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2024-08-21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精选七篇)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篇1

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 都倡导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对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其中, 绿色增长更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技术革新, 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增长已日益成为国际共识, 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日本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明确了其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在新能源技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韩国于2009年提出了“绿色工程”计划, 由此创造了大约96万个工作机会, 为韩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由韩国政府和前总统李明博积极倡导成立的全球绿色增长学会 (GGGI) 已于2012年底正式注册成为总部设在韩国的国际组织, 丹麦、英国等20多个倡导绿色增长战略的国家成为首批成员。又如, 一些国家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来引导绿色经济发展, 如芬兰计划将税收重点从收入税逐步转向绿色税, 而德国则计划对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

然而, 如何找到“绿色”和“增长”之间的平衡, 是摆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发达国家有资金、有技术、起步早, 在绿色增长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都较发展中国家更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要推进绿色增长, 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必须在制定经济规划过程中把“绿色”作为一个核心指标来考量, 同时持续推进以绿色增长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转型。

一、绿色增长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 “十一五”时期, 我国开始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在这段时期, 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这些努力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粗放和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 能源消费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弱化了人们对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连年加快这一事实的重视。2011年, 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 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 (同年,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5%, 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目前, 我国的GDP约为世界总量的10%, 而能源消耗约为世界总量的20%, 碳排放量约占世界总量的22%。因此, 我国粗放、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根本转变。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中的绿色发展部分, 体现了迈向更加绿色经济的强烈意愿。该规划作为国家战略路线图, 确定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为各部门及中央以下各级政府提出了决策指南及具体目标。绿色发展主题确定了六大战略支柱:气候变化、资源节约与管理、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保护还原生态系统、保护水资源及预防自然灾害。除了“十一五”规划顺延的目标 (如能源强度、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等污染规定) 之外, 重点领域还包括若干新的强制性目标 (如2015年每单位GDP碳排量要减少17%, 大气中氧化氮及氮排放量减少10%)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详细的政策指导, 如强调示范推广能效技术, 既能促进节能, 也能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由此可见, 促进绿色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 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增长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性进展、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仅从能源行业来看, 一方面, 我国的新能源建设与开发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另一方面, 从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来看, 2011年非化石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8.7%和8%, 分别比上一年下降约0.5个百分点。又如煤炭, 201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虽然我国政府确定了到2015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的目标, 但该目标的实现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 如果经济结构得不到改善, 节能减排也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无法获得根本性转变。围绕绿色增长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绿色增长对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绿色增长以开发绿色节能技术及其应用为重点, 通过持续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带动各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从而促进传统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技术和设备升级, 从衍生品开发上带动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 涉及到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产业链长, 关联度大, 吸纳就业能力强,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是调整经济结构重点之一, 是推动节能减排, 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选择。

绿色增长也鼓励了对新能源或洁净能源产业的持续投入。我国的新能源主要以太阳能、风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为代表。此外, 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使用新型节能材料, 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绿色产业, 加快实现绿色增长。

据预测, 在未来3-5年间, 我国的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有望保持每年2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预计, 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将保持30%, 行业产值将由2010年的830亿元达到2015年的3000亿元。同时, 根据相关规划,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左右, 到202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

三、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是实现绿色增长的关键

从长远来看, 实现绿色增长无疑符合全社会的根本利益。但是, 从经济学角度看, 在发展绿色产业的初期, 企业要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改造、市场培育等, 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成本, 却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 有效改变市场主体在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时的成本收益结构, 从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 在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等方面对绿色投资和绿色产业给予优惠, 增强企业投资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 我国的节能减排是以各级政府的推进为主导的。“十二五”时期, 随着绿色产业的逐步规模化和绿色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 预计市场本身的推动作用会加强。但是, 由于节能减排的公共属性, 其由政府主导的基本格局应该不会改变。一方面, 必须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增长, 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转入欠发达地区, 加快运用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 必须推动绿色GDP的增长, 把节能减排当作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 强化各级政府在推进绿色增长过程中的职责。这些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控制能源消耗绝对总量,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

绿色增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 政府应始终把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因素, 从制度上积极引导和约束公众选择节约环保、低碳的绿色消费, 依托战略新兴产业, 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通过以绿色增长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转型,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绿色转型推进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 篇2

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在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 绿色发展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覆盖率, 构建绿色生态环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发绿色新能源,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社会绿色发展能力,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绿色转型是指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在生产方式上, 由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向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集约型生产转型。在能源利用上, 由主要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在交通出行方面, 由高耗能出行向低耗能的绿色出行转型。在建筑方面, 由高耗能、高污染材料向节能环保材料转型。在消费方式上, 由过度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型, 等。

绿色转型发展就是“绿色+转型+发展”, 是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两者相辅相成的紧密结合, 是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形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形态的转变。绿色转型发展是一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中独创性地提出了绿色转型发展所包含的八大转型发展内容, 即, 投入结构转型、排放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结构转型、需求结构转型、分配结构转型、目标结构转型和制度结构转型这八大转型发展。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涌现

(一) 国际组织倡导和引领绿色发展

从1988年开始, 由世界气象组织 (WMO)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到1989年国际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防止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诺德韦克宣言》,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再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以及在2007年, 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 并通过了《巴厘行动计划》,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 最后到欧盟宣布航空业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可以看出, 环境问题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世界主流趋势就是坚持绿色发展。

自1970年以来, 每10年全球气温上升约0.15摄氏度。历史上17个最炎热的年份都出现在最近的20年中, 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原有的粗放式经济是不顺应时代潮流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绿色发展道路, 从政府到个人, 都认识到了绿色发展是拯救生态环境的最好手段, 在政策方面重点支持推行绿色发展模式, 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在个人方面培养绿色理念, 履行环保义务。发展中国家则纷纷放弃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积极向绿色转型发展模式转变, 逐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低碳技术。可以预见, 在未来几十年中, 绿色产业的投资将会越来越高, 绿色经济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必将取代原有粗放经济模式成为主流绿色经济模式。

(二) 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绿色新政

欧盟大力投资绿色科技企业, 在短期内要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英国把绿色发展放在绿色经济政策的首位, 按照英国政府计划,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的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4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绿色领域, 这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 更重要的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 目标是把英国建设成为更干净、更绿色、更繁荣的国家。法国的绿色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 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份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 2009年, 法国政府投资了4亿欧元, 用于研发清洁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 核能一直是法国政策的支柱, 也是法国绿色经济的一个重点。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2009年6月, 德国公布了一份旨在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 在这份文件上, 德国政府强调生态工业政策应成为德国经济的指导方针。

美国大力发展“绿色新政”, 可细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 新能源的开发是其绿色新政的核心, 2009年2月15日, 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发展新能源作为主攻领域之一, 重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 以及可再生能源, 如风能和太阳能等, 同时美国还大力促进节能汽车、绿色建筑等开发。日本在向建立绿色社会方面不断前进, 2008年6月,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低碳社会是日本发展的目标”, 也就是所谓的“福田蓝图”。“福田蓝图”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力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积极研发绿色科技技术, 如研发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等技术。作为提出“绿色增长先导国家”的韩国, 已经开始大力实施向低碳经济转型, 从政府到企业、从生产到生活、从巨额耗资的零碳建筑到微不足道的淀粉牙签, 其低碳发展理念无不落到实处, 低碳发展计划已逐步深化为韩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

显而易见, 这些国家“绿色新政”的长期目标就是逐渐将当前高能耗、高排放的“黑色”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紧抓机遇

当前, 在全球绿色竞争风起云涌的背景下, 绿色经济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已积极开始了绿色发展的行动, 通过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和目标来引导绿色转型发展;通过增加政府投入, 采取生态补偿、利益补偿等方式来促进绿色转型;通过政府补助、贴息贷款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绿色经济领域。中国政府将力争促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统一的绿色发展方向, 最终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远大目标。

巴西通过提高生物柴油的含量来促进绿色转型步伐, 巴西政府从2009年7月1日起, 将生物柴油在普通柴油中的比例从现在的3%提高到4%, 2010年达到5%。这种将生物柴油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普通柴油中的方法, 既可以减少普通柴油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同时也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销售, 形成绿色产业发展链。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绿色新政”表明, 全球“绿色竞争”的气氛已日趋激烈。面对新一轮绿色经济发展的契机, 谁掌握了主动, 谁就掌握了未来。对中国而言, 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也是谋求大国地位的新起点, 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绿色”机遇, 抢占新一轮大国“绿色”竞争的“制高点”。

