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探讨

2024-09-02

科技翻译探讨(精选十篇)

科技翻译探讨 篇1

一、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

1. 准确性

科技英语的翻译不仅仅要忠实于原文, 还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科技英语的译文很少用到“大概”、“可能”、“也许”诸如此类比较模棱两可的修饰语言。准确性是科技英语翻译最重要的标准, 失去了准确性, 科技英语的翻译就失去了灵魂。

2. 通顺性

所谓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表达应该自然连贯、通俗易懂, 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 没有死译硬译、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现象。译者要在真正理解原文的前提下, 结合汉语的表达方式, 确保译文规范、简洁、流畅。此外, 要特别注意科技英语中的语言结构, 具体翻译时要灵活处理, 合理进行翻译。

3. 科学性

科技文体一般是对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进行的客观描述和阐释, 遣词造句都相当规范严格, 充分体现其科学性。因此, 科技英语的翻译必须确保译文的科学性, 主要表现为专业术语的翻译。术语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理论的语言基础, 也是各领域、各专业特色的代表, 在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广泛查询相关资料, 潜心研究, 力求用最专业的术语来表达。

4. 简明性

科技英语文体严谨缜密, 行文准确规范, 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注重强调客观事实, 文风简洁明快。译者应遵循科技英语的这一特点, 尽可能使用简单平实的语言, 让人一目了然, 保证译文的简明性。

二、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

1. 专业词汇的翻译

科技英语作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使用的一种英语文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关科技英语词汇作为科技翻译的难点也在不断更新涌现。英语专业技术词汇是指用来记录和描写科学技术各领域的现象、过程、特征、关系、状态的词汇, 主要类别有技术词、半技术词和非技术词。很多时候, 一个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在专业翻译面前却束手无策, 原因是他缺乏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由于科技文章对严谨性和权威性的学术要求, 与公共基础英语相比, 科技英语中出现的非技术词汇往往选择那些正式词汇。翻译科技英语的难点是如何搞好专业术语的翻译。在科技英语中, 有些词语看起来很浅显、很熟悉, 但如果按熟悉的词语翻译出来后, 和文章的内容对照一下, 往往会发现“牛头不对马嘴”, 所以在做科技英语翻译时一定要好好把握词汇的含义。当我们研究技术词词义的时候, 首先要确定词性。科技词汇中普遍存在的同形异义情况, 使我们必须通过分析整句结构、整句词性才能确定词汇的真正含义。而某些半技术词在公共基础英语中的词义与在科技英语中的词义完全迥异, 甚至不同专业中词义也完全不一样, 就需要翻译时特别注意查找并核实专业内容来确定词义。

2. 长句的翻译

初试科技英语翻译, 很难把握的首先是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汉语习惯以人为视角来构句, 而科技英语常用抽象概念或物作为主语, 不认真揣摩主语的话, 常常导致科技翻译句式繁琐不当, 甚至歧义。英语中很多词和词组的意义相近或完全相同, 翻译一般性文章时, 同义词或者同义短语的互换使用有助于表达的多样性, 但对于科技类文章, 文字精简准确对于译文优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判断。首先, 翻译时为避免引发歧义, 翻译选词尽量使用含义单一的词汇。例如普通英语使用中常见的否定、双重否定、隐喻式否定、模糊否定等等表达方式在科技英语中应尽量避免。科技英语的专业词汇已经非常令人困惑, 所以句式要尽可能平实易懂, 在很多场合下应直接使用肯定的说法。其次, 恰当使用衔接方法使文章达到简洁、逻辑分明, 大意易懂的效果。科技英语中若出现大段文字描述, 易令人困惑。如果已经充分理解主题表达, 训练学生用图形或表格来说明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第三, 科技英语翻译难度不仅存在于大量陌生专业词汇, 更甚的是长句中常常出现的特有语法现象, 而这些语言特点使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中常常出现误读和误译的地方。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科技英语翻译水平, 要加强对科技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特点的讲解, 以及这些语言现象的翻译技巧的讲解。

三、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

名词化的语篇衔接功能和优化功能决定了在翻译科技英语的名词化时, 要着重把握以下内容, 要重视名词化的双重语义特征。科技英语的名词化是从体现“过程”的动词或体现“特征”的形容词转换而来, 因而兼有双重语义特征。这就告诉我们在翻译时必须对名词化结构进行解构, 弄清其内在的语义关系, 避免错译。通常情况下, 科技英语中名词化词组往往泽成汉语的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 既使其内在语义关系变得明确, 又符合汉语本身的特点。对科技英语的名词化的翻译, 单纯依靠词语层面或句法层面的解读和翻译容易造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窘境, 因而, 我们必须依赖语篇。把名词化放在科技英语语篇中, 不仅有利于本身的解读, 而且对其翻译及汉语语篇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科技英语是促进各国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 对科技英语的翻译必须要遵循特定的原则和采用相应的技巧。因此, 针对这些原则和技巧展开的深入分析对当前的科技英语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技英语,特点,翻泽原则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2]李丹.浅析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科技英语句子翻译 篇2

运动部件间的摩擦力使金属磨损,这就缩短了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2、There + be句型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汉译时往往可以把主句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一起,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这种译法叫做溶合法,也叫拆译法。例如:

(1)There are bacteria that help plants grow,others that get rid of dead animals and plants by making them decay,and some that live in soil and make it better for growing crops.

有些细菌能帮助植物生长,另一些细菌则通过腐蚀来消除死去的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细菌则生活在土壤里,使土壤变得对种植庄稼更有好处。

(2)There is a one-seated which you could learn to drive in fifty minutes.

