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类药物

2024-06-07

抗精神病类药物(精选十篇)

抗精神病类药物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1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89例,女71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岁,平均年龄(43.4±5.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没有使用过或停用抗精神病类药物1个月以上,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以及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心电图、胰岛素检查、血常规、血糖检查都无异常。各分组在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的评分差异在接受治疗之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得到伦理委员会论证和批准。

1.2 方法:

4组患者分别使用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这4种药物。喹硫平组患者选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每日服用300~600 mg。奥氮平组患者选用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每日服用10 mg。利培酮患者选用利培酮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042),每日服用3~6 mg。氯氮平组选用氯氮平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962),每日服用300 mg。如若治疗期间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应用苯海索或东莨菪碱进行处理。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观察患者3周、5周以及7周的血糖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各组间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取P=0.05。

2 结果

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这4种药物均可以使患者血糖升高,而且影响程度也都有所不同,其中喹硫平组的患者第7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奥氮平组第3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5周和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利培酮组在第5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氯氮平组在第3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5周和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见表1。

3 讨论

如何治疗精神病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尤其是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来治疗精神病[2],许多学者都在探索如何在最低副作用下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能普遍地引起葡萄糖功能调节紊乱,提高血糖的浓度,易诱发糖尿病,但是其作用机制仍不甚明确。有学者认为,抗精神病类药物可以改变血浆中皮质醇的含量,通过拮抗5-羟色胺受体、抗肾上腺素和阻断多巴胺受体等途径提高血糖。其他学者认为抗精神病类药物可以改变体内神经内分泌,同时与胰岛素的过度使用有关。根据有关的医学资料证明,氯氮平对于血糖的影响是最高的,奥氮平位于其次,利培酮、喹硫平影响程度最低。同时氯氮平不仅仅可以使患者血糖升高,更可能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反地,喹硫平则不易引起糖尿病。

根据本实验的数据,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这4种药物均可以使患者血糖升高,而且影响程度也都有所不同,其中喹硫平组的患者第7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奥氮平组第3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5周和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利培酮组在第5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氯氮平组在第3周产生明显的血糖升高(P<0.05),在第5周和第7周产生极为明显的血糖升高(P<0.01),可以得知奥氮平和氯氮平对血糖变化影响最为明显,利培酮对血糖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喹硫平对血糖变化影响最小。氯氮平组第7周的血糖平均值要高于奥氮平,差距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根据不同时间各组引起的血糖变化得知,氯氮平和奥氮平不仅影响程度最高,影响速度也最快。

奥氮平与氯氮平都有着三环分子结构[3],有学者指出其影响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发生变化即与此分子结构有关,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外国学者指出氯氮平对于胰岛素的分泌和抵抗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同时氯氮平可以对胰岛B细胞发生作用,虽无明确的证据证明,但可能与拮抗其受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综上所述,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这4种药物均可以使患者血糖升高,按照影响程度与速度排序为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医师在给精神病患者开药时要着重注意抗精神病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在开氯氮平和奥氮平前要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史并测验其血糖情况,确认无高血糖、高血脂时才可以开药,并且嘱患者常自测或者来院监测血糖水平,一旦增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避免因高血糖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已经存在有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应尽量给予患者利培酮与喹硫平等药物,同时也要严密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增高情况恶化等。

摘要:目的 观察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患者分别使用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进行治疗。监测患者3周、5周以及7周的血糖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这些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的血糖影响情况。结果 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氯氮平这4种药物均可以使患者血糖升高,而且影响程度也都有所不同,其中奥氮平和氯氮平对血糖变化影响最为明显,利培酮对血糖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喹硫平对血糖变化影响最小。结论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均可以使血糖升高,但是升高程度不尽相同,奥氮平和氯氮平对血糖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抗精神病类药物

参考文献

[1]殷炳荣.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68-369.

[2]桑晔,马瑞晨.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0):92.

抗精神病类药物 篇2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据报道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达6.55‰,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通常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每次反复带来的损伤越来越严重,使病人性格改变,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而且导致疾病更加难治,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笔者从中西医结合入手,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50例,年龄:42-65(54.2±5.89)岁,重病程17-40(31.3±5.74)年。上述病例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不协调、自言自语、自笑、意志行为减退等阴性症状及少数阳性症状为主要研究目标。50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吉林西点)4-6mg/日、安坦根据实际情况应用。2.治疗方法

2.1分组和取穴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人均长期口服利培酮。治疗组25例另外进行艾灸治疗,取穴:主穴:百会、风府、神门、大陵、心俞、气海、丰隆、太冲。配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听会、头维、太溪。手法:1)温针灸,3-5穴/次,各灸3-4壮(或20-25分钟),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6-10个疗程。2)用艾条温和灸,3-5穴/次,20-25分钟/次,每天灸一次,8次为一疗程,治疗6-10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单纯服药治疗,不进行艾灸治疗。

