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2024-06-30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精选十篇)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1

一、加快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快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多种场合,提到“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为什么说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带动更多的转向内需为主。内需的着力点在哪里?城镇化就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城镇化可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等许多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城镇化又使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农民进城后,随着他的生活环境改变,其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需求也相应地增加。据测算,目前我国1 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 个农民的消费。城镇化水平提高后,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必然会改变其生活方式,提高其消费支出,从而增加内需。

(二)加快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工业化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持。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李克强总理有很精辟的论述。2012 年9 月日,李克强在中组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城镇化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这表明,加快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因为工业化离不开水、电、气、暖、通信、交通等完善的基础设施,离不开人才和技术,也离不开会计、法律、咨询、培训、策划等各种中介服务等,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三)加快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个长远目标,其近期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包含了城镇化水平,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和生活质量改善等几个方面。目前,城乡差距大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其中城乡收入差距大,并且这一差距还存在增大趋势。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的公共服务差距更为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那么,怎样缩小城乡差距呢?推进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因为城镇化为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就业,增加收入,缩小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城镇化也可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定居,享受比农村更好的文化、教育、医疗、购物、休闲、健身、娱乐等条件,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二、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采用哪种模式,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呢?

大城市和小城镇各有优缺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完善,人才聚集、交通便利、集中了更多的资源,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聚集力。但是,大城市也有许多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病”严重,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房价高昂、就业困难等。小城镇作为城市联结农村的纽带,让农民享受比农村更好的物质享受,特别符合中国人故土难离的心理。同时,农民在城镇居住,就业,还可以与家人团聚,解决目前因远离家乡打工而导致留守儿童和老人无人照看引发的社会问题,解决春节因集中还乡导致春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小城镇公用基础设施不健全,资源配置比大城市缺乏,聚集效应差,综合功能不强。

我国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模式,要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根据这一精神,我认为推进城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积极稳妥。所谓积极,就是要正确认识城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顺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客观趋势,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认真对待。所谓稳妥,就是要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带来的民生、环境等问题。要稳步发展,而不能急躁冒进,要考虑资源与可持续化发展之间的协调,有序推进城镇化。

2.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首先是在城镇化发展的征地中,要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在城镇化发展的征地中拆迁,要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防止随意侵占和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侵犯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城镇化发展必须重视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来城镇化,这是城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红线。其次,要保护进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农民进城后不能收回他的土地,要保留他们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和住宅,给他们留退路。使他们“进退有路”,以避免“贫民窟”现象在城市蔓延。

3.做好统筹安排。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不是“造城运动”,不仅仅是盖大楼。既要搞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上要跟上,要做好统筹安排。一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要克服过去片面地为城镇化而城镇化的不良倾向,要统筹考虑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要同步发展。二是城镇化发展既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不能忽视相关的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为市民特别是进城农民服务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机制体制。

(三)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1.以人为本。城镇化必须科学规划,以人为本。李克强总理强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呢?首先是留得住,让进城农民能留得下来。一是解决进城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就业,做好产业规划。二是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要把进城农民的居住问题纳入城镇住宅建设规划,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在城市定居的困难农民家庭住房纳入政府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其次是要住得好。所谓住得好,是指进城农民要住得舒心。一是要搞好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为城镇居民创造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特别要重视城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控制污染,为城镇居民创造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二是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解决进城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障,使进城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以产业为支撑。产业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难于想象的。城镇化的规模最终有多大,水平有多高,关键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产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要着力培育有基础、有实力、有前景、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如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旅游等,形成能够支撑城镇经济发展、具有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改善创业环境,扶持返乡农民进城创业。总之,要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产业发展中推进城镇化。

3.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发展,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为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意见》提出要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4.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城镇化需要资金投入,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等建设费用,而且包括转移农民进入和融入城镇的费用,特别是让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费用,这需要大笔资金。那么,城镇化的资金怎么解决呢?解决小城镇发展所需的资金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总之,城镇化一定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不能为了城镇化率而搞“大跃进”。

摘要: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城镇化必须积极稳妥,做好统筹安排,从规划、资金、产业、户籍等方面入手,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篇2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道军

编者按:

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我市近年来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推进我市城镇化建设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市引领、实施城市建设重要使命的职能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张道军,在解决城镇化建设领域的问题方面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本人孜孜不倦地对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编发此稿,以期对广大城市建设者有所启迪。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驻马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要对接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一个区域社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要素由农村逐步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逐步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农区经济欠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城镇化发展滞后,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农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发展,城镇化对经济命脉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密集区,人口仅占全国的9.29%,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31%,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的64.67%,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对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强,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支撑。所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区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经济欠发达的农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必然通过加大城镇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培育壮大二、三产业,吸纳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有效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就业,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地方经济实力持续壮大的情况下,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和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城镇化是改变农区面貌的迫切要求。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的必然阶段,也是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驻马店坚持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着眼建设宜居环境、打造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镇面貌,努力加速城镇化发展,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提升了城市品位,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改善农区面貌,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着力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二、驻马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自身优势

城镇化是协调推进“三化”进程的根本途径。驻马店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力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31%以上,比2000年前提高近20个百分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分别是2000年的2.4倍、2.1倍。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20个中国城市之

一、全国提升竞争力最佳案例城市和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连续13年成功承办了全国“农洽会”,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泰国正大、香港华润、中国通用、中国国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逐步改善,为城镇化发展积蓄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观念引领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镇视为财富,当做资本来运营,用现代化的、市场化的观念看待城镇建设,把市场经济中的运营意识、经营意识、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规划方面,树立“规划也可以创造财富”的思想,注重城市规划的经济性;在建设方面,以市场经济的方法运作和筹集资金,努力实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在城镇经济发展方面,着力加快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效。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为城镇化快速推进提供了广阔空间。

