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

2024-08-25

急性乳腺炎(精选十篇)

急性乳腺炎 篇1

但乳房是一个重要的性征器官, 哪个爱美女性也不愿在其上面留下瘢痕, 特别是年轻女性。

在实践中, 我们尝试初期高热脓未成时, 静脉点滴抗生素的同时, 可用大拇指抹少许油, 然后顺着乳腺管方向向乳头方向按摩挤压。后期脓已成时, 可用局部穿刺抽脓法, 具体做法是:诊断明确后, 用20 ml 9号针头抽尽脓液, 持续加压包扎, 同时坚持让患者定期吸空乳房, 以防细菌生长, 每3 d复查1次, 如有残余脓液继续穿刺抽脓直到完全愈合, 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 患者不需住院。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自我护理 篇2

本病起病急,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继之局部硬结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如不积极治疗,常转化或脓肿。做好自我护理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下面,专家为你详细解答: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初产妇,由于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浮汁壅积而致。汉中远大妇产医院专家介绍,本病起病急,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继之局部硬结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如不积极治疗,常转化或脓肿。做好自我护理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1.早期按摩和吸乳是关健。患者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畅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

2.中药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息侧乳房局部,可减轻乳房疼痛。

3.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

4.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急性乳腺炎 篇3

脓未成 患者主要表现为乳房部胀痛并有结块,乳汁分泌不畅,同时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

牛蒡子15克,青皮10克,蒲公英3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青皮、陈皮、麦芽各12克,蒲公英6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忍冬藤、红藤、蒲公英各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蒲公英20克,夏枯草10克。水、酒各150毫升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仙人掌(去刺)100克,食盐少许。捣烂后外敷患乳。每日换药1次。

鲜蒲公英、鲜野菊花各100克。共捣烂后外敷患乳。每日换药1次。

芙蓉花(叶)适量。加入一些鸡蛋白,共捣烂敷于患处,中间留一小孔。

鲜菊花叶、鲜蒲公英、鲜仙人掌(去刺)各50克。捣烂敷患部。每日2次。

绿豆面(炒)50克,川黃连、雄黄各5克,大黄15克,鸡蛋清适量。将川黄连、大黄共为细末,同绿豆面、雄黄、蛋清调匀成膏样,摊于纱布上,敷患乳。每日换药1次。

脓成未溃 患者主要表现为乳房硬块,中央渐软,按之应指,伴持续寒热疼痛,10日左右症状仍不见减轻。

瓜蒌、赤芍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当归15克,川芎10克,益母草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黄芪30克,甲珠(用穿山甲的鳞甲炮制而成)10克,皂角刺12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七叶一枝花100克。研细末,加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鲜野菊花、鲜蒲公英各50克,生侧柏叶30克,蜂蜜适量。共捣烂如泥敷贴患部。每日2次。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篇4

1 临床资料

65例急性乳腺炎的病例, 年龄20~35岁, 平均27.5岁。多数患者同一乳房同时存在数个炎性病灶而后形成多个脓肿, 脓肿呈单房或多房性。65例患者中处于乳汁郁滞期及炎症浸润发展期的有46例, 予以抗感染、排空乳汁, 住院5~10d痊愈;而处于脓肿形成期有15例, 行脓肿切开引流, 其中3例回奶, 住院20~30d, 12例切口基本愈合;4例为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者虽感染得到控制, 但仍有瘘腔, 出院后坚持抗炎, 每天门诊换药, 随访1~3个月, 切口愈合。

2 造成乳腺炎的原因分析

(1) 初产妇哺乳经验不足:由于没有哺乳经验, 总担心母乳不足, 过早进食催乳食物, 使乳汁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 引起乳房肿胀及乳汁淤积。初产妇的乳头皮肤抵抗力较弱, 容易在婴儿的吸吮下造成损伤, 细菌侵入, 迅速繁殖而导致本病。 (2) 乳汁排出不及时:剖宫产术后, 产妇对伤口疼痛产生恐惧而拒绝哺乳, 造成未及时吸吮、疏通乳腺管引起阻塞。新生儿由于疾病等原因造成母婴分离时, 产妇未正确掌握挤奶方法, 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空。因母亲工作繁忙、环境等条件限制, 阻碍乳房的排空, 乳汁郁积成块而引发乳腺炎。 (3) 乳腺疾病未及时诊治:乳头凹陷、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乳腺疾病未治疗。

