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警察的性格特征

2024-08-20

刑事警察的性格特征(精选十篇)

刑事警察的性格特征 篇1

一、俄罗斯人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1、留里克王朝的建立

对于俄罗斯的起源, 最具权威性的说法是“诺曼说”, 这是18世纪中期德国史学家巴耶尔、史缪彩尔和米勒尔等人以俄罗斯著名的编年体古典文献《往年纪事》为基础, 加之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形成的比较完整权威的理论。他们认为帮助古代俄罗斯人建立国家的是瓦兰人, 也叫瑞士人, 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分支之一。他们拥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精湛的武器制造技术, 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从公元8世纪开始就有了对外的征服活动。因此, 今天的俄罗斯人是出了名的勇敢顽强和粗犷豪放的民族。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随着东正教的传入, 拜占庭文化也进入俄罗斯。东正教堂的模式最初是原封不动地被搬进了俄罗斯。其建筑特点、雕刻技术以及绘画形象在罗斯人的生活中逐步成为一颗闪耀的启明星。通过这些艺术作品, “君权神授”、“忠于君主”、“忍耐顺从”等意识慢慢地在人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甚至于融入了血液当中。

3、金帐汗国的建立

金帐汗国对于罗斯实施的军事政治高压严重影响了罗斯人生活。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亚洲封建专制国家。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利集大汗一身。由于蒙古是东方文化中比较原始的部落, 它对罗斯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影响并不深远, 然而在民族性格的形成方面, 蒙古文化成为了一种促使罗斯民族崇尚团结和接受国家强权的催化剂。蒙古人的压迫和抢夺使罗斯人明白:想要摆脱被奴役的情况, 就要团结。因此, 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 罗斯人民坚韧不拔、同仇敌忾、不畏牺牲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4、彼得大帝的改革

金帐汗国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是罗斯处于落后状态的主要原因。伊凡三世打败蒙古人统一国家后, 恢复了与欧洲的联系, 使罗斯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也为彼得大帝的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

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使罗斯人民呼吸了新鲜的空气, 并为俄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必要的条件。彼得大帝的改革的强制性强化了人民对权威的服从与敬畏。然而人们对于改革缺乏消化吸收的时间, 因此注定了后来的宗教崇拜和权威崇拜。狂热的宗教崇拜使人们迷失了理性, 出现了极端主义;盲目的权威崇拜也使得很多平民知识分子对革命的狂热和对各种不成熟的思想缺乏客观的认识, 过分顶礼膜拜。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下, 每个人的活动都被局限于国家利益的范围内, 人们失去了自由。因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外战争, 所以这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俄罗斯人们的对外扩张性格。

5、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60年传入俄国, 此后, 在俄国的土地上, 掀起了红色的共产主义浪潮。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中心”更加激发了苏联人民的团结精神。

在政治上, 高度集权, 党政不分。权利高度集中于没有任何合法力量能够监督或制衡的权力机关。因此, 人民除了拥护和服从统治, 并没有发言权和选举权等, 甚至失去了思考和意愿的权利, 此时民族性格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活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能够进一步巩固政权, 刻意塑造维护高度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民族性格。

二、俄罗斯人性格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因此, 从俄罗斯文化诞生以来, 就有东西方两股文化潮流双重作用于俄罗斯人, 这一地理特殊性也决定了俄罗斯人性格中的两面性。

俄罗斯地区常年寒冷, 使奔放热忱和忧郁冷静同时集于俄罗斯民族一身。粗犷豪放时, 他们可以饮酒无度, 欢呼雀跃;忧郁冷静时, 他们的表情总是庄严凝重。

俄罗斯地区资源丰富, 可谓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他们无需过于劳累为生活奔波, 因此, 懒惰成为他们的性格之一;寒冷的气候又使生活并不那么丰富多彩, 因此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

三、俄罗斯人性格形成的宗教信仰因素

提到宗教的影响, 人们都会想起东正教。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同俄罗斯的农民们交流, 最终都要谈到他们的上帝。”可见, 宗教信仰已然渗透于俄罗斯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认为自己是上帝亲自选的信徒, 拥有向世界传播东正教的义务, 因此他们认为这是无上的荣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精神因素。

东正教的聚合性和古代俄罗斯集体主义相呼应, 促使集体精神成为民族性格的主要特征;教义中, 有很多戒律和弘扬的内容与村社生产和生活原则相吻合, 这构成了俄罗斯人的道德标准;上帝的怜悯情感和村社的同情心也相互符合, 这在俄罗斯人同情弱者和悲天悯人的性格中有充分体现。

四、俄罗斯人的主要性格

1、优点

首先, 俄罗斯人非常勇敢, 并且坚韧不拔。从驱赶拿破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人民不怕牺牲, 顽强抵抗。人们也非常注意培养孩子不畏挫折的性格, 鼓励孩子自力更生, 并且多做户外运动。

其次, 俄罗斯人素质极高, 并且重视教育。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领域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在教育方面, 人们除了会自己的母语外, 基本上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会话。芭蕾舞对于俄罗斯人民相当于京剧对于中国人。在素质修养方面, 人们从不会插队;在大街上也不会担心车祸事故, 司机和行人不会因为抢路而导致纠纷, 更听不到鸣汽笛催促的声音;没有人会随地吐痰或是乱扔垃圾。

最后, 俄罗斯人自尊心很强。他们不崇洋媚外或者低三下四。在大街上, 人们很少能见到英文的标志。对于自己的国家, 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绝不允许丝毫有辱祖国的行为或事物存在。

2、不足

大多俄罗斯人大多有些高傲自负和盲目排外。他们不喜欢道歉。在旅游方面, 街道上的路标很少有英文标注, 这为游客带来很大不便。

脾气暴躁是俄罗斯人性格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像夏天的天气一样, 说变就变, 令人捉摸不透。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 这样的性格会徒增很多麻烦和误会。

综上所述,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从形成到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研究俄罗斯民族, 一方面, 可以启迪自己的民族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我们本民族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对于学习俄语的学生来说, 可以促进其对俄语以及俄罗斯文化的了解, 从而使俄语学习更加全面彻底, 并在与俄罗斯人交往过程中, 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

摘要:本文主要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三方面, 解读俄罗斯人性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关键词: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形成因素

参考文献

[1]梁晓声.俄罗斯民族中的宗教情结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反应[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03) .

