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运动速度

2024-05-15

跳远运动速度(精选十篇)

跳远运动速度 篇1

一、抓好基本技术是关键

1、摆臂

正确的摆臂技术可使摆臂运动加快, 摆臂的动作越的动作越快则腿的动作也就越快, 从而加快跑的速度。所以说摆臂技术在跑中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在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忽视了摆臂技术。

我们做摆臂练习是从站立姿势开始, 两臂置于身体两侧, 屈肘呈90度, 前臂与地面平行, 两手放松或半握拳, 两臂交替前后摆动, 运动员的手、臂和肩部要放松自然, 要前后摆动而不是绕着身体左右摆动, 要特别强调向前摆臂, 以便有利于抬大腿, 运动员可以原地站立进行摆臂练习, 也可以用中等速度跑进行摆臂练习。

2、抬腿、膝

(1) 高抬腿练习

运动员要面对斜坡跑道进行这一练习, 上体不能后仰, 摆臂与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尽量高抬大腿, 动作速度由慢到快, 逐渐加速。运动员在向前慢跑中突然快速高抬腿每跑几步重复一次, 左右腿交替进行。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使膝关节尽量充分高抬, 并保持身体平稳与放松, 头部位置应与平时跑相同, 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建立跑时的高抬膝动力定型, 并增强高抬膝所需的肌肉力量。

(2) 原地垫步抬腿练习

原地垫一步抬一次腿, 先一条腿连续做15—20次然后再换另一腿。可负沙护腿进行练习, 要求膝关节尽量高抬。

3、送髋和伸小腿

(1) 抬膝送髋伸小腿练习

运动员在慢跑中突然迅速高抬膝关节, 当膝抬至最高点时快速向前送髋伸小腿及脚。这一练习是为了掌握跑动中正确的抬腿送髋和伸小腿的动作, 能有效地加大步长, 并为快速有力的扒地动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要注意动作的时机, 当膝抬到最高部位时再向前送髋伸小腿。同时要保持身体平稳放松, 不能后仰。

(2) 车轮跑练习

练习时身体要尽量保持直立, 高抬大腿然后向前送髋伸小腿, 两臂要配合两腿大幅度摆动, 动作速度由慢逐渐加快。

(3) 跨步跑练习

以夸张的幅度向前跨步跑, 在一腿后蹬的同时, 另一腿屈膝高抬至最高然后向前送髋伸小腿, 此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加大步幅, 而且还能够使蹬地的有关肌群得到锻炼。要注意身体重心平稳向前移动, 不能上下起伏过大。

二、确定最佳的速度训练距离

短跑运动员一般在起跑后6-7秒, 也就是在跑到40-50米距离时才能达到最高速度。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在跑中能够保持最高速度的距离也只有5-10米, 因此, 我认为发展跳远运动员速度的最佳距离一般应在55米左右。

三、重视提高助跑速度

由于受起跳的限制, 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或多或少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一些专门的方法来发展助跑速度。根据我的体会, 下面两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1、标记跑

采用相当于或多于助跑距离2—4步的距离摆放标记。一般摆放18—22个标记, 标记之间的距离与步长大致相同, 应根据运动员的水平而定。水平低的运动员距离相对短些, 在练习时采用行进间跑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说要有预跑段, 运动员事先丈量好步点, 当从预跑段开始跑到标记时要全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多人采用同样的标记进行训练, 既可节省时间, 又可少占场地和器材。

此外, 还可以将个别运动员全程助跑的每步距离测定出来, 然后在每两步之间放置标记, 在平跑道上或跳远跑道上进行助跑练习。也可以在助跑的后6步放置标记进行练习。

2、全程助跑练习

可以先在平跑道上丈量好全程助跑的距离进行练习, 然后再到跳远场进行练习。开始时可不做起跳动作, 随之逐渐过渡到连接起跳动作。

四、跳远的助跑技术与短跑技术的区别

在跳远助跑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 而且要同时做了起跳的准备, 并在瞬间完成起跳动作。所以说, 跳远的助跑技术要比短跑技术复杂。运动员要根据个人特点采用一定的步数、距离、节奏, 跑的动作要放松连贯, 整个助跑过程要逐渐加速, 以确保准确、快速完成起跳。在就要求跳远运动员不仅要跑的快, 而且要放松自然, 有节奏, 并且还要跑的准确。总之, 跳远运动员助跑时要求步幅开阔, 快速流畅, 连贯协调而有节奏。与短跑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是由跳远自身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 我们在对跳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要区别于短跑, 应根据跳远项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安排。

五、不同时期的训练安排

一般在准备期的初级阶段以改进跑的基本技术, 提高跑的能力为主, 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但在:准备期的第二二阶段, 速度训练应具有专门性的特点, 注重提高加速能力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 并适当加强以提高助跑能力为主的练习。在比赛期应大力加强全程助跑的练习, 并适当参加短跑比赛, 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此外, 由于速度训练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要求很高, 因此, 我们提倡隔日训练, 每次训练课的量不宜过大。否则, 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 还容易产生速度障碍。

摘要: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训练进行探讨, 提出跳远的主要技术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这是决定跳得远的关键。因此, 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应把助跑技术放在训练的首要位置上, 严格要求, 打基础, 为提高起跳效果做好准备。

关键词:助跑速度,跳远技术,训练

参考文献

[1]张绍英, 李闯.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4) :93.

[2]马杰.谈少年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J].阴山学刊, 2001 (5) :61-62.

[3]徐严明.少年跳远运动员的选拔、训练与能力评判[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133-135.

[4]蔡军.浅谈跳远助跑速度和助跑速度利用率[J].福建体育科技, 1998 (5) :46-49.