3 护理措施

(1) 产前乳房护理:产前3个月用干毛巾擦洗乳头增加乳头的弹性, 减少哺乳期乳头皲裂的发生。乳头凹陷者应在怀孕5~6个月每日挤捏、提拉乳头, 多数乳头内陷者可以纠正, 未能矫正时还可用小酒盅扣罩乳头及外用布固定或用吸乳器等负压吸引矫正。 (2) 避免乳汁淤积: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的哺乳习惯。 (3) 保持乳头清洁:防止细菌侵入:妊娠期应经常用肥皂水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 并应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4) 母婴分离的产妇:教会产妇及家属挤奶, 保证乳腺管通畅。正确的挤奶方式是把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在乳晕上下方, 朝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松, 手指不离开皮肤, 然后沿乳头方向依次将乳晕下乳窦内的乳汁全部挤出, 3~5min更换一侧, 全过程20~30min;当感乳房胀痛但乳汁挤不出时, 先用热毛巾热敷双侧乳房5min, 毛巾温度40~45℃, 然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 从乳房的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 按摩5min, 最后再进行挤奶。每天6~8次。 (5) 炎症发生后护理: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转成脓肿的关健。患者或家属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 加压揉推, 使乳汁流向开口, 并用吸乳器吸乳, 以吸通阻塞的乳腺管口, 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 勿使壅积;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 以减轻疼痛, 有利于血液循环,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热敷:每次20~30min, 每天3~4次, 促进血液循环, 利于炎症消散。 (6) 疼痛护理:由于细菌的感染, 乳房疼痛是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特征。在脓肿形成以前可以采取冷疗、热疗、排空乳汁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于脓肿形成及行脓肿切开的患者, 当疼痛不能忍受时, 可以适当使用止痛药;为了减轻疼痛还可用宽松的胸罩将两侧乳房托起。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建立信赖关系;还要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 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7) 饮食护理: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 由于体质较为虚弱, 加上患者发热使机体代谢率增加及伤口愈合需要营养支持, 因此要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及易消化的饮食, 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 (8) 生活护理:乳腺术后患侧上肢活动受限及为保持患侧清洁、舒适, 则应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要注意随时更换内衣, 同时还要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 (9) 心理护理:情绪不畅亦与本病有关, 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 消除不良情绪, 注意精神调理;要认真倾听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 尽量为患者解决问题;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紧张、忧虑、焦虑、恐惧或对康复失去信心等心理压力。

4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由于细菌进入乳房而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 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 其主要原因为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急性乳腺炎发病率及加快痊愈的重要保证, 而预防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我们对产妇产前、产时、产后乳房实施一体化护理, 给产妇更多更及时的帮助, 就能够解决乳房异常给母乳喂养带来的各种问题, 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密切护患关系,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体现护理价值。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乳腺炎三个临床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 排空乳汁, 防止细菌入侵,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及对孕产期妇女的卫生宣教。结果 65例患者有4例并发乳瘘者形成瘘腔, 但坚持抗炎、换药, 随访1~3个月, 切口愈合。结论 不同临床阶段的急性乳腺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一个重要保障。

急性胰腺炎讲稿 篇5

关于胰腺

(一)胰的位置

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的高处横贴于腹后壁,其位置较深。

(二)胰的形态结构

1.胰形态细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

2.胰头部宽大部被十二指肠包绕。胰体为胰的中间大部分,横跨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的前而。胰尾较细,伸向左上,至脾门后下方。

3.胰管位于胰腺内与胰的长轴平行。它起自胰尾部,向右行过程中收集胰小叶的导管,最后胰管离开胰头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胰腺的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

胰腺的组织可产生胰液为外分泌功能;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可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物质属内分泌功能。

病因

1.共同通道梗阻

约70%的人胆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壶腹部结石、蛔虫或肿瘤压迫而阻塞,或胆道近段结石下移,造成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或胆系结石及其炎症引起括约肌痉挛水肿,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开口纤维化,或乳头旁十二指肠憩室等,均使胆汁不能通畅流入十二指肠内,而返流至胰管内,胰管内压升高,致胰腺腺泡破裂,胆汁胰液及被激活的胰酶渗入胰实质中,具有高度活性的胰蛋白酶进行“自我消化”,发生胰腺炎。据统计约30~80%为胆囊炎胆石症所引起。

2.暴饮暴食

酒精对胰腺有直接毒作用及局部刺激,造成急性十二指肠炎、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致胆汁排出受阻,加之暴食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胰管内压骤增,诱发本病。有人统计急性胰腺炎约20~60%发生于暴食酒后。

3.血管因素

实验证实:向胰腺动脉注入8~12μm颗粒物质堵塞胰腺终未动脉,可导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见胰腺血运障碍时,可发生本病。当被激活的胰蛋白酶逆流入胰间质中,即可使小动脉高度痉挛、小静脉和淋巴管栓塞,从而导致胰腺坏死。

4.感染因素

腹腔、盆腔脏器的炎症感染,可经血流、淋巴或局部浸润等扩散引起胰腺炎。伤寒、猩红热、败血症,尤其腮腺炎病毒对胰腺有特殊亲和力,也易引起胰腺急性发病。

5.手术与外伤腹部创伤如钝性创伤或穿透性创伤,均可以引起胰腺炎。手术后胰腺炎约占5%-10%,其发生可能为:

(l)外伤或手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及腺管,引起水肿、胰管梗阻或血供障碍。(2)外伤或手术中如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胰腺血液灌注不足,或有微血栓形成。(3)手术后胰液内胰酶抑制因子减少。(4)ERCP检查时注射造影剂压力过商,可引起胰腺损伤,出现暂时性高淀粉酶血症,或出现急性胰腺炎。

(5)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也可诱发。

6.其他

如高血钙、甲旁亢,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双氢克尿噻、雌激素等,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总之,经100多年研究一致认为,胰腺梗阻,有/尤十二指肠液、胆汁返流、加之血运障碍,胰酶被激活,胰腺防御机制受到破坏,而引起本病。

病理 一般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胰腺炎(占88~97%)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胰腺炎两种。轻型主要变化为:胰腺局限或弥漫性水肿、肿大变硬、表而充血、包膜张力增高。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最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熏型者变化为高度充血水肿,呈深红、紫黑色。镜下见胰组织结构破坏,有大片出血坏死灶、大最炎细胞浸润。继发感染可见脓肿,胰周脂肪组织出现坏死,可形成皂化斑。(系为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与血中钙结合成此斑,所以血钙下降)。腹腔内有混浊恶臭液体,液中含有大最胰酶,吸收入血后各种酶含量增高,具有诊断意义。两型间无根本差异,仅代表不同的病理阶段。轻型较平稳、死亡率低,重型者经过凶险、并发症多(休克、腹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高,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死亡。本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官,尤以心血管、肺、肾更为明显。

