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2024-07-23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精选十篇)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1

1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中心, 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少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这种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发展。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教法, 不仅调动不起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 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现在, 要达到新教材的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就必须更新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陶行知, 2011) , 他认为教离不开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学习、运用, 多练精讲, 以便他们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也能独立地学习和运用。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不同的教学内容, 应采取与之适应的方法, 以听说训练为主导, 以课文教学为依托, 利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 紧扣教材, 借助环境气氛、动作表演等, 使所学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 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所学内容。

2 摆正“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语言教学本来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教师闻道在先, 学有专长, 是教学活动中的领导者, 既“主导”, 同时应注意学生是能动的个体, 教学活动中应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使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因此教学中不能一味采取那种我说你听、我讲你做、我读你跟的方法, 而应将教学各个环节都组织成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思、多问、多听、多说, 以确保他们在大量的语言操练中掌握语言, 并学会交际。

英语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以学和参与为主体的学科。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 达到彼此了解的交际工具。只有参与语言活动中, 才能灵活运用语言。例如:在学了on foot、by bicycle、by car、by bus、by train…后, 先给学生一系列资料:家人 (父母、姐妹……) 、朋友、同学等上班、上学、去公园、去动物园……他们都会乘不同的交通工具。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自编对话。学生的创造性是很强的, 根据上边提供的内容, 学生就有以下对话:

A:Hello.Where are you going?

B:I am going to the library.

A:How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B:By bus.What about you?

A:I often go to the library by bicycle.But my brother goes to the Library on foot.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 也使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达到了灵活运用的效果。

3 创设情景,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兴趣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又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兴趣一旦激发起来, 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 创设一定的情景,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还能把枯燥的语法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达到英语为交际服务的要求,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lost、find”时, 在教室前面放一堆衣服, 然后找一名自告奋勇的学生, 让这名学生仔细看这些衣服, 这时让他离开教室或背过身去, 再找另一名学生取走那堆衣服中的任意一件, 将它藏起来。站在外面的学生回到教室, 或者转过身来, 组织如下对话:

A:My coat is lost.

B:Yes?

A:Can youfind my coat?

B:No, I can’t.

A:Is my coat near here?

C:Yes, it is.‘

A:Oh, Ifind my coat.

这样的情景设计真实、有趣, 又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也乐意去尝试。创设情景的方式多, 作为一名教师, 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 采用不同方法创设情景, 在情景中学习语言。这样, 学生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现在的学生天真活泼,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崇拜偶像。根据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 笔者在教学习内容:face、mouth、nose、hair、big、round、long、short、black和I have...、She has...、He has...时, 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歌曲《拍手歌》, 和学生们一起随歌跳舞, 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氛围中;接着投放冯巩的幽默肖像开始教学单词, 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偶像, 急于想学会单词, 然后自己亲自去描绘, 于是专心地跟着老师发音;然后指导学生操练单词, 这个过程分两步走:1) 先学生跟着老师, 触摸身体部位, 念出该部位的单词;2) 让学生两人一组, 一方说, 另一方触摸身体部位, 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识记单词。最后是语言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 播放孩子们熟悉、喜欢的歌曲, 投影著名歌手的肖像、笑星的幽默肖像, 让学生们去描绘。学生在这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想说, 有话可说, 完全避免了那种枯燥无味、“鹦鹉学舌”的教法和学法。

4 给学生成功感, 增强其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 往往出现波浪式的潮起潮落现象。在教学中, 教师始终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经常将“good”、“very clever”、“How clever”等鼓励的话挂在嘴边, 就会不断地激起学生的成功感。在提问时, 如果学生答错了或回答不上来, 教师也不要生硬地说:“It is wrong.”、“Why didn’t you listen to me carefully?”而是用“Don’t worry!I believe you can do it next time.”、“It doesn’t matter.Work harder!”等语言去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以使他们在课堂上仍有信心回答问题。

总之, 我们在听说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学生需要一个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 那么我们就要创设这个环境。学生要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发言, 无论对错, 教师都应该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精心的安排, 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突破口,对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英语重难点教学的突破方略 篇2

重难点是教师一节课讲授的主要目的与内容。如何突出重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若处理不好,一节课收效甚微。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问题,通常让许多老师感到棘手。而多媒体课件由于其形象直观特点,能使抽象东西形象化,既突出重点,又能使难点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得牢,兴趣盎然,增加美感。

在语法教学上,多媒体课件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满堂灌”、“一言谈”,但由于语法的抽象性、枯燥性等特点,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学生也记得精疲力尽,效果也不见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生动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再结合语言结构进行交际,使学生在大量操练中不知不觉地熟悉,进而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而轻轻松松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效果。

如在教授现在进行被动态时,则可设计一系列动态画面①教室里一片狼藉,黑板未擦,地板未扫……教师加以配上画外音“Oh,Whatamass?Whoisondutytoday?”②一群学生拿着工具走了进来,画外音“Whataretheydoing?”③学生们分头干活了。这时请学生们分别说出他们在干什么,并出现提示性语言“Tomiscleaningtheblackboard”、“MaryandJenyaresweepingthefloor”等等,使同学们在一定的情境中逐渐熟悉了这个语法点,教师简单讲解之后,让学生们做填空,句型转换等练习,这样在情景和大量操练中呈现学习语法,学生既能保持较大的热情,效果也很明显。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重要性 对策

随着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英语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但口语教学依然是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聚焦点。口语教学的效果,不仅会影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会制约教学实践的步伐,因此,学校要对教学过程中口语的交际性特征充分重视,在解决口语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把口语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仍处于瓶颈期

1.英语口语练习氛围不浓。我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而且只存在单一的汉语语种,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英语,学生难免会因缺乏气氛而降低学习热情。由于缺乏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口语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弱势,即使在初中教学课程安排中,每个星期的英语课不算少,有些学校甚至每天都安排英语课,但是英语学习氛围依然不浓,学生几乎都只在课上学习英语,课下就很少有机会关注英语。再加上学校和家长都不太重视英语口语,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强迫自己练习口语,使得英语学习不断陷入恶性循环中,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地影响。

