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项目教学法

2024-06-26

分析项目教学法(精选十篇)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1

项目化教学是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载体, 以任务为驱动,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通过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更要求一线教师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帮助学生提高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

《机电英语》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 一般在第五个学期开设。主要从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 结合就业岗位要求, 力求向学生提供未来岗位所需的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知识, 形成专业阅读、翻译及交际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 以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机电英语, 专业性不足, 针对性不强, 因此借助项目化教学的理念, 对《机电英语》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学生“学有所学, 学有所用”。

2 项目选取

机电英语项目化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突出职业性, 将岗位职业最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教师的二次加工变成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课堂和多媒体教学条件, 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职业环境。对于授课教师, 要通过调查访谈, 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 筛选机电行业所需的英语技能, 选择产品设计, 加工生产, 质量检测, 设备维护、产品销售等作为教学项目, 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职业性与应用性[1]。表1是我校机电英语课程的其中一个授课项目描述, 可以供大家参考。

3 项目实施

本课程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 并查阅相关外文资料的能力。课堂组织采用明确项目任务, 制定工作方案, 撰写文案, 模拟交流和小组讨论等阶段。在对任务方案进行讨论修订以后, 经教师同意进行模拟交流, 并提交心得体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任务布置

高职机电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是关键, 因此学习任务的设置十分重要[2]。由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学生实施任务并进行经验交流。以“PLC型号介绍”为例。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厂家的PLC型号和性能技术要点, 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关内容, 找出所需的一般词汇和专业术语, 并写出介绍文本。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制定计划, 填写相关表格, 展示任务成果, 并进行讨论总结。

3.2 情境再现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的实训课程较多, 试验场地设备比较充足, 可以在PLC实训室完成相关任务。教师模拟参观采购的厂家代表, 学生则模拟PLC生产厂家的技术营销人员, 教师和学生模拟进行对话, 使学生完成讲解任务, 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对专业设备的认知水平。

3.3 引导讨论

随着高校理实一体化实验室的建设,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高科技信息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微课教学。在学生讨论过程之中, 教师可以从专业英语词汇, 关键语句等方面进行帮助, 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4 总结与反思

《机电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体现了国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项目化教学以项目来组织知识点教学, 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比较困难[3]。因此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 要兼顾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抽象思维方法, 使学生既掌握实践技能, 又掌握理论知识。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断从理论依据、知识结构、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菊香.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 2011 (32) :207.

[2]李海彦, 李茜.以职业目标为导向的高职机电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01) :124-126.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篇2

(发表日期:2010-12-23 09:15)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我要分享 周明虎 汪木兰 封世新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摘 要: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基本程序和实施模式中“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5个阶段,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常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显著区别,然后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为背景,详细介绍了“CAD/CAM应用”和“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两个项目教学典型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借鉴。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大工程观

1998年,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与德国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自动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简称BAN项目),旨在学习借鉴德国高等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应用型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采用了德国“3+1”的教学模式,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十多年的改进与完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为此,本文主要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要求及时地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检查考核评估

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本项目的整体分析。

5.总结评比归档

师生共同对项目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学生或学习小组在该项目中的表现进行互相评比,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实物、软件、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

二、项目教学和常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之间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环节对比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项目教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已经不再是某门理论课程或主干课程的附属,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和课程。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两门课程以上,甚至于跨学科。学生通过项目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

2.项目教学的指导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中心,而是从传统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只有在第一阶段明确项目任务时以教师为主。在随后的第二、第三阶段,即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学生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把学生引入项目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随时准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的两个阶段则是教师和学生共为中心,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得失。

3.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通过以上5个阶段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的计划、组织、分析、合作和评估等非专业的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社会能力正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体现从业能力的关键能力之一。

4.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要我学)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5.传统实践性教学方法往往是封闭的、单向的、灌输式的;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开放的、双向的、互动式的,具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成分,不少项目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自由发挥,减少了条条框框,与指导教师可以进行更多的平等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学活,更能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也是将来学生从业能力的关键。

6.项目教学一般都以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特别在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合作能力先天不足,在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加以锻炼,尤为重要。

