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和我们的世界

2024-08-30

世界杯和我们的世界(精选十篇)

世界杯和我们的世界 篇1

我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启示, 从志愿者和年青一代的表现中汲取了许多力量。同时, 我也在紧张地思考——这是我的习惯, 也是责任。

我还是从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的关系说起。这两大事件有相似之处, 也有区别。

在汶川地震这样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 灾难的沉重、可怖和人性的美好并置, 同时呈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而灾难所呈现的, 如一位作者所说, 是“中国发展滞后地区的贫弱”, 但就在这极度贫弱中爆发出了极其丰厚的精神力量, 这就更让人们感到震惊。

而北京奥运, 则是用大量的金钱投入、现代科技和高效率的管理机制, 以及志愿者的参与合力打造出的“盛典仪式”, 是一次“豪华中国”的集中展示, 它所展现的, 实际是“中国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奥运会所集中展现的, 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就、科学技术成就, 并且通过运动员、志愿者的出色表现, 展示了中国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精神面貌的积极方面。而奥运会的三大口号:“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则展现了未来中国发展的某种可能性, 即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同时又注重人文精神与生态平衡, 注重继承传统又向世界开放的现代国家。当然, 这还是可能性, 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某种程度上又可以看作是执政者对国民的一个承诺, 要真正和完全变成现实, 还有许多的路要走。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欣赏北京奥运, 不要忘了汶川地震;瞩目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的豪华, 不要忽视发展滞后的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贫弱。我们不会因此否认奥运会所集中展现的已经取得的成就, 但距离奥运会所激发起来的“中国梦想”, 还很远很远。我在汶川地震以后就说过, 不能把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灾难、突发事件看做偶然, 而应该将其视为“常态”:“我们从现在起, 应该有一个新的觉醒, 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中国, 以及世界, 将进入一个自然灾难不断、骚乱不断、冲突不断、突发事件不断的多灾多难的时代”, 而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将主要由中国的年青一代, “80后”“90后”的诸位直接去面对, 直接去参与, 直接去承担。

汶川地震是一次突发的自然灾难, 是一种“非常态”;奥运会也是一种“非常态”, 与汶川地震是大自然的主宰不同, 奥运会的非常态是我们主观创造的全民狂欢节, 是对日常生活节奏的有意打破,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平庸中享受一次, 在日常生活的压抑中得到一次发泄与释放。但奥运之后, 一切都要恢复常态, 回到日常生活中。那么, 如何使在这次举世瞩目的狂欢中我们所爆发出来的最美好的人性、人情, 所内蓄的力量, 我们青年精神、国民精神积极健康的一面成为一种精神常态?如何认识当今的中国?如何认识当今的世界?如何认识当今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关系?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和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认识我们的责任?这些大问题, 我们过去想得很少, 也不太关心, 但经历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这样的国家大事、全球大事, 我们就有可能、更有必要来认真思考。这样的“想大问题”, 关系着我们的成长:视野狭窄, 一味咀嚼身边一己的悲欢, 是长不大的。奥运之后, 正是我们“想大问题”的最好时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 却很少有人去追问和思考它的真实内涵。在我看来, 它至少可以分解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是“同一个”?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 在实现这样的梦想中, 应担负什么责任?

北京奥运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零距离接触。我们早就说过的“全球化”“地球村”, 对普通民众来说, 都不太容易理解, 现在, 这些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某种程度上, 奥运村就是一个地球村。在奥运会期间, 我们更是亲身体验到了, 我们和其他国家、民族的运动员和普通民众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所谓“同一个世界”, 细说起来, 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 在全球化时代, 很多方面已经打破了国界, 许多人成了移民, 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迁徙, 更换国籍。这次奥运会最显著的就是所谓“海外兵团”, 许多中国运动员加入了其他国籍, 代表其所属的国家来和我们同台竞赛。过去我们大惊小怪, 不能容忍, 现在都习以为常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个对台湾大学生的演讲中, 甚至作了这样的夸张性的描述:“一个21世纪的孩子, 很可能父母分属不同国籍, 自己又出生在第三国, 在第四国接受教育, 在第五国和第六国成家立业, 妻子属于第七国, 他的子女则拥有第八国和第九国的护照, 最后他在第十国埋葬。” (《我离世界有多远——谈21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 台湾作家余光中还写过一篇散文, 题目叫《日不落家》, 说“一家而分居在五国, 你睡我醒, 不可同日而语”, 就成了“日不落家”。这样老两口每天看电视, 对气候的关注, 就自然不限于台湾一地, 而要关心全球气候:“温哥华还在零下!”“暴风雪袭击纽约, 机场关闭!”“布鲁塞尔呢, 也差不多吧?”——这里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象征:在全球化时代, 大家都成了“利益攸关者”。就以2008年所发生的几个全球性事件为例, 无论是粮食危机、气候变暖, 还是石油的价格起伏、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都牵动着世界各国, 几乎无一例外, 也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今天的世界, 每一个国家的国内问题都会变成全球问题, 每一个世界问题也都会变成国内问题, 问题也不再是单一国家所能解决的。因此,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我们是“利益共同体”。

我们更是“生命共同体”。胡适曾说“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 汶川地震之所以会成为“全球之痛”, 北京奥运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狂欢节”, 就是因为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有着共同的价值。尽管各国家、各民族之间, 确实存在差异, 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价值观, 但差异中自有相同与相通, 要友好交往, 和平共处, 就必须有一个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 而且也确实存在大家都认同的“普世价值”。在抗震救灾中, “人的生命至上”就是一个公认的普世价值, 而奥运会所要发扬的公平竞争、反对歧视、和平、友爱、人的自由发展等精神, 其实也都是普世价值。

