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2024-06-30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精选七篇)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篇1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 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者

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在高校中, 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 平时交流沟通多, 所以辅导员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日积月累地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只有辅导员拥有坚定不移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他才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正确地引导学生, 言传身教, 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2. 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

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 还无法从高中生活中转型过来, 许多事情还想依靠其他人来安排, 自己不掌握主动权, 事事等待命令, 处处依赖家人, 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不进行相应的规划。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重要作用, 从日常的接触中发掘出每个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不同的特质, 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培养和引导, 帮助他们早日塑造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 指引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提早规划就业前景。

3. 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平时在家里呼风唤雨独享家里的一切宠爱, 长辈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金钱都投入到对家里独苗的培养, 导致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家进入大学后, 很多人对于群体生活十分不适应, 他们不愿意和同学接触, 不愿意分享, 所以逐渐地把自己隔离在同龄群体之外, 自己过着封闭的生活。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和障碍。这种现象在“90后”的学生中尤为严重, 他们平时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而融入社会和群体需要的抗压、抗变能力却脆弱不堪。经常和学生畅谈生活追求, 聊聊校园趣闻, 打开学生的心扉, 走进他们的生活, 融入他们的群体, 知晓他们心底的声音, 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 积极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疏通他们心理方面的压力和抑郁面, 让他们找到自信, 享受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

二、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1. 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建设工作明确提出的相关要求, 更是高校辅导员严格要求自我的标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不能忘, 社会主义的思想不能放,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稳固的阶段, 对他们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为学生的照明灯, 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 不断学习进取, 把自我的觉悟意识深化, 进而影响自己的学生, 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 学习提高。

2. 高校辅导员应该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素质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 成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无止境的, 所以作为高校教师, 辅导员必须时刻钻研进取, 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大量涉猎各个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 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提问和需求, 满足自身的业务发展。

3. 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由于高校扩招, 往往是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个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就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怎样在纷扰的工作环境中有序地整合资源, 做到多项工作同时开展, 一人坐镇有条不紊, 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和管理能力。现在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又多又快, 所以辅导员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投其所好才能找准活动的主题和方向, 吸引学生积极参加, 全情投入。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辅导员必须调动骨干学生参与策划活动, 并且进行相应的管理, 保证活动能够在期限内有质量的完成。

综上所述, 伴随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 高校政治辅导员必须认清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角色定位, 从而进一步把握教育规律, 转换思想教育的思维方式, 深入分析新情况, 认真研究新问题, 切实提出新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满足高校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发挥出自己的社会功能, 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篇2

摘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关于辅导员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引导着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和成长的不断反思。本文运用管理学中战略分析的观点,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辅导员进行了分析定位。

关键词:辅导员;战略分析;swot

经过几年的发展,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5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上,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必须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的研究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swot分析法是企业战略咨询及管理咨询实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同样,战略分析也适用于个人的发展,明确个人所处的位置,从而指导个人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现阶段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战略分析,寻求高校辅导员更好的发展路径,从而解决问题、缩短差距,以适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辅导员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辅导员的进入门槛、工作内容等诸多方面,辅导员相比学校的其他教师员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综合素质强、战略位置优、交际范围广、党性觉悟高。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各高校在选拔辅导员的人才队伍时越来越严格。硕士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经历等已经成为辅导员“入口”必不可少的门槛。

大部分学校规定的辅导员进驻公寓,辅导员带班制度等等,让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最前沿,具有非常有利的战略位置。

辅导员工作内容繁多,涉及范围较广。因工作需要,辅导员与教学单位、行政部门、后勤公司等各项学校工作的开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因为辅导员还涉及学生处分、平时考勤、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使得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有了交集,成为了涉及学生成长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一个中心纽带。

一般来说,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都规定必须是正式党员身份,这样就保证了学校思政工作的统一。

2.劣势分析。高校辅导员并没有明确要求一定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背景,也没有师范毕业生的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学历背景复杂,对于专职学生工作的人员来说,知识结构稍显不合理。

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各种新思潮影响着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在社会转型期,包括辅导员和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都会遇到前进中的问题。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非常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工作。但是由于职业倦怠感突出,加之对个人前途、待遇的过于偏重,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缺乏,都使得辅导员们的工作情感不够理想。相比其他职业来说,辅导员这一职业更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

