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促进效应

2024-08-17

正面促进效应(精选七篇)

正面促进效应 篇1

关键词:初中生教育,正面引导,示范效应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 此时的学生心灵如一张白纸, 既容易进行教育引导, 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 此时的教育技巧和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 面对思想与人格日趋独立, 但社会阅历较差的初中生群体, 应当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通过正面示范效应的发挥, 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 能够健康成长。笔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让正面示范效应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选取先进人物事迹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先进的人物是一本精彩的书, 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奋斗事迹, 这样的事迹常常见诸报端, 发表于各类刊物。这样的先进事迹中, 有许多和学生的生活、思想联系较近,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选取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 并以此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回顾自身的不足, 看到之间的差距, 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上进动力, 以先进人物事迹为引导,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通过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让学生内心深处产生碰撞, 受到震撼, 进而让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深入人心, 并转化为自身的榜样, 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勤奋刻苦, 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前进。实践证明, 选取和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相关的各类先进人物事迹, 能够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前进的方向, 让这些先进人物成为学生崇拜、模仿和立志赶超的标杆, 通过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先进事迹, 让学生充满上进的欲望, 对于抵制消极腐朽的思想以及改正不良习惯方面, 具有明显作用,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选取学生身边典型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们的校园中, 也有许多可以树为典型的学生, 他们或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秀, 或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或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 这样的优秀学生群体理应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 并且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 生活在学生身边的人, 对于初中生的示范引导效应更为明显。笔者曾选取了本校毕业生中一位身强志坚的典型, 一位学生从小左眼失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毫不放弃, 刻苦学习, 最后以全区第八名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这样的学生值得尊重, 也值得每一位学生去学习。笔者选取这样的学生作为典型, 并邀请曾经教过这位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和语文老师, 到班级向学生介绍了这位学生平时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在讲到有关家庭贫困的内容时, 许多学生眼中含满了泪水, 这种取之于学生身边的活生生典型, 让学生的内心得到了再一次的洗涤与升华。许多学生在听过这样的事迹之后, 纷纷表示自己的条件比这位学长好得多, 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要以他为榜样, 努力学习, 绝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通过在班级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 笔者惊喜地发现, 班级中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已成为了主旋律, 原本一些学习懒散、自暴自弃的学生也变得勤奋上进起来, 变化值得庆贺, 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 学生身边的典型示范作用功不可没。

三、选取社会美好因素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不可否认,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些丑恶现象, 初中生涉世不深, 思想上容易受到片面观点的误导。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一些片面的言论甚至是反动的消极的言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 如干部贪污腐败、人际关系冷漠等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并纠正片面的思想观点, 最好的方式就是选取社会中积极向上的美好因素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那些才是社会的主流, 并且暂时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必定会得到缓解和治理。笔者结合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精心选取了四名见义勇为的事迹, 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真诚善良, 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可能地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另外, 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让学生说出一件最为感动的事例, 学生中讲述了很多的事情:有外地志愿者帮助带路的, 有遇到路人善意提醒的, 也有警察帮助寻找亲人的等等, 通过这样的专题教育活动, 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是社会的美好, 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 以这些主旋律纠正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 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 效果较为明显。

四、选取生活显著变化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和阵痛期, 各种制度、政策正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误伤部分群体, 如物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等。有些学生思想上将这些局部方面放大, 从而否定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这样的消极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无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对此, 笔者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视野, 回顾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 从自己家庭、亲戚以及生活的社区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来对比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许多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恍然大悟, 几年来, 家里的家用电器在增多, 小区里的汽车在增多, 自己家庭的饮食水平、生活用具都在提升档次, 自己所看到的只是社会中的极小的一部分或一小方面, 社会整体上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 通过这样来源于自身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让学生感悟到社会发展中的积极面, 从而以正面的示范效应,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 认识生活,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PPP制度创新的六大正面效应 篇2

从表征看,PPP首先形成了投融资机制的创新,可以将大量非政府的民间资金、社会资本引入公共工程与服务领域,但其实它又绝不仅仅限于投融资模式层面的创新,它还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绩效升级方面的鲜明性质形成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天然对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法治化制度建设,具有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层面的重要意义。所以,应当恰如其分和全面地理解与评价PPP这一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它至少将产生如下六大方面的正面效应:

第一,缓解面对城镇化、老龄化历史进程的财政支出压力,使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城镇化和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未来几十年内将有约4亿农村居民要转入城镇定居,并将新增近两亿60岁以上人口的老龄医疗与生活服务供给需要,静态算账至少需60万亿元以上的公共工程投入。政府再沿用“单打独斗”式思路去应对相关的城镇化、老龄化挑战,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形成“1+1+1>3”的机制,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社会公众可持续地受益受惠。

这一合作机制,是将政府的规划与政策相对优势、企业的运行管理相对优势和专门机构的特定专业领域相对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防范与处理能力的最优组合,来针对性地防控与化解项目中的相关风险。这就可望有效地克服过去司空见惯的那些弊端,而可持续地使社会公众受益并提升满意度、幸福感。

第三,为一大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打开进一步生存、发展的空间,使现代市场体系更为健全和成熟。

在我国已经壮大、资金力量已经雄厚起来的民间资金、社会资本持有主体中,一大批有日益强烈的发展意愿并在偏好类型上适合PPP的企业,会由此而打开他们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形成在我国本土和实行“走出去”(如“一带一路”战略)之中许多的PPP项目上,实现境外社会资本的参与和多方合作互动,这些对于构造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的“升级版”,也将成为十分积极的促进因素。

第四,联结、对接意义重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改革与全面改革实质性深化。

第五,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化建设,培养发育契约精神和催化专业、敬业的营商文明。

第六,在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当前与今后的一个阶段,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优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选择性“聪明投资”,增加有效供给。

PPP所关联的投融资项目,都属于有利于调结构、惠民生、护生态、防风险、增绩效的选择性项目,配合了促改革与稳增长,是利用混合所有制创新调动和转化所谓“过剩产能”为有效产能(诸如钢铁、建材、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制造等行业和领域)的项目,会形成一大批“聪明投资”对冲下行压力,以有效供给来增加长远发展后劲,是在供给侧发力助益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多关注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 篇3

一贯以来, 人们对人民币升值有一种恐慌心理。不可否认, 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对外出口, 削减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 制约国内旅游业, 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 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应值得关注。

缓和对外关系

货币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尖锐的国际政治斗争。金融危机以来, 以美国为主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 总是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动辄将国际问题与人民币升值挂钩。在许多国际场合下, 美国政府呼风唤雨, 挑拨离间, 指责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 让中国处境尴尬。如今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 这就“堵”了美国人的嘴, 有利于缓和对外关系, 营造比较和谐安定的国际社会环境, 使中国能聚精会神搞建设。尤其是中美关系的缓和, 美国对华贸易势必也有所松动, 会开放一些贸易禁区, 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出口、投资、消费, 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颠覆了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人民币升值, 使中国失去了出口的价格优势, 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这对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来说, 敲响了一记警钟。同时,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 过去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状况本来就需要改变, 前两年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救市已经表明了中国政府扩大内需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果敢态度。人民币升值自然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推动力, 而且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拓展, 完全可以弥补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出口下降的经济损失。

逼迫制造业转型

中国制造业曾创造了“世界工厂”的辉煌。改革开放30年间, 中国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78~2006年, 国内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 按可比口径计算, 年均增长约15%, 高于全部工业与GDP年均增幅。“中国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 使其每产生10%的增长, 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但人民币全面升值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这一影响势必逼迫中国把发展制造业的重心转移到推进技术升级上, 避免将中国经济锁定在发展低附加值、技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同时, 制造业升级转型将是中国未来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如果咬咬牙背水一战迈过去, 对中国制造业来一个脱胎换骨地改造, 中国经济将实现华丽转身, “中国制造”尚能再振雄风, 同样能获得新的发展优势。

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对资源性产品需求增加, 推动了原油等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比较谨慎, 流动性较为宽松, 富余资金可能会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兴风作浪, 导致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正在抬头。随着2010年以来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逐步上升, 人民币升值对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作用受到关注。原因是, 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原油、粮食、铜矿、铁矿等大宗商品的进口成本, 可以有效调节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海外投资正其时

在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 中国企业去海外投资可以说也正当其时。人民币升值, 使得投资成本相对减少了, 既能够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又可以增强海外并购等国际化经营的资金能力。

比如, 在成为美国公司廉价工厂多年之后, 中国企业近年开始颠覆外包方向, 转而到美国投资设厂。纽约经济研究公司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 在2010年1~9月, 中资在美国的投资计划或并购总金额达28.1亿美元。IMF预计, 2010年中国海外投资首度超越外国在华新增投资。

