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法学教师

2024-09-03

大学法学教师(精选八篇)

大学法学教师 篇1

一、“三心”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所在

所谓的“三心”包括:静心, 尽心, 精心。

1. 静心 (平常心) ———我的人生追求。

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经济待遇却差强人意, 导致很多有意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望而却步, 也使得很多老师心不在焉。比如, 在独立学院这种有着特殊性的教育教学环境里面, 就有一些老师忽视教学质量, 为了多赚钱而盲目地多上课。久而久之, 自身的业务水平无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 学校的社会声誉也无法提高。我认为, 教师要面对最纯真的学生与满纸铅华, 就要抛弃世俗权利之争。我们确实比他人要囊中羞涩, 但我们手中攥着的一笔笔财富却是无人可比:我们的学生。人是充满着欲望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们不能否定自己对财富、对金钱的追求, 但我们也要努力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 抛弃浮躁, 平静地面对一切。人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走好自己该走的道路, 就会活得很开心, 活得很精彩。

但是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关键在于:能否时时自省, 不丧失自我的真性, 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诚如有学者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 不陷于贪欲和争斗, 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 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平常心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 贵在守恒。

2. 尽心———我的职业追求。

有这样一则故事:埃及修金字塔, 法老先派第一组人去修, 这些人兢兢业业, 铺石搭路, 修到最后, 需要将石头搬到金字塔的塔顶, 第一组人想尽了各种办法, 包括人垒人地运送石头, 但无奈都失败了, 最后只能告诉法老:“我们尽力了, 实在没办法了。”于是法老派第二组人去修, 第二组人起先用尽了第一组人的办法, 还是没有办法靠人力将石头弄到塔顶去, 但第二组的组长开始想办法:“既然仅仅靠人没办法弄到塔顶上去, 那么可不可以靠其他工具呢?”他发动大家一起想办法, 最后靠类似我们现在的滑轮作用将石头运送到了塔顶。建成第一个金字塔的荣誉当仁不让地属于第二组人, 因为第一组的人是在尽力做事, 第二组的人是在尽心做事。尽力做事看起来兢兢业业, 但让人感觉累, 并且不可能有所突破。尽心做事则显得轻松许多,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走上教学岗位以后, 我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在尽力做事?还是在尽心做事?”

尽, 指力求达到最大限度。虽然某些时候, 不能让学生的求知达到“尽”的程度。但是, 对待我的职业, 我一定是全身心投入, 力求自己做到“尽”的程度。三尺讲台虽有尽头, 但心思却无尽头。

3. 精心———我的工作追求。

精, 顾名思义, 周密细心。对没有精心准备的人来说, 学生们的提问是发难, 是难堪;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 学生的提问是交流, 是探讨。我更希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用我的智慧和耐心, 精心打造我的课堂。

二、“二意”是教学创新的关键之所在

1. 对学生的在意。

当人们走进彼此的视野, 都期待着一份爱的关怀, 一个“人”字, 一撇一捺, 看似简单, 但它的结构却是相互支撑, 教学也如此:谁在意学生, 学生就更在意他。只有在意学生的人, 才能教育好学生。现在很多大学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淡漠, 仅仅是教与学的知识灌输关系, 缺乏对学生的个人的全面了解, 甚至一学期课下来连学生的名字都不叫不上来。所以, 当很多老师在抱怨学生难带、学生要求多、喜欢挑剔、对自己教学评价分数不够客观的时候, 可能需要从自己是否在意过学生这个角度去找寻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较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在自信上是稍显不足的, 他们更需要老师们的在意, 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对学生的兴趣。老师在意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 一种尊重, 一种鞭策, 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学生往往在意老师给他的一个眼神, 在乎老师给他的一个微笑, 在意老师给他的一次发言的机会, 在意老师在校园里一次偶遇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有学者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 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 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深处, 才能暖透他们一生一世。”我想做的也是让心中精神的太阳, 照在每个学生身上。老师应该对学生满腔热情, 用真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 做学生的“生活导师”和“人生顾问”。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 就会“亲其师、敬其师”, 从而“信其道”, 只有这样, 教书育人才能得到完美的实现。

2. 对教学的创意。

“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有些大学老师总认为自己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对付”独立学院的学生绰绰有余, 直接导致收不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我看来, 这句名言里的这一桶水应该是源头活水, 需要老师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有魅力的方法表达出去, 这就是:创意。创意里的“教学”不是指我们惯常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教学”, 也就是说, 不是指那种程式化的、可重复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授受式教学, 而是一种身心自由的、不可重复的、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主旨的互动式教学。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总是充满“教学创意”。创意是教学的活水, 让教学活化, 创意让学生活跃。在我的教案本上, 你可以看到:红色、黄色、蓝色……各种颜色在字里行间里流淌;方框、圆圈、引号……各种符号在天头地脚处涂划。有人笑我, 这些是什么?你的备课本是在作画吗?我总是神秘地告诉他们说:这就是创意。

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三心二意, 用它们对照自己的言行, 使得幸福的感觉每一天都在, 日复一日地积攒着这样的小幸福, 久而久之便沉淀为令我一生都很满足的———职业幸福。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阐释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拥有“三心二意”。

关键词:大学法学教师,“三心”,“二意”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当前多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高度教育研究, 1994, (4) :35-41.

[2]卢盛忠.管理心理学, 1998:401-414.

[3]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教育研究, 1998, (9) :34-41.