2.2评定工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精神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进行处理分析。3.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PRS及PANSS记分比较详见表1,列表可见,艾灸治疗前两组BPRS及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PRS及PANSS评分则出现显著差异(P<0.05及P<0.01)。治疗组行艾灸治疗前后2个量表的减分率较为明显,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01及P<0.01),显然说明艾灸治疗后一些精神症状大有改善,尤其表现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不协调及意志行为减退等精神病阴性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的两项评分治疗前后则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4.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癫病的范畴[2]。《难经》曰:“重阴者癫„”,故“癫属阴”。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情感淡漠、思

维贫乏、生活懒散、喜静恶东、意志减退、不与周围人交往,甚至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治疗上虽有几十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但仅在于控制急性症状,治愈率低,极易复发,而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则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稳定病情,所以仅靠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较理想效果。中西医结合则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疗效,而针灸治疗精神病在我国历史悠久,体针、耳针、手针、腕针、艾灸及穴位埋线等治疗手段从古代沿用至今,而艾灸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也一直为世人所公认,正所谓“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3]。尤其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方面效果显著。选穴多以督脉穴及2手足厥阴经穴为主,督脉通于脑,灸百会、大椎、风府可振奋一身之阳气,疏通全身阳气,振奋精神;内关、大陵、太冲为厥阴经穴,用于宽胸理气、定志安神;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联合足三里、脾俞、太溪灸之可健运脾土、补益肝肾,可以振奋肾气;听会可疏利少阳,行气通窍灸之对于幻听明显者效果显著;上述诸穴联合应用,共奏温经通阳、补益肝肾、宽胸理气、消瘀散结之功。另外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对5-HT2及D2受体均存在较强的拮抗作用,治疗阴性症状较阳性欠佳,副作用明显,而艾灸治疗对改善精神阴性症状疗效明显,并且不仅不存在副反应而且还可以有效减轻利培酮的治疗副作用。本研究由于仅选择了男性病例,样本搜集数量不大,患者病程长短不一,对本研究的精确性带来影响,笔者治疗上初作尝试,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研究,深入探索其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医学的思考。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

[2]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

抗精神病类药物 篇3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中国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26-02

精神分裂症是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的50%左右,慢性精神病人的60%左右[1],是一种治疗成本高昂的疾病。因其痊愈率低、预后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就本院现行的5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患者的合理开支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1年2月期间因精神分裂症住院的患者。

1.2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III和DSM-IV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经急性期治疗达到临床痊愈标准;③未治疗病期不超过2年;④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酒精等物质滥用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③必需长期合并应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者,以及1月内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者;④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病例入组共入选214例,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5组:氯丙嗪组43例,舒必利组40例,氯氮平组46例,利培酮组48例,喹硫平组37例。分组情况及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各组年龄、性别、病程、组成等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接诊后药物(均为国产)起始剂量及2周内加至剂量:氯丙嗪自50mg/d加至375~600mg/d;舒必利自0.1g/d加至0.9~1.2g/d;利培酮自1mg/d加至4~6mg/d;氯氮平及喹硫平自50mg/d加至300~600mg/d。两组均维持最高剂量到8周末。治疗期间酌情使用盐酸苯海索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但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3 评定:(1)评定及调查:由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量表评定,并调查患者家庭在半年中因诊治该患者所支出的费用。调查包括直接费用(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治疗费、材料费、床位费、护理费、膳食费和其他费用)、间接费用(家属缺勤、劳动力下降、休息或请假、交通费等)及隐性费用(完成治疗后需继续服药、因胆碱能作用而影响工作能力、药物损害的认知功能等)。要求患者家属按评定日期记录上述费用。对原工作、学习、生活能力按照满意、一般、不满意计算。评定工具 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drome Scale,PAN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8、12、25周各评定一次,同时做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

1.4疗效判断标准: 按PANSS量表总分减分率进行评价,减分率>80%为痊愈,50%~80%为显著进步,30%~50%为好转,<30%为无效四级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1.5统计 :在微机上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5组药物临床治疗情况见表2。采用PANSS量表总分减分率进行评价,5种抗精神病药物要效率>70%,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X2=17.46,P>0.05)。

