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2024-06-28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精选十篇)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

1 统筹学校内涵建设, 增强驱动统筹能力

1.1 文化统筹

文化是一所学校存在的魂、发展的魂, 是一所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 是能有力地凝结师生的情感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孵化健康人格的无形而无穷的教育力量, 没有文化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首先, 需要提炼、挖掘、征集、合议完成以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方针、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教风、学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为内容的校园主题文化建构。

其次, 构建以学校人文内涵为内在的自为和学生外在行为塑造的自律为内容的两个驱动力建设。

最后, 打造三大主题文化性品牌即德育品牌、课堂品牌、社团品牌。

一是德育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学校应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管理模式, 建立一种全新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 形成学校的德育品牌。

二是以教育教学创新管理的实践为基础, 扎根课堂抓教研, 着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现“课堂与教研, 学生与教师, 学校与社会”健康、良性地互动、互促, 从而形成学校的课堂品牌。树立“教学即研究, 问题即课题”的教育科研意识, 围绕“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教师”的教研理念, 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还课堂于学生, 着力构建四个课堂, 即“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激情的课堂”建设。以此联动带来开放创新、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 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选择的需要, 形成“自主课堂、自己课题、个性教研”良好的教研氛围。围绕“一个中心”, 即以课堂为中心, 扎根课堂、挖掘课堂、拓展课堂、升华课堂, 以实现有效教研;抓住“六个关键”, 即课堂、教师、学生、活动、习惯、德育;打造“两支队伍”, 即以新课堂理念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 以新课堂为平台和构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 以两个平台、两个课堂的建设培育学生、成长学生。

三是探索组建各种学生社团,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差异成长, 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展现风采、体验成功。既丰富了人文校园的内涵, 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品格。

1.2 硬件统筹

加强基建建设, 提升学校形象, 营造育人环境, 推进五个校园。

一是让校园绿色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育人性、健康性;

二是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建设, 在劳动中去体验其中的快乐, 培养对学校积极的认同感、归属感, 对自然、对美发自真情的感受, 更懂得如何让生命与环境科学和谐的相处;

三是护绿大行动, 以身作则爱护学校的清洁卫生, 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

1.3 学生统筹

作为学校教育对象的学生, 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 在统筹学生教育方面, 学校以课堂和活动为载体构建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群体管理、学校管理和家庭管理四维一体的立体管理模式, 而学生统筹则是统筹学校发展的关键性统筹工程。

首先, 通过活动的载体来重新整合教育的力量, 成就教师的价值, 疏导学生的力量, 成就学生的价值, 统一学校的力量, 成就学校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平台联接教师与学生、课堂与生活、知识与能力, 从而汇集成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灵魂的对话。实现文明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文化。

其次, 实施“五人工程”。

一是营造环境熏陶人。二是开展活动引导人。三是狠抓习惯成就人。四是多处着力塑造人。五是改造课堂培育人。

1.4 教师统筹

教师统筹是统筹学校发展的主体性统筹工程。课堂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所以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是教师团队素质的打造和提升应统筹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中来。实施骨干教师和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互帮互学习工程, 让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 让青年教师成熟起来, 实现学校老中青教师可持续发展;深入课堂, 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的教研认清差距、反思课堂、寻找突破、找准着力点;开展联片教研模式, 对教师进行“新课堂”理念的洗礼, 进一步孵化课堂教学;搭建“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平台, 锻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深化课改、引领课改、反思课改、总结课改,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营造“比教、比学、争优、争先”的执教氛围, 成为与新课堂理念接轨的平台, 助推学校的课堂教学。

其次, 实施“引进走出”战略, 转变教师观念、开阔教师视野。

最后, 改造课堂培育人, 实施“四个课堂”建设——“合作课堂、自主课堂、展示课堂、激情课堂”。

1.5 管理统筹

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 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 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

首先, 把每周末的中层干部例会常态化, 制度化, 作为班子成员进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主阵地;

其次, 实行“阳光科室”, 指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利益的都予以公示的制度, 凡是每周科室工作要点都予以公示的制度, 时刻提醒中层干部保持公正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再次, 实行“效能科室”, 抓观念转变, 工作倒查制, 要求中层干部时刻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工作信念, 每个人都要有“不放思想就放人”的岗位危机意识;

最后, 实行“内省外学”的策略, 提高干部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认清差距、关注细节, 通过外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1.6 机制统筹

首先, 梳理管理关系, 创新管理思路, 形成机制合力。学校在制度的建设中需秉承“制度不是用来管人, 而是用来服务人、成就人”的理念, 坚持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路进行各种制度的建制。学校只有在梳理中变得明朗, 在规范中变得秩序, 在人本中营造幸福, 才能达到以人为本、宽严有度的制度文化, 高效有序、和谐顺畅的管理文化。

其次, 在学校制度建设中坚持, 凡是学校各科室制定的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制定初衷必须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牢牢树立服务的宗旨;凡是学校各科室制定的制度要征求教师意见, 经教职工大会过半数通过才合法有效。在民主的气氛中构建学校的秩序, 增强教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凝结教师的力量。

2 统筹片区捆绑建设, 发挥统筹孵化效能

作为学校应站在整合者的立场或改革者的视角去统筹片区教育资源, 创造条件搭建资源整合与分化平台, 通过学校捆绑式、集团式发展模式, 分流优质资源、激活优质资源, 促进片区教育的统筹均衡式发展, 发挥学校在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统筹孵化效能。

首先, 搭建一个片区交流、联片教研的活动平台。走科研兴校、科研提质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真正把素质与内涵落实到课堂上, 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实现教师成长的喜悦。以促进教师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在交流中、碰撞中、反思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 实现成功经验与成果的共享, 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其次, 实行两种教师交流机制, 一种是支教轮教机制, 二是挂职锻炼机制。通过教师的交流互送, 有力地助推了教育资源的统筹, 影响了一批、带动了一批、成就了一片。

最后, 实现三个资源的开放共享, 第一个是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第二个是管理资源的开放共享;第三个是图书等媒体功能室资源的开放共享。扩大了资源的容量, 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统筹与利用。

3 统筹社会资源建设, 加强推进统筹力量

社会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统筹发展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推进力量, 能提高推进统筹力量, 深化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首先, 家校统筹。建立社会对学校的关爱机制, 常态化家访机制,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管理模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习惯品格的良好发展。

其次, 社会统筹。建立社会资助体系建设, 统筹社会力量助推教育统筹、改革与发展, 探索并搭建各种统筹的平台。

一是与政府部门合作, 统筹公共行政资源助推学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政府与学校合作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健康教育。