有一种单座式汽车,五十分钟就能让你学会驾驶。

[

科技英语句子翻译

科技翻译探讨 篇3

【关键词】国际科技交流 科技英语翻译 问题及对策

一、科技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英语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的交流中越来越显著,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科技英语研究机构,以便对科技英语进行更深入和更专业的翻译,而许多国家在大学设立的相关科技英语的专业也成为了各国发展的趋势。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Technology,EST)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从那时起,科技英语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科技英语翻译的专业性极强,并不像普通英语那样灵活多变,客观规律和逻辑思维的表述清晰明确,在句式上较为固定,因此,对翻译者的专业知识要求颇高,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也尤其多。

(一)英语科技翻译者缺乏专业知识的了解

科技英语在翻译内容上要求严谨和简洁,翻译内容极为广泛,其词汇属于国际性,其中70%以上的科技语言词汇是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因此要求翻译者在遣词方面下足功夫。科技英语翻译的复杂和较强的客观性使得翻译者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极大,翻译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缺乏成为了科技英语翻译的重大阻碍,如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UFO(不明飞行物),是将每个词组中的首字母加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的词汇,成为首字母缩略词。

(二)科技英语翻译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基于科技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对语言准确性和客观性要表述的非常直观专业,在名词的使用上较普通英語更为突出,如科技文章中不说 We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by using superheated steam.而说 an improvement of its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by the use of superheated steam.为了简短而明确地表达某一概念或事物,科技英语还广泛地使用名词词组,如energy lose, a day and night 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在翻译上,科技英语的生僻性使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主观性性较强,因此科技英语翻译的评价体系和理论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科技英语翻译的评价体系,即使翻译人员掌握了较高的英语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也很难达到原著作者的准确理论。

(三)科技英语的翻译缺乏对文化因素的重视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其语言信息都是本国文化通过不断积累,从而体现在语言上,在翻译人员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由于科技语的文化差异,使得译文常常显得很不到位。科技英语的翻译就是将源语通过翻译使其变为目的语,由于科技文献的内容文化内涵丰富,翻译的时候如果不站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中进行翻译,进而忽视语言文化因素,影响翻译的效果。

二、科技英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科技英语的翻译与其他形式的翻译不同,对于翻译的内容,翻译者没有自由的想象空间,在翻译时更不能将主观的意识放在译文中,因此,为了使科技英语的翻译更为充分和具体,翻译人员要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翻译流程机制

在对国际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建立健全的翻译流程机制不仅能够使翻译进行得更加顺畅,节省翻译的时间,还能使翻译的内容更为优质,接近原作者的作品。建立健全的翻译流程机制,还要求构建科技英语全面评价体系。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使翻译者在翻译完成时能够确认译文的优劣,对译文作出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二)科技英语翻译以译文为中心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常常会将个人的主观意念融入到翻译作品中,这并不适用于任何翻译,科技英语的翻译要求客观,不具感情色彩。因此,要翻译好一部科技英语的作品,翻译者必须要以译文为中心,不带感性的形象思维,以尊重原文为基础进行翻译。科技英语的翻译是一种实务性的翻译,而评价一部翻译作品的优劣是通过作品是否以原文为中心来进行的,作品是否符合读者的表达习惯,能否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对翻译者来说都尤为重要。翻译者在翻译时围绕译文进行翻译,使得翻译出来的科技英语更能为读者理解。

(三)翻译时要重视文化特性

无论哪一种翻译,都离不开翻译作品的时代背景,在进行科技英语的翻译时,重视文化的特性,能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具表现力,科技文章的翻译,比文艺作品的翻译要复杂得多,文艺作品的翻译讲究的是语言上的生动,主观意识较强;但科技英语是一种书面语言,它的翻译目的是在读者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使读者容易理解,华丽的辞藻并不适合运用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重视文化特性不是要改变科技英语的信息和功能,而是立足原著的文化背景,准确得将科技英语的含义传达出来,从而丰富翻译的准确性。

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快,科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国与国之间在科技上的交流与借鉴越来越多,使得科技英语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频繁,科技文体崇尚的是严谨周密、逻辑性强、概念准确,这要求翻译人员要有扎实的科技英语功底和强硬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国际科技交流中科技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技巧探析[J].科技通报,2013,05:202-207.

科技翻译探讨 篇4

1 科技英语特点分析

1) 词汇特征:科技英语具有很多专业词汇。专业词汇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所特有的用于表达定义, 概念, 描述其特有的现象, 实验过程及物质特性的词汇等的词汇。因其高度的专业性, 只有本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才能理解。比如:lathe (机床) , hookup (电路耦连) , hypoeutectoid (过共析) 等。不能准确理解这些专业词汇, 所翻译出来的文章必然牵强附会, 无法准确, 甚至正确传达文中所包含的科技信息。

科技英语除了拥有很多的专业英语外, 还有非常多的半专业词汇。这些词汇既可以用在普通英语中, 也可用于科技英语。但当其用于科技英语时, 具有与其普通用法截然不同的含义。如:front view (主视图) , follower (从动杆) , framework (机架) and land (刀棱面) 等。半专业词汇可用于不同的科技领域, 并在不同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 半专业词汇的翻译具有很大的难度。

2) 句法特征:科技英语的主要句法特征之一就是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因为科技英语具有客观准确传递科技信息的主要特征, 被动语态恰好满足了此要求, 只强调所陈述的事实, 而不突出动作的执行者, 因此被科技英语广泛采用。

科技英语句法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复杂长句的使用。科技英语主要目的在于阐述复杂的定义, 原理及过程等。为了表述清楚, 全面, 避免歧义, 句子中会有不止一个的修饰, 解释, 补充等成分。具约翰斯威尔斯统计, 一个科技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在20至30个词之间, 而普通句子约为17.8左右。有些段落甚至只有一个句子。

2 被动语态翻译技巧

大量使用被动语态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 因为被动语态把所要论证、说明的科技问题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 就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 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少主观色彩, 这正是科技作品所需要的。因此在科技英语中, 凡是在不需要或不可能指出行为主体的场合, 或者在需要突出行为客体的场合都使用被动句。汉语虽然也有被动句, 但使用范围狭窄得多, 因为汉语具有英语所没有的无主句, 许多被动句可以用无主句来代替。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 既可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也可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而且译法灵活多样。被动语态的常用翻译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2.1 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被动句的翻译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的基础之上的。要熟练的掌握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我们必须明白, 在哪些情况下应将英语的被动语态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有下列三种情况:

1) 凡是将充当主语的人或物有某种能力或获得某种荣誉时, 若原文是被动语态, 应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 如:

e.g.Six medical scientists were honored in 1973 by the Nobel Prize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由于杰出的研究工作, 六位科学家于1973年荣获了诺贝尔奖。

2) 当被动句中的主语为无生命的名词。且句中没有介词引导的行为主体时, 应译成主动句, 即取消一个“被”字, 如:

e.g.The motorwill be repaired tomorrow.