受惠产业也不少

坚持正面引导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篇4

关键词:教育 诚信 感恩

0 引言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到二○二○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确立了新的工作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院适时提出了以“育人”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在学生管理方面一贯坚持正面引导,通过不同方式地教育及各种活动加以强化,收到良好效果。

1 重视养成教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入校之初待人接物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要让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就必须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将“规范”落到实处,在行为中体现文明。

我们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通俗易懂的事例告诉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应该怎样做。在教育的过程中,所举的大量实例多为往界学生所为,意在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由于道德修养和个人习惯方面的差别,往往产生的结果截然相反。其次,通过军训,让“规范”落到实处。学生在军训中不仅要在站、立、行等方面接受严格的训练,就连与师长问好的语调、姿态都有详细的要求。开学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我院学生管理人员将对学生再次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就学生的表现重点突出地强化,倡导学生自觉遵守“规范”,主动远离不文明行为。入校的每一个学期中,各班都将召开以遵守“规范”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学生在班会中反思自己前后的变化,踊跃发言,班主任及时肯定大家的进步,同时逐步将习惯的要求提升到思想层面上,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经过长时间地坚持,校园整洁有序,师生相互关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的氛围。

2 坚持诚信教育

2001年9月,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五年来,我院领导努力将党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并安排老师为每一级的学生开展“诚信”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我们告诉学生诚信是支撑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金律,具有至高无上的终极价值,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具有真和实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不自欺”是其特殊要求,它不代表任何功利性。诚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种人生态度和道德境界,他体现的是我与自我的关系。“信”的本意为“人言”,不欺诈和遵守诺言是其基本要求,信是一种行为规约,也是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信是对他人而言的,体现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它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只有守信才能得到利益,取得成功。“诚与内,信与外”,在理论上应遵循由诚而信的逻辑,实践中应从重信、守信入手。同时我们又告诉学生当今“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即讲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我们又向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实例,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努力作到“一诺千金”,不失信与人。

“德以诚为本”的故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巧妙运用真实故事育人的同时应当适时向学生指出,虽然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保持诚信确实有难度,但有的人却能做到,而且受益匪浅。相反那些没做到的人却得到了难以预测的损失。这就向我们的学生提出讲诚信要从身边做起,事无巨细,都要争取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每次听过诚信讲座后,总有学生给老师写信主动承认错误或道歉等,很多学生撒谎等不良行为发生了明显地改变。

3 提倡感恩理念

所谓感恩,就是要求人们要用行动回报亲人、恩人和社会的一种思想文化道德理念。要学会感恩,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厚重文明和璀璨绚丽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瑰宝的根本与必然的要求。中国有句古训“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是感恩的最佳体现。但是现在的学生,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很少经历磨难和挫折,相当多的学生把家长的照顾、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想到感恩回报的很少,付出具体行动的就更少了。要学会感恩是当今社会的强烈呼吁,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感恩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从浅显的道理入手,倡导学生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善待亲人。在学校里提倡节俭,不攀比,反对高消费,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应把老师的帮助和信任划作学习的动力,抓紧在校时间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回报师长及社会。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知道感恩,并懂得如何感恩的民族思想道德文化传统的系统教育,将感恩的意识理念和思想植根于青少年的细胞里和血液中,这样才会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沐浴着知恩图报的阳光和雨露。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感恩的理念就会根深蒂固,长大自然会懂得感恩和怎样感恩,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人们期待已久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4 抓住学生实习前的教育契机

我院学生的最后一学期为下厂实习时间,而在实习前学校会积极联系省内外各大药厂来我校召开招聘会,绝大部分学生会在招聘会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即他们的实习单位就将是他们日后的正式就业单位。大多数毕业生都没有一丝社会经验,对下一步的实习生活是既兴奋好奇又茫然不知所措。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更为了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早日取得成功,我院安排有丰富实习经验的、多次带过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离校前开展实习前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如何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主动性地开展工作;成功首先要具备的服从和合作精神;不要好高骛远,逐步确立目标,全力以赴地实现最近的目标;不要目光短浅地抱怨自己的待遇、工作环境,应该“没有任何借口”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注重细节,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决定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具备的精神:敬业、责任、忠诚、行动,牢记“行胜于言”。教育过程中穿插许多名人及我校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使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院党委及时出台了“以育人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校老师无论是在课堂上、校园内、宿舍区中,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总能积极关注,热心帮助,正确引导。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院团委在各处室协助下及时组织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国庆大型联欢会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希望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教育后有实际行动。经过长期努力地工作,学院面貌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学生积极要求上进,互帮互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气氛。

