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方式

2024-07-26

接入方式(精选十篇)

接入方式 篇1

关键词:远程接入,应用需求,链路,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国内外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分支机构或项目组, 这些分支机构规模较小、周期较短, 且面临着安全接入企业内网、使用内网各种资源、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我们把这部分用户称为远程用户。

1 远程用户接入企业内网的链路选择标准

1.1 远程用户接入企业内网链路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远程用户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同、自身环境因数不同、考虑成本因素不同。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分析, 为远程用户接入企业网的方案选择制定不同的标准。

1.1.1 应用需求因素

关键度:应用的访问对远程用户的重要程度。

实时性:应用本身特点, 对网络是否有实时性的要求。

可用性:对应用可用性的要求, 是否允许应用中断。

1.1.2 环境因素

选择具有可实现性的接入方式, 如没有可用有线资源, 需要考虑卫星、微波等无线传输方式。

1.1.3 成本因素

根据可以接受的成本因数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

1.2 企业网内各类网络应用的非功能性需求的定性分析 (见表1)

1.3 远程用户接入企业内网的链路选择依据

1.3.1 应用需求级别评分标准 (见表2)

1.3.2 根据应用需求因素进行分值计算, 并界定应用需求特性级别

算术平均值2.5~3分, 接入需求特性为“很高”。

算术平均值2~2.5分, 接入需求特性为“高”。

算术平均值1.5~2分, 接入需求特性为“中”。

算术平均值1~1.5分, 接入需求特性为“低”。

1.3.3 根据应用需求级别, 选择网络接入方式 (见表3)

卫星、微波作为专线的一种, 适用于没有可用有线资源的远程用户。

对于海外远程用户, 根据应用需求级别情况, 建议采用租用运营商MPLS VPN专线或者IPSec VPN的接入方式。

对于个别用户出差或者用户较为分散, 无法组建局域网的情况, 建议使用SSL VPN接入方式解决接入企业内网的问题。

1.4 远程用户网络接入带宽测算

应用带宽的测算是承载网络带宽容量设计的重要依据, 是应用需求分析的重要输出成果。流量测算以各单一应用的流量分析为基础, 然后结合应用的流向特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汇聚, 得到各种可能网络结构下的特定链路带宽。

在特定汇聚条件下的各应用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各项参数一般取工作时段内单位时间峰值的平均值, 即忙时平均峰值:

忙时平均峰值流量=∑忙时用户数×单应用流量×忙时峰值并发比× (1+突发系数)

式中, 单应用流量指基于应用特征进行理论计算或取经验值所得到的单一应用流量值, 忙时用户数指工作时段内访问该应用的平均峰值;忙时峰值并发比指工作时段内同时访问该应用的最大用户比例, 由用户行为特征决定;突发系数指由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可能突发流量百分比。

各种业务与应用系统的常规流量和忙时峰值并发比指标示例如下, 其中多数应用的并发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行为习惯, 因此需要针对用户的实际应用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见表4) 。

2 远程用户接入企业内网链路选择的流程

2.1 环境调研

调研接入点运营商网络资源情况, 选择可实现的接入方式。在没有可用有线资源的情况下, 考虑卫星或者微波方式。

2.2 定性分析

根据本文1.2“企业网内各类网络应用的非功能需求的定性分析”对应用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

2.3 对应用需求评分并选择接入方式

根据本文1.3“远程用户接入企业内网方式选择标准”, 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认应用需求级别, 选择接入方式.

2.4 带宽测算

根据本文1.4“远程用户网络接入带宽测算”, 进行带宽估算。

2.5 确定方案

最终, 结合线路成本、设备成本因素确定接入方式和带宽。

参考文献

ADSL与其它接入方式比较 篇2

与Cable Mode相比,ADSL技术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1、Cable Modem的HFC接入方案采用分层树型结构,其优势是带宽比较高(10M),但这种技术为总线型网络,也就是说用户要和邻近用户分享有限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将会减慢。再者,HFC方案必需兼顾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而占用了部分带宽,只剩余了一部分可供传送其它数据信号,所以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一小半。国外公司实验表明,其速率减为 1M-2Mbps,更常见的是 400K-500Kbps。

2、ADSL接入方案在网络拓扑结构上较为先进,因为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DSL局端相连,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星型结构,它的数据传输带宽是由每一用户独享的,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不会减慢,

2、ADSL与普通拨号 Modem及N-ISDN的比较

1、比起普通拨号 Modem的最高56K速率,以及N-ISDN 128K的速率,ADSL的速率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2、与普通拨号 Modem 或ISDN相比, ADSL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意味着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软交换用户接入方式的建议 篇3

关键词:软交换;接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28-2

0 引言

软交换平台能够完成所有NGN语音用户接入的呼叫控制,支持对移动2G/3G、固网PSTN/NGN的不同协议的统一处理和互通,通用媒体网关支持不同网络的各种编码方式和协议,实现媒体流的互通。软交换面向于现有各种开放的业务接口,通信运营商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支撑平台上为所有网络用户开发和定制业务。同一个NGN软交换网络内部,端局与端局之间采用平面的组网方式,从而顺利实现端对端呼叫联系。通过不同的接入方式实现IP语音通信,有IAD方式接入、PON接入、SIP多媒体终端接入等方式,PON接入又有FTTH、FTTB等方式,存在一个媒体网关下一个或多个语音用户。

