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技能训练

2024-09-01

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技能训练 篇1

一、精选题目, 作好评讲

1.选题目的要明确

教师不论是讲范例还是布置练习, 都要明确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 绝不能心中无数, 漫无目的.

例如, 练习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般情况选做如下题:

(1)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是三个连续整数, 求三边长和面积.

分析题意:从已知条件可知, 只要设一直角边为x, 由勾股定理得一元二次方程x2+ (x-1) 2= (x+1) 2, 此题得解.在此基础上, 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可选如下题分析:

(2) 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 高AD, BE分别为20, 24, M为AD的中心, 连接BM且延长交AC于F, 求BF长.

如再向纵深发展, 还可选用勾股定理推广结论的题目:

(3) 三角形底边BC长为13, 顶角为60°, 两腰AB, AC之和为23, 求两腰及底边上的高AD的长.

2.选题针对性要强

即针对学生弱点, 选择学生易犯错误的题型.如学生对公式的应用经常出错, 为此, 教师可选讲如化简|x-5|-|2x+3|, 指出解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x-5和2x+3的性质符号.引导学生在数轴上分段讨论化简, 然后安排一些形式虽异但方法雷同的题目练习巩固.

3.选题要有典型性

通过某一题的讲解或练习, 反映一类题在解法上的共同规律, 从而掌握解这类题的一般方法.例如, 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 题目多, 方法活, 学生不易掌握规律.如将各种常用方法加以练习, 那么必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1) 由繁到简法, 就是将等式较繁一边化简与另一边完全一样.如, 求证:cos6A+sin6A+3sin2A+cos2A=1.

(2) 同一法, 即将等式两边化成同一个式子.如, 在△ABC中, 求证:undefined

(3) 把等式两边相减而证为零.如, 求证:sec4θ+tan4θ=1+2sec2θ+tan2θ.

(4) 综合法, 由题设条件或已知恒等式逐一推导.如, 设A+B=45°, 求证: (1+tanA) (1+tanB) =2.

(5) 分析法, 先假定原式成立, 再考虑成立的条件.如, 求证:cos (1-n) AcosA-cosnA=sin (n-1) AsinA.

对以上证法基本掌握后, 可选些证法灵活多样的题目, 以供巩固提高之用.

4.选题难易要适度

题目太易, 难以练出技能, 题目过难, 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选题以多数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会做为宜.在学生积极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要做好讲评.对选题意图、题目结构、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错误、怎样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等问题都要认真分析和讲解.

二、发挥主导, 培养思维

思维的抽象性是指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语言联结着知觉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属于形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属于抽象思维.数学知识是由概念、公理、定理等组成的逻辑体系.要学好数学, 必须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时, 学生不但要进行抽象思维,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形象思维.因此, 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特别注意形数结合问题.如借助数轴讲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的概念, 借助图形讲述有关行程、工程问题, 等等.在发展学生思维抽象性品质时, 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1)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龄前儿童的计数, 总是和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 其运算过程也没有完全摆脱形象思维.当人们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 也总希望能借助直观的东西进行思考.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发达, 就会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

(2) 解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问题.教学要根据教学目的, 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试验, 形成知觉, 并在此基础上, 做出必要的抽象概括.

(3) 语言能力.学生的抽象思维顺利进行, 有赖于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 而内部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外部语言的发展.因此, 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语言的训练.

三、掌握方法, 培养技能

(1) 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解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转化, 但是这种转化是要经历一段艰苦的脑力劳动才能实现.学生有兴趣, 就会对解题乐此不疲, 就会主动去研究解题, 这样他们的解题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师不能简单写出过程和答案, 应引导学生去分析解题思路, 使他们体会到智力活动的乐趣, 提高解题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只有理解相应的概念、公式、法则以后, 才能进行运算.因此, 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才能保证学生算理清楚, 这是确保计算正确的前提.

教学技能训练心得 篇2

这学期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讲课必备的知识,从数学知识到讲课技巧到师范生必备技能,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在听别的同学讲课的过程中,学习了她们讲课的好的方面,在听老师和同学最后的点评中,也提醒了我自己讲课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通过听大家讲课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是备课时要注意切入点,或简单明了,或贴近生活,或利用旧知,或利用特殊情形去探索,一定注意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课堂的引入上而迟迟进不了正题,或者进入的题目过难而让学生无从下口。所以以后备课时要注意花点心思在课堂引入上,课堂上好的开头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新知识讲解上好的开头也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

还要注意多于学生互动,很多同学讲课时与学生互动比较少,整堂课都是他自己在讲,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没有注意到,显的课堂比较沉闷。多多设置问题提问是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基础的手段,设置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做小实验等也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巧妙的设置留白,利用“明暗线”等手法,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注意善于利用工具去讲课,比如最基础的黑板一定要利用好,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板书,文字或图留在哪个位置,什么时候写上去,什么时候擦掉,都要设计好,讲课的重点一定要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有些同学讲课时就忽略了黑板的使用,一节课讲下来没有重要的知识留在黑板上,这样是不好的,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还有课件也要做好,比如一些几何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的呈现给大家。必要时一些教具等辅助工具利用好也能帮助学生去理解。

在这门课上,我收获最多的一节课就是我自己上台讲课时,从提前花时间备课到站在微课堂讲台讲课到老师和同学的点评,都让我在教学技能方面有所收获。通过一次讲课经历,我从实践中体验到了讲课前如何准备,讲课时会有哪些问题,讲完后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

