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集聚

2024-07-08

资源型产业集聚(精选十篇)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1

一、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

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产业工业园区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与知识依赖的特点,产业集聚下社会资源配置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促进各种资源在高新区产业的集聚。一是融资制度创新。必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制,扩大风险投资资本来源、规模、数量,引导风险资本投向工业园区建设中;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创新人力培养机制,解决人力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需要改革教育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企业激励,培养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潜力等方面入手;三是管理制度创新。具体包括:(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我国科技管理的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化,造成管理机构重叠、长期规划制定的不科学、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只有创新和改革传统管理思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科技管理机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2)国家财政制度创新。首先保证国家财政对高新区产业投入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保证财政政策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加大财政、公共财政对高新区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公用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刺激产业集聚的市场需求,从而引导财政资源向技术产业集聚;(3)国家税收制度创新。目前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一些税收优惠操作环节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因此完善税制改革,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将税收政策重点放在产品研发、技术转化环节上,而非单纯注重对结果的奖励上;(4)法律制度创新。根据产业发展进程和社会实际需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各种法律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度,对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正式的法律制度环境非常重要;(5)产业结构政策创新。保持并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强化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必须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调整改造,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

二、强化区域文化培育

区域文化包括两个本质内容:一是精神气质(创业精神),即体现在创业者身上的创新精神、判断能力、奉献精神、诚信度、纪律观念等有关职业价值观;二是文化素质(文化技艺),即体现在一个地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操作能力等。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互不相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区域文化培育,有利于加速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净值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强化区域文化培育目标,一要鼓励要素自由流动;二要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三要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四要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包括政策法规、技术熟练程度、规制主体、媒介主体服务水平等。

三、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首先,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其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发展经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政策环境、良好的政治待遇和宽松包容的学术研究环境,积极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确保引进国外智力的同时,留住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再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通过收入分配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在人才考核中,对于有特殊天赋和非凡创造力的人才,需要打破常规评价标准,对科研高技能工作者实施“一人一策”的考核评价指标,营造出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最后,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应充分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把握创新型人才成长成功的规律,针对人才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开发方法,注重实施差异化战略。

四、优化金融资本环境

金融业对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金融资本支持和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作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直接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通过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要优化金融资本环境:第一,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第二,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一方面大力寻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此外,通过利率、汇率机制和优惠的金融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改善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

首先,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要实现招商引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应上升到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高度;其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保障,关系到城市长远发展。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投资巨额性等特点,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政府投资领域,目前应积极改变政府单一的资金投入现状,引入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城市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既存在“市场缺陷”,也存在“政府失灵”。加快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

六、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面对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紧迫且具特殊性。为此,一要借助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充分借鉴或利用特区已形成的各种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来实现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促进高新区内核心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将高新区规划与特区的总体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做好高新区产业规划和布局;二要积极招商引资,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充实的技术和资本要素。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引资,这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成功,高质量、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不仅能够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为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提供充裕的资金,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三要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薄弱,因此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设立了创业园区。不仅如此,国家也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四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大多集聚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务院明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主导产业,高新区陆续出台有关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在企业落户、土地出让、项目申报、成果认定、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日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集聚,生产一批加工度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有竞争力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007.

[2]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6.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2

调研报告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首批确定的18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总面积8.513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3.7平方公里,发展区1.8133平方公里,控制区3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入驻企业57家,总投资63.2亿元,已投产企业40家,在建17家;累计完成投资61.6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工业项目投资48.65亿元。2010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利税6亿元。今年以来完成投资18.5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3.8亿元,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4.7亿元,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利税4亿元,总就业人口4.1万元,新增3200人。初步形成以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盛电子、茗辉塑胶电子为主的电子和以双杰、百福、金鹰、加盟服饰为主的服装两大产业集群和以现代物流、仓储中心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支撑。

二、人力资源情况

1、现状。截至2011年10月份,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41360人,其中男12408人、女28952人;本省37224人、外省4136人;农业人口35156人、非农业人口6204人;25岁以下12408人、25岁—45岁-1-

20680人、45岁及以上8272人;经营管理人才171人,专业技术人才800人,技能人才1641人,普通工人38748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570人,大专8272人,中专及高中24816人,初中及以下7696人。

2、需求。专业技术人才51人,其中经济师15人、规划师2人、建筑监理师2人、会计师20人、计算机及应用30人;技能人才25人,其中驾驶员8人、收银员10人、园艺2人、电工5人;经营管理人才25人,其中企业高管5人、高级文员20人;普通工人12100人。

三、人才引进主要形式

1、政府支持。园区管委会、县人社局以及教体局协助企业发布信息招聘员工,协调处理有关难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县中等职业学校与骨干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形式,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利用自身雄厚资金、专业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对学校进行帮扶;学校采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代加工生产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输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同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的长足发展。目前,投资3亿元的县职业中专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可招生5000人,每年可为企业培训输送专业技能人才1200人。

2、召开专场招聘会。产业集聚区和县人社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招聘现场会。

3、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用工招聘信息。

4、企业通过老员工介绍新员工。

四、当前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罗山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起步期,许多企业尚处于筹建或发展初期阶段,企业及园区周围配套实施不够齐全,因此当前园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企业反映用工中存在的问题

1、罗山县工业基础原来较薄弱,产业工人人数稀少,一般工人不够稳定,技术工人、熟练工人较缺。普通工人短缺是制约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站的最大瓶颈。特别是服装加工、电子装配企业普工紧缺。

2、企业招聘的新员工基本上没在企业工作过,还存在农村劳作中的一些较为随便的习惯,迟到、早退现象较多,管理严格就辞工不干。

(二)影响员工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问题:许多企业筹建初期,管理不够规范,对员工的教育宣传不到位,管理工作上一开始不够细致,沟通不够;对员工素质不满意,管理上有粗暴现象,引起员工不满,影响到员工的稳定性。少数企业工资偏低,待遇较差,直接影响员工流失。

2、员工来源问题:一是受常年在外打工的习惯,大部分劳动力不愿意在家乡就业。二是园区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录用的员工年龄较小,不能适应较长时间单调的重复劳动,也是员工不够稳定的原因之一。三是我县试农业县,农忙时有的员工请不动假,只好辞工。

