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2024-08-27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精选十篇)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1

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1) 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提问叫顺向。如初读课文时, 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扫清理解的障碍) →再读课文, 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课文中心? (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整体理解、概括课文)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人物外貌, 并以自已为例写《张老师印象记》时, 由于是借班上课, 我针对学生对教师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 把学生引向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学习目标。

(2) 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 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 既然是没有危险, 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 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连结起来, 搞清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3) 引问。从学习内容的另一方面提问, 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爱护, 那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 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 就应该是双方的, 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 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经过这样正反两面的对比, 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样一个中心。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 针对第二段与第三段的过渡提问:“第二段说明了太阳与人的关系, 那么太阳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呢?”这样提问, 既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 又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

(4) 逆问。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如“猫的表现这样古怪, 作者好像 不太喜欢 这只猫吧?”这种提问易引起学生讨论, 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 引导目标。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知识的迁移、应用提问, 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 巩固和运用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出, 乌鸦是很聪明的吗?”又如学习《桂林山水》时, 提问:“你的家乡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发思考后, 学生的思维就不仅局限在桂林山水上, 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 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单个提问与连环提问

1.单个提问

单个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窄、难度小, 适合具体的问题。如教学《春晓》一课时提问:“春天的早晨主人公在睡觉, 课文中哪个字告诉我们主人公在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哪个字告诉我们天亮了?”提问直截了当、简洁具体, 学生容易回答。这类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 效果也明显, 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 一目了然。

2.连环提问

连环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宽、难度大, 适合宽泛的、宏观的问题, 能引发思维向纵深发展, 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或思维敏捷的学生。如《亡羊补牢》一课教学时, 教师提问:第二次丢羊后, 主人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通过这样连环提问, 引导学生自学, 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 掌握学习内容。又如教学《麻雀》一课时可提问:“刚才听了音乐, 读了课文, 我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了什么?老麻雀什么地方使我们感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思考、去描述, 不仅理解全面、富有想象, 而且体会了文中的感情, 受到了熏陶。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 找准关键处, 抓住“完善”一词, 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 他是怎么做的?《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 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全面准确, 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三、直线提问与曲线提问

1.直线提问

直线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 提问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如学习《趵突泉》一课时提问: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 让学生明明白白, 有利于掌握重点。

2.曲线提问

曲线提问就是从与内容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从而解决问题。提问的方式灵活, 能开拓思维, 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如学习《趵突泉》一课中的“不知疲倦”时提问: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人”联想到趵突泉, 拐了一个弯, 由易到难, 容易理解。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 通过播放录音, 让学生理解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巧渡金沙江, 逃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 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教师提问:“刚才你们听录音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 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 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 再理解“云崖暖”, 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 可以用这种提问方法。

四、跳跃提问与发散提问

1.跳跃提问

跳跃性提问就是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 是思维的跳跃与问题之间的碰撞, 这种提问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灵感。如教学《燕子》一课时, 引导学生理解“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个句子时, 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在展示一段五线谱后, 再提问:“这会是怎样一支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由于燕子与音乐中间有一定的跳跃性, 这样的提问也有跳跃性, 而文字引起的联想就是架在其间的桥梁。所以, 跳跃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发散提问

发散性提问就是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呈现多点、多向的联接, 由一点向多点、多面扩散,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如为了教会学生作文时抓特点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 对学生提问:“你们想一想, 这个圆圈像什么?”学生立刻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生:像太阳、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像运动场上的铁环、像小红妹妹的脸……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 但你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1:给圆圈添几条射线, 这是太阳的光芒。

生2:在圆圈偏下加一点, 这是弥勒佛的肚脐。

生3:我观察过小红的妹妹, 她的脸是圆的, 眼睛是圆的, 小嘴巴也是圆的。

师: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 学会抓特点, 在相同中找出差异, 抓不住特点, 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2

与技巧

【摘要】具有生物学特色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形成生命科学体系,使之在能力、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得到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有效性课堂提问进行初步探讨,并借助一些生物教学实例分析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生物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减少问题的无效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课堂效率。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课堂中穿插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效果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可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知识。

