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高血压

2024-05-18

颈源性高血压(精选十篇)

颈源性高血压 篇1

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51岁, 患有高血压一年半, 期间血压呈波动性高血压, 前来我院监测血压。自述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都曾服用过, 但血压控制不理想, 且病人患有颈椎病多年。近期来, 颈后部疼痛、头痛、头晕症状加重, 自以为是血压高所致, 前来就诊。查体;血压150/100 mmHg (1 mmHg=0.133 kPa) , 体温36.9 ℃, 脉搏86/min。结合其颈椎X线片检查, 颈曲变直, 诊断为颈源性高血压, 随即停用药物。开始治疗并配合护理, 根据病人的X线片运用定点旋转手法复位以及点推拿, 治疗3次, 每次间隔4 d, 手法治疗的同时嘱咐病人在家纠正不良工作和生活姿势, 并且经常推头皮、推桥弓、搓劳宫的中医护理。2周后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 血压基本趋于稳定。随诊到发稿前, 疗效巩固。

2 小结

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 (高枕、软枕、长期上网、长期低头作业、躺着看书看电视) 导致颈椎病越来越多, 而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 普遍存在早期重视不够, 因此平常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预防护理。加强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学习空闲时做头部运动 (即低头、抬头、左转、右转) 。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既可缓解疲劳, 又能使肌肉发达, 韧度增强。纠正不良姿势和注意颈部习惯:避免高枕睡眠, 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 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注意颈肩部保暖, 避免头颈负重, 避免过度疲劳, 乘车时不要打瞌睡。注重保健, 注重中医穴位按摩。一旦确诊是颈源性高血压, 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颈椎病发病机制复杂, 盲目治疗极易加重症状, 甚至可致截瘫。颈部牵引、中医按摩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参考文献

颈源性眩晕 篇2

【摘要】由颈椎错位压迫椎动脉引起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称为颈性眩晕或椎动脉压迫综合症。眩晕是一种受到某种刺激而导致血管神经产生激惹现象的临床综合症。

【关键词】眩晕;针刀;关节错位;穴位

与脊柱相关的眩晕,多见于颈部疾患所致的椎动脉受刺激(或挤压),是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综合症。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最常见的原因是颈椎疾病引起,故此病症称为颈性眩晕或椎动脉压迫综合症。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天旋地转,称为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如患者只有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统称为眩晕。

1 病因病理

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左右各1支,垂直向上,穿过颈6~1横突孔,至寰枢椎时迂曲较大,有四个近90°的弯曲。自枕骨大空上方入颅腔,绕指近额前方偏内侧上行,约在脑桥下源处,两侧椎动脉汇合处形成基底动脉。其分支至小脑延髓、大脑枕叶及内耳。椎动脉在颅内的终末部,每侧各一支在延髓前下方下行汇合成脊髓前动脉,还有一分支形成脊髓后动脉。

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因素可使颈椎内外力平衡失调,如颈曲改变、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及椎周软组织痉挛或炎变等,在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化时就易出现力平衡失调。力平衡失调时可导致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而供血受阻,使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进一步引起脑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

引起微循环障碍常见的原因有:

(1)血管痉挛,管腔狭窄;

(2)管壁炎变增厚,内膜损伤;

(3)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液瘀滞或血栓形成;

(4)先天性血管变异,官腔狭窄;

(5)血管退变、硬化等。

颈交感神经沿椎动脉壁上行,颈椎病可能导致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或受压),反射性地引起内耳循环障碍,或由于颈椎关节及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官受刺激,产生异常的向心性冲动导致眩晕,还应考虑椎静、动脉受刺激(或受压)造成血液淤滞导致眩晕。这些见解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颈性眩晕,由于颈椎结构与椎动脉走行的特点,其好发部位是寰枢椎与第5颈椎,因为寰枢椎区的椎动脉有4个弯曲,本来血流不畅,一旦局部有病损,则更影响血液的循环。资料表明:第5颈椎横突孔距离体最近,故一旦第5 颈椎有病损亦容易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引起相应组织缺血而眩晕。

2 临床症状

2.1 症状:眩晕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旋转感,摇动感,或失稳感等,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发作时间多为数秒或数分或2~3周才缓解,缓解期症状仍有轻度存在;严重眩晕者当颈部体位改变时可突然出现眩晕(猝倒症),但意识清楚,视、听力正常,数秒或数分钟即完全恢复。

一般常伴有颈部活动障碍,或活动时颈部有摩擦音,局部疼痛或疼痛不明显,可伴有头疼、耳鸣、耳聋或暂时性视力减退,复视、幻视等,严重时可出现运动神经元障碍症状。

2.2 检查

(1)局部检查 颈部活动受限,椎旁局部压痛,或触及肌痉挛,钝厚感,棘突或横突偏移,头部体位改变时眩晕加剧,位置性眩晕试验阳性。

(2)X线检查 正位片可见两侧钩椎关节间隙不对称,关节致密、增生,明显的骨赘以及椎间隙变窄等,侧位片可见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体滑移,寰枢关节半脱位象征,椎间孔改变以及韧带钙化, 开口位片可见颈1~2关节错位等。

(3)脑多普勒检查 可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异常改变。

3 鉴别诊断

主要是于梅尼埃病鉴别,后者发病多为突发,3~5天才缓解,于颈椎体位改变关系不大,缓解时多无症状,无颈部症状及阳性体征等。

4 治疗方法

4.1 针刀治疗

(1)松解头后大直肌:在第2、3、4颈椎横突的后结节、风池穴、风府穴等处找压痛点及条索此处作为针刀手术点,在横突末端骨平面背侧垂直进针,使刀口线和棘突顶线平行。刺达骨面后,将刀锋滑至后结节,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横突骨面成135°角,并使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下段呈70°角,进行先纵行再横行剥离,如在前结节当针锋到达结节后,将刀锋稍微向上移、沿椎动脉孔外侧之骨组织向前滑动经前、后结节之骨凹处到达前结节,其余角度、方位和在后结节处相同。接着掉转刀锋,使刀口线和肌纤维垂直,行切开剥离。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

(2)松解关节突关节囊:在患椎棘突根部两侧取两点作为进针刀点,针体与人体矢状面约成45°角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刺向椎弓板,当刀锋刺达骨面后,沿骨面 向侧方滑动,当感觉刀锋遇到坡状骨性阻挡时,说明已至椎骨的上关节突,沿坡面略微上移,即可探及关节间隙,旋转针体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2~3刀。患椎下位关节突关节囊松解,方法同上。

(3)松解棘间韧带:在患椎棘突上缘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垂直进针点处骨面垂直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待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并将刀锋旋转90,使刀口线与棘突缘平面平行,切开棘间韧带2~3刀。注意务必保持刺入深度距离脊髓3mm以上。患椎下位棘间韧带松解,方法同上。

4.2 手法治疗 常用手法

4.2.1 理筋缓急法:缓解颈椎周肌紧张,调整外平衡。

(1)捏拿舒筋法:一拇指于其余四指对合,一张一合,沿斜方肌由上而下捏拿,力度由大而渐小连贯而不中断,反复操作数次。

(2)推压理筋法:用拇指指腹沿棘上韧带两旁,由上而下,顺肌肉起止方向平行推压,用力一患者无特别不适为度,左、右侧分别反复操作数次。

4.2.2 纠偏复正法整复关节突关节错位,调整内平衡。

(1)单人旋转复位法:用于上颈段。以颈1横突偏为例,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前屈35°,左偏35°,右偏35°右侧旋转45°,医者占于患者后,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横突固定之,余四指置于患者右侧头颞部,右手扶持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横突轻压向患者左前倾,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完毕。

(2)侧旋提推法:多用于下颈段。以颈5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前屈45° 左偏45° 右旋转45°,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棘突固定之,右手掌置于患者下额部,此时,右手掌向上微提起并向上后旋转,左手拇指稍用力向左侧推按棘突,常听到“咯”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告毕。