三、中国进入绿色转型发展时代

(一) 中国进入第三次转型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历了3次大的转型阶段。第一次是从1949年到1978年, 主要推进社会根本制度的转型, 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是从1978年到2010年, 主要推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第三次是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开始, 开始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第二次转型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978年-2003年) , 第二阶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到“十一五”规划完成 (2003年-2010年) 。在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之时, 就已经为绿色转型发展做好了准备工作,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达标任务, 淘汰了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 优化了产业结构。2008年, 为了相应绿色奥运的理念, 做了一系列大量的绿色发展工作, 给绿色转型发展做出了铺垫, 为“十二五”时期绿色转型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规划拉开了中国第三次绿色转型发展的大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 绿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 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资源承载压力已至极限。重要资源已经严重短缺, 必须高价向国外进口, 同时高耗能行业不计成本的投资开发给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第二个变化是出口导向难以为继。在全球经济危机中, 各国的经济体制都受到了震荡, 给中国的贸易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10年3月~6月, 出口增速分别为35.8%、29.9%、19.4%和17.9%, 已经连续四个月下滑。第三个变化是“刘易斯拐点”隐现。随着劳动力转向有限供给, 去年以来, 沿海地区加工企业就遇到了“用工荒”的问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以及工会谈判地位不断增强, 意味着未来劳动力成本将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将难以避免。

自中国经济与世界贸易接轨开始, 中国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 不仅是进口的资源能源成本高, 还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等都已经标上了“高价”标签。产业发展的高成本逼迫着我们对现有的发展模式做出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把握新绿色时代的许多新特征, 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等方向, 围绕“低碳技术”、“低排放建筑”、“绿色消费理念”等方面, 积极探索产业升级与寻求企业转型的路径。

现在中国面对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既要完成新的减排指标, 又要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中国必须要推行绿色转型发展, 只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才可以将碳关税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降到最低。同时, 中国工业产品制造的最大优势必须从低廉劳动力转变到高新发达的科技上, 简单的说, 就是要从物质需求向非物质需求的转变。如果完成了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现有的环境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彻底解决, 产业结构也将会更加完善, 从根本上杜绝资源约束、产业约束等困扰经济增长的问题。

(三) 中国的绿色转型发展措施

从中国签署京都议定书开始, 就从未放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步伐,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相继推出, 都揭示着中国对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心。

“十一五”期间, 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 同时也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 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的目标, 这些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前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 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 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不仅如此, 中国还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发展低碳技术, 将此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 但是新的任务和挑战更加严峻,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 “十二五”时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调整经济结构,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创建绿色投资基金, 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绿色产业, 到2015年,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 占GDP的8%左右, 由此看来, 中国已经进入了绿色转型发展时代。 (表1)

四、绿色转型影响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一) 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中国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的那一刻开始, 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时代即将过去, 竞争优势也将逐步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向高新技术竞争优势转变。如果我们可以完全转型到绿色经济模式, 也就是做到出口绿色产品, 投资绿色产业时, 不仅中国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完善, 而且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得的比重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继续运用原有的经济模式, 将导致资源高度短缺, 生活环境彻底不适宜人们居住,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 有助于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如果中国完成了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的综合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重心也将会从高耗能工业转变到绿色低碳产业, 不断利用绿色经济带来的优势竞争力, 来带动中国其他行业的均衡发展。这样,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中国的竞争力将可以长久的处于领先位置。如果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现有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必将难以为继, 在今后的核心产业竞争中, 将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并且现在国际发展的主流方向就是绿色转型发展, 今后的高端技术也必将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这一现象也迫使我们必须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三) 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树立大国形象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是对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做出的最好的缓解与改善方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 中国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要做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只有推进了绿色转型发展, 才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才可以得到保证甚至提高, 反之, 如果我们不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坚持原有的发展模式, 这将表示着中国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不仅违反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且因为中国地域大, 人口多, 造成的环境污染将是难以估量的, 那么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有所下降, 难以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J].经济评论.2002 (, 03) .

[2]徐cheng, 权衡.中国转型经济及其政治经济学意义——中国转型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2003, (03) .

[3]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 (02) .

[4]张冬冬.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 (03) .

[5]高海峰.发展低碳经济重在务实——访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市长李万忠[J].中国城市经济.2010, (04) .

中国煤电市场化的改革图景 篇3

市场性颠覆

借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扩张以及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的强大动力, 中国煤炭价格自2000年起演绎了长达10年的续升浪潮。资料显示, 在号称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中, 国内煤炭价格上涨幅度约554%,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肆虐与蔓延的四年时间中, 由于受到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和国内4万亿财政投资的刺激, 煤炭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正是在煤炭也疯狂的背景下, 出于稀释以往三年中煤炭价格的连续上涨从而增大发电企业成本并诱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底出台《关于加强发电用煤价格调控的通知》, 明确要求2012年电煤合同价格上涨幅度不得超过5%, 5500大卡的电煤平仓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这种突击式的政策安排当时被许多市场人士解读为煤炭市场化进程的倒退。

然而, 计划赶不上变化。伴随着国内经济增幅在2012年的显著萎缩, 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生态被强力改写, 供过于求的市场脉象清晰可见。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2012年全年, 全国煤炭产量突破37亿吨, 同比增长5.1%;相比于供给, 2012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为38亿吨, 增幅同比降低5.6个百分点。显然, 如果仅仅从国内煤炭产需层面观察就很容易得出供不应求的结论, 但必须注意到, 除了煤炭的自我供给之外, 还有另一个强大的供给力量———进口供给。

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力度较弱, 加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的减缓, 以及美国页岩气开发加速并减少煤炭使用量等因素影响, 2012年全球煤炭需求持续萎靡;与此同时, 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家煤炭供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煤炭出口也随之上升, 而中国则再次扮演了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的角色。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2年我国累计净进口煤炭量达到2.7亿吨, 因此, 如果加上国内自有的煤炭产量, 2012年我国煤炭有效供给量可达39.65亿吨, 相比于需求超出1.9亿吨。与供求市场生态相匹配, 2012年全社会煤炭库存量约为3亿吨, 其中, 煤炭企业存煤约1.1亿吨, 市场去库存的压力不可小觑。

煤炭价格及时地反应了市场的供求结构。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 环渤海地区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维持在640元/吨左右,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5元/吨, 同期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为635~645元/吨, 比年初下降165元/吨, 同比下降215元/吨。值得关注的是, 两地目前的电煤合同价为600元/吨, 现货价640元, 合同煤价与市场煤价已经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 原先设定的5%涨幅和800元的两道红线形同虚设, 相应地, 管理层对于煤炭价格的临时干预不得不自生自灭。

电煤价格并轨

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取消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并不只停留在政府在价格管制力度的放松之上, 随之而来的所牵引出的是已经运行了近20年之久的煤炭价格“双轨制”的终结。出于稳定电价进而稳定物价的目的, 我国在1993年进行了煤炭价格部分市场化的改革, 从而形成了“计划煤”和“市场煤”并存的价格“双轨制”。“计划煤”又称重点合同煤, 一般是每年年初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签订合同, 锁定一年的供应量, 同时铁路部门承担该部分煤炭的运力, 每年国内重点合同量大致在10亿吨左右;而“市场煤”是指电力企业从市场采购的电煤, 价格随行就市。资料显示, 煤炭供应紧张的高峰时期, “市场煤”价格往往比“合同煤”价格高出200元。

电煤生产企业可以说是“双轨制”的最大牺牲者。以煤炭供应最为吃紧的年份为例, 由于市场价和合同价之间的差价达到每吨200元, 如果销售500万吨的重点合同煤, 电煤企业要损失数亿元。从这一意义而言, “计划煤”实际是对煤炭企业利益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 并扼制了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动力与生机。重要的是, 由于政府对电价的管制, 加之在“计划煤”并不能满足发电企业需求的市场常态下, 电企必须购买高价的“市场煤”, 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正是如此, 电煤价格“双轨制”推行以来, 发电企业的用煤成本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 但同样未能逃脱年年亏损的厄运, 其中中国华电集团等国家五大发电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火电仍有每千瓦时2-3分的历史欠账, 并且从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中共计亏损1051亿元。一方面是电煤企业因利润的被剥夺而愤愤不平, 另一方面是电力企业因亏损而叫苦连天, “双轨制”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 煤电矛盾也在这种特殊的制度环境中越积越深。

