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部门

2024-07-14

卫生监督部门(精选十篇)

卫生监督部门 篇1

1 提高管档人员的业务水平

1.1 注重卫生监督档案的组织建设和内容

我局卫生监督的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是局领导重视的结果, 卫生监督局领导非常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 建立了处长负责制, 由2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 各职能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1名为具体责任人, 以综合档案室为中心, 各职能部门为主体, 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的管理工作模式。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每年召开例会,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汇总本年度档案归档情况。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领导支持, 经常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我局档案室进行工作指导, 并将档案管理纳入了卫生监督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 使局和处室档案工作层层有落实、件件有保障。其中内容包括:科研、文书、会计、基建、设备、老干部健康等档案的管理等。

1.2 加强、完善、修订档管制度

依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局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 我们修订了原有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使我局的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切合实际, 增强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职责更加明确。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 包括对计算机管档的培训学习。

1.3不断提高管档人员的综合水平

卫生监督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精通业务和善于管理的高素质人员。因此, 要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不断增强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求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文化修养, 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勇于用创新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1]。近年来, 由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卫生监督各处室的业务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牢固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仅要加强档案管理知识、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学习, 同时还要根据卫生监督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我们通过参加卫生监督业务的培训、自学、学术交流等多渠道的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了管档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还积极的与先进单位联系, 了解档案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 积极为管好我局的档案工作服务,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综合水平。

2 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单位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 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不仅要求设备配置现代化, 还要求管理标准规范化, 管理技术及管理思想现代化, 这样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卫生监督领导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近年来加大了对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增加了档案的办公用房, 配置了计算机, 打印机等设备, 并要求按上级计划方案对档案室进行了重新改造和布置。我们利用计算机完成了档案一体化管理, 计算机辅助立卷, 档案各个内容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档案软件管理, 档案库房管理等, 从而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单位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图像、手稿、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不同载体的档案以数字形式存入计算机, 对档案进行综合处理, 使利用者能随时查询文字、照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从而改变了传统档案都是平面的, 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载体的信息相互分离存储, 难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局限性, 促进了档案管理和处理效率。

3 增强档案管理服务意识

3.1 改变旧模式

个人认为:档案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档案人员要改变传统的旧工作模式, 打破过去的“重管轻用”的陈旧管理方式;增强服务理念, 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2]。我们积极争取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主动积极的开展档案咨询和整理或梳理, 做好分类存档,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服务, 为卫生监督的科研提供服务, 为老干部健康提供咨询, 因此对所有文件资料目录进行计算机录入, 充分发挥单位档案的信息资源功能。

3.2 注重管理, 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

服务是工作的主题, 做好服务工作始终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宗旨。档案管理, 为卫生监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这样才能显示档案的重要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 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 是目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和根本。我们还要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最直接的和间接的服务, 包括医学健康教育的服务[3]。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 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细致工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注重并促进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牢固的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确保卫生监督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兆祦.档案管理学基础[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4.

[2] 高金宇, 唐明瑶.档案管理实务[M].科学出版社, 2010:9.

侦查监督部门做法 篇2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理论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学习经验交流和成果汇报。使得每名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民主政治观、司法公正观、办案效率观、职业廉洁观,保障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尤其是在新刑诉法颁布以后,科长带头学更是激发了同志们的学习热情,为新刑诉法的顺利实施提前热好身。

2、严把逮捕关,提高办案准确率.在审查逮捕案件时,做到既收集和审查有罪、罪重的证据,对侦查机关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的,坚决依法追捕;同时又通过收集和审查无罪、罪轻的证据,对不符合法定逮捕的,依法不(予)批准逮捕,从而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对于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嫌疑人坚决作出逮捕决定以遏制其所具有危害性在社会上继续蔓延,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

3、加大立案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拓宽立案监督渠道,严格审查案件事实,针对提出立案监督的案件注重对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方面的说明,以理服人。严把受案关,受案时注重发掘可能存在的立案监督线索,注重从内部、从已办案件中发掘案源,今年我院反贪部门侦查报捕的一个贪污案件中,通过对案件的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存在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情况,并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监督立案。及时监督公安机关重新立案,让受案成为立案监督的第一关口。在查办监督案件时,采用“三个监督”跟踪案件进度,保障立案监督成效。通过监督侦查取证措施、监督适用强制措施、监督结案情况,防止和纠正侦查机关消极侦查、随意撤案、以罚代刑、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

4、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案件监督管理;必要性;困境;对策

随着检察机关的业务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有限的办案效率、内部监督的薄弱、不合理的分配问题已成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检察机关着眼于自身的制度建立,通过设立案件管理部门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检察工作流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办案效率,以达到加强办案质量的目的。

一、设立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我们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办案质量。随着依法治国和人民法律意识的执政战略的深入发展,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级党委和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希望检察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而且还要自身监督。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自身监督:一是在案件数量的激增的情况下,办案质量存在较大隐患;二是管理链条长,信息反馈比较慢,容易失真,是不利于检察官把握大局、宏观决策;三是缺乏专门部门对案件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环节上存在脱节现象,容易产生管理“真空地带”;四是业务部门是一种自我封闭管理,办案过程缺乏同步跟踪监督,办案行为存在随意性。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适当分离办案权和管理监督权,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变自我管理、线条管理为第三方监督,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案件管理机构。

