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30号

2024-07-26

企业会计准则30号(精选十篇)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1

(一) 国际背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97年9月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发布之后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动:第一次是2007年9月, 正式引入“综合收益”的概念, 并要求在利润表中加以反映;第二次是2011年6月发布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 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此次修订只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方式, 但并未从概念上解决其他综合收益问题。

(二) 国内背景

为了实现国际趋同, 进一步完善中国准则体系, 同时更好地指导实务工作, 2009年6月11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其中要求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在附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 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国内外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一系列的改动促成了该准则的正式修订。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会[2014]7号) , 要求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 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

(一) 主要变动: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综合收益由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两部分组成。其他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新准则规定,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区分两类, 分别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 并单独列示。

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

资产负债表的列报规定所有者权益类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利润表的列报规定“其他综合收益”区分两类, 各项目单独列示。合并利润表中要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规定在横向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在纵向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中列示“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在利润表中列报, 而不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根据新准则, 附注中也须披露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信息:针对利润表, 须披露所得税影响、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针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须披露期初和期末余额的调节情况。

(二) 其他变动:整合完善有关规范性条款

1. 总则

第二条强调财务报表各组成部分同等重要。各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变动表以及附注

2. 基本要求

第四条要求依据确认计量结果编制报表。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也不能通过充分披露相关会计政策而纠正。如不足以让报表使用者了解特定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还应披露其他的必要信息。

第五条、第六条强调列报基础须考虑持续经营评估涵盖期间、考虑的因素。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 应披露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持续经营评估结合应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判断非持续经营并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则应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第十条重要性和项目列报。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 如果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 则该项目就具有重要性。企业在进行重要性判断时, 应当根据所处环境, 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须考虑: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须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第十一条财务报表项目金额间的相互抵销。指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不能相互抵销。但有例外情况:一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以净额列示;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

第十六条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金融等企业应大体按照流动性顺序列示资产和负债。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可采用混合的列报基础。同时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 (含一年) 和一年之后预期将收回或清偿金额的资产和负债单列项目。

第十七条明确了正常营业周期的定义, 正常营业周期为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第十八条、第二十条关于持有待售的列报。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归类为流动资产或负债。

第三十五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 强调将综合收益总额和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分别列示。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是指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

新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应当自新准则施行日起按照新准则列报财务报表。对报表和附注中的比较数据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但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摘要:2014年1月2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会[2014]7号) , 对原准则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动。就新准则修订的背景及主要的修订内容进行解析说明。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2

财会[2014]7号

颁布时间:2014-01-26 09:50发文单位: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3

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单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单位众多,而且涉足农业的大中型企业也不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要引进技术和资金,开展国际合作,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消除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农业财务报表的误解和怀疑。因此,制定既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会计准则已经十分迫切。我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具体情况,在借鉴国际准则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范了生物资产的概念、确认和计量、账务处理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为我国农业企业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是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生物资产准则。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三大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其中,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将以防护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单独归类为公益性生物资产,具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另外,之所以将公益性生物资产也界定为生物资产的一类是因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满足生物资产确认的条件。公益性生物资产概念的提出也解决了现在好多企业绿化厂区的绿化费用不知计入哪个会计科目的因惑。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在第六条中明确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在第二十二条中说明: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二是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新准则在综合考虑生物资产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后,既没有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也没有局限于我国以前的通常做法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是采取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接合的混合计量模式。这是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代表了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且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等,但受困于我国目前的农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农业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资本市场还不规范,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而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尽管操作简单,且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可靠,但是却不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并且也不能充分反映生物资产的特性,从而选择混合的计量方式便成了现实选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反映生物特性,另一方面又兼有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且能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我国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转变作基础,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接轨做准备。

三、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

新准则为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新设了六个会计科目,分别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生物资产增加时,借方登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增加,贷方根据不同情况计入相关科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视同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产量法。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为:借:农业生产成本,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式,即只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导致其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时,才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并且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新准则是在考虑到生物资产本身具有自我生长性,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其价值这种特性,才决定不采用资产减值准则中有关减值迹象的判断等进行减值确定。其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消耗性生物资产视同存货管理。准则明确规定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林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因择伐、间伐而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在原则上有效地杜绝了企业根据业绩的需要将发生的各种支出随意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的操作。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确定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使其价值得以恢复的,应按恢复增加的数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历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其冲减跌价准备金额应当以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为限。

