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2024-07-02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精选十篇)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1

笔者认为, 教师要加强语言教学, 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都不排斥品德情操的教育。传统的看法认为文章的意义是作者赋予的, 是早已确定在文章之中的, 它追求绝对唯一的解释, 执著于“至上至善”的目标, 所以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每讲一篇课文都要挖出既定的意义灌输给学生。新课标下, 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文章的意义应是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理解置于文章中的一种创造。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读解课文的教学模式, 展开创造, 还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在传统教学中, 生字生词属“扫清障碍”之列, 教师处理这些字词是便于讲解, 而不是利用语境 (课文) 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字词。至于语句, 和理解中心有关的才做讲解分析, 而这种讲解分析只是为“人文性”教育服务, 并没有从语言交际的角度, 结合语境,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学习。语文课不是引导学生感受、学习那变化无穷、多彩多姿的语言, 而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己任。

有的老师在讲授林非的《离别》时这样设计, 在《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中饱含深情地诉说经历。从形式上看, 这节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确实听得很认真、很入神、很动情,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德育教育获得成功了呢?是不是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成功了呢?

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 因为德育的渗透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和琢磨, 它不是离开“语文本体”另起炉灶, 而是自然地渗入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 是以激活优秀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深刻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为目的的如果文本内涵还未掌握, 就延伸、拓展、远离文本讲究德育的渗透, 那么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虚空与浮夸。如果让语言学习成为语文课的主角, 把访谈环节改为:“用今天学到的语言特点写一段话, 悄悄地塞在父母的枕头下, 让父母明天早晨看到, 你怎么写?”那么是不是更可能触发学生主动感悟、自然升华的愿望, 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呢?

二、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活动体验的关系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设置的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 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思考、探究, 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对学习材料中活动体验的创设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是课文里的,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中的意境, 开展活动体验, 以此达到育人的目的。其方法很多:以绘声绘色的朗读和精当巧妙的讲解分析, 创设活动体验的情境;讲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讲人物使学生如见其人;讲事理使学生感知顿悟, 及时模拟练习,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完成任务, 从而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第二个层面是指利用课文的情境因素, 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创造出的。如果第一个层面侧重于教材的单维结构, 第二个层面则兼顾教材、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四维结构。由于活动体验的侧重点是开展活动, 所以第二层面就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当然, 我们不否认, 开展丰富的活动,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等方式的引入本身就意味着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所有活动的安排、方式的选择, 必须为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课文服务,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 而不是代替文本的阅读。如果学生连文章都看不懂, 那么怎么体会作者的意图?离开了文本的活动体验就只有“活动”而没有“体验”了。离开了文本研读的活动体验, 就好像空中楼阁, 是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活动体验要求的不是离开“语文本体”另起炉灶, 而是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处理好语言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 它图文声像并茂, 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规律, 能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 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 把枯燥的变成趣味的, 这些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深受教师青睐。为此, 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 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摒弃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有了多媒体, 干脆不板书, 一节课下来学生大饱眼福, 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痕迹……

传统语文教学尽管有它的不足之处, 但文道统一, 强调多读多背多写, 语言、文学兼顾, 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提出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方法。如此种种, 都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是十分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完善的。语言教学的根应深深地植于传统的土壤之中, 从中吸取营养。如有的教师认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 就是观念不先进, 就不是新课程, 而把希望寄托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 这是行不通的语言教学改革有两个要点不能违背:“一要符合本国的语言文字特点;二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计算机辅助教学, 则显然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要靠反复的训练、实践才能领悟和掌握。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 都一定要科学, 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修养, 否则会导致学生心灵的物化和精神生命的萎缩。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8 篇2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

(八)学校: 姓名: 学科: 分数: 请在15分钟内完成

(一)语言文字法规常识(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A.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3.《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 批准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4.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 以上水平。(C)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二)汉语拼音能力测查(共20分)

6.给下列词语标注拼音。(共12分,每个词语2分)忖度(cǔnduó)觐见(jìnjiàn)龋齿(qǔchǐ)

鹰隼(yīnɡsǔn)

胡诌(húzhōu)

褴褛(lánlǚ)7.用“√”标出划线字的准确读音。(共8分,每个1分)良莠(yǒu√ xiù)

压轴(zhóu zhòu√)

广袤(máo mào√)

发酵(jiào√ xiào)追溯(shuò sù√)

眩晕(yùn√

yūn)

剽窃(piāo√

piáo)

徇私(xún xùn√)(三)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8.下列成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

A.我行我素 如法炮制 朝气蓬勃 B.再接再励 迫不及待 自鸣清高 C.有目共赏 发奋图强 隋机应变 D.莫明其妙 功亏一篑 滥竽充数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B.小明说:“我爱祖国。” 武汉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能力测查试卷(笔试)

