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2024-07-26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精选十篇)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1

一、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

1. 指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感受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形象和确切,并对其语言进行精炼概括。论述类文本不只侧重于内容或逻辑层面,还要在学习中体会其思想感情。教师要尽量避免浮于表层的空泛描述与概括,而要指导学生充分体验论述类文本语言的特点。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理清课文结构特点,然后品味课文语言特色,从而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悼词的结构,让学生明白悼词分为开头、主体、结尾这三部分,并弄清每部分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一文体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语言和写法的揣摩,感受到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2.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提出问题

在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找出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对文本内表达的思想和观念作出自己独特的解析和评判,尽量从多种角度展开讨论,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选用的论述类文本通常都是值得推敲的经典范本,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如《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演讲的背景及主要思想内容,并深入探究其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如:“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这篇演讲为什么能给千千万万的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这一梦想?”然后,教师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点拨,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解答,从而进一步把握文本内容。

二、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

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而言,其目的就是要获取内在精神融合以及未来的生存启示。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类文本教学时,要注重追求这两种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追求内在精神融合,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强调的是要“读得进去”并“读得出来”。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感受作者的思想精神,要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跟随文本的情感脉络和作者同感共息,达到内在精神相融的境界。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鲁迅的小说《药》一课,如果单纯对其中某一位人物进行解析,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平淡。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当时在茶馆中,大家谈得正起劲时,你从门外进入,情节与对话会是什么样?”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前会进行自主思考:如果走进茶馆的是“我”,会是怎样的一个“我”?故事情节会因“我”而发生何种变化?“我”会如何看老栓夫妇,如何对待白胡子?这一系列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与文本结合起来,获得真正的感染。

三、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考试的重难点所在。对于这一环节,许多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地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以及对语境、语标、语法的掌握程度。教师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

理清基本概念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尤其是科普文章,通常是针对某种科学理念,阐述并解析一类现象。学生要对文本信息进行充分整合,正确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对于部分细微的差异,可以运用排除法、假设法等,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宇宙的未来》一课中,霍金利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了较为科学的预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本内容,理解其中关键信息的含义。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础知识,引发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思辨能力。

对高中学生进行语文论述类、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概括、提炼、解析、评判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在应试过程中对语文阅读题的自主解答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人物、生活的认知,从而建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伟明.精神融合·生存暗示·语文经验—文学类文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设计取向[J].语文知识,2015,06:80-83.

[2]刘楠.试谈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策略[J].才智,2015,19:187.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2

⑴就在鲁迅自以为无望,只能“待死”的时候,从那深坑的上面,却又悄悄地垂下了一根绳梯,它就是陈独秀在一九一五年夏天创办的《新青年》。

⑵鲁迅住在北京,又在教育部任职,对这场越刮越猛的新文化运动,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开始却并不重视,也不以为它会对社会有多大的作用。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了《新青年》,便特地买来看,看完之后,却没有多大兴趣,就丢开了。到一九一八年,他终于接受钱玄同和陈独秀的怂恿,开始向《新青年》投稿。先是小说,再是诗,再是杂文和长论。

⑶当然,鲁迅在“五四”前后发表的最重要的文字,还是小说。从《狂人日记》到《白光》,他四年间一气写下了十多篇。他自己说,他写这些小说是意在“呐喊”,你顺着这个角度去读,也果然会从中听出启蒙的呼叫。《狂人日记》是揭发中国历史的“吃人”的本质,《孔乙己》则是表现冷酷人世的另一种“吃人”的真实。《药》凸现了老百姓的深入骨髓的愚昧,《**》则强调了中华民国的徒有其名的脆弱。《白光》描绘出旧式文人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控诉和讽刺都远比《孔乙己》犀利;《阿Q正传》对病态的国民灵魂的透彻的揭发,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情形的深刻的表现,更是汇聚成宏大雄壮的启蒙的呐喊,显示出“五四”那一代人的社会批判的最高水平。不用说,与随感录相比,这些小说更能够表现鲁迅的呐喊的激情。

⑷但是,就像他那些独特的打气的话一样,你细读他这些小说,到最后也会在呐喊的声响之外,又觉出另外的意味。譬如《药》,以“愚昧的乡民拿启蒙者的鲜血当药吃,作为基本情节,通篇的描写又是那样冷峻阴郁,尽管作者在结尾添了一个花圈,放在启蒙者的坟头,整篇作品的压抑的氛围,还是会使你喘不过气来。尤其是《阿Q正传》,从第一章的有意的挪榆和戏谚,到最后一章描写阿Q临刑时的不自觉的紧张,作者的叙述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先前那居高临下的气势逐渐消失,你最后看到的,竟是一种与阿Q感同身受式的绝望的悲哀,到这时候,一种无以名状的消沉和沮丧情绪,会不会早已悄悄地潜入你的心头?

⑸鲁迅写《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类小说,本意当然是在以启蒙的眼光,去刻画昏睡着的“他们”。可是,文学创作毕竟有自己的法则,无论作家抱着怎样的动机。一旦进入创作,总难免要受这法则的约束,而它的头一条,就是:坦白你自己!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小说家非但不可能在描述他人的时候,保持完全的冷静,他也不可能完全去描写他人,他自己的心绪,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入作品,成为他的描写对象。连写杂文,鲁迅那副启蒙主义的面具都不能遮住他的阴郁情绪的流溢,在小说里,这面具的遮蔽作用就更有限了。

⑹鲁迅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加入“五四”那一代启蒙者的行列的,这独特并不在他的战斗热情比其他人高,也不在他的启蒙主张比其他人对,他的独特是在另一面,那就是对启蒙的信心,他其实比其他人小,对中国的前途,也看得比其他人糟。即便是发出最激烈的呐喊,他也清醒地估计到,这呐喊多半不会引来什么响应;就在最热烈地肯定将来的同时,他也克制不住地要怀疑,这世界上恐怕是只有黑暗和虚无,才能长久地存在。是命运造就了他的这种独特之处,而“五四”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1.标题为“戴着面具的呐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其具体含义。

2.文中第五段说“文学创作毕竟有自己的法则”,这一法则在文中主要指什么?它对鲁迅创作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3.文章说:“鲁迅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加入‘五四’那一代启蒙者的行列的。”句中“独特的方式”指什么?作者对此如何评价?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当年在中国一个盆地省份发生的故事,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复活了。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动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前现代形式的银行。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到了前头。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但是“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即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破灭之间逞能。他们有资金,有手段。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钱啊钱,认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了以权谋私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4.简要概括人们对“钱”的追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举索罗斯和“疯狂君子兰”的例子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简析用制度来规范人们追求金钱行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

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激情”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杀鸡取卵似的经营。

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政府的身影。

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

政府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政府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官员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文化——政治的多赢。

