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

2024-05-09

传奇小说(精选十篇)

传奇小说 篇1

一、聂隐娘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聂隐娘的故事非常符合唐传奇志怪求诡的作风,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在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玩,门外来了个乞讨的尼姑,看见隐娘后很喜欢,要把她带走,聂父不同意,结果当晚孩子就丢了。在夫妻二人相对涕泣了五年后,隐娘居然毫发无损的被送回,一家人悲喜交加,询问隐娘这些年的情况,在父亲的逼问下,隐娘道出原委:当年被尼姑偷走后被带到了一个大石穴里,尼姑给了隐娘一颗丹药,隐娘吃后便觉得身轻如燕,于是拿着尼姑给她的宝剑和另外两个女孩一起学攀岩。等到能刺的那些猿猴虎豹无处躲时,尼姑就带着隐娘进了城,让她用羊角匕首取恶人的首级,之后再毁尸灭迹。虽然是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隐娘也从不失手。唯一一次失手是因为目标人物恰巧在哄孩子,隐娘一时心软便延误了杀人的时间,回去就被尼姑呵斥了一顿。尼姑说隐娘的剑术已成,可以回家了,约定二十年后再相见。

这样的故事任何人听后都会胆战心惊,即使是家人也不例外。在听了女儿的讲述之后,聂锋不再干涉她的行为,对其也不甚怜爱。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个磨镜子的少年,聂隐娘说,这个人可以做我的丈夫,父亲也不敢反对。隐娘便嫁给了那少年,靠父亲的接济过日。待到聂锋去世,魏博节度使听闻了聂隐娘的神奇本事,用金帛来雇佣她,之后又派她去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结果聂隐娘感于刘昌裔的深明大义而临阵倒戈,还用异术为刘昌裔解决了魏博节度使派来的杀手精精儿和空空儿。刘昌裔厚待她,想带她入朝廷觐见,但古之大侠向来不在意功名利禄,聂隐娘于是辞别雇主,归隐江湖。此后只刘昌裔之子刘纵与隐娘有缘见过一面,再无人知其下落。

本篇内容诡怪荒诞,但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大背景下,藩镇节度使专权妄为,藩镇与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关系紧张,相互残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已如过往云烟。各藩镇间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纷纷豢养刺客,收罗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刺杀政敌。这些侠士,或出于个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镇势力的强弱,实际上充当了藩镇争权夺利的工具。在当时,刺客并不仅仅来自传奇小说,而是唐代中后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资治通鉴》记载,唐奸相李林甫,结怨颇多,出门需要步骑百余人在两侧保护,每天都变换床的位置,即便是家人也不知道他具体的位置。《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五》记载: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蓄养刺客奸人数十人,厚资给之”。此二例,实则当时豢养刺客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此外,在中唐以后,想改变自身命运,使自己才能得以发挥的途径不外乎有两种,一为正统的科举考试。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谚语道出了真正进士及第的人少之又少。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依附于藩镇,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藩镇需要人才来帮助自己强大,人才需要得到施展才能的平台,而且在藩镇使府内,宾主关系一般比较融洽,对人才很是尊重,这样一来,人才流入藩镇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旧唐书》有载:“大凡才能之士,名位未达,多在方镇。”[3]不论聂隐娘是效忠于魏博还是陈许,事实上都是依附于某一方阵的,这也是当时大背景的反映,是人才流向的抽象反映。在唐代社会风尚是尤为开放的,对妇女束缚较少,从武则天称帝就可以看出女性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是尤为突出的。再有唐代妇女开放的着装风格也可以看出对女性的开放。在《聂隐娘》中,隐娘自己选择夫婿即是对社会现实的折射。

二、聂隐娘名字的由来

男主人公之一的刘昌裔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是唐代陈许节度使,那么既然刘昌裔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聂隐娘是否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呢?实则不然。虽然史书所记载的多为达官贵族,聂隐娘一介女流之辈未被记载也无可厚非,但在史书上也很难找到与其父魏博大帅聂锋有关的只言片语,甚至结合当前学者们的诸多研究也未发现聂锋有可考证之处,所以由此可知聂锋父女应当都是虚构的。

那么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为何作者要给女主人公起名为聂隐娘呢?其名按常理可推测是因为故事的结局是聂隐娘不知所踪,隐于江湖,故名隐娘。而在诸多姓氏之中,作者有意选取“聂”为姓,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刺客的故事,古往今来并不少见。太史公为刺客立传,绝对是一大创举,宣扬天有不公,替天行道的同时,也为日渐孱弱的汉人们保留了一丝决烈。有了“荆轲、聂政、豫让、专诸”[4]四大刺客,才有了眉间尺为干将、莫邪复仇。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或者从向前辈“致敬”角度来说,聂隐娘应该是聂政的后人。之所以肯定聂隐娘姓“聂”非作者无心之举,还得从聂政姐弟同义的故事说起。春秋末期,濮阳严仲子侍奉韩哀侯为臣,因与韩相侠累之间有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便逃亡游行各国,物色能够替他报复侠累仇恨的人。严仲子听闻聂政仁孝侠义,多次登门拜访,并且礼遇聂政母,后聂政母去世,聂政完成三年守孝无后顾之忧后,只身前往侠累府杀死韩相侠累,后被围攻,为避免牵连家人用剑尖划破面貌,剜出双眼,破腹而死,其姐听闻后亦自尽于聂政尸旁。这对姐弟是多么的忠烈!聂政正是感恩严仲子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而甘愿奉献牺牲。“聂隐娘”应该是作者在向聂姊致敬。

古往今来,刺客似乎一直是男子的专利,到了唐代,女性大展拳脚,终于也得以在高危职业中一显身手了。这当然与李唐身上流淌的鲜卑血统息息相关,北方游牧民族对女权较少约束,以至于出现了史上第一任女皇帝,这点我们在前文已经有所提及。唐人在融合、开放中创造辉煌,影响到文学作品是顺理成章的。于是叙述偷情、野合、妓女的作品层出不穷(莺莺传、冯燕传、北里志),女刺客、女剑客自然也就大行其道。

唐代侠义小说多以报恩或报仇为主题,《聂隐娘》属于为前者,以报恩为主题。正是由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对聂隐娘有着知遇之恩,所以隐娘才转入其麾下为其卖命。聂政与聂隐娘这两个形象内核都有着“义”,传奇作者赋予传奇主人公姓“聂”,用意在于肯定她继承了中国古代著名刺客聂政“义”的传统。聂隐娘命名由来,非空穴来风,由此可知。传奇侠义小说原本即为虚构,作者大胆将男主人公定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一虚一实催生出化学反应,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仿若真有这样一位女侠,只不过最后归隐江湖了。只能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排篇布局让现在的我们仍为其折服。

《聂隐娘》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传奇小说,其艺术魅力倾倒古今,聊完其背后不可不说的事儿后,可以更好地感悟其背后的唐代风韵。作为电影创作蓝本的唐代传奇小说《聂隐娘》一直被奉为中国第一篇真正的武侠小说,不仅在文本创作、艺术造诣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开创意义,更因其主人公——聂隐娘这一鲜明饱满而又充满诡谲气息的人物形象而脍炙人口,成为后世文学、戏剧之蓝本。

摘要:唐传奇小说聂隐娘的故事是裴铏所撰《传奇》小说中的一篇。内容虽异闻怪谈、惊悚奇幻,里面记载的诡异情景却足以令今日的悬疑和恐怖小说黯然失色。唐朝的黑夜文化,在那个诗歌流行的年代可谓不登大雅之堂,然而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们却无疑是极富想象力的文学瑰宝。让我们从作品中品味主人公聂隐娘到底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传奇女子。

关键词:唐传奇,聂隐娘,独立女性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夏哲尧,《聂隐娘》出《传奇》辨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0(02).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三八,《赵憬传》[M].中华书局;1975.

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读书笔记 篇2

通过这篇文章,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岳飞不仅是个爱国英雄,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曾说道:“贤弟,我和你只要擒拿贼首求出恩师,何必考虑那贼兵多寡?”从这一句话可以体会到岳飞是一个为了报答恩师而不畏惧个人危险,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

虽然救出恩师非常困难,但是岳飞、汤怀和牛皋三个人对着上万人的敌人没有畏惧,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师父!这种信念给了他们无比的精神力量,他们誓死都要冒着危险救出自己的恩师。

知恩图报、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曾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这个道理,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岳飞救出了师父,他的可贵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深海中有这样一种鱼,雌鱼产了仔后,就会失明,不能去寻找食物,这样就会被活活饿死,而那些小鱼仔们就会成群结队的游到母亲嘴边,让母亲吃掉自己,恢复视力。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用生命在奉养自己的母亲?可是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它们做到了!动物都能够知道去报答,我们难道不可以吗?