政策带动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消化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省实现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五级城乡体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等,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为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城市建设投资,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区位产业吸引优势。驻马店地处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东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秀美的山川,兼南北气候之长,京广铁路纵贯全境,国道、省道、县乡道纵横交错,高速公路连接各县,独特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使驻马店日益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建材、食品、轻纺、机械、能源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都为更好吸纳相关产业、集聚人口、加快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资源支撑优势。驻马店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年粮食产量600多万吨,占我省的1/8;油料80万吨,居我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牛、羊分别居我省一、二、四位;平舆、泌阳、正阳分别是全国芝麻、香菇、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矿产资源30多种,煤、铁、石油、金红

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地面水资源储量63亿立方,占全省的1/7;土地储备资源充足,价格合理,能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嵖岈山、“中原漓江”薄山湖、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和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禅寺等,这些资源优势,必将成为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劳动力助推优势。驻马店有860多万人口,常年富余劳动力290万人,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劳动力培训就业转移力度,形成了一大批文化素质高、各类技能娴熟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军,这部分人员在长期外出务工过程中已经适应城市生活,对城市具有强烈的向往意识,其中经济条件好的人员已经在城市购房并安排子女在城市入学,他们不仅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劳动大军、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也已成为城镇化发展新的助推力量。

三、驻马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驻马店经济总量小、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市情,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低、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充分说明我市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破除旧的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统筹抓好县城、历史名镇、重点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构建市中心城区、县城区、乡镇区三级城镇网络,形成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三级城镇网络建设中,以市中心城区(即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平台,以县政府所在地城镇为中坚平台,以乡镇政府所在城镇、历史名镇、重点村镇为终端平台,着力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把中心平台全方位打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住中心,充分发挥对二、三级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完善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形成产业支撑和区域优势,把中坚平台、终端平台打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广阔的空间,确保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在此基础上,以三级平台为网格点,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向网格内的农区进行城镇化辐射,逐步形成网格状的城镇发展体系,力争到2020年,三级平台实现常住人口分别在200万、20万和5万以上的发展目标。

四、加快推进农区城镇化的着力点

传统农区城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快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互动、良性发展。

一是加快构建区域城镇化发展体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县城为重点、以小城镇为依托,努力构建分工有序、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各类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规划既要立足本地实际、准确定位功能布局,又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思路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二是努力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拉大城市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要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城镇道路、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商业、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服务档次,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是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是城镇化发展支撑。我市城镇化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聚集度低,吸纳外来人员的能力差。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把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强化产业支撑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努力构建以工业为主导、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使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是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城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一个城镇的品位和对外形象。管理水平高,就意味着这个城镇环境优美,对外吸引力就大。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各类城市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以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五是着力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各项配套措施不到位,是当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城市的吸纳聚集能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是不断增强城镇发展的活力。扩大开放是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器。事实证明,哪个城市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做得好,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城镇化进程步伐就大。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抓住当前国内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产业和环境等优势,坚持实施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突破,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3

贵州省兴义市委常委、副市长、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龙强认为,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记。目前,地球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较为成功的办法,实现了对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标。对于垃圾“围城”问题和民众的抱怨,最终还是要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解决。

地方政府支持技术创新

生活垃圾必须及时、科学地处理,已是共识。从微观上来说,城市每天都产生大量垃圾,不及时处理,城市生活的正常秩序就无法维系。从宏观上说,不论是工业垃圾还是生活垃圾,都是生态环境的负担,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已经明确对垃圾的科学处理。

近日,国家住建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创建和评选工作。

贵州省兴义市对此非常重视,为提高兴义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社会化水平,因地制宜地选择了先进适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9月25日,贵州兴义市环保设备起运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

贵州省天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峰表示,此次环保设备起运,是兴义市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基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北京、陕西、贵州等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此前不久,兴义市启动再生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项目,本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额2亿元,建设日处理规模300吨生活废弃物生产线一条,年产光能有机肥37000吨,产值5300万元,将有力促进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年可回收废旧塑料近万吨,大幅度降低兴义市的白色污染,回收塑料可制成重油约3000余吨,实现产值约600万元;可燃物可制成燃料块,用做生产锅炉燃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他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可增加产值约200万元。兴义市内收集处理的全部生活废弃物将实现零污染资源化处理。二期投资额为1亿元,增加产能300吨,年产值将可达到1亿元以上。

据李峰介绍,无论是环保设备起运还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项目启动,在兴义市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其它城市需要半年才能协商签约的项目,在兴义市不到两个月就能落地。

垃圾变为有机肥

“虽然垃圾箱都有分类标识,但能在丢垃圾时做到正确分类的实在很少。目前,在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做法是填埋和焚烧。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随着城市不断扩容,人口剧增,这一方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填埋过程中,有些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地表的污染转到了地下,进而污染土壤、地下水,污染进一步扩大。”李峰说,“焚烧技术更先进。垃圾焚烧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焚烧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供热或发电,占用的土地资源也比填埋要少。但是,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会排放高致癌物,现在雾霾这么严重,和这些处理方式也有关系。”

“这项技术既有集成创新,更有原始创新,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我们这个技术能够日产日清,占地面积小,资源再利用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等优势,而且它还能把已填埋的垃圾挖出来重新处理利用。”李峰说,此技术可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污水污泥的快速、清洁、资源化处理,并可将生活废弃物中的玻璃、纸张、塑料和有机物等可用资源高效分离出来,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回收率超过95%。同时,生产出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光能有机肥产品,为农业提档升级,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IS技术吃垃圾吐肥料,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城市生活废弃物找到了一条经济、便捷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值得推广。