[2]王鹏.东正教教堂与古俄罗斯主要绘画流派[J].齐鲁艺苑, 2007 (05) .

[3]曹维安.俄国史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93.

性格特征的词语 篇2

2) 嚣风遂行:嚣风:喧闹的风气。指不安静,不遵守纪律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

3) 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4)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5) 生龙活虎: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6) 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7) 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8) 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9) 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10) 天真烂熳: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同“天真烂漫”。

11) 天真烂漫: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12) 欢迸乱跳: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13)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快乐无忧的样子。

14)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5) 欢蹦乱跳: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6) 玉女金童: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

17) 活蹦乱跳: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18) 天真烂缦:天真:指人心地善良。形容思想单纯纯真自然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19) 跑跑跳跳:形容连跑带跳,很活泼的样子。

20) 欢蹦活跳:形容活泼健康生命力旺盛。

21)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23) 活泼天机:活泼:使富有生机;天机:指人的灵性。使灵性生动活泼,自然舒展。

24) 飞鸿戏海:像飞翔的鸿雁在海上嬉戏。形容笔法矫健活泼。

25) 聪明伶俐: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26)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27) 聪慧过人:智力超过一般人,非常聪明。

28) 飞鸟依人: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29) 天真无邪: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30)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31) 胆识过人:很有胆量,勇敢的意思。

32) 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33)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34)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文汇报》标题的“性格”特征 篇3

那么,报纸的“性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不管报纸“性格”的指向是版面编排还是编辑方针,其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最后都集中在了标题上,也就是说标题的“性格”集中代表了报纸的“性格”。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媒体对新闻处理的态度和行为最为重要的体现,因此,一定时期媒体标题的共性的特色也就是这一媒体标题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性格”,它的“喜怒哀乐”表现为标题语言——它蕴涵了媒体对新闻事件叙述或评价的态度和行为。

《文汇报》的“性格”由其新闻标题的“性格”映射,知道了其新闻标题的“性格”特征也就知道了《文汇报》的“性格”特征。

为了分析《文汇报》的“性格”,我们选择2002年2月至10月的报纸作了随机抽样调查,在30个抽取的样本中选择了个性化色彩较浓的标题作语言文本分析,由此,我们总结出了《文汇报》一个时期的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并由此来推断《文汇报》标题的态度、行为的特征——即“性格”的。

为了便于操作,我对《文汇报》标题的“性格”做了简单的归纳整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自信、乐观型

作为一个自信、乐观型的人的性格特点是: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与成功机遇,愉快的性情令自己和他人相信任何事都会好转。《文汇报》的许多标题传达给读者的正是这种性格魅力。

“洋规划”盯上浦东住宅(主题) 2002年9月21日5版

“洋协会”纷纷抢滩上海(主题) 2002年10月15日9版

在这两个标题中,一个“盯”、一个“抢”字显示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喜好和急切占有的欲望,当它们连接的又是“洋规划”、“洋协会”和上海时,上海的魅力尽显无遗,这种客体的主体化表达是一种自信的情怀。

作为标题,自信的特征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一件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传达给读者就是自信。比如: 方便!卫生!(主题) 杭城公厕免费开放首日见闻(副题) 2002年5月2日2版

二、坦率、直爽型

这样的一个说话者通常会毫无保留地直陈其事,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喜好,这也符合新闻语言简洁明了的特征。试看下面两则2002年9月4日的标题:

《文汇报》

避强就弱 不敌希腊(引题)

中国女排输得不爽(主题)

《解放日报》 中国女排0比3负于希腊(引题)’

复赛中如愿避开强敌(主题)

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让球风波引起全球关注,《文汇报》就事论事,用“不爽”二字表明态度,立场鲜明。

《文汇报》标题的坦率、直爽还表现在口语的直接引用上:

姚明昨晨在北京露出灿烂笑容(引题)

“嗨!休斯顿,我来了”(主题) 2002年6月28日5版

在真实、公正的事实基础上,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突破了只叙不评的禁区,而且更符合人的日常交流的状况。

三、幽默、风趣型

在《文汇报》里,这种令人会意一笑又能领悟其含义的标题俯拾皆是。

上海职校毕业生“适销对路”(主题)

近年来就业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副题) 2002年6月12日2版

日偏食雾中赴约 2002年6月12日2版

就业与“适销对路”、日偏食出现与“赴约”一个个脱口而出,就像生活中一位风趣的朋友在和你谈话,有趣而意味深长,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传神感。这就是作为性格特征的幽默与风趣。

四、果断、沉稳型

具有这种特征的标题显示的是“快速的判断能力,遇事不忙不乱,做事井井有条的理性。”试看下列标题:

申城各方专家订下“军令状”(引题)

一年制服水葫芦(主题) 2002年7月18日5版

以上的标题中,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通过“军令状”、“制服”的寓意传达给读者,使得媒体的公信力彰显于阳光之下。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汇报》标题“性格”的大致轮廓:自信乐观、坦率直爽、幽默风趣、果断沉稳。标题的性格既积极又外向,它能带给人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又能把这种引导很好地阐述给读者,并感染读者。

论服装消费动机的性格特征 篇4

一、富有性格色彩的服装消费动机

1. 服装消费动机的涵义

服装消费动机,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购买某一服装产品的内在动力。消费动机是隐蔽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它不仅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刘国联、卢芳等对我国南方地区大学生服装行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注重选择能够满足自己性格、突出自己个性的服装,其选择标准是“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青年消费者喜欢通过衣着打扮来体现自己的性格、身份和兴趣爱好等,随着社交面的扩大,他们更加强调个性色彩,喜欢凭自己的直觉选购服饰,非常关注服装的款式、色彩、品牌等,因为这些都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2. 性格类型划分