2.2药物不良反应比较:5种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不良反应以视力模糊、口干、嗜睡、头晕、便秘、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白细胞减少等多见。氯丙嗪组、舒必利组和氯氮平组TESS评分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组间比较氯丙嗪组、舒比利组和氯氮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氯丙嗪组、舒必利组和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成本–效果分析:(1) 成本的确立:所谓成本是指所关注的某一特定方法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用货币单位表示[2]。随着经济发展,医疗越来越重视成本,以求用最少的消耗达到最大的效果,即寻求疗效好、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的药物。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药物治疗或自其它治疗所花费的代价或消耗的资源,包括病症的医疗成本和患者的差旅费、伙食费、营养费;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造成的工资损失;隐性成本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失眠或精神上的痛苦等。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及总成本氯丙嗪组、舒比利组和氯氮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直接成本氯丙嗪组、舒比利组和氯氮平组低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有明显差异(P<0.05)。間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氯丙嗪组、舒必利组和氯氮平组均高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氯丙嗪组、舒必利组和氯氮平组总成本高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2)效果的确立:在药物经济学中,效果指的是健康效果,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有效率作为效果,5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是氯丙嗪71%、舒必利76%、氯氮平91%、利培酮84%、喹硫平80%。(3)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是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即在成本和效果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成本效果比(C/E)则把两者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它是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表示,比值越小越好。5中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氯丙嗪251.79元、舒必利204.29元、氯氮平200.11元、利培酮156.81元、喹硫平165.05元。当成本增加效果也增加时,就需要考虑每增长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即进行增长的成本效果分析。它是在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另一种方案的所增加的成本和额外的效果的比值(ΔC/ΔE),比值越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治疗方案的实际意义越大。故将5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效果由低到高排列,并以最低效果作为参照,其它4种药物与之相比得到ΔC/ΔE,各组在最低效果利培酮组的基础上每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效果,多花费的成本分别为361.95元、294.24元、719.72元、8.08元。见表5。

3 讨论

精神疾病治疗超过了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占我国各类疾病总负担的14%,表明精神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占到精神疾病的50%以上[3],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成本效益的研究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得到合理应用。一个好的治疗方案不一定是成本效果最低的,而应该是费用最合理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5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均>70%。虽然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等传统药物的费用低于氯氮平、喹硫平等新型药物,两者比较有显著性,但是传统药物常因副作用(心血管系统、粒细胞减少等)导致检验费等辅助检查费用增加,并因此因其患者家属缺勤等间接成本,因传统药物的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副反应等也需要患者家属增加间接成本。

由表5可见,利培酮每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所需要的成本为156.81元,均低于其它4种治疗方案,为最佳。喹硫平与利培酮比每多获得一个单位效果仅需增加8.08元,也是不错的治疗方案。

氯丙嗪,舒必利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与利培酮、喹硫平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比较,疗效基本相当,但是前者因其副作用造成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显著升高,治疗成本较高。

参考文献

[1]沈渔邨. 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93.

[2]王均,张均.药物经济成本—效果分析[J].药物实践杂志,1995,13(4):193-194.

抗精神病类药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49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397例, 女152例, 年龄20~65岁, 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 入院前30d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且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服药1~2个月后进行心电图检查。

1.2 方法

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 按药物种类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组[1], 按合并用药情况分为单用药组和合用药组, 按不同药物剂量折算成氯丙嗪标准剂量[2]:低剂量为平均<200mg/d, 中等剂量200~400mg/d, 高剂量为平均>400mg/d。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549例患者中, 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48例,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401例, 共出现心电图异常174例 (31.69%) , 其中男115例 (66.09%) , 中位年龄45.07岁, 女59例 (33.91%) , 中位年龄48.34岁。

2.2 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

148例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30例 (20.27%) , 401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144例 (35.91%) 。174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 单一用药145例, 其中氯丙嗪17例, 奋乃静2例, 舒必利1例, 氯氮平46例, 奥氮平34例, 利培酮37例, 阿力哌唑8例;联合用药30例, 其中低剂量5例, 中等剂量22例, 高剂量3例。

2.3 心电图异常特点分析

174例异常心电图患者中, ST段改变41例, 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4例 (34.14%)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7例, 其中氯丙嗪12例 (29.27%) , 氯氮平18例 (43.90%) 、利培酮6例 (14.63%) ;窦性心动过速35例, 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4例, 其中氯氮平21例 (60.00%) , 利培酮4例 (11.43%) 、奥氮平8例 (22.86%) ;窦性心律不齐27例, 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7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0例, 其中氯丙嗪4例 (14.81%) , 氯氮平5例 (18.52%) 、利培酮9例 (33.33%) ;传导阻滞1例 (氯氮平) ;T波改变42例, 以多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为主, 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7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5例, 其中奥氮平14例 (33.33%) , 利培酮12例 (28.57%) , 阿立哌唑5例 (11.90%) ;V1导联R/S>1 28例, 其中利培酮11例 (39.289%) , 奥氮平12例 (42.86%) , 阿立哌唑5例 (17.86%) 。单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心电图异常情况见表1。

