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漫思

2024-06-17

作文教学漫思(精选三篇)

作文教学漫思 篇1

关键词:作文教学,问题,兴趣,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中, 我们常常使出浑身解数, 想要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然而尽管我们殚精竭虑, 最终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绝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态度始终是完成老师任务, 不愿主动地对每次作文写作完成后, 对其进行反复推敲修改完善, 不会从全篇角度进行谋篇布局, 不会在字句上进行斟酌考量。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不抓文眼, 不扣主题

这部分问题主要体现在议论文写作中, 学生能理解议论文的中心, 但因学生思维习惯训练不够, 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欠缺, 故在议论过程中无法紧扣论点, 文章结构松散, 甚至个别学生很容易让论据和论点打架, 以至于个别学生所写的作文“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二) 语言生硬, 欠缺文采

这部分问题主要体现在记叙文当中, 在教学实践中, 部分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 往往平铺直叙, 读后感觉在记流水账, 语言生硬, 书面语言较少, 叙事没有具体的事实, 要不只是说来说去, 就是一个事实, 无法展开细节, 不能完整地交代故事情节, 或者缺失某些要素, 或者只用三言两语把重点场面与经过情形带过, 忽略事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对人物的行动、感情变化也不做具体的描写。

(三) 机械模仿, 感情寡淡

为了加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老师一般会对学生练习多种题材的习作。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老师, 完成任务, 并不是去仔细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去选取自己的体验作为习作材料, 而是下功夫去选择和背诵大量优秀范文, 不少学生的作文假话、套话连篇, 生编硬造各种故事, 抒情言不由衷, 议论不合逻辑。有的为了应付, 写的是小学到中学通用的素材, 毫无新鲜之感。即使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 到了他们笔下也失去了趣事的血肉, 失去了光泽和活力。这是因为学生受视野、阅历的制约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 课外读物远远不足, 以致写作素材来源不足, 无法写成出色文章。

(四) 文理不通, 缺乏技巧

部分学生虽有事可叙, 有言可议, 有情可抒, 但要让他们把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变为文字时, 却又缺乏条理、逻辑混乱, 造成或前后矛盾或重复、颠三倒四, 或东拉西扯、缠绕不清。一篇文章, 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如雾里看花, 不辨其形。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不懂得谋篇布局之道, 不会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所致。

二、对策研究

(一) 增加学生阅读知识量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后, 其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其语言描述自然就会丰富, 其文采自然就增强。我在作文教学中, 一是让学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并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 积累丰富的词汇、精彩的段落, 优美文章的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二是让学生观察生活, 多积累, 生活就是语文, 体验语文、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多看新闻, 关心国家大事, 留意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体验情感;三是让学生多练笔, 练笔的可以是文章, 也可以是生活之需的贺卡、祝词、笔记随笔等, 要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把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都写下来。经过实践, 我发现, 只要认真完成读书活动的学生, 其写作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

(二)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性的因素。而我们不少的学生见到作文就感到头疼, 叫苦连天, 他们害怕讨厌写作文, 更谈不上爱好了。要让作文训练行之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时, 老师的作文教学才能如流水而下, 灌溉滋润干涸的农田。例如, 某个同学是我班写作能力比较差的一位, 布置写作作业时, 就极为不高兴, 主要源于其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有一次我布置写《最难忘的事》的习作时, 他根本不知道如何下笔, 我问他你什么事最难忘, 他也一无所知, 然后我就慢慢引导他, 挖掘其内心中最难忘的事, 鼓励他开始着笔。长此以往, 该学生渐渐就不抵触写作了, 加之给予鼓励表扬, 激发起写作兴趣。这样, 不但鼓励了他的写作积极性, 而且调动了其他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 鼓励学生多练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它可以从别人的文字中嫁接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大量阅读能扩大视野, 广开思路, 而多写更是经验积累的必经之路, 也是作文写作的成功之路。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练习, 如写日记、周记、片断、随笔等等, 大小作文交替练习。鼓励学生每人备一本小本子, 用以随时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可摘抄平时阅读时的一些优美词句, 并进行分析仿写, 来提高学生在遣词造句上的水平。

(四) 重视作文讲评环节

作文讲评很重要, 不能简单体现在评语当中, 应利用作文课开展讲评活动, 让学生互动作文讲评, 共同提高整体写作水平。教师在批阅作文时, 也挖掘学生的心理, 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收到教师的点评后, 不能事后搁置一旁, 要从中发现问题, 加以改正或继续发扬, 所以应重视作文的讲评。

