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2024-07-26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精选十篇)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1

1 村镇规划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意义

村镇规划不仅致力于实现当地的发展目标, 规划村镇的发展方向及方式的具体安排, 而且是满足乡镇地区人们的需求, 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另外, 村镇规划还是上级政府执行村镇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工作的策略以及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据。建设美丽乡村要依赖于科学的规划, 这也正是乡镇规划的职责所在[2]。通过村镇规划, 社会利益、空间资源等得到了保护及协调;通过村镇规划, 村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村民的意愿能够及时被政府获得, 进而更行之有效地进行改进。合理、恰当的村镇规划可以帮助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有章可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

2 新时期村镇规划的研究

2.1 村镇规划的概念及方法

由于村镇规划在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难免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因为即使村镇规划在某些方面与城市规划类似, 但不同点也有很多, 如果不能做到求同存异, 盲目地将城市规划策略用于村镇规划, 必然产生较多的问题。有学者强调, 传统的针对城市规划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村镇的规划与建设, 必须要从三方面——理念、方式及内容来对村镇规划进行改革与创新, 充分利用乡村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 可持续地发展[3]。与城市规划相比, 村镇规划的主要差异在于村镇规划不应摒弃自身独特的地域环境及特色资源, 而应朝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向进行规划;在规划及发展过程中, 要尽量保证规划计划的简易型, 并鼓励村民群众更多的参与进来, 规划时做到重点把控, 努力提高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水平。

2.2 村镇规划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就目前的乡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而言, 很多地方的村镇规划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很多村镇对村镇规划仍持观望的态度。即使有的地区开展了村镇规划, 但编制过程中仍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比如资金短缺、管理不严格、村民人均用地标准不一、农村产业平衡被打破等。在村镇规划的过程中, 要将建设村庄放在第一位, 做到城乡统筹发展, 否则很容易陷入大包大揽、急功近利的泥潭中。

首先, 村镇规划要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践过程中很多地区为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了探索。比如有的村镇地处于工业区中, 这些村镇在规划时就充分地利用了自身优势, 主动与城市地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 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城市化进程中, 给自身的建设带来了无限的动力。这种思路即可为全国类似情况的村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次, 我国疆土地域辽阔, 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 所以各地区在进行村镇规划时要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科学的规划。当今不少学者对各地村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分类, 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法。但总的来说, 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总结与完善。

当今, 很多社会学者在努力探索新的村镇规划方法。比如广东省某村庄的规划, 设计师在村镇规划中融入了传统的布局, 希望基于此传统的思路找出新的方法。有的学者提出, 村镇规划的中心应放到农村人民居住环境的重构、建设及空间等问题上来, 并在对村镇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总之, 社会学界普遍认为村镇建设应当因地制宜, 切忌急功近利。

3 结语

村镇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蓝图, 研究学者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村镇发展制定出更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 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璋琦.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科技, 2012 (13) :255-256, 260.

[2]李阿琳.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研究[J].规划师, 2013 (3) :29-34.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 篇2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村居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本项目规划。

一、建桥 3 3 座:

1、XX 桥:省际出口路建设,800 人出行晴通雨不通,学生汛期安全隐患大; 2、XX 桥:700 人出行晴通雨不通,学生汛期安全隐患大; 3、XX 桥:省际出口路,200 人出行晴通雨不通,学生汛期安全隐患大。

二、道路硬化 2 2 处:

1、六组道路硬化:全长 2.5 公里,3.5 米宽,解决 400人通行问题; 2、XX 道路硬化:省界出口路,全长 1 公里,3.5 米宽,解决 XX 交界 200 人通行问题; 三、学校维修

1、无围墙,离河较近,学生汛期安全隐患大; 2、800 多平方米场地需硬化,需部分绿化; 3、教学楼顶漏水严重,墙皮剥落严重需重新粉刷; 四、环境整治工作

1、建公厕一所:高速路口无公厕,上下车乘客随地大

小便现象严重; 2、高速路口建小公园一处:4 亩沟壑填平绿化后,可供乘客和村民游玩,解决脏、乱、差现象; 3、农户环境美化:建花坛,栽风景树并进行绿化; 4、建垃圾填埋场一个:解决垃圾集中处理问题;需添制垃圾箱 8 个; 5、拆除一批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物;着力解决家禽乱放、污水乱排现象; 6、亮化工程:郧漫路沿线铁场坪至东河口段需安装太阳能路灯 60 盏; 五、基础设施建设

1、三组河堤维修:全长 300 米;水渠 2000 米;解决 80亩水田浇灌问题; 2、四组河堤维修:全长 800 米;水渠 1000 米;解决 60亩水田浇灌问题; 3、XX 寺河堤维修:全长 1500 米;水渠 1000 米;解决50 亩水田浇灌问题; 4、XX 公路安全问题:坡陡弯急,安全隐患大,需建安全防护拦 1000 米和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20 处;需安减速带 1处和弯视镜 1 个。

5、道路维修:XX、东河路因山体滑坡,路面损毁严重,安全隐患较大,需及时维修。

6、人畜饮水 3 处:

(1)灯草沟取水点:主线管 1800 米,解决 2 个组 200

户 500 人人畜饮水问题;(2)XX 沟取水点:主线管 3000 米,解决 3 个组 300 户600 人人畜饮水问题。

(3)XX 庙取水点:主线管 2000 米,解决 2 个组 170 户400 人人畜饮水问题; 7、网络覆盖率低:一组、六组 170 户需电视、电话通讯网络覆盖。

六、产业发展

1、旅游产业:温泉渡假树建设、XX 风景区的开发;支持发展农家乐 5-10 家,解决游客吃、住、行问题。

2、核桃产业:对现有 500 亩核桃树进行管护,再发展200 亩; 3、茶叶产业:在一组新建有机茶园 500 亩;

XX 镇 XX 村民委员会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古村落;石佛寺;锡伯族;保护规划

古村落作为基本的聚居场所,是人类长期以来为了生存与生产发展而不断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特定地域中人地关系、社群关系的空间反映,是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古村落认知与保护现状

所谓“古村落”,是基于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和有历史代表性的空间建筑形态。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保护方法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继承-保护-发展”的模式,注重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延续与生长,为古村落找到一条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我国古村落保护起步比较晚,对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古民居、历史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静态保护,往往忽视了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延续。

二、古村落保护规划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关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村落不仅要在空间环境上提升,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在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上,更要注重内涵的挖掘和内在动力的研究。在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即:有“型”无“味”的急于求成向有“质”有“魂”的保护利用方面的转变。1.有“型”无“味”的急于求成。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大多趋向于急于求成,无论从地区发展还是规划类型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却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方式。不尊重古村落的发展规律,强制地进行拆除或是破坏,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失去古建筑的同时,也失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2.有“质”有“魂”的保护利用。如今的古村落,能保留下來比较完整的资源已经少之又少。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古村落,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质,无论旅游资源价值大小,也必须认真经营,避免破坏其艺术和文化价值。古村落是美丽乡村一种独特的发展类型,不仅可以带动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更是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在珍惜保护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

三、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针对古村落特点,重点关注村落整体格局、形态及特色的活动空间,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保护体系,实现功能、产业、空间三个方面有机融合的规划策略。

