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饲料利用率方法

2024-07-10

提高饲料利用率方法(精选七篇)

提高饲料利用率方法 篇1

1 品种选择

选用各地农业部门推荐的畜禽良种,可减少耗料。据试验对照,一头优质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2%-25%,节省饲料12%-18%左右。

2 合理喂养

应根据不同的饲养畜禽和不同的生长阶段以及畜禽自身的条件和需要,选购不同的饲料。使用不同的饲料分阶段饲养,可以更经济有效地利用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若将粉碎的谷物粉料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喂畜禽,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20~25%左右。饲料加工方法不当,也往往会造成营养损失,如豆类饲料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物质,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经热处理后,可使胰蛋白酶失效,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谷物类饲料磨得越细,消化率越高,但过细会降低适口性,影响畜禽食欲。蛋白质饲料是畜禽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单胃动物,氮氨酸和赖氨酸是生产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原料。据试验,用含18~20%粗蛋白质的饲料喂肉鸡,添加赖氨酸,可比不添加的多增重20~25%。

3 饲养方式

畜禽活动量大,用以维持和满足代谢过程中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也大,因此改散养为圈养,如牛羊常年放牧饲养改为圈养,鸡散养改为笼养,可降低热能消耗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效益。目前农村传统养猪习惯喂稀食,由于加水量过多,从而限制了猪的进食量,降低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据试验,猪吃稀料要比吃精料多耗用热能25%左右,故应改为喂干料或稠料。饲喂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轻易改变饲料配方,以防引起厌食或消化不良,如果必须改动,则应在一周内逐渐改变。

4 畜舍环境

家畜在舍温零下10℃时比在零上10℃时散失的热能要高26%左右,气温在4℃以下时,增重约降低45%左右,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量比在最适宜温度时增加1-2倍。因此,在冬季,必须让家畜生活在比较干燥温暖的舍内,并科学合理调配日粮营养水平,添加补充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驱虫保健药等。使畜禽减少疾病,促进生长发育。

5 饲料贮存

饲料保存中应谨防饲料变质。饲料保管不妥,饲料利用价值不但降低,而且极易发生畜禽中毒。贮存过久的饲料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成分降低,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也易氧化,所以一次购进饲料不宜过多。购进的饲料还要注意遮光、通风透气和防潮。购买饲料时,应仔细核对饲料标签,核对产品名称、原料组成、营养成分分析保证值、产品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企业地址、净重等,还应该对饲料作必要的感观检查,有霉变、结块现象的饲料决不能购买。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的几点建议 篇2

1. 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增强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促进其生长。如溶氧水平是影响水产动物摄食量、饲料消化吸收率、生长速度以及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资料,鱼类在溶氧3毫克/升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毫克/升时的增大一倍。若把溶氧从4毫克/升提高到7毫克/升,鱼的生长速度可提高20%~30%,饵料系数能降低30%~50%。当水中溶氧达到4.5毫克/升以上时,鱼的食欲明显增强;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时,饵料系数降到最低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采用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溶液、使用微生物制剂、开动增氧机、安装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等方法来调节和改善水质,使池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合适的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为水生动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福利环境。

2. 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生产性能好,用于维持生命的用料少,饲料报酬就高。近年来,随着良种的不断培育和引进,对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表完整、体色鲜亮、体质健壮的种苗。在种苗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的合理准确,放养規格应尽可能一致,并适当搭配其他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目前推广的80∶20放养模式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放养方式。

3. 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同的水生动物,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蛋白质是饲料中维持水生动物生命活动的最关键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分,确定并选择最适的蛋白质需要量,可有效地维持体蛋白动态平衡及促进其生长。不同食性的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如鱼类为:草食性<杂食性<动物性。不同生长生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不同,单位水生动物体重的蛋白质需要量随水生动物体重的增加而减少,如鱼类为:成鱼阶段<鱼种阶段<鱼苗阶段。当然,饲料的蛋白质也不是越大越好,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搭配能量饲料,可以使蛋白质较多地用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十分重要。在甲壳类水产品种养殖中,要随生长阶段及时调整饲料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比例。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促进水生动物生长的诱食剂、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微量元素等,但添加剂一定要注意绿色环保。