另据介绍,此环保设备是由郑顺潮博士研制成功。郑顺潮说,该技术自2012年进入市场化运营以来,已形成年产50多套垃圾处理整套设备的生产能力。预计未来五年,天尚环保集团还将以每年不低于10个市县的速度建设新厂。

龙强认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力地控制了污染环境的源头,能确保市容市貌整洁,为市政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也树立了兴义市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招商引资,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未来,兴义市致力于成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引发垃圾处理产业革命

早在2007年5月,陕西西安阎良就建成中国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技术处理工厂,阎良厂建成投产后,已接待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挪威、委内瑞拉、泰国、马来西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环保专家来厂考察、洽谈。

在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各省200多个城市前来考察,其中30多个工厂,投资总额超过35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进入不同的建设阶段。

专家认为,该厂在工艺路径和核心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解决了困扰全球垃圾处理的关键性技术瓶颈,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垃圾处理创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是惠泽亿万人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工程。

加快推进铁岭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研究 篇4

一、铁岭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成效

1984年9月撤地成立省辖铁岭市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铁岭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铁岭的总体部署, 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 以构建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线,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为节点, 推动城镇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从功能城镇走向文化城镇、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初步实现了中心城区由单一狭壅银州小镇到双核银州凡河组团生态之城的嬗变, 城镇沿沈铁工业走廊线状组团布局、梯次推进、错位发展, 使辽北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国际城镇化轨迹的S型曲线 (也称诺瑟姆曲线) 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铁岭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发展阶段 (1984年至2004年) , 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1984年的54.7∶31.3∶14.0调整到28.4∶37.8∶33.8, 人均GDP从1984年的756元上升到721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586元上升到5724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4年的20.6平方公里上升到41.2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1984年的8.27%上升到42.09%, 工业化率从1984年的26.6%上升到33.6%;波动发展阶段 (2005年至2010年) , 二、三产业共同主导, 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2005年的26.4∶40.5∶36.2调整到19.7∶52.8∶27.5, 人均GDP从2005年的8764元上升到2362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6526元上升到13730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41.8平方公里上升到44.0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4.62%下降到42.16%, 工业化率从2005年的36.2%提升到47.4%;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至现今) , 倾斜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2011年的19.7∶52.7∶27.6调整到19.7∶51.9∶28.4, 人均GDP从2011年的28647元上升到3232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6203元上升到18587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44.1平方公里上升到45.1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44.34%上升到46.32%, 工业化率从2011年的47.4%下降到47.1%。

回顾铁岭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主要实践成效是“四个更加注重”。一是从注重中心城市发展转向更加注重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与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按照“一市双核”规划布局, 实施了凡河新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和银州区传统服务业提升战略, 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 力促新区崛起、老区繁荣, 提高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产业支撑的要求, 明晰中心城区、县城、新市镇、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做到规划同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 实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四规合一”, 积极参与沈阳经济区分工协作, 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架构体系。二是从注重新城开发建设转向更加注重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协调发展。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作、高速度发展开发建设“中国北方魅力水城”凡河新城的同时, 加大了银州老城的棚户区改造力度和铁西“退二进三”进程, 施行“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资本运作方式盘活存量资源经营城市, 铁岭新城创新使用“资产重组、反向收购”的方式成功借壳上市, 开创了城市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 实现了城市资源的巨大增值。三是从注重形态建设转向更加注重形态建设与功能建设协调发展。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同时, 有效整合空间资源, 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 (含新市镇) ——小城镇四级城镇发展体系, 推动形成组团城市结构。积极消除城乡融合与要素交互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位的集聚, 实施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文化健身广场“六个一”工程, 规划建设了八面城、大甸子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旅游、商贸、文化、生态等城镇, 实现“产、城、人”三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提高了城镇综合服务水平, 彰显城镇的魅力。四是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更加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完善养老、救助、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向中心社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所辖区域覆盖, 推行社区“十分钟服务圈”, 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公共行政服务新机制, 完善“一站式”办公, 落实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等制度, 推动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扩大与完善。理顺并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下监督”城市运行管理体制, 建设数字城市, 大幅提高城镇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水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牌。

二、铁岭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 一是国家层面上,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 并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部署。特别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辽宁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 为铁岭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多次到铁岭调研, 反复强调“建设煤电能源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两大基地, 做强做大辽北区域中心城市, 推动以城带乡”, 增添了铁岭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决心和信心, 为铁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机遇。二是地区层面上, 铁岭地位的提升和民众的需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铁岭是东北经济一体的节点城市, 处于京哈、京沈城市发展轴的交汇处, 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日益受到举世瞩目, 铁岭的地位正在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 铁岭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增强, 投融资机制、人口梯度转移政策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以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镇生活的需求, 都为铁岭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从面临的挑战看, 一是铁岭城镇化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 铁岭走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道路,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的硬伤, 城镇化现状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为55%-60%, 辽宁省城镇化率为65.65%, 而铁岭市城镇化率仅为46.32%。按照衡量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指标——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计算, 2012年铁岭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之比为0.98∶1, 远低于世界公认的合理范围1.4-2.5∶1的合理范围。二是城镇规模等级序列不完整, 中心城镇功能不完善, 辐射作用不突出。57个建制镇中0.5万人以下的镇达到39个, 城镇密度过大而规模较小, 规模效应不佳, 人口机械增长比率低, 外出打工等非农化程度大大高于城镇化程度, 既无“城”之样, 又无“市”之旺, 农村呈现“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景象。三次产业的互动转换差, 使区域内经济利益的实现相当一部分并不以中心城镇为依托或支撑, 城镇之间合作关系少, 功能服务传递脱节, 以致难以形成一个在经济链条上紧密结合的整体, 严重削弱了铁岭的城镇竞争力。三是现行行政区划、人口管理、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体制的滞后, 不利于要素集聚和城镇体系结构的合理调整。铁岭现有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都是以各自行政区划为界、各自为政发展的, 不是按照经济区域发展对城市、人口集聚的要求, 而是按行政区域人为对市场进行分割而形成的城镇体系。建成区内的大量城中村, 使村居比例失调, 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城镇化的顺利开展。目前传统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和“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仍在发挥作用, 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市区财政分成体制中, 土地出让金和城镇建设配套费统筹到市财政统一调配, 不利于发挥各区、中心镇的建设积极性, 使当地急需配套到位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资金, 最低水平的养老、就业等社会福利保障滞后于大中城市。此外, 大量低层次、高占地消耗的传统工业使得工业用地使用效率低下, 用地空间的狭小与城市建设的拓展矛盾日趋突出。