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总是被宠着、爱着,在不高兴的时候还爱向父母发脾气;父母让我们干点儿家务也还总是不干;平时还大手大脚地向父母要钱买许多玩具,……在学校也是我行我素,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还顽皮捣蛋,给老师增加麻烦……其实,我们根本不懂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恩情有多大,对我们的付出是多么的深。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大,老师兢兢业业地把我们培养成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呀!

虽然我们还小,没有经济能力。可我们平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帮父母做些家务,洗洗碗,扫扫地,认认真真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的成绩,也能表达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是他们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对我们的恩情是我们终身难报的,但我们只要尽点心意,多帮助他们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就能做到知恩图报了。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 篇3

李使君

■ 康骈

乾符中,有李使君出牧罢归,居在东洛。深感一贵家旧恩,欲召诸子从容。有敬爱寺僧圣刚者,常所往来,李因以具宴为说。僧曰:“某与为门徒久矣。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曰:“若朱象髓、白猩唇,恐未能致;止于精办小筵,亦未为难。”

于是广求珍异,俾妻孥亲为调鼎,备陈绮席雕盘。选日邀致。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及至冰餐,具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蘖吞针。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

明日复见圣刚,备述诸子情貌。僧曰:“前者所说岂谬哉!”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诸子曰:“燔炙煎和未得法。”僧曰:“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餐,又嫌何事?”乃曰:“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食。”僧拊掌大笑曰:“此则非贫道所知也!”

及巢寇陷洛,财产剽掠俱尽。昆仲数人,乃与圣刚同窜,潜伏山谷,不食者至于三日,贼锋稍远,徒步将往河桥。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僧囊中有钱数百,买于土杯同食;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僧笑而谓之曰:“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皆低头惭,无复词对。

(选自《剧谈录》)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召诸子从容 从:随从

B.穷极水陆滋味 穷:尽,全

C.李莫究其由 究:搞清楚

D.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造:造访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李因以具宴为说/某与为门徒久矣

B.常馔必以炭炊/但以失饪为谢

C.每观其食/李莫究其由

D.以脱粟为餐而卖/僧笑而谓之曰

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述权贵子弟前后对待饭菜截然不同的态度的一句话是()

A.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

B.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

C.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

D.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使君想要对权贵感恩,邀请其子来吃饭,被和尚圣刚好意劝阻,这是故事情节的第一次波折。

B.虽说有和尚的劝阻,李使君还是动员全家人精心准备了美食,可是却遭遇权贵子弟的冷遇,他们几乎没有吃。故事情节再起波澜。

C.圣刚和尚后来还是探究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这几个子弟认为李使君家人烧菜的程序不当,所以不吃。

D.最终,当黄巢起义军攻下洛阳,权贵家失去全部家产后,其子弟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食。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韦陟

■ 段成式

韦斌虽生于贵门,而性颇厚质。然其地望素高,冠冕特盛,虽门风稍奢。而斌立朝侃侃,容止专严,有大臣之体。

每会朝,未尝与同列笑语。旧制,群臣立于殿庭。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于廊下。忽一旦密雪骤降,自三事以下,莫不振其簪裾,或更其立位。独斌意色益恭,俄雪甚至膝。朝既罢,斌于雪中拔身而去。见之者咸叹重焉。

斌兄陟,早以文学识度著名于时。善属文,攻草、隶书。出入清显,践历崇贵。自以门第才华,坐取卿相。而接物简傲,未尝与人款曲。衣服车马,尤尚奢侈。侍儿阉竖,左右常数十人。或隐几搘颐,竟日懒为一言。其于馔羞,尤为精洁,仍以鸟羽择米。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若宴于公卿,虽水陆具陈,曾不下箸。

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覆章。未尝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陟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常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五云体”。尝以五彩纸为缄题。其侈纵自奉,皆此类也。

然家法整肃。其子允,课习经史。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令立于堂下,或弥旬不与语。陟虽家僮数千人,应门宾客,必遣允为之,寒暑未尝辍也。颇为当时称之。然陟竟以简倨特才,常为持权者所忌。

(选自《酉阳杂俎》)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门风稍奢稍:稍微

B.斌立朝侃侃 侃:刚直

C.善属文,攻草、隶书属:撰写

D.必遣允为之遣:遣送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性颇厚质/而书体遒利

B.群臣立于殿庭/若宴于公卿

C.未尝与同列笑语/或弥旬不与语

D.有大臣之体/即遽使人止之

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写韦陟、韦斌兄弟俩“接物简傲”的一句话是( )

A.地望素高,冠冕特盛,虽门风稍奢

B.独斌意色益恭,俄雪甚至膝

C.或隐几搘颐,竟日懒为一言

D.其于馔羞,尤为精洁,仍以鸟羽择米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斌虽然生在显贵的人家,然而他的禀性却很耿直厚道。

B.有一次上朝,刚好遇上下大雪,韦斌一直站在雪中,直到朝会结束后,才从雪中拔脚走回去。

C.韦斌像其哥哥韦陟一样,两人很早就以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与知识见识,而闻名于当世。

D.韦陟竟然因为他高傲恃才,常常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所忌恨,有宰相之才,却无法当上宰相。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三事以下,莫不振其簪裾,或更其立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芸辉堂

■ 苏鹗

元载造芸辉堂于私第。芸辉香草名也,出于阗国,其香洁白如玉。入土不朽烂,舂之为屑,以涂其壁,故号芸辉。而更以沉香为梁栋,金银为户牖。内设悬黎屏风、紫绡帐。其屏风本杨国忠之宝也。其上刻前代美女妓乐之形,外以玳瑁水晶为押,络饰以真珠瑟瑟。精巧之妙,殆非人工所及。紫绡帐得于南海溪洞之帅首,即绞绡类也。轻疏而薄,如无所碍。虽当时凝寒,风不能入;盛夏则清凉自至。其色隐隐,或不知其帐也,谓载卧内有紫气。其余服玩奢僭,率皆拟于帝王家。

芸辉堂前有池,以文石砌其岸。中有苹阳花,亦类于白苹,其花红而且大,如有牡丹。更有碧芙蓉,香洁菡萏,伟于常者。载因暇日,凭栏以观。忽闻歌声清亮,若十四五女子唱焉,其曲则《玉树后庭花》也。载惊异,莫知所在。及审听之,乃芙蓉中也。俯而视之,闻喘息之音。载大恶,遂剖其花,一无所见。因秘不令人说。及载受戮,而逸奴为平庐军卒,人故得其实。

载龙髯拂,紫色如烂椹。可长三尺,削水晶以为柄,刻红玉以为环钮。或风雨晦暝,临流沾湿,则光彩动摇,奋然如怒。置之于堂中夜则蚊蚋不能近拂之为声则鸡犬牛马无不惊逸若垂之于池潭则鳞甲之属悉俯伏而至;引水于空中,即成瀑布长三五尺,而未尝辄断;烧燕肉薰之,则焪焪焉若生云雾。厥后上知其异,载不得已而进内。载自云,得之于洞庭道士张志和。

(选自《杜阳编》)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更以沉香为梁栋 更:更加

B.如无所碍 碍:阻碍

C.及审听之,乃芙蓉中也审:仔细

D.厥后上知其异 厥:那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出于阗国/率皆拟于帝王家

B.金银为户牖/削水晶以为柄

C.载因暇日,凭栏以观/因秘不令人说

D.俯而视之/而逸奴为平庐军卒

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写元载家里奢华建筑或摆设的一句话是()

A.其上刻前代美女妓乐之形,外以玳瑁水晶为押,络饰以真珠瑟瑟。

B.紫绡帐得于南海溪洞之帅首,即绞绡类也。

C.中有苹阳花,亦类于白苹,其花红而且大,如有牡丹。

D.或风雨晦暝,临流沾湿,则光彩动摇,奋然如怒。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载在自己的宅院里建造了一座厅堂,因为刷墙壁用的涂料是来自远方的于阗国的涂料芸辉而得名。

B.住的用具,元载的紫绡帐因冬暖夏凉而令人惊讶,其余的东西如服饰、古玩、用具,也都特别的奢华。

C.一次,元载忽然听到清亮的歌声,像十四五岁的少女唱的,唱的歌曲是《玉树后庭花》,后来发现歌声来自水中荷花。

D.元载有一把龙髯拂尘,颜色绛紫,像熟透了的桑椹。最后被皇帝收缴了。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置之于堂中夜则蚊蚋不能近拂之为声则鸡犬牛马无不惊逸若垂之于池潭则鳞甲之属悉俯伏而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色隐隐,或不知其帐也,谓载卧内有紫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载大恶,遂剖其花,一无所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奇小说 篇4

