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护理人员

2024-08-03

年轻护理人员(精选八篇)

年轻护理人员 篇1

1. 新闻事件。

2013年6月2日,网传一段名为“女童在重症监护室遭护士连扇耳光,一天后死亡”的视频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视频显示,一名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患儿数次被护士拍打脸部,患儿头部还被护士拎起后重重地放在枕头上。有文字解说道:“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家人称手术非常成功,但进入重症监护室一天后患儿却不幸死亡,调取监控发现,护士竟然曾连续狂扇患儿耳光。”视频引起强烈关注,有人谴责护士的行为丧失职业道德,也有网友认为,护士可能是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医疗“唤醒”,但动作幅度太大;还有网友对网传视频的真实性表示质疑。除此之外,有关护理人员的一些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

2. 社会背景。

随着国家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制度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得起病,对老百姓来说,看病不再是昂贵不可期的事情。据全国2012年卫生统计年鉴记载,2009年全国诊疗人次为54.88亿,201 1年则增加到了62.71亿人次;2009年全国入院人数为13256万人次,2011年则增加到了15298万人次。而对医院来说,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普遍采取的措施就是扩大医疗规模,全国医院2008年底床位数为2882862张,而到201 1年底则增加到了3705118张,3年增加了822256张床位,增长率为28.53%。

随着诊疗人次、入院人次、医院床位数等的不断放量增加,给广大医护人员带来的则是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时间的延长。那么,这些变化会给最基层的广大护理人员带来什么样的执业心态和环境的变化?以及这次严重的护理事件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丧失职业道德吗?带着这些疑问,近期,笔者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工作,以期初步了解护理人员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心态。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抽样调查法,对郑州市某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岗的3280名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不计名抽样调查,范围涵盖了内科、外科、医技等各系统的临床护理人员,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58份,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医患关系、人文关怀等25个项目。

三、调查结果

1. 基本情况。

在抽查的1558份有效问卷中,35岁以下的有1382名,占调查人数的88.7%;35岁~45岁以上的有176名,占调查人数的11.3%。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114人,占调查人数的71.5%;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有444名,占调查人数的28.5%。具有初级职称人员有1 104名,占调查总数的70.9%;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有454名,占调查人数的29.1%。以上比例说明,此次调查的护理人员大多数受过高等医学教育,并且多数是进入医院工作时间不长的年经护理人员(附表1)

2. 对护理人员当前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当前工作环境满意的有388人,占调查人数的24.9%;对当前工作环境不满意的有327人,占调查人数的21%;对当前工作环境既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的有843人,占调查人数的54.1%,见图1。

3. 对护理人员当前工作压力感调查结果。

工作压力是指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中,受压力源的影响,会产生心理和行为反应,而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行为和认知产生不良影响①。针对医务人员目前面对的主要压力,调查包括晋职晋级、家庭生活、工作量大和社会竞争四个选项。从1558份护理人员调查结果来看,有1149人认为有工作量大的压力,占总人数的73.8%;认为有社会竞争压力的有280人,占18%;认为有晋职晋级压力的有343人,占22%;认为有家庭生活压力的有267人,占23.6%。由于对于每个人来说,压力不是单方面的,多数都有双重或以上的压力,故总比例数会大于100%,见图2。

四、结果分析

从护理人员对当前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感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只是被动地接受工作,但绝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有工作量大的压力,所以没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对于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大多护理人员都认为病人太多、加床太多,工作环境差、太忙、太累等,因此在工作中也会缺乏热情。尤其是当前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使护理人员更多地充当了病人保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由于在诊疗过程中长期与患者接触是护理人员,造成病人的一些不满情绪首先发泄的目标也是护理人员。长期以来,造成了护理人员劳动量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状况。不少护理人员在调查问卷中表示了需要得到人文关怀的渴求,因此,笔者建议:要安排护理人员适当休假、合理休息、减轻工作负荷,理解护士,从而使她们得到关心等等。在此次调查的1558名护理人员中,有1274名护理人员提出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继续从事医疗行业,比例多达81.77%,足以说明护理人员执业心态上存在的压力。

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脑力劳动,而且对护理人员的体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大脑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焦虑、压抑的情绪无法及时释放,并且由于护理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其常常还需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突发情况,这使得护理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处于高压力状态。高压力状态下工作和生活既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也阻碍了医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②。护理人员长期的心理压力,可以造成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度的降低,久而久之,又造成了护理人员的紧张、焦虑、失望,形成了心理不健康(心理失衡),甚至产生抑郁症的表现。更有甚者,会造成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产生烦燥、冷漠、发牢骚、常常发怒、甚至言语和行动上产生过激行为等。近年来,由于工作负荷重和压力大的原因,某三甲医院离职护士达到总离职人数的45.88%③。再拿上述我们提到的事件来说,该护士的行为也许是平时工作压力大产生的行为;也许是其为患儿进行的“唤醒试验”,但操作过程中手法粗暴;也许是一起严重违反护理规范、丧失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事件。作为医院管理者,需要深刻进行反思,在规范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加强行业作风整顿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如何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释放工作中的压力,让他们身心愉快地为病人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注释

1周红伟.临床医生的压力来源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12(6):369-370

2朱丽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及干预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808

年轻护理人员 篇2

培养选拔工作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国有企业年轻领导人员培养选拔的历史背景、指导原则、成长规律入手,就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年轻领导人员的选拔培养进行简要探讨,并着重介绍了内蒙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借岗育才播种子—竞岗选才搭台子—轮岗炼才压担子—对岗评才给帽子”的年轻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四步法。