这台电动机明天修。

3) 将主语移作宾语, 同时把原句中适当的介词宾语译成主语, 如:

e.g.Three-phrase current should be used forlargemotors.

大型发动机应当使用三相电流。

4) 改动原句主谓结构, 将其合成译为谓语动词, 而构成无人称句 (原主语为动作性名词, 可与中性动词make, take, pay等构成动词词组) , 如:

e.g.Use can be made of laser beams to burn a hole in a diamond.

可以利用激光在金刚石上打孔。

5) 通过添加逻辑主语的方法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形式, 如:

e.g.Electrons are known to be minute negative charges of electricity.

人家知道, 电子是极小微小的负电荷。

6) 英语的被动结构还可以译成汉语的“是……的”带表语的主动句句型, 如:

e.g.Iron is extracted from the ore by mean of the blast furnace.

铁是用高炉从铁矿中提炼出来的。

2.2 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当有必要强调被动者或被动动作时, 或出于语气、修辞需要时, 科技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也可译为汉语中的被动句。

1) 用“被”字或“遭 (到) ”字表达, 如:

e.g.Any minutes we would surely be spotted by enemy planes flying in and out of the airfield.

我们随时都会被出入机场的敌机发现。

2) 用“由”、“靠”、“叫”、“受”、“让”、“给”、“用”等字表达, 如:

e.g.It is of logic circuit that all computers are made.

所有计算机都山逻辑电路组成。

3) 在谓语动词前而添加“予以”、“加以”、“受到”、“得以”等词, 如:

e.g.The laws of mo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article.

运动定律将在下一篇论文中予以讨论。

2.3 译成汉语无主句

英语中有些被动句不需要或无法说出行为的主体, 因此, 翻译时往往译成汉语的无主句。这时原句中的主语一般译成宾语。

e.g.Efficiency is usually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效率。

类似的说法均常见于英语和汉语报刊中, 如: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may be safely said that…可以有把握地说…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语句时, 决不能固守原句的语态, 能译成被动语态句的就译成被动语态句, 需译成主动语态句就译成主动语态句, 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 运用各种修辞手段, 才能使译文既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又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 从而更好地起到服务读者的目的。合理运用这些翻译策略有助于翻译出及忠实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规范的文章, 更好为专业工作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荣恩.科技英语翻译浅说[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2]陈廷枯.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0.

[3]保清, 符之.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社, 1986.

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映射 篇5

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映射

翻译在技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科技翻译更是先进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忠实性原则、译者主体地位、翻译标准多元化和连贯性法则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利用德国功能翻译派的目的论指导科技翻译.

作 者:邬玲琳 张维维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4(9)分类号:H059关键词:功能翻译 目的论 科技翻译

浅析翻译模因论指导下的科技翻译 篇6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科技翻译所具有的一些的特点,如专业词汇多,句子结构复杂、长难句较多等,使得科技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在与翻译理论结合后形成的翻译模因论对科技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大量储存模因,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能有效地减少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升翻译质量。

关键词:模因 翻译模因论 科技翻译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愈加迅速,为了使各国间能相互交流科技发展的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科技翻译尤为重要。而科技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专业词汇多,句式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加大了科技翻译的难度。致使某些科技翻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解释语言传播规律的语言模因论在与翻译理论相结合后形成了翻译模因论,该理论能有效地指导科技翻译,改善现在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欠缺。

一、翻译模因论

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作为文化传播单位,模因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一切能被模仿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事物都能被称为模因,如:绘画手法,建筑风格,衣服样式,诗歌形式等等。在语言上,也存在模因,如一些习语,谚语。或者,在更广义的范畴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这体现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1](P55)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自然需要翻译,语言模因也同样如此。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man)和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最早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出了翻译模因论。

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的概念,观点,目的,策略和价值观念等与模因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因论。他的翻译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是规范模因,策略模因和价值模因,三者互为联系,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2](P7)他还讨论了在翻译模因库中5个超级模因: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直译模因、写作及翻译模因的进化情况和相互关系。[3](P53~56)

弗兰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认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4](P77~84)同化指的是一个模因能在引起宿主的共鸣,使宿主理解接受。记忆则指宿主将接受的模因保存在记忆中,以便日后的使用。模因被宿主记忆储存以后,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下会被宿主以语言等形式转化,这便是是表达,被表达出来的模因便可以由一个宿主传递给下一个宿主,最终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在翻译中也同样适用,源语文本本身就是一个模因的复合体,它作为一个文本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文化信息,译者需要去理解和接受源语信息,成为源语模因复合体的宿主,然后译者需在译入语中寻找与源语模因最相近,最能为译入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源语模因,最后译入语读者对译作进行解码,理解源语文本中的信息,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感知,成为新模因复合体的新宿主。[5](P79)

二、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科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从语言层面上来说,科技翻译的用词和句子结构都有别于日常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翻译。科技文本一般都涉及一个专门的领域,文本中有大量词汇都是这个领域的专业词汇,不能随意更改或替换。因此,在进行科技翻译时,译者应尽量从目的语中选取与源语文本涉及领域的对等模因或类似模因。在一些专业程度非常高的科技文体中,通常会通篇出现大量的专业词汇,这就要求译者自身构建一个庞大精准的模因库,以提升科技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其次,在科技翻译中,句子的结构也较之其他文体要更复杂,特别是英语句子。在一个句子中,可以镶嵌多个从句。如:A gas may be defined as a substance which remains homogeneous, and the volume of which increases without limit, when the pressure on it continuously reduced, the temperature being maintained constant. 尽管这个句子字数并不多,但是却包含了两个定语从句和一个状语从句。翻译这个句子时,译者首先必须理顺它的句子结构,找准主句与各个从句之间的关系。由于中英文的差异,翻译成汉语时,不能按其语序直接翻译,而是应有所调整。也就是说,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语用习惯,并最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文体风格上来说,鉴于科技翻译所涉及的都是科学技术知识,都是客观性的,并且在表达上有其规范的体系,译者不能随意更改,擅自添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而科技翻译又包括两大明显特征:客观性和规范性。科技翻译的范围,尽管人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具体的内容和很广的含义,但是,简明扼要地来说,主要是说明科学事实,或阐明科学理论,或发明成果报道,或科技活动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翻译。在任何有关的翻译活动中,翻译工作者唯一能做,并且必须要做的就是客观地翻译。[6](P4)由于科技翻译客观性的这一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更加透明隐形,目的语读者看到译文后如同与源语文本的作者进行了直接交流。前文提到过,科技文本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都是语言模因,在长久的复制使用后已形成了固定规范的表达,并得到了该专业领域的权威认可。如:laser(激光),motor(马达),等等。在科技翻译中,译者应多加积累这些规范的模因,并准确提取模因,减少或消除与源语文本的偏差。