2.缺乏重视导致“哑巴英语”普遍存在。虽然英语是中考必考科目,但是英语口语却不被纳入考试范围,因此,学校和家长或多或少有些轻视初中的英语口语教学,让英语口语教学的处境比较尴尬。大多数学校没有单独安排口语课,只是对英语教师作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但是大多数时候仍是以学习语法和课文为主,学生进行口语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学校和班级都设立了英语角,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监督和家长的鼓励,学生疲于表达,最终养成了不爱说英语的坏习惯,形成了“哑巴英语”的教学现状。

3.课堂口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虽然大多数城市在教学改革中逐渐重视英语口语,但是目前的农村英语教学却依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大多数农村学校和少数城市学校,以阅读、翻译、背诵等形式呆板地进行学习,像对待古汉语那样对待英语,形成了十分严重的本末倒置现象,忽略了对口语的训练。

4.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初中生普遍对于自我了解不足,他们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英语口语欠缺这块短板,即使英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很多学生也只是一味地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忽视英语口语的学习,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对口语的引导,使得学生在缺乏监督的环境下缺乏压力,形成英语口语学习松散的状态。

5.大班制制约口语教学。目前,我国初中普遍采用大班制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在50~60不等,这使得课堂口语教学很难开展,即使勉强进行,也只能注意到个别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学生,无法针对全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由于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口语训练实践机会,也就无法达到口语练习的目的。

二、如何有效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1.元认知学习策略与英语口语学习的融合。(1)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英语,并鼓励学生将英语口语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具体可以从听说两方面进行论述。而且,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把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潜力发掘出来。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产生怀疑,出现极度不自信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下对学生做单独的谈话和辅导,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通过教学细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不仅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目的性的特点。因此,初中学生需要通过掌握元认知策略,实现对自己认识过程的有意识控制和调节,让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口语。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一个计划本,把每天的口语练习任务纳入计划之内,并让学生自己监督完成,完成的任务就用红笔画一个笑脸,让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负责定期检查计划本的笑脸数量。

2.寓教于乐的多样化口语教学。(1)利用音乐进行口语教学。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法来吸引学生练习口语,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歌曲来体会正宗的英语发音,并以歌曲为基础提升练习口语的兴趣,并在课下花功夫。比如,关于数字的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关于颜色的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等,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用来练习口语和听力再好不过。学英文歌曲可以促进口语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不断重复记忆歌曲中出现的单词,可谓“一箭三雕”。英语歌曲中设置的浓厚的英文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口语练习,因此,以歌曲的形式来练习英语口语利大于弊。(2)把游戏法融入口语教学中。课堂的导入是课堂的亮点,好的开头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大多数教师会选择利用游戏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完成游戏。比如,在学习认识新朋友这一主题时,可以把“击鼓传花”的游戏与这一主题相结合。首先,把矿泉水瓶当做道具,老师负责击鼓,学生纵向或者横向传水瓶。当鼓声停止时,谁拿到水瓶,谁就要和左右两个同学一起来进行英语对话,内容就是在认识新朋友这一课中学到的。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口语练习,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了解,把课堂口语教学的工作做好。(3)鼓励合作表演。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后布置一些英语实践作业,比如英语情景剧、英语演讲、英语角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合作方式,鼓励学生课后练习英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促使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最终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变得活泼、自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3.重视口语教学的学以致用。任何一个学科都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标,因此,英语的口语学习应该重视与社会的接轨,将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除了强调单词发音以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课后利用英语口语进行表达,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安排多样化的口语应用形式,包括组织英语角、开展口译活动、举办英语故事大赛等。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如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口语教学,很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英语口语的魅力所吸引,降低学生陷入自卑而抗拒甚至厌恶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能性,并逐渐变成能写能说的英语学习者,一改以往不爱开口的学习状态,积极学习英语口语,最终促进自身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语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英语之友.2011.

语音——英语听说教学的突破口 篇4

因此,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语音课已经正式归入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教育部1999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和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虽然明确了听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却并未对语音教学特别强调,仅仅一笔带过。因此,大学英语教改亟需将语音知识作为基础入门知识,纳入英语听说教学。

1 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特点

关于英语语音的教学,已有许多教育学者进行了研究论述,2010年11月10日以“英语语音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出相关文献共计350篇,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宏观分析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的现状、特点与对策;

第二类:微观分析学生在语音方面的具体问题与应对方法;

第三类:引介外国相关教学理论及方法。

然而,第一类文献高屋建瓴,晓明大义,但泛泛而谈,过于笼统,缺乏实际操作性,如党元明[2]、孙洪丽[3];第二种条分缕析、例证具体,但零散、琐碎,虽有实操性,却缺乏系统性,如罗立胜等[4]、陈珂[5]、胡郑辉[6]、;第三类则寥寥无几,虽有启发作用,但不易推广,如廖建平[7]。另外,绝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如彭莹[8]、石兰[9],专门针对非英语专业的著述屈指可数。

因此,目前亟需立足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育现状,秉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具体应体现三个特点——有所取舍、有的放矢、有始有终。

1.1 有所取舍

大学英语属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一般只开设两年。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大学英语分为读写课、听说课与自主学习课,听说课每个学期只有16学时,每周1学时,占学生总课程学分比重不大。可见,语音知识只能作为听说课的补充知识,无法像英语专业的语音课一样深入、系统地教学,而且“他们的发音教学目标不应该定位为英国的公认发音或美国的普遍发音,即母语音标准,只要能够达到易懂(comfortably intelligible)的水平就可以了”[3](P54)。因此,只需选取与学生听说能力关系最为紧密的语音知识教授即可。

1.2 有的放矢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大多较为薄弱,而且方言母语的语音负迁移较为明显,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优缺点,有的放矢。着重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区别英语元辅音与汉语相似声韵母

2)纠正英语朗读习惯,摒弃汉语式铿锵英语

3)强调情绪在英语朗读及会话中的关键作用

1.3 有始有终

语音纠正非一朝一夕可成,必须坚持不懈,因此纠音必须贯穿大学一、二年级。授课过程中,应当结合教材的语料,长期、系统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具体策略有:

1)每节听说课专门辟出时间纠正学生发音;

2)让学生结对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采取形成性评估,记录学生语音纠正的进展,作为学生努力的凭证,也形成一定压力和动力。

