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2024-07-16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精选十篇)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篇1

一、存在问题与相应分析

由于学校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校本教研的水平也相差很大,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也会大相径庭。但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复杂性认识不足,成效期望过高

一个学校数学教师群体的情况常常是复杂的。如果是18个教学班规模的学校,数学教师的数量在10个左右。但这10个人的情况也相当复杂,他们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往往不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态度也不同。有积极主动参与的,也有应付了事的,还有消极对待的。如果学校规模超过18个教学班,数学教师人数还会增多,教师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更大。而规模比较小的学校,又常常缺少同年级同伴交流与研讨的教研氛围。而对于校本教研的成效,人们常常期望比较高。比如,有希望通过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也有希望通过校本教研能够出研究成果并可以获奖的;还有希望能够解决学校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等等。许多教师对所在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满意度不高,这与他们对校本教研成效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二)思考性启发不强,问题意识匮乏

培养有思考力的下一代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自己具有思考力自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事实上,教师的思考是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思考也是自身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思考的是教师职业的一种状态。一个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应该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力。理想的教研活动,不仅能使教师获得某些具体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启发他们对教学问题的思考。目前许多校本教研活动在教师思考方面显得启发性不强。一个比较鲜明的现象就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问题意识匮乏,甚至于没有问题。而教育研究是从问题出发的,一个不能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师,不可能进入研究的状态,也不可能增加自己的“学问”。因为,学必始于问,问必增于学。校本教研需要在增强教师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化大力气。

(三)过程性强调不够,全员参与度低

强调过程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校本教研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教育活动。这种活动也应该强调过程,而不应该只关注结果,也不应该只关注开展活动时的那一段“过程”,应该十分重视活动的准备过程。目前,比较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这样的活动以课例为载体展开,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这是这类活动的优点。但常常是上公开课的一个或几个教师比较投入地经历了课前“研究一节课”的过程,如认真研读《标准》与教材,进行教材比较研究,做已有教学设计综述等等。而其他教师听课前投入比较少,甚至没有投入,有些可能在开始听课后,才知道这次教研活动研究的课例,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开课前“没有过程”,校本教研活动是从开始听课这一刻开始的。而上公开课的教师总是少数,这样就整个活动来说,全员参与程度就比较低。由于听课前对研究的课例没有多少思考,因此,听课后的交流就显得相对肤浅,交流的深度不够,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性较低。

二、策略思考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应该在秉持“只有不断投入,才能不断发展”的理念下,以课例为载体,建立“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建立这样的范式是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较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精心选择教学课例

精心选择教学课例并进行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对同类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活动的设计者要精心选择典型课例,力求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例如,通过对“圆的认识”这节课的研究,不但让教师们明确如何进行“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而且能够提升对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概念课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研究素养。在具体操作中,选择不同的课例进行研究时,会有一些共性,可能会涉及到同一个研究的范畴,如课例长方形认识、与圆的认识都属于概念教学,在讨论与交流时,在内容上会有一些重复,这是正常的,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复习,以达到真正把握一类课的教学方法。

(二)适时提供阅读资料

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就目前的多数教师而言,真正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多,有阅读数学教学专业期刊或书籍习惯的教师则更少。有些学校也布置教师读书并写出读后感,这些都是好的做法,但仅有这样远远不够。要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应该围绕典型课例,提供资料让教师阅读。资料的提供可以从几句话开始,逐步过渡到一篇文章,再过渡到专业书籍。不要一开始就提供数学教育的专业书,否则,教师可能因为阅读困难、没有兴趣而不读。校本教研的组织引导者要先行阅读,并有选择地进行提供。如对“圆的认识”教学的课可以有不同的开头,组织者可以在杂志上摘录不同的开头方式提供给教师阅读。这样的短文可读性相对好一些。每次提供给教师阅读的资料,一共多少个字可以有一个统计,以便每个数学教师都清楚一个月的阅读量,这样可以不断强化“阅读数量”的观念,虽然阅读量大的人不一定比阅读量少的人聪明,但对于个体而言,阅读量的大小与他的发展速度自然紧密相关。

(三)恰当设计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的多数教师来说,要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在围绕课例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还十分需要紧密结合阅读的资料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在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也要提供给教师思考的问题。而设计者提供的这些问题应是教师通过阅读及思考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选择题、是非判断题、论述题等等。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数学、数学教学以及本校教师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可以多一点,以便供教师选择部分解答。问题的设计要能适应不同水平的教师,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提供给教师思考的问题,不仅可以要求他们想一想,还可以要求他们写一写,这样,参与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每一个人,在集中交流前都已经有了书面的准备,效率也就能提高了。同时也可以要求教师平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提供给全数学组的教师思考。但要提出恰到好处、难度合适的问题,又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不断实践反思每一次校本教研的情况,会对后续的活动提供有益的经验,以便能够真正实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有效创建交流平台

由于每一个参与活动的教师都事先进行了准备,并对问题进行了书面解答,因此,教师集中进行教研活动时,可以从书面语言开始,也就是可以先让他们交换资料,阅读其他教师是怎样解答这些问题的。书面语言的交流是进一步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读到同伴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读到自己的同伴怎样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同伴写出的文字可能会更亲切。在书面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交流。可以根据问题的顺序逐一交流,也可以选择部分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对话。如果学校规模比较大,数学组的人数比较多,也可以先分年级组进行口头交流,再大组集中交流;还可以让不同的年级组准备不同的问题,在大组交流时,年级组就报告他们组重点准备的几个问题的解答。在口头交流开始前,要指定一两个人对交流进行记录并随时归纳观点与问题,到活动的最后,记录人要对这次活动进行综述,归纳形成的共性、存在的分歧和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时,不但每个教师的观点要明确,而且还要能够欣赏同伴的不同观点。如果在交流过程中有争议,那么这种争鸣的学术氛围教师都要加以珍惜与呵护。唯有这样,学术才能繁荣,教师才能发展。

在阅读、思考、交流的基础上,也可以围绕所研究的课例进行开课与评课。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要指定专人整理资料,并进行归档,作为永久性档案进行保存。这样系列地展开教研活动,可以为学校积淀数学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旧城中学校本教研主题 篇2

语文:如何咬文嚼字?如何进行课外拓展?

