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项目上市公司

2024-06-08

CDM项目上市公司(精选八篇)

CDM项目上市公司 篇1

国际上关于控制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监管条例始于1990年, 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 (Clean Air Act Amendment) 率先提出对碳排放的配额限制, 对排放有害气体超过部分进行罚款, 首次在监管政策上提出碳排放外部效应内部化。随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与其补充条例《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 从国际角度对加入京都协议的各国进行碳排放额度分配, 并制定三种主要的减排机制, 分别是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联合履行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与排放交易 (Emissions Trade, ET) 。其中, CDM机制是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机制”。

根据CDM规定, 参加JI和ET的国家除了向发展中国家直接购买碳额外, 还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可产生碳减排效果的项目 (CDM) 投资, 并以此换取项目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核证减排单位 (Certificated Emission Re- ductions, CERs) 额度, 以抵消其自身减排义务。在此机制下,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CDM项目获取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发达国家也可以降低在本国减排的高昂成本, 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减排, 实现双赢的结果。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积极参与CDM项目的申报和注册。截止至2015年07月15日, 已获批的中国CDM项目共1453个项, 截至2015年05月05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全部CDM项目5073项。对于我国而言, 企业通过申请CDM项目转让CERs, 得到了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2文献分布

本文收集的国内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 (CNKI) 。由于国际上最早的关于碳排放控制的监管颁发于1990, 并且《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故文献时间窗口选取为1990~2004年, 2005~ 2015年, 检索词为碳披露、CDM项目、温室气体, 并且限定类目为经济与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 2005~ 2015年该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远远高于1990~2004年, 说明我国真正关于温室气体方面的研究始于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其中碳披露、CDM项目和温室气体的研究文献由少至多, 主要是这三个关键词所包含领域的宽窄原因。

国外文献主要来源于EBSCO, 以Carbon Disclo- sure、CDM Project和GHG为检索词, 限制范围为学术期刊。为与国内研究进行对比, 这里选取的时间窗口与国内文献一致。 从文献数量中可以看出, 国外关于CDM项目和温室气体的研究始于90年代前后。然而, 在2005年以后, 关于CDM项目的研究, 国内研究 (1593篇) 远远多于国外 (463篇) , 说明我国学术界重点关注CDM项目这个领域的研究。这也是CDM项目是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机制”的特点导致的。它和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联系, 与我国企业效益也有直接的关系。而发达国家, 则侧重于其他两个机制的研究, 但是其对CDM的研究, 仍值得我国的借鉴。我国今后的研究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立足国内实际。目前关于CDM项目总体而言, 立足企业角度即微观层面研究CDM项目的影响较少。关于CDM项目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本文拟从CDM项目运行、CDM项目披露两个角度考虑。由于直接从CDM项目和公司价值入手的文献较少, 本文主要参考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碳信息披露、项目投资决策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3 CDM项目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

与CDM项目相关的理论基础切入点有很多, 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出发。

3.1信号传递理论与CDM项目

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CDM项目的学者认为披露包含CDM项目在内的社会责任信息, 可以主动向市场传递公司能力的信号, 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看法。从这个角度出发, CDM项目的披露, 能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CDM项目涉及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张兆国等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一种双赢机制, 也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 还是一种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机制。

3.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CDM项目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CDM项目的学者认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最为密切”的理论武器。该理论既可用于CDM项目申请运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也可以用于CDM项目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如果一个组织想要生存下去, 必须合理地管理其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CDM项目的申请运行, 企业需要合理的处理其与CDM项目审核机构、项目合作等之间关系, 这些关系的处理, 影响着企业的利益。

3.3外部性理论与CDM项目

从外部性理论研究CDM项目的学者认为, 在环境污染问题中, 外部性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最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CDM项目的本质就是将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内部化, 使得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 评估CDM项目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包括对我国现行经济的影响, 例如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有学者开始考虑CDM交易机制下的碳权转让是否导致我国过度使用碳资源, 不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

4 CDM项目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

关于CDM项目运行的研究, 目前各学者主要立足于CDM项目申报审批的制度设计, CDM项目获签的能力和影响因素等。实证研究主要局限于CDM项目获签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没有直接就CDM项目运行与公司企业价值的关系的研究成果, 其主要的切入点在于CDM项目本身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即认为1 CDM申请过程复杂, 将会导致公司价值受损;2CDM项目可以获得发达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综合认为利大于弊。

4.1项目申请流程

CDM项目申请有着复杂繁琐的流程, 依照2001年 《马拉喀什协定》, 主要分7个步骤进行:1项目设计 (完成项目设计文件PDD的编写) ;2项目批准 (参与项目的每个缔约方国家的批准) ;3项目审定 (具有独立经营资格的DOE实体进行审定) ;4项目注册 (由DOE向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提出注册, 如审查通过, 即注册成功) ;5项目监测 (按照PDD文件进行实施, 对项目实施活动进行监测, 并向DOE汇报监测结果) ;6项目核查 (由DOE进行核查, 并向EB核证) ;7签发CERs (其中PP:项目参与方;DOE:指定经营实体;EB: 执行理事会;CERs:经核证的减排) 。

4.2公司价值受损

4.2.1注册过程的成本承担

CDM项目前期的成本是巨大的, 赵捧莲认为, 在中国CDM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交易成本有决策成本、寻求项目成本、项目文件开发成本、 谈判成本、批准成本、合格性审查成本等。来自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研宄所的数据显示, CDM项目活动的一次性成本大约在2.1万美元, 加上每年核证、检测的成本、保险成本, 总成本大约为2.25万美元。

同时在CDM运行的过程中, Matsuhashi通过测算光电企业实行CDM项目公司的投入产出比, 以及CDM项目的NPV, 发现实施CDM项目的公司比不实施CDM项目的公司具有更高的资本成本。Balatbat测算了227家新能源企业的CDM项目下的交易风险, 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4.2.2注册失败的损失承担

CDM项目申请的复杂流程, 导致企业投入的资金、 人力和时间等资源都高于一般的项目。若是项目审批或者注册未通过, 那么企业将蒙受巨大的损失。这是由不确定性导致的, 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许多问题都无法回避不确定性。

4.3公司价值受益

尽管CDM申报流程复杂, 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巨大, 但是我国每年CDM项目申请数在不断增加,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CDM项目带给企业的收益, 远远大于企业在其上面的投资。如果一个CDM项目注册成功, 其带来的收益, 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发达国家的技术和CERs转让收益。

4.3.1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对CDM机制的参与热情较高, 己经建立了CDM管理机构, 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积极推进CDM的实施。并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许多优惠。

CDM项目直接为企业带来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主要包括4项税收减免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 的优惠政策。这为企业带来的税收减免优惠, 根据有企业所得税的MM模型,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价值。

4.3.2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引进

CDM机制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 提供了一个机会。CDM项目的实施, 可以帮助企业直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节约企业废物的末端处理费用,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发达国家合作所带来的资金技术, 为企业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3.3碳排放权转让收益

CDM发展初期, 我国的碳交易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建立。在2011年, 发改委在北京、 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和湖北等7个省市开展了CERs (碳排放权) 交易试点工作, 2014年底有7个地区正式启动碳交易。“至2014年5月, 中国碳交易累计成交385万t, 交易金额为12501万元, 成为继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如果CDM项目注册成功, 企业将会获得项目组签发的CERs, 即可排放的碳配额。关于CERs的初始确认问题, 国际上一致同意确认为资产。其中以FASB下属机构EITF颁布的EITF 03-14 (2003) 条例和IASB的IFRIC 3 (2006) 条例为代表, 都明确指出企业从政府获得CERs应确认为资产。也就是说国际上普遍认可企业获得CERs, 是一项利得, 尤其是澳大利亚颁布的UIG3, 规定CDM项目签发获得CERs, 应以递延收益确认。我国国内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政府无偿分配给企业的CERs是无形资产, 是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同时确认递延收益。