在讲课前的准备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去深刻的理解把握这章节的知识体系,层层剖析,抓住最易于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去备课。我是讲了必修三第二章统计的第一节知识,虽然也花了挺多时间挺多精力去备课,但是未能准确地找到切入口去教授统计这个新知识。我是通过很多事例去尽量使学生对统计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所以在统计的引入时自己想了很多例子,而在同学和老师的指点下,我意识到光有例子去模糊的理解统计这个概念还不够,更要在例子的基础上,清晰的给统计以概念,使学生清楚地对统计形成具体的认识,对概念更专业的掌握。归根到底,还是我自己对统计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把握的还不到位,经过老师的提醒,在进入统计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可以通过模糊数到具体数来理解和把握统计,在讲课时就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以后讲课前的准备工作就要从这方面下手,多去各个角度更好的理解我所讲的知识,从而在讲课时能有清晰的思路。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很多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的问题背同学点出不足的地方。比如:我讲课时的声音太小,有时会听不清楚我在讲什么。这个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但也不难解决,我以后要多朗读一些东西,多在公共场合讲话,还可以跟学习音乐的同学学习怎样发声才能使声音洪亮又不损害嗓子等。我因为紧张问题,讲课有时会不够顺畅,而且有时说话不够严谨,没有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去讲解问题,导致学生对概念模糊不清。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以后要多找机会去在公共课堂讲课练习,克服紧张的心理,多积累数学专业术语知识储备,我觉得在成为合格的教师走向讲台前,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案例 篇3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案例教学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法对于教师提高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效果,促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背景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钳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测量》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不仅为学生继续提升专业技能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考取钳工上岗证、中、高级钳工资格证书做准备。课程内容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设计,学习任务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改变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么样做到即让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们《钳工技能训练训练》教学时,进行了新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与思考

中职二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该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2)理解钳工的性质、工作;

(3)钳工的基本技能操作

(4)理解 钳工工作的操作方法

(5能够进行机械零件制作、钳工加工和工艺设计

2.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钳工工作范围;

(2)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4)能够了解钳工所用设备的规格、性能、操作能力

(5)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6)具有自学、积累经验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工作主动性;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5)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6)养学生效率观念;

四、教学过程片段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好教师自身的案例

任课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之一,也是学生最信赖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教师只有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教师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只有自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遵守职业道德。

2.灵活组织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一般是:呈现案例、问题导引、任务提出、资讯、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任务实施、任务检查、编写工作报告、展示与评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了使案例教学法达到最佳的效果,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就他们的讨论结果在各组同学间展开比较,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碰撞。然后,通过对学生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取得了不错的总体效果。

重视口算训练提升数学技能 篇4

一、技能培养需要“实”与“勤”

1. 实, 即算理要理解透彻, 算法务必掌握扎实

扎实掌握算理、算法, 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 口算也不例外。教学中如果单纯追求口算结果, 忽视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则严重影响学生已有知识的运用, 直接导致口算速度无法提高。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在口算之前看清数字、符号, 观察题目的特点, 认真审题等, 这是正确解题的习惯保证。

2. 勤, 即要求教师不厌其烦、反复组织学生练习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但有的老师在教学计算单元时加强口算训练, 而在其他单元则忽略训练, 这就直接导致口算训练的不连贯。所以坚持做到诸如每课前的三分钟专项练习, 课后组织学生相互出题练习等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训练题量可由少渐多, 训练难度要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 以此提高训练实效。

二、日常练习讲究“活”与“巧”

口算题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算式, 其本身就比较枯燥, 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式和训练形式的变化,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

1. 练习形式要“活”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好奇心、好胜心强, 我们训练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 (1) 游戏类训练:扑克24点游戏、全班的口算接龙比赛等, 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闯关、积分等游戏; (2) 竞赛性训练:小组夺红旗、诱错练习如12+7-12+7、100-55+45等; (3) 逆向思维训练: () =8+1、 () =6-1等; (4) 活动性游戏:“开火车”“找朋友”“小白鸽送信”等; (5) 实践性学习:让学生采访卖菜的摊主, 学习他们不用计算器就能很快地算出商品的价钱的方法, 在班级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 让学生在买与卖的“交易”过程中应用口算知识。这些形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始终对口算训练充满热情, 兴趣盎然, 提高训练效果。

2. 运用知识要“巧”

即鼓励算法多样, 多中选优。例如口算16+9时,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生1:把9分成4和5, 16+4=20, 20+5=25;

生2:把9看成10, 16+10=26, 再把多加的1减去还得25;

生3:把16分成15和1, 9+1=10, 15+10=25;

生4:把16看成10+6, 6+9=15, 15+10=25;

……

对于不同的算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评价, 选择自己理解并擅长的方法进行运算, 多中选好, 好中选优, 要求学生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这样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时机, 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随着学习的深入, 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梳理一些口算的技巧, 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实现“巧”算。

三、强化记忆在于“准”与“拙”

对数学运算中出现频率很高、运用频繁的数据或算式结果, 可让学生强化记忆。对于需要强化记忆的一些常用知识, 首先要保证答案“准”, 即使记忆方式有时显得比较“笨拙”, 但对口算速度的提高还是大有好处的。比如: (1) 20以内的表内加减法、乘除法等必须熟记; (2) 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必须熟记。如a+b+c=a+c+b, a+b+c=a+ (b+c) 等; (3) 常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结果必须熟记。如3/5=0.6=60%等; (4) 一些特殊算式的结果必须熟记。如1/2+1/3=5/6, 25×4=100等。

当然, 像这类值得强化记忆的“小知识”还有很多。运用“笨拙”的办法熟记以上结果, 不但对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度大有好处, 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将受用无穷。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 篇5

合肥师范学院

第1章 化学教学设计技能

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

1.了解化学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和基本要素;

2.掌握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环节、步骤及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简单教学内容的设计; 4.了解化学教学设计技能的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设计

(一)概念:教学设计,系统科学的方法。

1、教育理论

2、教育对象

3、现有条件

4、自身风格

5、教学方案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教学对象。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要分析学习者的特点,评定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预测学习者发展的可能空间。

(2)教学目标。都必须用具有可观察、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地加以表述。

(3)教学策略。主要有采用何种经济而有效的教与学的形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师教的活动和学习者学的活动,设计何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及怎样进行设计,怎样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安排什么样的课型,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部分展开。

(4)教学评价。这就需要对教学设计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可进行实施前的评价、实施中的评价。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程序

(1)设计准备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学生,教材,教学资源。

(2)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

(3)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写出教案。(4)评估优化阶段。

(四)化学教学设计技能

1、化学教学设计前端分析技能

(1)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2)学习内容分析

①重点内容的确定和分析:课时重点内容是一节课中最本质、最重要的知识内容,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基础,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线,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主 1 攻方向。

②难点内容的确定和分析:是指那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如太抽象的知识、离生活实际太远的知识、过程太复杂的知识、理论太深奥的知识等等。(3)学习者分析

①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的学习的基础。其二,对技能目标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者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其三,对学习者所学内容所持态度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偏差和误解。

②学习者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确定方法:预测是以内容分析为依据,在通过一般性了解获取学生初始能力的大体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测试题,从而客观准确地鉴定学生的初始能力。