各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

1.血容量改变

胰酶进入血流,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系统,使激肽释放,血管扩张;同时胰酶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通透性加大。致使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甚至可丧失40%的血循环量、出现休克。

2.心血管改变

胰蛋白酶进入血流,除使小动脉收缩,并直接损害心肌,抑制心肌利用氧,造成心肌梗死。胰酶还激活凝血因子Ⅷ、VI,使血小板凝集呈高血凝状态,还可损害血管内膜,造成DIC、门静脉血栓形成。

3.肺部改变

常并发ARDS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胰腺炎时释放卵磷脂酶,可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气体交换明显下降。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及氧自由基对肺毛细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使肺微循环障碍,致肺间质水肿、出血、肺泡塌陷融合,加之腹胀、膈肌升高、胸腔积液等均加重肺部改变,终致ARDS。

4.肾脏改变

除因血容最不足造成肾缺血外,胰酶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物,成为肾脏的毒性物质,加重了肾脏的机能障碍。由于急性胰腺炎时严重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可使肾小管受损,导致肾功能寝竭,以病后3~4日多见。

临床症状

1.腹痛

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但老年体弱者腹痛可不突出,少数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胰区压痛,称为无痛性急性胰腺炎。

发病初期,腹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其范围常与病变的范围有关。腹痛以剑突下区为最多;右季肋部次之;左季肋部第三;全腹痛约6%,如病变主要在胰头部,腹痛偏右上腹,并可向右肩或矗背部放射;病变主要在胰颈和体部时,腹痛以上腹和剑突下为著;尾部病变者腹痛以左上腹为突出,并可向左肩背部放射;病变累及全胰时,呈上腹部束腰带样痛,可向背部放射。随着炎症发展,累及腹膜,扩大成弥漫性腹炎时,疼痛可涉及全腹,但仍以上腹部为著。

胰腺的感觉神经为双侧性支配,头部来自右侧,尾部来白左侧,体部则受左矗两侧神经共同支。Bliss用电刺激人的胰头产生由剑突下开始垒右季肋部移行的疼痛,刺激胰体部仅产生剑突下区痛,刺激胰尾部则产生剑突下开始向左季肋部移行的疼痛。急性胰腺炎的疼痛除与胰腺本身病变范围有关外,还与其周围炎症涉及范围有关。

腹痛的性质和强度大多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型胰腺炎多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常可忍受。因有血管痉挛的因素存在,可为解痉药物缓解。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多为绞痛和刀割样痛,不易被一般解痉剂缓解。进食后促进消化酶分泌,可使疼痛加重。仰卧时加重。病人常取屈髋侧卧位或弯腰自订倾坐位,藉以缓解疼痛。当腹痛出现阵发性加重时,病人表现为扭转翻滚,不堪忍受,此与心绞痛不同,后者多采取静态仰卧位,鲜见翻滚者。腹痛可在发病一至数日内缓解,但此并不一定是疾病缓解的表现,共或是严重恶化的标志。

腹痛原因主要是胰腺水肿引起的胰腺肿胀,被膜受到牵扯,胰周炎性渗出物或腹膜后出血浸及腹腔神经丛,炎性渗出物流注至游离腹腔引起的腹膜炎,以及胰管梗阻或痉挛等。

2.恶心呕吐

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于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在腹痛发生之后。

3.腹胀

在重型者中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4.黄疸

约20%的患者于病后l~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病情越重,预后不良。

5.发热

多为中度热:380—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山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6.手足抽搐

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清钙<1.98mmol/L(8mg%),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7.休克

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最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最性休克。另外吸收大最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胍测不到,无尿、BUN>100mg%、肾功衰竭等。

8.急性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紫绀,焦急,出汗等,常规氧疗法不能使之缓解。

9.急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急性胰腺炎者 23%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其发生原因与低血容量、休克和胰激肽的作用有关。胰酶引起血凝异常,出现高凝状态,产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

10.循环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可引起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后者可酷似心肌梗塞。11.胰性脑病发生率约5.9%-11.9%,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体征

1.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

其范围在上腹或左上腹部,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故一般较轻,轻型者仅有压痛,不一定肌紧张,部分病例左肋脊角处有深压痛。当重型者腹内渗出液多时,则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明显、范围亦较广泛,但不及溃疡穿孔那样呈“板状腹”。

2.腹胀

重型者因腹膜后出血刺激内脏神经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使腹胀明显,肠呜音消失,呈现“安静腹”,渗出液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其淀粉酶含最共高,对诊断很有意义。

3.腹部包块

部分重犁者,由于炎症包裹粘连,渗出物积聚在小网膜腔等部位,导致脓肿形成、或发生假性胰腺囊肿,在上腹可扪及界限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4.皮肤瘀斑

部分病人脐周皮肤出现兰紫色瘀斑(Cullen征)或两侧腰出现棕黄色瘀斑(Grey Turner征),此类瘀斑在日光下方能见到,故易被忽视。其发生乃胰酶穿过腹膜、肌层进入皮下引起脂肪坏死所致,是一晚期表现。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一般为l0~20xl09/L之问,如感染严重则计数偏高,并出现明显核左移。部分病人尿糖增高,严重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2.血、尿淀粉酶测定