对于CDM项目执行节能减排以后多余的CERs, 企业可以在CERs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 目前大部分CERs都是通过中介机构低价流入欧洲市场, 包装成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三阶段的核证减排量期货合约, 价格增值幅度超过100%。并且, CERs市场与普通市场不同, CERs获利与市场份额走势并不趋同, 企业要在碳市场上获利, 降低减排损失, 改进的方向就是削减排放量, 出售多余配额, 这是一种主管方指明获利方向的政策导向, 即可获得性福利。

4.3.4 CDM项目信息披露

关于碳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 主要从碳信息披露框架的研究、已披露碳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研究和碳排放对企业价值影响等角度出发。

关于碳信息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目前学者大多立足于碳排放本身, 探究碳排放量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而对于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的研究则比较少。碳信息披露的公司, 在气候变化应对战略、公司财务表现和碳减排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这些信息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在投资决策时的需求。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可能被资本市场看做是企业将碳减排纳入其长期战略规划和运营系统的一种“承诺”, 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出于风险规避还是道义考量, 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多地把资金投入到绿色项目。

在实证研究上, Griffin等通过对S&P 500的企业和加拿大2006~2009年间所有企业进行调查发现, 投资者在决策时会考虑企业所披露的气候变化信息, 证明了投资者的判断会受到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影响。 类似的研究还有Elias, Antoine等。

赵选民、严冠琼通过以重污染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负债越多的企业更愿意向外界各方利益相关者表明自身公司业绩良好, 有强的偿债能力, 追求可持续发展环境绩效与经营绩效并行, 既能体现企业的价值, 获得债权人、投资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还能够传递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信息, 树立良好社会形象。Doran和Quinn则指出碳信息披露报告 (CDP) 对于公司财务和资产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

Dualiwal等研究得出以前年度权益资本成本较高的公司具有较高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 且社会责任的披露有助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更确切地讲, 碳信息披露质量通过作用于资金成本而直接影响企业对自身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 间接地影响企业预期的现金流量, 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赵选民, 严冠琼通过对2008~2011年CDP (碳信息披露项目) 中国报告中的沪市A股企业的经营绩效指标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分析发现, 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高的上市公司相对能够披露较多的碳信息。

还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 成本在短期具有刚性, 长期则都为可变成本。短期内承担社会责任越多则公司价值越低, 但长期看则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公司价值。

5不足与展望

5.1缺乏CDM项目与企业价值直接研究成果

我国已经有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但关于CDM项目与企业价值的影响, 我国没有直接的研究来揭示两者的关系。CDM项目有其特殊性, 实施该项目的企业, 需要前期为申请注册做充分的准备, 实施过程中可以受到政策的优惠、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实施结束后通过信息披露等则可能使得企业的声誉等得到提升等等, 这些方面都可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 故后续研究, 可以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入手, 立足我国企业, 进行定量分析, CDM项目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5.2缺乏定量分析法研究CDM项目

目前国内关于碳信息与公司价值的研究, 定性为主, 定量为辅。主要的定量研究局限在碳排放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而对于碳信息披露, 我国目前大多局限于定性研究, 即逻辑分析其中的联系, 这也是由于我国这方面刚起步, 自愿性碳披露数据较少, 而CDM项目则比较繁琐, 不易详细披露。然而也正是因为我国的国情, CDM项目不同于发达国家可以参与的JI、ET项目, 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3缺乏成本收益视角的研究成果

尽管CDM项目的本质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资料难以取得等原因, 现有文献中少有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CDM项目。如企业加入CDM项目和不加入CDM项目的边际成本, 利润等有何变化。也鲜有文献从项目决策角度等看CDM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申请。

摘要:指出了在《京都议定书》中, 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是唯一涉及发展国家的灵活机制。我国已成为CDM项目供应大国, 每年成功注册CDM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CDM项目的本质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对我国申请注册CDM项目的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了CDM项目的申请运行对公司的价值影响, 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CDM项目,温室气体,碳信息披露,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DEEGAN C.The legitimising effect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A theoretical foundation[J].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02, 15 (3) :282~311.

[2]LLENA F, JOSE M, BLANCA H.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nd Compulsory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Case of Spanish Annual Report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7 (16) :50~63.

[3]张兆国, 梁志刚, 赵寿文.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 2010 (12) .

[4]张巧良, 宋文博, 谭婧.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价值[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

[5]宋晓华.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模型研究——基于出租人的角度[J].会计研究, 2012.

CDM项目运行流程与实施方案 篇2

运行流程

准备项目申请

项目参与方:公司、咨询方、政府

项目设计文件(PDD)和相关技术支持文件

项目审定

经营实体(DOE)

办公室文件评审、现场审定考察

提交审定报告给 CDM 执行局

经营实体(DOE)

获得方法学及项目设计方面的许可

监测项目的排放

项目实施方

依照监测计划

核查

经营实体 – 不同于审定的经营实体(DOE)

核查所报告的年排放量的准确性

签发核定的CO2减排量(CERs)

联合国CDM执行局

用于排放交易/符合性

二实施CDM项目

根据《马拉喀什协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从开始准备到实施,最终产生减排量,需要经过以下主要阶段:

项目识别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概念设计阶段,相关实体就CDM项目的技术选择、规模、资金安排、交易成本、减排量等进行磋商,达成一致意见。

项目设计

确定了要开发的潜在CDM项目之后,项目开发者需要根据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的要求格式和内容完成项目设计文件(PDD)。由于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学问题,项目开发者可以聘请咨询公司/专家帮助其完成项目设计文件。

参与国的批准

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行注册,必须由参加项目的每个缔约方的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出具该缔约方自愿参加该项目的书面证明,包括东道国的指定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对该项目可以帮助该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确认。项目审定

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项目参与者选择合适的独立经营实体(DOE),签约并委托其进行CDM 项目的审定工作,基于项目开发者提交的项目设计文件,DOE对CDM项目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项目注册

如果独立经营实体DOE经过审定,认为该CDM项目符合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核实要求,它会以核实报告的形式向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提出项目注册申请。如果执行理事会的审查通过,该项目可以进行注册。

项目实施、监测和报告

注册之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就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开发者根据经过注册的项目设计文件中的监测计划,对项目的实施活动进行监测,并向负责核查和核证项目减排量的签约经营实体报告监测结果。

项目减排量的核查和核证

所谓核查:是指与项目开发者签约的经营实体对注册的CDM项目在一定阶段的减排量进行周期性的独立评估和事后决定。(内容包括

1、是否按照注册的PDD实施项目;

2、监测计划和监测方式学是否符合;监测与监测计划的符合性;

4、GHG减排数据和计算的评价。)

所谓核证:是指该指定经营实体以书面的形式保证某一个CDM项目的活动实现了经核实的减排量。

根据核查的监测数据,经过注册的计算程序和方法,经营实体可以计算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量,并向执行理事会提交核证报告。

CERs的签发

CERs是指核准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指定经营实体提交给执行理事会的核证报告实际上就是一个申请,请求签发与核查的减排量相等的CERs.1)项目识别

首先填写CDM项目调查表并提交给我们。(调查表见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研究院低碳经济与碳减排促进中心网站:)

经促进中心专家进行项目识别后,如项目可行,则派专家前往实地进行考察,主要搜集相关资料以及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

需要了解相关的问题有:移民问题、项目监测与管理、项目额外性、财务计算、利益相关方的调查等核心问题。

主要搜集的资料有:项目环评报告、可研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相关批复。

在确认项目的同时,本中心会帮助项目业主联系国外买家,并选择最佳买家签订碳购买协议。

(2)项目设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概念设计阶段。项目企业就CDM项目的技术选择、规模、资金安排、交易成本、减排量等进行,确定初步意见。确定了要开发的潜在CDM项目之后,项目企业需要在中心专家的协助下根据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的要求格式和内容完成项目设计文件(PDD)。

PDD的内容包括:1)项目描述;2)基准线方法学;3)项目活动期限;4)监测学计划;5)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6)环境评价;7)相关利益方意见

(3)发改委的批准

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行注册,必须由参加项目的每个缔约方的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出具该缔约方自愿参加该项目的书面证明,包括东道国指定的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对该项目可以帮助该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确认材料。