3 讨 论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 对心电图的主要影响表现为:ST段下移 (34.14%) , 其中氯丙嗪占29.2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 其中以氯氮平致ST段下移及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 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咗对心电图的主要影响表现为非特异性T波低平或倒置、窦性心律不齐及V1导联R/S>1, 心电图改变程度低, 患者无临床主诉症状, 为良性心电图变化, 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综上所述,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对心电图影响较大, 主要表现为对ST段的影响, 导致心肌缺血性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利培酮、阿力哌咗对心电图的影响较小, 多为良性改变[3]。因此,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选用合适的药物, 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尤其是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并定期复查心电图, 及时发现异常心电图变化, 及时对症治疗,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药物, 抗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电图

参考文献

[1]沈鱼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48.

[2]田峰, 龚雪惠.抗精神病药引起心电图异常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 (3) :203.

浅谈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心肌缺血;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7-02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是我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抗精神病药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做出的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1研究与对象

1.1随机抽取我院资料库179例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的患者。

1.2全部患者用抗精神病药前心电图均显示正常,既往无器质性的心脏病史,排除其他躯体疾病,病人合作,能坚持服药,配合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平均病程为29年之久。

2研究方法

2.1179例患者,按照性别分为两组,男组为124例,女组为55例;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小于五十岁的为一组,人数为120例,五十岁以上的为一组,人数为59例;按照病程分为两组,病程不到二十年的为一组,人数为103例,病程高于二十年的分为另一组,人数为76例;按照服药种类分为三组,常用服药有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三种,其中服用氯氮平的一组为62例,服用氯丙嗪的一组为20例,服用奋乃静的一组为10例;按照单一用药与合并用药分为两组,单一用药者为102例,合并用药者为77例。

2.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全部患者病例中,男患者124例,心肌缺血者17例,阳性率13.7%;女患者55例,心肌缺血者20例,阳性率为37.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26.28,P<0.01)。

3.2年龄小于五十岁的患者者120例,心肌缺血者22例,阳性率18.8%,五十岁以上者59例,心肌缺血者17例,阳性率2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

3.3病程不到二十年者103例,心肌缺血者20例,阳性率19.9%,2病程高于二十年的有76例,心肌缺血者17例,阳性率22.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32,P>0.05)。

3.4单一用药患者有102例,心肌缺血者22例,阳性率21.1%;合并用药患者有77例,心肌缺血者16例,阳性率20.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

3.5心肌缺血患者单一用药最多的为氯氮平组62例,心肌缺血者15例,阳性率23.2%其次为氯丙嗪组20例,心肌缺血3例,阳性率15%,再次为奋乃静组10例,心肌缺血者1例,阳性率为10.5%,且氯丙嗪奋乃静组与氯氮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4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全部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通过心电图检测显示心肌缺血较多,因此可见能够引发各种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就是抗精神病药物,心电图异常常常会是良性,并且一般没有非常明显症状出现,随着用药的停止也会逐渐消失。心电图的变化不排除是心肌的复极化障碍造成的,钾、镁离子的变化会是引发心肌复极化异常的一个主要因素。药物的奎尼丁作用也会对此有所影响。有关数据分析,酚噻嗪类心电图改变和奎尼丁极为相像。并且只要是局麻和抗组织胺以及抗胆碱用处的药物,其对心脏的影响常常会与奎尼丁作用是一样的,酚噻嗪药理上都有着三种效应,所以能够引起和奎尼丁很接近的心电图变化。

此研究分别对精神病患者的阳性率和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常用药物做出各因素的针对分析,结果发现心肌缺血的变化和性别及年龄相关,而精神病患者为女性的心电图异常阳性率明显会比精神病患者为男性的心电图异常要高出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相同药物、相同剂量,而女性的血药浓度就会比男性的血药浓度要高,所以导致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男性患者。首先,脂肪组织和药物具备亲和力,恰恰是女性的脂肪容积比男性的脂肪容积要打,所以稳态血浓度也就随之变高;其次,男性平均体表面积比女性患者的平均体表面积大,药物进入体内散开的容积也就变大,所以同一剂量时其血浓度也就相对会低一些;最后,男性患者的睾丸酮可提高药物氧化酶活性,但是雌激素反而会减低药物氧化酶活性,所以才会出现女性患者的血药浓度高于男性患者。

近几年,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的变化,心电图一旦发生变化,其带来的危害性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提醒广大医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要特别关注药物对患者心脏的影响,还要定期的给患者测心电图,尤其是女性患者、年老的患者和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一旦患者提出自己有胸闷感和眩晕感时,应当立即减药或者是停药,继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治疗,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马云霞,吴楠楠.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观察分析[J].大家健康杂志,2012(09).

