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道路设计

2024-07-25

景区道路设计(精选六篇)

景区道路设计 篇1

在国内的公路景观的设计研究中, 仅仅开始关注道路的自然景观, 还没有系统地提升到公园式道路的整体规划整体思路, 然而对于幅员辽阔, 江山秀丽的我国来说, 公园式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较大的生态, 社会, 经济价值。它是我国当前道路 (公路) 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方向, 也是我国道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公园式道路, 是连接公园, 自然保护区, 名胜区, 历史古迹及相邻城市的开敞空间纽带, 公园式道路不能局限于公园内部的道路来理解, 它是连接公园, 景区, 历史遗迹, 名胜古迹以及城市等地的开放性通道, 具有交通价值, 景观价值, 游憩价值, 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生态价值等多重功能。

2 景区内公园式道路景观的设计基本要求

提出科学的风景区道路设计原则是当前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景区间公园式道路的景观设计相比一般道路的景观设计, 除了应完善其景观设计思想还应该突出公园式道路的主题, 即充分地尊重大自然, 首先应是在原有道路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生态学, 区域规划学, 景观设计学的理论合理规划设计, 把景观设计合理的加入到原有道路设计流程中, 避免道路先建设环境后修补的矛盾, 其次, 在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提倡整体考虑,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土与保护资源几大原则, 同时, 要求景观设计具有较强的自然性, 以保护原始风貌为主, 人工设计为辅为总的设计思想, 不能把化妆运动带到优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中。

3 景区内公园式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3.1 设计风格

景区内的公园式道路应提炼风景区周边景观的特质, 综合考虑, 灵活设计, 将优美的景色的整体规划, 融为一体。

3.1.1 景区内公园式道路必须考虑整条道

路线形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不应只以道路线形的最优化来考虑更应该考虑道路两侧景观的质量, 以景观质量为决定因素。

3.1.2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绝对不能因开

发项目以及其他原因破坏当地自然资源, 避免奢侈过度, 以当地景观特色为设计要素, 在特定景观区段, 必须做到园林设计, 设计道路, 景观, 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山泉, 古树, 洞穴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应避免破坏。

3.1.3 各景点之间的文化, 景观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 公园式道路在设计当中应把这些景区联系起来, 景观设计用一种渐进式的方法过渡远比莫名其妙的转变和对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动于衷来的更好。

3.1.4 对景色优美的道路地段, 可以让道路

两侧的视线开阔, 让景色完全映入, 在一些景观节点处, 可以单独设计休闲绿地或观景台等, 方便行人停留休息。这字形盘山路的转弯处应结合景观与安全考虑, 在有预留空间并有远景可观的前提下, 可以设置应急停留功能的园式绿地。

3.1.5 对于丘陵以及山区的盘山公路, 需要

尽可能的保护山体的轮廊线, 并在开挖的山体处做好垂直绿化, 尽可能的改善公路建设所带来的自然景观破坏。在可以不挖山的路段就不应破坏山体, 特别是直接把山开为两半的做法最不可取。特殊情况无法解决, 建议采用隧道穿越的设计方法。

3.1.6 完善服务设计, 以人为本。结合旅游

开发, 尊重当地人居生活习惯, 完善人性化服务应当注意当地对道路的使用习惯, 比如有动物牲口使用道路的情况, 可以考虑开辟专门通道与绿经结合设计。

3.2 空间尺度

景区内的公园式道路的空间尺度主要包括:路路宽, 绿化比例, 人行道设计等几个重要指标, 空间尺度关系到公园式的道路总体感受。

道路宽度:区间的公园式道路以2车道到4车道之间为好, 太宽的道路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自然资源, 也减弱了道路两侧景观, 增加了投资成本。

绿化比例:路两侧绿地空间的布置应保持韵律, 整体协调, 不可机械复制。景区间的公园式道路的绿化比例为0.1-0.15, 比例公式为:

绿化比例:道路一般横截面的绿地宽度

道路总宽度

景区到景区的类型决定了道路两侧的绿化应以体现自然植被为主要设计思路, 这里所指的0.1-0.15并不是景区到景区的绿化不重要, 而是限制人工绿化, 保留一定的绿化空间是为了使道路景观与自然的合理过渡, 在重丘与山区区域更应该限制人工绿地的面积。

