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课程改革

2024-07-11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精选十篇)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 篇1

1 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与不足

几年前, 我们在教材的选用上, 曾先后采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库存管理》 (赵晓波、黄四民主编) 等多部教材, 这些教材虽然从库存管理基础入手, 综合研究了企业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也努力争取从实际工作的角度,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但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在课程设计理念上, 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 忽视工作过程和实践环节;在教学内容上, 机械地按教材的章节组织授课, 与实际的工作过程脱节, 学生不清楚“学什么”, “为什么”;在教学组织方面, 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把学生单纯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更谈不上教、学、做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 忽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偏重于理论教学, 特别是大量的课时都集中在教材前半部分理论的介绍上。到了学期后面, 往往因课时不足, 对教材的后半部分草草带过, 而这些内容又恰恰是实际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物流信息系统应用部分。所有这一切都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相背离, 上升到理念层次实际上就是片面的生产观念而非市场导向或用户观念。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重新设计与改革

近年来, 我们以争创省级精品课为契机,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 在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等行业与企业的指导与合作下, 对《库存管理》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革。

2.1 改变理念和转变思路, 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组

按照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库存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 以物流师岗位职业标准为尺度, 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开发与设计了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一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我们经过对多家企业的反复调研, 并总结库存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与流程形成的。在此内容架构的基础上, 我们创立了“知识基础、库存需求分析与预测、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实践与绩效评价”5大模块、12个项目和23个情景, 突破了当前教材的章节体系, 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的教学内容的序化、整合与重组, 基本能够满足库存管理教学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新的教学内容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同时,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改革规划教材《库存管理》 (熊正平、黄君麟主编) 的基础上, 编写了有特色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相关资料, 以进一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2.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改革教学模式

我们从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角度出发, 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 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新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 采用情景教学方式, 模拟真实的库存工作环境,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比如在学习库存管理实践项目中供应商的库存管理时, 教师先就出入库作业管理, 讲解“基本知识、任务、做法、注意事项”, 对于物资接运、物资检验、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物资入库的交接手续、物资入库信息的登录、验货收货、存货保管、发货出货等事项则利用物流各相关实验室, 运用角色模拟的方法, 让学生循环对工作任务进行模拟, 学习环境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 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同时,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我们还在网上提供网络课程、ppt、实习指导、案例库、图片与视频库等相关资料, 供教学使用。

2.3 以学生为本, 改变教学方法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观念, 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提高教学效果。

2.4 诚信为先,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库存管理岗位是企业的关键工种,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有极高的要求。为此,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多次邀请司法界的领导到学校为学生讲法治知识, 也组织学生到一些劳教场所参观, 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5 以岗位要求为导向,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条件建设

为改变以往库存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课程实验的单一模式, 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对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现场见习-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除了加强传统的实验教学外, 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模拟实际的物流管理库存环境, 建立了库存管理实验室, 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求增加配置了“轻松库存管理5.0”、“Max (TM) 仓库管理系统1.8”、“蓝软仓库之星4.31”和“利信进销存软件单机专业版2.0”等软件, 添置了实验素材和数据, 极大地改善了课程的实验教学条件。同时, 在校外有多家稳定的物流实习的基地, 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构建了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3 创新及效果

通过改革, 我们对《库存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具体表现在:

3.1 理念改变, 思路创新

按照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库存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 以物流师岗位职业标准为尺度, 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开发与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基础、需求预测、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实践与绩效评价”五个知识模块。真正实现了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3.2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组织思路上,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 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组织方法。让学生更明确“学什么”、“为什么”。课程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以实现“能干、会干、能干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预期目标。在教学方法上, 设计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实现情景教学, 师生互动。

3.3 教书育人, 厚德明道

库存主管既是企业的关键岗位;同时也是风险较高的职位。因此, 加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既是为社会负责也是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更是实际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要求。

4 结语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 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有关各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库存管理》课程改革突出了职业化内容和实用性特点, 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 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从而拉近了授课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改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深入把握了库存管理课程改革的实质与核心, 在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成果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突破。

摘要:高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遵循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 确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并对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库存管理,课程改革,工作过程导向

参考文献

[1]赵晓波, 黄四民.库存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教职通讯, 2008, (5) .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工商管理课程改革 篇2

本文结合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趋势,提出并剖析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改革下手,为破解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就业难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 就业能力 课程设置