但是, 我们也同样不能把奥运会所集中展现的和平、友好绝对化、理想化, 而应该同时看到这世界并不太平, 也不和谐。我在前面说到的“多灾多难”, 既指中国, 更指世界, 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我们怎样认识和想象世界?龙应台在对台湾大学生的演讲中, 就提到可以有两种想象。据说有这样的“全球化指南”:“封面是一个或者一群穿西装的男人, 两手交叉在胸前, 带着极度自信的微笑, 告诉你如何往上爬, 变成跨国公司企业的高级经理人”, 这是一个“国际成功人士”主宰、拥有一切财富和权力的“世界”。龙应台对此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想象21世纪的世界时, 眼睛里只看见“强者”?“跨国企业的发展, 固然促进全球强势经济和资讯的快速流动, 但是它同时蕴含的暗面——比如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 比如强势经济带给弱势经济的文化倾斜, 比如儿童劳工的人权, 大企业对落后地区的驯训等等”, 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我们认识和想象世界, 不能只看到普世价值、和平友爱, 眼睛不能只盯着跨国公司的利润、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还要看到种种利益和文化价值的冲突, 看到经济、科技发展带来的财富积累下的贫富不均。事实上, 当今世界正面临两大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一是20世纪的过度开发, 所谓“对地球的开战”, 造成了世界生态平衡的大破坏, 从而形成全球环境危机, 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二是超越国界的贫穷 (今年的粮食危机就是一个突出表现) 、疾病 (想想非典所引发的全球性恐慌) 、战争 (伊拉克战争至今还在牵动着全世界的心) 、人道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虐俘, 还是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种族残杀) , 都使全球面临公平、正义、平等的危机。这两大危机, 也可以说是世界文明的危机, 是一个如何“防止、避免世界文明的腐蚀与毁灭”的问题。

由此产生的, 是我们的“同一个梦想”:如何通过全球性的协商、合作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 以保证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全人类的公平、平等, 维护人类正义, 以保证全人类一切地区、一切国家、每一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这里, 特别突出了“每一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强调“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时, 很容易注意群体的“同”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应该意识到,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全球面临的挑战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 和我们自身的利益、自身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 迎接这些挑战, 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前面已经说到, 全球化的时代是充满利益冲突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在这样的利益冲突中, 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努力挤进“强者”的队伍, 还是关注全球化的弱者, 为他们说话, 为他们行动, 批判并防止全球化的恶性发展?这就涉及志愿者的立场问题。我曾经提出, 志愿者的宗旨是“自助”和“助人”, 而助人的主要对象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出于我们的信念——我们追求社会的公正、公平、社会正义。我们认同这样的生命观——全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是最重要的。只要还有一个生命不自由、不幸福, 我们就是不自由、不幸福的。因此, 我们是永远站在社会弱势群体这一边的, 为他们呼吁, 为他们服务, 是我们自觉的使命。应该说, 这次残奥会的志愿服务, 就是这样的为全球弱势群体服务的一个实践。正是残奥会充分体现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所有的生命都应该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的理念, 其最大的特点, 就是“互助”:不仅作为健全人的志愿者给予残疾人以尽可能的帮助, 而且残疾人也以他们的生命的尊严、顽强、自立, 给志愿者以精神的启迪与激励。可以说, 志愿者的精神与价值, 在残奥会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助人即助己, 我们和弱势群体的关系, 是一种相互帮扶, 以求得生命的共同成长。

通过残奥会的志愿服务, 我们应该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不仅限于国内, 而且是全球性的。因此, 需要提出一个“全球公民”的概念, 提出确立“全球公民意识”的任务。

龙应台说, “全球公民意识不仅只是自觉我们是全球的一分子, 它更强调我们对彼此以及对地球的责任”:一是“体会到地球的不可替代, 并且积极地行动去保障它永续的未来”, 一是“理解并且积极行动去解决地球社会不公不义的问题”, 概括地说, 就是“让地球永续, 让人类公平”。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全球公民”:“他的关照面超过他的本土, 而且自觉是全球的一员”, 因此, 他具有全球视野, “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和环境的关联和运作都有所了解”, 同时又“尊重多元价值”。

我们注意到, 无论是汶川地震, 还是北京奥运, 都有许多国际志愿者。他们的参与, 不仅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更是基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全球公民意识”。志愿者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性的运动。我们中国的志愿者应该成为国际志愿者队伍的组成部分, 我们也应该成为“全球公民”。

在北京奥运前后, 世界的各种反应, 无一不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世界要学会理解中国, 和中国相处;中国也要学会理解世界, 同时重新理解自己, 并学会和世界, 特别是西方世界相处, 这可以说这是全球化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

说是新问题, 是因为过去的中国在许多西方国家的老百姓的眼里, 是一个贫弱的国家, 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遥远、神秘的存在, 和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但在全球化的时代,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货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成了和西方世界休戚相关的存在。而中国又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社会制度更是不同, 在许多西方人看来, 这样一个不同于己而又日趋富裕和强大的中国, 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在对中国刮目相看时, 又有了许多疑惧, 不知道该如何认识中国, 和中国相处了。而奥运会更是把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 某种程度上, 这是中国与世界, 首先是与西方世界在全球化时代的一次相遇, 一次“短兵相接”。应该说, 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 在2008年的接触中, 大概双方都会觉得对方有些变化莫测, 看不透, 吃不准。西方许多人在开始传递奥运火炬时, 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 对中国有许多批评, 以至要抵制奥运会;但奥运会又展示了他们所不了解的中国的另一面, 让他们大吃一惊, 觉得中国真是不可思议, 不知如何评价。有的西方人出于对他们自己国家体制的不满, 又反过来将他们所看到的或自以为的中国的积极因素加以夸大和理想化。而我们对西方的认识和态度也有一个变化:奥运前, 西方的疑惧、抵制伤害了国内一些人的民族自尊心, 因此他们以非常激烈的态度进行对抗, 那时西方在一些人眼里是邪恶的;而奥运会后, 人们听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许多赞扬, 有些人又有些昏昏然, 同时也觉得西方人有些不可思议。因此, 我相信经过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 中国与西方都需要冷静思考, 调整对对方的认识。2008年无疑是中国与世界重新相互审视的重要年头。

我自己也在重新思考。我提醒自己,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 以平常心对待这些相遇中的纷争。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 是一个独立而日趋强大的成员, 已经不是晚清的“东亚病夫”, 被侵略的对象。因此, 不要老是以受迫害的心态、弱国心态来看待西方世界, 总是觉得别人“亡我之心不死”, “别有用心”, 不能用“恶意假设”来和西方世界相处。同时也要防止“中华中心主义”自大心理的复活。

其次, 要看到所发生的纷争, 既有利益之争, 也有价值之争。而利益和价值都是多元的, 如一位研究者所说:“西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 既不会成为中国人所想象的朋友, 也不会成为中国人所想象的敌人。” (郑子平:《中国:大国思维和大国责任》) 因此, 在西方, 总会有人批评我们, 拒绝我们, 也总有人欣赏我们, 即所谓“有人欢喜有人骂”。我们不要以为一骂就是敌人, 做出激烈的反弹;一欢喜就是“铁哥儿们”, 并且自我膨胀起来。

