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2024-08-24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精选八篇)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1

关键词:施慧达,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疗效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多发人群,特别是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一现象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高血压是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与危险因素。本人作为社区的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施慧达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150例,通过一年的临床随访观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150例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服务站门诊就诊的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白大衣高血压等患者。男68例,女82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71岁,病程2~20年,其中轻度高血压58例(SBP140~159mmHg, DBP90~99mmHg),中度高血压92例(SBP160~179mmHg, DBP100~109mmHg)。

1.2 方法

未服用降压药一周的情况下,采用袖带水银柱血压计,按照测血压的规范要求测量安静休息坐位右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连测3d,取3d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基础血压。受试者予以施慧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酸左旋氨乐地平片2.5mg(商标名施慧达),早上空腹顿服,前2个月每周测量血压2次,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至血压平稳为止,最大剂量增至5mg一日1次,后8个月每半月测血压1次,连续随访观察1年,最后一周测血压3次,取3d的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降压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达到正常范围,但已下降达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虽未达到正常范围,但已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以上。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观察数据输入电脑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数采用(χ—±s)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P<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施慧达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1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显效60例,有效8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4.7%。见表1。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具有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和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施慧达属于钙拮抗剂,特别适宜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针对性较强,预防脑卒中效果较好。据美国降压治疗试验联合小组(BPLTC)在2003年荟萃分析了主要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数据提出钙拮抗剂可使心血管事件下降18%[3],在一年的随访人群中,未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心律不齐及脑卒中患者。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往往容易漏服药和不规则服药,导致血压不稳定,从而使治疗不达标。而施慧达为长效制剂,24h维持降血压,只要每天口服一次即可,容易被老年人接受,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施慧达的疗效个体差异性较小,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治疗禁忌证,对血脂、血糖等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对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外,施慧达可以作为基础降压药,根据病情需要,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等。

施慧达在临床应用中,副作用少,价格适中,老年人从心理上容易接受。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接受第一手资料,是控制慢性病的前沿阵地。我们社区医生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社区居民最受欢迎与最宜接受的方法与药物,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治疗修订委员会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69.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2

关键词 卡托普利 氢氯噻嗪 高血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65

衛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为了最大程度取得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就要求更大程度降低血压,要做到这一点单药治疗常力不能及,单药增大剂量易出现不良反应”。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治疗开始即以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既可获得满意疗效,又能减少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2000年以来用卡托普利加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选择: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的高血压病分级与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选择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0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卡托普利+小剂量氢氯噻嗪组(观察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2±11.7岁,病程7.9±2.8年;卡托普利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3±12.8岁,病程8.4±3.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血压、心率及一般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方法:治疗前所有患者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2周以上,戒烟酒。观察组:卡托普利12.5mg,2次/日口服,氢氯噻嗪12.5mg,1次/日口服。对照组:卡托普利12.5mg,2次/日口服。两组1周后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卡托普利剂量增至25mg,2次/日。两组治疗时间均4周。

观察内容及方法:①测量血压:每次测血压前嘱患者静息10分钟以上,由固定医师用同一袖带立式标准水银血压计,测诊所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共测3次,取舒张压相差不超过4mmHg(1mmHg=0.133kPa)的2次平均值作为血压记录。用药前测不同日血压3次,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用药期间每周测血压2次,连续4周,以四周末的血压为治疗后血压。②实验室检查: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做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及心电图检查。反应发生率5.7%(2/35);对照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以下等级:①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已降至正常;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19mmHg未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已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有效标准。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结 果