4. 规范合理地加工饲料饲料加工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营养损失。如豆类饲料含有抗胰蛋白酶,如不经热处理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谷类饲料磨得越细,消化率越高,但过细会降低适口性。若根据水生动物的口径大小,将粉碎的原料饲料加工制成合适粒径的颗粒饲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15%左右。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有:粉碎粒度是否够细,称量是否准确,混合是否均匀,除杂是否完全,蒸汽调制的温度、压力是否适宜,造粒是否压紧,颗粒大小是否合适,熟化温度及时间是否科学等。

5. 选用科学的投饲方法投饲要均匀、适量、定时、定位,切忌时饱时饥,影响水生动物的消化和生长。投饲量与饲料的利用率直接相关,投饲过多,饲料往往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投饲不足,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养殖过程中,可进行多次投喂,通过投饵机的定时控制,一般从上午7时开始投喂到下午4时结束,每次持续投喂20~30分钟。不同的养殖品种投饲时间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对虾有昼夜摄食的习性,应采取昼夜多次投饲方式,一般为每天4~5次,每隔4~5小时投饲1次;青虾与河蟹一般每天投饲2次,上午9时投饲30%~40%,下午5时投饲60%~70%。投饲的区域和范围也应因不同养殖品种而定,一般虾蟹类应以浅水处为主,鱼类经过驯食后可定点投喂。生产上应定期检查水生动物的摄食情况,每次投饲以能保证水生动物有80%以上的饱食度为宜,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投饲量。

6.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疾病防治要贯彻“积极预防、以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治疗水产动物的各种病症,确保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水生动物一旦感染寄生虫、细菌或病毒,机体吸收营养的功能减弱,食量有所下降,要控制饲料投入量,避免对治疗疾病带来负面影响,对水体造成污染。

7. 注重饲料的保管饲料保管不善,不但饲用价值降低,而且极易发生水生动物中毒或引起消化道疾病。有条件的渔业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应建专门的饲料仓库,保持饲料新鲜。一次购料不宜过多,饲料储存过久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降低。保管饲料还要注意遮光、通风透气和防潮,以免维生素A、D、E等氧化。

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与途径 篇3

1 采用先进的饲养方式

目前个别地区, 还有一部分农户养鸡实行散养, 牛羊实行常年放牧的传统落后的饲养方法, 由于这种饲养方式畜禽活动量大, 耗能多, 所以用以维持和满足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就大, 而且还费工费时难管理, 工效低, 为此, 必须改牛羊常年放牧饲养为圈养, 改散养鸡为笼养鸡。

2 改进饲喂方法

目前农村还有部分养猪户习惯于喂稀料, 由于加水量过多, 从而限制了进食量, 降低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据试验资料证明, 用稀料喂猪, 要比喂稠料多耗用热能27.1%, 若能把喂稀料的习惯改为喂稠料, 就可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 采取科学的饲料加工方法

由于饲料加工方法不当, 往往会造成营养损失。降低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 因此, 重视饲料的加工方法的改进, 提高单位饲料的有效利用率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在豆类饲料中, 含有抗胰蛋白酶等物质, 这就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但经热处理后, 可使抗胰蛋白酶失效, 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谷类饲料磨碎的越细, 消化率越高, 但过细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 若将粉碎的谷物饲料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喂畜禽, 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达23%左右。

4 提高畜禽科学饲养管理水平

畜禽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 除直接影响着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外, 同时也影响到饲料的利用率。据试验介绍, 家畜在舍温-10℃时, 比在10℃时散失的热能要高28%, 湿空气的吸热能力差不多是干空气的2倍, 传热性能差不多是干空气的十倍。尤其是在冬季, 必须让家畜生活在比较干燥、温暖的圈舍内, 才能减少体温的散失和体内营养的消耗。据国外资料报道, 猪在16~21℃气温下日增重最高, 若气温在4℃以下时, 增重约降低50%, 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消耗量比在最适宜温度时增加1倍, 家禽在气温低于7℃左右时, 则需增加饲料消耗。因此, 只要按照畜禽的不同生理要求, 给它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 才能维持体温的平衡和减少热能的损失, 才能达到节省饲料, 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5 采用科学先进的限饲技术