总而言之,非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应有别于英语专业,因为受众为普通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能力两方面都与英语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

2 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重点

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单独开始语音课程,无法像英语专业学生一样受到系统的训练。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语音教学应当结合上述三个特点,着重普及基本语音知识,方能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力挽狂澜,克服前期教育留下的问题,扫除学生发音中存在的误区与痼疾。

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非常欠缺,唯一接触过的术语是“连读”,如“not at all”的两处连读,但不知道个中缘由。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普及语音基本术语及相关理论知识,有助于日后更加系统有效地纠正学生发音。

教师可结合图示,介绍发音器官和舌位图,然后结合英语的字母及音标逐个讲解发音时的唇形闭合、扁圆,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其他器官的位置与状态。讲解时应当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必要时直接用汉语)点到为止,避免枯燥无味的长篇大论。

3 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难点

基本知识的普及是大学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基石,相当于“亡羊补牢”,给学生补上欠缺的语音知识。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纠正语音语调。这是语音教学的难点。具体包括英汉语读音的区别、英语连读与强弱读、句子重音、节奏与语调四个方面。

3.1 英汉语读音的区别——消除学生口音

受各地方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汉语学生的英语发音存在许多误区及痼疾,常见问题是:元音发音不饱满,混淆英汉语相似发音,重音及语调把握不好,因此必须系统地区别英汉语发音及习惯,重点如下:

1)字母c(有些学生容易发汉字“西”音)、g(cf.“j”)、h、l、n、u、v、w、z;

2)英语元辅音与汉语声韵母逐个区别;

3)模糊/l/发音;

4)英语清辅音与浊辅音逐个区别;

6)吞音及加音现象

加音的现象尤为明显,如有些学生习惯在“and”的后面加上“藜”的音,其实只需要提醒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改“藜”为“藜m”的音,则马上从滑稽变为地道。

3.2 连读与强弱读——速度的秘密

英语除了生词,连读和强弱读是听力理解最大的障碍,尤其让学生听写的时候,往往连读的词就是学生卡壳的地方。连读和强弱读是英语语流含糊、快速的秘密所在。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只需介绍以下三条常见的连读规律:

3.3 句子重音——听力的关键

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不知道英语句子也有重音,因此朗读英语时像汉语一样一字一顿、铿镪顿挫。实则,英语句子一般有轻重读之分,重读音一般是句子当中承载重要语义的单词,如:

大学期间需要向学生介绍句子重读的三条原理:

1)实词重读;

2)虚词不重读;

3)重读单词之间的时间间隔保持一致。

3.4 节奏与语调——英语的音乐之美

学生听力理解时,常常跟不上英语快速的语流,抓不准关键词,原因在于:英语属于“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故而汉语铿镪顿挫,而英语连绵起伏。汉语朗读的用时长短取决于汉字的多少,而英语则取决于重读音节的数目,如下表每行朗读用时都是一样的。

上表用数字来代表拍子,每格代表一拍,所以四行都代表四拍,用时是一致的。同理,下面的表2用单词替换了数字,结论是一样的。

根据上述原理,廖建平[7]以Jeckendoff《生成调性音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GTTM),探讨歌曲的强、弱拍与英语单词重音及其在句子结构中的重、弱读的关系。这样将英语与音乐联系起来,寓教于乐,学生容易接受。如教授英语语调时,可注意两点:

1)区分平调与升调的时候,可借用音符do代表平调,so代表升调,简单易懂,而且直观,学生容易掌握。

2)强调情绪在朗读和会话中的灵魂作用。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普遍缺乏情绪的表现,总是拘囿于语法、词汇,僵硬、机械地组词造句,而忽略了语言交际时思想感情的交流才是目的。应当在听说课上鼓励学生用高兴、悲伤、愤怒等不同情绪进行会话,加深对句子重音及语调的理解与掌握。

4 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局限

非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毕竟附属于听说教学,无法独立成科,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正规评估。再者,学生的基础因人而异,语音的纠正也需要一个过程,长期结合听说实时纠正才能达到长效。因此,语音教学宜采取形成性评估,具体做法为:发现语音问题、制定纠音计划、定期检查进展,教师监督与学生自检相结合。

另外语音教学宜在语音实验室进行,借助语音设备进行小班授课,优点有三:

1)教师可以面对面演示口型,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实时纠正;

2)学生带着耳机容易分辨语音的细微差别,而且可以借助录音设备,记录学生的发音情况,便于回溯性分析评论;

3)课堂气氛较为宽松,学生可以结对互助,更加有效地发现语音问题、纠正错误。

5 结束语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大学已经是大众英语教育的高端和末端,因此必须摆脱前期教育的应试特点,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语音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习得的各个环节——听、说、读、写、译,并最终影响了交际的有效性。换言之,语音教学是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作为大学英语教改的一个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Gimson A C.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3r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0.

[2]党元明.语音——英语教学中应加强的环节[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1):101-102.

[3]孙洪丽.关于语音教学标准的讨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51-55.

[4]罗立胜,张莱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1-23.

[5]陈珂.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现状与语音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79-80.

[6]胡郑辉.从策略的角度看英语语音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85-88.

[7]廖建平.从歌曲的强弱拍看英语语音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4):51-54

[8]彭莹.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2010(3):138-146.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5

摘要:本文从语音的变化现象谈到语音过关,从听力理解及过程谈到如何搞好听力理解并从训练方法谈到如何确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以此来回答如何突破高中英语听力难关。

关键词:听力难关 语音 听力理解及过程 听力技巧 训练方法

1 引言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考试、考查中明确规定:“测试的形式要包括笔记和口试或听力测试。”随着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试题的增设并计入总分,人们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却面临种种听力难关,苦于无从下手训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因此,找出学生困难所在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训练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中英语听力学生碰到的主要难关

首先,听力材料中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看似简单,听的时候却非常模糊,听不懂是什么词或组成句子的各个词。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停下来回顾刚听过的内容,以便更好理解时,后面的录音就顾不上了。如果没有停下来理解,则就只能听到只言片语。有时似乎听清了录音,在短时间内却反应不过来,以致不能理解。