科技翻译因其专业词汇多,句子结构复杂,长难句较多等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对译者的要求也比较高。现在大部分的科技翻译都是由翻译专业的人才完成,而科技翻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翻译专业的人才很少能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专业领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翻译时对源语文本难免有些生疏或者不理解。一些译者储存的模因较少,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模因库,在翻译时也会遇到困难,造成用词不准,词不达意的窘境。还有一些人过于夸大科技翻译的客观性与规范性,认为科技文本最适用于机器翻译。机器翻译虽然能大致地把各种专业名词翻译出来,却无法处理一些结构复杂,逻辑思维严密的文本。且一些名词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中英对应模因,机器翻译也无法选择最合适的模因,如:resistance在“力学”中被译为“阻力”,在“电学”中译为“电阻”,而在“机械学”中又被译为“耐受力”。另有一些译文由于译者对句子结构的梳理不够清晰,逻辑思维不够严密,往往使译文漏洞百出,或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科技翻译的目的。

三、翻译模因论对科技翻译的指导作用

翻译模因论认为,源语文本是一个模因复合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应能被源语模因同化,理解源语模因,成为源语模因的新宿主,然后在译入语的语言中寻找与源语模因对等或类似的模因,将源语模因解码,用最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译入语读者再对译作进行解码接收,获得与源语模因读者同样的感受,成为新模因复合体的宿主。翻译模因论的这一翻译过程非常符合科技翻译的过程,对译者进行科技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泛阅读科技文本,大量储存模因;二是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一)广泛阅读科技文本,大量储存模因

科技翻译的质量不高,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译者对源语文本所涉及的领域了解较少,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翻译时找不到准确的对应模因。因此,译者平时应大量阅读科技文本,广泛涉猎,储存模因,建立一个系统的模因库。模因库应包括一些专业的词汇,尤其是使用次数,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如通讯领域中的,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频率准确度(accuracy),中间频率(intermediate frequency);数学领域中的,公理(axiom),定理(theorem),命题(proposition),二进制(binary system);物理领域中的,量子论(quantum theory),运动学(kinematics),静力学(statics)等等。同时,模因库中也应包括一些常用语的书面表达。科技文体不同于日常用语,多为正式文体,因此也应加大这方面的积累。如:take in-absorb,break up-decompose,come out-emerge,take out-extract,pass on-transmit,get rid of-eliminate。专业名词和书面表达虽然占科技翻译的很大一部分,但是理清其复杂的句子结构,梳理逻辑关系也是科技翻译成功的关键。因而,模因库中不仅应包括对词汇的储存,也应包括对长难句结构处理方法的积累和对严密逻辑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科技文本时,对译入语中对应模因的提取手到擒来,大量减少工作时间,提高翻译效率,提升翻译质量。

(二)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在使用中,科技文本中的某些词是非常稳定的,如专有名词,但也并非说所有的术语名称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及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术语也会有所改变,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应与时俱进,采用新发展的模因。如多年前流行的“维他命”,现在已被称为“维生素”,“引擎”被称为“发动机”。[7](P5)其次,对于词、句的翻译离不开语境,科技翻译也是如此。源语模因在译入语中可能不只对应一个模因,而是多个。在此种情况下,译者就应该结合上下文,从译入语中提取最佳模因。

例如“bit”一词在两种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翻译:

(1)A few bits of information that the FBI requested from the CIA, had it been granted, could well have stopped the 9/11 attacks.

如果联邦调查局果真得到了它向中央情报局索取的那些情报,那么,9·11袭击事件也许就会被禁止。

(2)An ELF wave can transmit only a few bits of information per second.

极低频(ELF)电波每秒只能传送几个比特的信息。

(康志洪,2012)

在例(1)中,“bit”不属于专业的技术范畴,因此与“a few of”一起翻译成了“那些”;例(2)属于通讯的专业领域,所以翻译成了专业词汇“比特”。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该把握好语境,充分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四、结语

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科技翻译是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翻译模因论作为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系统理论,对科技翻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能减少现有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为科技翻译的译者提供了一种提升翻译质量的有效方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播。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典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2C0099]。)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55.

[2]Chesteman.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7.

[3]马萧.从模因到规范: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J].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学报, 2005,(3): 53-56.

[4]Heylighen F.Selfish Memes an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

Journal of Ideas, 1992(4): 77-84.

[5]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79.

[6][7]李亚舒.论科技翻译特点及其组织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

1989,(3): 4-5.

[8]康志洪.科技翻译[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科技翻译探讨 篇7

本人在完成翻译硕士 (MTI) 毕业论文时, 选取网上还未有译文的挪威奥斯陆大学石油地质教材Petroleum Geoscience:From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to Rock Physics作为翻译项目报告的文本。该书作者是Knut Bjrlykke, 2010年由Springer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 New York出版社出版。

阅读原文, 笔者总结原文特点:从题材写作风格上看, 原文属于石油科技英语同时又涉及物理化学等领域, 专业性强, 多用陈述句, 表述客观、逻辑严密、行文规范、句式严谨, 给人以正式、客观、可信的感觉, 在内容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从语言上看, 原文用词专业, 术语丰富, 句式复杂, 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反复出现, it结构多等;本文笔者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探讨石油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一、词汇特点分析

1 . 大量缩略语和非言语表达体现了石油英语的简洁性。石油工程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范畴, 具有科技英语的共同特征:行文简洁, 表达客观, 内容确切、信息量大, 专业性强。使用了大量首字母缩略词, 例如:GWC (airwater contact) 气水界面, OWC (oil-water contact) 油水界面, m D (millidarcy毫达西) , DST (drill stem test) 中途测试, API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美国石油协会, LPG (1iquefied petroleum gas) 液化石油气, PVT (压力, 体积和温度) , E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提高采收率/强化采油, OIP (oi1 in place) 地下原油储量等。