公益性生物资产发生后续支出可以视情况记入公益性生物资产成本或者管理费用,但企业不应对其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如果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核算的话,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按照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四、生物资产的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4

一、财务报表列报准则颁布的国际背景

1997年9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发布了《IAS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这些年来, 该准则已经历经了很多次小的修订。2006年以后, 经历了两次较大变动为:2007年9月, IASB正式引入“综合收益”的概念, 并在利润表中加以反映;2011年6月发布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生效日期为2012年7月1日, 同时允许提前采用。但是,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其他综合收益”问题只涉及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方式, 并未从概念上解决其他综合收益问题。

为了更好的“趋同”、等效《国际会计准则》, 中国于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2年, 财政部基于“整合现有规定, 完善准则体系, 更好指导实务”的指导思想, 启动了修订《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形成讨论稿;2012年5月, “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8月形成草案;2014年1月, 颁布了新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将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 鼓励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主要修订内容

(一)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本次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综合收益”等于“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 而“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主要是在“其他综合收益”这个账户中核算。也就是说企业的“利得和损失”最终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一个是通过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从而影响所有者权益, 一个是通过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账户来影响所有者权益。

那么, “其他综合收益”到底核算什么内容呢, 新准则下又将“其他综合收益”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那么, “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 主要包括: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2)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3)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4)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满足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所享有的份额。接下来, 我们依次地解析。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众所周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在旧准则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额是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中核算, 而新准则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额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累计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举个例子, 假设A公司于2014年2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 每股支付价款5元;2014年6月30日, 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万元;2014年11月10日, A公司将上述股票对外出售, 收到款项120万元存入银行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

则A公司2014年2月5日相关的会计处理为:

A公司2014年6月30日的会计处理为:

A公司2014年11月10日的会计处理为:

2.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企业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 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 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 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会计核算分录为:

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

3.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满足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所享有的份额。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 如果被投资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增减变动, 则投资方按照持股比例, 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数的同时, 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当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 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同时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持有投资期间, 被投资单位能够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 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和其他投资变动为基础进行核算。

还有一类为“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具体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所享有的份额。

因此, 在会计核算上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内容,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也增加了相关的列报。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在利润表中也区别了两类列示: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如表1所示) :

年 月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横向) 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纵向列示“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在利润表中列示, 而不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

(二) 整合、完善有关规范性条款

除此之外, 本次财务报表列报增加了持有待售资产、负债的列报, 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以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 按流动资产列示。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作为流动负债。“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持有待售负债”顺序列示。对资产、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时, 应当采用相同的正常营业周期, 优化了项目顺序。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修订, 修订后的内容更加的全面, 列报更为具体, 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的使用, 同时, 也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的特点。

摘要:2014年1月, 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将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就该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及其变化进行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变化,探析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Z].2014.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三条 涉及业务的合并比照本准则规定处理。

第四条 本准则不涉及下列企业合并:

(一)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

(二)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

第二章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五条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第六条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第七条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

第八条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第九条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计量。因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调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参与合并各方的内部交易等,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处理。

第三章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十条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第十一条 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三)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四)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第十二条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按照本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

(一)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二)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2.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四条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

(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产),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二)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的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三)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或有负债在初始确认后,应当按照下列两者孰高进行后续计量: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应予确认的金额;

2.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的原则确认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第十五条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设置备查簿,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的期末,因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企业合并成本只能暂时确定的,购买方应当以所确定的暂时价值为基础对企业合并进行确认和计量。

购买日后12 个月内对确认的暂时价值进行调整的,视为在购买日确认和计量。

第十七条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以按照本准则规定处理的结果列示。

第四章 披露

第十八条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的期末,合并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依据。

(三)合并日的确定依据。

(四)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以及承担债务作为合并对价的,所支付对价在合并日的账面价值;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定价原则,以及参与合并各方交换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

(五)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及合并日的账面价值;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量等情况。

(六)合并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被合并方或有负债的情况。

(七)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所作调整情况的说明。

(八)合并后已处置或准备处置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处置价格等。

第十九条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的期末,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购买日的确定依据。