三、统筹推进铁岭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对策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 铁岭市城镇化发展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为重点, 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 逐步建立以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小城镇为节点, 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以及经济繁荣、管理高效、环境良好, 并富有文化和活力的现代田园式城镇网络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 必须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 从城镇化的本义出发, 重在实质, 把握规律, 联系国情、省情, 立足市情, 实行城乡统筹, 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联动, 全面推进铁岭新型城镇化进程, 走出一条完全符合铁岭特定发展阶段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1. 以规划为先导, 构筑城镇体系。

规划直接决定着城镇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过程, 必须立足全局, 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考和设计。要强化“百年规划”观念,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思路, 依托轴线, 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城镇带, 因地制宜地发展组团式布局, 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变单动性为多动性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凡河新城、改造银州老城,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和聚集力。拓展县城、中心镇的城镇空间, 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加快新台子、腰堡、凡河新市镇建设, 推进沈铁同城化、一体化进程。整合撤并中小城镇, 增加个体容量, 加速城镇规模化进程。加大合村并点和“空壳村”整合力度, 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推进城镇、产业和土地“三规”融合机制, 超前编制控制性详规, 合理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 充分考虑动态建设需求, 搞好功能分区, 为各功能区和各项设施合理预留发展空间, 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合理利用既有自然资源、文化底蕴, 突出城镇的特色定位, 实行规划共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 实现城镇的错位集约发展。

2. 以设施为基础, 完善城镇功能。

设施直接决定着城镇的承载能力。新型城镇化既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 又要拓展城镇功能, 增强城镇服务生产和生活、支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 加强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及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 确保物流、人流的安全和畅通。建立完善安全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应急设施建设, 打造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3. 以产业为支撑, 聚集城镇实力。

产业直接决定着城镇的经济实力。新型城镇化既要造“城”又要造“市”, 实现“产、城、人”三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工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及城镇的对接, 推进专用车、换热设备、起重机械等重点产业集群的不断优化, 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建设产业配套、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提高城镇集聚吸纳人口能力。重点建设东北城物流产业集聚区、银州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和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等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突出地域化和特色化,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带,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促进城镇功能的提升。

4. 以政策为抓手, 创优城镇环境。

政策直接决定城镇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需要通过顶层设计, 政府积极引导, 建立完善与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 实现人的“城镇化”。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实行城镇建设多元化筹资政策。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加大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实行引导要素集聚的土地政策。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 降低入城进镇门槛。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机制, 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以管理为保证, 提升城镇品质。

管理直接决定着城镇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终极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品质。要按照“集中统一、协调高效”的原则抓好城镇管理, 理顺城镇管理体制, 全面提升城镇科学运行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由城区向中心镇延伸, 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加强城镇社区“十分钟服务圈”等文化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

摘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的铁岭新型城镇化发展, 应构建以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小城镇为节点, 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以及经济繁荣、管理高效、环境良好, 并富有文化和活力的现代田园式城镇网络体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构建五大体系 篇5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构建五大体系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体系 城镇化过程,是文化、自然、社会各种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和聚集的`过程.加快城镇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一是根据我区的实际,城镇建设的重点应确定为,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培育小城镇.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改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使呼市、包头这样的中心城市达到特大城市规模,盟市所在地和口岸城市逐步达到大城市规模.

作 者:图雅 赵俊林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委政研室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6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一是做大产业促进就业,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2013年提供了约15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65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有10余万农民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缴费同标准。五是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镇公共服务。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川省在总结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机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15个县实施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

“五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二是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9个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差异,从2013年开始我省将打破城乡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现省内自由转移接续。四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自贡、德阳和广元等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成都、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骨架的“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是培育壮大四大城市群,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强化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二是做大区域中心城市,优化提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发挥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支持试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西部地区区情特点决定了需要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间联系不畅,缺乏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比如成都市的城镇化率,比人口数量第二位的南充市高出了29.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更是其6.9倍。全省建制镇数量有181个,但超过80%的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

二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需要国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双重挑战。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新增13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不匹配问题突出,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比全国低了17.9和7.5个百分点,仅靠四川自身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难度很大,需要加快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面临着省内城乡分割的问题,还面临着省际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受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等影响,我省还有1000多万农民工及随迁人口未真正融入城镇,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在建设我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及支流和重要交通干线,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保障。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向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倾斜,支持川藏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雅安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重大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抖,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支持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吸纳人口、扩大就业提供产业支撑。国家先后批准了我省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等建设,恳请在财税、土地、生态补偿、产业布局、重大科技攻关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就目前来说, 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很低,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但是, 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中, 遇到了不少“瓶颈”。其中,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建设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不畅。因此, 如何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 让其较好地满足新一轮西部城镇化进程的资金需求, 使其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这是关乎西部地区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

一、西部城镇化进程中资金需求的现状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的投入。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这需要文教、卫生、体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公共品的投入。这些投资作为公共品, 具有公用性、福利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投资回收期长甚至难以直接回收。