2.专业术语多、抽象名词使用广泛。在石油科技英语翻译中, 术语的翻译正确与否关乎文章翻译的成败。必须把术语译成石油行业通用语, 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专业性。本人在翻译过程中制作了术语表, 以便于前后统一。

首先, 石油英语与其它科技文体一样也从拉丁语、希腊语中大量借用术语, 包括众多石油地质方面的词汇, 如矿物、海洋生物以及地质年代等。如:well-logging测井, carbonate trap碳酸盐岩圈闭, Chalk白垩岩, primary porosity原生孔隙度, spill point溢出点, the closure闭合, cap rocks盖岩pinching out尖灭, growth faults同生断层, Silurian志留纪, Permian二叠纪, the matrix permeability基质渗透率/原生渗透率, the calcite cement方解石胶结物, appraisal wells评价井, production wells生产井, roller bit牙轮钻头等等。

其次, 广泛使用抽象程度非常高的名词和名词词组。这些名词由动词加上-tion, -sion, -xion, -ment, -ance, -ence, -ure等后缀构成, 或者由形容词加上-bility等构成。方梦之指出, 抽象名词适合表达精细复杂的思想, 使文章具有庄重感和严肃感。如表示油、气藏基本特征的词汇在石油文献中的应用频率非常高, porosity (孔隙度) , permeability (渗透率) , saturation (饱和度) , viscosity (粘度) , wettability (润湿性) , mobility (流动性) , compressibility (压缩率) , drillability (可钻性) , productivity (产能) 等等。

3.部分词汇通俗形象幽默, 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因素。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基础是词汇的翻译。其基本词汇虽仍属于英语的共用核心部分, 但在石油科技文体中, 有些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石油工业开始于荒野, 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贱下等的体力劳动, 现场的工作者大多不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 对现场工作的设备的称呼通常来自最直观的感受, 从而产生了很多形象而有趣的词汇, 例如:用大量动物名称命名的专业技术词汇有fish (落鱼:某些钻井设备掉在井里后就被称为“落鱼”) , monkey board (猴台:井架二层工作平台, 因为在二层平台工作时常常攀爬, 后被称猴子待的台子) , bulldog (打捞矛) , goose neck (鹅颈管) , wildcat (野猫井, 即初探井) , dogleg (狗腿:指水平井开始弯曲, 酷似狗腿的部分) , horsehead (驴头:指抽油机的顶部, 中国工程师认为它更象驴头, 故不称“马头”) , rat hole (鼠洞:在钻台角上用于放置方钻杆的类似鼠洞的部位) , dead cathead (死猫头, 上卸扣猫头) 。翻译此类形象、生动、通俗词汇时要求译者不望文生义, 应在了解文化信息的前提下, 根据专业内容谨慎处理, 准确使用。当今, 翻译不仅仅被看成一种符号转换的文本活动, 更被看成一种社会行为, 一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传通。翻译家Nida认为:“真正成功的翻译, 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 因为词汇只有在它们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的。”, 换而言之, 一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词语含义, 更要懂得它们的文化意义, 由此更好的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二、句法翻译策略及案例分析

1 . 大量使用被动语态以体现石油英语的客观性。据统计, 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动语态。科技论文注重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叙述 (impersonal activity seen objectively) , 力戒作者的主观臆断, 因而常常避免提及施动者。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方式不同, 因此在英译汉时, 译文中的被动语态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原文里的语态, 要根据情况作适当的选择。被动语态惯用处理有四法:

方法一, 若英文原句中无宾语, 则译成汉语主动句, 保持原主语不变, 或省略主语。

例1:Very large amounts of fossil fuels are stored in organicrich mudstones or shales that have not been buried deeply enough for the organic matter to be converted to petroleum.

译文:大量化石燃料储存在富含有机物的泥岩或页岩中, 这些泥岩或页岩埋藏不够深, 所以有机物不能转化为石油。

方法二, 译成汉语主动句, 译文颠倒原文主语、宾语的位置。

例2: Barrier islands often form stratigraphic traps because they may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ast by fine-grained lagoonal facies.

译文:宴洲岛常形成地层圈闭, 因为细粒度的泻湖相把这些岛和海岸分离开。

方法三, 找“被”的替代词, 如“为……所, 是 (由) ……的, 遭……, 受……”, 在科技文献中, 用“可以”两个字来代替“被”。

例3:Structural traps that are formed by structural deformation (folding, doming or faulting) of rocks.

译文:构造圈闭由岩石的构造变形 (褶皱、穹窿或断层) 所形成。

方法四, 译成汉语被动语态

例4:In the ocean, the lighter components will dissolve quite rapidly, while the heavier asphalt fraction will sink to the bottom and be degraded and recycled.

译文:在海洋中, 较轻的成分将很快溶解, 而较重的沥青会沉到海底, 被降解回收。

2 . 含有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等结构的长句, 以“形合”为主要衔接手段。为准确严谨的描述客观事物或现象, 一个句子往往包含多个修饰成分和限定成分。句子语义层次分明, 显性形态标记准确清晰, 结构严谨, 其形态犹如一棵枝叶横生的“参天大树”, 多枝共干, 枝丫分明, 充分体现了英语重形合, 重理性的特点。在翻译长句时要弄清英文原句的句法结构, 找出并分析句子的主旨和各层次所表达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对原文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 按照汉语的表达习和惯逻辑关系正确地译出原文, 主要方法有顺译法、逆译法和综合译法等。

顺译法就是按照原文顺序或按内容的逻辑顺序, 依次译出的翻译方法。

例5:Where trees and plants sink into black mud, preventing them from being oxidised, there is a net contribution of oxygen to the atmosphere and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of CO2in the atmosphere.

译文:树木和植物沉入黑泥, 防止其被氧化, 大气中有了氧气净贡献者, 相应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逆译法就是不按照原文的语序, 而是逆着原文顺序进行翻译的方法。英汉分属两种不同语系, 前者属印欧语系, 后者属汉藏语系, 在表达语序上有区别, 汉语一般先分后总, 重句尾, 先出主语+废话 (包括定、状、补、插入语) +最重要成分, 而英文一般先总后分, 重句首, 先出主语+最重要成分+废话 (包括定、状、补、插入语) 。

例6:Petroleum geology comprises those geological disciplines which are of greatest significance for the finding and recovery of oil and gas.