性格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态度系统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风格的心理特征。参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人们的性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的学说有:机能类型说、向性学说、独立一顺应学说,以及MBTI量表。机能类型说的代表者是英国心理学家培因,依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过程何者占优势,人们的性格可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及意志型。向性学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依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人们的性格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独立一顺应学说是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来划分性格类型,分为独立型和顺应型两类。此外还有MBTI量表,性格被划分为四个维度八个极:外向——内向(E——I)维度、感觉——直觉(s——N)维度、思维——情感(T——F)维度、判断——感知(J——P)维度,由这四个维度八个极可以组合成十六种性格类型。其中,外向一内向维度测量个体的注意兴趣是关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人的内部世界;思维一情感维度测量个体在做决策和判断时是注重理性和逻辑还是关注人性和价值观。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主要将性格中较为突出的体现在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上的外向——内向、思维——情感结合起来,将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情感的活泼型、外向思维的力量型、内向情感的和平型、以及内向思维的完美型四类。活泼型的人个性外向、乐观,具有强烈的人际关系导向,通常滔滔不绝,有过人的精力,喜欢到处走动,追求新鲜的东西。力量型的人外向、喜欢主导全局及获取控制权,最关心的是目标及任务是否达成,缺乏耐心,讲求重点,直截了当,对细节没有兴趣。和平型的人比较安静、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经常举棋不定,能够与群体和睦相处,在意别人的意见。完美型的人严肃、得体、礼貌、追求完美,是内向的思考者,购物前总要花很多时间去考虑,研究有关信息资料,然后作出决定,最在乎精确和细节。

3. 服装消费动机的性格表现

以上四大性格类型的消费者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如表所示。

二、性格在服装消费动机中的导向作用

欧内斯特·迪士特指出,现代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从中获得一系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感。性格具有个体的内隐性,行为方式的差异是性格差异的外在表现,性格对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形成具有某种心理定向作用,在其驱动下会导致不同的购买行为。

1. 服装消费动机的类别与层次

依据动机层次结构理论(Vallerand,1997),个体动机分为动机类别结构和动机层次结构。个体类别结构包括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而动机层次结构包含个性层次或总体层次、领域情境层次、具体情境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都存在着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没有购买的欲望)。内部动机是由消费者内在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动力,不同性格类型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内心需要,如活泼型消费者追求服装款式和色彩的时尚美,享受人际交流沟通的快乐。外部动机是消费者为了获得行为以外其他结果而产生的行为动力,如力量型消费者喜欢炫耀自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对别人的恭维感到特别高兴。

2. 性格的动机导向

在个性层次上,个体对于特定事物、特定活动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已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动机导向,是隶属于个体性格特征层面的动机。例如当消费者选购服饰时,其动机导向源于消费者对时尚、社交、炫耀、群体意见的认同。一个和平型消费者,他购物时总是犹豫不决,就会产生一种跟风的内部动机,其他人都说好时,他就会觉得好,这就是消费者的个性动机。当消费者产生了“跟风”动机后,他会积极寻找能够表明服装相当畅销的情境领域,会留意别人的评价及反馈,当营业导购人员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销售数据,强调很多顾客已经购买,他就会放心地作出购买决定,这就是消费者的具体情境动机。

在总体层次上,消费者的动机完全融合到其个性当中,是最稳定的动机层次。在领域情境层次上,和平型消费者倾向于听取朋友或销售人员的推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机导向,在具体情境层次上,消费者对具体购物情境的反应所产生相应的动机是不确定的,当别人评价或销售人员介绍的具体情境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动机可能随之改变,这个层次的动机是最不稳定的。

动机所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在情感(如兴趣、满意),认识(如记忆、注意)和行为(如行为目的、行为强度)三个方面。通过内部动机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认知,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服装的行为。外部动机通常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是消费者为获得一些积极的结果如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其情感和认知会较为积极,其购买行为也会相对积极;第二种是消费者为了避免一些损失,如完美型消费者总想避免购买价格相对较高,质量较次的服装,消费者由此所产生的情感和认知会比较消极,其购衣行为也会相对消极。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企业应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性价比较高的服装产品去征服他们,销售人员应注重专业性,把握细节,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引导让顾客懂得购买该款服装才是完美的选择。

三、服装消费动机的引导

动机理论的研究(Deci,1971)表明,个体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联系的,内部动机会对外部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积极的外部动机也会对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服装企业要想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要努力将消费者的无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消极的外部动机转化为积极外部动机,利用积极的外部动机增强内部动机,最终强化购买行为的驱动力。企业应该从具体领域层次的动机入手,注重最低层次的具体领域情境动机的积极反馈,进而产生对消费者高层次动机的积极影响。还要促进对消费者情感和认知层面的提升,在消费者选购服装过程中,让消费者从情感和认知上作出相应积极的反应,有了较好的行为体验,消费者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认知,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产生持续的驱动力。因为个体行为作为对情境的反应,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只有当行为上升到情感和认知层面时,才会变得相对稳定(Amato,2005)。结合消费者的性格特征,服装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实施有效的引导。

1. 服装的生产与设计

款式是服装最外层的东西,容易被直观感知,它是消费动机中最常见的诱因。因此,要想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要善于利用流行元素和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关系,注意从款式、面料、风格、色彩、流行度等细节入手。只有款式独特并且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服装,才能有效地诱发消费动机。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即要明确服装定位在哪个目标市场,面对哪个消费层次,针对哪一类型性格的人群,其购买力如何,只有具备了明确的设计意识,产品才能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卖场设计

人们有一种适应环境趋向的本能,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环境运动的节奏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消费者进入营业环境时,一般会注意到营业环境的外部特征,进入营业环境后,会观察营业环境的内部情况,并浏览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购物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好的购物环境下购物。服装的购物环境可以通过一定的空间布局、灯光、陈设、音乐等来营造愉快、宽松、舒适的购物气氛,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不同感官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体验到尊重、贴心和成就感,通过快乐的感官感受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营业员介绍

人们在购买服装时,喜欢服务态度好、体贴入微的营业员。在销售过程中,营业员从接待顾客到完成交易的过程,每时每刻都是和顾客进行心理博弈。“优秀的导购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为了促成交易,营业员要善于揣摩顾客的性格类型,了解顾客的内心喜好,灵活地开展心理引导,向消费者推荐适合的服装。若能够帮助顾客收集信息并进行确切的比较,有助于加快顾客的购买决策和增加购后的满足感。

4. 口碑宣传

消费者获取相关服装信息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亲自到市场察看;二是留意广告宣传;三是从购买过某一服装的消费者那里获得信息。这三种方式中,可信度最高的是第三种。据统计,女性中有55.5%的人因为和朋友逛街受朋友影响而购买了本来不打算或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现在,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给口碑传播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女性顾客越来越热衷于主动参与各种口碑传播行为,通过BBS社区、手机微信、QQ、MSN等方式和朋友分享自己购物的经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由此,商家必须认真接待好每一位顾客,想方设法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心理感受,以便将这些快乐的体验传递给其他消费者。