3、企业创建初期,生活实施不够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也影响到员工的稳定。

4、现在交通发达,与经济发达地区比,员工工资待遇如相差过大,也是造成工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五、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思路

如何开发好企业人力资源,稳定员工队伍,留住人才,促进集聚区的发展,是政府、管委会、和企业都极为重视的确工作,在这方面,也提出好的建议和做法:

1、加强宣传,横向联系,拓宽人力资源渠道

园区管委会和乡镇共同设立招工服务工作站,及时在乡镇一线发布用工信息,服务上门,详细解答,贴近了农村,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用工信息,扩大了宣传面;招商引资的同时,协助企业招聘优秀外来人才,政府出台优秀外来人才来集聚区工作的优惠政策、优惠待遇和奖励政策。

2、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壮大势力

企业发展的好,自身势力强大,不断发展,给人才以用武之地,提高待遇,才能真正留的住人才,留的住员工。企业要在当地职工中培养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增加员工的稳定性。企业在加强经济势力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生活实施建设,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加强与普通员工的沟通,培养员工爱区爱厂意识,创造的良好企业环境;结合当地特点,善待员工,在严格制度的同时,宽已待人,收住人心。

3、强化人才教育培训

(1)制定计划。根据发展思路、资源优势和今后所需人才制定人才

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培训好现有人才。

(2)强化培训,加大经费投入,以罗山县职业中专为依托,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网络,强化组织协调,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构建就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如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力度,加强再就业人员培训工作。

(3)加强交流。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到沿海等发达地区和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带回先进经验,促进本区发展。

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产业环境 篇3

——题记

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并且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而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企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是分不开的,一般有一个或几个大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中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此要尽量避免与大企业竞争,而与大企业分工协作,成为其配套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案例:“我选对了上海”

案例说明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由留美科学家常兆华博士创办于1998年5月,吸纳了美国多位著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界专家和介入医疗界科学家,主要从事各种高科技微创医疗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设立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总部,主要从事产品的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及资本运作等工作;公司在北京设有分公司,主要从事北方地区的销售工作以及公司产品注册登记联络工作。

案例分析

“我选对了,上海的产业集群特别适合新兴高科技企业,公司跨越式的发展也充分证明这一点。”5年前从美国归来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刘道志博士的话掷地有声。这位在天津上过大学的山东人,最后落脚点却选在了上海。现在,有许多像刘博士这样具有留洋背景的人把上海当作回国效力的首选之地。就拿芯片来说,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已在上海显山露水。初显集聚效应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在国际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目前,我国已投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共有8条,其中6条在上海,天津和苏州各有一条。

案例启示

刘道志博士的“我选对了上海”提醒我们对即将所进入产业的关注,包括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创业基本上就是进入一个现有的产业,加入到一个价值链中,为此,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应该考察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情况,以便找到创业的最佳地点与方式途径。

产业集聚主要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这里的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总装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三是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彩电、计算机、手机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而浙江“块状经济”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也可以说低到了极致,比如在北京市场上卖五六十元的布料,在当地不到10元;在外地市场上卖五六元的袜子,在当地仅几角钱。

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有:

一是零部件供货商向多个主机厂供货,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分工深化,不仅主机厂,而且零部件厂,以及为其配套的次一级零部件厂,都有较高外部采购率,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更加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综合来看,这种分工模式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双重好处。

二是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

三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一家企业干了,可以方便地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

四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 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 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 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五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集群聚集机制研究中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体系研究,尤其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入和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在创新体系这个环节上,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又会加速形成产业集聚[1],即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油气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由于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产品线丰富等特性,加之其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足够的淡水资源以及充分的环境容量等条件,油气资源产业较之其他产业更具有先天的空间可集聚性[2]。而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关系来看,假如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导向和政策不鼓励或不支持油气资源型产业集聚的网络化发展,结果只能是油气资源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导致集群化不能实现,油气资源富集区域永远处于富饶的贫困状态,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即陷入所谓的“资源诅咒”陷阱。而国内学术界目前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为重点,对资源型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关系的研究亟待加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将基于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的视角探讨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基于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油气资源产业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北及西部等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尤其是西部由于拥有全国近30%的石油储量和超过80%的天然气储量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然而,本研究的前期研究成果[3]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一是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产业布局存在“重上游,轻下游”的倾向,导致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产业链过短,易于演变为单纯的油气资源输出地,导致油气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二是西部地区油气产业集聚并没有引发相应的创新集聚,导致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明显增强,以致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主要是以下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绝大多数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尚未形成创新的产业集聚及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1.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

油气资源产业集聚主要是依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单一,尤其是上游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产业链条不完整。由于科技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油气资源开发企业,而我国的油气资源开发企业多为国有大型企业,技术专用性强、生产作业封闭、社会化协作程度低,技术创新的外溢度小。加之长期受主管部门垂直领导,自成体系,与地方协调性差,在这种格局下,政府难以帮助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企业的技术资源又难以发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

2. 知识流动与扩散的半径狭小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简单的供给链形式决定了低程度的多样性和活力缺乏是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先天不足的特性,互补性、网络性的集群特征很难在油气资源型产业集聚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专业性的特点表现得过于突出。这种局限性再加上政府对资源型产业的强烈干预,使得油气资源产业集聚乃至整个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发展受到很大约束。如我国许多油气资源富集的地区,在国家经济分工格局中被定位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这种定位和格局忽视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在区位布局上的不均衡,这也正是中西部资源富集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之一。从产业集聚角度来看,油气资源型产业集聚内成员间基本上没有形成知识流,对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较弱,由于缺乏知识创新和知识流,整个系统趋向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3. 研发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初级阶段,研发平台建设着眼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它通过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将政府的资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以及企业的生产制造研发能力联合在一起,完成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项目研发,提供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从而整体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我国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在研发平台的建设上,却存在如下的明显不足:一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不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各自强调大而全的发展,尽管科研投入总量很大,但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缺乏资源的共享机制;二是石油天然气产业研发平台的区域布局极不均衡,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研发机构的区域布局更偏重华北和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分布于全国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中,华北地区就占72%,而西部地区仅占17%,东北地区占11%。