此法就是根据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产目的, 通过采取增减饲料或改变饲喂时间的方法, 使畜禽达到预期的体重要求, 以确保畜禽的高产性能。

6 科学配制日粮

目前, 农户饲养畜禽耗料多和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饲料单一, 营养缺乏。据试验, 每头猪喂配合饲料要比喂单一饲料可提高饲料报酬达20%以上, 每头节省精料30~50kg, 能缩短饲养周期2~3个月, 还可降低成本20%左右;二是不能按照畜禽不同的年龄、体重生长阶段进行科学的配制日粮营养水平。实行科学的配制日粮, 就是要按照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进行合理配制饲料, 这是节省饲料,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7 合理应用饲料添加剂

近年来, 随着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不断进展, 越来越显示出配合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性。在畜禽基础配合日粮中, 添加补充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驱虫保健药物等, 不仅能完善配合日粮的全价性, 而且对减少疾病, 保持畜禽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明显效果。

8 确保蛋白质的供给

蛋白质饲料是畜禽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单胃动物, 蛋氨酸、赖氨酸, 是用来平衡各种氨基酸, 提高营养价值, 生产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原料, 据试验, 用含18%粗蛋白质的饲料喂肉仔鸡, 添加0.5%的赖氨酸, 可比不添加的多增重24%。

9 做好饲料的贮藏与保管

饲料保管不善, 极易发生吸湿发霉或生虫。饲料发霉, 饲用价值不但降低, 而且极易发生饲料中毒。从而造成畜禽发病或死亡。饲料贮存过久, 虽然不霉变也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成分降低, 其中维生素A、D、E也易氧化而降低效力, 所以, 一次购进饲料不宜过多, 购进的饲料还要注意避光、通风透气和防潮, 以免造成霉变损失, 还要加强库存饲料的管理, 防止生虫或被老鼠偷食, 以节省饲料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1 0 选饲良种, 利用杂种优势

实践证明, 畜禽的生产力越高, 耗料就越少, 成本也越低, 近年来, 随着良种的培育和引进, 对节省饲料, 提高饲料利用率十分显著。如世界奶牛数量在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可产奶量却有增无减。利用杂交优势, 也是节省饲料的又一项有效方法, 一般一头杂交猪, 可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0~30%, 节省饲料10~15%左右。

提高蛋鸭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篇4

1 改进饲养方法

目前农村不少养鸭户还采用白天放牧, 晚上加喂稻谷的传统落后方法, 这种方法除了在春播前和收割晚稻后两个食源最充足的产蛋高峰季节, 鸭群以自由采食农田、河汊的虫、卵、鱼、虾和残留的稻谷之类, 饲料报酬较采用配合饲料常年圈养高外, 其余时间则由于蛋鸭的活动量大, 维持正常产蛋需要的养分需要量多, 全年平均耗用的粮食数量较圈养耗用的配合饲料数量要大, 且费工、费时。因此, 最好改常年放牧加稻谷的传统方法为常年使用配合饲料圈养的方法, 或者改食源充足季节放牧加配合饲料, 而平时则全面使用配合饲料圈养、半圈半牧结合方法。实践证明, 蛋鸭放牧饲养改常年实行配合饲料圈养, 每只鸭全年仅耗用配合饲料50kg左右, 比常年放牧加稻谷饲养节约稻谷10kg左右, 同时年平均产蛋率可提高30%左右, 且省工、省时, 是一种降低养鸭成本,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2 科学调配和使用配合饲料