5. 适时的价格促销

在一项对女大学生的调查统计中,21%是因为衣服不够才去购买,11%是由于衣服过时才重新购买,更多的是因为平常在逛街时遇到喜欢的衣服或赶上商场打折优惠而选择购买。对于持有求实动机的完美型消费者,价格是最为敏感的,一旦所钟爱的品牌服装折价促销,消费者会比平时更感兴趣,甚至会一口气买下好几双鞋子、好几套不同季节穿的衣服。因此,服装企业在节假日期间可以举办大型宣传推广活动,并利用赠品、打折、客户忠诚计划等手段进行节日促销。

四、结语

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的过程中往往受其性格的影响,在购物时会有自己关切的兴趣点,他们总是基于自已的性格特点来对服装产品作出权衡取舍。当他们在观看服装的同时,也是在内心对服装产品进行分析,评判服装的风格和搭配是否吻合自己的性格,自己是否会愿意接受并穿着这样的一款服装。因此,服装企业要善于因势利导,不断开发新品种、新样式,通过特色化的设计赋予服装某种情感和趣味,藉着服装的个性化力量来打动消费者。同时借助消费者所喜欢的卖场设计、专业购导、口碑宣传、营业推广等措施进行引导,让消费者既买到称心的服装,又获得心理上最大的满足。

摘要:在服装消费过程中,人们的购物行为总体现出一定的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的消费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动机。服装消费动机包括类别动机结构和层次动机结构两大类,性格在总体层次、领域情境层次、具体情境层次上均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结合不同顾客的性格特征,服装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服装的生产与设计、卖场设计、营业员介绍、口碑宣传和适时的价格促销等来引导顾客的消费动机,促进服装产品销售。

关键词:性格,服装,消费动机

参考文献

[1]Bennett,P.D.Dictionary of Marketing Terms.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9.

[2]刘国联,卢芳.我国南方地区大学生服装行为的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4.(3):43-45.

[3]王庆丰,李红丽.河南省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4):44.

[4]Vallerand,R.J.To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In M.P.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Pp.271-360).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7.

安徽商人性格特征 篇5

历史上,安徽商人在商界曾发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为徽商。一贯以来,徽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经商营利为惟一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儒商"的美名。

徽商中不乏饱学之士,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史上徽商中精通儒学、擅长诗词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中间有些是早年习儒,以后走上经商道路的;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比较高,在商品市场瞬息万变、供求之间盈亏莫测的情况下,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获利不仅多而且快。商人有文化,在与官府交往,同显贵应酬中,便能言语相通,应对自如。安徽商人知识广博,喜欢谈论文化事,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喜欢来点文化义举,或文化投资。因此有人说,安徽商人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化就繁荣。

尚文的传统培育了徽商贾而好儒的品格,而徽商的"好儒"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安徽文化的繁荣。今天的安徽商人虽然没有先辈"牛"了,但是安徽人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人文传统没有改变。

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总裁史玉柱就是一个安徽人。在早几年,史玉柱可能是中国亿万富翁中文凭最高的人物之一。其实,他更是安徽新一代儒商中出类拔萃的代表,在他的背后,是一块有着浓烈的文化底蕴和亦贾亦商的故土。史玉柱说过:"我感受到现代商界最有前途的是知识分子,而不是改革初期占尽天时地利的渔民、农民和一些个体户。"有人说:改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形象,自史玉柱开始。

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安徽、徽州,经济上虽然落伍了,安徽、徽州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现代商人阶层,但安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发展文化的牢固信心。历史上,安徽曾造就了一代称雄海内的儒商,在21世纪,在安徽做生意,一定要有新儒商的气质,多打文化牌,安徽人才会认为你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

小农意识比较强

安徽地处南北交接地带,淮河、长江从西至东横贯安徽,将安徽划为淮北、淮南、江淮之间三个自然地带。东南西北安徽人的性格差异比较明显。淮北人有着山东大汉的爽直、豪迈的气质,在做生意时,重信义,办事爽快,但契约观念不强,因而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与淮北人相反,淮南人则酷似闽粤之人,有"蛮子"之称,在历史上,淮南已与闽粤有着同根之连。现在,淮南人具有闽粤人精明能干、聪明伶俐等性格特征。淮南人具有商业头脑,安徽大商人大多产于此地。皖西人善良、淳朴、厚道,重义轻利,不爱经商。皖东人受苏沪地区的经济辐射的影响,因而对经济方面更显得热心,外出经商与打工的不少,大多勤恳、务实,接受新生事物也比较快。安徽人做生意,性格混杂,风格迥然,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农意识比较强。

这一文化心态源于历史的因素。徽商是在带有很强宗法色彩的农业文化观念的支配下,进入商业活动领域的,因此带着较为强烈的小农意识。在小农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徽州商人始终没能树立起商业效能的观念,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始终没能培植出对商业的忠心。徽州商人中从商而终的少,多数人无论是发了家或是赔了本,最终还是叶落归根,返回到以农为本的老路上来。在安徽,物质的富翁却是精神上的贫困户,财富并没有使其摆脱对商人身份的卑微感觉。客籍在外的商人,生活的奢侈糜烂是惊人的。置田建房修祠宇,几乎就是徽商资本的惟一出路。徽州商人的这一经商传统在当今安徽人中仍大有市场。

"傻子大王"年广久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典型。从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看,年广久属于第一代商人;从管理方式看,第一代商人是经验型管理者;从年广久的管理思路看,无不带有小生产者的烙印。他不是一个现代商人,甚至,他的个人性格及价值观念都具有明显的小生产者特征。年广久的悲剧,可以说是安徽商人小农意识的突出反映。他的小农意识也是历史上徽商衰落的体现。

小农意识是安徽商人最大的弱点,这常常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如今的安徽商人必须大力摒弃之,树立自觉的商业意识,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

传统经商之道:"诚"、"信"、"义"、"仁"

有句民谚说:"无徽不成商"。说的是安徽人会做生意。

历史上的徽商,是指明清时代徽州府籍的商帮集团,明清时期的徽州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6个县。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纪载,其后代有所发展,但形成一个商帮集团则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明嘉靖以后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达于极盛。无黟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便是历史对徽商辉煌岁月的写照。徽州商人在长期经营中相信"财自道生,利缘义取",逐渐形成了"诚"、"信"、"义"、"仁"的商业道德。