1、内外相融的功能构成。沈北新区旅游功能区整体呈现一环两带七组团的发展格局。石佛寺村作为辽河国家湿地旅游带的西侧起点,特别是其“山水一体”的空间格局奠定了其核心地位。因此,需站在更大的空间中审视石佛寺的空间格局,并在规划中加以应用。依托辽河湿地公园沿线村庄,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网络,重点打造民俗及生态旅游服务,同时引导农业二产化、农业三产化。

2、传承发展脉络的村落格局。石佛寺村的保护与利用一方面要保护和修缮文物建筑、古村景观,明确保护与控制范围,保存完整的古村风貌。另一方面要构建传统风貌,在主要村落空间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风貌区。

3、文化旅游经济下的产业体系。石佛寺村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村落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保存民族记忆。另一方面要提升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整合提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与村落环境相融的文化体验经济,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双需求,使古村成为鲜活、生动的文化之村。

四、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

我国东北地区古村落数量较少,尚未形成针对自身特点的保护体系,远不如安徽的西递和宏村、陕西的党家村以及山西的乔家王家大院等。因此,规划和保护时应针对村落自身特点,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予以融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控制山、水、村的整体空间格局,保护完整的传统风貌。七星山、辽河、锡伯古村,构筑了一幅完美的传统生态文化村落。规划应对村落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保证锡伯古村落所依托的外部山水环境与村落空间形态相协调。同时在村落自身整体形态的控制下,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利用改善内外交通环境来优化村落空间环境,使山、水、村的空间格局完美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2、挖掘入口空间,打通景观通廊,使村落景观隔空呼应。锡伯古村落有较多景观节点,但在整体上缺少有机的呼应和联系。在入口处打造民族风貌展示的重要节点,形成体现地域特征的村落入口空间。村落西部的七星山制高点为辽代舍利塔,村落东侧为辽代双州城,东西向紧靠些许小径保持联系。因此,规划打通七星山和双州城的景观通廊,让两座辽代的重要遗迹隔空呼应,充分展示辽代城市和塔的关系,组织好村落的景观秩序。

3、重塑村落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以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依托,置换周边建筑功能,设置特色餐饮、乡村旅馆等功能,并结合现状采用不同方式对建筑立面、道路、围墙、广场、雕塑、树木等元素进行改善提升,对空间环境进行整理,形成具有村落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使村落具有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

4、建设纪念性遗址展示空间,充分传承古村落文化传统。古村落内部环境中,以双州城最具典型。利用现存遗迹建设城垣遗址景观带、瓮城景观区、街坊展示区等。同时对村落北部十方寺堡、西部辽塔等重要遗址空间进行环境整理。从消极的任其“自生自灭”转变为积极地开发保护,进一步由保护创造效益。

五、结语

石佛寺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文化底蕴,奠定了其作为沈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位。面对古村落发展缓慢和日益衰败的现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积极地保护和开发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出一片“碧水映青山、四方绕古村”的繁荣景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村落。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路径研究 篇4

生态型美丽乡村属于现代化建设模式, “综合、全面”是其现显著特征, 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 优化乡村环境,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整体质量, 构建美丽乡村。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关于“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战略布局。从国家到地方, 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必须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建设。在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上, 很多都是其标杆, 比如, 浙江—安吉、宁海, 河北—张家口, 江西—婺源, 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上的典型乡村, 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学习。

2 生态型美丽乡村的特点解读

就生态型美丽乡村而言,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体现在不同方面。

2.1 环境优美

就美丽乡村而言, 在建设过程中, 必须充分意识到自然生态、卫生管理等的重要性。在公共场合、街道周围, 都需要设立关于构建生态性美丽乡村的标语, 时刻提醒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强化环保意识, 构建长效的保洁机制, 处理好农村环境中的生活垃圾。“无分类、无管理、无地点”是其显著特征, 农村地区随处可见垃圾的身影, 大大降低乡村环境整体质量, 必须构建全新的垃圾处理模式, 分类收集、定点处理农村垃圾。

2.2 尊重自然、合理规划

生态型美丽乡村具有“山、水、田、宅”一体化特点, 需尊重自然规律, 合理规划乡村, 依靠自然的力量, 将乡村建设结构、当地地理环境有机融合, 勾勒一幅“水田一色、山居相傍”的乡村图。客观折射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注重建筑物整体质量、结构布局, 优化生态结构、空间造型, 以当地特有的地理风貌为媒介, 适当增加土地的流转、整合, 促使所构建的生态型美丽乡村更加合理化。

3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

3.1 整体规划设计

打造“美丽乡村嘉年华”, 体现“乡、野、农、趣”的乡村布局。通过多种造景手法营造出美丽乡村意境, 将体现当地文化的多种元素通过设计融入到景观之中结合植物配置, 让景观具有乡土之美、山野之韵、农耕之乐、体验之趣。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要传承地区已有的文化特色, 显现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 还要充分显现乡村特色, 需要合理规划生态茶园、苗木花卉等, 将生态型美丽乡村落到实处。典型案例:1重庆渝北古路镇田园养生社区, 整体规划以“周易太极”的文化结构展开以原生村落式布局唤醒尘封已久的古镇记忆地块规划构架以“龙脊”与“河谷”为界, 形成“阴阳二仪”相运想升, 附会“五行八卦”传统学说, 生成“一轴、三脉、六区”的总体布局。2四川螺湖半岛生态农庄, 打造成为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精品农庄度假区, 项目依托基地林、田、水的生态资源, 传承区域“诗酒文化”特色, 以异域气质为引领, 打造集生态观光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农业科普生产、运动养生养老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精品农庄度假区。

3.2 主体建筑设计

在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 保护好特有的乡村文化, 从细节入手调节已有建筑结构, 改造低矮房屋。在地域的角度, 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 比如, 闽西建筑—客家风格;就村庄来说, 每个村庄也有着不同的建筑特色, 比如, 秦宁南会—徽派田园风格, 明溪县沙溪村—欧式风格。在此基础上, 还要灵活运用当地的特色元素, 有效提取该地区建筑物特有的元素, 将其巧妙地应用到改造、新建建筑物中, 更好地彰显该地区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典型案例:重庆酉阳桃源小镇, 特色的建筑文化与现代桃源生活相结合, 注重对《桃花源记》的情景再现及精神回归, 恢复了河东片区农田生态景观;注重对土家建筑传统符号的提炼及利用, 传承土家文化, 打造出灵活的产品业态及形式。

3.3 道路和污水设计

(1) 道路设计方面, 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保留老旧公路、田间小道的特色的同时, 加强乡村分级与城乡设施融合体系的建设, 达到镇与镇间交通便捷, 改造完成后实现环境友好、交通安全、运行高效的目标。

(2) 污水设计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 有效防止生活用水出现积洼现象, 同时要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重庆铜梁旧县镇污水处理厂, 自主研发了适合中小城镇的人工快渗、人工湿地、竖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强化生物絮凝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处理技术, 为重庆市多条流域的60多个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提供了工程效益。同时在畜牧粪便处理技术上也有新的突破, 如图1所示:

3.4 产业与文化方面

在设计规划过程中, 生态型美丽乡村就必须注重产业引导, 要依托该地区已有的自然资源, 围绕资源特色、市场客观需求, 充分发挥具有的生态特色, 彰显乡村特征。要注重深挖掘, 促使传统农业逐渐向新型业态方面转变, 比如, 农村观光产品、特色民宿。逐步延伸该地区的产业链, 比如, 旅游, 带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促进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 在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 还要不断挖掘已有的文化内涵, 要注重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历史遗存, 同时注重村庄亮化美化、文明乡村的培育, 结合该地区各方面情况, 指定可行的村规民约, 构建可行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更好地展现地区新貌, 使其成为具备丰富文化内涵, 拥有自己故事的村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要结合地区地理环境特点, 已有的自然资源等, 借鉴其它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合理规划设计建设地区。优化利用地区已有的自然资源, 充分显现乡村的生态特色。延续乡村人文生态, 重视其和自然生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胜.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探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现代园艺, 2016, (6) :111.