二是与企业合作, 建立企业对品学兼优生的学生资助体制, 学校应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战略面, 深入开展资助机制建设。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2

2007年11月,鹤壁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全市中小学管理现场会”。该现场会是采取“走着开会,站着点评,坐下探讨”的方式进行的。记者跟随该现场会代表团参观了鹤壁市的15所中小学,这些学校有事先挑选的,也有随机抽取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记者看到,在这些农村学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学校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子变漂亮了,校园变美丽了,管理变规范了,教学手段变先进了,城乡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是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谷朝众。据谷朝众局长介绍,近年来,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为本”,即教学以学生为本、发展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本、教育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抓好教育统筹上做文章,坚持做好统筹新老城区教育、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每一名适龄少年儿童创造了一个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统筹新老区教育,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鹤壁老城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地貌复杂,交通不便,很不利于城市的扩建和发展。1992年,鹤壁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筹建鹤壁新城区。“为了给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我们提出了‘巩固老区,发展新区’的原则,”谷朝众局长介绍说,“在新区教育发展上,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新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在老区教育发展上,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继续办好优质学校,实现弱者变强、优者更优。”

自1999年在新区打下第一根木桩,培上第一锨土,筹建鹤翔小学起,鹤壁市教育局便将新区学校建设列入了每年的工作重点,向社会公开承诺,自我加压。尤其是在2003年,他们在新区规划建成中小学5所,任务量大、时间紧、群众关注。为实现当年秋季招生,保证学校工程质量和进度,谷朝众局长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各个在建学校的工地查看一遍,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局党委的密切关注中,5所学校全部在当年建成,实现了按时招生,在鹤壁学校建设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

到目前为止,鹤壁新区已建成高等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10所,公办幼儿园1所,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基础教育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为巩固老区教育发展,鹤壁市教育局在继续办好鹤壁高中、第二中学、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等优质学校的同时,实施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工程。在资金投入、重点项目与教育设施配备安排等方面,市教育局按照基础办学标准与轻重缓急程度,重点向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第十八中学等城郊薄弱学校倾斜,仅用3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老区5所薄弱学校的更新改造。

在教学教研上,该市教育局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加强对这些学校的指导,市教研室教研人员蹲点包校,定期到这些学校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并详细查看老师备课、批改作业情况,使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同步提升。

统筹城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鹤壁,城乡教育差距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办学条件的差别。谷朝众局长告诉记者,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鹤壁市以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倾斜政策,针对农村中小学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图书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四项工程,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在鹤壁最偏远的姬家山乡国研学校(下称国研学校),记者看到一排标准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数字卫星接收系统、标准化实验室等现代教育设备配备齐全,农村孩子在这里接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国研学校的前身是施家沟小学,校舍曾因年久失修,成为D级危房,学生只能借用民房上课,配备现代教育设备,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鹤壁市针对农村中小学实施的“四项工程”,使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研学校的变迁,只是鹤壁市均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底,鹤壁市农村中小学有D级危房10多万平方米,占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10.5%。为彻底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鹤壁市用3年时间,多方筹资5000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235个,新建校舍11万平方米,消除了农村中小学所有的D级危房。

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后,鹤壁市又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验室建设工程。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1554万元,668所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40多所农村中学新建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

鹤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一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跑遍了鹤壁市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说起近年来鹤壁农村中小学的变化,他形象地用这样一句来概括:“如今走进鹤壁农村,学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绝大部分村庄,出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美好景观。”

为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2007年初,鹤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意见》,启动了农村图书室建设工程。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工程进展情况,多方筹集资金,购买图书10余万册,在全市25个乡镇建立农村小学图书流动站。各县(区)每年要拿出教育费附加的8%作为图书专项经费,各农村中小学每年要把预算内公用经费的10%作为图书专项经费,用于补充学校图书资料,在全市建立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长效机制。

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鹤壁山区丘陵地貌占50%,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2004年以前,学校在布点和设置上,存在布点多、规模小、重复建设的现象。如土门村教学点仅有3名学生,老望岩小学仅有5名学生。尽管这里的老师很认真,学生也很刻苦,但由于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不仅增加了教育成本,也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2005年,鹤壁市出台了《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大规模开展了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针对市区、城区和矿区学校重复建设、交叉建设的现象,鹤壁市、县(区)二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企业分离学校,对城区学校进行了重组撤并。通过重组撤并,使这些学校的品牌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和扩展。

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的现象,鹤壁市大力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仅2005年以来,全市就撤销、合并农村中小学207所(含教学点)。通过撤并调整,鹤壁市农村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900人以上,山区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600人以上,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达到了240人以上,彻底改变了原来“小而散、小而全”的办学格局。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通过改革教育人事分配制度、城乡教师互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基本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淇滨中学的黄凌云老师是鹤壁市实施城乡教师互派制度后,第一批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在浚县钜桥一中,黄凌云老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当她看到农村教师教研能力较差、学生心理教育欠缺的问题后,又主动承担了该校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并设立了“知心大姐信箱”,通过与学生通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钜桥一中周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黄老师来我们学校支教,不仅仅是给我们学校上了几节语文课,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新东西。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规范的教科研制度。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我们也摸索出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仅2005~2006年,鹤壁市就选派了500多名城镇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些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上示范课6417节,开展教研活动近1.2万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师分配和待遇上,他们还提出了“三个优先”,即新教师分配时优先考虑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教师优先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优先考虑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师。“三个优先”政策的落实,不仅使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师资得到了有效补充,而且能够留得住,为这些学校的快速发展添足了后劲。

在谈到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时,谷朝众局长说:“鹤壁以优化教育结构为重点,努力做到各类教育兼顾协调发展。如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上,我们以‘普及’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着力点,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中招人数和高招上线人连年攀升。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由2001年的9788人增加到2007年的22666人,翻了一番还要多;普通高招上线人数由2001年的1994人增加到2007年的8128人,增长了4倍;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篇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普九”后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已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襄樊市及樊城区也出台了有关实施方案,这些方案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樊城区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谈谈对该问题的理解。

