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源于关注

2024-07-26

高效源于关注(精选四篇)

高效源于关注 篇1

本文就如何构建简约课堂作出了一些理性思考,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以求抛砖引玉, 为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得以实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简约课堂的灵魂———教学设计

教学是教与学的科学与艺术.“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会学”, 这是现代教师所应树立的理念, 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追求.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就要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 树立正确的理念. 在教学上不求面面俱到, 要根据实际学情灵活变化设计, 设计要“简而精”, 要把空间留给学生, 把精彩留给学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 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 用简约且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 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高中数学复习课, 就不必搞形式, 只须严格坚持“以纲施教”, 坚持“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简约教学, 让课堂高效能得以真正落实[1].

二、简约课堂的催化剂———教学手段

当前很多教师一提讲课, 尤其是公开课, 觉得非用多媒体课件不可, 不运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好像就讲不出好课. 可以说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是很正确的, 但是, 关键是什么样的课堂运用较好, 并非每节课都适合利用多媒体课件, 也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用多媒体课件[2].

可要可不要的时候干脆不要用, 有时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块黑板的简约也是一种美. 况且教学手段除了多媒体之外还有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挂图甚至实物. 如我在讲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 可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锥学具模型带入课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不但将抽象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的相互关系”理解得清晰、明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简约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学手段简易, 并随机应变使用, “该出手时就出手”, 去除不必要的教学手段, 拒绝“作秀”.

三、简约课堂的焦点———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 我们在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上做得很不够, 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违背了教育规律. 数学课堂更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尤其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比赛课上更是流于形式, 为了保证课堂没有一点堵塞和破绽, 师生都作了充分准备, 有的甚至预先作了精心的排演或多次试教. 为保证“热烈的讨论”和“热闹的探究”, 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明了的知识点上设置“讨论”、“探究”环节, 甚至连探究的题目和回答都做了精密的布置, 真是“课堂闹哄哄, 课后脑空空”. 这种形式主义的讨论和探究都缺乏深度和广度, 没有达到探究的效果,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

如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老师上“指数函数”公开课. 课上, 这位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 分别模拟购买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程理念是有了, 却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而且课堂上可以看出, 学生对“股票、债券和保险”的认识在课前几乎是空白, 在学生根本就没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盲目地设置高深的探究活动,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作业练习精炼、以一当十

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 更是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表明: 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 作业质量差数量多, 缺乏典型性. 新课程倡导在形式简约而内容丰富的练习中巩固知识, 熟练技能, 发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中, 我们的练习设计可以适时开放, 留足空间, 拓展广度.

总之, 有效设计作业内容, 学生可以在“精练”中增强应用意识, 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积累数学经验. 同时, 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提高, 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4) :105-106.

[2]孙志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 2005 (3) :99.

高效音乐课堂源于有效教学 篇2

追求高效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永恒话题,高效的前提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音乐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有效地?哪些问题是课堂生成的?等等,都需要我们一一设计到。

《森林的歌声》教学片断: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课题。老师: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森林、大自然„„ 老师:为什么?

学生:有小鸟的声音、流水声„„

老师:由此,你想到了森林的什么景象? 学生:小河流水、鸟语花香„„

在这简短的导课过程中,老师设计的问题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偏离主题,不至于出现老师费劲口舌的引导,学生也回答不到正题上的尴尬场面。

二、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教师语言表现过于虚假、过于简单也过于幼稚: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音乐殿堂?四年级的孩子,有的肯定心里不想,但是就是迫于现场的压力,凑合着说吧!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问好几个问题,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简单无效的重复。

三、形式变化的有效性

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环节的设计多数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然而有些形式是必须有的,有些形式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往往在课堂中生成的越精彩,但不是所有的形式都在课堂上体现才完整,如果非常牵强的呈现在课堂上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坎儿”,迈过去了万事大吉,迈不过去全盘皆输。在《柳树姑娘》一课中,教师领着学生听了几遍歌曲之后,直接点出自己预设的难点,本来孩子们学起来不难,非得拿出来练练,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会场秩序像是不和谐的混声合唱。《螃蟹歌》、《Do re mi》的执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形式,每一个环节都显得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没有将所谓的难点单独提炼出来进行解决,重复做无谓的练习。教学环节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教学形式既不能设计的整齐划一,显得呆板,也不能设计的太浮华。

四、教学目标确立的有效性

现在想来之所以有的课味同嚼蜡,要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满,要么目标不明确,导致一节课下来,老师把握不住课的环节,甚至都不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所以教学目标一定是教师吃透教材、反复斟酌之后、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性,再提炼出来的。