2、化学教学目标设计技能(1)三维目标(上位):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化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2 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高中化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5.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时教学目标(下位)

“三维”的课程目标的下位是课时教学目标,它可分解为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多侧重于学习结果,而体验性目标测重于过程。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又称为操作性目标,通常指可以观察的、3 有形的、易于测量(量化)的具体学习结果(知识、技能和方法),其中的行为动词可参照化学课程标准文件中的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用词来选用。体验性目标通常涉及情态领域或人际互动领域,往往是最灵活、最具动态性、最具有主观体验性、涵义最丰富的一类目标,是难以直接观察和直接测量的抽象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采用有关的心理活动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要使教学目标陈述清晰、操作性强,关键是以学习之后学生的行为陈述为中心,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

案例研讨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②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有关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①重视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②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以及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化学教学策略设计技能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和在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采用的所有具体问题的解决行为方式。(1)化学教学方法设计

设计化学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选择。选择的依据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等。

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练习法 讨论法 探究法

(2)化学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传统化学教学媒体和现代化学教学媒体 非语言媒体和语言媒体(3)化学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简洁地反映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果,表达化学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

4、化学教学评价设计技能(1)教学过程的评价。

课堂气氛,学生的配合;鼓励性评价。

(2)一节课的终端评价。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情况。

二、优质课评选关注点

1、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

3、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等;

4、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创设生动、直观、真实、富有启迪性的情境,采取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有意义的构建三维目标;

5、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展示课堂教学亮点;

6、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7、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8、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

9、体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如化学课堂要有实验,要充分的利用化学用语教学。

10、教师的素养:思维的品质,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艺术性,教态的亲切,肢体语言的适度恰当,多媒体运用的合理、实验的效果、教学课堂的组织、教学机智的处理等。

三、课堂教学的评价 鱼、蝌蚪(青蛙)的故事

(一)一致性标准

一致性是指的教与学的内容之间保持同一种状态。

1.想教的内容与所教的内容是否一致:一致是好课,不一致是差课。2.所教的内容与所学的内容是否一致:一致是好课,不一致是差课。3.想教、所教、所学的内容分别是否与课程目标一致:

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B,学生学的是C、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B,学生学的是B 教师想教的是A,实际教的是A,学生学的是A。

(二)关联性标准 1.教与学的关联

课堂教学中的学,有不同的学的状态。A、与教无关的学 1.学生自己的悟学 2.同学间相互助学 B、与教有关的学

与教直接有关的学 1.教师的直接讲解、示范等

与教间接有关的学 2.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感悟 3.教师指导下的同伴互助

2.内容关联

所教内容在课程内容系统中的定位:纵向连贯与横向联合(1)有没有纵向连贯:有,是好课;没有,不是好课。

(2)有没有横向联系:有,是好课;没有,不是好课。

人、鸟、牛

作为青蛙的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

(三)匹配性标准

1.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奶牛的形象 口语言说 言语教学

展示图片 直观教学

播放视频 直观教学

现场观看 体验教学 3.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的匹配

奶牛的形象 耳听

眼观

手动

身感(四)适切性标准

1.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适切 2.教学方法与教师风格适切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工具 篇6

关键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视频案例

视频案例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工具,其“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能让教师在观看的同时受到启发。

一、教学技能训练的特殊性

(一)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师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其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并且通过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并不囿于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改进,重在分析实践背后的理论问题。其训练过程是基于教学实践,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应理论,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技能训练要求能够随时应对课堂情境的复杂性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有别于一般技能训练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所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即课堂情境的复杂性。课堂是由情境构成的一个序列,既有教师教的情境,又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教学也不再是一个经过严格设计的由不同技能与技巧组合而成的程序化过程,而是一个依据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并做出相应修正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教学技能,更要掌握调控过程的技能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技能,如倾听技能、指导小组讨论技能、合作学习技能等。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都将可能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教学技能训练就是要使教师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抓住“意外”和处理“意外”,进而呈现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兼顾各个层次教师的需求

虽然说教学技能训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而言,就不能用统一规格训练,而要分层研究,根据各个层次教师的特点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能快且容易,但他们教学经验少,在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时,容易流于浅层次的模仿,并不能把这些技能内化,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在教学技能训练时需要注意的。

二、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大多是通过现场观摩、录像带分析和(文本)案例研究等方式展开的,而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不足:现场观摩难以抓住课堂上的细节,容易受观察者本身水平和经验的制约;录像带分析则不易把握研究训练的焦点,难以解释录像带上一些细节的深层因素;(文本)案例的真实性常常受到怀疑,不能“感受”课堂训练的实际气氛。于是,视频案例便应运而生。

(一)视频案例的优势

视频案例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工具。根据视频案例的基本特征,可知视频案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

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想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得到提高,那么,其训练的环境就必须是真实的,提供的案例也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否则教师难以产生共鸣,从而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视频案例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捕获课堂的大量细节,真实再现当时情境,并且具有反复观看定格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寻求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反思。

2.有利于“默会知识”的学习

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多的是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智慧和自我调控技能,这些技能通常表现在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上,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而变化,因此具有内隐性,是属于教师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情境性和个体性。它是不可言传的,是嵌入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并且这类知识难以用格式化的明确知识呈现出来。视频案例通过视频回放和定格把默会知识与其背景一起呈现出来,教师本人也可以借助当时情境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案例视频通过“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学生反馈”等形式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发不同观点的碰撞。

3.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真知灼见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继而形成能适应教学变化的个性化操作体系。而视频案例的真实可信性为发展教师教学技能提供了机会,因为它将教学行为与反思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教学理论很好地嵌入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过程模型

鲍建生教授等人编著的《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一书系统介绍了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这里就借鉴鲍建生教授的观点阐述一下视频案例的结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大致由五部分组成:案例片段、案例问题、案例评价、案例讨论作业单和案例教学视频库。案例片段包括背景介绍、课堂片段和课后反思;案例问题则是从学科知识、教学法、认知水平等方面提炼;案例评价多是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和学生反馈等;案例讨论作业单要提前设计好,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案例的说明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建议谈论的问题;案例教学视频库则是与本案例主题相关的网站、理论、研究和课件。