如何提高外语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篇5

Prodromou (1995) 认为, 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反拨效应和隐性反拨效应。显性反拨效应指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 如做全真试题、模拟试题。而隐性反拨效应是一种对教学的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其结果就是:教材越来越像考题, 教学越来越像考试。课堂里总是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 就像考试一样;课本总是一种模式:课本+练习, 就像考试, 课堂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 就像纪律严明的考场。Prodromou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是负面的, 而且这种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Bachman和Palmer认为, 测试对考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参加考生的体验或备考的体验;二是对其考试成绩所提供的反馈;三是根据考试成绩所作出的决定 (1996) 。比如, 就参加考试或备考而言, 如果考试内容涉及了考生所不具备的知识, 那么就会对考生的知识学习产生影响, 如果考试内容符合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 这种影响就会是积极的, 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妨碍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从小的方面讲, 如果某个语言形式或用法是错误的, 而在考试中却被认为是正确的, 那么就会对考试是学习和使用该用法产生误导作用, 反之亦然。对考生成绩所提供的反馈类型和性质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即影响其对考试的态度。全面的、有意义的、相关的反馈会使考生对考试产生积极的认同感, 例如除分数外, 还可以提供对分数的说明, 对试题的要求和考试成绩之间关系的分析等形式的反馈, 这些都有助于考生充分了解其考分的意义或自己当前的水平或能力, 明确努力方向, 制定科学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进而促进后续的学习。根据考试结果作出某种决定, 如能否升级、毕业、获得毕业证等。对考试结果要遵循公平的原则, 即考试是结果与所作出的决定是相关的, 而且作出决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于同一类人中所有的成员也应该是相同的。

测试对教师的影响体现为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重要的考试更是如此———因其重要性, 其结果往往被用作评估教师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也是用来对考试的表现进行评估、作出相关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 教师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就会很自然地向考试看齐,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即进行所谓的“应试教育”。显然如果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和教学目标相一致, 考试就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否则就会将教学引入歧途。鉴于测试对教学过程的潜在影响,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高测试的积极反拨效应, 纠正教学中错误的做法, 使教学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对于教学与测试的关系, Hughes (1989) 认为它们是伙伴关系, 测试应该支持“好”教学而纠正“不好”的教学。

二、提高积极反拨效应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后,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积极反拨效应。

1. Bachman和Palmer (1996) 指出:

涉及一项考试时, 应首先考虑测试行为要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一致。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对其语言能力作出判断。所以, 在测试设计中, 必须考虑语言使用任务和情境的特征, 以及测试任务和情境的特征, 明确测试要考查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参照相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保证考试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使测试能强化和促进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在题型选择方面也要严谨, 比如:

可以通过离散性的客观题考查各个知识点;而对于考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则应贴近实际交际中的语言使用, 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交际的特征, 保证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对于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等, 可以采用直接测试的办法, 也就是让考试直接完成实际语言交际中从事的任务, 如多项选择、自荐信写作等。

3. 试题的编制方面, 要避免试题本身存在错误或缺陷, 因

为试题中出现错误的语言形式, 提供的错误答案, 等等, 都会导致考生对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得出错误的结论或产生困惑。在对考试成绩管理和使用上, 一般会根据测试结果对考生作出有关决定, 如升留级、评定奖学金、毕业资格认定等, 我认为应坚持科学、公平、合理的原则,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提高考生和教师对测试的认同感, 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语

语言测试对教学及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的潜在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作为语言教师,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反拨效应,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 对教学内容、方法等作出最佳选择, 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效应。

摘要: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即反拨效应。本文根据反拨效应的理论模式, 论述了语言测试肯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对提高外语测试正面反拨效应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外语测试,正面反拨效应,提高方法

参考文献

[1]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Y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Bachman, L.F.and Palmer.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4]Prodromou, L.The backwash effect:From testing to teach-ing[J].

[5]Wall, D.Introducing new tests into traditional systems:In-sights from general education and from innovation theory[J].Lan-guage Testing.