7.项目教学中教师尽管不再是绝对的主角,但工作更重、责任更大,需要在项目执行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评价方法,设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每个小组乃至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指导、保证进度,正确评判、不失公平。

8.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求讲授理论,还要能讲授实践课程;不但要会讲,还要动手做、给学生做示范,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能解释、解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所以“双师”(教师、工程师)乃至“三师”(教师、工程师、技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项目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三、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围绕专业主线开发了系列化项目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这些项目先易后难、有机衔接,并有其他实习课程配合,作为系列项目教学的基础。

现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为例,设计的系列化教学项目有:数控机床测绘和CAD绘图→零件的数控加工→CAD/CAM应用→数控机床机械装配→PLC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相配套的其他实习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数控编程操作实习等。整个进阶形式和各个教学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面继续对其中的两个项目教学案例进行介绍。

1.“CAD/CAM应用”教学项目

在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0学时的CAD/CAM理论课程。这个项目为期4周,其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软件的熟练使用。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然后,每个人自己选择1个任务,自由设计并加工出1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三维曲面的零件,其具体步骤是:用CAD进行建模造型→用CAM生成加工程序→选择工件材料、刀具和夹具→数控加工仿真→检查修改完善加工程序→将程序从计算机传送至数控铣床→操作数控铣床将自己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并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项目讲评和总结。

该教学项目的直接目的是完整地、熟练地掌握CAD/CAM技术的应用,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前续知识和技能有:金属材料、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和夹具、CAD/CAM理论等。通过该项目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应用也是与将来的实际工作岗位相吻合的。最后的项目成果也不千篇一律,有人设计的是手机模型、有人加工了1个学校的徽标、也有人做了1位圣诞老人,等等。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心血,对自己的作品人人都爱不释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教学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安装、接线、调试1台真实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按5人左右组成1个项目小组,每人先独立进行设计,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1份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和修改。方案设计通过以后,学生领取该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工具和量具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以后,先由学生自行检查,再由指导教师审查,然后才能通电调试机床,各种预定功能的实现即标志项目基本完成。最后,指导教师还要就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全面总结。这个项目学生将应用所学过的机床电气与PLC、数控技术等课程,电工电子实习中掌握的技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机床外围电气控制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四、结束语

学生通过系列项目教学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制作,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对本专业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关键技能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掌握。学生通过项目教学的训练,掌握了本专业应当具备的主要核心职业能力(例如,数控机床编程操作、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这些核心能力将成为学生打开企业大门的关键“钥匙”,也提高了他们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效果分析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 项目教学 效果探讨 实际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实施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企业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发展,也注重招入的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加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是作为培养技术人才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基本方法,是对填鸭式教学的一种革新和改变,克服生搬硬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和开展以项目、任务或者情境为主导的形象教学理念和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运用,项目教学法得到了企业、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的认同,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前景广泛,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验。

二、语文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开展过程和应用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将教学任务以项目实施的形式来进行,促进教学任务的实现,而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工作能力。项目教学法一般分为五个步骤,1、分析教学内容,明确项目任务。具体的是由语文课程中,希望学生获得什么知识,而开展对应的专业知识的项目教学。2、制定项目计划。针对项目过程的开展,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叉学习与合作,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开展的步骤与程序。3、项目过程的展开和实施。按照分工与合作,进行项目过程的开展。4、评估与结果分析。学生和教师先后对项目教学的成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进行自我检查和教师点评。5、总结性分析。作为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成果的分析。

项目教学法运用激励手段,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分析

1、开展项目教学法,体现以人为本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分析项目题目到开展项目过程,到最后的完成项目,这整个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本体的实践作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注重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项目教学法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思想和学习方式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努力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人的思想、观点、方法等让自己获益匪浅,从而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科学,是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关系到其他学科学习的水平,与其他学科形成相互交融的关系。学生的分组合作式的项目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训练了语言文字的华美,而且在小组合作的项目教学中,也体现了相互的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以及思想和心灵的沟通。