3.机会分析。,全国首批建立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浙江省举办“第一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据了解,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指标体系,将就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测评标准。国家重视程度高,发展潜力大,是辅导员存在的机会。

4.威胁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形成影响着我们的青年学生。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产生了扭曲,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为网络的困惑、情感的受挫、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加之,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了很多人宠爱,导致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一切都成为了辅导员工作中的一大威胁。网络造成了学生诸多方面的问题,也已经成为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难点。

二、swot的分析模型

将个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因素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的四个方位,呈现出四种不能的发展方向,具体如下:

从下图(图1)中可以看出,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因素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的四个方位之后,出现四种发展方向,分别是扭转型发展、防御性发展、增长型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其中东北方位成为最佳方位,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有利机会的增长型发展成为个人发展的最有利发展方向。

辅导员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战略分析的最优结果是,利用自己的综合素质高、战略位置优、交际范围广、党性觉悟高等优势,抓住重视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外部机会,将个人处于最有利的战略地位,朝着最优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能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理想。

三、swot分析的战略结果

对于辅导员这一工作来说,角色定位旨在帮助辅导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素质要求旨在帮助辅导员了解胜任这一工作的能力具备。swot的分析模型仅仅帮助辅导员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此外我们还要尽量增加优势,减少劣势,扩大机会,战胜威胁。

高校辅导员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身,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的重要角色,在高校工作的维稳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定位,所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研究非常重要。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经常反思,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都要不断地分析总结,帮助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为祖国培养一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16号.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3]尹舟会.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48-51.

[4]周宪斌.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43-145.

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篇3

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高职生,该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素质相对比较薄弱,加之当今的环境纷繁复杂,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2.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

理论要对实际发挥作用,关键还要看理论知识能否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理论学习之后,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认真领悟,自觉把理论上升为行动的指南才能指导实践,才能使理论真正成为推动实践的重要动力。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1.爱岗敬业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想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必须爱岗敬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工作、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应努力钻研业务、尽快把握高职生的特点及成才规律,认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2.富有责任感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工作。

3.具有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4.乐于奉献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与普通高校生源的不同,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很少会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年华。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中,奉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5.高尚的人格

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是主要指其文化素养、思想品格、心理气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辐射作用,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

三、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

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高职学生,虽然他们中间,有少数沾染不良习惯,但是大部分学生思想单纯、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作为辅导员,如果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此外,高职院校辅导员还应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有能力在专业之外的其他方面给予学生以帮助或指导,更能促进师生间平时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辅导员知识渊博、专业过硬,能够在学识上征服学生,也必然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更高的威信。

四、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第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当具有豁达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学生工作少不了会遇到许多令人烦恼的事。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克服遇到的困难。

第二,具有真诚的情感品质。辅导员要善于用自己的真情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良好品格,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第三,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学生工作中,能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善于支配和控制自我。

五、扎实的业务素质

1.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完成学校交给的学生教育工作,需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因此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

2.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文体等方面的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基层负责人,平时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开展各项活动,既是策划者、组织者,又是成员之一。辅导员如果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和文体才能,在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能直接介入充当角色。

3.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习惯,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当这些学生组成一个集体之后,在日常交往中难免会滋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辅导员与之进行沟通、协调。此外,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涉及学校多个部门,这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沟通、协调。

4.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勇于迎接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挑战,主动适应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成才规律,大胆使用新方法、新思路。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创新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开拓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篇4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虽然国家以政策、法规等形式给予高校辅导员较高的地位, 但笔者对中国的一些高校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一) 辅导员专业化理论知识薄弱, 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大学扩招, 大学生人数陡增。于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也急剧扩大。一大批大专毕业生或本科生担任了专职辅导员, 尽管现在有些院校开始招聘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生担任专职辅导员, 但是高校似乎并不看重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或学科专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 (与赵庆典[1]等同人调查结果相似) :辅导员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方面基础薄弱;思想教育理论水平较低;价值观念不成熟稳定。有些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后, 觉得毫无成就感, 对这项工作逐渐失去了兴趣;有些辅导员是为了能进高校而选择这项工作, 为日后再转岗作为跳板准备。因此, 这成为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一大原因;另外,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薪酬待遇、社会地位等软硬件条件也未到位, 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三五年后转为教师岗或其他行政岗位。

