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革创新

2024-08-30

政府改革创新(精选十篇)

政府改革创新 篇1

关键词:职能转变,改革创新,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部”, 是调整政企关系、完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多项改革的重要内容或重要基础。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 转变政府职能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因此, 到2020年, 我们能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取得决定性成果,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意义

在不同的时期, 政府职能转变有不同的内容, 它是一个历史过程, 也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意义尤为重要。

( 一) 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迫切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在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该为市场主体服务, 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 使政府从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较多转变为宏观经济管理和间接调控上来,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切实用好“看得见的手”, 解决市场失灵和市场滞后的问题,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

( 二) 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党中央提出, 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也成为“十二五”期间推进改革的主线。经济发展方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很难转变的原因, 主要包括财税体制、价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体制。所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关键就是政府职能转变。

( 三) 政府职能转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成的小康社会,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安定有序、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要想为社会公众生活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就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因素

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职能转变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本文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当前我国所处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全面性改革发展的现状方面来剖析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因素。

( 一) 制约政府职能转变因素之一———转型期的特点

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政府主导的改革, 这也是我国转型期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始点, 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二者既相互补充, 又存在不一致性。一方面, 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可以相互补充: 以价值规律为中心和以价格为杠杆来提高效率, 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 所以市场经济有利于把社会这个蛋糕做大, 一旦蛋糕做大以后就会形成两极贫富分化, 就需要政府来解决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进而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只有通过二次分配, 政府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的主导, 社会才能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完善社会管理, 保护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另一方面, 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又存在不一致性: 政府主导往往容易带来政府介入微观经济过于具体的问题, 比如过多的行政审批, 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 形成大批垄断行业等;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 容易产生以社会控制代替社会管理的思维; 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 存在该管的没管好, 不该管的还在管。

( 二) 制约政府职能转变因素之二———我国“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全面 性改革发展环境

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所言: “一个体制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 某一项或某几项制度发生变革, 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 要么就会与新制度不相配合, 对新制度的实施产生阻碍。”简言之,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支持与配合。要想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清晰目标, 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相配合, 政府职能转变也将纸上谈兵、步履维艰。从政治上来说, 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 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行事, 而只能以积极稳妥的方式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从经济上来说, 单一的经济为中心又易形成各级政府片面追求数字GDP, 选择拉资金、上项目、搞形象工程, 以此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从文化上来说, 传统文化的缺陷对政府职能转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影响行政领导的实现, 比如重道德、重伦理、重宗法关系, 追求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念, 注重“普遍和谐”的思维模式等, 阻碍了政府的职能转变。从社会上来说, 我们的社会组织的发育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尚不尽人意, 政府职能的转变得不到相应社会组织来承接, 为其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从生态文明上来说, 我国经济是以自然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高速增长, 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 三) 制约政府职能转变因素之三———政府利益

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质是政府的有效限权、放权和分权, 这意味着政府要简政放权, 让出部分本不应该行使的权利, 而这些权利的背后往往存有利益。在面对诱人利益时,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就会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上本能地抵制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目前,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矛盾又错综复杂并且日渐凸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以下简称《决定》) , 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努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 一) 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必要条件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和结构矛盾十分突出, 这无疑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 需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提升宏观调控水平,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1. 发挥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

《决定》提出, “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提高相机抉择水平, 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 也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同时, 还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 充分发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金融资本运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合理配置等政策措施的综合导向作用。

2. 发挥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用, 并加强与产业、价格等 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

只有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 才能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形成政策合力, 提高相机抉择水平, 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3.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重点是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 政绩的偏向

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从考核、评价、奖惩各个方面增强激励和约束, 尽快实现政绩考核由GDP至上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变, 改进考核指标, 完善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 严格实施奖惩制度, 加强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 健全纠错制度, 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 二) 进一步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 保障

1. 进一步简政放权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 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途径。这次《决定》再次强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 一律取消审批。”这进一步表明了简政放权必须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着手, 也反映了我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心。同时, 《决定》还指出, “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 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这说明简政放权必须改变政府权力过度集中的局面, 给市场和社会更大发挥作用的空间。因此, 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关键前提是政府的自我定位, 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而不是一个全能政府, 真正实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 形成职能边界清晰的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2. 加强政府的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决定》明确指出, “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 加强市场活动监管, 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这进一步强调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就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强化政府职能, 加强市场活动监管, 注重公共服务, 建设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方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3.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决定》强调, 要“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 创造条件, 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这就要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不断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法人治理结构的多种有效形式, 逐步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促进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 三)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决定》提出, 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这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也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1.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优化政府机构改革, 就必须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不断优化机构设置, 特别是对一些大部门制实施积极稳妥的改革, 从各方面的实际出发, 把握好条件和时机,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2. 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决定》在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的同时, 还明确提出要优化职能配置, 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完善运行机制, 这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责任,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 不断完善政府职责体系; 二是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 理顺上级部门、垂直管理机构与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关系; 三是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 优化政府部门权利结构, 明确不同部门的权利性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 优化行政区域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 行政区域设置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决定》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 ( 市) 体制改革”, 说明了实行省直接管理县 ( 市) 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优化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 严格绩效管理

《决定》提出, 要“严格绩效管理, 突出责任落实, 确保权责一致”, 这为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指明了方向, 也成为了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5.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决定》提出,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 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这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和加权国家政权建设,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崔慧珠.转变政府职能的四个关键点.福州党校学报, 2013, (3) :22