2、实施项目教学法,促进主动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应用到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将学生自身的知识、情感以及语言融合能力体现出来,通过自身的毅力克服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困难。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形成客户、公司的对立角色,分别下达任务,比如,电子专业的语文课程,可以要求客户角色的学生对某个产品(以某某汽车的防盗安全系统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者技能,尽其所能,将这款产品推销给公司或者客户。让客户信服你的表述和产品。或者对某个网站进行规划设计,比如,主卖婴儿产品的网站,应该设计什么样的主题、什么颜色、运用什么类型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學生身临其境的了解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的表达能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职场模拟实践的培训机会,让学生在就业前进行综合演练,通过不断的实践,跨越未知领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3、落实项目教学法,体现教学相长

项目教学法有个实际的好处,是其作用将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进行了良好的融合,使得专业学习理念灌输到了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与沟通,进行共同备课和项目的确立。也可以与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堂教学,合作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联合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打造了职业教育的真实内涵,也是培养爱业敬业学生的不错的方式。

比如,在职业语文教学中有一课是关于《爱业与乐业》的知识,我们可以开设项目教学的实践方案。分小组讨论如何搞好点子专业的爱业敬业工作。该项目将语文课与专业课进行了融合,学生需要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专业课前景的规划与分析,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总结

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步骤开始分析,重点以电子专业语文课程为例子,讨论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批批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人才,而电子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就是为职业教育后的人才更好的运用语文,更好的服务工作而奠定基础的,所以进行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非常有必要。项目教学法进行职业教学的语文教学,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遵从激励教学思想,并将任务式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方式相融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莹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J].文学教育,2012(7).

[2]梁桂香.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2(8).

[3]王晶晶.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6).

[4]张晓玲.浅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凌子茜.中职语文引进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0(8).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篇4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 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 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 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要求及时地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 检查考核评估

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本项目的整体分析。

5. 总结评比归档

师生共同对项目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学生或学习小组在该项目中的表现进行互相评比,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实物、软件、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

二、项目教学和常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之间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环节对比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 项目教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已经不再是某门理论课程或主干课程的附属,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和课程。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两门课程以上,甚至于跨学科。学生通过项目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

2. 项目教学的指导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中心,而是从传统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只有在第一阶段明确项目任务时以教师为主。在随后的第二、第三阶段,即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学生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把学生引入项目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随时准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的两个阶段则是教师和学生共为中心,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得失。

3. 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通过以上5个阶段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的计划、组织、分析、合作和评估等非专业的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社会能力正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体现从业能力的关键能力之一。

4.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要我学)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5. 传统实践性教学方法往往是封闭的、单向的、灌输式的;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开放的、双向的、互动式的,具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成分,不少项目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自由发挥,减少了条条框框,与指导教师可以进行更多的平等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学活,更能激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也是将来学生从业能力的关键。

6. 项目教学一般都以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特别在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合作能力先天不足,在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加以锻炼,尤为重要。

7. 项目教学中教师尽管不再是绝对的主角,但工作更重、责任更大,需要在项目执行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评价方法,设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每个小组乃至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指导、保证进度,正确评判、不失公平。

8. 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求讲授理论,还要能讲授实践课程;不但要会讲,还要动手做、给学生做示范,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能解释、解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所以“双师”(教师、工程师)乃至“三师”(教师、工程师、技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项目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三、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围绕专业主线开发了系列化项目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这些项目先易后难、有机衔接,并有其他实习课程配合,作为系列项目教学的基础。

现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为例,设计的系列化教学项目有:数控机床测绘和C A D绘图→零件的数控加工→CAD/CAM应用→数控机床机械装配→PLC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相配套的其他实习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数控编程操作实习等。整个进阶形式和各个教学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面继续对其中的两个项目教学案例进行介绍。

1.“CAD/CAM应用”教学项目

在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0学时的CAD/CAM理论课程。这个项目为期4周,其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软件的熟练使用。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然后,每个人自己选择1个任务,自由设计并加工出1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三维曲面的零件,其具体步骤是:用CAD进行建模造型→用CAM生成加工程序→选择工件材料、刀具和夹具→数控加工仿真→检查修改完善加工程序→将程序从计算机传送至数控铣床→操作数控铣床将自己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并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项目讲评和总结。