4. 组织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我国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以及经济中的条块分割等,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和创新资源的配置,属于典型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4]。这种结构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深层问题便逐渐显现:首先,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组织结构的等级化、权力的集中化和机构职能的专门化,使得这些区域政府的决策效率低、创新激励不足,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其次,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政府与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它们的需要;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内企业间缺乏信任与合作;行业间缺乏交流,各产业领域难以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工商界的联系不足。最后,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组织结构的影响,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发展大多较为封闭,而且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们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现存创新体系的封闭性。

5. 推动产业及区域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匮乏

由于我国多数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劣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在人才自主流动、自由择业的条件下,不仅难以从外界吸引优秀的人才,还出现大批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导致创新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加之我国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长期依赖资源开发企业,造成这些区域不但缺乏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创业的传统,而且劳动者也缺乏相应的技能,缺乏能组织与领导企业实现创新的人才。

三、构建基于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

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因此,以提高产业集聚的竞争力为直接目标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来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核心是通过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融合,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结合。

1. 拓展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

在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应大力加强下游加工产业的配套发展,完善资源产业链条,使资源开发同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相结合从而带动其向技术扩散效应更强的关联产业扩展,增强资源型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形成上、下游关联、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功能互补的更完整的产业链。

2. 建立依托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的科技研发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在产业集聚中构建有效的科技研发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战略的切入点。它既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内相关行为主体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中心,也可以依托产业集聚内某大型石油企业的研发中心进行组建。由于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共用性、外部性、基础性等特点,使得企业对共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往往不足,需要政府加以干预,通过对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某些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为产业集群乃至整个区域的创新提供环境。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推动同行业企业建立竞争前的研发联盟或建立以石油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研发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联合开发机构和平台,加强同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和研发机构之间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阶段的紧密合作,以共享信息与知识,分担不确定性和财务风险,共享研发收益。

3. 优化组织结构设计,推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

创新的本质要求减少组织的层次,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王缉慈就曾指出,区域创新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制度性手段,它可以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5]。因此,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级式的组织结构,创立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这种网络结构应该能够为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4. 多元化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的效率

我国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创新资源主要集中于油气资源企业,长期以来这部分创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而且在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由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创新的封闭,致使许多创新资源整合不足,造成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浪费。因此,有必要通过整合、优化配置区域创新资源,促进新知识的创造和流动,推进产学研的合作,以提高创新资源的效率。首先,应注意发挥油气资源产业的优势。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由于资源产业人才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特点,为获取比较优势,可优先发展为油气资源产业配套或服务的产业。如石油、石化行业的电子信息、软件和机电一体化产业,这样不仅启动了内部市场,而且可以在内部市场支持的基础上获得比较优势,进而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与此类似,可考虑将油气资源企业的人员、技术转向为油气资源产业配套或服务的企业,对于科研机构也可以实现创新资源在同一类型主体之间的转移,通过以上措施改变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创新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其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我国的油气资源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己经拥有了一系列国际先进,乃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如胜利油田的水平井、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技术及辽河油田的稠油开采技术等。对于这些拥有核心技术资源的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它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创新资源。如大庆油田凭借世界领先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探索出了“以技术换资源”的海外拓展之路。第三,整合区域内的创新人才。通过发展教育,引进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等举措,完善对区域内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的素质。

5. 积极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产业集聚化的形成及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而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区域产业文化。我国的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尤其是西部大多位于偏远地区,地域的封闭性限制了文化交流,也切断了创新文化传入的渠道,而文化的相对落后,导致人们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加之长期发展单一产业,造成决策者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因此,要推动油气资源富集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就必须构建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首先,由于产业集聚具有根植性的特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的。因此,应以创新环境和制度的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和特定要素市场为集群发展服务,支持产业集聚不断注入创新因子,提高产业集聚的创新能力。其次,应积极促成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网络的形成,促进知识的传播扩散,实现集群创新要素和创新网络的协同互动。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0

[2]费文博,于立宏.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石化产业为例[J].统计研究,2009,11:36-43

[3]胡健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12

[4]胡健等.油气资源富集区域产业成长与技术创新[M],科学出版社,2010.12

[5]田红娜.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创新体系营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6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5

尊敬的企业负责人:

您好!由衷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本问卷。

本次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xx区产业集聚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和发展需求,以便政府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产业集聚发展规划,为区域内的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与服务。请您支持我们的调研,并在您认同的选项上打“√”或在“_”上填写相关内容即可。对您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且只用于政策研究。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

企业地址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

1.贵公司属于: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其他。

2.贵公司所从事的行业: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3.贵公司员工人数:___________名。

二、产业集聚发展状况调查

4.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单选):

□吸引人气;□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5.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单选):

□竞争加剧;□人员流失;□成本增加;□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6.您希望以什么形式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单选):

□商务楼宇;□创业、创意园区;□特色街区;□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7.您认为xx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单选):

□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优惠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阻碍xx区产业集聚发展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交通不够便利;□缺乏合适的经营人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服务体系和设施不够完备;□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无完整产业链;□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9.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必须具备哪些重要条件(可多选):

□交通条件;□人才资源;□接近产品市场;□依托当地的技术力量(接近高校、研发机构);□与本行业具有密切上下游关系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税收等优惠政策。

10.您认为xx区应该优先集聚发展哪些产业(可多选):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11.您希望政府开展哪些工作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可多选):

□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规范市场和产业发展;□区域品牌的推广;□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政府不用介入。

12.您对xx区产业集聚发展持什么态度:

□赞成□反对

产业集聚的青岛愿景 篇6

2012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历时近三年完成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发布。在此之前,青岛市也刚刚发布了《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虽然两个文件规划指导的范围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通过产业转移、产能的调整和优化,增强产业集聚和区域竞争力。

《规划》给青岛的工业产业集聚区描绘了一个愿景,只是这个愿景,还需要拨开许多现实的“迷雾”。

不断变换的概念背后

自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从经济技术开发区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再到如今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概念不断变换。包括区域内部的软件园区、动漫产业园、生态产业园、创意文化产业园、信息城等在内,这些时而“改头换面”、时而新冒出的园区和新城名称,把一个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但却标签鲜明。不断变换的概念的背后,则折射着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的产业集聚趋势。