[2]王胜辉,马娟.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影响[J].医食参考杂志,2011(11).

[3]李经纬,刘南阳.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患者的注意事项[J].健康必读杂志,2012(06).

[4]韩新楠,吴丹凤.精神类药物对各项疾病的大概统计[J].医学信息杂志,2013(10).

抗精神病药物的新进展 篇6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新制剂,给药途径

精神分裂症为人类常见病, 是目前最常见的重型精神病。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有氯丙嗪、奋乃静等[1],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皮质DA通路D2受体发挥药理作用[2]。临床的共同特点是:对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有效, 但可能引起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对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无效, 不良反应多, 对心血管及肝脏毒性较大, 用药剂量较大, 所引起的副作用明显。随着人们对病因的深入了解,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开发了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对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的治疗上, 还包括了锥体外系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副作用小, 无需配合抗胆碱药物使用;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在改善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方面的治疗作用强, 较少或不会引起EPS, 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内分泌的不良反应等[3]。近年来人们对药物的作用机制、新剂型和新工艺、新的给药途径进行了许多研究, 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

1 作用机制

1.1 5-HT3受体

5-HT3拮抗剂能减轻精神病症状, 尤其是改善精神状态和社交行为。有报道能减轻迟发的运动障碍和精神错乱。近期有研究证实, 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昂丹司琼有潜在的辅助治疗作用。昂丹司琼和氟哌啶醇两者合用可进一步减轻如震颤麻痹、静坐不能等副作用的严重程度。

不同类物质的5-HT3受体阻断作用均显示抗精神病作用, 微摩尔浓度三环类化合物以及丁酰苯、氟哌啶醇在人类和鼠类中显示5-HT3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毫微摩尔浓度作为5-HT3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从氯氮平潜在的与5-HT3受体相关的抗精神病作用效果来看, 精神病患者HTR3基因自然产生非同义突变, 这或许与不同种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疗效相关[4]。5-HT3受体拮抗剂能减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 抗精神病药物对5-HT3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助于增加疗效[5]。

1.2 5-HT7受体

5-HT7受体发现后不久就进行了一次决定与新受体亲和力的多个药品的筛选, 其中发现数个抗精神病药物与5-HT7受体有高亲和力, 据此认为部分作用可能受该受体调控。特别高亲和力的见于氯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推测其独特性 (无锥体外系副作用) 可能与这些药物与5-HT7受体作用有关。氨磺必利, 一种具有抗抑郁和抗精神病双重作用的药物亦显示与5-HT7受体的高亲和力。氨磺必利对5-HT7受体的作用极有可能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但亦有可能与其抗精神病作用有关。应用前脉冲抑制 (PPI) 进行了数个试图证实5-HT7受体与精神病可能的相关性的研究, 尽管PPI不能反映所用精神病的特征, 但由于其既可应用于人类, 又可应用于实验室动物, 因而是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模型。

前脉冲抑制的特殊性在于评价抗精神病的可能的新治疗, 新治疗的机制在于药理性地中断PPI的能力。现已鉴别出PPI的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谷氨酸盐能组成。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多巴胺能机制有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主要与谷氨酸盐能机制有关。研究显示, 使用选择性5-HT7受体阻断剂SB-258741可调节Wistar鼠PPI模型的行为[6]。

另外, 在精神病患者中研究发现其额叶背外侧前部皮层中的5-HT7受体mRNA下调了, 海马中则没有[7]。

1.3 神经激肽3受体阻断剂

实验结果显示神经激肽3 (NK3) 受体在中脑多巴胺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人们相信精神病的部分症状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因而假定速激肽参与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8]。NK3受体主要存在于黑质和腹侧被盖区, 脑内DA神经元高浓度区。在原始培养的沙鼠中脑中, NK3受体激动引起自发性DA释放增加和多巴胺神经元Ca2+内流。近期数个研究显示, 应用NK3受体拮抗剂可促进皮质区多巴胺的释放, 提示其可对抗精神病患者的前额功能低下。在精神病患者中PPI降低, 应用如阿扑吗啡等拟精神病药物可在动物中作为模型。结果显示NK3受体拮抗剂可翻转阿扑吗啡诱导的PPI低下。其效果与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相当。数个在精神病患者中进行的他奈坦Ⅱ期试验, 与安慰剂作对照, 结果显示, 药物显著降低PANSS评分, 程度类似于利培酮[9]。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BDNF在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控制高级认知、执行功能方面, 从结构和功能来看前额皮质是关键[10]。此区受损者者主要表现出精神病的阴性体征。在动物模型和精神病患者死后脑的尸检发现BDNF与皮质醇水平负相关。