蛋鸭由放牧改圈养后, 关键性技术就是按蛋鸭的饲养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日粮。根据近年来广大养鸭户的养鸭实践和经验, 在气温正常 (13℃-25℃) 的情况下, 产蛋率高于80%以上, 其营养标准要求代谢11.55MJ/kg, 粗蛋白17%, 蛋能比14.8g/MJ, 钙3.5%, 磷0.6%;产蛋率65%-80%时, 要求代谢11.55MJ/kg, 粗蛋白16%, 蛋能比13.8g/MJ, 钙3.25%, 磷0.6%。当气温高于正常气温时, 在保持每千克饲料代谢能不变的情况下, 可适当将粗蛋白水平提高1%-2%, 反之则每千克饲料代谢能提高0.21-0.42MJ/kg、粗蛋白降低0.5%-1%。养鸭户在配制日粮时可参照上述标准, 并注意动物蛋白饲料 (如鱼粉、蚕蛹和肉骨粉等) 占日粮比例应为3%-6%左右、植物蛋白饲料 (如豆饼、棉籽饼、菜籽饼和花生饼等) 占日粮比例为10%-20%左右、矿物质饲料 (如骨粉、贝壳粉等) 占日粮比例4%-8%左右、能量饲料 (如玉米、稻谷等) 占日粮比例60%-70%左右, 另外再补充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抗菌素等添加剂, 即可组成全价配合日粮, 以适应各种不同产蛋率蛋鸭的营养需要。

3 正确合理地使用饲料添加剂

为了满足蛋鸭正常产蛋的营养需要量, 必须在饲料中补充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驱虫保健药物。在蛋鸭日粮中适当添加部分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 主要是完善饲料的全价性,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促进蛋鸭生长发育, 改善蛋的品质, 提高产蛋率、孵化率和繁殖力, 多方面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产蛋鸭需要13种必需氨基酸, 缺乏任何一种都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作用, 而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 除鱼粉和蚕蛹等动物蛋白原料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外, 其余植物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都不够全面。经有关资料证实, 在50kg常规蛋鸭日粮中添加80g蛋氨酸和50g赖氨酸, 鱼粉的使用量可从原来的4kg左右降到2kg左右, 而产蛋量和蛋重等均不会受影响。维生素添加剂完全可以代替青饲料的营养功能, 不仅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不足的作用, 同时还能节省大量青饲料, 减轻养鸭户的劳动强度, 降低养鸭生产成本。添加矿物质也可起到提高产蛋率和节约饲料的作用。

4 注意饲喂方式

产蛋鸭的饲料按剂型可分为粉料、颗粒料和未经粉碎加工的粒料 (一般指稻谷、玉米等) 。用颗粒料喂蛋鸭因适口性好, 易于采食, 一般没有浪费。但由于制粒设备较为复杂, 加工成本高, 且产蛋鸭易多食而引起脂肪肝, 使产蛋量下降, 所以目前还未普及推广。用粉料饲喂一般需用水拌, 适口性也较好, 但在夏季高温季节饲料易变质, 蛋鸭采食后易生病, 冬季气温低时又易结冰, 蛋鸭采食后消耗能量多, 造成浪费。如果将粉料与青饲料拌在一起喂, 蛋鸭则通常先挑食青料, 往往把沾附在青料上的配合饲料抖落在地上, 践踏成团, 无法回收利用。如果采取干粉料饲喂, 蛋鸭在采食时蛋鸭必须先吞食一口饲料后又呷一口水, 易将饲料大量地抖落在水槽中, 浪费更大。用未加工的粒料喂蛋鸭, 则由于营养不全面, 则更不宜采用。

蛋鸭对饲料剂型的选择, 各农户可根据当地商品饲料的实际情况和自已的加工能力酌情考虑, 饲喂方式也可灵活掌握, 但无论是采用颗粒料、湿粉料或干粉料喂鸭, 均应采取少给勤添, 一次加料不宜过多, 每次加料以吃完为原则, 同时还要注意每次加料量不要超过料槽或料盆深度的1/3, 以免鸭群将饲料抖落槽外。需要喂青饲料时, 最好不要拌在饲料中喂, 可单独喂或撒在运动场上让鸭自由采食。采用湿粉料和干粉料喂鸭, 抖落在地上和水槽中的料, 除被鸭群践踏成团或被粪便污染无法回收利用外, 其余未被污染的饲料均应回收利用, 其方法是将地上的饲料轻轻扫起拌入新鲜饲料再放入食槽中, 水槽中的饲料则可将水澄清, 倒出水后再将水槽中的饲料拌入干粉料继续喂鸭。此外, 饲喂蛋鸭的料槽大小和结构是否合理则直接关系到能否节约饲料, 一般应以尖底、肚大、口小、长度以每只鸭均能占据一个采食位置, 宽度以鸭群不能自由进出料槽且采食方便为好。料槽的放置高度则应以不妨碍采食而尽可能高一点为原则, 如果过低, 则鸭群易将饲料弄出槽外, 过高则采食不方便, 一般以高出鸭1.5-2cm为宜。

