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

2024-07-15

英国浪漫主义(精选十篇)

英国浪漫主义 篇1

一、分类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 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 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1、消极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骚赛以及科尔律治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 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因此他们被称为“湖畔派”。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 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 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 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2、积极浪漫主义

新崛起的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代表诗人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是积极浪漫主义者, 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拜伦不仅严厉地谴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 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 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

二、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 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冲破遵循“三一律”这道顽固的樊篱, 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 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 又由于他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关系, 在创作中他们不愿意去精确地描写现实, 而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式去描写生活, 不着意于普通的实际生活的描写, 也不着意去描画细节的真实, 而是驰骋想象描写奇人奇事奇境, 有时甚至打破人神界限、时空界限、生死界限, 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奇特的艺术境界。他们执著追求理想, 以幻想的世界否定和批判现实。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 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 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 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 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 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 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对

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 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 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在他们的笔下, 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强调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 对大自然的向往, 对自然人性的歌颂, 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 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华兹华斯认为, 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 它既可怡情, 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 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 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 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 地中海沿岸各国, 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 哥特式的建筑, 古代的废墟等等。

三、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 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 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 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 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之一, 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 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 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 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是竭力表现理想, 表现主观愿望, 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 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 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 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 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 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 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 学习表现手法, 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 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 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 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 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 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 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 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 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 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 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 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 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 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 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摘要:本文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分类、思想特点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篇2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艺术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于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 《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丁登寺》所抒写的与大自然的体验就是诗人生命中的一个“凝固的时间点”。诗一开始的几行描述了诗人五年后重见怀河两岸景色的视觉欣悦和精神愉快,山泉、天空、果树、田野„„“这些美好的形体”以无韵的白体诗的格律来咏吟,使之富有自然的乐音。但诗人绝不止于描述自然的景色和观感,其根本的用意在于揭示大自然给人的心灵带来良善和纯净的精神力量,“然而,当我独居一室,置身于/城镇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它们却带来了甜蜜的感觉”。接下来诗人开始了在与大自然神交中的回忆、追索以及寻绛“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他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体验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童年时代是“粗鄙的乐趣和动物般的嬉戏”,青年时代则是一种“欲望,一种情愫,一份爱恋”,是“掺和着苦痛的欢乐”、“令人晕眩的狂喜”,而现在这个阶段,则是“我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再不似/少不更事的青年;而是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的乐曲,/优雅,悦耳,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在对自然经历了感官的欢误和情趣的相谐相合之后,自然在诗人心中,开始具有神性的力量,它诉诸人的道德灵魂,成为“心灵的护士、向导和警卫”,城市生活的喧嚣、疲惫、乏味、烦闷„„都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宁静的回归”,我们曾经被扭曲而蒙垢的心灵,急躁、武断、自私、冷漠,“日常生活中全部枯燥的交往”,在自然的注目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大自然以它“崇高的思想”,以它的雄浑和伟岸鼓励我们稳重和宽宏,以善意、谦卑和虔诚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灰暗和龃龉。诗人赞颂自然不仅具有使人的心灵恢复纯净的魔力,而且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情愫,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人获得幸福的条件。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摘要:华兹华斯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格律,语言,意境等 方面分析了其代表作《咏水仙》。《咏水仙》就是一首极具华兹华斯自然风格的浪漫主义诗作。诗人用淳朴自然,简洁易懂 的语言描绘了水仙的轻盈柔美,以及其给予人心灵上的愉悦。两个动词的连用给人一种跳跃,急促的节奏感,以拟人 化的风格表现出水仙的活泼灵动。至此,诗人的视角从孤云的高空降到了地面。他内心的孤 寂也被水仙的活泼可爱驱赶着,不知所踪了。它们像银河里的星星,晶莹闪烁)星星的意象是“shining”“twinkle”“tiny”,这几点 此时眼前成片的水仙如此相像。众多微小的水仙如星子般组成了花的海洋,诗人的神思徜徉 沉醉其间。(它们在湾碧波周围绵延不尽,只见千花万 多,摇首舞正浓)在诗人的创作中,这片水仙如千万舞者随风摇曳,召唤着诗人。在第三四节,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放缓了思绪:“I gazed littlethought”(我凝视-凝视-却没有思绪)。“gazed ”一词与破折号的连用展示了诗人的心无 旁骛与宁静心境的延伸。此时诗的意境又趋柔和,节奏由动转静。诗人在这片静谧水仙图中 忘却了忧愁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在最后一节,身居卧室的诗人千万次的回忆与 沉思,“They flash upon inwardeye,Which solitude;”(它们在我的心头闪现,让寂寥边渡神光)记忆中的水仙已诗化为自然与欢乐的精灵。每每让他孤寂的内心感到 充实与快乐。至此,景在情中延伸,情在景中升华,情景交融,契合无间,感怀无限。纵观整诗,画面由人及景,再由景及人;节奏由慢转快,又由快变慢;意境时而柔和高 远,时而活泼跳动。遣词用句方面更是自然,清新。用“大众化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染 上一层幻想的色彩”。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洋溢着动静皆宜的韵律美。是浪漫 主义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叙事诗,该诗简洁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罪与赎罪的故事。在这首诗中,一位古代水手讲述了他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的故事(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一种鸟)。这个水手经受了无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才逐渐明白“人、鸟和兽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这首诗有许多超自然的人物和事件,充满激昂的语调,男主人公自我纠缠,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当初我们两分别》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在无限思念自己的恋人又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写的。全诗从头到尾都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从“今日的悲伤”,到“此刻的忧伤”,再到“长久地懊悔”,到最后“泪眼盈盈,默默无语”。读完这首诗,诗人真挚的情感、刻骨铭心的爱,也不由得使读者“泪眼盈盈”。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诗作有:《爱尔兰人之歌》《战争》《魔鬼出行》《麦布女王》《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玛丽安妮的梦》《致大法官》《奥西曼迭斯》《逝》《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召苦难》《致玛丽》《伊斯兰的反叛》《1819年的英国》《饥饿的母亲》《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罗萨林和海伦》《钦契》《含羞草》《云》《致云雀》《自由颂》《阿多尼斯》《一盏破碎的明灯》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2]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西风颂》