(二) 专业定位不准确, 职责不明确

“辅导员事实上戴着教师的帽子, 干着学生的‘保姆’、机关部门的勤务兵和院系的服务员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似乎人人可以做, 也总让人觉得可有可无, 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定位不准确, 职责不明确, 杂务缠身往往令辅导员无所适从、身心疲惫,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就难以深入, 难以做到针对性与实效性, 更谈不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的研究”[2]。在实际工作中, 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对辅导员分工不明确的现象, 上至院校党委、行政校长, 下至众多部门都可以管理辅导员。辅导员除了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进行管理、承担许多事务性的工作, 几乎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性品德教育工作。

(三) 辅导员工作能力失衡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不明确, 因此, 辅导员各自按照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去工作。加之辅导员长期在事务性管理以及组织管理中与各部门打交道, 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但涉及到知识性教育能力, 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能力则较为欠缺。

(四) 缺乏职业成就感与归属感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因素虽然较多, 但从辅导员自身来说, 缺乏职业成就感, 对自我职业的认同程度较低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笔者曾和一些辅导员交谈, 大多数认为“做辅导员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还是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辅导员未来发展方向是当学院书记, 但这只是极少数人才可以”。他们普遍不看好自身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多数都认为辅导员不算“老师”, 笔者听一位辅导员反映:曾有学生这样留言“辅导员你本身就比我大不了几岁, 也就和现在大四的学长差不多, 我们尊重你叫你一声老师, 你还真把自己当老师来教训我们了”。认为“辅导员似乎不算老师”。有一位辅导员感慨地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大学生不知道课程安排和放假时间, 向辅导员询问, 辅导员告诉她‘校历上有放假的时间你查一下, 我也不记得了;课表校园网上有公布你可以查询并记下来就可以了’。学生听后很不高兴地说:‘你都记不清楚, 那你是干什么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理是保姆, 不是老师。”由于缺乏职业成就感, 辅导员看不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缺乏工作激情和动力, 做了一二年辅导员工作后, 对学生工作的“套路”比较熟悉后, 不思创新, 对学生也缺乏责任感, 对工作也敷衍了事。

(五) 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高校辅导员各种事务缠身, 空暇时间较少, 加之自我认同感低, 长时间又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很少有人有意识地主动做一些相关研究。又由于辅导员能够申请到的研究课题很少, 也很少有机会去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极少订阅相关期刊和参与各类课题[3]。这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辅导员普遍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这两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也难有开拓创新性, 难以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二、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特点

高校辅导员究竟是干什么的?其角色任务应该明确。由于高校辅导员定位的不明确性, 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很难把握, 笔者以为,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角色任务既有教师的角色任务但又不同于专业教师教学任务, 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 组织管理特点

高等学校是一个由学院、系、班级等子系统组成的母系统, 要使整个学校系统良好运行, 就需要每个子系统正常健康而有效地运行。辅导员工作在基层子系统, 如果没有组织管理才能, 就很难保证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因此, 辅导员首先要知道如何组织管理班级、年级。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辅导员会每天生活在事情做不完、头绪理不清的疲惫奔劳中。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高校辅导员不只是学院管理者的协助者, 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同时又是心理问题的疏导者。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特殊群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并根据学生心理需要安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干预和排除,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自信心,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从而维护了校园的稳定。

(三) 指导引导的特点

辅导员是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 不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说教者, 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辅导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的树立;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素质;引导学生组织参加各种课内外的文化活动;进行心理引导,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如此, 辅导员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指导,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 服务特点

辅导员还肩负着为学生服务的职责, 但辅导员的服务不同于普通服务行业的服务。在服务行业中, 顾客就是上帝, 而在辅导员眼中, 学生不是上帝, 而是需要关心爱护引导的孩子或朋友, 体现在工作中则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引导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和谐, 最终达到校园和谐。因此, 辅导员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 共同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要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 及时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为学生认真学习, 顺利就业做好服务。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素质要求

辅导员角色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也就是说, 使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专家化发展, 就需要辅导员在从业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具备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 辅导员只有进行专门的训练才能上岗;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才能胜任;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规律才能指引方向;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教育艺术, 才能成为真正的辅导员专家。具体而言, 辅导员应具备如下的素质条件:

(一) 政治素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之一。在对北京地区几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辅导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4]。

1. 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

辅导员首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一些重要指示为指导,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

2. 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敏感度。

高校学生对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时事政治都极为敏感, 也具有较高的热情, 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感情也容易冲动, 因此, 辅导员也应时时关注世界风云变幻、社会时事发展, 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应以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高度的政治觉悟,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形势变化和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

3. 掌握灵活多样的政治教育形式。

枯燥的政治说教对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 更谈不上教育效果。因此, 辅导员要积极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渗透到各种日常活动中去;把专业学习与发展观念融合到大学生未来塑造与发展的理想中去。

(二) 道德素质

1. 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辅导员不仅仅是为学生生活和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的人员,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如果辅导员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面对学生工作的千头万绪和繁杂琐碎, 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的挑战, 面对一些不合理的待遇、评价机制、社会地位等产生的各种压力, 很难说不产生职业倦怠, 出现工作不负责任的问题。

2. 率先垂范, 为学生树立榜样。

辅导员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 辅导员本身应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为学生做出榜样,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坚守职业道德, 忠诚教育事业, 把学生工作当做一项事业, 默默耕耘, 勇于献身。

(三)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一个人的职业行为能力和表现, 根据工作特点, 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素质能力:

1. 管理素质能力。

(1) 掌握管理学知识。一般来说, 在高校, 一名辅导员直接管理的学生有两三百人,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 仅靠自身以前的管理经验如班委等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有科学的管理素质与方法才能提高管理质量。只有如此, 才能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现代生活观念和人文精神。 (2) 组织管理能力。一方面, 辅导员在高校中处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 既对管理层负责, 也对学生负责, 既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又要协调好学校各部门以及任课教师的关系, 正确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应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 辅导员在管理具体日常事务时具有很大的灵活空间, 寓思想教育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 指导学生组织活动, 锻炼学生各种能力, 应具有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 (3) 创新能力。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 学生的可塑性强, 每天接受各种各样大量的信息, 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时代特点做出灵活的调整,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有创新能力, 要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4) 调研能力。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调研能力, 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况,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关注点, 顺势引导, 才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成效。

2.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是健康的, 但这里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对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难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使命的辅导员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 或离异、变故等原因引发心理问题, 给高校、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一系列不稳定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知识,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也要具备运用心理测试、发展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等基本的心理工作技能, 能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一般的团体辅导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当中, 树立生活的信心, 塑造健康心理和高尚的人格。

3. 沟通协调能力。

在工作中辅导员要和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打交道, 沟通协调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沟通过程, 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辅导员要善于运用简明扼要的讲述和适当的比喻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而且还要与学生家长入情入理地进行沟通。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 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做到以理服人, 理中有情, 情理交融, 循循善诱,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入理、入情、入心、入耳。

4. 科研能力。

在工作中研究, 在研究中创新和升华, 才能不断优化工作行为。因此, 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有关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如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职业咨询等。同时,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史哲知识。在借鉴他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再把经验上升为理论, 使自己成为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 使学生乐于和自己交流,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四) 心理素质

一方面, 高校辅导员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 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有直接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 辅导员工作的细致繁杂又面临各方面压力, 对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本身要有一个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 保持积极健康的内心状态, 勇于承受各种挫折和挑战, 正确对待矛盾冲突、实时调节自身心理状况, 舒缓压力, 维持心理健康。只有心态积极、意志坚强、心胸开阔的辅导员才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学生也只有在感受到辅导员具有积极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时才会产生信任、依赖感, 才会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求助于辅导员。

(五) 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辅导员每天都要保持精力充沛, 二十四小时随时准备接受任何临时性的紧急任务和突发事件。因此, 辅导员除了较高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必要的“硬件”保障。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 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加强锻炼,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摘要: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是教育部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促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之举措, 而核心意义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率先垂范的道德素质、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以及创新管理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庆典, 李海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75-76.

[2]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学生工作的释义与构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9-14.

[3]李军法.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8) :67-74.