4.2.3 活筋松解法:松解颈肌及筋膜之间的粘连,减少牵拉刺激。

(1) 旋转捏拿法:患者坐位,医者一手托住下颌部,转动颈部,同时,另一只手捏拿按摩颈肌,反复数次。

(2)牵引提拉法:患者坐于低凳上,医者一手托住下颌部,另一手托住患者枕部,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提,如患者颈部肌紧张,则有提不动的感觉,此时应嘱患者放松颈部肌肉,然后缓慢向上拔伸提拉。一次牵引约1~2分钟,可反复做3~5次,每次手法牵引时,可将头部缓缓向左、右、前、后摆动并旋转2~3次。

4.2.4 反射调理法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改善脑内微循环 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1)鸣天鼓法:医者两手掌小鱼际同时置于患者两耳紧贴,然后两手的拇、食指重叠在头皮上进行弹叩5~8下,使患者耳内有振动感为度。

(2)反射法:医者一手扶持头部以固定之,另一手拇指指腹置于风池穴,指尖部用力点按风池穴上缘,以麻胀感向头顶传导为度,每次点按1~3秒放开,连续操作1~2分钟。

4.2.5 理顺通络法理顺椎周软组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1)牵抖上肢外展法:患者上肢外展,医者两手握患者腕部,向上牵抖上肢2~3次,再提拉上肢并同时缓缓旋转前臂,左、右上肢分别操作1次。

(2)拍打叩击法:医者双手虚掌,以掌心依次由上而下拍打颈项及两侧肩部,反复操作3~5次。

5 参考手法

5.1 刘寿山治疗手法

(1)摇晃捻转法:医者双手拇指放在患者枕骨后方(风池穴上方),双手四指托住下颌,双臂压住患者双肩,将头向健侧提起,作换转活动。再将头向前屈,后伸,向健侧转动。然后一手托住下颌,另一只手拇指压住疼痛部位,将头向患者侧后方旋转。

(2)拔伸推按法:医者站于患侧,一手用掌推揉颈部上方,一手用手掌压住另手诸指,使患者屈颈,缓缓用力向健侧推按。

(3)提捏法:用一手拇、食二指捏住颈部僵硬之筋提捏数次。

(4)点穴开筋法:点百会、风池、肩中穴、风府等穴位。

(5)拔筋法:手托肘,在极泉穴弹拨,以使患者五指麻胀为度。

(6)捻散法:用大鱼际按压肩部肌肉。

(7)捋顺法:手拿住腕部,一手由肩部起沿上肢外侧向捋,直到手指,再有内侧自下向上顺之,直达肩部。反复十余次。

5.2 郑怀贤治疗手法

(1)常用手法:医者站于患者背侧方,外擦舒筋酒,表面抚摸,以指腹、掌根沿颈两侧筋肉做揉、捏达双肩臂、背部 先轻后重。提弹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从枕后向上推压摩擦颈背、颈肩部。于风池、风府、肩中俞,自枕部而向下行掐 揉手法。以上手法做10~15分钟。

(2)托顶法:医者立于患者背侧方,一手托下颌,一手托枕部,双手用力向上拉伸颈节,随呼吸一拉一松,逐步加大上托力量,反复10~20次,在向上拉伸颈节的同时,做后仰 左右侧偏,转动头颈各2~3次,逐渐放松托顶力量。然后,医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托下颌,以胸部抵住患者枕部,用力向上拉托颈部。另一只手从上向下推、揉颈部肌肉,若有棘突偏歪者,则向外侧反复推揉。并揉、掐风池、风府、合谷等穴。

5.3 孙树春治疗手法

(1)预备手法:揉捻法:患者正坐,术者位于患者身后,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在两侧颈部(肌肉处)自上而下做回旋揉捻,用力要均匀,力量要深达病所,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不要在皮肤上来回搓动。手法的速度不宜过快,在压痛点(处)可做重点揉捻,时间应稍长一点。一般每侧施同样的手法4~5遍。

滚动法:患者姿势不变,术者手呈半握拳状,以第5掌骨头为支点,做腕部运动,完成滚动的动作。此手法用于头颈部及双肩部,着力点要深,不可在皮肤上搓动,以防挫伤皮肤。一般2~3分钟即可。

(2)治疗手法:旋转复位法:患者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稍微侧身,以右旋为例: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颌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且做颈部旋转运动2~3次。目的在于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然后上提、牵引颈部、并使其后伸,牵引的同时将患者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颈部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的弹响声,一般响声清脆者疗效为佳。立即以同样手法向左侧(对侧)旋转1次,此手法的要点在于手法的全过程都是在轻度牵引下进行,在应用本手法时,要稳、 准、轻柔,不可粗暴。旋转要适度,力量不易过大。

(3)善后手法。臂法:患者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五指分开放松,以手掌尺侧劈打双肩部及背部1分钟。

散法:用双手掌桡侧在两侧颈部(肌肉处)交错散之,用力按压好后,散法效果才好再从上至下肩部时,改用掌侧散之,对两侧肩背部肌肉也要散到,做2~3遍。

拿法:用拇指和掌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在肩部拿捏,拇指做环形运动。此法行1~2分钟

归合法:双手交叉,以两手掌大小鱼际至患者颈部及肩部相对归挤,自上而下,做2~3遍。

6 手法注意事项

(1)眩晕严重者,在手法前测量血压,如血压异常者,手法宜轻或慎用。

(2)手法时,操作要求轻、 巧、 透,颈椎旋转角度不宜过大,一般以左右旋转小于30°为宜。

7 验案

例1 王某,女,34岁,建筑设计师。

患者上班后见地上有一支笔,低头去捡,突然感觉颈部咔嚓响了一声,颈部不敢转动随后出现了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并伴有全身大汗淋漓。颈部活动时上述症状加重。

检查:病人痛苦面容,眼睛紧闭,来门诊。血压100/70mhg。拇指触认:颈4棘突明显左偏,伴有关节突明显后偏,X线显示颈曲变直,颈4-5中断,颈5呈双边影。

治疗:患者针刀治疗一次,并配合用以上手法治疗后眩晕立即停止,起身可自己行走,随防半年,一切正常

例2 张某,女,42岁,农民。

清晨打扫院内,抬自行车,突然感觉天旋地转、迷糊、恶心、颈部不敢动、僵硬,家人搀扶来院。

检查:血压110/70mhg,心电图正常。

拇指触认:颈5棘突明显压痛,周围组织条索状结节,病理反射未推出。

X线检查颈曲变直,颈5增生,项韧带钙化。

治疗:患者针刀治疗两次并 用以上手法,纠正颈5 棘突偏歪,症状马上消失。治疗了2个疗程,随防一年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韦贵康.脊柱相关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2月-2008年6月在我院中医特色门诊部就诊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 均按“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会诊断标准[3]诊断为颈源性头痛,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0例, 男性22例, 女性18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48岁, 病程最长15年, 最短1d。对照组38例, 男性18例, 女性20例, 年龄25~67岁, 平均年龄47岁, 病程最长16年, 最短1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1) 。