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正常值:血清:8~64温氏(Winslow)单位,或40~180苏氏(Somogyi)单位;尿:4—32温氏单位。

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l~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为500~3000Somogyi氏单位,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淀粉酶值在严重坏死型者,因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并无增高表现。如淀粉酶值降后复升,提示病情有反复,如持续增高可能有并发症发生。有时腹膜炎,胆道疾病,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等,淀粉酶值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一般多低于500苏氏单位。因此,当测定值>256温氏单位或>500苏氏单位,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才有意义。

3.血清脂肪酶测定

正常值0.2~1.5mg%,其值增高的原因同2,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5~10天超过I Cherry-Crandall单位或Comfort法1.5单位有诊断价值。因其下降迟,对较晚就诊者测定其值有助诊断。

4.血清钙测定

正常值不低于2.12mmol/L(8.5mg/dl)。在发病后两天血钙开始下降,以第4~5天后为显著,重型者可降至1.75mmol/L(7mg/dl)以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5.血清正铁蛋白(Methemalbumin、MHA)测定

MHA来自血性胰液内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素,在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作用下,转化为正铁血红素,被吸收入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正铁血红蛋白。重症患者常于起病后12小时出现MHA,在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为阳性,水肿型为阴性。

6.X线检查腹部可见局限或广泛性肠麻痹(无张力性小肠扩张充气、左侧横结肠扩大积气)。小网膜囊内积液积气。胰腺周围有钙化影。还可见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偶见盘状肺不张,出现ARDS时肺野呈“毛玻璃状”。

7.B超与CT 均能显示胰腺肿大轮廓,渗液的多少与分布,对假性胰腺囊肿、脓肿也可被显示。CT诊断标准 A级:正常胰腺 B级:胰腺肿大

C级;胰腺周围炎症累及周围脂肪组织 D级:胰腺肿大伴渗液至肾周围前间隙

E级:渗液超过两个间隙,如肾周围前间隙及小网膜囊 A、B、C三级病死率低,D、E级病死率达30%~50% 增强动态CT扫描提示D、E级影像,增强扫描胰腺显像普遍增强,仍考虑间质性胰腺炎,如增强的影像呈斑块状或成片或完全不增强,则考虑为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标准水肿型:症状、体征、血、尿AMS、B超、CT 重症急性胰腺炎(除水肿型胰腺炎症状外): 器官衰竭

局部并发症:坏死、脓肿、假性囊肿 多器官功能衰竭

①ARDS:肺灌注不足,肺泡毛细血管壁受损,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微血管血栓形成

②急性肾功衰:1/4,死亡率达80% 原因:低血容量、休克和微循环障碍

③心律失常和心衰:血灌不足,心肌收缩差,心搏出最下降,中毒性心肌炎 ④消化道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⑤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⑥DIC ⑦胰型脑病

⑧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

中上腹痛、压痛

血淀粉酶测定

增高

正常

动态测定增高

AP初步建立

血液生化、B超

评分系统评估、增强

病因论断

严重度评估

MAP SAP 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轻重加以选择,原则上轻型可用非手术疗法,以内科处理为主,对重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及其继发病变,如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等需积极支持和手术处理,以挽救生命。

(一)非手术治疗

1.解痉止痛

(1)杜冷丁、阿托品肌注。在腹痛剧烈时予以应用。不宜单独使用吗啡止痛,因其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合用阿托品可对抗其所引起的痉挛,效果好。(2)针刺治疗:体针取阳陵泉、足三里、内关、下巨虚、中脘等。耳针取胰区、胆区。(3)剧痛不缓解者,可用0.1%奴夫卡因300—500ml,静脉滴注。

2.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

轻型者可进少最清淡流汁,忌食脂肪、刺激性食物,重症者需,城格禁饮食,以减少或抑制胰液分泌。病情重笃或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可抽出胃液,减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使胰液分泌减少,并可防治麻痹性肠梗阻。禁食期间应予输液、补充热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钙、低镁、酸中毒和高血糖等。必要时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以维持水电解质和热卡供应。优点是可减少胰液分泌,使消化道休息,代偿机体分解代谢。

3.应用抗生素

一般常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为控制厌氧菌感染,可同时使用甲硝唑。由于胰腺出血坏死、组织蛋白分解产物常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故在重型病例中尤应尽早使用,可起到预防继发感染及防止并发症等作用。

4.胰酶抑制剂

常用者:①抑肽酶(Trasylol),具有抗蛋白酶及胰血管舒缓素的作用。首量20万μ,以后20万μ/6小时,静脉。或20万μ、2次/日、静滴,连用5日。②5-FU,为细胞毒药物,可抑制DNA、RNA合成,减少胰酶分泌,对胰蛋白酶及磷酸脂酶A均有抑制作用,每日100~500mg、静滴,或2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24小时可重复一次。

5.给予抗胆碱药物阿托品、654-

2、东莨菪碱、普鲁本辛,以抑制胰液分泌,宜早期反复应用。同时应给予制酸剂甲氰咪听呱200mg、4次/日,氢氧化铝胶、碳酸氢钠口服以中和胃酸、抑制胰液分泌。胰高糖素对抑制胰外分泌有一定作用,亦可选用。

6.激素应用

一般因其可引起急性胰腺炎不主张用。但重型胰腺炎伴休克;中毒症状明显、疑有败血症,或病情突然恶化;严重呼吸困难,尤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症时,或有紧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应予氢考500~1000mg、或地寨米松20~40mg、静点、连用三日,逐减最至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水肿。