C.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D.鲸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10.下列句子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组是。(C)①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远流长,著作丰富。②大家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能各行其()。③对涉黑犯罪团伙的打击,必须重拳出击,以()效尤。④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皆是。

A.渊 事 警 彼彼 B.源 事 警 比比 C.源 是 儆 比比 D.渊 是 儆 彼彼 11.下列每组汉字笔画数相同的是。(D)

A.真 顾 敌 陆 B.凹 丝 饮 离 C.孕 奴 徒 君 D.秀 系 肠 每

1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句诗是来吟诵“四大美人”中的。(B)A.杨玉环 B.王昭君 C.貂蝉 D.西施 13.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A)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指童年,“而立”指四十岁,“耄耋”指老年。

B.易安居士是指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14.道家的创始人是。(C)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荀子

15.李丽因为一条漂亮的项链丢失很伤心,你觉得安慰她最合适的成语是。(D)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6.现今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这种文字出现的朝代是。(B)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新课程下教师的语言的转变 篇3

【关键词】民主 和谐 积极 尊重 平等 创新意识

【中圖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6-01

老师向学生传道 、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语言艺术的自觉修养。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下面就教师语言艺术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要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首要的就是注重教师的语言。教师该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你说应该怎样呢?”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代替“老师要考考你。”“你要这样做。”“你那样子学习不行。”这些居高临下的语言;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没关系,你大胆讲。”“你的看法很独特,比老师的还要好。”“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想一想,肯定会说好的。”代替生硬冰冷的语言“你要认真想才行。”“你真笨。”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平等而富有感情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低头不语、愁眉苦脸转向满脸轻松、兴高采烈,才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要利于保持学生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话”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艺术。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可是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师生情感交流最多的便是语言。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心田,也可能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心田。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反映着教师的能力水平。请看一个例子:学生迟到,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上学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再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问:看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来了。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同样一件学生迟到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第一位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立场,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心里已经和老师对立起来。把缺点作为缺点直接指出来,反而会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成长。第二位老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说出的话让学生感到温暖。这样的做法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袒护、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迟到的尴尬中走出来,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对孩子来说,一句赞扬的话比十句责骂更有效。教师坚持对学生的优点、努力、进步、成绩进行肯定与表扬,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要利于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堂上,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在教学中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而新课程就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指出真正的教学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也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要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突破原来的知识框架,多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这些类似的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性思维方式。教师可用“为什么?”“说具体些好吗?”“你是怎么发现的?”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受到启示,得到裨益。

2.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独特的创造力。多说如:“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再用其他方法试一试。”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发现新途径,而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使学生能创新性地学习,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4

教学语言 (Teacher talk)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语言, 是为了实现与学生进行交际的目的。一般可以把教学语言分为四类, 即:讲授用语、课堂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

讲授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授语篇、词汇、结构的时候所运用的语言。其主要作用一是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是把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课堂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所用的特定语言, 它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形式。如学生都很熟悉的“Class being、Class is over、Read after me”等等。这些课堂教学语言起到了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用英语思维习惯的作用。

师生交流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问答、讨论时所用的语言, 课堂离不开互动, 自然就离不开交流用语,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如开放性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反馈用语:此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进行评价时所用的语言, 有效的评价和错误纠正是反馈用语的两个重要方面。一般可以分为肯定的语言 (如, good、wonderful、terrific等, 或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补充) 和否定的语言 (这种语言一般是用来强调学生的答语) , 教学实践表明, 肯定性的反馈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习惯于用片语与学生进行交际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使得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 常常使学生无法做到语言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不可否认这三个方面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起点, 然而这却不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举例分析:

片段一:

师 :Yes, They like to collect stamps, too.Look! Look at thesesstamps .These are () ?1

生:Flower stamps.2

师:Flower stamps.Yes.Are they nice?

生:没有反应3

师:Are they nice?

生:Yes.

……

分析:1现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一般由教师说出前半句, 然后让学生进行补充, 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表达习惯, 而且长此以往, 还会让学生产生依赖, 往往只会用不完整的语言, 也就是片语去交流。2现象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能否独立地回答出自己所提出问题感到不自信, 因此总是习惯去“帮助”学生回答, 也就是和学生一起回答。3此处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然而学生却答不出。从上述片段中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自信, 有的时候甚至是直接帮助学生补充完整, 虽然说经过了大量反复的训练, 然而实际上学生只是对片语进行了大量的练习, 而无法形成完整的语句。

2.教学反馈语言单一, 不够具体到位

教师借助反馈用语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及时性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反馈语言往往形式上过于单一, 重复次数较多, 而且口头评价的随意性很强, 不够具体单一, 常常用一句简单的“Good!Right! Yes! ”等就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反馈, 或者只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作出简单的好坏评价, 这样的评价无法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下面就纠错方面的反馈用语举例分析:

片段二:

师:He likes taking photos.How about Helen. What’s her hobby?She likes () now, you, please?