另外,遇到不熟悉的语音、词汇或语法结构时,忍不住心情躁动、急促不安。心一急,就什么也听不进去,结果大脑一片空白,不但影响了听力理解,考试时还影响到其它题目作答的情绪。

3 应对训练策略

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可采取如下应对训练策略。

3.1了解语音的变化现象

英语有48个音素,代表着48个音位。然而,每一个音素在实际发音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都和原来的音素不一样。因为在说话时我们不是孤立地使用音素,音素必须结合起来组成音节。而一音素一旦和别的音素发生关系,就要受到制约,就要产生相应的变化。如spin中的[P]在[S]的影响下就不送气了。辅音如此,元音也一样,无一例外。元音中存在同化、弱读、加音和减音现象。除了单词,在语段中,许多音位也有其语音特征,如夫去爆破和连读等现象。此外还有英音与美音的区分。存在这些现象,增加了听音的难度。

3.2正音正调,学习美音,过好语音关

听懂英语这一门外语主要涉及音素对比、辅音和元音的连读、强读、弱读、省音、同化等辨音;还包括对语调和语言信息要点的理解。正音正调,应循序渐进,从音、词、句入手,进行听音模仿,注意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和单词以及短语的连读、弱读等。

3.2.1听音正调模仿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模仿单词的语音。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准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几遍,直到能脱口而出。第二步,模仿词组的读法,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这一步就容易了。重点要放在熟练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连读的方式、方法,掌握爆破、不完全爆破、同化等语音技巧。第三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点在于提高流利程度。要大声地尽量“像样”地模仿,所谓“像样”是指模仿出来的语音、语调等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语音。如果模仿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最好。

3.2.2学习美音

熟悉英美发音差异,适应美音也是听力训练的一部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标准的英国音,而JEFC和SEFC教材的语音、高考听力测试的读音采用的几乎都是美音。如果对美音不适应,听录音时,经常会发生误解。如:

Woman:I wish you could give me a hand ,or I wouldn’t finish the job before supper.

Man::I can’t do that. Mr Smith told me to type some letters.

Question:Did the man promise to help the woman?

Can’t在英音中读[ka:nt],在美音中发[knt],句子I can’t do that 中[t]属于夫去爆破。这样学生会听成I can do that。因此,会选出与题意相反的答案。为排除英美音差异给听力带来的困难,在进行听力教学前,有必要介绍美音特点,进行英美发音对比,使学生基本学会美式发音,并把重点放在实践上,为听力教学铺平道路。英美音差异应在听力教学评讲过程中充分得到体现。

3.3 了解听力理解及过程

3.3.1听力理解

语言学家Widdowson(1978:60)曾指出:“听力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听懂说话的语法结构,听到并接受有关语音及语法的信号系统所组成的句子,这种理解仅限于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二是从语言的功用来理解,即除理解字面意义外,还得理解所听到的说话的交际功能,这样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听力理解。归纳起来,听觉接受的定义是:认识通过由听觉器官传送来的信息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的活动;而听力理解的定义则是:认识句子在交谈对答中的功能,即在交际中的价值活动。”

3.3.2听理解过程

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的结合。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而是一个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听话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话语的表达主题”。然而,主题并不直接体现于话语的表层结构,因而在理解句义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Brown. 1983)。因此,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除了利用必要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外,还应调动大脑中既存的非语言性知识结构去进行思考、假设、揣摩意义、预测内容和发展,注意分析综合,做出判断推理,并验证和修改假设,从而理解和吸收信息,经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重新组合语言活动,重建与我们原有知识结构和已获取的旧信息相吻合的新信息,也即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Anderson & Lynch,1988)。

3.4 扩大文化背景知识,训练听力技巧,搞好听力理解

3.4.1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文化习俗就是生活方式。它是我们生存、感觉、思考及与他人交往的内容,不同的语言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有时学生能听懂语句中的词句,但不理解语篇意思。这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或不大了解与该语篇内容相联系的背景知识。在课堂听力训练或考试中,学生一般只能接触听力材料,看不见说话的人。这种情况下的听力理解比面对面的交际中的听力理解难度要大得多。因为面对面的言语交际,除了声音信号,还可通过视觉观察对方脸上表情、神态、手势和周围环境来帮助理解对方的意思,促进交际的完成。因此,在没有视觉材料的情况下进行的听力训练中,在注意纯语言讲解的同时,更需要提供或补充足够的背景知识,以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政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增加学生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从而补偿听力理解中被人为地断绝了的由视觉而获得的信息。

3.4.2听力技巧训练

搞好听力理解,除了扩大文化背景知识外,掌握听力技巧也不可少。听力技巧主要可以从捕捉重要信息、预测和记忆所听内容三方面去考虑。

3.4.2.1如何捕捉重要信息

学生在听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注意力该集中在何处。训练时应启发学生注意捕捉回答when , where , why , who , what , how 等问题的最主要的词、句。听对话时,应更加重视第二人讲述的内容,因为多数问题是围绕第二个人的话语而提出的。训练时还应帮助学生归纳在某种特定场合很可能会出现的重点词或信息词。听短文时,应分清主次,抓住中心,注重首尾。短文总是围绕一定中心主题的,抓住它,边听边记下与主题有关的连词、短语、时间、地点、数据等,作为答题的依据。所问问题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关于主题、中心思想、主要事实理由、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观点或态度等的内容。

3.4.2.2如何预测听力材料内容

首先根据备选项预测问题和内容。拿到书面材料后快速浏览备选项,确定听的重点。考试时要充分利用播放答题说明这段时间,对备选项进行浏览并猜测听力材料内容。浏览题目要学会竖着看问题,只看其不同之处,这样可以缩短读选项的范围,而且还能节省时间,以达到快、准、好的目的。

接着通过抓住主题句统领下文内容。一段对话或短文常都有一个句子表达中心思想,其它则是从各方面发展这一中心的,如果将各段的主题句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整篇文章的大概。

还有可以通过信号词把握上下文的关系。信号词,也就是连词等,是语义的传接纽带,可表重述、理解、列举、转折及因果关系等,根据它们可以确定听力重点。例如,在听对话时,当听到but时就应特别注意其后的内容,but前后内容一定是相反的。平时应注意归纳一些在听力中常见的句型,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3.4.2.3如何记忆所听内容

