 方能使用。

根据T梁钢筋和管道密集、断面尺寸较小, 振动难的特点, 坍落度宜控制在100~140 mm, 搅拌出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 并随时进行坍落度测定。同时对粗、细集料进行严格控制, 保证粒径不超。

(2) 混凝土拌和、运输及浇筑。混凝土拌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自动计量配料进行拌和, 应满足拌和时间及浇筑要求。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龙门吊等运输工具运至现场, 卸入吊斗, 然后由龙门吊或其他起吊设备提升吊斗进行灌注。浇筑时根据时间的长短, 可采用分层浇筑法或组合式浇筑法, 并按规定在现场制取混凝土试件。

(3)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振捣以附着式振捣为主, 振捣棒振捣为辅, 主要采用侧振工艺。梁体两侧的附着式振动器要交错布置, 以免振动力互相抵消。附着式振动器要集中控制, 灌什么部位振什么部位, 严禁空振模板, 附着式振动器与侧模振动架要密贴, 以便使混凝土最大限度地吸收振动力。振动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 不再冒出气泡, 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度, 具体步骤如下。

①混凝土入模时, 相应位置的马蹄、腹板上的振动器全部开动, 混凝土边入模边振动。

②待混凝土全部进入马蹄部位后, 停止腹板部位振动, 只开马蹄部位振动器, 震至混凝土密实。

③振动器开动的数量以灌注混凝土长度为准, 严禁空振模板。

④灌注腹板部位混凝土时, 严禁开动马蹄部位的振动器。

⑤灌注上翼板混凝土时, 振捣以插入式振动器为主, 用平板振动器将混凝土面整平。

⑥梁端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为30 mm的振捣棒捣固, 以保证梁端混凝土密实。在钢筋较密及波纹管密集处, 或其他插入式振动器难发挥作用的地方, 用捣固铲人工捣固, 并配合附着式振动器振捣, 然后对梁顶面混凝土收平拉毛。

⑦浇筑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和所有的坚固件。

6. 预应力工程。

(1) 材料及机具的选定。选用设计或业主指定规格型号的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筋和锚具等材料。进场材料必须附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或试验合格报告单;进场后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抽样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千斤顶、油泵、油表等用于张拉的设备仪表选取时, 应根据工作锚型号、预应力的类型、控制应力的大小、理论伸长量选用配套千斤顶;由千斤顶的最大张拉力及额定油压配备比千斤的额定油压高5 MPa~10 MPa的油泵。油压表的正常允许使用范围为静载下不应超过测量上限的75%, 动载下不应超过测量上限的67%。使用前, 应对千斤顶、油表、油泵配套进行校检。

(2) 预应力钢束定位。定位方法为首先焊接定位筋, 然后布置预应力管道, 最后穿预应力筋。对于曲线布置的预应力钢束, 采用坐标法焊接定位筋, 具体方法为从一端开始, 以1 m间距按曲线方程算出该点钢束中心距底模、侧模距离, 精确量测并作标志, 在标志点上焊接定位筋。预应力钢束定位应做到不偏、不沉、不浮、不破、平顺圆滑, 位置准确。

(3) 张拉控制技术。T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开始张拉, 张拉过程中要控制好张拉操作、伸长量量测和锚固3个重要环节。在张拉准备阶段, 要清理锚垫板及钢束工作段表面的灰浆, 安装锚环及工作夹片。在设备就位阶段, 要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就位对中、安装工具锚。在张拉阶段, 两端对称同步进行, 应控制好加载速度;油表读数达到初始应力对应质量测初伸长量;达到控制应力对应读数量测伸长量;按规范要求持荷, 达到持荷时间量测回缩量;打开截止阀张拉油缸缓慢归零, 千斤顶活塞回程工具夹片跟进锚固。伸长量测量时应注意, 不同的千斤顶锚固工艺不同, 伸长量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张拉前要弄清楚所用千斤顶锚固工艺;3次测量选取同一基准面;切忌只测量伸长值而忘记测量回缩值。

(4) 孔道压浆。张拉完成14 d内务必孔道压浆, 管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采用真空泵抽吸预应力孔道内的空气, 水泥浆拌制均匀后, 须经2.5 mm×2.5 mm的滤网过滤方可压入管道。管道出浆口应装有三通管, 并确认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后, 方可封闭保压。压浆前管道真空度应稳定在–0.06~–0.10 MPa;浆体注满管道后, 在0.50~0.60 MPa的压力下保持2 min, 以确保压入管道的浆体饱满密实;压浆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0.60 Mpa。管道真空压浆如图1所示。

各管道压浆应按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 每个管道的压浆应一次完成。如有串孔现象, 应对串孔的有关管道同时进行压浆。待管道水泥浆初凝后, 方可拆卸压浆阀等密封件。此时, 管道水泥浆不应有任何外溢现象。拆卸后的压浆阀等配件应及时清洗, 其中不应留有水泥浆。

7. 移梁、存梁作业。

T梁压浆达到规定强度和龄期后, 用2台龙门吊吊出台座横移在运梁平板车上;移走龙门吊, 将梁运至存梁区。再用2台龙门吊将T梁吊起, 横移至存梁台座上储存。移梁、存梁时采用两点支撑, 支点距梁端头≤1 m, 并在两侧用方木支撑, 或梁与梁之间采取临时固结的办法, 防止倾覆。

四、结论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2

预应力预留孔采用波纹管成孔,波纹管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时,按设计图中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安装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间距不大于1米,在起弯点处适当增加。穿入波纹管,应将定位钢筋网片固定在腹板钢筋上,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上浮。

波纹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接头管的长度为波纹管直径的5-7倍,

波纹管的定位筋与梁肋钢筋点焊牢固,以保证定位钢筋准确。

波纹管与梁端锚垫板的连接处及锚垫板压浆孔采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同时,在焊定位钢筋时对波纹管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

波纹管安装就位后,在波纹管内另加入比其内径小5mm的硬质塑料衬管,以保证管道的畅通。

后张法预应力砼屋面梁施工 篇3

【关键词】预应力砼屋面梁;预应力筋 张拉

1 工程概况

新疆海龙化纤有限公司差别化粘胶短纤生产线项目酸站工程顶层3轴—16轴框架梁采用现浇砼预应力屋面梁,共15榀。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主筋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钢绞线12Фj15.24。

2 施工准备

2.1 预应力筋、锚具及张拉设备的选用

本工程预应力主筋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钢绞线,规格Фj15.24mm,AS=140mm2,锚具采用OVM15-12系列。张拉设备采用2个YCW250、2个YCW150、1个YCD240Q千斤顶,4台ZB4-500电动高压油泵及1台灌浆设备配套使用。

2.2 材料及设备进场验收

2.2.1 钢绞线、波纹管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抽样复检,其各项性能应符合要求。

2.2.2 锚具、张拉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标定配套校验,确保施工时准确安全使用。