[6]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 No.1.2000.

[8]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于语言测试设计.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1.2005.

正面促进效应 篇6

孙伟铭系成都市某公司的一名高级职员, 2008年12月14日下午5点左右, 无驾驶证且喝醉了酒的孙伟铭, 驾驶汽车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比亚迪牌轿车追尾, 随后逃逸, 呈“S”形高速前行约2公里, 其间并越过双实线与正在等红灯的四辆汽车发生碰撞, 致使其中一辆长安奔奔车上乘客四人死亡, 一人重伤。孙被当场抓获, 并于2009年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审判依据的罪名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9月8日, 四川省高级法院在维持其罪名认定的前提下, 改变量刑, 判处孙伟铭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 每年因无证驾驶或者醉酒驾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 成为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孙伟铭成为“醉驾死刑第一人”, 因此, 引起受众的关注。在这个背景下, 全国众多传媒对孙伟铭案开展各种形式的报道, 但是从实际传播效果看, 媒体的争相报道并非都是正面的效应, 有些媒体在深入挖掘该案件的线索时, 偏离了案件本身的性质, 引起受众的争议, 甚至对最后的审判产生了负面的效应。因此, 在案件报道中如何消除过度报道、偏离报道, 减少受众的误读, 正确引导受众准确解读案件的信息, 传播相关的法律知识, 是案件报道的关键所在。

1 电视案件报道的正面效应

电视比平面媒体有着先天的优势, 它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等特点, 由于能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 使得信息的传播比文字报道更具全面性和真实感。让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都能较好的接受, 同时电视传媒还在时间上取得了优势, 对案件的传播都较为及时。

1.1 电视案件报道中形象生动性

央视《新闻调查》中把孙伟铭案当作一个法律样本, 在孙伟铭案二次审判后进行了报道。整个节目不断地用电视画面向受众展示了整个车祸后现场的惨状, 受伤者家属与受害者家属的照片, 孙伟铭父亲为儿子奔波的场景, 以及孙伟铭对受害者家属鞠躬的画面等等。电视画面可以对单独的采访起到强化和激励的作用。画面是电视媒介不同于其他媒介最主要、最具个性的表现手段, 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案件报道在采访上的不足, 更可以提供“看得见”的证据作为支撑。尤其是在有些情感性因素极强的画面里, 使案件更加触及受众的心, 让案件更加形象具有震撼力。

1.2 电视案件报道的及时性

在孙伟铭案中, 央视对其的审判发展进行了直线追踪, 2009年9月8日早进行的二审判决, 当日晚上央视新闻就对二审进行了长达十七分钟的报道, 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案件审判的发展阶段, 而这里的及时是相对于纸制媒体。然而, 电视媒体的及时性报道还有利于司法的公正, 电视报道使公众得以直面法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司法监督的作用。通过电视追踪, 审判活动受到最普遍的监督, 诉讼中的每一主体在这种监督下都会谨言慎行, 司法腐败、司法粗暴以及司法渎职都会受到最大限度的约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而电视追踪, 就是现代司法活动中一缕最明亮的光。

1.3 电视案件报道的多层次影响

由于电视的普及以及电视媒体的形象性, 具体性等优势使得电视媒体的传播覆盖面较广, 受众也可以不受文化层次的限制, 更有利于受众参与到对整个案件的讨论当中, 增强了电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孙伟铭案通过电视的报道后在受众中了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从而引起了各方面对交通案件的重视, 特别是酒后驾车的重视。它推动了全国性的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集中整治, 促进了国家关于“醉酒驾车”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 “不酒后驾车”已成为现在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由此我们可知电视案例报道会在不同层次引起人们不同方面的关注, 从而也将有利于带动国家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2 电视案件报道应突出正面效应,

减少负面效应

电视媒体具有社会影响力广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 电视媒体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案件报道是电视普及法制知识、增强观众法制观念的重要方式。但是, 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电视媒体在进行案件报道的时候, 要在承担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解决案件报道可能引起的社会负面效应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正面效应, 尽量减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在此提出几点:

2.1 注意案件的导向性

电视媒体在案件报道的时候, 要时刻注意对案件的导向性选择。在对案件过程报道中, 要正确报道案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用夸大或者不实的报道引起受众错误的联想。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要特别注意言词的运用, 避免受众只注重到其中的某一点, 从而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例如在对杭州胡斌交通肇事案的报道时, 电视媒体一直突出报道胡斌的身份是“富二代”, 这样就引起很多人把胡斌等同于“富二代”, 产生了对“富二代”的仇视心理, 导致了许多不良的社会效果。所以电视媒体在报道案件时, 要注意言词的运用, 不能以偏概全, 要成为社会矛盾的化解者, “既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又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既要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又要把握适时、适度与适量”。

2.2 避免“媒体审判”

众所周知, 法律是严酷的, 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恶劣行为, 从而起到震慑的作用。法律的制定是将某些人们共同认可的, 规约俗成的东西法律化, 赋予国家强制执行的条文, 是社会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法律并不以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是为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因而媒体在对案件进行报道的时候, 不宜带有明显倾向的评论, 更不能在司法程序之前使用定性式语言进行报道, 否则将干扰司法的进行。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 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

2.3 加强警示作用

电视媒体通过对案件报道, 利用自身的影响力, 达到对受众的警示作用, 以期达到对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 让受众知法守法。举例子说明法律一直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法制和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历史上, 有《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著作, 都是用案例来提醒人们。而现在的电视媒体更是应传承这个优良的传统, 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报道来承担起警示世人的作用。但是在报道中, 要把握好格调和价值取向。例如一篇杀人案件的报道中, 电视媒体应该避免一些特别残酷、恐怖、血腥、淫秽的细节在电视画面的出现, 更多地应对罪犯的作案动机, 畸形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 让受众能够从中认识到应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整正常的心态。从而实现以案例来警示人们的目的。

2.4 加强普法功能

从1986年的“一五”普法到现在, 受众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法律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人们也更加关注法律, 也更加地深入到对社会法律事件的评论中。由于人们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法律背景, 电视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电视学习的形式深浅出, 容易理解, 便于人们记忆。因此, 电视媒体在报道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不仅要将案件的过程讲清楚, 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还要将案件涉及的法律条例解释清楚, 让受众可以通过案件这种生动的形式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水平。所以在案件报道中, 要注意寓法于案, 寓教于案, 才能达到最好的正面效应。

2.5 避免突出破案细节

电视画面的直观性既是案件报道的优势, 也成为了影响案件报道的重要因素。由于案件报道常常会涉及采访对象, 例如警方, 犯罪嫌疑人, 受害者, 目击者等, 如何保护案件涉及的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障案件顺利侦破, 都是案件报道中必须加以注意的方面。比如, 镜头中出现的门牌号或标志式的建筑, 都可能引起犯罪分子的警觉。在一些正在发生的案例报道中, 警方的侦破手段的报道, 也可能影响案件的侦破。所以在诸如绑架、毒品、走私等案件在未侦破时, 媒体一般不能对此进行报道。因为媒体的跟踪报道往往成为犯罪分子反侦破的依据。当然, 如果媒体在警方的帮助下故意透漏某些信息, 以此麻痹、迷惑犯罪分子, 则另当别论。所以, 对涉案细节的报道需慎之又慎。

3 结语

电视案件报道在将来很长一个时期里, 还会是受众的关注重点。而它所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就此中止。不过作为媒体人, 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其发展的重心, 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化, 而突出它的正面效应, 让受众通过电视案件报道更好的了解现状, 了解法律。

参考文献

[1]张英霞.“媒体审判”的防治[D].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 2008 (5) .

[2]刘国强.电视节目的隐私侵权现象探析[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0 (2) .

[3]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109.

[4]徐锦华.案例报道:强化三个功能, 减少负面效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3) .

正面促进效应 篇7

一、正面反拨效应理论

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称为反拨效应。英国语言学家把这一概念引用到应用语言学领域,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Hughes用PPP法界定反拨效应的各个层面,认为考试的影响涉及Participants(考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材编写者、教科书出版商等)、Process(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 )和Product(学到的知识与技能)。Alderson和Wall针对反拨效应提出了15个假设,从教和学的内容、方法、顺序、进度、程度、深度等方面阐释了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包括影响的大小与范围(黄大勇,杨炳均,2002)。测试对教学有两种影响:正面影响称为正面反拨效应,负面影响称为负面反拨效应。