一、《离魂记》的故事梗概

《离魂记》是陈玄佑所写的一部关于唐代传奇的小说,主要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自由相爱,成年后其父张镒不遵守将倩娘嫁给王宙的承诺,转而另许他人,然后倩娘抑郁成病并夜追王宙出走蜀地,与王宙同居五年之后育有二子,回家探亲时王宙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床,而出奔与自己终日为伴的倩娘原来是倩娘离魂,后来,随着故事的发展,两个倩娘相会,合为一体。《离魂记》通过运用“离魂”这一主题的发展描写,反映了处在封建社会中的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是与封建礼教的抗争,造就了真真意义上的爱情传奇[1]。

从矛盾的对立面来看,《离魂记》的矛盾对立双方是封建家长张镒和张倩娘与王宙这对有情人;在性质方面,《离魂记》中是王宙和倩娘不敢向封建家长宣战,转而只能以“私奔”的方式对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抵抗;从矛盾演变过程来看,《离魂记》中王宙对于倩娘的“亡命奔来”是“欣悦特甚”[2];而从最后的矛盾结局来看,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的,在《离魂记》,倩娘因为思念自己的父母自愿和王宙回到了家中。《离魂记》故事的发展曲折惊险和生动,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细腻,丰富。

二、《离魂记》和《倩女幽魂》之女性角色解读

形象学认为,女性形象首先应该是形塑者眼中的形象,而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本身,也就是说,女性形象是根据形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欲望所创造出来的,是体现着形塑者的本质力量的混合物。作为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形象的引入和塑造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影视作品的演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或表现女性的温柔之美,或体现女性的刚正不阿,或体现新时代女性的反抗观念和反抗意识,影视作品将女性形象搬上了银幕,可凸显作为视觉媒体的魅力。

1、具有主体意识在困境中挣扎的女性形象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生存困境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平等和人格尊严、自由的不断追求,自古以来,大部分男人只是将女性作为发泄的客体,进而忽略了女性独立完整的人格,而作为女性自身,更多的是追求灵与欲结合的爱情,而没有独立自主的自由,这样,女性的命运就始终被社会背景传统观念所扼杀。在《离魂记》中,张倩娘的出场是“清河张镒,因官于衡州……幼女倩娘,端妍绝伦”[3],从这里可以知道,倩娘乃官宦之女,以及到后来的发展,倩娘虽自幼被许配给表兄王宙,但是后来其父张镒将他另许他人,倩娘也没有自己真正的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也没有通过与其父讲理或是争吵去反对父亲的包办婚姻,始终逃脱不了强大的男权以及父权的控制。

2、为至死不渝爱情的反抗意识的觉醒

在古代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爱情一直是作家创作的不竭源泉,但是通过对古代爱情小说的发展研究不难看出,爱情小说逐渐摆脱了对宗教的负载,转而重点写缠绵的爱恋,在唐传奇《离魂记》,展现出了鬼对幸福的追求憧憬以及人对美色的贪恋,进而重点地反映了人鬼情未了的生死恋,《离魂记》中以女子为爱死、为爱生的情感最为深切动人,倩娘与表兄王宙本有婚约,奈何其父背信弃约将倩娘另许他人,为了成就自己和王宙至死不渝的爱情,倩娘不惜背叛传统礼教,抗婚夜奔与王宙出走蜀地。伴随着古代小说的发展,女性逐渐不再满足于依附于男权的现状,而是伺机进行有必要的反抗,而爱情就是这条导火索,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忠诚激起了女性角色的反抗意识。

3、故事氛围的恐怖和女性底气十足的反差

在以往的鬼话故事里,大多数的女鬼都会形象娇美,所以此后在与男子的交往中,一旦男子知道对方是女鬼后。多半会吓得半死,这样的恐怖情节和氛围延续着小说的恐怖色调。在唐传奇中,作者的创作使得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更会怀揣和安慰男人,继而谱就人鬼情为了的序章,在《离魂记》中,张倩娘更是在“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乃倩娘跣足而至”而后通过“是以亡命来奔”等一番真情告白后与王宙“连夜遁去”,在这种环境下,女主人公的勇敢与逃离封建家庭以及四周黑暗环境的恐怖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更是充分地反映女性因为爱情而表现出来的那种底气十足。

4、女鬼与现代浪漫美的完美结合

陈玄佑的《离魂记》在一定程度上向读者和观者表现出了一定的女鬼与现代浪漫爱结合的爱情故事,在《离魂记》中,对于倩娘的夜奔王宙之船再到两者“连夜遁去”,这种灵魂与肉体分离后的私奔更像是一种现代浪漫爱情的桥段,对于作者写作的年代来说,这绝对是一种超前的思想和行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离魂记》中,作者通过对女主角浓墨重彩的描写,使得女性角色在在文学作品中和影视作品中凸显了独特的个性,更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女性的抗争男权、父权以及封建礼教的表现,表现出了一定的进步性,使作品更具观赏力和灵动性。

摘要:在我国古代文轩作品的创作发展中,“离魂”是一个主要的创作写作主体,通过“离魂”这一依托,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对于超越肉体束缚的渴望,比如唐代的离魂主体传奇小说《离魂记》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借“离魂”塑造了积极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离魂记》入手,对这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进行解读。

关键词:《离魂记》,女性,爱情

参考文献

[1]袁昌洲.近年中国女性电影发展、问题与建议[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

[2]高燕.戛纳电影节中国获奖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小说设计规范,小说写作技巧 篇5

文档作者:张狼才靖

文档版本:v1.0

修改日期:2014.08.01

历史版本记录:

1.前言

随着网络小说发展越来越成熟,章节字数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为了小说的质量与可读性,有必要对小说写作进行一个规范设计,作者筹划新小说、更新章节之前和之后有必要仔细阅读此规范,尽量让作品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吸引更多的读者。

2.大纲

2.1.背景环境

确定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大环境背景,保证在一个延续的时代、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如《伐清》的背景环境是明末各将领抗清,抗清完成后步入和平与发展,这就是大环境。

2.2.情节脉络

对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情节进行概述。一般的小说内容简介既是该小说如果环境变化跃迁,请拆分为两部小说,中间有串起来的联系即可。的情节脉络。

2.3.中心思想

确定小说中伴随主角而且贯穿全文的一个卖点,该卖点可以牢牢抓住读者,让读者对小说产生连续的依赖性。这种卖点可以是穿越到古代的主角拥有现代知识与技能这一让读者产生反差愉悦感的“金手指”,可以是新颖独特的世界背景构造,可以是始终伴随主角的能让读者感到兴奋与代入感的机遇与幸运,也可是贯穿全文的搞笑诙谐。当然中心思想有时可以有两三个同时存在。

2.4.参考资料

有关环境背景(大至国家小至村庄的建筑、文化、科技、军事、教育和地理)的史料(或设定),各主角和配角的人物生平、性格、特点与成就。

3.故事段 各个大故事与小故事发展发展经过的历史(或设定)。

小说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故事段,一个故事段一般为几章或十几章,不能太长。

3.1.发展四要素

每个故事段应该有故事发展的基本元素,前期的平淡,中期的发展,中后期的困难,后期的高*潮,最后同样归于平淡。可以描述为渴望-阻碍-过程-结束。前期的平淡要在蛋蛋的描述中夹带浓浓的感情,环境描写满而不细,让人充满幻想。

中期的发展情节要非常生动,有代入感。

3.2.事件与人物关联

故事的发展中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之间之间应有强烈的关联,但又不能像白开水一样的描述,这时可以靠写一件物品或一件道具,这件物品与多个人都有关联。

3.3.人物

每个故事中都应该塑造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性格要有奇特的地方。

3.4.事件的偶然性

故事中的时间不能描写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应该有偶然性,但应该是“偶然仔细想想是必然,必然中有各种偶然”。

类似的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细节写人物大品格。

3.5.故事的转折

转折要有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4.章节

如果说小说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它更贴近音乐和电影,它十分注重节奏感,非常排斥平白直叙(想一想一只发春的猫一直无休止的叫唤),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小说有的章节缓和、温顺,有的章节必须激情、高昂,这就是小说故事的结构。

4.1.节奏设计

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

在章节之间要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如果章节是平稳剧情则搭配慢节奏,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4.2.巧设伏笔

巧设伏笔,既是为了创作惊喜,也是为了人物与事件发展转折的平稳过渡,可以在平稳的情节中突出重点。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但设置伏笔要注意的有:

1、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这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

3、配合故事节奏,如果我们善用伏笔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伏笔最后都要有相应,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