1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1 课程设置滞后,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如今的普通中国高等全日制本科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多数院校都开设企业管理咨询,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从中可以看到专业课程中,以当今国际或国内实际工商管理事例为基础的管理课程基本没有,有的学校把就业相关的实践知识以零散的形式融入到教学计划当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而且教学中所用的教学用书是外国很久以前的创业教材,不仅脱离中国实际,也没能与时俱进;有的就是国内的教材,里面的内容陈旧,创新思想少,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指导性低,实用性差。

1.2 理论知识过多,与重实践岗位不符合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工商管理就业方向上的岗位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岗位,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但在课程安排上并没有安排与岗位实践操作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要么是只讲解课本案例,要么就干脆不安排任何有关的课程与培训,而是完全偏向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培养实践环节。

这使得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找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眼高手低或者所学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1.3 就业指向不明,与课程体系联系不紧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工商管理是冲着管理这两个字来的,一毕业就想着能去公司企业担任管理职位,而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对就业期望值偏高。

这方面也是由于工商管理课程在设置上偏重于管理知识,以及管理身份的灌输与培训,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眼高手低,创新能力不足。

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与学生就业相关联的内容,由此带来的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自身定位,使学生们认为从基层开始做起,就是与本专业相脱离,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而一些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几年的岗位工作经验,可学生在学校里面又学不到实际知识,无法从事管理工作,于是就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

2 改革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议

2.1 社会实践课程要相对独立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实用性、应用性为特征,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合理合情的建立与时代相接轨、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体系。

要能有对实践中所学到的操作和应用固化、分析、分类。

总结和提高的效果。

有条件的还应设置校外课堂,提供现场教学,让学生做到亲身经历、亲手操作,提高实际上岗操作经验。

2.2 构建“理论+操作”课程相结合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就业能力与知识结构相接合的模式,将相关学科与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课程。

构建“理论+操作”课程体系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轻理论重实践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安排计算机、英语、法律等基础性的学科,还要安排像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工商管理学知识结构,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

在操作课程设置上,同时要安排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拟就业、就业教育项目活动课程等与就业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思考习惯,以便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能够顺利脱颖而出。

2.3 以比赛和活动为中心,推广新课程教学模式 新课程模式是指以比赛和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它指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动力,把比赛机制纳入到教学模式或教学计划当中,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提高,实现以赛帮练,以赛促评的目的。

比如设立就业规划计划大赛,或创新就业训练计划等新颖的比赛活动。

但是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就业竞赛、活动这个层次,还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和长效机制,比如给予参加竞赛或活动的学生一定学分奖励,或把在竞赛中优秀的学生推介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3 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这急剧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等院校应根据市场及就业形式的变化,及时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有效地做到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樟林.姚卫华.基于就业能力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15).

[2]陈嘉川.怎样提升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09-24.

[3]周萍.从课程体系假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

[4]秦远建.房海鹏.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水运,(4).

[5]祝笑微.吴思斌.鲁曙明.工商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H3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54-2

1 仓储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仓储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仓储管理日常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仓储管理概述、仓储设备与设施规划、仓储作业流程管理、仓储商品养护与监控、仓储质量管理、库存需求与相关库存管理、库存决策的定量分析等内容。实践教学主要通过3D仓储管理软件操作,让学生熟悉仓储管理流程。但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没能从企业角度出发引出仓储管理的重要性,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深入分析,致使课程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积极性不大,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1.1 缺乏课程引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学生若能先了解这门课程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将来工作中的地位才能激发起浓浓的学习兴趣。而我们的教学基本从仓储管理概论讲起,基本概念的讲解很快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没有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知识框架分析,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致使部分学生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1.2 课程内容设置大而全

国内的仓储管理相关教材为了保证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内容上追求大而全、包罗万象,结果使得部分章节的内容设置与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仓储管理课程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仓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仓储设施设备、仓储作业流程、仓储规划与设计、商品养护等,另一部分是库存管理,主要是控制好仓储商品的库存量。但实际的教材内容含包括仓储合同与法规、仓储绩效评价体系、仓储质量管理等内容,虽然也是仓储管理课程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都去讲解,由于课时有限,若对教学内容不筛选,导致重点难点不突出,学生走马观花,无所适从。另外,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点内容,但定量订货模型、ABC分类法、安全库存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部分章节重复,因此在讲授课程内容是课程之间互相协调,保证学生知识体系完善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内容,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