跳远运动速度 篇2

摘要: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助跑速成为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提高助跑速度是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基础,其他技术问题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高中运动员训练中应不断改进助跑技术,大力发展速度,努力提高速度在助跑中的利用率,合理调整三跳比例,尽量加大最后一跳的距离。本文就高中三级跳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训练进行浅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三级跳远

助跑速度

训练模式

前言

三级跳远已出现速度性技术,速度性三级跳技术是现在和未来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一技术,必须从高中三级跳远运动员抓起。经过探讨其运动特点,并对助跑速度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对该运动技术训练框架做出科学设计,得出高中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三级跳远训练时应从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减少水平速度损失,改进和加强弱腿跳远技术和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口岸中学三级跳远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和观察高水平三级跳远比赛,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对比我国高中运动员,对高中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分析。1.2.2 训练研究法

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高中三级跳远助跑速度。讨论与分析

2.1 助跑速度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三级跳远各技术环节中,助跑速度是运动员能否达到最好成绩的重要前提之一。特别是助跑过程中的最后2~3步的速度对三级跳远成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研究结果及运动实践证明: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其最后2~3步的助跑速度可达10.3米∕秒以上,如:奥运会冠军施密特和艾纳贝松最后20米只用了2.04秒。而一般水平的运动员,尤其是中学生则远远不及这个速度,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三级跳远成绩的发挥。使他们所具备的潜力难以充分的挖掘展现出来。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见表1:

表1: 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

姓名 成绩(m)王鑫 14.60 瓦热斯 14.30 陈海光 13.87 王凯 13.65 孙行 13.50 李飞 13.46

助跑速度(m/s)9.50 9.30 8.80 8.59 8.20 8.08 2.2 影响助跑速度的因素

2.2.1 助跑距离对助跑速度的影响

表2 姓名 王鑫 王鑫 王鑫 助跑距离(m)25 20 30

助跑速度(m/s)

9.5

8.9 通过对同一个人不同距离测试,如表2所示得出助跑距离是决定助跑速度的基本因素,适合运动助跑距离,是获得理想助跑速度和保证准确、快速、有力起跑的前提条件。同时,运动员的助跑距离应根据个人的特点来确定。助跑距离过长或过短,都不能充分发挥出速度水平,更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跑的速度。如果过长,会过多的消耗体力,甚至到达起跳板时降低速度;如果过短,就不能使跑速达到应有的水平。2.2.2 助跑节奏对助跑速度的影响

良好的助跑节奏是提高助跑速度的关键,也是改善跑跳结合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原苏联田径权威学者、功勋教练员吉雅奇柯夫博士和副博士波波夫,奥瓦涅祥等人认为:完成助跑的效果在许多方面取决于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助跑节奏。合理的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即加快步频来实现。

2.3 影响运动员助跑速度正常发挥的主要原因

2.3.1 对助跑在三级跳远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够,训练中缺乏足够的重视。2.3.2 助跑练习时胆子太小,攻板意识不强。

2.3.3 起跳能力与速度能力不相适应,故在起跳前减速,以便有效地完成起跳动作。2.3.4 助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够,步点不准,捣小步或是拉大步。使助跑节奏出现絮乱造成为了踏准板而不得不减慢助跑速度。

2.3.5 助跑训练的质量低,实战要求不严,造成训练的效果不好。2.3.6 绝对速度水平有限,难以在助跑中表现出高的速度。2.3.7 各运动关节力量差。

2.3.8 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差,很难发挥正常的助跑速度。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认为高中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提高助跑速度方面有较大潜力可挖的。但前提是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予以解决。高中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提高绝对速度上难度相当大,但是如果能够改进、提高助跑技术以及提高在助跑中发挥速度的能力的话,则有可能在助跑最后速度上缩小与其它优秀运动员的差距,从而有利于三级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2.4 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训练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4.1 必须对助跑在三级跳远中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助跑训练的次数、改进训练方法。目前绝大多数三级跳远运动员对助跑训练不够重视,而只注重三跳节奏和空中身体姿势的训练。

2.4.2 在技术风格上,应当培养运动员大胆发挥速度,积极攻板的顽强意志。发展其特殊速度。避免由于在助跑最后阶段过多地考虑和准备起跳而导致水平速度的损失。2.4.3 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起跳能力,特别是在快速水平速度的情况下的起跳能力。这样有助于运动员消除害怕速度快而难以有效完成起跳动作的顾虑,从而有效地发挥其最快的水平速度的能力。2.4.4 要下大功夫训练运动员控制步长和步频的能力,这是提高助跑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当运动员的这一能力得到提高后,才能集中精力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助跑速度的问题。减少因害怕犯规或踏不上板而不敢放开跑,以及为了踏准板而改变节奏、影响助跑速度的能力。

2.4.5 在助跑训练中,必须严格按照实战的要求进行,对每一次助跑练习都要有严格的速度、节奏和准确性要求。从每一次助跑练习中提高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助跑训练的质量。只有这样做,运动员才能真正掌握高水平的助跑技术,才能在助跑中更加充分地发挥最佳速度,才能在比赛中减少因助跑问题而影响运动成绩的可能性。

2.4.6 由于助跑速度的基础是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因此绝对速度训练是运动员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只有绝对速度达到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在助跑中较容易地发挥出较高的水平速度。绝对速度的提高不能仅靠采用短距离快跑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还需要在爆发力、柔韧性以及跑的专项技术等方面综合提高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还需要注意的是,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考虑到助跑的特点和需要,在努力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培养运动员良好的节奏感。

2.4.7 运动关节力量是提高绝对速度的重要保证,平时训练不可忽视。教练员一般采用的是跑、跳等内容来发展爆发性练习,而不注重绝对力量的练习。因运动关节承受的绝对力量有限,运动员不得不减慢助跑速度而缓解起跳时的冲力。2.4.8 加强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培养运动员的自信、果断和不畏强手的心理素质。二是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三是利用意念训练,加强运动员对全程助跑节奏的控制能力。