借鉴已有研究,结合实践,笔者构建了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要想使视频案例对教学技能的提高达到最大功效,首先就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如果熟悉案例的课题内容和查阅相关知识,就有助于对视频中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对案例讨论作业单的关注,也有助于后面的案例讨论。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此训练模型的中心环节,后面的交流讨论、反思评价和实战演练都是围绕课堂观察展开的。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就已经了解了案例聚焦点并获取了观察任务,使随后的案例讨论也相对比较集中。

第三阶段:交流讨论。教师围绕真实的事件和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唤起个人的实践经验或者寻找理论的支持,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对策。教师通过对视频中的案例讨论,交流想法,一方面可以加深教师对视频案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四阶段:反思评价。反思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上升阶段,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可以比较当前的案例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或者是根据案例讨论中产生的多种观点去反思自己的经验。同时专家、同行对视频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及其他资源进行评价。

第五阶段:实践演练。该阶段是帮助教师将其习得的教学技能内化的阶段。教师在视频案例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并制作成视频案例,以供大家分析讨论,分析自身技能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教学。

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受到欢迎,其优势不言而喻,将成为我国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案例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学习,在学校里形成教研共同体。然而,我国目前视频案例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可供教师利用的优秀视频案例还比较缺乏,现有的视频案例资源也并非都能满足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因此,在积极创建视频案例资源库的同时,也要保障资源的质量,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超平.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

[2]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荀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8).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初探 篇7

一.会备课

备课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 也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 更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实现会备课的目标, 笔者引导学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解读课程标准, 做到提纲挈领。课程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的终极目标,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 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唯其如此, 才能在备课时正确把握尺度, 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 把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结合起来, 把精讲与多练、读书与思考、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试讲前, 笔者带领学生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版修订稿) , 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等主要内容, 做到胸有课标, 提纲挈领。

<二>熟悉全册教材, 做到总揽全局。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各种有关的材料, 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凭借。教师如果不能“吃透”教材, 上好课是不可能的。为此, 在试讲前, 笔者带领学生首先了解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套教材, 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读试讲课文所在的全册教材, 掌握教材的内容、体裁和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明确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体会编辑意图, 把握每篇课文在全册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教材的编写有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不通读全册教材, 教学就会出现盲目性, 通读后,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总揽全局。

<三>了解学生, 做到知己知彼。备课, 不仅要“备教材”, 也要“备学生”, 即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这一点, 在我们的训练中有一定困难, 但笔者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了解的内容和方式, 为以后的实践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就一篇课文来说, 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生情况主要有:课文的思想内容有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哪些和学生学过的课文有联系, 哪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有联系, 哪些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中的哪些表达形式是学生熟悉的, 哪些是他们生疏的, 哪些语言文字是学生容易读懂的, 哪些比较艰深, 是他们难以理解的, 等等。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三味书屋》两篇课文联系紧密, 教学时就需要准确把握, 避免重复。另外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家庭状况, 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四>解读文本, 编写教案, 做到“腹中有本”。《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文本, 它被认为是与学生、教师并列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文本是教育内容的载体, 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凭借。因此, 备课必须在解读文本上下功夫, 把文本“嚼烂”, “吃”到肚子里, 做到“腹中有本”。为此, 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文本:从语言文字入手, 弄清字、词、句的意思, 掌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中写到的有关知识,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旨, 揣摩编辑意图, 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义;把握作者思路, 理清文章结构, ;归纳谴词造句的特点, 谋篇布局的方法;分析课后作业, 确定训练重点和方式。

编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收尾和总结, 是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法和设计学法等环节的进一步深化, 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写教案, 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 用文字表达出来, 是教师备课劳动的心血结晶。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试讲前必须写出详细的教案, 并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上讲台。为了鼓励学生编写标准化教案, 笔者还举办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由校方出资奖励, 效果良好。教案编写完毕, 备课活动基本结束。

二.会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评委, 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述说者把备课中平面静态的隐性思维进行显现, 听者对其进行评议, 共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因此, 说课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 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为了实现会说课的目标, 笔者要求学生围绕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 在试讲前, 对所讲的课文进行5—6分钟的说明, 下课后,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然后在全班点评交流, 互相学习。通过一学期的训练, 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说课把握准确、内容全面、详略得当、逻辑严密、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等说课的基本要求。

三.会上课

上课是教师依据教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活动, 它的基本环节是导课、新授、结课。为了实现会上课的目标, 笔者在班上成立了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 共同备课, 在全班同学面前试讲前, 先在小组内试讲, 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等小组成员都满意后, 才能代表小组公开试讲。为了保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 笔者采用了积极互赖的原则, 即小组每个成员的试讲成绩代表小组的成绩, 最后求平均值, 得出小组的平均成绩;而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个人试讲成绩与小组总评成绩按7︰3算出。上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双边活动, 为了上好课, 笔者还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关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处理好讲与练、读与思的关系,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处理好语言文字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四.会听课和会评课

听课和评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 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会听课是会评课的前提。

从听课的目的划分, 听课可分为检查性听课, 辅导性听课, 观摩性听课, 研究性听课。听课的内容涉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为了实现会听课的目标, 笔者要求学生在掌握听课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 听课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课比赛。

评课是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种形式。他评是听课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了实现会听课的目标, 笔者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课, 每个人的评课成绩代表小组的评课成绩, 而且每个学生一学期评课次数不少于5次, 评课次数多者在期末总评成绩中适当加分, 鼓励学生积极评课。

五.有课程观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 教科书、教学挂图……电视、广播……博物馆、纪念馆……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这些物的课程资源固然重要, 但它们都必须通过人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而且学生和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人的课程资源, “能近取譬”的效果会更好。为了实现有课程观的教学目标, 笔者组织学生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第二个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同时要求学生要尽量开发和利用教师和学生自身所蕴含的课程资源, 树立科学、全面的大课程观。

六.有信心

自信是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第一次上讲台, 学生都说有压力。事实上,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压力和动力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如果能够将压力变成动力, 就会产生双倍的动力, 只有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 形成较高的自我评价指数, 才能树立自信心。为了实现让学生有信心的目标, 笔者首先从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说起, 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合格的教师都有一个磨砺成长的过程, 而且成功的教学本身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 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树立起自信的观念;其次, 为同学们播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 让学生学习模仿;第三, 上课前, 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试讲, 培养自信心。第四, 评课时要求学生一律上讲台点评, 树立自信心。