安徽人做生意重诚信,讲仁义是有名在外的。在清代,婺源茶商朱文炽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阻,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茶商朱文炽因舍利取义在广东从商20余年,亏损本银数万两,却全无怨悔。这样的例子,在徽州历代的史籍里俯拾可得。安徽人在史书里特地记载,引以为荣。这虽然不能不说是与商业赚钱的目的和精神背道而驰,但是至今,传统徽商的经商之道在安徽商人中风骨犹存,安徽商人仍然怀着舍利取义的古国之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讲求诚信,重产品质量。

"小岗村"香烟是安徽的精品烟,这几年远销中外。它的名字源于中国体制改革的先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该村以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而闻名全国,但是,"小岗村"卷烟之所以出名,并不完全是出于此,主要还是它的质量好。

经商做生意重义气也是当代新徽商的一个特点,安徽商人往往能够做到老少无欺,生客熟客一样。因此,在与安徽商人做生意时,了解传统徽商经营之道对现代安徽商人的影响是大有益处的。

安徽商人的特点

影视表演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 篇6

一、演员自我和角色的完美融合

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就认为,“理想的情况自然是把角色委派给那些在生活中就具有剧中人物的精神和外貌的人们去担任。”

影视表演最为明显的特性就是自我展现,这种自我展现当然不是演员自己的真实展现,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揣摩加以利用,展现出一种艺术的真实性。比如在《汉武大帝》电视剧中,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大帝是一位威武霸气的君王。而陈宝国本人在生活中却是一位性格温和的人,因此,如果把自己的性格真实地带到人物当中,就完全错误了。

表演起源于模仿,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感到真实,得到观众的反映。观众对于影视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贯穿于整个影视表演当中,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审美体验。影视的表演从头至尾都包括惊奇的元素特性,但是往往也能够化险为夷,有惊无险,这是它的基本艺术手段。通过各种道具、人体动作、编剧、节目编排等内容,将这种审美体验展现无遗,一开始往往造成矛盾冲突,但是通过节目表演的层层递进,最终一笑了事。观众的心理压力也消失了,包袱揭开了,从而实现完美的艺术感受。比如在《汉武大帝》里面,窦太后对汉景帝极不满意,差一点就要把汉景帝废掉,让他的弟弟当皇帝,这个时候,汉景帝的演员焦晃,就表演得很到位,他用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了那种自信和魄力,让观众看了以后觉得十分放心,达到了传神。最终影视表演成功,这就是影视艺术表演的真实所在。

二、演员通过语言对白突出角色

影视表演是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色的时尚流行艺术形式。目前分为严肃影视表演、现代影视表演、轻影视表演等,这些都是影视表演的种类。它们都体现出了现代文化特色和年轻人的个性。

影视表演具有现代语言的魅力。影视表演主要是反映当地人们生活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和现代人们生活语言贯通,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产生共鸣感。比如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其语言对白符合现代人风格。

影视表演展现现代生活特色。影视表演是一种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取材于民间,从民间的生活元素里面汲取养料,通过不断打磨、修改、整理和加工,整理成一种具有艺术高度的艺术种类。人们在看影视表演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现代生活文化特色。。

三、演员通过体验生活创造人物性格

表演艺术又被称为“感觉的艺术”,斯琴高娃说过,“如果有人问我,到底表演有什么秘密,我就会告诉他,秘密就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想方设法弄清楚人物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然后去体验。最终找到正确的感觉。这就是我的方法。只要我能感觉到的东西,就能够准确鲜明地体现出来,否则就不能。”

斯琴高娃说的其实就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是也是最难的道理——体验生活。

陈道明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饰演刘邦,为了体验刘邦在乡下的生活感觉,他在拍戏过程中,很冷的天气下坚持不穿秋裤,冻得直哆嗦,他说自己要体验刘邦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戏份当中感受到刘邦的真实性格。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外部环境所影响的,每个人的性格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改变。对于刘邦这个后来的汉朝开国大帝而言,更是如此。陈道明老师深得表演精髓,他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琢磨刘邦的内心世界,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

影视表演有一种趣味的感受。这种趣味是观众由衷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是可以感染人的,并且互相传递。这也是影视表演艺术最重要的精神核心。表演并不是教条化的表演,不是机械地模仿,对于人物性格的表演,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如果说这种表演绝对真实,那么其实就是一种呆板的复制。优秀的影视表演,必定是“七分真,三分演”。这个“演”才是激活七分“真”的关键所在。如没有三分的“演”,那么就不会“真”。所以有的演员知道如何把握这“三分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我们看到,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其实有陈道明自己的演绎,只不过这种演绎是为了更好衬托人物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必须要体验生活。

四、演员要通过自身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视表演是语言和身体表演的艺术。这是传统的理论定义,也是公认的一种概念。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说话,表情传达剧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内心世界方面,必须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这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影视表演是一个动态的、可见的时空延续过程。小说等文学艺术和影视表演不同,文学可以通过想象来传达,但是影视表演不可以。因为人们在电视或者网络上面看影视表演,就是为了欣赏它的语言艺术和动作表演。人物要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只能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来传达。传统的影视表演就是如此。

随着影视表演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发现,除了可以用语言和肢体语言来传达内心世界,介绍剧情和人物形象,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这为影视表演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技术支持。在电视剧《青云志》里就很好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衬托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里,融合了诸多现代技术手段和表演形式,成为了许多人心目当中最喜爱的艺术剧种之一,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虽然影视并不是最为热门的艺术表演形式,但是我们看到许多有志于发扬影视艺术的人在做着许多不同努力的工作。影视作品的火热就是由于不保守,敢于创新,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影视表演的未来发展和出路,要坚持节目创新和技巧创新来完成,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地摸索实践和科学的方式,才能让影视表演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影视表演符合市场规律。另外,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影视表演内容的提升也要遵循目前市场化法则,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为影视表演能力的提升创造更多的空间。

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表演艺术集中体现了现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我们不应该让影视表演就此消失,而是要让其继续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为社会服务,丰富人们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和精神满足。只有做到了真正的表演创新,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和愿望。

摘要:影视表演属于一门现代艺术,是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兴起而产生的一门艺术行业。它具有极强的艺术特性,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几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影视表演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和作用。

关键词:影视,表演,艺术特性,人物性格,塑造

参考文献

[1](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博格斯,皮特里.看电影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从语用学看日语的性格特征 篇7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 是研究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上下文之间关系的学问。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不同于语法研究, 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何兆熊先生 (1987) 在《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 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 一个是意义, 另一个是语境。”[1]语用学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所体现的具体意义。日语语用学就是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和观点解释和说明日语语言现象的学问, 它是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现在语用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就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日语的性格特征, 从而为日语课堂教学提出改革建议。

二、从语用学看日语的性格特征

1. 以听话人为主导型

人们常说, 日语是以听话人为主导型的语言, 是指说话人一般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展开会话。在日常会话中, 实际话语与交际意图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如, 在东京的佐藤接到名古屋的田中打来的电话时:

(1) 田中:東京の天気はどう?