生:She likes cooking and (making clothes) .1

师: (She likes cooking and making clothes.Right?) 2

生:Yes.

师:Yes or no?sit down, please! She likes cooking and growinflowers. 3 I’m sorry.Your answer is wrong. 4 Who likes makinclothes?5

生: (一起回答) Yangling.

分析:片段中1处, 学生把“rowing flowers”说成了“makinclothes”。2处教师重复了学生的回答, 并反问这个学生“Right?”此时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的, 仍然坚持自己的答案, 而教师却直接让这个学生坐下, 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3处) , 作出了反馈 (4处) , 紧接着教师又开始询问 (5处) , 并得出答案。从这个片段中不难发现教师是用重复学生答案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行改正答案, 然而却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 就匆忙地把正确的答案抛给了学生, 并对学生作出了否定性的评价, 这样做是无法达到启发效果的, 如果能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答案的。

三、提高教学语言的一些改进措施

1.调整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

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 要切实转变以往的“语言学化”倾向, 也就是所谓的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实际运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少占用时间, 鼓励学生自我思考,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把他们所学到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为学生指明方向, 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去获取知识, 在交流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单项交流转向多项交流,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和主动有效的信息交流过程, 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加强语言意识, 提供语言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还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教师。”因此, 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语言的使用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并有意识地去纠正, 同时还要与其他教师加强学习和合作, 彼此促进, 不断改进教学语言,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促使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3.丰富课堂语言, 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不断增强语言内容, 克服课堂语言的“惯性”, 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吸引和挑战性, 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学习, 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如, 活化交流语言, 善于倾听学生发展, 并作出真诚的反应;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且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准备, 不仅是教师给学生提问题, 还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

摘要: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语言进行一些探索, 希望以此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论知识 教师随笔 篇5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问题;策略

一、教学语言分类

教学语言(Teacher talk)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语言,是为了实现与学生进行交际的目的。一般可以把教学语言分为四类,即:讲授用语、课堂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

讲授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授语篇、词汇、结构的时候所运用的语言。其主要作用一是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二是把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课堂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所用的特定语言,它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形式。如学生都很熟悉的“Class being、Class is over、Read after me”等等。这些课堂教学语言起到了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用英语思维习惯的作用。

师生交流用语:此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问答、讨论时所用的语言,课堂离不开互动,自然就离不开交流用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如开放性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反馈用语:此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进行评价时所用的语言,有效的评价和错误纠正是反馈用语的两个重要方面。一般可以分为肯定的语言(如,good、wonderful、terrific等,或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补充)和否定的语言(这种语言一般是用来强调学生的答语),教学实践表明,肯定性的反馈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习惯于用片语与学生进行交际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常常使学生无法做到语言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不可否认这三个方面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起点,然而这却不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举例分析:

片段一:

师:Yes,They like to collect stamps,too.Look!Look at theses stamps .These are ( )?①

生:Flower stamps.②

师:Flower stamps.Yes.Are they nice?

生:没有反应③

师:Are they nice?

生:Yes.

……

分析:①现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一般由教师说出前半句,然后让学生进行补充,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表达习惯,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往往只会用不完整的语言,也就是片语去交流。②现象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能否独立地回答出自己所提出问题感到不自信,因此总是习惯去“帮助”学生回答,也就是和学生一起回答。③此处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然而学生却答不出。从上述片段中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自信,有的时候甚至是直接帮助学生补充完整,虽然说经过了大量反复的训练,然而实际上学生只是对片语进行了大量的练习,而无法形成完整的语句。

2.教学反馈语言单一,不够具体到位

教师借助反馈用语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及时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反馈语言往往形式上过于单一,重复次数较多,而且口头评价的随意性很强,不够具体单一,常常用一句简单的“Good!Right!Yes!”等就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反馈,或者只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作出简单的好坏评价,这样的评价无法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下面就纠错方面的反馈用语举例分析:

片段二:

师:He likes taking photos.How about Helen. Whats her hobby? She likes( )now, you,please?

生:She likes cooking and (making clothes).①

师:(She likes cooking and making clothes.Right?)②

生:Yes.

师:Yes or no?sit down,please! She likes cooking and growing flowers.③ Im sorry.Your answer is wrong.④ Who likes making clothes?⑤

生:(一起回答)Yangling.

