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

2024-08-12

信息管理系统(精选十篇)

信息管理系统 篇1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它在本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 目的是为本门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MIS与CS (Computer Science) 相混淆

MIS与CS是两个不同的学科, 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少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分不清两者的差别, 常将两者混淆在一起。对于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学生, 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 课程只不过是讨论如何设计简单的管理方面的软件或系统而已, 忽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管理特征, 掩盖了课程教学的难点。而对于偏重于管理思想的学生而言,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管理的思想、理论让计算机去执行与实施, 至于计算机采用何种技术、如何实现则不用关心, 那些事情由计算机应用人员来处理, 对课程的特征和性质没有足够的认识。上述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MIS与CS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差别。文献[1]对MIS与CS的本质差别以一个小案例进行解释, 并给出了MIS的重要本质, 即MIS主要是CS及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1], 文献[2]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2]。

2.教学侧重点不相同导致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国内院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性质定位不同, 导致将该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 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综合类大学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 课程教学既注重管理思想、理论, 也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 并能将两者融合起来, 同时设有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另一类院校 (工科院校) 则将该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系, 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 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 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第三类院校则是将该专业放在经济学院或人文学院, 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情报学知识, 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 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虽然有观点认为“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有所侧重, 如偏工、偏商、偏管等”, 但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应以基础为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应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理论相结合, 既要偏工又要偏管。课程教学侧重点不同导致学生就业时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 管理知识不如管理类专业学生, 又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 丢失自身优势, 就业艰难。而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却苦于找不到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3.管理思想、理论不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管理思想和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核心。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目前, 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源于教授计算机类课程或管理类课程的教师,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中很难做到将管理思想、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而学生则认为没有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 教师、学生都不满意。在地方院校这一问题十分突出, 缺乏MIS学科出身的专业教师, 是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4.缺乏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展比较困难

实验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 多数教师主要是先开设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 然后再开设计算机技术类实验 (如数据库使用、ASP使用等) , 最后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从实验难易程度和循序渐进的角度看, 似乎比较合理, 但多数学生则感觉到, 实验与实验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前一个实验是关于商品销售系统的演示, 后一个实验则是商品库存系统的验证, 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则是关于商品业务管理系统, 实验对象的业务处理过程学生并不熟悉, 实验是零散的, 不能结合学生实际,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其次, 重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等基础性实验, 忽视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基础性实验上, 但学生只能勉强进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实验效果不理想, 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是培养计算机程序员, 也不是培养像MBA、EMBA那样的企业战略管理者, 而应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 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专门人才[3]。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 具备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 把管理思想、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具有分析、设计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组织中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管理问题, 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 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并将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1.基本知识的讲授

在讲授管理理论知识时, 结合计算机系统讲授如何来实施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及如何在计算机上能更好地体现, 让枯燥的管理知识变得生动。在讲授计算机知识时, 结合管理的特征, 讲授计算机如何接受管理思想, 什么技术适合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等, 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

案例是认识事物和规律的最好方式, 通过案例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解释,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学生对业务流程比较熟悉, 对案例对象比较了解的案例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经常使用、最为熟悉的教务管理学生子系统作为案例, 并让学生对系统进行分组讨论, 由每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作出分析和说明,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选派一位代表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综述, 最后由教师就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不正确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给予纠正和补充, 并引导学生对那些可以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遵行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文献[4]给出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以此为蓝本, 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改进, 构建了演示型实验→案例型实验→技术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内容。首先在实验内容上, 选择与学生课外研究、调查、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关的实验内容;其次是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良好的衔接与过渡, 并保证它们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根据以上原则, 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

①演示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子、系统实施后效果如何等。因此, 我们选取结构清晰完整、功能明确、业务流程简单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我校为测评学生综合能力而自主设计的一个管理系统) 为演示对象, 同时也加入一些上几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作为演示型实验的教学内容。

②案例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从开始状态到完成状态的整个设计过程, 使学生对信息系统整个演变过程和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使理论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具体。为此, 我们以上几届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 (系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系级学生宿舍卫生检查系统等) 为案例来进行教学。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案例教学能让他们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信息系统的演变过程。

③验证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系统初期设计目标和思路与最终系统实际效果的一种对应关系。实验内容是以我校自主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子系统为对象, 这样学生能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两者的映射关系, 使学生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避免出现预期设计目标过高, 而实际效果不理想, 从而产生沮丧心理, 失去学习的兴趣。

④技术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对某些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技术型实验带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我们主要开设两个实验:一是数据库构建, 让学生学会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成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二是Web数据库的使用, 主要介绍ASP技术,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数据技术。

⑤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参与一个完整的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课程设计中, 采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实验”教学模式, 题目由教师指定, 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5~6人, 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由组内学生自己组织协调。组长由教师指定, 同时肩负协调与统筹工作, 每个成员既独立完成各自任务, 又相互配合, 出谋划策。设计中要求体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所有环节, 每一环节结束, 教师都要进行检查, 并给出修改、完善意见。设计完成后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以实验报告的格式, 规范由教师制定) ,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主要陈述人, 其余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同学可任意提问。答辩组成人员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行选派出来的4位同学共同担任, 评分标准由教师统一制定。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 既让学生掌握了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 也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由笔试和实验组成, 其中笔试占70%, 实验占30%, 考核内容单一, 方式简单, 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对知识死记硬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将会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真实水平, 更能体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通过不断的尝试, 我们制定的综合考核办法是:平时表现 (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占10%, 案例分析、讨论占15%, 基础实验 (演示型、案例型、验证型、技术型) 占15%, 课程设计占20%, 笔试占40%。实践证明, 这样的考核方式受到学生欢迎, 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结束语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课程改革中应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 结合当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的需求与变化,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体系, 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为支撑, 突出实践环节, 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信息管理人才。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的特点,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 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W Huang, K K Wei, R Watson.管理信息系统[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介[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6]:85-91.