大学法学教师 篇2

关于选校, 笔者不赞同US News的详细排名。对全美排名前14的一流法学院而言, 详细的排名并不能区分学校的优劣。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声名卓著, 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有其地缘优势, 而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有其师资优势。例如密歇根大学法学院以国际法比较法闻名, 其独有的国际税法项目每年定量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而其他专业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师资优势, 如商法领域赫赫有名的Jame J.White, 曾是美国合同法界最具权威的泰斗级人物, 而公司法和证券法领域的Adam C.Prichard, Nicholas C.Howson (其太祖父曾任剑桥三一学院院长, 并在英国接待过李鸿章的访问团) 这些教授, 早年都曾在美国法院或政府部门发挥过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 密大法学院是全美输送法律学者和法官最多的学校, 在十多年前, 曾仅次于哈佛耶鲁排在全美法学院的第三名。后来才被斯坦福和伯克利这些新秀超过。 (3) 密大法学院对民国时期的法学影响更大, 东吴大学 (现苏州大学) 法学院的前院长吴经雄, 1946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 当年就是密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密歇根大学法学院也是与中国交往最久, 联系最密切的美国法学院,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 几位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法官、律师和立宪主义者就来到安娜堡访问, 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英美法”法律传统的了解。从1859年密大法学院成立到1959年的一百年间, 中国留学生始终是这里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 (4) 1949年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 中国大陆和美国官方的交流戛然而止, 但密歇根对中国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依然在继续, 先后成立了远东语言和文学系, 远东研究专业, 并获得了支持东方艺术研究的Freer基金的资助, 最终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这个特征和耶鲁的中国法研究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1972年, 应密歇根大学乒乓球队的邀请, 中国乒乓球团抵达底特律, 与先前曾赴中国的美国乒乓球队进行互访, 标志着两国正式交往的开始, 即闻名于世的”乒乓外交“。在这一时期, 两国学术互访的传统也得以断弦重续, 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 密歇根大学校长Mary Sue Coleman女士到中国各地访问, 并与中国的大学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为代表, 建立了合作交流的框架和平台。这些法学院的名师也曾先后来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从这个角度而言, 密大的中国法研究与哈佛耶鲁不分伯仲。芝加大学的JD项目格外出众,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以学术见长。伯克利侧重理工科, 虽然有良好的民主传统, 但伯克利法律的优势借助硅谷, 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领域。纽约大学法学院的LLM项目规模大, 有助于校友人脉网络的建立, 找工作也有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如何选择, 要根据个人需求、爱好品味、申请的条件和要求, 客观衡量自己与学校的匹配程度, 对症下药, 择校而论, 见仁见智。

从项目规模角度而言, 密大法学院的LLM项目一直保持每年只收40人的小规模, 密歇根大学LLM硕士项目的国际化程度之高, 也超过了笔者的预期。就密歇根LLM项目40人的班级而言, 就读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其来源包括英国爱尔兰, 芬兰, 德国, 意大利, 克罗地亚, 新西兰, 南非, 日本, 菲律宾, 墨西哥, 巴西, 巴基斯坦, 伊朗, 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丰富的国籍和法律背景对同学们开拓国际视野, 建立广泛而持久的人脉关系, 都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追根溯源, 密歇根大学也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美国大学之一,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来到密大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美国其它任何一所大学, 包括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酋博士, 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朱光亚博士,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博士, 以及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吴贻芳博士等。除了学术传统和与中国的联系, 密歇根的校园环境也是不可比拟的。安娜堡是小城市, 但排名全美最适宜居住的小城市第二名。笔者坚信, 历史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专业如此, 大学如此, 选择也如此。看到未来的二十到五十年, 想想自己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国深造, 选择哪所学校, 将更加理智。

摘要:出国留学热的背景下, 美国法学院成为诸多法学学子和法律工作者留学的选择。关于如何选校, 如何在申请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等, 困扰着许多申请者。笔者自身的申请和留学经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借鉴。美国法学院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提供给法学留学者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而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自身优势项目和学术氛围、教学特色、与中国法的渊源等都为法学留学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留学,美国法学院,申请,密歇根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1:1.

2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5.

3全美排名第十:密歇根大学法学院[EB/OL].http://www.fornow.cn/news/81315.html, 2014-2-11.

大学法学教师 篇3

法理学

1、《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

2、《法理学》:周永坤,法律出版社,2004年

3、《法理学导论》: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法理学问题》:波斯纳,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法律的概念》:[英]哈特,张文显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7、《法律帝国》:[美]德沃金,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奥]凯尔森,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9、《良法论》:李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中国习惯法论》:高其才,湖南出版社,1995年

11、《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高其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民法学

1、《民法》:魏振瀛,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年

2、《民法》: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

3、《民法》:江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

4、《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0年*

5、《民法原论》:马俊驹,法律出版社,2007年

6、《民法总则》:王泽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民法总则》:郑玉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民法总论》:史尚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9、《物权法论》:王利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合同法》:崔建远,法律出版社,2007年

11、《人格权法专论》: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继承法专论》: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知识产权法》:刘春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商法学

1、《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

2、《公司法》:赵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大学法学教师 篇4

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虽短, 但已拥有一支实力出众的优秀师资队伍。截止2010年底, 在所有专任教师中, 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 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 担任全国专业学会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教师11人。在教师结构上, 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讲师27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74人, 占教师总数的90%, 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则已超过15%。此外, 学院还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型领导中聘请了40名特聘教授和38名兼职教授。

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的法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这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 秉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将继续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特色, 着力培养一流的法律实务人才和法学高端研究人才, 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教学科研机构。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应该将就业目光投向基层, 投向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视野, 不拘泥于所学专业。很多民营企业、私有企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 且能对员工提供很好的保障, 建议毕业生将目光移向此类企业。

记者:法学的就业情况在全国来说并不是很理想, 我院在学生就业方面有哪些建议?