政府改革创新 篇2

(一)总体思路

把创新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跨越发展作为目标导向。注重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渗透力和支撑力;注重培育金融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的集聚水平和配置能力;注重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打造良好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品牌形象;注重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切实提高金融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稳健发展的持续性。力争通过3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国内外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同发展,要素齐备、功能完善、层次多样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多种融资平台、具备多种金融交易工具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高效开放、创新活跃、服务优质,与及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立足、服务全省、依托都市圈、面向中西部,着力构建区域内投融资中心、金融运营管理中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和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中心,把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

直接融资规模。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300亿元以上;新增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500亿元左右;新增股权投资基金500亿元左右。

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保险业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进一步提升。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00亿元左右,保险深度超过4%保险密度超过4000元。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

必须强力推动和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为了努力实现上述发展目标。

(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合力。逐步扩大郊县的金融机构覆盖面。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对各涉农街道乡镇的覆盖,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郊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拓展支农领域,增加对郊县分支机构的信贷授权,切实提高对郊县的信贷投放,力争对郊县涉农贷款每年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增幅。

重点推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和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和发展适应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组织。要确保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新开业20家,筹10家;村镇银行实现零的突破;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新增1015家。全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分别达到70家、35家和5060家。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拓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业务领域和资金来源,增强其服务“三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微型金融服务组织对郊县各乡镇街道全覆盖,为“三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进一步发挥保险对“三农”发展的稳定保障作用。推进农村保险试点工作,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充分运用保险机制。联办共保”基础上努力探索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途径,切实抓好农业保险基础项目的应保尽保工作,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覆盖面,逐步提高非主要种植业品种保险在全部农业保险中的比重。鼓励保险机构积极稳妥地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地区小额人身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房屋保险等涉农险种,不断完善农村保障体系。

适当提高涉农担保业务保费补贴。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融资担保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组建涉农担保公司。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农民林地(权)水面承包经营权、合作组织股权、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积极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提供有力支持。

(二)强化和引导金融要素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改善资金供给,积极推动信贷保持较快增长。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经济的重要作用。争取总行支持,盘活存量资金,引入异地资金,实现年均存贷款增幅、增量持续较快增长,保障经济社会对信贷资金的基本需求。

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推动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吸引和带动各类资金重点投向“4+8+8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发挥保险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或股权等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

根据银行存贷比例、贷款期限结构、对重点项目资金投放力度、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比重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源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新增贷款总量和政府重点项目、财政性存款、结算资源的联动机制。

(三)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建立拟融资企业储备库,大力推进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和引导工作。对尚未完成改制的竞争力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企业,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加强上市指导,形成“发行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融资企业梯队,力争通过直接上市或通过买壳、借壳、购并等途径,实现境内外上市的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新的突破。全市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6家,融资再融资70亿元,全市新增境内外各类市场上市公司30家,融资再融资400亿元,使上市公司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增加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券,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积极运用债券融资等方式。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务工具融资,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债务工具和金融债。

并予以用地和资金的扶持。对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中因调账增加利润等原因而增加的税费,继续完善资本市场融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对拟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和项目优先立项、报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地方留成部分的80%返还给原企业全体股东,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市本级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各区县、国家级开发区按同比例配套,建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补贴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激励和奖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再融资。

(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筑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支持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根据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着力推动全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各区县、开发区也要结合实际设立本地区专项资金,合力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加快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进一步扩充市本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市本级继续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用于充实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各区县、开发区也要安排一定引导基金,鼓励本地区创业投资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广泛聚集和引导社会资金,重点为高科技、新兴产业提供直接股权融资支持,形成股权投资资本和创新型经济融合的良好机制。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由具备实业投资经验和资本经营经验的机构或人员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面向资金实力雄厚的实业投资机构、实业企业以及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或其他法人机构募集资金,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全市以及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进行引导性、战略性投资。力争35年内,全市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支持科技创新园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深化科技保险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全面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加快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创新核心区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深化科技银行试点工作,制定并实施促进科技银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力争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形成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先行示范城市。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推进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股权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网络服务平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集合银行、担保、融资租赁、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多层次的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多方合作、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

(五)提升地方金融产业的综合实力深化金融改革。

为企业成长提供全过程金融服务。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金融综合经营。将紫金控股打造成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担保、再担保、创投、租赁等多位一体的能够有效发挥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协同优势,功能齐全,具有完整金融产业链,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的区域性金融投资控股集团。

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支持证券拓展业务,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银行、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通过实施跨区域联合重组、设立分支机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推动银行实现全国性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布局。并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力争早日实现上市;继续加大南证期货营业网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期货公司;紫金农商行要以组建改制为契机,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区域经营,争取在条件成熟时上市。

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引进或组建法人保险公司、住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私募基金、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积极建立和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组织,创新发展各类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现代金融组织。积极开发金融高端中介业务。

(六)不断提升金融发展能级着力推进金融要素集聚。

进一步提升金融集聚区的层次,大力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根据组团式发展的分布格局和现有基础条件。丰富金融功能区的内涵。形成金融功能区机构聚集、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功能完备的重点功能区布局。

形成100万平米以上金融城,加快推进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通过高标准规划、高强度建设和高质量管理。继续加强与台湾以及欧美、日韩等地区的金融交流与合作,有步骤、有重点地引导、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和在金融机构入驻金融城,使金融集聚区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

支持科技园建立共享型金融外包服务平台和载体,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市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人才储备、金融和信息产业方面的复合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金融软件外包企业进驻,使在新一轮国际金融服务外包转移过程中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和软件外包的首选城市。

搭建金融人才服务平台,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的激励机制。研究吸引金融人才并促进其在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加大对金融高端人才、金融急需人才的吸引聚集力度,为金融人才在聚集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培训、生活等全方位服务。