不仅如此, 电煤价格“双轨制”还引致了寻租与腐败的丛生。由于重点合同煤与铁路运力计划挂钩、地方政府对电煤产量具有下达计划指标的权利, 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可以对电煤价格进行强制干预, 如此种种不仅是一种“计划经济”的病态回归, 而且由于稀缺资源集中于政府少数部门或者少数人手中, 权利的寻租以及市场的扭曲就必然发生。

幸运地是, 市场已经充分注意到, 在终止了对电煤价格的临时干预措施之后,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 明确宣布将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 按照《指导意见》, 原有的市场煤合同将转为中长期合同, 同时电煤重点合同也将被中长期合同取代, 中长期合同由煤电企业协商确定, 政府不再设置前置性基础价格, 中长期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上。“计划煤”与“市场煤”有望完全接轨。

客观地观察, 电煤价格并轨抓住了时下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与以往担心在煤炭价格较高的时候推行价格并轨会导致电力价格出现较高涨幅、从而推高PPI和CPI以致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生产与生活成本完全不同, 目前随着煤炭市场的疲软尤其是煤炭价格的走低, 煤炭市场价和重点合同价已然趋同, 发电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小, 而且电力供应相对宽松, 此时, 国家推进电煤价格并轨的压力自然就小, 改革的步伐也就更容易软着陆。

打开煤电联动之门

从制度创新的意义而言, 电煤价格并轨的功效只逗留于煤炭行业内部, 即解决了“计划煤”和“市场煤”的矛盾, 但并没有缓释“市场煤”与“计划电”的冲突。特别是电煤市场化之后, 在政府依然对电价实施管制的情况下, 由于与煤炭价格占火电发电成本的70%至80%, 因此发电企业更为担心的是未来煤炭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推高电企的运营成本, 从而使自己陷入更严重亏损的窘境, 正是如此, 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成为了电煤价格并轨的坚决反对者, 同时也是实施煤电联动的强烈呼吁者。

应当说, 煤电联动作为一种顶层设计成果我们并不陌生。早在2004年底, 国家发改委就正式建立了煤电联动机制, 其核心内容是, 电价联动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 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 则将相应调整电价。其中, 电力企业自行消化30%的上涨成本。但是, 由于执行不到位以及时间滞后且调整幅度不到位, 先后执行了两次的煤电联动不仅无果而终, 而且出现了煤价和电价齐涨的现象, 正是如此, 尽管后来因电煤价格上涨从而多次满足联动条件, 但始终未开启煤电联动。

不过, 改革的脚步一旦迈出就不会轻易缩回。在推动电煤价格并轨的基础上,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敲定了煤电联动的新机制与新方案。按照新的政策设计, 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 以年度为周期, 相应调整上网电价, 同时将电力企业消化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很显然, 虽然电价的调整周期相比原先设计方案延长了半年, 电价联动似乎有些滞后, 但管理层已经将电力企业自我消化煤价上涨成本的比例大大砍削了20个百分点, 其对电企的呵护力度显著增强。在这种情况下, 更具实质性意义的电力市场化就可轻装上阵。

未来煤炭价格的走势直接决定着煤电联动后的改革成效, 因为任何市场化改革都不应该向消费者转移成本或令其利益直接受损, 反之, 如果未来因为煤炭价格上涨最终引发电力价格的轮番上涨, 这种由消费者埋单的结果就有违改革的初衷。动态地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而且城市化进程将显著加快, 刚性的能源需求压力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决定了中长期里对煤炭仍然存在着较为强烈的需求, 煤炭价格还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

必须强调, 未来全球对于煤炭消耗量的弱化从而保证中国煤炭进口的需求也可以成为稀释国内煤价上涨的一股力量。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报告, 过去十年, 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全球煤炭消费中的比重从47%降到29%, 其中2012年经合组织煤炭消费量下降了1.1%, 降幅是历史平均水平 (-0.2%) 的5倍。虽然今后五年全球煤炭消耗量仍每年将增长2.6%, 但明显低于本世纪前10年4.3%的增速。在其他经济体煤炭需求量减弱的情况下, 中国煤炭需求的进口将得到充分的保证, 并从供给的角度抑制煤炭价格的上行空间。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 与煤电联动后对煤价上涨的担忧相比, 煤电联动机制重启所需要构建的基础性技术系统更应值得关注和重视, 尤其是目前必须加快形成百分之百煤炭价格的指数。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煤炭价格指数有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和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 但两者都不能反映国内实际到厂电煤的价格情况。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客观反映国内实际煤炭价格的权威指数, 煤电联动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参照, 市场也将不扰自乱。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篇4

在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媒体时代,杂志及各种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市场、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建筑杂志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除了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筑学报》是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以外,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还涌现出许多建筑杂志,如《建筑师》(1979)、《世界建筑》(1980)、《新建筑》(1983)、《时代建筑》(1984)、《世界建筑导报》(1985)、《建筑创作》(1989)等,它们的宗旨都是试图推进建筑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的建筑实践与理论话语逐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西学东渐为主到开始不断寻找、审视自我位置。该时期,一批已经过近二十年办刊积累的老刊,面对急剧变化的全新环境继续积极地革新和布局。同时,一批新刊应运而生,如《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等。此外,一批国际著名建筑杂志在编辑出版中国城市与建筑专刊之外,也尝试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国境内出版中文版,如Domus,A+U,Architectural Record等。

如今,建筑杂志的发展呈现多层次的格局,信息流通也更加顺畅,资源组合和配置更加有效,建筑杂志与建筑学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建筑杂志品牌的成长和成熟,资源平台的扩大,建筑杂志已经成为建筑界最为活跃的存在因素。

二、杂志定位

建筑杂志是指以建筑学内容为主的一类专业期刊,大都属中国的科技期刊范畴,应符合国家对科技期刊及科技论文的相关法律规定。从杂志的性质定位上区分,建筑杂志可以分为三大类:学术理论性、专业性和大众时尚性。许多国外建筑杂志的定位比较清晰和单一,分工和受众面指向性较强。在国际建筑学术理论界很有影响力的建筑杂志有美国的Perspecta(耶鲁大学)、Grey Room(MIT)和英国的AA Files(建筑联盟学校)等,均由大学等研究机构主办,其主要内容为建筑前沿思想与理论的探讨。国际著名的建筑专业性杂志如美国的Architectural Record、英国的Architectural Design,日本的A+U等,它们大多由传媒出版公司或设计机构出版,内容多为设计作品的介绍、建筑师专辑或建筑新闻的传播等;大众时尚性建筑杂志往往跨越建筑、艺术、设计、家居、景观、产品等领域,以专业的资讯为精英阶层服务,如英国的Wal paper、意大利的Domus、美国的Architectural Digest等。还有大量大众时尚类杂志的建筑专栏,也起到建筑传播和推广的作用,但它们不能包括在建筑杂志范畴之内。

相比之下,虽然当今中国的建筑杂志大部分由大学创办,但还没有一本严格意义的建筑学术杂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建筑杂志的办刊主体大都是国有大单位,都想刻意求全、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中国整体的建筑学术资源和建树还不足以支撑一本纯粹的学术理论杂志。所以中国建筑杂志的性质定位要么不是那么清晰,要么有意跨界,事实上大多数都处在学术性和专业性的中间地带,其明显的优势是较紧密地把学界和业界联系在一起,后果是模糊了两者的差异性。

三、新格局

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建筑杂志与中国建筑的发展比肩而行,在老刊布局、新刊创立与外刊介入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在业界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1. 老刊布局

近十年是中国所有老牌建筑杂志逐渐走向成熟并寻求新的变革的十年,各自的定位和布局日趋鲜明。其中,新一代杂志主编逐渐完成了接班的过程,大量新生代编辑加入到杂志编辑行列。

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筑学报》是中国最具官方背景的建筑杂志,因此办刊风格稳健、内容宽泛、言辞规矩,时常会刊登一些重大的政策法规和政府会议发言。该刊的特色是内容的综合性、地域报道的均衡性和作者的多样性。《建筑学报》办刊资源优势明显,其地位和认可度在中国单位体制内是独一无二的,发行量可能也是最大的。由于《建筑学报》所处地位的特殊性,肯定会面临所谓“升等论文”发表的极大压力。近年来杂志改观明显,内容质量也有提高,如在“设计作品”栏目中,除了作品介绍短文和资料外,还配置不同视角解读的文章。

作为一本建筑学理论丛书,《建筑师》于2004年获得正式刊号,告别了以书代刊的年代。相比其他杂志,该刊比较偏向学术性,曾经刊登过一批质量高、篇幅长的学术理论性文章,在中国建筑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几年该刊有增加专业性内容的趋势,虽然这样的调整似乎更吻合《建筑师》的刊名,但存在原有特色可能被削弱的危险。