《学记》漫思 篇2

君子之教,喻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故君子之教,喻也!”这一段是笔者通读《学记》后较为喜欢的一段。高时良老先生在《学记研究》中借戴溪之说,“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罢不能之意”,认定“喻”为“教法之善者”,有“启发诱导”之意。

从若干年前读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彼时不知其出于《学记》)至今,总感觉这一描述给人一种“点到即止”的教学意境,颇似《功夫熊猫》中乌龟真人的“无需拈”。教师的“点”——道、强、开——固然是“到”后“即止”的,但学生却可在弗牵、弗抑、弗达的情形下,通过自主学习到达和、易、思的彼岸。因此,《学记》曰: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笔者从事物理教学,最欣赏物理中的“不确定性”。于教、学物理的过程中,总感觉教者与学者都应当享受这种不确定性;期待在教育的路上,教师“点到”即可,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出物理规律,一如孟子所说,“引而不发,跃如也”;而教师则应当在对如何“点”的研究中去发现物理教学中“喻”的旨趣。

相比之下,实际教学却没如此的境界,通常一个物理规律本身会成为教学的重点,而这个规律的历史行程或逻辑行程却容易被我们忽略。譬如大气压强的知识,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学生大气压很大,告诉学生“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而当多年前发现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先于“托里拆利实验”时,笔者意识到了这样的教学绝非“善喻”,因为前者实际上晚于后者十一年左右。

反思这样的教学过程,恰是《学记》所说的“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情形。而笔者后来所作之尝试:以物理学史为题材设计了一次教学,让学生顺着历史上对大气压强研究的脉络,在托里拆利、帕斯卡尔和盖里克等人的研究中,感受到了大气压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明白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以及大气压数值的由来,知道了盖里克为什么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析其原因,皆因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而所呈现的历史脉络又比较清晰之故也!而此过程中,并不乏“相观而善”等情形,由此正合了“使人由诚、教人尽材”的教学要义。

“善喻”的表现之一即为“善问”,《学记》给出的隐喻是: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对当下的教学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传统教学也好,新课程也罢,不同的教学形式总要遵循最为基本的学习规律,即教师的教总要依赖于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问,作为师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对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作用极大。纵观《学记》,既可以觅得“善问”的时机把握,即“当其可”;又可以觅得“善问”的标准把握,即“不陵节而施”(尤其是对于某些问题链的设计而言);至于“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虽在《学记》中指向教师的讲授,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善问”的一种要求呢?

教与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体两面,“善喻”的另一面必为“善学”,《学记》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显然只是一种状态描述。《学记》对学的描述似乎并没有特别体现出“以生为本”,对于“善学”亦未提出特别有效的方法,其“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等,更多的似乎是一种结果描述,至于“藏”之后如何“脩”,“息”之后如何“游”,则未给出良方。但有一句话倒是对教者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时下的教育,能做到么?教师所为,多是“施之也悖,求之也佛”吧!笔者以从教以来的所观所察为“一斑”而窥教育之“全豹”,大胆猜测学生的感觉恐怕更多的是“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君不见学生考完后便将书扔得满天飞么?此岂非“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的前奏?

由是,即便当下,“善喻”之路,仍道阻且坚。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开篇即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后人以感叹号断后,当是认同了“学”对于“化民成俗”的作用。然以河畔拾贝者的顽童心态来看,此任重矣!因为“其必由学”的背后必定是“其必由教”,因此教师担有“化民成俗”的重任。而且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研究这句话,可以发现这个重任似乎并不是教师自己选择的;即使教师自己并不回避这样的重任,我们也有必要对此提出疑问:师堪此任?于是,在认同感叹号之前先打一个“?”,可乎?

早就闻教师有职业和事业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如当职业论,则教只为一谋生之手段尔,担不上化民成俗的重任;若当事业论,则社会在赋予教师这一“阳光下最光辉”的重任时,可曾赋予相应的社会地位?毕竟,对教育的尊重本质上是为对教师的尊重。根据高时良先生的考证,《学记》尽管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但它却是战争频仍的战国在合纵连横之余的产物,而非当政者率教育人研究得出。用高老先生的话说,“许多君主对于教育并不那么感兴趣,他们的确也没有时间去兼顾教育”。请注意,是连兼顾的时间都没有!