樊城区教育现状

樊城区教育是典型的以城市带农村的二元化结构。全区121所学校,有75所在农村,46所在城区。目前,城乡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城区多数学校各方面优于农村学校。城区46所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优质与薄弱学校的差异:优质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师资队伍、教学质量都是一流的,学校生源爆满,每班最少80人,有的学校每班学生甚至超过110人,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优质学校教师、教室都不够用,聘用大量临时代课教师上课,学校发展形势很好;城区薄弱学校招生难,每班只有20人至40人,空出很多教室,没有学生,资源闲置,学校招来的学生大多是没有考上优质学校的学生,学生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都很差,教学难度大,办学艰难。面对学校间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很重视,并把推进樊城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樊城义务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使樊城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师看到了希望。如今,科学发展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全区教育工作者也都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献计献策。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第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首先,改革完善校长管理办法,制定校长上岗条件和岗位考评制度。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推举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有计划地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把优质学校成熟的管理经验传递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高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缩小干部能力差距。选派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进行1年至2年实质培训,提高副校长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期满后回原校任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注重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师全面发展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核心,以评估为手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师德典型,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交流机制,让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在城区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薄弱学校教师在优质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优质学校和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代课指导、引领帮扶,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一校多区或集团管理方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师统一调配,统一备课,统一考评。

第三,加强教育科研,使科研成果资源连锁,资源共享,使全区所有学校共同受益,共同提高全区教学质量。

第四,薄弱学校教师更应做到吃苦耐劳,敬业爱岗。面对教学设施差、生源质量差、学生管理难度大的现状,薄弱学校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挥洒更多的汗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第五,薄弱学校更要关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关爱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倡导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六,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均衡化,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力度,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统筹中央、省市、区各种渠道的项目资金,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危房改造、强化薄弱学校等建设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适度超前规划,提前发展,尽快实现学校硬件建设标准化目标,实现硬件建设的均衡化,为推动樊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有力抓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4

一、统筹学校内涵建设,增强驱动统筹能力

(一)文化统筹

首先,学校应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管理模式,运行初中生“道德银行”,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大事教育”为“小事教育”,实行德育量化管理,为学校德育赢得预警时间,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的德育品牌。其次,着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自己的学科特色,实现“课堂与教研,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健康、良性地互动、互促,构建四个课堂——“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激情的课堂”,从而形成学校的课堂品牌。最后,探索组建各种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差异成长,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展现风采、体验成功。

(二)硬件统筹

一是校园绿色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育人性、健康性。例如,给人温馨而富有艺术性的保护绿化植物的提示牌,无声地教育学生绿化植被同人一样也是有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二是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在劳动中、参与中去体验其中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积极的认同感、归属感,对自然、对清洁、对美发自真情的感受更懂得如何生命与环境科学、和谐的相处;三是护绿大行动,以身作则爱护学校的清洁卫生,破解校园卫生保持工作的问题。学校以此为平台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学生统筹

一是营造环境熏陶人,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二是开展活动引导人,通过活动的载体来重新整合教育的力量,成就教师的价值,疏导学生的力量,成就学生的价值,统一学校的力量;三是狠抓习惯成就人,通过“习惯教育+习惯督查+习惯考核”来展开养成教育工作;四是多处着力塑造人,构建以“养成教育+德育疏导”为核心的德育网络体系;五是改造课堂培育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师的满堂灌、包办代替、固步自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合作、探究、碰撞中实现了知识与人生的建构,课堂成为了学生能力锻造的熔炉与情感共鸣交融的场所。

(四)教师统筹

实施骨干教师和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工程,让青年教师成熟起来,实现学校老中青教师可持续发展;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的教研认清差距、反思课堂、寻找突破、找准着力点;开展联片教研模式,对教师进行“新课堂”理念的洗礼,进一步孵化课堂教学;搭建“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平台,锻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深化课改、引领课改、反思课改、总结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比教、比学、争优、争先”的执教氛围,成为与新课堂理念接轨的平台,助推学校的课堂教学。

(五)管理统筹

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细节管理,形成管理合力。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四举措重抓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把每周末的中层干部例会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对班子成员进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主阵地;二是实行“阳光科室”,指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利益的都予以公示的制度,凡是每周科室工作要点都予以公示的制度,时刻提醒中层干部保持公正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三是实行“效能科室”,抓观念转变,工作倒查制,要求中层干部时刻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工作信念,每个人都要有“不放思想就放人”的岗位危机意识;四是实行“内省外学”的策略,提高干部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认清差距、观注细节,通过外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二、统筹片区捆绑建设,发挥统筹孵化效能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区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全区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各类教育的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成为城乡一体融合区、素质教育先进区、体制机制创新区、人民群众满意区。

(二)具体指标

1.幼儿教育 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以上,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区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98%,75%的幼儿园达到“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

2.义务教育 全区所有中心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小学标准,所有初中达到省示范初中标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0%,巩固率、升学率分别达99%、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3.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十四中争创“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级中学文昌校区争创省三星级学校,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4.继续教育 建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覆盖面100%,90%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市级示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4个。新增 1 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5.高等教育 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电大分校办学达全市一流水平。

6.学校布局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区域人口分布趋势,按规定标准,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技术装备更加精良、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建成小班化实验小学12个,初中4个。

7.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8.办学条件 生均占地达标,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30%左右的中小学建成市优美景观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性全部达到规定抗震指标。

9.教师队伍 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60%以上;初中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8%的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分别达到20%以上和8%,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5名市级名校长,5名市级名教师,60名区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区以上优秀青年教师。

10.教育管理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依法治教,办学行为规范,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

11.教育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增长一优先”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12.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努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区域教育特色形成品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中等偏上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区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无证幼儿园整顿规范工作。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0~6岁幼托一体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活动,提升幼教办学水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幼儿园。利用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举办幼儿园(班),充分发挥镇街中心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教育配套建设,对开发配建幼儿园统一管理。

(二)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盘活重组教育资源。按照规划要求,在新建、扩建的开发区和住宅区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将学校布局与校舍安全工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新城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落实教育惠民工程,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特殊教育管理和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

(三)实施优质高中提升工程,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公共配套服务与城市建设相同步的要求,按四星级标准在新城核心区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力争将十四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创 3 建为省四星、三星级学校,为新城居民提供一流教育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局职业教育“双十”提优工程的要求,力争将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成全国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合江北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涉农专业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优化教育管理。

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使用办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作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课堂教学活动、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小学、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评价方案,探索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实施后,4 教师岗位社会吸引力增强的有力契机,完善“凡进必考”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经历。

(七)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格局。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创造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和谐发展的环境。实施“社会办学工程”,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资源,鼓励引进名牌学校到我区办学,鼓励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形式,发展优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形成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运行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八)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带动教育现代化。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浦口”建设总体框架,构建先进、高效、使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3年内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的学习能力,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九)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构建我区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的新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新教研工作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研工作的特色。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重大教育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 5 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开源节流,健全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依法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4%。

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之处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健全政府助学体系。完善对农村各阶段各类型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镇街发展教育的职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教育对外交流。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依法治教,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维护好学生、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学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 6 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权利,对学生的评价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坚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督导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督导评估。主动接受人大、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制。