2.5 运动员提高助跑速度常用的训练方法

2.5.1 加强柔韧性和协调性练习,每次训练课前按排一定比例。2.5.2 加强速度练习,提高奔跑能力。2.5.2.1 行进间加速跑 30m×6组

2.5.2.2 20m加速跑+20m惯性跑+20m冲刺跑 4~6组 提高跑速,掌握节奏感。2.5.2.3 采用蹲踞式或站立式的起跑方法进行上坡或下坡跑:60m×6次×2组 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增加步长,加快频率。

2.5.2.4 下坡跑接平地跑: 50m+30m 6次×2组 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下坡的速度惯性,在平地跑时保持步幅,加快步频。

2.5.2.5 跨中、低栏练习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动作的节奏感、放松性和协调性。2.5.2.6 助跑8~12步后进行跑格跑,每格距离为1.2~1.4米。要求:充分放松地进行,不要过分地用力。

2.5.3 在助跑道上反复练习并作好标志物确定助跑距离。

2.5.3.1 在助跑标志点前采用2~4步走或慢跑的方式开始起动。它可以使运动员协调和放松地进入助跑阶段。

2.5.3.2通常跑10~14步,采用逐渐而平稳的加速方式。

2.5.3.3最后4~6步达到最高助跑节拍,保持身体的助跑角度进入起跳。2.5.4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弹跳能力

提高绝对力量,还需要在爆发力的专项技术等方面综合提高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还需要注意的是,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考虑到助跑的特点,加强专业性训练:

2.5.4.1 快速蛙跳,在练习中要强调速度及动作方法,做蛙跳时的速度要越快越好,蛙跳要半蹲不能全蹲。

2.5.4.2 跳深,在一定高度上从静止状态跳下,下肢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蹬伸,完成踏跳动作,使人体腾空。它是以牵张反射为生理基础,其原理是超等长力量的训练方法,其肌肉工作原理是肌肉在工作之前先被动拉长,而后又紧接着收缩,也就是先离心收缩再向心收缩。生理学家认为:肌肉在离心收缩以后紧接着做向心收缩表现出来的力量远远超过单纯的向心收缩表现出来的力量,它不仅能够发展跳跃力量,还可以加速起跳阶段的动作速度。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缓慢,在三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耗较大,三跳比例不当,爆发力一般,是我国三级跳远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该抓好基础,为将来参加高水平竞技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运动实践中 必须不断改进助跑技术,大力发展速度、力量等专项素质,努力提高速度在助跑中的利用率,合理调整三跳比例,尽量加大最后一跳的距离。

3.1.2 在经历了“高跳型”和“平跳型”的技术后,已经出现了向速度型三级跳远发展的趋势。可见速度对三级跳远的重大影响,提高速度是三级跳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跳远与助跑速度的关系 篇3

1、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

由于在助跑过程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发挥出个人最高或接近最高的速度水平,而且还要保证在助跑的最后阶段保持充沛的体力,以便在高速水平运动中有力地完成起跳动作,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即要充分发挥速度,又不能把助跑距离无限的延长。所以在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一方面注意发展快速跑能力,使速度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注意发展运动员在较短的距离内迅速加速的能力,尽快发挥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是跳远运动员必备的专项速度素质。大量的研究材料与跳远实践证明,绝对速度是跳远助跑速度的基础。下面是波波夫列举了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成正相关。正因如此,现在所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把速度素质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2、跳远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利用率

跳远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显然,速度利用率的极限是100%,然而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约瑟夫马罗找出:“助跑必须以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制,这在2000年全国田径系列大奖赛中的科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关英楠的跳远技术分析,按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模式表》来评定与9.43米/秒的助跑速度相应的成绩应为7.10米左右。而关英楠两跳都只有6.94米和6.95米,这就是由于在快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还有所欠缺,为了起跳而控制了快速的助跑速度,可控速度表明了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大小。林德曼认为“助跑的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跳远助跑速度的利用率与跳远起跳机制、起跳动作、起跳目的有关。可见,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远技术中的又一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在训练中有待改进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

3、运动员的助跑节奏

合理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即加快步频来实现的。跳远助跑不仅要快,而且要踏板准,即要良好的助跑稳定性,助跑距离和步长稳定,否则再好的速度也可能功亏一篑。再者放大步跑这种松散的步子结构,与快速起跳不相适应,从助跑与起跳这两个动作的神经过程特征来看,它们在神经与肌肉的机能联系方面基本相似。因此,起跳前高频率的跑法,使大脑皮层中支配腿部肌肉的运动中枢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这种高频率的蹬摆为即将到来的快速起跳带来良性的刺激。这样能避免准备起跳前丧失水平速度的可能性,又能有效地完成起跳动作。

4、快速跑与跳得起的关系

快速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是从最后一步开始的,最后一步的步频应是最快的,起跳脚在踏板的过程中,在大腿下压的同时小腿还必须有一个积极快速的“后扒”动作,使脚产生一个向后的移动速度,这个速度的大小应与身体总重心向前移动的速度接近,这样脚在接触起跳板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约等于零,从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制动而使水平速度受到的损失,避免起跳动作结构的破坏和造成空中动作前旋过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快速水平运动中获得较大的腾起高度,尽管如此,但由于水平速度受到巨大损失和对空中动作平衡的破坏,其结果或是见高不见远、或是落地动作极不经济,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起跳脚的“后扒”动作速度也不能太快去过多的超过身体总重心的前移速度,虽然可以保持较好的水平速度,但却使运动员蹬地的用力方向过于向后,产生一种“蹬空”的感觉,使起跳力量不能充分发挥。所以最后一步的腾空时间异乎寻常的短,表明最后一步下压相当的快,有资料看出,刘易斯倒一步的腾空时间60毫秒,支撑时间是110毫秒,跳远成绩是8.56米。为快速起跳创造条件,强调最后两步的高步频,缩短最后一步的腾空时间,要求运动员加快大腿的下压速度,脚的着地点更靠近重心投影点,这样有利于重心的积极前移,获得向前速度,也有利于扒地式的起跳。