全诗的最后,雪莱运用了一个双行偶句作为结束句。而这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一佳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诗歌的结尾处将破坏者(冬天即将结束)和保护者(春天即将降临)的结果加以总结,寓以深刻的哲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这也不禁令我想到”黎明前的黑暗“,可能与此殊途同归吧。

在全诗的最后一节,作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与中心意象”西风“一起,激励全世界革命人民为了幸福和自由与腐败、黑暗的反动势力而战,并最终走向胜利。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明亮高昂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珍品。从形式上来看,其五小节格律完整,皆可完整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共同服务着整首诗的中心主旨——西风作为“破坏者”摧残着旧事物并成为了新事物的强大“保护力”。雪莱塑造“西风”这一意象,既深刻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的社会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西风颂》是雪莱思想感情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其战斗的宣言书、思想的播种机,它闪耀着美、闪耀着智慧、闪耀着力量,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几年,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品有《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技巧浅谈 篇3

关键词:英语 抒情诗 写作技巧

一、引言

诗歌是人类话语领域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浪漫主义是英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流派和时期。涌现了大批著名诗人:雪莱、丁尼生、华兹华兹、彭斯等等。他们大部分都是抒情诗人,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从诗歌的创作过程来看,他们并没有使用高深的写作技巧,相反常用的都是一些平常的手法,比如描写,象征,比喻,拟人。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尽管这些诗人所处的时代可能不同,但是它们的写作技巧却是相似的。抒情诗的创作技巧说明了“最普通的也是最感人的,最感人的才是最真实的”[1](P71),这也是诗歌创作永远的导向。

二、描写

这种意象表达类似于传统水墨画中的素描。通过感官直抒胸臆。目的是诗人的情感被目标物直接感知。比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爱的哲学》(Love′s Philosophy),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描写意象比如无边无际的大海、天空、太阳、星星、山川、河流、草地、树林。他揭示出自然世界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反映了诗人的主观印象。“这般的柔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不吻我?”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对爱人的热恋。雪莱的另一首诗《轻柔的声音寂灭后》(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运用了很多描写性意象。“轻柔的低语远去了,那音律依然在记忆里回荡。可爱的紫罗兰凋谢了,那芬芳依然抚着四溢的幽香。”低语和紫罗兰这两个意象存在于诗人的内心深处,像幽香一样四散开来。轻柔的声音终有一天会消失,美丽的花朵终将凋谢,只有爱会长存。