1 软交换介绍

1.1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是NGN实现控制功能的实体部分,为NGN提供业务的呼叫建立以及业务建立连接部分的控制功能,软交换为NGN提供的该控制功能是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它是实现NGN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NGN功能分层结构中,软交换位于控制层面的位置。当然,软交换业务不同于实时交换技术,它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分离”:一方面是呼叫控制与业务的完全分离;另一方面是业务承载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由于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离,自然而然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从而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之外,这种独立对于业务的灵活应用意义重大。

1.2 软交换技术的最主要特点

分离性:软交换的最大特点是上述两方面的分离。

开放性:软交换技术采用API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既简化了信令结构又降低了控制的复杂性。

灵活性:软交换不再受限于网络层次,可根据需要任意放置在网络中,并可根据既有容量进行灵活配置。网络智能既可集中管理,也可分布管理,完全胜任“变形金刚”的角色。

互通性:软交换设备只要通过相应的各种网关设备(如信令网网关、中继媒体网关等),就可以实现软交换网络与现有PSTN网、IP网等网络的互通,传承并延续原有网络的各种业务和设备等资源。

综合性:软交换汇聚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等多媒体业务于一体,成功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在传输与业务上的融合与统一。

经济性:采用软交换设备的组网方式与采用实时电路交换机(既有PSTN)的组网模式相比较,软交换网络性价比较高,可以很大幅度的降低网络建设与运营成本。

1.3 软交换的主要组成

软交换采用分层的组成方式,分别包括边缘接入层、核心交换层、网络控制层、业务管理层四大部分组成。下面逐一介绍各层的功能:①边缘接入层通过“对症下药”采用迥异的接入手段将型号、种类丰富的用户或终端设备汇联至网络中,同时把从用户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不同的格式信息转变成为能够被网络识别并传递的消息格式。②核心交换层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非电路交换技术。软交换在核心层集合了包含骨干网以及城域网的各设备,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向用户提供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兼具QoS保证以及容量极大且统一的综合传送平台。③网络控制层,不言而喻也就是最基本的实时呼叫控制功能和连接的控制功能。网控层其最核心便是软交换技术,而NGN的最核心设备也就是SoftSwitch(软交换设备)。④业务管理层,除了为系统提供基础运营支撑外,它还在呼叫业务基础上提供附加的增值业务。

2 软交换边缘接入层介绍

2.1 边缘接入层常用接入设备

①IAD:综合接入设备终端,位于边缘层,提供综合的丰富的各种接口,把收到的数据、语音包括视频等各种业务信息汇联至分组网络中去。②AMG:接入媒体网关。由于用户需求各不相同,其接入方式也自是迥异,而AMG处于其中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丰富的业务接入方式。③SIP Phone:简单来说就是电话,一种支持SIP协议的多媒体终端设备。④H.323 Phone:一种支持H.323协议的多媒体终端设备(电话)。⑤SG:Signal网网关,是七号信令网与IP信令网的桥梁设备,通过SG在PSTN侧的七号信令与IP网络侧的分组信令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顺利实现两种信令的互相转换。⑥TMG:中继媒体网关。要实现两种流媒体PCM信号流和IP媒体流之间的格式转换,就必须要使用到介于PSTN与IP分组网之间TMG。⑦UMG:在软交换网络中,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媒体数据流格式的转换功能,同时它也具有信令的转换功能,更是兼有TMG、SG以及UA等多种公用,是最通用也最常用的媒体网关。

2.2 边缘接入层常用接入协议

①MGCP协议&H.248协议均为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于SoftX3000控制媒体网关,也可接入MGCP分组终端&H.248分组终端。②SIP会话初始协议,作用于实现SoftX3000对接其他软交换或SIP应用服务器等设备,也用于接入SIP的多媒体分组终端。③H.323即IP电话和多媒体通信协议,接入H.323多媒体分组终端。④七号信令TUP &ISUP协议,使SoftX3000能够通过UMG提供的TUP/ISUP中继,对接PSTN交换机。

3 软交换接入方式介绍

3.1 用户接入

3.1.1 接入方式

完成软交换用户接入常用的VOIP接入协议包括MGCP、H.248和SIP三种协议。MGCP协议面向于将普通IAD设备做为接入对象,H.248协议则是面向于将GPON设备做为接入对象,而SIP协议则是面向于将多媒体设备作为接入对象。现网中,采用MGCP商用装机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用户是采用SIP和H.248来开通业务的。

3.1.2 鉴权方式

对于MGCP用户的鉴权认证,主要采用域名注册确认身份的方式,如接入侧和核心软交换侧一致,就允许用户呼叫。

对于H.248用户的鉴权认证,依赖于软交换和终端间的网关标识+终端标识TID来确认终端的身份,若接入侧和核心软交换侧一致,就允许用户呼叫。

对于SIP用户的鉴权认证,依赖SIP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来确认终端的合法性,如果终端上报的账号和密码与软交换机一致,就允许用户呼叫。

3.1.3 安全维护建议

①对于商用的IAD/EPON/AG用户的关键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如MGCP/H248协议对接的网关标识和终端标示、SIP协议的账号密码),编码规则不能过于简单,加强管理,避免信息丢失。②对于SIP用户的鉴权认证,由于主要依赖SIP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来确认终端的合法性,因此要求在开通SIP用户时设置级别较高的认证密码,严禁使用123456、123等简单密码,以防用户猜测出密码进行盗打电话。③定期对于软交换上冗余的接入数据进行及时清理,逐步实现出账用户与设备上开通的用户数量和数据保持一致,避免冗余信息被人利用。