国以才立、企以才治。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发展离不开一支持续培养成长成材的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领导人员团队特别是年轻领导人员团队的牵引和支撑。****集团作为****的骨干成员单位,把培养选拔年轻领导人员作为加强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识才、选才、用才、评才,形成了年轻领导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工作,从2010年初,****集团就如何加强年轻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展开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工作中,召开了不同类型座谈会3个,走访了外市相关单位

4个,调研中国****工业集团兄弟单位和本公司成员单位共25个,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公司的235名中青年领导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课题。

一、年轻领导人员培养选拔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取决于一批又一批年轻领导人员的健康成长,需要向领导人员队伍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生力量。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年轻领导人员的培养选拔工作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领导人员,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责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地推进培养选拔年轻领导人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切实加强研究探索,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科学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实行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

干部强,则事业兴。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

企业、一个组织,其领导人员队伍特别是年轻领导人员队伍,从来都是立业发展之本。规范化的年轻领导人员选拔机制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三:

一是突破以往“论资排辈”的限制,对于留住人才,提高领导人员队伍质量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在激励手段较为单一的情况下,晋升提拔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人才留住的激励手段之一。二是领导人员年轻化是领导人员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年轻领导人员的增多一方面增加了组织活力,另一方面也对组织内原有人员构成了一种激励,形成了“鲶鱼效应”,提升领导人员队伍素质。

三是青年人在体力精力方面都更有优势,适应能力更强,对问题的反应也更为迅速。

年轻护士眼中的优质护理服务 篇3

1 转变观念

观念引领行为,思想决定行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提高护理服务的第一步。“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所开展的工作要一切围绕患者,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视患者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求的有机整体。在我们护理患者时,要树立人本意识,增强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用爱心、热心、细心、诚心护理患者,实施人性化的“因人施护”。患者的需要是我们服务的内容,患者的满意是我们服务的标准,我们要将“被动服务”的工作状态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服务”的状态,真正做到“视患者为亲人”,为患者着想,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争创“三好一满意”。

刘义兰[1]等经过调研得出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观点可归纳为6个方面:对患者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对患者的关怀;讲解与疾病护理有关的知识;及时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获得的良好感觉。这说明患者对优质护理有其独特的观点,即不仅是护士为患者做了哪些事(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治疗技术等),而且是做事时是否热情、主动、耐心、及时等,是否展示出对患者的关怀,以及是否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感觉等,是患者评价优质护理的标准。这提示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重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使患者的生理、心理、自尊、被爱等需求能被及时满足,这便是优质护理。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经常从患者角度看问题,微笑服务,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患者明确和隐含的需求,同时,不能将生活中不良情绪的刺激带到工作中,工作中要做到“五多”、“五心”、“五到”。“五多”即多看一眼,多说一句,多做一步,多帮一把,多想一下;“五心”即对待患者要热心,帮助患者要诚心,照顾患者要细心,患者住院要舒心,热情服务要有恒心;“五到”即眼到、话到、手到、腿到、心到。

2 细节决定成败

行为规范:塑造“白衣天使”形象。根据患者需要,我们在护士仪表、接打电话、来访者指引、出入院护理和接诊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不仅仅是工作形式的规范,更重要的是言行举止的规范,服务要面带微笑,举止文雅,端庄稳重,以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在语言、形象及接待上让患者满意,得到患者的信任,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在礼仪方面:护患沟通中对建立良好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的是注意外在形象。我们护士统一着装,医院及时为护士订购工作服、工作鞋,平时保持衣帽整洁;在操作时注意姿势,不仅节力,而且美观得体;有人来时,主动起立询问,微笑回答,合理使用肢体语言,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在文明礼貌用语方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文明用语是拉近护患距离的一把金钥匙,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得到患者的尊重,我们首先得尊重患者,这就是我们对患者尊重的体现。为此,我们常用“你好、谢谢、请”等,禁止使用忌用语。

做好生活护理:每天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两次整理病房,平时随脏随换,实行一床一刷套湿扫床,卧床患者根据压疮评分表评分后,卧气垫床全身减压、建立翻身卡、两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经常由护士给予床边洗头,无自理能力的患者由护士按时给予口腔、皮肤护理,定期修剪指甲、剃须。根据患者需求做到“三短六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采取便民措施:为了尽可能不影响患者午餐时间,我们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尽早为患者提供输液治疗。我科室吞咽困难或进水进食呛咳的患者较多,这就有不少保留胃管的患者,护士长安排了早晚班,保证了患者及时进餐。平时专人管理病房,一直在病房巡视,除了书写护理记录,把时间交给患者,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有利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知识的渴求,促进康复期患者肢体的功能锻炼,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大大减少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几率,减少呼叫铃声和输液靠陪人呼唤的现象,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构造和谐的护患关系,经常询问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协助输液患者或肢体活动不利的患者如厕,陪送患者行各项检查,减少患者跌仆的可能。病房走廊是患者及家属流动性高的地方,张贴科室及医护人员简介、中医治疗特色、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就医指南、健康教育小处方、出入院流程等。为患者提供便民针线盒、吸管等,每病房每日提供一份报纸,方便患者阅读,丰富患者生活。提供微波炉,解决患者热饭难的问题。