这里的关键, 还是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我在这里提出三条建议。第一, 要有民族自信力。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有这么好的人民, 特别是汶川地震所爆发的民族自救力, 奥运会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都是足以让我们自豪的。而且我们在不断地进步。第二, 更要有民族自省精神。中国的问题我们自己最清楚, 可以说,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对自己国家问题的批判, 是远远超过外国人的批评的, 而且都是切肤之痛, 爱之愈深, 审视愈严。第三, 要坚信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而且我们也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无论怎样艰难曲折, 无论改革的路有多长, 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真正的民族自尊是应该建立在这样的民族自信、民族自省和民族自我改造的自主性基础上的, 发虚火、说大话的“民族主义”, 骨子里隐含的恰恰是一种民族自卑心理。

有了这样的民族自尊、自信, 我们就会懂得应该如何和世界 (包括西方世界) 相处。我也提出四条:要承认并尊重普世价值, 最大限度地寻找“最大公约数”;要尊重差异, 尊重和我们不同的选择;要善于学习、汲取别国的长处, 及时调整和不断发展自己;要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性, 对外国的各种批评, 择其善者则听之, 其不善者则不听之。

还是那句话:经过汶川地震、北京奥运, 我们都长大了, 成熟了。我们更能理性地认识中国、世界和我们自己, 我们的视野开阔了, 我们的胸襟扩大了;我们“想大问题”, 又“做小事情”, 既追求大的生命境界, 又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志愿者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以此互勉吧。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诗歌 篇2

把它们嬉戏追逐的地方搅得鸡犬不宁,这究竟是为什么?

美丽的校园,本该是孩子们的天下,可是庞大的坦克

把孩子们的天下压成了碎瓦,这究竟是为什么?

繁华的城市,本该是人类建设、开创的领地,可是呼啸而过的子弹

把人类的家园炸得破烂不堪,这究竟是为什么?

蔚蓝色的天空,本来是白云和太阳的天堂,可是袅袅上升的青烟

把那天堂变成了地狱,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小生命,有一棵树,茂密的树,不被坦克压倒!

有一个家,牢固的家,免遭子弹的轰炸!

我们和我们所在的世界 篇3

投资理财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有序的能够如预期发展的市场,而是充满了偶然性因素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自然界的巨大变化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令原本复杂的资本市场更加难以预料。

尽管如此,投资理财也依然有其的科学性。突发事件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孕育着机遇。地震对日本上市公司和股市带来了负面影响,却推动了日元上涨。假如投资者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经济结构的痼疾,或许能从中发现新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说,即使你猜不到开头,却可以依据逻辑推测出结果。

财富管理行为本是围绕家庭单位而存在的,却在某些时候与国家、世界的政经格局变动息息相关,这是投资的难度所在也是魅力所在。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天下,三者不能孤立看待,他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又互相作用。

今年的“两会”上,民生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安居保障房建设,这些“国事”影响的是每个家庭的财富;当日本核危机预测加重,导致中国“屯盐”、美国“屯碘片”的闹剧,本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事”,却令公众形象尴尬。公民需要提高自身素养以维护国家形象,国家也要给人民足够的安全感和信息透明度,来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家事”亦是“国事”,“国事”即是“家事”。

当前,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是最受瞩目的“天下事”,无论结果如何,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暴露无疑。那就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尽可能的夺取资源利益,并维护本国货币的霸权地位,以利用金融资本掌控全球经济命脉。当然,还要披上自由民主、新教伦理、自由市场经济等伪善外衣。

回想当初清帝国的崩溃,不正是由于白银资本被西方殖民者把持,结果将金融主权交付到别人手中,最终导致经济崩溃,再加上被“船坚炮利”打开国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如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危机后日益动摇的霸权地位又故伎重演,这是否意味者全球政经格局又处在一个大转折的年代?当然,清帝国崩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精英阶层对于经济财政司法一无所知,无法承担由宗法国家向近世财政国家的转换,而造成国家失位。这与目前中国坚定捍卫金融主权和把控财政体系变革是截然相反的,转折的年代也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年代,“天下事”与“国事”紧密相连,与每个家庭的“家事”息息相关。

我们时代的精神世界 篇4

今天在这里, 站在大家面前, 我感到诚惶诚恐, 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所以, 请允许我稍微紧张一下, 也请大家原谅我接下来可能犯的错误。

在场的嘉宾中, 有母校的校长, 有中文系的领导, 有教过我的老师, 有同年级老同学, 有媒体界好友, 有师弟和师妹, 还有同桌的你。新朋虽然不多, 老友确实济济。在这种场合下竟然要当众自我吹嘘一番, 实在需要很大勇气。不小心吹过头了, 老友们难免会心一笑, 让我丢盔卸甲,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败下场去。

承蒙范军校长的关心、汤涛馆长的好意, 老同学魏明扬馆长的努力, 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收藏并展览我迄今为止创作的所有作品, 在这里举办隆重的捐赠仪式。作为一名仍然“健在”的作家, 一名在各方面都还不够资深的校友, 我对此深感荣幸, 也倍觉“鸭梨山大”。上月, 魏馆长通知我这件好事时,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觉得, 这个荣誉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相比, 更让我感到幸福。活用一下小伙伴们爱用的词, 可以说是幸福得“外焦里嫩”了。

我学术水平有限, 文学创作成就暂时也还有限, 原本配不上这项荣誉。我的老师、我的学兄学姐、我的师弟师妹, 很多人都比我有成就———很多人比我有名, 很多人比我有钱。但档案馆却先把我给“收了”, 这让我在幸福的眩晕中, 又窃窃地惑而不解。我想来想去, 于我唯一毫不逊色、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成就很高的, 是在这座美丽校园里拥有了爱情。我虽然感到很幸福了, 但我太太比我幸福得多———二十多年来, 她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工作, 对我而言, 她就是我所爱的母校的形象代言人。

鉴于我太太就坐在下面, 以下省略六千字……

站在这里, 我觉得过于光荣, 以至于无法体现我本来特有的妙语连珠的“风采”。

我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 出席过各种场合, 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 从来没有觉得像今天这么紧张。一九八七年有幸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时, 我就产生过那种深深的、时不我待的紧张感———在座的一些老同学可能听我说过, 当年一进校园, 看到那么多漂亮女生行走在林荫道上, 我就心花怒放, 觉得自己来到了人间天堂。那时, 我扛着简陋行李, 行走在悬铃木浓荫下, 内心充满各种喜悦。九月晨光在树叶上跳跃, 狐狸一般美好。美国大诗人庞德的名作《在地铁站上》这样写道:“那些脸庞在人群中闪现/湿漉漉树枝上一朵朵花瓣。”