(四)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加快教育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引领基层学校根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大姚县:统筹城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篇6

一、提高认识,坚定调整学校布局的决心

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城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严重影响了全县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整中小学布局、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全县382 078平方米中小学(含16所幼儿园)校舍中,D级危房就高达125 678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32.9%;B、C级危房达83 752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21.9%;破烂的校舍时刻威胁着师生的安全。要实现校舍安全的目标要求,全县仅排除现有D级危房一项就需资金1.3亿元,但是如果把校安工程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结合起来,被撤并学校的D级危房只拆除不新建,把资金整合用于并入学校和保留学校的改扩建,排除全县的D级危房只需7 625万元资金。由此可见,调整中小学布局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县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这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姚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被列为全省现代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试点县的机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县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以县长为组长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二、深入调研,明晰学校布局调整思路

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大姚县认真总结前几轮校点调整的经验和教训,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乡镇、校区、校点调研,摸清各乡镇学校布局、办学状况以及生源分布情况,对未来学校生源和办学规模进行预测,对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县城区学校的接纳能力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等方面因素,确定了“做大城区、巩固坝区、优化山区”的布局调整思路,明确了“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调整原则,采取校点撤并、分段撤并、整校撤并三种模式,有序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使生源逐步向完小、中心完小、乡镇和县城区学校集中,最终实现“县办高初中、乡镇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布局调整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1234”的总体思路抓好推进:围绕一个规划,即围绕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以3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任务为目标,分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学校布局调整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四个目标,即力争实现“四个百分之百”,一是所有适龄儿童10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二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0%升入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三是所有普通高中学生100%升入高等学校,四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实现就业。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全力打造“教育名县”品牌。

三、科学规划,打牢学校布局调整基础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根据规划,中学阶段,将全县3所高完中撤并1所,保留2所,将现有的16所初级中学撤并8所,保留8所,被撤并的初级中学学生并入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同时扩大县城区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的办学规模,拉动全县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小学阶段,把撤并后的初级中学作为本辖区小学集中办学的校点,将289所小学撤并180所,保留小学校点109所;为满足县城区学龄儿童就学需求,在县城新建1所规模为24个班1 200人的金龙小学。学前教育阶段,将撤并后的小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集中办学点,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提高入园率和办学效益。

为发挥城区学校的龙头作用,我们以实现城区中学扩容7 000人为目标,制定了《大姚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及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力争把大姚一中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一级一等优质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4 500人;把实验中学建设成为全州一流的普及性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5 000人;把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全州汽车驾驶维修及职业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在校生规模达到3 000人,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1 000所县级职教中心行列,最终在县城区形成“3所中学(2所完中、1所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校点布局。今年秋季学期,我们已把大姚二中的高中部并入实验中学,范湾中学实现了整校撤并。

同时,为进一步统筹投入机制,整合师资力量,强化培训职能,在去年3月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农机化学校并入县职业高中,成立县职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又将县委党校、县行政管理干部学校与县职教中心合并办学,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使党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一校多能、双赢发展。

四、广泛宣传,达成加快调整的共识

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我们通过“讲、看、算、议”等方式,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决策转化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讲”,就是宣传发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从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组合,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排危,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方面进行全面宣传,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看”,就是参观考察。乡镇、村、校组织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到合并后的学校实地查看,通过合校增效的现身说法,打消思想顾虑。“算”,就是算账给干部群众听。把集中办学节约资金和改善设施的账,把调整布局使学生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机会的账,算给干部群众听,以谋求共识。“议”,就是广泛商议,科学决策。《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稿形成后,我们就公开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纳善言,在发布信息中宣传政策,在听取意见中完善规划。按照政协协商、政府决定、人大决议、县委决策的原则和程序,研究制定并审议通过了规划。

五、抓好结合,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

大姚县始终坚持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统筹谋划,相互促进。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大姚县及时制定了中小学危改规划,并结合《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迅速完成了全县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姚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启动工程建设。我们还把县级配套资金773.69万元分年度纳入新增财政预算。同时,以政府信用合作方式融资1 1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前,规划在今年实施的24所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已有6所完工,18所正在建设。全县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计划在2010年9月底以前全面排除。

六、强化措施,巩固布局调整成果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农村学生寄宿就读,学生能否“在得下”、“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为社会、群众和家长检验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吃、住、学、乐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一是围绕学生“在得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开展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加强并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的承载能力。今年,投资2 200多万元的实验中学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一期投资1 422万元的李湾中学改扩建项目也将于今年11月底前启动。二是围绕学生“进得来”,打破行政区划招生。从今年9月份开始,降低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招生门槛,面向全县5个山区乡镇招生。只要学生愿意报名,学校一律给予录取,让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首先感受到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并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宣传、动员,带动更多的山区学生到县城区学校就读。今后几年,大姚县将按照布局调整规划,进一步打破招生区域界限,加快推进布局调整工作。三是围绕学生“留得住”,重视贫困救助和人文关怀。大姚县已经形成了以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助学为主、相关部门和各中小学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助学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出台倾斜政策,关注、关心被撤并学校的学生,加强个别指导和帮助,整合寄宿生补助、贫困生救助、民族生补助等助学资金,扩大学生受补助范围,尽可能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真正实现让学生“留得住”的目标。同时,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发展学生特长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活动,做到一校一特色,实现让学生“玩得好”。加强后勤管理,督导全县中小学认真开展以种菜、养猪、办食堂为主的勤工俭学,办好蔬菜基地,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既让学生“吃得好”,又减轻学生生活负担。四是围绕学生“学得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以“三疑三探、三练三思”为核心的“大姚教学范示”。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片区管理负责制、德育导师制和特色教育,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开展以结对教研、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探索并推广学科分层走班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做到课堂高效,课后轻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让学生“学得好”的目标。通过以上措施,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无一人流失,学生脸色红润了,体重增加了,健康素质明显改善。学年末检测,小学山区与坝区两科总分差距从过去的50多分缩小到10分以内,消灭了过去单科个位数的现象,真正让学生和家长从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充分感受到学校布局调整的好处和实惠。