人行道路设计:区间的公园式道路的行人道宽度可参考道路所在城市次级公路的人行道宽度, 并以达到设计标准为主, 各种系数不变。以每小时设计人流量/2400人每米计算得到合适的人行道宽度, 无法计算时可以考虑1-2M一边, 并可酌情变化, 但在有特殊需要的地点, 比如家畜活动平凡的农村, 可以考虑设立动物走廊并结合绿化设计, 设计宽度为1-3M, 重丘与山区地区人行道宽度可以适当小于一般道路人行道宽度, 在盘山公路区域可以考虑靠山体处不设置人行道, 而在道路另一侧单独设计。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多的破坏山体, 又可以让人车能使用更多的有效面积, 在山区的转弯处, 都必须有防撞护栏, 并与其他园建统一设计。

3.3 绿地以及植物配置

景我内的公园式道路的绿地以及植物配置方法有以下具体要求

3.3.1 绿地形式:设计景区间绿地景观设计

是有明显的标识性, 文化特征, 以自然、质朴的道路设计风格, 重在保留基地的原始性质, 不需要对植物绿化作过多地几何处理, 以直接使用道路所在景区原有植被为主, 削弱人工痕迹, 在带状绿地和绿地节点的设计中, 削弱人工痕迹, 在应以整体的考虑周边环境的特质, 景色相互呼应, 对于山体的考虑周边环境的特质, 景色相互呼应, 对于山体护坡的垂直绿化, 应以自然式设计方法, 不可机械生硬。

3.3.2 植物种类。采用景区当地乡土植物

为第一原则, 在适当的场所, 可以根据本地区气候, 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该地生长的园林树木, 切忌盲目追新, 造成生态灾难, 在植物配置方面, 建议在乔木和灌木层下选择种植多年生花卉为道路两侧绿化, 打破单一的草皮绿化方法, 在盘山道路两侧, 建议不要使用小乔木, 因为它们会阻挡道路侧面景色。

3.4 园建小品与配套设施

园建小品与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3.4.1 景区间公园式道路的园建小区应按

照当地原始条件, 因地制宜, 整体规划, 个性设计, 应不拘泥于模式, 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使园建小园融入当地环境。

3.4.2 需要对风景区风格整体把握, 把道路

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在园林小品材料上建议使用当地天然材料, 比如当地特有木材, 石头, 石块等。

3.4.3 道路的综合设计中, 必须以风景区当

地特色来考虑附属设计的专门设计, 休闲座位, 路灯, 草坪等, 向导地图, 广告牌, 公交车站台等需要整体设计, 栏杆, 防撞栏杆, 应具有观赏性。

结束语

把整条道路建设成一条变化的景观道路, 从道路的开始和后面结尾, 景观是一种变换的, 风格不同的设计, 合理的以景观序更的方式去展现景观, 有利于人的心理, 也有利于景观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郭云开, 陈永雄, 山区公园式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指标研究[J].公路工程, 2008 (1) 14-16.[1]郭云开, 陈永雄, 山区公园式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指标研究[J].公路工程, 2008 (1) 14-16.

[2]赵剑强, 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2]赵剑强, 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景区上山道路合同 篇2

发包方:武汉大好河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曾庆忠(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国家、地方政府机关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书,双方共同遵循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大好河山景区上山道路维修

2、工程地点:九真山大好河山风景区上山道路

3、承包范围:景区道路破损面修复(诗竹轩至玻璃桥出口处)

二、承包方式及合同价款

1、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2、合同价款:大写:人民币柒万元。小写:(70.000.00)

三、工期:开工日期: 2018 年 7 月 27 日 竣工日期: 2018 年 7 月 31 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为 5 天。

四、质量等级:符合国家相应合格标准,混凝土施工道路宽度与

厚度不低于原道路标准。

五、工程款支付: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按协议价款一次付清。

六、甲方权利和义务:

1、协助保证施工期间的需要,为乙方提供正常的施工环境。

2、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进度。甲方收到乙方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3、甲方应对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施工,因甲方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及费用,并延误工期。

七、乙方权利和义务:

1、遵守有关法律和规定,接受甲方指令,按照施工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2、接受甲方的监督,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3、乙方按要求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接受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积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若发生安全事故,责任和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4、保证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整洁,符合文明施工等有关规定,做到工完场清。

5、在施工期间,对乙方的道路、树木或其他设施造成的损坏,工程完工后无条件为甲方复原。

八、工程量与计价: 详见预算清单。

九、工程竣工后,乙方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结算资料交给甲方,甲方在收到竣工结算资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全部审核完毕,逾期视为对乙方递交的竣工结算资料已审核无误。

十、违约责任:

1、乙方承包范围内工程质量因乙方自身原因达不到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乙方须自费返工返修,直至符合约定标准。