努力成为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试点城市。推进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区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力争成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对新办银行保险机构缴纳的营业税省返还50%奖励资金,市全额拨给所在区。全市每年统筹安排6000万元,设立河西金融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入驻河西金融集聚区。

(七)探索金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建立政府间、监管机构间的沟通机制,构建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推动金融企业在人员交流、信息共享、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

构建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外汇兑付系统。探索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市场、区域性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区域内支付体系一体化。促进区域内各地市资金交易便利化。

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企业资信统一评级标准,推动诚信系统一体化。建立跨区域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查询机制。以及跨地区的相互信用担保认定体系,建立跨区域失信惩戒机制,金融生态建设中形成地区合作。

抢占保险产业的制高点,积极打造区域性保险中心。继续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扩大保险市场辐射面,使成为区域范围内保险机构聚集中心、保险技术和管理引进创新中心、保险产品研发中心、保险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保险资金运用中心。

抓住市场需求,加快构建金融要素市场。积极探索构建跨区域、多功能、综合性交易市场。制定政策,鼓励其在交易市场进行股权登记、办理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产权转让等业务。

(八)努力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管理和服务。

力争在35年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推进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加快整合和进一步开放信用信息,健全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倡导信用产品的使用,积极培育信用市场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督促地方金融机构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建设。构建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对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等地方性准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强化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监管,规范地方性准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活动。

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依法打击各种金融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非法金融活动,严肃查处各类金融案件。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构筑健康、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确保金融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推动和支持在各金融机构在网点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双语标识、银行卡服务、货币兑换服务、保险理赔服务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九)加强和改进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

编制和完善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强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服务。市金融发展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积极创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确保各项金融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全市金融工作的新局面。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区县要完善金融工作组织体系,通过单设或合署等形式设立本地区的金融办;形成市区(县)两级发展金融的合力。

使更多的经济部门、企业领导干部了解金融、研究金融、关注金融发展,不断提高运用金融的工作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各级党政和企业领导干部开展金融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调研等工作。提高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的能力,努力形成协调有力、服务高效的工作机制。

切实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便利和高效率的服务。建立市金融业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市政府与人民银行分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外汇管理局的金融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金融办与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市金融办与各类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金融信息与工作动态互通、合作交流机制。

金融业改革创新管治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完善政府行政执法加快机构改革创新 篇3

关键词: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依法行政

收稿日期:2009-10-26

作者简介:刘振清(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文化基础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法学、健康教育。

一、完善政府行政执法加快机构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完善行政执法加快政府自身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广大民众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大众提供有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广大民众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的政府。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政府的职能要重新定位,政府权力需要有效的监管。因此,以行政执法为实现策略和目标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将对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创新发展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完善行政执法转变政府职能是保障改革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过30年的艰难改革,我国政府职能有了一定的转变,正在由以前的“计划经济导向型政府”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但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率有待提高,政府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在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促进公平竞争。

(三)完善行政执法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及工作作风的转变

政府在完善行政执法过程中,各项决策都要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政府重大决策的形成和执行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提高行政执法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以及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四)完善行政执法彻底变革政府理念

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府执法越位,执法缺位,执法借位等。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政府让位”和“政府复位”,其突破口是改革“审批制度”,因涉及到权利与利益的调整,必将遭遇巨大阻力。另外,“权大于法”“无限政府”的思想根深蒂固,政府总想把什么事情都揽过来,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结果是越管越乱。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只有完善行政执法,才能彻底变革政府理念、推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五)完善行政执法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在政府职能转型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和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政府职能转型的消极影响可能表现得更加突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更大,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地解决和减少政府职能转型期的负面影响和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才能有效地建立协调健康的社会利益结构,推动政府行政发展,使各种积极因素和正面影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确保良性互动,动态平衡和合理发展的现代政府职能体系结构的最终建立。

二、坚持行政执法加快政府改革创新执政方式

(一)加快政府改革创新坚持科学执政

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政府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特色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思想、制度、方法。一个政府能否采用科学的执政方式,直接影响其执政效果。依法执政是政府执政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如果执政方式不科学,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执政效果,难以完成该党的执政任务和实现其执政目标,就难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加快政府改革创新坚持民主执政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在重大决策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集中民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决策后的纠错改正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强政府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政府依法执政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和效果,依法执政要求树立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因为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党的意志的统一。服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是由民主的性质决定的,由法律的性质决定的,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党和政府的执政活动如果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必然会造成权力运行的无序和混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政府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不是要否定党的领导,而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和政府的领导。依法执政要求摆正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宪法规定的本应由人大做的事让人大自已去做,使党的决定由按法定程序在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任职的党员通过自己的法定职责加以贯彻。

(四)加强政府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加快政府改革创新中,所需要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从以人为本这一本质要求出发,可以得出结论,在加快政府改革创新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是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利益得到充分实现,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五)加快政府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是中国现代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集成与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一方面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方面,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与状态,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发展的关键与目标,这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篇4

一、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原因

(一) 当今国际形势需要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依赖性日益提高,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也随之进入了空前激烈的阶段。从形式上看,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是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实质上经济全球化也直接导致政府间的竞争, 政府竞争的发展态势正从单纯的国内竞争向国际国内全方位竞争演变, 从有形的资金、人才和资源的竞争向无形的制度、服务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 从不规范竞争向规范竞争演变。而且我国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从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作为WTO的一员, 中国市场将对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同时开放, 这就把各级地方政府推向了国际竞争的舞台, 使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在没有保护壁垒的情况下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由单纯的国内竞争演变为国际国内的全方位竞争。