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短诗《歌》(song),也包含了很多描写性意象,比如玫瑰、月桂、常春藤、紫罗兰、海湾、枯树叶,特别是枯树叶的运用非常成功。“把玫瑰献给青春的火,把月桂献给盛年的人;就折一段常春藤给我,这未老先衰的身。紫罗兰献给青春的坟,把桂冠献给早逝的魂;就送给我几片枯树叶,我对它一往情深”。诗人将紫罗兰献给青春,把桂冠献给早逝;但是留给自己几片枯树叶。可以看出,失恋给她巨大的痛苦。只要爱人开心,她宁愿独自忍受煎熬。枯树叶象征着她柔软的心。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雪夜林畔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诗歌的基本意象是作者晚间散步时看到的下雪的场景。作者以问题开头“这是谁的森林”,第二句和第三句问题加深,在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为什么他会停在林边,因为他被树林里雪夜的美景所吸引。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写了树林和雪夜的美景。这些意象可以分为两部分:视觉(比如:森林、庄、马具、雪花、湖泊)和听觉(比如串铃声、轻风拂雪片声)。这一切都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象征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创造的意象非常复杂。特点是通过含蓄和启迪让读者将某事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表达诗歌的主题。诗人丁尼生的《海浪喧哗》(Break,Break,Break)用阴冷的礁石(gold gray stones)来象征诗人破碎的心。“哗啦,哗啦,哗啦,冲着巉岩的跟脚,啊海浪!可那逝去的温柔美好时光,再也不回我的身旁。”

雪莱的《云》(the cloud),前八行从中可以读到,云将欢乐带给世界。开始它是雨给鲜花带来清新的甘霖,为绿叶披上淡淡的凉荫,从翅膀上摇落下露珠。但是变成冰雹时,把绿色的原野捶打得有如银装素裹。随后的四行中,云又是变化多端的,说变就变。象征这个黑暗的社会。第五部分,朝阳被描述为胜利之剑,将所有的暴风雨停息,地球象白鸽孵卵时一样安静。雨后的彩虹象征着新世界终会代替旧世界。

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兹的《致布谷鸟》(To the Cuckoo)是英语诗中公认的抒情诗的杰作。作为叙事诗的最典型代表之一,诗歌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快乐的鸟儿婉转的歌声时喜不自禁但却是纯洁的爱。布谷鸟被赋予了诗意,成为永恒,象征着时空、过去和未来、自然和人类、希望与现实、爱与回忆。布谷鸟在作者眼中已不是鸟类,而是谜团、声音、灵魂,是作者在自然中追求的唯一。

四、比喻

英语诗歌中的比喻可以分为两种,明喻和暗喻。

(一)明喻。明喻是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抒情诗中,作者通常会用一个直接的、明显的比喻将抽象的爱转化为具体的事物。这种构造方法生动、真实、明显。诗人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中,诗人将爱人与红红的玫瑰比较,“啊,我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它在六月里初开;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它美妙地演奏起来。”诗人还用四海枯竭,太阳把岩石烧化作为明喻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忠贞不渝。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生日》(A Birthday),作者将爱人与“唱歌的鸟儿”“苹果树”“彩虹的贝壳”进行比较。“我的心像歌唱的鸟儿,筑巢在湿湿的嫩枝上;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果实压弯了枝条;我的心像彩虹的贝壳,在平静大海中翕动;我的心比这一切更欢畅,因为我的爱正向我走来。”这些明喻都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暗喻。暗喻是比较两个好像无关事物。抒情诗中,这种非直接的、隐蔽的比喻可以将抽象的爱变化为具体的爱。明喻和暗喻的共同点在于通过比较、对照可以在不同的事物中创造一种共同的气氛。不同点在于明喻指出了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而暗喻暗示主题相同,而意思另有所指。在丁尼生的另一首诗《燕子呀燕子》(O Swallow,Swallow)中,作者通过燕子的帮助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创造了一个形象:一个年轻人追求真爱,具有诚实的品质。尽管标题是燕子,但是诗歌没有一句是描写燕子的。斯宾塞的《爱情小唱》(Amoretti),将心上人的眼睛比喻为蓝宝石,嘴唇比喻为红宝石,牙齿比喻为珍珠等等来表达她的爱的真谛。雪莱的《云》(The Cloud)第四部分,雾像仙境,像给天空铺上了一层羊毛毯,又像仙女一样轻柔地巡回。一旦它打破地毯,就会变成冰雹落下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每一个冰雹都反映了月亮和星星的光辉。太阳、月亮、星星,这些迷人的、舒展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这是将思想具体化的最简单方法之一。诗歌中运用拟人手法,读者可以看到抽象的事物怎样变成和人一样的,人的特点是怎样赋予给抽象的、无生命的物体或非人类的生物的。换句话说,爱是人创造的,然后再赋予给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声音、个性、兴趣等等。威廉·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就用了很多拟人的手法。第一节,他看见“金色的水仙在开放,靠湖边,在树下,随风起舞乐开花”。第二节,作者赋予了水仙花人的品性,想象开始信马由缰。“很多水仙花连绵不断,像银河中的群星闪烁、眨眼,它们展延无限成远景”。这些句子,虽然简单,却有丰富的意境。作者不仅描述了水仙花的美丽而且赋予它们人的精神和气质。艾米莉·迪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将死神描述成一位绅士。他“殷勤”,有“礼貌”。死亡具体化为一位文雅而有教养的司机,为人的最后旅程服务。“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这样的描写显示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态度,将它拟人化。