跳远运动速度 篇4

业余层面运动员髂腰肌的肌肉力量都相对较弱,原因在于骼腰肌在解剖学的层面讲属于典型的费力杠杆,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骼腰肌肌肉力量薄弱是很难发力改变运动员运动形式;再者,从训练学的角度脚平时的力量训练如深蹲、半蹲等对髂腰肌肌肉力量的提高非常有限,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手段及特殊的训练器材;第三,在业余跳远训练层面髂腰肌的肌肉力量得不到大部分教练员的重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云南某高校6名男子跳远二级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中国知网下载及查阅有关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及速度及关于跳远运动员髂腰肌肌肉力量训练的文章,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 数理统计法

该文通过excel统计软件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1.2.3 实验法

该文对6名跳远二级水平运动员进行10周髂腰肌肌肉力量训练,主要训练手段弹力带附于膝关节快速抬腿、弹力带附于踝关节快下摆腿。

1.2.4 影像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进行助跑技术的地点拍摄,得到运动员助跑技术的影响,通过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影响分析,得到的数据实验前后进行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助跑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实验前后支撑脚撑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的距离对比分析(单位:cm)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各运动员助跑技术中支撑脚撑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的距离都有减小,说明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中摆动腿下压撑地的速度更快,进而出现单位时间内的运动位移越大,从而减小了支撑脚撑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的距离。支撑脚撑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的距离减小对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及助跑速度有重要作用,因为支撑脚撑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的距离减小说明运动员支撑脚着地瞬间运动员员的重心越靠前,保证了助跑过程中重心的向前性,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从而加快了助跑的速度。可以保证运动员以更快的起跳速度完成起跳,对运动成绩的表现有利。

2.2 实验前后助跑速度指标对比分析

实验前后助跑后10 m成绩对比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各运动员助跑过程中后10 m的助跑速度都有了提高,平均每个运动员提高了0.15 s。这就说明运动员在起跳前的踏起跳板的速度加快,这直接提高起跳速度。通过髂腰肌肌肉力量的训练使运动员的助跑技术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了运动员助跑上板的速度,导致起跳速度得以提高。起跳速度的提高对运动员起跳的初速度有积极作用,腾空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起跳初速度越快飞行的距离越远,运动成绩也就越好。

2.3 实验前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对比

从表6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各运动员专项成绩都有了提高,每个运动员平均提高了0.12m。说明助跑速度的提高对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也有提高的作用,通过髂腰肌力量训练使髂腰肌肌肉力量能力有了提高,对运动员的助跑技术提高有帮助,从而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是运动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

3 结语

髂腰肌肌肉力量增强对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技术及助跑速度有较大的帮助,助跑速度的提高是提高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基础。业余层面的运动员髂腰肌的肌肉力量较薄弱,通过训练提高髂腰肌的肌肉力量对跳远运动成绩有直接的作用。教练员运动员要注重髂腰肌肌肉力量的训练。

摘要:随着跳远运动的发展,快速的助跑技术是提高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髂腰肌肌肉力量的强弱对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及助跑速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对6名二级跳远运动员进行10周的髂腰肌力量训练,得出髂腰肌肌肉力量的增强对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速技术及助跑速度有作用。

关键词:跳远,髂腰肌,力量训练,助跑速度

参考文献

[1]丰宝林.小肌肉群和薄弱肌群的训练方法[J].2003(4).

[2]赵家贵.关于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腿部小肌肉群力量训练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杨杰东.股后肌群专门练习[J].田径,2001(9).

[4]冯树勇.针对跳远起跳中肌肉用力特点安排力量训练的体会[J].田径指南,1995(8)

跳远运动会作文 篇5

“学校要召开运动会了!”毛老师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安静。有的欢呼着,因为能吃“奇多”。

有的板着脸,因为他们怕自己不能参加。还有的眉飞色舞,因为他们是运动健将,保证能参加运动会。可我,神情与他们都不同:眉头紧皱,心里好象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为什么呀?因为我体育一般,参加运动会的可能只有50%。假如我能参加,为班级抹黑了咋办?假如我不能参加,那我又不能给同学们留下个好印象,怎么办?结果我参加了60米短跑和立定跳远。“女子立定跳远的同学请到检录处检录。”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我就到了沙坑旁。我的心砰砰直跳,紧张极了。我两臂用力地摆着,突然两脚一蹬,身子腾空而起,像饿虎扑食一样向一跃,落到沙坑里。也许我太骄傲了,一回头就向后走。“王宁因犯规而成绩作废!”裁判的声音传到我耳朵里。

那时,我的心情何止是尴尬呀!跑步也不行。哎!要想做好第一次,很难。要想做好每一次,难上加难。

浅谈如何提高跳远助跑速度及准确性 篇6

关键词 跳远 助跑速度 准确性 训练 运动员

跳远是一项对爆发力和速度要求相对较高的运动,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将影响其成绩的好坏。其中,助跑是整个动作的第一步,也是相对重要的一个步骤,助跑的速度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起跳的成败,进而影响到整个动作。这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是当前跳远运动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文章主要从助跑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外界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助跑速度及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掌握了影响助跑稳定性的因素后,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和对策。

一、助跑技术水平

从技术水平上来说,助跑的启动方式、步伐、助跑节奏以及最后几步的技术等都会影响到助跑的速度和准确性。助跑的启动方式,是采用静止开始还是行进间开始,这需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不同情况来具体分析选择。通常来说,静止开始适合步点不准确的学生,采用行进间开始的启动方式则需要注意开始的节奏和步伐。在助跑过程中由于步长或步频的不稳定性导致在起跳前倒小步或者在助跑時蹬地和摆动动作不够快速有力、摆动腿抬的较低以至于没有快速的水平速度,影响起跳的质量。助跑的节奏也是助跑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节奏的助跑是起跳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另外,最后几步的技术水平也至关重要,尤其是最后两步的步差。如果最后两步的步差变化太大,将会影响到助跑的速度,降低起跳的质量。