国家发改委是中国CDM项目活动的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受理CDM项目的申请及其它相关事宜,中国境内的CDM项目必须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核批准。

(4)项目审定

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项目企业选择合适的独立经营实体

(DOE),签订合同并委托其进行CDM 项目的审定工作,基于项目开发者提交的项目设计文件,DOE对CDM项目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5)项目注册

如果独立经营实体DOE经过审定,认为该CDM项目符合清洁发展机制项

目的核实要求,它会以核实报告的形式向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提出项目注册申请。如果没有3名以上的CDM执行理事会成员反对,则该项目应该在8周内批准注册。

项目获得注册成功,标志着CDM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全部完成。

(6)项目实施、监测和报告

注册之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就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项目企业根据经过注册的项目设计文件中的监测计划,对项目的实施活动进行监测,并向负责核查和核证项目减排量的签约经营实体(DOE)报告监测结果。

(7)项目减排量的核查和核证

核查是指与项目企业签约的经营实体对注册的CDM项目在一定阶段的减排量进行周期性的独立评估和事后决定。

核证是指该指定经营实体以书面的形式保证某一个CDM项目的活动实现了经核实的减排量。

根据核查的监测数据,经过注册的计算程序和方法,经营实体可以计算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量,并向执行理事会提交核证报告。

(8)CERs的签发

CERs是指核准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指定经营实体提交给执行理事会的核证报告实际上就是一个申请,请求签发与核查的减排量相等的CERs。

我国CDM项目发展研究 篇3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逐渐增多,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早在1992年5月9日, 国际社会就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公约》或UNFCCC) , 并于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正式开放签署。此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其于1994年3月生效, 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

1997年, 京都议定书遵照联合国气候大会框架公约“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宗旨, 建立了三大灵活减排机制, 即联合履约机制 (JI) 、排放贸易机制 (ET) 和清洁发展机制 (CDM) 。其中, CDM是唯一一个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全球减排行动中的机制。在CDM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项目为合作载体, 通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清洁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合作。因此, CDM项目也被视作是低碳技术的载体。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并在此后积极参加历次缔约方会议, 加入到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当中, 坚决维护《合约》精神。2004年6月, 中国政府还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2005年10月又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 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初, 中国共有CDM项目4, 776个, 遍布中国各省市, 每年为环境贡献超过50%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已成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大国。

二、理论概述

国际上对CDM的相关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玛特斯尤哈什 (Matsuhashi, 2004) 、达格玛斯 (Dagoumas, 2006) 、蒂米尔辛纳 (Timilsina, 2006) 等分析了CDM项目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认为CDM项目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并通过实证研究指出CDM能促进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欧森 (Olsen, 2007) 在他的报告中对CDM项目能否起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做了定量分析, 同时还分析了CDM项目所获收益在参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勒马 (Lema, 2013) 则以风能行业的CDM项目为对象研究了项目中低碳技术转移的发生形式与途径。

国内对CDM的研究总体上还比较初级。宋彦勤 (2005) 等对CDM的内涵、特征及实施所应当符合的一些标准进行了总结;陈翌爽 (2006) 等介绍了CDM的交易对象和涉及的领域;韦志洪 (2005) 等对CDM的目的、实施标准、申请步骤等进行了归纳, 对CDM项目方法学及项目实施的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蔡守秋 (2003) 对国外排放贸易的发展与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和法律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对比, 指出我国在排污权交易法制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加强法制建设。罗堃 (2011) 专门针对中国的CDM项目进行了研究, 并认为项目特征中CERs收益是促进项目发生低碳技术转移的根本动力。

从以上文献可以发现,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对CDM项目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的研究, 包括CDM项目与JI及IET三者的对比研究。国内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节能减排的技术层面上, 另一方面集中在节能减排的制度上, 缺乏紧密结合CDM项目发展的具体特点进行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没有结合我国当前CDM项目发展的具体情况作具体讨论。本文正是着眼于我国CDM项目发展的现状, 来探析CDM项目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促进和发展CDM项目的对策建议。

三、我国CDM项目发展现状

(一) 我国CDM项目发展现状横向分析。

近年来, 世界CDM市场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CDM供应方, 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方面得益于世界市场的供需状况, 另一方面也有我国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分别于1998年5月29日与2002年8月30日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国于2005年10月12日, 颁布生效《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目前, 我国利用CDM进行融资发展迅速, 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站统计, 截至2016年8月23日, 我国共有5, 074个CDM项目成功注册, 预计产生的二氧化碳年减排量共计782, 052, 997吨, 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在CDM供应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做出的贡献巨大。

在全球气候谈判步伐缓慢, 世界各国领导人关注焦点都在英国脱欧危机上, 无暇顾及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中国政府的行动让人对于气候问题的前景报以希望。在2016年3月7日全国政协举行的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上, 全国政协委员解振华表示中国已经明确的提出了INDC (自主贡献目标) , 提出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 而且会争取早一点实现。

(二) 我国CDM项目发展现状纵向分析。

我国的人口规模及自然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CDM市场的区域维度来说很重要。区域CDM市场的发展似乎与区域实行的制度框架和政策行动密切相关。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的相关数据, 可以总结出各省区CDM项目分布情况, 批准项目数据截至2016年8月23日, 注册项目数据截至2016年7月14日, 签发项目数据截至2016年7月31日。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CDM项目在我国各省份的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别, 最多的云南有483个CDM项目获得批准, 而最少的天津只有18个。经详细比较, 我们得知CDM项目更多地分布在人口相对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如云南、内蒙古和甘肃;另一方面, 富裕省市的CDM项目一般较少, 如北京、上海、天津, 这表明收入与CDM项目数量之间存在更为复杂的相关关系。

另外, 山西、四川、内蒙古、宁夏、新疆、辽宁和河北这几个省份在我国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与此相对应的这几个省份的CDM项目也比较多。还有像湖南、河南、吉林这些省份属于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生物质能丰富, 所以也有不少CDM项目。

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的减排类型分析, 从减排类型上来看, CDM项目的分布无论是在批准项目数、注册项目数还是签发项目数上,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项目都是远远高于其他类型, 基本上占总量的74%, 其次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项目和甲烷回收利用类型项目相对也较多。

从注册率和签发率上看, 最高的则是HFC-23分解类型和N2O分解消除类型, 尤其是HFC-23分解类型项目无论是注册率和签发率都是100%, 而在批准数目上占优的几种类型的签发率相对比较低, 基本上在10%~20%之间。

四、我国CDM项目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 碳交易所的CDM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不统一。

据初步统计, 我国已成立了多个碳排放交易所, 包括第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环境交易所, 后续建立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以及2010年10月成立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等。这些交易所的形成对于我国碳交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近年来其进行的排放权交易少之又少,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易所没有执行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标准, 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各区域的单干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 效率低下, 市场被分割, 交易成本上升, 碳交易产品也无法与国际接轨。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碳交易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统一的市场, 进行统一管理。

(二) 买方市场效应导致中国在CDM交易中处于弱势。

CDM项目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 发达国家是买方, 发展中国家是卖方。现在的CDM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买方市场, 发展中国家基于CDM所能带来的各方面利益以及改善本国环境质量的需求而提供大量的项目供给, 但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并没有达到如此大的规模。这就决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市场中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地位, 而发达国家则控制了这个市场的诸多方面, 尤其是作为市场中最重要因素的价格。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主要的定价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而价格的波动在事实上大部分都要发展中国家来承受, 这是一种十分明显的不平等。

(三) 社会各界对CDM的重视不够, 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首先, 各级政府对CDM的认知度不够高, 宣传力度不够大, 手段过于单一, 缺乏长效机制, 不少地方政府机构对CDM机制知之甚少。其次, 不少具有CDM项目潜力的企业对CDM一无所知, 对CDM所提供的巨大潜在商机尚不了解。从我国目前实施CDM项目的情况来看, 几乎所有的运行成本都由申请企业来承担。然而, CDM项目实施结果会产生很高的正外部效应, 企业在没有外部激励或约束的条件下, 是不会主动将社会成本内部化的。作为CDM项目的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虽然也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 但到了地方政府层面, CDM项目则完全由企业消化。CDM项目的实施, 更多的是由企业之间相互效仿而实施、发展的。