1.3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

仓储管理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仅限于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不了解新观念、新方法,不参与到实际的物流活动中,必然会产生“高理论知识,低实践能力”的现象,无法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仓储管理课程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知识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也是纸上谈兵。

一般实践教学大概三种形式:网络模拟实践,企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网络模拟实践操作简单,学生登录3D仓储模拟实践平台,根据任务要求展开相应操作,熟悉仓储管理流程,此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学生缺乏带入感;

第二种方式学校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具体业务操作,能很好地体会仓储管理过程,便于理论联系实际,但投入较大,对场地资金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种方式企业顶岗实习,实战性强,但需要联系好合作单位,学生管理较困难。

1.4 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学生系统性、全局性思维的培养

在仓储管理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主要关注本课程内容的教学,缺乏引导学生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梳理,仅就课程论课程,不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对于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本次没学会,下次可以继续学习,但系统性思维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平常的引导。另外,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缺乏对学生全局性思维的培养,仓储管理在企业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运行的好坏,影响企业的很多部门,所以,在仓储工作操作中,要有全局性思维。

2 仓储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2.1 深入课程引导,明确课程重要地位

从知识结构来看,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物流技能的重要课程。从企业经营过程来看,仓储在企业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人原认为仓储管理不重要,甚至觉得这份工作就是看好物品,保护物品不损害、不被盗就行了。其实仓储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某个器官,平常不觉得重要,但一出现问题,全身都不自在。仓储与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仓储管理到位,各部门运营顺畅,不觉得仓储重要,一旦仓储管理混乱,其他部门也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财务对不上账,采购不知道要采购什么,采购多少;生产领料出现障碍;销售订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这样分析学生就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突出

仓储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内容: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关于仓储管理讲解重点在仓储规划与设计、仓储流程管理、商品养护,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仓储设施设备;库存控制重点在订货点、订货量、安全库存的确定;物料需求计划;不同类型的商品选择不同的订货模型。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进行协调,保证学生学习体系的完整,又不出现重复讲解的现象。

2.3 改善教学内容

原有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关于仓储规划与设计、仓储作业流程、仓储设施设备、商品养护等,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仓储部门如企业很多部门通过各种单证发生外联关系,因而除了已有理论教学内容外,增加仓储外联实务管理内容的教学内容。

2.4 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①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教师在寒暑假争取企业实习参观的机会,了解企业仓储运作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和案例,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双赢。

②为学生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参观仓储企业,参观仓储设施设备展览,多组织学生参加物流技能大赛,和同类高校同场竞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教师之间也互相交流教学方法与手段。

③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网络视频、图片、软件、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5 培养学生系统性,全局性思维

2.5.1 培养系统性思维

任课教师通常仅把自己讲授的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少有教师帮学生从所授课程出发,理出专业的整体知识架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以仓储管理为中心,打通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系统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知识的梳理,把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

2.5.2 培养全局性思维

在企业中,仓储管理部门核企业的很多重要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2所示。

企业运营中的主要部门,都和仓储有着密切的联系,仓储管理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具体如图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很多业务流程的展开,都离不开仓储的配合。因此,作为仓储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全局出发,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使整个企业运营更加顺畅。在仓储管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全局性思维的培养。一个合格的仓储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全局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管理好仓库。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后还可以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3 结束语

仓储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同时培养影响学生的系统性、全局性思维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罗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企业导报,2016(19):119-120.

[2] 刘永斌,曹鹏,王晓毅,等.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

浅析工商管理课程改革 篇4

1.1课程设置滞后, 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如今的普通中国高等全日制本科院校, 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多数院校都开设企业管理咨询, 质量管理, 组织行为学, 企业经营战略, 经营理论与实务, 财务管理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 从中可以看到专业课程中, 以当今国际或国内实际工商管理事例为基础的管理课程基本没有, 有的学校把就业相关的实践知识以零散的形式融入到教学计划当中,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教学中所用的教学用书是外国很久以前的创业教材, 不仅脱离中国实际, 也没能与时俱进;有的就是国内的教材, 里面的内容陈旧, 创新思想少, 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 指导性低, 实用性差。