魏天经:我们在就业中也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法学专业在各类专业中就业情况不理想, 学生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了较大压力, 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心理问题。学生就业心态上仍需进一步调整, 部分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往往因过分挑剔错过最佳就业时机, 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学生大多将就业目光聚焦在专业对口领域, 将主要努力方向定位于国家公务员、大型国有企业等, 但社会需求有限, 此类职业竞争压力又很大。对学生的建议是要客观看待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虽为普遍形势, 但要看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空间, 要注重积累个人能力, 树立就业信心。真才实学, 虚心务实, 避免眼高手低。要善于与人沟通, 提高信息搜集能力, 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应该将就业目光投向基层, 投向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 在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视野, 不拘泥于所学专业。很多民营企业、私有企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 且能对员工提供很好的保障, 建议毕业生将目光移向此类企业。

记者:北师大作为刑法学方面的“领头羊”, 请您谈一下刑法学的就业方向及一些新的就业相近岗位和出路。

魏天经:总体来说, 我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公务员、律师事务所、国企及事业单位法务人员、教师、其他行政工作。从去年我院学生就业去向来看, 本科生大多选择升学深造, 直接就业的学生中, 40%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 20%考取地方公务员。而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中, 一半以上考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或进入国有企业从事相关法务工作。选择民营企业、私有企业等单位的同学只占极少数。

记者:在就业过程中, 就业困难学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校对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帮扶及指导?

魏天经:在学院层面我院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技能培训、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巧。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个别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压力过大、自我认识不清晰、信息搜集能力较差等问题, 针对此类现象, 学院发动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等力量全员动员, 深入了解就业困难学生实际情况, 认清症结, 做好指导。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就业、自主就业为主, 学院还不断努力, 积极引进招聘单位,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途径和机会, 减轻学生就业压力, 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 开展个别指导和帮助。

在学校层面, 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课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引导同学们积极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每日更新就业信息, 为同学们提供便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毕业前夕学生压力较大, 就业困难同学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 积极为同学们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对就业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以提高学生法律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为目的,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法律技术的实践领域,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及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

记者:学生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 对于法学实践来说, 不同于工厂的动手能力, 那么我们的实践基地有哪些侧重和发展思路?

魏天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两院自创立以来, 就将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作为法学两院的办学模式与特色, 为此, 非常重视法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2007年至2008年, 我们先后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律协公益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等10多个单位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或相关合作协议;2009年, 我们进一步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在京外与河南的焦作、洛阳和浙江的义乌检察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实践基地建设的合作关系。至此, 加之前期与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海淀区法院、东城区法院已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我们已有从中央到地方;从京城到京外, 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在内的数量较为充足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稳固的、互惠互利的, 兼有教学、实习和科研多种功能的教学实践基地。

法学教学实践基地今后的建设总体思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不断扩展和深化法学教学实践基地的规模与功能。我们在现有的法律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将继续寻求与实践基地多方面的合作。在合作单位的条件方面, 我们将注意提高合作单位的层次, 同时强调合作单位的多元化。除检察院、法院系统等传统的司法机构和律师所外, 我们会将公证机构、法律咨询机构、法律援助等非讼法律服务机构也纳入实践基地的范畴, 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法律实践能力。

二是完善实践基地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强调实践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有的机构设置与规章制度基础上, 继续探索组织机构的科学设置, 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并保障组织机构的常态运行。继续完备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互利互赢的格局。

三是探索学院与合作单位进行法律教学实践的新途径。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尤其将注重以诊所法律教育作为法律教学实践基地的常态运行模式。诊所教育模式是培养既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又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的新途径。诊所法律教育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的缺陷, 以提高学生法律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为目的,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法律技术的实践领域,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及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它提供了法律教育的新模式, 也符合我们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希望通过建设开放性、多功能、互惠性的教学实践基地, 为法学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模式。

积极地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去成就事业

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学生主观上不想找或眼高手低, 急功近利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同是待业, 本科生一般情形是想读研主观没有就业欲望, 而研究生则多是能力局限,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

她的成功就业, 除了有点幸运以外, 主要看的还是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最后成就了她的事业。

记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就业指导专家, 您觉得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天经: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 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学生主观上不想找或眼高手低, 急功近利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同是待业, 本科生一般情形是想读研主观没有就业欲望, 而研究生则多是能力局限,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他们在找工作时, 往往只看重户口、工资、福利和社会地位, 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志向和能为录用单位带来什么利益。学院安排实习, 也是希望借助实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 了解职业, 拓宽视野, 提高能力的机会。但却没有得到多数同学的重视。曾经有个研究生在检察院实习, 实习老师让她填写一摞表格。她在未看清题目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当一天下来应该上交成果时才发现填错了, 害得老师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加班重来。还有的同学目的性非常强, 功利色彩很重。她到一个单位实习了3个月, 目的就是想留在那儿。当某天上班刚听说有可能留不下时, 立刻就不去了。但法理专业有个研究生, 她找工作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姓林, 福建人, 家境一般, 为人朴实不事张扬。研二时她通过同乡介绍来到商务部下属的一家公司实习。由于她工作认真, 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公司就有长期聘用的意思。我曾咨询过她实习的内容, 她告诉我, 开始时也是跑腿、打杂, 没有固定事情, 过了很长时间, 才有些具体事情交给她来做。在做的过程中, 能力得到提高并结识了很多领导, 得到了他们的提携和肯定, 最后公司决定留下她到公司工作, 并承诺为她解决北京市户口。最难能可贵的是, 当三方协议签好, 一切进展顺利就等办离校手续时, 一天她突然被告知, 她的进京指标被占用, 不能再给她解决进京户口了。这时离毕业离校时间已经很近, 如果不能解决户口, 就必须将户口迁回老家。在这种情形下, 她也曾犹豫过, 要不要换个单位, 但最后还是选择留下, 并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她的工作和为人, 被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 就在离校之前, 局里又专门为她申请到一个北京户口指标。她的成功就业, 除了有点幸运以外, 主要看的还是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最后成就了她的事业。

个别指导将贯穿于就业工作的全过程

记者:2011年我院的就业开展情况怎么样, 有哪些计划?