2.3 钢绞线的下料及编束

钢绞线下料场地宜选用混凝土地坪,地面应平整干净。为防止下料时钢绞线乱弹伤人,应事先制作一个简易放线架放钢绞线。钢绞线圆盘横放在地坪上,圆盘两侧用井字型脚手架管夹紧再用短钢管连接用扣件联紧,钢绞线筒内再用三根架管将筒内圈撑住,钢绞线下料时从内圈抽出。将钢绞线盘夹紧固定好后再将外面包装钢带拆开。钢绞线线盘存放处严禁明火、电焊以免伤及钢绞线(构件截面中断丝滑丝的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且每一束钢绞线中断丝不超过1丝。断丝超过以上要求就要换束)。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数量,应根据配料表进行配置。

钢绞线编束时,应将钢绞线摆顺,从一端向另一端梳顺下。用20#铁丝绑扎,绑扎匝距1m,匝宽不小于1cm。

2.4 预应力筋孔道布置

预应力梁均为曲线孔道,可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得当腰捆扎起吊。室外保管时间不宜过长,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腐蚀。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波纹管,接头长度450-500mm,接头时须将管用切割机切齐对口,将接头管对中,并将接头两端用胶带缠紧。

2.5 波纹管与张拉端锚下垫板连接

波纹管可直接从锚下垫板的中心孔穿出,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00mm,便于保护钢绞线不受损。锚下垫板与波纹管之间用编织带等软物缠紧,锚板上的灌浆孔也要用软物塞紧,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将孔内软物掏净。

2.6 排气孔或灌浆孔的做法

在梁两端、曲线顶部及跨中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孔距不大于12m。灌浆孔设在曲线最低处,排气孔设在曲线最高处。波纹管上的灌浆孔由塑料管(外径20 mm内径16 mm)破成四瓣骑在波纹管上,将下口用铅丝绑紧,用胶带将接口处紧紧缠绕防止漏浆,塑料管内插入1根Ф12钢筋,下端用切割机切成尖头,待孔道灌浆前用钢筋打穿波纹管,抽出钢筋以备使用。也可以用硬塑料管插在压浆板上,压浆板先用扎丝绑在波纹管上再用胶带将连接处缠紧,硬塑料管内插入钢筋,灌浆前打开即可。

2.7 钢绞线的铺设

钢绞线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穿入,也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穿入。后穿则需要将钢绞线头用胶带缠住,防止穿入时戳破波纹管。一般也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所有工作全部完成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之前穿入。

2.8 浇筑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2.8.1 混凝土浇筑是关键工序,将会影响后期张拉工作是否顺利进行。振捣混凝土时,严禁振动棒触及波纹管;混凝土下料入模时,严禁对准孔道下料,以致孔道拉裂进灰。

2.8.2 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做好隐蔽验收,特别是对波纹管应仔细检查,砂眼破口必须补好。

2.8.3 混凝土浇筑必须密实,特别是张拉端锚下位置,一定要特别注意。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不少于3组,用于控制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

2.8.4 浇筑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前3天每天不得少于6次。

3 预应力张拉

3.1 准备工作

张拉前须搭设吊架,周围做一些简单的防护栏,以确保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张拉工必须执证上岗,张拉时严禁千斤顶后站人。

清除锚下垫板喇叭口上的混凝土,同时检查混凝土的密实情况,如发现有混凝土不密实应及时进行补强处理,强度达到后方可进行张拉。

3.2 预应力筋张拉前,由试验室出具混凝土强度报告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张拉(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

3.3 张拉顺序

张拉时应先上后下、左右对称。

张拉伸长值计算:采用简化计算法

ΔL=Pj.Lt {1-( K Lt +µθ)/2}/ Ap.Es

式中:

Pj: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Lt:预应力筋实际长度(mm)

Ap:预应力筋截面积(mm2)

Es: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2)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响系数

µ: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表11-49,σcon=0.75fptk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表11-50,K=0.0030, µ=0.30

Pj=σcon. Ap=0.75fptk . Ap

fptk=1860 N/mm2

对多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曲线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应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即:ΔL=Σ(σi1 +σi2) Li /2Es

式中:

σi1、σi2:第i线段两端的预应力筋拉应力(N/mm2)

Li :第i线段预应力筋长度(mm)

Es: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2)

每级加载张拉均应量测张拉伸长值。张拉时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应不大于±6%,当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停止张拉,检查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3.4 张拉设备定位、张拉预应力筋操作程序:

3.4.1 清理垫板及钢绞线表面的灰浆;

3.4.2 安装锚板,夹片;

3.4.3 千斤顶就位,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的孔位排列要一致;

3.4.4 工具锚夹片打紧,将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

3.4.5 油泵供油给千斤顶张拉油缸,并随时检查伸长值与计算值的偏差。

3.4.6 张拉到规定油压后,持荷复验伸长值,合格后实施锚固;

3.4.7 千斤顶活塞回程;

3.4.8 拆除千斤顶;

3.4.9 切除多余的钢绞线;

4 灌浆

孔道灌浆应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38—0.45的水泥净浆注入。净浆内根据工期要求掺入减水剂和膨胀剂。注浆时应先注下一层孔道,后注上一层孔道,每榀的所有孔道宜一次注成。

5 封锚

用手动切割机切除张拉后多余的钢绞线,钢绞线留置长度不得小于3cm,采用C40细石混凝土将端部按设计尺寸封住,抹平收光。切除多余钢绞线时,应一根一根的切,禁止两根以上一起切,防止砂轮片碎裂伤人。

6 结束语

预应力筋后张法施工,关键是控制好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做好细致的施工准备,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中采用预应力筋放线简易架、用切割机切钢绞线,加强检查力度和细部操作,从而确保了构件截面中断丝滑丝的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且每一束钢绞线中断丝不超过1丝的要求。同时,注重每个细节,加强每个工序的动态管理,保证了预应力的施工质量。此施工做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2

[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94

论T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篇4

1 波纹管和钢绞线质量控制

1.1 波纹管质量控制

应用于工程中的波纹管有塑料波纹管和金属波纹管,本文仅对金属波纹管中的镀锌波纹管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镀锌波纹管进场后必须按规范频率送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波纹管在梁体中的定位应按设计图纸中给定的坐标进行,偏差值应符合规范要求,梁长方向允许±3 cm,梁高方向允许±1 cm。施工前应将设计图纸中标注的普通钢筋进行分解计算其尺寸、位置,若与波纹管有冲突,则进行适当的调整。波纹管用定位钢筋按设计间距定位好后,不得有松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管道移位。安装好的波纹管线形必须平直、圆顺,若发现局部有突然折起点则应进行调整。若波纹管存在因钢筋焊接等原因而损坏的地方,应采用胶带纸将其封严实;管道接口要对齐,套上套管后用胶带纸扎紧,包裹严密,防止漏浆。应将T梁两端预埋的螺旋筋尽量旋转至与锚垫板紧贴。