发挥中医特色:传承中医药文化,坚持中医药特色疗法,致力于中医特色护理,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传统理念,开展绿色医疗技术服务,走出了一条用中医药文化立院、用中医药特色兴院的新路子,开展了中药熏洗、中药湿敷、穴位按摩、拔罐、艾灸、中药涂药、耳穴按压、刮痧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强了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认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坚持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将出院的再次健康教育视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患者出院一周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指导、科普宣教、解答患者疑问、提示复查时间,使其尽快掌握一些家庭护理方法,解决其在家庭护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我们的关心由始至终渗透到护理各个环节,回访率达到100%,同时征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3 加强护理专业和专科知识的学习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单单依靠护理人员的细心与热情,最基本的是要把护理专业知识灵活、熟练的运用于护理工作中。过硬的护理专业技术是护理服务的生命线。患者住院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患者最期望的是自己的各项治疗护理能够精确无误地按时进行,因此要求护士做好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在护理中操作娴熟、技术精湛、责任心强、各项操作一次成功,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在健康指导中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耐心、细心的给予指导,因此,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非常重要。科室开展传教帮带活动,制定专科知识理论体系,开展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组织学习入院、住院的患者护理评估,学习呼吸机、胸外按压等,并不定期考核,提高了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促使刚调入科室的护士或新职工能够尽快掌握专科知识,促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管床护士每日参加医生查房,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而且能够学习到许多专科知识。

4 科室护士长管理

医院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院领导的正确决策,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精于管理,重要信息、决策有效的上传下达,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管理过程。因此医院的发展不仅取决于院领导的决策和管理,还依赖于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管理的成功与否。在护士长的管理下,大家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感受到我们是一支团队,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平日护士长合理弹性排班,实现满负荷工作,不会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病房除了总责护士协助全病房的管理外,还分两个护理组,并设有小组长,大家有各自的包干床,包干床位相对固定,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职称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这就保证了我们的护理质量。护士长关心大家日常生活,帮助大家排忧解难,使大家能更好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5 小结

医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病区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是一大趋势。我们的工作还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细节着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文明礼貌用语不离口,微笑爱心服务时时有,不断学习护理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护理工作是平凡的,要把“优质”做到位,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从时间上看,是最多的,从频率上看,也是最多的,因此,是最密切的,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在医疗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患者肯定选择服务最好的医院就诊,这决定了患者的回头率,尤其对于需要多次反复住院治疗的患者,赢得患者的信赖和认同。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得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提高了医院竞争力,同时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为医院的发展创造了最佳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优质护理服务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把工作做细做好,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士

参考文献

年轻护理人员 篇4

关键词:年轻护理队伍,护理安全,组织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患者的安危、医院的声誉[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院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近几年大量护理人才的引进, 使我院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缺乏层次, 护理队伍也日趋年轻化。年轻的护理队伍给管理者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保障护理安全?2006年我院护理部积极探索, 从实际出发, 严格加强对年轻护理队伍的安全管理, 通过2年的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1 护理队伍概况

我院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现开展床位400余张, 2007年门急诊量394 692人次, 住院6 052人次, 护理部有12个护理单元, 共有护士150名。全院护士年龄20岁~53岁, 平均年龄29.15岁, 平均工作年限8.99年;护理管理人员年龄28岁~47岁, 平均年龄37.4岁, 平均工作年限19.36年;临床护理人员年龄20岁~49岁, 平均年龄26.32岁, 平均工作年限5.17年。学历:本科12名, 占8.22%;大专98名, 占65.33%;中专及以下学历40名, 占26.67%。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 占1.37%;主管护师16名, 占10.96%;护师44名, 占30.14%;护士74名, 占49.33%;无职称14名, 占9.58%。

2 方法

2.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网络

2.1.1 建立组织

护理部建立护理安全三级管理网络,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一级管理者, 各病区护士长担任二级管理者, 各病区设一名护理安全员, 组成三级管理者。

2.1.2 制定职责

制定各级护理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并认真组织学习、讨论, 使各自明确职责, 积极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二、三级安全管理者每日巡查护理安全, 一级管理者不定期巡查护理安全。

2.1.3 鼓励上报安全隐患

各病区建立安全员工作手册, 要求护理安全员及时记录科室内的安全信息, 月底前上交护理部。记录内容包括事情发生的经过 (预知发生的事情) 、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护理部每月召开护士长、安全员工作会议, 以传达安全信息, 鼓励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

2.2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

按照江苏省卫生厅制定的医院整体护理评价标准, 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结合我院的实际工作, 充实和健全了护理工作制度, 包括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应急预案、防范措施, 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各科室各班护理人员职责, 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制度, 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疾病护理常规等, 并发放到各科室, 由护士长组织学习、考察。

2.3 抓好法律知识培训

近年来,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在护理工作中, 有些工作看似不涉及法律问题, 但如果处理不当或疏忽失误等, 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造成法律问题。针对护理工作中潜在性的法律问题及如何实现自我保护, 定期组织年轻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如医嘱执行和护理文件书写中的违规行为, 护理工作中的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侵权行为与犯罪等, 并举例讲解, 使每一名护士都能依法从护。

2.4 抓好业务知识培训

2.4.1 三基知识

护理部年初制定“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对全院护理人员分层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每月组织工作5年内的护士“三基”理论考试1次, 每季度组织45周岁以下的护士“三基”理论考试1次。按照“三基”操作规范, 加强操作培训, 每季度对全院护士操作考核1次。护理部不定期深入临床对护士进行基础操作、专科操作抽考。

2.4.2 急救知识

为了提高年轻护理队伍对危重患者的应急抢救技能, 组织各科室护士长进行急救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培训, 方法主要是边讲解边示范。培训结束后, 各护士长再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规范、熟练地做好操作。各科室培训结束后, 护理部组织操作考核, 要求人人过关。