魏天经:2011年我院学生正平稳就业。相较于往年来说, 今年我院第一批195名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 所以毕业生人数大大提高。就目前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把握机会积极就业, 学校及学院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取得一定成效。预计会迎来新一轮的就业高峰期。由于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还在陆续进行, 所以当前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主要就业方向仍为国有企业、银行类及事业单位类, 从目前已经就业的学生情况来看, 就业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大学法学教师 篇5

编者按:目前, 我国高校在法学这门社会科学教学实践中开设实验教学的经验明显不足, 建设跨学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更是无前例可循。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校、院两级领导支持下, 明确建设思路, 在探索中前行, 在服务中成长, 实现“从小到大, 从有到精”的跨越式发展, 这其中既有中心主任杨建广教授的长远谋划与坚持不懈, 也有中心教职工的献计献策与默默付出。2005年, 学校确立了“大法学”的观念, 整合了校内资源, 成立了“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10月, 中心在学校启动“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际,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组织专家编写实验教学讲义, 开发实验教学软件,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2009年11月, 中心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是华南地区第一个获批为法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单位, 也是“985”院校中唯一一所法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 中心在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 加强服务社会、示范辐射作用, 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希望他们的建设经验能为我国高校法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平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杨建广, 博士, 现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诉讼法研究所所长, 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省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近五年主讲刑事诉讼法、法治系统工程、社会治安系统工程、模拟法庭训练、刑事诉讼法原理等多门法学理论及法学实验课程。共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10项, 出版《法治系统工程》《创新型法学实验教学研究》《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判例研究》等著作、译著和教材10余部, 在《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误判的证明标准》《刑事立案的条件新探》《论生效刑事裁判纠错系统的构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刑罚作用的局限》《社会稳定与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等论文20多篇, 开发法律类计算机软件3项 (其中2项通过部级鉴定) 。

抓住机遇, 提升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地位

从学校层面来看, 中山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校领导坚持“人心向学、善待学生”的办学理念, 着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2000年, 学校打破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教学实验室的格局, 设立了校级教学实验中心和校院两级管理的实验中心, 创建了资源共享的基础实验教学大平台。由于学校领导实验教学的思路明确, 并大力推动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创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机制, 至今已建成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含建设单位) , 覆盖了文、理、工、医等众多学科,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校人、财、物的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

中山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以“立足本土, 全球视野, 求真务实, 弘扬正义”为人才培养理念, 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式、融通性、国际化”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法学人才培养目标, 努力将实验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时加强司法伦理教育, 根据法学专业作为应用型文科专业的学科实际, 不断整合校内法学院与法医学系等院系的实验教学资源, 实现了开放式的法学实验教学大格局, 促进了法学和法医学等相关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和融合。教师乐于跨学科上实验课的多了, 学生乐于跨学科做实验的多了。

由于校、院两级领导支持法学实验教学的思路明确, 大力推动法学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创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机制,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优秀思辨能力、法律运用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在学校领导观念的影响下, 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转变了原先看不起实验教学工作的偏见, 主动加入到实验教学队伍中。目前, 中心的实验教学队伍已形成包括多位博士生导师、专职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兼职教师的强大团队。通过近几年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实验教师普遍认同了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 (践) 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提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法律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熟练的法律实践操作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增设先进教学设备, 为中心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中心除了传统的模拟法庭与模拟仲裁庭的设备外, 还增设了一批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 例如远程视证系统、双轨实验教学系统、多媒体实验教学录播系统等。

远程视证系统应用在中心开设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等课程教学中, 可以进行模拟远程质证、模拟远程会见当事人、远程实时指导学生实验等, 中心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一校三区高清、可视、可互动的同步教学、同步实验、同步交流, 保证了三个实验分部的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实验教学的零距离和零中断。而这一借助新科技手段实现的实验教学活动, 恰恰符合现代司法系统的司法改革方向, 提升了学生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性。

双轨实验教学系统以两块可交替演示的触摸屏为基础, 将板书、演绎、推理等传统课堂活动回归现代课堂, 开创丰富多样的互动教学模式, 有别于“教师讲, 学生听”的以讲授贯穿课堂的传统教学;自动记录和保存教学过程, 完整记录并保存课堂中教师的板书、批注、演绎、推理等教学过程;能够支持各种类型资源, 包括Microsoft Office, WPS Office, Adobe PDF档案, 各种音、视频档案, Flash动画档案, 常用的图像格式档案等;提供开放式、基于构件资源的共享教学设计软件, 创造并共享带有教师独特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此教学系统应用于法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上, 在播放PPT的同时, 可以展示文档、图片、视频、网页等多媒体资源,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促进了师生间的交互, 加强了课堂与现实的结合, 直观形象地传授了法学知识和司法技能。

多媒体实验教学录播系统, 用户登录此系统可以接收实时教学直播、按照分类检索课件仓库、在线点播精品课件;教师可以通过此系统在线剪辑刚刚录制的精品课件, 整理课件的目录, 然后发布到课件仓库中, 还可以对将来要录制的教学进行预约, 系统可以根据预约的时间自动在线保存;学生则可以运用该系统演练实验课程角色, 提高角色扮演的效果;控制中心管理员可以远程监视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行远程集中式控制, 可以适时和所有教室进行语音对讲, 在教学监控的状态下可以随时录制全部教室的视频。中心运用此设备录制了多门实验课程、模拟实习指导课, 使用效果良好。这对法律人职业能力的锻炼十分有帮助。

中心透过光纤网络与高清视频传输系统, 实现了与广州、东莞等地的法院、检察院即时连通, 实时观摩正在进行的起诉、审判等诉讼实况场景, 为师生开展模拟诉讼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保障系统。

此外, 中心还专门立项资助学生进行诉讼服饰道具观摩馆的建设。中心结合法学专业特色, 以模拟法庭课程为基础, 将参观诉讼服饰道具观摩馆和运用诉讼服饰进行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法学本科教育, 在注重传授法学知识和进行理论熏陶的同时, 培养学生了解法学历史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观摩馆的道具、展品多为学生的实验作品。该项目以非常直观的形式让制作者和参观者对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诉讼服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提高了学生对模拟诉讼教学实验课的兴趣, 其中, 学生自制了一批被实验室永久保留的诉讼服饰与道具, 包括多款法官制服 (夏装、春秋装、冬装) 、展示模特、模拟法庭自制服装等。