(二)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姆〃乔伊斯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有效的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新课之后,提问是教学反馈的一种渠道。教学过程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教学做调整和弥补。

三、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一)提问过于“频繁”。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在上“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时,一节课十几个问题的“满堂问”,细胞器有哪些?叶绿体是什么颜色?有哪些功能?线粒体有什么功能?内质网有什么功能?……

“做秀”式的一问一答,课堂上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现象。

(二)提问过于“平淡”。一是提问的内容平淡、枯燥,根本没有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是一些识记型的问题,学生仅凭记忆或照教材读就可以回答。例如:什么叫光合作用?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二是提问的形式平淡、单调,如提问总是用“…是不是…”“对不对”等

(三)提问过于“片面”。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配提出的问题,往往偏重于学习好或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在一节生物公开课上,教师提问同一个学生达6次之多,每个问题都对答如流,教师省时省心,课也自然“水到渠成”。而那些基础差或胆小、不主动参加课堂提问的学生,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一学期下来,甚至整个高中阶段都未曾一次被老师提问。

(四)提问过于“短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足,一旦学生答不上来,思维出现了障碍,教师不是启发,惟恐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惟恐课堂冷场,便急于让另一位学生来作答,甚至自问自答。

四、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基于以上认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倡“有效提问”,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富有启发性,能使学生自省;二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四是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非智力因素,进而能积极影响学生课后的、甚至是一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要使提出的问题是“有效”的,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有提问价值之处,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高度清晰的认识。

“有效提问”可以通过如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一)引趣性提问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这种提问方式一般用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择有关内容,制造悬念,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可以从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挂图、录象等感性材料中,寻找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提问信息。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以创设以下的问题:(1)水果储存太久后为什么就没有甜味了?(2)萝卜放久后为什么会空心?(3)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为什么会有烫手的感觉?(4)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又如在教学“细胞的衰老”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老年人会满脸皱纹?为什么会满头白发?为什么会长老年斑?为什么会食欲减退?

(二)广泛性提问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总是集中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认为这些学生能很好地配合自己教学,而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总担心他们答不出或回答不正确影响教学进程而避开他们,这样就使得“尖子生”成了课堂回答问题的“常客”,大部分成绩平平的学生成为“局外人”,不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这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生物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一要设计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二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意聆听回答者的回答,又注意要求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判断和补充答案;三要不采用先叫学生名字后出题的方式。

(三)探究性提问

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的探究所获得的知识,由于有较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学生的理解就更为深刻,记忆也更为持久。可以这么说,教师能否取得这些效果,是一堂探究式教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和过程”一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一组探究性问题: ①比较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两位科学家所做的,对我们做事有什么启示?②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所做的实验科学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使得对我们中学生才有可操作性? ③在光反应中,水被分解为氢和氧气,这一过程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④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

(四)生活化提问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充斥专业术语的提问,是很难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以下问题: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样的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体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五)层次性提问。有的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学习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无从动脑,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妨把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如在讲授“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时,若提问:人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就显得难度太大,学生一时难以作答,我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1)人的体温是多少?(2)为什么要保持37℃?(3)怎样才能保持37℃?(4)人体是怎样产热的?(5)当你吃饭后或跑步后有什么感觉?(6)热越产越多会把人烧死吗?为什么?(7)皮肤又是怎样调节散热的呢?这种递进式的设问,能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六)指向性提问。提问的指向性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指向性不够明确,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如“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怎样的?”、“科学家是如何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呢?”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不知从何答起,这样的提问就成为无效的提问。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做到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思考。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的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也就越好。例如在学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节时,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后,我提问学生:从资料2和资料4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果,提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来。课后,我考虑了一下,其实我可以把提问的范围缩小一些,问“发光”“、肥胖”是性状,上述两则资料,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另一个班再上这节课时,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很快同学们就回答出来了。