(三)合并成本的构成及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四)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及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

(五)合并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被购买方或有负债的情况。

(六)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七)商誉的金额及其确定方法。

(八)因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6

一、《资产减值》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和改革动因

(一)我国资产减值的历史演进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的出现是在1992年,我国在颁布的“两则两制”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但也是仅仅提出了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且也没有做出强制性要求;1998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第一次对资产减值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夯实上市公司的资产基础,要求发行B股、H股的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并未作出强制性规定确认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只是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1999年第四季度财政部又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规定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同时将其他应收款也列入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2000年12月29日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的范围由四项扩大到八项,即在“四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它资产减值的处理进行了专门规范。至此,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

(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革的动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依托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大背景,我国发布新会计准则势必要适应国际趋同的需要。其中资产减值准则中对资产组(现金产出单元)、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选择、商誉减值等一系列问题就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既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也实现了会计准则的趋同。同时,进行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完善、规范资产减值会计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需要。由于原资产减值准则中的规定十分笼统,令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大打“擦边球”,从不同角度利用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和考虑的因素比较模糊,缺乏操作的具体要求,使企业在实际确认减值准备时随意性较大,给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2.资产期末计价的计量模式不尽相同,不易于会计人员把握。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销售净价、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个标准,即使是同一资产,不同企业的计量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例如,2003年南方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接管,但各个投资于南方证券的上市公司对该项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和比例却不尽相同,同样对南方证券投资了3.96亿元,上海汽车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而首创股份则计提了15%的减值。3.资产减值损失的可转回性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创造了条件。旧准则规定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进而实现其再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而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调节减值准备的游戏来满足其逃废债务或上市的目的。

二、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规定内容的比较

(一)归属范围的不同

旧会计准则中没有设定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项内容,只是规定了企业可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分别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委托贷款等方面。

新会计准则中专门设定了资产减值准则,但只重点规范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问题,集中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对于流动资产及一些特殊资产如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资产等仍由其他具体准则来详细加以规范。

(二)新准则中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

旧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是对单项资产的减值状况进行减值确认。但在实务中,估算某些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新准则中科学地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指出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而且,准则对资产组的认定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方法。这一概念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中“现金产生单元”提出的。

总部资产也是实务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它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组。新准则对总部资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

(三)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前提是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前提是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这与国际惯例中资产减值的“经济性”确认标准是一致的。同时,新准则对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判断标准更加细化,列举了可能发生减值的七种情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判断标准基本相似,使会计人员在实务中更易于操作。

(四)进一步规范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强化了准则的可执行性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应确认资产减值,因此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便成为资产减值计量的核心问题。新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減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这与现行的会计规范是一致的。对于资产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的具体问题在实务中如何操作,新准则和准则指南也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强化了准则的可执行性。

(五)对于企业合并形成商誉的减值测试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新准则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为按公允价值计价,同时规定对于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即将商誉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后才能据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六)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新准则改革了旧准则中对资产减值转回的做法,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改革预计会使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一修订也是新准则与我国现行会计规范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同时也构成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

(七)资产减值的披露更为充分、全面

旧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披露较为概括;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要在附注中披露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和当期确认的重大金额、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及商誉减值信息等的披露,体现了基本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

三、对资产减值新会计准则的透视

(一)资产减值准则凸显新的会计理念的建立

1.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体现了新准则体系框架内资产负债理念的建立

在会计上,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重要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从本次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来看,新准则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而且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效率,否则,资产价值的减少会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2.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充分体现了新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国际趋同理念

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我国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在资产减值准则中,无论是资产组、总部资产等概念的引入,还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商誉减值等的应用方法都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几乎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3.资产减值准则体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公允价值理念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确定方法中也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了重点体现。

4.资产减值准则体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原则导向理念

虽然本次准则比旧准则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但资产减值的计提时间、计提金额的多少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如准则中对资产组的认定、折现率的确定以及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等只是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并不力图回答问题或对每种可能的情况提供详细的规划,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核算时要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

(二)对资产减值准则的一点思考

1.新资产减值准则减少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并没有完全封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闸门

如前所述,旧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某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润操纵的空间。而新准则中规定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转回,则可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新准则不适用于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而目前公司在“操纵利润”所使用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方面就是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的计提及转回,所以仍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可乘之机。