思孟学派开中国儒家教育之宗,将化民成俗的重任担于自己肩上,其既有教育情怀的原因,恐怕更有赢得社会政治地位的原因,此复杂矣,兹不赘。而彼时统治者对教育重视程度几何?《学记》固然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说“未卜谛不视学”,说“三王四代唯其师”,说“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然这样的形式并没有掩盖社会中的另一种事实:孔夫子如丧家之犬的惶恐,是因“邦无道”;秦始皇有焚书坑儒,汉高祖还溺儒冠;即使今天……教育之地位远不如教育者想像的那么美好。

因此至少从外部环境来看,化民成俗在今天并不会成为教师的天然担当。但捅破这层窗户纸却非为了退缩寻找理由。事实上,笔者想说的是,面对学生,“化民成俗”恰恰应当成为教师的主动担当。自然,这里所说的“化民成俗”,并非为了培养“顺民”,亦非为了“建国君民”或“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从这个角度讲,“化民成俗”后的问号可以拉直为感叹号!endprint

又自然,这里所说的所“成”之“俗”,当指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虑宪”,尽管有人对这一认识可能有异议,但作为炎黄血脉的延续,爱国是基本的选择,无二选。在此基础上,教师面对学生,循“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之途径,呈“至道”使学生“学”之,以“善问”求得学生“知不足”, 努力在学生的“自反”基础上“长其善而救其失”;而师则可于“教”后知“困”,进而“自强”,以求“教学相长”之效。

虽久居教学一线,却不敢称已得教之大“俗”,但常跟学生说的话倒是“成绩不管好坏,但要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上县中,也要以最好的分数进县中;上职中,也要以最好的分数上职中;分数可封顶,但努力无止境”……此可谓是带有应试痕迹之小“俗”乎?然学生于应试环境中成长,在成绩评价中必有高低,赞高则低者郁闷,赞低则高者茫然。只有基于个体的成长,从“做最好的自己”角度“化”之,以“成”学生心中之“俗”,则高低者均能有所悟。且成绩无论高低,学校生涯结束走至社会,又必然有职业分工不同,世俗评价亦难免又有高低之分。纠缠于高低,岂非自寻烦恼?而此时学生时代所“化”之“俗”,或可达成内心之统一。

务本!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据考证,此处君子所曰,皆指人事。可见此处所言之“务本”,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超越了学的范畴。其实这种“比物丑类”的写法,也符合《学记》本身的某种意旨: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而这,正是儒家教育之情怀,修身、齐家,是为了治国、平天下。长久以来,知识分子便有这样的报国情怀,虽说“大德不官”,但实际上人们看到得更多的是“学而优则仕”,相比较之下“大德不官”多少有点葡萄酸心理。因此,“志于本”在《学记》所成及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为“志于道”,教育的“务本”便成为培养“圣人”。

在当下,这样的“务本”估计难以为教者与学者所接受。

因此,要使《学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就需要对“务本”赋予新的含义。事实上,经由两千多年的发展,社会已经由关注“虚拟的大众圣人”转变为关注“现实的个体凡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皆是此义!故,在教与学的范围中讨论“务本”,赋予其“成长”意义是比较恰当的。凡金钱与仕途皆有终点,唯成长无止境。且成长又多“不确定性”,故在成长过程中,就有可能观看到路边的风景,感受到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

人一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一宏大问题如果转换成一个小的问题的话,那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中的“我”若指学生,则价值体现在如上所说的“做最好的自己”;问题中的“我”若指教师,则有两种情形:若视教师为职业,则问不出这一问题;若视之为事业,则答案或是:在与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成长!笔者常判断自己是一个“不喜重复”的人,尤其是教学,同一个知识总喜欢鼓捣出点新东西出来,于是学生在教室前跑起来滑步便进入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于是物理学史便进入了“大气压强”,于是数学证明与推理便进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于是对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便成了解剖物理课堂的一个工具。窃以为,这样的改变,就是一种成长!在改变中享受教育,获得成长,正是笔者理解的“务本”!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囿于井底而独读《学记》,观点浅显难免,祈高明指正。如斯,正合了《学记》“论学取友”之旨。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

孤树漫思 篇3

是的, 我用“他”来形容这棵在坡顶孤单的树。我总觉得他是有思想有“人性”的。漫坡的野草灌木和矮树, 枝桠缠叠在一起, 表面看似热闹无比, 实际是过分的拥挤遮盖了草木各自的特点, 让人无从分辨。而他就是那样一个似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家伙。他的躯干笔直冲天, 他的高度远超他人, 这点确实让他很惹眼;他的树皮又黑又硬, 叶子的形状也很难谈得上美感, 也没那么光彩照人。