分析:片段中①处,学生把“rowing flowers”说成了“making clothes”。②处教师重复了学生的回答,并反问这个学生“Right?”此时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的,仍然坚持自己的答案,而教师却直接让这个学生坐下,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③处),作出了反馈(④处),紧接着教师又开始询问(⑤处),并得出答案。从这个片段中不难发现教师是用重复学生答案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行改正答案,然而却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就匆忙地把正确的答案抛给了学生,并对学生作出了否定性的评价,这样做是无法达到启发效果的,如果能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答案的。

三、提高教学语言的一些改进措施

1.调整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要切实转变以往的“语言学化”倾向,也就是所谓的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实际运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少占用时间,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把他们所学到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去获取知识,在交流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单项交流转向多项交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和主动有效的信息交流过程,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加强语言意识,提供语言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还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教师。”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语言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地去纠正,同时还要与其他教师加强学习和合作,彼此促进,不断改进教学语言,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使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3.丰富课堂语言,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不断增强语言内容,克服课堂语言的“惯性”,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吸引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去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如,活化交流语言,善于倾听学生发展,并作出真诚的反应;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且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准备,不仅是教师给学生提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马春圆.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解读的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9).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7

一、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1. 知识架构的改变需要教师知识结构优化。

高中新教材突破了传统历史教材以朝代为序的知识架构, 采用“贯通古今, 中外关联”的模块加专题的方式, 将教材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3个学习模块, 25个学习专题, 选修分为6个学习模块。新课程的知识架构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却与教师原有的通史体例的知识结构不相吻合。这类大容量的专题式知识内容就要求教师必须增加专题史知识, 才能更好地驾驭新教材。

2. 培养目标的改变需要教师知识结构优化。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新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新课程培养目标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以适应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3. 教学内容的改变需要教师知识结构优化。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 史学观念更新, 知识点更专业。例如, 历史必修 (I)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中就涉及到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及罗马法等;以及选修课本中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等内容, 都是以前教师很少接触甚至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点。这些内容学术性较强, 专业色彩较浓, 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4. 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教师知识结构优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学习与探究”, 设置了“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模拟古罗马法庭”等探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主角、学生是课堂配角的教学模式,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言并大胆置疑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

二、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1. 培养终身学习的自主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开展, “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新型教师的必然选择。在笔者对四川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历史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对于“平时如何获取新知识, 更新知识结构?”的问题, 92%的教师表示主要通过书本获取知识, 而对电视、网络、教研活动等学习方式则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而对“平时读得最多的书籍或刊物是什么?”一问, 有80%以上的教师选择教材、教参, 仅有16%的教师有自费订阅专业杂志的习惯。可见, 现今高中历史教师还存在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面对新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历史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才能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 更新史学观念, 真正教好历史。

2. 设置对口的师范院校课程。

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息息相关, 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师的知识结构便会造成“先天不足”。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第一, 完善历史专业课程设置, 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如《中国交通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等。第二, 加强教育类课程的设置。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 不足总课时的10%, 远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 这些国家师范教育中教育类课程分别约占总学时的40%、33%、20%”。因此, 应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上, 增开《课堂管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法规与政策》等课程。第三, 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英法等国家的师范生培养“约有一半时间在中小学中体验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因此, 高校应该加大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比重, 为其真正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必要的经验积累。第四, 增加教育科研课程的设置。高等师范院校应开设《历史教学研究方法》课程, 着力培养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3. 提供多样的师资培训方式。

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 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 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从时间上, 师资培训可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短期培训是最常用、最易实施的一种培训方式, 往往以专家报告的形式进行, 可以在短时间实现历史教师对新知识的获取需求。但短期培训缺乏长期性、多样性, 往往流于形式。因此, 还必须重视长期培训的组织。组织开展各种“长训班”, 时间为一个学期, 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新课改理念认识不足、课堂环节不够规范、历史专业知识匮乏、历史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而开展。培训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 如案例讨论、合作交流、观摩实践、专题讲座等, 使教师能够更深刻地领悟新课程的理念, 掌握历史新课改所需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林丙义.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评价[J].历史教学, 1997 (2) :27-29.

[2]朱汉国, 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6) .

[4]申继亮, 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11) :51.

[5]王燕.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师范课程体系的策略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0) :18-20.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8

1 实验项目的重新设计

现今很多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科书都有配套的实验教材, 而为了书籍的发行, 多数出版社都提供网上免费教学资源的下载, 其中就包含了实验题目的答案。教师确定了教材, 学生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习题和实验题目的答案, 于是造成了部分学生的不劳而获, 可能就不会真正自己编程了。即使有些老师是用自行编写的实验教材, 实验也常常是立足于C语言本身的一些语言规则, 配合每一章所学的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 形式无变化;多数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狭窄, 缺少综合性, 又没有较容易理解和生动有趣的范例, 学生感到比较死板、枯燥。缺少兴趣、课程难学、形式单一、题目无味, 都是实验项目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 这样不利于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知识, 学习难度较大, 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提高, 更不可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1], 这就需要探讨实验项目的重新设计问题。