2.新准则的良好贯彻执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计提中提出的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的计量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想执行好新准则,除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应加强会计人员对资产减值新准则的培训,多渠道为会计人员提供深造的机会,使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准则的具体内容,并尽快实现“算账型”会计人才向“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过渡。

(2)要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审计监督

资产减值准则给了管理当局很大的会计选择权,会计弹性空间越来越大,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只是堵住了一个口子,但却给了更多的口子。这就要求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对存货、应收账款等的资产减值及转回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恶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给予严惩,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中介的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增加了“上述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①的字样,这表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以前被广泛关注的三大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将被四大主表及报表附注所替代。对于习惯了对财税部门及上级主管机关提供三大主表的财务工作者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能让人展颜一笑的利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区区15个字的准则要求无异于一股寒流,让本来就久经严寒的股市再度降温。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有其固有的格式。每年交易所都会预先发出定期报告披露指引,指引中已将年报的披露格式和要求做了极其详尽地规定。上市公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依照指引规定,不差分毫地将全部要求填报完成。新准则的修订出台,必将给交易所的定期报告披露指引带来更加具体的法规依据,“更高更严”已成定局。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及董秘办来说,填报动辄多达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报表附注已无可避免。虽然说上市公司一直都在做这份报表附注的披露工作,但7月1日开始执行的附注披露将会使这项工作更加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第三条增加了“本准则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②,这句话表明:四大主表及报表附注的披露将成为一种常态,而不仅仅局限于年报的披露。因此,无论你是上市公司母体,亦或是子公司;亦无论你是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没有区别,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严格按新准则遵照执行!因此,对于那些仍然寄希望于只在年报拼命一把的财务界同仁来说,是时候醒过来了!新准则对于我们来说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增加了“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也不能通过充分披露相关会计政策而纠正”③。不知各位同仁看到这句话作何感想?笔者的理解是:心存侥幸、蒙混过关的思想可以休矣!新准则一纸规定,断了所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企图通过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来粉饰报表、进而制造虚假经营业绩的念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滥用会计政策、年报披露不实、粉饰业绩的现象。新准则的出台,将对随意改变会计政策、祈求能在报表附注中轻描淡写披露一句就蒙混过关的企业说不!如果上市公司继续采用这种办法粉饰业绩,那么对不起,请在年报中予以纠正,纠正的同时还要在附注中作出详细披露。上述论断可以从“如果按照各项会计准则规定披露的信息不足以让报表使用者了解特定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时,企业还应当披露其他的必要信息。”④这句条文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有些上市公司,比如光伏产业,整体产业处于亏损状态,个别盈利的企业其利润不是来自主业,而是来自变卖部分资产或者调整折旧政策,执行新准则后,首先是错误执行的会计政策将被调整过来,其次是变卖资产增加的利润将被如实披露,主业亏损的事实将无法掩盖。新准则的修订弥补了上述漏洞,让亏损企业丢掉了遮羞布,变得无可遁形。

第五条、第六条强调了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持续经营,并增加了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导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的描述规定。笔者想这对于准备进行资产重组及企业并购的上市公司来说,不是个令人愉悦的消息。如果企业在近期有明显的资产重组或企业并购意图,从而导致某个公司不能持续经营或者丧失法人主体,那么企业必须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对于此等意图,历来是讳莫如深,三缄其口;2014年7月1日后,我们将再也无法延续“免开尊口”的局面。信手拈来一下近三年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百威英博啤酒收购大连大雪啤酒;宏达高科收购上海佰金医疗器械么;雀巢收购银鹭;七匹狼收购杭州肯纳服饰等等这些企业并购案例,查看企业的年报披露,我们可以看到,要么是含糊其次的一笔带过,要么是根本没有提及。假若这些已成功实现企业并购的上市公司,在并购之初就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详细披露的话,各位可以想见,这将会给中国的股市及广大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股票市场信息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将进一步得到推行,暗箱操作及内幕交易的可行性将大大降低,资本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及主导地位将及早得到确立。再联想起我国即将执行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今后投资者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将是广大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披露,小道消息、内幕消息这些被广大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不公平交易现象将从制度上得到根本遏止。由此笔者想,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无疑是从法律制度上为执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扫清道路,所谓“从源头遏止”。