案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实行统一受理、流程监控、案后评查、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综合考评等,对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办案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成立案件管理中心,负责检察业务流程监控、办案质量监督、赃证物管理、信息分析反馈等工作,这是检察机关推进案件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有益尝试,同时也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执法规范化和透明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的战略举措。

二、现阶段案件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1)对案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案件集中管理与检察业务工作结合不慎紧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疏于重视。案管部门的成立使长期以来“纵强横弱”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将各部门案件进行集中统一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于习惯旧有的管理模式,对这一新事物的产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对案管部门职责的认识具有局限性,认为案管部门就是一个“大内勤”,是将各业务部门的内勤工作简单相加,由各业务部门自行受案转变为在受案大厅集中统一受案,再将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归总呈报,而忽视了案管工作的监督、参谋职能。另外,对案管部门职能的认识具有狭隘性,认为案管部门只是管理案件,忽视了案管工作的服务职能。实际上,案管部门尤其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案件管理系统对办案环节及案件流转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对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并督促纠正,杜绝超期办案,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

(2)基础保障力量不充足。相对于其他检察业务,案管业务是新发展起来的,整体来看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案件管理工作的性质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熟悉各项检察业务以及具有较高的法律水平,否则就会出现监督管理浮于表面的情况,而部分基层院在人员配备上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比如,现阶段改革试点院案管部大都数都没有配备专司案件质量评查的主办,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员力量不够,导致案件质量评查的效果与预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基层院检察人员骨干力量多集中于刑检、自侦等业务部门,人才衔接不畅顺较为突出,也为案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案件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当前,在内部案管部门与公诉、侦查监督等部门的网络系统虽已相互连接,但是缺乏一个总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来从总体上控制案件流转,使得各业务部门大多数数据、报表要手工操作,案件信息重复输入,案件监督、案件预警还需要人工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案件管理软件尚不完备,在外部公检法办案系统不能相互联通、共享信息、传输文件,使得案管部门没能很好地发挥全流程监控职能,对办案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即使实行网上监管的单位,网上跟踪监督还没有能够做到全程、同步。有的地方自行开发了案管软件,但各自独立,互不相容,缺乏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来从总体上控制案件流转。对执法办案信息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管工作的充分开展。

三、完善现阶段案件管理工作的对策

案件管理部的设置使得案管工作在整个检察机关内部的地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增强了案管的权威性。针对现阶段案件管理部发展现状,为了加强其机构建设,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增强案件管理意识。基层检察院要充分认识案件管理工作对推动检察业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高检院、省院关于加强案件集中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上来,加强案件统一管理意识。一要加强宣传动员和检查督促,增强各办案部门自觉接受监管的意识,严格制定案件集中管理的各项制度,支持案件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二要明确案件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对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办案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和动态监督,发挥案管部门“监督、管理、参谋、服务”的功能。三要加强案管工作人员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升其政治法律素养与服务意识,为执法办案服务。四是加大对案管工作的投入,及时投入和补充相应的办公设备等后勤保障。

(2)加强培训,明确案件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根据新的《刑诉规则》,案件管理部门一项基本的职能就是对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案件进行管理,督促办案部门遵守办案程序、办案期限,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增强检察工作的公信力。同时,应当提高案件管理部门对侵害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行为进行监督,如办案部门未依法及时告知当事人相关事项、不及时送达案件文书等而引起的新的上访事件的发生。基层检察院应加强文书由案件管理部门监管的职能。因为案件文书作为执法办案重要节点的反映和体现,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密切相关,在刑事办案中,诉讼程序的推进或者终结一般都是以文书作为载体和体现。涉案财物的管理历来是基层检察机关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易发的环节,把涉案财物单独分开由案管部门管理,实现了扣押与保管的分离,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也降低了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几率。

卫生监督部门 篇4

一、工会在卫生监督部门履行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会往往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财务管理上, 对财务工作也是仅关注于收缴工会经费的局面, 明显缺乏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财务主管领导更缺乏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法律的培训与指导;此外, 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经费短缺、职业病的危害巨大, 在做出行政处罚时, 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由于在卫生监督部门编制的限制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会并未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账户和会计机构, 也缺乏专职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的工作常常繁杂、种类多, 并伴有多项医疗、维权、后勤等多项兼职工作, 有的将临时人员拿来充当, 这些人往往未经相应的会计从业培训, 导致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二、有效发挥卫生监督部门工会作用的对策

卫生监督部门工会在履行职责方面尚存在上述问题, 那么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就要多措并举完善工会职能、提高其履职能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建好“职工之家”, 增强单位凝聚力

卫生监督部门的设置就是为预防疾病、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并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法令、条例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违反卫生法规的条件加以严肃处理。在本部门就职的工会人员要自觉激发主人翁意识, 可定期组织部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品茶、去KTV娱乐、摄影比赛和书法大赛等,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 不少工会组长主动配合科室主任, 带领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和完成各项任务, 这样职工的凝聚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从而带动了职工对相关部门督察和各项卫生监督的劲头, 更好地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二) 关心群众疾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国家重视和保障人权, 各级单位的工会组织要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是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的根本, 若不能充分做到这一点, 则会大大丧失工会在本部门的作用和功能;此外, 对于卫生监督部门工会而言, 要自觉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并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用党的正确、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作为检验工会工作落实情况的标准;工会要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想职工所想、思职工所思;要把职工的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民主参与权和就业权放在维权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时要经常与职能部门发生利益上的矛盾, 这个时候工会干部应当敢于为职工说话、敢于为职工办事、全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自觉履行职责、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并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这样才会更直接地发挥工会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作用。