2、因非乙方原因造成工程延误或停工,甲方同意顺延工期。

3、如遇不可抗力的情形,经甲、乙双方协商可适当顺延工期。

十一、争议:

双方约定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可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协议一式贰份,生效。

甲 方:

代 表: 乙双方签字盖章后乙 方: 代 表:

年 月 日

彩色陶瓷颗粒在景区道路中的应用 篇3

彩色陶瓷颗粒是新型的道路路面材料, 应用十分广泛。其中, 近几年来被大量推广于景区道路应用中,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 彩色陶瓷颗粒

彩色陶瓷颗粒是新型的道路路面材料, 使用了高岭土、长石、石英和黏土为主要原料和无机高温色剂, 经过高温煅烧而成。

彩色陶瓷颗粒路面通过施工完成的路面彩化, 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灰色陶瓷颗粒路面和黑色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单一的颜色, 并且起到警示作用, 具有抗滑的效果。

2 彩色陶瓷颗粒景区道路的施工工艺

2.1 前期的技术准备

1)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路面干燥, 切不可有水或潮气, 并且确保没有任何的杂质, 以免影响黏合剂的质量。根据施工图要求, 用美纹纸贴出路面的设计图形。

2) 首先将基料搅拌, 搅拌时间通常为60 s, 搅拌好后将激活剂倒入基料中, 然后再次搅拌60~90 s。在摊涂过程中, 摊涂的面积每平米不超过1.8 kg, 施工时应尽可能使厚度相同, 保证不小于5 mm。将黏合剂摊涂均匀且使整个路面自然的流平, 然后马上均匀地撒布防滑骨料, 且务必将防滑骨料彻底覆盖黏合剂。

3) 在8 min内撒完抗滑骨料。如果路面施工面积不大、抗滑骨料也已撒完, 应立即起边, 以免影响路面的美观。在防滑骨料撒布完成2 h后再观察黏合剂凝固的效果。一般情况下, 在1.5~2 h内黏合剂的凝固效果可以达到90%, 这就可以回收防滑骨料。施工完成后的4~7 h以内, 不能放行通车。

2.2 喷涂

在不通风的工作区域和喷涂过程中, 建议佩戴供气防毒面罩;在施工中, 戴上护目镜/面罩,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合适材料的防护手套;食物、饮料和烟草要远离, 注意卫生, 休息前后记得洗手, 工作服和休息服的存放要分开。

3 彩色陶瓷颗粒路面出现的常见问题

1) 裂纹。由于柔性彩色陶瓷颗粒路面和反应后的刚性结构层收缩应力不同,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 刚性层会在外力作用下断裂, 会使彩色陶瓷颗粒路面的表面产生裂缝。

2) 变色。黏结剂不佳, 存在着黄变反应, 不论彩色陶瓷颗粒原来是绿的或其他颜色, 时间长了会出现变黄现象。粉化:黏结剂本身耐粉化性极差, 时间稍长就会出现粉化脱落现象。

3) 固化时间比较长。通常情况下, 固化的时间和气温的高低相关联, 气温高于30℃时, 固化一般在2 h左右;气温低于10℃时, 固化的时间可能达到20 h以上。

4 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施工方面

1) 彩色陶瓷颗粒需要进行加热软化才便于施工。对于加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彩色陶瓷颗粒加热的位置和所要采用的加热方法, 没有执行合理的规章, 没有从实际出发。

2) 机械设备由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与控制, 极大地增加了人为对设备的损坏度;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把关不严、管理粗放, 导致路面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解决方案:加热的仪器设备基本功能需完善。还需要配有测温仪且有加热及保温储存功能的相关设备。加热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加热的彩色陶瓷颗粒要当天用尽。要保持储存、输送彩色陶瓷颗粒材料的仪器设备的整洁, 防止污染。

4.2 管理方面

1) 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材料不合理放置、分类不明确等问题。施工中采用还未完全成型且缺乏有效检测部分材料, 就会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2) 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控。缺乏与施工项目对应的施工团队及专业化施工技术人员单位, 且有综合素质不高的施工技术人员, 施工现场管理不能得到充分地落实, 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力度不够。

3) 一些施工企业因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导致施工作业不达标, 影响彩色陶瓷路面的施工质量。

解决方案:提升执行力,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力度。必须从下面几点进行把关:第一, 建立良性的监督方案应用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第二, 要不断健全、完善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落实专人定机负责制度, 加大督查力度, 督促设备检修维修工作日常化。

4.3 养护方面

长期的水作用会对彩色陶瓷颗粒路面造成破坏,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其处理, 那么就会在交通荷载或者是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下, 造成路面的水损。