江苏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篇7

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 无论是规模数量、普及水平, 还是发展质量、社会影响都位居全国前列。在推进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处理好四个重大问题:第一, 面对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如何统筹好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第二, 面对本省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区域, 以及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在办学历史、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和保障等方面的差异, 如何统筹好全省高校的区域布局、层次类型等结构, 形成统筹有力、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三, 面对本省高等教育10多年来的规模扩张, 如何统筹好规模速度和结构质量的关系, 引导高校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第四, 面对制约本省高校发展的诸多深层次体制性矛盾,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构筑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新优势。近年来, 江苏在贯彻好国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本省实际, 注重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 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江苏省坚持以高等教育发展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在强化服务和提升贡献度中开辟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新空间。一是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积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努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从2010年起实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培养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及专业和行业吻合度统计公告制度。近3年来全省高校新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232个, 占新增本科专业总数的72%。高职院校现有农科类、工科类、服务业类专业点比重, 与全省一、二、三产占GDP比重大体一致。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组建校地、校企教学联盟、共建教学实验室、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载体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式, 推进高校同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建立南京仙林、常州、徐州、淮安、盐城、南通等6个高校教学联合体, 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链与行业产业链的对接。二是提升科学技术“创新度”。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 积极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近5年, 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取得历史性突破, 共有207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其中获国家奖148项, 获奖数量占全省获国家奖总数的一半以上, 占全国高校获奖总数的14.3%;获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5项, 占总数的57.6%。目前发明专利拥有量近1.4万项, 超过全省总数的1/4。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1个, 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积极支持高校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地方政府、科技园区与省内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80个, 占总数的36%。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 成果源自省内高校的占34.2%。启动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 首批确定立项建设29个省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家首批确定的“2011计划”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中, 江苏占3个, 位居全国第二, 其中省属高校2个。三是提升服务发展“贡献度”。坚持社会需求导向, 开展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 确定566个面向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点专业, 近3年全省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近万家企业结对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数达3.2万项, 对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7万项, 成交金额达150多亿元。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创新,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贡献了约占全省80%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江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日益增强的省域综合实力也为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012年, 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832亿元, 其中全省地方高校投入410亿元, 占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的22.5%;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支出达14000余元。在不断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同时, 省级财政还积极支持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等重大工程和专项建设, 如累计安排34亿元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安排3亿元启动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两年安排2.3亿元支持省属高校建设青年教师公共租赁住房。

二、统筹推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

针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够平衡的实际, 江苏省着力推进苏南高等教育提升、苏中苏北高等教育振兴,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建设苏南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在苏州召开了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 并与教育部签署了全国第一个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 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行了部署, 酝酿启动实施一大批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项目, 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确保区域高校综合发展和社会服务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力争一批优势学科和大学跻身国际前列, 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摇篮, 知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中心以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地。二是实施苏中苏北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区域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战略, 对苏中苏北地区在培育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时优先考虑, 新增立项建设的博士、硕士单位优先扶持, 在学科专业、招生计划、科技平台和项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重点支持一批有特色的苏中苏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综合实力。加大苏南和苏中苏北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力度, 省教育厅与宿迁、淮安等地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 加大力度支持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苏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启动苏州大学等6所苏南本科院校对口支持淮阴师范学院等6所苏北本科院校工作。苏南和苏中苏北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有力推动了苏中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完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新增高校重点考虑苏中苏北地区, 目前全省各省辖市均有本科办学, 国家或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均有布点。支持独立学院从高校较为集中的南京等地, 外迁到学科专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市县办学, 先后推动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迁址泰州、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迁址扬州、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迁址连云港、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迁址淮安, 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同时也拓展了独立学院办学空间。

三、统筹推进不同类别层次高校科学发展

目前江苏有本科院校49所, 高职高专院校82所, 另有独立学院25所。我们注重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分类管理, 资源配置上努力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各方, 推动不同层次类别高校科学合理定位, 错位发展。一是统筹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实施省部共建、省市共建、厅际共建等, 推动部属、省属、市属和行业属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省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共建13所高校, 省教育厅与苏州市政府共建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类型的高校, 指导学校找准自己在国家和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积极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 安排“985工程”三期配套资金18.6亿元, 支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211工程”高校及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二是统筹公办民办高校发展。把民办教育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积极优化政策环境, 鼓励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同时积极搭建公办和民办高校平等发展平台, 在招生录取、教学科研项目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形成了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目前江苏共有民办普通高校53所 (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8所) , 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34%, 民办高校在校生接近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4。三是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学习借鉴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加州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 提出了以最高学位授权为标准, 将高等院校分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四种“基本类型”, 并尝试提出不同的定位和发展重点。如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着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着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彰显办学特色, 增强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着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 江苏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评价体系, 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四、统筹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协调发展

江苏高等教育经历了“十五”时期大扩招和“十一五”时期大建设阶段, “十二五”以来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从注重扩大规模、建设硬件向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转变, 引导高校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一是稳定发展规模。在高校数量上, 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 严格执行设置标准, 控制新增高校数量, 基本形成层次衔接、规模合理的高校布局体系;在学生数量上, 统筹考虑人才培养需求、高等教育生源变化、高校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等因素, 逐校核定了事业发展规模, 引导高校稳定现有规模;在基本建设上, 严控新增基本建设投入, 新增教育投入采用安排专项和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方式更多投向内涵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在稳定规模的同时, 新增高校事业规模重点向高层次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倾斜,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目前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结构比例接近1∶12。推动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转变, 目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生比例为3∶7, 2013年下达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数已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的40%。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稳步扩大本科教育规模, 目前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在校生比例为1∶1.4。三是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等, 有力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从2010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组织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目前一期项目共122个立项学科进展顺利, 财政投入和自筹经费累计达51.1亿元, 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江苏有16所高校的53个学科领域 (指ESI学科领域) 进入ESI数据库前1%;全省高校现有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9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64个, 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建成;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 全省高校有13个一级学科位列第一, 占全国的11.3%。近5年江苏高校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0篇, 占全国总数的10.3%。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 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目前全省高校拥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约440人。

五、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江苏是国务院确定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2011年省政府和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我们着眼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通过强化统筹, 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一是大力推进综合改革。着力把我省建成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全省共有83所院校承担了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覆盖面超过60%。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大学章程建设, 积极探索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形成了常州科教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等“区校一体”的办学新体制。推进学分制改革, 强化教学联盟和职教集团建设, 启动中高职、本专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本科院校自主选拔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点顺利实施。二是积极推动跨省高等教育协作发展。根据国家统一安排, 认真落实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援任务, 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同时, 积极推动建立跨省合作的高教发展机制, 江苏同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建立了长三角教育联动机制, 共同搭建了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合作平台。2012年已启动实施实施长三角高校“交换生计划”, 努力做到同类、同层次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共享。三是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一方面, 更高水平“引进来”。吸引世界一流大学来江苏合作办学, 教育部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约共建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武汉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在昆山市建立昆山杜克大学, 东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建立苏州联合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在苏州建立中法学院。目前全省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279个, 占全国总量的1/7。不断扩大境外留学生规模, 来苏留学生数量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 目前已达3.6万人。另一方面, 更加积极“走出去”。组织实施赴境外办学、公派留学、教师海外培训、大学生境外学习等项目, 苏州大学率先走出国门举办老挝苏州大学, 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当前, 江苏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迫切需要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江苏将以实施国家及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大省级统筹力度,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扩大开放、提高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为重要发展路径之一, 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 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 着力建设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更具活力、质量更有保障、服务更富成效、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高等教育。