(二) 当前国内形势需要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经历2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多元矛盾交织互作的复杂时期。以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下岗失业、失地无业、贫困弱势群体保障、资源环境瓶颈、国家安全、官员腐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分化差异格局和社会矛盾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战略挑战。为了应对挑战, 政府的转型显得前所未有的醒目和重要。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至今, 如果没有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和配合, 可以说举步维艰、无法深化, 而政府改革既联系经济体制改革, 又联系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换言之, 当前政府自身的矛盾已成为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汇集点, 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交织已经将政府改革逼到前台, 政府改革应当成为“十一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 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政府在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二、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动力

(一)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活动在学术界的推动下,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地的创新层出不穷, 使人为之鼓舞。地方政府创新之所以能蓬勃发展, 有客观的原因, 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现实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主观原因是在政府内部存在着创新的动力。政府创新的空间就是现在的政府结构和行为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所有弥补差距的努力, 不论大小, 都是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地方政府为了弥补现有政府结构和行为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所进行的工作改进与优化。”

(二)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动力

1.利益诉求是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

首先, 谋求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追求政绩的需要推动着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在市场经济时代, 地方政府官员其实也是“政治企业家”, 他们也要最大化自己的“经营业绩”——政绩。在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 地方政府官员逐渐认识到他们的政绩最终要通过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体现, 故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 在不侵害本地方利益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不失时机地推进地方的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 以此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尽管近年来由于地方和基层政府在政绩追求方面片面地追求GDP以及许多形式主义的做法, 使得政绩追求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印象。但是, 当政府对政绩的追求受到目前政府存在的各种严重弊病的阻碍, 从而不得不突破这些障碍的时候, 那么, 政府对政绩的追求便与创新问题联系起来了。

其次, 政府官员谋求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作为国家权力体现者的政府和官员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它也必然代表和追求多重利益, 只不过社会制度应当要求形成这样的机制: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过程, 同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过程, 而且一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自身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地方政府官员在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 也要实现公共利益以外的其他的合法利益, 如职务、荣誉、物质等,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 使自己成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另外, 现代政府管理要求官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并要求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办公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政府官员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必然会主动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管理和领导水平, 增强实践能力, 从而推动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2.上级机关的推动是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直接动力

由于各种原因, 上级机关往往希望下级在政府工作的某些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尤其是党政的主要领导人纵观国内外形势, 为了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和管理体制, 完成国家发展的历史性任务。而下级机关在创新与政绩追求之间没有太大矛盾的情况下便会愿意接受上级提出的创新要求, 进行一些创新活动。

3.人民群众的诉求和社会媒体的压力是地方政府创新的外在动力

由于政府目前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弊病, 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利益的损失。当人民群众在某些方面感到实在无法容忍的时候, 他们便会运用各种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 这就会迫使政府不得不对某些方面的工作进行一些改进, 从而体现出某种创新。随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不断深入发展, 这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从而使这方面的创新动力也将变得更重要。随着民主观念的日渐深入, 广大媒体和学术界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曝光、批判和探讨, 如“焦点访谈”深入基层的采访, 政府“创新网”对地方政府的引导,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和仕途不得不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定位

既然国内外形势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必须变革, 以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 而且地方政府又有要求变革的内在与外在的动力, 那么我国地方政府怎么改革与创新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与要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 把地方政府建成责任型政府

建立现代地方责任型政府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法治、德治、民治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美国公共管理学者查尔斯·古德赛尔认为, “政府既应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又应具有公共责任心。”地方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侵权要赔偿。责任型政府即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在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时, 相应地要承担公共责任。它包括政治责任、执政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责任行政的重心, 政府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将受到法律的约束, 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的决策者都将承担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将受到法律的制约, 盲目决策、拍脑袋决策都将可能使决策者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这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抑制决策者的胆大妄为, 使决策者更注重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为此, 树立责任行政理念, 加强责任行政的立法, 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创新公民导向的管理方式, 是构建和谐责任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二) 把地方政府建成法治型政府

建立法治型地方政府是和谐、民主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民主法治型地方政府是指一个依据和谐、民主社会规则, 比较自觉地以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行为的政府主体。它依据法定权限, 运用掌握的资源, 通过公共政策保护各阶层的合法权益, 为各个阶层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使社会在协调、有序中发展。和谐、民主法治型地方政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府职权法定, 依法行政, 按法履职, 公正执法;二是政府受法约束, 违法同样追究, 既依法“治”市场, 又依法“治”政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对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真正起作用和进行调节的是对市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只有建成法治型地方政府,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社会的民主与和谐, 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 把地方政府建成“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顾客导向”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管理风格的具体变化, 而且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都把“顾客导向”作为政府再造的重要途径, 借以提高施政满意度。这对我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此, 地方政府一是要摒弃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增长忽视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 推进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政府治理理念, 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的, 切实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调整政府职能的“价值观”, 地方政府应注重提供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将地方财政投入的重心转向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三是树立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地方政府部门要改变工作作风和方式, 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真正完成地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作为“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王圣涌.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讨[M].人民出版社, 2006.