五、我国CDM项目发展对策

CDM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 中国该怎样应对CDM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总结近几年研究成果, 汇总提出如下对策:

(一) 确立国内的CDM市场规范, 将国内的碳排放交易统一化。

随着CDM项目在我国实践的深入, 迫切需要中央政府健全CDM项目的管理机构, 引导、培育和规范CDM市场。碳交易涉及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交易标准及制度还是交易流程等方面都实行统一性, 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实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和运行机制。根据我国国情和市场特点, 确定目标, 不可盲目模仿西方国家, 而是有重点有目标的建立规范有序的集贸易、网络于一体的交易中心, 进而形成统一的交易平台。

(二) 建立健全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碳金融体系, 努力建设全国性CDM交易中心。

我国参与了许多的CDM项目和其他碳排放交易项目, 在国际碳市场中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国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筹建并健全一个碳交易市场不仅能够促进各种碳排放项目的交易和发展,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中国在碳排放交易中进行自主定价, 进而逐渐影响国际碳市场的定价, 最终确立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定价地位。

此外, 在全球范围内, 基于CDM项目的金融业务及其衍生品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建立碳金融体系, 一方面能够促使金融业在国际碳交易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这些金融产品和衍生品来规避一定的风险, 从而促进CDM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三) 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 争取国际排放权贸易裁判权。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相关市场, 利用市场的手段打破发达国家控制碳交易价格的现状。现阶段, 我国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价格等条件, 同时也要在博弈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地位, 进行协商性的谈判, 使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在努力争取谈判公平的同时, 争取碳排放谈判的裁判权。碳交易的规则最初由发达国家制定, 其中有一些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 因此我国不仅要参与交易谈判, 还应该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和修订当中去。

最后, 碳市场这种新型的机制应该被充分利用, 在国际政策大环境下, 建立国内碳交易体系和市场, 发展碳金融,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化双重手段来推动这种清洁发展。

参考文献

[1]Dagoumas A S, Papagiannis G K, Dokopoulos P S.An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Kyoto protocol application[J].Energy Policy, 2006.34.

[2]Timilsina G R, Shrestha R M.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of a supply side GHG mitigation option under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J].Environ Manage, 2006.80.

[3]Olsen KH.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s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matic Change, 2007.84.

[4]陈廷榔.《京都议定书》生效, 抓紧利用清洁发展机制[N].中国环境报, 2005.12.7.

[5]陈平.哥本哈根后的CDM阴影[J].中国报道, 2010.2.

[6]骆华, 赵永刚, 费方域.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 2012.2.

[7]蓝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12.4.

[8]潘涛, 付蕾.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 2012.29.

[9]朱智洺, 何冰雁, 沈天苗.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结构——基于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4.28.

关于CDM项目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4

一、CDM的历史背景

1、CDM项目由来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框架公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1997年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 到2010年, 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亚氮 (N2O) 、氢氟碳化物 (HFCs) 、全氟化碳 (PFCs) 和六氟化硫 (SF6) ) 的排放量, 要比1990年减少5.2%。《京都议定书》自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 它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里程碑式的协议。

欧盟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全球气候的领军人物。最早在关于《京都议定书》方面, 它督促各成员国所属企业积极推进此项协议, 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的法律法规。欧盟通过了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条令, 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欧盟内部的排放贸易。

另一个大国加拿大却非常积极推动保护全球气候, 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工作。加拿大议会批准了应对气候变化、履行《京都议定书》义务的政府预算, 这部分预算包括促进国内减排温室气体的行动, 以及约30%用于支持企业与国外开展CDM合作的预算。

曾经四小龙之一的日本已经签订了《京都议定书》, 并在逐步推行中。近些年来又加快了开展CDM合作的步伐, 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的CDM项目合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设立CDM项目, 正朝减排目标推进。

对于世界上贫穷国家最多的非洲, 近些年来也加快了CDM项目的实施步伐, 由于非洲国家的特殊性, 包括政局不稳等原因, 发达国家投资C D M项目较少, 目前CDM项目在非洲的发展仍然不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已经是个非常良好的开端, 已经摆脱了过去非洲大陆在CDM上极低参与度的状况。

近两年CDM项目发展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截至2009年3月30日, 全球共有1539个CDM项目通过CDM执行委员会 (EB) 注册。主要CDM开发国家注册项目数量如表1。

2、CDM简介

清洁发展机制, 简称C D M (C l e a n Development Mechanism) , 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 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一缔约方 (即发达国家) 与非附件一国家 (即发展中国家) 合作, 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CDM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CDM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减排量”。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 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一方面, 对发达国家而言, 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 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协助发达国家能够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世界而言, 可以使全球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 减少总的减排成本。因此, CDM是一种双赢 (Win-Win) 的选择。

二、C D M项目可行性分析

1、利国利民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CDM正好契合“十一五”规划纲要, 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CDM无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契机, 即清洁高效的先进能源技术和额外的资金, 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加速传统能源工业和高耗能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换代更新, 提高我国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 加强我国未来承担减排义务的能力建设和技术储备。

2、商机巨大

据有关专家测算, 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C D 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为此, 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做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那么, 依托CDM的“碳金融”在我国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蕴藏着巨大商机。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 中国将可以提供世界清洁发展机制所需项目的一半以上, 约合1亿-2亿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这也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 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 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 向发达国家出售。

因此, 如果在2012年前我国潜在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不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 则白白损失了赚钱的机会。

3、资源丰富

截至2009年5月2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批准了2062个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的行业领域涵盖面广, 主要包括:能源工业 (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制造业;化工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矿产品:金属生产;燃料的飞逸性排放 (固体燃料, 石油和天然气) ;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的生产和消费产生的逸散排放:溶剂的使用;废物处置;造林和再造林;农业等。就项目个数而言, 可再生能源是目前最热门的项目类型。全球现有的项目中, 包括水电、风电、生物质、沼气、地热、太阳能等再生能源项目占项目总数的59%, 甲烷减排 (包括垃圾填埋气焚烧) 、煤层气焚烧和利用、以及水泥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21%。此外, 还有13%是能效提高项目。

我国由于拥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潜力, 在CDM卖方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提出的CDM项目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利环境保护和减缓温室效应, 改进当地大气、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实现发电资源的多样化, 支持并帮助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 向国内转移当前最新的技术, 鼓励科技进步;减排量价格要合理等要求, 为C D M市场拓宽了发展空间。

三、CDM项目案例分析——东岳化工

一个企业通过实行CDM项目, 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会为企业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这种背景下, 众多具备进行CDM项目的企业争相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并付诸实施。近年来, 已有一些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有一些企业在其中遇到了挫折, 使得CDM项目没有成功实施。这些成功的案例对即将实施C D M项目的企业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借鉴, 通过成功案例, 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长处, 避免走弯路,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众多成功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案例中, 我们以实施较早, 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分析, 即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东岳化工”) 。

东岳化工背景分析

东岳化工当初是仅有两台小转炉的乡镇化工企业, 在20年后, 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CDM (清洁发展机制) 环保项目, 取得联合国有关项目资金近8亿。

东岳化工生产的无水氟化氢和制冷剂的产品是氟化工行业的基础性产品, 与各个行业密切相关, 市场十分广阔。但因为资金、体制等问题无法自主发展, 且依靠国有企业淘汰下来的两台无水氟化氢小转炉更无法壮大。东岳化工从氟化工基础产品无水氟化氢起步, 通过技术的创新, 把产品结构调整、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条、奉献绿色产品作为重点, 相继开发出绿色环保制冷剂和氟化盐系列、含氟高分子材料系列、氯碱系列、有机硅系列四大循环经济链条。