佐藤:今、外は大雪だよ。

电话刚挂断, 妻子要求佐藤去买东西, 佐藤这样回答:

(2) 妻:ちょっと買い物に行ってきてくれない?

佐藤:今、外は大雪だよ。

虽然这两个简短会话中佐藤的回答相同, 但是意思却不一样, (1) 中对田中的回答“今、外は大雪だよ”是对眼前客观事实的陈述。而 (2) 中对妻子的回答, 虽然从字面义来看是答非所问, 但实际的意思是对妻子请求的拒绝, 即“買い物にいけない”或“行きたくない”。由此可见, 完全相同的一句话, 不同的语境下意思也完全不同。在日常会话中, 有很多这样的言外之意, 只有在双方都理解领会的前提下, 会话才可以顺利进行, 这就要求说话人要尽可能减少听话人在理解上的偏误。并且, 听话人也要通过语境真正了解说话人的意图。换句话说, 说话人要尽量传递给听话人更多的信息, 表达真实的意思。语用学也可以说是研究言外之意的学问, 在实际生活中, 这一门学问是非常重要的。下面通过举例说明语用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孩子央求母亲时:

(3) 子供:遊びにいってもいい。

お母さん:宿題あるでしょう。

从字面义看, 孩子希望得到“遊び”的许可和母亲所说的“宿題”之间没有一点关系, 但如果从言外之意的角度看, 二者就可以联系起来了, 实际是不允许的意思。

假设给别人的家里打电话, 听到女人的声音:

(4) ただいま、主人は犬を連れて散歩に出ています。

从这个回答可以推测出对方结婚了, 养着狗, 不在家等信息。得到压岁钱的孩子所关心的是“いくら入っているかな”, 口袋里有多少钱, 因为在孩子心理存在“袋の中にお金がいくらか入っている”这样的预设。

(5) 窓が開いていますか。

听到说话人这样的提问时, 听话人既可以回答窗户开着, 也可以回答窗户关着, 或可以站起身把关着的窗户打开。

(6) 窓を閉めてください。

如果听到说话人这样的请求时, 听话人就必须为说话人关上窗户。

因此在日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语法上的教学, 还应该深入涉及语用方面的教学, 譬如在讲解某个单词或句型的时候, 尽可能多使用情景教学法, 使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变为生活中的“习得”。笔者认为语用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给学生。

2. 日语中的随声附和

日语中的“相槌” (随声附和) 也是日语以听话者为主导型语言的突出表现。日语中, “はい”多表示正在听对方讲话, 具有对说话人尊敬的意思, 可以说是一种礼貌性行为。会话中, 听话人对于说话人所说的事情可以通过随声附和表达自己正在参与会话, 随声附和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打断对方的, 另一种是不打断对方话语的随声附和, 后者也叫“优先话语型随声附和”。例如:花子和新太郎在学校门口等幸子。

(7) 花子: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新太郎:でもね、幸子はまだですね。

当然, 日语中的随声附和多种多样, 除了声音附和型“うん、ええ、ねえ、ほら”等发声行为之外, 还有词汇附和型“はい、なるほど、そうですよね、そうなんです”等, 跟汉语相比, 不难发现日语随声附和的使用频率更高, 这一点也明显地表现出日语会话中的合作精神, 也可以说是日本文化在语言上的突出表现。

3. 日语中的称谓

日语以听话人为主导型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在日语的“称谓”上, 比如父亲对孩子说话时称自己为“おとうさん”或“パパ”;对弟弟称自己为“にいさん”;对邻居家的孩子称自己为“おじさん”;对自己的学生称自己为对“せんせい”;对父亲, 同事称自己为“ぼく”, 在日常生活中, 这些说法非常自然, 一点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而日语的这种特征是欧洲各国语言中所没有的。

三、对日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日语是以听话人为主导型语言的性格特征, 表现在日语的“随声附和”、“称谓”及日常生活用语的各个方面。唤起国内日语教学工作者对语用学这一范畴的重视。如何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语用学的教学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笔者提出情景会话教学模式, 希望能够唤起日语教学工作者对语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孟瑾.日语语用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例谈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篇8

一、案例

辛某, 男, 15岁, 某初中学生。辛某在上小学时, 聪明伶俐,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深得师生的喜爱。上了初中后, 随着课程的增多, 难度加深, 又加上分到一个班结识了一帮“小哥们”, 搅乱了自己的生活, 学习就吃力了, 家长、老师又埋怨他的言行, 使他逐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辛某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 学习上的挫折更使他畏缩不前。此后, 他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 逐步与同学们疏远。每天除了上课外, 只是一个人闷闷不乐, 不多言语, 时间久了, 他的自卑感就日益严重。

二、成因

辛某身上所发生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

青少年的自卑心理, 首先是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地估计自己。心理学家发现, 性格内向的人, 大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估评价, 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估评价。换句话说, 在与他人比较中, 性格内向的人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作比较, 结果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越比越泄气, 从而产生自卑感。此外, 性格内向者多愁善感、孤独不合群, 敏感多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时时处处表现出退缩回避, 结果, 锻炼自己的时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自卑心理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1. 消极的自我暗示降低了自我期望, 进而产生自卑。

一些青少年在做事情时, 常有一种“我很难做得到”“我很难成功”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降低了自我期望, 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 学习效果和交往水平受到影响。这又反过来压抑其自我的认识和期望, 使自卑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 进一步强化了自卑。

2. 挫折对自卑也有很大影响。

有些青少年没有自卑心理, 但是在生活道路上遭受多次挫折和失败, 尤其是同时受到别人的嘲笑、讽刺和打击后, 极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萌发自卑感。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青少年, 由于神经活动的敏感性高而耐受性低, 稍微受挫就会给予他沉重的打击, 从而变得自卑。此外, 青少年的家庭经济状况、身体长相、能力强弱等因素也可能使他们产生自卑感。