我在进入学校的一瞬间, 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自己的幸福, 自己的人生。

我本是广东省雷州半岛上一个小镇边民, 家乡偏远, 信息不通, 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到过家乡五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 如一段唱词云: “本想打家劫舍, 谁知弄假成真。”

过去的糗事趣事乐事一件件浮现心头, 人生如缠绕的毛线, 我一时不知道该从哪一根线头开始扯起。

过去江湖艺人耍把戏, 都要到家乡外很远的地方去, 行村镇、走街串巷, 但从来不在自己的家乡表演, 免得穿帮丢人。我现在的感受正是如此。

无论如何, 我内心总为此而感动。

我相信,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举办这次隆重的收藏捐赠仪式, 肯定包含着美好的深意:等这次活动结束, 等媒体界朋友帮忙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之后,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 可能会回荡着这种惊呼声:连叶开这小子的作品都能被档案馆收藏, 我们岂不是更该得到这个荣誉?

恭喜你, 答对了!如果因为我参与的这次仪式的影响, 以后有更多更有成就的校友都加入到捐赠著作给母校档案馆的行列, 这是一桩多么好的好事!

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这一开业内先河的创举, 可谓高瞻远瞩, 可谓决胜未来, 可谓老谋深算, 这种优雅的、高级的文化活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 以后将会显得越来越有意义。

经过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 我们国家已从一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 进入了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对有些富人来说更是物质极度过剩的时代, 而我们的精神世界, 仍然像过去那么贫乏, 甚至因为遭受物质的大规模入侵, 我们的精神世界比过去更荒凉, 更加无趣。

二十六年前进入大学时, 我理解不了何为“异化”, 什么叫做“拜物教”, 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经典词汇, 让我深感茫然, 考试还不及格。现在我明白了:在这个“物化”世界里, 人的价值依靠物的价值来体现, 拎着爱马仕包包的女生比挎着热风包包的女生更加美丽, 开着宾利跑车的男生比开夏利的男生更有魅力。个人的价值依附在物的价值之上, 以物价衡量人价, 成为这个时代的唯一尺度。

一旦人被“异化”, 那么你作为人的价值就被抽空了, 你就“物化”成了“土豪金”, 你就“物化”成了超级跑车……顺便说一句, 强烈要求《政治经济学》老师追加给我一个合格。谢谢!

精神世界上空空荡荡, 物质大军在荒原上狂奔, 带起漫天的尘埃。这样的世界, 并不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美好的景象。

现在, 很多人深感中国的原创力不足, 创造力贫乏, 而越来越难以应对国际上的新挑战。我曾鼓吹过一个观点:二十一世纪, 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们可怜的一点自由思想, 被僵化的教育体系、被物质狂流侵蚀得千疮百孔, 如此的打击、重压之下, 何来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没有创造力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设计, 没有一流的产品设计, 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我国政府在若干年前就意识到文化原创力的重要性, 一直在逐年加大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如果说, 前三十年是经济建设期, 那么今后三十年将是文化建设期。我在很多讲演时, 都自作主张地对学生们说:进入文化产业, 你们正逢黄金时刻!而文化产业的底层技术、或者说核心驱动力, 是原创文学, 是富有想象力、是有生动表现力的文学作品。

因为文化产品市场的无序, 因为文学作品评价尺度的混乱, 我们国家的文化产品生产正在重蹈工业产品生产的覆辙, 缺乏原创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 但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而价值的混乱, 又导致整个文化评价的无序。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举办的这次活动, 我觉得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正在创作中的作家作品的收藏, 体现出一种坚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尺度, 是对文学作品、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一直在思考着民族、文化、思想以及未来的作家们的一种鼓励。

我们深深地明白:市场虽然喧嚣, 而美好的价值不灭。

我曾写文章说:“金钱长驱直入, 皆因你的人生毫不设防。”

阅读、保存、思考, 以丰富的美好作品装备自己的头脑, 可以更为轻松地消融那些异化力量的巨浪。

再次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的好意, 感谢范军校长、汤涛馆长、魏明扬馆长, 感谢在座的同学、朋友, 感谢百忙之中赶来的各媒体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我的太太, 感谢我的女儿。

我们和这个世界都爱你散文 篇5

春节过后,与学生聚。郭O也来了。

一进门,她就搂着我的肩膀说:老师,我们和这个世界都爱您!这句话好熟,就觉在哪儿听过,可怎么都想不起来。

郭O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让我看。翻开来,那一行字的确是我的笔迹。想起来了。那是二十年前高三毕业时,我写给郭O日记本上的一句留言。二十多年了,她的那个本子还保存得这样完好。

郭O,二十年前,我带过的一个学生。那时,她穿着朴素,身体瘦弱,性格怪怪的。在校园里,一向独来独往,很少与人说话。出出进进,整日里只板着一张脸,从不见她笑,好像这个世界都欠了她似的。所以同学和老师,很少有人喜欢她,更无人愿意靠近她。高一时,学校分给了班级三个贫困生补助的`名额,班委会成员一齐推荐了她。下午班会课,我在班级中公布名单的时候,她不但不要,反而站起来把几位班干部大骂了一顿。贫不贫困,关你们什么屁事,狗拿耗子……那天,她的自尊心仿佛一下子受到严重伤害似的,一个劲地要求转班。后来没转成,她这种性子,哪一个班级能敢收。

一天,食堂李师傅打饭,多给了她一勺子菜。她不但不感激,反而不无好气地责怪人家:我吃不下,早就说过吃不下,聋啊?!说完,还把碗筷摔出老远。李师傅气不过,找到我,非要学校好好治治她不可。我找她沟通了两次心,希望能给李师傅道一个歉,或低一下头。她死活就是不肯,还言之凿凿地替自己开脱,我已经跟他说过了吃不下,他还给,是可怜我啊,神经病啊!凭什么?我没有错,不上我都不道歉。她说出的每一字,似乎字字声嘶力竭。最后,我只能向李师傅赔了个不是,恳请李师傅能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次运动会,我动员她报跑一百米。跑可以,拿不到成绩不要怪我。坐在位子上,她冷不丁地回了我。那一次,她果真跑了年级第一。大家为她鼓掌,我也在全班表扬了她。她立马站起来,大声说:多大点事,再表扬,以后什么活动我都不参加了。