降压疗效比较:两组降压疗效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1,P<0.05),见表1。

降压幅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降压幅度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治疗后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5月,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50例,所有患者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例。2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均为2∶1;研究组年龄最小的63岁,最大的84岁,中位年龄(70.5±2.6)岁;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26年,平均病程(6.7±1.4)年。对照组年龄最小的65岁,最大的82岁,中位年龄(67.9±1.7)岁;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4年,平均病程(7.1±0.3)年。2组均排除严重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半年内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医治疗者,排除恶性肿瘤、有精神类疾患患者,滥用药物和过度嗜酒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对试验用药过敏或有不良反应者,排除不配合临床治疗和观察、随访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初次治疗或在治疗前15 d未服用任何影响血压的药物。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协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年版)》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收缩压140~179 mm Hg,舒张压90~109 mm Hg称之为轻中度高血压[2]。

1.2 给药方法

研究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生产企业是吉林施慧达药业集团,批号20090403,规格2.5 mg/片。给药方法是从初始剂量开始,最初为1.25 mg/d,服用1周后如血压不达标,增加剂量至2.5 mg/d,按血压状态决定剂量增减变化,最高剂量不超过5.0 mg/d。对照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生产企业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305147,规格是5 mg/片。给药方法从初始剂量开始,最初剂量2.5 mg/d,1周后如血压不合格,增加剂量至5.0 mg/d,最高剂量不超过15.0 mg/d[3]。

2组在治疗前15 d禁用任何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用安慰剂进行药物洗脱。治疗开始至试验结束,定时进行血压监测,每日清晨空腹口服药物,监测血压发现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增加剂量,共治疗8周,监测2组血压变化。在测量血压时,嘱患者安静休息10 min后进行,要求患者坐位,每次均测量同侧上肢,每次随访时间均在08:00~10:00点间,每次均取测量3次的平均值。测量心率一般在测量血压后的1 min内。

1.3 疗效判定

主要观察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平均脉压和不良反应,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4],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 Hg以上,收缩压至正常范围或下降3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20 mm Hg,收缩压下降达到20~30 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水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血压值变化统计见表1,心率和脉压变化统计见表2。

2.2

2组疗效比较,见表3。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发生头晕、头痛1例,失眠1例,消化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发生心悸、头痛3例,踝部水肿3例、消化道不适6例,其他2例,发生率1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0,P<0.05)。

3 讨论

临床在治疗高血压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脉压的影响,脉压对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尤其老年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脉压易增宽,不及时控制容易导致心、脑等主要器官灌注不足,加大血栓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风险[5]。表1结果显示,2组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效果都很好,但从表2来看,研究组的心率和脉压变化不明显,说明研究组用药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同于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的是,其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同型异构体[6],具有超长效的血浆半衰期(T1/2),降压时与L-型钙通道持久结合,以缓慢、方式释放,使高峰时间持续至下一次服药,故抗高血压作用减弱,阻滞心肌和钙离子通道作用降低,通过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后负荷,使心肌耗氧需求减少,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增强[7]。临床验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应用后不仅保护心脏,还有助于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更适宜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5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在治疗中进行血压监测,治疗周期完成后比较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率、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对照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时,血压控制好,对脉压影响小,有保护心脏功能作用,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老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智莉,王彩凤,陈怀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中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3):575-578.

[2]许颖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评价[J].吉林医学,2012,33(26):5680.

[3]杨凤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318-320.

[4]龚艳春,陶波,沈捷,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4):336-341.

[5]王新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0,22(10):142-143.

[6]周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4):487-488.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4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且临床上以轻中度高血压最为多见, 轻中度高血压若不及时治疗, 很有可能发展为重度高血压, 增加心力衰竭、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1]。本研究在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了第三代长效二氢吡啶类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且均为1~2级高血压 (轻中度高血压) , 即SBP (收缩压) 、DBP (舒张压) 分别在140~179 mm Hg、90~109 mm Hg范围内。所有患者经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及血尿常规、血糖、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 显示无肝肾功能不全、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且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无二氢吡啶类拮抗剂禁忌证。其中男51例, 女29例, 年龄60~79岁, 平均 (65.8±4.9) 岁, BMI平均值 (25.97±2.31) kg/m2, 病程2~23年, 平均 (8.74±3.21) 年。合并症:糖尿病3例, 冠心病5例, 高脂血症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前2周开始停用降压药物及其他可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两组患者均实施非药物干预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 初始剂量10 mg/次, 1次/d, 观察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初始剂量2.5mg/次, 1次/d。两组患者在用药4周后, 若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则继续按照原剂量再治疗4周;对于用药4周后血压仍未达标者, 对照组将依那普利剂量增加到20 mg/次, 1次/d, 观察组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增加到5 mg/次, 1次/d, 持续用药4周。两组患者的服药时间均为每日早晨7:00。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DBP水平, 并在治疗后进行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复查。