在2013年的四级改革前, 关于CET-4及其反拨效应的研究已有不少,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CET-4对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CET-4对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反拨效应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等。通过专家的实证研究,教育界普遍认同,CET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而且正面影响呈上升趋势(辜向东,2011)。改革之后, 也有少数人对新四级翻译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进行了研究(从中国知网来看有八篇),有些取得了一定成果,有些则是浅尝辄止。由于改革实施方兴未艾,本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待于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二、CET-4翻译测试改革的背景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 社会对大 学毕业生 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要求日渐提高。在当前国家倡导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背景下, 中华民族的振兴不仅要依靠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 还体现在中国文化被世界各国的广泛认知上。因此,社会人才的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的能力逐渐彰显其重要性, 甚至有人认为201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作品翻译的成功。因此,要想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领域的传播,亟待大学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

最新公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规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蔡基刚,2007)。作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权威的一个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 四级考试理应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多方面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囿于多种条件的限制,2005年之前的四级考试中没有汉译英题型,2005年第三次改革后的汉译英题型也仅限于考查短语和重点句型的翻译, 而且分值只占卷面的5%。这种分立型语言测试观指导下的四级考试偏重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 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考试缺乏足够的效度。相应的,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的训练,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也很少得到重视,学生的翻译能力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中要求的“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水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面对介绍中国特色的材料翻译时,很多人经常会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教育部高教司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是:“努力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与国际接轨的英语语言测试体系。”(杨惠中,2003)基于形势背景的要求和专家学者的呼吁,国家四六级委员会于2013年8月对四六级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出局部调整, 其中翻译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于2013年12月起开始施行。这次调整不仅提高了四级考试的效度,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预期有效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 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着更客观准确的测量, 也将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CET-4翻译测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是一种伙伴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直以来,四级考试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又对教学起着风向标的作用。毋庸置疑,CET-4翻译测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强大的触动和冲击,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首先,四级新题型中增加了篇章翻译,引起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对于翻译能力的足够重视。以往的四级考试中,很多学生会因翻译只占5%的比重而不予复习,常因考场建议时间只有5分钟而直接放弃做翻译测试题。旧CET-4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听读,也强调说和写,但长期忽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练习的设计上,都很少涉及汉译英段落翻译,关于中国题材的英文输入更是处于缺失状态。实施新的四级改革后,翻译的分数权重与写作比例一样,占15%,使得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得不重视翻译。各大学纷纷把翻译纳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范畴, 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并引入评估体制。可以说,CET-4中翻译测试的改革, 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观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其次,CET-4中翻译测试改革的另一个正面反拨效应是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新调整。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教学要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材等都在不断调整中,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翻译题型在测试中历经从无到有、从英译汉到汉译英、从短句翻译到篇章翻译的演变,也带动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调整和革新。

(一 )教学内容的 调整。CET-4新题型实施前 ,各大学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设置大学英语读写和大学英语听说两门课程。即便有的学校称之英语读写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也很少涉及汉译英技能的训练。教材中汉译英的比例仅为课后练习中的几道单句翻译,目的是巩固课文里所出现的重点单词和短语的应用。在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院校中,只有少数院校在高级英语学习阶段设置了翻译课,但也仅仅将其设为选修课,受众面小。总体而言,在听、书、读、写、译五大技能的培养中,翻译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基本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翻译是集语言输入于语言输出于一体的一种综合运用,同时涉及语言知识、两种文化和转化技巧。如果在课堂上不予以讲解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就难以获得很大的提高。在四级实施新题型后,各个学校开始在英语教学内容上调整了翻译的权重,在课程设置无法调整的情况下,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增加了有关中国的英语材料输入,在训练技能时开始讲授翻译技巧,并设置相应的练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英汉、汉英互译。

(二 )教学方法的整合。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以结构主义教学法为指导的大学英语语法翻译法逐渐退出主导地位, 取而代之的是听说法、视听法、情景法、交际教学法、认知法等。翻译测试的介入和翻译教学内容的增加, 使传统翻译法在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回归,并辅之以视听法、交际法。语法翻译法的特点是对语言范本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讲解,向学生输入某种语言形式,然后让学生反复操练,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不可否认,在有关中国的英语材料的输入和翻译技巧的讲解方面,传统教学法能发挥巨大作用。翻译中语言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操练, 而后进行以交际为目的的实践应用。