(2) 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主要途径是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而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地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来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入, 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3)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资金的配套。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 再加上生态系统本身自我恢复、优化能力弱, 因而很容易遭到破坏, 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必然也需要相应的资金配套。

(4) 大规模土地整合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城镇化一般会涉及到房屋的拆迁、土地的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房地产开发等, 需要给予原屋主经济补偿或者购买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设备, 显然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近年来, 金融系统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欠发达地区资金“瓶颈”短期内仍然难以解决。二是投资环境差导致资金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商业银行机构收缩使少数城镇的金融服务功能下降。四是各个金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缺乏协作精神。五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滞后, 缺乏远景规划, 少数带有盲目性。

三、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资金投入在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 利用资源优势吸引民间资本。西部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土地、矿产资源, 还有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同时, 自然条件的多样性, 也赋予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所以,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西部地区在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同时, 应利用资源优势大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资金配套, 解决目前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

(1) 改善投资环境防止资金流失。造成西部地区资金流失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差, 因此要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必须优化投资环境。一方面, 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 即转变地方观念, 发挥市场功能, 提高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 加强改进投资硬环境, 主要是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当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防止资金流失, 为城镇化进程保留足够的经济支持。

(3) 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并完善其功能。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目前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 严重阻碍了其城镇化的进程。为走出困境, 不仅要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立, 而且应逐步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西部市场。同时, 也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丰富其功能。

(4) 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 也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配合联动。它不仅可以发挥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互补优势,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对同一个项目抵押的重复贷款,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 还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络体系,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功能, 为西部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性融资。

(5)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首先, 要合理设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避免出现一边资金浪费而另一边又资金不足的情况。其次, 在城市数量的规划上要科学。若过多导致城市规模太小, 不利于发展大企业。但是太少, 使得城市规模很大, 又会产生管理难题。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再次, 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的设计应合理, 防止不同城市之间出现产业结构的过于雷同, 造成资金的重复使用。最后, 各种规划的实施要因地制宜, 而不应只是照搬照抄成功模式。

四、结束语

推进西部城镇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因此, 除前面提到的各种对策建议外, 还应该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只要不违背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 尝试一些新的、有益于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资金的融资渠道, 是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的。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7) .

[2]黄勇等.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 2008 (3) .

[3]王太祥, 李万明等.新疆城镇化融资方式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7) .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8

一、中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

中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建国以来, 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土地改革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农民对宅基地拥有绝对的所有权, 对其自由处分没有禁止性规定。高级农业合作社时期, 宅基地所有权收归集体所有, 农民只对宅基地享有使有权, 并且不能出租、买卖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 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特定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 不可将其出卖、转让, 也不可以抵押, 但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地上建筑物进行出租、出卖的处分, 农民出租、出卖房屋后, 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

农村宅基地制度在特定的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出现了或因制度本身带来的, 或因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宅基地的审批划拨权为乡 (镇) 及村干部所操纵, 越权划拨, 以权谋私的现象严重;一户多宅”与“几户一宅”现象并存;乱占地建房、多占地建房的现象盛行;“空心村”现象突出, 旧宅基地的收回及其具体规范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等。这种状况已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消长变化的趋势, 已经制约了农民生活改善, 农村经济发展, 阻碍了中国城镇化进程。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建设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

二、中国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 中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宅基地换房”的试点工作, 希望以此为突破口, 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破解中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瓶颈, 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所谓“宅基地置换”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 以合法、自愿为前提, 以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 可耕种土地不减为原则, 农民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以其宅基地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房, 迁入小城镇集中居住, 将原村庄建设用地用于复耕、工业用地等用途。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 推进农村人口向居民点和小城镇集中, 实现人口、资源、产业、金融服务等要素的聚集, 对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规模化的要素支持。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和规模化的生产要素, 包括人口、土地、市场、服务等相联系的, 没有这些要素的聚集, 很难实现农村的“三化”协调发展。宅基地换房后, 置换部分村庄, 还原耕地, 实现土地连片耕作, 采用大机器作业, 科学种植, 真正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居民集中居住, 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劳动力、信息、物流、交通、通讯等方面获得独特优势, 能够发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经济价值, 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 在培育拉长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农业产业集群, 同时, 带动当地服务业的跟进,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三、农村宅基地置换面临的法律瓶颈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都各有差异, 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中国的城镇化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 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同时, 更应该注重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目前, 中国的城镇化率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现已超过50%, 但与发达国家80%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是对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方向的明确。而正是这一问题对中国当前的农村宅基地换房提出了紧迫的法律规范要求。

现实中, 农村宅基地转让出租的法律法规尽管还未最终出台, 但农民的私下交易已较为普遍, 并自发形成了一个宅基地流转的地下市场。尤其引人瞩目的是, 天津、重庆、成都等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范围不断扩大, 北京郊区也在进行以“农民上楼置换宅基地用于商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为操作路径的探索性改革, 其具体做法是, 试点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的宅基地统一拆迁, 然后将这些农村居民迁入这片宅基地上兴建的楼房。这样, 由平房改为楼房, 就有一大部分的原有宅基地被置换出来, 然后将这些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开发等。

但在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试点中, 遇到了许多法律难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牵涉两个“权属”问题:一是“农民上楼”的房产权属;二是置换出的土地的最终权属。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一个权属。宅基地换房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双方必须有对等的权利属性, 可是按照中国的法律, 如《土地法》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既然是集体所有, 农民就没有所有权, 只有使用权。对只有使用权的集体土地, 作为农民是不能擅自买卖和转让的。而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地的宅基地置换做法正因相关的法律缺失使“农民上楼”的房产属性难以明确。农民所置换宅基地获得的“新房”是否具有产权以及具有哪种产权, 目前并无法规可循, 如果遵循现行的规章不做突破, 这些房产充其量仍属“宅基地”上的“地上建筑”, 按照“房随地走”的一般原则, 现行宅基地不能流转, 这些楼房也就不能流转, 更不具备获得城镇住房产权的资格。而且, 由宅基地换房后, 新的住房用地可能由原来的无期限变成有期限。目前中国相关法律都没有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期限问题。根据相关法律, 除特殊情况外, 村民可以无限期地使用宅基地。如果不通过立法确认农民通过宅基地换房所得小城镇住房包括附着于其下的土地使用权的期限, 那么农民宅基地换房的“置换”权利就是不对等的, 这违背了宅基地换房的基本原则。