[2]黄梯云, 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10]:95-97.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填写规范 篇2

一、机构信息集

(一)信息项

机构编码、机构名称、机构简称、所在政区、隶属关系、机构类别、机构级别、正职领导职数、副职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行政编制数、事业编制(参公)、事业编制(非参公)、工勤编制数、其他编制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时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文号。

(二)填写要求

1.“机构编码”指法人单位、内设机构、机构分组的编码,具有唯一性。详细编码规则见《全国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机构编码规范》。

2.“机构名称”栏填写单位的全称。3.“机构简称”栏填写单位的规范简称。

4.“所在政区”指该单位所在的(或注册地所在的)当前国家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5.“隶属关系”指该单位按国家行政分级管理的系统隶属层次,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6.“机构类别”栏填写该单位按性质划分的类别,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7.“机构级别”栏填写该单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级别,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参加工作时间、健康状况、熟悉专业有何特长、身份证号、管理类别、人员类别、编制类型、现职务层次、任现职务层次时间、现职级、任现职级时间、公务员登记时间。

(二)填写要求

1.“姓名”(包括少数民族译名)栏填写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干部人事档案中审核认定的、正在使用的姓名全称。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录入时,姓名为两字的中间不加空格。

2.“性别”栏填写男或女。

3.“出生年月”栏填写干部人事档案中记载并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出生年月。可录入6位或者8位数(年份为4位数,月份为2位数,日为2位数,如198303或19830301)。

4.“民族”栏填写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族全称,可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5.“籍贯”栏填写祖籍(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所在地,可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6.“出生地”栏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可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

7.“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①单个党派:如是中共党员,则在政治面貌中选择中共党员(如为预备党员则选择预备党员),同时填写入党时间;如是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或群众,则在政治面貌中选择相应选项,入党时间

14.“编制类型”栏填写该人员所登记的编制类型。15.“现职务层次”栏根据所任职务层次,选择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的现任职务层次。如“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等,其中“其他”指已免职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16.“任现职务层次时间”栏填写担任该“职务层次”的起始时间。

17.“现职级”栏填写本人所任公务员职级层次类别。(职级层次为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后所任职级,与职务层次不同)

18.“任现职级时间”是指担任该“职级层次”的起始时间。19.“公务员登记时间”栏填写进行公务员登记的具体时间,以公务员登记表上的时间为准。多次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以最近一次登记为准。由于公务员登记是在公务员法实施之后,因此公务员登记时间不可能早于2006年。

三、专业技术职务信息集

(一)信息项

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资格代码、专业技术资格名称、获得资格日期、取得资格途径、评委会或考试名称。

(二)填写要求

“专业技术职务”栏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1.“专业技术资格代码”该干部取得的由专业技术职务任

“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4.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学历。“毕业院校”填写要按照毕业证书规范填写,如:“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甘肃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等。

5.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填写“大学普通班”学历。

6.接受学历教育“结业”或“肄业”的,应予注明,如:大学结业、研究生肄业等。

7.“学位”栏填写要具体,不能只填写“学士”、“硕士”等,应填写准确的学位信息,如:“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等。

8.获得学历但没有学位的或以同等学力攻读并获得学位的,按获得的学历或学位如实填写。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这两种情况,且分别为其最高学历、学位,则这两种情况均填写。如,通过在职学习,先获得研究生学历(没有学位),后又以同等学力攻读学位,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则在“在职教育”栏中填写“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相对应地要将两个毕业院校、系及专业填入。

①全日制学历:此类为必填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学

不填写临时机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职务。“全称、简称”自动生成,如与现实情况不同,可单击此处修改。

2.“统计关系所在单位”栏从系统产生的机构树中选择该人员人事关系所在的单位,只能选择法人单位,不能选择内设机构。

3.“基层工作经历”指在县、乡党政机关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的工作经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在地(市)直属机关的工作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满2年以上的,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后面的方框内打“√”。

4.“任职机构、任职机构名称”栏填写所任职务相对应的工作机构及工作机构部门,两者为代码和显示名称的关系。任职机构须在机构树中选择,选择后自动填写的任职机构名称可以改动。如担任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则任职机构选择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如担任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征集研究二处处长,则任职机构选择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下面的征集研究二处。

5.“职务名称”栏填写该人员担任的具体职务,职务名称须规范,担任多个不同职务时,应分别录入多条职务,不可合并。机构树中没有的单位,请选择“其他单位”并在下一栏手工录入单位名称。

6.“任职状态”,在任:现任职务选择在任;已免:曾任职务(历史职务)选择已免。

权限择优任用的公务员;③组织选拔,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的,有别于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委托相关机构遴选方式,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法和程序进行的选拔方式;④选任,指按照有关法定程序或章程,选举产生领导干部的任用方式,比如县长、市长、省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⑤聘任,指根据岗位需求,经组织、人事部门聘用工作人员的方式。

12.“破格提拔”指未达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提拔的,或越级晋升的。

13.“任职时间”栏填写由具有法定管理权限的机关签发的文件确定的任职日期或由会议决定任职的日期。党内职务,以各级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的任职时间为准;行政职务(或人大、政协及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以行政任职或有关会议通过、选举的时间为准。

14.“任职文号”栏填写由具有法定管理权限的机关签发的有关任职通知、会议决定、命令或公告任职的文件编号及有关会议的名称与届次。党内职务填写党委下文的文号,行政职务填写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等下文的文号。

15.“集体内排序”指对本单位(机构)班子(领导)成员进行手动排序。

六、简历信息集

(一)信息项 简历内容。

例如:

七、奖惩信息集

(一)信息项

奖惩综述、文字描述、奖惩名称代码、奖惩名称、受奖惩时职务层次、批准机关级别、批准机关性质、批准机关、批准日期、奖惩撤销时间。

(二)填写要求

“奖惩综述”栏填写重要的奖励或受处分的情况。奖惩信息要填写完整,奖惩名称列表中没有的项目可手工录入。

1.“奖惩名称代码”指干部受到的某类奖励及荣誉称号的代码或某类惩戒的代码。(可在软件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2.“奖惩名称”指干部所受奖惩的具体名称。

调查尚未结案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受政绩处分期间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不进行考核,可选“病、事假累计超过年度考核半年不进行考核”、“其他”。

九、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信息集

(一)信息项

称谓、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

(二)填写要求

“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主要填写干部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亲属中现任或曾担任过有关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及重要的海外关系也要如实填写,已去世、已退休、已离休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不能为空,没有工作单位及职务的家庭成员应填写×××省×××县×××乡×××村村民或×××省×××县×××街道×××社区居民。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探讨 篇3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软信息 硬信息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是根据组织高层管理者的需要,向其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组织内外重要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企业的战略策略,并对企业进行组织、计划、管理和控制。EIS正是辅助高层管理者决策,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的,因此,准确把握高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对研究、设计、开发EIS至关重要。

一、硬信息与软信息

EIS所需信息由硬信息和软信息两大类构成。硬信息通过组织的计划、数据处理等得到,是正式的、确实的、一定的、明了的。如:增长率、采购量、投资额等;软信息不能用准确的硬指标来表示,是非正式的、模糊的、推断的、知觉的。如:分析报告、业绩评估、前景预测等。

软信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容易被忽视,其实这类信息对高层经理决策的影响相当大。在EIS系统中是否具有软信息的服务功能是EIS开发成功的关键,因此,EIS必须具备软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浏览等功能。