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加强运动员助跑技术水平的训练,这是跳远运动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助跑技术水平,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比赛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每个运动员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还要注重助跑节奏的训练。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助跑节奏,提高稳定性,才能适应不同的比赛场地,降低距离、环境等因素对比赛的影响。同时,在最后两步中,运动员要做好充分的起跳准备,保持住速度和节奏,尽量缩小这两步的步差,提高起跳的质量。

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对于任何运动项目来说,运动员的心理对比赛成绩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比赛前的心理状况还是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跳远运动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助跑的速度和准确性。如果运动员比赛时过于紧张,就会打乱了助跑的步伐,影响到助跑的速度和起跳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整个比赛的成绩。这里说的心理训练主要是提高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理训练,包括肌肉运动感知、情绪状态、记忆表象思维等,而并非是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起跳犯规现象一般是出现在激烈的竞争中,心理紧张而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造成试跳失败,继而出现怕犯规的不良心理,无意识的就会加快或减慢跑速,但在教学和训练中属正常现象。

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也要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在面对外界环境较复杂的或者大型的比赛时,心理素质较高的运动员会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比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放松训练法或心理暗示法等多种方法来加强训练学生在紧张状态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运动员有意识的克服自己的情绪波动,降低情绪对比赛的影响。赛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运动员消除顾虑,轻松上阵。比赛时,要让运动员的情绪适度紧张,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三、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主要包括天气状况和场地设施两个方面。跳远运动是一项室外运动,必然会受到天气状况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室外的温度、天气状况、风速风向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就风速风向来说,顺风和逆风对运动员的助跑有很大的区别。顺风会加快运动员的速度,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助跑的节奏和步伐,因此,运动员要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调节好自己的助跑速度和准确性。此外,还有跑道情况等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助跑的速度和准确性。例如,塑胶跑道与炭碴跑道、松软跑道与坚硬跑道就有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让运动员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进行训练,不能刻意选择微风或顺风等较好的天气状况。尽量让学生在顺风、逆风等不同的天气状况下进行训练,让运动员学会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并在风速风向等不同的天气情况下,积极调整自身状态,保持良好的助跑速度和节奏,发挥出正常的比赛水平。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在不同的跑道环境下进行练习,做到在不同的跑道环境下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积极应对比赛,尽量将外界环境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四、结语

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研究 篇7

在过去的三级跳远训练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练员总是从速度、力量及技术的角度考虑各环节的熟练程度,因而使各项差别不大。然而,随着田径训练理论的不断更新,要求教练员根据三级跳远特点,在训练中主要围绕高速助跑起跳和准确性进行训练。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外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有关参数。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助跑速度

3.1.1 助跑距离的选择

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个体差异、速度水平、加速能力、助跑的起动姿势和起跳能力等。助跑距离过短,不利于发挥速度;助跑距离过长,在起跳前过早达到最大速度,消耗体力。因此,三级跳远的助跑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在情绪高、身体状况好、顺风等情况下,助跑距离应增加20—40cm,因为比赛前调整得好,在比赛中受到客观的有利因素同时步长相对加大,因此助跑距离应增加;在身体状况不佳、逆风的情况下助跑距离应缩短30—50cm,因为在比赛中自我调整的心理素质差或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都会导致步长和频率的相对缩短,所以助跑距离应缩短。

3.1.2 助跑的标志

在三级跳远中,往往有些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设置两个标志点。第一个标志点为助跑开始标志。以静止状态用“站立式”或“半蹲式”姿势开始助跑的人,以此标志开始助跑。还有那些行进中起动开始助跑的运动员,采用先走几步、跑几步或垫步等方式踏上这一标志后开始助跑。第二个标志点为检查标志,以此为依据来检查助跑节奏、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一般在起跳前6步的地方。在运动员形成助跑节奏阶段可以设置检查标志。

一名成熟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应该在没有任何参照物和标志的情况下,反复练习助跑,使自己的助跑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全部精力,充满信心地进行助跑。

3.1.3 助跑的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三级跳远成绩的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当助跑绝对速度快时,三级跳远成绩才会相对提高,即二者成正比关系。若要取得世界最好成绩,红外线速度只有达到11—11.3m s时才可能实现。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班克斯在破世界纪录时,助跑速度达到了10.14m/s,而爱德华兹在跳出18.29m时,速度也达到了10.00m/s,可见绝对速度直接影响到三级跳远的成绩。

当百米成绩快时,三级跳远成绩就会相对好一些;反之,百米成绩低,三级跳远成绩也相应降低。爱德华兹和哈里逊之所以能跳出18.29m和18.09m的好成绩,与其百米成绩有关,二人的百米成绩分别为10.16s和10.19s。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成绩虽接近国际水平,也具备较高的水平,但助跑的最后10m和平跑最高速度都低于世界一流选手。如:邹振先的最后10m速度和平跑最高速度与哈里逊相比慢了0.63m/s,与爱德华兹更是相差甚远。中国的三级跳远成绩要想提高,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就要从绝对速度上去发展,绝对速度有了提高,助跑速度也就更快,三级跳远成绩就能提高,说明助跑的绝对速度对三级跳远成绩影响极大。

3.1.4 助跑最后10m的分段速度

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m的分段速度与成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体说助跑最后5m的速度越快,成绩也相对越好。从生物力学角度讲,当助跑水平位移(Vi)与运动物体质量(mi)的乘积,在遵守力学的条件下,其动量(P)在助跑速度越快其值就会越大。即助跑速度越快腾空水平速度就越大,水平动量就越大,自然就会达到较远的距离。由此可见,助跑最后10m越快,尤其是最后5m越快,成绩相对就会好。