政府改革创新 篇5

摘要“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站在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高度.谋划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深刻领会这四句话的精神实质和相互关系,成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首位,这就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已经升华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支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支持,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经过2O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正如胡锦涛指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投资体制改革就是妥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投资权限,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且二大的自主投资的空间。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就需要在这些生产要素市场中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另外,电信、铁路、电力等基础产业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首要条件仍然是政府职能转变。因此,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实际步骤,依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给予的制度保障。

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应注意解决的基本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是建国几十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必须坚持这种经济制度,完善这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机的一部分。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清除市场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如果说前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使被旧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以释放.今后的改革则将致力于形成和完善能够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目前,行政性垄断依然是阻碍市场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的经济,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过度扩张,国有经济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而行政性垄断不仅在基础产业、公用事业领域普遍存在,而且在许多竞争性行业中也大量存在。行政性垄断使权力直接介入市场,不仅难以通过市场力量来打破。而且往往构成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清除市场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各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必须着眼于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改革本身就是为了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多数人在改革中不断获益。要明确人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起点;人民广泛参与改革,改革才能成功;成功的改革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任何改革都有受益者和受损者。扩大受益者,减少受损者,并使受损备件到相应的补偿.改革才会成功。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有所增多.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协凋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

政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一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当然提供公共产品并不等于自己去生产);二是良好社会环境的刨造者。“人民剖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三是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而不应该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左右。在这个前提下.改革和完善政府职能要突出理顺“四个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要明晰政府边界.凡应由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决策的事情应严格由它们决策.政府不应“越俎代庖”。凡是应该由政府承担帕辜f古,政府责无旁贷.不能“缺位”。针对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错位”现象.要强凋由“经济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即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各级政府要有意识地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包办企业决策,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同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精神,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架构.以解决层次、层级过多的问题,推进行政审批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政府与事业单位分开的原则.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改革。

2.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如财政税收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根据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并相应调整收支关系。财政支出结构应根据“五个统筹”的精神进行调整,逐步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方面的比重.增加用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支出。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税收制度改革方面,应着力改进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探索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以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

3.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化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在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应该说社会体制改革是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以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制度创新的新课题。“十一五”期间将在探索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新机制,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方面做出努力。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制机制格局。

政府改革创新 篇6

关键词:行政成本分析;行政管理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成为热点

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学术界及媒体日益关注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提交给两会的《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提案,其中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2003年上升到19.03%,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教授作了题为《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的发言,指出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给我国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尤其是地方行政成本占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大头”,政府进行公共建设与公共服务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将影响了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

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比非洲那些贫穷国家还低。(《中国青年报》7月5日)《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从普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当前中国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数量、质量、效率以及价格等多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的量化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公共服务水平并不令人满意,总体得分为63.16分,刚刚达到及格线。

以教育为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据OECD测算我国2004年政府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分别2.7%—2.8%,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1%,也达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0%。

再以医疗卫生为例,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尴尬境地: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四位。政府缺少必要的投入和干预是造成中国有限的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是近年“两会”上的一个焦点话题。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以“行政成本”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仅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期刊就发表225篇这一主题论文。

二、“行政管理费”科目是政府行政成本分析的基础

正如平衡计分卡创始人之一卡普兰教授指出“你不能衡量,你就不能管理”。代表委员、官员、学者要分析政府行政成本问题,政府要加强行政成本管理,都需要对行政成本进行准确的衡量。而衡量需要以科学的口径作为基础。

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根据经费性质将政府支出划分为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农林水等事业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其中“行政管理费”反映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机关等经费。这一“行政管理费”科目口径是当前我国政界、学界对政府行政成本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

我国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虽数经调整但都发生没有实质性变化,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型财政色彩。这种分类便于财政部门按不同经费性质分配资金,同时也便于对政府支出中的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积累和消费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但传统政府支出一个最大缺点是不能集中、直观、完整地反映政府在某一方面的全部支出情况。

如以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为口径基础的财政统计资料难以清晰、直观地反映教育支出。因为虽然我国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了“13教育支出”科目反映公共财政在教育方面支出。但我国政府实际教育支出要大于“13教育支出”口径,除此还包括预算内其他教育支出如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费等以及教育基金支出与专项支出。所以OECD认为“(我国)2004年教育事业费占GDP的2.1%,但是如果纳入其他与教育相关的预算内支出,教育总支出可能会达到GDP的2.7%;如果进一步计入用于教育的预算外支出,这个数值可能会超过GDP的2.8%。”

三、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取消“行政管理费”科目

为了彻底地弥补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缺陷,特别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财政体系需要,2006年我国推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是公共财政乃至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一项基础性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根本性变化在于打破了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债务预算之间的界限,并将原先游离于预算收支科目之外的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也纳入进来,统一按照收支性质来划分收入、支出包括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说明政府的钱到底干了什么事,如办学校、修水利等;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如办学校的钱究竟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如财政部门加强公共支出宏观管理包括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支出经济分类主要用于一般部门单位细化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微观管理。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从服务于资金切块分配管理转到完整、直观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最直观体现这一核心思想的转变是原先科目名称落脚于“XX费”或“xx支出”,而新科目名称落脚于职能活动。如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教育支出”、“国

防费”科目,新科目则改为“教育”、“国防”。最实质性变化则是将原先分散于各个支出科目的某一项职能活动的支出全部集中地归在一功能科目下。再以教育为例: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科目将原先分散于各个支出科目的政府在教育方面支出都集中归在该科目下,从而可以直观、清晰、完整地反映政府在教育方面支出。值得注意是原在“行政管理费”中反映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机关经费”也转到“教育”类下。

为什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将原在“行政管理费”中反映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机关经费”也转到“教育”类下?除了前文述及,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费”归在“教育”类下,则“教育”所反映的教育支出更完整全面。

更重要的是,2007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也不再设置“行政管理费”。因为这一科目并不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活动,只是一种经费属性,所以当改革实现“从服务于资金切块分配管理到完整、直观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转变时,这一科目就被取消。类似还有“基本建设支出”等科目。