(七)巩固性提问

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在课堂上演示其探究过程的,所以,更多知识点需要我们的后人直接去理解、记忆和应用。而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是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对一些重要的、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性提问、或变换角度提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一种艺术,“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力求使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起到调动和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学行为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怎样来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力图全方位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为了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所要研究的课题。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众所周知,英语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素质教育应在学生现有的身心条件下,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学生交际实践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使自身技能得到发展,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而提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有效提问技巧。

1 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力求创设一种包含着思维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融为一体,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在英语课堂上,作为教师,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我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比如在课堂上,作为教师,我每天开始上课前,都带领学生们齐声高喊我们的英语誓言“Practice makes perfect!I’m most wonderful!”顿时学生们会感到精神振奋,凝聚人心,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在上课时,我还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不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老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这火花随即熄灭。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这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2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性,帮助学生拓展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尤其是在目前提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同伴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常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问题往往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理解阶段,或者课文的事实性整体理解的发展阶段。目的是使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拓展。例如学习“No Drugs”这一话题时,学生学习了解了有关“drugs addicts”相关内容的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小组思考“What other kinds of addicts are there in our life?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worst? Why?”。小组互动后,得出有吸烟成瘾的人、有盲目疯狂购物成瘾的人等等呈现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深度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且包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然后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就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深层次的东西,那么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

3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创造”语言,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如在上必修一MODULE6 The Internet一课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can you do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在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之后(约5分钟),几乎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S1:I can use the computer to control the curtain,which can fall or rise by itself.

S2:To control temperature of the room.

S3: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we can watch the plant and can make the plant go well.

S4:To enjoy music.

S5:To print the letter from your friend far away.

......

学生们在交流完各自的心得后,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设计这类发散思维的问题,可以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类问题恰恰体现了语言交流的特点,给学生创造了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实践的机会,达到了语言交流的目的。

4 在提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使用等待

一方面提出問题后不要急于马上重复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要等待相应时间再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从而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来补充说明或修改自己的回答,完善自己的表现。适当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这事实上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回答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得到问题的答案也不是根本目的。它实际是一个思维流程。英语是思维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课堂提问必须注意“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目标的融合,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和交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好的提问应该把重心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急促地迈向结果。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技巧 篇4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虽然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提问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总结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中的提问内容缺乏设计, 随意性非常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课堂提问是有效了解学生特点, 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然而实践中很多教师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 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提问的作用, 尤其表现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 随意性非常大. 即便采取了提问教学策略, 但提问方式、内容等启发性、针对性非常小, 甚至有些问题设计过于简单, 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 在此过程中, 还有一些教师将问题前后设计得过于简单, 缺乏有效的联系, 以至于不同的问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连续, 既对课堂教学不利, 又严重影响了知识体系的建构.

2. 课堂提问设计缺乏实效性, 评价多元性不足

据调查显示, 当前很多小学教师为了设计课堂提问内容而“设计”, 比如, 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习惯性地将备案详细地记录下来, 然后将课堂上所提问题、答案等一一记录在案, 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形式化、流程化现象非常的普遍. 一些教师为了能够确保课堂提问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甚至在课前组织学生彩排, 引导学生对预设问题答案进行课前记忆, 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必定难见成效.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确保提问质量和效率, 片面地将提问问题的设计对象定位在了优等生层面, 设计问题时会不自觉地以此为基础和范围, 涉及面显得非常的狭窄, 很难照顾到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 因此也就很难有好的提问效果. 同时, 提问评价缺乏多元化, 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回答以正确、错误为评价结果. 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 无论对错, 都渴望教师能够给予全面的评价和指导, 而且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基于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提高提问技巧,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提问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应当首先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提问, 之所以要提问, 主要是为了通过这种互动方式, 来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此, 在提问设计过程中, 应当确保提问目的的明确性、具体性以及针对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比如, 部分教师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 进行以下提问, 即“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其中, 一些学生的回答是“都是真分数”, 一些学生的回答是“分子都为1”, 从这种回答结果来看, 学生根本不明白提问的目的, 随意回答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若将提问内容改为“两分数分母一致吗? 不同分母的分数是否能够直接相加呢? 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 可使提问目的变得更加的明确一些, 提问效果会更好一些.