期中考完试第一个周末,数学吴老师把大家留下来补课。她第一个站起来,坚决表示反对。大家两周时间才熬到一个星期天,请吴老师不要再折磨我们。学校要是执意补课,我就去教育局告发他们!原本满怀信心的数学吴,不得不放弃这次牺牲周末给孩子们加一次餐的英雄壮举。

带过她的任课老师,似乎也都怕了她。表扬不是,批评也不是,帮助不是,不帮助也不是。眼看着,只好由着她的性子去。

开学初一两次,遇到这样事时,我也很生气。后来,习惯了,也便能容得下。自己的孩子,不容也得容。当时就想,即便再坚硬的一块冰,时间久了也一定会被融化。此后,每件事,我都要帮助她在学生和老师面前开解。郭O这孩子,性子虽是有点怪,可她的心地很纯净善良。许是因为有了差异,这个世界才显得如此斑斓多彩。后来了解得知,郭O五岁时,父母就离了婚,一个人打小就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喜欢打麻将,很少顾及她。表弟表妹似乎也不待见,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没人要没人疼的孩子。时间长了,越发显得孤僻和冷漠。好多次,舅舅舅妈撺掇外婆,要将她送给远在新疆的二姨,外婆一拖再拖就是舍不得。知道这事后,她把舅妈家的盆盆罐罐打了一通。

毕业时,她连毕业照都不愿意照。毕业前几天,班级学生热火朝天地找同学和老师写留言,却没有人要找她。坐在教室的一隅里,目光呆滞,显得很孤单。放午学的时候,她很小心地跑到我的办公室,让我在她的日记本子里写几句话。记得那时我写了这样一句:郭O,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们和这个世界都爱你!写完,见她一溜烟地跑开,似乎很高兴。

......

二十年没有见,她都要四十岁了。言行和举止,似乎不再是从前那个薄凉和固执的小丫头了。

老师,真得要谢谢您!

谢我什么?三年高中,我并没能帮助到你多少啊。

老师,只这句话,我就得好好谢谢您!因为您的这句话,我从此改变了自己!原以为,这个世界很冷漠,每个人都瞧不起我,都鄙视我。我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我害怕受到别人的嘲弄,更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那时,总认为大家对我的爱和帮助,是一种怜悯,是一种施舍和不怀好意。所以我一直躲。踏入社会之后,我才知道学校好,知道同学好,知道老师好,知道还有那么多的人爱着我,关心着我。你的一句话,给了我太多的勇气和力量。毕业后,一想起学校那段时光,就觉得是自己太自我了,太冷血了,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仔细想来,其实,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爱着我的,特别是你。之后,我渐渐学会了爱,学会了融入。

现在,你不觉得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吗?变得对生活有信心了吗?变得不再那么顽固不化了吗?说后,她做了一个鬼脸,然后便嫣然一笑。

笑是能够传染人的,她的笑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备受温暖和鼓舞。

我也地笑了,笑得十二分的开心。没想到一句话的力量会是那么大,也没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郭O会变化得这样大。临走时,我对大家说:人生很短,都要好好的。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好好地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这个世界也在一样地爱着我们!!

是的,一句话能化解冤仇,一句话能温暖寒凉,一句话甚至能让人重生。

世界杯和我们的世界 篇6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青年一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19-02

孙少安、孙少平:参与、追寻

孙少安与孙少平这俩兄弟在书中(剧中)的命运代表了两种青年和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即在面对生活和时代考验时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于生活,孙少安也有过困顿和挣扎,但他最终还是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无论是中学辍学选择回家種地还是对于他和润叶不能相守的爱情,他都最终接受生活和命运的安排,这个积极乐观的陕北汉子就像黄土地一样将自己的种种情绪深埋心底。不管是后来选择和会操持家务的秀莲结婚,抑或是为生产队、为砖窑苦心经营,少安始终都脚踏实地、认清现实、审时度势的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竭尽全力去生活。

而孙少平,这个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则不同于他的哥哥少安,如果说少安是“参与”生活,那么少平则是“追寻”生活。他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不甘于将自己的人生终结在偏僻的农村,因而跑去城里以揽工为生,成了“城市异乡人”。少平其人,仿佛一直“活在别处”,在城市,他是“异乡人”,在乡村,似乎他也与众不同,他就如同一个“边缘化”的存在。但是,他的身上始终充满着相信未来会有所改变的自信和希望,无疑,他走的是一条异常艰辛的路。正是这条艰辛之路,才使少平明白人生以及人性,体会到比金钱、权力、荣誉更为重要的温暖人情的弥足珍贵,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姿态奋勇向前改变自己的命运,以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完成了对个人现实及自身命运的超越。正如路遥在书中所言:“这就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的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1]

郝红梅、田晓霞、田润叶:现实、理想、坚守

说到女人,话题似乎总是绕不开爱情,《平凡的世界》中的青年男女也一样免不了爱恨别离。在这部悲剧作品中,郝红梅算是“先苦后甘”的一个人物。因了自己出身成分的影响而饱尝世间冷暖的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现实的,她一开始是和生活做过抗争的,和顾养民谈恋爱就是例子。开始的她是想借此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因此她拒绝了少平的示好。只是后来因为偷手帕的事情以及其他种种,她和顾养民不得不分道扬镳到她后来另嫁他人再到丈夫去世守寡直至遇见润生,她始终是在向生活和现实妥协,因此她的一生都是在基于自身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抉择。

田晓霞和郝红梅正好相反,她是作者笔下理想的化身,这个女孩的身上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和忧伤,永远充满着正义和希望。她出身干部家庭,却丝毫没有表现得高人一等。她于少平的恋情仿佛不受尘世羁绊,她给了孙少平人生当中最弥足珍贵的记忆和鼓励,可以说他们是彼此共同的精神伴侣。如果没有她, 很可能会被沉重的生活压迫得失去梦想而沉沦。路遥并没有给这个美好的充满着理想主义崇高情怀的女孩以善终,反而让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花季。据悉路遥在写到田晓霞死的部分痛苦一夜,这个人物结局的安排让人意外却又是必然。这是命运向孙少平和读者(观众)的重重一击,让人明白当你以为生活原来是充满希望和欢喜的,但命运总会出其不意的将你打败。况且,倘使少平和晓霞真在一起,想象他们婚后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磨灭了最初的理想和激情,这样的结局恐怕更令人唏嘘。因此作者赋予了田晓霞别样的存在方式,让她就像划过夜空的烟火,美好的让人抓也抓不住。不得不说,路遥对这个人物是偏爱的,他给了这个平凡的人以不平凡的永存。他将“最美的东西生生撕裂给人看”[6],给少平和读者(观众)看,这才是悲剧,这才是孙少平人生中所经历的重大灾难,因而少平的悲剧性才因了晓霞的悲剧而凸显。可以说,晓霞的死使得孙少平的人生变得厚重。田晓霞的死不仅让少平明白,也让读者(观众)明白关于失去的体悟,“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在时时发生着。”[1]晓霞的人生就像她之前吟诵的那只鸟一样,终究是飞去了……“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