2.4.3 专科知识

各科室每月制定专科业务学习计划 (每周1次) , 于月初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参加科室业务学习, 讲课结束后护理部抽查听课人员的学习效果, 授课人员接受听课者的咨询和提问, 讲课结束1周后护理部对科室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抽查考核。护理部有计划地安排护理骨干外出学习、进修, 回院后进行全院性的授课, 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

2.5 加强设备物资管理

2.5.1 仪器、药品

对于急救仪器、药品四定管理, 完好率要求达到100%, 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加强对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 剂量、剂型相似的药物分开放置, 并做醒目标记, 如:0.9%氯化钠、10%氯化钠、10%氯化钾。

2.5.2 一次性用品

为规范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制定了《一次性用品使用期限的规定》, 如一次性集尿袋、3M透明敷贴、一次性吸氧管等的更换时间, 并发放到各科室, 使人人皆知。各病区由专人负责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6 提高护士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2.6.1 培养超前意识

经常深入临床, 指导年轻护士用心工作, 根据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事先采取防范措施, 即“超前意识”。一旦发生突发情况, 立即按应急预案流程执行。

2.6.2 突发事件情景演示

为了使年轻护士在独立值班时, 面对突发事件能应对自如, 护理部组织各护理单元开展突发事件情景演示比赛, 内容包括危重患者病情突变、护理纠纷、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停水停电、停氧、过敏性休克、心搏呼吸骤停等情景演示。这项活动激发了年轻护士的表演热情, 同时提高了她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7 利用晨会开展安全提问

为了使安全问题警钟长鸣, 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了晨会分层提问。护士长利用晨会, 对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分层提问, 内容围绕近期本科室的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根据问题难易程度不同, 对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提问, 低年资护士回答不出时, 请年资稍高的护士回答, 最后由护士长作总结性解答。

2.8 应用安全警示标识

在治疗室、抢救室、治疗车、服药车醒目处放置“三查七对”温馨提示语。如“为了患者的安全, 请认真三查七对”, “您三查七对了吗?”“氧气使用中, 请勿吸烟, 谢谢配合!”。在特殊治疗的盐水架上挂上醒目标记, 如“膀胱冲洗”、“腹腔冲洗”、“鼻饲”等。应用安全警示标识以时刻提醒护士在各项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注意护理安全。

2.9 抓好新护士岗前培训

为了保障护理安全, 使新上岗护理人员能尽快适应我院的工作环境和临床要求,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护理部认真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实用性强。软技能包括护患沟通的技巧、护患纠纷的防范、护理与法、医护礼仪等;硬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和常见技术操作, 其中专业知识包括医院感染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理程序的应用、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应急预案等。培训采用了多媒体讲座、示教, 培训结束进行严格的考核, 合格护士方可进入临床实习阶段。

2.1 0 成立夜间护理备班队伍

我院各病区夜间只有一名护士值班, 且无工勤人员陪同, 无二线护士值班, 随着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 呈现出夜间护理力量薄弱的现象。针对这一特殊情况, 护理部组织了一支夜间护理备班队伍, 由3名低年资的护士组成, 每月一轮换。同时制定了备班人员职责: (1) 上班时在急诊科帮忙待命, 不得私自离开; (2) 各科室如有急需, 直接打电话到急诊科。备班人员接到电话后必须在5 min内赶到, 遇正在抢救患者时, 及时讲明; (3) 如有几个科室同时急需, 则由总值班视情况调度, 原则以急救为主, 遇重大抢救时通知护士长、护理部; (4) 备班人员移动电话必须保持畅通; (5) 备班人员的工作为帮助性质, 听从科室护士指挥, 协助配合, 避免因不熟悉情况而发生差错事故 (我院各病区物品的摆设基本相似) 。

3 效果

3.1 消除隐患, 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完善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使护理部能及时获得一些影响安全的隐患因素。安全员在记录安全信息时, 对尚未发生的事情, 不要求记录责任人, 这便于安全员开展工作, 使安全员的工作得到了病区护士的支持。护理部每月认真批阅安全员手册, 同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安全员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充分调动了安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每月底召开护士长、安全员工作会议, 给安全员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共同分享经验教训,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夜间护理备班队伍增加了夜间护理人员的力量, 减少了夜间一名护士抢救患者时的忙乱, 避免了抢救时病房“无人现象”, 满足了患者的需要, 保障了护理安全。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3.2 患者满意度上升

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 为我院赢得了医疗市场,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2005年-2007年度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1。

3.3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为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努力抓好年轻护士的专科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 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2006年以来我院年轻护士三基理论、操作合格率达100%;2007年我院在市卫生系统三基理论竞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名护士在市三基操作中荣获二等奖;15名护士荣获市“百名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4 讨论

4.1 健全的制度是年轻护理队伍安全管理的前提没有完善的制度, 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句空话。结合我院的实际, 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制度, 规范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使年轻护理队伍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无形中也培养了年轻护士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2 严格的组织管理是年轻护理队伍安全管理的关键护理安全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 更是全院护士的责任。护理部-护士长-护理安全员三级管理网络能使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之间互通安全信息, 建立了一种快速信息反馈通道。护理安全管理要求每一位安全管理者都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才能防患于未然。

4.3 有效的前馈控制是年轻护理队伍安全管理的重点对年轻的护理队伍来说, 安全隐患是普遍存在的。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是发生了护理差错后分析个人护理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2], 对个人原因加以惩罚, 而应努力思考如何减少、预防差错,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所引起的对患者的伤害。我院积极对日间、夜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前馈控制, 同时利用安全警示标识, 时刻提醒年轻护士在工作时要警钟长鸣。有效的前馈控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障了护理安全。