通常人们认为,产业聚则城市兴,一个地方只要能聚集大量的企业,这个地方的经济就一定能迅速发展。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却在一步步地证明,规模可以产生效益,但区域竞争力的强大与否并不单单取决于规模,更取决于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产业质量、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完善程度等。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产业集聚上走的都是“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战略,青岛也不例外。正如城市在招商引资时,要经历先“引资”、后“选资”的过程一样。对处于工业化初、中级发展阶段的城市而言,外延式的发展思路并不被诟病。但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外延式的发展战略需要向“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的内涵式战略转变,这样的转变,是青岛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的初衷,也是要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的青岛的转型思路。

就产业规模论,根据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的调查统计,截至2011年底,青岛有一定产业基础和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聚园区76个,有规划、尚未形成规模的24个,规划总面积约88367公顷。这100个产业集聚区只占了城市土地总面积的8.3%,但其创造的约6549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却占了青岛工业总产值的51.8%,园区平均产出强度每公顷741.1万元。

自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来,截至2012年初,我国确定了三批共185家示范基地。截至去年底,青岛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批准的4个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岛家电及电子信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是青岛市仅有的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则分别是青岛高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船舶制造产业集聚区、城阳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

2015年,青岛计划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扩大为7个,单个产值超过400亿元;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2个,单个产值超过300亿元。

集聚度排第9

经济学上用来测度产业集聚的方法有很多:集中度、区位熵、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DO指数等,正如“集中度”计算方法简单,能形象反映产业集聚水平,但却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一样,产业集聚区也不是企业简单的集中,而更讲求发展的集约和功能的集合。

若论工业聚集区集聚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以74.7%,排在第1位。青岛排名第9,远低于成都的水平。青岛集聚程度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内部“大集中、小分散”现象明显。比如青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散在黄岛、城阳、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七个区市,布局的分散削弱了这一产业的集聚度,也使其一直以来都未真正成为城市所期待的主导产业。

在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园区管理处处长傅绍春看来,“大集中、小分散”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区别对待,同质化程度高的产业,应通过“以大带小”,推动横向整合,提高单个企业产业集聚度。如果差异化程度高,可以引导企业纵向整合,“齐头并进”。

事实上,除集聚度偏低之外,青岛产业集聚区也存在诸多城市产业集聚区所共有的一系列问题: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定位不清、土地管理乏力、供需矛盾突出、管理体制不顺、软硬环境不完善等。

在我国,产业的发展始终脱不开土地问题。集聚区建设初期,“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模式正是为了尽可能满足投资方对土地的要求,所以造成了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足。傅绍春告诉记者,对于集聚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会根据集聚区年度综合评价,动态调整土地政策。比如对于综合评价较差、土地管理混乱的集聚区,将不再新批用地指标,对先期入园但不符合现行产业政策的企业也将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青岛产业集聚区突出的问题在于,布局规划滞后和区市集聚区之间的无序竞争。从单个集聚区来看,存在投资项目进入在先,集聚区规划在后的问题,部分集聚区建设以投资者的要求为导向,而投资者经常会超越原有集聚区划定的界限,这就使得集聚区发展丧失了应有的集聚性和稳定性,导致产业定位混乱。

如何解决100个集聚区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规划》提及的原则是:巩固、整合、调整。在保留33个主导产业突出且空间范围明确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将处于同一区市、产业相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41个集聚区,整合为17个新的集聚区,而将产值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与“十二五”规划不相适应、发展潜力不足的26个集聚区,放置在规划之外。调整后的50个规划区将包括28个主导和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以及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根据《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50个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300亿元。其中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达到1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达到4300亿元,集聚度由51%提升到65%以上。

“第三意大利”的启示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学科对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重新研究,被引用最多的案例就是以创新性中小企业网络为特征的“第三意大利”和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美国硅谷。

人们熟知美国硅谷,但对“第三意大利”却并不熟悉。“第三意大利”指的是意大利东北部到中部的农业地区,随着20世纪50年代欧洲工业复兴和该地区发展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工业的希望破灭,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传统产业的集聚,使该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最终走向发达的工业经济,并以其成功的发展模式为世界所借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第三意大利”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的总结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靠近性;部门专业化;中小企业为主;在创新基础上的企业间密切合作和激烈竞争;社会文化的同一性;企业间信任和积极的自治组织;支持性的区域和地方政府。

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第三意大利”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提供了一种启示,就是要形成专业化的企业集群和生产协作网络,依靠技术创新保持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我国,“产业集聚区”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词汇。但产业聚并不意味着城市兴,区域竞争力的强大与否,其实并不在于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它所布局的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于产业集聚区内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度,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自身的创新能力。

对此,傅绍春向记者介绍,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各类企业均能在青岛工业产业集聚区内找到,但从价值链条上看,大多企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和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基本相同。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不同集聚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电电子、船舶、高端装备类的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要稍强一些。

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然是青岛招商引资、新项目落地和城区老工业企业搬迁的主要选择地。据统计,2011年集聚区有近500个新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投资约700亿元,约300多个项目签约。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7

关键词:耦合,熵值法,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环境资源

我国海洋经济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势头依然强劲。为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人类生产活动向海洋进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世界海洋大国纷纷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对我国而言,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十二五规划的国家战略, 而且仍然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由此可见, 海洋产业无论是从自身实力还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 都有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潜力。长三角地区指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 是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重地。其中, 201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海洋总产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0.35%, 与往年大致持平。海洋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有较大的贡献, 2014年长三角海洋总产值占长三角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为12.8%。因此, 长三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战略意义上既有地区重要性又有国家重要性。而研究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的耦合关系对于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关系

1. 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的重要性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 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可以产生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对集群内企业整体功效的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而且产业集群特有的自我强化功能可以保持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对区域经济有极大的拉动作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走向集聚是必然趋势, 而如何将这种产业集聚充分优化升级以挖掘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因素。