三、对策

形成自卑心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此, 要改变自卑, 必须从改变自我认识入手。

首先, 战败自卑感, 走出怪圈子。战胜自卑感, 从行动上看, 总会有第一次, 必须珍视第一次。一般来说, 自卑感强的人应尽量先做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 以求得成功。任何成功的体验都会增强人的自信, 从而积极主动地、循序渐进地锻炼能力, 最后让自信代替自卑。

青少年不妨用以下两种积极的心理补偿办法。办法一是“勤能补拙”。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 但不背思想包袱, 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 这是积极有效的补偿。办法二是“扬长避短”。要诚实坦率地分析评判自己, 在承认自己的某些不足的同时, 肯定自己的某些优势和长处。接纳自己, 你就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最能发挥自己能量的方法。

其次, 发现自我, 肯定自我。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肯定自己的成绩。只有提高自我评价, 才能提高自信心, 克服自卑。

再次,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们的性格很大一部分表现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克服自卑心理, 塑造良好性格, 必须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 通过逐步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来进行。

青少年身上的不良行为容易形成性格上的缺点, 需要防微杜渐, 在它尚未变成不良性格之前就把它克服掉。如语言粗鲁的同学, 要自觉的净化自己的日常用语;行为粗鲁的同学, 要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性格暴躁的同学, 遇事要记住“制怒”;行动散漫的同学, 要处处记住纪律的要求等等。特别是在自己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 运用意志的力量, 进行自我克制, 对磨炼性格更为重要。总之, 在学生中, 自卑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接连的比赛、考试失利以及其他种种挫折的打击下, 逐渐丧失斗志, 容易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从而自叹自怨, 灰心丧气, 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和恶性循环。这种自卑心理对人的危害极大, 甚至于导致抑郁症。

从《菊与刀》看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篇9

“菊”有着恬淡险境之美, 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又体现了凶狠险恶的一面, 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比喻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 她指出日本人的性格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菊与刀》一书中围绕日本人在性格上的矛盾, 从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支配日本人的心理世界的德目等方面展开论述, 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 寓论析于生动的叙述之中, 启人深思、引人入胜。以下笔者将此书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点加以总结并浅析。

一.“名分的情理”

在第八章中作者在分析“对名分的情理”。“情理”可以理解为日本人眼中的人情和义理。土居健郎在《娇宠的构造》 (『「甘え」の構造』) 中指出, “人情”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自然发生的亲情;而“义理”则是指与亲戚、师生、朋友、邻居之间产生的一种关系 (当然在“义理”关系中的人都是和自己有过“人情”交往的) , 也就是世间的人情道理。本尼迪克指出对名分的“情理”, 就是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它包括:维持各种纷繁复杂的礼节各得其所, 能忍受痛苦, 维护自己再专业货技能上的名声。

接着, 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日本人是如何维护自己对名分的“情理”的。

1.庶民的“名分的情理”

庶民也就普通人“对名分的情理”除了安于本分之外, 还要履行许多义务。比如贷款者在贷款时要用“对名分的情理”来进行抵押, 还不起贷款时宁愿自杀也不愿当众受辱, 并且认为自杀是用来洗刷自己的污名。此外, 妇女分娩时不喊叫, 男人用于面对苦难和危险, 这些忍受痛苦并懂自我节制行为是每个日本人自尊心的一部分。

2.武士的“名分的情理”

与庶民相比, 日本人对武士的要求则更高一筹。武士直到死也不能向困难低头、不能先露出丝毫痛苦与退缩的。关于武士的坚忍, 有很多著名的典故, 在历史上“忠臣藏”的故事流传甚广, 讲的就是47名武士为给受到幕府不公正待遇的“藩主”报仇而杀掉幕府高家笔头吉良义央, 然后他们集体切腹殉死已尽忠诚的故事。武士虽然重视“忠”, 但是也强调“孝”, 看重父子、君臣、夫妻、长幼以及朋友等的“五轮”, 重视人伦的“道”。因此, 日本人强调的“义理”就是来源于武士道精神吧。

3.专业人士的“名分的情理”

在日本, “名分的情理”对专业人士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比如, 老师作为教师名分的情理, 是不允许承认“不知道”的, 同时教师爷不容许别人纠正自己的过错;实业家是不能让别人知道他资源耗尽或者事业失败在正走下坡路的;外交官在情理上也不能承认自己外交的失败等等。

为了维护这种种“名分的情理”, 日本人制定了各种礼节来各自遵守, 以避免冲突, 减少受辱之感。小到问候、就餐、告辞, 大到国际交流方面体现着他们特有的文化。

二.善恶之标准

日本人对世界的划分里是没有“恶的世界”的这一概念的。因此他们并不把人生看成是善与恶斗争的舞台,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行动方针本质上都是好的, 遵循其本性的做法都称不上是恶的。按照他们的观点, 不从宇宙的高度, 也能充分说明恶的行为。人性本是善的, 就像一把新刀, 只有勤于磨砺才不会取出锈迹闪露光泽, 因此人们必须像磨砺刀剑一样对待自己的品行。光辉的灵魂一旦被锈迹掩饰, 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砺一次。由于日本人的这种人生观, 所以他们面对“情理与人的感官”、“忠和孝”以及“情理和义务”的矛盾, 选择其中任何一个, 比如感官享乐遮蔽了“情理”义务、或是忠孝不能两全等, 他们都不是“恶”的。日本人对这些具有约束力的两种义务之间的矛盾的选择, 犹如债务者改还债时面对多如牛毛的债务, 他必须选择先偿还某些债务而暂时不管其他债务。这种日式的思维方式不仅与西方人是对立的, 与东方的中国人做事风格也是大不相同。中国人通常是选择了大众普遍认为的善的一面, 并与恶的一面做斗争, 并最终取得“道德的胜利”, 从而树立一个善的榜样, 这样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看似矛盾的性格, 却已深深植入日本人的人生观之中, 当日本人既背负社会恩情之债, 又亏欠了自己名分之债, 二者无法调和的时候, 只能以死了结。而这种在我们看来是悲惨的命运, 但在日本却恰好是激发主动性和坚韧意志的故事。