4.4 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是年轻护理队伍安全管理的保证护理安全中各项措施的执行和推广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得到保证[3]。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 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需要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应急知识, 面对护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因此, 必须加强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 护理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晓媛, 李洁, 王红梅, 等.护理安全管理重在隐患分析及安全防范[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6, 4 (2) :47~49

[2]陆莹.护理行为与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4) :11~13

年轻护理人员 篇5

关键词:卵巢癌,化疗,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近年来妇科肿瘤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子宫、卵巢对女性而言有特殊意义, 手术切除后容易造成内分泌系统失调, 影响生殖功能和性生活, 使患者自尊受损, 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其中年轻患者尤为突出。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护理工作中常规护理往往忽视患者的个性因素如年龄、性格、社会文化背景等, 护理效果不佳。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患者的心理需要为依据,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促进其身心健康。近年来本院重视对年轻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年轻卵巢癌患者30例, 年龄18~35岁, 化疗次数4~6次。文化水平:初中9例, 高中及以上21例。每次入院化疗前通过评估, 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中焦虑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 抑郁心理状态的评估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

1.2方法治疗过程中经过给予精心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患者全部顺利度过化疗阶段, 出院前再次评估均无焦虑、抑郁。跟踪随访, 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2 患者心理状况

2.1 否定偏执初期患者怀疑诊断错误, 不认为自己所患疾病通过手术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情绪波动大, 心理上不接受癌症事实, 不愿配合治疗, 造成病情治疗延误。

2.2 恐惧患者在化疗期间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疼痛、失眠、贫血等症状, 害怕肿瘤随时会夺去生命。卵巢癌容易复发, 导致化疗疗程长, 恐惧治愈率低。同时年轻爱美女性恐惧化疗脱发、色素沉着和使用激素药物而影响改变自身形象。

2.3 焦虑和抑郁患者手术后因生理缺陷, 经常自卑, 自认为是个不健全的人, 不愿与人交流, 担心遭到丈夫、朋友和周围人群的嫌弃。这些因素导致年轻卵巢癌患者易发生抑郁与焦虑, 其中以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较为明显。杜娟等[1]指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与焦虑得分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 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年轻卵巢癌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心理较中老年患者严重, 同时文化程度高者 (高中、大学) 抑郁与焦虑心理较文化程度低者 (小学、初中) 严重。由于术后辅助长期化疗, 需要得到照顾, 对于一些责任心很强的患者, 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会使其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此外, 一部分患者家庭经济能力差, 常因巨额医疗费用使患者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3 护理干预

3.1 护理人员的支持性干预

3.1.1 加强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 对于其在化疗中出现的不适反应, 应予以及时的问候和解释, 尽可能地满足其正当需求,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责任护士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态度要亲切, 言语要通俗易懂, 对心理承受能力强者, 应着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对心理调节能力差者, 则要予以多关注, 多主动沟通, 热情、耐心地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对于偏执性患者, 护理人员应接受患者呻吟、易怒等行为反应, 注意其心理状态的变化波动, 帮助患者保持较为平稳的心境, 允许其表达内心感受, 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此外, 护理人员应该多鼓励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培养良好的抗病信心, 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2]。

3.1.2 加强健康宣教当患者不了解自身疾病时会加重否定和焦虑心理, 不愿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对其做好卵巢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如诊疗常识, 化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正确处理, 睡眠, 运动, 性生活指导及情绪管理等, 减轻患者的无助感,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适应。因为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个性特质、学历水平、认知能力等有针对性地讲解。对于认知水平低、学历低的患者采用图册、录像资料等直观方式更有效, 同时也可以将家属纳入健康教育计划内, 与患者一起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3.1.3 指导行为训练放松练习是一种自我暗示性的呼吸、冥想训练。从最基础的呼吸练习开始, 如患者能很快的领会放松训练的方法和内涵, 可指导其练习瑜伽动作。训练时应注意环境安静, 光线柔和, 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并选择舒缓合适的音乐。责任护士教会患者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如回忆美好的经历, 聆听喜欢的乐曲, 想象愉快的场景, 情境等。放松练习总体原则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最终让患者的神经肌肉得到最大的松弛。

3.1.4 做好随访工作护士每季度按患者的年龄, 疾病诊断, 发病时间来整理归类患者资料。可将近一季度内年轻卵巢癌患者组成一个小组, 由相关医护人员定期开展疾病的康复知识讲座, 组织这些同病种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健康活动, 及人际、家庭交流相关内容的讨论, 使得患者之间能自我宣泄, 交流抗癌经验, 分担苦恼及相互支持, 使患者完成从受助者到给予者的角色转变, 从而获得归属感, 维护其社会功能作用。出院后, 做好电话随访或家访工作, 多给予关心, 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3.2 家庭与社会支持患者最直接的精神支柱来源于家庭。赵金凤[3]提出通过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心理干预中来, 如帮助患者宣泄不良心理情绪, 提供感情支持与寄托等, 能使其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有效缓解。家属应多陪伴, 多协助患者日常活动, 如关心其饮食和身体状况, 鼓励其适当进行身体锻炼等。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患者心灵上最大的安慰, 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家属避免在患者面前宣泄不良情绪, 维护好家庭关系并最大限度的给予经济支持, 使其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年轻卵巢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强烈, 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患者身边的领导、同事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工作单位和谐, 充满人文关怀能促使患者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指导患者主动寻求社团、工会的帮助, 逐渐融入正常的社会活动。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亲人的呵护可增加肿瘤患者的适应性行为, 有效减轻孤独和抑郁心理。

4 小结

妇科卵巢癌患者术后需要化疗, 由于生理功能的特殊性, 家庭的稳定性, 甚至生命的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着心理障碍, 尤其是年轻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 对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有效沟通、行为放松训练、情感支持、鼓励等, 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治疗而取得良好效果。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提高年轻卵巢癌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状态, 有效改善抑郁与焦虑状况, 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心理护理是综合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现代护理理论和临床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领域, 系统优质的心理护理在提高综合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娟, 雷岸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J].西部医学, 2014, 26 (5) :675-677.