数学:如何跟学生分享思维的过程?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措施研究。

物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物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研究。

生物:如何把课上得更实用性和简单性。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节能减排和环保教育。

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思想品德:如何做到“教材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知识化”?思想品德课如何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地理:如何在地理教学重视视图能力的培养?

主题引领式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篇3

2011年,我们的工作坊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以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9的乘法口诀》的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第一阶段:工作坊主题引领,明确主题研修要旨

首先,工作坊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组织低年级教研组7位老师学习“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理论,并掌握三点基本操作策略:一是寻找前后知识的共同点和联结点,创设具体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类推;二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对比分析、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迁移类推;三是把操作、思考与表达紧密结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类推。

其次,明确如何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按照教研组主题教研流程(见附1),把“教材分析·策略应用·质量诊断·反馈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同时运用学校针对教研组主题教研模式制订的《教学目标简析评价表》《课堂策略设计评价表》《实践活动设计评价表》《课堂教学成效评价表》《课堂教学集体评议评价表》等评价体系进行专题讲研和案例分析,以提高教研组有理有据有法地开展相关项目研究的水平,并在共同学习、分工协作、反复探讨和成果分享中形成教研组自主研修文化,促进教研组全体成员的专业发展。

第二阶段:教研组成员组内交互,实践研讨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研组组内全体成员按照教研组主题教研模式进行集体学习、实践研究,反复研讨,不断修订教学预案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组内教研成果,以便大家共享。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共同学习,分工协作,形成个人研读与预设的材料

教研组内所有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组研修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中某个项目的学习研究,提升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能力,同时感受个人的深入研究为团队的成功带来的快乐。老师们在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有合作有分工,并适时进行角色轮换。例如,教研组在进行《9的乘法口诀》的课例研究时,把研究内容分为六个方面: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目标有效落实的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实践应用与分项观测分析、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反馈提高。每一个项目由一位老师参照项目评价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初步的个人研读与预设的材料。

二、交流研讨,形成共识

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流程,重点围绕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目标有效落实的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等方面开展集体交流和研讨活动。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的研讨

由教研组成员韦秀华老师负责解读“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然后由组长组织集体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读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等相关内容,结合上课班级的学情调研分析,对目标定位、重点难点、关键项的处理及理论依据等逐项分析研讨,形成共识,再由韦老师负责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文字稿(见附2)。

附2:

《9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

1.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9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务必熟练掌握。教材在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空间,旨在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并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抽象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乘法口诀知识的同时,还能从中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2)教材呈现方式

①教材主题图选用“龙舟赛”这种喜庆活动为背景教学“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明白学习口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需要有一种朝气勃发、齐心协力的团体合作精神。

②通过袋鼠的均匀跳格(每格为9),让学生逐一算出2个9相加、3个9相加……9个9相加的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理解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同时突出在数轴上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9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有意留出空白,旨在让学生完整地写出9的乘法算式,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1~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基本具备了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已能自主地按顺序背诵9的乘法口诀,但是如果单独抽出其中一句,有的学生就对不上了,只有个别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还比较陌生。

3.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课标的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联系本课内容,我们制定的知识目标为:理解和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制定的过程目标是: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和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推想和记忆口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课标的理念,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在编写口诀和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在学习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乘法口诀的简便美;激发学生研究和记忆口诀的兴趣。

4.教学重点

因为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基础,也是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效工具,学生只有熟记这些口诀才能更好地去应用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计算”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9的乘法口诀规律比较多。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但是还不够透彻,往往不能很快找到规律,需要老师的引导。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把“探索和发现规律并用它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要突破以上教学重点、难点,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发现规律;如何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思考和记忆口诀是关键。这样的教学是“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既尊重和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策略研讨

教学策略要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分析,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有利于目标的落实。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说明运用什么策略,还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如何使用策略。这个项目由组内成员苏毅老师具体整理并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目标有效落实策略(见附3)。

附3:

《9的乘法口诀》目标有效落实及策略运用

学生活动策略:

1.在情境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的策略。创设“算一算、填一填、编口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在交互中学,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编写9的乘法口诀。

2.在交互讨论中学,在观察思考中学,在应用中学的策略。创设“看一看、找规律;说一说、用规律背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交互中学习,提高学习技能,在理解发现规律中记忆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灵活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策略:

1.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的策略。利用龙舟比赛的场景,生活中关于“9的数学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感知9的乘法。

2.直观演示与渗透类推的思想方法的策略。利用“小袋鼠跳格子的数轴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几个9相加的计算问题。

3.交流讨论与类推概括的策略。引导学生观察编出的口诀表,寻找规律,运用类推法判断和记忆口诀。

4.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记忆口诀的策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开火车、对口令、同伴互考、默记、抢答等。

教师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学生活动策略的设计,切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保障学生活动的有效落实。

(三)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

在教材分析与目标科学设立、教学基本策略确定之后,由组内成员奚丹丹老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共识,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在形成教学方案初稿后,再次进行集体备课,对照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进行一一研讨和修正,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预案(见附4)。

附4:

《9的乘法口诀》教学基本流程(节选)

1.复习旧知,促进迁移。(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激活思维,促进迁移。)

(1)对口诀。老师随机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对口令。

(2)呈现算式,口算并交流算法。

8+8+8= 8×3= 3×8=

8×3+8= 8×5-8= 6×7+7=

6×7+6=

2.创设情境,引出探究内容。(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呈现课本中的主题图,学生根据主题图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每艘船有 人,一共有 艘船。