虽然“行政管理费”科目取消,但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要实实在在发生行政管理费,如何反映呢?根据衔接有关规定,各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由原行政管理费开支的部分,首先要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归入相关的功能分类,在确定了相关类、款后还要根据款下项级科目设置的具体情况分解到不同的项。如人大机关开支的人大经费,应列入200一般公共服务类人大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又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行政管理费开支的政府机关经费,归入教育类下的教育管理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如税务机关通过行政管理费开支的政府机关经费,应归入一般公共服务类税收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等。以此类推,实际上所有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的“行政管理费”都拆分,归到相应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简而言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原在“行政管理费”集中反映的党政、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经费要拆分之后分别进入新科目体系中不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这一科目转换尚不会对部门单位细化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微观管理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却对于宏观层面分析包括政府行政成本分析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预见,2007年之后我国两会代表委员再谈到政府行政成本问题,很难再拿行政管理费来举例说明。

四、结语

政府改革创新 篇7

环境质量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已造成地方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为了改善环境质量,避免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必须将环境质量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的考核内容。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解决或缓解环境质量的恶化状况,促进环境质量好转,降低百姓不满,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使各地真正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地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2 考核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本辖区的环境质量是地方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为履行该职责,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任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本辖区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和达标率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

上级人民政府可抓住环境质量是否改善(达标)这一最终目标,考核下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状况负责的履行程度,将问责制和“一票否决”纳入到对下级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并将下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列为第一责任人。

3 现有考核机制及可能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程度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已陆续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环境状况公报考核、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状考核、区域生态补偿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考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核、加大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全国百强县考核、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考核、绿色工业园区考核等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范畴。各级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在缓解地方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改善地方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以上各项指标的考核都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支撑,而负责环境质量监测的各级环境监测站又受制于当地环境保护局和地方政府。当监测数据因真实反映当地的污染情况而影响到政府政绩和考核名次时,行政上的录属关系为政府部门行政干预本地监测数据提供了可能,从而直接影响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导致政府公布的环境质量与百姓感受的环境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环境质量考核流于形式,影响了政府的环境公信力,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决策、环境执法等造成了不利影响。

4 改革、创新方向

4.1 因地制宜确定考核目标

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与开展的具体工作具有不同步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一样,考核目标就应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应通过对各地区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抓住地方环境质量改善(达标)这一最终目标,结合各地区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调整各地区各项环境考核指标的权重,淡化或回避实现环境质量改善(达标)具体过程的考核,采取“定量”、“半定量”、“定性”等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地方政府针对当地环境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优先控制污染物,制定切实的环保政策,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履行法律赋予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的职责。

4.2 建立由上级或区域(流域)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实施的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体制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承担对环境质量和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而监督考核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为消除地方行政长官为政绩和考核名次等原因干预当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切实履行环境督促责任,使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实反映地方环境质量状况,让百姓信服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承担监测任务的环境监测机构必须独立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之外。

近期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由上级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监测(抽测)辖区内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和点位。二是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第四条“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精神,试点组建相对独立的区域(流域)环境监测机构(视需要可设置分中心),由该机构负责监测(抽测)区域(流域)内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抽测)数据,建立一个真实、客观、公正、唯一且不受被考核地方政府干预的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根据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建设一个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督考核综合管理平台,分析、评价各地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考核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和达标率,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通报)各级政府,供各级政府量化考核下级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状况负责的履行程度。

同时,为监督各地政府是否如实发布本地环境质量,建议在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监督考核综合管理平台中增加“环境质量信息发布诚信度”指标,将各地政府发布环境质量信息的诚信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3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质量监督考核运行机制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指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应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立环境质量考核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纳入到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体系中,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环保负责、社会参与的机制。

近期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将环境质量考核结果及时通报有关政府和环保部门,以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环保履职责任感。二是依法将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断面、点位、项目、频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监测结果等环境质量监测信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全程监督。三是将对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监督考核结果,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质量监督与考核,促进地方政府履行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环境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考核办法。

关键词:环境质量,政府,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国家已出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朱孟才.360度考核与政府绩效管理[J].行政论坛,2008,(06).

政府改革创新 篇8

一、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加强机关档案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相关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化也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为了保证公民及社会组织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政府信息, 就必须提高透明度, 充分发挥出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 不断创新档案工作的管理理念, 建设阳光型政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必须保证公民的信息权和知情权, 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档案机构在档案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信息的档案室是进行信息公开的重要场所, 是信息公开的职能部门, 对于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服务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 档案工作具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认识不足

目前, 在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对于档案室的职能和性质缺乏明确的认识, 基本上只是将档案室作为档案的存放仓库, 降低了档案室应有的作用。

(二) 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

在我国的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 虽然在原则上有法可依,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体系可以遵守, 导致机关档案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三) 权力与责任不统一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 存在着严重的权力和责任不统一的现象, 在出现工作失误时, 往往没有具体的责任制, 基本上没有个人对事故负责的情况, 而是由机关整体承担损失。

(四) 信息化进程慢

机关档案管理设备相对滞后, 并没有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 从而导致整体信息化进程缓慢。

三、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下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 政府应该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理念, 紧跟时代的步伐, 要学会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 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从而创新管理理念, 加强信息公开意识的培养, 将民主性、服务性和透明性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 及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 增强角色意识, 充分尊重公众的信息权和知情权

公民对于政府信息有合法的知情权, 政府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 必须考虑这种情况, 做到以人为本, 同时, 加强信息公开, 可以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从而使得政策能够更好的贯彻执行。

(三) 建立合理的法律规范体系

国家应该加强立法工作, 从而加快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在立法的时候, 要吸取中外的成功经验, 并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理论联系实际, 将档案管理和信息公开有机结合, 为政府进行信息公开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 这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就会更加的科学合理, 同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避免出现问题后无人承担后果的现象发生。

(四) 整合业务流程

目前, 在我国政府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各个环节衔接不流畅的状况, 程序过多,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这对于信息公开造成了不良影响, 所以必须重新整合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一套合理的运行体系, 从而使得信息公开与档案工作流畅的衔接在一起。

(五) 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在政府的档案工作中, 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避免一些违法乱纪事情的发生, 建立监督机制, 可以充分保证政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从而实现档案工作的真正作用。

四、结语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政府的信息公开已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民主意识都在不断的加强, 建设服务型政务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将档案工作与信息公开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政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使得民众的意愿在政策中充分体现出来, 从而增强政府的权威性, 也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下, 政府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 为档案管理不断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完善的规范机制, 从而为建设阳光政府建立坚实的基础, 提高我国政府的执政水平, 不断推动社会稳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传凤.论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工作改革创新[J].科技与企业, 2011 (01) .