1.2 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1) 有头痛, 枕部和枕下部不适, 以及颈椎病体征; (2) 触诊第1~3颈椎横突不对称, 后关节突隆起, 在第2~3颈椎棘突偏歪, 压痛, 颈枕压痛; (3) X线检查:颈椎1~3移位, 齿状突轴心偏移, 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线中断、甚至反张, 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窄或椎间孔变小。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采用手法治疗,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 触诊手法以确定病灶 (病损的软组织及病理性棘突偏歪) , 以单拇指触诊法及拇食指触诊法相互配合, 在患者枕颈部从上而下依次触诊。即触摸横枕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等的附着点。颈椎的棘突、关节突、横突及其后结节、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上缘及锁骨外1/3 (斜方肌附着点, 可触及软组织损伤的特有特点) 即条索状、钝厚感、有压痛。在第1颈椎患侧横突部触及饱满有明显压痛, 在C1~3小关节中可触及1~2个饱满凸起且压痛明显的后关节囊, 且相应棘突偏歪或后凸, 多位于第2颈椎关节, 压之疼痛明显, 且向同侧颞部放散, 此为小关节功能紊乱的体征, 也就是病理性棘突偏歪的内在表现。 (2) 舒筋法:采用揉捏、弹拨、滚拿手法放松颈项部肩部肌肉, 其着重点按椎枕肌群, 运用一指禅手法按“风池”穴及压痛区域或痛点, 并配合按压天柱、风府、后溪, 反复10~15次。 (3) 拔伸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 双肩平齐, 操作者右手托住患者的头枕部, 左手托起下颌部, 行缓慢轻揉拔伸牵引, 逐步加大力度, 并将患者颈项前倾10°, 行左右旋转头部。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响声。 (4) 提拿揉捏法:患者取端坐位, 操作者立于患者后侧, 用双手或单手提拿颈后及颈两侧的肩部肌肉, 反复8~10次。然后用双手拇指或掌侧小鱼际置于颈后侧, 着力均匀, 进行上下重复揉捏10~15次。以上方法每天1次, 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 患者取坐位, 头趴在床边治疗, 在进行治疗时将电极分别置于颈椎左右的两侧, 然后用小沙包固定电极, 每次治疗时间20~25min, 每天1次, 10d为一个疗程。

2.3 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分别作出显效、有效、无效3级评定。显效:头痛消失, 颈枕肩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颈部活动自如, 不影响日常工作;有效:头痛等颈部症状有明显改善, 颈部活动轻度受限, 能参加日常工作;无效:头痛等颈部症状体征如旧, 日常活动受限。

2.4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76.3%,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1。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4], 发病机理是颈椎增生, 颈椎失稳, 颈椎退变, 颈曲改变由此引起的颈部软组织继发性炎症, 颈肌痉挛, 这些因素使神经丛受到激惹, 直接或间接压迫枕大神经、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及其分支, 病变累及椎动脉和分布于其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 而出现头痛或偏头痛。舒筋手法能起到通阳解表、松解肌筋、补益气血, 濡养肌筋的作用, 从而缓解颈部肌肉韧带的紧张和痉挛, 改善颈项肌肉的血液循环, 促进致痛物质代谢的吸收, 解除对枕大、枕小神经的作用。拔伸旋转手法因牵引作用, 可拮抗肌肉的紧收和痉挛, 纠正关节错缝,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缓解椎间小关节压力, 消除致病因素, 从而达到解除头痛的目的。

电脑中频治疗仪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电刺激,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提、拿、按、压、震颤及感觉, 具有消炎镇痛, 使局部组织有舒适放松的感觉而起到疏筋通络的作用, 它主要针对颈背肌, 头部。而手法治疗能给患者进行点按、推、揉捏治疗头部穴位等手法推拿中的颈椎徒手牵引法, 颈椎旋转 复位法还可以纠正颈椎关节失稳及关节位置异常的作用等, 所以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玉.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130例 (J) .按摩与导引, 2005, 21 (2) 17-18.

[2]刘国东.颈椎病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3.

[3]倪家骧, 段红光, 裴爱珍.颈源性疼痛法诊断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72.

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下) 篇4

(接上期)2讨论

2.1颈源性眩晕发病学的认识

2.1.1颈源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人们对颈源性眩晕的认识总是伴随着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深入而深入。早在1926年Barre与Lieon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惹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2]。1933年,Dekleyn等指出眩晕、头晕、肢体无力,称为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13]。1940年末至1950年初,椎-基底动脉机能不全被首次介绍,1946年Kubik最先系统报道"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讨论了最初的VBI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栓及栓塞在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14]。1949年,Bartschi Rocharx采用颈性眩晕,强调了与交感神经的关系,认为椎动脉接受来自交感神经丛的支配,此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引起眩晕[15]。1957年Tatlow作了关于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文章,并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作了分析,强调了骨赘的形成能对椎动脉形成压迫。同年,Denny Brown等正式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此后,Ryan和Cope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为颈性眩晕。关于颈性眩晕,存在着一些争议,如Brandt-T认为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仍需可靠的临床检验[17]。1975年,Jackson提出刺激脊神经可以产生与刺激交感神经相同的症状与体征。椎动脉的神经丛是由窦椎神经等发出的分支终于椎动脉外膜而形成的,而同样来自颈交感神经节的灰交通支经过椎动脉周围至颈神经,与椎动脉周围分支吻合[18]。因此,脊神经受到刺激可反射性引起颈交感神经的兴奋,加强了颈脊神经与颈交感神经节间的联系,表现为颈源性眩晕患者除有眩晕外,可见上肢麻木或颈肩痛,深化了对颈脊柱源性疾病的认识。此外,无论是脊柱退行性改变的疾病,还是在颈椎挥鞭式损伤的患者中,眩晕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Hinoki发现外伤患者中伴随颈部肌肉紧张僵硬,非旋转性眩晕发生率高达87.3%[19]。对于颈椎退变引起的骨赘压迫与刺激,或是外伤造成的椎体滑脱与横突骨折,可压迫椎动脉。颈部在外力作用下,超过生理极限的后伸,也可使椎动脉受到椎间关节或上关节突的压迫。这种骨性压迫的因素,为骨性压迫学说或机械压迫学说,在颈源性眩晕阐释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全面解释其发病机理。软组织损伤学说与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以及二者互为因果学说,则乃更为深层次的研究,也阐释了临床检测及椎动脉造影结果的矛盾:椎动脉受压迫轻微而临床表现严重,经过治疗后颈椎骨赘并未消失,而临床症状却痊愈。

2.1.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症状,主要是对前庭神经核与内听动脉的影响形成的。前者主要是由于延脑的内侧由基底动脉的一级血管的分支供血,外侧区由二级血管分支供血,位于侧区的前庭神经核是所有颅神经核中的最大者,上下约18mm,跨越桥延脑的结合部,其血运丰富,对缺血敏感。如血流减慢、血压下降、血液粘稠度加大等引起缺血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即可引起眩晕。Bergan报道颅外段椎动脉阻塞可出现脑干侧区的楔状缺血,80%有眩晕症状,Troost称之为中枢性眩晕[20、21]。本临床研究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阳性率低(9.1%),表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本组病例的前庭神经核影响较轻微。后者指的是内听动脉较细约200um的分前庭前支、前庭耳蜗支、蜗动脉三支,颈源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疾病发展过程中,使支配内耳的内听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前庭平衡器官的血供而导致眩晕。

2.1.3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除了上述的椎动脉受机械压迫或椎旁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致颈源性眩晕外,非缺血性因素即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引起的反射性眩晕,是颈源性眩晕的又一机制。对颈源性反射性眩晕的研究始于颈椎挥鞭式损伤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主诉是眩晕、头痛与颈部肌肉的紧张,且在治疗过程中,颈部的肌肉紧张感伴随着眩晕的好转而缓解,这些临床研究提示了颈部软组织的损伤如肌肉韧带、关节囊和感觉神经在眩晕中是一个重要的病因。Richmond研究表明人类的颈部肌肉在不同的汇聚方向上含有高密度的肌梭,CarpenterR.H也指出这些肌梭是呈平行、前后、成对排列,能产生大量的本体感觉传入到脊髓、脑干等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任何颈部肌肉的损伤将导致本体感觉传入的变化[22]。此后进行了动物的实验研究,如对猴子、兔子造成实验性挥鞭式损伤,形成颈部软组织的出血、水肿,甚至肌肉与韧带的破裂[23]。Vidal等研究证明了刺激C1、2神经支配的肌肉的刺激引起猫的眼球震颤,诱发了眩晕[24]。Brandt-T研究表明单侧的上颈神经根背侧麻醉引起动物的共济失调与眼球震颤。Blguer B.和Janet L.研究了颈部肌肉的震动与视觉的关系,震动引起人颈部本体感觉的传入改变引起头部位置的知觉变化和视觉目标移位的幻觉[25、26]。皆从基础与临床研究上表明了反射性眩晕的机制。本临床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