译文:石油地质学包括那些对发现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具有重大意义的地质学科。

原文是一句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those geological disciplines为先行词, which是关系代词, 该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紧密, 所以要先翻译。

有时采取融合法, 即把定语从句和它所修饰的先行词结合在一起翻译。把定语从句翻译成汉语后, 其定语的作用已经不明显或完全消失。有时对长句的处理不止使用到某一种方法, 而是涉及到好几种译法, 要视文本具体对待, 不可死译, 采取综合译法, 分合并用, 灵活有序。总之翻译长句时采用“剥洋葱”的方法, 将不重要的成分先翻译出来, 然后再翻译主要成分, 先次后主, 用流水短句, 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基本理念。

小结

通过此次翻译实践, 深刻体会到翻译时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准确理解术语, 熟悉构词法, 仔细分析长句, 灵活处理。不可违背原作作者的初衷, 不可误译或望文生义等。为胜任石油专业英语翻译工作, 现实经验要求译者必须: (1) 深谙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特点; (2) 加强石油科技类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翻译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3) 大量的石油翻译实践, 制作石油英汉翻译术语库。由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有限, 仍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 英语的理解能力和汉语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是采用异化还是归化, 是偏向作者还是读者, 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 有时很难做出取舍。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善于互补, 把握好一个“度”, 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多对比, 翻译水平才可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谭燕萍, 刘幸龙.石油英语文献的特点及其翻译[J].楚雄师范学院院报, 2010, 25 (12) :90-91.

[2]邹宇.石油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7.11.

科技翻译探讨 篇8

1 术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1) 术语不统一

术语不统一现象是术语翻译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术语multiplexer就有“多路复用器”“多路转接器”“多路调制器”等多种译法。

(2) 非术语化翻译

译者看懂了原文的意思, 不会用术语表达, 又不愿意看工具书, 译文则会显得外行。如在翻译有关霍尔传感器的文本中出现了术语Transmission Speed Sensor, 译者凭感觉译为“传输速度传感器”, 后经专业工程师审核修改为“变速箱速度传感器”, 专业性强了很多。

(3) 名实对应混乱

一物多名, 多物一名现象。如术语integrated power supply可用来指“集成电源”, 又可指“内置变压器”。译者应该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如何译, 不可胡乱对应。

(4) 音意翻译侧重不一

近年来有学者和译者认为, 要突出音译以便与国际交流, 统一术语是各国的当务之急。解决方法是音译, 便于文字的计算机处理和机器翻译。如术语radar, 可译为“雷达”, 也可译为“无线电探测器”, 因前者直接音译较为简洁, 故成为现在较为普遍采用的译法。

2 已有术语的查找与选用

通过现有工具和语料库来查找并确定术语译法, 是一个如何对大量可用相关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在术语翻译中译者可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通过互联网和语料库工具查找。包括词典和相关术语网站:有道词典、必应词典、CNKI、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术语网、国际术语网、中国规范术语等术语研究与管理机构等。互联网信息来源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科技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来源。

(2) 平行文本资料的匹配与利用。同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译者可获取的平行文本资料越来越丰富。利用好平行文本对译者的翻译工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译者应切记不可照搬, 虽然文本相似, 但也要根据文本相似度灵活进行再次翻译。

(3) 注意判定所属领域和学科。如术语pin在机械工程里译为“销”, 在生物材料领域里译为“骨针”, 而在电子领域又被译为“引脚”。故译者在翻译术语时应具备预先判定术语所属领域的意识。

3 新术语 (含不规范术语) 的翻译策略

总体而言, 科技术语的翻译应着眼于两大理论层面:一, 术语层面。可分为普遍术语理论和描述转向理论两个发展阶段;二, 翻译层面。可分为归化和异化两大基本翻译准则。

依据术语和翻译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 笔者就新术语提出以下基本翻译策略:

(1) 规范性。根据普遍术语理论, 术语是客观存在的, 很少受主观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也不受语言语境的制约。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之下, 术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化, 科技术语翻译也相应遵循规范性原则。

(2) 领域性。根据术语理论的描述转向阶段, 针对同一概念, 不同使用者, 根据其专业程度的不同和交际场合的不同, 其选择的术语也会不同。这就要求科技术语翻译时需考虑到它的领域性。从科技这一大领域来说, 可分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天文、地质、计算机通信、医药、生物技术等众多学科。如术语power, 在数学中指“幂”, 人文地理学中指“权力”, 医学中指“耳点”, 而在力学、物理学、电子学中又均指“功率”。所以, 译者在翻译术语时应首先判定出所译术语所属领域, 学习并基本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

(3) 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美国著名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 归化以目的语为归宿, 将译文置于首位,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 旨在保留语言和文化异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不可孤立开来。在科技术语翻译过程中, 应既要保留术语的原始概念和意义 (异化) , 又要从目的语角度考虑到其广泛接受性和实用性 (归化) 。如术语thermal resistance应采用异化译法译为“热阻抗”, 保留最直接最原始的意义。又如术语Smart Input Pin, 关于smart一词, 在中国有约定俗成的译法, 即“智能”, 如“智能手机” (smart phone) 、“智能机器人” (smart robot) 等众多已为大家所熟知的相关称呼, 故应将术语Smart Input Pin译为“智能输入引脚”, 从而使其符合汉语的表达规范, 易于汉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4) 灵活性。根据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是一种目的性交际活动。 (Nord, 2001) 科技术语翻译中, 译者可具体根据句意表达或顺应语境需要而对那些已经固定的术语进行积极灵活的加工, 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如句子8 bit SPI for diagnostics and control译为“8位SPI接口, 用于诊断和控制”, 术语“SPI”本意为串行外设接口, 此处增译为“SPI接口”, 而术语daisy chain capability本意为“菊花链能力”, 此处减译为“菊花链”。

(5) 一致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术语前后出现时译文的一致性, 避免出现上下文同词不同译的现象。如在汽车电子领域, 术语microcontroller有“微控器”和“微处理器”两种译法, 但译者应选定其中一个, 不可同时用两种译法而使译文混乱, 缺乏一致性。