二、软、硬信息的特点

1.信息来源:硬信息确定,软信息不定。硬信息一般已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如销售计划、财务报表等;软信息一般是非计算机存储的,常来自于人和各种传媒。如行情分析、对竞争对手策略的猜测等。

2.表现形式:硬信息规范,软信息随意。硬信息有明确的规定格式,按照一定规则事先设计好的。如公司损益表、销售表等;软信息不是预先设定好的,没有统一、明确的格式和结构。如意见、想法、传闻等。

3.信息精确度:硬信息精确,软信息模糊。硬信息具事实性、客观性、精确性,可用相应衡量标准来判定。如企业的季度税务报表通过相应财务规则计算得出,反映纳税状况。软信息与信息提供者的主、客观背景相关,包含信息提供者的价值判断、偏好、主观概念等因素,信息正确性无法用客观标准判别,需信息接受者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判断。如对于股票大盘走势,不同的投资机构可能给出不同的预期,其准确性难以量化。

4.产生时间:硬信息定期产生,软信息随机产生。硬信息具有规律性、周期性,信息产生可预知,具有必然性。如日生产量。软信息产生于特定情况下,不经常发生、不可预知,具有偶然性。如对工作环境的意见。

5.生命周期:硬信息长,软信息短。硬信息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可用数据加以表示,并借助于介质长期存储。如月生产报表;软信息因具有瞬时性,故生命周期较短。如从对政策、新闻等的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对决策的支持具有瞬时性,判断失误将导致机会的错过。

6.适应趋势:硬信息偏历史,软信息重未来。硬信息描述已发生的事件,从历史数据中获得,仅适用于过去。如年销售报表;软信息蕴涵了信息提供者对当前或未来事件的看法,偏重对未来的估计。如根据已销售情况和当前市场状况预测未来销售情况。

三、软、硬信息的联系

软、硬信息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其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软信息来源于硬信息。虽然软信息是信息提供者的主管判断,但这种判断建立在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而离开事实数据得出的信息显然是不具说服力的。如:对房价涨势的预期,正是在供求、政策、物价等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其次,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倘若将信息看作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左端是不含任何主观因素的硬信息,从左向右客观因素逐渐减少,主观因素逐渐增多,到了右端则完全是主观判断的软信息,于是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如:从左至右的信息分别是财务报表、调查报告、企业计划、行业预测、员工想法,可见越向右客观因素就越少一些,主观因素就越多一些。而有时在软信息中也包含有客观事实的成分,如在公司的销售业绩报告中,即有销售数据报表,又有销售人员的分析评价,则这样的信息就是一个软、硬信息共存的信息。

四、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价值

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往往多样且无连贯性,每天要处理许多诸如谈判、会议、接受汇报等事务,处理的问题可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工作活动多无序不可预测的,呈现出非结构化特征和较高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一个具有良好直觉和判断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常常利用软信息来支配其行动,其多数决策都是依靠软信息,而软信息在高层管理者决策中的重要价值也已被管理学界的众多学者们和EIS领域的研究者们所认同。Mintzberg认为,高层管理者更加重视软信息,其大量信息输入的是软的及猜测性的,如对某人的印象、感觉、闲聊及传闻等。而Watson认为,软信息的价值在于它能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兼备事实数据和主观价值判断内容的信息,供高层管理者正确判断过去已发生、现在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恰是高层管理者所必须而硬信息无法替代的。

高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参加會议、阅读、通电话和组织内外部人员交往等。从而获得与组织内部运营、主意、设想或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政策变化、市场预测等有关的软信息,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价值。

五、结束语

高层管理者处于整个组织的战略规划层,拥有特定的权利和地位,对组织的重大决策具有影响力,是整个组织的最高决策层,其工作至关重要,决定着组织的命运。因此,在EIS的信息需求分析过程中,除对高层管理者硬信息需求的分析,更需了解其对软信息的需求,这样的EIS才能提供高层管理者对信息需求的真正支持。

参考文献:

信息管理系统 篇4

1 医院信息系统 (HIS) 存在的现状、弊端及发展方向

1.1 HIS存在的现状

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涵盖门诊、住院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技以及病房的医嘱管理系统, 与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及会计报表核算是各自分开的三大部分, 这三部分各自运行, 给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1.2 HIS存在的弊端

由于三大系统之间互不相连,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不能够达到对患者检查治疗数据共享的信息化要求, 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优越性。面对现状急需对医院各部门财务、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共享, 提高信息资源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对科室的绩效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2]。

1.3 发展方向

1.3.1 成熟的HIS应是适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应结合考虑到现阶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医疗信息系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院是豫西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一家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 面对的住院患者相对较多, 这就要求医院使用的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应能够准确及时地处理新农合、医保以及自费结账等的不同需求, 要求快速、便捷、准确地为出院患者做出院结算工作[3]。

1.3.2 支持医院医疗、医技科室的日常事务处理, 同时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客观的数字决策依据;为医师技术交流提供方便渠道, 支持医护工作者临床业务, 处理患者的临床医疗信息, 辅助诊疗;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医院整体效率。

1.3.3 实现患者信息全院流通, 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 实现计算机划价、收费、发药、对药和对药品价格的动态管理, 实现对病床的网络化管理, 动态考察医院临床各科室的工作业绩, 对患者费用管理增加透明度, 设置公用联网查询设备, 解决患者查费难的问题, 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清清楚楚消费。从而也使医院的各个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 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对医院的信息加以综合利用[4]。

2 改进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医院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医院的规模、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核算方法等设计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2 成本核算原则

计算机系统建设应当能够起到降低成本, 纠正偏差的作用,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医院可以对关键因素进行信息系统改。

3 医院信息管理的总体要求

3.1 应建立一个涵盖会计核算、物资管理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工资奖金核算和资产设备管理、科研经费等内容的信息管理模块, 形成医院财务和管理数据共享、同步操作的信息系统, 各个系统既可以单独工作, 又相互牵制。

3.2 在整个信息化系统中, 应以会计核算模块为核心进行系统化建设。同时要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网络运营高度安全性。

3.3 借助于网络建设, 医院可以建立一个“查询平台”, 方便医院职工查询工资、科研经费、奖金分配以及科室基金等内容。

3.4 HIS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的衔接控制:

3.4.1 会计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中的数据核算的起至时间应与HIS相一致。在现实工作中, 基本上全是先采购后付款的情况, 由于收到药品等库存物资时票据未及时交由会计核算人员作账处理, 可能会使月度报表、季度报表以致年终报表不能真实的反映医院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造成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的数据不符[5]。