东岳化工本着做绿色化工, 坚守住节能环保的发展底线的原则, 企业内部制度规定, “不符合环保的项目不做, 破坏环境的钱不赚”。东岳化工曾经生产过一个氟利昂的早期产品——F12, 那时全国仅有4个厂可以生产, 市场供不应求。但这种产品严重破坏臭氧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巨大, 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1998年, 臭氧层保护问题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东岳化工审时度势, 开始把绿色制冷剂作为自己的研发重点。

C D M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由于生产制冷剂等化工产品必然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东岳化工作为国内最大的HFC22 (传统氟利昂的替代物) 生产企业之一, 每年可副产上千吨HFC23 (生产HFC22时所排放的废气, 气候变暖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11700倍) , 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东岳化工很早就成立了一个机构, 专门研究如何节能减排。2003年, 东岳化工敏感地捕捉到了CDM项目背后的重大机遇。根据《京都协定书》的内容, 2012年以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以项目合作为载体的机制, 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方式, 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的合作, 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 所削减的部分可以作为自身的排放权使用。这是一个合作双赢的项目。因此, 东岳化工利用这一机遇, 着手进行CDM项目的准备工作。经过近半年的项目建设, 各项参数趋于稳定, 并达到国际标准。东岳化工投资8000万元, 建设了全球最大的CDM环保项目, 目前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00多万吨, 东岳化工从联合国一年获得8亿元的补贴, 除了上缴国家和联合国环保组织以外, 每年仍能获得几千万元的资金。

C D M项目案例分析

通过对东岳化工的背景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东岳化工主要生产制冷剂等化工产品,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C D M项目提供了必要条件, 因为在生产化工产品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这些气体对全球变暖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 对这部分气体进行分解处理,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清洁发展机制 (C D M) , 从而达到减排的效果。因此,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只要企业在进行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对温室效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对这部分副产品进行处理后, 能够达到减排的目的, 那么, 这个企业就具备进行C D M项目的前提条件。

在满足CDM项目的前提条件后, 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择合作对象的问题。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 应以如下几个原则作为依据:

(1) 首先是合作方的实力, 如果合作方自身具备相当强的实力, 这对资金及技术的提供来说是一个保障, 由于具备良好的信誉, 因此对双方项目的合作提供了一下良好的环境和保证。

(2) 其次, 合作的长期性。由于CDM项目从设计开发到具体实施, 需要较长时间, 这其中蕴含着较大风险, 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 如果找不到买家, 或只是进行短期的合作, 这对公司的资本投入及CDM的未来的进一步持续发展都不利, 因此, 在选择合作方的同时, 期限不易较短,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未来几年C E R的出路, 对公司近几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保证。

因此, 经过仔细研究, 东岳化工选择了日本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新日铁、日本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商社三菱商事作为合作对象。合作方通过投入资金及技术, 以相对于本国来说较低的成本在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 将产生的减排量抵消自身所需的减排量, 从而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四、C D M项目面临的风险

CDM项目的运作机理非常复杂, 包括一系列的流程, 总体来看, 包括准备期和执行期, 在两个阶段分别面临着不同的风险:

首先是准备期面临的风险, 直接决定CDM项目能否顺利的进入到第二阶段, 因此对准备期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后期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其次, 在项目期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这一风险有别于准备期内的风险, 主要是涉及项目自身的运行, 如减排量是否达标、定价是否合理等, 这直接关系到投资收益的回报, 因此, 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体来看, CDM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在乐观的前提下, 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应按照《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 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摘要: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背后, 是空气的污染, 是森林的砍伐, 是生态的破坏, 尤其是“温室效应”的加剧让人忧心忡忡。而CDM项目对减少温室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CDM项目,碳减排,双赢

参考文献

[1]、宋国君.排污权交易.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姚志勇等.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4]、汤姆·惕藤伯格 (Tom Tietenberg)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5]、王铮等.中国国家环境经济安全的政策模拟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CDM项目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研究 篇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导致海平面上升、低地淹没灾害, 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 还导致经济社会的脆弱性。为减少排放, 世界各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然而, 由于美国的退出等相关原因, 《京都议定书》受挫。《京都议定书》确立了联合履行 (JI) 、清洁发展机制 (CDM) 和排放贸易 (ET) 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其中CDM, 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减排机制, 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减排任务, 而发展中国家则既能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又能从转让出售多余的碳排放权中获益, 实现双赢。

目前我国主要是CDM项目碳减排交易。2008年10月, 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推进《公约》和《议定书》下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促进CDM项目合作。据统计, 截至2013年12月1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全部CDM项目共5002项, 其中在已获得CERS签发的项目有1374项, 预计年减排量为3.3亿吨。成功注册的项目越多, 意味着我国出售碳排放权所获得收益也就越多。这种新的交易模式, 获得稀缺资源的碳排放权, 要支付一定的价格, 因此, 碳排放权给出了一定的价值。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影响, 要求企业明确、完整、系统地反映和披露。由于我国对碳排放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所以研究会计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我们可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使企业可以有依可循。其次, 碳排放权的相关法规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掌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 碳排放权的会计研究能够提高对碳排放的认识, 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创新, 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项目, 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业务收入、费用等, 计入或列入在一个特定主题的财务报表。它包括一个用文字和数字表示的项目, 其中包括在财务报表合计数中。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 它不仅要记录项目的收购或发生, 而且要记录随后发生的变化, 包括项目财务报表的变更。因此, 会计确认的首要任务就是项目是否可以作为一个会计要素。

1.资产属性。在碳排放权方面, 主要有两种方式:免费分配或从市场购买。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是政府赋予企业一种使用自然环境的权利, 有其自身的价值。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规定, 碳排放权的所有权属于政府, 但企业可以使用签发的核证减排量并可在授权额度内自由支配。经批准的CDM项目, 核证的减排可以被存储、转让和交易, 企业可以通过项目合同签署将碳排放权出售给买方获取收益。因此, 碳排放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 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 在CDM项目的碳排放权是符合资产的定义。

但是, 一种资源被确认为资产, 除符合资产的定义外, 还符合下列条件:一是与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资源的成本或价值可以可靠地计量。企业可以将签发的核证减排量出售获得经济利益, 这符合第一条件。企业申请CDM项目初期耗费的支出可根据原材料、人工成本等进行归集, 碳排放权的确认也符合条件二。因此, CDM项目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资产。

2.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资产类别。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主要有以下观点:

(1) 存货。存货是生产企业的产品或消耗的材料, 对碳排放权而言, 并不是企业生产或材料成本的产品, 是政府给予企业资源使用环境的权利, 若不是环境的节能减排, 碳排放权可能不会存在, 这和企业产品或消耗有本质区别。会计准则中的存货是指产品或生产材料的物质形态, 是能够真正感觉到货物, 而碳排放权是一种权利, 而不是一种物质形态。存货是企业的日常活动, 即经常发生, 目的是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开发和设计的CDM项目是以获得碳排放权为目的, 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项目的成功也是一个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CDM项目的碳排放权被确认为存货有失妥当。

(2) 金融资产。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深圳、北京碳排放权交易所和其他市场, 但没有形成地区或国家性的大型交易场所。而现有的价格机制、交易制度、法律制度等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且很难取得交易信息, 即使在碳排放权交易所中交易也难以获得完整的交易信息。交易型金融资产一般指的是购买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目的是为了赚取差价收入。CDM项目的碳排放权是与发达国家的合同协议, 然后向清洁发展机制的董事会申请, 而不是属于二级市场交易的范围。金融资产是公允价值在活跃市场中获取, CDM中碳排放权达不到这个要求。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合适。

(3) 碳货币。虽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排放权不是实物形式, 但与货币有很大差距。项目不确定性大, 能否成功签发核证减排量也不确定。碳排放权的价值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虽然它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的数额不固定或不确定, 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对于碳排放权核算, 没有必要单独新增一种补充货币或者代货币, 所以应将其划分为非货币性资产。

三、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制度的灵魂, 是会计核算的核心。碳排放权会计计量是碳排放权确认结果量化过程。由于对碳排放量的研究比较少, 且意见分歧较大, 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的计量方法。CDM项目中碳排放量的测量主要涉及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