7.中药治疗:①清胰汤l号:适用于水肿型胰腺炎,尤适于肝郁气滞,脾胃湿热。方剂组成:柴胡15g.黄苓9g、胡连9g.杭芍15g.木香9g.元胡9g.生军15g.芒硝9g(冲服)。每日一剂,二煎,分二次服。

②清胰汤儿号:适用胆道蛔虫性胰腺炎,可疏肝理气,驱蛔安蛔。方剂组成:柴胡15g、黄芩9g.连翘9g.木香9g、槟榔30g、使君子30g.苦栋皮30g.细辛3g.芒硝9g(冲服)。每日一剂、两煎,分二次服。此二方适用于大多数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可随症加减,热重时加二花、连翘,湿热重加菌陈、桅子、龙胆草。呕吐重加代赭石、竹茹。积食加荣菔子、焦三仙,痛重加川栋子、元胡索,胸满加厚朴、枳实,肩背痛加瓜蒌、薤白、防风等。

8.抗休克:重型者常早期即出现休克,主要由于大量体液外渗,可使循环量丧失40%,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是早期死亡原因,故依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红细胞压积和电解质的监测,补给平衡盐液、血浆、新鲜全血,人体白蛋白、右旋糖酐等血浆增最剂及电解质溶液,以恢复有效循环量和电解质平衡,同时应维持酸碱平衡,在上述情况改善后,在排除心功不全引起的低血压后,可应用升压的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为首选。此外,还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激素以调动机体应激能力提高效果。同时应保护肾功能,应用利尿剂,必要时行腹膜透析。呼吸衰竭时,应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予以高流量吸氧,必要时应行气管切开和正压呼吸。若有心功能不全应及时给予强心剂。抢救时,均应与有关内科医师协作方能获得成功。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①重型胰腺炎伴严重休克,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渗液多,肠麻痹,胰周脓肿及消化道大出血者。

②胆源性胰腺炎明确者,或合并胆源性败血症者。

③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高热小退及中毒症状明显者。

④上腹外伤,进行性腹痛,淀粉酶升高,疑有胰腺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探查。⑤多次反复发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或胰管狭窄及结石者。⑥并发脓肿或假性胰腺囊肿者。2.手术方法:

①胰包膜切开及引流:适用于胰腺肿胀明显者,可减轻胰腺的张力,有助于改善胰腺血运和减轻腹痛。切开后在小网膜囊放置通畅而充分的腹腔引流或双腔管引流,以减少腹内继发性损害,渗出及坏死,防止感染。

②病灶清除术:将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可防止严重感染及坏死病灶的发展,但勿伤及胰管,注意局部止血。以发病7~10天进行为宜。

③胰腺切除:包括部分或全胰切除。一般只切除坏死部分,以免胰腺坏死继续发展和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胰腺坏死75%时或十二指肠受到严重破坏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可作全胰切除(GDP),有成功的报告,但死亡率高,操作亦有一定困难,且生存中终生需外源胰岛素维持。

④持续腹腔灌洗:可消除腹腔内对全身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如渗出的各种酶,坏死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细菌、毒素及渗出液等,有利于本病的预后。可经腹壁插入多孔硅塑料管,将含有肝素、抗生素的平衡盐液注入腹腔,每次1000~1500ml,约15~20分钟后注完,保留20~30分钟,然后放出灌洗液。依据渗出液的改变,每1~2小时重复一次,注意勿伤及肠管及注入量大时加重呼吸困难。

⑤胆道手术:对胆道结石、蛔虫等,应作适当处理,才能提高手术疗效,但勿进行侵袭性较大的手术。

预后及预防

急性胰腺炎的病程经过及预后取决于病变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水肿型1周内恢复,不留后遗症坏死型病情重而凶险,病死率高,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胰功能不全,极少数演变为慢性胰腺炎,影响预后的因素:年龄大、低血压、低白蛋白、低氧血症、低血钙及各种并发症

预防: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饮暴食 复习思考题

1.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2.胰腺炎病人有哪些表现时应按重症胰腺炎处置? 3.如何评价血尿淀粉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4.简述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月子里遭遇急性乳腺炎 篇6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因为乳头易被吸破,细菌由此入侵,乳汁瘀积,易于细菌繁殖而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红、肿、热、痛,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发热。如处置失当,易形成乳房脓肿。急性乳腺炎是月子里的常见病,一般以初产妇较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如不及时处理,则易发展为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乳腺炎。

为何会患上急性乳腺炎?

乳汁的郁积不会哺乳的初产妇,往往在哺乳时未让婴儿将乳汁吸尽,致使乳汁郁积在乳腺小叶中。特别是一旦乳头发生皲裂,哺乳时会引起剧烈疼痛,更影响产妇的充分哺乳。此外,有些产妇的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也有碍于哺乳的进行。初产妇的乳汁中又含有比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更容易引起乳管的阻塞,使乳汁郁积加重。乳汁的郁积又往往使乳腺组织的活力降低,为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细菌的入侵急性乳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比较少见。细菌侵入的途径有两个:

由于哺乳不当引起乳头皲裂,然后细菌从裂口侵入,再沿淋巴管蔓延至皮下和腺叶问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引起蜂窝组织炎。

另有一种在医院内流行的乳腺炎,多由耐青霉素的菌株引起,病菌通过婴儿的鼻咽部,在哺乳时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叶,在郁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腺叶的感染。

急性乳腺炎都有哪些症状?