第九条、第十条强调了报表项目的重要性原则,详细规定了企业判断报表项目重要与否的原则及标准,再次强调了非报表项目要在附注中披露的原则。对于企业而言,新准则无疑为我们如何确认报表项目指明了方向。金额及比重大的项目要列示填报;金额比重相对较小但性质重要的项目同样要填报;不能填报的项目亦须在附注中披露。

第三章资产负债表

第十六条详细说明了金融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示方法;同时说明了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单列项目,应在附注予以披露。

第十七条增加了对正常营业周期的详细说明。

第十九条增加了对流动负债及营业周期的补充说明。

第二十条明确了“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⑤

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详细规定了企业在遇到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时应如何分别列示。笔者认为主旨可以概括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实际归还日在一年之内,列为流动负债;实际归还日超过一年,列为非流动负债。

第二十三条增加了3个资产列示项目:(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项和3项用以取代旧准则中的交易性投资,若剔除此因素,实际增加了2个资产列示项目)。上市公司今后将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来分析填列资产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分别予以披露,以期能更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资产分布状况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各项资产比率。

第二十五条增加了2个负债列示项目:(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将应交税金修订为应交税费(包含各类应交税金及附加费)。同上,上市公司今后将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来分析填列负债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分别予以披露,以期能更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分布状况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各项负债比率。

第四章利润表

第三十一条增加了2个利润表的列示项目:(1)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2)综合收益总额。

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分别对综合收益总额及其他综合收益做出了详细描述及明确规定。笔者对此不做赘述,只指出其核心思想:利润表的格局作出了重大调整。利润表不再只反映企业报告期内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还将反映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以前不记入收益表而只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即上面所指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包括关联公司之间资金拆借,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损失,外币折算的调整项目等。这个变化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报表列示所产生的意义及影响将是及其重大而深远的。2006年颁布的旧准则,只反映企业传统意义上的经营业绩,不重视综合收益的增减变化;而上市公司的管理需求已经从过去只重视利润大小发展成为能够正确引导投资者把握价值增减变化因素,并据此作出有效决策的高度。因此动态地反映企业各种增值形成的收益已成必然趋势,新准则很好地满足了这种诉求。举例说明,关联企业之间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之间普遍存在资金拆借现象。依据旧准则,这部分资金拆借可以既不确认收入费用,亦无需在利润表中呈报,双方只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以资产或负债的形式列示即可(一般借出方计入“其他应收款”,借入方计入“其他应付款”),现有会计准则的相关政策甚至税法的相关条款均没有对此做出过明文规定,因此企业这样进行报表列示毫无指责。执行新准则后,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拆借必须通过其他综合收益及综合收益总额反映出来,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将得到彻底反映,潜亏及利润蓄水池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十四条增加了“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⑥,这是对上述第三十一到三十三条的补充规定,使报表结构更严谨,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三十五条增加了对综合收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的详细说明。道理同上,此处略过。

第三十六条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示项目由旧准则的6项整合为5项,主要变化包括:(1)综合收益总额。(取代旧准则的“净利润”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2)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取代旧准则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这些变化是前述利润表格局变化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发生变化,有前因,有后果。

第六章附注

附注是新准则与旧准则比较起来变动内容最多的一部分,这与笔者开篇所述“上述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的论述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变化内容最多,但笔者却无需将附注的变化条款一一作出对比说明,因为附注条款的增加无非是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刻意选择规避的内容以准则的形式加以明确,让企业无所遁形而已。既然是财政部为避免企业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全面、不彻底所作出的强制性规定,那么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企业报表列报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数字工作了。报表列报不仅需要提供基础性的原始数据,还需要提供浓缩性的综合信息;既需要提供定量信息,还需要提供定性信息;既需要提供事实信息,还需要提供预测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正在逐渐演变成一本犹如历史传记般波澜壮阔的浩大工程。我们的财务工作者所要做到的就是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及技术准备,以应对这即将到来的变化需求。

摘要:文章对比分析了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版与2006年版的新旧变化,逐条分析了新准则内容的增减变化,并指出变化的意义所在,分析了这种变化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将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财务报表列报,变化,影响

注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篇8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如何进行分类或指定?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购买日存在的合同条款、经营政策、并购政策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类或指定,主要包括被购买方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套期关系的指定、嵌入衍生工具的分拆等。但是,合并中如涉及租赁合同和保险合同且在购买日对合同条款作出修订的,购买方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修订的条款和其他因素对合同进行分类。

三、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四、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了公司控制权的,对于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五、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于因企业合并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本解释发布前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按照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六、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本解释发布前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未按照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七、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除此之外,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的,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或应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接受服务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负债。

(二)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本解释发布前股份支付交易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八、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何种会计标准?