2. 提问设计应当多样化

小学数学提问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当确保提问设计的多元化、多样性. 比如应用题内容为:现在有60千克苹果, 其比西瓜的2倍少2千克, 问题是西瓜有多少千克. 学习成绩稍微好一些的学生会根据题目要求列算式, 即西瓜重量为 (60 + 2) ÷2, 而后进生 所列的算 式则是60×2 - 2. 此时 , 教师应当通过巧妙设计多元化的提问问题,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先问“2倍”指的是什么, 然后再问西瓜的2倍呢, 经过这一提问, 很多学生就明白60×2是错误的, 算式60×2 - 2也是错误的. 此时立即追问学生:“苹果是西瓜的2倍吗? 有没有其他数据和条件? 题干中的少2千克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提问设计, 可以使整个提问教学过程彼此保持紧密的关系、环环相扣, 将多种提问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采取该种提问策略, 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而且能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探究问题, 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 更多的提问策略和方式方法被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技巧、把握好“度”, 只有这样才能 为教学服务 , 才能提高教学 质量和教学 水平.

参考文献

[1]卢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 (教师) , 2012 (01) .

[2]赵令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2013 (04) .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篇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调味剂,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更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味良药”,同时也是进行师生互动、教学交流的有效途径。做好课堂提问,对于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掌握好提问技巧,做到艺术化的进行提问设疑,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事半功倍”。下面就自身的教学心得以及学习体会入手,谈一下我对于语文提问的一点思考。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的学习是紧张而繁重的,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无疑会加重心理负担,使学生将学习当作一件艰苦的事来完成,这样会抑制学生的兴奋点,容易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怠慢情绪,而不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相反,如果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之感,会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会使学生将学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来完成,有效地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切忌平铺直叙地抛出问题,而是要以多样的形式来呈现问题,增强问题的趣味性与提问的艺术性。

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将问题寓于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游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诗歌、寓言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提出,使抽象的问题形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心理认同感,这样学生便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不会显得漫无目的,有目的当然会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同样要做到有针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定一些学生来回答。问题要设计成不同难度的,怎样就可以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有优秀的学生在唱独角戏。在使用针对性原则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提问要有互动性

课堂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特指教师向学生发问,其实课堂提问也包括学生向教师及全班同学发问。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容忽略的一种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互不相同,自然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快速抓住诗歌主旨,而还有一些学生会存有疑虑。而学生间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弥补缩小的。

例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我遇到了难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三年学习形成的定式,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都存在疑惑。于是,我采取了同伴互动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将第一诗句解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来解读下面的诗句。每人一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兴趣的问题随意发问,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浅析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引领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门艺术,其有效性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創新意识型提问

素质教育的提出,除了对教学的基础知识要求有了深层次的追求,更是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纳入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还要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性提升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能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给予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将传统教学中诸如“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问题,转变为“文章中这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样就能很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二、结语归纳式提问

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基础知识和考试内容的讲解和消化,而是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层面上的语文综合素养。换句话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要求学生理解的这一部分,必须让学生明确文章内涵,体会文章意蕴,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主旨。这样的总结归纳式提问形式,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提问的时候,就要注意,尽量使用鼓励式归纳提问形式,例如“看一看哪一位同学理解得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情感?”这样的鼓励教学就十分具有启发诱导性,这样的问题也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思考。

三、尽力引领学生参与提问

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和其他学生作答。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能使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学生潜能的发挥。我们要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就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问,会提问,提好问。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不是不能提出问题,而是不敢提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点是学生怕自己的提问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或许学生自信心不足,没有提问的勇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气氛,以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表扬越及时,效果越好,激励作用也就越大。通过提问,老师让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参与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对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分的肯定,促使他们充满自信心,对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还要倡导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四、注重提问过程中的要点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为了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设计中会提出很多问题,甚至是查生字词都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我们知道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抓住要点,有目的的进行提问,以便能够收到最好的提问效果。首先,教师的提问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合作是主要目的,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便学生能够有能力回答。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文章内容的阅读上,那么就是浪费时间,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是通过文章的故事内容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认知进行启发与教育。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强学生之间的心得交流,如果学生自己是主人公,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通过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与学习,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面对教师的问题“有话可说”,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再者就是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而不能将问题答案归结到与教学目的相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着原则性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新颖,往往会造成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错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谨慎运用。再者就是课堂的提问要有目的的进行,不能四面撒网,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正意图,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五、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初中时期正处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当前阶段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提升,然而身心发育不同步也给他们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不小的困惑。由于其综合认知的偏差,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过于主观化,缺乏客观认知,所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性,对于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会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