(三)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创建卫生监督部门特有的安全文化, 提高全体职员的监督检查素质和安全意识

因卫生监督部门要承担着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监督主体任务, 故对该部门的工会发挥其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包含安全管理、安全体制、员工技术业务素质、领导者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管理理念等多项内容, 要创建部门的安全文化, 最主要的就是要用最新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规章指导职工开展卫生监督工作, 定期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让其认清形势、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规范、避免事故的出现、将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尤其在现场开展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时, 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 特别是对所辖地区的食品生产、经营和服务企业经常性开展卫生监督, 并对水产品、粮食、植物油、糕点和保健食品的合格率展开详细抽查检测, 扩大卫生监督覆盖率、提高食品合格率、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工会有效组织职工执行任务、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 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四) 积极关心职工生活, 提高其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

坚持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当职工因公生病住院, 要及时探望、慰问;工会主席等部门领导要经常走访、调研困难职工家属, 并为其送上代表全体职工心意的抚恤金;部门应当尽快解决正式入职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尽快缴纳“五险一金”;开展职工子女入学、转学等帮扶活动, 办理好外地职工及其子女的户口迁移;并强化劳动卫生监督, 对本地常见的职业病及时督察, 比如耳鼻喉类疾病和尘肺病等, 并建议相关患者职工住院治疗, 对本地高耗能、存在有害生产环境因素的重工业企业实施重点卫生监督, 检查其健康体检率, 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此外, 工会领导层要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需要重点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的企业的第一手材料信息, 对卫生监督不达标的项目要尽快叫停, 将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三、结语

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会从业人员就要自觉维护职业健康、从多方面维护职工利益、并努力转变工会职能, 把参政、议政、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为职工提供各方面的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当成工会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来抓, 这样才能充分履行本部门的社会职责, 也才会真正发挥工会在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摘要:对于卫生监督部门而言, 加强工会建设、切实履行工会职能, 对于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本文旨在就当前卫生监督部门工会履行职责时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重点对其如何在该部门发挥作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卫生监督,工会作用,部门

参考文献

[1]张红, 张庆生.浅谈医院工会如何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2]付秋荣, 郑伟民, 刘茜.探讨改革开放中医院开展工会工作的方法[J].山东大学医学院, 2010.

[3]张广阅, 李天庆.更新观念办实体, 务实创新求发展[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卫生监督部门 篇5

关键词:侦监 审判中心主义 检察应对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来,“以审判为中心”成了刑事诉讼领域中讨论的热点,这一制度改革的推行给刑事检察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逮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侦查监督部门面对审查逮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侦监工作定位,突出审查逮捕的关键性作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值得深思。

一、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认识

“以审判为中心是在一系列冤假错案陆续被披露、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对各界避免冤假错案吁求的一种宏观上的制度回应。”[1]传统的刑事诉讼实行“以侦查为中心”,法庭审判主要依据侦查机关收集的在卷证据,显然这种诉讼制度不利于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公正。“以审判为中心”可以视为对实践中“以侦查为中心”现象的反思与革新,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目标,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必须保证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与实践的检验,并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

“审判中心体现了刑事司法规律,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是严格司法的题中之义。”[2]该项改革对于检察机关侦监部门审查逮捕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侦监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侦查监督部门面对“以审判为中心”,必须严把案件质量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坚持疑罪从无,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立足“以审判为中心”,必须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对侦监工作的新要求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然给侦监工作带来执法理念、工作定位、证据标准、侦捕诉衔接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

(一)进一步牢固树立“疑罪从无”等刑事司法理念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司法理念也在转变,由“以侦查为中心”到“以审判为中心”,从“打击犯罪为主”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彰显了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基本一致。“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监督部门不断转变刑事司法理念,在办案中牢固树立并践行“人权保障”、“疑罪从无”等理念。要求在正确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在个案的探索中,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形成内心确信。

(二)准确把握侦监工作定位,突出审查逮捕的关键性作用

“从程序法上说,逮捕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性措施,审查逮捕是检察机关除职务犯罪以外的所有案件介入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是起诉、审判的源头。”[3]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情况看,主要存在证据质量差、入罪门槛低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监督部门始终严格依法办案、恪守法定标准,发挥好审查逮捕的把关作用,为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监部门办案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提升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一方面,需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对案件中认定构成犯罪的证据体系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论证,全面客观审查判断在案证据,保证据以定罪的每个证据都经查证属实,符合法定标准。另一方面,严格把握证据证明标准,提高审查判断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必须始终贯彻“罪疑从无、刑疑从轻”的原则。

三、审查逮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侦查监督部门审查逮捕实践来看,审查逮捕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案件证据质量差、入罪门槛低