五、音乐作品深挖细演的有效性

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少用专业术语让音乐课走向专业化,致使孩子们远离音乐。要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拥有欣赏音乐的审美和表现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音乐课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这只是手段,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为音乐作品服务上,要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握好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确立分析音乐作品。《森林的歌声》是一节欣赏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塑造存在差异、不固定性)如:小青蛙的声音、森林的歌声、神秘古怪的森林现象等等,因此,音乐课中决不能缺少音乐,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沉醉于音乐气氛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从中受到教育。音乐课就应该用音乐的素材解决问题,所有问题的设计就应该围绕音乐而展开,多一些音乐的思考,少一些呆板的说教。

睿智来源于关注与信任 篇3

这是一节数学复习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一道计算题:56×8+88×4。学生算得的结果都是800,这是正确的答案,接着教师要求他们说出思考的过程,这时有很多学生举手,不少学生的脸上还表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教师喊了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生1:我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原式=448+352=800。

教师对生1的回答表示满意,并给予充分肯定。正准备接着讲解下而后 练习题时,生2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举起了手,教师一愣,但最终还是让生2谈一点自己的不同见解。

生2:我先把原式中的“56×8”看作“56×2×4”,再把公有因数4提取出来,使运算简便。

原式=56×2×4+88×4

=112×4+88×4

=800

对啊,这也不是一种很好的解法吗?教师意识到在这里拥有了创新精神,禁不住点头表扬道:“你刚才的解法还真有道理,连我都没想到呢!同学们,你们要学习他这种敢想敢说的精神!”

也许是教师对生2的表扬激发了更多的学生,此时下面有了一阵议论声,随后又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3:我把原式中的88看作44×2。

原式=56×8+44×2×4

=56×8+44×8

=100×8

=800

生4:我把“56×8”看作“60×8-4×8”,同时把“88×4”看作“360-2×4”

原式=480-320+360-8

=840-40

=800

生5:我把“56×8”看作“50×8+6×8”,同时把“88×4看作80×4+8×4”

原式=400+48+320+32

=720+80

=800

……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但教室里的讨论仍在继续。

反思一

一、尽管这节课只与一道题目有关,也没有看到教师自己的才能,但应该说这节复习课上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教学成功与否不能用讲多少题目来衡量,不能用是否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来衡量。相反,我们看到学生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室里有一种浓浓的交流氛围、创新精神。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教师的关注和信任激发了学生的交流与创新。其次,在交流过程中,该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对学生进行干预,而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从时间观念上讲,这是把时间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练习课中单靠做题,不能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还要依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思维训练。因此,在练习课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将习题解出来,还要让学生把思考过程、解题思路说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关注学生。这节课由于教师的关注和信任,学生在说思路的过程中,先通过整理思路,便说理,更符合逻辑;在听别人思路时,受到启发,开阔思路,整个班集体获得了求异思维而气氛十分活跃。

三、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探索问题,充分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教”适应“学”。这节课虽然打乱了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但获得的效果却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只有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真正地关注、信任他们,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自信,更加有学习动力。

案例二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要让学生学会画角。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画角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画顶点。第一步,先画什么?

生:先画顶点。

师: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第二,再画什么?

生:再画一条边。

师:从哪儿起画一条边?

生:从顶点起。

师:第三步,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边。第三步,再画什么?

生1:再画一条边。

生2:从顶点起画一条边。

生3: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边。

师:说得真好。谁能完整地说出画角是分哪三步画的?

生:(略)。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三步来画一画。

教学片断二:

师:在上课前,老师问大家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有的小朋友想给角画个像,怎样画呢?你们先想一想,伸出小手指在桌上画画看,并对身边的同学说出你的想法。

(有的学生在思考,有的在和别的学生讨论)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画角应该这么画。(手比划,只画了两条边)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应该画了两条边后,再画顶点。

生3:我觉得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因为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组成的图形,所以要先画顶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请大家拿出笔画一个角试试。

反思二

片断一中,教师把课堂提问设计得过细、没思考价值,看似严密,其实没有关注学生的实践,不信任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学性。学生得到的一系列指令性的操作活动,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进行,最后获得的只是画角步骤这个知识结论,学生的各种能力难以得到培养。而在片断二中,教师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信任学生。因此,教师非常重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发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了猜想,并找到相关的理由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而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对于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重新判断,碰撞与灵感的火花。如“不先画顶点就不知这角画在哪儿”,这其实就是“角的顶点确定角的位置”最直觉的思维。尽管画角的步骤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是片断二中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得到发现,并用相关的理由进行验证,不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培养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生始知深。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

合作学习之美源于优质高效 篇4

一、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探索

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财产留给谁”, 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诱发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 产生合作的需要,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还有合作性的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它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上课伊始, 教师开门见山:俗话说, 钱财乃身外之物,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那么“死不带去”的遗产该由谁来继承且如何分配呢?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感到非常困惑, 他有什么烦恼呢?问题情境具有挑战性, 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时, 教师揭示课题“财产留给谁”, 并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 了解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个概念、遗产的必备条件。 (2) 了解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 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3) 积极参与合作探索活动, 并主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发展合作意识。

(二) 提供交流、讨论机会, 激活“主角”意识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个体独立学习, 没有个体独立学习作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时间,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 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思考, 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突出个性化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教师在揭示课题, 明确目标之后, 可以因势利导, 引导探究。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晓军之父尚未辞世, 其财产就不能继承。

师:你说的很对!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呢?