1.2 钢绞线质量控制

后张法预应钢绞线一般为符合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使用前按GB/T 5223、GB/T 5224标准执行复验抽样,按GB 228《拉伸试验法》进行拉力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应采用混凝土硬化钢绞线的下料场地并清扫干净,防止钢绞线裹上泥土等杂物。应将钢绞线盘平放拆除扎线,将线头平拉出盘;牵引开盘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遇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操作。钢绞线的下料长度为梁体内的设计长度值加上两端的千斤顶、工作锚、工具锚等长度。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绞线,切割好的钢绞线按编号成束绑扎,每2 m用镀锌铁线扎一道,扎丝头扣向束里。钢绞线束按规格编号堆放整齐,以保证钢绞线顺直无旁弯,切口无松散,外观无裂纹、油污、锈蚀,工作长度内无烧伤、无焊疤,成束顺直无扭曲,绑扎牢固。钢绞线穿束前可用胶带纸将先入波纹管的一端包裹,使钢绞线束端头圆滑,这样可防止钢绞线切割口损伤波纹管。然后,利用一根带钩的Φ5钢丝作引线,将已制好的钢绞线束穿入管道内,而另一端使用卷扬机牵引Φ5钢丝,使钢绞线束平顺地穿入管道。钢绞线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穿放,也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后穿放。采用先穿钢绞线施工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专人间隔一定时间从波纹管一端往另一端灌水,若发现有水泥浆液冲出,应用水将其冲干净。此外,在混凝土初凝前派人拉动钢绞线,防止有浆液在波纹管中将钢绞线凝固。采用后穿钢绞线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波纹管内放一内衬管,内衬管外径略小于波纹管内径;在混凝土拆模的同时,将内衬管拔出进行下一次使用。

2 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

张拉使用的千斤顶和油表必须送法定机构进行标定,取得标定证书;张拉时必须按型号配套使用。张拉使用的锚具、锚夹具必须送相关部门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张拉前应按照标定证书上的校正系数公式计算出分级加载的应力值对应的油表读数。设计图纸给出的钢绞线理论伸长值也应在张拉前进行核算。

核算公式如下:

(1)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计算公式:

式中,——设计张拉控制应力值;

A——单根钢绞线截面积;

n——同时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根数。

(2)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式中,1—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μ——管道摩阻系数;

k——管道偏差系数。

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

(3)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

式中,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Ep——刚绞线弹性模量。

注:计算理论伸长值时应将钢绞线在梁体内各曲线段分开,分段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理论伸长值为各段伸长值之和。

按设计图纸给定参数核算理论伸长值无误后,将现场钢绞线实测弹性模量和不同跨梁长的增减值带入公式中便可计算出实际张拉时参考的理论伸长量。

当T梁浇筑完后凝期达到设计要求(通常为7 d),以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时进行张拉。如遇有蜂窝、空洞、露筋、支承板变形等缺陷,均应确认经修补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张拉。

张拉前对张拉设备应认真检查,确认满足以下条件:

(1)油泵运转正常;

(2)润滑良好;

(3)油箱储油量不少于超张拉过程总输油量的150%,液压油清洁无杂物;

(4)油泵安全阀能在额定压力下灵敏开启回油;

(5)高压输油胶管完好,使用时无小半径弯曲;

(6)油泵及管接头清洁;

(7)千斤顶和压力表均在校正有效期内,且工作正常。

张拉到10%(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并记录钢绞线伸长量(即千斤顶活塞行程量),以后每级均要量测并记录。因处理滑丝、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不超过3次,若钢丝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应予更换。张拉时采取“双控”。张拉作业时,应认真操作、准确控制油表读数,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伸长值校核为辅。张拉时,T梁两端张拉工人应统一口令,做到同时开机,同时回油,同时锚固。当张拉完一束钢绞线后应立即计算钢绞线伸长值。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方法可参考:

式中,6mm为通常设计给出的钢绞线回缩量,由于回缩量的量测方法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故实际计算钢绞线伸长量时可直接减去设计给出的回缩量。

计算得出的钢绞线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比较,即(L-L理论)/L理论值应在±6%范围内,若不符合,应停止张拉并检查原因。检查钢绞线材料是否发生变化,千斤顶标等张拉设备有无问题,管道内是否有浆液凝固钢绞线,测量方法是否准确等,排除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束钢绞线张拉。若梁体内浆液严重堵塞管道且无法处理的,对该片预制梁应作废弃处理。

张拉完毕经检查合格并静停12 h后,用砂轮切割机在锚具外≥30 mm处切割多余的钢绞线。

3 管道压浆质量控制

张拉完毕后采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水泥浆进行压浆,管道压浆须密实饱满。压浆前应用高压水清除管道内杂质,检查钢绞线有无断丝、滑丝,最后确认无误后压浆。

实际施工中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可提高压浆的饱满度,故其较为普遍地应用于工程施工中。本文仅对真空辅助压浆质量控制进行浅述。

3.1 浆体配合比确定

浆体设计是压浆工艺的关键之处,合适的水泥浆应是:①和易性好(泌水性小,流动性好);②硬化后孔隙率低,渗透性小;③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确保孔道填充密实;④抗压强度高;⑤有效的黏接强度;⑥耐久性。

浆液的一般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

(1)流动度要求:搅拌后的流动度一般小于60s为宜。

(2)水灰比:0.3~0.4。为满足可灌性要求,一般选用水泥浆的水灰比最好在0.3~0.38之间。

(3)泌水性:小于水泥浆初始体积的2%。

(4)四次连续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小于1%。

(5)拌和后24 h水泥浆的泌水应能被吸收。

(6)初凝时间:6 h。

(7)体积变化率:0~2%。

(8)强度:28 d龄期强度大于设计要求强度,一般不低于梁体混凝土设计标号。

(9)浆液温度:5℃≤浆液T≤25℃,否则浆体容易发生离析。

3.2 施工工艺

压浆前应检查设备连接,以及电源、水管路、材料准备到位情况,检查封锚及孔道密封工作;用高压水洗孔并用高压风将孔内积水吹干。

在灌浆之前可先将少许水灰比0.45的稀浆压入孔道,润滑孔道,以减小孔道对浆液的阻力。

两端抽真空管及灌浆管安装完毕后,关闭进浆管球阀,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工作1 min后压力稳定在-0.075 MPa至-0.08 MPa,继续稳压1 min后,开启进浆管球阀。

补压及稳压:真空泵、灌浆机停机;将抽真空连接管卸下,将出浆端球阀关闭;用预先准备的4磅铁锤将出浆端封锚水泥敲散,露出钢绞线间隙,再用灌浆机正常补压、稳压。此时,从钢绞线缝隙中会逼出水泥浆,在持续补压、稳压过程中,水泥浆由浓变稀,由稀变清,由流量大变至滴出清水,此时灌浆及压力表稳定在0.8~1.0 MPa。补压稳压结束,关闭球阀(水泥浆在高压下具有易泌水的特点,对此,应通过排除多余水分,降低孔道内浆液的实际水灰比,从而进一步提高孔道内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质)。补压稳压历时3 min。球阀拆除清洗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后至1 h之间进行。

为保证管道内浆液能和钢绞线形成整体共同受力,须等管道内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移动T梁。

4 结语

在预应力T梁施工中,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和孔道压浆是预应力体系能否正确建立并达到设计目的的关键工序,故对其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并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施工质量。E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T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进行论述,为T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T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5

一、钢筋及预应力材料

1 钢筋: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等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 金属螺旋管(波纹管):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还应对其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及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等的规定。

3 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绞线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尚须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抽样进行检验。

4 锚夹具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锚具和夹具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检查其锚具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规定进行检验。

二、混凝土用材料

1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要求,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进行取样合格。