该教学项目的直接目的是完整地、熟练地掌握CAD/CAM技术的应用,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前续知识和技能有:金属材料、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和夹具、CAD/CAM理论等。通过该项目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应用也是与将来的实际工作岗位相吻合的。最后的项目成果也不千篇一律,有人设计的是手机模型、有人加工了1个学校的徽标、也有人做了1位圣诞老人,等等。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心血,对自己的作品人人都爱不释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教学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安装、接线、调试1台真实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按5人左右组成1个项目小组,每人先独立进行设计,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1份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和修改。方案设计通过以后,学生领取该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工具和量具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以后,先由学生自行检查,再由指导教师审查,然后才能通电调试机床,各种预定功能的实现即标志项目基本完成。最后,指导教师还要就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全面总结。这个项目学生将应用所学过的机床电气与P L C、数控技术等课程,电工电子实习中掌握的技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机床外围电气控制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四、结束语

学生通过系列项目教学的参与和亲自动手制作,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的水平,特别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互支撑。对本专业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关键技能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掌握。学生通过项目教学的训练,掌握了本专业应当具备的主要核心职业能力(例如,数控机床编程操作、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这些核心能力将成为学生打开企业大门的关键“钥匙”,也提高了他们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坤,赵阳,宁静.德国职教项目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及推行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38~40

[2]王令其,汪木兰.构建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05,4:38~40

[3]王令其,左健民,汪木兰.大工程观与应用型工科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2):130~132

[4]曹德跃.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01~103

[5]胡力勤,马福军.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的实训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19~120

[6]罗运虎,邢丽冬,王勤,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14~15

桥梁工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桥梁工程课程总结论文

摘要:在高等专科院校《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中才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其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其它高等专科院校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市场人才需求对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教学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化教学法使学生真实地参与项目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1]。与以前“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生应拥有的实用技能和知识创新,将课堂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现代校园中“素质教育为本”的培养目标[2]。

1.《桥梁工程》课程

《桥梁工程》是由桥梁设计原理和桥梁施工两部分组成[3]。《桥梁工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该课程的设置旨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和《建筑材料》的等前续课程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在施工技术员岗位按施工图完成实际施工、实现施工全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企业中发挥高技能、高素养。

2.项目化教学

《桥梁工程》课程非常注重工程实际性、十分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胜任“桥隧工”工作岗位最基础、最紧密的专业课程[4]。课程设计依据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基于施工过程的项目教学设计,建立起以真实施工项目为载体,能够实施“教学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课程。

2.1项目化教学前期调研

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教学能够满足于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顺利掌握到相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学校桥梁专业教师团队深入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进行企业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2.1.1“桥隧工”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对学生在《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专业素质的要求等情况进行具体调研;2.1.2对工作岗位关于职业资格、职业道德要求、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等进行详细调研;2.1.3对《桥梁工程》开设内容的合理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进行细致调研。

2.2任务驱动法课程设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置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所调研的行业市场需要和完成“桥隧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素养要求,按照岗位工作内容设置了14个学习项目。分别为:绪论、桥面布置与桥面构造、梁式桥的设计与构造、简支梁桥的计算、拱桥的构造和特点、其它体系桥梁、桥梁支座、桥梁墩台、涵洞、桥梁施工概述、装配式梁桥的制作与安装、拱桥的施工、涵洞与墩台的施工、悬臂施工技术。每个学习项目都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仅对《装配式梁桥的构件制作与安装》学习项目进行详述,具体教学设计如下:2.2.1学习任务:装配式构件的预制工艺、构件的移运与堆放、装配式简支梁桥的安装、现场学习装配式梁桥的`安装过程;2.2.2学习目标:理解装配式梁桥的特点和施工要点、掌握装配式构件的预制工艺、构件的移运与堆放要点、掌握装配式简支梁桥的安装工艺;2.2.3教师知识能力要求:具有扎实的《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知识,具备该专业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具有娴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2.2.4教学材料:课本资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2.2.5教学设计与组织:2.2.5.1装配式梁桥预制工艺、堆放和移运——借助图片介绍梁厂的占地、设备、材料等情况、阅读梁桥的钢筋图、主梁的配筋特点、介绍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学习成品梁的堆放要点、移运设备需求等、课后学生讨论梁桥的预工艺;2.2.5.2装配式梁桥的安装——播放梁桥的安装录像、讲解梁桥的安装过程;③检查评估——编制梁桥安装测量设计书、梁桥安装施工组织的编写。