《世界建筑》自创刊以来的定位一直是清晰的,一如既往地以介绍、引进国外优秀建筑资讯为己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起到了重大作用。如今,虽然全球化的浪潮使其国外资讯的重要性下降,但国内外的差距依然存在,向国外学习的过程任重道远,《世界建筑》的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信息爆炸时代的中国对创刊30年之际的《世界建筑》如何筛选和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国外资讯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当下中国建筑的发展现实也是值得思考的。随着中国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了顺应潮流,近几年来《世界建筑》增加了有关中国建筑报道的篇幅,但其所占比例及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新建筑》杂志在保持栏目多、作者多样、自由投稿为主的特征外,近年逐渐开始采用主题组稿的方式,选题多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文章质量也相应提高,杂志的主体性意识和引导作用都有所加强。该刊倡导“新”的价值,把较多的机会给予了年轻的学子和建筑师,而且主题内容与自由投稿刊用的比例把控较好。

由同济大学主办的《时代建筑》在2000年提出“中国命题、世界眼光”的办刊定位,关注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的最新发展。十年来的60多个主题型专刊,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和报道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强烈的“当代”特征和“中国”特征。《时代建筑》一直强调“学术性+专业性”的双重特征,试图在学界和业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时代建筑》主题内容的探讨使其在学界有良好的声誉,“作品+建筑师+机构”三位一体的推介方式扩大了其在业界的影响力。近年“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1950~1980)”、“中国建筑师在境外的当代实践”、“剖面”等专刊备受关注。

《世界建筑导报》是与《世界建筑》定位极其相近的杂志,曾经在采集和报道第一手国外建筑资迅及双语出版上有声有色,其“独立经营、以刊养刊、以刊促发展”的经营模式起到示范作用。近几年来该刊影响力不如以前,但新任主编和编辑团队已在酝酿新的变革,相信不久就会活力再现。

《建筑创作》创刊于1989年,是一本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专业期刊。该刊依托于国有大型设计院的专业实力和品牌信誉,由半年刊、季刊发展为月刊。2003年开办了沙龙与评论性质的副刊——《建筑师茶座》。2008年,该杂志社继续向着综合性建筑传媒机构的方向发展,以主刊为龙头,通过发起各类建筑文化交流和考察、出版图书、拍摄建筑专题电视片、举办建筑展览等活动,广泛传播建筑文化。该刊在多元化活动和经营模式上很有特色和成效,成为中国建筑杂志界的一个亮点。

《南方建筑》的定位一如其刊名。自2008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接办以来,杂志主题的深度和内容的关联度都有所加强,特别是在推动华南的城市与建筑研究和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近期的“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研究(2010/2)”、“岭南本土化设计(2010/3)”等专刊颇具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21世纪初由南京大学接手的《建筑与设计a+d》虽然只有过两年短暂的办刊历史,但其学术影响力让人久久难忘。

2. 新刊创立

在此十年间,又有一批新的建筑杂志创立,包括全新刊号的新刊和利用老刊号脱胎换骨的新刊。

《设计新潮·建筑》自2002年由一家建筑设计院为主体的商业公司接手协办以来,杂志性质从原来的设计类转变成建筑时尚杂志,以商业化、时尚化的建筑类社会杂志的身份示人。该刊非科技期刊,内容亦非学术论文,但采用记者采风的平民式文字和新闻式标题,大量使用精美新奇的图片形成新的拼版样式,体现了媒体与时尚相结合的新势力在建筑杂志界的魅力。该刊商业化运作多年的“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排行榜”在业界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该刊建筑背景的薄弱和商业利益的压力等原因,其“建筑+时尚”的办刊定位受到杂志高层的质疑。从2010年10月刚改过版的杂志看,刊名已改变为《di设计新潮》。虽然从刊名看该刊有回归“设计+时尚”路线的可能,但新一期的内容组成上仍然包括大量建筑资讯,毕竟,建筑本身就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城市环境设计》2004年5月创刊,年内发行3期后于2005年始正式定为双月刊。该刊的编辑工作基本是借助外力,办刊定位处在摸索阶段。2009年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成为联合主办单位,新的外聘编辑团队开始标榜走“时尚+专业”路线,通过举办专业活动来扩大影响并组稿,从中所体现的冲劲及其厚刊效应,已开始获得业界的关注。但该刊如何保持活力、稳定编辑质量、自成风格并同时兼顾经营效率,我们拭目以待。

2004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办《城市建筑》月刊,从刊名可以看出杂志的意图,即试图通过“城市解读”与“建筑诠释”相结合的方法体现杂志的定位。该刊每期依主题组稿,较多采用不同的建筑类型为主题,如“体育建筑”、“校园建筑”,也有如“与中国同行”这样以现象特征为主题的专刊。该刊专业性资料齐而全,具有较高的资料参考和收藏价值,在整体风格上较贴切地体现主办方作为大学设计院的特性。近年来该刊差不多每期都邀请一位业界较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主编,为提高刊物质量、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并弥补自身编辑力量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刊2010年第6期“数字化设计”专刊是中国近期同类主题的杂志中质量最好的。

由天津大学承办的《城市空间设计》创刊于2008年,办刊宗旨是在城市、空间、设计之间搭建一个视角独特的研究平台,专注于城市和建筑实验,意在引导建筑与规划新的潮流,传播一个真实鲜活的城市流变中的建筑文化之声。

新刊的创立方兴未艾,同济大学的《建筑遗产》正在申请刊号的过程之中,相信不久就会面世。

由于中国的期刊总量控制严格,申请新的杂志刊号异常困难,因此有一些建筑图书是以书代刊的形式连续出版,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中国建筑教育》、南京大学的《建筑文化研究》等。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遵循期刊的许多格式规定和限制。

3. 外刊介入

在这个时期,国外建筑专业媒体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德国的Detail杂志中文版《建筑细部》于2003年12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建筑与艺术学院主办并出版,2005年开始以双月刊的形式与德国Detail的英文版同步发行。该刊以德国原版的Detail杂志为核心内容,近年来开始增添中国的相关建筑资讯。

美国的Architectural Record于2005年推出《建筑实录》中文版,主要内容是选自原版杂志的世界最新的设计作品报道与评论。近年刊期从每年3期增加至4期,篇幅也扩至近百页,并逐步在加强中国的资讯分量。作为美国Mc Graw_Hil建筑信息公司在中国的产品,该杂志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很多相关的经营理念和活动被引入中国,如每年一次的“全球建筑高峰论坛”和“好设计创造好效益奖”等。但从目前中文版的状况而言,其国际资讯内容与英文原版存在很大差距,有关中国的报道由于编辑团队没有本土化而显得薄弱,似乎仍处在尝试阶段。

日本A+U杂志是世界知名的、具有前瞻性的建筑杂志,致力于从专业的角度向建筑界人士介绍全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优秀建筑师及其作品和建筑理念。2004年由上海文筑国际出版《建筑与都市》中文版,至2009年底共出版20余期。该中文版从原先的全版翻译到后期增添中国的资讯,特别是报道中国优秀年轻一代建筑师及其作品,开始有本土化的倾向。鉴于文筑国际试图创办具有自己品牌的中国建筑杂志的理想,以翻译为主的中文版引进工作就不再继续。从2010年起,《建筑与都市》中文版改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发行。

世界知名的西班牙建筑专业杂志El Croquis中文版(《建筑素描》)也由上海文筑国际于2005年翻译出版,这是当今对国际上最杰出建筑师进行最详尽采访和深入分析的建筑杂志。该中文版质好价高,为日后的盗版留下利润空间,不幸在国内猖獗盗版的打击下倒下,出了4期3本(其中一本是合刊)后就夭折了。

德国著名建筑杂志Bauwelt与《世界建筑》合作出版了Bauwelt中文版《建筑世界》杂志。从2007年开始,中文版《建筑世界》逢双月出版,每期刊登从德国Bauwelt周刊中精选出的文章,并按主题归类,介绍有创新建构与精妙理念的建筑作品。由于德方顾虑经济效益和刊号问题,该中文版只尝试了7期就暂停出版了。

国内的建筑学科建设长期以来都缺乏一本权威的建筑教育类杂志。中国电力出版社从英国布莱克威尔公司引进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杂志。该刊是世界知名的建筑教育类杂志,由美国建筑院校联盟于1947年创办。2007年,以原版译本为主的第一、二期中文版《建筑教育》先后在国内推出。为了做好《建筑教育》中文版的本土化工作,电力出版社借鉴了原版杂志出版的思路和理念,并同国内知名的建筑院校合作,于2008年推出了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两本《建筑教育》专辑。此外,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策划已经全部完成,约稿也已经落实,可惜由于2008年底电力出版社重组,出版战略调整,新的专辑至今未果。