3 石: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

4 外加剂: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5 掺合料: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6 依据北京市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京TY5的要求,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砂、石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集料活性检测报告。

7 水:宜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三、灌浆用材料

1 水泥:要求同本标准1款的规定。

2 膨胀剂:可掺加微膨胀剂,进场应有合格说明,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 砂:可掺入细砂,细度模数不超过1.5。

4 外加剂:要求同本标准4款的规定。

四、其他材料

1 绑丝:宜用火烧丝。

2 波纹管接头密封材料:宜用胶布。

论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施工技术 篇6

关键词: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在日益增多,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工程建筑是一个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做好建筑建设是每个技术人员的天职。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主要从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方面做了阐述。

1工程概况

湛江市某教学楼总投资4000万元,土建工程造价600万元,施工工期9个月,结构层数主体五层、局部六层,占地1540m2,长67.8m,宽22.65m,高23.22m,建筑面积7228m2,本工程基础为中间筏板、两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结构为框架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围护。主体一~五层两端框架梁为12m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梁,无粘结预应力梁砼强度等级为C40。

2 施工工艺

2.1 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流程:

支底模、绑扎非预应力筋→支一侧模板→预埋钢垫板→预应力筋穿束→封另一侧模板→砼浇筑→清理张拉孔→张拉预应力筋→切割预应力筋→封锚

2.2 施工准备

①材料质量要求:预应力筋钢材的力学性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制成无粘结预应力筋。产品外观:油脂饱满均匀,不漏涂;护套圆整光滑,松紧恰当;护套厚度:在正常环境不小于0.8mm,在腐蚀环境不小于1.2mm。

②材料检验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出厂时应有合格证,每次同规格订货为同一检验批次,且每批重量不大于30t;外观应逐盘检查。油脂与塑料护套检查,每批抽样三根送实验部门检测。

③锚具系统:锚具采用国家#类锚具,张拉端为YM15型夹片式单锚,固定端采用YM15-P型挤压锚,锚具质量应符合国标GB/T14370-2000有关规定要求,按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制备锚垫板,锚下钢筋螺旋筋及定位支架。

④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锚具的运输、存放:按施工进度要求及时将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和其它配件运至现场。铺放前,将预应力筋堆放在干燥平整的地方,下面要有垫木,上面要有防雨设施,锚具、配件要存放在指定工具房内。

2.3 预应力筋下料

下料时,先在钢铰线盘卷外用钢管搭设一个固定铁笼,将钢铰线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在平坦场地上用砂轮锯逐根切割,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0~10mm以内,下料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

①下料长度应综合考虑其曲率、锚固端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张拉方式和锚固形式预留张拉长度。

②钢绞线顺直无侧弯,切口无松散,如遇死弯必须切掉。

③逐盘检查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是否漏油,对漏油处用塑料胶带包扎,对外层严重破损的预应力筋严禁使用。

④固定端采用挤压机将挤压锚与钢铰线挤压形成牢固的挤压头,施工时注意挤压锚内腔保持清洁,并保证钢绞线、挤压锚与活塞杆在同一中心线上。

2.4 预应力筋的铺放布筋

①放线定位:支底模和梁一侧模板并绑扎非预应力钢筋,在梁侧模上按预应力筋的定位位置划出定位线并安放预应力支架,注意索形图位置预应力钢筋束中心位置的偏差。

②安装支架钢筋:支架钢筋的直径为Φ10,间距为600mm~1200mm,钢筋支架点焊在非预应力钢筋的箍筋上,梁内钢筋支架位置比索形图位置下移1.5~2.5cm,重点控制反弯点及最高、最低点的位置。

③预埋钢垫板、预应力钢筋穿束:在绑扎非预应力钢筋的上部钢筋时,同时按已经确定的标高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放置在钢筋支架上用扎丝绑扎牢固,在梁端部安装承压垫板、螺旋钢筋等,并将承压垫板固定在邊模或普通钢筋上,防止倾斜,并用泡沫板封闭端头,以防止浇筑砼时堵塞张拉孔。

2.5 砼浇筑

①预应力筋及有关组件安装完毕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定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②砼浇筑时,应设有专人进行监护,振动棒不能碰撞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承架、以及梁端部的预埋承压板等,以防止其移位。

③砼浇筑时,应留两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以供张拉时使用。

④砼浇筑振捣必须密实,严禁砼梁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2.6 预应力钢筋张拉

①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进行,张拉时的强度以现场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试压强度报告为准。

②张拉前需拆除预应力梁侧模,严禁拆除梁底模板。

③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张拉控制应力

σcon=0.59fptk=1099N/mm2。

④预应力张拉程序: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对称&张拉,保证整体结构的受力稳定,张拉时采用:0→10%σcon→100%σcon→103%σcon→持荷2min→锚固。

⑤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伸长值校核&法,每束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先计算理论伸长值和控制压力表读数作为施工张拉的依据,每一束预应力筋张拉时,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并以10%σcon的千斤顶行程作为第一行程,100%σcon的千斤顶行程作为第二行程,103%σcon的千斤顶行程作为第三行程张拉时钢铰线伸长值L1=第三行程-第一行程。

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⑥张拉时注意观察梁板底情况,如出现问题,及时停止张拉。

2.7 张拉端端部处理

切割预应力筋、封锚:张拉结束后,用砂轮锯切断超长部分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切断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不得小于30mm。在锚具和承压板表面涂环氧树酯,用微膨胀细石砼封锚。

2.8 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①锚具制作、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

②张拉用千斤顶及配套设备应先进行设备标定(有效期6个月),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1)、油压表失灵或重新更换新的油压表;

(2)、由于非材料及锚固原因钢铰线在张拉中突然断裂或固定端突然松脱;

(3)、张拉时出现伸长值超出规范要求或其它异常情况时。

③在整个预应力筋的铺设过程中,如周围有电焊施工,预应力应用多层板进行保护,防止焊渣飞溅损伤预应力筋塑料保护层。

④锚具安放前应清理预埋垫板上的灰浆,把锚环对准孔道中心套入预应力筋束,锚环各孔中预应力筋应平行不得交叉。塞放夹片时,夹片间隙及留出长度应均匀,并用小锤轻轻敲紧,不致脱落。

⑤预应力张拉时应均匀缓慢升高油压逐步张拉至控制应力,升压速度控制在10MPa/min以内。

⑥张拉完成静停48h以上,待预应力传递均匀后,方可切割张拉端多余的钢铰线及时封锚。

3 注意事项

①梁底支撑和梁底模板在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方可拆除。

②预应力构件砼应当采用高强、低收缩砼,尽量避免产生收缩裂缝。

③在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密的部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筋交错处,应以预应力筋为主,非预应力筋可适当移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质量要求严格的施工作业,本工程从材料进场、钢铰线下料、铺放、定位、浇砼、张拉、封锚过程等各工序中进行流水作业,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作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贵荣,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2.05

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预制的施工控制 篇7

后张法,即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并在其中预留穿束孔道(或设套管),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90%)后,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内(或在浇灌混凝土前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将千斤顶支承于混凝土构件端部,张拉预应力筋,使构件也同时受反向压缩。待张拉到控制拉力后,即用特制的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于混凝土上,使混凝土获得并保持其预压应力。