总之,要使课堂提问更有效,是一个内容比较宽泛的课题,不同的教学教研者有不同的观点。以上三个方面,谈的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我深信,只要不断地深入地探究这个课题,多总结、多积累、多学习,一定能够摸索出使课堂提问教学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艳.浅论中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提问技巧[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1(19).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7

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文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 技能的重要组也是思维的动技郑如其分/成部分, 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的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恰巧娇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还可, 握情况以帮助, 同时诱发学生对问题深入的思老师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促考, 调节学生思维节奏。然而目前物理进那么教学中, 作, 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普遍存在着无效提问的现, 象物理。物问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理力呢?, 要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设计, 精心设计问题的能有一好以下五、种问题巧设体验。性的问题, 有效引导效学生丰富体验特别在导入新课时, 由生活现象提教问时切, 入新课在学生, 效果更佳丰富的感性。例如经验基, 础上在讲解, 气适学出现这类现体的压强时, 象和:开罐头食品时学生一起回忆生, 用手很活中常

难直接旋开, 那平时怎么做的呢?有什

么方法? (学生答:只要用起子翘一下, 而后就很容易旋开。) 这是为什么呢?我就直接引出气体压强, 学生结合现象容易理解;接着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满杯的水用一薄硬纸板盖在上方, 而后倒置, 水不会掉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准备好器材,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让他们的能量用在物理上,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后和学生一起受力分析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问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运用操作简单的实验, 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巧设延展性问题, 有效引导学生建构体系拓宽视野

就是说, 教师要联系课文内容巧妙设计问题, 用问题串起相关知识, 让学生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从而为激发他们课外探究的兴趣, 延展课内校内物理知识的学习。

譬如, 在进行综合复习时, 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 我就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来说明物理现象或物理原理。例如:“举例说明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汽化现象?”……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 在相互启发下, 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 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 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反射、直线传播、折射三类光学现象;第二题可按六种物态变化分类。觉得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巧设探索性问题, 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每一节课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即把教学目标问题化, 巧妙设计出探索性大问题。通过一两个探索性大问题来牵动课文与学生, 学生思维的神经才能被课文内容紧紧吸引。

“吸盘是如何粘在墙上的”是个一般性问题, 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然而, 我继续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举例用针筒抽取药液, 挂盐水等常见现象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当然如果有条件, 教师还可以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 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等, 这对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这种应用性提问, 启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一旦问题解决, 学生不但会获得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而且还能逐渐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四、巧设争论性问题, 有效激发学生思维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理解特别深刻, 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比拟的。容易引起争论的, 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 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争论, 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提着东西前进是否做功”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我总是尽量设计这种易于引起争论的提问,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给教学提供源源不绝的思维动力。

五、巧设品味性问题, 有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主要体现为反馈式提问。通过这类提问, 教师可以得到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及时反馈, 包括发现存在的不足, 及时补差补缺。前面几种提问讲的都是教师提问, 而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在这里, 在这类提问环节中, 学生是主角, 他们有提出问题的充分自由, 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在单元复习和综合复习时, 这种方法我用的比较多。这样容易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复习。

当然,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同一个物理问题, 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 提问的角度不同, 效果往往也不一样。课堂上, 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 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和围绕到特定的物理事物上来, 从而不断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 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依赖有效课堂提问。那些琐碎、无关痛痒的问题只能扰乱学生的视听, 耽误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教师习惯于满堂问, 无疑生问, 无疑乱问, 结果问题成堆, 事倍功半。没有质量的提问徒然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应学会提炼问题, 糅合问题;只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更关注教学的综合效率, 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初中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 可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是比较强的, 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表现自己, 尤其是男生, 但他们自控能力较差, 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生的这些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好课堂的提问, 才能更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同时也可以促进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8