解决方案:严禁在低温、雨雾环境下的路面喷洒彩色陶瓷颗粒。只有在洒布车喷洒完毕之后对彩色陶瓷颗粒透油层进行保养护理, 才能保证彩色陶瓷颗粒路面的使用寿命。

4.4 使用方面

表层集料颗粒由于在长期的道路运行中会出现脱落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彩色陶瓷颗粒路面表面有离析, 造成了路面性能的降低。应用在景区道路中的彩色陶瓷颗粒路面只适用于行人步行, 不得行车。

解决方案:表层尚未完全成型的, 可以对松散的部位清除。而对已经成型后还是会出现的松散状况则可以使用切割机将路面按照几何形状切开, 及时地补救。同时, 加强对景区道路的管理, 禁止大型车辆机械进入。

摘要:彩色陶瓷颗粒具有抗滑、耐损耗、吸水率较低、颜色鲜艳、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在推广彩色陶瓷颗粒景区道路的同时, 也要注重因它而带来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彩色陶瓷颗粒,景区道路,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 (3版)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景区道路设计 篇4

道路建设开工典礼策划方案

一、仪式概况

1、仪式主题: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水城县野鸡坪景区道路建设开工典礼

2、仪式宗旨:宏伟、隆重、热烈。

3、仪式时间:2012年10月28日(星期天)上午10:00。

4、仪式地点:野鸡坪

5、主办单位: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水城县旅发办、水城县交通运输局、玉舍乡人民政府、坪寨乡人民政府、贵阳路桥公司六盘水丰茂分公司

6、议程附后

7、邀请嘉宾:

县级领导(县旅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王彬、赵庆周、王尔彬、颜昌友、吴君隆、何方、李勇、黄光启、廖明芳、王鹏、龚茜、蔡盛周、唐小国、简正隆、赵玉雄、杨昌华

重点项目领导小组成员: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供电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勺米乡、玉舍森林公园

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领导由市旅发办负责邀请出席活动领导名单。

8、开工典礼方队:玉舍乡100人,坪寨乡100人,县交通局40人、县旅发办20人、施工方50人。

二、活动小组

成立开工典礼筹备领导小组

组长:冯伟(县旅发办)

副组长:高波(县旅发办)吴学龙(县交通局)

邹永权(玉舍乡)张林(坪寨乡)

吴传幸(路桥分公司)

成员:县旅发办、县交通局、玉舍乡、坪寨乡、路桥公司

1、联络工作组:

组长:高波

副组长:吴传幸

成员:县旅发办:梁成友周茜肖维波

路桥分公司:刘丽、周金体、龙韵、李东

职责:负责联络、确定礼仪策划公司,督促策划公司按方案实施开工典礼;对接礼仪策划公司准备好嘉宾鲜花、现场礼花、签到册等;对布置开工典礼现场工作进行检查;负责邀请各级领导和嘉宾,发送请柬;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参会;对现场氛围(空飘、标语、彩旗等)工作进造型督促;负责开工仪式现场总协调工作。

2、秘书组

组长:梁成友

成员:王祥林

职责:负责开工典礼主持词、会议议程、领导讲话的拟写;负责领导座签和请柬的印制。

3、新闻工作组

组长:龙江

副组长:赵丹秋

成员从水城报社、水城电视台抽调。

职责:负责县内媒体新闻报道的撰写、刊发和播出;负责开工仪式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将电子档案交旅发办综合组、宣传组存放。

4、后勤接待组

组长:梁成效

成员:胡小柳明亮杨亮熊莉莉陈碧慧

路桥公司 玉舍乡党政办公室主任

职责:负责领导及来宾的现场接待、开工典礼车辆使用调度;指挥礼仪人员对参加典礼的领导、嘉宾进行引导;对接现场设备设施的摆放,音响调试;负责典礼现场签到、座签摆放;典礼奠基使用的工具调度和摆放(准备工具由路桥公司负责);负责在玉舍乡中餐安排。

5、安全工作组

组长:县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从县公安局抽调干警名,交警名,玉舍乡、坪寨乡各抽调民兵名。

职责:负责典礼现场及路线沿途的安全保卫、交通车辆指挥、突发事件处理和现场车辆停放指挥等。

6、场地工作组

组长:吴学龙

成员:从县交通局、路桥分公司、玉舍乡、坪寨乡抽调

职责:负责平整典礼现场,保障入场道路畅通;接通所需电源;安排机械车辆,准备典礼所需工具;负责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参加典礼;典礼当天礼炮鸣放。

三、活动前期工作安排:

1、10月16日—10月22日:

(1)策划方案上报、修改、审定。

(2)选定礼仪公司,对接现场布置及活动方案。

(3)根据已确定的项目进行制作与筹备:包括路名牌、指引牌迎风旗、长幅标语、项目红线周界彩旗、展板、纪念品、礼仪用品(包括胸花、签到簿、签字笔、矿泉水、伞、雨披)等。

(4)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2、10月23日—10月25日:

确定出席领导、嘉宾名单,发送邀请函。

3、10月26日:场地工作组进入开工典礼现场进行会场施工。4、10月27日:县领导检查开工典礼筹备情况。

四、仪式准备及流程:

1、安放好音响设备、调试到最佳效果。

2、布置主席台、铺设地毯、安放鞭炮等。

3、摆放好来宾休息区的矿泉水。

4、现场各指挥人员和专业工作组组长及有关人员配备好对讲机,使每个环节及时、衔接处理一些必要工作,并提前把衔接对象的名单及电话分发各组组长。

6、由安保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并指挥来宾车辆的停放。

7、音响播放迎宾曲。

8、礼仪小姐开始迎宾,引领来宾到签到处签到,为其佩戴胸花、发放相关物品,然后引导其参观项目展板并休息。

9、休息处安排礼仪小姐为来宾提供茶水服务。

10、工作人员在现场按分工协调各环节的工作。

11、安保人员负责指挥来宾车辆的停放及维护现场秩序。

12、活动进入倒计时状态。

五、仪式筹备计划

1、(仪式当天)上午8:30,所有工作人员仪式现场全部到位,各小组检查各自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材料是否齐全,并由各小组组长向总指挥汇报工作准备情况。

2、9点30分,各小组人员全部到自己的岗位,准备迎接领导的光临。

3、10:00,开始签到(后勤接待组负责)。

4、10:20,各方队入场,站队整齐(后勤接待组负责)。

5、10:25,迎宾人员将领导嘉宾引领到主席台(后勤接待组负责)。

6、10:30,开工典礼正式开始。主持人上台主持。

7、10:30-11:30,按议程开展工作。(宣布开工时燃放烟花爆竹,场地工作组负责)。

8、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后勤接待组负责对接中午就餐事宜)。

六、物品及项目:

1、矿泉水:10件

2、雨伞:100把

3、签到台桌子及桌布、签到薄、签到笔:2套

4、礼仪小姐:人

5、工程运输车:辆,挖机:辆,6、现场场地平整

7、现场电源到位

8、现场指挥、调度(主席台人员安排、人员进场及列队指挥、车辆调度)

9、拱门:20m龙拱门2个、空飘10个

10、彩旗:500面(含竹竿)

11、横幅:幅

12、贵宾胸花:20朵

13、签到指示牌:2个

14、停车指示牌:2个15、20m×7.50m×1m舞台:1个(含梯步)

16、20m×8m背景PS架及背景喷绘:1套(具体按照实际情况确定)

17、地毯:舞台、通道、休息区(按实际使用面积结算)

18、演出用音响1套,(立式话筒2个、无线话筒2个、歌碟若干)

19、贵宾休息区搭蓬:(按实际使用面积结算)

20、大红花:朵

21、小气球、充气筒若干

22、邀请函若干

23、空飘4个

七、现场包装广告语

(一)主席台背景板:“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水城县野鸡坪景区道路建设开工典礼”;背景图片为帐篷大赛摄影图片。

(二)拱门:

1、在进入项目主席台处立大型拱形门一个,上附标语:

“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水城县野鸡坪景区道路建设开工典礼”

2、在入场公路口出立大型拱形门一个,上附标语:

“热烈祝贺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水城县野鸡坪景区道路建设顺利开工”

(三)气柱、空飘、横幅(共11幅):

1、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旅游建设

2、加快旅游发展,构建和谐凉都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4、推进旅游发展,树立凉都美好形象

5、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强力推进旅游发展

6、共建美好家园,促进和谐发展

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8、做诚信企业、创精品工程

9、加强质量管理、建设优质工程

10、依法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景区标识牌设计研究 篇5

景区标识作为一个系统, 分布在整个游区空间中, 关系到游客在陌生环境中能否找到方向, 是否有安全感以及能否得到必要的知识等。标识作为一种指引、警示、教育、文化传播形式时, 其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无论从标识的大小、颜色、材质, 都必须以人为本, 同时与环境融合。本文主要从图形符号的相关设计元素角度探讨景区标识牌的设计。