“像孙少安一般去奋斗,像田润叶一样去爱”,这是《平凡的世界》热播后一些高校挂出的横幅。不得不说,润叶对她和少安感情的坚守让人心疼。润叶身上,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女性勤劳质朴善良的特质,同时又具有现代女性敢于追求爱情的热情和奔放。她的一生有两次“坚守”。第一次是在与少安恋情未果后跟李向前婚后依然在心中守护着她的爱情,她通过冷漠对待李向前,不让他进入她的内心。第二次是在向前车祸后出于一种复杂情绪,她慢慢意识到或许陪伴和守护才是生活的真谛,因此她开始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坚守。

另一位女性——少安的妻子贺秀莲。秀莲可谓是郝红梅、田晓霞、田润叶三人的集合体,她是集坚守、理想、现实于一身的人,虽然作者对她的笔墨描写远逊于其他三位。秀莲在遇到少安之前是有自己的爱情理想的,就是未来的丈夫必须要她看上才行,否则情愿不嫁,这也是她迟迟不肯嫁人的原因。遇到少安之后,她死心塌地的守护着她的爱情和家庭,无论是贫穷或是富有,她都始终和少安支撑着她的家庭。但她终究是个现实的人,这从她婚后闹着要分家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她的现实是通情达理的,她孝敬公婆,任劳任怨,不同于她的本家亲戚——少安的二妈贺凤英。可以说,秀莲是路遥塑造的更为丰富和真实的人物形象,比起其他女性,她似乎活的更真实,更加懂得生活和命运。但作者并未让她成为主要人物,或许作者是暗含正是因为有了像她这样平凡普通的人,才构成了一个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世界。

“我们”青年一代

“80后”、“90后”是受到社会颇多微词的一代人,“我们”常常被贴上自我、贪图享乐、无责任心、无担当的标签,相比于“50后”和“60后”关于对政治历史事件的关注和苦难记忆,“我们”这代人似乎从不关注政治,也缺乏对历史和苦难的认知,这种缺失使得上一代人勤劳、认真的生活态度,从而显得与标签所吻合,因此“我们”被称为“精神虚无”的一代。正如阎连科在一次访谈中说的:“50、60年代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历史的参与,有人是被夹裹进去,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参与历史的一个人。但是到这一代人,主动对历史退场。对社会和时代的否定,为什么现在变成一种认同?我觉得这一代人缺少一种最独立的坚持的东西,被这个社会左右,被时代塑造”。[2]确实如此,在“蜜罐”里长大的“我们”经历很少阅历不多,焦虑、迷茫、脆弱是“我们”在这个高度竞争和復杂的信息时代的常态反应,这种“精神困境”时常困扰着“我们”,想要找寻出口。而孙少安、孙少平的命运遭际和他们时代的关系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走出生活和精神困境的有益参照。因此《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找到了情感共鸣:即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人,总要处理这个时代所带给你的问题,“我们”终究逃脱不开社会和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就如钱理群先生在北大《我与青年》的演讲中说的那样:“每一代人都被上一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人的班,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5]在这些问题和使命面前,“我们”所要做出的选择和面临的痛苦不会比少平、少安、润叶、红梅的少。同样的,“我们”也会经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爱恨别离,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无论表现的是哪种形式的“标签”,“我们”都有自己所要坚守和憧憬的事情,这关于理想、关于现实、关于生活。大概,这种关于苦难的生活本质才是《平凡的世界》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2]《80后:懦弱的一代?失败的一代?》,北青艺评,2015,7,9

[3]杨庆祥,《献给我的同时代人》 十月文艺 2015,7,3

[4]杨庆祥,金理,黄平《笔谈:当下青年:虚无的一代?》,长江文艺,2016第1期

[5]钱理群,《我与青年》,北大演讲稿

[6]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

作者简介: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篇7

的确,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中国崛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一大亮点。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做出了种种反应。这其中, 有赞许的声音, 有质疑的声音, 有排斥的声音, 有反对的声音。在各式的声音下, 中国, 我们自己, 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一切呢?央视的这支宣传片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对, 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民族的声音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态度。《好一朵茉莉花》是我们中国一首历代相传、家喻户晓的民歌, 也是世界名曲之一。在这支宣传片中, 我们把它作为主角, 通过悠扬的笛声, 传递了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真诚愿望和信念。

由此,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我们走向世界, 或者让世界了解我们, 仅仅才只是需要一朵茉莉花吗?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有着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 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元素的民族风情, 有着壮丽的山河、秀美的景色。这一切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渴望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同时, 中国社会政治比较稳定,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所不同, 这对于相当一部分汉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许多汉语学习者特别是许多西方留学生出于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的目的开始萌生学习汉语的愿望。众所周知,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是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所以要了解中国, 汉语是最佳途径。汉语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 同时,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 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 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系统, 散发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与各国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艺术、旅游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 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逾3000万人, 约有100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汉语。世界各地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迅速增加, 使得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与日俱增。世界正在兴起一股“汉语热”。目前, 这股热潮如火如荼, 愈演愈烈。许多国家希望中国能派遣更多的汉语教师以支持当地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运用而生。所以说汉语国际教育是满足海外人群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天,我们关心世界 篇8

持续的经济困局、政府接连削减预算、失业率居高不下, 生活重压之下的焦虑和迷茫, 加上一个感同身受的悲情故事, 足以点燃英国失业青年和流浪汉心中的暴力之火。

但不止于此。在英国伦敦骚乱事件中, 也有开着好车去抢劫的年轻人, 其中不乏时髦女郎。虽说29岁的达根之死才是骚乱的引信, 但抗议活动发生短短几小时之后, 大肆抢劫、肆意破坏就成了主要的表现形式甚至幻化为诉求本身。似乎骚乱与达根遭警察枪杀本无关联了, 一个悲情故事延伸为非理性、无政府的滴血狂欢。