3.2 中继接入

3.2.1 接入方式

软交换常用二种中继接入方式,一种是TDM方式,一种是IP方式开通中继局向。TDM中继局向电路可以开通TUP/ISUP电路,也可以开通PRA电路。目前软交换网TDM中继局向电路采用的均为TUP/ISUP电路。IP中继电路可以通过SIP协议、H.323协议进行开通。

3.2.2 安全接入建议

①与对局大客户开通电路,优先使用TDM电路开通,如果确实需要开通IP中继,建议使用专网承载网开通,避免使用互联网进行开通,例如目前的软交换NGN平台与某话务台开通的SIP中继使用了专用承载网,可以有效避免了IP网的安全问题。②与对局开通IP中继时,需要核实对接设备厂商,需要确认对端设备是否有工信部的入网证,由于正规厂家通信设备在研发交付都已进行了安全管控和认证,因此优先建议对端考虑使用主流厂家设备(例如,华为设备在全球网上都有规模商用,因此在设备的研发、交付方面有严格的管控,因此不会出现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各方面质量有相应保障)。③对于用户、中继采用IP方式接入的,优先使用专用NGN承载网接入,逐步减少在互联网上通过SBC的开通方式,避免互联网的过于自由,关键信息一旦泄露出现问题很难溯源。④禁止以互联网或互联网上通过SBC方式直接接入专线用户,否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结束语

NGN软交换平台的用户安全接入,可以加强软交换用户及中继接入的管控和安全评估,避免因接入安全考虑不周,造成业务开通后出现恶意盗打等事件发生, 提高网络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 徐培文,等.软交换设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FTTH接入方式的选择 篇4

1 浅淡FTTH

FTTH, 即光纤到户, 直接将光纤延伸到家庭用户的终端里, 使得家庭用户获得的带宽能够突破铜线接入的瓶颈, 使得终端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机房之间没有铜线, 提供更大的带宽, 使得网络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 易于扩展, 维护简单。

2 FTTH技术分析

2.1 AON

AON:一种基于有源的光接入技术, 从网络服务提供商机房与用户之间采用有源光纤传输设备。按其传输体制可分为: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允许传输的数据流可以在相同但允许偏离平均速率地运行在差不多的同步状态, 只为了通信的质量, 而设置一个规定的偏离值。由于其天生的局限性, PDH主要应用于点对点小容量专线企业用户。

SDH:同步数字体系。根据ITU-T的定义, 是不同速率的数位信号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 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 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相对于PDH, 明显地加强了网络的管理能力, 带有自愈保护能力的环网形式, 统一的接口标准与比特率, 采用字节复接技术。这一系列明显的优点, 使得SDH在大多数的网络中取代PDH, 成为除美加以外世界各地的标准。

2.2 PON

PON:一种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 只需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的光接入技术, 其特色为不用电源即可完成信号处理, 除了终端需要用到电以外, 其中间的节点以微小的光纤元件构成。与AON相比, PON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节省了维护成本, 节约了光纤资源, 是FTTH未来主要的解决方案。按照国际标准, PON可划分为[1]:

2.2.1 基于ITU-T定义

APON:APON是第一种的被动式光网络标准, 基于异步传输模式, 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商用的标准化PON技术。

BPON:BPON是基于APON的改进标准, 传输速率可达到622Mb/s, 并支持WDM, 动态带宽分配等功能。由于标准制定时的缺陷, 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问题, 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GPON:GPON是BPON的延续。GPON允许更高的宽带使用率与带宽, 并准许比特率的特定选择, 上下行速率分别为1.25/2.5Gbit/s, 传输距离达到了至少20KM。GPON支持GEM封装, GEM封装可以适应特定用户的信号格式与传输模式, 使时钟的同步变得简单, 支持Qo S的全业务保证与接入能力, 可将TDM业务映射到GEM帧中, 使其能够直接支持TDM业务, 规定了在接入网层面上支持保护机制和完整的OAM功能。

2.2.2 基于ITTE定义

EPON/10G-EPON:EPON是基于以太网的一种PON标准, 可提供上下行对称的可达1.25Gbit/s的传输速率, 下行传输速率更可扩展为10Gbit/s (10G-EPON) 。对于IP业务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技术相对简单, 成本低。对于运营商, 在技术成熟度和设备价格上的优势, 使其成为解决FTTH的主要方案。

3 未来FTTH布局的选择

相对AON, PON不需要有源的光纤传输设备, 信号的处理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机房完成, 系统便于管理与维护, 节约光纤资源, 提供更大的带宽。PON经过多年发展, 解决方案逐渐成熟, 基于PON技术的GPON与EPON必定是未来FTTH布局的选择。

3.1 技术的区别

在业务支持上[2], GPON能以多种协议传输, 包括以太网, Gem and/or ATM, 帧结构上以GEM帧封装为承载, 与EPON的单一以太网封装相比, 增强了OAM和Qo S, 但相对复杂。在语音业务的支持上, 较EPON更适配。

TDM业务的支持上, GPON采用低层模式传输, 通过GEM帧封装, 125us的帧长度, 相对EPON只能由高层协议传输, 帧长度可变, 有利于控制TDM信号的时延, 抖动, 易于TDM的多业务。