一、景区标识牌的分类及其发展现状

在美国标识牌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为信息牌, 一类为解说牌。信息牌设置的信息一般简单明了, 适当使用文字和标识来有效传递信息。解说牌设计相对复杂, 往往图文并茂, 主要目的是引导参观者去了解自然背后的故事, 包含多种信息 (王西敏, 2009) 。在中国, 一般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牌按解说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吸引物解说标识牌、旅游设施解说标识牌、环境解说标识牌和旅游管理标识牌。其中各大类中又包含几个小类, 如景区名牌及介绍牌、交通标识牌、自然解说标识牌、安全管理标识牌等等 (张立明, 2006) 。

目前, 中国对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中通常是以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经验作为设计规划导向, 将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原则简单的移植或稍加修改便运用于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景区标识系统设计要注重环境性设计、视觉性设计、技术性设计、艺术性设计、整体性和规范性设计。标识设计首先必须满足环境空间的实用性要求, 在保证其识别功能的前提下, 形式风格及材料选用等都应尽可能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强调网络性、系统性、统一性。

二、景区标识设计中涉及的相关元素

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符号、颜色、标识牌 (王丽梅, 2005) 。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图形符号的相关部分探讨景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在标识牌的设计过程中, 通过对图形符号设计中相关的应用术语及其定义的理解, 可以明确与标识设计相关的各项设计元素及其在标识设计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要应用术语包括:

1. 醒目度 (conspicuity) 。

即在视野中, 标志较其背景更容易引起注意的程度。醒目度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标识牌本身及其背景之间的关系。在标识牌的规划设计中标识牌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是标识设计的整体目标。但标识不能过分与环境中各元素类似, 其要具有足够的可识别性。在旅游的过程中, 能够明确的看到各种标识牌可以给游客节省寻找各种信息的时间, 使游客的游览过程更顺利, 节省游客时间, 保护了游客的利益。

2. 觉察 (detection) 。

即人的视觉系统从视野中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标识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传达信息, 而信息传播是视觉传达的中心主题。同时, 与视觉传达有关的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即是“色彩”,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 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标识设计创作中, 不但要有主观性色彩的积淀和经验, 而且要理性地运用各种色彩为标识设计服务。 (1) 红色:在可见光谱中红色的光波最长, 折射角度小, 但穿透力强, 对视觉的影响力最大。同时红色的知觉度高, 在众多色彩中极不容易被掩盖。从色彩的性质分析, 红色过于强烈, 有野蛮、战争、危险的色彩, 因此在交通警戒、禁止、停止等标识上多用红色表示。 (2) 蓝色:蓝色的波长较短, 折射角度大。高明度的浅蓝显得轻快而明澈, 适合表现大的空间;低明度的蓝沉静、稳定, 传递和平、宁静、协调、信任和信心。标识设计在选择颜色时都倾向蓝色调。 (3) 黄色:黄色的波长适中, 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 给人以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由于黄色明亮, 极易映入眼帘, 通常用于紧急和安全的导视标识。 (4) 绿色:绿色的波长居中, 是人眼最适应的色光。绿色的明度稍高于红, 纯度较低, 属中性色。绿色性格温和, 有着广泛的适用性。绿色在导向系统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城市道路标识牌、紧急通道指示牌、旅游景区的指示牌上都会出现。 (5) 白色:白色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 成为全色光, 在心理上能造成明亮、干净、纯洁、扩张感。从对比角度看, 白色能使它相邻的明色稍显变暗, 若大面积使用白色会使人视觉产生炫目, 给人一种冲击感, 因此在标识系统中白色多作为说明文字和指示箭头的填充, 有时配合不同的色彩也作为背景色应用。 (6) 黑色:黑色完全不反射光线, 在心理上容易联想到黑暗、悲哀, 给人一种沉静、神秘的气氛感。标识中若扩大黑色的使用面积, 会使人产生阴沉感, 因此在标识系统中黑色常作为文字和符号的填充 (杨帆, 2010) 。

3. 视角 (visual angle) 。

即从观察者眼睛向标志长轴方向两端点的连线所夹的角。景区标识的视角主要有平视、仰视、俯视、鸟瞰四种。平视的效果给人感觉便捷、规则、有序;仰视的效果给人感觉稳定、雄伟、高大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标志性;俯视时标识给人一种随意、亲切的感受;平视视距是标识高度的1.5~2倍时, 旅游者容易看清标识内容, 把握标识全貌。由此可见, 平视设计时要注意留有足够的视距空间 (赵云川, 2004) 。