乳汁郁积期此期为病程早期。开始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乳腺肿胀疼痛,出现界限不清的肿块,伴有明显的触痛,表面皮肤微红或颜色未变。乳房肿块主要是乳汁郁积和淋巴、静脉回流不畅所致,如能积极治疗,多能消散。

蜂窝组织炎期炎症继续发展,症状更为严重,多有寒颤、高热。乳腺的疼痛加剧,常常呈搏动性。表面皮肤红肿发热,伴有静脉扩张。腋下可抚摸到肿大并有压痛的淋巴结。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如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则浸润更为广泛。感染严重的,可以引起败血症。

脓肿形成期炎症逐渐局限而形成脓肿。脓肿可以是单房性的,亦可以是多发性的,脓腔之间有纤维间隔隔开,甚至可以在先后不同的时期形成几个脓肿,使病程迁延。脓肿的部位也有深浅的不同。表浅的脓肿波动明显,可以向体表溃破,或穿破乳管从乳头排出脓液。深部的脓肿,早期不易出现波动感,如未经及早切开引流,则慢慢向体表溃破,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也可以向乳腺后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内穿破,在乳腺和胸肌之间形成乳腺后脓肿。少数乳腺脓肿的病人,在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以后,可形成脓瘘或乳瘘,经久不愈。

患了急性乳腺炎要怎么办?

用绷带或乳托将乳房托起。早期属乳汁郁积期的病人,可以继续哺乳。局部可用冰敷,以减少乳汁的分泌。

炎症明显的乳腺炎患者,应陔暂停哺乳,但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使乳汁通畅排出,防止郁积。局部可用湿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的局限化。

早期炎症可以采用抗菌药物封闭疗法。

必要时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一旦形成脓肿,则应当及时将脓液排出。

范围较大的脓肿或穿刺抽脓效果不好的病人应行切开引流术。

月子里如何预防急性乳腺炎?

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头损伤,若乳头破损,细菌可由此入侵。在妊娠期,应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乳头内陷,可经常通过挤捏、提拉乳头加以矫正。做好婴儿口腔卫生,婴儿不可含乳头入睡,避免细菌直接侵入乳管,哺乳后应用温水清洗乳头,一旦乳头有破损应及时治疗。

避免乳汁瘀积乳汁瘀积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应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每次哺乳应让乳汁吸空,如有瘀积,可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乳汁排空。患病早期,脓肿尚未形成时可采取乳房按摩,使郁滞乳汁得以疏通,在按摩前先用热毛巾外敷患侧乳房10~15分钟,再在患侧乳房上涂上少量润滑油,自己可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逐渐施加压力,将瘀滞的乳汁逐渐推出。

如有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时,可考虑终止哺乳。常用终止乳汁分泌的方法是:炒麦芽60克,水煎服,分多次服,每日一剂,连服2~3日。

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现状 篇7

1 手法按摩

对于乳汁淤积、郁乳期患者,林文津等[3]采用揉推排乳手法治疗早期乳腺炎,揉推手法可快速疏通乳络,排出淤积宿乳[4]。方法为:患者取坐位,先在患部涂少量母乳或润滑剂,以免揉推时擦伤皮肤;术者左手托起乳房,两手四指并拢、指尖相对,指尖靠近胸壁托于乳下,上下抖动,频率要与乳房摆动的振幅一致,约1~2min,放松乳房;然后右手五指顺乳络方向,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以扩张输乳管,疏通淤乳;继而采用揉法按摩患乳部硬结肿块,致肿块变软为度:随后采用推抓法,沿乳络呈放射状往乳头处推挤,最后右手拇指与食指尖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通,2~3次/天。乳汁排出不仅减轻了乳腺导管的压力,还缓解了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的压力,对乳房肿块的消散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5]。揉推手法可改善乳房血液和淋巴循环,充分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炎症吸收。揉推手法可使乳腺组织中的肌上皮细胞产生反射性收缩,乳腺管内压增加,使淤积的乳汁排出,同时将细菌排出体外[6]。对于乳汁浓稠胶结乳管者,通过揉推手法施压可排出胶结乳汁栓子,达到疏通乳管、排出淤乳的目的,使郁闭之气得以疏通,淤结之肿块得以消散。因此,揉推排乳手法是该期常用的有效通乳方法,其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宣通乳络、调和气血、泻热消炎的功效,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近90%的患者可一次性治愈[7]。揉推排乳手法治疗早期乳腺炎充分体现了“以通为用、从通论治”的治疗法则。

2 中医内外疗法

彭向莉等[8]采用金黄膏外敷以达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方法为:在系统性手法按摩处理后,采用清水清洁患处并以乙醇对乳腺肿块进行认真细致的消毒,然后于红肿部位外敷金黄膏(天花粉500g、黄柏250g、大黄250g、姜黄250g、白芷250g、南星100g、厚朴100g、陈皮100g、甘草100g、苍术100g,上药粉碎后制成棕褐色性状的软膏剂型)以达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并按时换药,1次/天。李凤鱼[9]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托里排脓,内治法用透脓散加减:金银花30g、连翘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黄连10g、大黄5g (后下)、生黄芪30g、皂刺15g、当归10g,水煎2次,昼夜分服;外治法用火针拔罐排脓,在B超显示下穿刺抽脓。曾金香等[10]对30例急性乳腺炎治疗组患者用艾叶、生姜制剂热敷双乳,配合按摩手法,其疗效优于采用温开水热敷的对照组(P<0.01)。李香[11]对治疗组48例患者施以毫针刺肩井等穴,以及乳房揉、拿、按、捏等和乳头牵拉等手法,总有效率优于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的对照组(P<0.05)。