世界像个病人:欧元区债务危机、美国债务危机2008年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出现急剧动荡;希腊人游行、西班牙人游行、以色列人游行经济不确定性引发了西方多个国家的示威、抗议活动。

早在伦敦骚乱之前, 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就已经陷入债务的泥沼或在债务的悬崖边上舞蹈。各国政府遂实施削减财政赤字、压缩公共开支的“救国路线”, 这其实也是以降低各自国家众多阶层的社会福利为代价的。橄榄的中间弧度变小了, 原本过着优越生活的人很多滑向了橄榄的两头, 太多的人觉得生活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就美国而言, 债务风波也并没有解决。国会给美国政府提高了举债上限2.1万亿美金, 但因为经济增长大大低于预期水平以及失业率高企, 2.1万亿美金的巨额数字没有提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相反, 国会与政府的近似对决, 让各方的风险预期急升。美国如此缺钱, 而经济学家的观察是, “持续复苏了两年之后, 美国大众的钱袋依然瘪着”。

究其实, 大众诉求的是生活的平稳和安逸, 而一旦经济乏力和社会公平缺失的问题堆砌在一起, 贫困滋生下的不稳定感弥漫开来, 边缘群体的长期愤怒是很有可能催生出暴力行

本刊编辑部

为的。而暴力可以传染。今年3月, 为抗议政府削减预算, 英国伦敦就曾发生50多万人涌上街头进行了充满暴力色彩的示威活动。

风起于青萍之末。只是当这一股股人世间的小风演化为凶猛的飓风, 演绎为动荡、骚乱、抗议, 就不仅仅是应对那么简单了, 需要寻找出动机、需要寻找到能切实处理问题的那把钥匙。

溯源而观, 检视当下, 我们说, 世界经济仍没有走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我们面对的仍是疲软的美元、欧元区经济的持续紧缩, 经济依旧徘徊不前的日本。

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需求长期不振, 也势必会伤害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的出口, 如此, 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亚洲到了必须改变出口依赖、促进内销的关键时期。

但内销需要人们有更多可以消费的钱。不同于西方的缺少金钱, 与通胀苦苦抗争的中国之困局在于拥有太多的钱。因此, 有专家依旧呼吁“中国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呼吁开放更多的部门给民间资金, 创造投资机会, 以抵消银根紧缩的阵痛, 以应对通胀。也因此, 有专家建议, 政府要“藏富于民”, 要“让普通老百姓分享社会财富增长的盛宴”。而这本是社会发展或是社会改革的最终目的。换个说法是, 改革就是要切实改善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让共同富裕走向现实。

世界纷乱如斯, 国际经济形势恶化, 但有识者论曰, 这对中国而言未必是坏事, 因为不像西方欲图改革的局促, 我们拥有巨大的改革空间。

石墨烯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世界 篇9

作为一位科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并不关注石墨烯具体的商业模式,但他也告诉记者,他在石墨烯展区看到的大多数参展公司一开始都是基于一个科学项目而成为一个初创企业的,是以科学项目为出发点创立公司的。

石墨烯将改变移动通信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它是目前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当初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发明了石墨烯呢?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其实当初在我们实验室展开研究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跳出常规的框框,能不能在我们专长领域有所探讨,所以我们也部署了一些项目,石墨烯当时就是作为部署的项目之一,很多其他这方面的项目都失败了,但是最后石墨烯大获成功。”

“石墨烯是有不同的形式,也有不同的种类,有点像塑料的材料,比如在一些管道包括塑料袋上都有这种材料,根据具体应用而异,可以选择这个形式,或者使用那个种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对于有些应用,例如复合材料,包括印刷电子或者是能源行业的石墨烯的应用,可以通过石墨烯来提取它的天然的石墨烯的形式。在有些电子行业,包括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可以通过合成石墨烯,也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让它进行一些生长,用合成的方式去做,让它满足应用需求。”

如今,石墨烯被称为“黑金”,它在移动通信领域展现的巨大潜力让人咋舌:透明的触摸屏、能卷起的可穿戴设备、随时呼吸的电池、速度快几百倍的处理器、灵性能强一千倍的传感器,不论哪个创新,都足以撼动整个移动通信界。毫不夸张地说,石墨烯的发现,将改变移动通信的未来。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连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授予了它。那么,这个新材料之王有哪些用途呢?

首先,石墨烯有望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这项应用在未来的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建设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其次,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同时,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以显示屏为例,石墨烯和现在的手机屏幕相比,不仅更薄、透光性更好,而且还具有更好的韧性,更不容易破损,甚至还能做成可以卷起的柔性屏幕。此外,石墨烯还是优质的感光元件的制造材料,使用石墨烯制造的感光元件,不仅更薄,还更便宜。据新加坡一个科研团队展示的科研成果,石墨烯感光元件的性能比传统传感器强1,000倍。在昏暗的光线环境中,这类传感器依然能够捕捉到较为清晰的物体影像。总之,石墨烯在显示屏、可穿戴、IoT、数据传输、智慧城市等领域都展现了巨大的潜力。随着石墨烯的产业化发展和落地,人们的生活将随之改变,它将带给人们更加便捷和时尚的生活。

石墨烯的未来更加辉煌

“目前,石墨烯的生产方法变得越来越好,而且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石墨烯作为一种材料,它和已有的技术能够更好地融合和兼容,也就是说,现在更容易把石墨烯和现有的技术给兼容起来。当然,在未来慢慢的假以时日,也会有全新的应用类型出现,这些全新的应用如果没有石墨烯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石墨烯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任何其他材料都没有的。早在几年前石墨烯材料成本相较于其他材料就已经比较有竞争力了,所以我认为成本并不是个问题,如何把石墨烯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集成和运用到我们现有的技术框架中,这是一个大的挑战。”

石墨烯展现的巨大潜力,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近几年,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布局这一有望改变未来的领域。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加大有关石墨烯的投资,不仅对其进行技术研究,而且大力拓展其应用领域。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在石墨烯领域丝毫不必上述国家逊色。

中国是目前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在所有国家中,中国申请的石墨烯专利数量最多,占全世界的1/3。在政府层面,2 015年,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逐渐实现石墨烯材料在部分工业产品和民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除政府支持外,中国目前已经走在了石墨烯产业化的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石墨烯相关企业,产业方向集中在石墨烯的制备以及储能、触摸屏和涂层等几个应用领域。