机械维修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探索 篇8

目前的钳工实训教学中, 从零件材料的选用、零件图纸到加工工艺, 全部统一讲给学生, 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 处在被动的操作状态, 缺乏思维和创新空间, 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惰性。在素质培养上, 仅限于动手能力和质量观念的培养, 这种单一能力的培养, 不能满足现行社会应用人才的要求。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手段, 采用一体化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极为重要。在教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 灌输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是紧密相连的。一边讲解、一边训练, 讲训结合, 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扩大学生课堂视野, 做到“课堂教学实习化”, 指导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技术知识, 达到技能训练标准化, 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操作中, 加深理解和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形成理论结合实际的完整知识, 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并提高实际技能技术、技巧。

如在对加工工件找正、画线时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一边讲授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技术操作训练, 通过实际练习, 从中找到一些小窍门。如在确定不下的情况, 可借助辅助工具来找正、画线, 使其达到零件的加工要求, 大大提高了实习的工作效率。

机械维修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广泛, 涉及的设备 (设施) 及工具、刀具较多, 要保证技能训练顺利进行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需要大量的设备 (设施) 和必要的工具、刀具。打破“讲深、讲透、讲全、讲细”的观念, 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教师提问、学生讲解、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习和训练掌握和运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的方法、步骤、技巧, 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 又具有熟练的操作水平的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学校达到上述要求还有一定难度, 为了保证学生实习训练的要求, 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每一个课题进行分析、分解, 采用现有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挥现有设备 (设施) 的作用。如:减速机制作芯轴欲购进部分滑动轴承相结合起来实现滑动轴承装备的教学, 利用芯轴结合和减速箱体实现两轴或两孔平行座, 两孔中心距与断面垂直度的测量练习, 两齿轮的间隙练习 (压铅法) 。利用废旧物从企业或旧货市场收集购买, 发挥其自身价值为我所用, 从而达到教学实践目的。

利用教学手段, 遵循教学原则, 突破难关, 提高质量。通过机具、设备、零件的修理方法为难关, 而不在理论的深浅难懂。其主要在于实训技能的难以实现, 因为它不仅需要大量的设备、设施, 而设备的大量耗损、破损零件作为实习的基础。为此, 根据学校机具设备的情况, 将课题分类进行: (1) 设备、零部件充足, 比较容易实现内容。如刮研等课题, 可集中训练方法。 (2) 设备零部件相对较少, 难以实现内容, 如减速箱的拆装, 可采用分组、分别轮换实习方法。 (3) 制作课件的模式进行演示练习, 如铆接、矫正、弯曲, 按课件的修理工艺在模板上进行演示, 达到训练目的。

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 加强教学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使教师教中学、学中教、做中学、学中做, 完成培养目标。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实习手段, 如在实习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技术等,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械维修中最令人头痛的硬件依存问题, 使机械维修实习具有适当的柔性,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在实习中体现自己的构思。

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探讨 篇9

一、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特征

所谓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又称微型教学, 它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 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 分阶段、有目的、系统地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是师范生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对各项教学技能逐一进行学习和训练, 从而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技能的教学行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训练课题———微型化。就是把复杂的综合的课堂教学技能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提问、演示、讲解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 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训。

2.技能行为———规范化。对每一单一技能进行训练时,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而且每一技能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 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规范训练, 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3.记录过程———声像化。进行技能训练时, 对每一训练环节都借助于媒体音像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实时记录, 为小组讨论和自评提供直观的现场资料, 使受训者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 获得真实的、客观的自我反馈信息, 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产生“镜像效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 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还可利用其存储功能, 经过一定阶段后再次视听音像带, 对受训人员进行教学技能的再强化,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利用积累的大量教学声像素材, 可编辑制作典型的微格教学片, 构成微格教学系列教材, 用于微格教学实录前的观摩及第二课堂学习。

4.观摩评价———及时化。参加训练的师范生和指导教师可借助于媒体音像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记录资料, 重放录像, 及时地进行观摩和评议。

二、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优势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既吸收了传统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优点, 同时又弥补了时空利用等方面的不足, 具有自己其独特的优势。

1.提高了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意识和能力, 特别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既要应用各种常规电教媒体, 又要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使他们更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有效地提高了校园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为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设计和制作有效的教学资源提供了锻炼的园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教学意识和现代教学能力效果明显。

2.增强了训练者自主学习的灵活性。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训练者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或教师宿舍等, 通过校园网进行点播, 随时随地地调用录像资料进行观摩、点评,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也方便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反思, 使得训练者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得以增强。

3.提供了训练者交流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都是在微格教学训练室进行, 采用的是试讲—录像—重放录像—师生评价的单一模式。而在网络环境下, 我们可以把录像资料存储在教学视频点播服务器中, 师生可以进行非实时交流与评价。或也可以把录像资料刻录成光盘, 随时进行观摩和评价。视频的回放和讨论不再仅仅局限于微格教学训练室, 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都可以进行, 这样既提高了微格教学训练室的利用率, 也给训练者提供了更多的反馈和客观的评价信息。

4.提高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及客观性。借助校园网络对学生实施评价有两点好处:其一参与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打破了班级界限, 师生可以就某个问题即时地在网上进行交流, 这种非面对面式的“谈话”, 更有益于真实意见的表白, 使评价更趋客观;其二被评价者更能接收评价意见, 可以冷静地去思考对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改正自己的不足, 而且评价是对照着声像记录结果的, 更直观、具体、有针对性, 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我们还可以把大量评价数据输入计算机, 从而构建评价模型, 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

5.扩大了技能训练的规模, 提高训练效果。传统微格训练的一个缺陷是训练过程只能局限在固定的专门训练室, 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而场地、设备有限, 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固定教室观看音像资料和自己的教学过程, 很难满足师范生技能训练的需求。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训练者不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 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观看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录像进行保存和观摩, 从而扩大了训练范围, 提高了训练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施

网络环境下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基于校园网环境下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的活动模式。是以先进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建立起来的, 整个训练过程既强调教师的训练指导作用, 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各种便利条件。

(一) 准备阶段

1.“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主页”的建立。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 扩大训练范围和影响,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应在学校校园网上专门开设“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主页”。主要栏目包括:参训必备基础知识、精选教案、视频案例库、专家点评、师生互动平台等。