疗效评价:参考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内容拟定疗效评价标准: (1) 显效:治疗后的DBP降幅>10 mm Hg并在正常范围内, 或者DBP未恢复正常但降幅>20 mm Hg; (2) 有效:DBP降幅<10 mm Hg但在正常范围内, 或者DBP降幅10~19mm Hg, 或者SBP降幅>30 mm Hg; (3) 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 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 (±s) 、%表示, 数据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SBP、DB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BP、SB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DBP、SBP水平均有所下降, 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DBP、S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 观察组4例 (10.0%) 发生不良反应, 干咳2例, 面部潮红2例;对照组5例 (12.5%) 发生不良反应, 面部潮红2例, 头痛2例, 脚踝水肿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均未做特殊处理, 不影响治疗, 停药后症状全部消失。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积极地将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的关键[2]。选择简便、有效的降压药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确保降压效果的关键。临床选用的降压药都应具有降压平稳、长效的特点[3]。所谓长效降压药, 就是指每天服用1次, 谷峰比值>50, 降压效果可持续24 h, 同时能维持血压昼夜节律, 预防晨起血压骤升的降压药。降压平稳是指能够逐步、缓慢地降低血压直至达标[4]。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长效二氢吡啶类拮抗剂, 其具有起效慢、吸收慢、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血药浓度在口服给药后6~12 h达到峰值, 持续用药7~8 d即可获得稳定的血药浓度, 其血浆半衰期为35~50 h, 生物利用度高达64%~80%, 且血药浓度峰值波动幅度小, 可实现平稳降压[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观察组, 治疗4周、8周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应用依那普利的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这表明临床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且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治疗药物,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侯丽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9) :4119-4121.

[2]李瑾, 付莉, 劳国娟, 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及MMP-9/MMP-2表达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4, 35 (2) :270-273.

[3]金爱萍, 狄灵, 赵引棉, 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脂联素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3) :506-507.

[4]朱彩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5) :542-543.

[5]李芙蓉, 刘力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8) :613-618.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共30个月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并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3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类, 每组66例。对照组男43例、女23例, 比例为1.8∶1;平均年龄为65岁;平均10年高血压病程;实验组男39例、女27例, 比例为1.4∶1;平均年龄为66岁;平均10.5年高血压病程。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均符合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 (SBP) 和或舒张压 (DBP) 正常值及正常高值SBP 120~139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DBP 80~89 mm Hg;Ⅰ级SBP 140~159 mm Hg, DBP 90~99 mm Hg;Ⅱ级SBP 160~179 mm Hg, DBP 100~109 mm Hg;Ⅲ级DBP≥180 mm Hg, SBP≥110 mm Hg。其中, Ⅰ级高血压患者30例, Ⅱ级高血压36例, 其中合并高血脂42例, 冠心病66例, 2型糖尿病21例, 患者均呈现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1.3 观察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在本文收集数据期间未服用降压药或者曾经服用药物, 在研究前1周已停药。用药方式: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 mg, 早餐后服用, 1天1次, 每4周为一疗程;实验组在这基础上, 加服用血塞通片0.1克/次, 每天3次, 每4周为一疗程。对患者血压进行每周两次的测量, 早上8点并休息20 min, 坐位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 取每周2次测量的平均值。