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4.3.吊读者胃口

记住你是导演,不是主角的附身,叙事不要直肠子一路通到底,要让重要的情节能够激发爆发出来,要采用插叙、倒叙。

你是作者,要和读者斗智斗勇,你安排的剧情一定不能一开始就被读者知道结局。故事的很多信息要让读者着急想知道又不能知道,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4.4.描写角度

不要以第一人称角度或第三人称角度协议,而应该以导演的角度。什么事导演的角度呢?你可以假象一下你就是你所创造世界的上帝,你在空中看着主角和配角发展剧情,以这个角度来写作,有时候为了真实性你也会附身到各个角色上以他们内心的角度写作,或者以他们眼睛的角度来描写他们所看见的人。

记住,千万不要站在主角的角度写,主角只是你表达的工具,而你就是上帝。第一角度:深入人物内心,心理活动描写。第二角度:深入人物眼睛,描写人物对眼前事物的主管印象。第三角度:站在无所不知的造物主角度,描写环境、人物外貌。有关的人物描写还有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动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有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也就是说至少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描写环境。

4.5.人物刻画

刻画人物的要素有: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思想,y、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而且人物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配角的使用也很重要,因为衬托才能突出主角。配角的类型:a、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b、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c、负面——陷害型。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

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故事的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力量应该不一样,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4.6.特殊章节

4.6.1.开始章节

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4.6.2.结束章节

小说收尾要要让人看完回味无穷,不要直接写满,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且结束章节要经得起读者的思考。

4.6.3.过渡章节

衔接自然,使用衔接收发

5.后记

“小说的小说” 篇6

关键词:虚构 寒冬夜行人 叙事时空 叙事视角 叙事人称 人文内涵

马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他独创了以形式为内容的“叙述圈套”,将后现代主义融入文本。其作品《虚构》叙述了作者进入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相处七个日夜的经历。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二战后著名的作家,他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派综合融入文本。其作品《寒冬夜行人》叙述了男女读者在寻找正确刊本的过程中产生爱情和十个不完整的故事片段。

《虚构》和《寒冬夜行人》都运用了元叙事的手法构建了亦真亦幻的小说世界,其文本叙述的都是正在进行叙述的本身,并且对叙述本身的叙述文本也构成了小说文本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整部小说就成为了“元小说”,并且形成了“叙事圈套”、“套盒”结构。下面笔者将从不同角度具体阐述两个文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一、 叙事结构的对比

(一) 元叙事的手法运用

元叙事就是叙述小说本身,如叙述小说的创作过程、创作手法等,是元小说特有的叙述手法。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运用了这一手法进行文本的构建。

马原在小说中首先点出“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声明他是在虚构一部作品,他即将建构一个小说世界,“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通过插入自我主观的语言叙述对小说的文本进程进行截断,对小说文本的故事性和故事的真实性进行消解,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从故事当中抽离,而关注到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手法,通过混淆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来构建亦真亦幻的小说文本。这都体现了马原叙事结构的形式性、虚构性、自由性和非逻辑性。

卡尔维诺的在小说中一开始即说“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寒冬夜行人》了”,作者以站在高处的指挥者身份宣布小说的开始,指挥着读者的阅读进程,明显地表现出作品的虚构性。另外,小说每一章节的文本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共同组成的,前一部分写“男读者”与“女读者”因书结缘,在寻找正确刊本的过程中最终收获爱情;后一部分则断裂、没有下文的故事片段。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全书的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形成连锁式的框架结构、“套盒结构”,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表现了一定的锁链结构的特点,每章节的前一部分文本是两条线索的结合点、相交点,而后一部分文本是两条线索相离的排斥点,从而形成平行又相交的锁链结构。

(二)时空的交错转换

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对时空进行了特殊处理。

马原的叙事是非线性、非逻辑的。马原的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传统小说着重运用生动的描写去刻画事物的特性,运用的是文本内容的叙述、描写力量,但是马原却通过叙事形式、结构去表现事物的特性。马原运用各种叙述手法对时空进行扭曲,造成时空错乱的表象,进而表现玛曲村闭塞落后和死气沉沉的特性,这种时空的混乱给人一种窒息感、不可逃离感。如倒叙、预叙、省略、停顿等手法在文中交替出现。马原还运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引导读者与“我”一起计算所在时空的时间,在计算中将时间塑造成时间块、时间线、时间流等不规则的时间形态,使时间具有了形象具体的形状感,使时间成为一个可知又不可知的事物。

卡尔维诺的小说融合了传统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特色,文本的叙事是双线性的(复调性)、有逻辑的。小说每个章节第二部分的故事片段都以悬念结束,让读者欲罢不能,努力寻求最终的答案。但是作者的观点是小说不一定必须有开头有结尾,是一个完整的文本,反而应当在故事片段的瞬间定格,在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地方戛然而止,给读者留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这也是一种留白的艺术。这一观点也就是卡尔维诺在《你和零》中提到的“时间零”概念。卡尔维诺对时间的特殊处理使文本更具有创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叙事视角变换与叙事人称转换的对比

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在文本的创作中都时常将叙事人称的转换与作者、叙述者、小说人物与读者四种叙事视角的变换相结合。两个文本中作者与叙述者发生联系,叙述者与小说人物发生联系,作者、叙述者又都与读者发生联系,同时读者与小说人物也发生联系,在这些联系中进行叙事人称的转换。

在马原的小说中,马原是《虚构》小说的作者,并且在小说中充当着“半叙述者”、“假面叙述者”的角色。小说中的叙述者是作者虚构的“自我”,真实的“我”构建了虚构的“我”,并让虚构的“我”在虚构的小说世界中运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真实与虚构融合的亦真亦假的故事,通过虚构的“我”的第一人称个人化的视角来叙述真实的“我”的想象中的“真实的、传奇的经历”。其次,小说中的叙述者“我”叙述了一个被“我”叙述的世界,在被“我”叙述的世界中“我”又叙述了被“我”叙述的麻风病人,并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描写他们的生活。虚构的“我”作为叙述者与麻风病人共同经历了七个日夜,并与“会说汉话的”女人结合,产生亲密的联系,从而将小说叙述者和小说人物联系起来。

再次,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叙述者在小说的叙述中都时常从文本中跳出来直接点明虚构性,引起“你”的注意,即读者的注意,如“你看我有多大年龄。说你第一眼时的直观判断。不要怜悯我”,从而将第二人称的叙事视角代入文本,使之从小说世界中的旁观者、被动者变成当事者、主动者。同时,在“我”与女主人公谈论哑巴及爬山的经历时插入“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我格外注意人物说话的情形……”,这种跳出文本的元叙事手法带动了读者与作者、叙述者共同参与小说文本的故事进程,使读者与作者、叙述者成为这一小说场景的共同见证者。另外,读者通过作者的写作和叙述者的叙述了解到玛曲村的麻风病人,读者与小说人物建立的是一种间接联系,读者在这一联系中深切体会到小说世界中环境荒诞的氛围和人物绝望的气息,这一精神体验唤醒了读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进而与小说人物产生共鸣。

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中,首先卡尔维诺是《寒冬夜行人》的作者,作者虚构了一个第一人称的“我”作为叙述者,但与马原小说不同的是,马原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故事的当事人、经历者,而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叙述者“我”只是以第一人称的个人视角,以故事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纯客观的叙述,不参与小说的故事进程,仅是在某些时候提到“你”(读者)的行为,以此催促着“你”(读者)进行思考。第二人称的叙事人称“你”是介于第一人称的内知视角和第三人称的旁知视角之间的,是作者在创作时为小说叙述者虚拟的读者、听众,似乎强制性地把“你”(读者)拉进了故事中,但是叙事的主动权仍掌握在叙述者手中,“你”处于被动的积极参与的状态。同时,“你”在“被迫”参与小说文本的进程中时,不知不觉地成为小说人物,即小说主人公,并帮助作者被动的积极完成小说文本的创作。因此,整个文本是一种开放的、“对话”的聊天状态,可以说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是卡尔维诺的“叙述圈套”,在这种圈套状态下作者创造的叙述者与身为小说人物的读者之间产生了复杂紧密的联系。

三、作品中人文内涵的对比

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但是却有着不同的人文关怀内涵。

马原的小说将叙述环境定位在玛曲村,将小说人物瞄准到麻风病人这一群体。与世隔绝的玛曲村麻风病人处于被主流社会抛弃的地位,但是令人恐慌并远离的传染病在叙述者“我”的眼中并没有那么恐怖,“我”与女主人公的结合表现了“我”对于弱者的人文关怀,“我”与麻风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解构了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其次,小说还间接地表明了主流意识形态其实是自居正常人的自我保护机制,是自居正常人对其意识中的非正常人的物质和精神排斥,这种正常与非正常的二元对立的刻画是对主流的揭露与批判,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另外,小说中对于虚无荒诞、孤独寂寞、悲观绝望的意识,“不正常的人”的存在事实的表现,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瓦解后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对个体自由平等发展权利的呼唤。马原类似迷宫的“虚构叙事圈套”给人一种苍茫无措感,表现了现代人精神虚无的困境和人生迷惘的状态。

卡尔维诺的小说将叙述集中在男女读者对正确刊本的寻找中,这一寻找与渔王与圣杯寻找的神话传说不谋而合。骑士在渔王的指导下找到圣杯后,大地复苏,世界又重新出现生机;男读者历经曲折,在寻找制造错误刊本的始作俑者无果后返回家乡,最终和女读者结婚,取得圆满的结局。两个故事都以寻找为主题,最终都以寻得为结果,这其中蕴含着“祝愿圆满”的人文关怀。男女读者的结合也是生机的象征,是孕育后代的准备,这种不断延续、得以持续发展的圆满故事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的美好祝愿,对社会光明未来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C].译林出版社,2001.