(2)列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自主探究,编写口诀。(设计意图:引导探究,数形结合,渗透学法。)

(1)独立填写数轴,确定“积”。

(2)汇报交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独立填写课本第84页的算式及口诀。

①根据数轴填写口诀。

②汇报反馈:展示学生作业,共同核对。

③全班读一读。

4.引导探究,发现规律,记忆口诀。(设计意图:产生需要,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在活动中记。)

(1)要记住这么多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吗?引导学生找规律,用规律帮助学生推想和记忆口诀。

(2)学生自由读、背口诀。

(3)开火车说口诀。

(4)同桌互问互背口诀。

(5)对口令说口诀。

(6)听算式说口诀。

(7)举例子,推想口诀。

(8)找出下表中9的倍数,圈一圈,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你发现了什么?

(9)做手指操记口诀。

①展示手指图。

②边动手边说口诀。

(10)全班流动检测口诀。

(四)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

实践活动的设计是针对课例目标,从课内外学生学习巩固与实践活动练习来科学设计,着重考虑学生所学知识、能力在课内(课外)的巩固应用与拓展。在思考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实践内容的容量、层次性、多样次,还要考虑实践活动的方式,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理论素养和实施教学技能。在《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案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目标达成在契合度、有效性和实践活动方式方面,由组内成员阮玉贞老师与教学方案设计奚丹丹老师协同进行,并在试教中有针对性进行观察、测试和分析,提出修订意见,形成设计修订稿(见附5)。

附5:

《9的乘法口诀》实践活动设计

1.新授课中的实践作业设计。

(1)编口诀、对口令。(与本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为有效迁移做准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

(2)填写数轴、算式、口诀三结合的实践作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达成目标1和目标2。

(3)圈出9的倍数,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促进个性发展,获得观察发现的成功体验,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以上两项实践活动,主要以学生的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方式进行。)

2.巩固练习中的实践作业设计。

(1)课本第85页第1题:数字转盘,说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如:9×5=45 五九四十五

(顺向思维训练)

(2)补充口诀。

如:( )九五十四

(逆向思维训练)

(3)判断。

如:9×4=35可以用口诀判断正误,还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来判断。

(采用多种方法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个性。)

(4)“9元超市”。

想买什么?赶紧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如果只给你50元,你可以买什么?

(开放性练习。两个坡度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延伸练习:和家长对口令,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基础练习: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不断经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逐步获得对9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为了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以“闯关”形式设计了“过三关”的练习,让学生在闯关过程中激活思维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拓展练习: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道题也是开放性练习,分两个坡度。首先是“想买什么?赶紧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全体学生都可以完成;其次是“如果只给你50元,你可以买什么?”融合了大小比较、加减练习。两个坡度的设计,体现了课标“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五)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分析评议

先由负责教学方案设计的奚丹丹老师选择一个班级进行第一次执教,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观测、问卷、访谈等,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情况、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等方面,运用《课堂教学成效评价表》针对既定观测点,分析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找出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汇总原因,组内成员共商解决策略,调整教学方案,再次进行教学与观察研讨,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本组的主题教研成果,由教研组长填报教研组主题活动汇总表,并将主题教研材料上传到校园网《教研组主题教研成果》(见附6)文件夹,供大家学习和采用。

第三阶段:区域展评,推广辐射

在教研组开展一个阶段的组内研修后,再参加全校性的主题教研展评活动。比如,在一年一度的“园湖杯”教研组主题教育展评活动中,全校各教研组按主题教研的模式流程举行分项集中展示与评议评比活动。展评活动邀请当地教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教育专家、名师作为评委和咨询指导老师,还通过上级教研部门对外发布活动信息,面向城区各校及大专院校的学生开放。这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各教研组的积极主动性,在由教研组长全程组织安排本组各项展评活动中分工协作,各教研组在研讨展评中反复交互,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问题研究与反思能力不断上升,并逐步形成了默契的团队协同教研文化。

第四阶段:交互研议,总结提升

在参加全校性的展评后,围绕主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工作坊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后续研讨活动。

一、专题讲研活动。总结主题教研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并以案例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示范和引领。

二、组织网络教研。利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定期创建主题研讨贴子,以“案例研讨+问题咨询”的方式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一方面,工作坊定期发布网络研讨主题或案例。比如,2011年12月2日,我校举行了第十二届“园湖杯”主题教研展评活动,工作室及时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上发布主题教研贴:在“园湖杯”主题教研展评活动上,各教研组分别按“教学目标简析”“课堂策略设计”“实践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集体评议”等环节进行了展评,并请各位老师就本次展评活动,着重围绕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进行深入思考,交流研讨。工作坊全体成员及学校全体老师都参与了本次网络交流活动,老师们对本次展评中的课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老师们对本坊成员奚丹丹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该组提供的研究材料质量好,借鉴利用的价值高。又如,今年9月发布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上的网络教研主题是:请各位老师研读分析人版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认识圆》这一教学预设案例,围绕“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立”“教学流程与目标的对应性”“作业预设对目标落实的对应性、有效性”等进行几何形体的认识教学专题研讨。老师们把研读分析的意见和建议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交流、讨论,同时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与答疑。此外,工作室安排一次《认识圆》的专家示范教学及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观察与评价作《课堂教学项目性评价》专题讲座,并现场利用专题理论针对现场教学进行评价交流。另一方面,鼓励老师们结合教学反思,将在实践研究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发现的典型案例等,定期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发布和研讨。