1.4 评定标准

按照《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进行区分, 具体指标如表1。

1.5 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 P<0.05表示本文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的结果可以看出, 结果为显效及有效的例数均较对照组高, 总有效率实验组达到95%, 而对照只有78%。详细请见表2。

注:*P<0.05

2.2 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对比, 详见表3。

注:*表示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

2.3 心电图ST-T变化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4.2%, 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45.5%。详见表4。

注:*P<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 同时是导致全因病死率的首要因素[2]。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内容指出, 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而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报告还指出, 40岁以上的群体中,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和卒中) , 在未来20年内增长2~3倍, 其快速增长周期就在头十年产生。过去高血压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 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群体呈现明显的低龄化。

缬沙坦作用于RAS系统, 是血管紧张素Ⅱ (AT1) 的拮抗剂, 因其对AT1受体的选择性为AT2受体的20000倍, 直接选择性与AT1受体结合, 反面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和AT2受体结合, 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2]。另其T/P比值>0.6, 为理想的长效降压药物。同时, 缬沙坦使不会引起机体缓激肽水平, 从而不会导致患者干咳。缬沙坦是一种良好的抗高血压药品[3]。血塞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 主要作用在于活血通络, 是属血管扩张类药物。血塞通片药理作用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同时, 血塞通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冠状动脉血流量, 扩张血管, 降低动脉血压, 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钻度, 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4]。缬沙坦联合血塞通治疗高血压得到明显的改善, 表2中得出, 实验组 (缬沙坦合并血塞通) 的总体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 (78%) 。另, 实验组的在治疗后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都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 实验组HR治疗前后的76.5%和69.6%, 与对照组HR治疗前后的77.2%和76.0%,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临床对比可以看出, 在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尤其是含有冠心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满意度, 且不良反应低, 推荐在临床上联合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中轻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32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观察两组用药后高血压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较对照组78%高;心率及血压实验组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电图ST-T变化疗效对比,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4.2%较对照组45.5%高。结论 缬沙坦合并血塞通片能有效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血塞通

参考文献

[1]Lopez AD, Mathers CD, Ezzati M, et a1.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2001:systematic analysis of population health data[J].Lancet, 2006, 367 (9524) :1747-1757.

[2]李国裕, 谢治华.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33) :131-132.

[3]贾秀杰.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4) :145-146.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 其中男43例, 女37例;年龄40~75岁, 平均 (52.8±3.2) 岁;轻度高血压和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别为48例 (60.0%) 和32例 (40.0%) ;经患者同意, 将8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 均为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平均坐位收缩压为145~1 7 9 m m H g或舒张压为9 5~1 0 9 m m H g至少满足一项;排除标准: (1) 继发性高血压; (2) 平均坐位舒张压在110mmHg以上或收缩压在180mmHg以上; (3) 从法律方面考虑为残疾患者或精神分裂者; (4) 低血钾症患者; (5) 肝肾功能不全者; (6) 正在服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1.3 治疗方法

单药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生产厂家: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00) 5mg (2片) , 口服, 1次/d;联合组给予替米沙坦片 (生产厂家: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85) 40mg (1片) , 口服1次/d, 氨氯地平 (生产厂家:山西康力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835) 2.5mg (1片) , 口服, 1次/d。治疗周期为2个月, 治疗期间禁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1.4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执行我国药审现行要求, 依据患者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水平分为3个等级 (均为服药后5 h测量) : (1) 下降1 0 m m H g并降至正常或者下降2 0 m m H g以上为显效; (2) 下降1 0~1 9 m m H g或者下降虽未达到10mmHg, 但是降到了正常值为有效; (3) 未达到前两个指标则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病例数×1 0 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血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总有效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下降幅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血压有所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2个月后, 联合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有效率比较