当然,助跑快不等于成绩就会好,这里还有一个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问题。根据我国优秀选手的训练经验,应该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环节:第一,抓好专项技术方面的训练,以最后10m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为核心,将各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都围绕这个核心来加强训练。将以下三种练习贯穿整个训练之中:助跑节奏练习;全程助跑技术练习;专门技术模仿练习:一是跨步跳专门练习;二是起跳腾空步动作模仿练习。第二,三级跳远技术方面,应尽可能选择同助跑全过程速度,不断加快并与快速踏跳的结合相适应的速度型腾空技术。因为高跳型腾空技术容易造成起跳时第一跳腾空的执物线轨迹高、动作幅度较大,增加空气对人体的阻力,甚至会减低最后5m的助跑速度。

4. 结语

4.1 在三级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关键。在三级跳远训练中,应重视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练习。

4.2 在三级跳远训练中应强调助跑速度、助跑能力、准确性、起跳技术和专项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变是稳定地提高成绩的关键。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作者通过大量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研究, 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综合分析, 从现代三级跳远特点的发展出发, 研究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准确性, 为三级跳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南仲喜, 袁作生.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

[2]蔡军.浅谈三级跳远助跑速度和助跑速度利用率.福建体育科技, 1995, (5) :4.

[3]夏华.影响三级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上海体院学报, 1998, (2) :26.

浅谈速度在跳远中的作用 篇8

一、研究方法

(1) 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 搜集优秀运动员的有关资料, 并做出了对比分析。

(2) 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生物力学及跳远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二、分析与讨论

(一)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1. 助跑速度指运动员在踏板前1 m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

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和跳远实践表明: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助跑的速度。根据跳远技术要求, 运动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助跑速度达到自身最高速度的情况下, 完成有效的快速起跳, 取得适宜的腾空角, 维持自身平衡谋求理想的远度。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前苏联运动生物力学专家研究表明:Y (跳远成绩) =0.02V*V+0.725V-1.65±0.38 (m) 。其中V为助跑速度 (米/秒) ,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函数图像可以看出:V值增大, Y值示增大;V值减小, Y值示减小, 这说明助跑速度决定跳远成绩。从方程可见, 跳远成绩要想从6.56 m升至8.84 m, 则助跑速度必须要从9 m/s提高到11 m/s。据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成绩的统计, 助跑速度每降低0.1 m/s, 跳远成绩就会下降30 cm左右, 所以在助跑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起速度潜力是跳远助跑中至关重要的, 因而重视速度水平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当今跳远运动的趋势之一。

2. 跳远成绩和助跑速度密切相关

世界上第一个突破8 m的美国运动员欧文斯后10 m达10.20m/s, 比蒙跳远成绩是8.90 m, 其后10 m助跑速度达10.70 m/s, 由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的关系 (表1) 可看出助跑速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二) 起跳速度是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 决定跳远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是腾起初速度, 而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助跑速度的快慢。因此, 为了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 跳得更远, 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助跑速度上, 这样做无可厚非, 但是助跑速度越快, 有效完成起跳, 获得较大腾起角的难度也越大, 而这恰恰又是跳远运动员成功的关键, 因为斜抛运动的远度公式S=V20sin2α/g告诉我们, 跳跃的远度除受腾起初速度影响外, 同时还受腾起角度的因素制约。从表2我们可看到鲍威尔和比蒙是起跳中向上腾起的意识好, 垂直速度分别达4.2 m/s和3.96 m/s, 腾起初速度与垂直速度之比分别为42%和41%, 黄庚与他俩相比, 差值最大的是起跳垂直速度, 分别差0.81 m/s和0.54 m/s。腾起初速度与垂直速度之比只有34%, 说明他垂直速度所占腾起初速度的比重小, 至使腾起角度相差4.1°以上。与鲍威尔相比, 各个技术参数均低于对方, 其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腾起初速度的差值达0.35 m/s, 腾起角度差4.5°, 也就出现了0.57 m的成绩差值。

分析以上数据说明, 黄庚快速助跑接快速起跳的能力还没有与助跑速度能力的提高同步, 这是制约他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的主要问题。针对黄庚快运动速度能力的现状, 今后要在大力发展最快运动速度, 提高或保持起跳水平速度的同时, 依靠快速起跳提高起跳中的垂直速度, 加大垂直速度在腾起初速度中的份额, 从而改善起跳技术, 以达到提高跳远成绩的目的。

(三) 从助跑速度利用率看我国运动员之不足

跳远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绝对速度之比。显然, 速度利用率的极限是100%。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达到98%, 较世界优秀运动员高出一筹。但我国男子跳远水平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大致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助跑速度与跳远技术相对不适应、不协调。由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高, 因此, 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对运动员来讲, 助跑速度的快慢决定起跳时水平速度的大小, 而垂直速度的大小则是由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优劣和起跳能力强弱决定。第二, 助跑速度与起跳力量相对不适应。运动员的起跳力量应与助跑速度的增加成正比。有人将美国运动员比蒙和中国运动员宠岩两人起跳时有关参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美国运动员比蒙踏板缓冲的最大屈膝角为39°, 说明他的起跳支撑能力较强, 较小的屈膝角可以在起跳过程中减少身体重心的下降, 使起跳支撑力矩增加, 提高着板时承受的压力, 有利于支撑用力, 提高垂直速度, 缩短起跳时间, 获得较大的腾空高度, 从而保证了他优秀的好成绩 (8.9 m) 。相比之下, 我国运动员宠岩上板屈膝关节弯曲过大, 表明膝关节软弱无力, 缓冲过度, 身体重心没能处于支撑上方的合适位置, 得不到足够的垂直冲量, 造成起跳角小, 起跳时间长, 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不够, 影响了跳远成绩。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仅通过对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论述了速度在跳远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绝对速度是跳远运动的基础, 也是阻碍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 当前的跳远训练应为提高绝对速度, 带动跳远训练。

(2) 减小支撑腿的屈膝角, 缩短缓冲时间, 较早地在垂直位置之前转入蹬伸, 是提高跳远技术, 适应越来越快的助跑速度的关键技术环节。

(3) 提高快速起跳的能力, 完善起跳技术, 通过提高起跳速度来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 加大垂直速度在腾起初速度中的比例, 从而创造更好的成绩。