最后,在孔道内压注水泥浆,以保护预应力筋不致锈蚀,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成为整体,并浇筑梁端封混凝土。

2. 施工工艺

2.1 钢筋及模板制安,孔道成型

预制T梁可采用C25混凝土底座,厚度为25-40cm,底面配中8@20钢筋网。底座预留拉杆孔,上铺5-6mm钢板。钢筋在加工场开料加工后,搬运到顶制台座位置安装就位,钢筋骨架下底和外侧垫保护层垫块,错开布置。金属波纹管宜应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不得使用电焊切割,波纹管孔道一般按每50cm采用钢筋卡予以铁丝绑扎固定,避免孔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移位。

孔道上若出现意外孔洞则在浇筑混凝土前修补好。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孔道堵塞。在操作时防止管壁破裂,防止邻近电焊火花烧伤孔道。钢绞线的安装选用预埋波纹管后再穿束,一般采用人工穿束,对钢绞线可将一孔筋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后整体装入孔道中。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通、无水分和杂物。

钢绞线下料长度一般为孔道长度加上锚固及张拉工作长度。为防止钢丝扭结宜进行编束,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弯入钢束内。钢绞线切割时,在每端离切口用铁丝绑扎。绑扎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

2.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拌和料可掺适量的外加剂。混凝土搅拌时,检查拌制质量和塌落度,符合要求才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分层振捣一次浇筑的方法,在倾斜面上逐层升高,每层30cm。振捣时不得大力撬动钢筋和模板。梁体混凝上浇筑后,在梁端标明制作日期和安装方向。为了不损坏T型梁的冀缘,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5MPa时,不得拆模。

拆模时不得用力撬动与敲打而损伤梁体表影响T型梁的外观质量,在混凝土初凝后,用麻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在养护期宜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2.3 张拉钢绞线

一般30mT型梁混凝土上龄期宜大于4d,同时梁体混凝上宜达到设计强度的70%~90%时,方可张拉钢绞线。当跨径大于或等于2 5m时,宜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如两端张拉时,则两端千斤顶升降压、曲线标记、伸长测量、插垫等工作宜保持一致。在张拉前,采用无油污染的压缩空气,对孔道、锚具与钢绞线端部进行清洗。

2.4 孔道灌浆与封端

灌浆工艺有“一次压注法”和“二次压注法”两种,前者用于不太长的直线形孔道,后者用于对于较长或曲线形孔道。预应力张拉完毕后的24h之内即对孔道进行灌浆。灌浆分两次进行,每一孔道宜于两端先后各灌浆一次。由灌浆泵在梁端将纯水泥浆,经灌浆胶管从灌浆咀压入孔道内,灌浆的压力最少升到0.7MPa,当灌浆达到另一端饱满并排出浓浆(排气孔排出相同稠度的水泥浆)时用木寒堵孔,并稳压10s以上后,可关闭进浆管截止阀,拆卸进浆管。对于“二次压注法”,在第一次压浆间隔不小于30~45min后,可进行第二次灌浆,拔山两端排气孔木塞,在另一端安装进浆管,并将进浆管截止阀全部打开,待排气孔流出浓浆时,再用木塞堵孔及关闭进浆管截止阀,并稳压10s以上后关闭截止阀,拆卸进浆管,完成灌浆工作。

3. 主要问题的处理

3.1 孔道堵塞的处理

产生T形梁预应力孔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是:振捣方法不当,插入式振捣器频繁碰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强度低,造成破裂被混凝土堵塞。可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发现孔道堵塞时,应暂停张拉钢绞线,在孔道两端灌水,从梁体两侧的色泽与水印,判定堵塞部位,然后在梁体一侧钻孔清除堵塞处钢绞线上的混凝土或水泥浆,清除干净再继续张拉到设计值,并认真填补钻孔,最后再进行孔道的正常压浆。

3.2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差异的处理

1)张拉时,先检查调整两端钢绞线位置,并用油漆做标记,套上工作锚、夹片和限位板。

2)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应在初应力(如10%张拉力)状态下开始量测,每级张拉力通过压力表读数控制,用游标卡尺测量伸长量,做好记录。

3)一般设计图纸上所示的张拉力为封闭前锚具内的瞬间力,实际伸长值计算式:DL=DL+DL。其中,DL为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实际伸长值;DL为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问的实测伸长值;DL-为初应力的推算伸长值。

4将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对比,如果误差在控制范围内,则该钢绞线张拉完毕。

3.3 梁端混凝土破碎的处理

预防措施:1)绑扎钢筋时,在梁端的下部预埋3 mm~5mm厚的钢板,在梁端的侧面埋设钢筋网;2)浇灌梁体混凝土时,加强梁端混凝土的振捣。出现该问题后,可由人工仔细凿除破碎部分的混凝土,冲洗干净后,用高强混凝土、环氧树脂或两者的混合物(强度不低于梁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度等级修补。

3.4 T粱裂缝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

①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大于泌水补给速度时,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由于受到下层混凝土的约束,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在预制T梁中,这种裂缝发生在顶板表面,长度从几厘米到3米。②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蕈也增大,导致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缝③砼养护不当。撒水次数过少,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f前引起表面砼开裂。(由于水泥固化或环境温度变化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内产生温差.温差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差异变化,导致混凝土开裂。④混凝土集料中含有活性氧化硅与水泥中的碱.以及外加剂或外界来源的碱之间的膨胀反应导致砼开裂。⑤预制台座地基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开裂。

(2)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原材料,应选用收缩小、放热小的水泥品种,控制水泥的安定性。②选择配合比时控制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不宜过大。掺人适量减水剂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放热量,避免过多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引发开裂。③避免高温天气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梁体阴阳面的温差不宜过大。注意加强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要及时,要充分,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④拆模时间以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为宜。在施工现场拆模时间为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f经试验一般能达到5MPa以上)。⑤加强地基碾压,台座基础加宽加深,使其有足够的承载力,也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防止不均匀沉降。⑥梁体周围排水璺畅通,防止凶水份渗透到基座底而降低承载力,致使出现不均匀沉降发生。⑦在混凝土基座顶面与混凝土梁体问要有一层隔离剂f滑石粉或塑料膜等,减少对粱体的约束,使其尽量呈自由伸缩。⑧拆模时要用下斤顶及倒链逐渐加力,不要用大锤敲,以防敲碎混凝土或防止振动波传递引起共振。

3.5 注意事项

1)夹片与锚环孔不应粘附泥浆或其他杂物,且不允许锈蚀(若有轻微浮锈,应彻底清除);2)对表面有锈的钢绞线,张拉前应彻底除锈,以减少摩擦损失;3)锚具安装到位后,应及时张拉,以防止因锈蚀而产生滑丝、断丝;4)钢绞线应采用无齿锯或机械切断机切割,禁止采用电弧切割,避免损伤钢绞线,引起张拉时拉断;5)工作锚板夹片与工具锚夹片不能混用(工作锚具不能重复使用);6)工具锚夹片对表面和锥孔内表面使用前应涂有润滑剂以便退锚灵活;7)在张拉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响声、油压表指针抖动等,张拉完成后检查钢绞线上夹片留下的咬痕,以便及时发现滑丝问题;8)张拉前应检查张拉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张拉时应有安全措施,张拉千斤顶后严禁站人。