[2]徐从蕊.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1 (10) :912-913.

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口腔护理探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患儿258例 (400颗) , 男134例, 女124例, 年龄7~10岁, 平均 (8.5±0.7) 岁。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儿创伤牙均为冠折年轻恒前牙, 均以X射线片诊断为准, 患儿牙根未发育完全, 根尖孔未闭合者;家长能够按时复诊, 并同意参与调查[3]。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儿均排除非初诊患儿, 排除在外院已经处理过的患儿, 排除创作牙根已经发育完成;排除家长不愿意参与调查的患儿。

1.4 方法

治疗和护理前了解牙外伤情况, 检查判断牙髓状况, 并拍X线牙片, 观察牙根发育状况, 有无根折和根尖周组织病变。

1.4.1 单纯釉质折断牙的护理

在患儿确诊后, 直接采用树脂材料加以修复处理。

1.4.2 牙本质暴露未露髓的护理

给予患儿间接盖髓术处理, 断面用生理盐水清洁, 干燥后用光固化氢氧化钙或玻璃离子覆盖暴露的牙本质, 酸蚀后用光固化树脂修复, 采用DYCAL垫底, 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或者用树脂粘接法将牙冠端粘接复位处理。

1.4.3 冠折露髓且牙髓部分坏死的处理

给予患儿活髓切断术处理, 首先例行局部麻醉, 将部分感染的牙髓切除, 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可恢复原状, 也可只覆盖牙本质断面, 以防脱落。4类外伤引起牙髓病变, 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先去除根管内感染牙髓, 断面用VITAPEX糊剂覆盖, 磷酸锌黏固剂垫底, 修复外形采用复合树脂。

1.4.4 冠白露髓且牙髓全部坏死的处理

对于这一类的患儿多采用根尖诱导术处理, 预备根管, 并消毒, 然后将VOTAPEX糊剂填入根管内, 接着采用药物加以诱导, 暂时充填表面, 每3个月复查1次。

1.5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标准:患儿创伤冠折牙树脂修复未脱落, 无根尖牙周炎、牙髓炎等症状, 经X射线片检查, 患儿牙根发育正常, 原有病变明显好转, 根尖周无病变。失效标准:患儿创伤冠折牙树脂修复脱落, 并伴有根尖牙周炎、牙髓炎等症状, 经X射线片检查, 患儿牙根发生病变, 原有病变无好转, 牙根停止发育, 牙齿丧失。护理效果:好评,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口腔护理要求执行, 均达到标准;中评, 护理人员部分按照口腔护理要求执行, 部分达到标准;差评, 护理人员未按照口腔护理要求执行, 均未达到标准。护理满意度=好评率+中评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12.0统计软件完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儿成功率比较

不同护理方案, 治疗成功率也会不同, 总体治疗成功率为89.0%, 见表1。

2.2 各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四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全, 而牙根继续发育的根本条件是有活力的牙髓。年轻恒牙根尖血循环丰富, 具有较多的细胞成分, 组织活力旺盛, 有极强的抗感染能力及修复能力, 经过科学治疗, 易成活, 能够大大提升治疗成功率。年轻恒前牙创伤冠折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创伤类型, 多见于7~9岁的儿童, 年轻恒前牙创伤冠折主要分为单纯釉质折断、釉质折断暴露牙本质和冠折露髓。由于儿童活动性强, 自身防范能力低, 极易发生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4]。由于年轻恒前牙创伤类型多, 这对于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 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性别, 也会对治疗和护理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

3.1 成功率

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 要根据患儿基牙情况、创伤情况, 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 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护理方案, 治疗成功率也会不同, 总体治疗成功率为89.0%, 在治疗中根据患儿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大大提升了临床效果。

3.2 护理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四组不同情况的患儿护理效果无显著差异, 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所以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 减轻患儿的痛苦, 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患儿的口腔护理较为复杂, 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耐心和责任感, 悉心护理, 保证患儿口腔护理的效果。

3.3 创伤类型影响

不同的创伤类型, 其修复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 以直接修复术的护理效果最高, 主要由于牙齿损伤小, 牙髓受到感染率低, 且牙齿缺损不严重, 患儿无疼痛和不适感, 护理容易, 脱落率低, 修复率高。活髓切断术成功率要相对低于直接修复术, 在手术治疗中, 需要患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通过局部麻醉处理, 患儿无疼痛, 比较合作, 难度中等, 最大程度地将感染牙髓切除, 降低了术后牙髓感染和术后脱落率, 这也是护理效果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为84.5%, 也是失败率最高的一种, 主要原因可能是牙本质暴露, 疼痛度加大, 牙齿敏感, 合作程度高, 护理难度加大[5];加上开放的牙齿长期暴露, 口腔中的细菌易造成感染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护理效果。

3.4 护理体会

(1) 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保证患牙充分休息, 不吃冷硬食物, 并交待患儿及家长术后注意事项, 到3个月后, 按照复查, 一旦发现牙齿变色、牙根出现病理变化, 牙齿肿痛等症状, 必须要及时就诊; (2) 严格遵循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要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注意事项, 必要时定期打电话随访, 促使患儿遵照护嘱, 提高成功率[6]。