他的生活很随意, 他从不去模仿别人, 去追随什么, 他不喜欢与别的树缠在一起, 他喜欢做独立的自己。他很高很硬, 但从不欺负别人。但他又有点倔强, 都说“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可是他不信, 他总是努力地长高长粗, 始终高高的迎着风, 去触摸着天边的云彩。

校园中的“他”是不是很多呢?他们在大家聚在一起狂欢的时候, 独自在一旁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执着奋斗;在大家都不理解他的时候, 独自努力, 舔舐失败带来的巨大伤口。当大家像藤蔓缠在一起时, 他一定会被遮挡忽视, 而当他成功, 当他辉煌, 当他的躯干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 他一定会脱颖而出, 受到众人的仰视。

我时常站在这棵令人仰视的树的旁边, 我是特意穿过密集的灌木丛来到这里的。近距离的接触他, 其实感觉这棵不知品种的树, 也同其他的树一样普通。一样的阳光, 一样的土壤, 同样长着树干和叶子, 但那不同的高度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是他心中理想的高度!

那棵树是从山坡顶出土的。被别人包围, 为了生存他只能同周围的树疯狂地夺取阳光与养分。可以说, 从出生起, 他就历经千难万险, 从破土始, 他就被迫有了同山顶一样高度, 夺取阳光的志向。

“我踩着我的智慧, 将比任何一座大山高耸。”哲人如是说。

他就是踩着自己的理想, 长成了山坡上最高的高度。

有理想的人便有了成功的可能。与只会空想, 夸夸其谈的人相比, 优劣一目了然。怀有理想的人能用别样的眼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花之悸动, 能闻到别人无法闻到的花之芬芳, 听到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花开的声音。这是理想之花的召唤, 而这, 却是所有沉湎于世俗之利、迷幻于灯红酒绿的狭隘之人体会不到的。《小王子》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 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见的, 我们也许能找到, 也许找不到。可是一望无际、变幻莫测的的沙漠不正像我们的未来吗?正是看不见的东西的梦想驱使我们去寻找, 去追求, 在看得见的事物里发现隐秘的意义, 从而觉得我们周围的世界无比美丽。而梦想越高远, 自己的眼光也就越高, 要求也随之提升, 这时我们会发现, 其实我们寻找的不只是一口水井, 而是合乎内心灵魂的生活和幸福感。一切追求的最高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灵魂找到安定的家, 让心扎根, 不再流浪。

校园里的那些“他们”也有着像那棵高树一样的梦想, 那么就像那棵树一样努力吧, 乘着自己的梦想, 去汲取阳光。征途中, 也许会觉得孤单, 但不安于寂寞孤单的人只能永远埋没于喧嚣中。厦大就如一片肥沃自由的土壤, 只有自己努力的将根扎深扎牢, 方能汲取最丰富的滋养。90年来, 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在厦大这片圣土上成长着, 他们的成功不正像这棵孤独骄傲的树吗?丰博的学识, 闪光的才智, 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 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 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世世代代散发出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心中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高度结合, 方能幻化为永恒的前进动力, 厦大的先辈们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坚持办学, 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授予学子;在国家建设最需要人才的时候, 坚定地选择了回国教学, 让自己的智慧在熟悉的故土绽放光彩。前辈们的精神和意志无论在任何年代都不会褪色, 而厦大, 更因为有了那么多优秀的学者而光芒四射。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先生在离任时说到:“什么是大学的文化, 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们的传说和轶事当中。所以, 一所好大学必须有让学生感到自豪的‘名师文化’。”大学的成功, 不在于楼房建筑多么的奢华, 而在于其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我想, 厦大的成功造就了名师, 而名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造就了厦大永恒的成功。

漫步于校园, 总能不自觉地生发出一种敬畏之情。无论是静穆的图书馆还是校园中有灵性的一草一木, 仿佛于冥冥之中向我传递着厦大的精魂。“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90年来, 它一直坚持着“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 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从若谷音韵到凌云壮志, 从映雪之国到笃行慎思。斑驳的建筑, 参天的古木, 诉说着学校的历史变迁。浓密的林荫道, 潋滟的湖水, 见证着学子的梦想启航。

上一篇:螺杆泵故障分析和处理下一篇:PVDF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