1.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编写适宜的实验指导书

实验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应该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需进行优化改革。为此, 笔者提出用任务驱动的思想设计实验项目, 以大带小, 大任务除了分解为小任务外 (在2.2节具体讨论) , 还设置一些辅助实验题。这些题目可以是课堂例题的扩充, 比如循环结构中教材例题求自然数1-100的和, 可以扩充为求自然数前n项的和、求其中奇数和或偶数和。题目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 比如求水仙花数、求自然数的因子等;还可以是一些实际应用题目, 如计算出租车车费、求学生考试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猜数游戏等。这些小的题目, 可以对大任务的完成起到知识补充、辅助作用。

以上实验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自行编写实验指导书, 而不是采用与C语言课程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因为这些指导书往往配有答案, 学生拿到指导书后, 看有答案, 常常不经过自己思考就将书上的程序录入进去, 绝对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 编写适宜的实验指导书是很有必要的。指导书应按照上述实验内容, 对每个实验做出要求, 包括实验目的、知识点要求、能力要求和实验题目等, 另外, 还应编写教学和实用的C语言编译器的使用方法, 总结出学生常见的编辑和调试错误, 供学生参考。

1.2 运用“任务驱动”法, 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

实验项目的设计要尽可能切合实际且生动有趣。以任务驱动主导的实验课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 不再以知识点作为主线索, 而是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串联知识模块, 组成实验内容。

表1是以一个大任务“通讯录管理系统”作为长期目标, 将该任务按不同功能模块分解, 形成几个短期任务, 共12次实验。每次实验, 学生就围绕着这些任务来做, 由于这些小任务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是一个较大型较复杂程序的组成部分, 学生整个学期的实验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总任务在驱动, 而每一个短期任务, 都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向成功迈进。这期间, 学生不仅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 更能从中得到正确的编程思想, 逐步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2]。为了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一样能跟上教学步伐, 实验在分组设计上采用初期每人一组, 中后期2人一组的方式。

2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传统实验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教育者”, 教师常常是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讲得很详细, 学生实验时只是按照实验步骤被动地进行, 缺少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 主动性得不到发挥。高校教学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按照上述C语言实验教学的思想, 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教”转变为新时期的“导”, 从较为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3]。

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客体, 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向导和顾问, 要指导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和合乎规律地去发展自己[4]。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2.1 教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C语言的实践环节, 是特别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的, 教师在实验课上, 要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进行验证;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在知识中体验实践;要教导学生勤思索、善动脑、重创新, 在知识的掌握上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要亲自动手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 不怕出错。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能够真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C语言的方法, 就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2.2 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C语言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程序设计又要求程序编制者要有清晰的思路, 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定高度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疑难问题的求解, 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突破点;而在解决问题时教师扮演的是一个调味师的角色, 针对问题的求解作适当的点拨, 以启发学生思维。比如学生常用数学的思路解决程序上的问题,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错误,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真正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工作过程, 从而建立“计算机程序”的思维方式方法, 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学会编程。

2.3 教师是学习热情的激发者

热情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把, 学生就会学得乐、学得快、学得好。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积极查找资料、通过上机实践、查错纠错, 最终解决问题, 改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引导式方法, 努力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索和创新意识。

2.4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C语言课程的实践环节在机房完成, 实验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教师以“导”为主。然而现今时代, 是讲究沟通合作的时代, 这点在C语言的实验课上也可以得到体现。基于以上讨论的三种教师角色, 第四种角色“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是不言而喻的。启发和引导式的教学、任务驱动的实验项目, 决定了教师与学生有一种互动关系, 他们需要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实验教学过程中, 师生会共同面对同样的问题, 他们可以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共同探索, 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是笔者在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研究和探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强调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通过对该课程实验项目的重新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从而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较强的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思维能力, 最终实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索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2) :83-84

[2]侯建花, 杨长青.“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计算机教育, 2010 (1) :114-115

[3]沈徽青, 程雁雷.如何应对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J].中国大学教育, 2006 (12) :32-33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9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面向非食品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食品感官评价》, 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促进学生掌握评价食品感官品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重点在于感官的生理及心理学基础、感官品质的各种实验与评价方法, 以及感官评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形成了基础知识、实验教学和研究, 以及统计分析等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该课程既具有基础性和交叉性特点, 又具有实验研究性特点。课程旨在使学生能根据课堂所学, 了解感觉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明白设计科学的感官评价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

一、教材的比较选择

教材既反映课程的知识系统和逻辑结构, 又体现编著者的用心和个性。好的教材不一定是合适的, 合适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的选用不但要考虑学习者的基础和特点, 还要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研究取向。