丁尼生的《磨坊主的女儿》(The Miller′s Daughter)生命被赋予给了“珠宝、裙带、项链”,“珠宝摇曳在她的耳旁,日日夜夜地藏在她的发间,缠绵于她那如此温暖白皙的香颈”,在他笔下,物具有了人的动作、行为和思想。

五、结语

济慈说,“我宁可要充满感受的生活,而不要充满思索的生活!”[2](P60)。浪漫主义诗歌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诗歌的功能,要给人带来快感。诗歌要使人的心灵受到感染,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快感。反映在创作理念上就是直接、奔放,极力铺排。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四种写作手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并且密不可分的,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相辅相成的。

注释:

[1]马知遥:《感动写作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2]罗志野:《西方文学批评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篇4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英国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 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 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1】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 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 强调主观与主体性, 侧重表现理想世界,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 最规范, 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 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 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近代的文学家, 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 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 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都推崇主观情感, 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 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 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 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 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 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2】他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 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 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滋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 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 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 返回中世纪, 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3】1848年以后,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 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 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 犹如小河流水, 潺潺不断, 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骚塞, 与之相对立的, 就是以拜伦, 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全世界, 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 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4】故西方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 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 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 用客观实际或实践来束缚自己的思想,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第二,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 运用夸张, 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 充满异常的情节, 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第三, 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 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四、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 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是由于因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 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表现。从所处的环境来看, 当时英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国内它的政府用严刑峻法对付群众运动, 而人民的斗争则更趋高涨, 终于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和议会改革。从布莱克起始, 直到济慈, 浪漫作家们都对这样的环境有深刻感受, 形之于诗, 作品表现出空前的尖锐性。从其自身的表现来分析, 英国浪漫文学作品数量大, 而且两代重要作家代表都有多篇不朽之作, 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 突破国界, 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785.htm?fr=ala0_1_1

[2]《关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主题的研究》王春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

[3]《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宁 (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 篇5

郭沫若译

独行徐徐如浮云,

横绝太空渡山谷。

忽然在我一瞥中,

金色水仙花成簇。

开在湖边乔木下,

微风之中频摇曳。

有如群星在银河,

形影绵绵光灼灼。

湖畔蜿蜒花径长,

连成一线无断续。

一瞥之中万朵花,

起舞翩跹头点啄。

湖中碧水起涟漪,

湖波踊跃无花乐--

诗人对此殊激昂,

独在花中事幽躅!

凝眼看花又看花,

当时未解伊何福。

晚上枕上意悠然,

无虑无忧殊恍惚。

情景闪烁心眼中,

黄水仙花赋禅悦;

我心乃得溢欢愉,

民粹主义让英国脱欧 篇6

英国脱欧,给全球经济制定者带来震憾之余,也深刻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今天,突然杀出的英国脱欧事件,无疑让欧洲经济雪上加霜。以美联储加息为例,只要全球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美联储都会放缓加息的进程,以对冲仍然疲弱的全球经济和降低爆发黑天鹅事件的风险。

除了全球金融动荡,英国脱欧还给全球带来另一个负面影响——民粹主义泛滥。

投票日两天前,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行的BBC公投大辩论上,留欧阵营质问对方:请说出哪怕一个支持英国脱欧的盟国的名字来!