而对于宅基地换房所置换出的土地, 许多地方的做法是, 对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耕, 节约下来的土地整合后再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售, 用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宅基地是集体土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而要想使置换出的宅基地出售具有合法性, 必须经过合法的征用, 使其变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售, 可是从宅基地换房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 “征用”在政策层面上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 “宅基地换房”后置换出的土地的最终权利属性有待法律明确。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 农民如何拿只有使用权的农村住宅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宅”?如果不是政府的行为, 完全靠市场, 这种交换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正是由于这些法规的限制阻碍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这些法规条文的出台在当时可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那时农民流动性不大, 农村的宅基地空置现象还不明显,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农民流向城市, 宅基地处于闲置、空巢的情况随处可见, 农村住宅剩余浪费严重。

宅基地置换不仅可以节约耕地, 增加耕地面积, 还可以使农民从置换中把闲置的资产盘活, 获得迁入城市的生活资金。目前, 许多地方对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探索已经触及法律法规政策的边缘, 如果不对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就可能阻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因此, 从各地试行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来看, 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尽快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相关立法。

四、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立法思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严格宅基地管理, 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 首先要复垦为耕地, 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决定》给农村宅基地置换立法提供了总体思路。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及随后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文件, 明确了宅基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城镇化要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 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注重市场化的取向。这些规定虽然在许多具体环节留下了执行空白, 但为农村宅基地置换立法确立了基本原则和精神。

农村宅基地置换立法还需创新传统的立法理念, 超越将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与社会稳定问题捆绑思考, 超越将农村住房的权属限制与耕地保护问题捆绑思考的观念, 从法律上落实和保障农民对宅基地的永久性用益物权, 赋予农民宅基地及其房屋所有人以完整的物权, 建立与城市房地产相衔接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住房制度;超越简单的人口学意义上的城镇化观念, 将农村宅基地置换立法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将农民的身份向市民转化与宅基地的置换同步, 将农民住所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结合, 从法律上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对新市民的城镇化覆盖。

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 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一些地方正在探索的农村宅基地置换改革, 正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但在实践中却面临许多法律瓶颈, 亟须给予完善。为此, 重点谈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二是中国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探索;三是农村宅基地置换面临的法律瓶颈;四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立法思路。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9

一、培育壮大城市群对加快成渝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英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 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2]它在实现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协调和优势互补, 提升带动辐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域内城市的健康发展。

1.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 促进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13亿人口大国要最终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将经济增长点立足于扩大内需上, 而新型城镇化与“四化”协调发展恰好是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支撑点。一个国家区域的科学发展, 应该由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目前, 我国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特征, 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基本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在新形势下, 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的引擎作用, 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成渝城市群作为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实践新型城镇化的第一批载体, 不仅符合国家战略, 而且对重庆、四川两地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 将带动和辐射大西部, 成为中西部城镇化人口聚集最大的空间载体之一, 继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的经济发展, 最终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 促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2.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将引领西部整个城镇化进程, 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地区“块头最大”、最有发展潜力、也是带动作用最大的增长极。新型城镇化将改变传统的城是城、乡是乡的理念, 主要体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融合、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 必须与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 需要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来支撑“三农”的发展。而成渝地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比较明显的区域, 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 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布局和发展, 事关西部未来整个城市生态, 将引领西部整个城镇化进程。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 面对日益增多的“城市病”, 未来城镇化道路怎么走?而成渝城市群作为后来者反而具有“后发优势”, 可以通过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等措施, 解决好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重大问题, 较好地克服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群初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弊端, 为未来我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 [3]对全国其他城市群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培育壮大城市群有利于重庆、成都更好地发挥双核超大中心城市聚集效应和集群创新效应。从中外大城市发展的实践可知, 单个城市的发展易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 影响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 城市群日益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部分, 是其中心城市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可以在全球范围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集群创新效应。因此, 基于城市功能互补协调的城市群发展有助于成渝两市通过“引进、转移、改造”产业等方式, 实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总部经济的规模聚集, 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这种“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度”的提高, 不仅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使城镇功能和生产力布局的联动优化, 而且将全面提升重庆、成都作为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群创新效应, 并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 形成开放新局面。

4.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能有效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 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大城市特别是特大、超大城市都能发挥强大的资源集聚和集约功能, 但当其规模和承载能力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交通拥挤、空气和水污染等“大城市病”爆发。大城市有集聚力, 但没有承载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承载力, 但集聚力不足, 而城市群则可以在集聚力和承载力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不仅有利于缓解人口、产业和优质资源向超级大城市过度集中造成的人口膨胀压力, 缓和“大城市病”, 也有利于在发挥核心城市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 增强周边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吸引力, 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协同共赢发展。成渝城市群区域内城镇密度全国第一, 区内的众多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环境和资源较优, 生活生产成本较低, 如果实现与成渝两市城市功能的协调互补, 同发展共繁荣, 就能促使很多投资者改变大城市偏好思维定式, 他们将到前景可期的中小城市投资兴业。这种城市功能重构将引导生产力在成渝城市群广大区域科学布局, 可逐渐缓解成渝的“大城市病”, 最终实现成渝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的良好条件