一是公安机关不注重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将大量证据不足案件提捕,这便导致提捕案件中因证据不足而不捕的案件数量增加。二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高了案件批准逮捕的门槛,但公安机关“构罪即报捕”的思想仍未转变,仍将大量明显不符合逮捕标准的案件提请批准逮捕,使得以无社会危险性不捕案件数量难以下降。三是公检两家、检察机关内部出现侦、捕、诉衔接断层,导致在审查逮捕实践中不捕复议复核案件、捕后不诉案件数量大幅增加。

(二)证据审查方式偏重书面审

在审查逮捕实践中,存在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证据审查方式偏重书面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案件承办人对于公安机关报捕的案件,仅关注“在卷证据”,通过审查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并通过分析论证作出批捕与否的决定,而不注重核实“在案证据”,不注重听取多方意见。这种单纯书面阅卷审查的办案方式,忽视了对客观性证据和全部在案证据的审查,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相背离。

(三)积极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不到位

无论是逮捕案件还是不捕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一是不重视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有些案件在公安机关报捕时虽已符合逮捕的证据条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证据链条,批准逮捕后仍需有针对性地继续侦查取证,但实践中有的案件承办人忽视了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或简单敷衍,或根本不提出引导意见。二是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能力不足。有的引导意见抓不住案件证据缺陷的重点,有的引导意见因主观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真正发挥引导侦查取证提高办案质量的作用。

四、侦监部门应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建议

侦查监督部门面对审查逮捕实践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应当以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导向,充分发挥逮捕的诉讼保障功能,坚持客观证据主义,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进一步完善证据审查方式,破解书面审的弊端,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的开展;坚持统一的法律标准、统一的证据标准,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一)严格证据把握标准,坚持客观证据主义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审查逮捕工作中的证据审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侦监部门办案人员需要转变办案方式,通过严审细查,确保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过硬,倒逼侦查机关提升侦查质量。

1.严格证据把握标准。在办案中切实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坚决排除非法证据。凡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都必须依法坚决予以排除。对于其他未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的证据或存在瑕疵的证据,必须依法重新收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2.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加强对证据来源、收集、固定的合法性审查。不仅要重视收集和采信有罪证据,也要重视收集和采信无罪证据,还需要深入落实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的要求,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切实改变审查逮捕讯问工作形式化、虚置化的倾向。

3.坚持客观证据主义。全面审查证据,需要从定罪与量刑两方面更加注重对客观证据的审查核实。严格坚守法律底线,建立证据客观性审查机制,对在案同步录音录像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审查判断侦查机关调取证据的证明力。

(二)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

“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中,不能仅凭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就作出批捕、起诉的决定,要在审查中注重核实,注重听取多方情况和意见,否则也就易于落入“以侦查为中心”的窠臼。”[4]积极顺应“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办案人员不仅关注“在卷证据”,而且要审查“在案证据”,努力破解审查逮捕工作偏重书面审的弊端,积极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

近年来,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对逮捕阶段建立听证审查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中,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案件,就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逮捕之必要,当面听取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意见后作出决定的工作方式。一言以蔽之,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是检察机关在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的实践与创新。

当然由于诉讼阶段不同和客观条件限制,在审查逮捕环节不可能像法院庭审那样对所有案件采取听证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逮捕,对于不适合开展公开听证审查的案件,在认真审阅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和证据的基础上,需要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核实重点证据、关键性证据,从而对案件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三)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当前审查逮捕实践反映出公检两家、检察机关内部出现了侦捕诉衔接断层,这就需要坚持统一的法律标准、统一的证据标准,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1.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侦查阶段取证规范。一是通过提前介入侦查活动的方式,对侦查活动行使侦查监督权,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二是加大释法说理的力度,使侦查机关正确认识依法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侦查取证质量。三是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的监督方式,对侦查机关在调取和收集证据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取证、违法取证等问题依法予以纠正。

2.积极引导侦查取证,有效开展后续跟踪监督。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下,检察机关需要与侦查机关加强沟通交流。一方面,需要办案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引导侦查取证的意识和能力。在增强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了解侦查活动规律,增强证据审查能力,避免引导侦查取证中存在主观性、盲目性和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捕后的延伸监督审查工作,对于提出继续侦查意见书的,不能一提了之,要及时了解侦查进展,有效开展后续跟踪监督。

3.加强沟通交流,探索捕诉衔接工作机制。统一捕诉双方认识,建立统一的法律标准、证明标准,是准确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重要依据。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可通过捕诉信息共享,重大、复杂案件信息通报,案件会商,法律文书的抄送与报备,案件办理征求意见,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捕诉衔接,真正形成协调顺畅、配合有力的捕诉联动机制。

注释:

[1]王守安:《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工作的影响》,载《人民检察》2014年第22期。

[2]陈光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15年1月21日。

[3]苗生明:《适应诉讼制度改革构建刑事指控体系》,载《检察日报》2015年3月4日。

财政部门监督办法 篇6

第一条为了规范财政部门监督行为, 加强财政管理, 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维护国家财经秩序, 根据国家有关财政管理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以下简称财政部门) 依法对单位和个人 (以下统称监督对象) 涉及财政、财务、会计等事项实施监督适用本办法。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派出机构在规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监督。

第三条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财务隶属关系对财政、财务等事项实施监督;按照行政区域对会计事项实施监督。

上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监督工作的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监督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第四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 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第五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与财政管理相结合, 将监督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监督结果完善相关政策、加强财政管理。