参考文献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8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T粱,质量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T梁作为桥梁的直接承载部位, 梁板质量的好坏对整个结构来说至关重要。根据永安二级公路便江大45 mT梁预制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并结合以往在高速公路T梁桥的施工经验, 总结出了几点影响预应力T梁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可行的改进措施。

1 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底模变形

对于预应力T梁, 底座的设计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梁板张拉时, 梁体中部拱起, 在预加应力过程中, 整个梁体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而逐渐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如果底座的地基承载力不够, 或由于雨水、养生水的浸泡, 势必会造成台座及底模模板的破坏和变形。因此, 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地基的承载力, 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压实及硬化处理, 做好防排水工程。采用C25混凝土作为制梁台座, 台座纵向每端2 m长范围内均作特殊处理, 处理措施为每边增加宽度尺寸为1m, 深人地面以下1.5m的混凝土扩大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 预制T梁底面的外观质量

梁板底面属于永久性外露表面, 尤其是立交桥梁, 其外观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建成后整座桥梁的外观质量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梁底面的外观质量, 除常规的技术措施外, 关键在于底模的结构形式以及加工精度。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的基础, 所以首先应考虑底模的结构形式。底模一般多用混凝土浇注而成, 并在底模两侧镶以角钢, 但对其上表面如何处理直接关系到预制构件底板的平整和光洁程度。施工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

(1) 加铺钢扳。在混凝土底模焊接固定一层6 mm~8 mm钢板。钢板受温度影响变形较大, 铺设时应注意预留伸缩缝, 施工中用弹性材料填塞。接缝处采用电焊连接成整体, 打磨平顺。应注意钢板和混凝土底模的固定要密贴不可有空隙, 否则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板发生上下位移, 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钢板通过两侧角钢焊接固定, 必要时可在钢板上按梅花形布置打孔, 然后用混凝士钢钉打人混凝土底模中加以固定, 打磨平顺。

(2) 固定钢制底模板。采用钢板、角钢或槽钢加工成型的小型钢模板铺设T梁底板, 通过地脚螺栓的形式固定于混凝土底模基础上。

(3) 加铺水磨石层。在普通混凝土底模的表层浇注10 mm厚的水磨石混凝土并仔细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光滑。其特点是成本比较低、但刚度不理想, 在浇注混凝土时容易形成凹坑甚至破碎, 所以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注意振动棒不要接触到底模。

3 表面蜂窝、麻面、孔洞现象

3.1 蜂窝现象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 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 大小如蜂窝, 形状不规则, 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 mm, 深度不漏主筋, 可能漏箍筋。

(1) 形成原因。

①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 跑浆严重;②混凝土坍落度偏小, 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③混凝土浇注方法不当, 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 使混凝土不均匀, 不密实, 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 预防措施。

①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 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 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②坍落度过小时, 拉回拌和站加水泥浆重新拌制或废弃;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 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 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③注意观察混凝土振实的表现;④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防止漏振。

3.2 麻面现象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 mm。

(1) 形成原因。

①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 受到波纹管限制振捣困难, 混凝土振捣不足, 气泡未完全排出, 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②新拌混凝土浇注人模后, 停留时间过长, 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③水平分层浇注完马蹄后, 浇注腹板时误开附着振捣器, 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混凝土表面, 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④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洒水温润, 或湿润不足, 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 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⑤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2) 预防措施。

①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 振动棒插人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 s为佳, 插人下层5 cm~10 cm, 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混凝土分层控制高度, 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 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②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 在初凝前振捣, 放灰时剔除结硬灰块。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 严禁使用;③T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腹板上部、翼板混凝土主要依靠插人式振捣器振捣, 尽量避免浇注上部混凝土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 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④浇注混凝土时, 无论哪种模板, 均需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 对可能漏浆的应设法封堵;⑤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脱模剂必须刷均匀。

3.3 “孔洞”现象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 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空隙, 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

(1) 形成原因。

①内外模板距离狭窄, 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 腹板钢筋过密, 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或波纹管卡住, 下部形成孔洞;②混凝土流动性差,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 粗骨料集中, 造成混凝土浇注不畅;③未按浇注顺序振捣, 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注, 或分层过厚, 使下部混凝土达不到振捣作用半径, 形成松散状态;④水泥结块或骨料中含有泥块等杂物。

(2) 预防措施。

①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 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 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 特别注意振捣, 不能用机械振捣时, 可改用人工插捣, 插捣应反复数次, 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②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 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③振捣应密实, 不允许出现漏振点, 吊斗应按布料厚度, 走动卸料, 避免吊斗卸料过多;④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

3.4 梁腹表面有明显的层印

分层浇注中如果两层混凝土浇注的间隔时间比较长, 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将会出现两层界面颜色不一致, 这不仅是构件表面外观的美观问题, 也是昆凝土内部质量的问题, 应该引起重视。

(1) 影响混凝土内部质量的因素。

①两层混凝土的界面部分材料分布不均匀,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②在上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会使下层已经初凝的混凝土因受振可能产生微裂缝,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或耐久性;③由于该层面缺少粗骨料的挤嵌咬合作用, 形成混凝土内部的抗剪切薄弱层面。

(2) 预防措施。

①采用大功率拌和机进行混凝土的拌和, 加长搅拌时间, 混凝土浇注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加速搅拌, 使混凝土骨料拌和均匀;②分层浇注段落不宜过长, 保持第一层浇注后lh进行第二层的浇注。

4 漏浆现象

常见部位有T梁底板、翼板梳形板、端头板及梁肋预埋钢筋处, 表面砂线明显, 梳形板严重处有漏筋现象。

(1) 造成T梁漏浆的主要原因。

①密封材料不满足要求;②模板拼缝不严密, 拉杆没拉紧, 模板变形及底座线形不顺直;③预埋件、端头板及梳形板处漏浆主要是由于空隙密集, 封堵不到位。

(2) 预防措施。

①治理底板漏浆问题的关键是模板与底座间密封材料的选择, 实际施工中先后采用单层双面胶条、双层双面胶条、泡沫橡胶条、塑料软管, 并进行比选 (见表1) , 根据底模特点最终分别选用泡沫橡胶和塑料软管;②经常检查、维护T梁模板;③端头板及预埋钢筋较密处, 采用润湿的土工布条缠绕, 用扎丝缠绑, 效果不错;梳形板处采用薄木板遮挡, 土工布封堵, 关键是木板需牢靠, 浇注后拆除要及时。

5 预应力质量控制

(1) 反拱设置。

为保证跨中桥面铺装层的设计厚度和成桥后线型美观。根据设计要求在台座纵向设置二次抛物线形的反拱, 台座跨中取边梁3 cm、中梁2.5 cm。

(2) 波纹管安装定位。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安装时用定位网控制波纹管位置, 防止预应力束偏位现象的发生, 特别注意防止水平偏位的发生。