让经济利用,被政治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遗产争夺战”与“伪文化”建设浪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有哪些文化后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闲的哲学思辨

“休闲”是一个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术语。“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等。“闲”同“娴”,表明思想的纯洁与宁静。

“休闲”,指的不仅仅是闲暇时间,也不仅是指“休闲活动”,更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

近代的休闲思想主要以1899年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为标志,凡勃伦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证明了休闲与消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从此之后,休闲也成了一种生产力,成为一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

有人说美国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就是以消费为后盾来拉动的。不错,消费主义源于美国,但却最终也使美国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思想根源之一就是这种“消费主义”的休闲观。

当把人的价值单一地定位于物质财富的享用和高消费的基础之上时,这就演变成了一种“商品崇拜”,成为“拜物教”。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消费成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表征,获得了社会性的身份建构的意义,人成为被动的、异化了的消费动物。从哲学的层次来讲,休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时间的自由支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异化,消费主义式的休闲方式还会带来精神的荒漠化。消费主义在走向商业化的同时,也放弃了对终极问题的关心。如果说现代主义精英总是怀有救世情结或者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使命感的话,那么消费主义则彻底消解了这种努力。在消费主义的文化视野中,庄严、理想、神圣的事物成了游戏,金钱的力量无所不在,市场逻辑统治一切。当休闲与娱乐化、商业化和消遣划上等号时,任何经典文化和高雅文化都不能幸免被拿来

“消费”的危险

因此,休闲问题实质上是人生问题,人生的价值问题。在休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倡导正确的休闲观已经迫在眉捷。

当消费者的行动逻辑失去独立自主的习惯时,就会成为商业活动的附庸。显然,休闲的首要原则是“量力而行”。这一原则上升到公共利益的高度,就是“可持续”。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名为《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的报告,要求人们返归朴素的生活、适当消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休闲还应该坚守身心健康原则和不损害他人利益原则。人总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所以,作为社会必需生活补充的休闲生活不仅仅与当事者有关,还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在极富个性色彩的休闲领域中同样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利益关照的关系,因此休闲必须遵循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原则。

(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6月30日,有删改)

10.请分点概述休闲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消费主义的休闲方式,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确的休闲观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蒋梦麟:北大“功狗”

蒋梦麟(1886-1964)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对本校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压抑了其他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元培早年的学生蒋梦麟。”

蔡元培曾坦承:“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蔡校长在职而不在校期间,代为处理行政事务的,经常是蒋梦麟。除了长期担任总务长,他更三度代行校长职权,以致当时就有人评价:“这五六年来的北大校长,与其说是蔡元培,不如说是蒋梦麟。”

1930年12月,蒋梦麟在辞去教育部长职务后,正式出任北大校长,此后直到抗战胜利,15年间,他始终是北大的行政负责人,是北大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在此期间,针对北大“大度包容,思想自由”这两种著名“精神特点”所产生的“纪律弛,群治弛”两个缺点,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

这一新思路,使得北大的教学和科研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也有稳步上升,实为一大奇迹。蒋梦麟自己说:“从民国19年到民国26年的7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已经逐渐变为学术中心了。”陈平原则感叹:“几年前,偶然得到若干30年代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去台后,在某次北大周年纪念时,傅斯年在演讲中称:“孟邻先生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而他自己学问比不上胡适,办事却比胡适高明。蒋梦麟听后笑言:“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

这位“功狗”执政北大,是如此办事的:上任之初,他即叮嘱文、法、理三学院的院长:“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放手做去,向全国挑选教授与研究的人才。”愿承担辞退旧人这种得罪人的事,正应了蒋梦麟的自我评价,说自己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办事。所以胡适赞扬蒋梦麟是一位“有魄力、有担当”的校长。

北大经费困难时,蒋校长一力担当,鼓励众人:“至少也要维持北大的生命,决不让他中断。”北大召开教职员全体大会,议决若政府不兑现拨款,则关门了事,蒋校长沉痛发言:“如果主张关门,自无用说;若大家仍要维持,我虽则能力已尽,但是为着本校的维持,我仍旧愿负这责任,虽生死以之可也。”

13.文中写蔡元培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蒋梦麟对北大的贡献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文中看,蒋梦麟具有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国学骑士”辜鸿铭

“国学骑士

”是陈福郎先生授予他新近出版的长篇传记小说之主人公辜鸿铭的名号。别看这些年随着国学热,辜氏生平所为渐浮世表,似乎声名日隆,但在早些年,其在内地已近无人问津,流落于主流文化视野外,几被历史烟尘所湮没。

辜氏生于1857年,卒于1928年。其父原籍福建惠安,时在马来西亚槟城总管一家英国老板的橡胶园,其母是洋人。辜氏自幼聪慧,语言天赋卓绝,深受义父英人布朗先生疼爱,10岁时,由其带至英国求学;20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接着赴德、法等国著名学府深造并研究,精通西学。据说蔡元培求学菜比锡大学时,辜氏在彼已很有名;而40年后林语堂到该校时,辜氏著作已赫然被列为必读书。后辜氏打道回南洋,对中国丈化萌发浓厚兴趣,埋头精研中国典籍。清亡后,受蔡元培之请,以他精通

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通晓文、儒、法、工与土木等文、理各科,就任北京大学教授。又以其特立独行之“怪”,成为北大及京城一景,有“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精通西学的辜氏,在潜心精研国学后,有了一个比较,就此产生了一个持守终生的定见。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仅自己顶礼膜拜,更不遗余力推向世界,以为肩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他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学)》,几乎就是一篇国学宣言。此后他所著述的《中国札记》、《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等,所翻译的“四书”中的三书《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论语》英译本出版序言道:“辜先生不小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他不仅是忠实的翻译它,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超越了中西方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鸿沟……。”可见西方对辜氏具有开创性的译介传播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但辜氏在国内却是不入潮流,不合时宜。彼时人心思变,新青年擎起打倒孔家店大旗,转而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辜氏从西方来,能够慧眼独具,洞悉西方

现代文明之弊,故逆流而动,高唱反调。“西方现在虽十分发达,然而已趋于末路,积重难返,不能挽救。诸君当知中国的前途绝不悲观,中国固有之基础,最合世界新潮。大海对岸那边有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来超拔他们。