[2] 罗锡英.《寒冬夜行人》的元小说叙述[J].语文学刊,2005.

[3] 马原.死亡的诗意[M].花城出版,2013.

[4] 肖比.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2013.

论欧·亨利西部小说的传奇性 篇7

西部人的纯朴、善良、对友情的忠诚,对爱的执著和勇气,强盗的侠义与孝心,警察的感性都闪烁出理想人性的光芒,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人生的种种丑恶似乎格格不入,这一系列主题包含传奇小说的审美特性,展现了作家的理想情怀。

西部人的纯朴在《傲慢的中心》显现得淋漓尽致。卖地发财的牧民米尔斯来到城里找乐子。皮条客波尔克与他签下协议,给他当向导,确保他玩得痛快,以便获取千元佣金。波尔克以为能轻而易举让从未见过世面的米尔斯心满意足,然而,他的算盘一再落空。豪华餐馆的山珍海味、剧院的演出、汽车兜风、湖上泛舟、名流聚会丝毫不能让米尔斯打起丁点精神,城里唯一吸引他的地方是马鞍店和供应草原风味的煮毛豆的餐馆。欧·亨利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故事讲述者听来的故事,增添了故事的民间色彩。米尔斯执著于草原生活的习性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的固执表面上显现了无知者的傲慢,本质上体现了草原牧民的质朴与单纯。民间叙事的立场让读者既感到新鲜,又对大都市的文明萌生怀疑,对草原牧民的质朴渐生认同之感。《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则凸显了西部人的纯朴与善良。牧场主雷德勒在车站遇见咳得厉害的陌生人,便上前关心问候他。当得知对方患上肺病、又因赌赛输得精光时,雷德勒不由分说把对方带回牧场疗养。他的这种无私举动一直遭到对方的怀疑,以为他有所企图。故事中,城里人的精明遭遇草原人的纯朴,城里人最初怀疑牧场主、嘲弄草原生活,最终被感化、成为迷恋草原生活的一名牛仔,这一过程体现了草原人生活准则的胜利。

对友情的展现极富传奇色彩,主要体现在故事的非常态性和理想化。通常来说,友情在遭遇爱情的挑战时往往会一败涂地,《刎颈之交》中关于友情与爱情的较量却并非如此。好朋友希克斯与佩斯利同时爱上一寡妇,为了友情,两人约定公平竞争,无论谁向寡妇示爱,对方必须在场。该故事对友情的传奇性展现于希克斯对朋友的绝对忠诚与襟怀坦荡。寡妇趁佩斯利迟到的时刻主动投怀送抱时,希克斯却躲闪一边。婚礼时,希克斯非要等到好朋友到来并站在新娘的另一边时才开始。甚至,新婚之夜,希克斯还要等待好朋友的到来,结果被新娘用扫帚揍掉了一只耳朵。希克斯对友情的执著近乎荒谬,实在是生活中的奇事。欧亨利以猎人讲述打猎见闻的叙事模式呈现故事,显示了故事的偶然性与传奇性。《活期贷款》中的银行经理朗利按规定将巨款贷给好友默温做生意,被银行稽查发现,不及时还款将面临法律制裁。为了不连累朋友,默温铤而走险,意欲抢劫过路机车。这类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事成为欧·亨利西部小说中友情书写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中的人物通常性格单一,按照简单的生活准则行事,体现了传奇小说中“奇人”的审美特征。

强盗与警察的故事则显示了强烈的民间叙事立场,一是不渲染强盗的“恶”,于不经意间展现其人性之“善”的一面;其次,展现警察的“感性”立场,对“情”与“法”的冲突进行理想化处理。

《槲树王子》中欧·亨利对强盗的恶劣品行作客观描述,不刻意渲染,出人意料地展示其人性的一面。小姑娘莱娜被父亲送去做苦力,唯一的力量源自格林童话,心存信念,以为危急时刻王子自会来解救。童话书被老板娘夺走后,莱娜孤苦无助,写信向母亲求救,声称若无人来救则投河自尽。邮车途中被劫,善良的邮差央求强盗们返还莱娜的信。强盗头目比尔看到信的内容后,顿生恻隐之心,率领强盗突袭旅馆,将莱娜安然无恙地送至邮车,让邮差将其带回父母身旁。在这个故事中,强盗头目被小姑娘认定为童话中的王子,“高大,强壮,善良”,其人性中的“善”得以展现。《卡利奥配的改造》中小镇的恶人卡利奥配虽恶却不失孝心,在慈母面前还保留羞耻之心,愿意为了母亲而重新做人。警长知晓他维护母亲颜面的意图后,对他善意的谎言进行配合。这类情节具有典型的民间性,代表了民间价值对善恶的感性理解。恶人亦有其善之处,代表“理性”的警察同样可以做出感性的选择,以“情”而非“法”来应对罪犯。如此情节处理体现了作者叙事的民间立场,道德观与价值观的理想主义倾向。

《西部的心》大部分小说以巧合开启故事、推动情节,展示偶然性的生活境遇,创造令人称奇的艺术审美感。《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中,医生检查麦圭尔的身体时,后者恰巧出去取水喝,医生便误将另一壮实小伙当病者,得出拳击手身体健康的结论。这一巧合事件致使牧场主认为拳击手欺骗他,将他送往营地劳动以作惩罚。巧合事件使情节发展方向突变,拳击手不能再呆在屋子里与大自然隔离,而是被迫住营地,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肺病奇迹般地好转。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凸显了主题:大自然给人新生与力量,善良的生活法则终会见成效,这种馈赠总在不经意之间降临。《人各有志》中的流浪汉偶然钻进一马车避寒,被马车带往草原,这一偶然事件使流浪汉回到生他的牧场。牧场主的儿子兰森为了家规忍痛跟心爱的姑娘告别,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养子身份,进而揭开流浪汉的真正身份,使自己重获爱情自由,流浪汉与亲人相认。这一偶然事件和巧合开启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改变情节发展的方向,改写人物的命运,凸显主人公的纯真品格,为故事平添了传奇性的色彩。《下午的奇迹》中的边警巴克利徒手与欲侵犯巨蟒表演女郎的亡命徒搏斗,成功“英雄救美”,摆脱了多年来的生理恐惧反应。这一意想不到的收获源自一系列偶然事件。女郎的列车误点,车厢在边镇搁浅,女郎找寻巨蟒至林间,这一系列偶然事件发生的时间与亡命徒潜入边镇、巴克利追踪亡命徒的时间碰巧对上,因而促成了三人偶遇的情景,这一系列偶然事件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情节发展,使人物的命运突变自然合理,水到渠成。一系列偶然事件构成的巧合,创造了英雄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奇迹。

欧·亨利对西部生活的传奇性展现,不仅仅体现于对西部人的传奇品性的记叙中,也见于对西部风光和西部生活方式的理化化的叙事中。欧·亨利不对西部风光作全景式描述,而是在情节发展中,不经意间展现零星风景、生活方式与情趣。他不特意描述草原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与大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仅仅突出牛仔们的率真与友善,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他笔下的西部呈现亲切、温和、浪漫的情调。