4. 观察角 (viewing angle) 。

即观察者注视标志中心点的视线与标志所在平面的夹角 (见图1) 。

5. 观察距离 (viewing distance) 。

即观察者眼睛至标志中心点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长 (见图1) 。从视角、观察角、观察距离三个要素中延伸出另外三个与标识的设计、设置密切相关的要素, 即视锥、高度、距离。人的视锥垂直角大约为30度, 水平角大约为60度。就步行标志牌的设置和朝向而言, 视锥和视平线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直接关系到标识牌的尺寸, 间接关系到标识牌上文字和图形的大小等问题。归于高度问题, 一般标识的高度要使标识的中心内容与游人的视线在同一高度 (一般的视线高度为1.4 m~1.5 m) , 对于较复杂的导游图尤其如此 (王秀娟、赵伟, 2005) 。

对于距离问题, 另一考虑方面是标识的布局问题。景区中游客通过导向标识帮助游客明确空间信息、指导方向。标识系统应该形成一个网, 让身在陌生环境中的游客顺利的找到方向。所以标识的布局应具有空间秩序感, 遵循系统性、可视性、合理性、安全性、环境统一性、视觉效应有效性等原则 (李宏等, 2009) 。标识之间的距离既不能太近, 否侧会让人产生厌烦心理, 也不能太远, 否侧会让人没有安全感, 身在一个陌生环境中产生恐惧心理。

6. 偏移 (displacement) 。

即标志中心点和观察者视觉法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在视觉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测之 (见图1) 。在标识牌醒目度一定的前提下, 偏移距离越大, 标识越容易被旅游者忽略。

7. 偏移角 (angle of displacement) 。

即观察者注视标志中心点的视线与观察者视觉法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见图1) 。

8. 背景 (background) 。

即标志牌所在的背后环境。标识既要与环境融合, 不能显的突兀, 也要使游客在纷杂的环境中容易找到的信息。这需要考虑标识的材质、色彩、形状, 使其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同时, 发挥自身作用。

导向性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指引方向, 在系统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标识牌的间隔距离, 适时向游客提供信息, 在交叉路口等位置必须布置相应标识牌。鲍诗度等 (2007) 指出, 必须将标识整合起来, 以强化网络之间的链接, 充分反映所有空间概况。

总结

旅游标识系统作为景区设施系统的一部分, 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是影响游客景区体验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是向游客提供游览信息, 增加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 对保护景区资源环境、丰富游客游览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鉴于目前中国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标识系统在规划与设计上出的现问题的相关探讨, 今后, 对于景区标识系统的的研究需要在现实案例探讨的基础上发展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支撑研究, 以规范景区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 减少设计失误。

参考文献

[1]李宏, 陈享尔, 郭飞.旅游景区标识规划设计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 :49-53.

[2]鲍诗度, 王淮梁, 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 等.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K].刘玉杰,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8.

[4]王丽梅.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6) :81-84.

[5]王西敏.标识牌的学问[J].森林与人类, 2009, (12) :92.

[6]王秀娟, 赵伟.标识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4) :216.

[7]杨帆.浅析色彩在标识系统中的应用[J].大舞台:艺术理论.设计, 2010, (8) :82.

[8]张立明, 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86-123.

[9]赵云川, 陈望, 孙恺, 于清渊.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50-99.

景区公厕的生态设计研究 篇6

1 采光设计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厕所尽量布置在南向、东南向、东向等朝向好的方向,设置天窗、侧窗,最大程度地争取自然光。气候炎热地区应考虑做遮光板,向室内反射漫射光。当自然光不足时,适当补充人工光源,根据环境照明和厕位照明的不同光照要求应选择节能的感应灯具。对于不方便架设电线的景区,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发电来补充光源[1]。

2 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风压原理,和景区的主导风向密切相关。风吹向厕所时,迎风面空气压力增大,适宜设置门窗洞口形成进风口,在相对的一侧形成负压区,设出风口。当开窗未满足通风要求时,可以在无窗墙或墙角增设通风管道,与门窗形成对流。平地的公厕可采用侧窗或侧窗结合通风道的方式通风。山地景区的公厕,单纯的侧窗易被山坡阻挡,不易形成空气对流,天窗和侧窗相结合是较好的选择,既有良好视线遮挡,又可以利用冷热空气加强对流。但风向一旦改变,天窗出风口可能处于正压区,形成空气倒灌,可在天窗前设置挡风墙。对人流量大、自然通风不足的公厕可以辅助机械通风。