在实际的性能上, GPON上下行传输速率为1.25/ (1.25) 2.5Gbit/s, 采用NRZ编码, 125us的成帧长度, 分光比最大可达1:128。EPON只定义了对称上下行为1.25Gbit/s的传输速率, 编码方式为8B/10B, 帧长度可变。理论上GPON的传输效率较高。

EPON只支持CLASS A/B, 而GPON则支持CLASS A/B/C。GPON的传输距离更长, 分路比更高。

EPON基于IEEE定义, 而GPON基于ITU-T定义, GPON相对EPON具有天然上的整合优势:GPON定义了模块化的ONU功能集, 业务种类, Qo S协商参数, 采用统一的AES128加密, 运营商设备的更迭, 系统的升级相对容易, 成本更低。

3.2 商用的选择

GPON较EPON有突出的优势, 但EPON商用较早, 成熟度较高, 光模块成本较低, 设备投入造价抵, 易于部署, 使EPON一直牢牢地占据了国内的PON市场[3]。

随着更多的运营商加大GPON的部署, GPON系统芯片、光模块厂家的大力研发, GPON的规模产量及市场商用规模逐渐扩大, GPON的部署成本将逐渐合理化。

现阶段家庭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加大, 接入带宽的升级压力剧增, 但家庭用户对价格也更敏感, 使得运营商不得放弃成本更低, 已大规模部署的EPON, 只能对EPON系统进行必要且有限地升级与改造, EPON在未来几年都将成为FTTH家用的主流。

大企业用户, 政府更注重系统的安全性, 效率, 成本并不是首要因素, 技术上领先的GPON得到了青睐。高端用户的增加, 意味着成本可以有效降低, 成本地降低, 也意味更全面地部署GPON变得可能, 最终家庭用户也能以低价格用上GPON。

EPON已经实现大规模部署, 就目前的国内FTTH市场, EPON占一定的优势, 并在短期内, 市场还是以EPON为主导。GPON比EPON优越, 高端用户将会是GPON能否侵占EPON市场的关键。未来, 两种技术将共存并相互促进发展, 最终走向融合。

摘要:通过AON与PON的对比分析, 为未来FTTH的部署,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方式。

关键词:AON,PON,EPON,GPON

参考文献

[1]陈雪.无源光网络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敏.三网融合下的FTTx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接入方式 篇5

1、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 理论上,ADSL的传输速率上行最高可达640Kpbs,下行最高可达8Mbps,用户可以在因特网自由冲浪,浏览新闻,娱乐,游戏,下载图片无需等待.进入北京通信的宽带网站,用户可以在家中享受高质量的视频点播服务。

2、独享带宽安全可靠: 与某些网络的共享网络带宽相比,ADSL直接连接到电信宽带网的机房,用户独享带宽。ADSL利用中国网通深入千家万户的电话网络,骨干网采用中国网通遍布全城全国的光纤传输,各节点采用ATM宽带交换机处理交换信息,独享带宽,信息传递快速可靠安全。

3、上网打电话互不干扰: ADSL数据信号和电话音频信号以频分复用原理调制于各自频段互不干扰。您上网的同时可以使用电话,避免了拨号上网的烦恼。而且,由于数据传输不通过电话交换机,因此使用ADSL上网不需要缴纳拨号上网的电话费用,为您节省了通信费用。

4、安装快捷方便:在现有电话线上安装ADSL,只需在用户端安装一台ADSL MODEM和一只分离器,用户线路不用任何改动,极其方便。

5 、价格实惠:ADSL业务上网资费构成为基本月租费+信息费,无需支付上网通信费(即电话费)。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1、ADSL与其它接入方式比较

与Cable Mode相比,ADSL技术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1、Cable Modem的HFC接入方案采用分层树型结构,其优势是带宽比较高(10M),但这种技术为总线型网络,也就是说用户要和邻近用户分享有限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将会减慢。再者,HFC方案必需兼顾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而占用了部分带宽,只剩余了一部分可供传送其它数据信号,所以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一小半。国外公司实验表明,其速率减为 1M-2Mbps,更常见的是 400K-500Kbps。

2、ADSL接入方案在网络拓扑结构上较为先进,因为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DSL局端相连,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星型结构,它的数据传输带宽是由每一用户独享的,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不会减慢。

2、ADSL与普通拨号 Modem及N-ISDN的比较

1、比起普通拨号 Modem的最高56K速率,以及N-ISDN 128K的速率,ADSL的速率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2、与普通拨号 Modem 或ISDN相比, ADSL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意味着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上一页 1 2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浅议网络融合下的宽带接入方式 篇6

【关键词】网络融合 宽带 接入 通信 数据 分析

网络融合是城域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最主流方向。对于我国而言,可以说,在网络融合的发展大背景作用之下,我国整个电信产业势必会逐步迈入全业务的竞争时代。如何在剧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谋求企业自身的稳定生存与发展,此项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在电信网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网络以及电力网络四网融合背景下,电信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发展与加深。据专业人员预测,未来个人用户所对应的带宽需求能够达到30M~50M,同时,企业客户所对应的带宽需求能够达到100M~200M。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可行性的宽带接入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网络融合下的有线宽带接入方式分析