摘要:统筹高等教育发展是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转变的重要过程。文章从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统筹推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 统筹推进不同类别层次高校科学发展, 统筹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五个方面, 概述了江苏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成效。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8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城乡失衡的问题表征

(一)教育机会的区域性失衡

教育机会既是教育公平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覆盖城乡的教育类型,其教育公平首先体现为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意味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所有人,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也不分行业、职业和年龄,均享有同样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机会公平也是教育权利能否公平实现的一种方式。通常,教育机会的量化指标集中在区域人数与高职、中职在校学生数与参加培训人数的比例,其统计基础(也就是分母)为万人。

就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机会的实际量化情形看,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失衡与差异。第一,从高职学生人数看,城市地区(包括城市周边近郊区)每万人在校学生人数呈现较快攀升势头,而农村地区在校学生人数上升较为缓慢。据教育部统计显示,城市地区由2005年的101.3人/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178.9人/万人;农村地区由2005年的8.2人/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16.3人/万人,学生数量上相差近十倍。第二,从中职在校学生人数看,城市地区每万人在校学生人数下降较快,而农村地区下降态势缓慢。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地区中职学生人数从2008年的279.3人/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99.8人/万人,农村地区中职在校学生人数从2008年的93.9人/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91.5人/万人,某些西部省区中职学生人数还在上升。第三,从参加培训人数看,城市地区每万人参加人数在逐年提高,而农村地区提高缓慢,个别省市还有所下降。城市地区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人数从2005年的201.3人/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300.2人/万人,农村地区由2005年的39.6人/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78.6人/万人,但个别省区有所下降,如青海省由2005年的38.4人/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36.5人/万人[1]。上述数据显示,尽管从整体上看,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学生数、培训人数是呈上升趋势,但是城乡的区域性差异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基本上是集中在城市地区或城市近郊区县,其办学效应主要是覆盖其周边区域。尽管近些年职业院校的规模办学效应在扩张,但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功能未能完全体现,这也是导致区域失衡的原因。

(二)教育资源的匹配性失衡

教育资源是教育开展的实体性基础与前提。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因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其教育资源在其整个发展体系中显得更为重要。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人、财、物力投入,是保障其城乡均衡发展的条件,唯其如此,才能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杠杆调节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职业教育中,其所拥有的人、财、物的资源匹配并不均衡。具体而言,第一,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总量在增长,但城乡差距还是明显的。2005-2014年,全国高职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生均预算包括教育事业费及公用经费均在增长,其中东部地区达到近1.2%的年增长率,西部地区也接近0.5%的年增长率。但是这些总体投入基本集中在各省市区的都市经济圈的所属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事业费及公用经费增长明显,而县市尤其是县市中的中职学校获得的教育事业费及教育公用经费不多。一方面,与各地的教育投入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这些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数量有关。但无论如何,城乡在职业教育投入总量上的失衡是明显的。第二,物力资源在不断充实,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乡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及中职学校在物力资源投入上还是有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人均教学及实验用房面积、人均多媒体座位量及教师面积、人均图书馆使用面积、人均固定资产总量、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人均计算机台数等方面。按照教育部的统计结果,城乡差异指标(统计学上用P表示)在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指数是0.01,而西部地区的指数是0.05,可见西部地区物力资源城乡差距更明显。第三,师资队伍日趋合理,但城乡差距仍在。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内,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规模、结构及教师水平、学历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城乡提升幅度并不一致,城乡差距还是明显的。从高职院校的师资看,2005-2014年这10年时间内,专任教师的人数稳定,其所占教职工总体比例从2005年的69.3%上升到2014年的72.6%;生师的比例从2005年的19.6∶1下降到2014年的13.5∶1。当然,从对比上看,都市圈内的高职院校教师比重较大,生师比重小,教师数量符合教学基本需要;但县市地区的教师比重较小,生师比重大,有的新建院校或民办院校无法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从中职学校的师资看,尽管其师资队伍数量也在增长,教师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现实而言,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趋于合理,但在实习实训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以及生均拥有量上城乡差异还是明显的,城市地区一般而言师资饱和,符合实习实训要求;农村地区则比较匮乏,许多农村地区的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双师型”教师,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比较差。

(三)教育结构的局部性失衡

所谓教育结构是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匹配比例关系及相结合的方式,其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层次、门类、专业及区域分布结构等方面,结构是否合理决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决定受教育者的教育公平性。一般而言,其量化指标是看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是否与区域内的产业机构相匹配。具体而言,第一,布局结构基本上形成“一体两翼”局面,但局部性还需要调整。职业教育的布局合理性、科学性关系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内,我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基本上形成较为合理的布局结构。但从办学区域看,高职院校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而部分县市、区域性城市较少,布局不尽合理,与各地的城市定位不相适应。中职学校基本上是集中在区域城市、中心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一些偏远地区的县或县级市较少且办学质量较低。这些面向农村地区的中职学校其硬件、软件建设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双师型”人才匮乏,办学水平较低。而一些城市的中职学校因为面临高职院校的竞争,硬件、软件等条件较好但生源萎缩,造成其教学资源浪费、办学规模较小,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及失衡造成城乡教育资源、布局的失衡[2]。第二,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但专业布局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机构的要求。专业机构的布局是职业教育与区域内产业机构之间的协调关系,体现不同的专业类型、学校类别与当地经济结构的衔接关系。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目录看,我国高职、中职专业类别覆盖20大门类、80个二级专业和近600个专业。但是,目前在实践中,还没有一个省市能够完全按照教育部的专业目录来设置专业,即便是发展最好的上海市,其职业教育专业覆盖率在上述三个专业大类的比例也只有100%、91.2%和66.3%。也就是说,大门类、二级专业覆盖率较好,而专业设置难以齐备。除此之外,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的专业较多,比如,各地集中设置一些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土建、会计、机械工程等,而对于偏向农村地区的专业较少,如农林技术、加工制造、农村财经商贸等专业,很多学校是没有的,即便是一些县城的中职学校也比较少。如此,就凸现专业结构上城乡的失衡,基本能够满足城市产业结构,但无法满足农村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