(6) 实用性。当然这些新术语是有特定适用范围的, 如只在某个特定领域。如术语i BB在汽车电子领域里指“集成背磁”, 此术语并未得到国家范围内专业认证, 也未收录于互联网, 但在领域内部有其自身的实用性。

(7) 国际通用性。科技术语的翻译应与国际公认或通用标准相一致。如著名的“霍尔效应”中的“霍尔”来源于“霍尔效应”发现者的名字 (A.H.Hall, 1855~1938) , “霍尔”为国际公认的译法。而Hall Senor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 故应译为“霍尔传感器”, 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8) 简明性。从词汇学角度出发, 众多科技术语, 尤其是复杂的长术语可根据汉语构词习惯和规则来创造新术语, 且应力求简洁。

4 结语

在实际科技翻译工作中, 如何更快速、准确且又专业地译出需要的术语是现代科技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应给予充分重视。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遵循科技术语查找和翻译的一般原则, 把握好大方向, 处理好小细节, 灵活翻译术语。此外, 科技翻译中术语的形成和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翻译工作者扮演着重要角色, 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摘要:科技文本中术语众多, 科技术语集中反映了科学概念和科技内容, 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术语翻译工作中, 翻译工作者总会遇到术语不统一、术语误译等各种问题。本文以汽车电子领域产品数据手册的翻译为例, 探讨术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并从已有术语的查找和新术语的翻译两方面探讨解决方法。

关键词:科技文本,术语翻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5.

[3]石春让, 赵巍.科技术语翻译:归化是正途[J].山东外语教学, 2010 (1) .

[4]王蕾.术语能力培养中的能力问题[J].中国科技术语, 2014 (6) .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篇9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 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 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 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 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 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 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 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 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 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 如果用科技英语的语气, 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 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 无需修饰, 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 所以这句话 (同样的一句话, 两种不同的翻译) 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 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 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特点, 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 (the choosing of words) his (the translator’s) 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 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 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 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of equivalents, possibly all more or less inexact.Such a choice depends in large part o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translator, and that it is essentially an aesthetic choice can not be denied.

我们看到, 文学翻译强调美学效果, 而不强调选词的准确对等, 相反, 它强调一定程度的不对等。文学语言华丽, 修饰性强, 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观感, 但科技词汇朴实无华, 以准确为美的最高标准。

(二) 避免模糊

科技英语的特点是不能含糊。文学翻译往往强调模糊性, 以此达到朦胧美的效果。以写景为例:“The clouds over the land now rose like mountains and the coast was only a long green line with the gray blue hills behind it.” (陆地上的云在冉冉上升, 就像重峦叠嶂。海岸变成了一条常常的绿线, 背后是一抹淡淡的青山。)

重峦叠嶂是文学修饰的结果, 淡淡的青山是文学的要求, 按照实际翻译, 淡淡的青山对应“light blue hills”, 所以这不是确凿无误的翻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文学朦胧美的作用, 因为按照科技翻译为“灰蓝色的山”, 没有美感, 需要给它个朦胧的改变。但是科技翻译只能确凿无误, 不能因为修饰而改变。

(三) 逻辑因素

逻辑准确是科技翻译的特点, 但文学却常常无逻辑可言。逻辑是科技的基础, 所以逻辑清晰本身就是科技文章的特点。

下面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片段:又想到:“老师前日口气, 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 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贤, 将来志书上, 少不得称赞一番,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 有什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杨宪益和戴乃迭这样翻译:

Yet Mr Wei had spoken of Wang Mien 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If Mr Wei respects him, I should respect him ten times as much, ”Magistrate Shih reflected.“If I stoop in order to show respect to talent, future compilers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will certainly devote a chapter to my praise.Then my name will be remembered for hundreds of years.Why shouldn’t I do it?”So he decided to go.

从中文看, 语法不合乎规范。正确的中文应当是:他又想到:“从老师前日的口气可以听出, 老师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 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我屈尊敬贤, 将来志书上, 少不得会出现一篇文章, 将我称赞一番,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 我有什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中文的主要逻辑问题, 第一是缺少主语, 英语除了命令句外, 其余都不能缺少主语;第二是省略特定的词语, 使逻辑关系不清楚。英语因为语法完整, 所以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在科技翻译中, 很少出现这种缺胳膊少腿的中文句式, 偶尔出现有逻辑出入的句子只要稍稍加以调整, 就可以避免逻辑失误。如:

激雷闪电的云层在发射电磁波。 (From layers of clouds thunder and lightning are emit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这些逻辑错误一般都是因为中文没有语法规范。有时, 语法错误的出现是因为中文喜欢夸张, 为了取得生龙活虎的效果, 为了添油加醋的描写。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电磁波一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 眨眼工夫, 可以到月球上转个弯。

这个描写显然是为了达到生动、诙谐的效果, 所以押了韵脚。如果直译, 则势必出笑话, 如:

It can circle the earth seven and a half times in a second and in a blink of an eye, it can to the moon and turned around there.而且让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只好意译。按照原文的诙谐程度, 尽量对应。又如:

而且让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只好意译。按照原文的诙谐程度, 尽量对应。又如:

It can circle the earth seven and a half times in a second and in a blink of an eye, it can to the moon and circled around it for another second.

从以上对比分析可知, 科技翻译侧重于信息内容, 文学翻译侧重整体赏析性。因翻译文本及翻译目的的较大差异而各有特点:前者强调对原文的忠实, 后者则要求语意和风格忠实再现。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 艺术性几乎可以忽略;文学翻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对科学性则没有要求。然而, 由于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客观科学与主观艺术的统一, 科技翻译要兼顾艺术性要求, 文学翻译也需要作科学的分析。两者相比, 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较强, 而科技翻译的艺术性较弱。在任何类型的翻译内部, 科学性和艺术性都需要有机结合。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 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 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参考文献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科技翻译 篇10

在我国的传统译论中, 几乎所有的命题都有其哲学和美学渊源, 如支谦的“不加文饰”、鸠摩罗什的“依实出华”、严复的“信, 达, 雅”、傅雷的“神似”及钱钟书的“化境”理论, 都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翻译美学旨在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 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 并运用美学的基础理论, 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 分析、阐述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