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 氯氮平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其与血清BDNF水平正相关。实验者推测这可能解释了相对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具有的优势, 尤其是在认知功能方面。另一项研究显示利培酮和氯氮平的治疗与BDNF水平的升高相关。与氯氮平相比, 用利培酮治疗的增加显著, 尤其在男性患者中。

PANSS评估精神病阳性体征与BDNF负相关, 提示BDNF对于诊断和治疗有利, 变化的确切机制未明[11]。

1.5 其他

Costa等报道, 对精神病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死后脑的尸检, 发现其海马和皮层中的γ-氨基丁酸的神经病理特征。这一神经病理特征是GAD67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减少以及reelin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减少[12]。

2 新制剂和新工艺

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有助于增加药物在水中的稳定性, 取得较好的药动学参数, 减少毒性, 提高疗效[13]。由于纳米微粒功能的多样性, 中枢系统的治疗药物既可以物理性地包裹在纳米微粒中, 又可以与纳米微粒共价结合。纳米微粒可被制成模仿内源性分子的结构特征以促进药物的转运。受体介导的靶向纳米微粒的递送是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递送的一种常用机制。其中靶向性最好的递送系统是利用结构不稳定的生物活性分子 (如抗体) 作为其靶向配基[14]。

纳米载体这一概念可适用于一大类药物递送载体, 包括树枝状聚合物、微囊、脂质体、纳米级陶瓷和聚合物纳米微粒。纳米载体是粒径在1~300nm且含有药剂的胶体系统。它能由多种物质制得, 包括聚合物、脂类、陶瓷等。其中聚合物具有最好的结合特性, 它们稳定且对许多药剂的载药量大, 对药物释放有控制。它们研究和使用的历史较长, 其安全性更可靠。此外, 它们易于修饰, 显示其可作为表面结合的配基的特性, 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已有报道数种类型的高密度正电荷聚合物纳米微粒能通过血脑屏障。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可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多糖[15]。它能有效地形成纳米微粒。早期研究显示, 鼻内应用载有雌二醇的壳聚糖纳米微粒能使足量的雌二醇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最近的研究证实, 壳聚糖纳米微粒可用于递送肽类、多巴胺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此外, 壳聚糖微粒表面可修饰, 使其具有一类血脑屏障旁路配基的特点。在未来应用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 在p H<6时, 壳聚糖的氨基解离, 使聚合物带正电荷, 因而使其在核酸的递送中成为吸引人的一个重点[9]。

3 新的给药途径

据估计市场上98%的小分子药物和100%大分子药物不能进入脑内。因而, 如何使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 近年来, 人们研究了经鼻给药的途径, 虽然药物自鼻上皮至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路径和机制目前未完全阐明, 但在鼠和猴经鼻应用I125标记蛋白质后的中枢分布提示, 药物递送的发生分别沿鼻上皮的嗅神经和三叉神经的组成部分至嗅球和脑干。从这些最初的入脑进一步分布到其它中枢神经系统区域。为使鼻内给药能远距离、广泛的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至少需要以下三个顺序的运送步骤。 (1) 通过鼻通道的上皮组织屏障。 (2) 药物从鼻粘膜到达临近颅骨表面的软脑膜处的脑入口。 (3) 从这些最初的脑内入口处分布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

一系列人类鼻内应用生物制剂的例子清楚地表明了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较早的一项研究比较了静脉注射和鼻内应用精氨酸升压素。静脉注射后升压素血浆浓度显著升高, 但只有鼻内给药显著升高了衡量大脑活动的P3成分[16]。

4 展望

抗感冒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析 篇7

关键词:抗感冒药,不良反应

感冒及抗感冒药常常不被重视, “大病上医院, 小病去药店”也越来越多的被患者所认同或采用。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 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 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 咳嗽、头痛、流涕、咽痛都服用, 甚至还常用来预防感冒, 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不注意合理用药, 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1解热镇痛药

感冒发热的温度虽不高, 但常伴有疼痛 (头痛、关节痛、肌肉痛) 。解热镇痛药可退热, 缓解头痛和全身痛, 常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较多,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消化系统

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对乙酰氨基酚短期服用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但也有报道[1]服用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 易引起出血。双氯酚酸钠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等不良反应, 发生几率与用药量成比例。

1.2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是抗感冒药文献报道最多的。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等。解热镇痛药大都有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在肾功能低下时容易引起肾损害;过量或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肾损害。因此, 肾功能不全者感冒时应慎用含上述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此外, 双氯酚酸钠对血小板也有损害作用, 可引起血尿。

1.3 血液系统

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抗感冒药致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低, 多数停药后即可缓解, 但已患有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慎用, 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抗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成分也可引起出血, 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本身存在凝血障碍的患者, 可加重凝血障碍而引起出血。对乙酰氨基酚有致大量鼻出血的报道[2]。