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主要依赖瞬时记忆,而这种记忆容量太小,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减少学生记忆单位,教会学生抓住词、句、文之间的联系,作为整体进行记忆,并指导记笔记,记下关键句,或者在选项旁注上相关的信息词,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5 注重训练方法,突破英语听力难关

由于受到听力考试的压力,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因此教学模式难以逃出“听录音--答题--核对答案”这一单调做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可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听。他们惟恐听不懂、做不对。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选择难易适度、语速适当的听力材料,以精听、泛听、半精听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所谓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清,可以说从篇、段、句到单词、读音的领会理解直至听写下来都能与原文保持一致,并根据标准的听音材料模仿其语音语调。泛听是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即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交流、传递信息的各种声音表达内容都可属泛听的范畴。如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朗诵、独白、讲故事、新闻、通知、广播、电影、电视、戏剧台词等。半精听是结合精听和泛听的长处,听第一遍时,边听边记,听后根据笔记回忆所听内容,第二遍分段听,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要求记关键词语、句型,达到正确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始终应做到精听、泛听和半精听相结合。在精听过程中能练就符合标准的、反应准确快捷的英语语感,这样大量泛听才有效果,而泛听有利于多接触真实的英语环境,有意或无意中会多吸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半精听可以说在考试中往往能够用得到。训练中在时间安排上宜常而不宜长。听力处理方法上宜通过听来学习英语,而非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听。这样方能确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突破英语听力难关。这一点,钟道隆教授在其“逆向法学英语”中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通过精听的方式不但突破了英语听力难关,读、写、说能力也相应得到很大提高。

4 结束语

要突破英语听力难关不单单是听力的问题,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背景文化知识,掌握语音知识及听力技巧并讲究训练方法,通过听来学习英语,这样才能确定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成晓光.听力为什么难.英语知识,2002,(2)

3. 王丽华.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9)

4. 韦玉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

5. 葛文山,朱俊爽.英语听力理解及其策略训练.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8)

6. 史清泉.试论“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3)

7. 全国获奖英语教学论文荟萃(第五集),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2

★ 突破作文

★ 提升英语听力方法

★ 初中英语听力方法

★ 怎么快速提高英语听力

★ 如何突破演讲紧张

★ 有关突破的议论文

★ 高考英语听力四大方法

★ 英语听力比赛活动方案

★ 提高英语听力的技巧

如何突破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瓶颈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说教学 瓶颈

在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当中,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由于学生初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衔接和音标的掌握问题,还有学生对基础语法的知识的掌握不够充足,所以导致整个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开展的十分艰难。

一、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1.初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衔接问题。由于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程度不一样,刚入学的新生在面对更为复杂的英语的时候难以适应,初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难度要求上都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是以初中英语知识为基础,但是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忽视初高中英语听说的衔接,尤其是在语音、音标和语法知识方面,这些都是听说教学开展的基础,所以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高中英语学习当中加强英语听说的能力,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2.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音标问题。在高中英语的听说学习中,要想准确的说出具体的单词,就需要有精准的发音,不仅要听得懂,也要懂得说。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当中不够重视音标的学习,导致对单词的拼读不够准确,一般都需要教师亲自指导示范领读才能够完成,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加强锻炼学生的音标练习,经过不断的复习巩固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听说练习当中对单词进行准确的拼读。

3.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语法问题。在初中的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导不够振密,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的听说水平都不高。学生若是没有掌握好牢固的语法,那么就无法准确的表达出口语英语,并且在听力阶段也无法理解对话具体的表达,甚至无法说出正确的句子。

二、突破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瓶颈措施

1.加强初高中听说教学的衔接。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上的衔接。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初中英语的教学侧重于基础,而高中英语是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之上加大了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做出更加充足的准备应对挑战。其次,教师要重视初高中英语听说知识的衔接。听说教学当中最主要的就是语音和音标的认读,在学生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帮助学生对语音和音标进行复习,为教学做好准备。最后,教师要在物质上进行准备。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和高中语法学习书籍,通过引导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准确的利用相关的听说知识来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一的Unit 1中,第一节就是关于“友谊”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友谊”作为中心来开展听说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朋友间友谊的理解,并且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在学生表述的时候,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口语发音情况以及语法的运用情况,通过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法和发音中的不足,进行心理和知识上的衔接。

2.引导学生正确的拼读单词。教师必须要音标的教学上进行突破,首先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中英语中的音标知识,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准确的拼读单词,促进自我学习的发展。班级内部分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而有的学生则较强,所以教师要针对听说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课本后的单词表进行直接教学,帮助学生对语音知识进行掌握,指出学生在拼读方面的错误,通过多次重复拼读来提高学生的音标知识能力,熟记发音巩固音标,最后实现正确的拼读单词。例如,教师可以在听说课堂上播放外国电影,通过电影内人物的对话,以及屏幕下方的中英翻译来模仿跟读,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听清发音,看准单词之后进行模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法知识。基础语法知识是听说教学开展的基础,若是没有基础语法知识的支撑,那么学生在听说的时候就不能准确而得体的通过口语来表达英语,大部分的学生对主谓宾等句子构成部分十分的陌生,没有形成有效的语法体系,所以无法完整的表达出一个句子。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演绎法来展开教学,通过对规则的讲述,给予充分的例子,让学生不断的做练习,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语法的掌握,并且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较小,效果也比较强。例如在教授《Friendship》的时候,让学生重点的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对文章中关于直接和间接引语的句子进行背诵,而后找出习题让学生练习,而后进行错题的改正并背诵,就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突破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瓶颈,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瓶颈问题探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为高中英语教师的听说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潇.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实施策略[J].校园英语.2016(06).

[2]邹丽.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2).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让孩子在短短的35-40分钟时间里能够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 是所有小学英语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能吸引每一位孩子, 让他们都“动”起来, 小学英语老师们费尽心思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sing songs、TPR、chant、games、情景模拟、对话及小品表演、调查汇报、竞赛、短文写作等等。但是, 由于预设不够到位、设计不够合理等原因, 很多活动只流于形式, 虽然表面看起来热闹, 却不见得有效果。一阵开心与忙碌之后, 孩子们真正学到了什么, 值得老师们深刻的反思。

笔者认为, 有效的课堂活动是需要精心策划的, 得保证秩序井然、人人参与, 最重要的是:边玩还得边“学”。笔者在组织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归纳出几下几点经验和策略, 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一、突出主体, 激发智慧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老师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更好更快更灵活地学习。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只有通过学习者不断地听说, 不断地运用。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让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不断融合。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唱“独角戏”, 无形地抹杀孩子原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你会发现更多积极的小手和智慧的目光!