”这番话,虽有点“大”,但不能说没有一点先见之明。

与辜氏对国学传播所做的贡献,乃至他的才华相比,坊间似乎更愿意传播其“怪”。他恃才傲物,性情执拗,西学出道却痴迷旧学,既偏激又迂腐,既愤世嫉俗又玩世不恭,既不合时宜又不甘寂寞,铁杆保皇却敢戏侃清廷慈禧、嘲讽新帝袁世凯,加上他行为艺术似的遗少打扮与生活形态,似乎成了种种矛盾的杂糅体。伴随这些奇行怪癖的,还有他异乎寻常的“奇谈怪论”,如挖苦银行家是在晴天时硬把雨伞借给你在下雨时把雨伞收回去的人;反驳嘲笑自己的人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等等。辜氏浸淫于东西方语言中数十年,深谙言语之精妙,能集东西方言语表达气质、风格之优长,也喜欢在与人论说中一炫他的敏思好辩。而事情的另一面是,正因为他的这种不通世故的不留情面,锋芒毕露,爱逞口舌之快之情状,令世人轻慢了精彩话语后他的认真执著、焦虑忧患和真知灼见。

辜氏关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作用实是有先知先觉,因之他成为今天开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先声先驱。“国学骑士”这个名号,依辜氏生平外谐内庄、表邪里正的格调,想必一定会喜欢。而我们通过这个名号,则可以穿越历史的迷雾烟尘,直抵这个生前戏闹身后寂寞的国学传播大师的精神实质,去认真想想我们曾经拥有的、失落的以及将要创造的,这或许也是陈福郎多年磨一剑,打造“国学骑士”的良苦用心所在。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04月19日)

16.辜鸿铭热心传播国学却不获国人认可,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陈福郎先生为什么给辜鸿铭冠以“国学骑士”的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陈福郎先生倾心打造“国学骑士”的良苦用心何在?请结合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国钧中学高二语文迎期末专项复习(六)答案

(论说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1.鲁迅的小说本意在于“呐喊”,是启蒙的呼叫,唤醒麻木的人们。但小说也流露出鲁迅内心深处的阴郁(消沉)和沮丧情绪。【评分参考】紧扣“呐喊”和“戴着面具”这两点说。

2.法则:坦白你自己;体现:鲁迅在文学创作中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以各种方式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激情呐喊的同时流露出阴郁的情绪。

3.“独特”是指鲁迅比别人更清醒,认识更深刻,更透彻,对事情判断更理智,所以他的信心没有其他人足,更会流露出质疑和消极的情绪。对于这个“独特”之处,作者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五四”以后的历史证明鲁迅是对的,这也正是鲁迅超出其他人的地方。

4.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贸易交往);促使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加快社会前进步伐,提高经济效率。

5.反面论证人们对钱的过度追求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表明作者反对把“钱”升腾为泡沫的做法;为下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依据。

6.用制度来规范可以避免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可以避免泡沫经济造成的金融危机(或:避免过度炒钱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可以使市场经济整合得更好,扩大内需;可以避免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可以避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7.先从文化遗产争夺战谈起,指出这是利益驱动下的“遗产经济学”;其次举例说明这是历史文化的灾难;再次指出“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最后分析其实质,点明其危害。

8.利益驱动,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以此作为面子工程,官员以此为自己捞取政绩而推波助澜;也有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考量。

9.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给历史文化带来灾难);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10.(1)闲暇时间。(2)休闲活动。(3)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4)休闲也成了一种生产力,成为一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

11.(1)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消费成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获得了社会性的身份建构的意义,人成为被动的、异化了的消费动物。(2)精神的荒漠化,放弃了对终极问题的关心。

12.(1)从哲学的层次来讲,休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时间的自由支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休闲的首要原则是“量力而行”,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3)休闲还应该坚守身心健康原则和不损害他人利益原则。

13.用衬托的手法,说明:①蒋梦麟与蔡元培一样,对北大功不可没。②蒋梦麟办事高明。

14.①整顿校风,使北大逐渐变为学术中心②辞退旧人,选聘新人③努力解决经费困难

15.答案:①自称“功狗”,谦逊做人②有科学务实精神③有魄力,有担当④富有敬业、牺牲精神

16.参考答案:①当时国内人心思变,抛弃传统文化,转而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②辜氏擿西学之弊,弘国学之光,可谓逆流而动。③他的奇行怪癖、奇谈怪论影响了国人对他及他着力传播的国学的了解。

17.参考答案:①精研中西文化,先知先觉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作用。②当国人摒弃国学时,他却积极倡导国学。③他第一个不遗余力的把国学推向世界。④他有着骑士般的认真执著、焦虑忧患甚至偏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3

1.曲解原意,无中生有

故意歪曲篡改原文的意思,甚或选项所述内容在原文中根本就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例如:1992年的高考题第27题的ACD三项都是对原文中“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一句的曲解。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是:徐文长先生画雪竹,先用明代的瘦笔、破笔、燥笔和断笔这四种技法画出枝节叶片,乍看上去绝对不像竹子;然后用淡墨勾画渲染,枝节叶上处处是雪,竹子的整个形体若隐若现。而选项A却说“他画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C项说“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D项说“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这三种说法都是对原文意思的曲解:原文中的“类”是“像”的意思,而A项却将其说成“一类”,把它当“类型”讲了;原文中的“隐约”意为“若隐若现”,而C项却把它说成“虚实结合”了;原文中的“瘦笔破笔燥笔断笔”当是绘画的几种技法,“绝”是“绝对”的意思,而D项却将“瘦笔破笔燥笔断笔”说成“不好的笔”,把“绝”理解成了“精绝”。这是典型的曲解原意。(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后同。)

再如:2010年四川卷《书画的装裱》第7题D项——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原文中只说“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而D项“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属无中生有。

2.以偏概全,一鳞半爪

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所作的一部分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或者选项所述内容,原文虽然涉及,但仅是只言片语,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A项——凡是称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原文第二段是这样表述的:“利用能随时降解的普通有机物质(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袋垃圾、‘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而A项却把原文中的“大多数”说成了“凡是”;把“并不是”说成了“都根本”。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例子。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9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B项说“真理是整体的”,D项说“使真理向人类敞开”。原文与这两项对应的信息在第一段:“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个意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这段话的末句“人与自然的共济”才是全文的主旨句;而“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真理是整体的”虽是文中的原话,但并不能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完整意思,只是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论据。所以BD两项明显犯了“一鳞半爪”的毛病。

3.片面绝对,顾此失彼

选项所述太片面,太绝对;或对并列概念观照不周,导致顾此失彼。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9题。题干:“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选项说:“‘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与该选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倒数第三段:“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该项的表述显然太过绝对。

再如:2012年湖南卷第14题。题干要求“根据原文信息”,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B项“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的说法就太过绝对了。原文第一段末句说“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由此可知,“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并不排除“传统声学控制措施”,只是要将其“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D项“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的说法便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通风效率的降低”是弊端;而“声衰减”正是利用通风隔声窗隔声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弊端。

4.偷梁换柱,鱼目混珠

将原文中有关的内容偷换成别的内容,或者在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里掺杂不符合材料原意的内容,即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的交换。