3.4.2 按月核算对门诊收入与HIS门诊收入统计, 加强对门诊退费的管理;按月核算对住院预交金总账科目与当月银行缴款单的汇总数的统计对比, 防止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及时发现错误, 及时更正。

3.4.3 按月核对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住院收入总额与HIS住院收入汇总数。及时核对并分析医院各个病区的住院收入的变动情况, 分析科室收入、支出变动原因, 结合医院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科室的成本核算, 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3.4.4 在汇总数据时, 不仅需要对会计核算、工资奖金、全面预算方面的汇总, 还需要与HIS、人事方面的软件科研软件等相关数据模块的对接。从医疗耗材、医用药品的使用部门, 到财务的成本核算和最后的款项支付, 通过多个部门的信息汇总形成了医院的资产信息管理模块[6]。

3.4.5 医院在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时, 应合理授权, 避免授权不当。建立访问安全制度, 操作权限、信息的使用、信息的管理都应当有明确规定;信息系统流程应当规范, 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管理、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应当完善。

4 信息系统的实施

4.1 加强医院内部控制, 提升服务决策水平

加强医院内部控制, 合理赋予操作员权限, 可以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进行监控和反馈, 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责任不明造成或监控缺失造成的各种损失, 有效的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 确保医院经济工作的运行安全。

4.2 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

根据医院的财务管理要求, 首先对医院各科室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整合, 认真分析科室绩效, 提高医护工作者的热情和工作技能, 完善科室内部分工协作, 加强了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 实现对科室的绩效考评工作, 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在科室收入的分配方面实施绩校考评制度, 运用平衡计分卡, 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对科室收入进行二次明细化分配, 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环境, 达到医院内部经济[7]。

5 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控制

5.1 医院应当加强对系统数据的定期备份制度, 明确备份范围备份频度备份方法备份责任人备份存放地点备份有效性的检查等内容,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程度等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采用相应的制度和技术手段, 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5.2 信息系统在使用前应当完成整体测试和用户测试, 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信息系统原设计功能未正常实现时, 医院应当指定相关人员负责详细记录, 并及时报告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系统程序修正和软件参数的调整, 以实现设计功能。医院应当积极采用预防措施, 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行[8]。

综上所述, 应建立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评估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共享功能, 利用系统中实时记账的功能, 及时准确的收集财务信息, 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经济业务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避免财务管理部门的被动局面。另外应对信息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全过程进行评估, 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报告, 及时维护, 保证其正常运行。

摘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力新, 王钢辉.关于利用HIS系统进行收费稽核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11) :64-65.

[2]曹亚娜.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9 (10) :69-70.

[3]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4]《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5]周珠芳, 王艳.门诊预存款模式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设计[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10) :91-92.

[6]吴汝明, 刘继霞, 辛小霞.医院信息系统 (HIS) 设计新理念[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39 (2) :195-199.

[7]张哲冰, 李永昊.大型HIS应用系统实现中的技术选择[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4, 12:24-2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历 篇5

职位名称:统计 ; 客服/咨询 ; 行政办公 工作地区:洛阳 ; 待遇要求: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河南中和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7月 - 3月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装潢
担任职位: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员
工作描述:公司进出库材料的`票据录入 ,本文信息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dxs.收集保管以及材料成本核算,结算,月底各种报表的制作。
离职原因:发展空间不大
所在公司:洛阳三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西工业务部
时间范围:12月 - 204月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经理助理
工作描述:经理助理和办公室接待
离职原因:返校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发展方向:统计

咨询经理

行政经理/主管/办公室主任

其他要求:1.公司的培训制度

2.公司是否提供住宿

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对网络的普及,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企业的内部信息也逐渐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更加有效。电子商务对企业信息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信息管理理念、信息战略的影响,对物流配送的影响,对信息组织与处理的影响。本文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一、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个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是随着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可以在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人机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MIS系统不仅广泛地应用了信息技术,还深入地融入了数学方法、现代管理理论和系统方法,其内容与作用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电子商务系统即企业网上营销系统,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以企业数据信息作为支撑的电子营销系统。

信息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对它的有效利用程度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当前运行的企业管理系统大部分侧重于企业内部各个应用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由于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孤岛,数据和应用集成困难,不能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更不能应用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出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延伸和发展,反过来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是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内部与外部信息系统的结合才构成现代企业完整的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进程中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集成企业内部资源信息和应用电子商务Internet提供的企业环境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企业产品、资源、服务经营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由内部管理转化为外部经营。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工作分配和业务分配的基础,对优化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整体业务水平起极大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在Internet平台上运行,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不间断地发布交易信息并获取交易信息。利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容量、高速度收集用户的消费习惯、趋向等信息,挖掘潜在需求,和宣传广告配合,创造引导新需求;调节企业经营和宣传,利用反馈信息重组电子商务系统各应用的设计

二、对企业信息管理理念、信息战略的影响

对企业信息管理理念、信息战略的影响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理念是:围绕着物流,组织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使得关于计划和控制物流的信息流顺畅而迅速地流动,从而产生效益。信息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信息资源的一致性、统一性,在企业内部交流信息,使企业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传播。技术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平衡,企业的外部信息将成为企业信息的主流。互联网公司的诞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直销模式的兴起也证明了将企业作为一个“信息过滤系统”,将比原有的现代企业系统更能有效地实现需求分析,达到顾客满意。企业信息管理理念发生了变化:信息管理不再仅仅是为“物流”服务,而更多的是为信息本身。未来的企业将是为管理信息而存在,为管理信息而发展。

三、对物流配送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

目前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化发展趋势是物流与采购一体化。通过开发并营运大型B2B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集成各项信息技术,提供完善的商品展示和电子交易功能;通过综合物流配送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交易结算系统,标准认证体系,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仓库管理服务、资金交易结算服务、认证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建立大型完善的物流与采购一体化信息平台,是物流业与商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对信息组织与处理的影响

企业信息管理是离不开数据库的,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核心,企业大量的信息都需要数据库进行存储和应用。其实分散的信息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集中的信息才能成为企业的有用资源。现代企业的发展对分散式和集中式的信息组织和处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商务的时代,企业信息组织和处理的主导方式已经变为分布式的信息组织和处理方式。信息组织和处理的关键将是如何组织和处理好企业的外部信息和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同一企业不同部分之间的信息。对于这种信息的组织和处理,分布式的信息组织和处理方式是最优的选择.。

五、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未来充满希望,如何利用好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营收;如何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更好的结合起来,获取更大的收益,是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加倍重视的课题。相信随着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高维.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1) .

[2] 向阳,吴美香,杨德礼.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组织信息管理的影响[J].管理科学, 2004, (03) .