[2]谢永宪, 孙爱萍, 沈蕾.基于公民视角的政府信息利用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0 (06) .

[3]陈丽.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档案馆业务流程再造[J].档案学研究, 2011 (03) .

政府改革创新 篇9

1 职业体育的特征分析

1.1 追逐利益的特性

职业体育是一种营利性的机构, 与追求娱乐、锻炼、健康的其他体验目的有所区别, 其主要追逐的是经济利益, 更是以此为目标而成立了各种企业和机构。参加职业体育的运动员也是将体育项目作为了一种维持生活经济来源的职业, 并且随着社会关注度的上升和职业体育项目的发展, 再加上高额的赛事奖金, 职业体育运动员的收入也日渐增多, 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在实际成立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而言, 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场地、维持培训、比赛经费保障等, 例如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在2011年的年度投入经费便高达3亿之多, 而对于众多体育俱乐部的投入而言是将其作为一种投资, 以期获取对应的利益回报, 由此可见职业体育的追逐利益特性[1]。

1.2 符合市场交换关系的性质

职业体育也是一种符合市场交易关系的活动, 与市场交易的实体或者虚拟物品相区别的是, 运动员作为物资的被交易方, 属于一种动力资本, 其劳动力是一种交易商品, 具备着与商品等同的价值对应的标价和进行市场交易。在市场交易关系中, 职业体育具体部属于市场主体的教育组成, 运动员则按照劳动力的商品形式参与市场交换, 其价值高低是与市场供求有直接关系的。在体育市场竞争激烈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下, 运动员的价值也逐步的上升, 为保证体育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应当依据市场交易规律运用和从事活动, 在合理的竞争机制下以谋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1.3 运动员活动属于生产经营性活动

营利性的企业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会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到最终的经济效益, 对于职业体育事业而言, 运动员无论训练还是比赛活动都属于一种生产经营性活动, 其主要目的的为了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不是任何活动都能取得经济利益[2]。在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活动下, 其训练和比赛的目标是尽可能的通过更好的赛事结果获取更多的回报, 因此可以从职业体育的本质上而言, 其具备市场的主要要素, 也属于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组成形式, 也因此需要政府合理的定位角色将职业体育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活动, 并按照一定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规则实施明确的管理。

2 目前在职业体育改革中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角色定位缺位

目前政府在职业体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够合理, 对其管理工作存在着缺位情况。缺位是政府没有将自身应当的职责履行到位, 对于职业体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管控。在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 许多职业体育缺乏对应的法律法规建设, 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的不到位无法正确引领职业体育行业健康发展, 而在不规范管理之下导致职业体育事业走向了下坡之路, 效益不断降低。

2.2 政府角色定位错误

政府在职业体育中的合理定位可以帮助职业体育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展开运营, 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下健康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当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管理者、引导者和维护者, 而非为市场的参与者。但是目前政府在职业体育中的定位存在明显的错位, 无法正确形式其管理和引导者的智能, 充当了双重角色, 导致职业体育事业在市场运行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无法有效的展开协调和管理工作, 特别是俱乐部协会和行政智能部位的混乱直接导致职业体育市场运行失控, 严重阻碍了职业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2.3 政府角色定位越位

政府在职业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越位是指, 政府将对职业体育发展的权限过于集中, 没有将相应的权利放手给职业体育, 超出了自身应当管理的范围之内, 从而影响了职业体育改革和创新之路, 限制了其发展。在职业定位发展之处, 许多政府对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员资源进行了干预, 影响了运动员的转会, 甚至有一些政府为了做出政绩, 直接参与到职业体育的管理、人才培养中, 影响了职业体育市场正常的人力资源运行。

3 职业体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策略

3.1 角色定位合理, 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职业体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应当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站在引导者、管理者、服务者的角色上, 发挥政府中的作用。政府应当对职业体育事业行为正确的引导, 规范其市场行为, 确保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公平的对待职业体育各个机构, 在确保职业体育经营的主体地位之下, 实施宏观的管理。在职业体育事业发展和创新的工作中应当本着资源合理调配的原则, 抓大而放小, 从而保证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高效性。同时为了促进职业体育在国家大的经济发展目标下不断创新, 走出独特的道路, 国家应当适当的给予引导, 通过各种发展体系协调给予优惠, 例如运用财政收税的优惠吸引更多渠道对职业体育进行投资,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提升和壮大职业体育的发展[4]。

3.2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职业体育市场行为

健全职业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既可以为职业体育的发展给出大的方向, 还可以对其市场形式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完善的法律发挥体系可以为职业体育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协调的政策管理下完善职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实现其科学发展。政府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中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必须通过合理的角色定位承担其必须的智能, 而法律发挥的完善便是其中主要的智能之一。政府在职业体育发展中的合理定位角色, 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关注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 供给职业体育发展中所必须的养分, 实现其规范发展, 为其创建一个良好、工作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吸引更多的职业体育机构参与到市场经济中。