在学习My school时, 要学习跟学校有关的一些单词, 如:playground, garden, teacher’s office等。

在第一个班执教时, 笔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线路”, 引领学生从门厅一直绕着连廊“走”, 一边在黑板上画了满满一张学校平面图, 新单词一个又一个地呈现。但整堂课学生只是很被动地配合着, 除了跟读和拼读就没有别的活动了。学生从刚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无精打采让笔者怀疑:这满满一黑板“知识”, 有百分之几留在孩子心里呢?

笔者马上改变策略——让孩子们来说, 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引导学生用“There is/are”来谈论自己的教室, 这是学生四上时学过的内容。孩子们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 个个跃跃欲试, 自告奋勇。不到5分钟时间, 学生已经把教室里角角落落能讲的东西都讲了一遍, 自信心和自豪感都表现在了孩子们的脸上。紧接着让学生来说说学校。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画学校的平面图, 同时也进行新词的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 老师也轻松了很多。很明显, 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在学习chant: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时, 笔者追问了一句:Go to the garden, what else can you do?学生陆续说出了:Go to the garden, watch the flowers/read a storybook/play hide and seek等精彩句子。瞧, 把孩子已有的知识都调出来了。利用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的结合, 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使用英语的机会。笔者也会经常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自编儿歌和对话。实践证明, 孩子们更喜欢自己的作品。

二、创设情境, 易于理解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孩子在相对比较真实的情境下进行语言操练, 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掌握和理解语言, 进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新标准教材中有一课《I’ve got a new kite》。本课涉及到四个人称代词“I/she/he/you”的转化及其带来的has/have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该句型的意义和使用场景。第一课时, 笔者拎着装满各种物品的袋子让每个学生在包里抽取东西练习“I’ve got”;用“what has she/he got?”引出“she’s/he’s got…”并练习, 然后四人小组里练习 (he和she是参照四人小组里的另两人, 但由于学生不理解, 不管如何示范,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课堂在一片混乱中结束。

同伴的点评让我茅舍顿开——准备了许多教具, 却没有被合理地利用, 关键是没有创设一个好的语言情境。于是做如下修改:引导孩子用“You’ve got…”来猜我包里的东西。孩子不断地猜, 不断地说, 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句型。猜对的同学就能“暂时”得到这个东西, 所以每个孩子都很积极。当袋子里的东西“连猜带送”地给孩子们之后, 再引导拿起手中的东西说“I’ve got…”。最后再引出“She’s got…/He’s got…”。如此一来, 课有条理了, 学生思路也清晰了, 课堂反应很好,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内容。

因此, 有没有把孩子带入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的情境中, 往往关乎课堂的成败。

三、准确示范, 事半功倍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课堂用语及活动指令应尽量简单易懂, 有不少指令学生已经很熟悉, 如Let’s sing, Let’s chant.Practice in pairs.Listen and do.等。但有时, 在进行某项新的活动之前, 老师的示范, 或者师生、生生之间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初为英语老师时, 不懂得如何给孩子们做示范, 又不得不让学生知道某些活动或游戏规则, 就用一大段英文配合各种肢体语言来向学生交待。可孩子们被弄得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其实, 正确的示范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有时, 为了节约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笔者会下意识地加快速度, 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们已经明白了, 赶紧让他们活动吧。可往往事与愿违, 因小失大。教师千万不能吝惜一分钟的示范时间。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学生清楚了操作的方法, 才能达到操练的目的和效果。否则, 等你发现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后再重新交待或示范, 岂不是更浪费时间?

四、巧妙管理, 井然有序

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做保证。必要的约束和管理机制能推动课堂活动顺利地进行。包括: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具的张贴、桌椅的摆放、活动要求、竞赛和奖惩措施等。

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组织了“shopping”活动。30位孩子被分成5组, 每组有一位孩子当“售货员”, 其他为“顾客”。漂亮的“衣服”摆在桌面上, 孩子们都很激动, 争先恐后。表面看起来非常热闹, 但其实是一片嘈杂与混乱。据现场观察, 没有多少孩子能真正地、认真地运用所学的对话进行有效地操练, 而出现了不少中文聊天的现象。有些孩子甚至直接到“售货员”那“抢衣服”, 然后一声不吭, “甩了‘钱’就走”。显然, 这样的活动根本就没有达到运用运用语言的目的。所以, 这样的活动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能避免这一现象呢?笔者想了一个办法:通过确定“售货员”、“商品”和“顾客”的位置, 让“顾客”只能在“柜台”以外排队购物, 而无法接触到“商品”。于是, 按下图给教室做了布置, 之前的混乱果然被消除了。

在游戏和活动中, 如果加上适当的小组评价, 根据活动秩序、参与情况、活动效果给每个小组打分, 评出“优胜组”, 那会使活动的效果大大提高。甚至在适当的时机大声地表扬一下表现优秀的孩子或小组, 其他孩子也会向他们学习。这个方法即便是在六年级, 也百试不爽!因为没有一位孩子能抵挡地住其他成员的“谴责”;每一组都希望被评为“优胜组”, 每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扬。小组评价法也可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

五、结束语

在课堂活动中使用以上策略,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实,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考虑到更多的细节:比如:通过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 规定在十秒钟内分好角色等方法, 提高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效率;各个活动之间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更多地考虑学困生的发展, 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活动等等。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让我们通过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力和喜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英语教学如何突破口语的难关 篇8

可喜的是, 现行的英语教材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中考的命题方向也随之变化, 更加注重考查交际能力, 口语考试已列入中考的范围。初中生的英语还属于基础阶段, 因而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将变得日益重要, 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

“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老师在课堂内外‘导’的”。口语的表达是一个将你的语言积累进行重现和创造的过程, 勤读、善听、多练、总结是突破英语口语教学难关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勤读

对于语言来说, 发音永远是第一位。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 扎扎实实地打好语音基础。而英语朗读要有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必须靠勤读。

首先要养成跟读的习惯, 并自觉地将自己的语音与标准、规范的音调进行对比, 从而纠正自己音调上的错误。

其次要熟读课文, 把每篇学过的课文都要读得滚瓜烂熟, 最好能背出来。注意一定要大声朗读, 不要默读, 朗读会帮助你改善发音、语调, 扩大词汇量。丰富的词汇量也是英语口语的基础。另外可以读一些课外读物, 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短篇或句子, 还可以读绕口令。绕口令增加了读的难度, 要求又快又准, 同时激发了兴趣。如:All I want is a proper cup of coffee, Made in a proper pot, You can believe it or not—I want a cup ofcoffee in a proper copper pot.