脱欧阵营的三员辩将瞠目结舌。他们说不出来。不仅如此,超过90%的经济学家,以及几乎所有的权威机构都不支持英国脱欧。

但即便如此,脱欧阵营仍赢得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原因?民粹主义泛滥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对这些多为底层的脱欧阵营的民众来说,他们受够了移民问题,受够了打乱平静生活的暴恐问题,更厌烦了不停接济希腊的问题,而且这类名单看不到尽头,也许后面还有意大利、葡萄牙等……

这次英国脱欧公投,两大阵营互相攻击、夸大和曲解事实,也令人瞠目结舌。脱欧阵营擅长“化繁为简”,把有关脱欧利弊得失的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些简单、煽情的口号,如“夺回我们的控制权”“收回我们的边界”“拿回我的国家”“6月23日将是我们的独立日”等;主张脱欧的英国独立党则一直在利用普通民众对东欧移民大批涌入的不满,甚至试图从民众对欧洲大陆难民危机的恐慌中榨取政治资本,进而推进自己的政治议程。

英国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曾经推出一份宣传海报,海报中,一望无际的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海报的标题是“崩溃临界点(breaking point)”。后来,有人指出,这些人群并非符合欧盟之内“人员自由流动”原则的合法移民,而是试图跨越斯洛文尼亚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但英国不在无边界的申根区之内。海报推出后,法拉奇马上被各方指责涉嫌“种族主义”。

有人把这一现象称为反建制、反精英、反专家现象,这个现象不是英国独有的,它还出现在美国,标志性事件是特朗普的“横空出世”。正是美国的民粹主义盛行,才让特朗普获得触摸总统宝座的良机。

民粹主义赢得漂亮,但算一算经济账,脱欧代价巨大,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民都会激辩这一历史时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到2019年,“脱欧”可能会导致英国经济规模缩减5%以上。而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到2020年,“脱欧”将给英国经济带来1000亿英镑(1英镑约合2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

“脱欧”不仅将给英国经济总量造成损失,也将导致家庭财富缩水。著名投资人乔治·索罗斯预计,“脱欧”以后,在英国经济完全稳定之前的大约5年时间里,英国每个家庭每年会出现3000到5000英镑的经济损失。

欧盟经济目前复苏缓慢且前景难料,英国“脱欧”更会弱化欧盟经济复苏的动力。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英国“脱欧”将削弱欧盟经济增长。根据摩根士丹利欧洲经济团队测算,“脱欧”后,在“温和”和“高压”两种情形下,欧盟2017年GDP增速将可能下降0.7%和2%,并且区域内金融环境将出现显著紧缩状况。

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在德国《焦点》周刊撰文说,英国不仅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13%,而且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欧盟预算可信的纯出资者。没有英国,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会受损。

英国脱欧,这仅是开始。受此鼓舞,荷兰议会放出风声也要脱欧,而英国内部也风云诡谲,希望留在欧盟,寻求独立的北爱尔兰人、苏格兰人正在谋求脱英,他们认为英格兰人代表不了所有人……

从《西风颂》看英国浪漫主义特质 篇7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慈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以及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于世,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故英国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用客观实际来束缚自己的思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同时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西风颂》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1、雪莱及他的抒情诗《西风颂》

雪莱(1792-1822)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与拜伦齐名。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称他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雪莱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代表作有《西风颂》、《云》和《致云雀》等。这些诗歌发展了华兹华斯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传统,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这首诗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2、自由、充满想象的写作手法

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每大诗节都是由四个三行诗节和一个英雄双行体组成。前12行的韵式是但丁式的三联韵,aba, bcb, cdc, ded, 仿佛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后两行的韵脚ee正好和全节的一个小小的波峰相应。诗人突破了诗律的束缚,很多诗行不仅跨行,而且跨节,表现出西风自由不羁,飘逸不凡的特征,使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也与诗人反传统的浪漫主义革命特征相一致。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歌唱西风。