5 实行限饲和人工强制换羽

限制饲喂是指对未开产的育成鸭, 为避免早熟和临产前过肥, 在开产前30-40天进行限制饲养, 其方法是适当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如将10-16周龄期的育成鸭日粮水平代谢能降低为10920KJ/kg左右, 粗蛋白保持在12%, 并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控制食量, 达到限制饲养的目的。也可采取隔日饲喂的方法, 其措施是让鸭群自由采食一天, 再全面停食一天, 如停食期间鸭群饥饿则多给青饲料。用这种方法鸭群日平均采食量约占自由采食量的80%左右。上述两种方法均应在开产前15天 (一般从17周龄开始) 停止, 并应逐渐改喂含蛋白质较高的产蛋期日粮。

人工强制换羽是指对已连续产蛋7个月以上, 接近自然换羽期的蛋鸭, 为了使其换羽一致, 缩短换羽时间,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产蛋并节省自然换羽期而消耗的大量饲料所采取的强制性换羽措施。其具体做法是:当鸭群产蛋率明显下降, 已达到产蛋末期时, 对蛋鸭突然停止饲喂配合饲料, 只保证饮水供应, 让鸭群饥饿1-2天后供给少量的粗饲料, 时间持续5-7天实行人工拔羽, 此后再恢复配合饲料供应。人工强制换羽期间, 不仅能使蛋鸭日粮营养水平适当降低, 节约大量用于产蛋期间的蛋白质饲料, 同时第二个产蛋年度高峰来得早, 产蛋率显著提高, 产蛋总量增多,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6 及早淘汰公鸭和老、弱、病、残及不产蛋鸭

目前农村部分养鸭户习惯养老母鸭, 这样虽然能减少培养新母鸭的成本, 但由于鸭群的产蛋则随年龄而变化。一般以开产后第一个产蛋年最高, 第二个产蛋年比第一个产蛋年下降10%-15%, 第三个产蛋年比第二个产蛋年下降20%-25%。因此, 饲养蛋鸭最好饲养一个产蛋年, 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产蛋年。还有部分养鸭户考虑饲养雏鸭到产蛋资金投入成本大, 产蛋一年后舍不得淘汰。还有的养鸭户饲养母鸭实行自繁自养, 或者为办孵化场的需要, 在养蛋鸭时有一定数量的种公鸭。但如果种公鸭留的数量过多, 不仅消耗的饲料大, 而且还骚扰母鸭, 影响母鸭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不利于提高一般为1:25为最佳。

7 切实搞好饲料的保管

提高鸡饲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篇5

1 影响鸡饲料利用率的因素

1.1 鸡本身因素

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对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同, 如雏鸡低而成鸡高。鸡个体之间的差别, 对饲料利用率也有差别。

1.2 饲料因素

不同种类的饲料, 营养物质消化率不一样。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皂角素和血凝素等物质, 这些物质都会影响其消化利用和鸡的一些生理生化过程, 如果加热适当, 其毒素和酶就会受到破坏。菜籽饼、粕中含有硫葡萄糖苷, 经芥子酶水解而产生硫氰酸盐或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 这两种化合物可影响能量代谢和饲料转化率。其他一些饲料原料如谷实、青饲料、草粉、羽毛粉、血粉等也含有一些影响饲料利用率的因素。

1.3 饲料配合的科学性

配制饲料时, 只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能够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并且达到最佳平衡, 才能够使饲料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反之, 必然造成饲料营养物质的浪费。

1.4 饲料的加工和贮藏

同一种饲料因加工方法不同, 其营养价值也不一样。如机榨的饼类比浸提的粕类蛋白质含量低, 高温也可使蛋白质变性, 从而使营养价值降低。饲料贮藏时间越长, 饲料的营养价值越低, 严重的会发霉变质, 甚至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