例如:1994年高考题第25题的C项就属于偷梁换柱一类。主要是用“身体各部位的化石”偷换原文中的“头骨化石”,扩大了范围,改变了原意。

再如:2010年安徽卷第8题的B项——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原文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见,“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故该选项犯的也是偷梁换柱,鱼目混珠的毛病。

5.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把本属于甲的内容移位作乙的,或者意思与原文恰恰相反。

例如:1993年高考题第25题的E项就属于张冠李戴一类。题干要求选出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项,而E项所述(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都是厂家的说法。endprint

再如:2012年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第12题第(1)小题。题干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出“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E项说“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与该项对应的信息源在原文第二段:“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选项与原文意思刚好相反,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

6.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故意漏掉文中的关键信息,不顾文章的完整意思。

例如:2009年湖北卷(《数字海洋》)第4题的B项——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原文中说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选项所述,把对“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这一重要条件给忽略了,纯属丢三落四,断章取义。

7.把条件当结果,把假想当现实

例如:2008年北京高考模拟卷A卷第15题。阅读材料中与选项对应内容是:“生命可能起源于另一行星(特别是某一恒星的卫星),问题是有机体要经受长时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被辐射压力推送到地球上,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极小。”

15题的第(3)小题的题干是:第一、二自然段用来说明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证据是(不止一项)。C项说:“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的推送作用。”由材料可知,C项所述只是假想的地外生命被推送到地球上的条件,显然是把条件当成结果了。

再如:2009年浙江卷第10题C项——目前大学者的最大问题总是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与该选项对应的信息源在原文的第二段:“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良知就将推动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信息源“一旦……将……”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而该选项却说成了既定的事实,把假想当成了现实,把未然当成了已然。

8.颠三倒四,虚假因果

选项在因果关系处理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果”,或者把“果”变成“因”,故意颠倒事理顺序,或强拉因果关系。此类例子在高考卷上屡见不鲜。

例如:2009年四川卷(《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第8题C项——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断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该选项颠倒了逻辑关系,原文第五段说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但同时也会使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其中(人畜粪便)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选项反过来根据“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来判定“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关系颠倒,属颠三倒四之类。

再如:2010年四川卷(《书画的装裱》)第6题的A项——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宋代……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用纸托裱画作”始于宋代,这种装裱方式“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与我国古代(含宋代以前)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因果关系,属“虚假因果”之类。

9.扩大范围,添油加醋

选项所述故意扩大原文限定的范围,或在原文的基础上故意增加一些成分,改变原意。

例如:2013年江西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选项说:“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③段:“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选项将原文中“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说成了“病毒”,扩大了原文限定的范围,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选该项。(另外,原文说“有几种方法”,而该项却说成“方法就是”,犯了片面绝对的错误。)

再如:2013年安徽卷第1题。题干要求“联系上下文”选出“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说“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②段:“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选项将原文中的“不表达”篡改成“不充分表达”,增加了“充分”二字,纯属添油加醋。

10.混淆概念,搅乱关系

选项所述偷换原文概念或关联词,导致概念混淆,关系错误。

例如:2013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D项说:“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二段:“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选项将原文“古典柱式”偷换成“传统建筑”,混淆了概念,扩大了范围。

再如:2013年辽宁卷第1题C项。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C项说:“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与该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的第三段:“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选项将“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偷换成“任何一个厨师”,扩大了范围;将表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换成了表充分条件的关联词“(想)要……,就(必须)……”搅乱了关系,违反了逻辑。

11.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选项表述与题干设置的问题风牛马不相及,不是题干规定回答的问题。

例如:2009年浙江高考卷第7题。题干是“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要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恰当的一项”。而D项“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说的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根本不是对原因的解释,犯了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毛病,不能作为本题的选择答案。

再如:2011年浙江卷第8题。题干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而B项“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说的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属答非所问,文不对题,故而应选该项。

这类题目,若不顾题干的答题指向,仅将选项与原文相应内容对照验证便得出答案就会出错,必须警惕。

总之,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解答,只要我们具有冷静仔细的阅读心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找出原文中与选项相关的内容,将题干、选项、原文三者加以比对,就能作出准确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再探讨一些命题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就能提高阅读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为解答其它题目赢得宝贵的时间。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4

关键词: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反思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于自然的关注并没有比曾经农业社会中的靠天吃饭的人减少,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加强了。因此, 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分量应该被不断强化, 应该更加重视这类文本的教学。然而, 纵观目前我省的教材只有必修五中有“科学之光”一个专题。这样的内容比例, 我认为除了教材编排缺少时代性之外, 更是对语文性质认识偏差的一种表现。基于这样的现状和文本价值的认识, 我认为, 现在的教学和考试中的一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教学方面

具体来说, 教学观念依然陈旧, 依然是就课文而教课文, 没能“用教材”。以专题“科学之光”里的课文为例, 《〈物种起源〉绪论》把教学重点定位为概括段落内容, 理清思路, 熟悉内容, 初步了解《物种起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和《南州六月荔枝丹》以及《景泰蓝的制作》就以了解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知识为重点;《斑纹》则是重点要求学习“斑纹”的含义, 世界的各种斑纹和诗意的语言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也把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准确把握主要信息等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是缺少了人文要素, 偏离了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鉴定。同时, 这样的课堂减弱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仅仅教学课文中的知识, 课堂缺少生成因而很多课堂缺少了活力, 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不能得到提高, 更不用说学生能自主构建一些知识框架了。

当然, 在教学实际中文本观念过于拘泥说明文, 也是在这些课文教学中把教学目的定位以说明文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没有所谓‘说明’这种独立的表达方式, 它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权威生造出来的, ‘说明’实际上就是分析和论证。‘说明文’这个概念应该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消失。”这说明, 说明文的提法逐渐不再适用现代社会了。所以, 对文本的定位要有新的认识, 教学上才能有相应的改变。