3、象征,夸张的修辞手法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性手法,整首诗从头到尾都在写秋天的西风,无论是写景也好,抒情也好,都没有脱离西风这个形象。诗人不仅是在歌唱西风,也是在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云、风雨雷电、大海、树木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但它们却有着深刻的含意。越冬的种子被他比喻为“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然而到春天却“唤出新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种子”在西方读者中使人联想到以牧羊人形象出现的耶稣基督这一献身救世的原型,也使人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牧歌田园。“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雪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西风,愿意用生命去等待春天。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除了象征,诗人还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以优雅而蓬勃的想象力构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磅礴的诗句,把西风的壮烈,急于扫除旧世界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秋天,西风狂暴地将陈腐的生命吹去,以横扫千军之势除去没有生机的枯叶,吹去那痨病似的生命。然而,它没有残杀一粒生命。它要将种子放进冬天深深的心中,在那里生根发芽,埋下春的信息。然后,西风吹响春的号角,让碧绿、香气布满大地,让它们随着西风运行的足迹四处传播。经过西风的破坏和培育,生命在旺盛地生长;那景象、那迷人的芳香在迅速地蔓延着,那污浊的、残破的东西已奄奄一息,在海底战栗着。诗中比喻奇异,形象鲜明,每一字每一句都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诗人雪莱愿意用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和谐社会 篇8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人类起源于自然, 并依赖自然。但是随着近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生态警告频繁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己成为全球性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为了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己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人们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将自己创作出的内容置身于大自然中来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想象丰富, 表达自由, 语言朴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但描绘自然风光, 还展示出自己的生态意识。在诗歌中他们经常以拟人手段展现自然界的“愉悦”。诗人所描述的自然界与人类是相互融合, 同属一个整体世界, 彼此相互依赖, 共生共存。浪漫主义者在l8世纪末l9世纪初开始提出回归自然。他们在诗篇中极力展现自然之美, 再现了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在英国西北部山地创作了大量山水抒情诗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作品有华兹华斯《黄水仙》、柯尔律治《古舟子咏》等。此后还有拜伦、雪莱、济慈等著名诗人, 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回归自然, 崇尚自然。雪莱《西风颂》、济慈《夜莺颂》等, 都是通过描写自然, 深刻展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联系的佳作。

威廉·华兹华斯 (1770~1850) , 著名的“湖畔派”诗人, 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的重要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生活的时期正是英国工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环境的掠夺日益明显。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咏自然的赞美诗中, 我们看到诗人意图传达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和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抨击, 并发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的呼声。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其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和谐遭到破坏, 已严重威胁着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旁》抒发了他体会到的大自然对他精神的愉悦作用。“她能够赋予/我们深藏的心智以活力, 留给/我们宁静而优美的印象, /以崇高的思想滋养我们。”“她”即指大自然。另外“在大自然和感觉的语言里, /隐藏着最纯洁的思想之铁锚, 心灵的护士、向导和警卫, 以及/我整个精神生活的灵魂。”《夜景》《空谷微风》等诗也都体现了大自然有愉悦人们心理的作用。对大自然的感受还能给人以启示, 使人充实, 成熟。在《丁登寺旁》中华兹华斯体会到“因为我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 再不似/少不更事的青年:而是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的乐曲, /优雅, 悦耳, 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人类应当回归自然寻求快乐的源泉和心灵的解放。“它有一种力量, 能使我们的一生从欢乐, 走向欢乐”, “在我蛰居喧闹的都市, 感到孤寂无聊时, 正是这些美景呵!常常给我带来愉悦的心境, 它流荡在血液里, 跳跃在心头并流入我被净化的脑海中, 使我恢复恬静的心绪”。这些诗句充分体现诗人对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渴望。

随着工业的发展, 整个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 自然环境开始遭到一定的破坏, 人们远离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也受到威胁。英国浪漫主义时期, 诗人笔下的山川树木、悬崖峭壁表现出原始纯真的容貌。在诗人的作品中, 既可看到歌颂自然美好的一面, 也可看到诗人意识到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柯尔律治《古舟子咏》就充分显示了诗人的生态意识。老水手与信天翁这种海鸟之间最初是友好的关系, 可后来老水手射死了这只海鸟, 接着二百位船员干渴而死, 老水手也差点死去, 并历经了严酷的心灵折磨, 通过不断向别人讲述自己痛苦经历以减轻心灵的悔恨。从中可明显看出他发出的警告:任意掠夺自然、射杀野生动物的结局就是人类自身的灭亡。这首诗体现了柯尔律治的生态主义思想, 这是人与自然交往的一个很普遍的故事, 却揭示了人类以自己为中心, 不顾自然的持续发展, 涸泽而渔的行为, 并批判了人类的骄妄和毫无“物道”的残暴。

英国浪漫主义 篇9

华兹华斯属于终身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 中间的地位使他在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面性。起初他同情法国革命, 而一当革命暴露出其残酷性后, 他就转向了保守的立场, 把理想寄托在已逝的中古封建社会, 把目光投向了抽象化的宗法式的农村生活。他崇尚自食其力的下层甚至是最下层的普通百姓, 他总是“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 那是因为, 在这种生活里, 人们心里的真情可以得到充分的生长, 比较不受拘束。”[2]他对淳朴乡民的喜爱, 对田园题材的选择, 导致了一种极端的怪癖。他甚至认为, 他所描写的那个阶级所用的语言, 只要剔除糟粕, 就是最美的语言。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低下、活动内容单纯、范围狭窄, 所受社会虚荣影响较少, 他们用以传情达意的语言也就较为朴实而少雕饰。