1.2理论知识过多, 与重实践岗位不符合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工商管理就业方向上的岗位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岗位, 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但在课程安排上并没有安排与岗位实践操作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要么是只讲解课本案例, 要么就干脆不安排任何有关的课程与培训, 而是完全偏向理论学习, 缺乏足够的培养实践环节。这使得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在找工作过程当中, 出现眼高手低或者所学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1.3就业指向不明, 与课程体系联系不紧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工商管理是冲着管理这两个字来的, 一毕业就想着能去公司企业担任管理职位, 而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对就业期望值偏高。这方面也是由于工商管理课程在设置上偏重于管理知识, 以及管理身份的灌输与培训, 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眼高手低, 创新能力不足。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与学生就业相关联的内容, 由此带来的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自身定位, 使学生们认为从基层开始做起, 就是与本专业相脱离, 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 而一些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几年的岗位工作经验, 可学生在学校里面又学不到实际知识, 无法从事管理工作, 于是就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

2改革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议

2.1社会实践课程要相对独立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实用性、应用性为特征, 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设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 突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 实践创新的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 以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合理合情的建立与时代相接轨、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能有对实践中所学到的操作和应用固化、分析、分类。总结和提高的效果。有条件的还应设置校外课堂, 提供现场教学, 让学生做到亲身经历、亲手操作, 提高实际上岗操作经验。

2.2构建“理论+操作”课程相结合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 按照就业能力与知识结构相接合的模式, 将相关学科与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课程。构建“理论+操作”课程体系模式, 不仅有助于减少轻理论重实践的知识结构,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 不仅要安排计算机、英语、法律等基础性的学科, 还要安排像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工商管理学知识结构, 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

在操作课程设置上, 同时要安排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拟就业、就业教育项目活动课程等与就业相关的课程,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思考习惯, 以便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能够顺利脱颖而出。

2.3以比赛和活动为中心, 推广新课程教学模式

新课程模式是指以比赛和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 它指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动力, 把比赛机制纳入到教学模式或教学计划当中, 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 在比赛中提高, 实现以赛帮练, 以赛促评的目的。比如设立就业规划计划大赛, 或创新就业训练计划等新颖的比赛活动。但是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就业竞赛、活动这个层次, 还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和长效机制, 比如给予参加竞赛或活动的学生一定学分奖励, 或把在竞赛中优秀的学生推介到企业中进行实习,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能力, 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3结束语

目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这急剧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应根据市场及就业形式的变化, 及时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可以有效地做到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樟林.姚卫华.基于就业能力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 2012 (15) .

[2]陈嘉川.怎样提升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 2012-09-24.

[3]周萍.从课程体系假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 .

[4]秦远建.房海鹏.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水运, 2007 (4) .

浅析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 篇5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束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兴起而展开的,其历史并不长,但发展较快,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许多高校已将其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者,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体会到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想.

作 者:熊素宜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管理会计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篇6

摘 要:本文从工作过程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出发,对所教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前厅服务与管理》从学习领域的角度进行构建和实施。其过程是分析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并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世界领先的德国职教经验,提出了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思路。希望借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的职业教育,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发展。

本人曾赴德国系统学习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相关知识,据此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这门专业课,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材和教学方式。就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适用范围最广的《前厅服务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而言,教材仍然沿用学科式构架。这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但理论学习部分过多,实践操作十分缺乏。与之相对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主要以教材为主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进行消化。

1.2 教學考察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多数是以一纸试卷作为评判标准。由于中职教育的实用目的,《前厅服务与管理》这样的实践性课程采用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一样的纸质教学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

1.3 班型设置。现有中职班型普遍在三十人左右,同时中职学生普遍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这直接导致教师被动地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恰恰是中职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很差。由此恶性循环,人才培养质量可想而知。

2 系统化课程开发

2.1 工作领域。根据前厅部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前厅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此后,应与对口企业深入研究,最终确定所需岗位的职责、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形式以及岗位员工所需的必备知识和职业素养。以此为最终指标,为了实现工作平台向教学平台的过度,需要依据企业实际的工作程序提炼出典型的、理想的、完整的、普适的工作程序——工作领域。经本人研究,拟将前厅部门所包含的行动领域总结如下:预订服务,礼宾服务,前厅部接待服务,问询服务,大堂副理岗位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电话总机服务,前厅收银服务。

2.2 学习领域。在课程开发中,需要根据特定的“行为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就是由一系列的“学习领域”所组成,每个“学习领域”都反映了组成某项工作过程的“行为领域”。为了确保每个“学习领域”都与整体的工作过程相关,每项工作任务都应被看作是工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独立个体。