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7, P<0.01) , 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发生心率增快, 联合组和单药组分别发生5例 (12.5%) 和11例 (27.5%) ,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81, P>0.05) 。

3 讨论

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目标。单一药物控制对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已经不能满足疾病的治疗需要, 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单一药物控制血压, 患者已经产生了耐药性。研究表明,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 延缓患者心、脑、肾等脏器损伤, 提高血压控制率不仅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而且可以降低医疗经费[2]。

氨氯地平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诱发的血管平滑肌收缩, 从而使外周血管舒张, 降低血压。替米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酶与受体结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 A S S) 而降低血压。CCB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反应性交感活性增强导致患者心律增快、面部潮红、下肢水肿, 而ARB类药物有副交感活性,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 替米沙坦可以抵消氨氯地平的交感兴奋性, 从而改善患者下肢水肿、心悸等不良症状。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联合C C B和A R B类降压药可以延缓高血压的血管内皮及肾损害, 对高血压靶器官有保护作用, 且联合运用半衰期长, 药效维持久[3,4]。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大致相同, 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发现:单药组治疗后舒张压平均下降 (8.4±6.2) mmHg, 收缩压 (7.1±11.3) mmHg;联合组舒张压下降 (11.5±6.1) mmHg, 收缩压下降 (14.5±11.5) mmHg;两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血压有所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月后, 联合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0%,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可以获得更好的血压控制率, 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单用氨氯地平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张军, 倪惠君.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J].中国药业, 2010, 19 (3) :47-48.

[2]许欢水, 林李.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12, 21 (8) :39-41.

[3]樊朝美, 闫丽荣, 陶永康, 等.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 (1) :57-60.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应用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60例患者, 其中观察组男性42例, 女性18例, 年龄为58~78岁, 平均年龄为 (64.5±3.8) 岁, 病情为3~11年, 平均病程为 (7.8±3.5) 年。对照组男性38例, 女性22例, 年龄为62~79岁, 平均年龄为 (65.8±6.5) 岁, 病情为3~14年, 平均病程为 (8.2±4.6)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学历、病程上不存在差异性 (P>0.05) 。本组患者已经排除重度高血压患者、严重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性肝肾衰竭的患者及孕期哺乳妇女。

1.2 诊断标准[2]

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抗张压140~200mmHg, 收缩压:95~114mmHg。

1.3 方法

两组患者停药1周后,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6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 每天服用剂量为150mg., 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 治疗剂量为10mg/d, 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服药时间均安排在早上8点以前, 两组患者用药第3周后血压没达标者加大用药剂量, 已达标者则维持原有用量。两组患者持续用药1疗程后,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改变的情况及两组患者用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3]。

1.4 疗效评定

人体血压舒张压正常值:抗张压在90~140mmHg之间, 收缩压在60~90mmHg。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 组间差异采用t进行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患者平均值采用 (珚x±s) 进行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下降, 且具有差异性 (P<0.05) , 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 (P<0.05) , 结果见表2。

3 讨论

厄贝沙坦是一类具有高度选择性非杂环类的拮抗剂, 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阻断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以及释放醛固酮, 其抑制方式是通过非竞争性拮抗的方式与血管紧张素II进行结合, 扩张血管的容量[4]。厄贝沙坦的半衰期时间长, 生物利用率可达60%~80%, 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范围较广, 而且能阻止肽聚物进行聚集等特点。厄贝沙坦可抵消利尿剂诱发的代谢失常作用机制, 从而增强利尿剂的降压效果。