影响海洋产业集聚的环境资源因素不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资源要素, 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资源要素, 具体由自然资源、能源、资本要素、科技要素和人力资源构成。环境资源要素是支撑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社会环境资源要素的具备与否直接决定了产业集群能否产生。虽然自然环境要素并非产业集群生存的必备条件, 但是鉴于海洋产业自身的特点,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海洋产业最初集聚的动力和进一步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力。

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对于促使海洋产业集聚扩张升级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

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作为两个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系统, 它们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又互为助力的复杂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来描述。“耦合”原指两个以上 (包括两个) 电路元件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存在密切联系且彼此影响, 并互相传输能量的现象, 其后被引入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其内涵引申为两个以上 (包括两个) 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制约与促进共存的动态关系。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以发现两个系统在彼此互动中的主导者是谁, 以及判断出二者耦合发展的类型, 对于寻求二者的动态均衡以及各自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为衡量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首先要建立它们各自的评价函数, 可将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的评价函数分别设为f (x) =、g (y) =, 其中 (i=1, 2, ……n) 和 (j=1, 2, ……m) 分别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和环境资源系统各指标的标准化值, 分别为和的权数。

鉴于物理学中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没有量纲的限制, 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单位数据序列的离散程度。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和环境资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表示为:

为增加耦合度指标的区分度, 设调节系数k=8, 耦合度模型变为:C= [4f (x) g (y) / (f (x) +g (y) ) 2]4。

C (0, 1) , C越趋近于1,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两大系统的耦合程度越高。耦合度模型能够很好地衡量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 但同时具有不能反映两个系统各自发展水平的弊端, 无法分辨协调水平的高低。为弥补耦合度模型的不足, 反映协调水平的高低, 在耦合度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耦合协调度模型:R=C×P。其中, P=af (x) +bg (y) 为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数。鉴于两个系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权数a、b相等, 皆为0.5。R的取值范围同样在0 到1 之间, 详细划分可得以下评判标准:R<0.4, 严重失调发展;0.4R<0.7, 失调发展;0.7R<0.9, 协调发展;R1, 优质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明确耦合发展类型, 还需要考虑指标的取值范围:f (x) /g (y) >1.2, 海洋产业主导型;0.8≤f (x) /g (y) ≤1.2, 发展同步型;f (x) /g (y) <0.8, 环境资源主导型。

三、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处理

本文指标选择是建立在黄瑞芬、王佩对环渤海商圈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环境资源耦合关系研究中设计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并结合国内其他相关研究对黄瑞芬设计的指标体系的调整且考虑了长三角地区实际的环境资源状况。在资源禀赋水平指标方面, 剔除海洋原油产量和盐田面积, 加入港口货物吞吐量, 将海水养殖面积改为海洋捕捞养殖产量;在环境抗逆水平指标方面, 剔除工业烟尘去除量。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局网站、江苏统计局网站和浙江统计信息网。

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 先利用Minmax方法将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消除极值的不利影响, 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客观赋值法—熵值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的计算值见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已经标准化去量纲处理的各指标2007 年到2013 年的数据, 结合熵值法确定的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和长三角环境资源系统各项指标的客观权重, 计算得出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和长三角环境资源系统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 再根据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 计算出具体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标, 进而判断出耦合发展阶段, 结合f (x) /g (y) 数值, 明确具体的耦合发展类型, 具体结果见表2。

1. 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评价指数与环境资源评价指数

由图1 可以看出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综合评价指数与环境资源综合评价指数尽管在有些年份略有下降, 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而且2007 年到2013 年7 年内, 只有2009年和2012年环境资源评价指数高于海洋产业集聚评价指数, 这说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发展速度与长三角环境资源的改善速度相比具有优势。但是鉴于两大系统具体指标相近且皆成上升趋势, 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在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集聚的同时重视区域环境资源的治理和保护, 两大系统的发展态势皆为良性。

2.耦合发展类型

根据计算得出的f (x) /g (y) 具体数值见表2, 可以判断出, 2007年和2008年, 海洋产业集聚在两个系统的耦合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表明海洋产业集聚在分析初期发展状况要优于环境资源系统。但在2009 年政府加大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使环境资源系统占据短暂优势之后, 2010年到2013 年两大系统呈现同步发展态势, 就耦合发展类型而言, 两个系统同步发展对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一个好的状态。

3.耦合发展阶段

耦合度指标值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表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一直处于改善中。但是鉴于耦合度指标不能反映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缺陷, 需要通过分析耦合协调度指标来具体确定两大系统所处的耦合协调阶段。根据具体计算得出的耦合协调度指标值结合耦合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来看, 2007 年到2009 年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协调性较差, 2010 年和2011 年协调性有所改善, 直到2013 年两大系统总体耦合协调发展。微观上讲, 长三角地区不仅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同时还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想要寻求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两大系统的动态平衡, 使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正向发展, 改善两大系统的发展状况。宏观上讲, 长三角地区寻求的是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之间一种和谐的可持续的共同发展道路。

五、对策建议

1.运用法律手段控制环境资源污染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治理环境资源污染方面, 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规范高污染企业的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应该在综合考虑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的同时, 在法律法规中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环境资源保护与治理中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

征收环境资源污染税。征收环境资源污染税可以明确环境资源污染的责任归属, 提高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减少污染的同时促进企业增加环保设施的配置率和使用频率, 进一步弥补环境资源保护方面机制不完善的漏洞。加大政府资金对涉海企业的支持力度。资金支持除直接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以外,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等方式来实现。最终使涉海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 有足够的力量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

3. 环境资源保护与治理中要合理运用行政手段

长三角地区应该明晰海洋管理权限问题,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管理, 严禁长三角地区围海等不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 制定明确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准则, 为长三角海洋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的综合水平。

4.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三角海洋产业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 由于海洋第二产业生产方式多为粗放型, 对环境的破坏性较强。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的同时调整海洋第二产业的结构, 对于第二产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生物业等加大发展力度。

参考文献

[1]傅远佳.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 2011 (9) :126-129

[2]王志红.浙江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2 (7) :19-22.

[3]黄瑞芬, 王佩.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 2011 (2) :39-42.