(四)教育质量的效力性失衡

教育质量是任何教育追求的目标,也体现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职业教育追求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是其最终目标,即要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及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能够平衡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方面的量化指标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升学率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上。具体看,第一,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这方面的差异在上述三个标准中是最大的,也是城乡失衡最为明显的,在有的城市院校包括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在内,能够获得证书的比例近99%,但有的农村学校,其获证比例不到30%,尤其是一些高级资格证书的比例就更低。第二,在毕业生升学率。升学率指的是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的通过率以及中职学校参加成人高考的通过率。因职业教育主要是应对就业及技能提升的,升学在很多学校不受重视,但从教育部门的政策及统计方法引导看,升学也算是就业。如此,一些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就逐步重视升学率。但由于学生素质所限,升学率并不高,在一些城市地区的高职院校,最好的专升本通过率也只有41%,中职学校成人高考通过率为67%;而一些农村地区的院校数据就更低。第三,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的差别近些年在缩小,但城乡差距还是存在的。一些城市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一次性就业率能够达到98%,而农村地区学校一般只有75%左右,有的偏远地区则更低。

二、破解职业教育城乡失衡的改革路径

从前述分析可知,职业教育城乡失衡的根源就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及其机制造成的困境,城乡职业教育是两个子系统,无法从教育功能、专业设置、布局结构、资源投入等方面实现统筹,造成资源浪费及发展失衡。因此,破解失衡的关键就在于统筹发展,打破二元体制,实现城乡、院校、校地之间的联动发展。

(一)城乡联动

破解职业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首要方向就是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城乡联动,确定以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为联动载体,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必须通过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促进城市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对口帮扶、合作,促进教育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互补发展,最终提高其办学质量与联动水平。从内容上看,职业教育的城乡联动涉及不同的教育类别、教育层次,包括办学过程与教学管理的联动、教育投入与资源配置的联动、布局结构与专业设置的联动、招生就业与升学考证的联动。在整个联动过程中,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运行的原则,实现对外的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办学共建的局面。此外,通过职业教育的城乡联动,来实现城乡各类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及科学配置,深化城乡关系,最终达到“一体两翼”的综合联动模式,保证城乡居民能够享受职业教育资源、质量的共享,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性上升,以缩小城乡差距。

(二)院校联动

所谓的院校联动是要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之间实现协调与统筹发展,这是职业教育联动的重要内容。从现实看,由于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城市,中职学校主要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最终形成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之间在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办学投入、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在联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城市高职院校的优势来帮扶农村中职学校,利用其良好的教学资源来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联动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之间要实现资源投入、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实习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推进其优劣互补。毕竟职业教育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之处,联动发展对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是有意义的。第一,通过联动能够克服农村中职学校先天区位不足的劣势,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解决就业、招生、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压力,通过差异化办学及资源共享,获取规模化效益,实现其持续发展。第二,通过联动也能够推进城市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高职院校当前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加上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困境,社会认可度在下降。通过院校联动,实现人才培养、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最终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其持续发展。

(三)校地联动

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其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必须适应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其发展的动力。故此,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联动,才能提升其办学效应及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第一,要推动院校与其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动。从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当地的产业结构、技术标准、劳动力质量及总体经济水平有着更深的认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于推动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结构等方面能够更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沟通,更好地实现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回应。第二,校地联动需要通过专家、产业、政策及项目来推动。校地联动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应该通过产业、政策等来实现其与职业教育院校之间的资源配置,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的意识与功能,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学校通过专家、项目来正确认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通过项目依托,培育特色优势学科,为职业教育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双方的双赢发展、互动提升。

三、构建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保障体制与机制

(一)构建多元、统筹的办学管理体制

1. 办学体制上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基本上还是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尽管近些年民办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但办学主体单一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组织、个人、企业、行业办学参与力度不够,办学主体在权利、义务上不一致,导致办学效率及质量的下降。因此,首先,要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打破当前政府垄断办学的局面,激发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个人、行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其次,要实现办学形式的多元化。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办学体制的束缚,将办学体制与机制进行分离,推进多元化、开放化的办学形式。前述谈及校地联动问题,在办学形式就可以实现这样的联动,比如,建立城乡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多个主体的综合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负责整合资源,院校、企业、行业负责办学质量,将形成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办学体制,从而强化主体间、模式间、制度上、体制上的多方联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3]。

2. 管理体制上的统筹化。

职业教育目前在管理上表现的是多头管理,管理职能的交叉重复,统筹化程度低,不同的学校可能隶属不同的部门,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缺少沟通协作,极大限制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要改变这种格局,就必须实现管理体制的统筹化。首先,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设立职业教育统筹管理机构,减少部门分割管理带来的交叉性,尤其是要取消行业主管机构对职业院校的管理,只保留其业务指导职能,这样才能提升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其次,建立各级政府统筹管理的格局。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院校管理统筹中的责任及目标,加强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管理的统筹能力,强化其对职业院校管理的宏观职责,尽量运用宏观手段进行调控,不直接干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二)构建多元、统筹的教育投入机制

教育投入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融资机制,二是经费配置机制。从融资机制看,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各级政府应该推进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与体系,同时完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逐步改变当前完全依靠国家政策拨款的融资机制。从教育经费配置机制上看,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配置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首先,积极完善各类职业教育经费的规划、预算、分配、使用与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预决算体系,科学编制并进行精准化管理,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拨款方式,注重城乡均衡,对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要适应倾斜。其次,要建立教育经费配置的绩效制度及问责机制。在教育经费投入中,要逐步构建各级政府的分摊体系,明确经费使用、管理的评估机制,保障经费使用的责、权、利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城乡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的统筹化、科学化。

(三)改革职业教育教师人事制度

在当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教师人事制度是个重要的障碍,亟待改革。要从整体上看,保证城乡职业教育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建立择优准入、统筹共享的人事制度体系。第一,建立职业化的教师准入制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来源基本上是来自高校,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师资,这种单一性的教师准入体系应该改变。由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技能型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可以建立职业院校教师的聘任制,从社会、企业上引进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实训教师,大力推进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二,建立人力资源的共享、统筹与配置制度。对于区域内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优秀教师管理人员应该打破其校际壁垒,突破现有的人事编制,建立固定人事编制与流动人事编制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模式,实现区域内尤其是市域、省域范围内的教师资源共享连聘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帮扶作用,尤其是要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中心城市地区的职业院校的优秀教师合理流动到区域城市、县市职业院校中任教。此外,还可以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在城市与农村、重点院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实现定期定时的教师流动及交换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

摘要:职业教育的城乡均衡及统筹发展,是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分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四个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失衡的三大改革路径,并提出其统筹协调发展的三个方面的保障机制与体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失衡,均衡发展,统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统计数据:综合部分(2005-2014)[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9/index.html.