3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充分发挥患者家属及其情感支持在心理护理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林敏等[12]入院当天及次日每天1次、之后每2~3天1次,每次进行心理治疗20~30min,直至患者出院前一日。第一日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性格特点、焦虑、抑郁程度,同时介绍医院环境、病区规章制度,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疑虑,改善心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次日的心理干预重点是:根据前一日收集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运用心理学方法,去除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树立积极心态;应用松弛技术,降低应激程度,掌握有利信息,获得家庭支持。干预方法包括认知疗法、松弛训练、心理暗示法、宣泄法等,其中认知疗法方法为: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找出患者存在的不合理认知,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对患者的提问给予详细解答;告知患者有效的治疗、乳房按摩方法、良好心态对健康恢复的重要性,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与治疗;与患者家属一同讨论患者的心理状况,告知家属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家庭治疗环境。之后每2~3天下午继续跟踪随访,当发现有不良认知,马上予以科学合理的解释。出院前一日再次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由患者自行填表评估。

4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指导,余有各等[13]在溃后期叮嘱患者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乳汁要吸尽,如吸不尽可用吸奶器或手按摩挤出,使乳汁尽量排空。为了预防乳汁过稠而发生凝乳阻塞乳管,应多饮汤水。如乳房出现硬块、乳房肿胀等乳腺管堵塞现象,应及时热敷并按摩乳房,促进硬块消散,并增加哺乳次数。导致急性乳腺炎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侵入途径一是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二是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细菌可直接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至乳腺小叶,再扩散到乳房。因此,对于出现乳头皲裂的产妇,严重者应暂停哺乳,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育婴儿;注意婴儿的口腔清洁,不可让婴儿含乳而睡。另外,应注意营养,合理饮食,加强休息,避免疲劳。

5 体会

急性乳腺炎发病急、转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因此,护理干预应即时有效,早期干预以“通”为主,使败乳、瘀乳、毒乳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调节,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脓性乳腺炎属热毒炽盛、邪正交争最激烈阶段,本期以透浓为要,脓透则火热邪毒随之而泄,中医内外疗法均适用。溃后期旨在通络活血,扶助胃气,生肌长肉,恢复健康,应加强健康指导,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可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亦明显提高。

摘要:急性乳腺炎为产褥期的常见病,以初产妇多见,其疾病发展无论是初期或发展为乳腺脓肿,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哺乳困难,甚至被迫停止哺乳。有研究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本文将对手法按摩、中医内外疗法、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综述。

引流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运用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 年龄20岁~30岁, 发病时间大部分都在产后1个月~2个月左右。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局的部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且均已停止哺乳, 依据《外科学》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确诊。

1.2 方法

根据患者脓肿范围大小采取局部浸润或局麻加基础麻醉, 沿着乳腺做放射状弧形切口, 注意保护乳腺管以免形成乳瘘, 深部脓肿采取乳房下缘切口在脓肿最低点做对口引流。术后常规置引流管加压包扎引流, 每天冲洗换药, 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治疗

每天需坚持仔细观察患者的各种症状, 及术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 术后勤测体温、血常规等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转归。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全方位术后护理, 还可以教给患者和家属一些小的康复措施,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 结果

35例患者经引流术治疗及术后全方位护理, 均基本痊愈, 且未出现并发症。

3 护理

3.1 切口护理

术后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切口, 虽然手术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了脓肿的问题, 但术后一定要注意清洁, 及时换药, 以及注射相关抗生素药物, 以免切口感染, 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痛苦。还有在测量血压或者抽血时尽量避开患侧, 以免加重乳房肿胀, 影响术后康复。定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

3.2 心理护理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 由于产后极度疲劳, 切口疼痛, 面对婴儿的哭闹常表现出焦虑、烦躁的情绪。特别是现在一些家属有一种用各种营养奶粉喂养婴儿, 而不是用最理想的母乳喂养下一代的思想,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予以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喂养的知识, 多与患者交流, 解决其心理上的误区和困扰, 增强其自信心。而对于其亲友, 我们可以发挥产妇家属及朋友的强大力量, 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提出好的建议, 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劝说他们做到:对待患者要有耐心, 对其出现的焦躁的心理反应要理解, 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与爱护。在患者出现亲友们不能及时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联系院方, 以便及早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架起一道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 消除误会, 使患者、家属、院方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做好术后全方位护理工作, 促成患者早日康复。

3.3 其他护理

我们不仅要从生理的角度护理伤口, 从心理的角度照顾患者的情绪, 更要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院方还应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适宜的光照, 温度及湿度可使患者感到身心愉悦;患者不应进行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提重物, 但也不能完全不运动, 少量、轻微的运动是有助于康复的。

总之, 术后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 以便患者身心健康, 做到完全康复, 进而更好地哺育下一代。

参考文献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疗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26岁,平均26.4岁;初产妇896例(91.4%),经产妇84例;发病时间1~6 d;乳头内陷者18例;左侧460例,右侧440例,双侧80例;发生在产后1周内16例,1~2周34例,3~4周860例,第5周38例,5周以上32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乳房疼痛、乳房包块、乳房肿胀,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有畏寒、发热、乏力等症状,高热者36例。大部分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同程度偏高。30例患者经彩超证实为脓肿形成,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者168例。