本文将从精确美、逻辑美、简约美、修辞美四个角度阐述科技翻译中蕴藏的美感。

一、精确美

科技英语具有专业性、客观性、精确性, 这就要求科技翻译内容要正确无误, 符合技术术语表达习惯, 体现科技翻译科学、准确、严谨的特征。译者为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必须在翻译过程中精确地把握原文内涵, 同时保障译文表达的精确性。在用词方面, 大量使用含义十分明确的专业术语以表达某一特定的概念, 避免混义不清或一词多义。

科技术语是记载科技概念的特殊词语, 术语的恰当使用既可增强内容的精确性, 又可提高形式的简洁程度, 许多科技词汇本身就已经具有精确且生动形象的特点。 [1]例如:lockingdog (制动爪 ) , home page (主页 ) , picture phone (可视电话 ) 。

虽然科技英语中有一些专业技术词汇的含义相对固定且单一, 但是因近代科学技术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产生了词义变通和交叉使用的现象。因此, 词义的理解和选择必须顾及文章所论学科和专业, 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 有时还要凭借事理和逻辑关系。下面以名词power为例, 其在机械力学中的词义为“力”、“电”、“电力”、“动力”、“电源”、“功率”等, 在数学中的词义为“乘方”、“次方”、“幂”。如:

Assume that the input voltage from the power supply remainsconstant.

假如由电源输入的电压保持不变。 (power译成“电源”)

The third power of 2 is 8.

2的三次方是8 (power译成“方 (幂 ) ”)

Radiation’s amazing power to cure a wide variety of cancersis almost unknown to the public.

放射疗法对各种癌症都有惊人的疗效, 但公众几乎不知道这一点。 (power译成“疗效”)

二、逻辑美

科技英语最具特色的美感就是逻辑美, 因为科技英语表达的是科技事实、原理或解释自然现象。 [2]科技翻译注重事实和逻辑, 要求技术概念明确清楚, 逻辑关系清晰突出。译者必须分条缕析、透过科技英语句子复杂的表达结构, 抓住其内在联系, 用客观的语言阐述因果、条件、让步、目的等逻辑关系, 达到向读者再现原文逻辑美的目的。如:

This fact shows that the more of the force of friction is got, thefarther will the ball travel, and we are led to infer that, if all the impeding forces of gravitation and resistance could be removed, thereis no reason why the ball, once in motion, should ever stop.

(这一事实表明 , 摩擦力减到越小 , 球就会滚得越远 ;由此可推断, 如果去除一切起阻碍运动的引力和阻力, 就没有理由认为, 球一旦处于运动中还会再停下来。 )

这个主从复合句表达了多重逻辑关系, 第一个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较长, 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the more..., the farther...表示比较关系 ; 第二层是第二个that引导的从句 , 带有if引导的非真实条件句, 表假设, 其中还带有once引导的省略形式的条件从句及使用了虚拟语气的why从句。多种逻辑关系在一个句子里和谐共存、浑然一体, 体现了一种逻辑美。

三、简约美

精炼简洁是一种公认的美, 体现在万事万物中。科技英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精炼, 因为科技语言总的要求是以最少的文字符号传递最多的信息。从句法层面来看, 科技英语的简约美体现在:

1.名词化结 构的广泛 运用。名词化结构代替从句或句子 , 简化句型结构。这种转变在科技英语中有两大作用:一是减少人称主语的使用, 体现科技概念的客观性, 二是避免结构臃肿。 [1]例如:

If rolling friction is substituted for sliding friction, the frictionwill be considerably reduced.

如果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 摩擦力将大大减少。

The rolling friction is substituted for sliding friction results in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friction.

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可以大量减少摩擦力。

第二个句子采用名词化结构, 使句子结构更简练, 表达更客观。

2.大量使用非限 定动词。 分词短语、分词独立结构通常可用来代替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并列句等。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 用介词+动名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这样可以缩短句子, 而且句子结构完整、主从分明、严谨规范。 [3]如:

When we remove the impurities, the water can be passedback to the boiler.

当我们除去水中杂质之后, 即可使水流回锅炉中。

On removing the impurities, the water can be passed back tthe boiler.

在去除杂志之后, 即可使水流回锅炉里。

比较以上两个句子及翻译不难发现, 第二个句子用on+动名词代替时间从句, 显得更简约明了, 且省略从句中人称主语使表达更客观。

四、修辞美

科技文体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 但科技文章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 是经过人的思维过程创造出来的, 科技文体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内涵, 表现其内涵的重要手段就是借用修辞。在科技英语中, 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译者面对这些修辞时, 就必须结合文本特征做出灵活应变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如:

So compared with any ordinary beam of light, the laser beamis very orderly affair indeed.It’s like a military march—every onin step.In an ordinary beam, the waves are like the people crowedgoing to football match, pushing and bumping into one another.

(因此 , 与普通光束相比 , 激光束的确是十分整齐的。它就像部队行军, 每个人都步调一致, 而普通光束就像人群涌向足球场, 相互拥挤、碰撞。 )

除此之外, 科技文章中有时还利用神话故事、文学典故使其表达生动、丰富多彩, 具有美感。如:

The efficacy of the vaccines is the Achilles’heel of India’anti-polio campaign.

这些疫苗的疗效问题成为印度消灭小儿麻痹症运动的最大的障碍。 (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出自荷马史诗, 传说阿克琉斯除脚踝外, 全身刀枪不入, 但终因脚受剑伤而死去。 )

五、结语

随着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美学观念的深入人心, 美学视角下的科技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众多的科技文章中不难发现, 科技英语不再一味地冷静客观, 而趋于以丰富灵活的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拥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语言鉴赏能力, 在翻译实践中, 捕捉原作者意在言外的神思、气度。

参考文献

[1]范武邱.科技翻译中的美学取向[J].长沙铁道学院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2]杨康寿.论科技英语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3)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科技翻译探讨】相关文章:

科技翻译探讨论文04-16

科技翻译08-29

科技翻译练习04-17

石油科技翻译06-03

科技论文翻译05-23

科技文本翻译策略12-28

科技英语的翻译06-04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07-03

科技英语翻译练习05-30

科技英语翻译论文07-27

上一篇:数据挖掘的探索性研究下一篇:建设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