媒体与时尚的结合无可争辩地成为建筑杂志的一股新势力。全球建筑与设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意大利杂志Domus在2006年正式进驻中国。在原版Domus的全球资源与影响力基础上,Domus国际中文版积极推进中文版的全球影响力、整合亚洲资源、推动中国建筑设计发展,为21世纪东西方交流发展搭建广阔的国际平台。该刊以“设计+时尚”为特征,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带动品质,充分调动时尚的力量,使建筑和生活更加贴近,推动设计产业与大众的全面互动,吸引着正在迅速扩大的新兴设计师与白领消费者群体。该刊所呈现的媒体能量及编辑团队的活力令人敬佩,其多层面的经营之道也值得推崇,来自原刊丰富的国际资讯与中国的本土资源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商业与时尚的风格对于开拓大众近窥建筑艺术世界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作为一本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建筑杂志,ABITARE中文版由意大利RCS集团和中国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合作推出,以《ABITARE住》和《居CASE DA ABITARE》两个版本呈现,分别着重建筑设计与室内家居设计两个方面。《ABITARE住》是第一本面对决策阶层战略设计话题的杂志,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建筑、消费、城市文化等问题,其前沿性在传媒领域是不多见的。

意大利建筑杂志AREA在出版100期之际,其中文版《域》第1期于2008年10月在国内正式发行。《域》致力于对建筑文脉的深度透视,是一本关注哲学、社会、人文、城市的专业建筑杂志。结合每期的专题,该刊开设的“《域》对话”是基于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目标的研究而展开的一系列跨领域的讨论,颇具特色。

外刊介入最新的进展是大连理工大学在2010年开始引进日本的著名建筑杂志《新建筑》,迄今已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了5期中文版,明年计划争取刊号并与原刊同步出版12期。

这些杂志中文版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大部分以书代刊,立足国际杂志的高端平台,以原版译本为主并加入部分本土化内容。它们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使国际资讯与中国现实完美结合。

四、建筑杂志的文化功能

建筑杂志作为传播媒介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还具有导向功能。作为专业媒体,建筑杂志并不是中立地提供信息,它有自己的观点与价值取向。通过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建筑杂志对专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 促进学术研究

(1)学术文化的梳理、记载和传承

建筑杂志作为媒体推动每一时期建筑文化的传播,同时作为记录方式,具有不容低估的资料价值。从整个历史向度上,建筑杂志作为出版物所处时代的建筑文化,时效性较之书籍是一个极大的优势;而由于其记录与报道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浅显的叙事,因而学术性与思考性自然又大大胜过报纸;其文本记录的方式也为一个国家建筑发展的历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细节。如《时代建筑》2007/5期“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1950~1980)”专题,试图回顾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中“现代性”的确立和发展,认识和追寻中国现代建筑自身的历史经验以逐步建立文化的自信。

(2)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呈现

工程科学的概念引入设计研究领域是必然的。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结构本身,探讨合理的功能性,注重内在结构与现代技术、新型材料的结合,逐渐成为建筑杂志关注的新话题。如今,建筑师对建筑学科的把握与思考远远超出肤浅和支离破碎的表象,大量的建筑科技资讯和理论文章引导并伴随着中国建筑创作跨入新的时代。如《建筑细部》(DETAIL),以节点这种1∶20的小比例审视与研究建筑的方法正受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关注和认可。

(3)多元化的思想平台

当前中国城市连同建筑市场的激烈变革,在建筑思想领域里也引发了激烈而尖锐的讨论。建筑杂志成为各方话语的发表平台和平等表述思想的空间。对于建筑本体的讨论逐渐扩大为对建筑事件的思考而延伸到设计方案之外。《世界建筑导报》在2005年的一期中,以“鬼子来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激发建筑界人士以谈城说事的姿态,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

2. 推动创作实践

(1)介入式地促进建筑实践

利用文本对建筑活动和建筑文化进行理论批评,似乎是建筑杂志的“本分”。而中国建筑本身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权利借助话语取代美学标准与建筑物之间发生更为直接的关系。一座建筑物的建成,终归要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各种原则的影响。从这一角度看,杂志媒体的报道、陈述或者宣扬便显得尤其有分量,而媒体的价值之一也正是体现在它有倡导或反对的能力。建筑杂志对建筑活动的介入和影响反映了所处时代的建筑批评和理论思考对建筑创作的影响。媒体仅仅是在传递信息,媒体本身不能创造信息,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媒体很多时候会有“再加工”,这很值得关注。有创造力的学术争鸣才能促进建筑的进步,而杂志正是其中的载体和推动者。

(2)内涵的扩大——媒体整合

专业期刊对建筑事件的多方面介入,成为建筑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当今的建筑杂志跳出了黑白方寸的圈子,成为建筑事件的制造者。2008年由“南方都市报系”发起和主办、联合建筑杂志媒体举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获得好评,其主题为“走向公民建筑”,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建筑与社会的互动,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重视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2008年,《时代建筑》杂志协同其他机构在苏州举办“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除此之外,作为主办方或协办方,各主要媒体杂志均设立了奖项,以表彰和鼓励建筑界新锐建筑或建筑师,如《世界建筑》杂志社2002年设立的“WA中国建筑奖”,2007年由台湾远东集团与《时代建筑》联合举办的“远东建筑奖”(台湾和上海)等。

3. 关注职业培养

(1)为建筑师提供自我认同的平台

如果说早期建筑杂志更侧重于呼唤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群体,那么当今的建筑杂志则越发地倾向于对建筑师的思想及其实践行为的关注,讨论的职业主题更侧重于建筑学专业内部的组织和建筑实践的个人化。建筑行为已经悄然转化为与建筑师个体的密切关联。如《Domus国际中文版》2010/9“女性建筑师”专题和《城市环境设计》2010/9“学院·派”专题等。

(2)明星建筑师的推手

杂志媒体对事件与个体的关注和专业批评对事件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一批年轻建筑师在十年之前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他们的声音不融于主流建筑文化圈。但随着“何多苓工作室”、“竹院宅”、“衰变的穹顶”、“易园”等作品在国际建筑与艺术展上的亮相,以及频频发表在《时代建筑》、《建筑师》等覆盖面甚广的刊物上的具有学术思想的文章和作品,他们备受媒体的关注和追逐,开始产生国际影响并试图在建筑文化的世界格局中寻求自身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杂志成为建筑师表达职业理想的有效媒介。应该说,这一部分建筑师的“明星化”有助于提高建筑师的社会地位,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建筑学的关注。另外,建筑杂志的时效性也发生了转变,建筑杂志不仅报道“已完成”的设计,还作为一种向公众展示设计思想与理想的媒介,成为“将来发生”中的一部分。

五、办刊变革

回顾十年,我们不难看出,在探索与求新的变革之后,技术的发展、观念的飞跃以及建筑产品的丰富拓展都推动着建筑杂志这种特殊专业媒体的前进和发展。不同的杂志都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办刊之路,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1. 主体意识

中国建筑杂志逐步从被动的只接受自由投稿的编辑模式向围绕主题组稿的模式转变,编辑的主体意识在增强,杂志的思想性和引导性在提高。这种编辑模式对编辑团队在学术敏感性、专业洞察力和媒体运作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厚刊时代

许多建筑杂志一跃而步入“厚刊时代”,如《时代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的页码均超出200页。这不仅意味着信息量的扩充、实力的增强,也是期刊凸显特色、构建品牌、增添后劲的需要。但如果单纯盲目地追求庞大的形式就容易忽视杂志的学术标准和品质的建设。阅读者需要更深入的资讯和对建筑的解读,而不是庞杂泛滥的信息或简单粗糙的理论。

3.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概念的引入需要媒体的关注。这代表厚刊的内容报道不仅要整合多个侧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建筑事件背后的发展背景、理论渊源,还应该密切关联事态变化,这也是杂志资源实力和学术素质的重要体现。

4. 读图时代

建筑的发展与印刷出版的技术进步和建筑图像的主题发展是相互映衬与激发的。建筑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表现在相当程度上对图像的依赖。从这一角度来看,建筑杂志的出版过程即是通过对图像的选择和剪辑,再把“未加工”的文字和图像变成特定的版面格式,并使文本、标题与图像并置从而阐述意义并产生价值。阅读者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字记录和粗糙的资料式图片,而是开始追求“真实”、“现场”和“细部”的呈现。建筑杂志时尚化的趋势更凸显了图像的视觉效果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不被图像效果所欺骗成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时代建筑》杂志推崇作品在报道之前的现场考察是应该遵守的原则。