拜伦显然属于那为数极少的上流社会的一分子。他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 十岁上继承了叔祖的爵位和纽斯泰德庄园, 大学毕业后获得世袭议员的席位, 他的社会地位是显赫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地得到了这一切, 他是幸运的, 这幸运使他的本性中产生了某种与生俱来的桀骜不驯和狂野不羁。在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 有这样一个政治现象很有趣:湖畔派这些中产阶级, 早年都态度激进, 对法国革命有一种本能的欢迎, 但后来都转向而为统治阶级的拥护者, 这其中以骚塞为最, 他极力吹捧昏聩暴君乔治三世, 因为肉麻的歌功颂德而得到桂冠诗人的封号。相反地, 拜伦、雪莱这些天生的贵族, 本可以顺利地青云直上, 却反而对自己的营垒反戈一击, 热情地支持各国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为自由、平等、民主、正义而引吭高歌。这一点上, 拜伦表现得极端突出。他不仅在自己的诗歌中塑造社会叛逆者, 个人英雄, 而且付诸行动, 在被压迫被欺侮的土地上挥舞已经破损的自由之旗。雪莱甚至把他当作贫苦大众的救世主。拜伦的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叛逆。他喜欢的也是具有叛逆性、摧毁性的自然。若说湖畔派宁静、幽深的湖代表的是一种“优美”的审美趣味, 那么, 拜伦的“海”, 雪莱的“西风”则分明代表着“壮美、崇高”的审美境界。英国在海上独揽霸权的历史使得英国诗人成了海的最出色的描绘者和解释者。海在拜伦那儿又被赋予自由的精神, 成为他深邃思想的载体。一个作家描写自然的侧重点和手法是受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湖和海这两种相同质地却不同品质的东西可说是集中代表了华兹华斯和拜伦的审美趣味和政治理想。

就性格特点而言, 两人也具有本质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也造就了完全不同的诗风。

拜伦游历甚广, 足迹遍及西班牙、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瑞士等许多欧洲国家。在颠沛流离散人生旅途中, 他凭吊过比利时的滑铁卢战场, 缅怀过古罗马的辉煌业绩, 组织过意大利烧炭党的起义, 指挥过希腊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定居在恬静幽雅的田园家宅里, 毕生波澜不惊的华兹华斯所无法比拟的。环境和经历反过来又塑造了人的性格, 深化了人的思想, 决定了人的创作。作家笔下的自然决不仅仅是客观实在, 它已经渗透进了作家的人格、情感、思想等诸多因素, 成为一种人化的自然, 成为作家的代言人。从作家笔下的自然, 我们同样可以透视出作家的心态和精神追求。华兹华斯独自矗立在故乡的土地上, 像一株根深叶茂、绿荫如盖的老橡树。他熟悉乡间生活, 关心发生在乡村教区里的事件和灾祸。他在《出游》一诗中描写了一位可敬而仁慈的教区牧师的眼光, 而他本人正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待生活。这样一个随遇而安、甘于平淡又善于从平淡中寻求乐趣的人不难想像是可以长寿的。拜伦相对于华兹华斯来说, 可谓是一类生命极端的标本。谓之“极端”, 是指极端的短暂而辉煌。拜伦有许多直抒胸臆的杰作, 这里仅选他的《威尼斯颂》为证。

与其

沉浸在眼前的这一潭死水里变臭发霉,

倒不如投身于那已经绝灭的斯巴达人的先辈

依然自由屹立着的地方——他们那引以为自豪的忒摩皮尼山峡的白骨堆……

这就是拜伦, 他像一颗骤然间划刺暗夜的流星, 像一

阵涤荡尘浊的疾风暴雨, 像一片令人目眩的闪电, 唱着凄美绝伦的天鹅之歌, 带着为世人所诅咒的一千种罪恶, 早早地离开了这个让他爱到发恨的世界, 仅仅留下了一种美德却能够万古流芳。

摘要:本文分别以华兹华斯与拜伦为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从政治理想、审美趣味、性格特点等方面阐述二者自然观的同中之异。