2.3 学习情境。传统教学设计复制了具体工作过程,学生缺少在比较中学习的机会。针对服务业的最大特点即服务对象的多变性,课程教学内容应以服务对象为载体,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服务的灵活性,形成职业能力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4 教学实施。通过安排教学情境下的具体课程活动来实现工作岗位上所要求的能力。职业化的课程应使学生在课堂感受到岗位工作的完整过程。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这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为从工作过程中导出行动领域,首先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并细化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完整的工作阶段。

3 应用案例

3.1 情境设计。《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计划中,笔者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团队接待属于情境三。

从职业实践角度出发,前厅服务工作的四个阶段:团队预订、团队入住、团队住宿期间服务、团队离店。团队入住接待是酒店团队服务工作中的第二步。详细分析课程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达到因材施教,心中有数。

3.2 制定目标(专业方面,方法方面,社会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能力)

3.3 教学安排

4 教学效果

初期学生对此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不适应现象。另一方面,在现阶段,老师手里没有现成的成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程。但是本人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仍然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首先是,学生中有的积极分子,开始喜欢在课堂上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来自行解决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力争自己解决,解决不了了再问老师,这样的学习方式对那些比较自信,喜欢挑战的同学是比较适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也是积极的。其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姜大源教授所讲的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内涵,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不论是专业课的技能操作部分,还是理论讲授模块。只要是你使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方法,调动起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原本枯燥的需要老师“镇压”的课堂,开始变得美妙。课堂上的睡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变得不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曹艳芬.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以《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范例[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5.

[2]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6.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张勇.行动导向教学法目标群体分析[J].西部科教论坛,2010(3).

创新学校管理,推进课程改革 篇7

一、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为适应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尝试建立以促进各年段和各教研组间形成竞争机制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构建“校长负责、年段主管”的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增大各年段管理自主权, 分解全校性教学管理的压力, 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充分调动年级组老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发挥集体协作的效能。实践证明, 这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适合我校实际, 也比较适应新课程对高中教学管理的要求。在厘清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两个管理工作。

1. 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

建立年段和教研组的竞争机制, 必须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我们的做法是对年段加强宏观调控, 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明确其工作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教研组及组长工作职责, 把课程开发、研究、建设的任务及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部分权利下放到年段和教研组, 使年段和教研组逐步成为责、权、利统一的研究实体, 并能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我校普通高中年级平行班较多的特点, 建立以年级组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实现教学质量管理重心下移。年级主任是行政核心, 负责教学质量管理的设计和协调工作;备课组长是业务核心, 承担组织集体备课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责任, 并对年级教学质量全面负责;教研组长是学科建设的把关人, 负责不同年级备课组之间的垂直业务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实现年级主任的行政管理功能、备课组长的质量管理功能、教研组长的业务指导功能的整合。

2. 加强教学全过程的民主管理。

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体制, 使教学教研方式在本质上发生很大的改变, 为适应这种新变化, 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而改变, 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涉及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实验期间, 教学科研部门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经常性深入一线, 认真调研, 掌握实情, 跟踪指导, 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好课改中的困难, 变“领导”为“服务”。在教研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通过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制订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课程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

多年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表明, 我国传统的普通高中课程迫使不同特长、个性, 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修习统一的课程, 造成学校课程管理简单划一。这种现状对学生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这次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新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 课改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一是尝试建立分层次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考改革的情况, 开足开好一切国家规定的课程。在这一前提下, 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每学年开设多种选修课,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修, 以适应和培养学生不同的潜质、特长。二是尝试建立“与实践结合, 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问题—反思”的新学习模式, 教师本人建立“引导学生亲历实践、发现, 探索解决, 反思深化”的新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必须探究“研究性学习”路径, 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次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并注意将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标准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促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学校应为新课程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使学习和研究成为整个学校的基本状态和行为准则, 成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因此, 建立“立体科研”的教研模式, 形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成为保证课改质量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和数据库, 创建起教学研究的信息平台, 满足教师教学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开展多层次教研活动,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 课前备课组必须进行集体备课, 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大力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师在课后要撰写教学笔记、教学反思, 每学期要撰写教学总结、教学论文;每学年要有一个实验研究课题;每次测试都要层层进行质量分析, 提出具体的整改提高措施。我们特别注重在课程改革实践中, 教改、教研、科研都应围绕课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这些校本教研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适应课改、参与课改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制度