1.计量单位。碳排放权计量单位是以货币计量为主, 辅以实物计量等其他计量单位。单独仅使用货币计量只能体现能以货币衡量的物质, 不能体现以货币表示的物质, 不能传递完整的原始信息, 而实物计量等其他计量单位却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使企业提供的碳排放权信息更加清晰形象。

2.计量属性。我国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排放权的初始测量计算, 这一方法主要是使用历史成本。然而, 单一历史成本计量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要求企业在这一时期的价值变动不被确认, 否则会导致收益的不准确。但在当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碳排放权市场价格波动较快, 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信息披露及完善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框架, 主要特点是风险和不确定性, 碳信息披露项目包括: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机会、战略和减排目标;减排核算;减排管理;气候变化治理。但是, 目前尚未有专门机构或部门统一规定编制碳排放量报表的格式或内容、或强制性要求, 各企业披露碳会计或碳风险信息格式各异, 是自愿性质的行为。缺陷主要是:碳信息披露相关性不强, 没有一个量化标准, 缺乏可比性, 即没有将定性关系变成量化的公认标准。虽然碳报告试图将组织运营, 将各种气体和影响变为共同的碳标准, 即碳等价物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 但碳市场不会自动实现这一转化。因此, 碳排放量及风险在报表上的披露方法是定性而模糊不清的, 且企业做法各异, 缺乏相关性和可比性。

因此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当务之急是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机制, 制定碳排放权会计披露准则, 建立碳排放权会计监管体系, 加强企业对碳排放披露的了解, 鼓励自愿披露。

CDM项目上市公司 篇6

(一) CDM项目的产生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992年6月,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与会的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公约》) , 其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1997年12月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 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对2008-2012年间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做出了具体规定。由于在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因此《京都议定书》安排了一种灵活的机制, 即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并将项目实施后获得的减排量用来充抵本国的法定减排指标。这种灵活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

(二) 我国政府的态度与涉税研究的意义

我国政府始终对CDM持谨慎态度。2002年, 即马拉喀什会议的第二年, 世界银行主管官员到访中国, 先后走访国家计委、科技部等部门, 但我国政府当时并不支持CDM, 当时的主要顾虑是担心CDM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强拉发展中国家承担减限排温室气体义务的突破口。后来这一顾虑解除, 我国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设置了一系列防范条款后, 才开始推动CDM合作。

而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于一定时期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为推动CDM项目发展, 必将辅之以相应税收政策予以支持。因此, 作为CDM项目参与企业, 对税收政策的准确把握, 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政府在CDM项目发展中持有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税收激励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电网企业规划类CDM项目实施情况

配电变压器提前更换 (CDM) 项目 (简称配电变压器CDM项目) 是电网企业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的一个规划类CDM项目。根据项目规划, 国网企业将在今后若干年内, 将其所属系统内目前在役的型号为7、8型, 制造日期在1985年1月1日至1999年1月31日期间的10千伏电压等级配电变压器更换为新型高效变压器, 更换所采用的新变压器均为新型高效、低耗变压器。电网企业总部负责对该项目的开展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以及项目国际审批、注册等方面的对外联系工作;下属电网单位负责各自供电辖区范围内变压器更换项目的项目主体和具体实施单位, 负责按照总部要求做好本单位项目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三、电网企业CDM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涉税事项与相关税收政策

电网企业CDM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涉税事项主要包括:配变CDM项目所需的高效新配电变压器的采购;更换下的旧变压器由实施单位作为废旧物资进行集中变卖处理以及出售项目产生的CERs收益。

(一) 购置新配电变压器

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购进扣税法, 即先按当期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 然后对当期购进项目已缴纳的税款进行抵扣, 从而间接计算出对当期增值额部分的应纳税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 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为进项税额。在国网公司CDM项目实施过程中, 因采购高效新配电变压器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 变卖处理旧变压器

1994年税制改革时, 我国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从2004年7月1日起, 我国在东北地区的部分行业率先试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改革, 随后于2007年7月1日及2008年7月1日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09年1月1日起,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允许全国范围内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基于上述实践, 对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9号) 明确规定应区分不同情形确定征税方式, 即若所售资产购置于增值税全面改革之前且该纳税人未纳入扩大抵扣范围试点, 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 此时应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否则若所售资产已于购置之时抵扣进项税额或符合抵扣条件而未抵扣, 则应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因此, 对于国网公司配电变压器提前更换CDM项目而产生的变压器变卖收入, 应根据具体实施地区和购进时间判断进项税额的抵扣情况, 以确定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还是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三) 运费处理

根据《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3]37号) 文件规定, 自2013年8月1日开始, 除铁路运输之外的其他交通运输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税率为11%, 征收率为3%, 纳税人凭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抵扣进项税额;对于铁路运输, 按照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而且据悉铁路运输将于2014年纳入营改增范围, 届时亦需凭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抵扣进项税额, 而不再计算抵扣。

国网公司配电CDM项目中涉及的运费, 包括购置新配电变压器支付的运费和变卖处理旧变压器支付的运费, 应按照根据上述规定计算进项税额。

(四) 与CDM项目相关的输配电线路耗用材料、劳务支出抵扣进项税额

根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输电、配电和变电专用设备属于专用设备 (代码28-4) , 而非构筑物或建筑物, 而且输电、配电和变电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 因此, 用于与CDM项目相关的输配电线路的所有购进材料、物资, 包括钢筋、铁架、水泥等, 也无论用于塔身还是塔基建设, 均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 此时只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便可按规定认证抵扣进项税额。

该结论基于固定资产的分类, 该依据可用于解决日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务争议, 防范和减少税收风险。

(五) 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

1. 企业所得税

为了进一步促进了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在我国的发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30号) 首次明确了我国关于开展CDM项目的若干所得税优惠政策。

文件指出, CDM项目实施企业应按照《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令第37号) 的规定, 将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转让收入, 按照以下比例上缴给国家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氢氟碳化物 (HFC) 和全氟碳化物 (P F C) 类项目, 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65%;

(2) 氧化亚氮 (N2O) 类项目, 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30%;

(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重点领域以及植树造林项目等类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为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收入的2%。

此外, 对企业实施上述 (1) 、 (2) 类项目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减排量转让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 商品税

对于我国企业在CDM项目合作中向国外企业或组织收取的款项, 是否需按双方的合作项目, 以中国企业在该项目中提供劳务或商品的形式征收商品税, 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但在现行政策下, 我们认为该类款项并不涉及商品税。原因如下:

一方面, CDM项目合作所得不能按提供劳务所得征收商品税。在中外双方合作的CDM项目中, 外国企业或组织向我国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 目的在于获得该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而非我国企业从事该项目所提供的劳务。

另一方面, CDM项目合作所得亦不能按“销售温室气体减排量”征收商品税, 因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讲, “温室气体减排量”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 但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规, 其既不属于营业税应税项目的无形资产亦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有形动产。

而且从针对商品及劳务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 出口货物税率为零;跨境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因此, 即便将CDM项目中向外国企业收取的款项认定为出口货物或劳务, 可根据关于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争取享受税收优惠。

(六) 关于输电线路部分报废损失税前扣除的特殊规定

针对电网企业对输电线路进行改造而可能导致的部分铁塔和线路拆除报废损失, 国家税务总局于2010年12月24日专门发布的《关于电网企业输电线路部分报废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30号) 明确规定该类损失可于税前扣除, 而且规定了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 即按照该固定资产的总计税价格, 计算每基铁塔和每公里线路的计税价格后, 根据报废的铁塔数量和线路长度以及已计提折旧情况确定。

该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对于2010年度没有处理的事项, 亦按照公告规定执行。国网公司CDM项目中, 输电线路部分报废损失税前扣除应按上述规定处理。