祖国医学有关眩晕的论诉,始于《内经》,后世医学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认识到本病属本虚标实证,结合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表现症状亦符合本虚标实。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且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气之根,故其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肾,这和本组病例发病年龄(平均年龄为61±10.79岁),肝脾肾之脏亏虚是一致的。

2.2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探讨运用生物力学手段,以脊柱功能单位(FSU)或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进行了脊柱生物力学的离体实验研究,以及Holdsworth(1970)的二柱理论,Denis(1983)的三柱理论,推动了脊柱相关性疾病研究的发展。推拿对颈源性眩晕治疗的研究,由于颈部的解剖特点及推拿意外的产生,对旋转类手法研究在体实验在检测手段上有待于提高。推拿与力学专业工作者联袂对丁季峰创造的滚法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力学模型,导出了动力学方程。许世雄等还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颈椎间歇性拔伸法对颈椎产生的应力分布,认为这符合了临床对力学的要求,表明了推拿手法研究定量化发展的趋势[27]。本次研究正是着眼于颈项部软组织的按揉法,眼眶周围的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对推拿手法治疗研究客观定量化作出初步的探讨。

2.2.1颈项部推拿作用机制探讨:

2.2.1.1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本临床研究颈项部推拿手法前后对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具有显著差异(VA、BA、PINCA 〖QX(Y8〗P〖QX)〗<0.05)。其机制探讨为:

2.2.1.1.1改善颈椎的动力平衡,缓解对椎动脉与交感神经的刺激:椎动脉在受到机械压迫或刺激,如颈椎失稳及其不断遭受刺激,刺激了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及其分支的痉挛,使对侧的椎动脉代偿不全。因此,椎动脉压迫性病变并不一定是引起症状的唯一原因,颈椎失稳刺激了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以致血管痉挛、血供减少,可能是更为主要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的按揉手法不同于临床推拿的整复手法,对颈椎骨性结构的改变并不能产生整复的作用,对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也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而TCD检测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血供也说明了此观点。颈椎失稳使颈部关节突的关节囊和颈部韧带炎症所产生的疼痛刺激也可引起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反射性刺激。炎症组织中的组织胺、5-羟色胺之类的致痛物质的释放,不仅刺激了自身表面的交感神经未梢,而且也刺激了攀附于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引起症状[28]。由于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风寒湿邪可加速、加重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过程,促进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29]。颈椎退变后,初期出现的髓核失水,引起椎节的不稳,并通过窦椎神经而出现症状,之后,随着新的平衡出现而恢复正常。因此,此期称为机能障碍期。随着退变的加剧,由于椎间盘的退变萎缩与髓核的移位,可使椎节韧带及小关节囊松弛而出现明显的不稳,此属真正的不稳定期,因此颈椎的稳定需要动力平衡与静力平衡的相互协调,互为补充。通过颈项肌肉的按揉治疗,改善颈椎的动力平衡,从而缓解对椎动脉与交感神经的刺激,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

2.2.1.1.2加强中间神经元池的易化作用,调节了紊乱的椎--基底动脉血管功能。

本临床研究TCD检测到椎--基底动脉无动脉硬化病因(RI、PI、S/D检测皆正常,排除动脉硬化的病因),而颈项部按揉手法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模拟的血管疾病模型(Simulated visceral disease model)对此解释为:颈部的功能紊乱后,从颈部的深部组织结构(如肌肉、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腱、骨膜)的感受伤害的信息经过躯体传入神经纤维传入;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功能紊乱后,经血管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入,二者在传入时共同汇聚在脊髓与脑干的中间神经元池并易化(Facilidation and Pools of interneurons within the spinal Cord and brainstem),随后的这些信息经共同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通路传导。因此,在病因上这种传入神经的信息会聚导致神经中枢难以分辨传入的信息是颈部的功能紊乱引起的,还是血管功能紊乱引起的,其结果是颈部的功能紊乱引起的颈源性眩晕的病因可能被掩盖[30]。颈项部的软组织按揉手法改善了颈部的软组织结构的信息传入,使中间神经元池的易化作用加强,从而调节了紊乱的血管功能,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达到治疗的目的。本临床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

2.2.1.2改善颈部本体觉紊乱:本研究在颈项部的软组织按揉后,改善了颈部的本体觉传入紊乱,差异极显著(P<0.001)。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有肌肉上的肌梭和高尔基腱组织、关节感受器、前庭器官[31],其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利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空间运动病的研究等[32、33]

由于人体平衡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前庭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位置觉由球囊、椭圆囊斑感受头部静态位置与直线加速度、壶腹嵴感受角加速度。本体感觉由肌梭、关节及皮肤感受器提供肌肉张力及身体各部份关系的信息,感觉信息经中枢系统复杂的整合机制,通过前庭脊髓外侧束支配躯干四肢肌肉,称前庭脊髓反射,前庭脊髓内侧束支配颈部肌肉以调整头部位置,称前庭颈反射[34]。颈项部按揉手法通过改善颈部本体觉传入紊乱,使这些反射互相协调,维持人体姿势的稳定。

本体感受器的中枢整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感受器系统同时受到有规律的激活和它们在中枢的整合,对本体觉来说,是首先起作用的,通过本体感受器(关节感受器、肌梭、肌腱、腱器官等)得到的深部感觉的感知,其传入信息流和运动性的传出性副本(指中枢的一些运动系统通过从它们发出的活力,对负责本体感觉感知的结构发生的返回信息)在感觉性神经系统中被加工(整合)成位置觉、运动觉和力量感觉。从平衡器官的感受器深部感觉来的信息和深部感觉在一起,用于感知身体在空间内的位置[35]。当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后,引起中枢对前庭和视觉信号分析产生错误,空间定位受影响,产生眩晕。颈项部软组织的手法治疗,通过改善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信号,使空间定位准确,达到治疗的效果。本临床研究颈项部的手法前后对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定位能力增强,亦说明此观点。

2.2.2眼眶周围部推拿作用机制探讨:眼眶周围推拿前后对改善颈部本体觉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VA、PINC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A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对颈部本体觉的改善无明显意义。

通过TCD检测,本研究眼眶周围的抹法及按揉治疗能够部分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手法前后差异显著(P<0.05)。选择眼眶周围为治疗部位,从中医经络学说角度上看,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穴,上达头顶部,向后行于颈项部,本经穴位能治疗经络所行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用眼心反射来作为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一种方法,用压迫眶上神经作为一种刺激的方式来检查意识障碍的程度,如昏睡、昏迷等,都表明了眼眶部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从现代解剖学发展而言,颈--三叉神经核中三叉神经的感觉根在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成扁平的三叉神经节,自节前面发出三条大神经,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中额神经分支的眶上神经,经眶上切迹分布于额部皮肤。在前额及眼眶周围的抹法与按揉,成为一个良性的刺激信号,经三叉神经的眼支传入到三叉--颈神经核[36]。虽然颈脊神经没有白交通支,但灰交通支与颈交感神经节及第一、第二胸椎交感神经的白交通支相连[37],因此颈神经与颈旁交感神经纤维存在着联系,引起相应的调节,增加了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并间接地调整了植物神经功能。