DSL数字用户专线技术是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适应于网络融合背景的主要有线宽带接入技术方式之一。此种宽带接入技术的最突出特点就在于:有线宽带的接入以及信号的覆盖完全建立在常规电话线的基础之上。在避免对线路进行拨号操作的前提条件下,以铜线为载体,兼顾对常规语音信号以及数字信号的传输作业。从这一角度上来说,DSL数字用户专线技术宽带接入下,终端用户将持续且始终处于在线状态当中。在网络融合背景下,将DSL数字用户专线技术用以替代常规意义上的T1/E1时分复用技术。这是由于,数字用户专线技术在有线宽带接入过程当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即,同常规意义上的T1/E1时分复用技术相比,DSL数字用户专线技术对于接入线路运行性能的要求较低,且线路安装调试难度较低。能够仅仅依赖于对铜线线路载体的应用,面向重点用户提供包括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数据信息在内的多路信息传送服务。

FTTH光纤到户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根独立运行的光纤线路直接连接到家庭或者是其他终端用户当中。具体来说,在FTTH光纤到户技术作用之下,ONU光网络单元能够被直接安装于家庭或者是其他终端用户处,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终端用户与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是光接入网应用技术中的重要措施与方式之一。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说,FTTH光纤到户技术不单单能够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更大的贷款支持,同时也使得网络系统下数据信息的传输速率、传输格式、传输波长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优势突出。

二、网络融合下的无线宽带接入方式分析

在无线宽带网络这一整体性框架当中,包含有无线局域网网络技术、蓝牙技术以及蜂窝技术等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将上述技术与全IP技术充分结合的背景作用之下,能够确保无线宽带网络在任何移动环境下(无论是高速移动环境或者是低速移动环境),均能够面向终端用户,提供高效且优质的无线接入服务。与此同时,无线宽带还为无线局域网网络系统、无线蜂窝系统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等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以及技术支持,使得人类能够在突破时间、空间以及对象限制的状态下,进行高质量的通信。

LTE长期演进技术并非常规意义上的“4G”技术,而是在“3G”技术向“4G”技术发展过程中所生成的过渡标准。作为3.9G全球标准,LTE长期演进技术的应用使得3G空中接入技术的信号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信号接收质量同样有所进步。与此同时,在LTE长期演进技术作用之下,通过对MIMO多出多入技术标准以及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确保无线宽带接入模式下的频谱效率更高,频谱部署方案更加灵活。更加关键的一点在于:在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接入背景下,整个网络结构将逐步实现扁平化的发展,从而更好的移动运营商提供相关网络问题的解决方案,支持整个网络系统逐步迈向“4G”化。

WIFI技术作为移动网络系统宽带化的主要措施与途径之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能够以紧耦合或者是松耦合的方式,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耦合处理。在此基础之上,可针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的热点资源提供信号覆盖及技术支持,对于终端用户而言,WIFI技术能够更好的用户提供高质且高速的数据服务;对于移动通信系统自身而言,WIFI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通信系统在宽带接入模式下所产生的资源消耗。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WIFI接入模式下其传输速率、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还无法实现广泛且独立的应用,但可作为高速优先接入技术的补充,或者是在家庭以及小规模办公区域内进行信号覆盖。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在个性化网络服务不断增长与强化的背景下,移动通信运营商所面对的吞吐量增多趋势也极为显著。研究网络融合背景下合理且高效的宽带接入方式,有助于构建一个优质且高效的通信网络。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网络融合背景下,宽带接入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祥,周林.802.1x协议及其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1):91-93,97.

[2]王勇,杨俊权,陈宝仁等.McWiLL无线宽带接入系统测试及其在中低压配电网通信中的应用[J].南方电网技术,2009,3(6):56-59.

[3]黄振海,李建东,刘乃安等.宽带无线IP网卡的研究和实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4):434-438.

集客专线网络接入方式选择 篇7

集客即集团客户,指的是业务量很大的单个用户或是大型企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集团客户业务有高ARPU值、高业务量、高收入占比以及低离线率等优势,是当前各大通信网络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集团客户业务已经成为各通信网络运营商拓展新业务的主要竞争重点。

二、集团客户业务分类

1、数据业务。

集团客户数据业务是指通信网络运营商将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无线或是有线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或是进行网络访问。为集团客户提供数据服务的通常被称为数据专线业务,实现资料、文件等进行内部传输,在客户有短信服务器或是路由器,网络端租用通信运营商传输资源连接到核心机房相关设备中。集团客户进行网络访问又被称为互联网访问数据专线业务,通常在集团客户的一端有连接内部网络的路由器,网络端租用网络运营商数据传输资料的链接到互联网。

2、语音业务。

集团客户语音业务指的是集团的内部或是外部与客户之间进行语音传输或是传真等的电话业务,是一种基本语言的通信业务,此时集团客户需要通过通信运营商传输资源链接到语音网络中,而单个客户需要连接内部数字程控交换机,连接网络后即可进行语音业务。

3、视屏监控。

集团客户视屏监控业务的开展可以使集团客户能够随时的了解企业内部的现场数据并且可以在后期查看,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视频监控业务时在集团客户端安装视频监控器或是摄像头,通过互联网或是通信网络运营商进行网络接入,通信网络运营商统一建立、管理视频监控业务的中心平台,获取、收集服务对象视屏监控的数据资料,同时集团客户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置自己使用的内部账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需要的数据监控资料[1]。

三、集客专线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

1、MSTP接入方式。

MSTP接入的方式集合了多种接入标准和接入技术,但是目前还没有将MSTP接入方式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只有单个的与MSTP接入方式有关的技术标准的制定。MSTP接入方式能够很好的将客户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并且数个业务点之间能够形成环组网,很大程度的节省了光纤的使用量,目前MSTP接入方式的技术较为成熟,网络管理能力很强,可以实现全程可控制,组网结构灵活,可以通过VC虚级联灵活的进行宽带的分配以及业务调度,并且可以承载多项业务,提供多种宽带,链路容量的自动调整机制以及同步数字体系的环网自我保护机制等,安全性很强。但是MSTP接入方式的使用设备的成本比较高,并且如果业务量比较大,则需要逐级的将业务进行分配,过程复杂、繁琐。