2. 理论知识的学习。

主要是使训练者通过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 理解操作规程及要领, 掌握技能的结构和程序。在观念上懂得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 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为实践做好准备。学习的内容有:教学基本理论、微格教学操作流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即可以由教师系统讲授, 也可以由学生通过校园网自主学习。

3. 标准化微格教学实验室设置。

微格教学实验室通常由中心控制室、教学训练室和音像资料室或教学视频点播中心组成。微格教学训练室需要有较好的隔音条件, 其面积20平方米左右。除配有常规的电教媒体外, 还应配有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师教学控制平台、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机等数字化教学设备, 并与校园网和Internet网联接。为了更好更全面对学生进行现代教学技能训练, 可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实验室, 模拟远程网络教学, 以便为未来网络教学的需要提供支持。

(二) 实施阶段

1. 确定训练目标。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主要有导入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计能、板书技能、媒体使用技能、组织技能、结束技能等。

2. 编写教案。

依据训练要求, 师范生选取一段10分钟左右的试讲内容编写试讲教案。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除了编写一般文字教案之外, 还要求编写适合于多媒体教学的简易课件, 以便在微格训练室使用。

3. 观摩学习。

训练者在试讲前, 先播放几段录像资料, 这些录像资料可以是正例, 如优秀教师的典范教学录像, 或前一届师范生留下的优秀案例等, 为师范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也可以是反例, 如前一届师范生训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等, 为师范生即将进行的训练做好预防。在播放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及时点评,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每一项教学技能训练的要领, 使学生能自己归纳、选择对应的教学实践策略, 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 在微格参训视频案例库中自由地查找相应的资料, 进行自主学习。

4. 模拟练习。

师范生按照训练程序依次登台试讲。参加试讲的人员主要有模拟训练的师范生、训练者的同学及其评议人员。并依据训练目标提供每一单项技能训练的评议表, 为评议人员打分提供依据。

5. 全程录像。

在试讲过程中, 中心控制室教师将其试讲过程依次录制下来, 并将学生的训练情况上传到校园网, 方便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

6. 建立微格训练视频案例库。

把经过编辑和整理的参训录像存储在微格训练视频案例库中, 以易于查询和检索。视频案例库以流媒体方式对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 通过校园网可在有网络连接的任何场所自由地下载或在线浏览。案例库中的案例可包括“精选案例”、“名师授课”、“典型范例”、“实况录像”等, 每个案例应附有背景介绍、分析说明、教师解说和评论、专家点评、适用对象、参考资料等。通过建立数字化的视频案例库, 可以有力地支持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三) 评价反馈阶段

学生试讲录制完成之后, 要组织师生进行评议。师生评议可采用两种形式。

1. 实时评价。

试讲完成之后, 电教人员可及时播放该生的教学录像过程, 同时进行评议, 使被培训者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评议, 即参训者不受时空的限制, 可依据自己的时间通过校园网平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议, 以获得更多的建议和经验。

2. 非实时评价。

由于课时的限制, 有时很难做到完全的实时评价, 就可以采用非实时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主页”上师生相互平台, 师生均可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参加评议, 参评学生在浏览他人的教学技能训练视频录像的过程中, 也可以发表自己见解。这种评价打破了班级界限、时间限制, 也没有了身份上的差别, 更有益于真实意见的提出, 使被评价者接纳起来更容易, 评价更趋客观和全面, 极大地增加了师生交流的灵活性, 参训学生得到了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和反思。

(四) 综合技能的形成阶段

每一单项技能训练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需要循环进行。通过检查和验收合格之后, 则可进入下一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完成后, 就可以把各种单项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修正错误, 最终形成较完美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总之, 网络化境下的微格教学训练是对传统的微格教学训练的提升, 有其独到的优势, 具体的实施步骤是训练前的准备阶段、训练过程中的实施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 以及最终的综合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

[1]周剑辉, 丁芳.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 .

[2]吴全洲.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2) .

[3]杨建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设计[J].中国教育的信息化, 2010, (1) .

[4]武海明, 刘瑞儒.网络时代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新探索[J].现代情报, 2006, (9) .

从技能训练到策略教学的发展趋势 篇10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观点,从提出并受到普遍的重视,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间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今天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质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并没有多少改观。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不得不认真检讨语文教学的理论,我们的阅读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其合理程度如何?是否需要突破旧的理论框架,形成新的更合理的理论体系?

一、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目前阅读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教育实践总是受心理学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和当时流行的教学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家桑代克(Thomdike)把学习看作是条件反射的联系(即S—R联系),这种思想导致了对人类技能和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出现了分技能的分析。到了50年代,受斯金纳(B.F.Skinner)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行为和任务分析,布卢姆(Bloom)的掌握学习和行为纠正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至今还影响着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课程。

目前在学校流行的阅读课程就是建立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行为主义理论及目标人类学之上的。这些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分解为译码和理解两大分技能,而理解分技能又可以分解为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观点等更小的技能。当把这些分技能一个一个教给学生后,就能提高阅读能力。这种观点的假设是,每一项技能是可以教给学生并被学生所掌握的,所有这些分技能的相加等于阅读能力。

从阅读是掌握一系列技能的观点来看,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一套分层级顺序的分技能,从而形成阅读能力,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就能熟练地阅读文章。从这观点来看,读者被动接受文章里的信息,意思存在文章本身,读者的目的是再造这些意思。

早在50年代,就有人对这种根据阅读过程进行行为主义分析得到的阅读技能提出质疑。60年代的认知研究、70年代的元认知研究形成了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思维模式认为,思维的重要特征包括:策略(程序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和关于自我思维过程的知识(元认知)、关于世界的知识(即科学文化知识)、动机信仰、认知类型等,这些组成部分以交互作用的方式运行。而且思维的认知、元认知和社会——情感这些特征都影响课堂教学的运行,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改变。认知理论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根据认知和元认知理论形成了阅读理解的认知观。这种观点强调阅读的交互作用特征和理解的建构特征。所有的读者,不管是初学的还是熟练的,都运用其头脑具有的原有知识结合所读文章提供的线索以及阅读情景的暗示来建构文章的意义模式。按照这一观点,即使是初学的人,如果供他们阅读的文章适合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也能熟练地阅读;相反,即使是熟练的读者,如果给他们一篇含糊晦涩的文章,他们也会像幼稚读者一样读不懂。因此,读者的两个重要特征(读者进行阅读时具有的知识与读者用来促进和维持理解的策略)形成了新的阅读观的重要因素。