我校成立了由教学副校长负责的学校“督学办公室”, 下辖“教师发展委员会”和家长督学委员会, 由德高望重并且通晓教育的家长专家任主任委员。通过制订和实施《教师星级评定制度》, 引导教师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保证和制度落实, 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价, 并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 鼓励家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提出宝贵意见, 提高教学质量。他们通过制订和实施制度、问卷调查、组织座谈收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的不同声音, 督促学校教学部门依法执教, 禁止违反教学原则的行为在校园中出现, 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在学校管理中, 教学质量管理是核心, 独立完成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教学改革管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方向, 积极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并对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进行指导、服务和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服务与其他教学平台并保证教学规范性, 教学评价不仅保证学校依法执教, 而且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设计, 关注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态度的变化。传递知识不是现代高中教师的唯一职责, 好课的重要标准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接受性。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改变过去把评课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讲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习上来。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全面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增加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师生互动, 探究讨论”等指标的权重, 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终极标准。为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 在教师评价指标中, 特别注重学生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建立经常性反馈教师教学状况制度和每学期学生问卷评教制度。建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 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生的素质评价中应努力体现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要求, 建立起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 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些具体的创新实验, 有利于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和素质学分制积累有益的经验。员工素质决定管理效能, 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例会制”中建立干部教师培训制度。通过“读书交流”、“案例分析”、“政策学习”、“民主生活会”等方式, 对员工的人品、人性、人格和行政教学意识、管理能力、协调方法、管理效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个创新, 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处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 构成了我校的教学工作的新型管理机制。实现制度管人、机制管人, 管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摘要:创新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校本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 下移教学管理重心, 形成竞争机制, 学校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实施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刘诗雄, 宋秀国.论学校精细化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9) .

[2]张敬超.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18) .

[3]杨官明.教师价值认同:学校教师管理的基点[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6) .

[4]刘红.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观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 (24) .

[5]娄亚文.新课改呼唤新管理——对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管理观念和策略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 .

高职《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篇8

高职《仓储管理》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及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改革思路为校企合作, 通过深入实际物流企业调研, 明确企业对仓储岗位的实际需求, 并参照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 将仓储岗位工作细化成三大阶段,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建设配套的教学资源库, 完善配套的仓储实训室, 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课程改革达到以下目标:

⑴基于实际仓储岗位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通过仓储典型作业操作、优化方案设计、仿真软件操作练习、综合仓储作业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四大训练项目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仓储管理》立足于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 注重理实一体, 结合实际操作, 在课程中加设仓储中心信息系统软件的仿真操作练习, 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着力提升学生仓储作业及管理的综合专业技能。

⑵仓储岗位每个阶段工作内容的教学过程以学生掌握该部分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 引入企业真实的仓储作业及管理业务, 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企业需要的仓储作业操作及管理的专业技能人才。

⑶完成与教学过程配套的教学资源。

⑷在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 设计实用的仓储作业操作及管理理实一体教学场所。

2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高职《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当下实际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典型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操作能力和综合技能, 以仓储典型操作和组织管理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通过点→线→面逐层递进的教学方式, 确定课程的教学项目和每一教学项目下的工作任务。根据仓储岗位技能要求将本课程内容整合成三个相互关联的工作项目, 每个工作项目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

3 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安排方式是基本知识的讲授安排为2学时为1次课程进行;各岗位典型作业操作讲练安排讲2学时练2学时;软件操作训练以集中训练进行。同时课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授课, 三个教学项目单人操作和小组训练相结合, 每个小组安排小组为5~6人, 轮岗进行整合操作。

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1名教师讲授理论知识, 在训练操作时需2名教师指导。参与实训指导的教师应熟悉企业网络营销岗位知识与技能, 可以是专任教师, 也可以来自企业。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需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为学生做职业发展的专题讲座等。

4 教学方法设计

⑴任务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 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工作任务单, 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 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等;

⑵过程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启发与引导, 与学生一道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 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 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载;必要时可人为设置一些问题和困难让学生解决;对学生严重的工作失误予以现场及时纠正。对学生的研讨活动进行观察, 帮助引导学生准确寻找出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因素,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提示, 对学生提出的有效合理的改进策略予以肯定和鼓励;

⑶结果点评: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应侧重对工作过程与改进过程的评价, 而非结果的评价;通过点评使学生知道完成此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同时为下一项任务作好铺垫, 提醒学生作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5 课程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考核。该评价体系实行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工作小组项目业绩及工作小组项目的个人考核和个人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参考文献

[1]王立君.仓储管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 (10) .