四、相关法规对CDM项目成本收益分析的影响与可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 相关法规对CDM项目成本收益分析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方面, 在《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30号) 文件颁布之前, 在实践中, CDM项目实施企业所取得的该项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做法已被很多税务机关接受。而30号文件明确规定企业需按扣除上缴国家之后的余额缴纳所得税, 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回报, 项目实施企业应在投资前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对此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 2011年8月3日修订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令第11号) 调整了37号令规定的国家与项目实施机构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分配比例, 且分配项目更为细化, 因此, 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方面也很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对此CDM项目实施企业应予以关注。而且该文件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批准的项目在2012年后产生的减排量, 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才可转让, 项目实施按照本办法管理。

作为C D M项目的投资者和实施企业, 国网公司应当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和税务实践的发展并准确分析其影响, 适当做出筹划和安排, 以便最大程度地享受税收优惠, 同时规避潜在风险。

(二) 可利用的其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1. 购入节能、安全生产设备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配电CDM项目中采用新型变压器的主要意义在于节能减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 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但因《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2008年版) 》中设定的配电变压器的性能参数高于当前的实际水平, 如国网辽宁公司CDM项目广泛使用的10千伏SH15 (315k VA) 型非晶合金节能配电变压器, 即便使用最新型号也无法达到目录中关于负载损耗的规定, 因此导致国网辽宁公司在CDM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新型配电变压器无法完全满足目录规定, 难以享受应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为此, 建议国网公司向财税部门申请将CDM项目中更换的新变压器加入《目录》, 呈报国务院批准。因该申请完全基于企业的客观实际需求, 也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因此在实际操作方面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极大的可行性。

2. 更换后的配电变压器加速折旧税收优惠

建筑节能CDM项目的困境与对策 篇7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能耗约占人类社会总能耗的1/3[1]。在我国,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总量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1996年的24.1%,再到2001年的27.45%[2],如图1所示。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重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因此,建筑也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最终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节能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3]。目前,我国民用住宅面积已达到400亿m2,其中95%的建筑无论从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仅有1%的建筑属节能建筑[4]。据建设部2005年的调查统计,2000年至2004年间,全国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仅为23.35%[5]。建筑节能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技术与资金支持不到位,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公共意识缺乏等原因,使建筑节能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6,7,8]。

事实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领域内的项目,联合国《京都议定书》框架下运行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提供了一个较有效的资金与技术资源平台。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缔约的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附件B列表中的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在《京都议定书》附件A列表中的气体)总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9]。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CDM允许发达国家采用灵活方式,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用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冲抵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中的一部分。CDM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低成本的减排履约方案,二是协助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激励,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全球而言,CDM可以较低的总减排成本实现共同的减排目标,同时推动资金与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因此,CDM被广泛认同为一种双赢机制而受到各国重视。

截至2010年7月,全球范围内已有2302个项目注册获得注册,年均CERs签发量已达375万吨[9]。我国已大幅超过印度,成为第一大项目注册国与CERs获取国,如图2,图3所示。CDM已为我国多个领域的900多个节能减排项目,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垃圾发电等领域注入了资金与技术。

然而,在如此多的CDM项目中,尚无一项来自于我国建筑节能领域。这个略显尴尬的局面背后有着多种现实挑战阻碍建筑节能CDM项目的开展。

2 在我国建筑领域实施CDM项目的障碍

建筑节能领域之所以尚未真正意义上引入清洁发展机制,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原因。

2.1 宣传不足,公众认知有限

在建筑领域,我国许多建筑开发商和业主对建筑节能认知程度仍然较浅,对CDM项目更是陌生。使CDM项目的开展缺乏公众基础。

2.2 程序相对复杂,相关企业却步

申请成为CDM项目的程序相对复杂,周期较长,结果难以预见,这就增加了相关企业的潜在成本,而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业主来说,CDM项目的基本过程是:寻找国外合作伙伴→准备技术文件→进行交易商务谈判→国内报批→国际报批→项目实施的监测→减排量核定→减排量登记和过户转让→收益提成。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国内外机构审核,批准,注册,检测,认证等。相关企业缺乏经验,而咨询方看到建筑领域CDM项目申请的周期长,成功率低,便也通常望而却步。

2.3 方法学有限,计量困难

目前建筑类CDM项目的获批准的方法学主要有如下三种:(1)AMS-II.E.Energy efficiency and fuel switching measures for buildings(Version10)。(2)AMS-II.K.Installation of co-generation or trigeneration systems supplying energy to commercial building。(3)AMS-III.AE.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measures in new residential buildings。

相对于我国不同地域气候、经济状况的复杂性和建筑节能形式的多样性,现有的方法学仍显不足,基准线的确定与额外性的论证都较困难。同时,由于建筑节能在碳减排量计算、测量、监测方面操作复杂,使得CDM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开展在技术层面上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4 单个项目减排量小,单位成本高

虽然建筑节能的减排总量很大,但单个项目的减排量很小,国际上开展的类似项目非常有限且由于项目的独特性难以深入参考。这样,单位减排量所需的CDM项目运行成本较高,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甚至可能是不合算的。

以上是对我国建筑领域内推行CDM项目所面临主要障碍的简要归纳。表面上看,这些挑战来自于认知,技术和经济等不同方面,事实上,这些方面可以被通盘考虑,并寻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3 分析与对策

建筑节能的特点,如单个项目减排量小,受地域气候与经济状况影响大,计量困难等,使得CDM项目在建筑领域的开展明显会比能源工业及垃圾处理等领域会遇到更多障碍。这些障碍事实上都有内在关联性,如果简单对应地去寻找对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来自公众认知有限,技术支持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等层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更强有力的组织平台来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开展工作,统筹解决。

目前,在我国CDM项目开展方面,除业主以外,有着三类“活跃”机构:政府协调引导机构,咨询服务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其他相关机构,如注册认证机构、监测核实机构等通常都通过这三类活跃机构与项目相联系。之所以暂以“活跃”而非“核心”来描述这三类机构,是因为它们之间虽有互动,但联系松散,尚未真正形成合力,起到核心作用。

这样,对于相对集中程度高,可参考案例多,易于操作的项目,如能源工业、垃圾处理等领域内项目,咨询服务机构结合自身资源便可为业主开展CDM项目。而当面对像建筑节能、溶剂使用等这些相对分散,计量困难,方法学支持不足,国际案例少的项目,咨询服务机构多会退避三舍。正如某著名碳减排CDM公司把在中国拥有的200多个项目根据通过审批注册的可能性与产生的效益对这些项目分级,对于通过审批可能性小的80%的项目只用10%的资源进行跟踪,而把90%的人力财力用于优质项目的推进。其结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无外乎这类项目风险高,效益低,且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引导机构应协助统筹规划,多项目打包,并配套前期资金支持和有效激励措施;而科研机构应针对项目开展方法学研究,在基准线认定、额外性论证、节能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然而,由于三方机构之间没有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常常使这类项目错过CDM的支持。

作为对策,可建立起针对建筑节能领域的组织间关系模型,如图4所示。

以政府引导机构、科研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为支撑点建立起建筑节能“CDM项目合作一体化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虚拟的,是一种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同时,可以是做成基于区域或项目的网上平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个平台也可以是构建在相关研究机构基础之上的非营利机构。在这个一体化合作的平台上,三方能够无障碍的沟通信息,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规划,技术支撑,经济支撑等方面通力合作,将最有说服力的文件提供给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和指定运行实体(DOE)等,而把最佳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业主。

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对应前面几类施行CDM项目的障碍,可着重施行以下具体操作措施:

(1)在各地开展建筑节能CDM项目示范工程,起到向社会宣传、提高CDM项目的公共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2)三方协作,加快审批建筑节能CDM项目的速度,降低单个项目的在注册等流程上所花费的成本,并由政府引导机构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3)针对项目和当地气候与经济状况,通过科研机构介入对能耗基准进行确定,并进一步开发新的方法学和有效的减排计量方法;若能与当地高校等科研机构联动,则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建筑节能CDM项目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人才、技术与经验;(4)针对单个项目减排量小,单位成本高,可在平台上施行适合建筑节能领域的“规划下的清洁发展机制”(Programmatic CDM,以下简称PCDM,是指将为执行相关政策或者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减排措施作为一项规划方案,整体注册成为的一个CDM项目。研究机构与咨询机构可以协助政府更合理的规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或新建节能建筑;而政府引导机构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手段,使科研机构与咨询机构分别在技术支撑和经济效果优化方面发挥优势、开发潜能。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城市化进程,大量的新区处于建设阶段,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逐渐显现出批量化的特点,这正是在建筑领域内推行CDM项目的有利时机。多方机构形成的合作一体化平台能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具体解决CDM施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为我国在建筑节能CDM项目走在世界的前端提供了组织基础。

摘要:建筑能耗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迅速攀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深受重视且已开展多年。但由于技术、资金、法律法规建设及公共意识等方面的原因总体成效并不佳。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已为我国多个领域的900多个减排项目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然而在建筑领域内至今没有突破。文章分析了CDM项目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筑领域内施行所面临的困难,并从组织角度提出了一体化的对策来应对来自规划、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挑战,为推进CDM项目在建筑领域内的开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建筑节能,清洁发展机制,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Price,L.,De la Rue du Can,S.,Sinton,J.,Worrell,E.,Sectoral Trends in Global Energy Use and GHG Emissions.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Berkeley,CA,2006.