第六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绩效监督,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七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监督, 提高监督效率。

第二章监督机构和人员

第八条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责由本部门专职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共同履行;由专职监督机构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规范程序、统一行政处罚。

第九条专职监督机构应当履行下列监督职责:

(一) 制定本部门监督工作规划。

(二) 参与拟定涉及监督职责的财税政策及法律制度。

(三) 牵头拟定本部门年度监督计划。

(四) 组织实施涉及重大事项的专项监督。

(五) 向业务管理机构反馈监督结果及意见。

(六) 组织实施本部门内部监督检查。

第十条业务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监督职责:

(一) 在履行财政、财务、会计等管理职责过程中加强日常监督。

(二) 配合专职监督机构进行专项监督。

(三) 根据监督结果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四) 向专职监督机构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第十一条专职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实施监督, 应当协调配合、信息共享。

第十二条实施监督的财政部门工作人员 (以下简称监督人员) 应当具备与财政监督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监督人员应当廉洁自律, 秉公执法, 保守秘密。

第十三条监督人员与监督对象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监督对象有权申请有利害关系的监督人员回避。

监督人员的回避, 由财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十四条监督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受法律保护。

对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 监督对象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挠、拖延;不得对监督人员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 聘请有关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协助监督工作。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所聘机构和人员的统一管理。

第三章监督范围和权限

第十六条财政部门依法对下列事项实施监督:

(一) 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 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情况。

(三) 税收收入、政府非税收入等政府性资金的征收、管理情况。

(四) 国库集中收付、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使用情况。

(五) 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

(六)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金融类、文化企业等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

(七) 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八) 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赠款的管理情况。

(九)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及执业情况的监督,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实施。

第十七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 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 要求监督对象按照要求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资料。

(二) 调取、查阅、复制监督对象有关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资料, 会计凭证和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账户信息、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情况, 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 向与被监督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 向金融机构查询被监督单位的存款。

(四)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并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五) 对正在进行的财政违法行为, 责令停止;拒不执行的, 暂停财政拨款或者停止拨付与财政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 责令暂停使用。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过程中, 发现监督对象制定或者执行的规定与国家相关规定相抵触的, 可以根据职权予以纠正或者建议有权机关予以纠正。

第十九条对监督对象财政违法行为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及其执行情况,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 财政部门可以公开。

第二十条对有关财政违法行为的举报,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处理, 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四章监督方式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 可以采取监控、督促、调查、核查、审查、检查、评价等方法。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 可以采取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专项监督应当结合年度监督计划,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日常监督应当结合履行财政、财务、会计等管理职责,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 应当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移送有权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 应当加强与监察、审计等有关机关的沟通和协作。有关机关已经作出的调查、检查、审计结论能够满足本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 应当加以利用。

财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责, 可以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监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并给予警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 拒绝、阻挠、拖延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的。

(二) 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的。

(三) 对监督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二十六条监督人员实施监督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二十七条监督对象对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国家工作人员对处分不服的, 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乡镇财政机构在规定职权范围内, 或者受上级政府财政部门委托, 依法实施监督工作, 参照本办法执行。

卫生监督部门 篇7

一、准确把握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作用

财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基础, 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等单位的财务部门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会计准则等, 通过货币收支和综合性价值指标, 对其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的监督。在财务管理活动中, 要达到五个最基本的要求:以最经济的方式筹集资金, 以最合理的标准运用资金, 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 以最佳的比例分配资金, 以最严格的要求进行财务监督。从这五项基本要求出发, 规定了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 科学配置资金;二是以法组织收入, 贯彻节约支出原则;三是健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及时、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财务监督职能是判断本单位、本行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 对违反标准的行为予以揭露, 并提出纠正措施或提出处理处罚建议。交通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资金监管体系, 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行业资金监管的特点和规律,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加强源头防范, 加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和竣工阶段的财务管理与资金监督。

审计监督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 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审计的本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推进依法行政,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要更好地实现审计监督服务的目标和任务。《中国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规定,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 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交通建设部门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本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进行审计监督。建立严格的基本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程序,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执行, 没有合同或超出合同之外的一律不予支付, 保证合同的严肃性, 确保建设资金的依法合理使用, 防止建设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奢侈腐败, 严肃财经纪律, 制止顶风违纪。审计监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 并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反馈, 促进单位领导及时改进工作, 完善制度, 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安全使用, 提高交通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快交通建设部门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

深化交通建设部门财会改革,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促进交通事业发展的财会管理体制, 以提高交通行业财会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 进一步加大行业财会改革力度, 继续推进财政和税务各项改革。按照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要求和各项改革实施的进程, 结合交通财会业务的特点, 加快交通财会法规、制度的建设, 形成以国家财会法规制度为基础、以行业制度办法为主体、以单位内部制度细则为补充的具有行业特色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 进一步形成规范的有交通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坚持资金营运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 强化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严格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 强化重大建设资金投向的集体决策制度;健全资金业务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 严格控制资金流动性风险;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考核制度。