[2]郑克俊.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09 (05) .

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探讨 篇9

项目教学法 (Case Method) 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面结合MIS的课程结构特点及国内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探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1) 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践性。MIS课程一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 (3) 综合性。从广义上说, 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 为管理决策服务。 (4) 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 已经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边缘学科。

2 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主管 (CIO) 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信息化的专门人才是一类管理人才, 但是他们所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信息, 这样的知识需求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定位于管理科学与信息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交叉, 这样的学科特点给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实施带来了不少困难。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 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现归纳如下:

2.1 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不清

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以信息主管 (CIO) 为目标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信息主管是负责制定信息政策和标准, 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信息资源管理涵盖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 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各个功能领域。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 必须建立一个全局的、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也是信息管理的人才体系。可见, 管理信息系统培养方向应是多层次的。而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有的偏重于计算机, 有的偏重于管理。所以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何处, 必须认真研究, 准确定位。

2.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对一个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找出现行系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提出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 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从而开发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的, 能为企业管理增加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统。

可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应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 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2) 进行系统详细调查, 编写系统调查报告的能力;

(3) 进行系统逻辑设计的能力, 包括画数据流图、业务流图、判断树、判断表以及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的能力;

(4) 进行系统物理设计的能力, 包括系统功能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安全保密设计以及编写系统设计报告的能力。

(5) 进行系统实施的能力, 包括程序设计、上机调试程序以及编写系统操作说明书的能力。

以上能力的培养, 必须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实验来完成。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薄弱, 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缺乏必要的软件实验课, 课程设计留于形式, 毕业设计不扎实,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3 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落后, 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目前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陈旧, 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落后, 缺乏应用案例分析, 概念抽象, 数据流图、业务流图符号不统一。有的教材前后矛盾, 数据流图的应用不规范, 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思路。缺乏对管理软件应用的相关内容, 在开发方法的研究上, 只介绍传统的生命周期法, 而对面向对象法、原型法等没有更深研究,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4 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 除了要求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之外, 还必须具有开发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前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去学习和领会, 而后者则需要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在学习阶段, 社会调查与上机实验以及毕业设计是这种实践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毕业设计多留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没有重视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过于简单, 系统分析与设计时间太短, 系统分析与设计粗燥, 思路不准, 程序设计功能单一。指导教师任务量大, 指导学生数多, 指导效果不好。

3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

3.1 注重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项目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精心挑选或适当编写教学案例, 从中引入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里, 尤其要注重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学之中。

3.2 将案例分析同课堂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在每章的主要内容讲授完以后,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议题, 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思考, 安排一定的课时, 进行大课或小组讨论, 并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 这样实行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3.3 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通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一些模拟生产管理问题的案例, 以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在一个特定情况下, 结合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4 案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 请上来的方法。即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学生讲, 教师听, 然后点评,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 课堂辩论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 确定正反两方面的选题, 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辩论, 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 发散性思维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确定选题, 然后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

3.5 针对不同专业, 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

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角色来学习, 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 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 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 一般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

3.6 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

为了促使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 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修完课程的同时, 要求学生拿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 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 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 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 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 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4:119-121.

[2]张民杰.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215-219.

旅游管理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研究 篇10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相对而言, 在我国, 比较传统的旅游本科教育的主要教育者是老牌综合性大学, 这类学校开设旅游专业多是依托于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文学、理学等学科, 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基础以及研究方面的优势, 而其着手培养的该专业学生, 大多也是定位于理论研究型人才和行业管理型人才, 并非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一些地方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时, 采用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 导致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具有比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 而其实践能力以及操作技能却比较差;相反, 有些高等院校按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这样毕业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 但由于缺乏理论知识, 将来到了社会上、到了行业中, 就失去了本该有的上升空间。这样的现状, 再加上旅游业现在对人才的渴求, 对新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设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 扬长避短, 合理定位, 既不采取老牌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目标, 也不采取中专类院校培养操作型人才的目标。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前身一般是地方性专科院校, 其从事本科教育的时间较短, 缺少学术方面的积淀;但是, 它也有一般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 那就是和地方发展联系比较紧密, 能够紧跟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由此, 新兴的本科类院校的旅游专业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以点带面,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指向性明确地培养行业所需人才, 将目光放长远, 制定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规划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优化课程设置结构