成渝地区农耕文明悠久, 产业实力较强大, 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西南地区人口与经济集聚地和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该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 培育壮大城市群, 已具备良好条件。

(一) 基础条件

1.区位优势突出。成渝两市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 是西部发展基础最好、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具有建设成为影响全国、引领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城市群的良好条件。[4]

2.自然条件优良。域内生物、水能、矿产、天然气与页岩气等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拥有众多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

3.产业基础扎实。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812亿元, 占全国6.3%, 在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主要有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石化工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食品、航空航天工业、核技术应用产业和国防工业。[4]

4.城镇密集度高。该区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双核城市群, 以成渝为中心, 形成了沿交通干线和江河流域及向平原和盆地集中的放射状城镇结构体系, 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城镇94座, 高于西部的25座和全国的45座。[4]

5.交通、通讯网络发达。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贯通西北和西南的光缆通讯, 通达全国和全球重要城市的空中航线均在成渝交汇, 同时还拥有长江黄金水道。

6.劳动力资源丰富。2012年底总人口约1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6.8%, 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和农业劳动力[5], 区域内科研院所、高 (中) 等院校众多, 科技实力雄厚。

(二) 面临的机遇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推进成渝城市群科学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我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 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为成渝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条件;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为已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的成渝城市群发展提供了良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 国家在区域发展梯队上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 为成渝城市群的持续健康发展给予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三、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相比, 其发展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 还面临以下主要制约因素:

1.成渝城镇群结构体系不够健全。区域内城镇众多, 城市化率较高, 又是全国不多的双核城市群, 由2座超大城市、3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10个小城市、1700个建制镇组成, 但其间缺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6], 城市层级规模体系很不完善和合理。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呈离心发展, 区域内极化效应明显, 缺少50~100万人口的中大城市起承接和过渡作用的城市梯次来影响和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存在典型的“中部断层”现象。城市体系的断层状态, 导致中、小城市的合理建设与发展受到阻碍, 城市功能不健全, 中小城市潜力难以发挥, 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

2.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成渝城市群是西部最大的城市群, 经济总量西部第一, 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城市群的综合影响力亦不强, 核心城市的带动功能有限、区内城市间的互动不足等问题。在域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布局方面, 空间结构单一、缺少核心城市, 体现出明显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特色。城市间分维值较低, 分形特征不明显, 地域结构松散, 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密切。

3.城市间综合功能划分不突出。因缺少统一的合理规划, 虽然域内各个城市都在发展, 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合力, 缺乏围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型“商业流”, 没有强劲产业和一定实力企业的支撑, 盲目地搞城镇化、工业化, 使区域发展不科学。近年来, 一批新兴中小城市的职能同原来的核心城市有很大的相近, 专业化主导功能不够突出, 综合功能弱, 产业结构存在趋同性[6], 没有发挥各自优势, 特色不足, 产业与城镇发展互动亦不足。

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日益严峻。近年来, 成渝两市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城市空间拓展需求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二是城镇人口集聚速度较快, 规模较大, 导致水、燃气、电力等能源短缺和公交、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三是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地表水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未能全部达标, 受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 成渝两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下滑, 出现雾霾等恶劣天气状况。

四、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 应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逐步形成规模大小适度、功能层次配套的城镇体系, 通过量与质并重战略, 根据区域实际, 搞好域内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建设, 推动现有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协调持续发展[7], 发挥成渝城市群在西部新型城镇化中的领航作用。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域内各地政府应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科学规划调整现有城市结构、功能与布局, 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分布、城市空间聚合形态、城市之间的空间可达性以及现实的空间相互作用, 以优势产业为支撑, 强化城市综合功能, 依托交通枢纽, 形成“两圈四群四轴”的城市布局框架。为此, 需要建立省、市级政府及下属规划部门联席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对成渝城市体系和布局进行整合优化, 即逐步形成“两圈” (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 、“四群” (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北城市群、达州万县城市群) 、“四轴” (长江上游沿江发展轴、成德绵眉乐发展轴、成内渝发展轴、渝遂绵发展轴) 的城市空间布局。[8]

2.发挥核心城市的圈层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成渝“双核”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 发挥其圈层辐射作用, 并从区域整合的“制度平衡”和“功能溢出”等相关角度, 促进成渝两地全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 在强化成都发展核心方面, 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优化发展中心城区, 把郫县、温江、双流、都江堰等建设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 加快建设彭州、崇州、邛崃等中小城市,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依托重庆主城区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 形成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群。

3.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推进成渝新型城镇化进程。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实践表明, 城市群不是人为因素形成的, 而是市场和技术双重力量作用的结果, 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才能保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活力。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就是政府管好该管的, 摒弃不该管的, 为市场在新型城镇化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环境。为此, 要构建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机制, 用“有形之手”引导“无形之手”, 从而在双重力量的协力推动下使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

4.增强城市产业支撑, 促进产城融合。产业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是新型城镇化的“引擎”, 通过产业合理布局与科学发展吸引人口向城市集聚,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域内新型城镇化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承接好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推进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鼓励和支持特大城市、大城市规划建设重点产业集中区, 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同步建设, 逐步向外转移主城区的部分功能, 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中小城市的园区建设, 要依托现有城市基础, 适当进行功能分区, 实现功能共享。

5.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成渝城市群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要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全面推进以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促进城乡发展由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模式转变, 使城镇化速度、规模、强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以较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费支撑新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9]

摘要: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也是国家的重要开发区域。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成渝城市群亦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培育壮大城市群对加快成渝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分析了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的良好条件及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壮大成渝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成都,重庆,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知[Z].发改地区[2011]1124号.

[2]城市群.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7508.htm.

[3]杨冰.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获批为何还要建重庆成都城市群[N].重庆日报, 2013-03-05.