答: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有关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财务报表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不再执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7号)。

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的担保业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等有关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本解释发布前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的担保业务未按照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九、企业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应当执行何种会计标准?

答: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企业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分为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两类。

关于融资业务,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证券公司融出的资金,应当确认应收债权,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资金,应当确认应付债务,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

关于融券业务,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有关规定,不应终止确认该证券,但应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证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

证券公司对客户融资融券并代客户买卖证券时,应当作为证券经纪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规定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本解释发布前融资融券业务未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十、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11号)的规定,对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的认股权,单独确认了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持有人没有行权的,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发行的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的,应当在到期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本解释发布前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未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十一、本解释中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9

1.1 会计准则中的共同控制

要理解第40号会计准则合营安排的定义, 首先应理解定义中所指的“共同控制”。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 应当首先判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体控制该安排, 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笔者认为, 集体控制是相对于单独控制而言, 没有单一控股股东, 不存在仅一个参与方就可以决定相关活动决策的情况。判断过程如下图所示。

企业会计准则中又规定“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 不构成共同控制。”例如, 当合同约定各出资方对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55%以上的投票权才获通过, 而由于达到最低要求55%的组合多于一个时, 即不存在共同控制, 应排除在第40号准则———合营安排规范的范围之外。

1.2 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1) 不再强调对被投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决定权, 而是强调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能力。当有些安排的相关活动需要合同安排来决定, 这种情况下要根据合同安排来判断谁拥有控制。这里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理。

(2) 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 不构成共同控制。

2 对合营安排分类的解析

2.1 分类变化

新准则关于合营安排分类最大的变化在于推翻了之前以是否存在单独主体为判断合营企业的唯一标准, 而是添加了更多的考虑因素,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合营安排进行重分类。具体如图2所示。

2.2 分类划分原则

根据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确认其属于共同经营还是合营企业。

(1) 共同经营。在不存在单独主体的情况下, 合营安排肯定属于共同经营类,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组织来运作经营, 相关的权利、义务缺乏独立的载体, 难以将合营安排的权利义务和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割裂开来。存在单独主体的情况下, 如果有“法律形式”, “合同条款”, 或“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那么该主体的法律形式所界定的权利义务将被推翻, 合营方单独享有资产权利承担负债义务。

(2) 合营企业。如果存在单独主体且不存在“法律形式”, “合同条款”, 或“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中的任意一个条件, 那么该合营安排应被划分为合营企业。例如合营方各自投入资本成立一个法人企业并对它实施共同控制, 那么合营方扮演的是投资人的角色, 对资产享有以其名义独立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法人财产与投资者保持独立, 合营方作为投资者享有的是股权, 也就是对净资产的索取权, 同时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即合营企业的负债不属于合营方的现时义务, 由合营企业独立承担, 自负盈亏。

我们认为共同经营实质上是站在合营方角度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核算应反映此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应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合营企业站在合营方角度属于一项外部投资活动, 因此在合营方的会计核算中需要反映的仅是对此项投资所拥有的权益, 而至于权益变动背后生产经营的运作则是属于合营企业此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

3 对相关会计处理解析

此次新准则的出台, 对于涉及合营安排相关业务的企业来说, 合营安排共同经营中的共同控制资产、共同控制经营, 新准则中的会计核算没有实质性变化;而对于共同控制实体, 会计核算可能会发生变化, 存在一个重分类的问题。

3.1 两种会计处理方式

(1) 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涉及共同经营的合营方一方面要单独确认自己公司所持有的资产、所承担的负债、所发生的费用;另一方面按共同经营的合同协议的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及承担的负债;同时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产出及出售产生的收入。