三、分享合作,营造教研氛围。工作坊会定期上报本组教研工作情况,每期总结成功经验,并通过主动与市(城)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教育专家学者及其他学校教师等广泛联系,组织开展教研团队话题沙龙、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等活动,让团队成员在主动交互中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在团队研讨与展评过程中,引入角色轮换、互助合作与表扬激励机制,培养和发挥团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教研任务,挖掘潜力,展示才华,不断成长,老师们在互帮互学中改变了自己和班级的教学,良好的成效和深厚的教研氛围让教师们“累”在其中,乐在其中。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篇4

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是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不仅是教育部门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个学校,处在教育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资料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的前提。新课程呼唤创新,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却是无穷的。时空、成本等因素的制约让我们成为大海上的孤帆,于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应运为生,由此我们提到的“草根教研”就出现了。“草根教研”的出现解了燃眉之急,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因进城、考研等多种原因在不断流失,教师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岗位。试想一下,没有优秀的教师怎么会有优秀的学生。农村学校主要开展的是以“草根教研”为引领的校本教研。国家加大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投入,“校校通”工程的网线连入了农村学校,送去的不仅是一台台的计算机,而是强大的网络和丰富的资源。有了这些,“草根教研”的地位就有所下降了;有了这些,农村学校就可以破除地域、时空、成本的束缚,去寻找专家,去探寻一条校本教研的新思路———网络教研,实现由“草根教研”到“专家引领”的转变。

硬件的建设是网络教研的前提条件,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让农村学校也跟上了信息化的步伐,通了互联网,进而让新技术为我们所用,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专业成长制约着农村学校的发展,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时代在发展,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已经不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学生了,学生思想上的变化是很大的。教师如果没有新理论、思想来充实自己,如何去适应教育改革,如何去教书育人。网络是一座宝库,显性资源丰富,隐性资源更是取之不尽。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与同专业教师对比教材进行分析。基于网络的教研已成为我校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建设教学资源库,为网络教研提供资源

教师日积月累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一个学校的财富,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随着教师的人员更迭,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被保存下来,可以作为年轻教师的学习宝库,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在新课程的大环境下,人们对资源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大大加强,局限于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学校亟需有自己的资源库,改变以往一个教案写了又写的重复劳动,把旧教案积累下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作修改,并保存下来。经过反复修改的教案凝聚了教师的心血,同时也是教师们工作的结晶。教学资源库的建成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学校积累了财富。在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今天,把现有的成果积累、总结、保存下来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二、建设教育博客,记录个人教育行为

博客这一平台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为开展教研组活动服务。在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思想冲撞、心得交流、教育科研等方面教师都可以开发出卓越的功能。教育工作者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教研论坛,让教研网络化

网络的论坛这个时尚流行的网络沟通工具自被引入教育至今,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为广大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对学科教学的有关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的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想法及要讨论的问题发布到论坛上,即“发帖”。有想法要说明的教师可以“跟帖”,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的限制,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有助于教师研修方式的个性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制度,为网络教研保驾护航

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新事物的推出往往会遇到许多的阻碍,建立健全相应的奖励和管理制度,是对网络教研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校本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包括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课改督导评估制度等。

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而网络教研只是目前网络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形态之一。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以及社会对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逐步加深,还会有更多的新型教研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新理念指导下,现有的教研组织形式也将逐步综合、完善,最终实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预定目标。

摘要: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 能够有效地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农村学校受地域、成本、时空等条件的约束, 校本教研多是局限于本校的“草根教研”, 而网络的建设缩小了城乡差别, 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解决了因上述条件约束下的农村学校校本研究单一的教研模式, 能有效提高教研效率。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论坛

参考文献

[1]李艺、王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中小学信息技术, 2007 (5) .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篇5

葛兰镇中心校:郑小华本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实践,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唤醒了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我校开展的专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模式下的消极情绪和被动心态,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二是培养了教师的教研对话交流精神。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促进了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专业引领,是教师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对话,与优秀教师对话,与专家对话,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计算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它是来自对新课标的理解,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优秀教师的启发,以及教育科研的需要。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1、新课标要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

充分发展的空间。于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开放性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2、教学困惑

召集全体教研组成员讨论数学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面教学问题:曾多次开展了计算教学研讨活动,很多老师在计算教学有效性方面做了各种尝试,但总是有多数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计算方法单一和死板,不会用不同的方法验算。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教研组成员颇感困惑。

3、课题研究需要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克服传统“封闭式”教学的不足,适应开放的社会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要重视开放教育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重视开放教学目标,着眼学生整体的素质化;重视开放师生关系,体现教学气氛的民主化;重视开放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重视开放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化;重视开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化。因此,我们以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以期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警惕校本教研中的“四化” 篇6

一、 价值取向“功利化”

校本教研旨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校本教研价值指向的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实中,校本教研大多是“应景之作”,为了学校当前某种特殊需求或利益而教研。据笔者了解,当前不少学校都在搞“创建”活动,譬如星级特色学校、校本教研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等,而评价验收标准中就有“校本教研”这一项,并有一定的分值比例。这就使得学校为了在创建活动中赢得几分“筹码”而鼓动教师教研。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有一些收获,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教师内心对这种功利化教研大多怀有抵触情绪,心不甘,情不愿,认为这是学校领导为了赚取虚荣而为,教研热情并不高,主动性较差,自然效果也难以保证。

我们应该看到,当教研目的不是出于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和问题,不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便扭曲了研修的价值。老师们表面上不说,暗地里颇有微词,有抵触情绪,借故不参加,即便参加也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可以想见,一旦“创建”验收过关,这种“应景”式的研修活动势必偃旗息鼓,就此搁浅,最终不了了之。某校为创校本教研示范校,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布:我校要创建校本教研示范,校长希望老师们务必全力以赴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争取验收合格过关。当时,台下一片哗然,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果然积极性不高,进展缓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校本教研要摒弃功利化思想,切实把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研的出发点和原点。教师们只有真正明白了教研是为了助推自己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积极主动参与研究。

二、 主题内容“行政化”