5. 资源整合

作为建筑专业杂志,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由于长期的办刊积累形成的资源网络平台。这是杂志作为媒体区别于其他团体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建筑杂志办刊实力的重要体现。优秀的外部资源为杂志提供最新最广阔的学术与行业资源平台,同时也使杂志得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而深入的报道。

6. 多元经营

建立以杂志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媒体平台,如学术会议、展览、论坛、竞赛和图书出版等,这些都是资源最大化整合的最好方式。这不仅活跃了建筑市场,同时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提供了最好的方式,当然也为杂志带来更新鲜的灵感源泉。在这方面,Domus国际中文版、《建筑创作》、《时代建筑》等杂志均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经验。

六、办刊困局

1. 体制制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领域成绩斐然,而文化体制改革严重滞后。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才开始提速,着手推进“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的转制和“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可以说,中国传媒业正处于大变局的前夜,建筑杂志界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迄今,已有少量期刊开始按照新的媒体方式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并出现出版人的架构,如Domus国际中文版等。《华中建筑》杂志社从2010年8月更名为“湖北华中建筑杂志有限责任公司”可能是最近的体制变迁。中国的体制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可能没有唯一的理想模式,但思考和寻求自身有效的体制架构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2. 趋同性倾向

中国建筑杂志在自我定位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不够明显,所以导致内容主题类同、栏目设置近似、报道对象撞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一方面是办刊主体——主办单位的相似性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杂志细分市场不足的原因,更是杂志编辑思想性缺失的反映。

3. 现象论现象

中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但普遍显得浮躁平庸和急功近利。建筑杂志的潜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思考的是建筑杂志只是为本已纷杂的乱象添加一堆图文垃圾,还是透过这些现象去挖掘深层和内在的联系?只是追求新奇和夸张的图文视觉效应,还是心平气和地去揭示形式背后的本意?只是为闹猛的事件添油加醋,还是能以独立的视角察言观色?只是满足于个人喜好的审美,还是更具社会意义和道德伦理的批判?

4. 图像误读

由于图像传播信息的快速化和表象化的特征,导致越来越多的图像处理和版面设计追求新奇的角度和夸张的效果以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这导致了杂志本身的学术修养和创作水平的浮躁化和平庸化。问题不在于文字和图像孰优孰劣,问题在于,当“读图”成为一种研究方式时,杂志与读者的注意力都容易停留在建筑图像的表象,这样不仅消磨了图的意义,我们还无形中消灭了以阅读文字为代表的思考,从而忽视了对建筑本体的精读与解读,这就很容易引发对建筑价值的误解。建筑产生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而杂志在传播关于这个建筑的内容的时候,图片所能传达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视觉可以成为一种更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但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建筑图纸作为表达和把握建筑信息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作为建筑形式“最基本、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作为一个完整设计方案文档的重要部分,所起的关键作用是现有的建筑照片无法企及的。

七、办刊新思维

建筑学科一直在经历着发展和变化,建筑师的职业状况也有所改变,其任务和范围日趋复杂。同时,信息、技术与市场的全球化新发展对中国建筑杂志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杂志媒介理应获得崭新的诠释。

1. 品牌策略

杂志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和办刊人。随着建筑杂志界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并做好品牌营销,是办刊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杂志品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等指标上,直接关系到杂志的生产、销售和声誉。

2. 期刊细分

随着建筑杂志业的发展,正像国外媒体一样,中国建筑杂志已开始走细分市场路线,在现有狭缝中寻找自身的定位,如《建筑细部》、《建筑教育》、《照明设计》及正在创刊的《建筑遗产》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杂志不需要广泛的宽容,而需要不断回归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水土。明确定位所蕴涵的实际上是一整套崭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3. 出版人制

期刊真正的掌门人应具备多次方的知识结构,他们应是建筑方面的专家、图文编辑方面的出版家、推广传播方面的媒体人、经营管理方面的企业家。出版人制由此应运而生。它所涉及到的是期刊变革的根本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杂志主办部门也应该以开明、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学术期刊,充分理解传媒的运作规律和手段,以增强建筑杂志在大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4. 历史视野

对于专业的建筑期刊来说,面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界和业界的发展,更应该深入地思考并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敏感于时代的进步。这要求杂志本身不仅要关注当下,更应该将自身置于历史的维度中考量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立足于更广的历史视野来推动中国当代建筑的理论建构。

5. 独立批评家群体

在中国建筑界虽然不乏具有真知灼见的有识之士,然而普遍来看,仍然鲜有独立的批评家,也缺乏健全的体系和自由的土壤以支持其成长。他们职业身份不清,不是以大学教师就是以建筑师的身份跨界充当批评家,其后果是受圈内各自利益的牵制,有丧失独立批判性的危险。独立的批评家群体是一批具有批判性思想的自由撰稿人,而且以此为事业和谋生手段。他们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敢于表达,是社会话语的先锋力量,作为活跃因子推动着中国建筑的发展。对于一个开放的学术体系来说,只有容许自由的批评声音存在,学科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因此,对于独立社会批评家群体的扶植不仅是建筑学术理论界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6. 国际影响力

对于中国建筑杂志来说,随着中国建筑地位的提高,如何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总体而言,中国建筑杂志在国际舞台上的出镜率和受关注度极小,在世界重要的大学建筑院校、建筑图书馆、建筑书店及事务所内难觅踪影,被国际学界检索的中国建筑杂志极少。这不仅是语言的障碍,同时也是中国建筑水准、全球化程度以及出版和经营理念多重因素制约的结果。如何以国际思维凸显中国特征,是中国建筑杂志拓展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时代建筑》作为唯一一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埃维利建筑期刊索引Avery Index》(国际著名的建筑学文献索引两大系统之一)收录的中国期刊,近期组织了“西方学者论中国”的专刊(2010/4),并向世界主要的建筑机构免费发送,旨在扩大杂志的交流面和国际知名度。此外,T+A(International)英文国际版也在考虑和筹划之中。

7. 网络媒介

网络媒体的开拓使杂志得以更为便捷地传播信息,并提供了一个各方交流的平台,更及时地反馈各方观点和意见,扩大杂志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也提供了一条供应——销售的产业链,使杂志的流通环节更为顺畅,为读者带来更多便利。另外,与平面媒体相比,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其优良的互动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可拓展性。如果充分利用这样的特性,杂志将在网络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这当然不是将文字和图片简单地在网络上复制,而是在网上重构读者的新媒体体验,包括互动的服务和销售,从而扩大杂志品牌的影响力。

八、结语

建筑杂志其实没有理想的模式,对每一本杂志而言,只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明白自身的优势、营销好自己的品牌,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办刊之路。从整体而言,建筑杂志需要继续保持对公众社会和城市建筑的热忱,鼓励中国建筑师的内在天赋,通过更多的媒介方式来激发建筑想象力,并创造新的经营方式,在新的范例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最终走向建筑杂志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世达.建筑期刊的文化作用.虞刚,范凌,李闵译.时代建筑,2004,(2):43~47

[2]罗小未,支文军.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与地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时代建筑,2004,(2):28~33

[3]柳亦春.从每期主题看《时代建筑》.时代建筑,2004,(2):38~39

[4]唐铭杰.《时代建筑》2000~2003年统计分析.时代建筑,2004,(2):34~37

[5]王方戟,于志远.故事中的《时代建筑》.时代建筑,2004,(2):40~42

[6]刘源.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期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07(12)

[7]李凌燕.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7(2)

[8]蒋妙菲.中国建筑杂志发展的回顾与探新.[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5(6)

[9]秦蕾.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展实录.时代建筑,2003(5):44~47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篇5

记者:您如何看待最近制革企业出现的违法排污和关停事件, 以及皮革走私的案件?

苏超英:2014年被称作是中国的改革年, 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这几起事件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 就是中国政府将建立更加透明的体制, 引导产业走向规范、健康、阳光、绿色的发展道路。从宏观层面来看, 针对制革业的发展, 各方面的政策法规将会越来越严格, 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并将不断强化政策法规的实施和落实。我们认为这对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意义是非常积极的, 因为不管是提高环保要求, 提升准入门槛, 还是打击走私, 严格执法, 这些举措从根本上看, 正是为了促进产业向更加良性、规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以上举措, 加快对不合法制革厂的处罚、取缔或改造, 使优势资源向规范企业集中, 将为优势企业腾出市场空间;同时, 政策法规的落实, 使得违法成本提高, 将使市场更加公平有序, 使遵守法律、严格治污、阳光纳税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创设更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企业的公平竞争。

记者:最近, 政府相继出台了哪些政策法规, 以规范皮革产业的发展?