《鸡心与十字架》中欧·亨利没有浓墨重彩地描述西部风光,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牧场清新动人的景致。“模仿鸟在每根枝桠上惬意地鸣啭;遍地的花卉染香了空气;一群影影绰绰的小兔子在附近的空地上蹦跳着。”草原上朦胧的月色、生机盎然的自然勾起主人公圣达对爱人的思念,她情不自禁地原谅了爱人离家出走的行为,毅然主动向爱人传送爱的信息,获得了爱人的回归。《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主人公的马车“轻捷地穿过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大草原,小马轻快地、间或任性地飞跑一阵子。他们呼吸的空气中有一股草原花朵的芳香,像美酒和矿泉水那般沁人心脾。道路消失了,四轮马车在一片航海图上没有标出的青草的海洋中游弋”。起初,在拳击手的眼中,草原不过是一片荒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拒绝接触新鲜空气。后来,他被迫接受牧场牛仔生活,亲近土地,找到了健康和力量。在欧·亨利的西部小说中,草原作为一种背景融入情节中,淡淡地散发着芬芳。连绵起伏的茵茵牧豆草、郁郁葱葱的灌木丛、闪亮蜿蜒的小溪、金雀花浓郁的芳香、鸟雀的歌声婉啭、朦胧的月色等编织成草原的图景。在欧亨利的笔下,辽阔的草原具有神奇的魔力,既亲切又神秘。代表大自然的草原,可以让人沉醉其中,与其融合一体,唤醒对爱的渴望,对生的原始欲望,让人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牛仔们粗旷、率性的生活方式也是作者展现西部风光的一部分。牧场生活极其简朴、艰辛,但却不无乐趣。牛仔们日常的食物不外乎咖啡、烤牛肉、煮豆子、水果罐头等,但是他们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他们不像城市人那样斯文、讲究、做作,他们大块吃肉,开怀畅饮。他们的娱乐仅限于草原上的策马奔腾、互相追逐、打斗戏耍。马背上的情谊让他们彼此默契、不讲客套、却自有一番动人的豪气。《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中的拳击手跟从牛仔们扎营草地牧牛。他重病时牛仔们喂他吃剁碎的生牛肉和威士忌,两个月的草原生活使他的身体转危为安,将他磨炼成草原上最强悍的牛仔。《人各有志》中牧场的人用近似粗暴的方式将一流浪汉改造成合格的牛仔。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牛仔们粗犷的生活方式和性格。他们说粗话、喝烈酒、打斗,但是作者对这一切流露的是欣赏,而非贬低之情。

较之东部小说的现实批判性,欧·亨利对西部生活的展现相对单纯,包含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欧·亨利对于西部生活的传奇性展现,浸润着现实主义的关怀。其至情至真的故事中始终蕴含着作家强烈的主体性、鲜明的寓意性;是对丑陋如《供应家俱的房间》中的人生现实的映射;包含着作家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纯朴、善良、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生活法则的推崇。

摘要:欧·亨利的小说集《西部的心》以动人的情节为中心讲述西部人的生活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其传奇性主要体现于对西部民间人物的传奇品格、奇闻趣事等主题的展现,充满巧合的故事情节,对西部生活方式的诗意化描述。

关键词:欧·亨利,西部的心,传奇

参考文献

[1]欧·亨利著.欧·亨利小说全集(第一卷)[M].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推理小说大师卡尔小说集被引进 篇8

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大师约翰·狄克森·卡尔的传世佳作日前首次被引入国内。吉林出版集团取得了卡尔作品中九种菲尔博士探案系列的版权,卡尔的推理小说引进国内结集出版,为广大推理小说爱好者提供了品味黄金时期推理小说魅力、挑战密室之王华丽谜局的绝好机会。约翰·狄克森·卡尔的小说属于推理小说中的本格派,这一流派的推理小说以案件构建成谜局,阅读的过程也便是依据作者提供的线索解谜的过程。卡尔毕生主要创作密室小说,有“密室之王”的美誉。卡尔的作品集欧美浪漫主义之大成,情节布局复杂,谋杀手法奇特,又充满喜剧气氛。除了专注于“发展”各种密室之外,卡尔也往往会在小说中,融入巫术、鬼魅或传说等带有超自然色彩的内容,更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卡尔笔下有多个系列,包括菲尔博士系列、梅瑞威尔爵士系列、亨利班克林系列等等。此次吉林出版集团引进的菲尔博士系列是卡尔的代表作,包括《女巫角》、《宝剑八》、《歪曲的枢纽》、《连续自杀事件》、《耳语之人》、《绿胶囊之谜》、《逆转死局》、《沉睡的人面狮身》、《阿拉伯之夜谋杀案》9部作品。侦探小说家克里斯宾总结卡尔的成就说道:“论手法之精妙和气氛营造的技巧,他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几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之列。”据悉,吉林出版集团将会以此为契机陆续推出其他著名推理小说大师的经典作品,打造国内推理小说出版领域的第一品牌。

欧洲小说之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篇9

关键词:欧洲,存在,小说的精神

当代法国哲学家奇奥朗将欧洲社会称之为“小说社会”, 而把欧洲人叫做“小说之子”。[1] (P8) 作为一个自觉的将自己的小说纳入欧洲小说的捷克作家, 昆德拉虽然没有真正的建构过一套完整的小说理论, 但他的思考是作为一个实践者而进行的。陈述的是作为一个小说家对小说的理解, 以及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出于一种对小说理论的执着探讨, 昆德拉在1986年结集出版了写作、发表或宣讲于1979至1985年间的七篇文章, 定名为《小说的艺术》。1993年出版了另外9篇文章, 定名为《被背叛的遗嘱》。2005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论文集《帘幕》。虽然作为一个小说家他的理论不够完善, 甚至有的地方有些偏激甚至欧洲中心主义, 但他对于小说的一些想法, 对一些作家和作品的分析还是相当令人耳目一新的。

欧洲背景下的小说史

昆德拉一直都努力否认他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 但从某种程度讲, 正是他作品中的政治历史因素使得他的作品在东西方都获得了如此大的反响。其作品中的政治历史因素自然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热点。在一次接受克里斯蒂安·萨尔蒙的采访时, 昆德拉被问道:要理解您的小说, 了解捷克的历史重要吗?昆德拉给予的回答是:不, 所有必须了解的, 小说本身已经说了。他认为读他的小说只要有欧洲历史就可以了。[2] (P50) 在他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小说是全欧洲的产物;它的那些发现, 尽管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完成的, 却属于整个欧洲。发现的延续 (而非所有写作的积累) 构成了欧洲的小说史。只有在这样一个超国家的背景下, 一部作品的价值 (也就是说它的发现的意义) 才可能被完全看清楚, 被完全理解。”[2] (P7)

“在小说的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的民族像接力赛跑那样轮流做出创举:先是伟大先驱意大利的薄伽丘;然后是法国的拉伯雷;然后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流浪汉小说;十八世纪有伟大的英国小说, 到世纪末, 歌德带来德意志的贡献;十九世纪整个地属于法国, 到最后三十年, 有俄罗斯小说的进入, 随之, 出现斯堪的纳维亚小说。然后, 在二十世纪里, 有中欧的贡献:卡夫卡、穆齐尔、布洛赫、贡布罗维奇……”“小说史在它的发展之线上一个接一个地唤醒着欧洲的不同地区, 认可它们各具的特异性, 同时把它们纳入一个共同的欧洲意识之中。”[1] (P30)

在昆德拉的眼里, 欧洲历史都只是共同的、惟一的历史。我们属于这一历史。一部小说的发展和意义都可以在这个惟一的背景中得到揭示。作为一个小说家, 最可怕的就是坠落在这个历史之外。一个身处欧洲小说史进程中的小说家是一个既与前人又与后继者对话的小说家。凡是伟大的小说都只能诞生于这个历史同时参与和完善这个历史。

昆德拉笔下的这惟一的可以作为所有小说背景的历史并不是古老的两希文化的遗产而是源自于塞万提斯。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已被科学遗忘了的“存在”的探询, 都是去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但凡不在这个“发现”之列的小说都被昆德拉排除在小说的历史之外。昆德拉也显示出他偏激的一面, 表现出他欧洲中心主义的端倪:“欧洲小说跟欧洲音乐一样, 在任何别的文明中都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2] (P183) 今天绝大多数的小说创作都被昆德拉排斥在小说创作之外, 比如忏悔小说、自传小说、报道小说, 等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 也被认为是什么也没有发现而被昆德拉视作小说历史终结之后的小说。[3] (P210)

作为一个欧洲小说之子, 对于欧洲小说的未来昆德拉一直忧心忡忡。许多后现代主义作家都宣称小说会在进步的道路上走向终结并最终让位给一种全新的艺术。对于小说的终结昆德拉认为假如小说真的消失了, “不是因为它已经精疲力竭, 而是因为它处于一个不再属于它的世界之中”, [2] (P23) 是因为小说持续探讨的“存在”最终如胡塞尔所说不可避免地坠入遗忘。从这个意义上讲, 作为对“存在”的探讨, “小说保护我们不至于‘坠入对存在的遗忘’”, 因此, 今天, 小说的存在反而比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对于欧洲而言, 未来是永远不会终结的。”[2] (P10) 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被机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影响并简化的旋涡中, 如果小说家还要继续去发现尚未发现的, 他只能逆着大众媒体一体化的时代精神而上。

小说的精神

欧洲小说如果不想走入终结, 只有逆着大众媒体简化、一体化的时代精神而上。因为小说的精神是和以大众媒体一体化为标志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那么对于昆德拉到底什么才是小说的精神?