例如飞机的生产过程中, 一个合营方可能负责生产机体, 另外一个合营方负责安装发动机, 其他的合营方可能分别负责组装飞机的某一组成部分, 作为参与飞机生产的各合营方, 其责任仅限于完成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 应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分享飞机销售所产生的收入及费用。

(2) 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新准则中规定应按合营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最重要的就是按权益法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份额进行后续计量, 也就是合营方按合营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份额。

3.2 比较共同经营与合营企业会计处理体现的经济实质及影响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下, 因为不存在单独的法律主体, 与合营安排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是直接体现在合营方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的, 更直观详细地反映了合营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实质。

合营企业会计处理下, 由于存在单独的法律主体, 与合营安排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都反映在该单独主体的报表中, 合营方报表只反映合营企业净资产的变动, 反映了投资者不直接对安排相关的资产负债享有权利义务, 只能享有这些资产负债综合运用的结果 (净资产) 的经济实质。但权益法的核算也存在一定局限, 合营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 合营方在年度终了按股权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并同额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合营企业发放现金股利之前, 这部分收益和资产只是账面数字并未真正形成可供合营方支配的资产。

但是, 在实务中很多情况下, 尽管合营安排是以成立单独主体的形式存在的, 同时由于合同协议和其他事实, 使得合营方能够控制合营企业的资产, 承担相应的负债义务, 此时若仍用权益法对合营企业进行核算, 只有长期股权投资来反映其净资产变动, 报表中无法体现合营方能真正控制的资产, 真正承担的负债, 对会计信息质量会有一定影响。

3.3 重分类的会计处理及影响

(1) 会计处理。现存的许多合营企业根据第40号新准则的相关判断分类标准, 需要重分类为共同经营, 重分类的过程也是追溯调整的过程:一方面要在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期初终止确认以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另一方面同时确认该期间根据企业在共同经营中的利益份额所享有的资产及承担的负债。二者差额调整商誉或留存收益。

(2) 重分类的经济影响。重分类最直接的经济影响体现在报表数据方面, 一方面,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 但与共同经营相关的其他资产增加;另一方面, 投资收益减少, 但与共同经营相关的营业收入增加, 与共同经营相关的营业费用增加。总的来说, 对于合营方来说, 资产负债的总额并不发生变化, 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 使得报表更能反映合营方的对于合营安排的经济实质。

摘要:为了对第40号新准则条文背后的经济实质作出解释, 为企业执行新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结合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会计法律理论, 从共同控制定义、合营安排分类及合营安排会计处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执行新准则进行分类、判断的相关建议和新准则实施可能的经济影响。

关键词:合营安排,共同控制,共同经营,合营企业

参考文献

[1]顾先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难点解析[J].财务与会计, 2011, (9) .

[2]谌小红, 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 2014, (1) .

[3]高晟星.解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2, (5) .

[4]乔元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新会计, 2011, (8) .

[5]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S].2014.

企业会计准则30号 篇10

(一)债务重组定义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说明我国具体准则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而债权人作出让步是债务重组的必要条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债务人没有发生财务困难时发生的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其实质属于捐赠,不适用该准则。(2)企业破产清算时发生的债务重组,属于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不属于债务重组准则涉及的范围,其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规范予以规定。在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时,情况比较复杂,其债务重组无论是否属于持续经营,本准则也不予涉及。故本准则中债务重组不包括企业破产清算及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等特殊情况,仅限于公司正常经营时期的债务重组。(3)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如果债权人没有让步,而是采取以物抵债或诉讼方式解决,没有直接发生权益或损益变更,不涉及会计的确认和披露,也不必进行会计处理。只有在让步的情况下才是新准则规定的债务重组,适用债务重组具体准则。(4)债务重组不包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债务的转换。即债务重组准则不包括企业正常情况下的债转股和借新债还旧债。