[3] 郑絮.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模式与策略研究[D]. 吉林大学,2009,(08).

[4] 黄涛,孙晓玲. 现代企业中的信息管理[J].情报科学, 2006,(12) .

[5] 邱霞. 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04 .

信息管理系统 篇7

1 信管专业情况简介

对于本校的信管专业来说,她是一个新专业,在2004年由原来的图书馆根据发展与教学需要设立的专业。2006年学校进行专业改革与调整后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增设的新型复合型专业。它由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课程体系交叉渗透形成。目前,已招收8届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计算机系领导和信管教研室教师不断探索,积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信管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课程体系,信管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信息管理和网络信息系统。其中信息管理方向主要包括信息管理、企业数据分析、信息分析与预测、会计、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图书情报、ERP、网络营销等内容;网络信息系统方向主要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即程序开发工作。对计算机系的信管专业教师来说比较擅长网络信息系统方向,而信息管理方向中的许多领域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这就要求信管专业的培养人才模式应该保持IT应用、开发的优势,同时要求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着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信管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是培育具备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IT应用技能的信息系统开发专业人才和对信息管理某个专业方向有深入研究的新型信息管理人才。

信息系统开发专业人才是指学生在具备管理学基础、运筹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信息组织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再把重点放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上。在这些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开发人才和计算机专业的信息系统开发人才将会有许多显著的区别,比如前者可以有意识地在软件中加入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许多带有信管专业特色的功能模块,从而使开发出来的软件功能强大、综合性更强。

某个专业方向有深入研究的新型信息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编程技术等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的并在某个信息管理方向有较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人才。如在图书情报、统计学、ERP、会计等方向中具备一个或多个方向深入的研究能力的人才。

由于转专业建设时间短,该专业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定位不太明确、课程体系紊乱混杂、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人才培养特色不合乎社会的需要、师资力量较弱等。

3 特色培育的思路和方法

3.1 对内不断寻求自身原因

1)深刻剖析本学院信管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构成、实践经验等情况,鼓励教师进修相关课程或提升自己的学历[3];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认证,如:会计师、调查分析师、企业信息管理师、数据库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关的资格条件和信管专业鲜明的研究方向,他们才能引导学生较早地进入职业化之路;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某个方向的特色培育。

2)重视实践环节。教师在课堂教的再好也是纸上谈兵,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一些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深入到企业中工作来实现[4]。作为计算机系的信管专业学生就要发挥IT技术运用方面的能力,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增大实验课时,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的使用,并能用软件解决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和水平,这样也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在每年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中鼓励学生申报一些信息管理类方向性较强的题目,在完成科研项目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某方向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调整课程设计环节的内容。现在信管专业的课程设计90%是做系统,进行程序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学院重视学生程序开发能力而忽略信息管理能力的现象,因此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若干信息管理的课题,如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实证分析、企业信息化架构设计、信息分析与预测、电子商务、ERP等内容,从而促使信管专业的两个方向互相促进、均衡发展。

4)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学生进入大三之后,让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固定指导2名左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时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定期按照某个研究方向指导,这样假以时日学生将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以点带面将会对周围的同学起到好的影响作用,有可能为周围同学奠定一个研究方向。随着学生在某个方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的学生在将来应聘信息管理的某个子方向岗位时,他将有能力同这个子方向的相应专业学生竞争,而不会处于现在的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的窘地。

5)调整本科生培养计划的结构。针对本校信管专业学生的特点,不断研究课程体系,调整某些课程的开课学期,同时对信管专业分方向的工作也应该提前进行。如一些重要的程序开发课程(如网络数据库编程技术、Java程序设计等)可以提前开设,这样可以使学生较早地进行程序设计工作中去,激发他们的程序开发的激情。

6)应该加大对信管专业投资的力度。本学院对信管专业投资的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许多相关软件绝大多数都是在网上下载的,而不是正版软件,这就或多或少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和学生技能的培训。如用友管理软件、SPSS统计软件、PowerBuilder等软件就属于这种情况。

3.2 对外不断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1)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信管专业学生的大部分实践活动是在校内完成的,这样培育的学生与社会的真正需求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积极同企事业单位相互交流,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可以采用“3+1”的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5]。“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完成3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第 4 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集中进行专业实训,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建立有效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毕业生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学校可以通过毕业生了解到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及信管毕业生就业领域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时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这就需要本教研室及时对每一届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就业领域方向、薪金情况和当年人才市场对信管专业毕业生需求等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从而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这个工作目前本学院正在着手进行。

3)要加强同兄弟专业和院系的相互交流。本专业的许多课程同本校管理系、经贸系有重叠现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机会却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信管专业的发展。因此建议相关院系领导应发挥桥梁作用,使具有共同课程或特点的不同专业教师定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才能促使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提高。

4)根据目前社会热点行业,及时增加选修课,从而及时地满足社会上新兴行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如目前社会物流业、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可以在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相应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培养。

4 结语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方向应该同时发展,只发展一个方向而忽视另一个方向的思想是不正确的,是不符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的。在坚持两个方向共同发展的前提下还要不断从自身寻求原因,不断解决自身问题;同时要加强同企业交流、协作,及时取得各种外部信息并对培养计划做部分调整,这样才能促使自己的专业特色培育体系的建立。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划分两个方向:信息管理和网络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方向主要任务是在信息管理课程体系中要针对某个或某几个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网络信息系统方向主要是进行信息系统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针对陕西理工学院的信管专业提出了若干特色培育人才的思路和措施,如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和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导师制度,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孙金凤.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3):33-35.

[2]李雪.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0(6):17-18.

[3]陈秀明,胡贤德,吴炜炜,等.信管特色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5):22-24.

[4]孙建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阶段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2):27-29.