2.3项目导向法教学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共设计了5个学习情景,分别是桥梁结构熟知、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圬工结构的材料要求及设计。每个学习情景均做具体教学设计。以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为例,其具体教学设计如下:2.3.1计划学时38:理论教学时间18、实践教学时间20;2.3.2教学目标:2.3.2.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概念、材料要求和构造要求,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及步骤;2.3.2.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损失、掌握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的施工方法;2.3.3教学内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概念及材料要求和构造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钢束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及步骤;2.3.4教学媒体:图纸、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2.3.5考核方式:学习态度10%、笔试40%、实践技能40%、口试10%。

结论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化工分析 车间化

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然而,综观目前的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一直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需要,特别是化学化工类实验能力与今后的岗位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包括从课堂到实验室的各个方面。现行的化学实验均是针对化学物质性质的验证、简单试样的分析、仪器的操作等等,未针对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设置。因此,深入探索实验车间化,使之恰当地应用于职业技能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化工分析课程教学实行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化工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分析时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仪器,对其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因此对于许多新的概念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映像,学习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室内由教师按照书本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若干验证性的实验进行知识的巩固加强。这种方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割,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验证性试验的仪器和试剂均为现成的,学生不能进行试剂的准备,同时又没有能力进行仪器的组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许多学生学完后仍然不能熟练掌握它的基本使用方式,所以必须对分析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必须引入项目化教学方式。

二、化工分析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学生对于化工分析中对一些样品的预处理、取样和对分析中干扰离子的掩蔽等等,均缺少实际的操作体验,导致学生进入工厂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要使学生增强实际的动手能力,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车间,在实际车间生产需要的环境中进行技能培养。然而,由于实验的多样性,以及实验设备、教学课时等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每项实验都设置成一个真正的车间,为此提出“车间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即从试样配制、样品的预处理、实验方法的选用、简便处理法等环节,用车间化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生产的氛围,体验真实性、实用性,激发对取样、分析、数据处理的责任心等等,贴近生产实际,缩短学生进入岗位后的适应时间。

三、项目应用实例

现在以分光光度法测锅炉用水中铁离子的含量为例来谈谈项目教学的运用。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岗位意识及求知欲望,在课前导入部分,笔者展示一组图片,并配合金泰环保热电厂锅炉师傅的讲解(插入视频),明确本项目的任务,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标准、企业要求。项目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溶液配制与吸光度的测定

(1)涉及企业辅助管理岗位。

①计算机文字录入、文档排版能力(药品、仪器的使用记录)。

②熟悉统计仓库保管知识。

(2)涉及化学检验及药物、原料检测工作岗位。

①液体试样的采取。

②了解国家标准。

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以及图书馆文献,学生已具备独立完成化学分析实验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了规范性,比如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比色皿的握持和擦拭,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场地卫生等,渗透学校的“7S”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水样中铁含量测定结果的处理

标准曲线的绘制是本项目的重点,但是标准曲线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笔者采用了尝试、规范、内化、再实践四步教学。首先由每人根据课前所查阅的标准曲线的定义和绘制方法,尝试以本组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求出铁含量,在绘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同组实验数据却求出不一样的浓度。此时笔者以一绘制好的标准曲线为例,通过PPT讲授标准曲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及绘制注意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笔者通过学生熟悉的直线方程对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化环节各小组根据老师讲解,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内讨论,内化知识,巩固重点,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后每人再次根据本组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求出铁含量,在展示的同时将小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现代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7