在承担《食品感官评价》课程前, 笔者从版本众多的教材中遴选了两本教材和三本主要参考书, 教材与参考书相互补充匹配。教材选择的是韩北忠、童华容主编的《食品感官评价》和由张水华、孙君社、薛毅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感官评价》 (第2版) , 参考书则选择国外两本 (其中一本是中译本, 一本是美国原版著作) , 分别是哈利·罗立斯 (Harry T.Lawless) 和希尔迪伽德·海曼 (Hildegarde Heymann) 所著的《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 (王栋等译) , 以及约翰·卡普萨利斯 (John G.Kapsalis) 所著的《食品质量客观评估法》 (Objective Methods in Food Quality Assessment) , 华南版的教材内容精编、知识点清晰, 便于学习和讲授, 而韩北忠教授、童华容教授主编的教材非常系统, 逻辑严整, 反映了该领域国际前沿的新观点和新方法, 是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兼备的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用教材。《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译本并非传统教材的章节体, 而是由19个知识单元组成, 各知识单位之间体现逻辑上升和综合的系统和结构。《食品质量客观评估法》则侧重食品质量评估的各种实验方法, 鼓励学生研读外文专业文献, 掌握通用的原理、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 需要综合考虑知识体系、教师风格和学生接受三方面的特点, 偏离任何一个方向都会导致教学内容设计有问题, 从而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和课程宗旨。在考虑教学内容的结构时, 既要遵循食品感觉评价科学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 又要根据学生既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条件, 还要考虑作为教师的教学特长。该课程教学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 即, 食品感官评价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基础、食品感官评价条件、食品感官评价方法、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既是感官评价, 心理学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以及感官相互作用, 应该作为食品感官分析的前提, 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 感觉的生理学基础则是更为基础性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感官分析的类型, 感觉阈及感觉的生理机制、特点及基本规律, 影响感官的因素, 以及各种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 要求学生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为掌握后面的评价条件、评价组织管理, 以及评价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嗅觉、味觉、视觉在感官评价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因此这几种感觉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以及相应感觉检查对应的食品评价, 是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教学设计中, 笔者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欧洲饮食文化以及感官评价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这既是基于扩大知识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考虑, 也是为了说明食品感觉评价作为一门科学体系和方法体系的起源, 以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 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食品感觉评价具有文化性, 不同地域和种群由于环境和历史影响形成了饮食固有习惯, 对食品的感知觉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要努力建立中国饮食文化中食品感官评价系统和方法体系。

教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条件, 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方面分别讲解。客观条件是指食品感官评价的环境条件, 包括样品的制备和呈送以及食品感官评价的组织和管理, 重点要求学生了解感官评价的组织和管理流程。主观评价则是讲述食品感官评价人员的筛选与训练。外部环境条件包括样品制备、食品感官评价员的遴选与培训, 是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两大必备要素。只有在控制恰当的外部环境条件中, 由训练有素的评价员的密切配合, 才能取得可靠的客观评价结果。这部分重点讲解感官分析实验心理学在食品感官评价中的影响及作用模式, 让学生真正明白“条件”的含义, 条件直接决定评价结果, 怎样才是充分必要的条件。食品感官评价条件包括:感官分析实验室、检验环境和条件、评价员资格、检验方法、主观因素的控制、样品的制备标准、检验结果数据统计以及感官评价报告的规范性等。

教学内容第三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是整个教学周期中最复杂、精细的部分, 占24个总学时的2/3, 该课程也可以说是以“实验方法”为导向的教学。食品感官实验方法又分三大模块, 各用4个学时来讲授, 第一个模块为7种差异识别实验 (两点实验法、一-二点实验法、三点实验法、“A”-“非A”实验法、五中取二实验法、选择实验法、配偶实验法) ;第二个模块为4种差异标度和分类实验 (顺位实验法、分类实验法、评分实验法、成对比较法) ;第三个模块为2种描述分析性实验 (简单描述实验法、定量描述实验法) 。

教学内容第四部分为“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最后综合以上各种评价方法, 讲解感官评价方法在实际生产、产品开发和消费者嗜好性调查中的应用, 讲述国内外食品感官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进程。

三、实验教学设计

《食品感官评价》教学体系需要配之以相应的实验体系, 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透彻理解实验方法, 形成食品感官评价的整体思想观念。实验教学的目的, 是使学生学会应用评价食品感官品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采集数据, 并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合理的、特定的联系, 同时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评价实验数据, 以便能把这门学科的知识运用到日后的产品质量控制、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消费者调查等工作中。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感觉阈的测定, 以及面点、饮料和半固体食品的评价。