厄贝沙坦还能减弱氢氯噻嗪引起的血钾降低及血清尿酸升高的情况, 其用于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明显。氯沙坦钾是一种合作的口服活性药物, 其可以与血管紧张素II进行选择性结合, 且其药理羟酸代谢产物可通过任何途径或阻断任何来源与血管紧张素II进行结合并产生生理作用, 但与厄贝沙坦相比, 氯沙坦钾并没有激动作用。本组实验中120例患者用药后抗张压及收缩压均较用药前有明显的改善 (P<0.05) , 观察组患者用药前抗张压为 (192.3±12.4) mmHg, 而收缩压为 (102.3±8.2) mmHg, 用药后患者抗张压为 (102.5±10.14) mmHg, 收缩压为 (78.9±10.5) mmHg。对照组患者用药前抗张压为 (188.5±16.9) mmHg, 收缩压为 (105.4±4.3) mmHg。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差异性 (P<0.05)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头晕、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率为3.33%, 而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13.33%, 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s)

(±s)

[n (%) ]

综上所述, 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治疗效果明显, 临床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是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舒张压及收缩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下降, 且具有差异性 (P<0.05) , 观察组患者服药后舒张压及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 (P<0.05) 。观察组患者服药后有2例分别出现头晕及呕吐症状, 不良反应率为3.33%, 对照组患者服药后有3例出现呕吐, 有2例出现腹泻, 有3例出现头晕, 不良反应率为13.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具有差异性 (P<0.05) 。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理想, 对患者毒副作用较低, 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朱如玲.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5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3) :258.

[2]茹祥伟, 丁丽丽.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3) :129.

[3]张翠.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2) :198.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篇8

目前高血压的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长, 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4], 非药物治疗可以降低伴随高血压的临床症候群, 如体重增加、血脂异常[5,6]。训练有素的护士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宣教 (着重改变生活方式, 而减少降压药的需求[7,8,9,10]) 在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上发挥着强大的效力。护士对做好患者的血压管理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11]。在一个历时18周的研究中, 护士通过提供专业的生活方式指导, 很好得控制了患者的血压及体重[5]。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提供健康指导与传统初级保健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代谢症候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轻中度高血压的定义, 遵从初始研究的设定值 (收缩压140 mmHg~169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99 mmHg)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入选本项研究。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中危高血压, 肾病, 内分泌或精神疾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总胆固醇浓度> 8 mmol/L或具有总胆固醇浓度> 8 mmol/L的家族史或中度高脂血症, 吸毒或嗜酒者, 体重指数 (BMI) >35 kg/m2。

1.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每月由专业护士召开会议, 连续6个月。第一次会议持续60 min, 以后各届会议历时30 min。护士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础临床资料、是否吸烟、饮食习惯及运动情况的初始评估, 然后针对研究对象具体的生活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干预是基于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跨阶段的变化模型进行的[12,13]。这一模式改变涉及6个阶段的变化, 包括思考前、思考、准备、行动、坚持和终止。在每个月的会议上, 先前的干预措施被加强。行为建议包括:增加体力活动, 以每天30 min为宜。如果是吸烟者, 应积极戒烟。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摄入量以<10%的每日膳食热量为准。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量, 每日至少5份。如果超重, 则减少体重的3%~5%。男性减少酒精<2标准单位/天, 女性减少酒精<1标准单位/天。减少食盐摄入。

对于对照组的成员, 在基础临床资料的采集、吸烟、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这些方面, 采用与干预组相同的方法。包括给予简要的建议, 访问内科医生。6个月的研究结束时, 得到了较为清晰的生活指导, 这时, 再予以最后的评估。

本项研究中, 由一名护士完成以上所有评估和干预手段。无论是干预组, 还是对照组, 所有成员一旦收缩压> 160 mmHg或舒张压> 100 mmHg, 由监督医生进行评价, 配合降压药治疗, 并根据临床需要适当调整。

1.3 测定指标

包括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根据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Ⅲ[8]定义的。其他的危险因素的界定:腰围, 女性>88 cm或男性>102 cm;三酰甘油浓度> 1.6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女性< 1.29 mmol/L或男性< 1.03 mmol/L;血糖浓度≥6.1 mmol/L。