2、点到点网络接入。

点到点网络接入方式指利用光电收发器、MSAN设备以及PDH、数据交换机等进行点到点接入的网络业务。多用在楼道交换机、宽带专线、VPN专线等,点到点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也比较成熟,并且使用成本较低,组网方便、快捷,但是点到点网络接入的自我修复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网管能力差,而且虽然点到点网络接入实现了用户的物理隔离但是却需要占用大量的纤芯量,如果为了节约上联光纤,则就无法实现物理隔离。

3、分组传送网接入方式。

使用分组传送网接入方式,利用PTN技术使TDM业务以及数据业务实现多业务传送,分组传送网接入方式能实现全程可监控,具有很强的网管能力,灵活配置业务,实现业务端到端的配置,集合了SDH体系的优点,进行链型以及环形的混合组网,节约大量光纤资源,并且有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安全性很强。但是分组传送网接入方式使用设备的成本很高,并且传送数量有限。

4、PON技术。

PON技术利用FTTX实现业务接入,可以实现多也为的接入,节省大量的光纤,消除有源设备,满足高带宽需求,但是因为缺少保护措施,所以安全性很低,且组网能力比较差。

四、集客专线接入方式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集客专线接入方式时要根据客户对服务等级、通信安全、传输宽带等的要求,结合每种接入方式的使用优势和劣势,如传输环境以及投资收益等综合考虑[2]。如果客户开展视屏监控专线业务以及互联网络专线业务等具有较高的宽带要求的业务时可以选用PON技术。如果对带宽的要求不是太高如数据传输专线业务以及语音专线业务等,根据客户的具体安全性要求以及客户的网络传输资源的配置情况选择使用分组传送网络接入方式或是MSTP接入方式。

五、结束语

网络接入方式决定客户进行互联网访问时的效率,网络接入方式的发展关系到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进程,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网络接入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整体服务水平,促进通信运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鹏.集客专线网络接入方式选择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14):142-142.

常见宽带接入认证方式及比较 篇8

1. PPPo E认证方式

1.1 PPPo E概述

PPPo E技术是基于IETF RFC标准协议开发的,是将PPP承载到以太网之上,充分利用以太网技术的寻址能力,其实质是在共享介质的网络上提供二条逻辑上的点到店链路,向以太网中的每个上网用户与宽带接入服务器之间提供一条逻辑PPP连接。

1.2 PPPo E认证方式的优缺点

P P P o E利用了P P P协议的优点,模拟了电话拨号用户的上网方式,主要有以下优点:可以利用原有电话拨号用户的运营模式,集中设立用户数据库,集中设立AAAServer,可管理性较强。PPPo E便于开展多服务选择服务。对不同服务,可以用不同的用户名后缀来区分。PPPo E方式可以对用户进行严格的速率限制,便于对用户速率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区别收费。

但是,在运营过程中,PPPo E认证方式也暴露了一些缺点: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维护压力。PPPo E在以太网上,需要通过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来实现用户的隔离,如果使用一个三层网络,又存在PPPo E服务器的成本与管理问题。PPPo E方式在其整个通信过程都必须进行PPPo E的封装,效率较低,随着用户数量的大量增加对BRAS设备的性能要求呈指数上升。

2. Web认证方式

2.1 Web认证概述

Web认证起源于网络业务的认证,例如:网上银行、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等。后来被网络设备提供商在网络设备上进行实现,用于验证网络用户是否具有使用网络的权限.

2.2 WEB认证方式的优缺点

WEB认证方式的优点:无需特殊的客户端软件,降低网络维护工程量;无需多层数据封装,保证效率问题;运营商可利用门户网站提供多种业务认证服务。

WEB认证方式的缺点:WEB承载在OSL 7层协议上,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建网成本高;易用性不够好;对所有用户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受到恶意的攻击,其安全性较差;未认证用户也需要占用IP地址资源;用户离线检查较难,不适合基于时间的计费方式;业务数据流与控制数据流不分离,对网络接入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3. IEEE 802.1x认证方式

3.1 802.1x概述

IEEE 802.1x是2001年6月IEEE通过的被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将它引入有线以太网络中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网络的认证问题,是一种较新的以太网认证技术。IEEE 802.1x基于端口访问控制的技术可实现用户设备在城域网边缘的分散用户控制和集中的认证管理;可以替代宽带接入服务器实现城域网范围内的用户管理功能。在802.1x协议中,只有具备了客户端、认证系统、认证服务器三个元素才能够完成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

4. DHCP+认证方式

4.1 DHCP+概述

DHCP+接入,就是在DHCP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扩展,使其具有更强的功能。DHCP+方式保留DHCP的所有功能,同时可以通过RA-DIUS方式对用户进行认证。实现DHCP+方式的接入服务器同RADIUS服务器配合,能完成单纯的DHCP方式无法完成的用户认证、用户上网时长、详细的上下网时间等计费参数的统计,实现灵活的计费方式,同时也能实现对用户的管理与控制。