三、建立健全交通建设部门审计监督体系

加强交通建设部门管理, 强化和规范各项资金的审计监督, 切实保障各项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合理使用。实行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建立健全独立、不受外界干扰的审计监督体系。财务管理机构是否合理, 财务资金管理手续是否合规齐备, 账务处理是否合规;征地动迁核定数据方法及补偿资金拨付对象是否统一、规范、准确;合同管理是否规范, 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资金;是否截留各种税费;工程项目管理是否规范, 是否存在转包、分包现象;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是否存在出借资金、对外投资等现象;投资核算手续是否健全、合规, 是否存在挤占成本现象;各项建设项目是否单独建账, 单独核算, 单独立户, 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 是否存在大额资金长期滞留在账户上;会计基础工作执行如何, 投资包干协议的执行是否真实、准确、合理、合法, 账务处理是否合规, 债权、债务的形成是否真实, 固定资产购置手续是否齐备;现金、银行存款和备用金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等等;审计机关 (部门) 都要跟踪到位。

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

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交通行业财务、审计队伍, 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政治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视对监督人员的选用,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 思想作风正派, 敢于坚持原则,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财务、审计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顶住歪风邪气, 同一切破坏财经纪律、制度及贪污盗窃的行为作斗争, 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在业务方面, 要有扎实的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工程、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本行业的经营、运作模式和较高的协调沟通能力。三是继续教育方面, 要不定期地进行政治思想、业务培训, 及时充电, 补充新知识。努力实现管理模式规范化、财会方法科学化、财会队伍人才化、审计监督手段跟踪化, 进一步促进交通行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 整体效益最大化, 使交通财务、审计在效率质量有较大提高, 为交通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保障和审计监督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淑华.论交通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J].北方交通, 2007 (2) .

[2]、翟继光.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3]、沈言.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8 (6) .

卫生监督部门 篇8

一、当前我国财政部门监督机构的由来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由财政部门负责财政、财务、会计直接管理和日常监督,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审计制度时, 财政财务检查部分职能合并到审计机关后, 本来就解决了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 但随着三大检查的开展, 财政部门又建立了负责税收、财务、物价集中检查的三大检查办公室, 后来在三大检查任务完成并撤消机构的同时, 为了保留原机构编制, 财政部门又整合财政内部监督、查处小金库、会计信息检查、全面财经秩序检查等监督职能, 重新恢复设立了与审计机关职能重叠的隶属财政机关的监督职能机构 (如财政监督处、局等) 。出现上述局面, 与财政部门盲目争职能、揽权利、扩规模有关, 同时也与我国审计机关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审计资源限制, 对不断增加的审计任务一时不能全面应对, 特别是对于财政监督任务不能及时适应有很大关系。

二、财政监督体系框架与财政部门监督职能的重新定位

(一) 我国的财政监督体系框架

财政监督是指对财政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监督。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政部内部监督为主体的财政监督体系。其中人大监督是对财政实行政治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最高形式, 后两个层次分别属于审计监督体系的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实践证明, 这种高中低结合、内外部协调配合的财政监督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国家惯例, 也是行之有效的。

(二) 我国财政部门监督职能的重新定位

首先, 由上可知, 我国各级财政部门监督机构担负的对财政自身的监督职能属于内部审计, 是我国财政监督体系的基础部分, 应予保留和加强。其次, 现行财政部门监督机构担负的其他职能, 综合起来就是对财务收支监督和会计管理职能, 应当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实践中“财政”与“财务”概念的混同是造成财政部门监督职能混乱的主要根源。财务收支是形成财政资金收入来源和支出去向的微观经济活动, 是财政收支的基础, 包括除财政 (税务) 部门业务活动 (财政收支) 以外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 与作为中观或宏观经济活动的财政收支属于不同范畴, 二者应当严格区分开来。对财务收支或会计工作应当依据国家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全面管理, 而不仅仅是监督问题, 当然, 这种管理应当采用间接形式。对此, 作为财务会计执法部门的财政部门大有可为。目前财政部门内部单设会计管理机构 (科、处、局) , 仅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 而会计和财务的执法则由财政部门监督机构负责。由于财政部门监督机构专司监督, 财务会计的全面管理处于缺位状态, 加之其他原因, 造成财务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空前严重, 因此财政部门应当梳理内部资源, 将会计管理机构与财政监督机构的财务会计监督职能进行整合, 统筹设立财务会计管理机构, 对财务会计活动进行间接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对此, 有人可能提出, 财政部门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对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的管理与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仍然存在重复检查之嫌, 而笔者认为, 前者属于间接的综合管理, 监督只是管理的手段之一, 而后者的监督是一种独立的专业监督, 二者不仅不存在重复问题, 而且构成了完整的“管理——监督”关系, 从根本上理顺和完善了我国的财务会计管理与监督的体制框架。

三、健全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财政、财务审计监督体系

从健全审计监督体系的角度, 财政领域同财务会计领域一样, 应当同时接受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的审计监督。而健全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与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 将财政部门监督机构确定为内部审计机构, 纳入我国

审计监督体系, 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与指导, 并接受内部审计协会的管理和监督。

(二) 财政部门专设财务会计管理机构, 全面整合和承继财政

部门监督机构的财务会计监督职能和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的会计管理职能。

(三) 财务会计管理与审计机关的工作协调。国有行政企事

多部门合作管理提高护工手卫生质量 篇9

1 管理对象

我院在职护工49名, 其中女性42名, 男性7名, 年龄42~60 (52.3±6.2) 岁, 其中初中文化12名, 小学文化21名, 其余均为文盲, 35名来自农村, 14名为城市下岗工人。