校本教研,研究什么?既然校本教研是帮助教师发展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就应该从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内容应该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舍近求远。

当前的校本教研大多是“迎上之作”,上头让搞“教学案”,底下就搞“教学案”;师培中心说“先学后教”,学校就研究“先学后教”;兄弟学校“群文阅读”,我们也跟着“群文阅读”。诚然,这些内容是教育教学关注和研究的应有之义,但是离这个学校、这群教师身上正在发生的问题较远,不能切实解决学校和教师当下遇到的问题。

当教研的主题内容无法满足教师当前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就会成为一种累赘,效果自然难以保证。校本教研要有效,首先要确定主题内容。教研的主题内容只有“向下”切中困扰教师的“最近问题区”,才会有生命力。可以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或困难,梳理具有共性或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成教研主题内容。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能真正解决教师的切身问题,颇具现实意义,教师是乐意参与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很高。

三、 方法过程“形式化”

教育要结果,更要过程,没有扎实的过程,怎么可能有满意的结果!校本教研也是如此。校本教研的过程要扎实,方法要落地,研究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教师才可能获益。

现实中,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胎死腹中”。学校对校本教研不可谓不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参研人员,举办开题仪式,随后往往就是开几次会,下载几篇资料,装订成册,这种“虎头蛇尾”式的研究导致最后结不了题。

另一种情况,校本教研演变为教师传抄资料的过程。教科室负责人百度下载资料,打印成册,分发到各个办公室,大家传抄。这种校本教研注重资料的堆砌,忽略研究过程,教师没有实际的行动,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未改变,育人方式和教学水平也未得到提升和改善,问题仍然摆在那儿。

从本质上而言,校本教研是一种行动研究,它融于学校和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缺失了过程的校本教研,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也就没有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交汇,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遑论效果。

校本教研要确保扎实的过程,提供有效的策略,让教师沉下去,真正地“动”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让教研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 时间空间“狭窄化”

当前,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教师评优晋级还是看教学成绩,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好布置大量的机械抄写作业,导致师生超负荷。

应该看到,学校教育正在被一些非教育的东西侵扰,一线教师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填写堆积如山的资料,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和创建活动,无形中剥夺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老师们即使想教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心无旁骛地实践、总结、提炼。

笔者以为,要让校本教研真正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催化剂,无论是上级行政部门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应彻底解放教师,给予其宽裕的时间和必要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非教育的事情,避免教师受到干扰,使其静心思考,有精力和时间围绕自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如此才能让校本教研发挥效用。

总之,校本教研的作用不言而喻,倘若我们能避免上述“四化”现象,回归教研原点,以学校和教师当下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为主题内容,强化研究过程,给予广大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校本教研一定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学校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篇7

一、背景

1.现状和问题

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笔者调研和观察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区普高和职高的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区普高和职高教研组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策划方面:有开课课题,无研讨专题;(2)备课方面:有个体准备,无集体参与;(3)听课方面:有个体感触,无共同视角;(4)评课方面:有零散建议,无系统整合;(5)效果方面:有即时效果,无持续效应。以上五个问题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紧密的逻辑关联。其中,欠缺明确的研讨主题是这一问题序列的开端和归因,欠缺持续的教研效应则是这一问题序列的终端和结果。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头一尾两个环,才有望解开死结,赋予研修活动以生机和活力。

就笔者调研和观察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区的一些课题在研究中存在“过程缺失”的现象,表现在课题研究“两头重、中间轻”,如“哑铃”状。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是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做研究”和“中期研讨”的过程,课题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只有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才有望真正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假设与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研组校本研修中的关键问题是过程具备但“主题缺失”,课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问题具备但“过程缺失”。于是,笔者提出这样的假设:把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有可能同时解决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的问题。具体思路是,把课题研究的问题作为教研组校本研修的主题,以校本研修为“过程载体”逐步破解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校本研修活动解决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开展系列化的校本研修活动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从而在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中达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二、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了瓯海二职财会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指导教研组开展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的实践。到目前为止,笔者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三次,活动的模式已初见端倪。

(一)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一次研修活动

2009年4月23日。笔者参与这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是与瓯海二职财会组一起讨论,把《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方案修订为实施方案,并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财会组研修活动计划。

笔者和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并修订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课题研究的问题,我们一起制订了《瓯海二职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2学期研修活动计划》。

(二)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二次研修活动

2009年5月7日。根据计划,财会组开展了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1. 活动准备

教研组长应冬兰在与组员协商的基础上,制订了《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挂在学校网站上。活动安排要求开课教师和中心发言人做好相应准备。活动安排如下:

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2009.5.5

一、事前准备:

1.开课教师准备上课的教案、课件、熟悉学生情况;

2.中心发言人马国燕搜集有关课堂笔记的资料、制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二、活动安排:

1.研修主题:中职财会教学中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 (与课题相结合)

2.上课安排:

开课教师:林晗

上课时间:周四 (2009.5.7) 下午第一节

开课课题:应交税金———增值税

开课班级:08财会 (1) 班

3.课堂观察: (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应冬兰、诸葛筱戬、郑晓利、马国燕

4.评课交流:

主持:应冬兰

议程: (1) 开课者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

(2) 中心发言人:马国燕谈有关课堂笔记的知识及课堂观察表设计的一些想法;

(3) 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4) 瓯海教师发展中心杨荣波老师点评指导。

5.开课者的课后反思:上课者围绕主题进行课后反思、将反思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

6.听课者的课后反思:听课者围绕主题进行评课稿书写, 将评课稿上传到个人瑞博网站。

2. 活动实施听课

听课前分给每位听课教师一张《财会教学中学生课堂笔记情况观察表一》,要求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评课。开课教师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接着由中心发言人马国燕谈有关课堂笔记的知识及课堂观察表设计的一些想法,然后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点评与指导:据我的观察,评课时大多数话题涉及课堂笔记观察结果,是围绕“主题”进行的,也有一些涉及教师基本功、师生互动、学生发言等方面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预定的研讨主题。