大高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篇5

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地理方位:大高庄位于郯城街道北10公里,205国道东2公里,胶新铁路西侧,新老白马河中间。四方毗邻:村西、村北相邻庙山镇,村东靠宋屯村,村南紧邻西赵村。大高庄村相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村,以姓氏得名高家庄。清康熙年间662-1722年赵、宫二姓迁来居住。因村西有小高庄,习称高庄,故改称大高庄。郯城街道成立22个社区村民委员会,该村属于郯城街道高赵社区村民委员会管辖。民族及姓氏构成:汉族为主,以公姓居多。

村地势东平坦,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全年最高温度39.3℃,最低气温-13℃,常年平均降水量750mm,最大冻土深度21cm,日照时数为300天左右,日照率25%。

全村总户数345户,总人口1193人。该村道路路面基本形成,主干道不明显,道路路面质量不高,均为泥土路面,道路绿化工作有待加强。村中虽有一定的给水设施,但设施不完善,村中现有排水沟,但不完整统一,给居民生活造成一定污染。

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土质属黑土,耕地面积约2083亩,经济收入为种植业,其次是运输业。

二、定位与规模

村庄发展方向主要考虑土地利用价值,交通便利程度,与建成区的联系与方便度,与周围村庄的关系及地理情况等。综合各方面因素,村发展方向为:近期主要向北发展,远期主要向北、向南发展。

根据村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特点及经济发展分析,本村确定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加工养殖业为辅助产业的新型村庄。

村庄人口规模:现状1193人,规划期末人口数量为1534人。

三、村庄建设

1、用地与布局

根据村庄现状建成区及用地发展方向分析,总体规划布局主要沿南北中心路展开总体布局,形成“一轴两区”的村庄用地布局结构,使片区集中建设,规模建设。

一轴:以宽为7米的南北中心路为轴线的交通景观轴。两区:主要分为村民住宅区和农业种植区。

2、农户住房建设

村庄土地浪费比较严重,每户建筑面积小,占地面积大,旧房闲置,市政设施不配套,造成现状人均居住面积过大。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农户自建、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规划新建居民住宅以两层为主,形成布局完整、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小康村。居住用地集中布置成2个居住区,以村中绿化带划分为南北两个居住区,通过改造做到“全村房屋外观统一、大方、美观,院内卫生整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广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配备太阳灶、节柴灶。

公路建设主要以通村主干道(乡际路)的改造和村级小巷道硬化为重点,做到“客车到村口,货车通田头”,使广大农民彻底告别“雨天两腿泥、晴天满身土”的现状,实现“安全经济、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新环境。为形成经济合理、高效、便捷的道路系统,规划结合现状路网特点,按主路400米规划布置形成“方格网”形路网骨架。道路按三级布置,一级路道路红线宽度8-12米,二级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8米,三级路为3-5米巷道。

在巩固农村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大农村自来水管网工程建设和推广力度,解决好水污染、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等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符合卫生及用水量要求的水源建设,加快农村自来水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使全村通水农户安全饮用水农户达到100%。优化配置当前水源,加强水源保护,满足农村用水需求。由于现状水源地水质条件良好,故位于村东的水厂位置不再变动。管网干管的布置采用近远期结合,近期建立起完善的枝状管网提高供水普及率,远期逐步闭合枝状管网,采用枝状加环状管网,保证供水安全性。

村庄的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合流制,依据地形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具体布置雨污水管道。同时为了确保汛期内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除公路排水渠外,需在相应位置修建排水渠。

根据村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用电现状,对来自乡变电所的20KV高压线路对村内各类负荷供电,做到生活用电与工业用电分工明确,互不干扰。在高压线路经过地区应留出高压走廊进行防护,对于规划区内1000KV高压线路应留出40米的高压线走廊进行防护。结合归义供电现状及该村用电情况,远期建设5台变压器,全为居民生活用电,分片供电线相互联网,互相调节,建议供电线采用管道或直理式电缆,少量采用杆架式。

随着村经济的发展,对通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电讯线路全部架空电缆,规划电讯线路与供电线路异侧布置,主要沿生活干道、次干道布置,这样线路便捷通畅,便于架设,主要采用光缆通话,微机控制。

四、村容环境

全面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实施“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乱建。促进入畜粪便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水的有效整治。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方便、实用的农村新型厨房,推动生活清洁化。改善人居环境。达到既绿化美化村庄的目的,又创造了“村在绿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新农村景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水平,维修粉刷村内农户院墙,并进行美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墙。

村绿地景观概括为“一带一园”即村中绿化带,村南小游园。绿地整体布局中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一条水体绿化带,利用村中现有池塘小河等水体形成的滨水景观带;各组团均设小型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与其他功能用地间设绿化隔离带。

以自然环境治理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努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政策进农家,科技进农家,法治进农家,科技进农家,健康进农家,美德进农户”活动。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五、产业发展

坚持“一三产联动,特色化经营”的战略,利用良好的平原地势,打造生态农业与花卉种植业,推动乡村农业及乡村生态旅游业联动发展。

按照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农业构想,重视土地的集约开发,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力度,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依托大棚花卉,引进新型农产品,实现适宜地块全覆盖,实现花卉产业园区规划。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更进一步引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优美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具有高附加值和广阔辐射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和营销一体化的紧密型产业链,提高现代农业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发展养殖业项目形成的自然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创造良好条件,一产促三产。

六、公共服务

1、按照“加强党的建设、完善议事规则、维护群众权益、倡导文明新风、规范事务管理”的新农村制度建设基本要求,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实现村级办公日常化和规范化。

新修村组织活动室130平方米,配备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维稳信访室办公设备;维修大门、围墙,硬化院落180平方米。

2、按照“主题鲜明突出、布局小巧精致、功能设施完善、文化色彩深厚”的要求,新建集集会、休闲、宣传、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村文化广场一处,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在公路沿线涉及村社的地方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80盏。

3、切实加强农民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以“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

4、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在村内主干道设置小型垃圾桶40个,并能过公益性岗位或低保人员,定期对村内公共场地进行打扫,努力使村内环境卫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清洁化。