感觉阈测定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 加深对感觉的生理特点、基本规律以及觉察阈、差别阈等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了解四种基本味 (酸、甜、苦、咸) 的代表成分, 测定评价员对四种味道味觉敏感度、识别能力以及察觉阈值;学会感官评价实验的准备步骤和正确方法。饼干、糕点类食品的感官评价的实验目的是了解“排序实验法”的感官评价实验设计并进行组织实施。半固体食品的感官评价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评分检验法”及“描述检验法”的感官评价实验设计及其组织实施。饮料类食品的感官评价的实验目的是了解“三点检验法”及“两点嗜好法”的感官评价实验设计及其组织实施。

四、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含义本身即体现了知识、教师和学生三结合、互相适应的特点, 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呈现, 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教学的永恒主题, 教学方法因知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状况而不断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什么样的方法, 什么风格的教师适合什么样的方法, 什么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方法, 等等。

对于该课程而言, 首先, 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方法, 食品感官实验方法除了客观条件和环境的标准化外, 还受到评价员感觉偏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所以相对一般的科学实验,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实验程序, 更加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方法的过程、实验控制条件的严格性, 以及实验可能的误差或失误, 本课程实验方法主要采取“教师引导, 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 从项目策划, 到项目实施, 到结果统计, 再到感官评价报告的撰写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食品感官评价报告完成后, 由学生在课堂上介绍其实验设计思路、遵循的实验标准, 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使他们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加深对食品感官实验方法的理解。

其次, 这门课程在整体设计中被定位为研究性课程, 主要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基于问题的学习, 既可以用于知识的讲解与讨论中, 也可以用于启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让学生经历发现性学习的思维历程。前者主要贯穿于课程的教学中, 后者则应用于实验之前的引导和实验过程的自组织中, 两者结合相得益彰。举例来说, 食品感官评价需要遴选的评价员有着优异的感官和感觉灵敏度, 感官阈值的理解就是学习的重要知识点, 这不仅需要让学生领会感官阈值的经典定义即美国检验和材料学会关于阈值的定义, 还要让学生通过比较绝对感觉阈值和差别感官阈值来理解感觉的灵敏度, 在此基础上仍需进一步设置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做关于评价员筛选的实验, 包括对候选评价员感官功能和灵敏度的实验, 对候选评价员描述和表达感官反应能力的检验等。

由于食品感官评价这一专业领域知识体系已经相当完备, 实验方法也趋于成熟, 因此, 系统讲授和接受式学习仍是本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旨在让学生透彻地理解, “理解整体, 必先理解部分;理解部分, 必先理解整体”, 在解释学循环中深化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语言知识课程 篇10

一、知识技能目标缺失原因分析

(一) 对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理解的“失真”。

很多教师将“音乐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 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无教育效应, 可以不进行;将“不能片面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理解为可以忽视其必要性, 将“不要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为“不能进行训练, 不要记忆知识”;将“要重视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与过程”理解为只要方法与过程而无须要求结果;将批判传统教学在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的过于专业的高难度要求理解为不要对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进行要求;将批判“传统教材过于强调 (知识技能内容) 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理解为新教材中知识技能内容将不再遵循其自身的系统性、按由浅入深的梯度有序地显现, 教师可随意取舍。

(二) 对知识技能维度的教学内容解读模糊。

传统音乐教学大纲由于是学科本位的, 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知识与技能分为唱歌、欣赏、器乐、识谱、小学另加唱游, 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性原则提出很具体和详尽《分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师很容易抓住教学内容的程度和进度。新课标是从三个维度, 分四个领域 (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按三个学段来呈现教学内容的, 它走出学科本位、突出审美本位、强调情感态度、提出了过程方法、加强了文化联系, 鼓励了创造表现。广大教师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分学段的内容标准》出现不甚理解或理解含糊的现象。

例如合唱, 它是表现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 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 应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 逐步过渡多声部合唱。”很多教师会马上对“感受”敏感起来 (因为新课程就是提倡感受体验) , 即而会出现“是让学生感受而已, 而不能象旧的大纲提倡的注意声部的和谐均衡”的理解, 并且这种理解马上会在7-9年级“演唱”内容的表述中证实, “能自信地,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 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做出正确的反应。”新课标的确没有要求学生合唱要达到声部的和谐均衡。因此, 在组织合唱教学时, 教师不敢对多声部的声音做任何美感处理, 认为课标中没有注明就应当要极力回避。正因为这样的理解, 教师很迷惘说:“现在, 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教合唱了。”