1.3 治疗方法

用毛巾在20%硫酸镁温水溶液中浸湿后,在乳房包块处持续局部热敷,每次30 min,毛巾变凉后更换,每天4~6次,每次热敷后均要通乳排奶[2]。涂少许凡士林于乳房疼痛处,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五指分开,自乳房根部,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呈梳理式抓拿,抓拿力由轻渐重,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而是顺着乳管的方向,施力下压,将淤积的乳汁慢慢排泄出,大约10次。再用右手示、拇2指拉住乳头向上牵拉,以扩展乳晕区的输乳管。然后4指托住乳房用两拇指稍用力自乳根部向乳头挤压,使乳汁排出,重复几次,使包块变软或消失。体温升高及血常规白细胞偏高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与支持治疗。脓肿未形成者,可正常哺乳。脓肿形成者,如脓肿较小、单个脓肿、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可穿刺抽脓,腔内注药治疗。每日或隔日穿刺、注药1次,直至治愈。如脓肿较大、多个,患者合并寒战、高热者,应及时切开引流[3]。局麻下波动最明显处切开,脓腔较大者,手指要分开纤维间隔,排净脓液,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腔内放置油纱布,每日或隔日换药,直至脓腔闭合。如合并乳漏者,要及时断奶。

2 结果

6例患者并发小脓肿,经局部穿刺注药后治愈。24例并发大脓肿者,经切开引流及断奶后,逐步治愈。其他患者均经局部热敷、通乳排奶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引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两个主要原因[4]。乳汁淤积常见原因有:(1)乳头或乳管异常,如乳头内陷或乳头偏小,婴儿吸吮不便或费力;既往有手术史者,可能导致乳管粘连,而使乳汁排出不畅。(2)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或婴儿吸乳少,无法使乳汁完全排空。(3)乳头皲裂,产妇疼痛拒绝哺乳,而使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的原因有:(1)产妇哺乳后对乳房保健与清洁不够。(2)乳头、乳晕处皮肤皲裂。(3)婴儿口腔合并感染。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如青霉素不过敏者,可首选青霉素治疗。如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5]。针对病因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乳腺炎的发生。乳头内陷严重者,妊娠前要手术矫正;较轻者,可作乳头操,经常、反复牵拉乳头使其内陷改善[6]。严重乳头内陷或无乳头者,产后无法哺乳,产后应立即断奶处理。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产后尽早诱导排奶,保持乳汁排泄系统畅通。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要提高认识,避免该疾病的发生。

一旦患上乳腺炎,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局部湿热敷及通乳排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疗效可靠。本研究中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处理后均治愈,且无任何副作用,不影响正常的哺乳,产妇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98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湿热敷、通乳排奶、脓肿穿刺排脓或脓肿切开引流等。结果:6例经穿刺排脓后治愈,24例经脓肿切开引流后治愈,其他患者经早期通乳排奶后治愈且无并发症。结论:乳腺炎的早期诊治非常关键,早期局部湿热敷、通乳排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通乳排奶

参考文献

[1]徐增祥,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39.

[2]杨凯平,李东梅,牛春梅,等.手法疏通辅助治疗哺乳期急慢性乳腺炎[J].护理学杂志,2008,23(24):57.

[3]李朝安.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2(6):491.

[4]朱锡琪,李玉珠.乳房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74-76.

[5]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3-354.

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切开引流术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6例,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实验组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 (26.4±2.7) 岁, 其中初产妇31例, 经产妇12例;对照组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 (27.1±1.9) 岁, 其中初产妇28例, 经产妇15例。对两组患者年龄、产妇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行切开引流手术后,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停止患者哺乳并排空患者乳汁, 保持其乳房的通畅性;禁止患者剧烈运动, 保证患者睡眠充足, 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 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注重营养均衡, 增强患者免疫力,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1.2.2 综合护理干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 注意对伤口的护理, 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注意患者引流管的位置以及通畅性, 并观察其引流液状态的变化, 对其细菌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相关医师, 及时进行治疗[2];进行局部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急性乳腺炎疾病的特殊性, 不仅使患者遭受着身体上的疼痛, 且也使患者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端正工作态度, 尊重每一位患者, 真诚的对待患者, 叮嘱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 对其局部疼痛患者施以适当的辅助性治疗, 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及时将术后的治疗效果告知患者, 减轻患者的压力;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在其哺乳的前后, 需要使用温水对其乳头进行清洁,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且哺乳后需要将其乳汁排空, 保持乳房的通畅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并通过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进行表达, 得出得分情况;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并通过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表达, 得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实验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主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喂养方式不当以及病菌入侵所致。产妇的乳汁富有丰富的营养, 在其发生淤积堵塞的情况下, 会使病菌入侵到乳汁中, 这时, 营养成分较高的乳汁就变成了病菌最佳的培养基, 使病菌得到大量的繁殖, 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一定的影响[3]。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在进行切开引流术后, 得到综合护理, 能够改善病情, 促进患者的康复[4]。通过以上研究可得, 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且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可知, 相对于常规护理, 在患者进行切开引流术后施以综合护理, 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进而促进患者康复[5,6,7]。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 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切开引流术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6例,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 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 实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 (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 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 对急性乳腺炎行切开引流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秀英, 罗凤, 石果, 等.53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5) :1712-1713.

[2]马国喜.引流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04 (2) :122-123.

[3]刘香云.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 (36) :458-459.

[4]戴菲, 潘翠柳.26例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7) :3802-3803.

[5]冯建霞.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05 (21) :133-134.

[6]连燕云.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34) :212-213.

上一篇:肾性贫血的综合治疗下一篇:促进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