1.4 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报道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过敏性休克[3];另外过敏反应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中较为多见, 例如:复方阿司匹林, 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因此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对含其他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

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此类药物减轻鼻窦、鼻黏膜血管充血, 解除鼻塞症状, 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 例如伪麻黄碱。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系统, 如:头痛、心慌、血压升高等。大剂量可引发早搏, 心动过速, 甚至心室颤动, 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者的患者禁用含此成分的抗感冒药。伪麻黄碱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此外, 含有苯丙醇胺的复方易引起心血管反应, 故苯丙醇胺目前已不用于抗感冒药复方制剂中。

3抗过敏药

抗组胺药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 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 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 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作用, 传统的抗组胺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 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 本类药物虽有抗过敏作用, 但有少数患者可以对它产生过敏反应, 类似药物间还可能产生交叉过敏。

4中枢兴奋药

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 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 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嗜睡作用。偶有过量服用, 可致恶心、头痛或失眠, 长期过多服用可出现头痛、紧张、激动和焦虑, 成人致死量为10 g。

5抗病毒药

此类药物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复制, 如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惊厥、癫痫等。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 剂量在200 mg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增大。老年人中, 金刚烷胺半衰期可延长至34 h, 长期服用可产生蓄积中毒, 出现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或错乱等。金刚烷胺过量中毒可出现眩晕、嗜睡、抑郁等, 严重者可出现惊厥, 见于用4倍常用量时;严重的情绪或其他精神改变;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恶梦。

综上所述, 抗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 但多数症状轻微、可逆。即便如此, 如不注意合理用药也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器官损伤甚至死亡。此类药物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常用的非处方药, 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避免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复方合用。

参考文献

[1]穆兆英, 王秋华.对乙酰氨基酚致胃出血1例.小儿急救医学, 2002, 9 (1) :64.

[2]董莉.口服扑热息痛致大量鼻出血1例.军队医药杂志, 2001, 11 (4) :53.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区别 篇8

目前不仅社会上许多人, 甚至不少医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 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为临床合理用药, 减少医疗差错, 现将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知识加以介绍。

1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概念不同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中规定, 精神药品系指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使之兴奋或抑制, 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抗精神病药物过去又称神经阻断剂、强安定剂等,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失常的躁狂症状。

2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分类不同

根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国家最新公布的精神药品共130个品种, 其中第一类精神药品52个品种, 我国已生产并使用的有6种, 临床常用的有司可巴比妥、哌醋甲酯、丁丙诺啡、三唑仑等。第二类精神药品有78个品种, 我国已生产并使用的有26种, 临床常用的有硝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苯巴比妥、劳拉西泮、扎莱普隆、麦角胺咖啡因等。抗精神病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2]:①吩噻嗪类, 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②硫杂蒽类, 如氯普噻吨、氟哌噻吨等;③丁酰苯类, 如氟哌啶醇等;④苯酰胺类, 如舒必利、泰必利;⑤二苯氧氮平类, 如氯氮平;⑥二苯丁哌啶类, 如五氟利多。抗精神病药物除以上几类外, 尚有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利培酮等。

3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管理不同

精神药品属于国家特殊管理的药品之一, 国家有具体的管理规定。从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一整套严格要求, 必须做到:专库 (柜) 加锁、专人负责、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精神药品的处方至少保存2 年, 专用帐册的保存期限应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 年。还要求药品经营企业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 按规定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禁止超剂量或无处方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医疗机构只能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药品批发企业购买第一类精神药品[1]。具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应当在病历中记录, 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3]。在为患者首次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应亲自诊查患者, 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 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 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为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对处方限量进行规定, 除特殊情况外, 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注射剂为一次用量, 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 d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 d用量[4]。而抗精神病药物则属于一般性药品, 在管理上无特殊要求。

4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途不同

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品种虽然有限, 但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途有:①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等, 如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另外, 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苯巴比妥也可用于治疗癫痫, 地西泮是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②精神兴奋作用:如哌醋甲酯, 主要是选择性地兴奋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部位, 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症, 对发作性睡病及儿童多动症也有较好的疗效;③镇痛作用:如丁丙诺非, 临床用于癌症、手术后、烧伤后和心肌梗死后疼痛等。丁丙诺非的镇痛作用强, 作用时间长, 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00倍, 其作用时间针剂可持续6~8 h, 舌下含片可维持8~12 h。另外, 丁丙诺非含片还可用于吸毒成瘾者的脱毒治疗。而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和一部分情感性精神病及其他一些精神疾病。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影响中枢多巴胺通路的多巴胺功能密切相关, 它能有效地控制兴奋躁动, 治疗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 改善接触, 消除患者的敌对态度。而近几年迅速发展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还能减慢疾病衰退的过程, 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5], 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5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本质区别

精神药品和抗精神病药物虽皆为中枢神经系统药, 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抗精神病药物除了发挥正常的药理作用外, 长期用药不会产生精神依赖性。而精神药品则长期用药后可产生精神依赖性[6], 产生周期地或连续地使用某种药物的欲望, 即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 以便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等, 给用药者本人造成伤害。因此, 对精神药品的使用, 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执行, 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按处方限量开具精神药品, 不允许为满足患者需要开超量处方, 杜绝开人情方。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调配, 严防滥用。

总之,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药品, 必须明确区分, 以防用药差错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

[2]李瑞, 殷明.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2-133.