再次, 读的时候要注意技巧。著名的英语口语专家李阳说, 要用最大声、最快的速度去读。当然这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放慢速度读, 但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要好, 不要错读、漏读。然后慢慢加快速度, 直到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

二、善听

英语的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相互促进。要提高口语能力, 必须善听。

在课堂上, 老师要尽可能多用英语进行教学, 多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 充分利用课文录音和听力资料, 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另外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中的英语节目, 体会标准发音, 并与自己的发音相比较, 找出其中的差距。

听和读一样, 先要听一些语速较慢的句子, 多听几遍, 直到听懂为止。然后慢慢过渡到语速较快的长句。还可以尝试听一些英语电影的原音以及英文歌曲。听篇幅较长的课文时, 第一遍不看课文来听, 第二遍边看边听, 第三遍又脱离课文来听, 比较第一遍与第三遍的效果。如此反复练习, 英语的听说能力将同时得到提高。

三、多练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有人说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需要大量的实践, 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不要有速成心理, 必须认识到, 要想学好英语, 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 二不要怕别人笑话。只有什么事也不做的人才不会犯错误。犯错误其实并不可怕, 它让你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课堂是纠错的最好地方, 因为老师马上会为你指正, 可以使你很快掌握正确的方法。所以, 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大胆地说英语, 说错也不怕。李阳说, 不怕丢脸也是锻炼口语的好办法。但切记别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讲英语, 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己也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 和同学讲, 和老师讲, 实在没办法时就和自己讲。先把对方讲的内容录下来, 然后对着录音讲。学生不能过于依赖老师, 老师拽一下, 学生就动一下, 老师不拽, 学生就不动, 这样被动地学, 是很难有效果的。学生应该注重自我操练, 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四、总结

一个成功的人, 一定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要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除了肯下功夫外, 还要动脑筋总结英语的特点, 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异同之处。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不了解英语的历史和文化, 即便能说英语, 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或其他困难。通过语言文化来学习语言, 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另外,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总结, 在总结中发现问题,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根据自己的特点, 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制订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教育家冰心之女吴冰说:“学习英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 是不能投机取巧的, 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如此。但要讲究学习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特点。“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9

一.周密组建问题链

所谓“问题链”, 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 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3]运用问题链教学, 或“大题小作”, 或阶梯式提问, 使师生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索、思考、分析, 从而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所谓“大题小作”, 就是把一个比较大的难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依次弄懂这些小问题, 从而使大问题迎刃而解。这是问题链的第一种形式。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1中“ANNE’S BEST FRIEND”一文的教学难点是分析安妮在逃亡过程中的心理。虽然经过分析探讨, 学生基本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也能大致了解安妮的心情, 但要突破这一难点有较大难度, 教师就可通过设计几个小问题来引导解决。例如:1.WhywasAnnesocrazyabouteverythingtodo withnature?2.WhydidAnnestayawakeonpurposeuntilhalf past eleven?3.Why even the dark, the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couldholdherentirelyintheirpower?4.Whydidshe say that it wa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dirty curtains?5.Why she thought her diary her only true friend?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逐个解决各个小问题, 最终解决这个大问题。

实际上, 上述五个问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存在一种递进关系, 也属于问题链的第二种形式――递进式提问。钱梦龙这样解释它的含义及作用:“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 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通过这一系列“阶梯式”提问方式, 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而且也使学生抓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 UNIT1中“WHYNOTCAR-RYONHERGOODWORK?”一文, 围绕文章主人公“Lin Qiaozhi”设计如下层级问题展开教学:1.Forwhomandfor what purpose did Lin Qiaozhi writealittlebookabout how to look after babies?2.Whydoyouthinkitwas necessary?3.Was it easy for a womantogetmedicaltraining at that time?4.What do youthinkaretheimportant qualitiesthatadoctorshould have?这种有梯度的提问, 由浅入深, 逐层深入, 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文本的文字表面逐渐深入到文本的内核,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

二.精心设计核心问题

如果说问题链是通过设计多个问题, 以量取胜, 那么核心问题则以“少而精”取胜。核心问题也叫主问题或关键问题, 指英语课文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激发他们思考、理解、讨论、赏析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 也是文章的命脉, 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解决的似乎只是一个问题, 但学生思维的触角却伸到了课文中每一个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此所谓四两拨千斤。特级教师余映潮这样评价主问题的功效:“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 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 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 ‘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的引进课文, 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 从而有效的开展课堂活动。”[4]实践证明, 通过设计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极易使学生抓住课文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三.巧妙制造矛盾情景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满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 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填补“空缺”使之完满的趋向, 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完形整体。这个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和知觉的兴奋, 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驱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非完形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追求的实现会让人达到内心的平衡和一种身心的愉悦感受。[5]英语老师有意利用或制造矛盾, 即有意让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出现不一致状态, 容易驱使学生在填补、完善中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可利用课文中现存的矛盾。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 一说大家都认为早先那些播报英语新闻的人说的是“standard English (标准英语) ”又说“Thereisnosuchthingas standardEnglish (世界上没有什么标准英语) ”。充满矛盾的问题,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通过深入思索学生容易得出结论, 世界性的文化交融, 带动着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四.适当创设悬念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心理状态, 它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教学中运用悬念完全符合现代心理学原理。现代心理学认为, 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 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 否则人的心理就会精疲力竭, 穷于应付, 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教学中, 适时地创设“悬念”, 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丰富想象力, 集中注意力, 开拓思维力,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发现知识的姿态学习新知识。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心理和急于要解决的强烈期待,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1中的文章“Astudent ofAfricanwildlife”在教学时, 教师适时地设置悬念:Jane放弃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常年与一群黑猩猩生活在一起, 这是为了什么?不合情理的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去探索、发掘, 从而把握本课重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 依据教材内容, 巧妙设计问题, 以问生疑, 以问激趣, 以问启思, 使英语课堂散发出无穷魅力, 从而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教学中, 教师巧妙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思维, 丰富情感, 促进创新, 也可以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些教学效果, 须讲究提问的策略与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篇10