让我们走进数学实验世界 篇10

一、透视现状, 感悟当下的数学实验教学问题现状一:数学实验—部分优等生的专利

当前, 我国部分地区对数学实验教学存在这种误区, 数学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小科学家, 是面向少数学生的课程, 大多数普通学生只是做观众.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场景:教师进行上课引入时, 确实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但当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快速得到答案后, 教师为了节省时间, 从而快速得到结论, 为多讲多练作准备.让大部分学生机械记忆想的概念和公式, 让学生反复机械的练习.通过检测, 大部分学生的解题都过关了, 老师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这从表面上看达成率还可以, 但学生真的懂了吗?这样的教学后果是大部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越来越差, 对老师知识灌输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现状二:数学实验—可有可无的摆设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数学是一个封闭、严谨的演绎系统, 数学教学是不需要实验的, 只要在解题和证明中教逻辑推理, 认为“只要一支笔、一张纸、最多用用多媒体”就可以教好数学了.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当前教学的形式, 在上课时的课堂设计中也安排了学生动手实验设计.例如,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 老师教学的是“勾股定理”, 之前老师作了充分的准备, 给全班每个同学准备了4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上课之前预先发给学生.上课开始后, 教师和每位同学一起拼图, 每位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 (按“赵爽弦图”) 认真拼好了勾股定理的验证图, 然后老师就按照拼好的图形, 进行演算论证, 就得到了勾股定理的结论:在Rt△ABC中, ∠C=90°, 则a2+b2=c2.到此, 教师结束了对此问题的探索, 然后教师利用公式, 不断变换例题习题, 学生开始机械训练.表面看本课教师引导了全体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索, 而且学生解题效果不错.但试问, 本课学习中学生真的实验了吗?其实, 仅仅是本堂课的一个摆设罢了.

现状三:数学实验—用的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于是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安排学生“实验”一番, 一看就明白的内容也要安排学生动手剪、画、量、比、拼……, 似乎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实践证明, 这样的实验是无效的、失败的.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然后把它剪成部分, 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 问三角形内角和多少度?我个人觉得这种实验教师提一下就可以了, 不必再让学生动手.毕竟,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同学们反映出来的结果是:“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知识点他们在小学中就认识了, 有的同学还能在平行线有关习题中比较灵活的应用了.这种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设计就可以免了.倒是在学习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时, 可以让学生剪下其中的两个内角, 把这两个内角拼在第三个内角的外角上, 既让同学们发现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同时, 又得到这个结论的另一种作平行线证明方法.

二、追寻意义, 聚焦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 数学实验—教师课堂引入的需要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在上课刚开始的几分钟里, 教师要遵循“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启迪学生智慧, 激发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 让每个学生真正动手.在许多课堂引入中, 可以采用“实验引入法”,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 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例如, 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 (SAS) 公理引入时, 就可以设计一个操作性实验教学:

(1) (1) 将班级第一到第四小组同学划分为同一组, 每人按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2) 任意画∠AOB=45°, 在射线OA、OB上截取OC=5 cm, OD=4 cm.

(3) 将△COD剪下, 把同组同学剪下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 让学生们观察, 会发现什么现象? (所有三角形都能重合)

(4) 在教师引导下,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能得到怎样的数学结论呢?

(2) (1) 将班级第五到第八小组同学划分为同一组, 每人按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2) 任意画∠AOB=45°, 在射线OA上截取OC=5 cm.

(3) 运用圆规, 以点A为圆心, 4 cm为半径画圆, 交射线OB于D.

(4) 将△COD剪下, 把同组同学剪下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 再让学生们观察, 会发现什么现象? (不是所有三角形都能重合)

(5) 与上面一样, 两个三角形同样会都有一个角为45度, 有两条边分别为5 cm、4 cm, 但为什么第一实验组的同学得到的三角形都重合, 而第二实验组的同学得到的三角形不能全部重合, 带着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又能得到怎样的数学结论呢?

面对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第一课时 (SAS) 公理的教学, 学生对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还不清楚, 像这样的引入, 学生带着疑问, 充分动手、动口、动脑, 在实验操作中学习, 探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应该说, 让整堂课顺利拉开序幕.

2. 数学实验—学生概念形成的需要

通常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出概念, 学生加以记忆, 但学生往往对其本质属性理解不够, 一知半解, 更别提运用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知识, 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知识.”新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 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 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现在的新教材, 有许多概念和以往的定义有所区别, 是对数学概念描述性的说法.如, 书本对“代数式”的概念说法是“像n-2、0.8a、abc、2ab+2ac+2bc…”式子都是代数式.这就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索概念的实质—到底什么才是“代数式”真正的定义.在教师引导下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为例, 教师可以出示一系列的图形或实际例子, 告诉学生这就是平行四边形, 但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研究, 探索其本质属性.在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和思考后, 他们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许多共同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性质.接着就发现这些性质的联系, 可以由一个性质推出其他性质.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含义, 同时也理解了形式定义和各种相关性的等价定义的概念.也就是说,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 学会了怎样定义一个数学概念.

3. 数学实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

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后, 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 对于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教是为了不教”, 在新课改的今天, 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独立学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思维和方法, 同时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学生迷路时不要轻易告诉方向, 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畏惧时, 教师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 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如教学初一数学“线段长短比较”, 我一开始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 并请两个同学演示, 再在手中拿着两支不一样长短的笔, 我用手把它们的一端握住, 让学生看不出这一端是否平齐, 再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另一端的情况, 比较两支笔的长短, 学生就会回答不一定, 这样已经得到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理解问题实质, 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时, 不再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生就可以从线段比较方法中找到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让实验走进数学课堂, 我们不要在乎这种所谓的“实验”是否完全符合一般科学实验的形式 (如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实验) 的标准, 重要的是两者间内在本质的相通, 创新思维来源于意识, 创新意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的创新需要实践空间的拓展, 数学实验正是数学实践空间拓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坚信:每当我们从数学本质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运用自然器材, 数学模型、多媒体等多种工具和载体, 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 去帮助学生本质的理解数学, 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能力时, 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 数学活动不只是需要逻辑推理, 还需要实验.在初中课堂上引入数学实验教学, 既是老师教学的需要, 又是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课堂,需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顺和, 《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8期.

[2]符永平, 《从数学实验走向数学“再创造”》,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3期.

[3]莫陆高,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0年18期.

上一篇:工业生产现场下一篇:CDMA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