苏超英:去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实施, 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刑事案件, 加大对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环境保护部去年年底发布了《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486-2013) (简称《标准》) , 《标准》对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限值、监测等做出明确规定, 并已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6月1日, 由工信部发布的《制革行业规范条件》也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它从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与装备、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以及监督管理等六方面对制革企业提出了要求, 针对新建 (改扩建) 制革企业和现有制革企业分别做出了规定。这些都是政府从法规、制度的层面对产业进行引导、规范和管理, 而从执行的角度, 如何把法规和标准落到实处, 这才是最为严峻的挑战, 目前媒体的曝光、政府的行动, 实际上正是在这些法规和政策的引导下出现的。

记者:目前, 中国皮革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状况如何?

苏超英: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制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环保方面,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以及企业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 制革行业整体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尤为重要的是, 制革行业对于环保治理的紧迫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中国皮革协会的组织下, 成立了制革行业环保自律行动小组, 牵头进行政策标准宣贯、环保核查和环保调研等工作, 推广行之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在行业内开展“生态皮革”认证工作, 带动皮革行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制革行业在环保治理、节能减排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2012年在统计企业数量增加一倍的情况下, 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06年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2012年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COD排放62114.8吨, 比2006年相比下降了13.6%;氨氮排放6051.3吨, 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30%。工信部统计的淘汰落后产能数据显示, 2010年以来, 制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超过3000万标张, 因淘汰落后产能引起的废水产生量减少2387.1万吨, COD产生量减少54936.4吨, 氨氮产生量减少4472吨, 总铬产生量减少415.9吨。

记者:辛集和无极在环保改造中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情况如何?

苏超英:如前所说, 我国皮革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如前所说, 我国皮革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但也必须承认, 仍然有个别不规范的制革企业存在违法排放行为, 尽管只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 但已经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 媒体所曝光的无极和辛集两个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 的确有不规范之处, 这些年也确实存在个别企业偷排或管理不规范之处。对此, 两地政府早就有所认识, 并在曝光事件发生前就已开始着手规划。辛集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制革污染问题, 早在一年前, 辛集市政府依据即将发布的污水排放标准, 制定《辛集市制革区环保治理升级改造方案》, 要求制革区的企业按照“全面改、彻底改、高标准改”的要求, 全面进行环保治理升级改造, 分阶段对制革企业车间、企业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等进行改造, 并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把关和验收, 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 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制革污染同样是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2012年该县将10家涉水企业全部关停, 并整合为4家, 迁入新的园区, 按照先进的标准要求, 全面彻底地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进行升级, 改造后, 将全部实现七水分流分治, 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 制革废水通过封闭管网, 经过三级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此过程中媒体曝光个别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 既发挥了社会对行业污染事件的监督作用, 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行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决心和力度, 加快了行业规范化发展、生态化发展的步伐。据我们了解, 辛集和无极两个皮革园区预计在今年之内完成整改, 并将以全新的面貌恢复生产。届时, 上述地区各项与皮革有关的业务都将恢复正常。

我们密切关注上述地区的环保改造和整顿进展情况, 期待整顿达标后恢复生产的企业本着对产业、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 严格落实《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清洁生产、绿色制革。我们的目标是清晰的, 中国皮革业要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皮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是全行业坚定不移的追求。

记者:制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受到这几起事件的影响?

苏超英:2014年开局以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 1~4月中国制革行业经济运行整体比较平稳, 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制革行业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

2014年1-4月中国规模以上制革企业销售收入473.5亿元, 同比增长10.3%;销售利润率6.2%, 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市场需求不足, 轻革产量和成品革进口均有所下降。

2014年1-4月中国规模以上制革企业轻革产量1.72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0.75%;2014年1-4月中国成品革进口5万吨, 8.8亿美元, 同比分别下降8.5%和提高10.2%。但这并不是受到环保事件和走私案件的影响, 而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整体市场环境低迷造成的下游皮革制品产量减少, 成品革的需求量自然也减少了。

3.生皮和半成品革进口量略有下降, 但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受中国轻革产量下降的影响, 生皮和半成品革进口量略有下降, 但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2014年1-4月, 中国生皮和半成品革进口73万吨, 17.8亿美元, 同比分别下降2.1%和增长5.5%。

4.中国制革业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对皮革产品的市场需要将稳步增长。

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和中国改革不断深入带来的利好, 我们预测, 下半年制革行业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进出口量值受市场影响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 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皮革产业未来的发展?

苏超英:从中长期看, 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 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改革红利必将更大程度地释放, 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 复杂程度较高、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孕育着新优势;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 能释放出产业升级的新动力;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升级将持续推进, 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等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 在2020年前, 中国GDP年均增长仍可保持7%左右。按照这一发展速度,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双翻番”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产业的优势来看, 虽然要素成本上升, 但我国皮革行业拥有完善产业链和高质量加工能力的优势将在新一轮竞争中更为凸显;虽然内外销市场走低, 但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新型消费市场异常活跃;产品个性化订制等消费形态的出现, 使消费开始向服务型消费转变。这些消费环境和形态的变化, 给我国皮革行业提供了商业模式转变和市场拓展的新空间。

虽然出口增速减缓, 但我国皮革产品出口结构正在改善, 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 皮革外贸稳增长趋势向好;国外市场投资机会加大, 企业走出去的空间十分广阔;虽然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但企业得以自我完善, 行为更为规范;政府和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明显增强;资源进一步向优质企业聚集;整个行业的软、硬实力得到历练。节能减排也为发展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大空间。

预计, 今后一段时间, 中国制革厂数量将有所减少, 但企业规模将扩大, 皮革和皮革制品产量和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

记者:针对这几起事件的后续影响, 协会将会采取怎样的举措?

苏超英:中国皮革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始终积极贯彻党中央的精神, 配合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目前, 协会正积极地配合无极和辛集的政府治理和整顿, 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以制革行业自律行动小组为依托, 进行标准和政策的宣贯、环保核查以及环保调研等工作,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针对刚开始实施的《制革行业规范条件》, 我们也将协助政府部门抓好规范条件的实施。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篇6

20世纪末以来,我们凭借举国体制一次一次地向世界呈现了新中国不容忽视的经济政治实力。甚至在认同 “becomingyellow”的前提下制造了诸多黄种人的光荣。寻找中国在全球化进程的特殊位置,是中国话语中最强劲的声音。如安东尼 • 吉登斯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更多地是在面对外部侵入力量的高压和现代性逼迫之下形成的。这种民族国家意识完全在文化想象中得以推进。那么,我们不得不问,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型国家,中国何时建立起过自身的主体性?是逐渐增加民族认同的今天,还是在久远的前现代社会?考察这个问题固然需要宏大的历史眼光,我们暂时只着眼于眼下的文化实践。

近30年,文化界一直着力于重述中国经验,寻找本土文化策略,乃至描述中国梦。我们经历过“寻根”,经历了“国学热”,也正在经历对于“断裂”说的质疑和对传统文化“延续性”的证明。

然而,中国要把本身的普遍性再一次叙述出来,首先要经过一个内部的“去特殊化”,要让那种普遍性的价值能为别人认同。这并不是说,面对全球化和种种普遍性价值论述, 我们必须为自己找到一种特殊性 ;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介入和参与对普遍性问题的讨论和界定中去,最终为当代中国内在的普遍性价值找到理论上的表述。而这一次,我们找到的文化背景是,消费。

如果说“文化的经济化”指的是资本的彻底性,更多地带有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色彩,那么“经济的文化化”则揭示的是商品生产的当代特征。马尔库塞已经在《单向度的人》 中揭示过此变化趋势,杰姆逊则表述得更集中 :“在这种意义上,经济变成了一个文化问题……现在我们必须补充的是, 今天的物化也是一种美学化——商品现在也以‘审美的方式’ 消费。”[2]“消费”不再是一种次要的和附带的行为,它本身就成了人生的重要目的。生产和劳动已经被视为消费的条件,而不是生存的目的。消费的主导性不仅仅合法化了对于物质的追求,而且将文化的消费也合法化了。