推进仪器设备维修维护负责人制, 切实提高设备使用率

中心作为全国9个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之一, 目前已成为拥有中山大学东校区、南校区及北校区3个实验分部、总办公面积3 300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1 185台 (件) 的实验教学基地。然而, 中心部分设备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为此, 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仪器设备维修维护负责人制, 要求做到:操作规范、利用合理、定期维护、维修登记及时报告。设备维护运行经费按仪器设备总值的5%, 由学院统一拨付, 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足额到位, 有力地支持了中心的设备运行、更新与维护。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心设备的使用率, 基本实现了低故障率、低报废率。

具体做法是, 中心所需仪器设备所配技术图纸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 各项仪器设备都按规定建立了技术档案, 使用、维护维修均须及时登记、报告和专人响应。此外, 中心认真落实设备器材“谁管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度, 切实做好防火、防潮、防盗、防热、防尘等工作,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负责人员须定期检查设备器材的管理情况, 定期核对仪器设备的账目, 保证仪器设备的账、卡、物相符。

中心还非常重视教学网站的维护与更新, 除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站进行维护外, 还经常 (每星期至少一次) 从本科、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挑选学生参与网站的内容更新工作。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为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实验中心人员的聘用方式

中心采用固定编制、流动编制及聘用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 实验中心主任由学校任免, 其他中心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聘用方式。其中实验课程负责人通过公开招聘, 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则在院系公开招聘;实验室主任聘请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实验技术人员全部实行按需按岗设位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

2.实验中心人员的管理制度

实验中心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 根据教管、管用适度分离的原则, 做好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定编定岗规划。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 则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本实验室的工作任务, 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人员职责的有关条例规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实验室技术人员主要按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与使用率等进行定编。

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成效得到保证, 中心采取定期考核的管理方式,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工作条例, 建立和完善院系领导和教学督导小组听课制度及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制度, 对实验室人员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3.实验中心人员的激励机制

学校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在实验技术系列设置关键技术岗位, 相关岗位设置优先考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技术人员;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编制核定给予重点实验室的待遇, 每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额外增加1个编制。

学校设立实验技术系列专项培训基金, 支持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修、外出考察等。学校设立实验教学授课竞赛, 并将参加竞赛和获得奖励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突出特色, 打造一流法学实验教学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心形成了鲜明的法学实验教学特色:

1.科学、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培养杰出的法律人才

中心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以分阶推进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具有优秀思辨能力、法律运用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人才, 通过情景模拟及实务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熟练的法律分析和适用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法律思维、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社会正义感。中心在培养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同时, 始终将司法伦理教育贯穿其中,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而非单纯的技能传授。

2.社会化的教学模式, 打造一流的法学实验教学平台

中心致力于三方面的工作:第一, 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区, 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暑期实践等方式将课堂和实验室所学的法律职业技能直接应用于社会, 并在实际运用中对其进行对比检验。第二, 积极寻求社会合作, 主动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定期邀请司法部门工作者在校内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如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合作搭建实务训练平台。第三, 通过与其他实务部门的联合办学, 在为实务部门培养更多的具有先进法治理念的实用型法律人才的同时, 提升中心实验教学教师的司法实务技能和实验教学能力。

3.国际化的培养视野, 提升学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竞争力

中心直接与国外高校对接, 开展跨国性的实验教学活动。其中, 中心利用高清、同步、可互动的视频会议系统与美国迈亚密大学Daniel Hall教授共同开设《刑事诉讼法》课程, 选课学生近100人。

中心重视师生的国际化交流。一方面, 中心与世界知名大学, 如华盛顿大学、里昂三大、昆士兰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相关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 中心每年邀请外籍教师, 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知名教授前来授课。

此外, 中心积极派出师生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佛蒙特大学法学院、法国里昂三大、台湾大学法律系、香港大学法学院等境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 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法律赛事及国际法律活动。

建设成果突出, 广受师生及群众欢迎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 中心构建的“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法学实验教学体系初见成效, 不仅在培养创新型法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为培养法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 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均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影响与辐射效应。

1.法学实验课程与法学实验教材建设取得新突破

中心向来注重法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面向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法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等15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了29门必修、选修或全校公选的法学实验课程, 选课学生数达到3 525人次。2005年, 法治系统工程等课程在广州高校中率先使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授课, 一校三区共500余名学生能够通过远程系统进行互动学习。

目前中心共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3门, 新编实验教材多部。其中, 刑事诉讼法网络课程被纳入国家新世纪网络建设工程;刑事诉讼法原理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被遴选为广东省优质教学资源推广。杨建广教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 (第二版) 》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奖优秀成果奖;徐忠明教授主编的《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一书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三等奖;竞花兰教授主编的《法医病理学 (第三版) 》“十五”国家级统编规划教材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2.教师教研、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实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教师发表论文的层次高, 专业性强, 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有二十余项。中心教师承担了教学与科研项目共130项, 发表教研论文23篇, 获得“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南粤优秀教师”等表彰、奖励共15项。由于法学教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法学学科已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法医鉴定中心被评为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

中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 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验项目, 实验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 国家发明专利共2项, 正式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共386篇。此外, 中心迄今已组织并指导近百名学生参与了各项竞赛及活动, 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中, 中山大学获冠军。2006年4月, 中心组织学生首次参加维也纳国际商事仲裁比赛就战胜了传统强队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丹佛大学和天主教大学代表队等。2007年, 中心组织学生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 获得亚军, 并获最佳检察官方辩手和书状总分第三名。此外, 中心组队参加第三届、第四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理律杯模拟法庭辩论赛, 均有本科生获“优秀辩手”荣誉称号, 同时获得最佳答辩状奖和最佳申请书奖。

3.示范作用与辐射力度不断增强

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效应的提升, 师生积极提供社会服务, 为中心赢取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使中心示范作用与辐射力度不断增强。

自成立以来, 法律诊所一直坚持无偿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慕名前来寻求法律咨询与请求援助的群众络绎不绝, 曾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收百余宗案件, 其中出庭代理案件二十余起。2010年, 因实验教学成果突出, 中山大学法学院被评为“全国优秀诊所法律课程教学管理单位”, 法律诊所的11名师生也受邀加盟全国首个劳工法律服务队。