[4]王艳明, 刘弈, 王静.海洋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J].经济统计学, 2014 (1) :123-136.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面临人才引进难、流失快的困局。

从区位环境看, 南阳地处豫西南, 远离大城市, 不具有区位优势,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从开发区企业个体来讲, 由于大部分企业处于发展初期, 规模小、层次低, 缺乏品牌效应, 无法在薪资待遇上提供相对优厚的条件, 更难以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从业者提供良好保障, 从业环境较差, 对人才吸引力也相对较弱。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 致使产业集聚区的人才资源工作面临人才引进难流失快的困局。“引进难”主要体现在对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要求较高的特殊岗位人才引进难, “流失快”在普通工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调查, 60%以上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在20%以上。

2.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一是占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普通工人招聘难。南阳作为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但由于薪酬上的差距, 其中20岁-45岁年龄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以及长三角等地区, 难以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持续的用工保障, 同时企业普通工人以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 整体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征, 职业期望高, 物质、精神享受需求高, 工作耐受力低, 生活压力承受力低, 与企业的理想用工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一方面不满足于本地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和生活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从业以后经常出现无序流失。二是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产业集聚区就业难。产业集聚区的行业分布特征决定了其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是生产性岗位, 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供给不足, 同时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学科设置滞后于生产需求, 造成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上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 一方面集聚区企业中高层次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本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大量拥向区域外或处于人才闲置状态。

3. 企业用工不规范。

集聚区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的现象, 以中小型企业尤为突出。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 有订单时就大量招收使用员工, 超负荷生产, 无订单就长时间停产, 解除员工的劳动关系, 企业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缴纳社会保险, 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认为签了合同就要受企业约束, 从而也不愿签订劳动合同。部分企业对社会保险政策认识不到位, 为降低用工成本, 不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而一些从业人员维权意识较差, 认为参加社会保险每月要在自己工资中扣除个人承担部分, 不愿参加社会保险。

4. 缺乏整体人力资源规划。

产业集聚区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 在人才的引进、培训、管理、人文关怀、成长平台搭建、薪酬体系构建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要么处于空白状态, 要么简单照搬他人, 很少建立专门的人才资源开发机构,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还处于以“事”为中心, 管理的形式和目的依然停留在“控制人”的层面,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都存在急功近利行为, 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现象非常突出, 只看到培训投入的成本, 而看不到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后所产生的效益, 盲目从员工薪酬方面控制成本。“为我打工”的思想较为严重, 不能自觉地把人才融入企业发展的整体中, 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非常低。

5. 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收入分配制度中, 对人才为企业所作贡献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人才绩效往往以简单的计件工资进行衡量, 而没有真正把技能、知识等隐性要素科学纳入到收入分配体制中去。激励手段单一, 缺乏针对性, 注重直接的物质激励, 轻精神激励, 不注重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福利和社会保障, 忽视人才对工作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导致激励与需要的错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6. 培训体系不完善。

从政府层面来看, 产业工人培训服务中心、公共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社会层面来看, 当地高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培训服务机构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从企业层面看, 95%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 仅30%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 许多企业的培训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 知识、技能更新跟不上, 在工作中实际效果差, 人才作用不能持续发挥。普通工人也由于缺乏系统的入职和基础技能培训, 从而看不到自身在企业的发展前景, 造成流失。

7. 产业集聚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尚未真正形成合力。

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但从当前实际状况来看, 三方主体的各自作用发挥, 尚未形成合力。从政府层面来看, 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服务不够集中、机制体制不够灵活、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企业层面来看, 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从社会层面来看, 社会各类专业中介、培训、咨询机构介入程度不深, 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建设还比较落后。

二、对策分析

1. 树立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

要明确人才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把人才工作纳入产业集聚区的主体工作中去, 以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 进行人力资源整体开发, 同时将引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一样纳入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考核评价体系中去, 强化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 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2. 完善柔性引才政策, 构建人才共享机制。

在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不具备人才竞争优势的情况下, 应尽量绕开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制度、甚至产权制度等体制性壁垒, 大力实施柔性引才引智战略, 探索柔性人才政策的实现方式, 根据人才柔性流动的特征, 加快实施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多形式、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3. 建立与产业集聚区人才需求

结构相适应的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引导当地高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实施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为产业集聚区培养、输送人才。二是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产业集聚区人才培养, 为产业集聚区量体裁衣设置具有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训课程, 满足入驻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三是通过财政拨款和企业自筹的投资模式, 根据产业集聚区内各行业的综合需求, 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的公共实训基地。四是鼓励产业集聚区内具备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 助推企业发展。

4. 提高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选用上要注重科技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的配备, 加强对产业集聚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时, 可聘请专业化管理团队协助管理机构开展服务, 如与人才中介咨询机构签订合同, 委托其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薪酬设计等方面的咨询和专业化服务, 降低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

5. 加大投入, 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把高素质特别是领军型人才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 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 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控, 要求专项资金使用要与产业集聚区发展所急需的重点项目相联系, 将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 依托项目吸纳人才, 依靠人才推动发展, 要实行引进人才资金申报“实名制”, 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6. 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配套设施, 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资源型产业集聚 篇9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集聚度,区位商系数

1 物流产业与物流产业集聚

从狭义上说, 物流产业应该定义为专业化地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它是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配送业等行业的融合, 其边界在于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即第三方物流。但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物流产业, 因为物流服务的绝大部分仍由生产商、销售商自己完成, 或由交通运输、仓储部门提供。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和模糊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内涵不断充实, 外延不断扩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 而非静止的。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当然也不例外。物流业的范畴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可以预计, 现有的运输业、仓储业以及各相关的物流中介业都将归入物流产业的旗下。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业, 服务的对象涉及生产和消费诸多领域。服务业集群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即不可分割性) , 决定了服务产业与消费者的高接触,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需求导向的, 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消费者的地理分布, 需求集中是集群产生的重要诱因。对于制造业来说, 消费相对于生产有滞后性, 制造地可以远离消费地, 所以制造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 是生产导向的。

物流产业是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间的联结点, 它的需求导向不完全相同于服务业, 即物流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是不完备的。集群内部, 制造业主体间是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投入产出关系, 物流业主体间是物流资源的协作关系, 共同结合起来一起创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由于物流各种业态的分工互补性和产业区域市场的相对独立性, 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物流产业, 可以将物流产业集群定义为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所展开的, 以流通过程整体优化为目的, 把分散在多个领域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 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创造特定价值的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集合。