七、乡风文明

倡树文明新风。坚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公路线”、“文明单位(站所)”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深入开展文明长廊示范段创建活动,三是规范户外标牌,科学管理和设置户外标牌;四是利用法律大宣讲活动加强群众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破除陋习,消除赌博、盗窃等各种不正之风。五是村级民兵、妇女、共青团、调解、治保、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组织机构健全,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全面落实村务公开,积极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经常化,村民的科技意识、民主意识、诚信意识及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加,农村社会稳定。

八、村务管理与长效管理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深入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财务全程公开、村干部集体办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社区工作制度,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行村民提高、群众评事、集体定事、干部干事的民主管理机制。一是把社区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村民”为主体、“自治”为核心的群众自办自治性质,让居民自觉自愿地参与社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社区层面上有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是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统一依法撤销被合并村党组织,以新建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党总支或党支部。三是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打破地域、身份和职业界限,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坚持选配党性强、作风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突出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党员、机关事业单位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六类能人”,选进社区班子。四是完善运行机制。以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为中心,明确社区“两委”班子议事规划和决策程序,完善班子成员目标责任、分工负责、集中办公等日常管理制度,健全组织生活、村务党务财政公开、党员教育管理、定期民主评议等党建工作制度。把强化政治导向作

为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推进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九、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指挥体系

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独立办公、实体运作的组织指挥机构和工程项目建设指导协调体系,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编制了总体规划和计划。全县上下形成了决策、执行、督导、考核相互衔接配套,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运转高效、推进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协调、组织村庄规划的落实,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并确保到位,为各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强化推进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抓督导,建立周督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采取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随机暗访相结合,每次检查、暗访情况排出名次,并在媒体公开曝光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成效不大的,通过定期交流、单独约谈等形式进行督促。二是抓监督,采取专项视察监督与评议相结合,视察评议结果进行记分排名并公开。三是抓调研,探索工程建设推进新思路、新举措。组织专门调研组,分别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对照先进地区找差距,研究提出系统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建议。四是抓考核,建立绩效、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将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并加大权重。同

时,研究制定了专项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奖惩标准。实行日常督导、定期现场观摩、年终考核、群众满意度评测“四位一体”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并与政治、经济等待遇相挂钩,努力形成“硬约束、严考核、重奖惩”激励机制。

3、强化政策扶持,构建支撑体系

按照“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的要求,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采取“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支持和奖补。二是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将涉及农村路、水、电和治安、社保、医疗、科教、文体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有机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集中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广泛吸引金融信贷投入。通过积极培育发展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抵押融资机制,引导各级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广泛吸引社会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拉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团体和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参与新农村建设。

4、着眼富民惠民,突出建设重点

严格遵循村庄规划要求,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由政府组织监督实施。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在抓好常规农业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以秸秆养畜、养菌、沼气建设等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上,重点抓好河、湖、库、塘等引水工程的渠系配套建设,突出解决农田水

利最后一公里“卡脖子”问题;同时,将农村公路“村村通”提升为“村内通”、“网络化”,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深化为“户户通”。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上,集中开展以整治和改变农村“十大不文明现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在绿化美化方面,深入推进绿化示范镇村创建活动,量化标准,提高档次,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建设水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园(区)中村和经济强村等五个重点,配套建设涵盖农民生产生活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综合服务中心。

5、深入宣传发动,营造社会氛围。

建设美丽乡村 构建幸福家园 篇6

一、坚持以文化人,着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主题公园带动和公益广告辐射的作用,特别是在万泉河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重点生态文明景区和美丽乡村,用石刻、图说、灯笼等将核心价值元素打造成为人们争相拍照留念的一个个艺术品,“把核心价值观带回家”,耳濡目染、入脑入心。开展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经营等五大文明行动,开展“好民风之村”“先进典型户”等典型评选活动,形成好人受尊敬的价值导向。嘉积镇大园古村依托“秀才村”“博士村”等人文资源,开展古村修复建设和文化传承工程。

二、坚持生态为重,着力打造体现地域特征的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自然、历史和文化风貌。充分保护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色,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顺势而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进行改造、完善和提升。2013年,博鳌镇被评为全国第一批8个美丽宜居示范小镇之一。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实现全市镇(农场)村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推行湿地生态化处理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7

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需求

1.1 深入开展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这个要求, 进行乡级土地的规划编制是为了落实中央精神, 同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广大村民改变农村面貌、改善生活条件、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 增加收入的强烈愿望。因而, 美丽乡村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极大支持。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久性的任务, 不能一蹴而就, 就需要对乡级土地进行规划, 这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1.2 深入开展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是加强当前乡村土地综合整理的需要

乡级土地的综合整理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整理的重点是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以及工业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开展乡级土地整理工作, 进一步优化乡村用地的布局和结构, 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发展乡镇经济, 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 推进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对于加快乡镇经济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深入开展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是实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五级管理体系的最末端, 乡级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本区域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乡镇土地的规划编制对于加快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乡级土地的规划编制, 对区域内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正确处理好农村耕地和工业用地的关系。与此同时, 要对于区域内的绿化也要高度的重视, 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要加大对植树造林等绿化项目的重视。

2 乡级土地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我国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有了很大的发展。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理分配, 总体规划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根据上级土地利用的总的编制要求, 同时结合本乡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对辖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安排, 确定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以及发展的具体方向。此外, 要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用地, 对用地的矛盾进行协调, 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重点安排好耕地、环境保护用地以及生态建设用地, 对于其它工业用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保证总耕地面积的情况下, 合理规划。

2.2 优化结构, 促进生产

要确定好乡镇建设用地和土地的整理、复垦和开发的范围, 加强对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引导。乡级土地的规划编制要优化结构, 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和非农业建设用地尤其是工业用地的关系。规划要基本上满足乡镇政府对本区域内各类用地的安排, 以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真正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3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土地总体规划遵循的原则是“自上而下, 上下结合”, 规划控制的指标一般是由上面层层下达的, 这对于处于五级管理体系最末端的乡级土地规划编制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是对上级总规划的落实, 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编制技术和编制规则。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由于乡镇土地规划编制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不足, 未能真正的实现乡镇一级独立的规划编制。此外, 由于主要采取的是闭门造车的方式, 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指标逐渐的分解, 没有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乡级土地的规划编制不具有透明性, 缺少参与度, 这加大了进一步规划实施的难度。

4 美丽乡村假设背景下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讨

前面分析了我国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面就如何创新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4.1 建立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数据库以及查询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上的应用在逐渐的得到推广。乡级土地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 面积比较大, 用地类型比较多, 为了完善乡级土地的规划编制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 应该建立土地规划编制数据库, 同时开发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查询系统。数据库的组成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规划文本数据、图形数据、表格数据以及图像文件和电子说明书。规划图形数据包含规划的种类以及规划的用途等, 规划的文本数据包括规划的文本和规划的说明, 规划表格包含说明的附表以及文本的附表。通过实地的考察以及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将乡级土地的分配全部录入数据库, 这样便于日常的管理和查询。

