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24-05-08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精选十篇)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1

1.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充分的预设。

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因此,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 任何教学都必须有预设。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内外等多方面。就教学目标的预设而言, 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预设, 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 要有适当的预案。但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告诉我们,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 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 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 符合学生实际。

2. 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因此, 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 不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 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弹性和活力。教学活动也是无法硬性预设的, 活动细节的控制, 活动的量、度、面的把握, 甚至活动形式的采用都可能是临时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存在无法预知的生成。

二、科学预设, 精彩生成, 打造高效课堂

1. 精心准备, 弹性预设。

过去我们不顾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把备课误解为详写教案, 把上课误解为照搬教案, 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精神。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思考, 有一个明确的安排, 自觉预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生本等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这是由学生原有的经验, 各自的知识结构及个性等多方面的差性和复杂性决定。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 并深入地了解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出发, 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解、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 制定多维目标, 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 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 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但教师不可能也无法对实际的教学过程准备得毫无疏漏, 故有必要在备课时进行弹性预设。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 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 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 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 也只有这种生成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 因而也才是有效的生成。这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

2. 营造氛围, 尊重生成。

课堂是复杂的, 运动变化的。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预设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所有可能的变化。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 有价值的生成, 教师除采取积极鼓励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外, 还得适当调整,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即使偏离预定目标, 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 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 鼓励继续生成。生成并不是盲目地生成, 它需要教师科学地分析, 灵活地引导。生成需要多种条件, 但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条件就是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 这是生成的基点, 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 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 就可能生成不了, 若低于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出现这两种情况师生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生成也就无从谈起。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 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经常和深刻的反思, 在反思基础上积累经验并最终形成教学智慧, 再以高超的教学智慧来把握和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和问题, 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追求。

《如何打造科学高效课堂》王丽 篇2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等都能获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要想实现高效的科学课堂,首先,要明确现今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学科的价值,以改变以往低效率的局限,从而使科学课堂效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基本上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为教材中的彩图可以展示得非常清楚,所以,教师认为按照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彩图就完全可以讲完一节课。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学习效率也会严重受到阻碍。再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被灌入课堂当中,但是,一些教学形式过于看重形式,没有实际效率。因此,只有学生明白科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促使学生在恰当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探究科学现象的乐趣。下面以创设探究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如,教《阳光下的物体》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夏天我们为什么要穿浅色的衣服,而很少穿深色的衣服呢?(2)阳光下的影子是不是在任何时间都是一样的?(3)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不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答,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谈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3

一、发掘地方课程资源,充实科学课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城市中优良的科学教育资源,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科学课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欲了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时刻牢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我们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对每一个活动进行再思考。“用教材教”是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跳一跳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子。我们在制订科学课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可以对探究活动作一些合理的调整,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充分有效地开展。在设计探究活动方案时,我们要尽量挖掘每块内容的价值,无意义的活动不设计,不容易落实的活动不设计。

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前没有更多的去思考,现在细细品味的确如此。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亚杰曾经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好奇心,而科学正是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好奇。一个史前人会对天空中疾驶而过的一颗流星感到震惊,一个海边的孩子会仔细的观察一只不断盘旋、翱翔着的飞鸟,一个山里的孩子会对山里的花花草草,山里的小动物感兴趣。他们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要素——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一个起点,一种力量,它会推动一个人寻求对他或她所看到的现象的解释,能够穿越时空、种族和地域的障碍而始终如一。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要打早些学科学高效课堂,就要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它,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在教师设计的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诘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电教手段,可以调动孩子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高效的教学效果。如上《有趣的食物联系》一课,播放与此有关的电视录象,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中包含了多种可能情况,通过教师和课件中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诱导、启发,使得孩子获得了发散思维的方法,为他们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空间。通过实景再现,使孩子身临其境,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4