“为每件事物赋予意义的上帝, 渐渐离开了他的位置。在最高审判官缺席的情况下, 世界突然显得具有某种可怕的暧昧性。”“就这样, 现代世界诞生了, 作为它的映象和表现模式的小说, 也随之诞生。”[2] (P7) 小说作为建立于人类事件暧昧性之上的世界的表现模式, 小说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精神, 这和简单、同一、一体化的时代精神是不相符的。其次“存在”作为欧洲小说持续探讨的唯一共同主题, 小说的精神又表现为一种“探询”和“发现”的精神。

昆德拉说“小说有一种不确定性的智慧”。但这一智慧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小说?昆德拉运用了一句犹太的谚语: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受到这一格言的启发, 昆德拉设想“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上帝的笑声就这样孕育出了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的思想。”就此昆德拉给小说下了个定义:小说是上帝笑声的回响。人类在思考, 但是抓不住真理, 小说家在听到上帝的笑声后获得写作的灵感。现实社会中, 总有人不可遏制地对一些人一些事进行道德判断, 认为要么卡列宁是对的要么安娜是对的, 他们坚信真理是清晰的, 从未听到过上帝的笑声。而“艺术作为上帝笑声的回声, 创造的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在里面, 没有一个人拥有真理, 所有人都有权被理解。”[3] (P206) 小说是一个游戏与假设的领地, 不需要确定的道德审判。而“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 而是它的道德”, 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 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说之外的疆域。在那里, 只要你们愿意, 你们尽可以痛痛快快地指责巴奴日的怯懦, 指责爱玛·包法利, 指责拉斯蒂涅克, 那是你们的事;小说家对此无能为力。”[3] (P97) 小说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小说的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2] (P23) 不用非得确认卡列宁是正确的或安娜是正确的。

“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 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2] (P6) 任何时代的小说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探询。而当人陷入尘世的陷阱中时, 这种探询就变成了对人的可能性的探询。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对真人的模仿, 而是一个个想象出来的人, 一个个实验性的自我。小说家应该通过这一个个想象出来的实验性自我探讨“存在”的本质。

害怕坠落在欧洲小说史之外的昆德拉自觉地加入这一探询的行列:“思考式的探询是我所有小说构建其上的基础。”[2] (P40) 特定的历史和虚构的人物成了昆德拉的实验室, 昆德拉在其中探询他的基本问题———存在。对这同一主题的反复提问而产生的“变奏”也是昆德拉作品的一个明显特色。在《生活在别处》中, 昆德拉在询问:“什么是抒情态度?作为抒情时代的青年时代是怎么回事?抒情/革命/青年这三者联姻的意义是什么?做一个诗人是什么意思?”[2] (P41) 《告别圆舞曲》中, 昆德拉在询问:“人是否有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权利, 是否应当将‘地球从人类的爪子下解放出来’?”[2] (P119) 到后期的作品中, 昆德拉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发出疑问。《不朽》中昆德拉在询问:作为自我的个人价值有没有存在的意义?《身份》中, 昆德拉在询问:我们所爱的, 到底是谁?沉浮于爱情中的我们, 到底是谁?

小说的艺术

既然同样是对“存在”的探讨, 小说拿什么区别于哲学, 区别于其他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不同。小说并非诞生于理论精神, 而是诞生于幽默精神”。[2] (P201) “小说家的哲学思考中, 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质疑, 是询问, 是寻找, 而在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中, 思想往往定格为既定的概念, 它们不容质疑”。 (4) (P8) “幽默是一道神圣的光, 它在它的道德含糊之中揭示了世界。”[1] (P33) 在幽默的道德含糊之中, 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这符合小说不确定性的精神。将问题最严重的一面跟形式最轻薄的一面结合一直是昆德拉的追求。讽刺与调侃的轻薄形式并不会影响到小说严肃的主题。“最初, 伟大的欧洲小说都有一种娱乐性……而且娱乐根本不排除严肃。”[2] (P118)

小说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个人, 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东西。这也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与传记的区别。昆德拉认为所谓“真人真事”的小说都是假小说。读这样的小说, 读者“在小说中寻找的不是生存的未知面貌, 而是作者的生存的未知面貌, 小说艺术的一切意义就将这样被取消”。[1] (P278) 就此昆德拉提出了小说艺术的一个方面:小说要采用梦与现实相交织的手法。小说是一个想象力在其中可以像在梦中一样迸发的场所, 小说需要摆脱真实性的枷锁。小说的形式应该是自由的。

关于小说的结构艺术, 作为曾经是一个音乐家的昆德拉在与克里斯蒂安·萨尔蒙的谈话中做了细致探讨。昆德拉提到了小说的新艺术“小说对位法”。“构思一部小说, 是要将不同的情感空间并置在一起, 而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小说家最高妙的艺术”。[2] (P112) 小说对位法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 各条“线索”的平等性, 二, 整体的不可分性。就像伟大的复调音乐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声部的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占主导地位, 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只起简单的陪衬作用”。[2] (P94) 昆德拉也一直为自己创作实践中采用这种小说对位法而自豪。看似没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其实是缺一不可的, 共同服务于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作者本人也会时不时地直接介入进去。将自己放在小说中人物的位置去想, 而且想的比小说中的人物更深刻更全面。以章节的切换、插曲以及作者的直接加入来达到一种蒙太奇的效果, 形成简洁精练、强劲有力的风格。

昆德拉说:我并不擅长理论。我所陈述的是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在他看来, 与其说欧洲小说正在终结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埋葬了许多机会, 埋葬了许多没有被人听到召唤的坟墓”。[2] (P20) 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游戏的召唤、梦的召唤、思想的召唤、时间的召唤。小说像游戏一样被构思出来, 采用一种梦和现实相交融的手法, 去照亮人的“存在”, 最终延续整个欧洲小说史的“探询”和“发现”。这才是昆德拉意义上的小说。他的小说观虽然有个人色彩, 有偏颇, 但不失深刻, 发人思考。

参考文献

[1][法]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法]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有关内容参考“Milan Kundera’s Central Europe”, Ladislav Matejka, critical Essays on Milan Kundera[M].edited by Peter Petro, 1999.

传奇小说 篇10

叙事理论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 为研究者从文本的叙事视角, 情景, 人物,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不同的文化中, 不同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使用的文学视角是不同的。例如, 中国传统的叙事模式就与西方国家小说的叙事模式不同。中国小说的叙事结构是完整的, 重视情节, 同时在中国传统小说中一般都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顺叙。而在西方小说的叙事模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陈原平, 2003) 。明显的对比尤其是在清明时期, 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 但是中国小说依旧处于传统阶段。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转变, 更是文化和文学模式的转换, 只有这样的翻译才能更好的丰富翻译文学的风格, 促进本国文学的发展。因此, 对译者来说无论是把中文小说介绍出去, 还是把外国小说引进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而从叙事学视角来看, 文学翻译要考虑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原文的叙事模式。因此本文以期对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的变译现象的探讨, 对译者在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本文对《英译重编传奇小说》原文本和译文本进行比读, 检验从叙事学视角来看, 原文本和译文本的叙事模式是否一致。译文本的叙事有什么特点和优势。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为从事翻译实践的译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2 叙事学和变译

2.1 翻译研究中的叙事视角

叙事学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 主要关注的是叙事话语的结构机制和多种要素的联系 (胡亚敏, 2004) 。翻译作为跨学科研究, 翻译研究可以从其他学科的理论中得到灵感, 如语言学, 文学理论等。最近几年在翻译研究中掀起了叙事视角的热潮。蒙娜贝克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学者, 她把叙事学与翻译结合起来, 在她《翻译与冲突》中她运用叙事学的理论来解释翻译在国际舞台的冲突上起的作用。虽然本书的所用的叙事学概念和文学批评的叙事学概念不同, 但是它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翻译在叙事重建上的功能。蒙娜贝克创新的想法不仅为翻译研究找到了新的视角, 同时也为语言学, 社会学, 政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中国, 也有许多学者从叙事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在郑敏宇的《小说翻译研究的叙事学视角》 (2001) 中翻译不仅要达到词语, 句子和故事上的对等, 更要在叙事形式上达到对等。作者通过叙事建构人物, 因此作为译者就要不遗余力的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把原文的叙事模式转换到译文的叙事模式当中。