2 管理方法

2.1 培训

由医院感染科科长任组长, 护理部主任及陪护中心主任为副组长, 病区护士长和院感质控人员为组员。医院感染科拟定具体的培训教案, 护理部主任督导实施。病区护士长和科室院感质控人员分别担任培训老师和示教人员, 对护工实施分批分期的培训, 对新入的护工及时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手擦干用具, 肥皂和手消毒剂的使用和指甲的卫生以及自我防护知识等, 培训步骤包括理论培训、操作示范、现场演练等。

2.2 日常管理

医院感染科对医院病房内的洗手设施进行改造, 均为感应流动水或无旋转式水龙头, 肥皂均要求干燥保存, 提供洗手液和手消毒剂, 擦手工具, 并及时补充。在适当的地方张贴醒目的标语。护理部和科室院感质控人员对护工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干手用物、指甲等通过问卷调查、隐蔽性观察等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并通过对患者进行手卫生宣教, 对护工洗手指征加以监督。

2.3 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陪护中心与陪护签订用工合同时, 注明陪护人员接受医院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的管理、指导、考核。制定完善的护工手卫生管理制度, 要求护工严格执行, 并按照《手卫生指南 (试行稿) 》制定考核标准, 由医院感染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陪护中心主任3人组成考评小组, 每月1次小查, 每季量化标准考察, 定时检查和和突击检查相结合, 平时要求经常提问洗手的指征、洗手的部位、洗手的时间等, 及时给予指导。陪护中心将检查结果与护工的绩效工资挂钩, 并把每季量化标准检查结果反馈给科室护士长和院感质控人员, 要求提出整改措施, 并进行效果评价。

2.4 人性化管理

护工作为普通人, 在他们身上同样存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所阐述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及自我实现的5个层次需求。鉴于此, 我院由陪护中心和护士长关心和帮助护工, 使护工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 有归属感, 从而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3 结果

3.1 模式改变前后护工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见表1。

与模式改变前比较, t=11.81, P<0.001

3.2 模式改变前后洗手指征的执行情况比较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各项洗手指征执行率都有所提高, 接触病人前、接触两个病人之间两项洗手指征在管理模式改变前执行率很低, 与甘华秀[3]等调查结果一致。模式改变后有明显的提高, 但是接触病人前执行率不高, 有待进一步教育和监督。

3.3 模式改变前后洗手效果比较 见表3。

χ2=15.56, P<0.01。

4 讨论

4.1 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以往的护工手卫生管理模式仅限于医院感染科对于手卫生结果进行监测, 缺乏过程监测, 护工手卫生常流于形式,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护工手卫生管理与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同样重要, 但难度要大, 而且护工工作质量由陪护中心和家属考核, 缺乏管理约束机制, 护工手卫生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检查, 因此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从表2可以看出在接触病人前、接触两个病人之间护工的洗手执行率很低。

4.2 多部门合作管理的优点

4.2.1 手卫生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工洗手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以往护工只在岗前培训的同时, 穿插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而且由于护工流动性大, 有的护工甚至未经过正规系统培训就上岗, 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全。多部门合作模式, 从医院护工的源头陪护中心开始入手, 将培训落到实处, 从表1显示, 新管理模式下, 护工手卫生知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P<0.001。

4.2.2 增强了管理效能

在护工签订合同时注明护工接受医院护理部和感染科考核, 并由陪护中心、护理部、医院感染科共同制定考核细则, 将陪护人员纳入医院感染体系, 通过考评小组, 每月1次小查, 每季量化标准考察, 定时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手段, 及早发现问题, 及早处理, 并落实整改措施, 定期评价, 从而建立了护工手卫生管理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增加了管理效能, 保证了护工的手卫生质量。

4.2.3 稳定了护工队伍

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 在奖惩的过程中提高护工的责任感, 同时也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人性化管理给护工归属感, 并在福利及工资待遇方面加以改善, 在护工内部形成一个竞争环境, 激发工作热情, 稳定护理队伍。

4.2.4 提高手卫生质量, 降低医院感染率

若想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必须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干预[4], 多部门共同管理从不同层面在手卫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监督和指导, 特别是护士长和科室院感质控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可随时加以监督和指导, 大大的提高了手卫生的质量。表3显示, 管理模式改变后洗手的合格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5 小结

我院对护工人员的手卫生质量采用多部门共同管理的模式, 通过医院感染科、护理部、陪护中心互相协调, 共同管理, 及时发现护工手卫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发挥出管理功效, 真正达到管理目的, 提高护工手卫生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多部门合作进行护工手卫生管理, 提高护工手卫生的质量。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科、护理部、陪护中心三个部门共同对护工进行规范培训、加强常态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性化管理等, 提高护工手卫生知识及洗手的依从性。结果:护工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由平均66.24分提高至84.02分;洗手合格率由48.98%升高至87.76%, 模式改变前后洗手指征执行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通过护理部、医院感染科、陪护中心三个部门互相协作, 多维度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使护工的手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护工,多部门合作,手卫生

参考文献

[1]杨丹, 肖顺贞, 谢东东.老年住院患者对护工的需求及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4) :272-274.