信息管理系统 篇8

空间数据也称图形数据, 是指目标的位置信息数据、拓扑关系等。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统分析加工的对象, 是GIS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一般情况下, 空间数据可通过下面的途径取得:

1) 数字测图;

2) 地形图屏幕扫描数字化;

3) 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各种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4) 用GPS来获得接收点的空间坐标数据等。

信息光缆地理空间数据是项目组成员通过使用手机GPS工具, 历时四个月时间实地采集完成。共采集光缆线杆地理信息1751个 (精度高达正负3米) , 采集照片84张。

为做好项目的基础数据库建设, 项目组规范统一的数据采集方式, 并在专用的电脑上进行数据处理, 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防止企业敏感数据非法外泄。

二、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以图形数据的图层为依附, 在Arc Map中, 利用SHP文件自带的数据库文件存储, 主要以地物基本信息为主, 包括名称, 编码, 长度, 面积, 照片等。使用SHP文件中自带的属性数据库, 只能够对地物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 起到方便查询的索引功能, 如:得到信息光缆线杆的名称, 便可根据此名称对存储在Oracle中丰富的信息进行查询, 并能够进行图形和属性的联动。属性数据的录入主要以手工输入为主, 照片数据使用数码相机实地拍摄而来, 记录信息光缆线杆的外观特征和光缆走势。

我厂信息光缆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属性数据组织分为三大类, 即信息光缆属性数据、信息光缆日常维护数据和核心交换机基础数据。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

1) 首先在网上找到大庆市的矢量地图, 矢量数据分为5个图层, 分别为光缆线路、主干线杆、单位、底图和矿区边界。点图层包括:单位、主干线杆;线图层包括:光缆线路;区图层包括:矿区边界。

2) 然后给矢量化图形赋属性, 给各要素图层添加名称等字段。

3) 将建立好的空间地理数据文件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 (Arc SDE) 建立地理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存储的关系数据库用的是Oracle数据库, 建立的数据库用户为SDE。此处通过Arc Catalog建立起Arc SDE与Oracle数据库的连接, 然后将建立的地理数据图层导入到Oracle关系数据库中, 并以此建立起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关联关系。

四、属性数据库设计

现在流行的数据库工具主要包括SQLServer, Oracle, DB2, Access等, 本项目使用的数据库是Oracle 11g。

根据功能的需求, 这里建立的数据库包括信息光缆日常维护表 (XXGL_RCWH) 、核心交换机表 (XXGL_H X J H J) 、信息光缆属性表 (X X G L_S X) 、用户表 (XXGL_USER) 。在地图查询的时候可以通过输入或选择属性数据能够查询到其对应的地理数据, 并且能够在地图上高亮显示。

地理信息图就是利用Arc GIS Desktop建立的电子地图, 它是该系统的基础和前提。Arc Map是Arc GIS Desktop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 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 包括制图、地图分析和编辑。Arc Map提供两种类型的地图视图:地理数据视图和地图布局视图。在地理数据视图中, 你能对地理图层进行符号化显示、分析和编辑GIS数据集。在地图布局窗口中, 可以处理地图的页面, 包括地理数据视图和其他地图元素, 比如比例尺, 图例, 指北针和参照地图等。

图形数据进行分层管理存储之后, 由于采用手工数字化, 没有统一的坐标系统, 需要在Arc Map中对其进行投影和校正。投影采用西安80地理坐标系, 校正参考的控制点坐标主要来自于百度地图上相应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校正后的数据可正确的显示当前鼠标所处的经纬度。

本系统由于进行了系统用户权限设定, 所以系统做了用户的管理功能, 如果有用户申请注册, 系统会自动在管理模块中显示用户申请注册信息, 系统管理员可以进入系统对注册用户进行确认, 只有确认后申请用户注册才算成功, 本模块也可以进行用户的密码修改和权限管理。

五、结论

系统遵循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的思想, 以Arc GIS、VS.net和Silverlight为开发工具, 以Oracle为底层数据管理工具, 完成了对厂信息光缆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容纳了丰富的信息光缆相关信息, 实现了信息光缆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交互查询, 核心交换机、信息光缆日常维护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通过地图直观展示了信息光缆线路情况, 实现了信息光缆科学、动态、高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运行以来, 提高了厂信息光缆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瑞娟.电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电子科技, 1998 (09) .

信息管理系统 篇9

信息安全仍然是企业信息化推进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调查,各类管理信息系统造成的泄密(主要设计商业机密)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各类电子商务系统的接入导致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处在风口浪尖,各类入侵、攻击等日趋增加。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信息安全,但这仅仅通过预防威胁,而不是通过主动打击此类威胁的解决方案。企业往往需要从成本—收益角度来讲,按照施加的成本效益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许多模型倾向于省略定性或非金融的标准,但这种方法在信息安全层面有效性较差。

信息安全管理者的任务包含安全规划、政策制定、人员配备、风险管理、安全技术选择、威胁评估、对策实施、性能监控和设备修理。信息安全管理者可以选择不同策略来对抗各种各样的威胁,包括检测、威慑、减少脆弱性、教育和培训等,然而,通过不同的策略组合明显优于采用单一的解决方案。对于管理者,每个安全战略的采用存在相异的成本,效益以及潜在效益,然而这些参数却都难以量化,往往一次信息泄露的危害性也是难以评估的。

本文针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信息安全监管方法。信息安全管理者对所辖管理信息系统资源按照模型进行监管并调整系统,通过对相应安全问题进行动态地捕捉,按照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模型匹配,并且通过3个月的系统监控,证明模型对安全问题的调整和校准的有效性。

1 相关研究介绍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的系统信息安全研究主要针对个性化的网络攻击[3]、内部滥用[2]、法律法规漏洞。然而,近来一些学者倡导研究一套更全面的方法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这些安全性地研究通过各类模型来解决相应安全问题,包含访问模型,经济模型、动态模型可以深入了解信息安全动态[4]。

(1)信息安全访问模型

信息安全访问模型的早期型号是贝尔La Padula模型,它试图通过分配不同的安全级别人员和资产,通过控制访问来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同时还有通过形式化的模型在操作系统级别访问程序和其他对象进行了讨论,在这个扩展的前期研究中,通过添加和删除新的资产和人员,安全角度考虑来改变当前授权的能力。

(2)信息安全经济模型

信息安全的经济模型的研究一般采用定量方法。然而,安全性往往超越了并且通常包括定性和非功能两方面:一些研究人员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和定性标准[5],此类研究往往采用信息安全问题的静态视图。然而,实际上,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紧密耦合的变量决定最终的复杂度,比如,信息安全因素涉及人的因素,组织因素,防范技术因素,任务和工作环境因素等。此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子系统往往涉及多个控件,通过技术控制(正式的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建立一个更加动态的方法来建模信息安全。

(3)信息安全动态模型

信息安全动态模型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来研究一个组织(可认为公司级)的信息资产基础的安全决策对财务的影响,通过在时间段内关联构建体和跟踪进展跨越的时间段来作为选择系统动力学的模拟方法的重要因素。该模型旨在包括安全策略。漏洞和攻击,并将它们与安全成本和对系统破坏性作为评价标准。尽管该模型不能涵盖所有的安全攻击和方案,它为管理人员提供了相对风险的权衡策略,工件的效用是通过模型在各种条件下的仿真模型试验证明[6]。