关键词:浪漫主义,自然观,华兹华斯,拜伦

参考文献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英国反凯恩斯主义的启示 篇10

后危机时代, 各国都将为自己在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埋单, 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和英国:近期中国央行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第二天, 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其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节支计划。中英两国一个动用的是货币政策, 另一个动用的是财政政策。如果说面对2009年释放的汹涌流动性, 中国的小幅加息只是一种信号性的货币政策微调, 而英国的减少公共支出计划则是一次极具政治风险的大胆的反凯恩斯主义经济试验。

应对金融危机措施实施后, 英国国债攀升, 目前达9, 500亿英镑, 预算赤字上升到GDP的11%。因此危机缓解后, 英国政府准备用4-5年时间通过压缩公共开支大幅降低政府债务, 同时推动私营经济部门的发展。

但宣布财政收缩计划与宣布财政刺激计划, 政府要面对的局势截然不同。2008年年底开始, 中国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曾令政府官员、相关企业摩拳擦掌, 弹冠相庆, 全国上下弥漫着兴奋和急迫气氛。相反, 英国宣布财政开支缩减计划面对的是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极大的政治风险, 尤其在目前经济复苏不稳的情况下。此财政节支计划公布几个小时后, 在伦敦就发生了反对游行。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政府均认为这一财政减支计划过于严厉。有报纸批评政府把斧头砍向了穷人, 有报纸指责政府让中产阶级失去了财富, 还有媒体干脆把财政部长描绘成了手持巨斧的“刽子手”。来自经济学界的批评也不绝于耳, 有经济学家认为, 靠减少支出来减少财政债务的效果不如刺激经济发展提高税收。对英国而言, 这是二战以来财政史上最为严峻的政府开支缩减计划。按照这一节支计划, 英国将在四年内削减高达810亿英镑的公共部门支出。这一计划可能带来49万公共服务部门工作岗位的丧失。尽管有33家知名大企业的领导人坚称, 这些从公共部门失去工作的人可能被更为活跃的私人部门吸纳, 但英国《金融时报》称, “如果这一预言有误, 英国现任政府将会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

影响远不止此, 这一减少开支计划几乎影响到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成千上万家庭。如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三个行政区的基金在四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本每个英国孩子都可享受的社会福利, 以后父母中一方的年收入超过4.4万英镑的孩子将不再享受;租住公租房原本只需支付市场价的50%, 以后要上升到80%;年届35岁的公民原本可申请自己单独居住房子福利, 将来可能只能申请到与其他人合住同一套房子;退休年龄在2020年也要提升到66岁。

在英国各部门的公共支出减少计划中, 实际降幅最大的是社区和地方政府开支, 降幅达到36%;其次是环境、食品和农村部门, 达到30.9%;然后是商务部降幅28.5%;文化媒体体育部的实际降幅也达到21.1%, ;警察部门是20.2%。事实上, 除了国际发展和健康部等少数部门外, 几乎所有部门今后4-5年的开支都面临大刀阔斧的削减。但英国政府相信,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和长期的经济稳定发展, 他们必须冒短期的风险。在节支计划公布前, 财政部长和自民党领袖已就节支计划与他们的议员开通气会, 并准备好接受来自政治、媒体、公众和工会的批评浪潮。也许, 远在美国的克鲁格曼关于英国人民将成为“牺牲品”的预言过于武断, 事实上,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性至今在全世界也并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实践验证。但是, 在经济复苏不稳的情况下, 如此大幅度地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对经济影响几何还真的很难预料。十分不利的是, 与美国相似, 英国目前的利率水平也已经接近零, 很难有继续下调以刺激私营经济部门发展的空间。因此, 在我看来, 英国政府是在进行一场反凯恩斯主义的大胆的经济试验。是试验, 就有风险。也因此, 有媒体把这一政策称为政府的“赌博”。

为什么英国这样每届四年的政府会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冒如此重大的政治风险, 采取如此大胆的经济政策?笔者在英国住在苏格兰的一个小城, 城里保留着很多古色古香的石桥、石房、石板路, 几乎看不到工业, 看不到办公楼, 也感受不到污染, 但却看到漂亮的民房、富裕的居民。笔者曾试图和周围的人探讨这些富人的财富来源, 一些人的结论是“他们祖宗给他们留下了财富”。这种说法虽不完全靠谱, 但有一点确定无疑:英国人有为子孙后代着想的传统, 因而, 政府为子孙后代着想的审慎政策也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 财政节支计划公布后, 尽管在伦敦等大城市时有反对的游行发生, 但总体来讲, 大多数英国人的反应是理性的, 并没发生法国那种焚烧加油站的恶性事件。

上一篇:双胎输血下一篇: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