3. 活动总结

主持人应冬兰要求开课教师围绕主题撰写课后反思,并将教后反思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要求听课教师围绕主题撰写评课稿,将评课稿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

点评与指导:全程参与这次研修活动之后,我充分肯定了研修活动的优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活动安排表的名称问题。建议由《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修改为《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8次校本研修暨第2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

(2)研修主题的表达应更加明确。研讨主题由“中职财会教学中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与课题结合)”改为“观察常态下学生做笔记的情况”。

(3)减少评课时“偏离研讨主题”的情况。应围绕主题进行点评,忌游离,忌面面俱到。提倡每个人抓住一个点,小切口、深分析、细说明。

(4)活动后材料的收集问题。活动后至少要收集以下6个材料:活动安排表;观察量表;开课教师的教案和反思;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材料;听课教师的评课稿;活动照片等,加上目录后装订成册存入教研组资料盒。既可作为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材料,也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

(三)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三次研修活动

2009年5月21日。笔者在活动开始前到达瓯海二职,首先查看了上一次活动材料的整理情况。教研组长呈现的材料目录如下:1.活动安排表;2.观察量表;3.开课教师的教案和反思;

4. 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材料;5.听课教师的评课稿;6.活动照片。

点评:研修活动原始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计划,财会组开展了本学期第9次校本研修活动,共三个环节:

1.活动准备

教研组长应冬兰老师在与组员协商的基础上,制定《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9次校本研修暨第3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挂在学校网站上。活动安排要求开课教师和中心发言人做好相应准备。

2.活动实施

听课。听课前分给每位听课教师一张《财会教学中学生课堂笔记情况观察表二》,要求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评课。开课教师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接着由中心发言人郑晓利谈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然后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点评与指导:据我的观察,与上一次研修活动相比,这次评课汲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评课教师都能紧扣研讨主题进行点评,每个人发言时间不长,但意见更为集中,也更具针对性。

3.活动总结

主持人应冬兰要求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按要求提交有关资料,像第2次活动那样整理后装订成册。

点评与指导:全程参与这次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修活动之后,我从研修方式的角度谈了我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这次研修活动的亮点是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三者加以整合,既是教学研究活动,又是课题研讨活动,还是教师培训活动,变成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活动。从这样的研修活动中提炼一种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的模式,暂且命名为:“基于课例的教研训一体化研修模式”,其内涵是以课例为载体,把教学、教研、科研、培训整合起来。

2.改进建议:围绕“教研组”三个字,进一步提高研修质量,实现共同成长。突出一个“教”字,向课堂要质量;抓住一个“研”字,向科研要效益;落实一个“组”字,向团结要合力。

三、思考

校本研修课题化,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细化为校本研修的主题,解决校本研修“主题缺失”的问题。课题研究校本化,以校本研修为过程载体逐步破解课题研究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过程缺失”的问题。主题研修系列化,通过开展系列化的主题研修活动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解决研修活动“连续性缺失”的问题。与无主题、一次性的研修活动相比,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在研修目标方面更具针对性,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在研修效果方面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同时,“系列化主题研修”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只要操作得法,目前大多数教研组的传统研修活动能比较顺利地转化为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

1.校本研修课题化

当前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缺乏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主题缺失”。校本研修的主题如何确定?校本研修是“在学校,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活动,校本研修的主题只能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校本研修倡导教学研究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它的主题不再是学校领导、专家学者、行政部门从上而下强加给教师的“他人的问题”,应该是教室里、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

如,笔者在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第1次研修活动时,主要是与组员一起把《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方案修订为实施方案,并分解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修计划。我们把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问题分解为4个小问题:观察常态下学生做笔记的情况(前测),指导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改进,分析笔记指导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把这4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作为本学期4次校本研修的研讨主题,为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指明了行动路径。

2.课题研究校本化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校本研修的过程,都是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过程,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课题研究校本化至少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课题研究的选题必须是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二是要求问题的解决要主要依靠本校的力量。教师是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他们参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研究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的程度,决定着问题解决质量的高低。因此,课题研究校本化要求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以本校的教师为主体,通过本校教师的力量来完成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让教师在研究中借助于反思、实践等手段实现问题解决和自身发展。课题研究校本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重要特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瓯海二职财会组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依托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活动来推进的。参加课题研究活动的成员是教研组的成员,课题研究过程是教研组成员集体攻关的过程。他们的初步实践证明,实施课题研究校本化,以校本研修形式推进课题中期研究是可行的。

3.主题研修系列化

当前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还存在“连续性缺失”的问题,活动表现为“一次性”“临时性”的游击状态,严重影响了研修效果。如何改变研修活动“有即时效果,无持续效应”的局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对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策划。

校本研修主题化,主题研修系列化,要求实现校本研修每个环节和细节的精致化,做到说课、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修活动的各环节是冲着破解“研讨主题”而去的。当研修活动游离甚至偏离主题时,需要组长及时拨正航向。如,瓯海二职教研组的每次活动围绕一个小主题,解决一个小主题后,然后再去解决与之相关的下一个小主题,若干次活动后就形成了主题研修系列化的局面。当研讨活动出现“面面俱到”,“脚踩西瓜皮”式的“散讲”情况时,组长通过及时提醒使研讨聚焦在主题上,保证了研修效果。

以上是基于笔者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开展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初步实践的粗浅体会,在今后的指导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深化认识、总结规律。

摘要:把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 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 有利于一并解决当前教研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无主题、一次性的研修活动相比, 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在研修目标方面更具针对性, 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 在研修效果方面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洁, 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冯锁堂.校本研修模式与案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4].吴宁建.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河北教育, 2007, (7~8) .