1.5 饲养环境及应激

鸡群所处的饲养环境, 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的变化, 都可以引起动物应激, 从而降低饲料转化率。

2 提高鸡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2.1 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必须以鸡的饲养标准为依据, 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 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最佳饲料配方, 不仅满足鸡对各种营养物质 (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的需要量, 而且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应达到最佳。

2.2 饲料原料多样化

尽量多用几种饲料原料进行配制,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 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完善, 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2.3 注意饲料原料的品质和适口性

如果饲料品质不良或适口性差, 即使在计算上符合营养需要, 而实际上并不能满足鸡的需要。对于那些有不良特性和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如血粉、皮革粉、羽毛粉、棉粕 (饼) 、菜粕 (饼) 、芝麻饼、草粉、糟渣等要事先进行加工处理并限制其在饲料中的使用量。

2.4 保证饲料原料的卫生

所用原料应质地良好, 发霉变质的原料不应做配合饲料的原料。在饲料原料中, 如米糠、花生饼等因脂肪含量高, 容易发霉, 容易感染黄曲霉菌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损害鸡肝脏, 严重的产生肿瘤或癌症。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选择那些没有受农药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原料。

2.5 饲料原料搭配合理

必须根据各种鸡的消化生理特点, 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进行搭配, 尤其要注意控制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当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增加时, 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将降低。粗纤维含量以不超过5%为宜。

2.6 配制饲料时, 必须考虑鸡采食量与饲料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如果日粮能量浓度偏低, 鸡就会增加采食量, 采食过多, 就会降低消化率。

2.7 正确的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热处理加工如制粒或挤压改进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饲料的利用率, 如果加工过度将降低营养物质的可利用率和饲料的利用率。对大豆等的热处理, 破坏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饲料配合时搅拌不匀, 会降低饲料消化率。

2.8 适宜的饲料的粒度大小

饲料粒度过大, 会降低饲料消化率。饲料粒度过小, 会降低适口性和饲料摄入量, 并增加了胃溃疡的发病率。

2.9 品种选择很关键

首先应选择那些遗传性能好的品种进行饲养。饲料利用率是具有中等遗传力的生产性状, 可通过选择得到改良。

2.1 0 正确饲喂方法

干湿料饲喂和液体饲喂与干喂法相比, 饲料转化率得到了一定改进, 但较高的饲料摄入量能够导致屠体脂肪增加。

2.1 1 保证饮水充足

充足清洁的饮水, 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2.1 2 良好的环境条件

如产蛋鸡的最佳温度是18~20℃, 当温度降低, 采食量增加, 饲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将用于产热, 而不是产蛋。如果温度太高, 采食量减少。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光照等的变化也会影响饲料利用率。

2.1 3 科学的饲养管理

如产蛋鸡的过度拥挤会明显损害生产性能, 其采食量、饲料报酬会降低。在舍饲的条件下, 较小组群的生产性能明显提高。良好的人工管理, 也会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率。

2.1 4 注意防疫

要制定好防疫程序, 并按程序进行管理, 使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若在生产中发现不健康的鸡, 要及时给予治疗或淘汰。

2.1 5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要合理

利用专用收割机,提高饲料消化率 篇6

1 利用现代化专用收割机提高饲料消化率

我们在牛场使用粪便筛测算整体奶牛的饲料消化率。如果奶牛的健康状态比较好,没有疾病淘汰,谷物消化率也比较好,平均泌乳牛的产量应该在33千克左右。如果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未消化的都是玉米籽粒,应该说全部来自于青贮。根据长期的跟踪,我们用整粒玉米的未消化的数量评估青贮在消化方面的损失,我们根据每天奶牛排粪的数量估算出来一个经验数:仅玉米的籽粒情况看减少了2%~3%的消化率。近几年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改进。