2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信息安全应用

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涵盖了信息安全若干方面的研究内容,该模型从多个领域作为融合对象,包括软件的漏洞、风险评估、攻击动机、威胁检测、威慑和安全成本评价等[7,8]。该模型通过公式的重新校准和改进,对相应结构进行了改善用以确保潜在异常的避免,其流程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对于大多数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该流程通过控制人员对系统信息安全的威胁和攻击,并且通过形象与感知目标值相结合形成目标吸引力。显然,根据流程分析一些恶意组织的首选攻击目标要么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者成功攻击的感知恶名目标。攻击的概率由攻击者的动机决定,该模型的信息资产的感知脆弱性,并且通过地方威慑机制来结合目标所吸引类型。与后者构建体相关,所有其他因素对最终概率将产生积极地影响。

感知漏洞是对攻击概率产生一个稳定增加的效果,它是利用负指数函数的近似模型来判断,同时针对适用于目标吸引力和攻击者的动机模型采用相类似的凹关系,尽管前者的影响更加明显。相反,威慑的影响与攻击的概率特性的反关系,模拟为一个简单的递减凸函数。

2.1 模型应用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验证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中进行。一种方式为是通过对模型结构的验证来确定其是否能准确反映真实的世界,在行为评估执行期间系统专注于模型的行为和评估结果的可信,这种采用结构进行结构验证核查和极端条件分析的方法,解决了区分模型结构是否与被模拟关于真实世界现象的陈述性知识是否一致,在模型中使用的结构包含攻击、破坏、风险、脆弱性和成本等结构因素;另一种是通过在极端条件分析评估模型中的参数是否正确的方式。为了评估这一参数属性,模型表面被编为各个内生变量,通过检测结果判断任何不协调的行为和逻辑期望是否一致,前者评估是否有任何参数已经在规定的范围以外的值,例如,评估概率大于1,后者通过检查内生变量来响应输入变化,通过核定不符合条件的限制和期望的行为来触发内省的评价。

结构验证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是针对一定时间周期内模型行为,而行为评估需要执行整个模型和检查结果。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参数的变化按照整个模型评估预期是否能够正在运行来判断。此外,个别构建体的行为是随时间跟踪,按照行为分析振荡和趋势趋向极端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引发的相关结构,并可追溯原因来判断各个造成威胁的可能。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结构和行为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按照攻击概率落在0-1范围之外的极端条件下取值可证明,试验预先设定的两股不安全行为,通过对结构方程式的重新校准(模型的自动验证过程),从而解决了这种不正常现象,证明了该模型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2.2 模型因素分析

安全攻击可以从系统内部或外部产生。在这一点上,该模型不区分内部或外部的攻击者;同样地,它不区分不同的信息资产攻击。据专业机构预计,内部攻击者和外部攻击者的成功率会不相同,也会对不同资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需要,该模型不深入到这个水平的细节;相反,它更侧重于总的层面,同样,模型不解析攻击分为不同类型,如拒绝服务攻击,黑客攻击,网络钓鱼,键击捕捉,病毒攻击和SQL注入攻击。根据相应机构地预计,大部分的攻击将通过现有的一些安全工具的监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程序、恶意软件检测程序和垃圾邮件检测程序等,该类工具被表征为防止攻击。模型定义检测能力强弱取决于对安全工具的投资。

在安全性工具上的投资是不需要连续的,因为在现有安全工具的投资将给公司带来来攻击检测效果,因此,安全投资工具的累积性是用来评估检测的能力。随着系统检测能力的增加,防止攻击的数量也随着增加,这样为了找到与成功攻击的平衡,根据实际应用,成功的攻击会以各种身份体现,并伴有显著不同的效果。

损害幅度—损害即时性,以及成功攻击次数塑造的攻击报告的范围。公开的攻击报告将决定组织的信息资产的感知脆弱性,从而完成攻击循环。这是一个循环的增强,表明成功的破坏将导致更多的攻击和有效防止攻击会导致攻击者可以寻求其他更容易或更具吸引力的目标。在极端的情况下,增强环路驱动在循环到零或无穷大所有构建体的值。但是,如果该模型仔细构造,该行为可被控制,并在极端的情况下避免。

该模型包括一个加强环和三个平衡循环。该加强环周围的安全攻击,感知为中心的宣传在成功的攻击就产生漏洞,从而吸引更多的攻击者。此行为将继续有增无减,但通过检查涉及系统漏洞的平衡环举行。攻击成功检测导致各种减少脆弱性活动,包括修补基础软件的缺陷、消除开发的软件缺陷,并实施新的安全程序。

2.3 模型实验验证

本文采用Vensim1 PLE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性能仿真测试,该软件是美国Ventana系统公司用于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设置单位时限是一个月,然后将模型历时3个月运行。由于系统长期的运行无法确保安全性,因此该模型的模拟就选用周期较中和的长度作为测试周期,通过将该模型是在各种模拟条件下运行,用以了解对系统整体的攻击效果、损失、费用不同的安全策略和投资的影响,这样的测试对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做出更有效的信息安全有效决策[1]。

如图2所示为按照模型参数(抗击威胁成本与安全造成资产损失)的测试对比图。

图2(a)显示随着信息安全防范投资的增加,相应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图2(b)显示主动攻击的增加对信息安全的造成的损失没有确定的线性关系。

图3将信息安全防御投入、主动攻击投入与信息安全最终造成损失进行线性对比,如图显示,信息安全的最终损失量取决于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决定。

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决定参数主要取决于对信息安全投入的多少,以及其他部分参数的小范围影响,这样就明确了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管防策略中加强信息安全投入并增加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才能从基础上降低由于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

3 总结

对于企业来讲保护信息资产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当前这种期望是很难实现的,并且会耗费大量资源才能降低资产危险性。

本文通过结合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思维从信息安全本身特点以及成本最优化,采用了多方面的安全威胁来测试模型的有效性,包括攻击、检测、回收、风险评估和漏洞减少等策略。通过实验证明,相比安全威胁造成的损失在检测攻击的安全工具的投资增加会导致更好的收益。总之,该模型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安全策略环境,以更好地在各种情况下理解各类安全决策研究影响。此外,它有助于信息安全管理者作出有关信息安全更好的决策。

参考文献

[1]S.-C.Yang,Y.-L.Wang,Insider threat analysis of ca-se based system dynamics,Adv.Comput.2,2011.

[2]K.H.Guo,Y.Yuan,The effects of multilevel sanction-s o n information security violations:a mediating model,Inf.Manage.49,2012.

[3]A.Simmonds,P.Sandilands,L.v.Ekert,An ontology f-or ne twork security attacks,in:S.Manandhar,J.Austin,U.D-esai,Y.Oyanagi,A.Talukder(Eds.),Applied Computing,Sp-ringer,Berlin,2004.