[5].胡春林.当前小学校本教研几种现象的反思[J].福建论坛, 2007, (1) :33~34.

论校本教研中的教师文化自觉 篇8

1校本教研中教师文化自觉的特征

1. 1理性是本质

理性是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事物本质,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文化是使有理性的存在者自由抉择其目的的一种能力。文化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主体获得确定的目的并达到目的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主体,教师文化自觉的特征就在于教师是理性的群体,他们对于自身行为的判断、选择是其文化知识水平达到某一高度的标志。到达文化自觉阶段,教师便能理性地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命运,主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探索更大的人生价值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更加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律性。总而言之,教师文化自觉是科学理性、人文理性、价值理性、多元理性等多种理性的总和。

1. 2实践是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的一切知识文化都要以实践为基础,并且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科学的文化体系才能建构。由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基于实践,才能获得自主创造文化的能力。教师的文化自觉必须同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批判反思、关注改进,才能使教学文化从理论走向行动,从空洞变为真实。因此,教师文化自觉不是思维领域中的纯粹思考,它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将推动教学实践发展,产生创造性的价值成果。教师在文化自觉引领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实践的教育价值,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教育文化世界。

1. 3传承和创新是动力

文化和所有事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失去了继续生存的动力,就面临着淘汰和灭亡。教师文化自觉是教师处于某种文化世界的自然选择,是教师个体的一种存在方式。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教师不仅发挥着传播文化成果、发扬文化传统的纽带功能,还担负着文化创新的角色。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文化学习环境,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思考,在深层次的反省和文化探究中,形成新的文化架构。

2校本教研中教师文化自觉的现状

2. 1积极转变,追求成长

文化相对稳定但却不断地变迁。一种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总是积极地适应外部同时不断地整合内部以适应变化,此时文化便从自在不断走向自觉,文化自觉正是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校本教研使教师越来越认识到自觉主动的对自身理念与行动进行调控,可以使自主学习、反思批判、对话理解、实践创新等文化自觉呈现出较高的行为水平。校本教研颠覆了教师发展的传统思维,变单打独斗为合作成长,教师在共同学习中形成了趋同的价值信念、行为习惯, 增强了互助意识。这种互助意识不仅消除了教学改革的不确定需要,也增强了教师依托团队提升的自觉寻求动力。研究显示,校本教研在学校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 2自我反思,合作分享

校本教研的典型特征是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它首先关注的内容是学校层面的教学问题, 关注的群体是校内的教师。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借助于团队的合力寻找症结。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会设身处地的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究竟能为问题的解决做出什么努力。通过校本教研,引导教师从关注个人成长到关注集体发展,通过对话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发挥文化自觉的积极影响作用,形成合作分享的发展氛围。同时,校本教研以教师自我反思为出发点,容易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结果教师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更新和转变教学实践目标,形成教学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强劲动力。

2. 3更新观念,关注价值

校本教研更新了教师观念,教师从关注熟练掌握课堂教学技术转变为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由于一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比较肤浅,校本教研实施中仍然比较注重课堂教学技术和水平提升,忽视教研活动的理论假设和价值探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而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教育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育什么样的人是教师教育观念问题,而怎样育人是教师教育行为问题。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在于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关注教育的自身价值,关怀教师的职业价值,关心学生的生命价值,是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最终目标。

3校本教研中教师文化自觉的构建

3. 1形成教师文化共同体

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的存在需要依赖其他社会关系。同理,教师成长不是个人的事情,他具有社会性,代表着一个群体。教师共同体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学习、交流与沟通,基于共同的提升目标和文化情境形成的组织团体。教师共同体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其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信念、合作目标和奋斗理念,通过集体学习、教学反思、沟通对话,探讨教学实践中的文化问题,不断地展开研究行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文化成果,提升群体成员的文化素养,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校本教研形成的教师文化自觉具有清晰的共同愿景,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更好的满足教师的尊严需要。教师文化共同体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共同的情境平台,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他人的感受,尊重彼此的文化习惯,创造和分享文化成果,提升整体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3. 2激发教师教研自觉

校本教研的价值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体发展,引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成果。学校、管理者、教师如果对校本教研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形成积极的教研自觉就无从谈起。毋庸置疑,被动教研和自觉教研的结果是不同的,离开“自觉”,校本教研如同学校施加给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只在意是否完成任务,而不在意是否取得收获。校本教研的宗旨是激发教师回归本真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日常教学工作, 探讨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教师只有形成了教研自觉,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教师的教研意识,需要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使教师充分地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一名成功的教师不是从书本上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在研究中获取了多少知识,在实践中丰富了多少知识,是否能够主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是否走出一条为了教学而自觉研究的发展之路。

3. 3重构校本教研机制

教师的文化共同体具有多元性,教师基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教学内容、学科门类、兴趣爱好形成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教师的文化共同体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某个共同体,它可以根据研究内容自由选择。因此在校本教研中,要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元素的文化共同体供教师选择,建立开放的校本教研机制,允许教师在不同文化共同体间流动,实现信息互换和知识交流。打破教师小群体、小圈子,培养教师的博大胸怀,包容不同学术观点、文化习惯,鼓励教师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另外,还要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动力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激发教师的聪明才智,对于那些取得丰富教研成果,在教研实践中收益颇丰,形成独特的教研方法和理念的教师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的嘉奖。

3. 4丰富校本教研方式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篇9

一、以教学反思为基础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对反思性教学作了如下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 (learning how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 (learning how to learn) 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由此可见,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

基于上述原理, 在校本教研中, 我们以教学反思为基础, 使反思贯穿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多读书, 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使反思具有前瞻性;在教学中多观察, 及时发现需要反思的教育事件, 使反思具有监控性;在教学后多思考, 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使反思具有批判性。我们在校本教研中坚持养成反思的习惯和撰写教学反思, 以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以校本教研促成长