法学实验教学探索感悟:累并快乐着

当问及工作感悟时, 杨建广教授答曰:“累并快乐着。”

“首先,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法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 实验教学怎么搞、怎样搞好仍存在极大的争论, 有争论就有开拓和理论提升的空间, 这对于我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其次, 法学实验教学常被忽视, 我们所做的许多努力, 至今仍被法学界部分权威所不屑, 这使得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被否定, 这对于我来说又很有挑战性;再次, 法学实验教学仍未成熟, 仍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的产生与发展正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无穷的压力, 又是无限的动力。面对与自己一道从事法学实验教学的教师的迷惘与困惑, 面对中心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忽视与边缘化, 作为中心主任, 如何规划好、管理好、协调好、平衡好中心的各项事务和内外关系, 就是‘累’的根源。

但当看到实验教学中心从不为人知到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全国的法学实验教学在各位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自己在其中的一点努力也得到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同行的肯定、学生的推崇, 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也是我‘快乐’的源泉。”

大学法学教师 篇6

(一) 波伦亚大学的萌芽

12至13世纪的社会和文化条件, 使得意大利率先出现了近代法学教育的萌芽。众所周知, 这种萌芽诞生于波伦亚。波伦亚地区地处意大利北部, 是伦巴底 (Lambardy) 、维罗纳的马奇 (March de Verona) 、罗曼蒂奥拉 (Romandiola) 和托斯卡纳 (Tuscany) 四个省区的交叉点, 处于连接意大利北部入口和中心交通线的中央。[1]这种险要的交通要冲地位, 使得波伦亚从11世纪开始成为罗马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相互交锋之处, 同时也是双方都竭力拉拢的对象。波伦亚的经济在12世纪西欧的“商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 成为意大利北部著名的中心城市之一。波伦亚法学教育就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其实, 波伦亚并不是意大利最早的法律学校。罗马、帕维亚和拉文纳的法律学校都早于波伦亚, 但只有波伦亚最后发展成为法学研究为中心的大学。[2]可以肯定的是, 从11世纪开始, 一些法学教师开始来到波伦亚地区传授法学知识, [3]至1119年, 出现了“有教养的波伦亚人” (Bononia docta) 这样的俗语和“法学之城冠以波伦亚”这样的诗句。[4]1110年之后, 波伦亚地区法律名家汇集, 众星闪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教授罗马法的伊纳留斯与教授教会法的格拉提安。这两位法学的巨人为波伦亚的法学教育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到12世纪中期, 波伦亚已成为欧洲罗马法和教会法的重要中心, 吸引着数以百计的学生。与此同时,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 波伦亚开始向“大学”迈进。波伦亚师生做的第一步, 就是争取获得与波伦亚居民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二) 波伦亚大学的发展与壮大

1158年, 在隆卡利亚 (Roncaglia) 帝国会议上, 四位波伦亚的法学家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著名的红胡子腓特烈 (Friedrich I Barbarossa) 起草颁布了一部宪章, 这部宪章现在被认为是波伦亚师生平等权和波伦亚大学地位得以确立的法律依据。《1158年宪章》规定了意义重大的“居住权” (Habita) 问题。这种“安全居住权”使得所有游学的学生被置于皇帝的庇护下, 将学生置于教师或主教的唯一司法权下。[5]申言之, 《1158年宪章》使学生在出入大学的途中得到皇帝在法律上的庇护, 来自各地的学生被视为与当地市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包括行动自由、居住、消费等自由。[2]这使得波伦亚大学的形成成为可能。

由于波伦亚的学生来自西欧各地, 远离故乡的学子纷纷按照种族、地理出身联合起来, 组成同乡会, 确保同乡的互助和支持。有四个大的同乡会, 分别是伦巴底 (Lombardy) 同乡会、托斯卡纳 (Tuscan) 同乡会、罗马同乡会和阿尔卑斯山外同乡会, 后又形成“山南人”和“山北人”两大学生团体, 即行会 (Universitas) 。这就是大学的肇端。事实上, Universitas正是今天通用的University (大学) 一词的直接来源。[4]至1215年, 行会形式的教师社群正式出现, 1219年, 波伦亚建立起完整的学位制度。[6]至此, 波伦亚大学初具雏形。13世纪初, 波伦亚大学学生达到五千多人, 除罗马法和教会法外, 1316年增设医学, 1360年增设神学, 从而形成一个综合大学, 成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摇篮。

二、其他意大利大学

(一) 帕维亚与拉文纳

帕维亚 (Pavia) 位于意大利北部, 它早在波伦亚兴起之前, 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教育中心。[6]因为地处伦巴底地区, 因此帕维亚学院法学主要研究的是伦巴底法律。同时, 这里的学者对于罗马法怀有充分的尊重, 因此他们也孜孜以求地学习罗马法。帕多亚法学家认为罗马法如《圣经》一般神圣, 且它同样具有普世性, 即罗马法可以有益于任何性质的法律的构建, 对于国家和城市的法律, 罗马法具有不可缺少的补遗和解释作用。在11世纪时, 帕维亚学院有着数量可观的外国留学生, 这些学生在这里潜心修习罗马法。事实上, 在波伦亚崛起之前, 帕维亚是意大利法学教育的主要阵地。此外, 拉文纳也是意大利法学教育的重镇之一。罗马法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研习。职业的法学应用与经院的法学研究在这里都比较发达。