方开瑞 (2003) 在他的文章中特别注意人物视角的研究他认为, “译者首先应注意视角的变化, 分析叙事情景与叙事眼光的关系;其次, 要掌握表现人物视角的语言形式;再次, 要注意分辨叙述者的语言和叙述者模仿的视角人物的语言, 从而准确再现小说中的视角转换。”

从前人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看到从叙事学视角研究翻译是可行的, 它为研究译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果叙事视角的翻译理论能够很好的用在翻译实践中, 译文的质量将会达到一个很高的质量, 译文能够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对等。

2.2 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是黄忠廉教授在2001年提出的翻译理论。与全译相比, 变译是译者运用一系列的翻译策略来有选择性的一种翻译。变译理论探讨的是翻译的一般规则和本质。黄教授对变译定义是, 译者应选择和翻译的源文本的有关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在目标文本读者的特定需求下, 通过采用摘译, 编译, 呈现自由, 缩译, 译述, 改编, 意译等方法进行翻译 (黄忠廉, 2001) 。该文认为源文本和翻译文本的叙事形式的变化也属于一种翻译的变化。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移活动, 也是国家之间的创作风格和文化的转换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丰富国家间的文学风格和文化多样性。根据现代人的观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全译是不可能的。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读者。译者必须很好了解读者的需要和背景, 还有不同国家的叙事形式, 也必须加以考虑。从叙事的角度来看, 文学翻译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考虑的源文本的叙事形式。因此, 对于译者来说无论是翻译汉语小说还是英文小说都是一项挑战。通过阅读中文或英文小说的翻译版本后, 我们发现, 翻译在叙事形式方面的一些明显变化。下面将举例说明。

2.3 叙事层面变译的例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在叙事方面有很大变化, 以适应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在清朝末年, 由于译者要向落后的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当他们在翻译时总是选择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模式和表达方式。当时最出名的翻译家林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在叙事上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他的翻译文本中他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改变了原文的叙事形式。这样的翻译更有利于中国读者的接受, 也有助于重建译文的叙事模式。同样, 如果要翻译我们中国经典小说, 我们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写作风格, 特别是叙事形式。只有这样的翻译才能更容易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接受。

本文选择林语堂的《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作为案例分析, 从叙事时间, 叙事视角和叙事空白三个方面来探讨在第一个故事中的变译现象。

3 对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分析

3.1 林语堂翻译翻译风格

在林语堂生活的时代, 西方有很少的人能懂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为了使外国人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林语堂在他联系中西方交流的一生中, 创立了自己翻译风格。在19世纪30年代, 林写了很多关于翻译研究的论文, 最重要的一篇是《论翻译》。在这篇论文中, 他提出了他的翻译理论, 包括“译者的三个任务”和“翻译的标准”。总体上说, 林语堂不仅关注词语和句子层次的忠实, 也重视语言风格和神韵上的忠实。他的译文通俗易懂, 语言流畅优美, 被国内外读者所接受。

3.2 个案分析

也许有些人会说, 林语堂的翻译大多数都是编译, 并不是忠实原文的。但是事实上, 林语堂的译文是从更深层次上与译文对等的。下面本文将从叙事学的三方面来对比《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第一篇文章《虬髯客传》的原文和译文, 以检验译文在这三方面发生变译, 并指出这些变译的特征和优势。

3.2.1《虬髯客传》介绍

《虬髯客传》属于唐代传奇。本篇写李靖於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 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 随之出奔, 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 后同至太原, 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 (即唐太宗) 。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 见李世民神气不凡, 知不能匹敌, 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 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

3.2.2 叙事时间方面的变译

热奈特区分了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 故事时间是故事真实发生的时间, 文本时间是由作者构建的时间, 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他的《叙事话语》中, 他有建立文本时间的三个概念, 即“时序”, “时距”和“时频”。“时序”是这三对概念中较为重要的概念。在这部分中, 我们主要对比原文本和译文本中的“时序”问题。

《虬髯客传》原文是线性叙事, 在故事开头, 首先介绍了文章的历史背景, 提到了当时在位的皇帝。但是在译文文本中, 林语堂改变了这个顺序, 他把历史背景放到了后面, 同时皇帝只是为了说明杨素而出现的。原文的这种叙事说明了中国人对皇帝的敬畏, 这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 这也有利于中国人的接受。但是在西方国家的人们他们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会认为在文章开头提到并不是本文的主人公的皇帝是很奇怪的。因此在林语堂的译本中, 他改变了这个叙事顺序。

3.2.3 叙事视角的变译

视角是指发生的故事和叙述者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文章是从谁的视角出发进行叙述的。视角可以被分为四类: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客观视角, 第三人称限制性叙事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虬髯客传》这篇文章的原文是采用第三人称客观视角这显得十分单调。在林语堂的译本中视角更为多样。如:当李世民第一次出现的时候, 原文是以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描写李世民的外貌的 (使回而至, 不衫不履, 褐裘而来, 神气扬扬, 貌与异常) 。但是在在译文中, 林语堂实用了第三人称限制性视角, (Soon Curly-Beard saw a young man walk into the room, with an unbuttoned fur jacket over his shoulders, his head thrown back, a towering figure, gay and hearty and confident.) , 以虬髯客的视角来评价李世民的。因为虬髯客善相面, 所以从他的视角来评价李世民更加具有说服力, 弥补了原文叙事的不足。此外, 外国小说较中国小说相比叙事视角更加的多样, 林语堂的译文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所接受。

3.2.4 弥补原文的叙事空白

叙事空白指的是没有在文中直接提到的故事内容, 是要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才能不全。同样叙事空白的存在是必然的, 没有任何一个文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所有的事物都描写清楚。 (胡亚敏, 2004) 。但是在翻译文本中, 由于译文读者文化上的空白, 不能很好的与文本沟通, 所以翻译要尽可能的填补叙事空白, 使译文读者不费力的读懂翻译文本。

与英文小说注重大量的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相比, 此篇小说是非常简练的, 并没有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人物和场景。而在译文中, 林弥补了这一叙事空白, 通过这样变译, 使得翻译本文的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对场景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能够为文章增添更多悬念。看下面的例子:

译文增加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 如:“No nonsense, do you mean to say that you fell in love with that piece of paper?”这句话是李靖对红拂女说的。这句话的增加使得文章更幽默, 更吸引读者。

译文又增加了很多心理描写, 如.“Li’s eyes did not even flicker, but he wondered how this man knew.Could he read faces?Perhaps the girl’s long fingernails may have told the secret that she had lived in a rich mansion”心理活动的增加为文章增添了一些悬念。

译文又增加了一些背景知识, 如“Li Shihmin was, of course, the man who was to found the great Tang Empire, to become the most beloved emperor in the last thousand years, brave and wise and kind, his reign marking a golden period in history.”因为译文主要是给英语读者看的, 而英语读者对中国历史又了解甚少, 为了是译文读者更加清晰, 对历史背景的信息的增加是有必要的。 (下转第193页) (上接第183页)

4 总结

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原文本并且把原文本再现成译文本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而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恰恰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原文。因此, 在翻译时译者要尽可能的把目的语国家的叙事模式考虑进去, 同样更多的研究需要做来完善叙事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

同时, 不可避免的该文也有一些局限和不足。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 这篇论文只分析了《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的第一篇文章《虬髯客传》。而且只是从叙事理论的三个小方面来探讨的。并且《英译重编传奇小说》是属于文言文式的, 该文并为探讨现代小说, 所以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待更深的探讨和推敲。

摘要:翻译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 从不同的学科中吸取精华理论为之所用。叙事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 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该文应用叙事学原理来分析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的变译现象。通过该文研究显示从叙事学视角来看对原文进行叙事形式的改变是必要的。同时本文也建议译者在翻译时把叙事因素也考虑在内, 当译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叙事模式, 他就能更好的再现原文, 才能有更高的译文质量, 译文也能更好的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关键词:变译,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空白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敏宇.小说翻译研究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研究, 2001 (3) .

[4]方开瑞.论小说翻译中的人物视角问题[J].中国翻译, 2003 (6) .

[5]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6]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奇小说】相关文章:

唐代传奇小说07-14

志怪传奇小说08-20

传奇女首富的传奇人生09-08

经典民间传奇故事:传奇羊倌08-22

柳永传奇07-07

《唐传奇》05-05

唐代传奇05-11

灵狼传奇04-12

女人传奇Ⅰ04-16

商战传奇任务04-17

上一篇:自愿服务下一篇:精品课程网站制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