4.2 DHCP+具有的优缺点

DHCP+认证方式是动态分配地址,并且是在通过认证之后分配地址。这种有效的节省了IP地址资源;DHCP+方式可以跨越三层设备;DHCP+只能通过计时长的方式来计费,本身不能提供流量计费功能;

DHCP+不提供速率控制功能。同时不能针对特定用户设置ACL过滤或防火墙功能;DHCP+服务器一般内置于交换机或路由器中,或者由专用的工作站担任,价格低廉;DHCP+目前还不能有效解决地址冲突和地址盗用的问题。

5. DHCP+Web认证方式

5.1 DHCP+Web概述

DHCP+Web认证方式根据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直通式和旁路式。直通式认证系统容易实现对用户的细粒度控制,原理简单、直观;但从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研发、组网和维护管理成本的角度看,旁路式比直通式认证系统有明显优势,应逐渐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认证方式。

5.2 DHCP+Web认证方式的优缺点

DHCP+web认证只在获得IP配置信息阶段起作用,不存在接入瓶颈问题,对流量大的宽带网较适合;可以实现按时长计费,与业务流实现了分离,易于利用Web服务器推出门户和广告等增值业务,也免去了在用户端安装软件,大大减少了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但是DHCP+Web不能计算流量,且有交换机的配合才能对用户的传输速率进行控制,对地址冲突和地址盗用问题也需有交换机的配合才能解决。

二、几种认证方式的比较

通过对上面提到的集中宽带接入技术的分析,对比各种技术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对比表。

三、结论

PPPo E方式成熟可靠,需要增加投资的宽带接入服务器BNAS等设备目前成本也大幅下降,通过合理的组网方式和设备性能的提升,可以解决所谓的网络瓶颈问题,特别适合应用于ADSL接入;802.1x推出较晚,标准目前不是很成熟,但其一次性投资低,支持组播等特性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标准的统一和完善,必然是未来宽带城域网首选的认证管理方式;Web方式浪费了网络IP地址资源,增加了网络投资,目前不能满足电信运营商规模的大型宽带城域网,较适合应用于酒店、宾馆园区网和校园网;DHCP+方式一般用在以太网接入中,由于标准的不统一,目前开展不是很多,而利用DHCP的动态地址分配方式同Web技术进行配合来实现更加理想的认证方式即DHCP+Web方式目前成为主流的认证方式,对流量大的宽带网比较适合。这几种认证技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实现对宽带网的可运营、可管理,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FTTH主要接入方式及技术探析 篇9

1 FTTH接入技术的发展状况

FTTH的意思是光纤到户, 指的是家庭用户与局端之间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的接入方式, 主要可以为用户提供电视、语音和数据方面的服务。由于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电信产品的消费水平前期整体偏低, FTTH普及率也较低, FTTH型接入用户相对较少, 因此, 我国现正处于一个传统接入方式改造升级和FTTH新技术逐步推广的阶段。FTTH技术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接入发展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以下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1) 光纤到楼后五类线的运用存在的问题。五类线属于接入技术的一种, 但是不属于接入网的范畴。是一个点到点对等的网络, 是给办公室、企业、校园做设计的。这一传统的网络技术下存在着一些困难, 比如在住宅的布线方面和信息私密性的问题上都存在着困难。它的优点是比较廉价, 但是组网和技术上存在着管理困难、源节点多、网络的可靠性差和可接入距离小等缺陷性问题。

(2) Cable Modem和光纤同轴的混合网中存在的问题。该项技术可以使同轴电缆传输IP类的数据包, 通过Internet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享受本地的业务。它的优点是下行的频段比较宽阔, 缺点是上行频段存在着拥塞和上行的噪音干扰比较严重。为了缓解这种困难, 现有技术做到了把光节点的规模进行了缩小, 但由于上行的带宽互享, 在平均传输的速率方面每户还是不能够支撑交互式业务的高速率。

(3) 数字用户的线路和光纤到路边技术存在的问题。数字用户的线路是利用比较先进的解调技术, 对于一对或者多对的铜绞线上进行数据的上传。它可以完成点与点之间的传输, 可以使一个用户进行带宽的独享, 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电缆线对间串扰方面的限制, 并且它的速率越高, 可以使用的距离就会越短, 在实际的环境中, 难以提高传输的距离。

2 FTTH几种主要的接入方式及技术

介于以上原因, 新的FTTH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现FTTH技术已从最初的点到点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点到多点的技术, 下面介绍了在FTTH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的接入方式及技术。

(1) 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是实现FTTH的首要选择方案。无源光网络的系统是由用户端设备、局端设备和光分网组成的。无源指的是全部由光纤和无源光的分路器等器件组成的, 里面不包括有源器件。无源光网络技术采用的是点到多点的结构, 上行和下行都分别通过了TDMA和TDM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目前主要运用的是GPON和EPON技术, 这也是比较流行的两个技术, 这类技术的应用使无源光网络能够在接入能力上得到大大的提高, 并将原来单一的业务模式发展到了全业务的接入模式。