一、突施冷箭,引导学生回归课堂

这里所说的突施冷箭,指的是当教师发现学生思想开小差,精力不是太集中时,突然向该学生提问,使学生迅速回归到课堂中。这种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屡试不爽,但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本身就没有听课,教师如果直接询问所学内容,学生肯定回答不出,为此教师应转变提问方式,依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及所讲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归课堂。

二、欲擒故纵,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上面的一个策略是针对于某位学生精力不集中而选择的一种方法,如果当全班学生都注意不是太集中的时候,教师如果仍选择上面一个策略的话,其效果就不会太好,这时为了让学生回归课堂,教师可以选择欲擒故纵的方式进行提问,即提出一个看似与上课内容无关的问题,将学生引回课堂,最后再提出与上课相关的问题。

比如,在讲授《除法》这一单元时,由于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很多学生还没有从假期的愉快心情中转移过来,面对数学教师,很多学生都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上课内容上,当教师看到学生上课不在状态时,甚至发现班级中最好的学生都不是太在状态,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上课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今年暑假大家都出去旅游了吗?”学生一听说旅游马上来精神了,都说出去了,教师询问学生都去哪儿玩了,于是学生众说纷纭,纷纷说出去游玩的地方,随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今年我也出去玩了,我们全家3口出去玩,在路上遇到一个难题,我买了5笼包子,每笼7个,我想让我们全家都能吃得比较平均,谁能帮我想想应该如何分包子。”

这样的一个问题要是放在平时,就是一道很简单的应用题,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学生刚刚放假回来,他们在课堂上最喜欢接触到的就是与暑假相关的问题,而教师向学生提出这类问题,学生自然会非常乐意地进入问题的思考当中。

三、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巩固课堂

当一节课讲授完毕后,教师仍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进行提问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要与所学内容相关,同时还应照顾到全班学生,必要时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出老师的提问。

比如,在讲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构成的;它们大致的面积都是多少;假如王大妈要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10米,宽6米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用竹篱笆围,至少要用多少竹篱笆?”这样三个问题环环相连,每一个问题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且每个题目的难度也不一样,第一个问题都是需要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可以回答出,这类问题对于全班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教师在提问时应尽量让一些学困生进行回答,并引导这些学生回答出更多的答案,教师可以以此来表扬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生活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第二类问题,其实也比较简单,只不过注重的是学生动手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下课后回家亲自拿起纸和尺子去测量一些家里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品,通过测量后将其面积计算出来,并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这样第二天上课后教师就可以找学生进行讲解自己的学习步骤。至于第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因为它是一道较为抽象的应用题,第一问还比较好算,直接用10乘以6即可,但第二问用竹篱笆围墙,这里面隐藏着一个竹篱笆面积的问题,因此如果学生对生活中篱笆面积不了解,就很难回答出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完成,聪明的学生也肯定会回家进行测量。

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程度,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使两者之间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进行提问时,教师如何提问,什么时间提问成为教师上好课,提好问题的一个关键。一般来说,教师提问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同时又不能放弃典型同学,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还能促使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但提问的技巧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篇9

一、在学生兴趣点上设问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 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 提出既有知识情趣, 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教学“圆的认识”, 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经过思考、讨论, 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 教师自然地引出了圆的定义。

二、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 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在教学新知时, 注意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 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先通分、后加减的道理, 可拟定如下设问:整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为什么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这样的设问, 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规律。

三、在学生有疑难处设问

课堂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难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 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 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 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 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 把握住教材的重点, 尤其是难点处。对于教材的难点, 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 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比较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质数与互质数这些既有联系又容易混淆的问题时, 我是这样设问的: (1)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对吗?为什么? (2) 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对吗?为什么?启发学生从概念上区别, 从而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严格区别。