1.1 世界各国对母语学习的重视

由英国文化委员会所做的名为“英语2000”年的调查表明:目前尽管全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仅为3.5亿,但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和外语并能流利使用的人却有4.5亿,全球英语学习者更是超过10亿。也是说现在占全球1/6的人都会说英语,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尽管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还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母语的学习。为了凸出学习母语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从2000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以便让更多的人重视母语的学习。大学语文作为学习母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大学生母语能力及提升文化修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大学语文开展母语教育,学生的母语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足可见我国对语文学习的重视。

1.2 英语专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大学语文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母语有着明确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入校新生的提出的要求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扎实的汉语基本功。”(1)而对于经过四年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合格毕业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则是:“除了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2)要达到这一目标,不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是难以实现的。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语文基础一般比较扎实;语文基础差的同学,英语成绩的提高就比较费劲,特别到了高年级,提升速度就会越来越慢。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要从事英语工作,尤其是从事翻译类工作的人,要依靠英语,更离不开汉语”;(3)而且回顾我国有成就的语言学家,他们既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又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因此他们无论从研究英语转入研究汉语,还是从比较两国文学中做研究,各自做出很大的成就。张爱玲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她其实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张爱玲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例如《老人与海》、《鹿苑长春》、《爱莫森文选》等大量的文学作品。很多人相信,正是由于张爱玲良好的汉语基础才成就了她的翻译能力。可以说学好大学语文对英语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原因

尽管无论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上来看,大学语文的学习都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学院层面对大学语文的重视不够

在谈到大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时候,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其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但在实践中就往往变了样,尤其是外语学院:学院多很多课程的设置、教学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重点都自然而然地集中了英语专业课的学习上。学院不论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还是学生成绩的考核,都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语文的学习。以我院为例: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在修订2007年人才教育培养方案时把大学语文设置成了限选课,从2007级学生开始,第三个学期才开设大学语文课。而且我院还在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中把大学语文设置成为“公共选修课”,而上课的时间仅有一学期,总课时在26到50学时不等,课时量相对较少。这就反映了在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处于非常低的地位。

2.2 大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

在笔者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体现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足,翘课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学生虽然来上课,但只是为了应付点名和拿到学分,课堂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课堂效率低下。在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消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教授母语,自己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汉语,再熟悉不过了,已经没有提升空间;而且,很多学生还认为语文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汉语每个人都会说,水平基本上差不多,学好英语才重要。因此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了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有学者也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81.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表现‘比较消极’,很多就是为了考试及格和应付老师点名而上课”。(4)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心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现在大学生语文水平低,其主要原因是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和敬畏之情不够。

2.3 外部环境不利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在社会功利化的影响下,现在的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考“证”和考“级”上。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被认为是能力的体现,很多用人单位就是根据是否通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来决定录用与否;而且很多外语学院还把英语专业成绩和毕业证与学位证结合起来,如若英语成绩不理想,毕业就成了问题。正是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相反,大学语文正是由于缺乏社会和学院的重视而被学生看作是与专业无关的知识、技能而被惨遭摒弃。以我院为例,几乎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没有任何“硬”性规定,只要能通过期末考试,基本上就认为语文成绩已经合格。与英语专业相比,其重要性几乎完全没有体现出来。社会和学院人为地制造了这种过分重视英语而轻视语文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2.4 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着问题

现在社会上任何一项职业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而现在大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却不容乐观。根据屠锦红、徐林祥两位学者的调研数据显示:“有58.3%的人认为自己与人沟通“缺乏技巧”,94.4%的学生对当众发言“缺乏信心”,而认为自己的口头交际能力良好的仅占12.1%”。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有84.7%的大学生反映自己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有思想但找不到适合的语词’”。(5)这说明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对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读书”,而忽视了“说话”的训练,缺乏信息社会观念,而且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以阅读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应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考核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大学语文还过多地偏向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教师上课时几乎是延续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来分析字词句篇,把一篇篇文学精品搞得支离破碎,忽略了文学的审美教育和文化的素质教育。(6)同样,在考核方面同样还是以学生的词句和阅读能力的考查为主,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对“写”和“说”的能力的考查。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集中到了分值比重较大的阅读与基础性的词句之中,进而忽视了对口语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造就了很多“哑巴汉语”人才,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正常的人际交往遇到了很多麻烦,“学不能致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从大学层面出发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定要体现在大学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上,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号之中。高校可以提高大学语文从选修课上升到必修课,而且对于语文的教学课时安排要更加合理,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以便让学生有更长的时间来学习语文。同时,高校可以制定一些硬性措施来督促学生学习语文,比如说语文的成绩与奖学金挂钩,语文不及格对于评奖实行一票否决制等来督促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这样就能避免由于没有“硬”性指标而导致的轻视大学语文的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2 改革语文的教学方法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如果想让语文真正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就一定要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要同时涉及教材与教学。因为从目前的大学教材来看,现在大学教材中古诗文比例太大,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教材的选择不仅要涉及到古今中外,而且还要从文章的实用性、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而不是过分地倾向哪一方面;教学方法上面也改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教学,而要全面涉及到语文的“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特别是对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可以尝试运用课堂朗读、演讲、交流讨论等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通过课外小组合作学习、调查报告、演讲稿、策划书以及参与博客的写作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3 改革大学语文的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①②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1.

③刘洪泉,唐书哲.汉语水平与翻译能力的关系——长江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汉语水平调查报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④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34-35.

⑤屠锦红,徐林祥.我国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上一篇:美术教学融入人文精神下一篇:食品添加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