跳远运动速度 篇9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分析学校的10名跳远运动员的相关情况,他们是本文要研究的对象。

2. 研究方法:

(1)对跳远者定点起跑的平跑最快速度(助跑距离)进行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2)对定点起跑到助跑起跳的助跑速度与起跳点至起跳板的差距和成绩进行测量。(3)受试者每人试测3次,对结果最准的一次作为研究的数据。(4)土扳从踏板的前缘到起跳点正负差作为有效的数据。(5)计算方法:y1-y2=d(注:y1为平跑最快速度;y2为定点起跑到起跳时的速度;d为速度差)。(6)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 起动姿势。

我们这次所分析的跳远运动员中,起动姿势为以静止状态开始的起动,相关分析显示:运动员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这种姿势的准确性是很高的。静止状态开始的起动姿势的固定性更好。第一步用力是比较固定的,当起动之后疾跑的节奏是很固定的,这样的姿势对助跑全程节奏的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能够较好地发挥运动员的水平,在助跑的前程速度就很快,在后程所表现出的速度是更快的,会达到较好的踏跳准确性。运动员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采取两腿微屈的半蹲式前后站立。起动姿势为站立式的,当开始加速跑时,运动员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加速的,这时的运动中枢保持着抑制状态,使其的神经兴奋过程增强了,这些对助跑速度的发挥都是有利的。

2. 助跑速度的变化和起跳。

跳远助跑的目的是在起跑开始就达到较快的速度,为跳远的起跳打好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助跑最好的状态为跑得轻快、自然,要注重较强的节奏感,在助跑时运动员的身体重心移动要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中。助跑的速度要逐渐增强,频率要逐渐加快,在起跳前两步达到最好的速度。在远度跳跃项目中,从力学原理进行分析,S=V02sin2a/g,远度g为常数,角度α为合适的腾起角,它是比较稳定的数值,V0为初速。初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远度,助跑能够获得较好的初速,助跑的好坏直接影响初速、起跳的结果。这说明,助跑是在整个跳远过程中比较核心的环节,助跑的速度能够决定跳远最后取得成绩的好坏,我们理想的结果是较好的助跑,在最后踏跳的一瞬间能够准确踩在踏板上,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助跑的最后几步的步长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是有不同的变化的,最后一步比倒数第二步要小。经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同一个运动员,在同一次跳远中,因为每一次全程助跑速度的不同,试跳踏板的准确性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运动员还会犯规。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来说,每一次的助跑速度应该是比较稳定的,踏跳的准确性应该是比较高的,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

3. 助跑速度的快、慢与起跳。

助跑速度快,技巧较好的跳远运动员才能较好地把握踏跳的准确性。助跑速度比较慢,比较容易完成其他的动作。速度越快对起跳技术与起跳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在初学者中要培养他们对助跑速度的把握,养成较好的助跑习惯。

4. 提高助跑速度的平稳度与助跑的准备性。

在正在学习跳远的运动员群体中要重视提高他们助跑速度的平稳度,助跑要能充分地发挥速度并且可以准确地转换成起跳,这些技巧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助跑节奏保持稳定能够使助跑的平稳度提高,使运动员的信心大增,提高跳远的技巧性。培养运动员助跑平稳性的方法是:(1)下坡跑与顺风跑:训练下坡跑,长为35~45米,坡度为3~4度,借助惯性或者是顺风推动力训练起跳。(2)进行附设物跑的训练: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中,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多放几个标志本,等到运动员熟练掌握节奏之后可逐渐将标志本减少。(3)听节拍跑:站在原地或者是行进间中速高抬腿跑,运动员在听到教练发出信号之后,突然加快频率跳6~8步,并且做跳远起跳的练习。(4)延长助跑距离的训练:在跑道上按照运动员全程助跑的距离,然后再延长几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助跑节奏的练习。

三、结论

1. 在校运动员的跳远技巧是比较好的,助跑节奏稳定,助跑速度与平跑的速度差不多,踏跳的准确性是比较高的。

但是在助跑的途中,要注意速度的不稳定问题,速度不要一会快一会慢,要保持较稳定的状态。

2. 刚学跳远的人水平不高,技术不佳,助跑速度和平跑的速度差距较大,踏跳的准确性好。

助跑速度比较快会对踏跳的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助跑速度较慢可以避免犯规情况的发生。

四、建议

1. 跳远训练时要重视助跑速度的练习,加强对学生快速上板起跳的训练,踏跳的准确性要不断提升。

2. 要保持助跑节奏的稳定,对此项内容要重点培养。

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形成适合自己的助跑节奏,并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善助跑技术,使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踏跳的实效性不断提高。

摘要:在一些比较大的赛事中,一些优秀的跳远运动员由于不能准确地踏跳而成绩平平,在比赛中留下遗憾。在跳远比赛中,影响运动员起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助跑速度。

关键词:助跑速度,跳远踏板准确性,影响

参考文献

跳远运动速度 篇10

随着跳远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助跑技术已经成为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跳远助跑的速度以及踏板的准确性都直接影响到跳远的成绩,有好的助跑而缺乏准确的踏板,其结果必然前功尽弃。因此,要想在跳远比赛中拿到理想的成绩,就必须重视跳远助跑的速度和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一、对中学生跳远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分析

(1)通过对中学生跳远的研究与分析,发现跳远助跑的速度、踏板的准确性与跳远成绩有正相关的关系。

(2)速度素质是指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作出运动反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跳远的短跑速度是助跑速度的基础,而学生在跳远助跑过程中获得的水平位移速度又是跳远的主要动力来源,它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优劣。有资料表明,对跳远成绩影响的诸因素中,助跑作用大于70%。因而发展速度已经成为跳远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核心因素。