学生用来理解文章的原有知识是最重要的。这些原有知识包括:(1)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2)有关社会联系和自然界的总的知识;(3)有关文章组织结构的知识。任何年龄和任何能力水平的读者都运用他们的原有知识作为滤波器来解释和构建所读文章的意思。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确定读物的重要性,去推理文章中的言外之意并监控理解。

除了原有知识外,熟练读者还具有一系列灵活而恰当的策略。他们利用这些策略去理解文章和监控正在进行的理解活动。他们具有关于这些策略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1)陈述知识(策略特征是什么);(2)程序知识(策略怎样操作);(3)条件知识(什么时候、为什么运用策略)。

根据阅读理解的认知理论,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阅读策略教学的观点。什么是策略教学?策略指的是认知策略,也就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认知活动过程。阅读策略就是指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计划。策略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哈里斯和普雷斯利(Harris&Pressley)(1991)正式从建构意义的角度描述策略教学模式的特征:“好的策略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学生不是仅仅记住策略操作的步骤和机械地执行这些步骤,策略教学更不是简单反复的操练。好的策略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运用策略的目的,策略怎样和为什么起作用,何时何地可以运用策略。在教学情景中指导学生充分练习直至掌握。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策略的评价、调控和整合,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对策略形成了新的认识。这就是策略教学的建构模式。”

策略教学成了近几年国际教育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是许多课程改革的又一个突破口。而阅读策略教学则是策略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逐渐取代技能训练而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因为,阅读策略教学比阅读技能训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如前所述,技能训练观认为阅读是掌握一套技能。换言之,阅读能力是由一系列技能组成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高度定型的,几乎是自动化的行为,经过反复操练就可以掌握。而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不好是因为缺乏某种技能,教学目标就是要增强这些技能。策略教学观则认为阅读能力是整体性的,阅读是读者的原有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而建构文章的意义模式。熟练的读者运用他们的原有知识和灵活的策略去建构文章的意义模式,监控正在进行的理解,并在理解出现困难时改变策略。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调整策略,因此,阅读是积极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发展是读者形成阅读策略理解文章的过程。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不能根据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和灵活运用策略,教学的目标是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怎样恰当地运用策略。两者之间有以下几点重要区别:

一是目的不同。策略观强调读者有意识地详细地计划认知活动。优秀的读者要有意识并仔细计划运用什么策略,什么时候运用策略和怎样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阅读要求;而技能观往往被认为是自动化的习惯行为。

二是复杂程度不同。策略观强调阅读是在整体理解的背景下进行推理去建构和重构文章的意义。而技能则把理解看作是一系列分技能的相加。

三是灵活性不同。策略观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读者要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章和阅读目的。而技能观从教学来说,即使不是刻板的,也起码暗示一成不变地运用于所有的文章。

四是有无意识的区别。策略观运用元认知意识。优秀的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理解是否正确,从而进行监控和调节。而技能观则认为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读者就能够在阅读任何文章时自动地或下意识地运用技能。

五是读者观不同。阅读的技能观把读者看做是被动的学习者,只要掌握一系列分技能,就能自动而习惯地把技能运用于所读的文章,从而获得理解。而阅读的认知观则把读者看做是积极的学习者,必须把原有的知识和新的信息整合起来,必须灵活运用策略去促进、监控、调整和维持理解,从而达到建构文章的意义。

因此,阅读策略教学观比技能训练观更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从而逐渐取代阅读技能训练,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

二、阅读策略”教学

那么,阅读策略教学应教什么策略?国内外的理论和教学研究表明,下面的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理解。

“1.确定重要内容(区分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的策略

熟练的读者往往根据阅读目的有区别地阅读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文章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确定。一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重要意思。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能够更好地判断作者写作的关键部分。好的读者一般运用三种方法完成这项任务:(1)运用他们的丰富知识来理解和评价文章的内容;(2)运用他们关于作者的看法、意图、目的等知识帮助确定重要内容;(3)运用他们关于文章结构的知识帮助确定和组织信息。文章结构知识对帮助读者确定重要和非重要信息以及在组织和回忆信息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能确定和运用文章结构的读者比不能运用的读者回忆的信息更多。二是读者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这和前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有区别。学校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指导学生去确定作者认为重要的部分,而忽略确定读者认为重要的部分。

虽然传统教学没有直接指导学生怎样区分重要和非重要信息,但研究表明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这一策略。而且,区分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的能力导致有效的理解。因此,这一策略是认知理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 概括信息策略

概括信息策略是指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它是对原读物的浓缩,反映了原文章的主旨。

在阅读中运用概括信息策略,有利于促进分析加工和整合加工的认知活动。因为要概括文章的信息,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取舍和浓缩,取舍和浓缩文章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对所读文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加工和整合加工,因此,它能提高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概括常和确定重要信息混淆在一起,其实它是更广泛、更综合的认知活动。确定重要信息是概括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概括信息的能力需要读者仔细审视文章的整体内容,区分重要和非重要观点,然后综合这些观点,写出代表原文主要内容的梗概。这是较难的认知活动。

概括也分为从作者的角度去概括和从读者的角度去概括。从作者的角度去概括是为了理解文章和回忆重要信息而进行的认知活动,因为这种概括只是概括者自己看的,概括的范围、数量、形式都比较自由;从读者的角度去概括是要求学生为具体的读者对象(家长、小学生、报纸等)去概括一本书,一篇文章。这就要求学生注意篇幅、结构、语言等问题,突出重要的信息。这是从理解转变为写作。

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概括信息策略,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概括策略教学。概括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概括句子;(2)概括段意;(3)概括文章部分内容;(4)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5)概括文章中心思想;(6)概括一本书或几篇题材相同的文章的内容。

3. 推理信息策略

推理是阅读理解过程的核心。所谓推理策略,是指读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当读者建构文章意义模式时,他们运用推理去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即使阅读最简单的文章也需要进行推理。

阅读推理的策略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环境对阅读推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是阅读推理和逻辑推理的根本区别之处,逻辑推理是形式推理,在所有情景中其推理过程和结果都是一样的;而阅读推理是心理语言学的推理,对情景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相同语言内容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其推理结果不一样。二是推理是文章提供的信息和读者原有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文章提供的信息引发出推理;其次,读者具有的原有知识决定着推理的丰富性和合理性。三是推理的结果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这新的语义信息既不同于文章提供的语义信息,也不是读者原有知识的翻版,而是一种创新,源于前两者,又高于前两者。