(二) 波伦亚的移民城市

13世纪初, 由于分裂和移民活动, 波伦亚人在意大利建立了一些殖民城市。如1204年建立的维琴察 (Vicenza) , 1228年由早期波伦亚殖民城市帕多瓦 (Padua) 的移民兴建的韦切利 (Vachelli) 等。这些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学教育, 并且在它们身上忠实地再现了母型大学波伦亚的所有风范。[6]在模仿波伦亚大学建立的意大利法学院中, 最出色的有帕多瓦、佩鲁贾 (Perugia) 、锡耶纳 (Siena) 等。一般地, 这些法学院都模仿了波伦亚的模式, 但亦会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加以适当改造。[7]这些地区的法学院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法学者, 比如13世纪末著名的法学者奥德拉杜斯·达·彭特 (Oldradus da Ponte) 就是帕多亚的法学教授, 他精通民法和教会法, 并在阿维农 (Avignon) 为教皇服务;[8]而著名的巴尔多鲁 (Bartolus of Sassoferrato) 和巴尔杜斯 (Baldus de Ubaldis) 则在佩鲁贾接受法学教育。[8]

摘要:12世纪开始, 西欧法学教育在意大利兴起。这其中, 有以波伦亚大学最为著名。波伦亚大学形成为学生自治团体——学生行会, 其权利经由《1158年宪章》确认, 逐步发展起来。至13世纪, 波伦亚大学最终成为西欧最著名的法学教育中心。而此后, 波伦亚以外地区的意大利法学也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法学教育,波伦亚大学,学生行会

参考文献

[1]Alan B.Cobban,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 Liverpool UniversityPress, 1990:p8.

[2]贺国庆等.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6-19.

[3]Nathan Schachner,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and A.Constable Ltd, University Press, 1938:p151.

[4][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5-7.

[5][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30.

[6][英]海斯汀·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起源 (第一卷)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106, 76, 111.

[7][比利时]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 (第1卷) [M].张贤斌、程玉红、和震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430.

大学法学教师 篇7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1. 法学专业就业率比较低

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遍比较低, 就业形势严峻, 在近些年尤为突出。从2003年开始, 全国法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在全国数百个专业中, 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几乎排在末尾。在之后的几年中, 法学专业就业率虽然有所提高, 但是与其他专业相比, 依旧有很大的差距。

2. 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

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对口工作通常为律师、司法机关公务员等, 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的职业主要是文职工作, 例如办公室职员、律师助手、办公室文员等, 从事与法学专业相关工作的比较少, 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1. 高校法学专业人数增加

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招, 很多学校致力于构建综合性大学, 增添了很多专业, 任何一所大学都设有法学专业, 但是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差距比较明显, 这制约了高校法学人才的培养, 法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加上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职业需求供大于求, 人才过剩, 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求职陷入困境。

2. 培养方式与职业需求不协调

我国法学的高等教育形式为学历教育, 本科培养普通的法学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 比较重视理论学习, 教育部规定了法学专业必需的14门课程,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选修课程, 基本囊括了我国现行所有部门法。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常规, 缺乏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导致学生尽管掌握了书本内容, 但是却无法与实践相联系, 缺少系统的强化。法学学科的专业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 职业特点就是通过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协调权利义务关系, 但是由于当下高校的法学专业培养方式与职业需求的不协调, 学生在学以致用方面存在困难, 最终影响就业。

3. 法学专业从业资格门槛高

我国从事法律相关职业, 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 都需要具有本科文凭, 并且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由于司法考试的难度比较高, 而且有通过率要求, 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通过司法考试, 在就业方面受到了很多限制。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通过很多年的努力才通过司法考试, 从事法律相关职业。除此之外, 很多非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三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合理设置高校法学专业

法学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在解决对策上, 也要综合考虑。首先, 高校要合理设置法学专业, 国家对于设置法学专业的院校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包括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 对于不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不允许开设法学专业, 取消经过审查之后不符合条件的院校法学专业的招生资格, 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培养法学人才。在招生过程中, 高校可以改革学位授予的方式, 将法学专业发展为精英教育, 在学生得到了其他专业的本科学位之后, 才能进行法学专业的进修与学习, 在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前提下, 在理解问题以及思维方式上, 也有利于法学的学习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2. 改革法学专业学科设置

法学专业的学科设置要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在完成教育部规定必修的14门专业课的基础上, 要转变教学模式,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课时设置的时候, 要保证学生的实践性课程达到一定的比例,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在职律师、法官等担任专业课的嘉宾教师, 这样在主讲教师进行专业课理论讲解之后, 可以邀请律师、法官为学生传授相关部门法的实践技巧, 以及在应用的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这样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 也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除此之外,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 增强学生的职业敏感度。学校的法学院可以创新活动形式, 以模拟法庭、模拟律所、法律讲堂、法律诊所等形式, 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能在实践中将课堂知识进行消化。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理性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式, 并且能够透彻地认识自己。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 除了自身专业, 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能力、职业发展前景等等。因此,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择业,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对于未来发展有明确的方向。如果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来获取职位, 那么要提前准备, 做好相应的备考计划, 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导。高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为学生提供便捷渠道,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争取贷款等。

四结束语

我国已经进入到依法治国的轨道,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学人才。因此, 针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深刻剖析原因, 各个主体共同努力, 多种渠道提高法学大学生的就业水平。高等院校要合理设置法学专业, 并不断改革法学专业学科设置, 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就业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这样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不断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要坚持依法治国。我国的法学教育发展至今, 体系已经比较成熟, 但是连续多年, 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都比较低, 其原因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本文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入手, 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问题,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隋晶秋.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5)

[2]梁斌、夏玉芬.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2)

[3]罗金艳.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0)

[4]黄荣.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 2011 (2)

大学法学教师 篇8

一、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的意义

(一) 培养法律实用人才的需要

霍姆斯在《普通法》开篇就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经验。”庞德亦忠告:“仅有高尚品格以及对于正义的热诚态度还是不够的, 学识必须具备, 这要从教育而来, 从适用和解释法律的技术而来, 并从裁判技术的经验中来。”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学生会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定纷止争, 知识内化为能力, 能力作用于知识, 应对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务工作, 使法学教学契合应用, 支撑应用, 成为经世之学。