[2]周余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3]江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4]卢求.2008建筑节能发展趋势.时代建筑,2008,2:132-133.

[5]国家十一五规划[Z].2006.

[6]裴卿,王灿.中国北方既有住宅建筑节能CDM项目开发潜力研究.第四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2008.10:409-415.

[7]Wang,G.,Wang,Y.,Zhao,T.,Analysis of interaction amongthe barriers to energy saving in China.Energy Policy,2008,36:1879-1889.

[8]杨树凡,罗玲玲,王健.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策与融资渠道探讨.节能,2006,6:39-41.

浙江风电CDM项目案例分析与研究 篇8

京都议定书建立3个合作机制, 其中清洁发展机制允许附件Ⅰ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s) 。

二、浙江风电CDM项目现状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CDM项目, 浙江省风电CDM项目为10个, 估计年减排量为482, 953吨CO2e, 仅占全国的0.79%。

截至2010年5月, 中国在联合国EB注册CDM项目1053个, 估计年减排量147129136吨。但浙江省风电CDM项目较少, 批准注册的仅有4个, 申请但未通过的有2个, 估计年减排量341982吨, 批准注册项目估计年减排量为265759吨。

三、案例分析与研究

(一) 衢山风力发电场概况

衢山风电场建设规模为48台单机, 容量为850KW风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为40.8MW。根据《浙江岱山衢山风力发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1年风能测速报告, 该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8950万KW.h, 年利用小时数为2190小时, 平均容量系数为0.25。

(二) 经济价值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场主要技术经济参数如表1所示。

不作为CDM项目, 没有CERs销售收入, 该项目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为8.15%, NPV为384万元。尽管略高于行业平均收益, 鉴于风电运营期限较长, 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者无法承担如在建设期购买设备时汇率变动损失、风电场运营成本提高等影响;尤其是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 其更新速度加快, 仍缺乏商业竞争力, 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

(三) CDM项目增加值

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得知, 2009年风电场运营成本费用比可研报告下降约8%, 非发电收入 (主要为碳减排量交易) 年增加约500多万元。假设未来其运营成本每3年下降10%, 年非发电收入500万元, 在预测该模型下该风电场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如表2所示。

从表2对比可见, CERs收入会对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全投资都提高了, 项目投资回收期较无CDM支持下的要提前2年左右, 显然, 风电场投资具备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四、浙江风电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目前, 浙江省风电产业发展的系统规划不够、缺乏整体推进的措施, 激励力度较弱, 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不够, 还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浙江省需解决风电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开发省内的风电场资源项目。经对相关风电运营公司、省发改委和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等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调研发现, 风电场进展缓慢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前期筹建周期长

浙江省风电资源丰富, 但对风电资源点开发, 政府部门缺乏组织, 并无对资源点进行有序的测量、储备和待开发。风电公司拟开发需自主进行风力勘测, 而风电测量工作准则规定, 风电场场址处收集至少连续一年度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 收集完整率大于90%, 直接导致风电企业前期工作冗长。

同时, 风电场址勘测单位的唯一性, 造就不少企业单位是否有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 都与地方政府甚至乡村政府签订风电勘测协议, 树立2-3个风电测量点, “跑马圈地”, 测而不开发, 只测不进行;同时, 有关政府职能部分对风电项目申报、立项和后续开发监管力度不够, 督办执行无措施。

(二) 风电场初始投资大

浙江省风电场可建大多为海岛、山上, 因此在风电场建设, 如在风电机组运输、建设安装过程中, 相对比在内陆地区如江苏、内蒙古等地建设风电场成本要高, 工期较长;同时, 需劈山开路, 破坏山地植被, 影响地方景观。在风电场建设完成, 因自然灾害及国产设备稳定性差问题, 造成风电运营维护和单位发电成本高。

(三) 风电上网运营中的非稳定性

浙江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远离负荷中心的偏远地区和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 电网建设相对薄弱, 风电上网的难题短时间难以解决。另外, 受风力影响, 风电相对不够稳定, 电网企业对接收风电的积极性不高, 也被认为是造成风电上网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 国家电网公司将建设有利于风电接入的智能电网, 但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难以解决近期浙江风电产业发展问题。同时, 各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差异形成的利益, 驱使企业与政府机构间博弈, 将间接导致浙江风电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五、浙江风电CDM项目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浙江省风电既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节约常规能源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又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 浙江省应以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为龙头, 机械制造和电气生产企业为核心, 培育零部件供应企业, 形成并完善风电产业链;积极发挥风电资源优势,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碳汇交易规则下的额外经济收益, 加快风电建设速度, 具体建议如下:

(一) 有风可开———制定风电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

浙江省风电开发利用虽初步规划, 但尚未公开。同时, 因政府部门在风电前期缺位和不作为, 造成风电开发企业垄断风资源和“跑马圈地”现象发生;浙江省应由相关部门或委托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测量和评估浙江省目前风资源;明确浙江省风电产业中长期目标、重点区域和重点实施项目等细则。

(二) “开源节流”———有效实施配套的风电产业支持政策

风电有效开发利用事关浙江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同时又具有现实的公共利益性, 但由于受技术瓶颈、投资规模、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新开发成本往往过高, 导致风电发展缺乏投资吸引。因此, 有效实施配套风电产业支撑政策, 引导、促进和激励风电的开发利用, 如大幅增加上网电价, 减免发电企业税收和有效整合非清洁发电企业, 将降低风电投资成本, 增加对风电需求和发电收入, 提高社会资本投资浙江省风电积极性, 促进浙江省风电发展内生动力。

(三) 加快风电项目开发进度

加快推进近海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浙江省风电区域重心在近海, 未来风电容量大多数来源于海上风电场。因此, 浙江省应加快近海示范项目的建设力度, 积极探索近海风电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通过近海风电示范项目的建设, 总结实践经验, 深化近海风电规划, 促进浙江省风电产业蓬勃发展。

(四) 稳定运营———做好电网配套和辅助调节工作

浙江省风电场主要分布在沿海高山、滩涂、近海岛屿和近海海域, 多位于电网末端, 并网专用输变电投资较高。电网企业应制定风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 并纳入电网发展规划, 加快电网建设, 为风电发展提供上网保障, 避免出现“忽悠”风电投资者“只投入、无收入”的尴尬局面, 改变由风电企业投资建设电网配套工程现状。

摘要:风力发电是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重点领域。文章以浙江省衢山风电项目为例, 从风电场项目在清洁开发机制下的项目开发、运营和经济收益进行对比研究, 并对浙江省风电CDM项目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风力发电,碳减排,增加值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浙江省能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研究[R].2008 (12) .

[2]关伟, 关钧.利用CDM的清洁能源项目开发[J].吉林电力, 2007 (2) .

[3]王正明, 路正南.风电项目投资及其运行的经济性分析[D].江苏大学, 2008 (12) .

[4]吴金城.浙江风电项目的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08 (5) .

上一篇: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下一篇:绿色产业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