一教学方式的比较

园林手绘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主要是由教师进行讲解, 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 需要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的爱好主动学习。

二教学效果的比较

1. 手绘基本功

手绘传统教学方式只有少量的练习, 没有熟练的技法。由于时间较短, 无法进行完整的手绘训练。同时在课余时间也没有可以训练的题目, 没有长时间的训练, 因此没有较扎实的手绘基本功。项目教学方式中, 由教师进行辅导, 学生自主学习, 并对不同阶段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布置的项目教学中, 要由学生将项目分为多个表现图, 学生也可以利用描绘、临摹、写生以及创作等方法完成项目作业。通过项目教学, 学生可以具备较熟练的手绘手法, 以提高学生的手绘基本功。

2. 手绘风格培养

手绘传统教学只是重视图画效果, 过于侧重细节, 学生风格缺乏个性。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 学生在手绘过程中, 选择适合自己和充满个性的风格。在对各种画法特性和运用效果进行说明时, 会利用不同风格的手绘作品进行表达, 每项手绘风格不会局限于某一种固定模式。在项目教学中,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 进行不同风格的手绘,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画风和画法。

3. 作品表现效果

手绘传统教学方式没有较高的表达技巧, 图画不够生动。手绘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学生无法将园林中的各种景观因素熟练地掌握, 并且表达方法缺乏生动性, 很容易引起歧义。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园林要素手绘技法的训练, 具体讲解园林中的各种配景要素, 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自身的表达技巧, 在有效总结表达技巧时, 在设计表现中学生可以很好地表达。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有感染力的手绘表现方式, 将园林知识全面地表现, 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

4. 手绘技法运用能力

手绘传统教学方式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内容, 并没有重视学生的运用能力, 造成学生只会学习不会运用。比如学生在临摹时, 绘画不错, 但是在园林设计中却不能很好地运用。没有较高的运用能力, 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项目教学主要将企业的设计项目进行有效结合, 学生要独立自主完成项目的设计图、平面图和立体图等作业, 教师只需进行相应的指导,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手绘技法的运用能力。

三作业讲评的比较

手绘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教师进行讲评, 对学生作品的优劣进行讲评, 但在其中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讲解, 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深入讲解和分析学生作品, 使学生可以对自己作品的缺点和优点进行掌握,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四课程评价体系的比较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评价学生的整个项目。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学生评价和自评中,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项目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项目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五学生学习效果的比较

手绘传统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节奏和进度进行控制, 由教师进行授课, 学生被动接受。手绘传统教学方式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学生的主动性。项目教学方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园林设计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升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项目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全伟.园林手绘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比较[J].教育论坛, 2012 (35) :156~158

[2]孙浩.新时期艺术设计教学手绘训练应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13~15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8

1.项目教学法概论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是师生一起实施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实践项目贯穿教学始终, 用来进行新知识的引导, 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巩固知识理论,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

2.项目教学法核心追求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老师不再单纯地将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

3.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颠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组织、决策能力的培养, 以及责任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增强。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效果

在各地的实践应用证明, 项目教学法是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汽修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培养学生将汽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汽修问题的能力,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活跃课堂气氛

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征就是参与性明显。在汽修专业教学活动中, 教师将情境事先设置好并将课程分解成模块, 给学生提出相应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并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由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时, 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时间, 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盲点, 并且提出学生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更加深刻的学习和探讨。与之相随的, 汽修的相关知识必然可以在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为广大学生掌握。

2.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项目教学法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 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努力使学生变成课堂主体, 而教师只是辅助性地为学生安排任务, 疏通理解, 解答疑问, 总结评估, 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看似减轻了, 实则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精力, 耗费更多的时间, 进行深度备课, 认真研究、学习当下汽车的新技术与相关新闻资料以解答学生疑难。这样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教师只有课前准备充分, 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师生问答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提出更加合适的答案,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可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3.利于学生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汽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度和社会实践观察能力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实行项目教学法, 可以模拟汽修厂的情境, 准备好实践需要的工卡量具和实习设备,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进行汽车问题的检查与维修, 体验未来工作的角色。在汽车的问题设置中, 老师可以设定各种不同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 并且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帮助, 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必要的参考资料, 以备学生参考所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新式的汽车配件与性能等的交流与传授。另外, 在课堂之外, 可以激发、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 与时俱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汽修人才。