以前,我们使用传统的青贮收割机收割处理青贮,效果不太理想。从2010年开始,三元绿荷开始采购现代化收割机械。绿荷每年青贮的消耗量大概在27万吨,今年我们收购青贮的款项大概一个亿。近两年,我们已经采购了9台进口的收割机,将近200万块钱一台,新型收割机能直接将玉米籽实破碎掉,干物质含量提升到24%~25%,过去我们注重青贮的量,后来开始重视青贮的干物质,现在我们开始关注青贮的加工过程和细节,这些都非常重要。而如果将玉米籽粒2%~3%截留到消化道里,转化成奶,不让它排到粪里,那么,一个亿的2%~3%就是两百万到三百万,可见单是消化率方面的提高就是一台收割机的钱。

此外,一台收割机还有产奶量的提高、技术上的改善、饲料成本的节约等方面的回报。

2 玉米籽实是否破碎很关键

从青贮制作现场能看到玉米籽实比较多,是否就意味着青贮是优质的?不一定,从粪便采样可以发现,奶牛的消化情况并不好。玉米籽粒是否破碎是很关键的问题。从消化率来说,新式收割机收割的质量比传统收割机收割的质量好。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青贮收割的质量还是压实的程度都大大的提高,包括奶牛挑食的状态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意味着我们的采食槽里再没有剩的玉米粒残留,也意味着牛粪里不再有玉米粒的残留,至少截留在牛的消化道吸收利用,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3 玉米乳线在三分之二处时收割

美国专家认为,玉米乳线在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比较理想。三元绿荷现在收割玉米的时机是玉米乳线在三分之二处开始收割,和美国专家提到的要求已比较接近,但还存在差距。

4 没有专用的青贮品种成为瓶颈

提高饲料利用率方法 篇7

一、合理利用饲料蛋白的必要性

蛋白质饲料是奶牛生产的宝贵资源, 蛋白质饲料是奶牛养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提供高产优质牛奶的基础。我国的饲料资源紧缺, 近几年饲料价格不断攀升, 尤其是蛋白质饲料, 越来越依赖进口。因此, 在奶牛生产中必须高难度效利用蛋白饲料资源, 以降低生产成本, 节约粮食和饲料资源。

蛋白质饲料高效利用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蛋白质饲料使用不当或蛋能氨比不当, 就会造成地表和水体的污染, 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 由于过量的氮难以吸收而形成氨气排出, 直接对大气形成污染。

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要点

1.

不同蛋白质饲料间的合理搭配由于不同蛋白质饲料间的品质不同, 主要是必须氨基酸含量不同, 在配合奶牛饲料时, 就必须考虑蛋白质饲料的合理搭配, 以保证奶牛饮饲料的合理搭配, 以保证奶牛摄入足量合理的蛋白质养分。在实际的生产中, 当我们应用较多的饲料是玉米和青贮玉米时, 由于饲料中蛋氨酸含量较多, 而赖氨酸含量相对缺乏, 因此, 赖氨酸就成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配合饲粮时就得多考虑赖氨酸的问题, 适当减少来源于玉米的饲料, 增加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饲料源。

2. 合理加工, 提高利用率

日常对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处理的方法有加热、化学试剂或两者联合使用, 以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 保证瘤胃降解蛋白和非降解

蛋白的合理配比, 提高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在加工时防止处理不足而使得可消化瘤胃非降解蛋白的增加量很少, 又要防止处理过度增加了氨基酸的损失。平常用的较多的是瘤胃保护性蛋白质和瘤胃保护性氨基酸, 这些产品都表现出能提供较多的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 供小肠吸收和利用。

3. 能氨平衡, 提高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体内和体外的许多试验表明,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是控制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的主要因素。可利用能量的缺乏, 可导致瘤胃内氨的生长速度超过瘤胃内细菌利用速度的情况, 从而形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 也导致乳蛋率降低, 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

三、实际应用中的判断依据

1. 乳脂率和乳蛋白之比

正常情况下, 奶牛乳中脂肪与蛋白之比有一合理的范围, 荷斯坦奶牛在1.05~1.18之间。如高于1.18就有可能表示能量缺乏, 能氨不平衡。饲料蛋白没有完全利用, 奶牛此时可能患有亚临床或临床性酮病。反之则表示精料饲喂过度, 奶牛可能患有亚临床或临床性酸中毒, 据此调整饲的用量和配比。

2. 血中尿素氨和乳中尿素氨

上一篇:系统设计注意事项下一篇:建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