二、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方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语文课程性质。于是, 就对应的把文学类文本归为人文, 把论述类和实用类归为工具。这样的理解绝对是粗浅的, 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本身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割裂的、错误的理解在考试说明中是可以得到印证的。“能阅读分析实用类、论述类文本, 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文学文本承担的是鉴赏, 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承担的是分析。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在现在的教学和考试下已然不再是一种文本, 而是成为一种字符的集合体, 或者是信息库, 而学生做的就是信息的检索, 文字语言背后的人文和文化则彻底消失了。如何让这两类文本回归其应有的整体价值?就教材的编排和考试内容的修正不是一个教师能做的, 但掌握一个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 复原这些文本的固有价值, 让学生从一种机械的、纯粹的知识能力中突破, 展现自我的鲜活个性和人生, 教师是可以进行一番努力的。下面我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 说说教师应该如何处理。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把《南州六月荔枝丹》当做一般的说明文进行了解, 学生的收获也就是总结出一些说明文的方法、顺序等, 而对于这样的实用文本在实际生活有何意义则根本没有了解到。这样的解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是把语文从生活中剥离了出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 实用文就应该回归到生活, 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按照这样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为了使实用文回归生活,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中的知识内容后,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价值, 仅仅是让人知道荔枝吗?还有哪些价值?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对这个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进行了更细致的精读, 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 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时, 我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回答了小时候的疑问。”有的学生说:“这样可以帮助扩大荔枝的生产, 因为这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荔枝的价值。”有的学生说:“这样荔枝就会更好卖了。”有的学生说:“这对有关荔枝的诗词的研究有帮助。”有的学生说:“这增加了荔枝的文化内涵。”还有的学生说:“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对水果的历史研究。”此外还有很多, 在此不再一一详叙。我们知道, 一篇文章的价值是根据每个人的需要不同而产生的, 学生的阅读完全出自生活实用的角度来阅读。所以, 上述学生的回答都反映出他们自身的素养、自己的经历、家庭的环境, 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生多进行这样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还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 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 这比简单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更有价值, 更符合新课程理念。这样, 当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时, 就能自己分析文章的意思, 从而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

总之, 虽然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 但是在语文这个大前提下, 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分割, 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种文本都是两者的统一。“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意义的能力, 是一个需要主动参与交流的复杂行为。”我衷心期待中国的语文课程能真正教给学生阅读能力, 而考试评价的引导也是引导学生走向真正的阅读, 从而让科学之光在语文的学科中闪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等.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必修五)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丽华.说明文抑或科学文本.科技风.2011 (17) .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教案 篇5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很多同学问:我不知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觉得答的很好了,为什么得不到满分? 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呢? 学生的困惑?

近几年江苏省关于此考点的命题多考查什么? 2010年江苏论述类《谈静》

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2009年江苏卷论述类《说“异”》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2008年江苏卷论述类《纯朴的嗜血者》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探求结论

本考点近几年在江苏高考中只在论述类文本中考查

所考重要句子的位置全在结尾处,是观点句

所考重要句子基本都属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技法1由位置而句子: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 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 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

过渡句——就要联系其上下的文字作分析。由语境而句子:句不离篇

真题回顾(2001年全国卷)门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请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修辞技法2 由修辞而句子:

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含意。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例2:2010江苏论述类《谈静》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指示代词主旨词拟人,自在平等 化抽象为具体

如何整合答案:

1、简化问题:小林一茶的俳句表现了“静趣”。

2、代入关键词义:小林一茶的俳句(),表现了在()的“静”中悟出()的“趣”了。

3、结合试题题明确:小林一茶的俳句用拟人化手法写出苍蝇自在情态,表现了他在心界空灵中,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泯灭功利性观点的“趣”。他由此在静中获得情趣就是作者阐述的静趣。技法3. 由关键词而句子: 压缩句子主干,把握关键词。

特别注意指示代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例3:《说异》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6分)

出示学生答案,讨论病因。

因为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所以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忽视结构,照抄直搬

升格答案:

因为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所以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合并: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创新,具有积极意味。增加调整技法4:由结构而句子: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

如果是复句,先辨析分句间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找准其第一层关系,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一个长考不衰的考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答案升格】请学生小组讨论出示的答案并亮分 2009年山东 3 访谈

“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请给下面几种答案亮分,并说明理由。

1、我写作是因为21岁离开大陆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心里也一下子承受不了。表面幸福的人未必真的幸福,只有心安理得的人才是真的幸福。忽视关键词

作者在21岁时离开了大陆,失去了以前的旧交,失去了童年熟悉的故土,重新来过导致失去平衡,失去家乡,使心理没有保障。正是作者遭受了这些磨难,才磨练了自己,创作了如此多的作品。

忽视句子结构,只答一半

我写作的动力是我失去平衡,是因为内心世界很复杂,21岁离开故乡、朋友,离开了有美好记忆的地方,这成了我的心结,所以我把对中国的思念宣泄在写作中。内心幸福,就没有必要把情感倾注于其他地方,所以幸运女神不会关注他们。理解错误

正确答案

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与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篇6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選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D.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D.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 篇7

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 在实际考查中, 论述类文章就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它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美学、考古学等。这一类文章的选材, 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 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比较陌生的, 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 新知识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是人们在深入学习到一定阶段时必然接触到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检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 选这种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那么, 如何有把握的把这一类题做好呢?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摸索, 我逐步掌握了以下技巧:

首先, 要仔细阅读全文。拿到试题后, 不看后面选项, 先通读全文。阅读时要平心静气, 全神贯注, 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 着眼于整体内容的把握, 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 或讲的是什么理, 文章涉及到什么人, 什么观点等, 。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抓住文章提供的重要信息。同时还要注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词句, 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还有一些在文章的过渡处。有时文章的标题也暗含着作品的主旨。总之, 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 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 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其次, 要读准题干。注意题干中打重点符号的部分, 是“符合”还是“不符合”, 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找原因、找依据还是做出推断等。根据题干要求, 迅速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大致位置。要明白“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论述类文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再次, 在筛选选项的过程中, 要做好四个比较:1、题干与原文进行比较。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 要把原文和选项仔细对照, 验明正身, 辨别正误, 注意题干和原文信息是否一致, 是增加了哪些信息, 还是减少了哪些息, 还是换掉了哪些信息。2、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不少同学或由于情绪紧张, 或由于急于求成, 往往粗心大意, 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例如, 没有注意“主要”而选了“次要”, 没有看清“选错”而答了“选对”, 或对概念的理解有所偏颇, 往往是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审题, 进行比较, 避免答非所问。3、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在辨析过程中, 把题中每一选项的表述与原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看有无变化。其中有的变化可能是形式上的, 其核心内容并无变化;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 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等, 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有时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语句, 这就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同时还要注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词语, 如:表示程度与范围的词语, “最”、“个别”、“凡是”、“都”、“一些”、“几乎”、“绝绝大多数”、“唯一”、“全部”等;表时间的词语, “目前”、“打算”、“未来”、“必然”、“曾经”等;表逻辑的词语, “原因”、“因此”、“相反”、“大约”、“大概”等。甚至一些助词如“着”、“了”、“过”, 也不要轻易放过, 因为增加或减少这些词有时甚至会改变文章的内容或观点。4、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在把题干与原文、题干与选项以及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后还拿不准, 就在选项之间进行比较, 看看四个选项中是否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 再结合题干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最佳答案。或者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 就把两个选项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中谁的错误较大, 并且属于本质上的错误, 判断之后进行选择, 这样, 准确率就会比较高。