3TCD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对检测颈源性眩晕意义探讨

TCD为Aaslid于1982年首次推出的无创伤性检测颅底大动脉血液力学状态的技术,通过测定流速与血管阻力指数,直接反映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合频谱图改变可肯定或排除脑血管病因。此具有无创伤性、可定量重复性好的特点,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经济简便的检测手段[38]。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快、症状持续的时间短,临床上TCD检测难以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期进行,因此,重视发作期与缓解期、治疗前后的TCD检测比较,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本次临床研究为使观察结果尽量准确,分别在手法治疗前后检测,由一个人操作以尽可能消除检测因素的影响。从有关文献研究上看,运用TCD对颈后伸椎动脉血流速影响的研究,以及老年人椎动脉血流代偿性的量化与血液流变性关系的研究,使运用TCD研究更进一步。另外,由于颈部推拿特别是颈部旋转手法造成的脑血管损伤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临床上也逐渐意识到项部推拿前筛选合适患者的重要性,TCD在此方面具有优势,本次临床观察,也体现了这优点。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能敏感地反映脑血管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脑干功能异常,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据文献报道,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异常率为32%~76.3%;发作期异常率较高为89.8%,缓解期为52.9%。也有人报道转颈试验异常率为44.8%增至80%[8]。然而本组检查阳性率为9.1%,主要是由于脑干受累的体征,如眼震、感觉障碍、肢体无力、病理征及颅神经损害等症状不明显,所以阳性率较低,但不能因此否认其诊断价值,临床检测时,二者宜联合运用。

4问题与展望

本临床研究,对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前后进行了TCD等检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由于实验条件及检测手段的限制,存在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临床病例数有待于增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阳性率较低,无法对手法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也只是根据检测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如能结合现代电生理技术等,对手法作用的传入途径以及中枢神经调节机制进行研究,必将带来一些新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Anderson RG.Meyerhoff WL.Otologic Manifestation Of Aging.Otolaryngo.Clin North Am 1982

[2]王楚怀.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90

[3]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4]王守春,张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6):376~377

[5]房敏.拔伸法对颈源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观察及动力学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1996

[6]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7]顾慎为.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71~72

[8]徐江涛,郝玉洁,郝舒亮,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AEP检查结果分析.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1):35~37.

[9]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人类的视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45~147

[10]曹仁发.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推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52~154

[11]沈国权,严隽陶.推拿手法图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5

[12]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

[13]冯世庆,杨敏杰,胡海涛,等.1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228~230

[14]Ausman,et al.Vertebrobasilar in sufficiency.Arch neurol.1985,42:803

[15]倪文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85;5(3):144

[16]钟乃川.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10(6):377.

[17]Brandt T.Cervical Vertigo-reality or fiction?Audiol-Neurootol.1996;1:187~196

[18]Argenson C.et al.The Vertebral arteries(segments Vl and V2).Anat Clin.1980;2:29

[19]Hinoki M.Vertigo due to Whiplash injury:Aneurotological approach.Acta otolaryngol(Stockh)1985;419:9~29

[20]张素珍,杨伟英,张萍,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3):138~140

[21]Troost BT.Dizziness and vertigo in Vertebrobasilar disease:partⅡ:Central Causes and Vertebrobasilar disease.Stroke.1980;11:413

[22]Richmond F.The Sensorium:Receptors of neck muscles and joints.In:Peterson BW,Richmond FJ,eds.Contral of head movement.New Tork

[23]Ikeda K,Kobayashi T.Mechanisms and origin of So-called whiplash injury.Clin Surg 1967;22:1655~60

[24]Vidal P.Roucoux A,Berthoz A.Horizontal eye position-related activity in neck muscles of the alert Cat.Exp Brain Res 1982;46:448~53

[25]Blguer B.Neck Muscle Vibration modifi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motion and direction in man.Brain,1988;111:1405~24

[26]Janet L.Illusions of head and Visual target displacement induced by Vibration of neck muscles.Brain,1991;114:755~59

[27]严隽陶.中国中医药年鉴·推拿.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54~355

[28]张清,孙树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概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6(40):59~60

[29]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1):1~3

[30]Dale Nansel,Mark Szlazsk,Somatic dysfunc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visceral disease Simulation:A Prob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apparent effective of Somatic therapy in patients presumed to be suffering from true Visceral disease.JMPT.1995;18:379~396

[31]Carpenter R.H.Neurophysiology.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4,100~114

[32]魏国荣,曲镭.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原理与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192~193

[33]翁天祥,于立身.空间运动病的发病机制.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17(4):215~218

[34]迟放鲁,王正敏.姿势反应的定量检测.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20(4):201~204

[35]R.F施密物,R.G特夫斯基著.王复周,张保真,黄良田,等译.人体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39~241

[36]Craig F.The tension headache,Migraine headache continuum:a hypothesis.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1994;17:156

[37]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514~515

颈源性高血压 篇5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分为治疗组40例, 男15例, 女25例;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52.93岁;病程1.3~11.3月, 平均 (6.87±3.26) 月;左侧18例, 右侧16例, 双侧6例;颈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18例, 曲度变直8例, 颈椎间盘突出12例, 寰枢关节错位2例。对照组35例, 男16例, 女19例;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51.56岁;病程1.2~10.3月, 平均 (6.17±3.35) 月;左侧16例, 右侧14例, 双侧5例;颈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15例, 曲度变直6例, 颈椎间盘突出12例, 寰枢关节错位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人均经X线片及CT、MRI检查确诊。

1.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CEH诊断标准[1], 颈椎头痛的诊断标准制定为:①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 ②以头痛为主要症状, 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神经根症, ③上颈段及枕大神经处有压痛, ④X线摄片或CT、MRI检查上颈段有异常改变。

1.3 排除标准

头痛但颈椎X线摄片或上段颈椎体正常者;头痛、头晕伴严重高血压;五官科疾病及癫痫引起的头痛;内耳前庭神经, 颅脑器质性疾病, 脑干、大小脑病变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 穴位注射:在枕骨粗隆下缘直下平对耳垂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取风池穴, 常规消毒后用20ml注射器抽取0.5%利多卡因3ml、川芎嗪4ml、维生素B12200mg、曲安奈德40mg, 注射用水5ml混合液, 在风池穴垂直刺入5cm, 回抽无血液, 要求针感向头额传导, 缓慢推注, 每周1次, 注射3次, 注射完毕后, 创可贴敷盖针孔。 (2) 手法复位:即注射10分钟后施行手法, 患者取坐位, 医生站于患者身后在颈椎正中和旁开1.5寸处用拿法, 拇指揉法和拔离法在颈项部施术5分钟后, 医生一手用前臂托住患者下颌部, 另一手拇指按压病变的棘突或枕部垂直向上拔伸牵引颈部, 力量和缓约2分钟, 并轻轻用力侧板, 旋转45°, 同时拇指推拔病变的棘突, 即感到指下棘突滑动感或听到响声, 再将头部回复中位, 每周2次, 治疗3周。

2.2 对照组

口服西比灵 (山西亚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号:H14021057) 5mg, 每日2次, 并静脉点滴葛根素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20020540) 0.3g, 加入 5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 每日1次, 治疗3周。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4体会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头痛、痹证”范畴, 多因劳伤, 风寒湿邪痹阻经络, 不通则痛。造成CEH的因素大致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颈部骨性增生, 颈椎间盘突出, 曲度改变, 颈椎失稳, 关节紊乱等对椎动脉周围的神经卡压刺激;化学因素包括颈部劳损和肌肉痉挛产生的一些无菌性炎症释放的炎性因子对神经的化学刺激, 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治疗上要达到解除对神经的卡压刺激, 解除肌肉痉挛, 消除无菌性炎症。风池穴具有通络止痛之功效, 穴位注射川芎嗪、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具有阻滞神经疼痛传导, 扩张脑血管, 营养神经,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改善血运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应用手法舒筋活络, 松解粘连, 解除肌肉痉挛, 颈部的拔伸和牵引可以使错位颈椎复位, 被卡压的神经得到松解减压, 保证大脑供血正常。两者结合既有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特点, 又有现代医学的药理作用, 两者协同, 增强疗效, 操作安全痛苦小, 是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孙宁.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