2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中国物流总额迅速增长, 2006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 增长率高达15.1%, 占全年GDP总额6.7%, 占第三产业产值17.1%, 保持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以开发区、保税区、港口、机场以及传统物资储运企业为轴心, 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集群。作为环渤海物流集聚区的重要一环,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南临渤海, 东接朝鲜半岛, 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 是全国物流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2005年辽宁省物流及相关产业产值1585亿元, 占省生产总值的19.8%, 是东北地区的物流枢纽, 第三方物流业物达到全社会物流业务总量的25%以上。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很高, 为发展多城市联动的区域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 大连作为全国九个保税物流园区之一和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 与素有“东北物资集散地”之称的沈阳遥相呼应, 以“两点一线带一片”的方式拉动了全省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物流设施上来看, 辽宁省各种运输方式齐全, 铁路、公路运输十分发达, 兼以航空、港口、大型物流园区和综合性物流中心, 物流集聚程度很高, 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很强, 决定了物流产业对辽宁乃至东三省的经济的主导作用。

物流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直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是否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 以及集群的发展程度。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 产业集中度主要分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绝对集聚度, 二是相对集聚度。绝对集聚度即集中率, 通常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营业额、资产额、职工人数等) 占整个产业的份额。相对集聚度则包括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熵 (E) 指数等。

3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量

根据辽宁省物流产业出口导向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区位商系数作为衡量指标, 通过比较区域物流产业与外部区域的物流数量关系, 来反映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3.1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LQi= (hi/h) / (Hi/H) , LQi为物流区域集聚系数, hi为i地区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h为i地区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Hi为全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H为全国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2006年底全国城镇就业总人数为11713.2万, 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612.7万;辽宁省城镇就业总人数为498万, 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33.8万。

由此可得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L= (hi/h) / (Hi/H) =1.2975

3.2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产值

区位商系数LQi= (ei/e) / (Ei/E) , 其中LQi为物流区域产值集聚系数, ei为i地区的物流产值, e为i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Ei为全国的物流产值, E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区位商系数公式, 设定参数如下: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N= (e1/e2) / (E1/E2)

以第三产业产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T= (e1/e3) / (E1/E3)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第二产业集聚度:LQS= (e4/e2) / (E4/E2)

计算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辽宁统计年鉴2006, 中国物流年鉴2007,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4 数据分析与总结

在大多数集群研究里, 区位商系数LQ大于1, 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规模较大, LQ大于1.12则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

在以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为依据的测算中, 可以看出集聚度高达1.2975, 说明辽宁省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但与全国相似的是, 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从事低端服务的物流人员数量庞大, 缺乏融合基础知识、物流技能、业务资质于一身的中高端专业型人才。目前, 我国各种物流专业教育规模在6.5万人左右, 培育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物流人才, 在各种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各种相关大、中专院校开展物流技术职业教育, 培养急需的物流应用层面和操作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中之重。

LQN和LQT近四年的发展趋势可看出, 辽宁省物流产业产值相对于全国物流产值和省内第二产业产值来说, 是相对高密集的。省内物流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 说明辽宁省的物流产业已经出现了很高程度的集聚现象,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物流产业集群。而在服务业内部, 物流产业所占比重也明显高于辽宁省服务业总体水平。2007年是辽宁省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一年, 两个数值相比2006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 辽宁省拥有1100多家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及厂商, 商业物流业快速发展, 全年物流总量达到9.62亿吨, 总额为12000亿元, 同比增长25%左右。一批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相继落户辽宁, 直接推动了全省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工业在辽宁省是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基于第二产业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强劲的工业实力, 选择第二产业与物流业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的数据结论可比性很高。物流产业集群在初期首先是顾客在区域内的相对集中, 厂商进入, 集聚产生, 此阶段的主导发展因素是集群之外的外生变量, 如消费者的自然居住分布;然后, 集群产生对消费者产生吸引效应, 并吸引外部企业进入, 同时导致内部企业竞争的加剧。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服务范围重叠, 容易产生趋同效应, 资源的紧缺会导致竞争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物流设施建设饱和, 再生能力差, 业务量达到最高点而无法进一步发展, 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变革期、再发展期、衰落期;在这期间, 集群的发展动力逐渐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 如创新能力、合作方式、应变机制及文化等, 决定了服务集群的生命周期。2007年物流业区位商系数高于第二产业, 表明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 未来几年内应会保持继续集聚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秦薇薇.物流产业集中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库.

[2]夏建忠.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初探[J].China storage&trans-port magazine, 2007, (7) .

[3]傅淞.中国物流发展的集群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6, (9) .

[4]王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外高桥物流园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王成亮, 张晓燕.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4) .

阜康产业园产业集聚良性发展 篇10

阜康产业园管委会自成立之初就把建设“服务型园区”列为立园之本, 坚持“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事事关系发展成败”的服务理念, 积极营造“尊商、亲商、惠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创优环境, 提高服务水平。园区强化“保姆式”服务理念, 将产业园所有干部职工打破职能部门界限, 分别对应1至3个项目, 将“项目入园、服务周全”落到实处。对新丰化工、五鑫铜业、新兴铸管、中泰化学等固定资产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 单独拟定优惠政策报请市人民政府。2012年, 园区在仅有2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共完成59宗地的供应, 共收缴土地出让金2.07亿元。同时, 园区积极促进银企合作, 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搭建“政企银”合作融资平台, 帮助企业成功融资。

强化管理, 健全项目引进责任制。阜康产业园建立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 将重点项目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园区干部职工身上, 要求所有责任人建立项目“周进度, 月台账”, 同时编辑《产业园动态》 (月刊) 普发至市决策层及相关市局, 全面掌握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和需求, 第一时间掌握和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一年来, 园区先后协调解决了金象化工、冠阜砂场、巨峰金属、君邦建材、鑫茂顺建材、中泰矿冶等十余家企业草场征用补偿问题, 及700余人的企业劳资纠纷问题;协调甘泉堡工业区解决了中泰化学、天山水泥等企业用水以及阜西区排水管网并入甘泉堡工业区排水系统等问题;建立园区企业经济运行台帐。设专人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 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产能、产量、产品价格和税收等情况, 并初步建立园区企业联席会议机制, 按季度组织召开入园企业例会, 搭建了一个企业间、园企间互通互动的平台。