阅读中一般要进行的推理主要有两种。一是连接推理。这是指通过推理把文章不同内容联系起来。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一句到一句,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句子、各个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有时候,文章内容之间、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明显而直接的,这时候读者很容易把他们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意象;但有时候,文章没有提供内容之间直接而明显的联系的信息,这时读者必须通过推理创造出一些新的信息,把文章不同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意象。否则,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出现断裂现象,只能获得支离破碎的语义片断。二是阐释推理。这是指通过推理把文章没有明说的内容阐释清楚,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而深入。文章有的内容写得微妙而隐晦,要理解这些含蓄的语言,需要进行阐释推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教学生学习推理策略,促使学生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章的知识整合起来,获得对文章丰富而深入的理解。

4. 质疑释疑策略

教师提问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而学生提问则很少运用。在阅读中进行质疑和释疑是促进理解的有效策略。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释疑策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质疑释疑在阅读中起到导向的作用。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而不作加工。在阅读中进行质疑释疑正是把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其次,质疑释疑可以促进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需要综合文章内容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地阅读,缘疑而思,启动和促进各级水平和各种方式的信息加工,从而成为积极理解和独立思维的学习者,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水平。

再次,质疑和释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优秀的读者在阅读中具有良好的元认知能力;他们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知道为了实现目的应做什么和怎样做;他们能够监控自己理解的状况,当遇到理解困难时能采取必要的修正策略。但是,一般学生,尤其是差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也不知道自己阅读完后对文章是否理解和理解的程度如何。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显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状况,以便于进一步地调整阅读认知活动。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学生再次加工相关信息,从而促进理解。这往往要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仔细阅读包含答案的部分内容,或综合各个部分的内容形成答案。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缺乏这种策略。因此,引导学生运用质疑释疑策略是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关键一步。

最后,质疑释疑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信息加工。如前所述,学生原有知识影响着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缺乏恰当的原有知识会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但学生有时形成阅读理解的困难,不是因为缺乏原有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激活相应的原有知识。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恰当的提问,可以唤醒头脑中储存的相关概念和经历,用来解释和重组所读文章的内容,使所读的内容更富于意义,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5. 监控理解策略

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阅读得更好,不仅在于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而且在于阅读时对策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监控理解策略主要包括:一,定向。在阅读前,通过分析阅读要求、读物特点、学习环境来确定阅读目的,以便按照目的来引导信息加工,这是成功阅读的前提。好的读者和差的读者的一个明显差别是阅读目的是否明确。二,计划。这是选择适合阅读目的、读物特点和自身特长的阅读策略,使阅读活动能顺利地进行。好的读者能够灵活运用策略。他们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策略。能够根据文章和任务要求调整策略。如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选择三种策略中的一种,这三种策略是:从文章中直接找答案、综合文章内容、运用原有知识。好的学生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策略;差的学生趋向于运用单一的策略回答问题,他们呆板地运用简单的文章匹配或尝试回答策略。三,检查。检查是否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阅读有时会出现对所读内容不理解的现象,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下面两种情况会使文章信息难以理解:(1)缺乏理解文章所必需的知识;(2)原有知识和文章信息产生矛盾(如自己常识错误、自己的认识模糊、文章信息含糊或差错等)。好的读者能够意识到他们的理解和所建构的文章意义模式产生了矛盾;差的读者却很少意识到理解的障碍。四,调节。这是根据理解情况来调整阅读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换言之,当发现阅读困难时知道采取何种补救措施。好的读者监控自己的理解,当遇到问题时知道做什么。在监控中他们预料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差的读者很少意识到理解时存在的问题,即使意识到问题也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五,评价。这是阅读结束后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了解认知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以获取反馈信息。总的来说,监控理解最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到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以及当发现理解失败时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指导学生掌握监控理解策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6. 激活原有知识策略

阅读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信息加工方式是同化加工,这是读者利用原有知识去解释、消化文章的信息。因此,学生在阅读前是否具有恰当的原有知识,在阅读时能否激活这些知识影响着他们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激活原有知识对阅读认知过程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阅读前激活原有知识,能使学生产生阅读期望或图式。例如,新学期开学一般包括迎接新生和开学典礼等热烈场面,学生阅读有关新学期开学的文章时会期望文章可能包含这些内容,这种期望会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与期望相联系的内容,便于对这些信息进行迅速而深入的加工。(2)阅读时激活原有知识,能使学生运用原有知识来补足文章里省略的信息。原有知识主要表征世界生活是什么样子。对文章的理解,首先是利用原有知识去解释文章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世界生活情景,例如,有人看到“玻璃杯掉到地上”的句子,他们就像听到“嘣”的一声响,看到了满地玻璃碎片的情景,这是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整合加工时利用原有知识去重构世界生活情景的结果。其次,文章各部分间的联系也是利用原有知识去推理出来的,有的句子、有的部分,表面上看毫无联系,但经过原有知识的消化,它们内在的意义联系就显示出来了。这是因为人们具有丰富的有关世界生活的内容及其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把分开的信息项联系在一起。文章部分间的联系只有在原有知识的帮助下才能建立起来。(3)阅读后激活原有知识,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回忆。例如,阅读一篇有关婚礼的文章,具有这方面知识的学生能运用原有知识形成的图式引导记忆搜寻。

虽然学生的原有知识对理解文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原有知识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而垂直的。有时,原有知识没有激活,因此不能用于理解过程,这时对文章的理解只能进行不完全的分析加工和整合加工,学生被动地接受文章提供的信息,往往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有时原有知识不完善、零碎、肤浅,这时学生对文章提供的信息的解释、消化会产生困难,甚至造成错误的解释。有时原有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产生冲突,这时学生的原有知识的影响可能处于优势而根据原有知识去歪曲、排斥文章的新信息;或者文章新信息包含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足以说服学生修改原有知识,接纳新的信息。也就是说,原有知识既可能促进阅读理解,也可能妨碍阅读理解。

总之,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原有知识与要获取的新信息的交互作用。当原有知识没有激活时,或原有知识出现缺乏时,阅读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没有发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历来解释和消化文章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信息集成企业信息管理下一篇:特色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