颈源性高血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二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针灸方法如下:①给予患者坐位或者卧位, 用银针 (长40mm, 直径0.3mm) 在患者颈部三穴 (风府、风池、完骨) , 患侧脑空、天柱、玉枕、列缺、头维、颈百劳、阿是等穴位进针。②患者筋骨劳伤时再在阳陵、肝俞等穴位进针;患者气血瘀滞时再在血海、膈俞等穴位进针;患者受风寒时, 再在大椎穴进针。③1次/d, 10d为1个疗程。推拿方法如下:①以松解手法进行推拿治疗, 放松手法适用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这样可以松弛患者的颈部肌肉、神经。②与此同时, 还对患者进行关节调整, 整复骨关节错位的椎间关节, 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力学平衡。③1次/d, 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单纯性针灸治疗, 针灸方法与观察组一致。

1.3 评价标准

①VAS评分标准:无痛为0分;可以忍受的轻微疼痛为1~3分;尚能忍受的影响睡眠的疼痛为4~6分;逐渐强烈、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及睡眠的疼痛为7~10分。②ROM评分标准:活动自如为1分;活动程度及范围受限为2分;活动程度及范围严重受限, 活动僵硬费力为3分;基本不能活动为4分。③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根据头颈部疼痛症状、颈枕肩部症状与体征判断, 上述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为痊愈, 显著缓解为显效, 改善为有效, 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与ROM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 二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5) , 但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疗效评价,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牵涉痛, 其病因较多, 如高位颈椎退变所致的肌筋膜炎症、小关节韧带炎症, 高位椎间盘炎, 高位颈椎肿瘤, 后颅窝肿瘤, 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先天或后天畸形, 神经卡压等[4,5]。由于病因治疗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时还应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如前所叙, 传统医学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源性头痛最常用的方法, 其中以针灸、推拿最为常用。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单纯性针灸治疗, 结果显示二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此外, 经疗效评价,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其原因, 针灸联合推拿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发挥作用[6,7,8]:①解除颈源性头痛的诱因, 阻断颈源性头痛的病理过程, 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粘连、痉挛的目的。②根据颈椎关节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的特点推动、旋转、牵拉颈椎小关节, 这样可以使关节紊乱包括错位、错缝等得到恢复, 从而使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进一步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综上所述,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 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理想联合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明伟, 于密生, 郭玉娜, 等.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 2013, 8 (5) :626-628.

[2]王东雁, 丁俊, 周文江.注射针刀与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 20 (5) :73-74.

[3]孙韶刚, 高旭光.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2) :294-296.

[4]袁小敏.整脊结合热敏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13, 28 (3) :189-190.

[5]谌剑飞.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治特点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9) :1061-1062.

[6]邱延华.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6) :654-655.

[7]张济时.压痛点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J].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 (10) :735-736.

颈源性高血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治疗的9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54例。年龄17~72岁, 平均年龄 (33.8±12.9) 岁。病程7 d~15年, 平均病程 (3.00±4.02) 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46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3]进行诊断, 包括: (1) 头痛以单侧或双侧颞部、后枕部为主, 呈胀痛、跳痛、隐痛或牵扯样痛, 多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 (2) 伴有颈肩部不适, 或失眠、眩晕等症状, 或有颈部活动受限; (3) C1~4棘突旁压痛明显, 和 (或) 伴肌肉紧张, 条索状阳性反应物存在; (4) 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 (DR) 和 (或) 螺旋CT (SCT) 、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提示有典型的颈椎 (间盘) 病变表现。凡符合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颈源性头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3.1 推拿手法

(1) 提端摇晃法:用双手拇指顶住风池穴, 余四指托住下颌部, 双手向上提端, 双前臂下压患者肩部, 双手腕作回旋、前屈、后伸运动, 持续3~5 min, 以放松颈项部肌肉。 (2) 旋转复位法:一手拇指指腹推顶患者偏歪横突旁, 另手托住患者下颏部, 嘱其颈项部放松, 头仰颈10~15°, 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至最大限度并遇阻力时, 医生顺势快速向右扳动, 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 两手协调动作, 常听到“喀”的弹响声;或选用侧颈加力复位、前屈侧旋复位、肘臂提旋复位法等。用以整复颈椎关节错缝 (位) 。 (3) 捏提颈椎法:医者以两手并置于一侧风池穴, 拇指在颈肌外侧, 余四指并置颈肌内侧, 将肌肉微向上提起, 自上而下拿捏至肩中俞穴, 左右交替, 宜缓慢、均匀、有力, 持续3~5 min, 可反复3~5次。 (4) 掌推肩胛法:取坐或侧卧位, 医者一手拿定患肩, 并向后方掀扳, 另一手用掌根推, 自肩中俞沿肩胛脊柱缘经膏肓穴向外下方斜推至腋中线止。 (5) 拿肩井法:于肩井穴处着力向上拿捏, 以能耐受为度, 并用轻柔的掌揉法以消不适。 (6) 配合点按太阳、风池、风府、印堂、上星、百会、翳风、攒竹、大杼等穴。以上10次为1个疗程, 5次/周, 休息2 d。

1.3.2 中药针灸治疗

本病采用以下分型辨证施治: (1) 外感风寒:头部重痛、颈痛项强而恶风, 甚肩背转侧不利或冷汗出, 舌苔多薄白, 舌质稍淡, 脉浮紧或浮缓。治拟温经散寒, 解肌祛风, 用桂枝附子汤或桂枝葛根汤加减。 (2) 风寒湿痹:颈肩关节疼痛、上肢沉重酸麻或有肿胀, 颈部压痛明显, 阴雨寒冷疼痛加剧。舌苔白腻, 脉弦滑或濡缓, 治拟祛风散寒, 除湿通络, 用蠲痹汤加减。 (3) 气滞血瘀:头痛伴颈项酸沉硬痛, 午后更甚, 叩击局部稍舒, 可触及条索状物或压痛明显。舌紫黯舌尖可有瘀点, 脉多沉或弦涩。治拟养血活血, 化瘀经络, 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4) 久痹正虚:头痛、头昏、颈肩疼痛日久, 时轻时重, 神疲乏力, 腰膝痠软, 舌质淡, 少苔或无苔, 脉沉细无力。治拟滋补肝肾, 益气养血, 利痹止痛, 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具体用药疗程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而定。针灸治则疏筋活络止痛, 治疗采用局部取穴, 或循经取穴, 或按神经分布取穴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一组或几组穴位交替使用, 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取大椎、颈椎夹脊、天柱、太阳、后溪、足三里、阿是穴为主, 配合辨证取穴。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 用0.25 mm×40 mm毫针, 常规消毒后针刺;10次为1个疗程, 5次/周, 休息2 d。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偶有不适, 能参加正常工作, 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遇劳累、精神刺激有轻微隐痛, 休息后头痛消除, 能参加一般工作;无效:治疗5次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 高于对照组的8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学痹证、颈肩病、筋痿范畴, 《金匾要略方论》说:“人年五六十, 其病脉大者, 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痹挟背行是指肩、颈、背痹阻而引起疼痛, 是劳损所致肾气不足的痹痛, 多见于中老年。通过推拿手法能“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 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4], 在人体病变组织压痛点上, 适度的机械性按摩刺激, 对神经末梢与其周围的无菌性炎症组织起到间接的松解作用, 以宣通闭阻之经络, 使气血运行通畅, 通则不痛, 消除或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痉挛, 起到“去痛致松, 以松治痛”的治疗作用;理顺颈部筋脉, 可分解肌肉或关节的粘连, 松解肌肉血管的痉挛, 改善血液循环, 增强局部血供和组织新陈代谢, 减轻软组织的炎症、水肿, 解除了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 而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目的, 解除头痛症状。特别是具有整复关节结构紊乱, 如拨伸旋转、定点复位性质的手法, 可纠正关节的移位和位置关系, 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 直接解除或减轻其对神经血管的激惹, 缓解肌痉挛和其附着处的牵拉性刺激, 去除或减轻椎管内外致病因素, 从而改善头痛症状。《医学从众录》指出:“虽行痹属风, 痛痹属寒, 着痹属湿, 而三气之合, 自当以寒湿为主”, 依据辨证论治, 积极辅助中药针灸而杂合而治, 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针) , 给予不同类型的患者提供不同配方的药剂和针灸处方, 温阳通经而祛瘀、补虚活血而舒脉, 消除局部软组织病变及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 高于对照组的8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5) 。经手法治疗后头痛患者均无加重且无任何副作用, 效果良好。