1.4 主要检测仪器

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方式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和腰围。所有的研究成员在禁食禁烟12 h时以上进行血样的采集。用自动化分析仪设备 (日立911) 检测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糖。试剂采用德国Boehringer Mannheim试剂。高密度脂蛋白 (HDL) 浓度用上述的同一分析仪进行检测, 应用直接酶抑制法。低密度脂蛋白 (LDL) 浓度使用friedewald公式进行计算。使用自动分析仪 (日立公司) 来测定。血糖浓度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5 统计学处理

冠心病的10年发病率由Framingham的风险模型推算, Framingham的风险模型的主要变量如下:年龄、性别、收缩压、糖尿病、总胆固醇浓度、HDL和吸烟状况[14]。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χ2检验。所有的检验都是双侧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

在干预组有2例未完成调查。一例是跟踪失败, 1例因患浸润性癌症而放弃跟踪。在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调查, 1例跟踪失败, 1例移民国外而放弃跟踪。两组各有4例服用降压药。在对照组1例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对照组年龄55岁±8岁, 有全职工作16例。干预组年龄55岁±9岁, 有全职工作24例。两组的基础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检测指标

对照组体重和腰围在研究结束时显著增加, 而在干预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腰围值都有增加, 但组间分析表明, 干预组的腰围的增加值要比对照组少。详见表2。

2.3 两组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基础数值是2.1±1.1, 6个月后是2.6±1.2;干预组是2.2±1.1和1.9±1.0 (P<0.01) 。在对照组三酰甘油的变化与体重的变化呈正相关 (Pearson=0.73 , P<0.01 ) , 三酰甘油的变化与腰围的变化也呈正相关 (Pearson=0.63, P<0.01 ) 。在6个月的研究进程中, 干预组一例降压药需要加量, 另一例因病情需要开始服用降压药。对照组有一例服用降压药。

3 讨 论

有调查显示, 尽管基础的饮食指导[6], 对于单个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影响。有研究发现, 如果不服用降压药, 单纯凭借护士指导, 对血压只有很小的影响[15]。一些非对照研究证明护士的指导对血压有非常大的影响[16]。类似的6个月研究发现, 对于伴随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护士对患者进行了服药指导及非药物指导, 结果是患者十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分值反而提高了[17]。相比之下, 本研究发现Framingham风险分数无统计学意义, 所涉及的36个指标的可信区间是80%, 组间平均差是2%。对吸烟行为的干预很少, 通过检测呼出CO量, 戒烟没有成功。在护士的主导研究中, 能改善患者的风险因素。更深入的研究包括, 建立更多的组, 更多的个体接触, 额外的行为干预, 如此能使血压有显著下降[2]。在未来的研究中, 访问的重点是防止患者的体重增加及其劝导增加体力活动。在对照组, 不利的变化是体重和腰围的显著增加,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中, 这样的增加值是令人惊奇的。平均的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是基于对相对低的水平而设计的, 这增加了对照组的显著性。在未来的研究中, 对于一部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体重控制和三酰甘油浓度的下降, 是一个可行性的研究目标。 对于未经控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以护士为主导的在生活方式的建议, 有助于控体重增加和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浓度。这些结果显示, 护士的指导建议能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所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然而,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支持这一观点。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代谢症候群的效果。方法 入选对象是健康检查收缩压为 (140169) mmHg和舒张压为 (9099) mmHg的人群。入选对象未服降压药治疗, 随机分配为干预组 (提供健康指导) 与对照组 (传统的初级保健)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前后血压值无明显变化。比较两组腰围值, 对照组腰围值增长显著 (P<0.05) , 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干预组下降 (P<0.05) 。对照组三酰甘油的变化与重量呈正相关 (P<0.01) ;三酰甘油的变化与腰围也呈正相关 (P<0.01) 。结论 健康宣教能降低患者的腰围值和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如果生活方式不改变, 代谢症候群危险因素可能迅速恶化。

上一篇:颌面外科手术室护理下一篇:社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