(三) 看不见新教材内部隐含的知识的序。

传统音乐教材是按以知识序为基础来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单向线性运动的编写。多少年来, 教师们已习惯了这种可以看得见的知识点联结教材编写方式。而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等, 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标准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的渗透,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和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 知识的序与学生认知的序, 教学序以及主题单元共生于新教材当中, 既有单向线性的序, 又有双向呈跳跃、曲折形式的教学的序, 认知的序, 还有主题单元没有封闭, 横向辐射的放射状运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为例。一年级上册《音乐中的动物》通过小猫、小鸭、小鸡的叫声来感受音的长短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年级下册《音乐中的动物》用鲸鱼喷水图强化学习换气记号;三年级上册《金钥匙》用小男孩拍皮球的图片, 帮助学生学习顿音记号并掌握其短促、弹性的唱法;下册《可爱的家》通过火车来学习4/4拍的含义, 并通过小女孩的身势学习4/4拍的强羽规律。在这一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序进行中, 我们能发现这里即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借助图画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由易到难的认知序, 又有隐含在学生认知序当中的一条明晰的知识的序即“音的长短、节奏、记号、拍子、强弱规律”, 由于这条知识序隐含在学生认知序当中, 并且出现跳跃 (在不同学年) 以至于不易于察觉出来, 这是将学生认知序、知识序、教学序以及教材本身的序结合得比较好的例子。因此, 教师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序当中找到知识技能的序, 是教师们成为教材开发者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二、知识技能信念的重塑

引起知识技能目标缺失的现象有很多因素, 不仅是教师的问题, 但教师作为将课改精神、课程标准、教材价值转化为学生素养的实施者, 不得不承担起自我重塑知识技能信念的重任。只有客观、准确、理性认识知识、技能的必要性才能驱散心中的痛, 并排除由此产生的一切自我矛盾、自我怀疑、轻松上阵投入到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一) 坚定知识、技能是必需的信念

不同的学科知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学校教育, 必须要实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学转换——将学科体系的专门知识转换为教育体系的专门知识, 转换的结果便是课程知识, 它与原学科知识是有差别的, 最大的差别在于它考虑和依赖教育的特点, 使学科知识现象化、生活化、适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以利于学习者学习、理解和内化。这种转换本身并不消解学科知识本身的知识性质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音乐学科知识转换为音乐课程知识, 并通过教材形式具体反映出来, 并没有消除音乐学科的知识性质和它内在逻辑。新课程对旧课程的改革, 从知识角度来看, 就是改变旧课程知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将音乐学科知识不加转换直接带入课堂或转换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新课程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的科学化、合理化的转换。

在音乐学习中, 技能不是唯一的, 但没有技能的音乐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 技能性是音乐学科知识的特点之一, 我们不是摒弃技能, 新课程倡导的是如何使学科技能变为切实为学生能接受、能操作和运用的课程技能。新课程要改革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使学科知识更合理、更科学地转换为课程知识并使知识与审美的、情感态度的过程与方式形式统一。

(二) 知识技能不等于“知识技能化”

“知识技能化”是指以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普遍音乐教育将知识技能的范围、高度、难度, 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音乐教育来实施开展的一种现象的统称。可是当前普遍音乐教育最遭批评的一个关键词, 但是知识技能并不等于“知识技能化”。要弄清这个问题, 还得从知识的专业化与专门化谈起。

通常来说, 学科知识是以特定对象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专门的知识 (领域) , 它即是专门的, 也是专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这时是相关并一致的。专业知识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具有精深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 (体系) ;而专门知识, 是以事类为分野, 通常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并为某种具体目的服务的特定的知识领域。我们认为, 音乐课程是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背景并服务于音乐教育的专门知识。专门知识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种是专门化形式, 对应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课程, 另一种是非专门化形式对应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课程即普遍音乐教育的课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这两种课程都是专业音乐知识, 归属音乐学科知识的范畴。它们是两类学科课程, 但都是同一种学科知识, 根本的区别在于课程知识的索取范围, 组织结构和处理方式的不同。换句话说, 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学科知识上的专业化 (知识、技能等) 区别, 而是专门化区别 (范围、程度、指向等) 由此可见, 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专业知识, 只有当这种专业知识超越非专门化形式, 向专门化形式倾向的时候, 才能被称为“知识技能化”。这个尺度只能是在专门化区别 (范围、程度、指向等) 中寻找, 而不能拿知识技能本身来度量。因此, 知识技能是不够与“知识技能化”划等号的。除此以外, 既然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专业知识, 那么, 它不可能以非本学科知识为其主要知识, 也不可能以学科常识和非专业知识为主导知识,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一些专家批评现在的音乐课堂成为语言、美术、文化常识大拼盘, 而没有音乐本身学科性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坚定音乐教育不能走向知识技能化的极端, 但如果抽掉这些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即便是活跃的课堂, 师生互动, 愉悦的过程和方式, 但学生因没有对音乐形式综合认识经验, 很难达到通过音乐以至“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总之, 知识、技能在音乐教育中是必需的, 知识技能并不等于知识技能化。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J) , 《课程·教材·教法》2005.5。

[2]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楚廷, 《教学论纲》 (M) , 音乐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商业地产资本管理下一篇:事件的几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