试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构成 篇5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构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49-01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连续颁发的政策文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相应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辅导员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辅导员素质的概念

“素质”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不同学者对“素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了界定。“素质”三个属性:

1、素质是人的深层次的内在特性,是人的身心组织结构整体的要素

2、素质与具体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3、素质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可见

高校辅导员素质是从事学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较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等各基本特质的总和,是用以完成工作而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辅导员素质的要求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连续颁发的政策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求高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理论功底扎实,学历层次高,勇于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联系实际,结构合理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必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了政治理论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新时期新的教育对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特点也为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辅导员素质的构成。

1、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素养主要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否正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它是高校辅导员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对高校辅导员而言,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就是其言行必须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党和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鲜明的政治观点。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要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性是指高校辅导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趋势,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对策。道德素养主要包括:作为普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即遵守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爱家庭美德;作为辅导员的特殊道德要求,首先是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其次是道德行为的模范性。道德层次越高,道德行为的感染力越强,道德行为的示范效应就越大,可以说道德行为的模范性是道德层次的外化。

2、个人学识素养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岗位赋予的工作,就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辅导员个人学识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知识等三个方面。政治素养包括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分析、解释客观事物,辨别是非真伪;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懂教育,按教育规律办事等。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包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广博,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综合知识主要包括必要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例如逻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市场经济理论等。只有如此,高校辅导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个人业务能力

交往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的工作围绕着与学生的交往中,是一项具有社会性质的工作,具体表现为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组织调动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力量的能力;具有出谋策划,协助领导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协调党政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组织群众性的宣传队伍,运用群众的智慧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高校辅导员每天与学生交往,在实践中拥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高校辅导员拥有得天独厚的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上,更应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自身经验,研究学生工作和思政工作,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要具一定的科研能力。此外,作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辅导员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敢于并善于接受各种挑战,自觉地追求新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篇6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比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熟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 深入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高职生, 该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素质相对比较薄弱, 加之当今的环境纷繁复杂, 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知识和方法来教育和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二是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成败。理论要对实际发挥作用, 关键还要看理论知识能否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理论运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觉悟问题。理论学习之后, 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认真领悟, 自觉把理论上升为行动的指南才能指导实践, 才能使理论真正成为推动实践的重要动力。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1.爱岗敬业。

一个不爱岗的人是很难做到敬业的, 一个不敬业的人也很难真正做到爱岗。因此,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想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必须爱岗敬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工作、专心致志、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应努力钻研业务、尽快把握高职生的特点及成才规律, 应认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改变过去将辅导员作为过渡性职业的观念。

2.富有责任感。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且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 要有强烈的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对学校长远发展负责、对家长苦心培养负责、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度负责的精神, 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直接面对学生, 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 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 要培养高职院校辅导员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

4.乐于奉献。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与普通高校生源的不同, 相比较而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更为复杂、更加繁琐、更需要奉献精神。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很少会有惊天动地的成就, 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 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年华。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中, 奉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5.高尚的人格。

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是指他的性格、仪表风度、文化素养、思想品格、心理气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些素质虽然不是凭借组织赋予的权力, 也不是凭借外在的势力, 却能说服、感化、影响并指导高职生的思想和行为。诚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辐射作用, 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

三、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

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高职学生, 虽然他们中间, 有少数沾染不良习惯, 但是大部分学生思想单纯、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作为与高职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辅导员, 如果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能力正确引导他们, 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这样, 才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 对他们的专业选择、课程学习以及个人成长给予正确的指导。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了解政治学、法学、 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管理学、 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知识。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这些知识, 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客观规律, 从理论上科学地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 通过紧密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此外, 高职院校辅导员还应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 有能力在专业之外的其他方面给予学生以帮助或指导, 更能促进师生间平时的沟通与交流, 使辅导员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而且, “政治辅导员知识渊博、专业过硬, 能够在学识上征服学生, 也必然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更高的威信”。①

四、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首先,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当具有豁达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辅导员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战胜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人打交道, 帮助人解决困难与问题, 学生工作少不了会遇到许多令人烦恼的事。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效率, 顺利克服遇到的困难。

其次, 具有真诚的情感品质。辅导员要善于用自己的真情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具有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良好品格, 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辅导员不能仅把学生当成是单纯的受教育对象, 还应把他们看做朋友, 坦诚地与之沟通和交流, 力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不断拓展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才能对高职学生有充分和真正的了解, 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 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学生工作中, 能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 善于支配和控制自我; 在困难面前, 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毅力;面对顺境或逆境, 都能沉着应对,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冷静。