(三 )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模式可理解为 :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与学各要素有机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被验证的样板形式(萧好章,王莉梅,2007)。教学模式受制于学习目的和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已有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多已开展了多媒体或网络环境等新的技术手段辅助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已趋向于摈弃仅仅靠教材学英语的模式,转而采取从多种媒介等接受语言输入。然而,翻译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应用技能,离开教师的导学,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现有的非专业英语 教材而获 得与四级 考试匹配 的翻译能 力。因此 ,CET-4中翻译测试的改革 , 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构建一个动态立体的翻译教学新模式。翻译教学将以语言、文化、交际与认知风格的多重维度为坐标, 并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特性,发挥教师不可替代的导学作用和网络技术辅学的优势,采取教师课内主导、学生课外自主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四、CET-4翻译测试正面反拨效应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CET-4翻译测试正面反拨效应下, 大学英语教学有了很多改变,同时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就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教学状况而言,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缺少与新型四级相适应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的英语输入缺乏系统性;翻译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难以权衡;基础教育中没有打好语言功底的学生很难短时间内在翻译能力及四级翻译成绩上有很大提高; 学生缺乏对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的足够认识,导致翻译中母语的负迁移,等等。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提出以下应对策略和思路:

(一 )开发新的英语教 材 ,实现汉英翻译教学的 系统性。 篇章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材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翻译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概念, 涉及多种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与综合应用。改革后的CET-4,其翻译测试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面对如此庞杂的内容,如果没有系统的语言输入,汉英翻译的教学就只能任凭教师自由发挥。新四级实施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更新慢,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要求。有的教师只能在英语精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相关内容零星做点英汉文化对比和翻译练习, 有的教师则在四级考试前抽出大量时间给学生恶补翻译测试而堕入应试教育的旧圈。因此,笔者呼吁出版社尽快编制出适合目前新向标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译教材和软件, 在选取篇章材料时分章分节加入涉及中国文化的部分, 并在练习中设计相应的汉英翻译练习,实现相关材料的系统输入和翻译技能训练。同时,教材的编写,应当注重翻译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不可以偏概全,冲淡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

(二 )教学中注重夯实语言基本功,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从翻译新题型评分标准来看,要求译文行文流畅,用词贴切,少语言错误。由此可知,语言能力依然是翻译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可削弱。过去的教学中,课堂上偏重词汇、句法、语篇知识的认知,对语言知识的应用相对薄弱。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学生在翻译和写作上词汇匮乏、句法混乱、句式简单,篇章内容语言错误多,缺乏逻辑性。因此,大学英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需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语言输入为基础,以语言输出训练为手段,夯实语言输出基本功,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提高双语转化能力。譬如,在语篇分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的高级词汇和经典句式进行段落摹写、英汉互译练习。此外,教师还需进行翻译技巧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并进行应用。语言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平时不加强基本功训练,考试前做大规模汉英练习,其导致的结果就只能是耗时低效。

(三 )加强汉英文化对 比 ,促进文化交际能力 的培养。新四级反拨效应下的汉英翻译,以翻译能力为核心要义,同时提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实现翻译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观。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和渗透,却很少涉及中国文化或中西文化差异的介绍。因此,新四级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要加深学生对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转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鉴于目前教材中缺乏中国文化英语材料, 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上适当增加中国文化英语介绍,指导学生学习。此外,教师还可列出相关参考书目或文章,让学生自己课下阅读,然后通过写读书报告或课堂讨论进行交流。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尤其是中国文化相应表达法在英语中的缺失现象,则需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意译、音译加阐释或者注释等增补策略进行有效翻译。

总之,四级考试的改革从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等多方面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篇章翻译的新题型既是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测试, 又有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夯实语言功底、提高文化素养,进而实现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指导。翻译包含语言输入及语言输出的综合运用,同时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转化与表达。CET-4正面反拨效应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多元化多模态的教学形式,需要出版机构、教育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构建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进而促进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

摘要: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为伙伴关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正面的反拨效应。四级考试中篇章翻译测试的增加,带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向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将呈现更多模态、多样化的综合模式。本文从四级考试中翻译测试改革的背景着手,应用正面反拨效应理论,探究翻译测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反拨效应下,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思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正面促进效应】相关文章:

贸易促进效应08-29

正面负面08-15

正面信息09-11

正面管教心得05-25

正面典型范文05-18

正面挫折作文07-28

正面反拨07-03

汽车正面碰撞07-30

正面热点新闻事件05-23

什么是正面教育05-25

上一篇:政府模式下一篇:政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