(2) FTTH中的由点到点的光接入技术指的是把短距离的电信号传输转化成了长距离的光信号传输,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中心到每个用户都使用的一对光纤来实现的, P2P (点到点) 的光接入技术现已发展到了结构简单、安全性比较好、产品已趋向成熟的阶段。但是这种技术需要大面积的铺设光纤, 一旦应用, 光纤接入设备的成本将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 维护支撑的工作量也会随之上升。因此, FTTH中点到点的技术是一个过渡技术, 对于网络的初期发展还是比较适用的。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数据业务也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尤其体现在互联网业务上 (网上音乐、网上教育、图像文件的传输、在线游戏等) 。而现阶段, 由于带宽问题制约了网络业务的发展、使用, 传统接入技术明显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以, 通过FTTH的接入技术提高带宽将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在众多接入技术中, 用户看重的是性价比和总体的等效率成本, 这对FTTH的接入技术性要求还是比较高的。FTTH在接入网方面一直是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 也是宽带最终的理想发展目标。我们在对FTTH接入技术如何更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减少成本等方向进行不断探究实践, 希望以此让我国的网络接入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清, 林如俭.FTTH—下一代宽带接入技术[J].电视技术, 2009 (2)

基于智能电网动态频谱接入方式研究 篇10

关键词:智能电网,动态频谱接入

一、引言

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传统电网而衍生出的智能电网是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已经吸引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不同于传统电网的单向传输模式, 智能电网可以收集电能消耗侧 (如家用电器的耗电量等) 和电能产生侧 (如分布式能量源产能情况) 的信息, 让产能侧与耗能侧以更有效和经济的方式进行交互, 从而更好地决策产能和耗能的方案。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产能情况受天气影响较大, 例如, 从阳光明媚变成阴云密布, 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将大大减少;当风速降低, 风能涡轮机产能也将减小。天气的变化是瞬时的, 因此智能电表计量数据的有效时间也是短暂的, 这就需要在短暂的有效时间内将数据传送至DAU及MDMS用于分析及优化, 那么在动态接入频谱间歇可用的设定下, 丢包将不可避免。考虑到智能电表将计量数据包发送到DAU可能发生的丢包, 计量数据必须在有效时间内送达的前提下, 采用吸收马尔科夫链进行模拟, 研究因动态频谱接入的时间约束造成的丢包, 及丢包对MDMS在耗能侧和产能侧优化结果的影响。

二、系统模型构建

智能电表作为次用户, 以动态随机接入的方式使用主用户许可的频段向DAU传输计量数据。DAU将记录数据推送至MDMS, 用于优化供电方案。假设DAU的缓存足够大并且传输质量较好, DAU与MDMS之间的传输就不存在丢包的情况。如前所述, 计量数据的传输必须在有效期内完成, 才能确保及时并尽量准确地对产能和耗能进行估计。设定MDMS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或者两次成本优化。但是, 由于天气状况和电力需求可能随时发生急剧的变化, 最新的计量数据应该在每次成本优化的截止时间前送达, 否则就是过期的无效数据, 该数据包也将被丢弃。

2.1传输信道特性

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传输将分时复用同一频段 (也称为信道) , 在单位时隙内可以传输至多个数据包。每一个时隙都可以被主用户或者次用户使用, 因此此段授权信, 传输矩阵如下:

2.2次用户接入方式

如果当前时隙次用户使用或者试图使用某一信道进行传输, 那么在下一个时隙, 次用户将仍然试图使用同一信道 (次用户在每个时隙的起点监测某个信道是否可用) , 这种设定称为固执策略。假定ln (k) 表示次用户在时隙使用的信道, 固执策略可以表示为:

kub表示最后一个时隙, 即当前时隙。

由于存在多个次用户 (多个智能电表或其他计量设备) 争抢使用同一信道的情况, 假定信道在某个时隙是空闲的, 则某个次用户可使用此信道的概率表示为:

nl是试图争抢该信道的次用户数。在一个时隙内, 有且只有一个次用户可以成功地使用某一信道传输, 在固执策略的假设下, 某个传输阶段内使用同一信道的次用户数是确定的。

三、能耗最优方案

一旦智能电表计量得到的信息从DAU传送到MDMS, MDMS将从中提取产能容量和耗能情况的信息, 进而对供电成本进行优化。将耗能需求表示为ω∈Ω, 其中Ω表示耗能情况的取值空间。可再生能源设备 (CRPGF) 的产能情况可以表示为ψ∈Ψ, 其中Ψ表示产能能力的取值空间。某个场景的相对概率是由耗能参数πω和产能参数πψ决定的, 并定义Dω和Rψ分别表示耗能情况取ω且产能情况取ψ时的系统总耗能和总产能。那么, 以尽可能少的从外部电厂购买电能从而降低供电成本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如下:

求解上述多条件非线性优化问题可得与丢包率相关的实际供电总成本为: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可借助模拟仿真发现, 当智能电表数增多或者区域内主用户占用信道频繁时丢包率会上升并造成供电成本的加大;当计量数据的有效期延长时, 总供电成本增加, 也就是说有效期越短计量数据越实时, 规划准确性就越高。

四、总结

认知技术是计量数据的传输的一种可行方式, 但由于计量数据存在有效时间, 也就存在一定的丢包率 (失效率) 。本文采用吸收马尔科夫链接入动态频谱方式下计量数据从智能电表传送至DAU的过程, 给出了成本优化方案, 并进一步研究了丢包率对供电成本的影响。在下一步研究中, 可考虑分时分区域复用信道场景, 引入天气的预测信息也是提高优化方案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H.Farhangi, “The path of the smart grid, ”IEEE Power and Energ Magazine, vol.8, no.1, pp.18-28, January-February 2010.

[2]B.Wollenberg and A.Wood, 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Control, John Wiley 1996.

[3]D.Whitley, “A Genetic Algorithm Tutorial”,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上一篇:学会体验下一篇:《达罗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