[2]王慧萍.护工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462.

[3]甘华秀, 李玲, 陈玉平.医院护工洗手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8) :35-38.

卫生监督部门 篇10

摘要:基本建设工程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审计主要是控制工程造价,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存在于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竣工决算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加强工程审计监督是对做好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内审部门 医院 工程 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80-01

基本建设工程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审计主要是控制工程造价,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存在于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竣工决算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竣工决算审计的依据大多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招标文件、投标答疑、施工合同、施工及竣工图、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签证、设备材料认定单、工程量清单、承包商提供的报价、施工组织设计等,因此医院内审部门为了更好控制工程造价,应由事后传统的竣工决算审计,向工程全过程延伸审计监督。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就医院内审部门如何参与工程审计监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参与对设计方案招标或竞选工作

设计招标有利于竞争和设计方案的选择,通过招标选择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设计招标还有利于控制项目建设投资,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费,确保通过设计招标评定出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如我们医院在建住院病房大楼时,起初找了几个设计单位,但是对设计单位的初步设计方案不满意,医院内审部门建议搞设计方案招标,通过公开的设计招标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设计方案,并降低了设计费用。

2 参与工程招投标(或议标)工作

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医院内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是招标文件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该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对工程招标乃至承发包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医院内审部门应审查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否内容严谨、完整、准确,所提招标条件是否公平合理,符合有关规定。二是工程招投标要编制好标底,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并保证质量。医院内审部门应反复审查造价水平的合理性,是否在投资控制的范围内。三是医院内审部门应参与监督招投标(或议标)过程,防止陪标、串标、漏标现象的发生,确保招投标(或议标)公开、公平、公正。

3 参与工程施工合同签定工作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它作为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主线条贯穿于该阶段的始末,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医院内审部门主要是审查合同价款的支付与调整、材料设备价格的执行、工程的变更及变更价款的确定以及计算方法、奖惩条款等,通过医院内审部门的认真细致的审核,保证合同内容的完整性、严谨性和周密性,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尽量减少建施双方责任不清日后扯皮的现象,避免因合同签订不当造成损失。

4 参与工程设备、材料认定工作

在工程造价中,设备、材料价格占据了70%左右的比重,设备、材料价格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医院内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部分,杜绝质次价高材料的使用,即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建设资金。

(1)在设计时对工程所使用的主材的规格、种类、颜色、名称甚至生产厂家等要尽可能的确定下来,以方便投标方准确报价,而不能搞暂定价。

(2)在施工过程中,对主材的使用不能随意变更,或任意提高装修标准。很多承包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极力推荐发包方变更装修标准,由于对信息的了解不对称,发包方对材料的品种、性能、价格不熟悉,而承包商推荐的往往是利润很大的主材,而这时处于施工阶段,又不存在价格竞争,变更的主材价格容易失真,这就必定会造成工程造价的上涨。

(3)如果确因工程需要或其他原因发生主材变更,建设方要进行市场询价。在询价时,必须是建设方自己单独询价,并进行价格确认,只有在价格确认后才能变更设计并开始施工,而不能先施工后定价,否则会给工程结算留下隐患。

(4)在招标时,对大宗材料可以采用“甲供材料”这种方式,将设备材料的价格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使施工方不能在材料上赚取利润,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5)在施工前,对主要设备、大宗材料进行市场调查,主要调查质量、价格。必要时也可对主要设备、大宗材料进行招标(或议标),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材料的价格,降低工程造价。

5 参与施工过程的监督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参与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

(2)参与图纸会审和签证的审核。

(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

(4)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材料代换。

(5)严格审查现场工程签证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由于许多建设单位(或业主)在管理工程方面没有经验,可能将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留到竣工结算时再处理,从而造成结算审计的压力,影响审计的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资料管理的不规范也会造成结算审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内审部门参与工程验收工作,主要对施工合同、竣工图、设计变更、隐蔽资料、施工签证等施工资料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准确,有利于决算审计的顺利进行,确保审计质量。

7 参与工程决算审核工作

进行工程决算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竣工结算应该采用全面审核法:

(1)审核招投标文件,主要是审查施工方在投标时的承诺在决算书中是否兑现。如我院在建职工住宅楼时,施工方在投标时承诺优惠5%,由于疏忽,在合同中没有显示,施工方在提交的决算中也没有优惠,审计人员审核时发现后予以扣减。

(2)审核合同。如我院在建病房大楼时施工方拖延工期23天,审计人员通过审核,扣除监理签证的因天气原因无法施工的7天,认定施工方拖延工期16天,按合同约定延误工期1天罚1‰,在决算中扣除工程造价的1.6%。

(3)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核对价格是否合理等。

(4)在决算时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确保工程决算的质量。

(5)对变更签证、索赔以及不可抗力所引起的造价的增减进行审核,做到严格、公平、合理,从而保证工程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

(6)建设单位要采取二审制。第一审为医院内审,医院内审人员由于从工程立项就开始参与,对整个工程比较了解,通过认真细致的审核,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并且能有效减少二审时聘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费支出。第二审为外审,外审应聘用信誉较好的、实力较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内审部门应参与审核,服务和监督社会中介部门的工作。通过二审,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

上一篇:互补性探讨下一篇:景观设计色彩组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