当前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Arc GIS模式, 这种模式具备其它数据库不具备的优点。它具有空间几何图形与数据同步编辑的功能, 还可以支持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及对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因此, 利用这种数据库可以非常有效的实现对土地的管理。首先要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现状数据作为数据库的源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数据录入Arc GIS数据库。在乡级土地的管理中, 常常会遇到规划变更的问题。规划要素的变更一般会涉及到相关土地面积的计算以及合并问题。使用Arc GIS数据库, 可以非常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 使得管理更加的有效率。

4.2 提升“3S”在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作用

加强“3S”技术在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使用。“3S”主要是利用计算技术作为技术载体的地理信息系统、远程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3S”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在国土资源调查以及管理中已成为最有力的技术支撑。“3S”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具有实时性、精确性的特点, 能够精确的对乡级土地资源进行勘测, 进而实现数据化。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3S”技术在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使用还处于刚起步状态, 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传统的方法不能实时的反映现状数据、图件以及变更数据的变化情况, 使得乡级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不能及时的反映出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动, 不能对乡级土地的利用进行实时性动态性的监管, 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3S”技术中,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可以很精确的将土地使用的位置进行精确的确定, 而RS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实时性的远程监控, 对于乡级土地的变更情况进行精确的监测, 从而提供精确的数据, GIS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门以地理学为依托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能够非常方便的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更新、分析以及输出等操作。GIS技术把空间数据和属性信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主要通过人机交互以及可视化的模式才进行数据和属性信息的操作, 用户可以非常直观方便的读取图形以及理解图形的意义。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 GIS可以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远程控制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精确的数据, 以便于日常的管理。

“3S”技术在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使用, 对乡镇土地的变更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 从而使得乡镇土地管制制度得到很有效的实施。只有这样, 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编制才能够更加的科学, 进而有力促进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 我国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编制需要高度重视, 以便能够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由于乡镇土地涉及的面广, 用地类型比较复杂, 因此加强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首先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大背景下, 我国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主要作用, 然后阐述了当前乡级土地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分析了我国乡级土地规划编制的主要技术, 主要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3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乡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编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忠国, 华元春, 倪永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 2014 (01) .

[2]王晓蒙.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自动化建设方法及应用[D].西南大学, 2013.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8

一、发展现状

1. 现状分析

随着“退二进三”的产业调动和近期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加快,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成为必然,可以预料,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遗迹开发、改造、保护成为引发一系列不协调不合理因素的导火索。

城镇化的进程发展还不完善,开发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初露弊端。在刮过一阵旅游风后的城镇改造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千篇一律,形成千城一面的固定模式。从而造成了间接性的严重损毁破坏。

2. 问题例证分析

(1)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山西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被世界遗产保护协会认定。古城保护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名宅古屋的乱拆、新房屋的乱盖。周围环境破坏与古城遗产不相协调。

以商业价值的发展观点去改造开发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建筑的文化价值,破坏了建筑的整体性,单纯以商业价值的衡量势必会形成衰败的结果。

(2)丽江古城

吸取北京的建设规划,将丽江另建新城区,将其从古镇中分离出来,从一定程度上看是保护了丽江的历史古城,殊不知是夺走了丽江古城的灵魂,只留下一个空壳罢了。

原有居民的迁徙使原有古城失去了该有的延续性生活习性,造成了古城镇的历史断代,生命内涵的缺失。

3. 相对完善案例分析

(1)郝塘村

郝堂村具有传统的农耕聚落特征,村庄整治中保留了独特的乡村肌理,使乡村景观还原成具有自然野性的本质特征。房屋建设与改造中,尽量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改善内部功能和舒适度;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吸收当地匠人师傅的经验和技艺,结合本地建筑材料,塑造出具有豫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

郝堂村的改造特点是从“改善生活环境开始,始终强调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从根本上影响村民生活方式,突出保留了村落的原本特质。

(2)袁家村

以民俗保护开发利用带动了当地村落的经济产业发展,走进袁家村古朴典雅的小巷,能感受到浓缩着千年文化的关中民俗跃然眼前。

袁家村,被称为“关中民俗第一村”。因为在村落保护改造过程中保留和发展了当地浓厚的民俗文化,典型的老字号店铺和独特的自我经营规划方式让村落的民俗店铺形成一条适应当地村落发展的经济产业链。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规划体系。

二、尊重历史

萧默老先生说过:“历史不能从头来,所有的努力是对既有的现实附加,香港的独特风格正是不配套的混杂,最大的资源就是这个混杂、暧昧、拥挤的既存空间,许多东西高密地重叠在一起,超复杂却有暗绪,这才是迷人之处。”而当下问题,遗产的消失速度之快,不仅仅是破坏的单一性,保护的不恰当同时是会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毁灭。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古老历史的国家,遗产不单是旅游开发的资源,其不可代替性、珍贵性难以用经济来衡量。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便是和谐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包括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三、实际案例

1. 峰峰矿区和村镇介绍

和村镇位于古都邯郸西南、峰峰矿区西北部,是驰名中外的河北省响堂山风景区所在地。该镇下辖21个行政村,是邯郸市峰峰矿区一个较大乡镇。和村镇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是工业重镇也是农业重镇,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利税1.5亿元。

2. 村落发展现状

经调研走访,分析总结和村镇历史村貌保存较差。古村落老建筑已经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部分历史建筑的门头挑檐和屋脊梁兽保存较为良好。建筑形式分离,新建筑与古建筑之间格格不入,历史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残留砖瓦,新式建筑多以瓷砖水泥墙为主,历史建筑的使用情况已完全空置荒废。经调查统计,路面硬化程度达到了78.5%。建筑高度大致分为两类,一层建筑或构筑物(一般高度≤4.5米)、二层建筑或构筑物(一般高度≤7米)。建筑外表色彩大致分为青红砖两色,但后期破坏严重,色彩曾统一被刷白。河岸形状单调,亲水性差。沿河树木少,基本没有花木。沿河建筑缺少特色,景观较差。

3. 改造措施和保护规划

为保证村落的完整性,探寻和村镇的历史文化元素,恢复和村镇古建筑原始形态,统筹协调村落建筑面貌。深化建筑细部,完善生活设施,加强规划保护措施。

发展定位:提取村落历史发展元素,和村三饭、熏肉、豆腐、和村香醋等特色食品、调味品远近闻名。早在明、清时期已成为冀南大地“商贾重镇”。根据和村镇的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将其发展方向定位为文化民俗和生态经济型农村。重点打造生态饮食文化村落。

建筑改造:对核心发展区域的建筑进行统计和等级划分,对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修复,并建立档案进行信息的统计和存档。考虑到历史村落的整体发展面貌,对历史建筑严加保护,沿河破旧建筑进行统一整改修复。(如图1)

生态改造: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重点整理污水和垃圾的排放倾倒措施,从根源上保护让生态持续发展的前提。保留和村镇的古遗址古树木,对其环境进行空间设计整理。布置适宜的村落小品设施,绿植的种植。(如图2)

基础设施建设:村落的主干道上修建公共厕所,设置垃圾箱,并对重点区域的电力电网线进行隐蔽性处理,同时建造现代通讯网,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传统村落在几千年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古村格局、山水格局、地域文化格局,是传统村落改造与保护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个理念, 给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带来新的方向, 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完善, 城乡一体化是乡村和城市共同繁荣协同发展的关键。然而, 乡村的发展受限于交通、经济、技术和意识的落后, 发展起来显得尤其困难, 是广大学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难题。“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 应该跳出传统的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从单独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带动乡村发展转变为通过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 提高乡村的文化品质和环境魅力, 来实现乡村的持续性发展。