(二)债务重组损益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损益核算的区别债务重组损益应于债务重组日确认和计量。因债务重组具有非经常性及偶发性的特点,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故应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进行核算。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利得和转让资产损益的界限。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转让资产损益。转让非现金资产时涉及相关税费的,在计算转让资产损益时,还要区别相关税费的不同性质,考虑其是否计入转让资产损益。债务人核算转让资产损益时一般不需要单独设置账户进行核算。如债务人以存货清偿债务的,转让的存货作为销售处理,转让资产损益为销售收入与其成本及相关减值准备之间的差额;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的,转让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清理处理,转让资产损益作为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与清理支出之间的差额,如为收益,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下的“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明细账户核算;如为损失,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下的“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明细账户核算;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清偿债务的,转让的无形资产收入与其相关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债务重组日的确定正确确定债务重组日是进行债务重组账务处理的前提。债务重组日即为债务重组完成日,即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将相关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将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后的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日期。债务重组可能发生在债务到期前、到期日或到期后。对于以资产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重组日为资产已经到达债权人手里或已经交付债权人使用,并办理了有关债务解除手续的日期。

二、债务重组准则新旧差异

(一)定义不同旧准则(财政部2001年颁布)定义债务重组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因此,关键是看有否修改某项债务条款,如果修改了债务条款则属于债务重组,反之,则不属于债务重组。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如果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则属于债务重组,反之,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二)债务重组方式发生变化新准则将旧准则中“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合并为“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这虽不属于实质性的变化,但新准则的表述更为简洁易懂。

(三)会计处理不同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损益;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则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旧准则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按换出资产或清偿债务资本的账面金额计算;而债权人则按重组债权的账面金额作为受让资产或资本的入账价值。旧准则仅在债权人涉及受让多项非现金资产、股权时,使用公允价值对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以确认各项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账价值;新准则规定债务人或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所换出或收到的资产或资本均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旧准则规定债务人将所有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作为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的增加即增加了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反映在利润表上;债权人不会确认任何债务重组收益。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修改其他条件的,如果涉及或有应付金额,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或有应付金额之和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接受的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先冲减减值准备)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受让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对于修改其他条件的,如果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将或有应收金额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确认重组损失,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四)对企业资产及利润的影响不同会计账务处理方式不同,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很大影响。新准则的突出变化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原准则计入资本公积),所以执行新准则后,债务重组活动将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当期利润。而旧准则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如果用于债务重组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距大或债权人让步大,则其差额影响当期损益就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生较大影响。

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为例进行分析,假设2007年5月18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批产品,付给乙公司一张期限为4个月的不带息商业票据,面值为180万元。2007年9月28日,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支付乙公司货款。甲公司遂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达成的债务重组协议内容如下: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自有的一台设备抵偿该应收账款。该设备的原值为21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5万元,该同类设备市价为170万元。乙公司就该项应收款项未计提相关坏账准备。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债务人)的分析如下:计算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与所转让设备的账面价值的差额,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180万元减去所转让产品的账面价值165万元(210-30-15)等于15万元。新准则公允价值法与旧准则账面价值法相比,债务人当期确认收益15万元,其中包括债务重组利得10万元,资产转让收益5万元;原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15万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如下:

资本公积:15万元(公允价值法比账面价值法减少15万元);

利润总额:15万元(公允价值法比账面价值法多15万元);

所得税费用:4.95万元(公允价值法比账面价值法多15万元×33%,假定2007年所得税率为33%);

净利润:10.05万元(公允价值法比账面价值法多15万元×67%)。

乙公司(债权人)的分析如下:债务重组日,资产价值减少10万元,确认重组损失10万元(180-170),利润减少10万元,净利润减少6.70万元。

可见,新旧准则不同方法核算的差异,对企业的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均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相关可靠。

三、债务重组准则的新旧衔接

(一)新、旧账户的衔接准则修改前,债务人确认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重组利得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核算,重组损失在“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账户核算;债权人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只在收到债务人以低于债权的现金资产抵债和修改债务条件,重组债权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时,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在“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账户核算。准则修改后,企业核算债务重组损益的账户为“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和“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账户借方,债务重组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账户贷方。

(二)相关会计处理的衔接债务重组确认计量方法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涉及的重组交易是一次性完成的,且过去交易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债务重组属于新准则体系执行之前已经完成的特殊交易和事项。根据会计政策变更的有关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如不能合理确定,则应采用未来适用法,故不涉及追溯调整问题。在“过渡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日”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将债务重组涉及的相关资产项目和资本公积余额直接结转,“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期末无余额,过渡日后发生的债务重组事项按照新准则确认与计量,债务重组损益分别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和“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账户,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下一篇:兽药GS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