[4]聂飞, 敖祥菲, 纪文伶.重庆全团建议共建重庆成都国家级城市群[N].重庆商报, 2013-03-05.

[5]成渝经济区.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86732.htm?from_id=13866464&type=search&fromtitle=%E6%88%90%E6%B8%9D%E7%BB%8F%E6%B5%8E%E5%8C%BA%E5%8C%BA%E5%9F%9F%E8%A7%84%E5%88%92&fr=aladdin.

[6]曾小清.提升“双核”城市群整体优势——专家谈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N].四川日报, 2009-06-04.

[7]陈映.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 (9) .

[8]侯水平, 廖祖君.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J].四川党的建设, 2011 (8) .

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 篇10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持系统高度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的企业和产业成长现象。产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供应商, 下游的渠道与顾客, 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 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 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短期培训机构以及贸易协会。[1]

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凭借本地区的特殊有利条件, 能够相对于其他区域以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完成特定产品生产, 并以成本优势占有市场的产业集群。

二、优势产业集群在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城镇化, 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同时, 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由此可见, 城镇化建设与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衡量小城镇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志是其吸引人口与资本的能力, 即能否吸引区域内外的劳动力和资本。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中与人口集中, 而产业集中是城镇化的本质, 只有实现了产业集中, 才能通过产业集群优势, 吸引人口的集中。因此, 产业集中对于促进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的产业特性就表现为相同或相关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因此, 实施基于优势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小城镇建设战略能够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小城镇发展。

在实践中, 构建专业镇就是运用产业集群理论, 发挥集群优势, 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专业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的建制镇。[2]专业镇也被称为块状经济、特色城镇。专业镇具有4个基本特征:第一, 有着特色主导产业, 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二, 民营企业是专业镇经济中的主体;第三, 专业镇内的同类企业存在相互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第四, 专业镇内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但通过企业与市场的高度集聚, 实现了规模经济。专业镇建设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促进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镇的就业创造效应, 为吸纳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专业镇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表现为拓展了就业空间, 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专业镇往往集聚了某一特色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上的众多生产企业, 产业链各环节的拓展增多了就业门类, 扩大了就业容量。而且, 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新企业的不断衍生又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从而为西部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2.专业镇的形成与发展, 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和提高区域竞争力。专业镇通过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形成以某一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化产业区, 使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空间内, 并获取深度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效益, 从而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珠江三角洲及浙江等地形成的“专业镇”及“块状经济”目前已成为当地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途径。

3.专业镇产生的扩散效应和累积效应, 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一方面, 随着专业镇的形成与不断发展, 专业镇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 在空间上不断拓展, 将周围欠发展地区纳入其中, 通过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推动邻近地区经济的发展, 加速其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 随着专业镇规模的扩大, 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效应也在增强, 对区域外企业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新的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将不断加入, 新企业的加入又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形成较强的累积效应, 促进专业镇的良性循环发展。与此同时, 随着人口与企业的日益集中, 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金融、科技、文教等相关产业也提出了匹配发展的要求, 因此有利于推动以上各项产业的全面发展, 从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三、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1.科学制定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

政府要从西部的要素条件与发展阶段出发, 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应明确重点产业和区域。首先, 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条件,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立足点, 应用科学的产业集群分析工具, 识别并选择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次, 对产业内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并发挥其辐射和带动能力, 从而培育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加强专业镇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建设。

建立专业镇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是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与载体, 可以促使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内, 改善工业空间布局, 提高生产经营专业化程度, 加速城镇化进程。在推进专业镇工业化园区和开发区的建设、促进园区集群化过程中, 政府的具体措施应包括:[3]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 规范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 增强产业链整合力;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健全园区内生产协作与服务体系, 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等。

3.加强对专业镇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供给。

资金是制约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之一。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 通过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较大, 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更为困难。因此, 地区政府应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以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①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与专业银行的合作, 开展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入研究, 并加强对企业的信贷支持。首先, 银行和当地政府、行业协会通力合作。银行拥有管理、财务、法律等专业人才, 对经济发展形势、行业和市场发展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分析能力都很强, 具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能力。同时, 产业集群所在行业一般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都会给予积极支持, 而行业协会对本地的企业又很了解, 因此, 银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互合作, 能对产业集群发展作出更好的预测与规划, 并采取相应的政策, 对企业进行有选择性的扶持,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对龙头企业实行贴息贷款, 重点支持区域优势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其次, 改善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银行要改进信贷管理, 精简信贷环节和简化信贷手续, 按中小企业贷款浮动利率范围, 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 为企业提供贷款。②政府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对高新产业集群发展尤其关键。政府要积极支持基金的设立, 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和本地机构 (包括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和社会团体) 共同分担高风险、高投资, 分享高收益。

4.积极塑造专业镇区域品牌和整体形象。

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打造专业镇区域品牌和整体形象。如加大广告投入, 建设专业镇产业集群整体品牌;通过参加博览会、展览会等活动, 宣传产业集群整体形象;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对专业镇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品牌的培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5.制定促进专业镇技术创新的政策。[4]

创新是专业镇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 构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环境。具体办法包括:建立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关系, 加强信息交流, 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为企业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在引资中的积极作用,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 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政府要重视引入外部创新源, 并加速技术成果的扩散。此外, 还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培育区域创新文化。

6.加强专业镇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服务体系的建立。

第一, 加强专业镇产业集群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要健全相应政策, 引导对优势产业集群有重大作用的公共物品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二, 加快服务体系的建立。在政府引导下, 加快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建设,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摘要: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本文首先明确了优势产业集群的内涵;其次详细分析了优势产业集群在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优势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城镇化,专业镇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2) .

[2]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 2003, (07) .

[3]夏智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区域竞争力[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

上一篇:检疫执法下一篇:洛美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