一、高水平的教师素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教师应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写作,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基本功。教学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当有一桶水。”虽然很多专家批评这句话传达的教学理念是单向的“给予式”的、偏颇的、落后的,但它指明教师应具有更多的知识容量这一信息却是真理。语文教师的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一定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教师拥有更高的语文素养,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才可能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才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形成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漂亮的板书、生动的描述、机智的引导、生动的表情,对学生来说,具有无穷魅力。我们经常从一个人的书写来判断他的性格,也可以通过一个班学生的书写来推测这个班教师的书写习惯和水平。学生是教师最真实的镜子,我们要多从他们的身上反观自身。

二、精心设计,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听讲的学生往往不知不觉陶醉在其中。随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或喜或悲或哀或怒,仿佛置身不是在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实现这种境界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向深处,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情境的设置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但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教学活动只是起辅助作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如何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多样化;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等都能获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要想实现高效的科学课堂,首先,要明确现今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学科的价值,以改变以往低效率的局限,从而使科学课堂效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基本上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为教材中的彩图可以展示得非常清楚,所以,教师认为按照教材上的基礎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彩图就完全可以讲完一节课。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学习效率也会严重受到阻碍。再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被灌入课堂当中,但是,一些教学形式过于看重形式,没有实际效率。因此,只有学生明白科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促使学生在恰当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探究科学现象的乐趣。下面以创设探究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如,教《阳光下的物体》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夏天我们为什么要穿浅色的衣服,而很少穿深色的衣服呢?(2)阳光下的影子是不是在任何时间都是一样的?(3)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不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答,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大幅度地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史青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1(7).

(作者单位 魏远波: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刘晓梅: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中心学校)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导作用,课堂构建

新课程的实施, 让教师感到教学任务繁多, 对于怎样减轻自身的教学负担而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如何理解“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 选用符合学情, 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 促进教学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小学数学课堂要构建高效课堂的原因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教师从旧有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 使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 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使学生在有效地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 收获更多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一)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明确教师从教行为是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处理好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高效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以往知识的宣讲、灌输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 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我在引导学生利用割补法推导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然后通过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 进行探究、交流, 从而得出结论。

2.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成为教学实施的主导者。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 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教学过程必须由教师进行把控, 教学行为应该在教师课前的安排计划之内有序进行, 要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前提。如测验结束讲评时, 找一份中等难度的试卷和学生一起分析, 先让学生找试卷中由于不认真造成的失分有多少, 再让学生把这些分数加在总分中, 进行讲评,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让那些发挥失常的学生受到的教育。

3.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实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教学行为的所有环节都应该围绕如何让学生学好、会学展开, 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为前提,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 让学生利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尝试先由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行为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重新构建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

1.高效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充分的准备。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我们把各年级教材内容按单元分配给任课教师, 让教师先制定教学方案, 再组织备课组教师对初稿中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讨论、修订, 形成年级组较完备的集体备课方案, 供任课教师参考。

2.高效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高效课堂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我在上“烙饼问题”时, 在创设了情境, 理解了题意, 明确了目标以后, 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虽然没有烙饼的实际经验, 但是通过手中的学具演示, 独立思考, 不难得出答案。

3.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措施。实施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知识, 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 我们可以进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检测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上剩余的时间, 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所“清”内容就是教学目标中的基础知识, “清”的方式可以是试卷, 也可以为书本。这些工作做好了, 教学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 实施高效课堂要求改变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变为三维目标后, 评价的标准也要从以往的“单一”向“多元”转变。以往我们注重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现在将更多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这样, 就要求教师下工夫钻研教材, 设计符合学情的方案, 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爱学、会学, 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高效课堂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但它具有明确的三维目标, 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首先要改变自己, 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华荣.小学高效课堂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西大学, 2013 (6) .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8