课堂教学是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基本的途径。由此, 我们教育从业者要注意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加大对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对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不与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 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 遵循模块化的教学方向, 将不同课程类别之间的设置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来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以及综合性。在教学期间, 授课老师和校方还应该注意, 要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将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形成培养旅游业所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合力。

笔者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以下五个模块设置课程:知识普及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拓展选修课。在设置这些课程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明确每个模块的人才培养目标, 并且在不同学期的课程设置上, 还要注意与有关的一系列证书考试、资格考试相结合,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这样也可以对学生做好自己个人职业规划并设定好学期目标有利, 让他们在校的时候又不荒废时间, 又能在相应模块学习结束的时候, 通过资格证书考试等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并且这些证书还能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多一块“敲门砖”, 一举三得。举个例子来说,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以及其专业水准, 再结合一年一度的导游资格考试的相关考试内容, 可以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课程集中设置在第三学期, 为学生提供在通过普通话导游考试的基础上加试的资格;可以将导游英语课程设置在第四到第六学期, 和学生们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照应;还可以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要求较高的课程设置在靠后的学期, 为需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的学生提供机会。

三、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很多人, 甚至是教师, 都会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教学方式, 其实不然。教学方法其实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结合, 人才培养是否成功与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得当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历史, 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学, 或者干脆“一刀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享有绝对优势, 一般而言, 学生只是处于劣势地位, 被动地接受学科知识, 因此, 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教学目的。由此可见, 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成为了现在旅游管理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学校要注意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 比如模拟实训教室、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以及应用软件等, 并且办学机构可以着重发展一下几种教学方式:切身体会、目标分层、学科交叉。接下来, 笔者就这几种教学方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1、切身体会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实务性的课程, 比如:导游业务、旅游信息系统管理、餐饮管理等, 让学生置身于模拟场景中, 切身体会真实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 领悟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积累对今后工作有利的经验。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借助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要熟练掌握模拟实训教室中一些设备, 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技术性保障, 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或者实地实践。

2、目标分层

由于一些远期目标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而言, 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不少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 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非常不利。为了降低学生类似的不良情绪, 可以采取将目标分层的教学方式, 将课程的中长期教学目标分为短期的, 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阶段性目标, 配合循序渐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兴趣, 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潜能。比如, 在教授《旅游文学》课程的时候,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短期目标:第一步, 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制作PPT演示文档, 并且上台进行展示, 介绍某一旅游方面的文学作品, 并且可以尝试做一些拓展和延伸;第二步, 在格式规范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将自己介绍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关联性分析;第三步, 培养学生开发旅游文学资源的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 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找出其共性, 来进行组合选题, 并且通过这些极具特色的选题, 对相关的文化旅游线路进行独到的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有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进行学习, 不但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还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的完美融合。

3、学科交叉

在教学过程中, 背景学科所占篇幅过多, 授课内容与实际旅游专业所需的联系不大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加强学科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可以采取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 以旅游专业为主线, 将内容有重合的学科的理论精华交叉融入其中, 结合教师正确的引导, 便于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高效地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例如《旅游法规》之类的原理性课程, 由于知识体系的内容比较庞杂, 不易于短时间之内完全掌握, 因此可以结合旅游业几大部门机构:住宿、交通、旅游组织, 等等, 来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 帮助他们更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 方便日后的工作。

四、加大学生实训力度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 学校还应该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 比如: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实训资源, 实现校企双赢;发掘校内可行资源, 例如校内礼仪接待、活动策划等,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实训教学项目比较难于落实, 尤其是和校外机构合作的时候, 倘若出现双方时间不合、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等情况, 就比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简化成走马观花或者干脆被取消的不良结果, 因此, 学校在加大学生实训力度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专业程度以及专业水平, 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内容, 最好具有一定弹性, 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的安排, 就简单地用一个技能操作类的综合实训项目来代替别的专项实训项目, 这在一定程度上, 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总而言之,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明确本专业的定位, 坚持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共同培养适应该行业发展, 并将推动该行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 为社会提供高级实践性人才。作为应用型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 应该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不断探索求新, 来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进行了一番探究。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08)

上一篇:鉴赏意境下一篇:文化保护传承