3 排污设计

3.1 有水系统

3.1.1 节水真空系统。

节水真空系统目前在旅游区、火车、轮船上应用较多,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水马桶为6L/次,而真空公厕每次冲厕<1L/次。其主要由水环式真空泵、真空收集罐、排污泵、电控系统等组成。按下冲厕阀门,高压扇形冲水,污物排入真空收集罐,当污物在罐内达到一定高度后排入化粪池。优点是:使用水量减少,冲刷效果好;管网负压封闭,臭气不易外逸;施工较方便,管道倾斜度只有传统的1/5。缺点是:前期设备投资较大,密封安装多;运行中厕所需配置监控系统、化粪池等,污物不能直接排放。其适用于传统重力冲水不易安装、地势较复杂的景区。

3.1.2 循环冲洗系统。

循环冲洗型厕所所需的水不是来自市政管网,而是利用粪便和尿液的分解产生水冲洗厕所的。其分为2种形式:一是尿液单独处理式,设置粪尿分离装置,尿液去味、脱色、除菌后冲洗厕所,粪便干燥后制成肥料;二是粪尿混合处理式,利用特殊菌种生物分解或膜分离的技术无害化处理粪便混合物,产生可循环使用的中水,目前国内外以这种形式居多(见图1)[2]。优点是:节水率高,能有效利用尿液、粪便,不需排污设备,无污染。缺点是:前期设备投资大,使用中需要补充少量水,微生物促生长、温控、电透析、物理除沉和脱色脱臭等工艺复杂,需定期投放菌种,运行成本高,日常管理要求高。其适用于不适于安装地下管网、生态环境脆弱的投资较大的景区。

3.2 无水系统

3.2.1 无水打包系统。

由可降解包装袋、储便器、机械装置三部分组成。牵引装置自动感应用厕者的离开,包装袋打包、密封,自动滑入储便器,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储便器,把包装袋运送到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见图2)。优点是:不需水冲,无残留,安装维护简单,移动方便,不需下水管道、化粪池等设施;缺点是:需要购买可降解包装袋,定期运输污物集中处理,运营成本较高。其适合大型集会、缺水景区、高海拔易冰冻景区和临时突增游客量的景区。

3.2.2 无水微生物堆肥系统。

在粪便收集器中预先装入微生物和基料(稻草、蔬菜碎叶等),通过微生物菌群发酵,把粪便变为肥料,粪便量基本无减化。人体排泄物是优良的农业堆肥。尿液中氮、磷、钾等元素适合作为植物的养分,经过脱水和杀灭病原体的粪便是一种很好的土壤调节剂,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持水能力。

根据微生物的不同作用分为厌氧性和好氧性2种。厌氧性微生物反应温度高,降解效率高,发酵后的有机肥料可直接使用,但反应时产生大量的腐胺、尸胺、硫化氢等臭气,需要机械通风设备排臭。好氧性微生物需供氧、保温设备,耗电量大,降解需24h,每个蹲位每天只能提供30人次使用[3]。优点是:不需水源,排污地下管道,粪便无害化变为有机肥料。缺点是:需定期投入菌种,反应时气味不宜控制,人流量大时微生物反应不完全。其适用于人流较少或较分散的通风良好的景区。

3.2.3 无水微生物降解系统。

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在储便器中和粪便发生化学反应(见图3),温度高达50~65℃,能有效消灭病原体,6h内粪便减化可达95%以上,残渣富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可作为有机肥料回收,半年至一年才清掏一次。微生物填料每年只需更换一两次、更新10%~20%即可维持菌种的繁殖和正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成本不高。但是,受到粪尿比例、生物降解速度和效率的限制,一个蹲位每天限定使用一般少于100次。优点是:无水,安装方便,无地下排污管道,粪便降解率高,清掏少,维护操作简单,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生态厕所系统。缺点是:所需菌群我国还未掌握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使用中厕所人流量不宜过大。其适用于人流较少或较分散的通风良好的景区。

4 结语

景区厕所的生态化设计突破了传统水冲式厕所对水源的依赖性,能减少或避免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也可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景区的气候、地理条件,人流量的大小,投资成本的高低等因素,制约着厕所排污系统的选择。

摘要:公共厕所是景区必需的服务设施,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废物,增加景区的运营成本,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基于此,通过比较研究厕所的生态化工作原理、工作效率等,提出不同景区适用的公厕生态化设计。

关键词:公厕,景区,生态,工作原理

参考文献

[1]周燕,梅小乐,杜兵.国内外生态厕所类型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北方环境,2013(6):21-25.

[2]刘波.城市公共厕所的生态设计研究[J].生态经济,2014(2):193-195.

上一篇:电影观念下一篇:厨房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