总之, 颈椎关节内外新的平衡形成需要一定时间, 患者需避免持久性颈椎前屈、上肢前屈负荷, 对显著提高并巩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1.

[2]何亮亮, 倪家骧.颈源性头痛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2) :1392-1395.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5-68.

颈源性高血压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CEH的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1998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根据Sjaastad等[1]提出的CEH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69.54±5.37)岁;病程3月~12年,平均(6.4±5.3)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68.71±4.97)岁;病程2月~13年,平均(6.8±5.6)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1)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治疗:采用日本公司生产550型氙光低周波治疗仪,将2个氙光导子同时置于患者双侧星状神经节,只使用氙光照射,照射时用遮光布罩于氙光导子上。氙光发光周期设定在0.3 Hz(发光间隔3.3s),每次15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弱交变磁场治疗:采用清华德人公司生产的以弱交变磁场为治疗作用的SK-B脑病生理治疗机,患者取坐位按要求佩戴治疗帽,治疗帽上有能产生低频负极性交变磁场的5个导子,导子放置于双侧额、颞及枕叶对应的头皮投影位置,磁场强度17 mT,每次30 min,每天1次,10 d为1疗程。(3)电针治疗:取穴:颈部夹脊(双)、风池(双)、阿是穴、上星透百会、患侧头维、角孙、太阳。方法:根据不同穴位的组织结构,选用1~3寸不锈钢毫针刺,得气后接D8608-Ⅱ型脉冲电子治疗仪(广州粤声电子仪器厂生产),连续波,频率50 Hz,电流强度以病人局部轻度电感为宜,持续30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仪器、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评价

2组患者治疗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头痛消失,颈枕肩部症状和体征消失;好转:头痛减轻,或仅有颈枕肩部症状;无效:头痛不减或加重,颈枕肩部仍疼痛不适。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间VAS评分下降程度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组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CEH是由慢性劳损、陈旧性外伤等引起的椎间盘变性、退行性病变,从而引起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紧张、挛缩、粘连,骨赘形成,甚至椎间孔狭窄,导致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高位颈神经(C1~3)、后支受炎症刺激受压而产生疼痛。总之,CEH的发生是高位颈神经所支配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传入纤维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牵涉痛[3]。

有研究认为,综合疗法能达到改善颈椎力学平衡,改善颈椎诸肌弹性,从根本上解除对枕神经的直接压迫[4];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CEH患者的疼痛阈值及临床疗效[5]。本病的非手术治疗,西医多采用神经阻滞、射频疗法等,难操作且不良反应较大,远期疗效不稳定。因此笔者设计采用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弱交变磁场、电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老年CEH以观察疗效。

氙光照射具有脉冲发光、大面积照射、高输出功率等特点,从而确保对机体的高渗透性,照射深度可>7 cm,是目前光线治疗仪中照射深度最佳的,以起到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类似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对星状神经节照射10 min后,疗效相当于局麻药星状神经节阻断疗法的70%[6]。星状神经节阻滞能降低支配区域的血管紧张度,改善其支配区域的血流,从而改善头颈部的血供;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还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交感神经阻滞后前列腺素(PG)的合成与释放减少,由此降低其他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应性和表达水平及P物质的释放,减轻疼痛应激[7]。颈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痛觉的中枢调整,参与了血管源性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8]。一些顽固的CEH、合并有疲劳综合征的非原发性头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效果确切。

磁疗作为物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在神经精神科领域被应用[9]。本试验应用的脑病生理治疗机为17 mT的弱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穿透性好,不受传导介质的影响,经颅磁刺激可以很容易透过皮肤和颅骨达到深层组织。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和脑磁的发生并增加脑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影响血流量,从而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10];通过加快微循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细胞的分化与再生、减少自由基生成等综合因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11];降低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大脑细胞的重整;利用其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头痛的症状。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上星透百会可疏风清热,通络止痛,醒脑开窍,升举阳气;阿是穴、太阳、角孙、头维可疏通局部经络;颈夹脊、风池重点针对病所,疏理经气,消肿散瘀,通畅气血。诸穴合用,则标本兼治,头痛可愈。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经过以上3种方法的协同作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下降程度、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单一电针治疗组明显提高,且易于让老年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弱交变磁场、电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弱交变磁场、电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老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颈源性头痛,氙光,星状神经节,弱交变磁场,电针

参考文献

[1]Sjaastad O,Fredriksen TA,Pfaffenrath V.Cervicogenic head-ache:diagnostic criteria.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Headache,1998,38(6):442-44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19.

[3]张宗峰,姚猛,贾志强,等.颈源性头痛的研究现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2):120-122.

[4]麻林,李新洁,王凤朝,等.综合疗法治疗中老年颈源性头痛80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4):289-290.

[5]崔改琴.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12.

[6]印武,田孝军.星状神经节配合椎旁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8,29(2):179.

[7]向勇,刘菊英,秦成名,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白介-8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05-208.

[8]刘若卓,于生元,吴士文,等.交感神经对血管源性头痛痛觉传导通路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417-418.

[9]顾晓美,孙志成.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4):309.

[10]王玉平,王德泉,崔莉莉,等.弱交变磁场缓解脑生理性疲劳[J].中国临床康复,2002,7(6):1922-1923.

颈源性高血压 篇9

【摘 要】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常规针刺;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3-0058-02

颈源性失眠,也称颈性睡眠障碍或者颈性失眠,在颈椎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颈源性失眠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入睡难度大,晨醒过早或时常觉醒,醒后入睡难度大[1-2]。以往临床给予短期镇静安眠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会形成药物依赖,且伴有副作用[3]。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必须诊断准确,并采取相应其它的治疗措施。笔者选取160例病患进行研究,观察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2.19±7.12)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2.29±8.54)月;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3.53±8.09)岁,病程4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3.68±8.41)月。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①患者伴有明显睡眠障碍,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晨醒过早、醒后不适、白天困倦等症状继发于失眠后;②上述症状每周出现次数≥3次,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③失眠症致使患者非常苦恼,精神活动效率明显下降,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④将精神障碍症状、躯体疾病等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药品生产厂家: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33)治疗。每次5粒,每天1次,睡前服药。10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选取俯卧位,患者俯卧于有孔治疗床上,选取头颈中立位,医者取颈夹脊、天柱、风池等穴位,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直刺0.8~1.5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为30min。出针后按压局部。10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5]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临床治愈:患者治疗后,睡眠时间恢复至正常状态,或者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醒来之后精力非常充沛;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睡眠深度增加、时间延长;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时间有所延长,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加重倾向。

睡眠质量评估:利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估[6],评估内容有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每个项目分值0~3分,总分0~21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