1、“美丽乡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提出, 安吉县通过多年的摸索, 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塑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率先建成了国家级生态县, 成为“中国魅力乡村”的第一张名片。“美丽乡村”的“美丽”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形容词, 而是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导向的用语, 这里的“美丽”包含了乡村景观层面和乡村社会层面两个层面, 因此, 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1“美丽乡村”的内涵

2008年, 安吉县正式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计划, 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 把安吉县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家家创业、处处和谐”的中国最美丽乡村, 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在本质上, 安吉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乡村状态, 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乡村景观层面和乡村社会层面。

1.1.1 乡村景观层面

“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是优美, 美观的意思, 乡村景观的打造首先在视觉上, 应当有良好的效果。乡村景观的打造应当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形, 发扬地域优势, 营造出能够体现乡村特色和标志性风貌的村口景观, 保护乡村的各种生态环境, 将田野小道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等不宜建设的区域作为乡村绿化美化的重点, 合理规划布置休闲、文化和健身设施, 创造良好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 美化各家的庭院, 营造户户皆美景, 处处总相宜的环境效果。

1.1.2 乡村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 “美丽乡村”的“美丽”的意思是“和美”、“美满”, 指的是乡村产业结构合理, 规模适中, 发展良好, 村民富裕, 能够过上物质丰富, 幸福美满的生活, 同时, 在生产和生活中, 村民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帮忙关系, 相处融洽, 在整个乡村里面, 形成友好文明的民风, 乡村的社会气氛和谐。

1.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程, 根据景观优化利用原则, 协调好自然、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选择最优景观利用方式, 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要以保护乡村景观为前提, 以合理高效利用乡村资源为出发点,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的功能性、生态适宜性、经济景观的合适性、社会景观的人文性, 合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乡村的各种自然体系和行为体系, 以此来创造一个美观、舒适、健康的乡村生活体系。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 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阳光, 空气, 温度, 食物等生存必须物质, 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 因此,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原则。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和科学, 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一个生态健康, 协调共生的理想的人类乡村生活环境。

2.2 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原则

乡村地域文化包涵了民俗风情风物、历史传统等等, 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因此,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域特色, 保护传统文化, 来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 重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2.3 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原则

乡村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受限于人口、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 偏重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利用, 如森林乱砍乱伐、围湖造田、陡坡地开荒等等, 给乡村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生物和景观的多样性也不可避免的被破坏。因此, 善待自然环境, 规范人类开发行为, 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3.1 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居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 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 保存完好, 历史悠久的聚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

(1) 乡居建筑景观:乡居建筑记载了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 体现出村庄独特的审美倾向。著名的安徽宏村, 将徽派民居很好的保留下来, 给当代人重现了几百年前村庄的历史风貌,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2) 乡村生活环境: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 街道, 乡村的公共活动空间, 比如广场, 公园, 户外体育、文化设施场所等等。这些环境是村民生活接触最密切的, 优美的景观能给村民带来最直接的积极感受。

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 尽可能少破坏原始的村庄形态, 在这个基础上, 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 对村庄聚落的风貌和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3.2 乡村生态性景观

植被、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乡村生态性景观, 是乡村的不可建设用地, 以保护为主, 规划为辅。

植被包括道路绿化走廊, 森林绿地, 生态防护林以及大面积的植被斑块, 在保护作为前提下, 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将这些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和设计, 创造出宜人合理的开放空间, 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

水系指的是河流、湿地等, 通过对水系进行生态设计和规划布局, 创造出优质灵动的水体景观。

自然保护区通常是重要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区, 对于地域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影响, 是相对独立的环境, 规划设计上, 尽量防止人的活动给它带来破坏。

3.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景象上, 除了表现农村的生产景象外还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构成是由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 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 农田可以看作一种斑块类型, 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 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 让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乡村一般都拥有诸多独特而且丰富的资源, 比如青山, 绿地, 田野小道, 湿地, 河流等等, 这些都构成乡村景观规划中的独特的设计元素。

4.1 尊重传统村庄肌理, 构建聚落温馨格局

从历史地理学上说, 一个村落从其选址开建, 经过几百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演化发展, 已然成为大地生命肌理的有机构成部分。温馨的聚落格局第一体现在村庄住区良好的围和感上, 住区围和紧密, 有利于村民之间良好的协作互助以及感情的交流。第二体现在乡村的劳作场所、休憩场所、娱乐场所分布合理, 它们之间的路线顺畅, 这样可以方便各部分的联系。乡村景观规划应当从村落原有的形态入手, 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肌理, 从而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温馨格局。

4.2 发扬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乡村的地域特色包含了乡村历史传统、民俗风情风物, 是当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因此, 在景观规划设计上, 要突出地域特色, 在设计和营造景观上, 要充分运用当地的乡土元素, 例如乡土建筑模式、乡土植物、乡土石材以及当地特有的风俗小品。发扬地域特色, 就是要让生活环境和自然融合, 同时在景观规划设计上, 强调和突出地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 提升乡村景观的独到魅力, 对乡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很有裨益。

4.3 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的街道就像大地的纹理, 将乡村的空间编织起来, 形成独特的乡村空间。合适的尺度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半径上, 以及村民步行进行人际交往的活动半径上。以步行作为参考, 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满足15分钟内可以达到, 公共服务设施的半径是900米。合适的人际交往距离, 应该能满足10分钟可以达到, 同样以步行1m/s的速度计算, 人际交往的半径在600米以内, 这些说明乡村的建设用地不能盲目的扩张和无序的蔓延, 这不利于形成通达性好、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5、桂林市阳朔县新寨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5.1 背景情况

新寨村位于阳朔县东郊25k m, 白沙镇中心, 境内呈现喀斯特地貌, 区域面积3.5km2, 该村共有185户, 全村户籍人口811人, 2009年起被定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曾先后被授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荣誉称号。

5.2 新寨村景观规划设计

综合村庄现有的自然资源, 以及村庄的组团结构, 将村庄总体的景观构架和局部造景综合起来进行规划设计, 具体如下:

5.2.1 村庄总体景观构架

规划后的路网将位于村庄中部, 由四个鱼塘 (农家自钓游的旅游产业) 围绕, 形成顺畅的环路, 整个村庄路网由这个环路发散出去, 作为连接其他组团的通道。 (见图1) 鱼塘水面平静, 形状规则, 周围树木郁葱, 配合塘边的亲水楼台和景观小品, 可作为村庄的主景部分, 村庄东部, 高耸的山体植被覆盖率几近百分之百, 山体形态巍峨, 跌峦起伏, 是非常好的山地景观, 作为村庄的副景之一。村庄南部, 若干个小型的水塘配合近水平台, 也可作为村庄的副景, 主景和副景之间, 或者副景和副景之间以乡村内部道路为依托, 形成景观带, 村庄的景观分析如图 (图2) 。