波斯纳 (C·L·Posner, 1989) 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著名教授叶澜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 在校本教研中, 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

1. 开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1) 写反思日记。我校政治教研组在每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时, 就明确要求:每个教师一定要写反思日记。日记内容要源于课堂教学实践, “点”要小, 比如一个小问题、小环节;话要实, 说实话、说真话;学会多问, 问自己这节课是否成功?教学中包含着哪些理论?如何改进?等等。通过具体的要求, 教师就有材可取, 有据可依, 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积累。为此, 我校每位政治教师都写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日记,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成长轨迹。

(2) 观摩和分析。我们在教研常规中鼓励教师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 特别是名师名家的课, 最好是能与他们直接进行交流, 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 弄清他们怎样组织教学和为什么这样做。也可以邀请别人观摩自己的教学, 并指出不足, 提出意见, 提供反思的角度。一学期下来, 每个教师观摩课都在15节以上, 最多的达到30节。通过观摩, 与同行们共同分析、讨论, 提出改进措施, 共同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

(3) 行动研究。我们鼓励教师充分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文献等多种方法, 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 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同时要求教师结合本组研究课题, 积极开展课题教研活动, 撰写论文, 参加论文比赛。

2. 开展教师同伴的互助反思

(1) 对话。首先是信息交流。大家轮流阅读学校和教师个人购置的教辅资料、报纸和杂志, 并由教研组长定时交换老师们手中的资料, 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其次是经验共享。在教研组会上或课间休息时间, 教师们互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在对话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和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再次是深度会谈。我们开展“座谈会”“教育对对碰”等, 为教师开展交流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创设平等互助的对话平台。最后是专题讨论。大家在会上围绕某个问题 (如新课改)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使每个教师能对所讨论的问题获得更深更广的认识。

(2) 协作。教研中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和个性特长, 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我们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结对子”活动, 一方面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来传、帮、带年轻教师, 使其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优秀教师与优秀教师“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反思教学已成为校本研究的必需。基于“以教学反思为基础, 以校本教研促成长”的思路, 我们在教研实践中重视反思, 善于反思,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也可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使教师逐渐完成从“教书匠”到“反思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7 (4) .

校本教研中的主题教研 篇10

小学数学教研中, 也需要我们时常就课堂教学进行“复盘”。一节课上完后, 我们应该以课堂实录为依据, 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复盘”, 从而对自己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课堂教学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的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反思。近年来, 我们数学教研组就尝试在校本教研中运用“复盘”的活动形式进行听评课, 重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进行了具体地探讨。

一、“复盘”审视出目标设置的主要问题

通过“复盘”, 我们发现在教目标的设定上, 经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 方向走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 部分老师往往只重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 却忽视了其他“二维”目标, 这样就远远的偏离了课程目标的定位和轨道。

2. 主体不清。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但不少教师却把教学目标定成了“教”的目标,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物体的形状”一课, 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中就有这样一条:“通过在玩中学, 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从“使学生……”的表述来看, 教学目标的主体还是教师, 而不是学生。

3. 要求过高。

如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的教学, 课标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老师设计的目标却是“能准确计算事件所经过的时间, 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目标就超出了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 还会有老师让学生训练所谓的情境推断题, 班级上的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难。

4. 范围过大。

有的老师的教学目标, 在内容上和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表述差别不大, 每节课都要兼顾到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又都要达成具体的、烦琐的要求, 目标的表述看起来很全面、很具体, 其实很笼统, 重点不够突出, 虽说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可以说是整个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大而化之, 不能突出本节课的个性特征。

二、“复盘”透析出目标设置失当的原因

一是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轻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目标设计中, 教师仍习惯于过分强调自己的理解, 而不顾学生的实际, 与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也很难相符。由于教师的素质各有千秋, 个人在目标设计中往往还不能立刻觉察到。这就需要备课组的同行们的提醒与帮助, 首先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准确表述目标内容做起, 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到“心中有生, 目中有人”。

二是由于对课标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深入。由于对课标学习不够, 研读不深, 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等相关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 对其中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楚, 这样就导致了目标表述含糊不清, 或要求过高, 或范围过大, 或过于烦琐等。也有部分教师, 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 只是照搬教学参考书来应付、将就, 根本谈不上对课标教学要求的独特理解。

三是由于目标陈述的基本功不扎实。目标的设定中, 如何陈述是很重要的环节。有些老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本来就不准确, 对它们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落实也没有自己的思考, 所以就经常会造成三维目标的割裂, 往往是只顾一点, 不及其余;在目标的表述上, 用语不讲究、不规范, 层次又不够清晰, 对怎样考量目标是否达成也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

三、“复盘”在教学目标纠偏中的作用

上述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比较多见的。而在校本教研中采用“复盘”的活动形式, 则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由于下课后要“复盘”, 所以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就必须记得更认真, 观察得更仔细。这样复盘时才能找到准确的事实做依据。通过复盘, 上课的老师对照自己的目标设定, 在备课组同行的分析、帮助之下, 判断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 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哪个目标的设定明确清楚, 达成的情况较为理想;哪个目标的表达较为含混, 达成与否还不好检测;哪个目标对这节课而言还不是很具有针对性……这样, 上课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 内容更加丰富了, 依据也更为合理了, 经常这样上课, 这样复盘, 教师会不断地积累经验, 吸取教训, 使教学目标的设定越来越准确、合理。

“复盘”还加强了备课组研讨的学科氛围。复盘的过程中, 不仅是听课者在评说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上课老师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明自己当初的设想, 表达自己在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感受与体会, 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 无论是上课者, 还是听课者, 都加深了对教学目标设定的理解与感悟, 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也更加趋向科学化。复盘, 有效地激发了学科组老师参与听评课的热情, 让我们数学备课组教学研究的氛围越来越浓, 我校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上一篇: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下一篇:地市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