最后, 还要清楚干扰项的设置方法。这些干扰项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如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强加因果等。清楚了这些干扰项的类型, 在项与项的比较中就能确定题中的选项为什么与原文信息不一致, 是要选的项还是不要选的项。这样, 做题的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8

一、内容丰富, 知识性强

内容丰富、知识性强是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论述类文本材料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中, 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共3篇, 内容分别涉及生物学、天文学和环境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共14篇, 内容分别涉及文艺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和建筑美学。

可以看出, 2011年论述类阅读文本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呈现出很强的多元化特点, 并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如全国大纲卷关于“意境”的阐释。该文对常用概念“意境”进行了细致、独到的辨析。作者在文中引入了与“意境”紧密相关的术语“意象”, 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 清晰地指出“意境”的真实含义及其呈现宇宙本体和生命之道的关键作用。文章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对“意象”和“意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再如全国《课标》卷中对于《诗经》知识的梳理和深入解读。从“献诗陈志”到“赋诗言志”再到“以意逆志”, 文章对此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并以此来阐明《诗经》在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三个不同的价值定位。文章最后说:“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从字里行间的语气之中, 我们能读出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否定“赋诗言志”和“以意逆志”的做法, 只有“献诗陈志”才是《诗经》的本义。整篇文章知识性很强, 但同时也显得较为专业, 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理解的难度。

知识性过弱, 文本材料就难以形成阅读挑战;知识性过强, 则又会产生一定的阅读障碍。因此, 如何既保证知识性又保证文本的难易度, 应该是命题者需要努力探索的。

二、反思深入, 切中时事

切中时事、侧重反思似乎是历年论述类阅读文本的一个共同特点。论述类文本往往针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展开议论, 内容多与社会时事相关联, 且多侧重于人类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

如在2010年高考论述类阅读中, 有多篇选文着重探讨未来社会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重庆卷《枝蔓状城市发展布局》一文针对目前中心城市的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和矛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湖南卷就“志愿者行动”这一社会热点, 从社会和个人发展角度谈作为社会一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江苏卷朱光潜《谈静》一文则从心静的角度谈如何享受自然、领略人生趣味, 提倡在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 应不断超越功用、欲念和外在的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 不断追求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从而达到人与社会、身与心相和谐的状态。

2011年论述类文本同样延承了切中时事、侧重反思的特点。在高达14篇的社会科学类选文中, 文艺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成为命题选材的热点, 而且在总计只有3篇的自然科学类选文中, 也往往夹杂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人文思考, 因此其切中时事、侧重反思的特点不言而喻。

如浙江卷选文关于“改造自然”这一技术性思维的反思。文章从“日本这次大灾难”谈起, 针对人们惯常持有的“改造自然”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 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 而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协调。人应该拥有“真理是整体的”这样的意识, 应该在技术思维外, 同时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认知思维, 并且要充分意识到不遵循自然规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再如四川卷《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一文也针对现在二氧化碳浓度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江苏卷鲁迅先生的《捧与挖》虽有其特定的写作时代背景, 但文中所抨击的社会现象并不过时, 而且时下似乎更为严峻, 因此大有针砭时弊的意味。

内容丰富、反思深入的高考论述类阅读材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社会反思和自我省察。

三、逻辑严密, 条理清晰

论述类阅读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选文材料本身大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使得论述类文本材料自然成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典范。

如湖南卷关于“新时代明星概念的泛化”一文, 作者从电影明星成本的昂贵谈到电视、网络明星门槛的降低, 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当今电子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里, 明星已成为流行趣味的代表, 继而成为工业文明、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集合点;然后进一步指出电视与网络使得影像电子文化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并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记忆中, 并且与早期的电影文化有了本质区别。整个文章叙事论理的逻辑严密清晰。

再如安徽卷关于“想象空间”一文。作者在第一段先表明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段再说明想象空间的两种类型——类现实空间和梦幻空间, 紧接着第三段阐明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想象空间因超越现实空间而变得更加自由。文章思路可谓非常清晰, 其试题也大多是针对文章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命制的。

四、语言简洁, 意味十足

论述类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注重文本内容逻辑上的严谨外, 还非常注重文本语言的简洁流畅与韵味。这可能与论述类阅读材料的选文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选文多偏向人文社科, 且多侧重于文艺学、哲学、美学等内容, 因此其语言表述风格便有了因内容需要而简洁流畅且富有意味的鲜明特点。

如全国《大纲》卷叶朗的《说意境》、全国《课标》卷金开诚的《诗经》、广东卷蒋孔阳的《美和美的东西》、湖北卷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山东卷何家英的《衡中西以相融》等, 这些阅读材料的语言都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但总体而言, 都呈现出简洁流畅、意味十足的特点。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保证了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更为清晰明了且完美有力地呈现。

再如江苏卷鲁迅先生的《捧与挖》, 堪称论述类文本语言简洁、意味十足的典范, 其语言特点与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但遗憾的是, 本文试题只是就文章的论述思路、例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主旨等方面进行了考查, 却并未涉及文本语言特色的鉴赏与评析。如果能不拘于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现代文阅读考查功能的划分, 而是打通三者的界限, 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来进行命题设置, 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9

一、命题探究

1.选材

从选文上看, 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 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 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 如安徽卷的《中国经典》、浙江卷的《思维与语言》、湖北卷的《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等。这些选文既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经典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强调, 也让我们感受到新高考改革趋势——加大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2.题型

从题型上看, 大部分试卷是给出三道单项选择题, 只有广东卷出现了多选题。设问方式有要求选择正确项的, 也有要求选择不正确项的。2015 年广东、福建、北京、浙江、重庆、江苏等省还设置有主观题。而在试题的设计上, 2015 年福建卷、江苏卷考査的是“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理解重要语句内涵”等;广东卷、重庆卷依然和2014年一样, 保留了“应用题”“探究题”, 这两种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

3.考点

从考查内容上看,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能力点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些在2015 年的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其中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查重点。

二、真题回放

2016 年将有25 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高考再次走向“全国一张卷”已是必然, 而各省市自主命制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也必将慢慢“靠近”全国卷。下面我谨以湖北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 分析一下客观题涉及的考点、解题方法以及常见误区, 以帮助广大考生整体把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走势。