[4]A.Sunyaev,F.Tremmel,C.Mauro,J.M.Leimeister,H.K-rcm ar,A reclassification of IS security analysis approa c-hes,in: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 ion Systems(AMCIS 2009),San Francisco,CA,2009.

[5]L.D.Bodin,L.A.Gordon,M.P.Loeb,Evaluating inform-atat ion security investment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ACM 48,2005.

[6]D.Trcek,Using system dynamics for managing risksin in formation systems,WSEAS Trans.Inf.Sci.Appl.2,2008.

[7]D.L.Nazareth,J.Choi,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Eighteenth Americ-as Conferenc e on Information Systems(AMCIS-2012),Seattle,WA,2012.

[8]M.Siponen,R.Willison,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tandards:problems and solutions,Inf.Manage.46,2009.

信息管理系统 篇10

一、信息管控的新模式

(一) 医院内的信息架构

医院内含有的信息体系, 指的是采纳微机和关联的通讯类设施, 为院内的特定部门, 供应患者在治疗层面的数据、财务类别的运算信息、整体性院内管理的消息、决策层次的消息等。这种新模式的院内体系, 具备了搜集、存留、提炼和归纳病历类消息的效用, 可以向有着授权的应用者, 提供多重的病历类别查找服务。

医院内含有的消息管控体系, 由信息属性的约束体系、诊断及治疗的消息体系, 以及医疗种类的服务架构组成。

信息属性的医院内约束体系, 涵盖了医疗决定、医务类别的数据约束, 以及惯常性的事务约束。例如:针对查询、院内挂号、住院之前的有关登记、财务类别统计、院内后勤等类型事宜的安排, 就归属于这一体系。

诊断及治疗的消息体系, 涵盖了专家的消息体系、新类别药物体系、放射属性的医疗体系、查验药物所用体系、存留和传递医疗影像的体系、虚拟状态的手术体系、组织解析的数值体系等。

医疗种类的服务架构, 拓展了接受本院医疗类别服务的患者范围, 不局限在直接来到门诊的那些客户。随着联网类技巧的有序进步, 医疗的关联服务, 就会朝向多重的层次扩展, 从而塑造了新模式的医疗类别服务架构。

(二) 新模式的院内病历

电子类别的患者病历, 归属于微机做成的患者记录, 是微机化了的传统模式病历。采纳电子的策略, 来存留、管控和传递数字状态的患者消息, 代替了医生亲手书写的那种纸质病历。病历归属于完整性质的诊断数据, 涵盖了病程的录入、查验获取到的数值、手术及后续性的养护流程、关联的医嘱等分支。

在这些构造内, 有着程式化的患者记载, 也有图形状态的记载;电子类别的病历, 可以浓缩进全部的纸质病历消息。从存留患者消息的视角看, 电子模式的新病历, 归属于录入的全新方法和存留介质。

(三) 电子类别病历的现实价值

电子属性的病历, 构成患者消息的中心性记录环节, 贯穿在总括性的就诊程序以内。由此可见, 这样的病历, 不仅表征着电子属性的存留手段, 也表征着医疗流程的更新。发展新模式的电子类型病历, 不仅为了代替惯常用到的纸质病历, 更是为了构造起临床属性的微机体系, 建立诊疗的实效化模式。

二、新管控体系的搭建

(一) 归档的构造

在归档的流程内, 要采纳自动属性的归档对策, 来约束电子类病历。这样的归档, 要依照索引的指向表来具体构建。当记录了新病历的第一页以后, 要更新一次关联的索引字段。例如:关系着诊断时间点的字段, 在自动予以归档的流程中, 会依照预设的索引来替换。

自动属性的归档, 经由定时的运用程序来触动;在每一次的触动之内, 要检索每类索引内的病历产出时间、找到转换存留的病历、更新现有的索引, 并划分类型再次存留。解析这些关联的动作, 可以知道:这是经由归档状态的索引目录, 增添新的存留区域, 或者刷新旧有的病历数值。

采纳触发器的关联手段, 可以搭建以上的存留架构。在预设的索引目录之内, 安排一个用来更新数值的触发设施;在每一次录入终结后, 新采纳的患者消息, 会自动触碰这样的触发设施, 从而刷新电子类别病历内涵。

(二) 查阅的构造

电子属性的病历体系, 供应的对象涵盖院内医护人员、管理者及就诊的那些患者。按照这一效用, 可划分出查阅的两大类别。

第一种类别, 依照指标的称呼来供应查询, 索引对象含有患者、就诊时段、病患的类别等。例如:要依照病患的名称来寻找数值, 那么给定病历的编号及患者姓名, 得出病历内的包含消息。第二种类别, 依照病历内含有的数值特性来查找, 就是依据现存的图形、生理属性信号等, 找出特定的就诊病人。

比对起来, 第一种的实现难度还是较小的, 而第二种则归属于内涵层次的检索, 关涉到图形的修整、语音类别消息调整、模式的辨认、视觉类别调整等对策, 还在摸索的进程中。

(三) 互换的构造

如果特定的医院, 要获取存留在另一院内的患者消息, 则首先请求本地的档案管控机构, 经由认证的流程后, 在存留着数值的机构内, 找出吻合的那种索引;通过录入字段内的有关医院编码, 可查到这一病历的现存地点。如果两个医院采纳了同一的电子类别病历体系, 那么可以在服务器之内, 增添一个中转属性的构件;集成另一医院含有的患者数据, 再发送到本院内的消息体系中。

三、结语

研发医院内含有的档案管控平台, 有助于整合存留的档案资源, 符合了多样患者的切实需求, 也是病历管控工作与信息模式相吻合的重要对策。规划及现实构建这一类的病历体系, 具备了提升本院综合属性信息实力的价值。要安排专用属性的电力类别病历资金, 结合院内档案构建的阶段属性规划, 来协调构建电子类别病历的近期性和长久性活动。可以针对院内的档案特性, 开发那种自主性质的电子类别档案管控系统。

摘要:将管控档案的总括性工作, 融进构建信息化医院的流程中, 可以促动电子病历的逐渐规范。要提升电子类别病历的精准程度, 就要着手构造信息属性的档案平台, 供应信息管控的档案体系。然而目前, 许多医院没能构造起信息化的医用档案管控指标;在管理患者的电子类病历时, 也受到金额投入、构建速度、约束对策等干扰。因此, 医院管理者要明晰信息病历的根本属性, 采纳适宜性的约束策略, 来推动医院内信息管理构架的塑造。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桂香.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概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7)

[2]张凌志.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病历概述[J].民营科技, 2011 (06)

上一篇:刚体运动下一篇:语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