抑郁:53~62分为轻微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50~59分为轻微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5.0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源性失眠症的病因主要有两类,分别为基础病因和诱发因素。基础病因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变化、先天性畸形、韧带增生肥厚、颈肩软组织慢性劳损等,常见的基础病因为椎间软组织劳损、椎间盘退变[7]。发病诱因包括内分泌失调、扭伤、体位不良、姿势、疲劳等。所支配器官功能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受到影响从而诱发颈源性失眠症:①附近的植物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对所支配脏器功能造成影响;②附近血管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出现缺血的现象;③附近的感受器、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对内脏功能产生反射性影响,功能性疾病发展为器质性疾病[8]。

颈源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失眠症之一。数据资料显示,在颈源性失眠症患者中,超过90%的颈椎病患者伴有神经衰弱症状,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其失眠症状,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9]。从中医的角度上讲,颈源性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疾病的治疗应当以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为主。

有研究表明,利用针刺对颈源性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取良好的效果[10]。针刺治疗有利于使患者交感神经周围的异常刺激症状得以缓解,促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使组织的缺氧、缺血情况得到改善,同时改善大脑供血情况,对大脑功能状态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使患者觉醒功能、睡眠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改善患者的病情。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表明颈源性失眠症患者经常规针刺治疗,能够取得比较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颈源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好转后,不良情绪也会有所改善。常规针刺在颈源性失眠症的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斌斌,罗湘筠,沈雅婷.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02):101-104.

[2]陈娟,嘉士健.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09):141-143.

[3]江振家.牵抖摇挎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60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06):571-573.

[4]龚德贵,陈水金.基于MCU评价颈椎微调手法对颈源性失眠临床疗效[J].福建中医药,2015,46(01):8-11.

[5]李浩,李琳.牵引下捺正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5):141-143.

[6]刘晋钊,艾双春,李劲松.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拔罐治疗颈源性眩晕119例[J].河南中医,2015,35(06):1425-1427.

[7]袁涛,王芬.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05):415-418.

[8]黄伟昌,吴世芳,范志勇,等.腹部穴位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193-195.

[9]王寅,张怀艺,武志佳,等.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4,32(08):175-178.

[10]袁涛,金钰钧.矩阵针灸治疗颈源型失眠32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04):62-64.

颈源性高血压 篇10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8月~2007年8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21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 均符合“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会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行X线拍摄, 排除骨折、结核、肿瘤, 并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及五官科疾病所致头痛。根据其首诊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手法及药物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113例, 对照组99例。治疗组中男性53例, 女性60例, 年龄17~65岁, 病程3d~16年。对照组中男性41例, 女性58例, 年龄19~62岁, 病程2d~20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服用过止痛镇静药物, 疗效不明显, 治疗期间均停服原用药物。

1.2治疗方法

首先要查找出头、颈、肩部的软组织损害病变点, 采用触诊手法确定病变点 (病损的软组织及脊椎骨的微小移位) 。以拇指在患者头颈肩部自上而下依次触诊软组织损害常见压痛点[3], 即触摸椎枕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半棘肌等肌群的附着点;颈、胸椎的棘突、关节突、颈椎横突及其后结节, 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岗上缘及锁骨外1/3处。上述位置若有压痛, 同时指下伴有条索感、钝厚感, 有的可引发放散痛或牵涉痛, 即为病变点。

1.2.1 手法治疗

常规手法:患者取坐位, 术者立于其后, 用拇指尖端点按病变点。操作力度由轻到重, 以病人能忍受为准, 要求指力能达到病变的深层部位。操作方向与肌肉、肌腱或神经支的走向相垂直。操作时间:每点施术1~1.5min, 拇指尖需要有间歇的放松。每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整复手法:结合病症及X线改变, 针对性地采用颈椎低头摇正法[4]或胸椎卧位复位法[5]整复颈胸椎微小移位。

1.2.2 激痛点药物注射

手法治疗前在上述病变点中查找到激痛点, 采用药物注射治疗。配方: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14ml配制成20ml注射液。每治疗点注射1~1.5ml。隔5天再注射1次。2次为一疗程。

治疗组药物注射后再行手法治疗, 对照组单用手法治疗。10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全部病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标准[6]。①痊愈:头痛及伴随颈、枕部症状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劳动和工作;②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 颈、枕部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 能够基本适应日常工作和生活;③有效:头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 日常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④无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

2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之间比较, 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x2=9.66, p<0.01) ;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x2=21.3, p<0.01) ;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x2=0.30, p>0.05)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1983年Sjaastaad[7]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 迅速得到多科专家的重视。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他认为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发出后, 穿过由颈部肌群附着于颈椎关节突, 关节囊的交叉纤维, 上下关节突关节和内侧椎板组成的骨纤维管, 然后发出关节突关节支、肌支、皮支和交通支, 穿行于颈后肌群及其腱性纤维组织间[8]。第2颈神经的后支分出的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 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后支的一个分支, 在头下斜肌下缘处从该肌深面浅出, 然后向后内上斜行于头上、下斜肌与头半棘肌之间, 此段行程较长。上述肌肉的病变或粘连都会刺激或卡压枕大神经。第三枕神经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內侧支的分支, 该神经与枕大神经一样粗大, 而且行程较长, 分别穿过头半棘肌、头夹肌和斜方肌等结构。当这些结构痉挛或受损时, 会刺激枕神经而引起枕后痛[9]。第1、2、3颈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路径在柔软的肌肉内, 软组织的炎症、缺血、损伤、压迫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 引发颈源性头痛。例如,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肌肉由于持续收缩而继发痉挛, 引发组织缺血, 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 引起肌筋膜炎, 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10]。颈椎退行性变或发生骨质增生, 可使椎间孔变形, 导致神经根管变小, 神经根和血管易受牵拉;以及颈椎间盘突出时椎间盘物质的释放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水肿而发生神经根炎, 可造成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这也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颈源性头痛的机制。颈神经根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 持续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 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 其终末产物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进而产生恶性循环。

治疗中, 手法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具有一定的热效应, 推拿亦能提高痛阈[11]。手法能解除肌肉痉挛, 促进血肿、水肿的吸收, 加速了损伤组织的修复, 并对软组织的粘连起到松解作用;整复手法可纠正颈、胸椎之微小移位和后关节紊乱, 使脊椎恢复相对稳定的力学平衡状态。辅以药物注射, 有利于消除无菌性炎症, 减轻炎症渗出, 促进炎症水肿消退与吸收, 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防止再度粘连。

笔者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应用手法解除了颈肩肌的紧张或痉挛及卡压现象;应用整复手法纠正了移位的椎间关节, 使之恢复到原来的力学平衡。再加上局部注药治疗, 消除了无菌性炎症, 从而阻断了炎症疼痛肌痉挛的恶性循环。采用此综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Biondi DM.Cervicogenic headache:mechanis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J Am Osteopath As-soc, 2000, 100 (9suppl) :7-14.

[2]倪家骧, 段红光, 裴爱珍.颈源性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72.

[3]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310-336.

[4]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 1987:97-98

[5]冯天有主编.中西医治疗软组织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48-4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7]Sjaastad O, Saunte C, Hovdahl H, et al.“Cervicogenic”headache.An hypothesi20s[J].Cephalalgia, 1983, 3 (4) :249-256.

[8]王金武, 陈德松, 方有生, 等.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 2001, 7 (1) :4-7.

[9]刘宗良, 黄素群, 刘爽, 等.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 2007, 22 (2) :113-114.

[10]李仲廉, 安建雄, 倪家骧, 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3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11-41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颈源性高血压】相关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07-26

高血压的原因及调理高血压病因及治疗方法06-10

高血压讲座06-02

高血压心得07-09

妊娠高血压07-25

高血压性07-13

妊娠高血压09-02

高血压日讲座05-24

高血压活动总结05-24

高血压论文题目05-01

上一篇:临床加减下一篇:用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