4.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的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而实际实施中, 学生在完成相关项目后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自己认识的偏差, 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时, 教师应及时纠正, 并作出详细的解释,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式被学生欣然接受, 教学效果良好。

目前, 项目教学法经过诸多学校的汽修专业课程的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符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学生和教师中的满意度相当高, 必将成为我国汽修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摘要:本文主要就项目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且对其在汽修专业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其对提高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重大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修,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永江.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 (3) :36.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9

从根源上看,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采用上课加上机教学方法,与其教学目标设定有着密切关系。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目标一般指向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侧重于通过上课加上机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计算机考试技巧,并且大多数高校采用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相挂钩的政策,导致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试教育色彩明显,一些学生即使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但计算机运用能力水平较低,甚至出现毕业论文文字排版问题与个人求职简历版式设计问题。

之所以在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设置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在于适应信息时代需求,将学生培养为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专业工作效能的目标。因此,基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改变上课加上机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PTM]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入而在高职院校中得到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1]。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在结合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教学等三大教学方法特点基础上,基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要完成项目来设置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掌握;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项目确定后,学生将分成若干小组,需要通过小组的团队智慧与协作完成项目,学生在协作中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在相互学习中提升了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上,通过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包括团队评价与学生自评,多元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分析自我能力掌握情况;在教学主体上,教师从教学的绝对主体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监督者,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有利于提升学习积极性。

从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效果与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来看,虽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同的教育类型,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必要在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中推广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The teaching goal)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其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方法效果的发挥。项目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创造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侧重评价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而不是项目的结果。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把握课程要求,提升学生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持续性实践能力。因此,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该设定在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比例,而应该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他们根据自身专业性质与将来职业要求调整计算机学习需求,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将计算机能力与专业能力结合起来,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调整校正教学目标之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The teaching content),从而保障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首先应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教材。当前,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既有针对学生一般要求的普遍性教材,也有针对某些专业的编写具有专业特点的教材,教师选择教材时,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尽量选用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教材;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特点,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增加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网络时代市场营销技能,教师应该将网页设计、软件使用等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营销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找到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点,做到电脑实践与专业理论的有机结合。

4教学过程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协作。而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掌握教学过程(The teachingprocess)的实施技巧,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为保障项目教学法的效果,按照项目教学法实施流程,具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确立项目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项目教学采用单元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性质、教学目标与学生计算机技能掌握情况,按照难以适度循序渐进方法确定单元教学内容,并向学生展示每个单元项目所应达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明白教学任务;其次,完成项目采用小组协作分工方式。教师将项目任务布置后,将学生以5-7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挑选小组负责人负责项目任务分配与项目实施监督;第三,项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项目的实施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与引导,主要依靠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项目采用过程性考核。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考核学生项目开发进度,在考核中,对共性问题进行解释并指导修正,并通过教师评价、团队评价和自我评价方式对项目进行最终评价。

5教学主体的转变

讲授法中教师是绝对的教学主体(Teachingsubject),而项目教学法中要求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应该从教学主体地位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根据教学内容讲解教学重点、难点,而其余的学习通过项目任务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适时恰当的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掌握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能力。

5教学环境的营造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环境对于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教学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特殊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需要对教学环境(Teaching environment)进行优化。一般而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由于学习课时限制,课内教学实践环境的营造对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开发并营造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教学实践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考虑学生专业学习需求,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应用性教学项目,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从而延长计算机能力培养周期。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环境拓展到非教学互动中,比如通过举办计算机能力比赛,或者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为校园活动设计海报等方式,将课外环境与教学环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兴趣。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