(3)合理的助跑节奏对助跑速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良好的助跑节奏是提高助跑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合理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即加快步频来实现的。一些学生往往由于跳远助跑节奏的不对,害怕踏板犯规,因而在踏板前的最后几步拉大步或倒小步。这样一来,速度降低了,成绩就自然下降了。这就大大地降低了跳远助跑的速度,跳远的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速度的大小。

而学生跳远犯规很大原因正是由于助跑的节奏不合理和步点不对。因此,培养和提高节奏感在提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中至关重要。

二、提高学生跳远成绩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助跑速度

正确的助跑技术,不仅是为了提高绝对速度,对于学生来说,好的助跑技术,是正确起跳的基础。

在速度训练中应采用多种手段发展速度素质,不仅要努力提高动作频率,保持身体高重心,而且还要不断加大步幅,为提高助跑速度创造条件。

跑的速度是跳远专项身体中最重要的。中学生跳远的助跑距离一般在20~25米内,要求在短时间内发挥个人的最高速度,因此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主要是短距离的反复全力快跑,如站立式或蹲踞式的30米、50米、60米跑。

1. 速度训练主要方法有

(1) 10~15米加速跑,要求重心高,频率快。

(2)运用快速高抬腿和后蹬跑,跨步跳和快速多级跳练习,可使步频和步幅得到同时发展。

(3) 30~50米段落的重复跑,跑速是最大速度的80%~90%。跑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上体姿势和大幅度的摆臂动作及腿蹬离地面后快速折叠动作。

(4)踏标志跑20~30米:标志距离可用助跑正常步长加5厘米,用以发展规律步幅;也可以正常步长减少5厘米,用以发展规律步频。

(5)从原地起动,通过疾跑逐渐达到最高速度的加速跑训练。

(6)牵引跑练习,可以利用橡皮带牵引身体做加速跑训练。

(7)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可由水平跑转入上坡跑,也可由下坡跑转入水平跑)。

(8)在速度训练的时候要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发展速度,并且要注意技术的正确、合理。

2.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作出必要的提示

(1)速度练习要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2)助跑的起动姿势与加速方式要固定。

(3)起跳前要保持跑的正确动作结构,要求以加快步频的方法达到最高助跑速度。

(二)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助跑节奏

合适的助跑距离和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都会影响到助跑节奏,加强其训练能够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1. 选择合适的助跑距离

(1)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依据,也与学生的疾跑能力相关,就是说,疾跑能力强的,最高速度的发挥距离长些,助跑的距离就相对长些。运动实践中,中学生的助跑距离一般为10~18步,助跑距离一般是20~25米左右。

(2)助跑距离一旦确定,在一段时间内,不应该随意变动,要保持相对稳定,以便进行反复练习,熟悉掌握全程助跑的技术节奏,有利于助跑速度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已确定的助跑距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跑道情况、天气状况和风向、风速的不同都会引起助跑动作、速度、节奏发生变化。

(3)在较软的跑道和逆风的条件下进行比赛,一般要把助跑距离缩短30~60厘米。

(4)在良好条件和旺盛斗志下进行比赛,助跑距离要加长20~40厘米。

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随机调整,以利于助跑更好地为起跳创造良好条件。

2. 强化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

最后4~6步的助跑技术,主要表现为两种技术特征,一种是最后几步的步长相对缩短,步频明显加快,形成一种快速进入起跳的助跑技术节奏,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形成快速上板的助跑技术特征。

强化最后几步助跑技术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强调保持跑的动作结构,保持高速度,而不是过多地强调起跳前的准备动作。

(2)要强调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而不是强调起跳的身体重心下降。

(3)要强调最后几步的动作节奏,而不是强调最后3步步长之间的比例关系。

(4)为了保证踏板准确和加快起跳速度,应控制助跑的最后一步,使其小于倒数第二步。

(5)要求学生在起跑至倒数第二步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倒数第二步时身体与地面垂直。

(6)在控制每步距离的同时,教师可发出口令进行调节,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外因条件刺激大脑皮质中枢产生兴奋,经常反复练习,使支配肌肉做功的原有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形成动力定型,从而提高助跑的节奏,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3. 培养助跑速度节奏的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1)下坡跑和顺风跑:进行长35~45米,坡度3~4°的下坡跑,利用向前的惯性或借助顺风的推动力练习跳远起跳。

(2)利用附设物跑:在训练中一开始可适当多放几个标志本,待节奏熟练巩固之后可逐渐减少。

(3)听节拍跑:原地或行进间中速高抬腿跑,听到教练员发出信号后,突然加快频率跳6~8步,并做跳远起跳练习。

(4)延长助跑距离的练习:在跑道上按全程助跑距离再延长几步的方式进行助跑节奏练习。以此培养学生大胆助跑,积极攻板,建立良好的助跑节奏,提高速度的利用率。

(5)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可提高中学生的节奏感及步幅和步频感。

(6)经常进行加速跑,放松跑和惯性跑的练习,使学生体会用力的节奏和在放松情况下保持固有步幅和步频用力的感觉。

(7)助跑必须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速度开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改变这种节奏。

(8)当学生练习助跑时,要求他们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跑的节奏的意识,不要因为环境改变而改变。助跑要能充分发挥速度并能迅速准确地转入起跳,它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稳定的助跑节奏有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信心,更好地发挥速度和技术水平。

(三)加强心理状态的训练

1.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影响踏板不准确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害怕犯规,最后几步拉大或倒小步。

(2)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

(3)一心想取得好成绩,而使动作变形,破坏已有的节奏。

(4)助跑时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情绪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赛上。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的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

应把跳远的踏跳准确性确定为一个目标,并且全神贯注地对待它,不为其他念头分心。

2. 跳远心理训练的三种方法

(1)视物法:把踏跳的准确性视为一个目的物,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被观察物体的形象,直到头脑中清晰地回忆出被观察物体的形象为止。

(2)干扰法:采用噪音、色彩等方式进行干扰,使学生们在注意力很难集中的情况下去完成动作,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改善集中注意力。

上一篇:现代博物馆美学下一篇:理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