[2]朱德全,杨鸿.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J].教育研究,2012(3):57-65.

把握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篇9

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坚持城乡共生, 以城带乡, 协调发展。这就是要基于各地城乡经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 以区域共生和“一盘棋”的发展理念, 对未来一定时期该区域范围内的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整体部署, 使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结构相吻合, 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良性互动, 实现办学效益现最大化。统筹规划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 一是全域理念, 即城乡共生和大职教的理念;二是以人为本理念, 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要充分考虑农村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 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民性;三是效益最大化理念, 统筹规划要体现城市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和引领作用, 实现办学效能最大化。

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坚持农村优先, 有序流动, 均衡发展。这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 引导师资、生源、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信息等资源在城乡职业学校之间合理流动, 创造城乡职业教育平等使用教育资源的环境, 增强农村职业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为此, 一方面要优先向农村职业教育配置资源。在职业教育公共资源配置领域, 优先满足农村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配置领域, 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 引导以投资和师资等为主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职业学校流动与配置。另一方面要畅通城乡职业教育互动渠道, 建立有序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机制, 重点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市场、招生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

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安排, 坚持有效供给, 优化配置, 持续发展。只有建立统一的城乡职业教育制度, 才能形成城乡统一的职业教育市场, 才能有效地调动城乡职业教育各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也才能转变“城市偏向”、城市化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首先, 必须保障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的充分供给和有效供给。一方面, 以“公平”为导向、为准绳的城乡职业教育利益的整合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要求更多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子注入其中, 另一方面, 制度和政策属于稀缺性的发展资源。从当前来看, 迫切需要建立诸如职业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农民工培训与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制度、免费职业教育 (甚至是义务职业教育) 与培训制度、城乡职业学校配对 (合作) 建设制度、涉农专业建设制度等。其次, 必须公平、优化配置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制度常常是“歧视性”的, 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农村地区常常不拥有与城市对等的政策供给, 这使城市职业教育拥有了相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较大的政策优势。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0

一、加大布局调整力度,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民勤县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早规划、早安排, 科学适时地调整学校布局, 着力优化资源配置,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全县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 对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优化组合。在城区, 先后建立了一所职业学校、一所独立初中和两所完全小学;在农村, 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村级完全小学, 创办寄宿制高级小学, 基本形成了一乡镇办一所独立初中、一所高级小学或完全小学办学格局。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尽快改变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 县上对保留下来的农村薄弱学校一贯坚持“三个优先”的原则, 即优先安排师资、优先安排项目、优先安排教师培训, 加大扶持力度, 在政策、项目、师资、设备和教师待遇等方面积极向薄弱学校倾斜, 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快信息化学校建设步伐,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推广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电子白板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为教师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 促进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同时, 也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造了条件, 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

二、重视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民勤县一直把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作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一是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近两年, 全县有100多名站校管理人员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和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远程培训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乡镇教学辅导站站长研修班, 有效提升了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是全面开展转岗教师培训。面对农村小学教师超编、学前教育阶段师资匮乏的现状, 我们采取培训后转岗的方式, 让小学超编教师不断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2012年, 对60名教师进行了转岗培训, 举办了两期农村小学转岗教师暨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班, 进一步促进了学前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有效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强化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邀请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举办了“科研项目申请与科研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组织50名中小学班主任参加了武威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现场交流研讨会;选派207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和幼教置换、幼师转岗、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安排98名语数外教师, 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山东杜朗口模式”教学法整体观摩会和小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研讨会。有590人参加了市、县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培训, 60人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师每人每月增加50元的交通补助, 落实乡镇教师岗位补贴政策。2008年起, 民勤县委、县政府设立了“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每年评选90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10名师德师风标兵给予重奖, 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广大教师勤奋努力、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三、加大扶贫助困力度, 全力实现教育公平

民勤县把加大扶贫助困力度, 全力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助推器,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积极构建教育公平机制,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和谐发展, 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成果。严格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及中职生国家助学金、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教育惠民政策。积极拓宽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渠道,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中小学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各项减免政策, 并动员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慷慨解囊、捐资助学, 每年有3万多名学生接受社会救助, 为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搭建了“绿色通道”。2006年起, 县上设立“县长教育基金”, 先后募集资金872万元, 资助贫困师生8700名, 发放救助资金745万元;2007年起, 全县共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610万元, 惠及学生6972人, 建立了覆盖大中小学学生的帮贫助困体系, 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民勤县把学校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突破口, 加强教育管理, 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 出台了《民勤县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 严格落实考核办法, 考核结果达不到优秀的站校, 集体和个人不得评为先进, 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学校, 对校 (园) 长进行诫勉谈话, 取消学校和站校负责人当年评先树优的资格, 有效促进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强化教育督导。坚持开展学校常规督导检查, 促使学校认真执行课程计划,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全面落实学籍管理制度。三是抓好行风建设。召开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 采取明查暗访、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法, 加大对违规补课办班、乱征订教辅资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育乱收费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树立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 赢得社会各界最有力的支持, 为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民勤县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不断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一是高度重视行为养成教育。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活动, 组织了“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关爱环境、美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全国“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中, 全县有293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 其中特等奖1名, 一等奖45名。

二是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主, 加大学校心理辅导室和咨询室建设, 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召开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暨感恩教育研讨会议, 举办“感恩教育校园行”主题征文活动, 培养了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是努力丰富师生体艺生活。组织了第五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每年举办全县中小学师生艺术作品现场比赛和中小学生运动会,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等级评定, 力争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展个性特长,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以研促教, 以研提质。召开全县教研工作会议, 营造科研氛围, 全面总结工作经验, 表彰奖励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和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形成了《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文本稿。广泛开展片区教研活动, 专题分析中考质量, 召开高考研讨会, 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 在第三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中, 全县共有15项成果获奖, 其中一等奖3项;在全国初中数、理、化和高中化学竞赛中, 有36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 其中一等奖107人。2012年高考中, 全县共录取5895人, 比去年多515人, 其中, 一本院校录取404人, 比去年多30人;二本以上院校录取1504人, 比去年多118人, 综合录取率达95.19%。录取总数、一本录取人数、二本以上录取人数均多于往年, 综合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 今年再次创出新高, 比去年高出4.25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 做大民勤教育品牌, 做强民勤教育名片, 为民勤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注入了更大的信心和更强的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漫步从头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颁布实施, 是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上一篇:林地保护与利用下一篇: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