年轻恒牙由于根尖发育未完成, 外伤冠折后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及时正确地治疗外伤牙, 并给予科学护理, 对于保留牙功能及、颌面的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护理配合度直接影响到恒前牙治疗的成功率, 通过科学、优良的护理操作, 能够最大限度地配合医生避免牙齿和牙髓的感染, 有效地控制患儿的医疗配合行为, 为患儿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提供有效条件。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8例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患儿,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四组, 直接修复术组 (40例) , 间接盖髓术组 (60例) , 活髓切断术组 (82例) 和根尖诱导术组 (76例) , 分析各组治疗成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方案, 治疗成功率也会不同, 总体治疗成功率为89.0%, 四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效果良好。结论:针对年轻恒前牙创伤冠折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 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 改善预后。

关键词: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郭雯瑾.两种方法在儿童恒前牙外伤固定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甘肃医药, 2016, 35 (2) :124-126.

[2]张政, 文春丽.恒前牙外伤冠折后断冠再接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15, 19 (11) :2175-2176.

[3]孟玲娜, 沈兰花.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 2015, 6 (4) :73-75.

[4]Soares A J, Souza G A, Pereira A C, et al.Frequency of root resorption following trauma to permanent teeth[J].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15, 57 (2) :73-78.

[5]施茜, 蔡劲, 姜绪红, 等.口腔颌面外伤救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9) :75.

年轻护理人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科收治患者16例, 年龄20~38岁, 术前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Ib期5例, IIa期8例, IIb期3例, 均行宫颈癌根治术+腹膜阴道延长术。

1.2手术方法

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 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分离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与子宫直肠反折腹膜时尽量保留较多的膀胱与直肠浆膜反折腹膜, 切除子宫及阴道上段后, 将子宫膀胱反折腹膜缝于阴道残端前壁;将子宫直肠反折腹膜缝与阴道后壁;然后将膀胱后壁与直肠前壁之浆、肌层连续缝合至适当高处使残留的阴道得以延长[2]。

1.3 术前护理

1.3.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心理变化, 根据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疏导, 讲解一些手术成功的病例, 以增加其信心, 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3.2 阴道及肠道准备及术区皮肤准备

(1) 术前3 d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 1:5000高锰酸钾阴道冲洗3 d, 2次/d, 术前一天下午给25%甘露醇1:4比例口服导泻, 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以排空肠道积便、积气。 (2) 术前1 d术区备皮, 注意脐部护理, 全身沐浴。 (3) 准备阴道模具。

1.4 术后护理

1.4.1 病情观察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 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3) 注意有无疼痛、呕吐及发热等发生。 (4) 观察会阴情况, 有无异常分泌物。

1.4.2 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7~9 d, 每天更换尿袋, 1:5000高锰酸钾会阴擦洗, 2次/d, 保持会阴清洁, 预防泌尿系感染, 保持尿管通畅, 观察尿管、尿色、尿量, 拔管前3 d, 尿管定时开放, 每2~3小时一次, 锻炼膀胱功能, 拔尿管前应测定残余尿, 若残余尿<100 ml, 说明膀胱功能恢复, 可拔尿管, 如残余尿量>100 ml, 则继续保留尿管至残余尿量正常。

1.4.3 阴道的护理及模具的放置

术后正确放置阴道模具, 防止阴道缩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 准备2个3~9 cm的木制阴道模具, 外套一层避孕套, 消毒后备用, 术后一天取出填塞的纱布, 用0.5%碘伏清洁外阴, 再用甲硝唑溶液冲洗阴道, 置入已消毒的阴道模具, 严格无菌操作, 模具每日更换1次, 连续3 d。更换模具时, 观察阴道弹性、颜色、有无渗血等, 阴道模具放置期间应告知注意事项及预防感染的措施, 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因腹压增加而使阴道模具脱出。

1.4.4 出院指导

防止成形的阴道挛缩, 手术后需放置阴道模具半年, 因为半年内周围的结缔组织仍有回缩的可能, 因此教会患者阴道模具的消毒方法、放置方法和注意事项。出院半年避免重体力劳动, 不宜举重物及长时间站立、行走。咳嗽时及时治疗, 排便时用手轻压阴部, 以防模具脱落, 如模具脱落, 应消毒后及时回纳, 术后1月复查。

2 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术后追踪随防2~12个月, 全部患者阴道及延长部均能容纳2横指, 阴道长度10~12 cm, 应用阴道模具支撑阴道, 无粘连、狭窄发生, 术后16例均能完成正常性生活。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浸润的性质直接蔓延累及阴道者较多,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切除部分阴道, 使阴道变短, 多数患者感觉术后阴道狭窄、变短、弹性降低,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宫颈癌普查工作的开展, 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均普遍下降, 但年轻宫颈癌国内外有所上升[4]。年轻宫颈癌患者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先天性无阴道开腹式腹腔镜手术中以腹膜代替阴道成形的一些成功经验[5], 因腹膜为自体组织, 无排异反应, 并且柔软、光滑、湿润、弹性好, 可使阴道延长部位切口易愈合, 不易挛缩和粘连等, 国内外一些临床医生开腹行宫颈癌根治术时行腹膜代阴道延长术, 保证阴道有足够的长度, 使患者术后能保持正常的性生活。

通过对16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积极充分地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 使他们能解除各种顾虑和不良心理, 获得患者信任, 积极配合手术。术后给予严密病情观察, 及时认真执行医嘱, 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 使患者对日后生活充满信心,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也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泽毅.子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 39 (3) :213-215.