在这样的进程之中,全球化带来的深刻的文化后果业已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想象的走向。中等收入人群由于掌握了话语的权力,他们对于生活和价值的想象影响了“我们”这个整体的文化表达。“中产阶级文学又以特殊的形象符号描绘了中产阶级时代的价值观念、思想感受和心理情绪。它已经走出了‘理论预设’和‘文学想象’的阶段,变成了一个文学阅读的事实。”[3]

电影《小时代》里对上海的勾画是通过弄堂女孩林萧一次次的仰望完成的,她仰望的对象有好朋友顾里,她一次次地为朋友们提供物质与智力上的援助 ;还有老板宫洺,他具有非凡的品味和巨大的财富,而他父亲的公司是美国驻中国的三大跨国企业之一。林萧则家境一般,甚至连宫洺一只水杯的价钱都无力支付。林萧不再是可以经历痛苦和磨难后获得成长的女孩,她只是一个在国际化大都市中,在一群新贵的夹缝中求生存的青年而已。《小时代》展现的是所谓上流社会的生存景况,也是城市消费图景的一个侧影。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观念看来,展现的对象不是那么重要,而在于这场上海都市“秀”产生的背景。郭敬明完全就是我们时代的励志故事,无论是他个人的世俗化成功,还是他为饮食男女勾勒的优渥生活,都是每个人渴望触摸的美好图景。郭敬明身上的各种现象当然可以被辖制在大众文化的图谱中加以分析和批判,说他只是消费时代运时而动的弄潮儿。但更具有深意的是,他自己在采访中直言不讳 :公众选择《小时代》, 不选择贾樟柯,是民族文化审美问题。这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本土想象之无效而世界消费想象大行其道。

上海,关于它的文化书写充斥着霓虹、洋场、舞厅,其实本世纪起最早的上海就是通过“怀旧”来建立自己的历史意识的,并且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正好是全球化语境的现代中国的新象征。李欧梵指出 :“西方旅行者给她的一个流行称渭是‘东方巴黎’。撇开这个名称的‘东方主义’含义,所谓‘东方巴黎’还是证实了上海的国际意义。”[4]这种历史意识正是试图将所谓上海的“世界主义”直接接上全球化的强烈的冲动,一种新的历史观在全球化时代突然伴随着全球资本的降临而合法化了。 他们似乎通过这样的历史意识将自己的历史成功地转化为全球化时代的消费品。

也正是上述前提下,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如同一个恶托邦,生生将全球化给民族文化的美好允诺击穿。三姓村独立于现代社会,默默潜藏在耙耧山脉深处,因为痼疾对于生命的压抑,村民们执着地走在求生存的道路上,他们前仆后继凿渠引水。然而,他们最后得知的真相是,日夜思念的灵隐河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下水道——城市的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早已将其污染。引进这条脏水河,不仅不可能治病,还斩断了几代三姓村人的希冀。

全球化的“市场”概念更多地表述了“解放”的涵义, 它意味着一种公正和自由,“某些时候,市场的权力关系以及产生的利润可能得到民族国家的认可与分享——前者并未形成瓦解后者的威胁。如同德里克观察到的那样,一些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对跨国资本表示敌意,相反,它们更乐于为全球主义的来临提供方便。”[5]但是当真正的国际大市场近在眼前地向我们敞开胸怀,“世界是平的”的美好景象倏忽消失不见了。全球化的一些预设,很难一跨脚就可以将其踏平。比如有一个经典的“民族”概念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不知这说法本身已经包含一个价值等级差异 :因为有“世界”的最终所指, 所以“民族”才有存在的价值。此外,民族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又是如何呈现的呢?湘西印象、大理印象、乌镇印象…… 一系列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策划最后都在用旅游带来的财政收入进行评比,剩下贫瘠的“印象”二字供人揣测。

我们始终无法绕过这样的疑问 :全球化的书写为第三世界国家留下了什么余地和空间?关于第三世界的文化特征, 杰姆逊提出了“民族寓言”的说法。他所关注的“民族寓言” 之中包含了第一世界文化的价值观所忽略的内涵 :“这些文化在许多显著的地方处于同第一世界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他们的作品之中,“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6]展示个体的命运和现代化的都市不难,而在全球化消费主义的图景下涵括“中国”作为一个主体的价值立场则是失败的。我们才反省说要“从中国发现历史”,才摆脱了中西二元对立的自我他者化眼光,就又一次陷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淖。 在这个固定的“结构”之中,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文学表达和文化实践中,“中国”在哪儿呢?的确,他已经变得难以想像,所以我们只有返身“历史”——这正是当下许多作家与导演的选择。

杜威 • 佛克马说 :“文学阅读将使我们克服文化障碍, 它使我们变成具有参与意识的观察者”[7]在这个意义上, 文化想象通常是我们确立自身的必经步骤,也说明正是在问题中蕴含着解决的动力。

摘要: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形象的重建和掌握文化发言权,由此生发一系列的话语推进。文化价值也许是我们可以借助的一个立足点,但是此一价值体现在文学文化实践中仍旧相当模糊和暧昧,我们仍然面临着难以独立诉说自己和面对国际消费图景冲击的尴尬和无奈。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篇7

鲁敏的小说 《万有引力》 好评如潮,另辟蹊径解读并不是轻松活。为此苦思冥想数天也没有找到突破口。我发现大多数评论家皆从标题上入手并生发开来,我倒是非常想从反讽手法切入,从而打开话匣子。细细思索,使反讽手法且套路高级的文本多矣!此文本并不具优势。

通过反复细读,我认为它的独到之处在于真实地刻画国民的灵魂,堪称一幅中国式焦虑图景。作者通过采用一种冷峻的写实的笔法,不美化、不丑化国人,却又直抵各色人等的内心深处,甚至达到了刻骨入髓的程度。如此说来,此小说就可划归“新写实”之列了。

《万有引力》 将琐屑的日常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之与生活的本来面貌媾和,表现出作者对平庸生活的无可奈何。其中的看门人、上士、肥鸽子、老总、办公室主任、杨局长、小姐姐、棒球帽、眼镜框等皆像刘震云笔下的人物,他们不堪生活的重压而显得身心疲惫,且因无法挣脱无形的桎梏而显得尤为尴尬无奈。

先说56岁的看门人,只因没有睡好觉,心情便大为不好,他将这不好的情绪撒向上士。上士的车所停的空闲地带本不是此看门人管辖的范围,但他也要找茬,将上士撵走。“他看清楚了,只是个上士而已,嫩仔鸡,才不尿他。”仅这一句就暴露了看门人肮脏的灵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再看那上士,本是消防大队的,早起替首长办事,只是临时停车,“可这个发了疯的看门人!有那么一秒钟,年轻士兵的火气简直烧得整个车皮都通红了,真想能掏出一把真正的枪来……”。上士的愤怒是看门人引起的,而看门人的烦恼则是邻居女人所致。邻居女人“最终暴露出真正的火力:她一个拐了两拐的乡下表弟,要在南京找一份工,来了半个月,男人都没帮上忙!”

由于“万有引力”之故,上士则把坏心情撒向肥鸽子。上士胡乱填写的“限期整改与处罚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肥鸽子、老总、办公室主任都没有甄别。实际上,“上士把‘本规章自2005年起执行……’那一行字给撕破了,使得这张处罚书具有了栩栩如生的活力和震慑力。”廖廖数语,就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集体无意识,对权力的盲目膜拜。在此基础之上,还可进一步拓展,即国人的法制意识亟待提高。小说接下来就是眼镜框向棒球帽收取保护费的情节。棒球帽虽不甘心地上交,却不敢流露出反抗意识和民主意识,敢怒不敢言。如“棒球帽没有碰杏仁。眼镜框这么一问,倒惹得他心里大为酸痛。心情好不好?妈的怎么可能好。”

官场代表人物杨局长内心压抑之重从他请求小姐姐打自己屁股即可窥出。杨局长如果内心宁静,心态阳光,怎么会有如此变态之举?杨局长手握重权,求他办事的人排起了长队,但是,他并没有从权力中找到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而是虚于委蛇,身心疲惫,如“‘小兄弟,帮我一个忙。在我办公室再待二十分钟。不要说话。’杨局长闭上眼睛,往双人沙发上一摊,像个突然死去的人。肥鸽子闭紧嘴巴,因为巨大的信任而倍感幸福。看,杨局长把他当‘兄弟’了!”肥鸽子的一番心理活动,又何尝不是呈现出国人所独有的奴性十足的媚态?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另一种是坐稳了奴隶的人。这么说来,杨局长就属后者,肥鸽子则可划归前者。

上一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下一篇:供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