一、“潜心会文本”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社会, 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 将文本抛到了一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 意蕴深远, 语文老师首当应以学习者的身份, 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 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 才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预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教学一篇文章, 教师应把自己当做一名读者, 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细细咀嚼, 悟出“三味” (文味、情味、人文味) 。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通过钻研教材, 对教材二度开发, 确定“教什么”, 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 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其次再“跳出来”, 站在学生的角度, 依据教学目标, 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 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二、做好课前准备, 设计好导学案

1.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和内容, 精心地设计导学案上的每一个环节。达标测评要注重创新, 出一些灵活多样、举一反三的习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觉得做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 爱上写作业。

2.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以有效的语言贯穿课堂。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 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主线, 做到“有的放矢”。因此, 如何设计好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做到以下三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明确教学目标, 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这是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紧扣教学目标, 能够激起思考。

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钻研教材, 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 把握教材特点, 明确教学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使他们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知识,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要大小得当, 多少适量, 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教师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 严格控制数量, 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 就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 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 讲授太多, 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 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 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 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 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 而是仍旧反复问, 让学生再答, 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 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 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 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 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 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合理安排时间, 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 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 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 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 不要迟到, 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 帮助学生安排好时间, 反思时间利用情况, 学会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取得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 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 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 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 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 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 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五、精心设计练习,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 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 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 个性问题单独解决, 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促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9

高效课堂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知打造高效课堂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走出去,请进来,向名校学习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名校,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 标测评。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三段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所谓六步即激趣引题、自学质疑、探究解疑、合作交流、自结自练、巩固延伸。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 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 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实施新模式要求“先学后教,当堂达标”,以期达到让学生做课堂 的主人 ,充分地学、学得充分、学得轻松愉快。以上名校构建高效课堂的先进经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吸取精髓,灵活地、批判地吸收,绝不可生搬硬套。

二、勤学习,苦修炼,修炼好内功

1.做一个高境界的名师。有人把教师的教育境界分为三类:第一类,低境界。即停留在教书层面上,是典型的教书匠。第二类,中境界。即上升至育才层面, 着眼于精英教育, 将目光和精力放在优等生身上,这只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第三类,高境界。即发展到育人层面, 瞄准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生命目标,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会因人而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这类教师是专家、学者、教育家。

2.提高五种能力。⑴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 想使自己的课堂高效、自己的教学有效,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我教学品位,以科研为阶梯,不断进取、不断钻研、不断攀升。⑵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便是文本的解读能力, 教师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备课并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读通文本,读透文本,读出文本的味道,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础能力。⑶提高教师的教案编制能力。编制教案是教师解读文本、疏通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的过程, 好的教案是教学的依托,是有效教学的保证。⑷提高教师的试题命制能力。考试是教师的法宝,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对教师“教”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学”的督促和检查。因此,教师能否命制出一份真正有效的试题显得尤为重要。⑸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这里的写作能力有两层意思:一是写论文的能力。二是写下水作文的能力。

三、细准备 ,重反思 ,显高效课堂

1.课前准备。教师要自主解读文本,要敢于甩开教学参考书,独自研读,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在充分解读文本、吃透教材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设 计有自己 独到见解 的教案。

2.课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学过程的“再回首”。反思的核心是“问题”,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思考, 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提升或超越的目的,其流程是“问题———反思———解决———提升”。教师在课后要善于回顾, 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及时写出课堂教学反思。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之以恒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10

一、课前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 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就不可能上出一节高效课。作为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 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 吃透学生。新课标提出,“精讲多练”,这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要深挖教材,研究学生,并据此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可见,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要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是必然的选择。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呢?

1.要处理好预设 与生成的关系。 打造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2.注重动手操 作。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 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尽量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直径分别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让学生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之后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应圆的直径, 再比较得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的数就是“圆周率”,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巧用多媒 体。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效的达标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会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很顺利,课堂气氛也很好,学生也能配合自己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学生的作业质量特别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没有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 所以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达标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在达标练习设计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练习体会成功的喜悦, 得到应有的发展。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

上一篇:网络控制技术下一篇:质量管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