学生2:我觉得学生1还应该加一条, 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共有财产不能继承。

学生3:我认为遗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公民来源不明的财产也不能继承。

师:学生2和3补充得相当全面,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吗?

无人举手, 看样子学生都认可这样的见解。

(三) 探索应用, 体验成功, 发展“主角”意识

教师投影:晓军的父亲去世三个月后, 晓军的母亲另嫁他人, 对晓军不闻不问, 对爷爷奶奶更是置之不理, 姑姑也远嫁他乡, 从此音讯全无。为此, 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邻居签定了协议:爷爷奶奶由邻居一家照顾, 死后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临死前, 爷爷奶奶立下遗嘱并办理了公证:两人死后, 存款由晓军继承, 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后来, 晓军的姑姑知道父母去世, 回家要求晓军交出爷爷奶奶的存款, 并要把已送给邻居的房产收回。晓军的母亲也以晓军是未成年人为由, 霸占了晓军应继承的遗产。

师:面对姑姑和母亲, 假如你是晓军, 你会怎么做?

学生4:我会和他们打官司, 寻求法律的帮助。

学生5:我先和妈妈商量, 协商处理, 妈妈也要尽到妈妈的责任。

师:大家说得很好,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当继承发生争议时, 我们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 积极协商解决。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赋予学生总结评价权利, 丰富“主角”意识

教师在合作学习后的总结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对合作内容作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 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性的总结, 评价的对象以小组为单位, 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 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 对协作良好的小组予以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反馈, 促使学生改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

回顾——今天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什么?上课时我发言了吗?小组合作时我做了什么?做作业时我都会了吗?

建构——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有联系吗?这意味着什么?

剖析———这节课我感到困难的是什么?同学和老师的方法对我有启发吗?

重建———我怎样才能换一种方法更好地处理?我将如何改进?

众生:……

师:我们今天的作业是: (1) 在遗产问题上, 巴菲特对子女的教育观对你有哪些启示? (2) 请你以《我看“袋鼠族”》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二、优质高效的合作学习呼唤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 “只有愿意学, 才能学得好”。教师的任务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心理相容、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每个学生不论学业成绩好坏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让学生消除种种顾虑, 敢于回答问题, 乐于讨论问题, 勤于探索问题, 实现师生、生生多向交流, 多边互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 学会与他人交往。

(二) 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同桌合作学习 (2人) 、小组合作学习 (4—6人) 和全班性合作学习等, 其中小组合作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编组的基本原则为“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性别差异、能力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分成互补型学习小组, 每组以4—6人为宜。学习小组组建之后, 教师还应致力于改善组内关系, 明确个人责任, 建立积极的目标依赖。教师还要对小组长轮流培训, 使之有工作方法, 能组织大家共同进行有序的讨论。小组长可以采取自己承担, 轮流负责的形式,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合作小组还要定期重组。

(三)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便是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乐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使学生学会合作。

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绝不只是学习形式上的简单转换, 有些问题仅靠独立的、个体化的学习是难以解决的, 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可以创造性地解决,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有时, 学生虽然喜欢合作, 但合作的效率不高, 原因在于缺乏合作方法、技能。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 如倾听、表达、交流、建议、说服等, 让学生明白合作技能的基本内容, 弄清每种技能的作用, 并结合课堂教学, 让学生清楚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合作。如“交流时, 组长指定轮流发言”, “认真听同学的发言, 说出你的看法、意见”等, 以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保留意见、学会主持,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 善于组织有价值的内容来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不是唯一方式。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 一有问题, 不管合适与否, 难易如何, 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造成合作学习高耗低效。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教师必须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 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还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要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有密切联系,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活动的激情, 以发挥共同体的创造性;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激烈的冲突、碰撞, 从而能够做到取长补短,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五) 精心设计, 有效组织讨论

合作研讨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在分小组讨论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如小组讨论组织无序, 少数优秀生垄断课堂等,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 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干什么, 有什么不理解, 他们在合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发现问题后适时地介入小组活动并加以指导。教师作为精心设计者, 应注意小组研讨的民主性,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 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见解, 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 防止个别优秀生的“话语独霸”现象。当小组讨论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 教师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当小组讨论有了一定的结果时, 要注意开展集体交流, 真正实现相互沟通, 相互补充, 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六) 合理评价, 促进发展

上一篇:血流分级及参数下一篇:苏醒期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