5.2.2 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

新寨村的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 主要是在村庄建筑风格的美化和统一, 村口景观、广场、庭院、景观小品、文化体育设施的设计上。村庄建筑风格美化统一, 与周围的山景、绿地协调, 村口地面平坦开阔, 将写有村庄名字的特色小品放置在大路边, 周围配合郁葱的树木。广场的体量与村民数量协调, 形状规整, 布局简洁大方, 景观小品采用符合乡村风俗的特色“五谷丰登”摸样的草蓬, 显得自然而且有新意。文化体育设施布置在村庄较为中心的位置, 提高其利用率 (如图3) 。

5.2.3 生态性景观规划设计

村庄中心的鱼塘是村庄景观的中心, 设计上营造出优美的鱼塘形状, 水面去除高出水面的土包, 打造出平静如镜的水面, 周围树木适当, 不遮挡周围房屋的观景视线。村庄东部的山地景观, 规划上以保护为主, 尽量减少人的活动造成的影响, 周围由道路环绕, 为观景提供便捷交通 (图4) 。

5.2.4 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

新寨村将传统农业和经济林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规划设计上, 考虑在较为开阔的平地上, 将不同种类, 但成熟季节相同的农作物交叉种植, 形成颜色各异的斑块, 斑块之间布置田间小道, 桂树经济林的布置尽量靠近宅基地, 便于施肥灌溉, 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见图5)

结束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内涵很广的工程, 它不仅仅只是对乡村进行美化, 它的本质是通过对乡村环境、景观、生态的全面塑造, 提升乡村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面貌, 来提高村民的的生活品味。而在真正的进行景观规划的时候, 应当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因地制宜的发扬乡村各自的优势, 将各景观元素全面, 综合的运用起来, 创造出优质的乡村景观。

摘要:相比城市, 乡村在交通、经济、技术、意识等诸多层面上落后很多,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客观上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虽然如此, 但城乡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将乡村的建设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美丽乡村”的理念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内涵,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景观规划实践, 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加以归纳, 提炼出符合“美丽乡村”内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骆敏, 李伟娟, 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 (3) :11-13.

[2]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卓美行, 王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2012.

[4]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5]代琛莹, 王士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徐丽, 李鹏宇.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7]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8]Goodey B.In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M].London:Oxford Brooks University UCL press, 1995.78-95.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篇10

美丽乡村是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它强调以村庄整治为主,尊重原有村庄格局,避免大拆大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体现乡村特色风貌,旨在改变当前农村千村一面的面貌,化解乡土特色消失的危机。在乡村规划编制层面,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找准村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设立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增强规划的实用性。在规划实施层面,注重村民广泛深入的参与,协调各管理部门和机构,创新资金筹集模式,循序渐进地推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

在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信阳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郝堂村作为信阳市区南部的山区村,从2011年开始开展系统地乡村整治建设。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留山、水、林、田、村的整体格局和乡村环境意象;展开水系的调整治理和垃圾分类收集活动;挖掘传统元素对房屋进行改扩建,塑造豫南地域特色民居;修复庙宇、家祠,重建乡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形成“乡土与熟人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新金融组织模式和社会组织运行管理模式,使农民成为村庄治理和发展建设的主体。经过几年持续的整治规划和建设,2013年郝堂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成为美丽乡村的典型。本文通过分析郝堂村的整治规划和建设活动,总结郝堂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2 郝堂村的村庄规划整治

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镇东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四面环山,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郝堂区位交通条件良好,距离信阳市区10km,京珠高速、石武高铁、宁西线西合段铁路从村庄外围经过。郝堂村村域总面积16 km2,全村18个村民组,总人口约2300人,水田127 hm2,茶园和板栗等林果园约1333hm2,人均山林1 hm2,林地资源丰富。全村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业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等;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业为主。郝堂村海拔多在95~120m之间,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布局较分散。在整治前村庄没有统一规划,整体环境较差;无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净化系统,污水直接排入村外的坑塘和荒地;建筑布局和道路系统无序。

2.1 规划设计

综合考虑村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布局安排、现状人口分布、未来人口迁移趋势等要素,规划将全村居民点集中到五处,分别在学校组、堂湾组、村部、王冲下组、马湾组附近,其中的村部点是最先启动规划和整治的部分。

在生态优先、保护特色的原则下,将村庄定位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新村,致力于营造田园、人家融为一体的乡土特色景观,保护乡村聚落格局和空间肌理,延续乡村文化氛围,打造“更像农村的农村”。将村庄建设分为旧村保护性建设区和新村茶文化体验区两个部分。旧村部分,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住宅改造的方式,就地取材,提取豫南民居的传统符号和要素,融入徽派建筑元素,重塑乡村地域特色住宅。对于茶文化体验区,建筑风格与旧村保持一致,开设陆翁茶馆、唐茶驿站、毛尖原种园、禅茶院等商业文化项目,形成新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现茶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参观驻足。道路方面,将郝堂村主要道路由原来3米扩展为10米,满足村庄与外界联系的需求,村内部在保持原有道路脉络的基础上形成方格状加自由式的路网格局,打通宅前小路,宅前道路宽3米。

2.2 整治措施

2.2.1 环境卫生治理

郝堂村的村庄整治是从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始的。硬件方面,购置村级公共垃圾回收桶,配置适量村级环卫工人,建立村集体资源回收中心,修改公共厕所;软件方面,通过村集体动员,村委会和志愿者的宣讲、引导,并通过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的垃圾分类卫生评比,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提升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从而改变村庄整体环境面貌。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科技机构,帮助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建家庭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和家庭户用沼气池,建立家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采用雨污分流、民居化粪池、小型生物处理池、堰塘二次处理以及全村三级污水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用最经济简便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水污染问题,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见图1)。

村庄还进行了水系的调整和疏通,如通过截流筑水坝,提高水位,改造200亩荷花池塘和人工湿地;疏通了原有沟渠水系;建设了七孔桥、二龙戏珠桥、放生桥等水系工程,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增添了乡野情趣。河流沟渠的坡岸和植被等尽量保持自然形态,保持原有河道的植物群落,补充式的增加一些本地树种。

2.2.2 乡村生态和景观修复

郝堂村具有传统的农耕聚落特征,村庄与周边的稻田、茶园、溪流和坡地野生林地相融合,体现了村落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互交融,构成了乡村特有的空间形态和乡土景观意象(见图2)。村庄整治保留了其独特的乡村肌理:层层叠叠的梯田,开满了紫云英的稻田,低矮山坡上的茶园,环绕村庄的溪水,坡地上大片野生的毛竹、山核桃、板栗和刺槐等混杂而生的密林,这些顺应自然发展而形成的肌理在郝堂村的景观修复过程中被保留下来并进行优化,成为村庄景观环境基底。在此基础上,郝堂村开展了土壤、景观等方面的生态修复。开发大面积的紫云英当作稻田的有机配料,为紫云英的生长繁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保护和优化自然植物群落,建立人工湿地,开发百亩荷塘,使乡村景观还原成具有自然野性的本质特征,并将景观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结合,通过土地解毒、修复土壤,为开展有机农业提供准备。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倡导以农民为主体的景观营造,如以奖代补,鼓励各家房前屋后种植梅兰竹菊,增加农家型自然景观;对乡土景观要素进行整理,如坍塌的土坯墙,路边的木柴堆和老磨盘,墙角生长茂盛的茅草、灯芯草等,经过适当的装点可以形成乡村独特意境的景观环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2.2.3 建筑整饰与改造