[2]陈忠, 胡泳, 曾宪端.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的临床观察[J].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7, 2 (3) :199.

[3]林卫江, 柳小春.阴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杂志, 2004, 4 (7) :66-67.

[4]章文华, 李楠, 吴令英.重视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J].浙江肿瘤, 2000, 5 (2) :40-43.

年轻护理人员 篇8

关键词:护理干预,年轻直肠癌,造瘘,心理压力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是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并发的癌症[1], 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加, 而其中一部分是低位直肠癌, 需要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以达到根治目的。直肠癌术后造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 由于直肠癌造瘘改变了患者的排便途径, 严重者甚至排便不能自主控制, 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 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肠造口患者存在很大的顾虑和思想负担, 既要面对癌症的挑战, 又要承担人工肛带来的不变和巨大精神负担, 而近些年来癌症年轻化的程度正在加深加重, 有研究表明越年轻的癌症患者心理压力越大。因此, 对肠造瘘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情绪变化, 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促使患者从不良情绪向积极、乐观、平和的情绪转化,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住院患者中抽取2007年6月-2013年12月行直肠癌造瘘的40岁以下患者7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 其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20~30岁8例, 30~40岁32例, 腺癌28例, 黏液腺癌8例, 鳞癌2例, 未分化癌2例, 已婚38例, 未婚2例。对照组38例, 男20例, 女18例, 20~30岁7例, 30~40岁31例, 腺癌26例, 黏液腺癌7例, 鳞癌3例, 未分化癌2例, 已婚37例, 未婚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婚姻、肿瘤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1) 入院宣教。 (2) 直肠癌的基本知识。 (3) 术前的准备。 (4) 手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5) 伤口和造瘘口的护理;常于术后第3天瘘口开放, 采取左侧卧位, 预先用塑料薄膜与腹部切口隔开, 防止腹部切口污染[4], 应注意观察造口及粪便的性状, 防止造瘘口受压,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但忌用酒精和粘性太强的胶布等[5]。 (6) 饮食护理。 (7)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8) 出院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 由专人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知识宣教, 干预到患者的自我护理、饮食和运动等康复性训练中,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训练方式[6], 内容包括: (1) 认知干预。评估患者及家属年龄、文化程度、对本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和接受能力, 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诱发因素, 通过调查患者及家属的知识获得方式, 出院后健康教育咨询方式, 入院、住院、出院后健康教育内容和心理需求进行调查, 掌握其健康要求和心理需求, 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和家属采取因人而异的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知识缺陷情况,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直肠癌造瘘的相关知识、人工肛对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意义, 化疗的不良反应, 提供成功的病例告诉患者人工肛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勇敢的面对现实。 (2) 行为干预。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人工肛袋, 观察造瘘口颜色和情况, 防止造瘘口周围发炎, 避免臭味和粪便外溢。教会患者自己培养排便意识, 有便意时指导患者增加腹压进行排便, 每天定时排便, 进食定时定量, 使肠蠕动形成一定的规律, 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 心理干预。癌症是一种身心疾病, 它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7]。年轻的直肠癌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人工肛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 使患者感觉孤独、无助、自卑、绝望、情绪压抑, 不愿与人沟通, 不敢面对现实, 怕别人讥笑, 担心失去亲人的关爱。了解患者心理活动的变化特征、患者的需求与想法及患者关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疏导, 采用一对一的讲解。年轻的患者存在正常的生理需求, 心理因素往往诱发和加重患者性功能障碍, 如男性患者往往会因对病后或治疗后性能力的担忧和恐惧而造成勃起障碍;女性患者因形体上的缺陷产生紧张、排斥等心理。对这类患者应努力纠正其对疾病以及自身的错误认识, 以排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过夫妻生活时用一次性肛袋黏贴好造瘘口后, 可带一个松紧适宜的腹带遮盖造瘘口, 并指导家属做好的配合工作。在干预中, 重点是让患者明白错误观念, 并学会与错误观念做心理斗争的方式, 学会与错误观念和行为进行内心辩论的方法, 努力使此种方法强化[8]。 (4) 培养患者的兴趣和爱好, 患者在住院期间,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 应多于邻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 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如绘画、书法、下棋等, 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以增进人际之间的交往[9]。治疗结束后再次调查两组患者的压力水平, 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前后压力的差异。

1.3 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有多种, (1) 利用健康教育问卷, 该问卷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和12道题目, 调查患者对直肠癌的了解和认识。 (2) 利用兰德思库-压力情绪管理--测评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包括90个条目, 共9个分量表, 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资料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各水平的压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健康教育后, 观察组的压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3.1直肠癌被确诊后, 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了解肿瘤的相关知识, 常表现出剧烈的心理变化, 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笔者通过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了解直肠癌的治疗经过及手术的意义[10], 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 同时采用行为治疗原理使患者获得新的认知。认知行为理论认为, 能扰乱患者精神的东西, 主要是患者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评价, 患者在行为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 认知上的缺陷得到改正后, 不良情绪和行为也会相应好转[11]。

3.2护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 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减轻患者焦虑和压力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 护理干预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的有效手段[12]。根据观察组患者的健康需求、心理压力和引起心理压力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实用性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压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压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的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压力情绪。

由表1和2可见, 入院时两组患者压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观察组由于患者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了解了直肠癌造瘘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 掌握了手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意义, 理解化疗的不良反应, 并能配合治疗, 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压力。而对照组患者, 只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 缺乏相关系统的知识, 就很难应付术后产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

上一篇:热镀锌技术下一篇:环保能源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