6结束语

分析项目教学法 篇10

项目教学法跟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法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2]。项目教学法的重点不是学习结果而是学生的学习的过程。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去寻找该项目结果的途径,并最后得到项目结果,进而进行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和锻炼各种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能力等。在更注重动手能力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项目教学法应该得到更广发的推广和使用。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Method,简称ISM方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它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此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属于结构模型,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它的应用面十分广泛,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3]。它在揭示系统结构,尤其是分析教学资源内容结构和进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教学过程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也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一种专门研究方法。

1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设计要素分析:

1.1 教师

教师是项目教学任务的设计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教学目标创设项目教学情境,设计项目的任务,准备该项目教学资源。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方法得当,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能有效、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可见,教师在项目教学实施前要做很多工作,准备大量资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保证项目学习能顺利进行。相对于传统教学,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1.2 学习者

在“以学生为中心”项目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完成分组后,根据每个项目的任务设计,确定小组组内的角色。每个组内的成员,根据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承担自己相应的任务,例如,学习资料的搜集,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编写项目实施计划等,最后,如何展示学习成果以及通过自我评价量规,反馈自己参与项目学习的学习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学习者更能去主动学习,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成功掌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1.3 情境设置

情境设置是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要素,设置得当能充分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情境设置是教师实施项目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教师分析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创设与现实情况相接近的学习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从收集项目所需的资料,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安排小组的角色,展示项目学习的成果,项目的自我评价都置身于学习情境。情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的环境,有利于掌握实际工作技术知识,有利于学生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因为情境设置是与学生实际工作的真实事件或真实事件的模拟,不同的工作情境会引出不同的问题,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1.4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的主题,制定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任务,是项目教学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会更主动参与其中,完成既定的任务,从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任务设计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整体性,而不应受到课时或单元知识的限制。在设计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本身的目标来确立学习的主题。根据需要可以打破传统的课时限制,而统筹几节课、或几十节课的课时,进行项目教学。

1.5 组织安排

组织安排是在学生完成分组后,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目标,在组内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最终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项目教学采用较多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利用“角色扮演”进行组内分工,这样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协作、互相沟通,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掌握社会实践技能。

1.6 过程组织

过程组织是学生以自己的“角色”参与到具体项目的过程。每个小组都必须组织好组内的工作过程,只有这有才能更好地完成已有的任务,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学生通过具体项目过程的参与,掌握实际的技术技能和新知识。学生应该以实现该组任务的目标规划组内成员的行动计划。学习过程中组员之间注意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模拟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

1.7 资源准备

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参与到资源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项目学习中对资源的需求,准备大量可供学生参考的“预设资源”和“相关资源”。在准备资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自己构建和组织资源。学生在准备资料的过程,掌握到有关该课程的知识。同时,这些资源为能够顺利完成项目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1.8 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及时掌握自己在项目学习中情况,从而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项目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可能都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表达方式应该多样化。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以应该努力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因此,要努力做到因不同的项目,设计好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

2 用 ISM 法分析项目教学法各要素间的关系

2.1 抽出要素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用S1,……,S8 ,分别表示各个要素。见表1。

2.2 决定要素间的形成关系,建立邻接矩阵

前面已经抽出了项目教学法中各个要素,但要建立一个科学的ISM模型,还必须搞清楚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才行。我们用每一要素分别与其他要素进行比较,如果它们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就用符号1表示,否则,两个元素之间有间接关系或无直接关系的用0表示。这样就得出邻接矩阵,见表2。

2.3 求出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表明了系统中任意两个结点间是否至少存在一条路以及在任何结点上是否存在回路。一般地讲,可由表2的邻接矩阵(假设为A)得到可达性矩阵,即令(A+1)k-1≠(A+1)k=(A+1)k+1=M,满足条件的M即为可达矩阵。本例中根据表2的邻接矩阵,求出可达矩阵M,见表3。

2.4 基于可达矩阵 M 求层级有向表

定义可达集合R(Si)和先行集合Q(Si),以R(Si)和Q(Si)求出R(Si)∩Q(Si),见表4。

根据R(Si)∩Q(Si)= R(Si)可以得出要素的层级结构见表5。

根据上述的可达矩阵,可以把项目教学法各要素用一个关系模型来表示,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上一篇:五性下一篇:高中体育课分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