[3]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2005.

[4]卫生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2005.

[5]钱之玉, 席亮.药理学进展.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32.

抗精神病药物30例脑电图分析 篇9

本组30例为本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 男23例, 女7例, 年龄19~53岁。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病程1~22年。体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既往均无颅脑损伤及癫痫发作史, 近期也未做电休克治疗, 均单纯服用氯丙嗪、氯氮平治疗。

2 脑电图资料

检查用SOLAR 1848定量数字视频脑电图仪, 按国际10/20分统安放头皮电极, 均做单双联, 大部分均能配合作睁闭眼及过度换气试验。全部患者均用药后, 剂量氯氮平每日150~400mg、氯丙嗪150~500mg, 其中轻度异常12例, 中度异常10例, 重度异常4例, 正常4例。

脑电图表现, 有的基本节律不规则, 调节差;有的视反应延缓, α频率减慢, 多数各导见散在、短中程中高幅θ波, 少数见长程θ节律, 4例见高幅δ波, 2例见尖波、尖慢波, 以额中央显著, 1例见棘波, 并有癫痫发作。

3 讨论

氯丙嗪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 作用于网状激活系统及皮质下中枢。氯氮平为二苯氧氮平类衍生物, 为广谱抗精神病药物, 是一种弱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干扰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选择性地作用于边缘叶, 起到安定、镇静及情感调节的作用。

服用此两种药物可引起脑电图频率改变, 出现大量中高幅δ、θ慢波, 少数合并痫样放电, 甚至癫痫临床发作的副反应是可逆的, 减药或停药后脑电图可获改善或恢复正常, 本组部分患者停药后复查脑电图好转, 因此笔者认为脑电图检查可对临床调整药量和决定停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刘晓燕, 吴逊.临床脑电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

[2]大熊辉雄, 周锦华, 译.临床脑电图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6.

抗精神病类药物 篇10

【关键词】肝损害;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69. 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47-01

药物性肝损害也称作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是指由于患者服用该药物后,该药物本身或者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造成的肝脏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表现类似于其他肝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研究发现,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氯氮平等亦可造成肝损害[1]。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患者分别给予双环醇片和水飞蓟宾胶囊治疗,以评价双环醇片在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86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经诊断确诊的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导致肝损害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7±6.3)岁。排除标准:①因使用非抗精神病药物而致肝损害者;②表现为肝功能衰竭者;③有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史者;④患有糖尿病、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和药物滥用者;⑤意识模糊、表达障碍者;⑥不愿意配合治疗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40467)治疗,25mg/次,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99)治疗,70mg/次,3次/d。连续治疗30d,期间不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不使用其他保肝药物。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化验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泻、呕吐、发热、皮疹、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指标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未见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γ-GT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的需要,精神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因此往往会对患者的其他系统和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文献已经报道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损害有糖脂代谢异常、体重增加等,近年来不断有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报道出现,发生率在20%左右,者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2]。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治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氯丙嗪、氯氮平和氟哌啶醇等多种药物,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毒性自由基,并对细胞膜的稳定性不利,从而可引起黄疸型肝功能障碍和转氨酶升高。

双环醇是一类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动物实验表明,双环醇对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肝脏灌注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均有显著地护肝作用,可有效促进肝细胞的再生[3]。临床研究也表明双环醇对抗结核药物、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同样效果显著[4-5]。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双环醇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保护肝细胞膜和减少肝细胞凋亡等多重功能相关。在本研究中,给予了双环醇治疗的观察患者的肝细胞指标ALT、AST、γ-GT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环醇相比于传统的护肝药物对肝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双环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

[1] 毕玉萍,罗小年.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实录[J].中南药学,2013,11(2):76-79.

[2] De Hert M, Detraux J, van Winkel R, et al.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ntipsychotic drugs[J].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11, 8(2): 114-126.

[3] 余凌虹,魏懷玲,鲍秀琦,等.双环醇对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引起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2):68-71.

[4] 韩伟,崔泰震,肖志坚,等.双环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0,10:4344.

上一篇:信息检索教育下一篇:商业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