(2015 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 模拟“天”的运行, 遵循“天”的规则, 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 凡是仿效“天”的, 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 这种“天”的意义, 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 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 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 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 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 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 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 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 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 既可以指日月、天地, 也可以指君臣、上下, 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 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 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 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发生紊乱, 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 否则人就会生病, 社会就会混乱, 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 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 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 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 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 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 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 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 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 那么很明显, 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 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 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 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 (永生) 所取代, “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 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 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 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 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 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 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 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 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 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 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 如果发生紊乱,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 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 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 认为遵循“天”的规则, 效法“天”, 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 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 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 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等级为B级。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文章中找到“天”这一字眼出现的位置, 然后对照原文比对信息。A项, 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 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而不“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让普通人敬畏”。命题者设计了“以偏概全”的陷阱。B项, 原文第三段说“相反, 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发生紊乱, 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 否则人就会生病, 社会就会混乱, 宇宙就会无序”, 并没有说“如果发生紊乱,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 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故B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命题者设计了“无中生有”的陷阱。D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 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 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及原文第五段“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可知, “秦汉时代的人们……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不符合原文意思, 命题者设计了“张冠李戴”的陷阱。

【参考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因为“天”等同于“一”, 意味着绝对和神圣, 所以,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 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 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 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 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回到原文中进行定位, 再将原文和选项进行对比。A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 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 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其次是‘二’……再次是‘五’”可知, “‘天’等同于‘一’”的说法于文无据, 故A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命题者设计了“以偏概全”的陷阱。且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是因为“不仅是一般民众, 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仿效‘天’的构造, 模拟‘天’的运行, 遵循‘天’的规则”是为了“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因此, 本题命题者还设计了“因果混乱”的陷阱。

【参考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汉时代, 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 使宇宙整齐有序, 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 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 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 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 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 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 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 “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 “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是对细节题的一个拓展, 按照细节题与对应原文相对比的方法, 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 使宇宙整齐有序”, 实际上“五”只是表述“天”的基本数字概念, 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应该是“天”。所以A项是错误的, 命题者设计了“偷换概念”的陷阱。B项, 根据原文第五段“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可知, 选项中“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 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的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 命题者设计了“混淆范围”的陷阱。C项, 根据原文第五段“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 (永生) 所取代”可知, “‘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 这是秦汉时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不是对“生命”的追求。所以C项是错误的, 命题者设计了“张冠李戴”的陷阱。

【参考答案】D

三、误区警示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旨在让其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捕捉语言信息, 主动获取知识。而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进行选项设计, 而是进行信息转换, 以干扰考生的判断。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命题者在选项设计上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有空间错位, 即以部分代替整体, 以局部代替全局, 以全局代替局部, 以一般代替个别等。

规避技巧:阅读文章时, 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 如表数量多少的词语, “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语, “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见到这些词, 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作特殊标记。

2.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 故意变换施事者或受事者, 有时也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或者甲乙丙等不同事物各具不同的层次、特点、状态、作用, 选项将它们原来的对应关系打乱, 进行错误的组合。

规避技巧:阅读原文时, 要关注事物的对象, 并用圈、点、画、批等方法标出。做题时, 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 尤其要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3.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 故意弄错对象, 误导考生。在进行选项设计时, 命题者有意把原文某文句中的甲概念甲事物换成乙概念乙事物, 或在表述时故意把原文的概念用一个相近但有差异的概念来替换, 两个概念之间在类别、范围或程度上存在着不同。

规避技巧:解答这类题目, 一定要仔细察看选项与原文相比增加、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 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4.无中生有

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 也不能从原文中被推断出来。命题者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 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 从而给考生造成干扰。

规避技巧:在做题时, 要仔细比对所给选项的内容, 尤其要关注在原文中是否能找到依据, 或者根据原文是否能将其合理推断出来。

5.因果混乱

这是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 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 把“因”错断为“果”, 把“果”错断为“因”;二是强加因果, 把没有因果关系说成有因果关系。

规避技巧: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 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 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重点关注“因为”“因此”“因而”“由于”等词语。

6.混淆范围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即混淆“未然”与“已然”, 或者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或者把大的范围与小的范围进行混淆, 给考生造成干扰。

规避技巧:在阅读原文时, 一定要将选项在原文中进行定位, 或通过寻找一个反例来判断选项, 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之前”“之后”“可能”“大概”等。

7.逻辑错误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试题的选项时, 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规避技巧:解题时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泥于原文, 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涉及的内容, 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四、备考指导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下面我简析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涉及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1.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 本考点主要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命题的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解题的基本材料”, 因此, 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 绝不能脱离文本。而对于考查的概念外延则好似事物的外部特征, 表现在各个方面, 信息也分散在不同的段落和层次, 筛选时要注意找准、找全。此外, 有时可能还要借助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2.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

解题时, 首先审清题干, 明确筛选的指向;其次, 找准范围, 确定筛选区间;最后, 与选文逐一对照, 辨别信息真伪。答题时, 要辨析选项与原文内容要点契合与否, 关注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 发现题干与选文的细小差别。

3.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对这一考点的考查, 主要是看考生能否从事例中得出结论, 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观点, 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是否准确等。命题的陷阱有妄下结论、观点绝对化、任意扩大观点、观点与论据不符等。解答时, 可以借助标志词、段落关系等进行概括, 可以借助文章的情感倾向来把握;最关键的是, 将选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或者与原文进行比较。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篇10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文本特质,教学内容

删繁就简、切中肯綮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追求, 笔者也不例外。在教了十多年语文后, 笔者越来越觉得一节课如能和学生一起深入地解决一个问题已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所以一般不会再像刚从教时那样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患得患失, 追求面面俱到, 生怕因挂一而漏万。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有很多, 笔者在此想从文本特质这个角度以论述类文本为例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为主要内容, 一般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 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本特质, 顾名思义就是某篇课文所含的独特品质。它包括两个方面, 即这篇课文区别于他类文体的特质和在同类文体中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质。把握住了这两种特质可以说就抓住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如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三) 中的《美美与共》, 它区别于他类文体的特质主要在于它是一篇论述文, 在同类文体中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质则有两点:其一, 它的中心观点极具迷惑性, 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难得佳篇;其二, 它所提倡的以“平和、谦逊”为前提的“美美与共”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情怀。

一、《美美与共》首先是一篇社科文

下面笔者以 《2015 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为参考标准, 来阐述笔者的第一种教学内容确定方式。在具体阐述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下《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要求:

1.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 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 语言特色的分析, 文章结构的把握, 中心意思的概括。

4. 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 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 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 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 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由此观之, 我们以前对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可能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 即比较注重前5 项内容, 而对后5 项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 甚至还有可能错误地认为后5 项要求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不过, 从事实来看, 即便如此, 从这些“要求”排列的先后顺序来看, 排在前面的的确比排在后面的更能体现论述文的特质。也就是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们首先要重点关注前5 项。从“理解”到“筛选和整合”“概括”再到“分析”“评价”, 这是思维能力从低到高的一个过程。当然, 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同时把那么多的要求都作为教学内容, 而应当根据自己的考量和实际情况智取舍、分主次。