(二) 解决法学就业难问题的现实诉求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 “道”是知识的最高境界。按照逻辑, 秉持师道的书生是经世之才。但中国传统的“经师”教导的书生百无一用, 不会用“道”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 无法适应社会。时至今日, 中国高校的法学专业亦如此。根据麦可思《2013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 法学位于第二位, 甚至连续三年成为就业率最低专业之一, 属于红牌警告专业。在如此强调法治理念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当下, 这是法学专业、法学教育、法学学生与法学院校的悲哀。究其原因, 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接榫, 手段和目标不匹配, 培养出重理论轻实践的同质化学生, 其知识与技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 契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威斯康星理念提出后, 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1]。各国都强调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职能从教学、科研扩展到社会服务。”[2]应用型本科高校秉持应用为本、能力为先的教育理念, 立足于应用价值取向,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契合社会发展。

无论是应用型高校引进人才, 还是教师的长远发展规划, 都注重学历层次与理论水平。理论型教师不能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法律纠纷, 秉持师道的法学书生亦百无一用。为此, 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转变法学师资引进标准及教育理念, 培养双师素质的法学教师, 确保就业导向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吻合, 提升高校法学专业及法学毕业生的竞争力及长远发展潜力, 为法治中国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实现高等教育的使命。

二、厘清双师型法学教师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法学教师暗合了当前社会的诉求, 是法学本质属性与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逻辑。其认定标准决定了“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也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教师的师资水平与教学质量, 甚至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未来发展。这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出口决定入口时代持续发展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广泛使用而充满歧义的词语。其内涵与认定标准纷争很多, 有双证、双职称、双学位、双能力等。各种标准各有利弊, 但都过于笼统简单, 缺少操作性和严肃性, 也不能精准阐释双师型法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及当前社会对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不仅使双师型法学教师的认证标准过于混乱, 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化进程。重新审视和规范“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与任职资格, 培养理论素质高、业务能力精的双师型教师, 是提高教学质量、专业与就业竞争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体现与内在需求。为此,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或者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行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认定标准》, 厘清当前关于双师型法学教师的理论纷争与实践困境。一般而言, 双师型法学教师不能仅具备双证、双职称等形式要件, 更要具备娴熟的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事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能力。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职业训练法》与日本职业训练指导员等法律规定, 取得双师型法学教师的从教资格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较为严格的理论教育进修, 持有教师资格证与法律职业资格证或律师执业证、法官证、仲裁员证等法律资格证件, 在律师、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等领域执业三年以上且有一定的业务量与业绩, 能全面指导学生法学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与教育能力, 确保教学的社会本位性和职业导向性。

三、健全双师型法学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

《资治通鉴》有云:“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作为教学主导的人师, 不仅应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教学技能, 更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观照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现状, 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办法》及个性化发展方案, 分类别、分层次、多渠道培养, 理论型教师通过实训平台锻炼成为理论实践型教师, 实践型教师通过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实践理论型教师, 健全双师型法学教师长效培养机制。

(一) 构建多元化的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路径

1.借鉴双元制模式培养双师型法学专任教师。国外有成熟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机制。德国“双元制”模式可资借鉴, 即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的方式, 提倡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合作, 确保师资质量的培养模式[3]。这是培养双师型法学教师的有效途径。法检部门、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与国内外企业等成为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培养平台。针对教师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 在这些部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 将法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实践能力, 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方向的, 去法检、公安等部门锻炼;民事诉讼法方向的, 去法院锻炼;合同法、商经法、劳动法方向的, 做企业、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民法、婚姻法方向的, 去社区做法律咨询。

2.引进法律实务工作者任课。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实务者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 更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吸收优秀的法律实务工作者任兼职教师, 承担模拟法庭、合同起草、公司创建与运营、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言传身教,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社会对法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当然, 教育教学与法律实务毕竟属于不同层面, 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指导与监督, 既要保证教学秩序与教学目的, 也要保证兼职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

3.实行实务顾问制度。选聘法律实务人员做客座教授, 做专任教师的实务顾问, 可以分散式地个别咨询探讨, 也可以通过法律实务专题讲座的形式集中培训专任教师, 讲解法检部门、律师事务所等的具体操作规程。

4.开展实践技能大赛。通过校内外实训平台, 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模拟法庭、未来律师辩论、公诉人与律师辩论、法官与律师辩论、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 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 一举多得。

5.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双师型法学教师既要响应又能预见社会的需求, 通过知识更新的进修培训, 与时俱进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加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可以每月到与任课相关的实务部门兼职一天, 也可以每5年进行一次为期半年的进修。

(二) 完善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的制度支撑

十年发展靠领导, 百年发展靠制度。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只停留在教师自身发掘与学校自上而下的“口号”支撑。在社会匮乏应用型人才的当下, 学校必须给予制度支撑。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双师型法学教师取得实效的关键与保障。

1.激励机制。高校予以双师型法学教师精神、薪酬、荣誉、工作等激励。在职称评聘时, 予以优先考虑。职称评聘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无形指挥棒。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研究制定体现双师型法学教师工作特点及应用型本科高校需求的职称评审办法, 把法学教师的实践技能作为评聘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 以区别于理论研究型法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 引导教师自觉提升双师素质。

2.政策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为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培养制定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打消教师的顾虑, 排解教师的后顾之忧, 为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允许带薪进修, 给予排课照顾, 报销全额或一定比例的费用, 允许从事律师、仲裁员等与法学相关的兼职工作, 并为其兼职提供便利条件。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必然产物, 是多元化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立足于应用价值指向, 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的重要航标, 构建其长效培养机制, 实现法学教育的宏观与微观使命与法学专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培养暗合了法学的本质特征及当前社会对法学专业、法学人才、高等教育使命的诉求。消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的培养瓶颈, 制定双师型法学教师认定标准与培养办法, 厘清双师型法学教师的认定标准, 健全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 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双师型教师,路径

参考文献

[1]雷鸣.论能力建设的一般规律[J].新视野, 2007, (2) .

[2]李海娟.应用型本科经管类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检视与重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4) .

上一篇:企业信用工商企业管理下一篇: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