郝堂村的房屋建设中,有新建住宅,也有大量的旧房改造。房屋建设与改造中,尽量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改善内部功能和舒适度;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吸收当地匠人师傅的经验和技艺,结合本地建筑材料,塑造出具有豫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

对于村庄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住房,予以保留,主要进行外饰面的整修。如对上世纪末新建的两层贴瓷砖楼房,通过加装门脸,盖上飞檐,拆除围墙,点缀石头和苗木,清水墙、小布瓦、狗头门楼等形成了浓郁的地域建筑特色。对于改建和整饰建筑,设计单位根据郝堂村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的特色,针对每户村民居住特点,分别设计个性鲜明、新颖别致的住房改造方案,并且对院内的水循环和污水处理都有精心的改造。对新建住宅的农户也提供风格一致的多种户型供选择(见图3—5)。新建的公共建筑,如乡村客栈、幼儿园、小学、养老院、卫生所、公厕、图书室等都融入了地方文化和风格。如位于村委会东侧的乡建培训中心,建筑面积500m2,设计利用旧材料,包括旧砖、旧瓦、旧石料、旧木料等完成新建筑的建设,体现豫南民居传统建筑精神,同时植入现代建筑空间,在村庄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见图6)。

2.3 运行管理

郝堂村的整治规划是在孙君带领的“绿十字”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下进行的,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村庄进行更新改造,在此基础上制定乡规民约、修复乡村文化、重建文化认同,从而开启民智,重构乡村秩序。并充分利用村委会和政府的力量,尝试建立农民互助合作组织,解决资金短缺的压力,推动乡村自治,探索政府、农民、NGO组织相互结合的乡村建设道路。

郝堂村尝试了“内置金融”的试验,通过发展村民共同体内部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使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经内部融通得到体现,以资金互助社的运营为突破口,带动村容整治,进而逐渐改变村庄治理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三位一体”。依托金融合作,郝堂村逐步实现共同的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的“四权统一”,最终重建农村共同体。具体来说,通过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将松散的农民个体重新联合起来,解决了农民短期、小额的生产和消费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开展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修复、住房的改造提供了基础,也激发了村庄发展的活力,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村集体成立了绿源生态旅游开发公司,通过在村中流转土地进行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茶文化体验区商业项目开发、百亩荷塘的开发经营等。在各类合作社、互助社、经济合作组织等的影响下,村集体的力量更加壮大,集体经济自我再生系统也在修复和重建,乡村文化和乡村秩序逐渐回归和发展,农村的社会共同体构建初步成型。村社共同体的建立,为村庄物质空间的规划整治、文化的修复与重建、村庄公共事务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平台,为村庄整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 郝堂村村庄整治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3.1“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

郝堂村的村庄整治首先是从改善生活环境开始的,始终强调“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通过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修复乡村生态,不但能凸显乡村聚落的特色,提升其乡土价值,还能激发村民内在动力,影响他们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从而“开启民智”。事实证明,郝堂村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乡土特色的村庄风貌,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不但影响到本村很多外出务工村民的回流,更吸引了大量外来旅游者的目光,“美丽乡村”所带来的后续效应仍在发酵。因此,乡村聚落诗意的栖居环境、富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会成为强大的资源优势,带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旅游服务业的壮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先生活后生产”。以往的农村整治和规划建设多强调经济和产业发展,往往因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乡村环境景观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乡村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乡村生态的恶化。乡村聚落与城市相比,在生产方面具有天然弱质性,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而在生活方式、环境景观方面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质,尤其是其自然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乡村地区首要的问题,应该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继承和修复乡村地域特色,改善农村的综合人居环境。

3.2 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

乡村的道路、溪流、池塘、梯田和山林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聚落形态,不仅有利于维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体现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特色。在郝堂村整治规划中强调对村庄景观整体意象的保护,保留和延续聚落中的道路、溪流以及古井、古树、祠堂等重要的生活节点,新建的廊桥、小品建筑等有机的融入自然环境,对房屋建筑按照豫南民居风格改造和建设,传承乡村地域特色。当前的村庄规划中,仍有很多套用城市规划的模式,建筑采用单调呆板的行列式布置、无视地形地貌等基底特征、使用城市景观的营造方式,这些都造成了村庄地域特色的丧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和梳理,因地制宜,建设与山水环境相融合、与人文记忆相和谐的乡村聚落。

3.3 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尊重村民意愿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真正尊重农民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够顺利推进。郝堂村从规划设计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各个环节,都充分重视农民的参与。住宅的设计改造方面,每座房子的设计图纸都要征求户主的意见,户主签字同意后才可施工。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通过开展卫生评比,调动村民保持卫生的积极性。同时,郝堂村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村民培训学习,宣传村庄建设的思路和方向,让农民从“让我做”到“我要做”,真正把村庄整治当作自己的责任,焕发出农民自己建设家园的热情、智慧和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种项目安排。

郝堂村的乡村整治遵从自下而上的途径,以农民为主体来推进各项建设活动,这与以往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推进相比,农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融入村庄整治的各个项目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对农民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规划展示、公众听证会(座谈会)、专题系列讲座等多种参与形式增加参与的有效性。同时要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和各种村规民约,分析乡村的社会宗族关系和社会结构,引导村民自治组织的完善,协调好基层政府、村委会、村民和外部介入力量(包括规划师和NGO组织)的关系,培育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和村庄本身的特殊活动事件,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创造村民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形成村庄的凝集力、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调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4 结语

郝堂的村庄整治包含了物质层次的环境卫生治理、住宅整饰、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组织实施管理层面的村社共同体的建设、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是一个从规划到实施、维护管理的系统工程。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为理念,把村庄人居环境的优化作为重点,配合村庄社会组织和金融创新,实现了村庄环境品质的提升和乡村特色的重塑,在此基础上,推动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村庄的整体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以郝堂村为借鉴,在修复乡村生态和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社会组织和金融体系,强化以村民为主体释放乡村活力,探索适宜于当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当前村庄规划从理念、路径到方法都面临转型,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综合的空间整治和地域特色的传承逐渐成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是近几年村庄规划整治中凸显出的一个典型。文章通过分析郝堂村的规划设计、整治措施、运行管理,总结小规模渐进式村庄整治的特点,并提出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磊,孙君,等.逆城市化背景下的系统乡建——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实践[J].建筑学报,2013(12):16-21.

[2]卢伟娜,陈新林,等.乡村景观建造思路探索——基于信阳市郝堂村的实践[J].林业科技开发,2013(6):131-135.

[3]周立,肖刚.前三十年看小岗,后三十年看郝堂——评郝堂村养老资金互助社[J].银行家,2013(8):113-114.

[4]戴志中,郑贤贵.巴蜀地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对当代新农村规划的启示[J].室内设计,2010(6):52-55.

[5]孙君.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建设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6]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下一篇: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