那么, 对应《美美与共》, 教学内容可确定为: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概念, 筛选和整合每一段的关键句, 分析重要句子和关键词, 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 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笔者认为, 这是教学这一篇课文最基础的部分, 如果连这些目标都没有落实而想妄谈其他的话, 就有点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了。同时, 在最后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也要充分考虑到学情, 充分考虑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争取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再到另一个层面的未知。这样说来,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比较适合基础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生, 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而言就有点过于简单。同时, 《美美与共》这样的好文章如果只把它等同于其他任何一篇普通的论述类文章来对待的话, 实在有点暴殄天物。

二、《美美与共》 是能重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难得佳篇

我们满足于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设计中规中矩, 好像有点机械化, 缺少点灵动的色彩, 也缺少足够的语文味。那么我们如何让这篇文章灵动起来呢?那就要静下心来, 仔细打量它, 找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那么多课文中, 像《美美与共》这样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综合地归纳出中心观点的论述文并不多。如果不仔细阅读并思考课文, 很多学生往往会误把“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的关系, 就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中心观点, 把十六字箴言理解完了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这样的理解根本没有真正把握住作者的真实用意。它真正的中心观点应该是“要达到‘美美与共’这种境界并不容易, 各自要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 这样才能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三个要点缺一不可, 甚至可以说连字词都不能替换。假设仅仅是把“保持”一词替换成“具有”就偏离了作者的本意。因为, 作者非常清醒地告诉我们, 不是我们不知道何谓“美美与共”, 不是我们不想做到“美美与共”, 而是因为我们常常会被情绪绑架, 被利益左右。这样就不能做到“理智、稳健”, 也就是不能做到“平和、谦逊”, 因而就不能真正做到“美美与共”。笔者以为, 这应该就是“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也就是说,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始终要有这样的意识, 要把“平和、谦逊”和“美美与共”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

如能引导学生拨云见日, 最后得出真正的中心观点, 那么起码就从5 个方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 从中心观点的一般所处位置来推理

课文名为“美美与共”,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此篇论述文的论述范围。作者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果然在第二段开头就出现“前几年, 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 这是我的心愿”这样的语句。正因为这样, 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文章的第一段, 以为那不过是个引子。“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 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 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细看这样的表达和它所处的位置, 我们又不禁开始怀疑, 文章的中心到底是“平和、谦逊”“君子之风”还是“美美与共”?抑或是两者的结合?当我们因为文章的第一段的语言表达而产生这些疑问时, 说明我们的推理思维已打开。果不其然, 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就是:“要想实现这几句话, 还要走很长的路, 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说明我们之前的推理是正确的。中心观点所关涉的内容应该是两者的结合, 不可偏废, 即要真正做到“美美与共”并不容易, 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平和、谦逊”。

(二) 从文章内容和我们一般认知的矛盾点来推理

文章的最后说:“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 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可是, 当我们问学生“你认同费孝通‘美美与共’的观点吗”时, 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认同的。那这里不是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矛盾?学生普遍认可, 但作者却认为它与世界上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由此, 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 作者所说的“美美与共”可能跟我们一般理解的“美美与共”并不完全等同, 甚至我们没有领会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就为“平和、谦虚”应与“美美与共”同等重要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三) 从文章结构的矛盾点来推理

如果我们把阐述“美美与共”当作文章的中心, 我们甚至会觉得文章的结构有一点混乱。第二段提到了“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的概念, 到了第四段又说“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如果我们推理出作者的观点是要做到“美美与共”不容易, 那文章的结构就很顺理成章了。第一、二两段点明中心。第三段用事例论证了实现它的难度。第四段从理论角度论证实现它的难度。第五段又用事例论证了它虽然难以实现但还是有实现的先例的。第六段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它有可能实现的原因。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面对困难以及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四) 从高频出现的词类来推理

如果我们认为文章中心是“美美与共”的话, 那它应该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可是, 我们发现不是。除了“文化” (11 处) 、“文明” (7处) 、“民族” (5 处) , 文章还高频出现的词居然是“心态” (直接出现有5 处) 。可我们之前认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应该是一种做法。做法和心态显然不是一回事。请看文章各段落中的部分语句, 如第一段中的“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 第二段中的“发自内心地”, 第三段中的“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 第四段中的“理智的、稳健的心态, 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第六段中的“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 第七段中的“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显然, “平和、谦逊”的“心态”才是作者重点想强调的, 作者最后甚至直接表明连“美美与共”都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应对之策, 更是一种文化心态。全文一共七段, 只有第五段中没有直接出现“心态”一词, 但学生好好思考一下后就能推断出, 正是唐代的中国和日本都具有平和、谦逊的心态, 才能达到“双赢”。

(五) 从论述文的敏感词来推理

论述文有一些属于自己文体的敏感词, “比如”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来看文章第二段:“前几年, 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 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 还要走很长的路, 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很多学生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比如”, 他们认为第二段就是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概念的阐释。可是, 按理说“比如”后面的内容是为了论证“比如”前面的观点的。稍加推理, 我们就会明白, 在这里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为了概念的本身, 而是用阐述概念这样一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论证“要想实现这几句话, 还要走很长的路, 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点。这样的情况在第三段也同样出现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比如……”

综上所述, 如果能更进一步地抓住文章的特质, 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 往往能举重若轻, 事半功倍。

三、《美美与共》 还是一篇富含人文特质的特殊论述文

如果我们以第二种方式确定的教学内容来授课, 应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如课堂内容比较集中, 非常具有针对性, 且比较具有语文味。不过, 也许还有教师有更高的追求。《美美与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价值的好文章。它是一篇有境界、有温度的好文章!如果我们在上述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 再从人文性、思想性的角度加以丰富、提升, 也许会有另一种收获。

(一) “美美与共”的境界

1990 年12 月, 费孝通应邀到日本进行文化访问, 日本学者以费孝通80 岁生日为契机, 特地为他举办了一个“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费孝通作了一场《人的研究在中国》的演讲, 在房间休息时, 他瞬间迸发出一个灵感, 在宾馆里找来一张纸, 挥笔写下了十六字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积累了一生的文化思想, 在80 岁的时候沉淀了, 升华了。这十六字箴言运用了囊括生活、艺术和哲学的“美”字, 展现了文化意义的全球一体化, 铺设出一条通往人类和平的大道。这十六字箴言, 是在提倡一种平和、谦逊的文化心态, 不只适合在审美和人文的高层面上处理民族冲突和文明隔阂, 也囊括了我们普通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和网际交流。

(二) 费孝通的境界

《美美与共》是作者在2004 年8 月“北京论坛”上所作的书面发言。94 岁高龄的老人啊, 还能如此心忧天下, 振臂高呼!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作为读者, 我们不可能不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冲击!我们应该体会到费老的这片苦心, 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就像费老说的那样:“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 积累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 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

上一篇:内容建构下一篇:立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