(3) 张拉控制。

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和伸长量双控, 在两端锚座上安装锚盘及夹片, 做好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后, 开始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达到10%的控制张拉应力, 使孔道、锚具、千斤顶轴线相吻合, 并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检查无误后按设计顺序分级对称加载张拉, 张拉至100%张拉控制应力时持荷2 min, 检查钢绞线的伸长量满足允许误差 (计算实际伸长量时, 应考虑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 , 锚固后撤除千斤顶。预施应力时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张拉程序进行, 随时观察梁体的左右变形, 防止梁体的平弯产生。同时为避免端部开裂, 预应力锚头在端部布置时宜尽量均匀, 锚头端部配筋要加强, 拉应力传力要平顺。

(4) 压浆。

张拉后应及时对孔道进行压浆, 做到密实饱满。压浆应保证注浆压力, 特别控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泌水率, 适量加入膨胀剂。

6 结束语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9

对于构件的制作是后张法的第一个步骤, 而且需要在构件中按照预应力筋 (束) 的位置给孔道留下相应的位置, 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进行预应力筋的穿束, 等到构件混凝土在强度上达到了要求, 然后张拉, 使用锚具将预应力筋 (束) 在构件的顶端进行固定, 而这个张拉力则是依靠构件顶端的锚具传递给构件混凝土然后使得压力产生的。等到一切的张拉和锚固都结束, 需要压浆和封锚, 这个过程越快越好, 才能让预应力筋 (束) 远离锈蚀和构件合为一体。

1.1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

后张法预应力需要用到的钢绞线也有明确的要求, 在质量上和设计上都需要选择严格把关后的厂家的产品。在检查验收之后, 每批钢绞线任意拿出三盘, 而且每盘选中的钢绞线都在顶端的正常部位进行截取, 从而去对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进行针对性的验收。

1.2 后张法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对于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在进入仓库之前, 需要对其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进行严格的核查, 对于锚固性能的类别、规格、型号和数量等都需要按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及现行的国家标准来检查。在每一个批次中, 对于外观尺寸的抽查2%且不少于10套, 对于硬度的抽查每批3%且不少于5套。还应在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均合格的同批产品中抽取样品进行静载锚固的性能试验, 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

1.3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

塑料或者金属的波纹管是预应力孔道所能够采用的材料, 其中, 塑料波纹管在目前的利用更为广泛。相比于金属波纹管, 它的优点如下。

(1) HDPE是SEB塑料波纹管的原料, 相比于金属, 其抗腐蚀性能更优越, 能够为预应力筋带来更多的保护, 本身不腐蚀且抗酸碱。

(2) 条件同等的情况下, 相比于金属波纹管, 塑料波纹管在预留孔道的摩擦系数明显较小, 从而对于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的摩擦损失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少。在摩擦系数上, 塑料波纹管一般为0.14, 而金属波纹管为0.25。

1.4 预应力筋穿入孔道

按照穿束和浇筑混凝土的先后关系可将其分为先穿和后穿两种穿束法。顾名思义,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被成为先穿束法, 这样比较省穿束力但是工期占用较长, 而后一种则相反。在穿束的过程中, 整数和单根的穿法都可以, 而对于钢绞线来说, 整束的穿法是优先的。

1.5 预应力筋 (束) 的张拉

从预应力筋张拉的一般原则上来说, 混凝土在强度、弹性模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上没有规定时, 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 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 d弹性模量的80%。在张拉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振捣质量进行检测, 一旦预压区有蜂窝在内的重大缺陷, 就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补强, 在强度达标之后再张拉。在张拉的顺序上, 对于中心预压构件必须对称, 偏心预压构件先张拉预应力较小的区域。而如果需要分批的张拉, 在顺序上也必须要达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1.6 后张法孔道压浆

在完成了后张预应力筋张拉的作业之后, 压浆要尽可能的早。而孔道压浆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必须要达到设计的规定和桥涵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2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质量通病分析与措施

2.1 混凝土浇注时的质量通病

2.1.1 孔道塌陷

(1) 问题:预留孔道在局部上有塌陷状况, 甚至在严重时候发生与邻近孔串通的情况。

(2) 问题原因:人为外力或者非人为外力、混凝土振捣以及拆模过早造成。

(3) 危害:局部塌陷将使得穿束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孔道磨阻值加大;压浆松散。

(4) 治理措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 对于振捣工人进行严格的教导和解释, 同时对波纹管加强保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再进行拆模作业。

2.1.2 孔道位置偏移

(1) 问题:孔道在设计坐标上有偏移。

(2) 问题原因:安装不准确, 固定不牢固, “#”字架在固定的过程中间距较大。

(3) 危害:摩阻系数变大, 构建侧弯或者开裂。

(4) 治理措施:在选材上利用强度较好、管壁厚度较均匀的波纹管, 在安装的过程中准确, 连接时保持平顺。在对波纹管进行预埋的时候, “#”字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是需要关注间距问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为了防止波纹管的偏移状况, 需要让振捣棒远离波纹管。

2.1.3 孔道堵塞

(1) 表现:孔道被混凝土堵塞。

(2) 问题原因:没有及时发现钢筋焊接过程中火花击穿而形成的孔洞。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振捣棒对波纹管的触碰造成的波纹管偏移、塌陷或者劈裂, 渗入了混凝土浆体。在连接波纹管和锚垫板喇叭的时候由于不严密或者波纹管之间的连接问题使得混凝土从接口处渗入浆体。

(3) 危害:预应力钢束无法穿过。

(4) 治理措施:在安装之前, 对于波纹管逐个排查;预先将垫板用螺栓固定在整体的端模之上, 缝隙处用海绵和胶条裹紧防漏;对于电焊机严格控制其使用, 降低电火花带来的穿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之中和浇筑完毕之后都用钢丝和海绵进行反复的拉孔。其中, 海绵要求要缠绕紧密, 杜绝在钢丝上滑动的现象。

2.1.4 预应力锚具锚固的质量通病

(1) 表现:锚垫板位置错误, 对于锚固区的锚固构造钢筋漏埋, 张拉锚固段不紧密, 封锚区混凝土松散。

(2) 问题原因:对于预应力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在施工管理上不过关。在浇灌混凝土之前没有对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在隐蔽性上进行检验从而未能及时发现锚垫板移位或者漏置锚固构造钢筋的情况。因为预留孔道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从而使得锚垫板和波纹管轴线之间不垂直抑或偏离, 对于锚头的正常安装产生了不利影响。封锚区的锚区因为钢筋之间空隙不大的原因造成了振捣的措施失误, 让混凝土松散。

(3) 危害:由于锚垫板在位置上的不准确使得锚具在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上受到影响;由于漏埋锚区的构造钢筋, 让锚垫板之下的混凝土在张拉的时候非常可能开裂而张拉锚固端的松动对于预应力则具有更大的损失。混凝土在封锚区松散, 让锚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增加了锚崩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治理措施:对于钢筋绑扎以及预埋件的安排要对责任人进行交代和解释, 对于过程中的控制力要加强盯控;浇筑混凝土要在专业的隐检之后再进行;用颗粒和直径较小的骨料配置封锚区的混凝土, 如果在隐检时候发现锚区振捣处不够充分就需要重新对于钢筋进行布置, 从振捣工作开始加强, 从而确保混凝土能够密实。