四、在学习出现障碍处设问

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概念不明或者思维出现阻碍时, 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疏通。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提问:如果按照一个数所含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 1-10这十个自然数可分成几类?学生把它分成含有一个约数、两个约数……等类别。接着问:如果按照约数的个数分类, 自然数应该怎样分类?就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时, 及时让学生观察2、3、5、7所含有的约数个数有什么特征 (1与本身) ?4、6、8、9、10所含有的约数个数与前四个数相比, 有什么区别?学生豁然开朗。最后再问:质数、合数的定义是什么?自然数可分成哪三类?通过在障碍处设问,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对事物分类的方法, 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 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五、在学生自我学习感觉满足时设问

课堂有效提问技巧谈 篇10

一、用悬念式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悬念式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的编排特点, 抓住教学的突破点, 设计悬念性的问题, 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集中学生注意力, 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都是科学小品文, 文章内容虽不深奥, 但是里面涉及到很多科学知识, 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抽象难懂, 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文章的特点, 设置以下几个提问: (1)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类似于“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话语, 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这是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 (2) 很多科学家以及探险家都在罗布泊遇难, 罗布泊成了生命的禁区, 但是你能想象得到30年前的罗布泊曾是一片绿林环绕的生命绿洲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罗布泊如此巨变呢? (3) 你能想象得到旅鼠成群结队、浩浩荡荡跃入海洋的奇景吗?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4) 台风过后, 人们在小庙的下面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小洞, “聪明”的人开始猜测这个小洞能干什么, 奇怪的是最初的一声“喂”以及扔进去的小石子某天突然飞回来了, 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等等, 设置这些悬念式的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学生思维,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用比较式提问做好知识迁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题材相同、写作风格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或者是题材不同, 表现手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文章。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 让学生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 了解各类文章的写法特点, 发展学生思维,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 文中对游鱼的描写:“潭中鱼有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寥寥数语就把游鱼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读者对清澈透明的潭水印象深刻。针对这种写作手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以前有没有学过类似文章?”学生经过仔细思索后, 想到了《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曾用过类似的表现手法, 苏轼也是在没有直接描写明月的情况下, 处处表现出明月皎洁明亮的特点。描写手法让读者感到美妙, 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设计比较式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横向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有利于学生掌握类似的写作手法, 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如, 在教学《孙权劝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篇文章与《伤仲永》进行比较, 让学生对吕蒙晚来学成与神童方仲永沦为庸人的两个事件进行分析, 谈谈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学生在对比思考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内涵,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设计比较式提问, 可以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掌握教学的重点, 理解文章写作的妙处,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用探究式提问组织好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提问, 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讨论和争辩,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九年级课文《变色龙》时, 为让学生掌握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奥楚蔑洛夫处死了狗,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奥楚蔑洛夫保护了小狗, 又会怎么样呢?”学生听后开始热烈地讨论, 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从文章中找到依据。通过设计这种探究式的课堂提问, 学生很容易了解到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深刻认识到沙俄统治时期社会的阴暗, 有效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如, 在教学《散步》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有一朵康乃馨, 你会送给谁?”让学生学会感恩, 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 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四、要设计质疑式课堂提问

学贵有疑,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学生回答对了多少个提问, 而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 有的经过学生仔细揣摩就可以解决, 有的则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设计一些质疑式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勇于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金色花》时, 教师可以针对“‘我’为什么会想象自己会变成一朵金色花”进行质疑, 有的学生提出:“‘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想报答母亲对我的关爱, 那么‘我’为什么不直接送给母亲一束花呢?”学生听后, 思维立刻变得很活跃, 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的说:“‘我’只是一个小孩子, 想象力丰富, 觉得变成一朵金色花比较奇妙, 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还有的说:“直接送花比较俗气, 变成一朵金色花同样可以回报母亲, 具有新意。”等, 学生在质疑、讨论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教学重点, 理解了文章主旨,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凸显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 语文课堂提问不应只注重“问”的数量, 还要保证“问”的质量, 教师应精心设计, 巧妙提问,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清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主旨。

上一篇:英语早读课下一篇:高等院校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