提升能力,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园干部培训工作, 同时, 重视人才结构的搭配, 建立竞争上岗、年度测评、奖优汰劣的激励机制, 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突出, 有干劲、执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人才队伍。尽可能挖掘高级经济人才充实产业园, 以满足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需要, 同时成立产业园专家顾问团, 聘请了涉及规划、煤化工、氯碱精细化工、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一流专家, 广泛听取专家对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效益、发展定位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及项目审批的效率, 全面提升产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 产业园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园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园区被评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自治区先进集体”。现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07家, 投产企业61家。1~10月, 产业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 同比增长22%, 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 同比增长24%, 完成全年任务39亿元的79.5%, 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4亿元, 同比增长38%, 实现工业增加值39亿元, 同比增长40%, 可全面完成年初各项经济指标。

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 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产业园坚持规划和环保先行, 进一步强化规划指导建设的龙头地位, 提高项目入园门槛, 严格按照各项规划合理布局项目, 确保产业园建设重点、项目布局和投资安排与规划目标保持一致。已完成《新疆阜康产业园阜东区130平方公里概念规划》、《阜东区2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继续投资1 550万元重点完成产业园《阜西工业园92.55平方公里概念规划》、《阜西工业园47.6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阜康产业园下南泉物流片区11.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推行多元化融资模式,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管委会充分发挥时代发展公司投融资平台作用, 巧用市场运作, 在昌吉州范围内率先启动多种融资模式, 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通过BT、BOT等模式实现13项工程的社会化融资, 成功融资11.94亿元, 完成目标任务3亿元的398%。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 590万元 (区、州工业园区专项资金640万元, 国家信息化平台建设专项资金160万元, 自治区交通厅S303改扩建项目建设资金1 790万元) , 超出目标任务1 590万元, 有力助推了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另一方面, 产业园实体市场运营能力日益提高, 通过控股阜康市昱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达到8 700万元建成2.1万平米时代商贸城项目, 一举解决了产业园企业生活服务基地 (甘河子镇) 无现代商业经营场所的现状;组建清源水务公司, 配套健全产业园供排水网络, 针对已确定用水的22家企业完成供水200万方, 以市场化方式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

目前, 阜西供排水管线穿越西延干渠工程和柳城路道路工程已完工;阜西工业园亭南110KV变电站工程计划年内完工;中区洪洞路道路工程、厂前路道路工程、中区道路工程、西区防洪工程、中区防洪工程、白杨河水库至园区引水工程三期项目、产业园扬水工程、厂前路延伸段道路工程、西区道路配套等工程进展顺利。

调整招商思路及重点, 择商选资工作成效显著

2012年, 管委会紧紧抓住新疆跨越式发展对招商引资领域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完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全力实施招大商、招强商、招优商工作, 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 突出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用地少、效益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强化产业配套招商。先后引进了四川金象、新丰化工、永祥铝业、巨峰金属、硕瑞炭素、鑫磷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择商选资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新引进企业42家, 超出目标任务31个 (亿元以上企业19家, 超出目标任务13个;5 0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 超出目标任务8个) , 2012年新引进项目择商选资到位资金23.6亿元, 完成目标任务22亿元的107.3%。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和循环经济发展, 生态体系建设成效初现

作为自治区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园区, 阜康产业园凸现“环保型、节约型、循环型”经济示范园区的特点, 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 依托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配套延伸项目招商, 提高产业链延伸的深度和广度。并着力从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载体上对企业进行引导 (即全面进行企业内小循环建设, 加速推进企业间中循环建设, 大力支持园区间企业大循环建设) , 逐步构建以四大产业集群相互依托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同时, 阜康产业园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做好产业园绿化工作, 目前, 中泰化学、中泰矿冶、宜中天环保科技、金象化工、闽航特钢、鸿基焦化、鑫地新型建材、京华耐火材料等企业共完成约800亩企业厂区绿化, 为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内小循环: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永鑫煤焦化、天龙矿业、圣鑫建材、科林思德新能源等诸多公司, 纷纷从有色金属冶炼、煤气综合利用、炉渣制砖、废渣制水泥、焦炉煤气制水玻璃、废热充分利用、尾气发电、瓦斯发电等多方面入手, 实施节能减排, 废弃物循环利用, 有效提升了企业效益。

企业间中循环:如阜康市博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焦炭) →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电石) →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PVC) →新疆阜康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电石渣制水泥) 的循环经济链条, 有效的降低了企业成本, 拓宽了企业产品线。新疆宝舜化工有限公司收集产业园煤焦化企业生产的煤焦油进行深加工, 其中的副产品煤沥青供给新疆神火炭素制品有限公司作为炭素生产的一种原料, 神火炭素利用泰华、永鑫等企业的焦炉煤气做为燃料, 对压制成型的阳极块进行焙烧, 生产出电解铝的“心脏”——预焙阳极炭块。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神火炭素生产出的预焙阳极进行电解铝生产后, 供给新疆永翔铝业有限公司作为铝板带箔项目的生产原料, 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煤、电、铝循环产业链。园区间企业大循环:神火碳素在不断强化企业内循环的同时, 积极探索跨区域的企业合作关系, 目前该企业拟对利用企业内循环所产生的碳素产品供应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的起亚、新希望等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未来阜西区企业也将与乌鲁木齐甘泉堡的企业进行充分的循环生产, 从而实现跨区域的企业大循环。

2013年, 管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始终把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作为新阶段发展的历史使命,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园、高效建园、产业兴园”的发展理念, 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财税贡献”为主线, 以理顺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以企业投产达效为重点, 确保落地一批项目, 投产一批企业, 见效一批企业, 不断做大园区规模和经济总量, 实现园区经济“提速、提质、提效”, 夯实“国家级园区”创建基础。

上一篇:成交价格下一篇:本土私募股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