2.2 穿束、张拉时的质量通病

2.2.1 钢束漏穿

(1) 表现:张拉或者孔道压浆之后发现所穿预应力筋漏掉一束或者一根。

(2) 问题原因:没有对钢束进行编号, 穿束的人员缺乏责任心。

(3) 危害:预应力筋承载力下降, 预应力分布不均。

(4) 治理措施:在穿束之前对于设计图纸认真阅读, 对于钢束一根一根的排列然后理清顺序, 以规格和设计为依据进行编号;在张拉后如果有漏穿的钢束可以补救, 需要在卸锚后对钢束补足然后张拉, 不然的话就必须重新进行设计和验算再补强。

2.2.2 张拉中滑丝和断丝

表现:预应力钢束在锚处发生暂时性的锚固失败, 钢束等伴随着千斤顶的回油而产生回缩的状况。预应力钢束虽然在锚固处暂时固定但是卸顶的时候有滑丝的现象。钢束在张拉的时候断裂, 而断裂的部位多为工具锚或者工具锚夹片的前段处。

原因:钢束的储存失误, 让其表面产生了油污和锈斑。用电气焊切割下料让材质变脆从而增加了张拉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在对于钢束进行编束的时候梳理不认真使得其排列混乱有交叉的现象。锚具加工尺寸上缺乏准确度, 在锥度上有较大的误差。锚圈的放样不准确, 支承垫板不正, 千斤顶在安装时不够正。千斤顶位置不正或者限位板方向错误产生的夹片一侧在钢丝中刻入的太深而导致断丝。

危害:滑丝和断丝一旦出现在张拉的过程中会让预应力筋由于受力不均匀而达不到应有的预应力。

治理措施:对于工程中所需要运用的材料加强检查, 选择质量合格的、规格型号符合要求的锚具类型。严格操作规范和过程, 特别是张拉的过程, 减少滑丝和断丝的现象。一旦在顶锚之前发生上述现象要马上停止张拉让千斤顶回油, 并且立刻检查事故的原因, 对于已经断裂的钢丝和已经损坏的夹片进行更换后再张拉。如果上述现象发生在顶锚之后, 应该让夹片退出并且更换钢丝束, 进行重新的张拉和锚固程序。

在我国, 目前来说, 高速公路的桥梁上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使用是越来越普遍了, 而本文正是对这一方法的施工特点和质量控制的要点来做一个汇总:对后张力预应力T型梁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的简短分析, 也提出了相应治理措施。望对后期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后张法预应力T梁 篇10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 预应力T梁受到了人们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后张法则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 则在预应力T梁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以后张法来对预应力T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有着许多关键的施工环节。而如何能够在这件关键环节中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则成为了目前行业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 我们将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施工步骤的质量控制进行适当的分析。

一、T梁模板的安装

在T梁模板中, 大多都已以整体式钢模班形式进行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 应当时刻保持模板表面的平整性以及横隔梁安放位置的准确性, 保证端模预应力管道预留位置的精确性。如果钢模板较重, 在安装的过程中, 就应当借助相应的机械, 对模板安装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保证。

为了防止出现底板同侧模之间漏浆的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 则应当将橡胶条粘贴在底板侧方, 并用螺栓进行紧实。而对于模板间立缝漏浆的现象, 则应当将立缝的位置改设到骨架上, 并以搭接企口缝的形式进行立缝。

二、钢筋绑扎以及波纹管的安装

当钢筋开始进行下料加工之后, 则应当将其搬运到事先预置的台座上面, 并在骨架下方以及侧方以设置保护垫的方式进行布置。对于普通构造筋来说, 其成型工作应当在相应的钢筋棚中进行。为了对钢筋放置位置的准确性进行保证, 应当提前在施工平台上放出大样线, 并按照线对钢筋进行绑扎。当绑扎工作完成之后, 再进行波纹管的架设工作。对于波纹管的内径确定, 应当严格图纸来进行。并在实际安装工作开始之前, 对其刚度和强度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当全部都达到设计标准之后, 才可以开始进行后续工作。当进行定位时, 首先应当以梁端为原点建立出相应的坐标系。并根据相应的做表对各断面的空间位置进行确定, 按照相应的位置进行焊架立筋以及对波纹管进行安装的工作。用接头管对波纹管进行安装时, 应当保证接头管的半径应当大于波纹管0.5 mm。接好后, 再使用胶带进行封缠。严格保证接头的密合程度以及弯曲处的圆顺程度, 从而避免波纹管出现漏浆的问题。

三、T梁张拉的控制要点

(1) 在实际开始T梁工作之前, 应当先对相应的张拉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张拉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油压表以及千斤顶等设备, 都应当通过具有检验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同时, 对于张拉设备中需要用到的夹片, 也应当在实际进场之前对其进行校验与检查。而当千斤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者张拉200次以上时, 就应当对其进行重新的检验。

(2) 在对钢绞线实际施加预应力前, 还应当对其中的各处构件进行检验, 从而保证其尺寸等参数都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在实际进行张拉时, 还应当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保证。而在钢筋进行穿束前, 则应当将其一端先进行找齐。并以编号的方式将其摆放整齐, 套上穿束器。而对于夹片式锚具来说, 应当保证已经上好夹片的齐平性。并在实际张拉之前, 用钢管对其进行捣实, 对其进行及时的清洁, 保证其中没有存在锈蚀现象。

(3) 当锚具已经安装完毕之后, 则应当及时的对其进行张拉工作, 从而避免因为锈蚀而可能出现的断丝、滑丝等现象的出现。同时, 还应当注意工具锚夹片与工作锚板夹片两者间不能够进行混用。并保证在实际使用之前, 应当对工具锚夹片涂好润滑剂, 从而保证其退锚时的灵活性。另外, 在T梁张拉的过程中, 还应当保证其张拉的顺序应当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如果设计图纸没有进行要求, 则也可以使用对称张拉的顺序来进行。

(4) 当张拉完毕, 将千斤顶卸载之后, 则应当对其中的锚具以及预应力筋进行细致的检查。同时还应当观察T梁是否有拱起情况以及侧弯情况的出现, 并时刻对张拉工艺进行改进。而当对其进行张拉完毕之后, 还应当尽可能早的对其进行吊装, 从而防止其存梁时间过长。同时, 在存梁期间还应当对其拱起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当发现拱起情况较大时, 则应当对其采取适当的预压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四、压浆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压浆之前, 应当对管道进行清理, 并将其中的积水进行排查。而对波纹管的使用, 则应当先对其进行检验, 保证其在接头处的严密性。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则应当对预应力管道进行细致的检查, 从而防止管道被水泥浆堵塞情况的出现。而如果预应力管道已经发生了堵塞现象, 那么则可以使用开膛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首先, 向管道中进行注水, 并根据注水量对堵塞发生的位置进行大体的判断, 同时按照相应的预应力坐标对具体位置进行找出。当对堵塞情况处理完毕之后, 则可以在此位置以加设排气孔的方式, 保证问题不会再次发生。之后, 再继续进行压浆工作。

五、结语

总的来说, 预应力T梁是桥梁整体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对T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好有效的预防, 以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对T梁的建设质量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华轩.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 (02) .

[2]史中华.后张法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 2010 (10) .

上一篇:关键技术与措施下一篇:感恩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