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犯了罪的西方人通常会通过认罪来减轻内心重负, 以此欧美国家属于“罪感文化”。而日本则属“耻感文化”, 对那些人们认为应该会产生负罪感的行为, 日本人只会感到懊恼, 并且以为只要罪行没有暴露, 他们就不会懊丧并且认为坦白忏悔只是自寻烦恼。因此, 日本人没有没有祈祷赎罪的习惯, 更没有坦白忏悔的行为。在这种耻感文化里, 日本人通常是通过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别人的判断来调整行动, 也就是说耻感文化要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日本文化确实如本尼迪克特所指出的“没有认罪的习惯”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日本人拒不认罪的态度和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绝对不宜放松警惕。

总结

鲁斯·本尼迪克以文化遥距研究法来研究, 其细腻的描述摆脱了学术上的论战, 开启了西方对日本文化研究的热潮。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也不仅于这几方面, 日本人还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 具有序列意识和等级观念等等, 而且随着国际化的程度加深,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无论是从个人交往的角度还是国际交流的角度, 这些都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摘要:鲁斯.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学家, 为20世纪为女不多的女性文学家之一。她受美国政府之命来研究日本, 《菊与刀》写于上世纪40年代, 它是一本探讨日本民族性的书。它为我们提供很多素材与资料, 让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以及日本人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人,日本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著, 吕万和、熊达云等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M].商务印书馆, 1991.

[2]、本尼迪克特著, 田伟华译:《菊与刀》[M].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

[3]、土居健郎.甘えの構造[M].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店, 1967..

宁波商人性格特征 篇10

宁波人没有杭州人那么多的家园意识,"航海梯山,视若户庭。"宁波人是以四海为家的。宁波人也没有北方人那种守成享福思想,他们有了钱便立即投入更大的事业。

宁波人耻于安守家业,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创业,也不愿守着狭小舒适的家园而碌碌无为。他们四海为家,冒险犯难。宁波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子。

宁波人坚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在他们的商业活动中显露无遗。

19世纪末和20世纪40年代,宁波人曾两次大规模地漂洋过海,前往日本和欧美等地以及港澳地区创业。第一次是在光绪、宣统年间。这一时期移居海外经商的人数多达近10万人;第二次是在国民党统治行将完蛋的前夕,大批的宁波商人移居到香港、澳门,或以台湾为跳板,转向欧美及大洋洲发展。目前,据初步统计,移居港、澳、台及海外的宁波人大约有7万多人,他们遍布于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硬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开拓出一方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其中不少人成为当地工商界或金融界的巨子。

香港是海外宁波商人的活动基地。香港的两位"世界船王"是宁波人:已故"世界船王"董浩云,是宁波定海人,他是董氏航运集团的创办人,其旗下有船149艘,1200万吨载重总量,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另一位"世界船王"包玉刚,也是宁波人,是香港十大财团之一。东南亚各国也是海外宁波商人的活动区域。分布于海外各地的宁波人,始终保持经商传统。老一辈宁波商人的后代又成为新一代的商人,在海外商界形成"宁波风"。

除了四海为家,冒险犯难外,宁波商人的商业资本的出路也充分体现其开拓冒险精神。他们有了一定资本后,不是买田置地或存放到银行以求保险,而是把商业资本利润投资于产业,把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不少人在有了资本后,惟恐再失去财富,因而做投资选择时,往往选择那些风险小而收益稳的行业或干脆固守原有的行业,结果是小步前进,难成大气候。宁波人敢冒风险,锐意进取,也就能够把握高风险与高收益的机会。他们之中也有败走麦城的,但成功者却是多数。宁波人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

因此,基于宁波人的以上特点,在与宁波人做生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其次,要学习他们耻于安家守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再次,要大胆开拓新领域,经营新兴行业。

审时度势,灵活善变

宁波人经商的习俗形成了今天宁波商人头脑灵活、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性格。这是宁波商人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宁波商人善于捕捉商机,及时调整经营方针的能力很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优秀的现代商人品质。在生意场上,宁波商人机敏善变,从不墨守成规,他们总是能够不失时机地调整经营业务和经营策略。其灵活善变的能力叫人拍案。

"世界船王"包玉刚,80年代初,正当他的航运业如日中天、红红火火之时,他却做出惊人的决定:卖掉所有船只!因为他预感到两伊战争对石油产量的影响必将殃及油船运输,因此,他及时抽出资金,投资香港地下铁路和隧道,出任隧道公司主席。而后,又投资由英国人控制的香港最大的国泰航空公司,出任董事长。居安思危,在兴盛中看到潜伏的危机,及时善变,"世界船王"终于又胜利了。

宁波商人正是凭着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灵活善变的本领,才成为商界"常青树"。宁波商人的这种品质,完全可以与世界优秀商人相媲美。

讲信用,重质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信",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以诚待人。西方人也把"诚""信"列为资本主义商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宁波商人,在商业交往中遵守诚信原则,赢得了客户的好感和满意。

讲诚实、重信用、求质量,是宁波人经营最基本的原则。在生意活动中,宁波有句俗语叫"天下之主,不如买主"。宁波商人在经营实践中视顾客为"衣食父母",处处尊重买主。宁波的商业传统是待人如宾,顾客上门,不管新老,笑脸相迎,端凳请坐,敬烟献茶。货款不足,派人跟取;携带不便,送货上门;远道顾客,招待食宿;买错货物,允许调换。总之一句话,宁波人做生意很重视自己的服务,满足顾客,以诚以信赚钱。

因此,与宁波人做生意,你会感到很便利、放心,同时,也可以大胆地与他们进行业务上的合作。因为他们很守信用,也不会有欺诈之行为。

稳健经营,不做投机生意

宁波人敢冒敢闯,但聪明的宁波商人并不作无谓的冒险,他们是勇者,也是智者,他们在事业有了一定根基后,多采取稳妥的经营作风,先谋后断,步步为营。

宁波商人奉行的经商法则是稳健经营。他们宁可少赚钱,也不会去冒险,他们从来不做投机性生意,每笔业务都力求稳妥可靠。经营中不可预测的风险除外,凡是可以预测到的,甚至仅是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他们都一律坚决避免。

因此,与宁波人做生意时,应注意如下几点:不要引诱他们去做投机的事情,力求给他们稳妥可靠的印象;当进行风险投资时,与他们合作,他们的稳健作风可以减少风险性。

宁波商人的特点

上一篇:采购队伍建设下一篇:样品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