3.3 不断实施改革和创新, 扩大职业体育发展

目前政府在职业体育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除了观念、利益之外,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体制的限制, 因此政府应当不断的实施改革和创新, 带动其职业体育的发展, 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5]。例如在政府的许多专业体育行政单位中较为臃肿, 但是聚集着许多的人才, 相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中却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因此政府可以实施人才流动和输送, 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还可以为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较为优秀的人才。此外, 政府还可以考虑到高校的力量, 实现职业体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职业体育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支撑平台, 提升职业体育发展的技术性, 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政府应当从正确定位角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创新自身体制三个方面对职业体育加以引导和管理, 实现职业体育的创新发展, 保证职业体育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摘要:职业体育作为一项市场经济活动, 政府必须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 对其实施恰当的引导和管理, 才能促进职业体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该文主要从职业体育的特征入手, 分析了目前职业体育中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政府正确定位的策略供以参考。

关键词:职业体育,政府定位,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黄建钢.浅谈当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 2012 (15) :32-33.

[2]赵灵峰.职业体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1) :16-18.

[3]臧玉, 娄自强.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48-49.

[4]戴永冠, 王家宏.体育强国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8) :1-6.

政府改革创新 篇10

(一)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

目前, 中国的市场经济属于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性不容置疑, 有时甚至方便到只需一纸公文, 就可以介入市场、改变正常的经济过程。政府拥有掌控各种经济资源的行政权力, 主导着这些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用途, 并决定着这些经济资源的价格和效率, 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至今尚未彻底扭转, 并且仍将长期发挥作用。政府过度介入市场经济, 造成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如果不从源头上根本扭转, 任其放任自流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 不利于还富于民。

(二) 建设责任政府的现实需要

责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核心内涵, 加强建设责任政府已成为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责任政府, 政府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和群众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对其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因此, 政府必须承担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 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 积极主动地就自己的行为向人民负责, 促进社会、企业和居民个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 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要求政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性和探索性要求政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政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府善于应对市场经济复杂局面。

(四) 国外政府促进经济转型的经验启示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政府的一些好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也经历过经济的不断转型。虽然这些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式、手段不同, 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由于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 积累了大量体制和结构弊端, 政府不得不实施经济转型, 即经济增长由依赖出口转向更加注重内部市场, 由以出口制造业为主转向大力发展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 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结构调整的政策,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采取了支持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成功转型, 促进美国经济之后10年的持续繁荣。

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行为的基本环节解析

(一) 宣传新理念

目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已逐步确立, 其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也逐步明确, 就是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 坚持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此, 政府应在党中央确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的基础上, 加强理念宣传, 讲清楚必要性和主要方向及途径, 动员社会、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广泛参与, 通过采取“组织管理、规划计划、调节调控、监督约束”等管理方式和科技手段, 转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的运行方式, 促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氛围。

(二) 以规划为行动指南

政府要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安排, 重点围绕诸如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来展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是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根据该《规划纲要》, 有关部门还将编制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和60个左右一般专项规划, 将形成指导“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体系。

(三) 加强法制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法律体系,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加快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领域的法制建设。形成以《宪法》为基础支撑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强化资源能源方面的法制建设。抓紧制定能源领域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修订并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 避免立法分散、部门倾向严重、法律之间不够协调、法治形不成合力等问题, 强化对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要加强自主创新领域的法制建设, 营造“积极引导、依法保护、公正高效、竞争有序”的自主创新法制环境;依法规范保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 完善政策体系

政策引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政府要加强对重点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共性技术以及关键技术,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体现国家的产业发展方针和投资导向、推动和促进经济转型, 引导社会、企业和居民个人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中。在重视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能环保、民生改善, 指引各地区、各部门真正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促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和土地政策等。

(五) 全面监管督导

政府要监管督导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有保障。要监管督导企业落实有关法规政策, 转变增长的动力和途径,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同时, 上级政府要对下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情况进行监管督导, 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特别是要督促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六) 率先垂范践行

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成效的考核;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政府, 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主体, 要率先垂范践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要实行低碳消费方式, 增加公共消费, 减少公共投资, 通过公共采购影响社会公众。

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行为的改革创新解析

(一) 推进全方位改革

2010年10月, “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2011年两会上,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玫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均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并强调“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改革顶层设计的核心在于, 要坚持“自上而下”改革的基本路径, 从顶层俯瞰全局, 在形成改革共识的基础上, 形成一揽子的改革方案。这样的方案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二)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重点是, 把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 把不该管的逐步放开搞活。对于政府不该做、做不好或市场能做好的事项, 应当交给市场来做,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企业的活力与效率。对于那些应该由政府管住管好的事项, 也要通过改革创新、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

(三)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当前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 和谐稳定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中央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 加强调查研究,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既要全面展开工作, 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 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最终增强并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政府必须从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中退出,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初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有助于更好地刺激市场投资活力, 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进一步扩大公共投入。就当前而言, 有必要将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公共文化等列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根据城乡居民需求循序渐进的进行。

摘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作用, 主要基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建设责任政府的现实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和来自国外政府促进经济转型的经验启示。政府行为的主要环节包括宣传新理念、以规划为行动指南、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全面监管督导、率先垂范践行等。政府行为的改革创新需要“四个推进”, 即推进全方位改革、政府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改革公共服务等。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行为,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哲, 欧名豪, 李彦.政府行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J].城市问题, 2010, (12) :73-76.

[2]郎佩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28-32.

[3]钱箭星.劳动者维权中的政府行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65-67.

上一篇:降耗节能下一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