五、扎实的业务素质

第一, 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辅导员, 学生人数越多、工作难度越大, 对其组织管理能力的要求越高。对于辅导员来说, 是否在学期初, 充分考虑学校安排与学生实际需求等情况制订计划;能否在学期中, 严格执行计划, 并合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在学期末, 科学总结计划的执行效果, 并总结经验教训等, 这些都是其管理能力的具体表现。

第二, 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文体等方面的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基层负责人, 平时与同学们朝夕相处, 开展各项活动, 既是策划者、组织者, 又是成员之一。辅导员如果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和文体才能, 在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能直接介入充当角色, 从而寓教于乐。

第三, 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习惯, 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常以“自我”为中心。当这些学生组成一个集体之后, 在日常交往中难免会滋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辅导员与之进行沟通、协调。此外,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涉及学校多个部门, 这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沟通、协调。

第四, 一定的工作创新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 必须勇于迎接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主动适应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成才规律, 敢于突破传统窠臼, 大胆使用新方法、新思路。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创新能力, 能够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理念, 改进工作方法, 不断开拓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樊珍云.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功能与素质要求.教育教学[J].2006.2.

[2]吴涛, 孟宏亮.试论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J].2006.9.

[3]陆飞杰.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考试周刊[J].2007.46.

[4]陆飞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职业技术教育[J].2008.8.

试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 篇7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心理 素质 提升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效果,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取得大学生理解、信任的基本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源。因此探讨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是提高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帮助辅导员不断发展自己,增强辅导员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是优秀辅导员的必备素质之一。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始终积极而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工作。这是因为,良好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是辅导员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的前提。反过来说,消极情绪则会给工作对象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辅导员不能合理地调节自身心态,对自己的心理情绪加以控制,很可能影响到辅导员所承担的本职工作,甚至是他的个人生活与未来发展。如果辅导员的心理状况产生了问题,那是必须导致他无法正常履行辅导员职责,也无法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和相关班级事务加以准确的判断与合理的指导。

二、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分析

辅导员心理问题的诱因大部分来源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上,具体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可能遇到的职业相关因子导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指:

1.繁琐事务带来的心理厌烦消磨学生工作热情与活力。辅导员日常所面对的是大量繁琐的事务工作。一般来说,一位高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人数在百人以上,所需要承担的工作是非常繁复的。许多辅导员在最初从事学生工作时,往往热情高涨,但渐渐地、年复一年地、工作热情会被慢慢消磨掉,甚至开始对学生工作产生厌烦感,逃避工作,或者态度消极。

2.辅导员的责任分散性、模糊性,以及成果的“无形性”导致学生工作的挫折感。辅导员责任的分散性模糊性,是指学生工作“千条线一根针”的特点,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执行者一般都是辅导员。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辅导员们有时还要承担起教务方面的部分责任和工作。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似乎只要是事关学生的工作,都会落到辅导员头上。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就会对自己的职责感到无所适从。

工作成果的无形性是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很难形成明显的成果。学生工作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类型的工作,强调在日常的每一天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辅导员们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间,却未必有太多出彩的机会,也不能像学术工作那样有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于是,学生辅导员会在工作中产生挫折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1.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水平,更新思想观念。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辅导员应该讲求付出精神,要乐于奉献,甘于付出。

2.要善于转化压力和化解压力。辅导员可以积极拓展自身的社交范围,在积极乐观的人际交往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情商,坚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多面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适当的娱乐与休闲中,排解压力,调节心情。

3.要注重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个人身体健康锻炼。不少高校专门为辅导员设置了心理知识普及讲座、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了解辅导员们的心理状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辅导员自身来讲,也应该主动地去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而加强个人身体锻炼,是因为现代医学已经指出,心理状况往往是和人的生理状态相联系的。

总之,要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是一项很困难也很艰巨的任务。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德育的重任,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高校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导员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将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纳入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师资培训系统之中。

参考文献:

[l]徐静波.浅谈辅导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5.

[2]潘玮丽,王任达.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刍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3]汤涛.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心理教育,2007, 26.

上一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下一篇:建设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